家园共育常见问题解答

合集下载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家园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共同育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同培养孩子的品德、知识和技能。

然而在实际的家园共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1. 缺乏有效沟通在家园共育中,缺乏有效的沟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传递不畅,导致孩子的成长环境缺乏协调和一致性。

一些学校对家长的信息沟通不够及时和透明,家长也往往缺乏对学校的重要政策和活动的了解。

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是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沟通机制。

学校可以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家校联谊活动,增加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机会。

学校还可以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多种方式向家长发布学校活动信息和孩子学习情况。

家长也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平台与其他家长交流孩子的成长情况和学校的反馈。

2. 学校和家庭教育目标不一致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目标不一致。

一些家长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而学校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和人格品质。

这种差异会导致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产生矛盾和分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和家长需要达成共识,明确孩子的教育目标。

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加家长会,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

家长也应该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和教育目标,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3. 家长参与度不高在一些家庭中,家长的参与度并不高,很少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去。

他们往往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自己的任务只是工作和赚钱,家庭教育的事情就交给学校了。

这种态度导致孩子与家长的交流减少,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不够牢固。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

学校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家长参与活动,如亲子趣味比赛、家长讲座等,让家长感受到参与教育的乐趣和价值。

学校也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志愿服务,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决策。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家园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的一种模式,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在实际操作中,家园共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存在家庭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心放在学校,缺乏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意识和积极性。

这就需要学校采取积极的措施,增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参与。

可以组织家长志愿者团队,参与学校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让家长感受到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家庭参与度。

存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不畅的问题。

双方之间的信息沟通途径有限,信息流动不畅,导致了双方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与家庭进行沟通,比如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同时也让学校了解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期望和需求。

可以建立学校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方便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

存在学校和家庭教育观念不一致的问题。

学校和家庭之间对于孩子的教育目标、方法和价值观存在差异,导致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角色转换困难,容易产生压力和困惑。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学校和家庭要加强沟通,建立起共同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可以通过教育讲座、家长培训等形式,让双方对教育目标和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形成合力。

也存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分工不明确的问题。

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各有专长,需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角色。

学校应该强调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而家庭则应该注重品德教育和人格塑造,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和情感支持。

通过明确分工,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

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导致的不公平问题也需要解决。

由于不同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同,给孩子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也会存在差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校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帮助经济困难的家庭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学校可以鼓励富裕家庭出资设立奖学金,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家庭参与度不高、沟通不畅、教育观念不一致、分工不明确和不公平现象。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在家园共育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解决。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相应策略。

1. 沟通不畅: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可能存在障碍,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或者不准确。

这会影响孩子的教育和发展。

解决策略:- 强化家校沟通的重要性,鼓励双方保持良好的沟通习惯。

- 建立定期的家长会、家访等沟通机制,让家长有机会与教师面对面交流。

- 通过手机应用、微信群等现代通讯工具,方便家校之间的实时沟通。

- 设立家校联络员,负责协调家校之间的沟通事宜。

2. 家庭教育观念不一:家长和教师对于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不协调。

解决策略:- 教师应与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尊重家长的观点,并耐心解释学校教育的理念和目标。

-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教育沙龙、亲子活动等,帮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方法。

-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

3. 家庭背景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和程度,导致孩子在教育上的不公平。

解决策略:- 学校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 设置学生辅导小组,由学生互相帮助和学习,促进学习成果的均衡。

- 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提升教育水平,消除不公平现象。

4. 家庭作业过多:有些家长可能会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业,导致孩子承受过多的课业压力。

解决策略:- 学校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业量。

- 学校可以定期进行家庭作业调查,了解家长对家庭作业的看法和反馈,及时调整作业量。

- 学校应鼓励孩子参与一些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5. 家庭缺乏资源支持:一些家庭可能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无法提供给孩子足够的资源支持。

解决策略:- 学校可以设立学校图书馆,提供丰富的图书和学习资料给需要的学生。

- 学校可以建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解决经济困难。

家园共育常见的问题和解决

家园共育常见的问题和解决

家园共育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一、前言家园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学校需要密切合作,相互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影响1.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孩子从小便开始接受父母的教育,因此家庭环境对其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父母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并且注重教育孩子道德品质和社交能力等方面,那么孩子将会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更加顺利。

