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之心主神志理论

合集下载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心主神明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心主神明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心主神明中医为什么认为心主神明?中医认为的“心”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血肉之心”另一个是”神明之心”。

前一个指的是位于胸中,隔膜之上,有心包裹护于外的那个真实的解剖看得到心脏。

另一个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其它所有脏腑功能活动,起着主宰生命的作用。

所以说:“心者,君主之官。

”总的说来,心的基本生理功能包括主血脉和主神志两个方面。

在几千年前,我们已经不知道古人是怎么得出“主血脉”这个奇妙的结论的。

(注意,当时是没有解剖条件的。

)但是,主神明应该是古人人为的给心赋予的一个功能。

现在医学主张“脑主神”,但事实上,没有人敢完全否定“心主神”的说法:前几年有一个报导说西方医学有了新的发现,发现心有意识功能。

其实中国人自古就都知道人是用心在想事情,这在中国属于常识,比如心想事成就是中国人最常用的一句贺辞。

曾经有一个人做了换心手术,人心换了个猪心,手术很成功,但别人发现这个人的习性有了些变化,很多方面与猪的喜好相近了。

可见心对于人有很大的影响,到底是谁在下令,谁在主宰这一切,就是这个神明,这个君主之官。

当然,我们现在不能完全说心主神明了,但在中医的那个系统中,心的确处于那样的地位。

包括主血脉和主神志两个方面。

心表现在情志方面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它的精华表现在脸上,开窍为舌。

心的经脉与小肠相连,互为表里关系。

实际生活中心的疾病会引起消化问题。

消化不好更容易让人烦躁。

心外面有一层包膜,称心包络,简称心包,为心脏的外围组织。

其经络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连而成为表里关系。

在生理功能方面,心包能通行气血,保护心脏免受伤害。

因能代心行令,故又称为“心主”。

由于心包裹护心脏,为心之屏障,所以中医学认为邪气伤心时,必首先伤害心包。

心包实际上就是心的保卫,它的作用就是保护和联络。

故温病学中,将外感温热病中因热邪引起的神志昏迷、谵语等神志症状称为“热入心包”、“痰蒙心窍”。

这些症状实际上是心包的疾病。

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基础理论资料

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基础理论资料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完整性的思想,即为整体观念。

以五脏为中心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理环境等的不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

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因此,“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实质上即是“证异治异”、“证同治同”,亦是辨证论治原则的具体体现。

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一)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学说,即是通过分析相关事物的阴阳相对属性,以及某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从而认识和把握自然界错综复杂变化的本质原因和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规律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固有规律。

(二)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阴阳属性可以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二是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即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三是比较对象不同,即比较的对象发生改变,其阴阳属性亦可以发生改变。