2.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学校工作和教育理念的了解,更可以促进双方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例如,在运动会、文艺晚会等活动中,家长可以积极参与组织和志愿服务,为学校的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

此外,家长还可以参加家长会、教育讲座等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并与老师交流。

三、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支持1. 学校教育理念的传递学校应该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让他们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这样,家长才能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发展。

2. 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学校应该与家长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

例如,在开展亲子活动时,要及时向家长传达相关信息,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同时,在孩子出现问题时,也要及时联系家长并寻求帮助。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 家庭作业过多有些学生在放学后还需要完成大量的作业,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学校可以考虑减少课堂作业量,同时鼓励学生在家自主学习。

2.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导致孩子产生压力和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可以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了解到过高的期望值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同时,学校也应该鼓励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发挥最大潜力。

3. 学生缺乏自信心有些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在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问题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协调很多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着理念不统一、教育方法不一致等问题,导致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

策略:1.建立家校沟通渠道,家长和教师要相互了解对方的期望和要求,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方法。

2.家长和教师要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分享教育心得和经验,互相支持。

3.加强教育资源共享,家长和教师要密切合作,共同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问题2: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不一不同家庭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家庭过度重视学业成绩,缺乏对孩子全面发展的关注;有的家庭忽视了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计划和指导。

策略:1.加强家庭教育宣传,提升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2.鼓励家长参加教育培训课程,提高家庭教育的素质和水平。

3.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一些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学校等活动,提供相关知识和信息。

问题3:家校合作机制不完善家庭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导致了沟通不畅、溝通流程不清等问题。

策略:1.学校和家长要建立家校合作委员会或者家长委员会,加强家校合作。

2.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引导和指导,使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校教育管理中来。

3.学校要主动开展与家长的定期沟通,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

问题4: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采取过于严厉的手段,或者过于溺爱孩子,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策略:1.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创造力,积极引导孩子的发展。

2.家长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起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关系。

3.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提供适当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问题5: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冲突社会教育中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网络暴力、不良信息等,容易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策略:1.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关心和培养孩子的过程。

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家园共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意见不统一、沟通不畅、角色界定模糊等。

本文将分析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一:意见不统一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方式、规范和价值观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家长和教师的意见不统一,难以形成育人合力。

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受到两种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产生困惑。

策略一:加强沟通家长和教师应加强沟通,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期望。

双方可以定期进行家校沟通会,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

也可以共同参加家长会或教育讲座,增进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沟通。

策略二:制定共同规范家庭和学校可以制定共同规范,明确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行为要求和价值观。

双方可以讨论并达成一致,将这些规范落实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从而达到家庭和学校一致教育的目的。

问题二:沟通不畅由于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忙碌和繁杂的工作,沟通不畅成为家园共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及时、不完整,导致孩子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策略一: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家长和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如家校通讯、微信群、邮件等。

通过这些渠道,家长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成长经历,及时解决问题。

策略二:定期面谈家长和教师可以定期面谈,详细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

面谈时双方可以交流问题、解答疑惑,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问题三:角色界定模糊在家园共育中,家长和教师的角色界定常常模糊不清,导致责任不明确,影响孩子的教育效果。

一方面,学校有时会侵犯到家长的权力;家长也可能介入学校的运作,干扰教师的正常教学。

策略一:明确角色界定家长和教师需明确自己的角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主要负责教育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教师是专业的教育者,主要负责孩子的学习和知识传授。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幼儿园已经逐渐成为孩子们成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园共育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幼儿园之间进行紧密合作,共同育儿、教育孩子。

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家园理念不统一在家园共育中,家庭与幼儿园间的理念差异导致问题。

有些家长可能会抱怨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符,导致沟通不畅,甚至产生矛盾。

2. 家园交流不畅家长与幼儿园的交流并不充分。

很多家长平时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孩子的学校生活中,而幼儿园也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的问题。

3. 家庭教育不足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并不重视,家庭教育不足。

这就会给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对策1. 加强家园合作幼儿园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想法,同时也要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双方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达成共识。

2. 设置亲子活动幼儿园应该增加亲子活动,为家长提供一个了解孩子在学校生活的机会,从而增强家长对学校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3. 提高家校合作意识幼儿园要重视家校合作,加强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主动向家长传达教育政策、教育理念和教育成果,鼓励家长多与学校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4. 加强家长教育幼儿园应该加强家长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5. 提高家园共育的专业化水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情感、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培养,而幼儿园更多地注重孩子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培养。

教师要与家长合作,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家园共育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幼儿园和家长要共同努力,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家园共育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家园共育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家园共育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家园共育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扮演着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父母的繁忙,家庭教育也面临着一些常见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实施家园共育。

一、时间和精力不足首先,家长们普遍面临的问题是时间和精力不足。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家长承担着工作、家务和社交等多重角色,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

这导致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缺失。

解决方法:1. 合理规划时间:家长可以制定一个明确的日程表,将时间合理分配给工作、家务和陪伴孩子,确保每天都有一定的陪伴时间。

2. 亲子共读:每晚在孩子入睡前阅读一些故事书,不仅可以增加亲子间的互动,还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3. 合理利用周末:将周末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安排一些亲子活动,如户外郊游、手工制作等,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二、教育观念的不同家庭教育往往受到父母教育观念的影响,而父母之间的教育观念往往存在差异。

这可能导致家庭教育的不一致,给孩子带来困惑。

解决方法:1. 沟通与协商:父母可以通过沟通和协商来统一教育观念。

促使双方理解对方观点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并制定一套双方都认可的教育方式。

2. 学习互补:父母可以互相学习并借鉴对方的优点,使家庭教育更全面,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三、互联网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孩子们越来越容易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这对家庭教育构成了挑战。

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孩子,可能无法有效的进行学习和交流。

解决方法:1. 确立规矩:家长要为孩子制定合理的使用电子设备的规定,限制使用时间,并监督孩子是否遵守规定。

2. 提供有趣的替代活动:为孩子创造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如户外运动、绘画、乐器学习等,吸引他们远离电子设备。

3. 家庭共享时间:家长可以定期组织家庭活动,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帮助孩子远离电子设备。

四、家长角色定位问题有时,家长往往难以准确地定位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

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与家庭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

在这一合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沟通不畅、家园共育观念不统一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下将探讨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沟通不畅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不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些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并不了解,而幼儿园也未能及时将孩子的情况向家长反馈。

这样一来,家长和幼儿园之间就存在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2. 家园共育观念不统一有些家长对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理念存在误解,认为孩子在幼儿园的问题应该由幼儿园全权解决,而不是家长也要参与其中。

这就导致了家园共育观念不统一,幼儿园的教育也无法与家庭教育相一致,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困扰。

3.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冲突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采用的方式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不相符,比如在家里纵容孩子、过度溺爱等,这就与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冲突,不利于孩子的综合发展。

二、对策1. 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幼儿园应建立起畅通的家长沟通渠道,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并提供家长参观课堂的机会。

也可以通过微信、QQ等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家园联系群,方便家长和幼儿园的沟通交流。

2. 加强家园共育理念的宣传幼儿园可以开展一些家园共育理念宣传活动,如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加强家长对家园共育的认识和理解。

也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

3. 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协调幼儿园应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协助家长建立健康的教育观念。

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互相理解,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沟通不畅、家园共育观念不统一和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冲突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幼儿园可以通过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加强家园共育理念宣传以及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协调等方式来解决,共同推进幼儿园家园合作的良性发展。

家园共育常见的问题和解决

家园共育常见的问题和解决

家园共育常见的问题和解决引言家园共育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成长。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发力的背景下,家园共育通过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解决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家园共育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问题1:沟通不畅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交流中,家长和教师之间沟通不畅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沟通,可能导致误解、矛盾和问题的积累。

解决方法:1.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学校和家长可以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如学校网站、家长会议、家访等,以确保信息的畅通传达。

2.增加沟通频率:学校和家长可以定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家庭的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3.提供培训和指导:学校可以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的相关培训和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与教师沟通,解决问题。

问题2:家长参与度低家长的参与度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工作压力、时间限制等原因,一些家长的参与度较低,无法有效支持孩子的教育。

解决方法:1.提供家庭教育资源:学校可以向家长提供有关家庭教育的资源,如书籍、教育app、在线课程等,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教育知识和方法。

2.定期举办家长活动: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活动,如亲子游戏、亲子阅读等,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和孩子的生活,增进亲子关系。

3.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学校和家长可以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双方共同制定家庭教育计划、学习目标和评估方式,增加家长的主动参与度。

问题3:缺乏家庭教育技巧一些家长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的技巧,无法有效地引导孩子学习和成长,导致家庭教育效果不佳。

解决方法:1.提供家庭教育培训:学校可以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培训,包括教育心理学、家庭沟通、亲子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

2.指导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学校可以派出专门的教师或专家,定期进行家访,为家长提供具体的教育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在家庭教育中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1. 家庭教育观念不统一:不同家庭对于教育的理念可能存在差异,有些家庭重视学业成绩,有些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才能。

这样的差异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困惑和压力。

2. 角色界定不清:家长和教师在家园共育中的角色界定可能模糊不清,不清楚谁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这样可能导致教育中的责任推卸和沟通不畅。

3. 家长忽视教育问题:有些家长忙于工作和生活,缺乏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他们可能对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不甚了解,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和支持。

4. 教师忽视家庭教育:一些教师可能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孩子在家庭中的教育环境和影响。

他们可能缺乏对家庭背景的了解,无法与家长有效合作,从而影响了家园共育的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加强家校沟通:家长和教师应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

家长和教师也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合作共同关心和引导孩子的成长。

2. 家校合作共育:家长和教师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培养计划。

他们可以互相倾听,分享自己对孩子的观察和了解,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制订合适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3. 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庭教育宣讲会和培训班,向家长传递有关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家长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参加社区教育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

4. 增加家长参与机会:学校可以设立家长委员会或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

家长还可以参加学校的家庭访谈和家庭教育讲座,与教师和其他家长交流经验和心得。

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成长而努力。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家园共育是指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教育过程,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但是,实际运行中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下面将介绍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家长和学校通信不畅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不畅是家园共育中常见的问题。

一方面,家长繁忙,时间有限,难以抽出时间到学校走访;另一方面,学校信息发布不及时,家长难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造成了双方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孩子的教育质量。

解决策略: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及时发布学校与孩子有关的信息,如校园新闻、活动通知、孩子的成绩等,并开设学术交流平台,让家长们在线上也能参与孩子的学习。

另外,学校应定期接受家长的走访,让家长们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孩子的问题。

双向沟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家长干扰学校的教育行为随着教育的发展,老师被赋予更多的教育权力。

然而,某些家长认为自己的意见更能代表孩子所需,经常干涉学校教育的行为,不顾老师的专业性,导致学校无法顺利地实行教育计划,甚至在师生关系上产生矛盾。

解决策略:学校应根据教育法律法规,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确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上的“角色定位”,加强家园共育理念的宣传和培训,让家长和学校树立共育的思想。

同时,学校应建立有效的反映机制,如接受匿名举报等制度,让家长能够从适当的途径反映问题,以免影响教育的质量。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两个环境,但在价值观上,家庭和学校会因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

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和学校教育孩子的方式可能相互冲突,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解决策略:学校应充分尊重和理解家长的观点,并通过杂志、家长会等途径与家长深入交流、协商,同时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教育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更加理性和科学。

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与学校建立互信、尊重、合作的关系。

总之,家园共育是解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间对立、脱节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合作,提高孩子的学习、生活品质。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共同努力,共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性格、智力、情感和社会行为能力。

在实际的家园共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家庭教育水平不高家庭教育水平不高是影响家园共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许多家庭中,由于父母的文化素养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能力和方法比较匮乏,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范。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改善家长的教育水平。

学校可以开展家长教育培训,提升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教会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成长。

学校可以设立家长学校,针对不同的家庭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让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有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也是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一个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和家庭往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学校的教育并不能完全顺应家庭的期待和要求,导致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感到矛盾和困惑。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学校和家庭需要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和合作。

学校可以加大家校沟通的力度,积极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确保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家庭也需要积极地参与学校的活动,关注学校的教育工作,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实现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目标的一致。

三、家庭共育工作缺乏相关政策和制度家庭共育工作缺乏相关政策和制度也是当前存在的问题之一。

在我国,家庭共育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缺乏专门的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导致家庭共育工作的推进和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和有关部门需要制定家庭共育工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给予家庭共育工作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学校也应该建立健全家庭共育工作的管理机制,建立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使家庭共育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推进。

浅析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式

浅析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式

浅析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式家园共育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指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配合、互相促进,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家园共育的理念是非常美好的,但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现状问题,本文将对家园共育的现状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一、现状问题1. 家校沟通不畅一些学校和家长之间存在着沟通不畅的问题,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决策和实施并没有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长在孩子成长教育方面的需求也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和支持。

这种情况导致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法达成一致,影响了孩子的教育效果。

2. 家庭教育缺乏专业指导一些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指导,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意愿去教育孩子。

这样的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容易导致孩子的教育出现偏差和不足。

3. 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一些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解决方式1. 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和家长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建立定期的家长会议和家长学校沟通渠道,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案和实施情况,也让学校了解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和需求。

双方在教育教学方面应该达成共识和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教育而努力。

2. 推行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可以与社会各界合作,举办一些家庭教育指导的活动,为家长提供专业化的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服务,让家长了解科学的教育原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3. 推进行业教育改革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调整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与社会需求接轨,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在实施家园共育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三者之间相互配合、互相促进,才能真正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广大家长和学校领导能够重视家园共育,做出更多的努力,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在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育正逐渐受到重视,但家园共育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着幼儿的全面发展。

深入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升农村幼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1、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在农村,许多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幼儿园只是帮忙照看孩子的地方,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家庭无关。

这种观念导致他们对家园共育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家长参与度低由于农村家长大多忙于农事或外出打工,时间和精力有限,很少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

即使参与,也往往只是形式上的配合,缺乏实质性的参与和互动。

3、沟通渠道不畅农村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家长会和家访。

但家长会次数有限,家访又难以覆盖到所有家庭,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全面。

此外,部分农村地区网络通信条件较差,也限制了线上沟通的开展。

4、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幼儿园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相对薄弱,无法为家园共育提供足够的支持。

例如,缺乏专门的亲子活动场所和教育资料,教师数量不足、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等。

5、家园教育目标不一致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良好习惯,而部分家长更关注孩子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导致家园教育目标出现偏差,难以形成合力。

二、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问题的对策1、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幼儿园可以通过举办家长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园共育的意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同时,可以邀请教育专家到农村开展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2、提高家长参与度(1)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幼儿园在组织家园共育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家长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选择在农闲或节假日进行,提高家长的参与率。

(2)丰富活动形式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和亲子活动,还可以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家长进课堂等,让家长更深入地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

(3)建立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家园共育的家长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其他家长的参与热情。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幼儿园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幼儿园共同育儿,共同关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共同承担儿童成长中的责任。

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对幼儿园家园共育进行深入探讨,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建设更加和谐、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1.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不够紧密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方式不一致,缺乏沟通和协调,使得孩子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无所适从,难以适应两者的教育方式。

2. 家长对幼儿园的期望过高许多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效果期望过高,盲目追求学业成绩,忽视了幼儿园另一重要功能——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家庭和幼儿园的沟通不畅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够及时、不够全面,导致家长无法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也无法及时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4. 家园共育责任不明家长和幼儿园对于家园共育中各自的责任边界不明,导致教育责任模糊,影响幼儿的成长。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家园沟通幼儿园应当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及时向家长传递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情况,与家长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交流,增进双方的了解。

2. 强化家园协作幼儿园和家长需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方法,共同参与孩子的培养工作,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园协作模式,使孩子能够得到全面的成长。

3. 客观评价幼儿园教育家长应当客观评价幼儿园的教育成果,对孩子的成长给予更多的肯定和支持,不要盲目提出过高的要求,应当与幼儿园一道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

4. 提高家长素养幼儿园应当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育儿素养,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工作内容。

5. 注重父母教育幼儿园可以开展关于家园共育的教育活动,为家长提供父母教育课程,加强家长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关注和知识学习。

6. 增进师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幼儿园要鼓励教师与家长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增加互信度,共同育儿。

家园共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幼儿园和家长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亲子关系中,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尤为重要。

这就需要家庭与学校之间进行家园共育工作,共同培育学生。

家园共育工作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解决并提出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家校沟通不畅在家园共育工作中,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部分家长对学校的工作不够了解,也未能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且对学校信息的获取渠道有限,导致家校之间的沟通不畅,影响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

2. 家校协作不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形成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在现实中,家校之间的协作存在一定的不足,学校方面常常会将家庭教育的问题归咎于家长,而家长则常常会觉得学校在教育上有所欠缺,导致了教育效果不佳。

3. 家庭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家庭教育主要依赖于父母的教养方式,但由于父母的教育水平和教养方式的差异,家庭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家庭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存在问题,这导致了学校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4. 学校资源不足一些学校缺乏足够的资源用于家庭教育的支持,包括家长教育课程、专业的家长教育老师等,这导致了学校在开展家园共育工作中的支持力度不够,难以有效地引导和支持家长的教育工作。

二、解决对策1. 加强家校沟通学校要建立家长沟通平台,向家长传达学校的相关政策和信息,定期举办家长会议,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2. 建立亲师联盟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建立亲师联盟,加强师生之间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家长教育课程,提高其育儿和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3. 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学校应当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议和家长教育课程来引导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家庭教育老师为家长提供育儿建议和指导,增强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在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双方之间的沟通、合作和理念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策略:1. 沟通问题: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是家园共育的关键。

由于双方忙碌的工作和生活,有时候沟通不足。

沟通方式和风格可能也存在差异。

策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例如每月一次的家长会议、电话、邮箱等。

双方应尊重对方的观点,倾听并分享意见和建议。

也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和课程,以加深双方的沟通和了解。

2. 理念差异:家长和教师对于教育的理念可能存在差异。

家长可能更注重学习成绩和功利性教育,而教师可能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策略:建立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鼓励双方充分交流。

教师可以向家长解释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方向。

也鼓励家长从教师的角度思考和了解学生的成长。

3. 合作问题: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对于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工作和家庭压力等因素,有时候家长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学校的活动。

策略:学校可以制定灵活的合作计划,如提供不同时间段的家长参观日或课堂观摩日。

家长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参与学校的活动,如志愿者工作或参加家长委员会等。

重要的是要建立起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关系。

4. 角色界定问题:家长和教师在家庭和学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有时候家长可能过分依赖教师,或者教师可能过分介入家长的角色。

策略:明确角色和责任,让双方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边界。

教师可以向家长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要鼓励家长发挥其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在家园共育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常见的。

重要的是双方能够相互理解、尊重和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努力。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共同育人的工作方式。

在家庭,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导者和陪伴者,而在学校,老师是孩子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指导者和榜样。

将家庭和学校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家园共育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制定合理的对策措施。

问题一:家校沟通不畅家校沟通不畅是家园共育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及时、不全面,导致孩子在家和学校两个不同的环境中接收到的信息不一致,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对策: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学校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班级通讯录等渠道,及时向家长发布学校的动态和信息。

鼓励老师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举行家长会、班级座谈会等活动,及时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主动与老师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

问题二:家校合作模式不够灵活传统的家园共育工作模式较为僵化,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不能满足家长和教师的多样化需求。

对策:创新家园共育模式学校可以借鉴家长委员会、亲子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各类家庭教育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增强家校的合作性和互动性。

家长也应该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政策,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

问题三:缺乏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很多家长缺乏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导致在育儿过程中盲目行动,无法科学合理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对策:学校与社区协同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邀请专业的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学校等活动,增强家长的育儿能力和教育水平。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参与教育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促进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问题四:家庭和学校的价值观不一致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存在差异,导致家园共育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家园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教育合作,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家园共育工作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包括教育资源差异、家庭教育理念不合、师生家长沟通不畅等。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家园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教育资源差异教育资源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在学业上的起跑线不平等。

一些学生来自教育资源丰富的家庭,拥有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机会,而另一些学生来自教育资源匮乏的家庭,缺乏学习条件和支持。

这导致了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差异化,增加了家校共育的不确定性和不对等性。

针对这一问题,应该鼓励学校和家庭加强沟通,分享教育资源。

学校可以设立教育资源共享中心,将学习资料向家庭开放,为家庭提供学习指导和支持。

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资源,促进资源共享。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弥补教育资源的差异,实现家校共育的公平与共享。

二、家庭教育理念不合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了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教育观念不一致。

一些家长过分重视学业成绩,忽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一些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全面发展,但对学业成绩放任不管。

这种教育理念的不合,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阻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该鼓励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学校可以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教育课程,帮助家长正确理解和引导孩子的成长。

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教学,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增进家校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家长也应该尊重学校的教育决策,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进家校教育观念的一致和相互尊重。

三、师生家长沟通不畅师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畅也是家园共育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由于时代变迁和家庭结构的改变,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关注,希望能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封闭保守,不愿与家长沟通交流,导致了家校之间的隔阂和不理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师生家长沟通平台,创造更多的沟通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园共育常见问题解答
作者:彭永强
来源:《山西教育·幼教》2017年第08期
众所周知,我们要培养一个孩子,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进行很好的融合才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开放教育的理念。

在幼儿园阶段,人们也更加强调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和家园共育的作用。

什么是家园共育?为什么要进行家园共育?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在家园共育中有哪些常见问题需要引起家长朋友重视呢?
家园共育是指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它包含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两个因素。

从以上的概念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强调的是一个“共”字。

这个“共”字有一起、一致的意思。

在它的背后强调的是公平、平等、和谐这样的一个内涵原则。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条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

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十二条提出:“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三条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以上内容中我们能够看到,不仅仅在我们常规的意识当中有这样的需求,国家还在法律法规的层面上也作出了相关的规定。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家园共育不仅仅是一个意识问题、理念问题,更是一个责任和义务的问题。

在长期的幼儿园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界普遍达成了一种认识,认为家园共育一可以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二可以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三可以促進施教者教育观念的转变;四可以改进教育孩子的方法。

这也是我们致力于开展家园共育的主要原因。

我们在实施家园共育当中应该强化这样的意识,不断地推进家园共育的实际效果。

一所幼儿园要想办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幼儿园,必须重视家园共育,一个家庭当中如果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也必须重视家园共育。

那么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是我们很好地开展家园共育的前提。

下面,我们就粗浅地做一个了解和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有优势,各有不足。

我们在进行家园共育的过程当中应该弘扬它们各自的优点,规避它们各自的不足,通过取长补短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今天我们着重从家长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家园理念不一致
案例1:幼儿园要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的能力,要求孩子们无论在家里还是幼儿园都要学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但一回到家,家长却一切都包办代替。

案例2:幼儿园按照国家要求,每天通过游戏的方式组织孩子们学习,可童童的爸爸妈妈却总觉得老师在浪费孩子的时间,所以总是要求老师多教点知识,有时还对老师出言不逊。

家长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会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进行考量。

家长可能会关注孩子的饮食问题、幼儿园的硬件问题、幼儿园的收费问题。

但有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对幼儿园教育理念、课程实施的方法内容的了解。

那么,当孩子入园以后就会有很多的思想上的不一致、理念上的不协调。

在实际的育人工作当中,双方就会产生摩擦,对整体的教育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幼儿园当中,这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二、双方地位不平等
案例3:琳琳的妈妈是博士,在她的眼里幼儿园的老师好多事情都不懂,因此经常给班上的老师提意见,要求老师干这个干那个,指点老师这个应该这么做,那个应该怎么做。

班上的老师很无奈。

案例4:幼儿园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们在幼儿园规定的时间来到幼儿园,在指定的地方观摩了一节孩子们的集体教学活动后就各自回家了。

在家园共育中双方地位不平等是我们最为忌讳的问题。

一种情况是有的家长学历高,或者在社会中处于比较高层的管理地位,或者阅历丰富见多识广。

有的家长存在着一种优越感,往往将职场中的一些习惯、思维带到家园共育中来,认为幼儿园应该听家长的。

还有的家长把孩子入园当成了商品买卖关系,认为自己花了钱就是“上帝”,幼儿园就应该满足家长提出的所有要求。

这样的做法慢慢导致一些教师关闭交流的通道,不利于共同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还有一种情况是幼儿园认为家长不懂教育,参与家园共育仅仅停留在听一听、看一看上,家长只是被动地接受一些安排,没有话语权。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我们应该去努力克服的问题,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一定要建立在平等、理解的基础上才有效果。

三、沟通存在障碍
家园共育中值得关注的第三个问题是家长和教师在沟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障碍。

这些障碍严重地阻碍着双方信息的交流,不利于我们双方对孩子的全面了解,更谈不上有针对性地制
定教育方案。

下面几种家长的表现是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有典型代表性的例子,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我们的家长朋友对沟通的方式有一些新的认识。

腼腆式
案例5:强强的爸爸每天都到幼儿园接送孩子,可是从来不和老师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也不和老师介绍孩子在家的情况。

当老师主动对班级的事情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总是嘿嘿一笑说:“一切都听老师的。


孩子在幼儿园,教师不喜欢那种高高在上强势的家长,也不会喜欢没有主见唯唯诺诺的家长。

其实她们更喜欢那些真诚、坦率,重视幼儿园工作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对班级工作有帮助的家长。

在教师心目当中,工作上的支持与理解是对教师最好的奖赏。

漠不关心式
案例6:红红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因此他们从来都不来幼儿园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包括家长会也不来开。

每天孩子总是最早送来,最晚接走,有时还找人代接,总是行色匆匆。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家长压力增大。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忙往往放弃了和教师的沟通。

和教师最好的沟通方式当然首选面对面沟通,如果家长实在忙的话一定要利用现代通讯工具进行适当地交流,通过积极的交流可以拉近和教师的距离、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期望,可以弥补没有时间面对面交流的缺陷。

过度热情式
案例7:君君的姥姥退休后一直热心幼儿园的事情,受到老师的欢迎。

可是最近大家有了新的看法,姥姥总是对班级的事情事无巨细地过问,一点鸡毛蒜皮的事都来找老师理论。

家长朋友参与幼儿园班级管理、过问班级事务,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幼儿园是集体性活动场所,期盼教师像在家里一样关注个别人十分不现实。

对于家长合理的诉求,大部分教师都会认真对待,但事无巨细则会给教师造成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

久而久之,不仅不会促进孩子的发展,还会带来负面效应。

护短式
案例8:斗斗是个顽皮的孩子,自控能力差,规则意识欠缺。

老师向斗斗的奶奶反映情况,希望加强合作,帮助孩子进步。

可是刚一开口,斗斗的奶奶马上话锋一转,说到:“斗斗是个好孩子,是吧老师?我们斗斗活泼可爱,可招人喜欢了,在小区里人见人夸呢!”
很多家长不愿意面对孩子的不足和缺点,采取回避和一味保护的办法。

却不知这样做恰恰失去了帮助孩子成长的机会。

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孩子,其实是大人的面子在作怪。

家长只有正视这样的问题,与教师敞开心扉进行实事求是地交流,才能和教师一起找出恰当的方法,实施有效的教育手段,从而促进孩子的成长。

那么家长怎样与教师做好沟通与交流呢?我们只要把握以下几点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较好的沟通效果。

第一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教师,客观评价教师。

第二发自内心地尊重教师,信任教师。

第三积极主动,真诚地与教师交流,以感恩心对待教师。

第四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家园共育的各种活动,从中增进了解、寻找共同话题,增强融入度。

其实就是要把握几个原则:平等的原则,讲的是一种心态;真诚的原则,讲的是一种态度;信任的原则,讲的是一种方法;尊重的原则,讲的是一种方式;配合的原则,讲的是一种合作。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不斷加强家园共育的力量,让小朋友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