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1型选择题(1~90 题)答题说明: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 [单选题]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C.时令、晨昏与人体阴阳相应D.五脏六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E.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正确答案)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单选题] *A.阴阳五行与脏腑经络B.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正确答案)C.以五脏为主的整体观D.望闻问切与辨证论治E.辩证求因与审因论治3.证候不包括:() [单选题] *A.四诊检查所得B.内外致病因素C.疾病的特征D.疾病的性质E.疾病的全过程(正确答案)4.同病异治的实质是:() [单选题] *A.证同治异B.证异治异(正确答案)C.病同治异D.证异治同E.病同治同5.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单选题] *A.寒热B.上下C.水火(正确答案)D.晦明E.动静6.言脏腑之阴阳,脾为:() [单选题] *A.阴中之阳B.阴中之阴C.阴中之至阴(正确答案)D.阳中之阴E.阳中之阳7.以昼夜分阴阳,后半夜为:() [单选题] *A..阴中之阳(正确答案)B.阳中之阴C.阳中之阳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8.“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明了阴阳之间的那种关系:() [单选题] *A.相互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正确答案)9.下列各项,可用阴阳消长来解释的是:() [单选题] *A.阳虚则寒B.阳长阴消(正确答案)C.寒则热之D.阴损及阳E.阴盛则阳病10.阴中求阳的适应症是:() [单选题] *A.阴虚B.阳虚(正确答案)C.阴盛D.阳盛E.阴阳两虚11.一年季节中,“长夏”所属的是:() [单选题] *A.木B.火C.土(正确答案)D.金E.水12.火的特性是:() [单选题] *A.曲直B.稼穑C.从革D.炎上(正确答案)E.润下13.下列不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的是:() [单选题] *A.呼、笑、歌、哭、呻B.筋、脉、肉、皮毛、骨C.青、赤、黄、白、黑D.角、徵、商、宫、羽(正确答案)E.酸、苦、甘、辛、咸14.下列关于五行生克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木为土之所胜B.木为水之子(正确答案)C.火为土之子D.水为火之所胜E.金为木之所胜15.下列各项中,属于母病及子的是:() [单选题] *B.肝病及肾C.肺病及心D.心病及肝E.脾病及肾16.下列哪项在心主血脉中起关键作用:() [单选题] *A.心血充盈B.心气充沛(正确答案)C.心神安宁D.心搏如常E.脉道通利17.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单选题] *A.津液B.精液C.血液(正确答案)D.宗气E.营气18.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单选题] *A.主藏血B.主神志(正确答案)C.主运化D.主统血E.主疏泄19.肺主气的功能取决于:() [单选题] *B.宗气的生成C.全身气机的调节D.朝百脉E.主治节20.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主要依靠于:() [单选题] *A.肺主一身之气B.肺司呼吸C.肺输精于皮毛D.肺朝百脉E.肺主宣发和肃降(正确答案)21.下列哪项不是脾的生理功能:() [单选题] *A.水谷的受纳和腐熟(正确答案)B.水谷精微的转输C.水液的吸收和转输D.脏器位置的维系E.血液的统摄22.具有“喜燥恶湿”特性的脏腑是:() [单选题] *A.肝B.脾(正确答案)C.胃D.肾E.肺23.下列各项,不属于肝主疏泄功能的是:() [单选题] *A.调畅气机B.调畅情志C.促进骨骼发育(正确答案)D.促进脾胃运化E.促进血液运行24.五脏中,具有“刚脏”特性的是:() [单选题] *A.心B.肺C.脾D.肝(正确答案)E.肾25.肾主纳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单选题] *A.使肺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正确答案)B.有助于元气的固摄C.有助于精液的固摄D.有助于元气的生成E.有助于肺气的宣发26.肾中精气主要生理作用是:() [单选题] *A.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B.促进生殖功能的成熟C.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正确答案)D.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E.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27.水火之宅是指:() [单选题] *A.脾B.胃C.肾(正确答案)D.肝E.肺28.有主水和纳气功能的脏是:() [单选题] *A.心B.肺C.脾D.肝E.肾(正确答案)29.下列各项,其生理特性以升为主的是:() [单选题] *A.肺与脾B.肺与肝C.肝与肾D.心与肾E.肝与脾(正确答案)30.肝藏血与脾统血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单选题] *A.贮藏血液B.调节血量C.统摄血液D.防止出血(正确答案)E.化生血液31.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单选题] *A.肝、脾、肾B.心、肝、脾(正确答案)C.心、肺、肾D.心、肝、肾E.肺、脾、肾32.下列关于五脏外合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心合脉B.肝合爪(正确答案)C.脾合肉D.肺合皮E.肾合骨33.五脏主五液,肾之液为:() [单选题] *A.汗B.唾(正确答案)C.涕D.泪E.涎34.具有喜润恶燥特性的脏腑是:() [单选题] *A.肝B.肺C.脾D.胃(正确答案)E.大肠35.脏腑中有“主津”作用的是:() [单选题] *A.脾B.胃C.大肠(正确答案)D.小肠E.三焦36.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是:() [单选题] *A.元气(正确答案)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37.下列各项,在血液运行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单选题] *A.心血充盈B.脉道通利C.心气充沛(正确答案)D.心神安宁E.心阳亢盛38.在十二经脉走向中,足之三阴是:() [单选题] *A.从脏走手B.从头走足C.从足走胸D.从足走腹(正确答案)E.从手走头39.在奇经八脉中,其循环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的是:() [单选题] *B.任脉C.督脉(正确答案)D.阴维脉E.阳跷脉40.下列关于劳逸损伤与疾病发生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久视伤血B.久坐伤肉C.久立伤骨D.久思伤心(正确答案)E.久行伤筋41.解表药的味多是:() [单选题] *A.辛味(正确答案)B.酸味C.甘为D.苦味E.咸味42.归经的理论基础是:() [单选题] *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C.运气学说D.整体观念E.脏腑经络理论(正确答案)43.干姜配伍附子,可降低附子的毒性,属于:() [单选题] *B.相使C.相畏D.相杀(正确答案)E.相反44.下列各组药物中,不属于配伍禁忌的是:() [单选题] *A.川贝母与川乌B.藜芦与赤芍C.肉桂与赤石脂D.水银与砒霜E.硫黄与厚朴(正确答案)45.“十九畏”中,人参“畏”的是:() [单选题] *A.三棱B.朴硝C.硫黄D.五灵脂(正确答案)E.密陀僧46.龟甲入汤剂应当:() [单选题] *A.包煎B.先煎(正确答案)C.后下D.另煎E.烊化47.麻黄具有的功效是:() [单选题] *A.解鱼蟹毒B.平喘利水(正确答案)C.祛风胜湿D.行气宽中E.温经通阳48.下列解表药中兼有化湿和中的功效的是:() [单选题] *A.紫苏B.香薷(正确答案)C.生姜D.白芷E.防风49.下列药物中,长于清利头目的是:() [单选题] *A.葛根B.柴胡C.升麻D.蔓荆子(正确答案)E.淡豆豉50.治疗外感风热,发热,为恶寒,头痛,咽喉肿痛,兼胸闷胁肋痛,应首选:() [单选题] *A.升麻B.薄荷(正确答案)C.葛根D.蝉蜕E.牛蒡子51.治疗热病伤津,烦渴口渴,呕逆时作,舌燥少津者,应首选:() [单选题] *A.石膏B.知母C.天花粉D.芦根(正确答案)E.栀子52.黄芩具有而黄柏不具有的功效是:() [单选题] *A.燥湿B.泻火C.解毒D.清肺热(正确答案)E.退虚热53.治疗咽喉红肿疼痛,兼有肺热咳嗽痰多者,应首选:() [单选题] *A.射干(正确答案)B.鱼腥草C.马勃D.板蓝根E.山豆根54.具有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单选题] *A.大黄(正确答案)B.芒硝C.芦荟D.火麻仁55.既能泻下逐水,又能去积杀虫的药物是:() [单选题] *A.槟榔B.甘遂C.使君子D.牵牛子(正确答案)E.京大戟56.独活具有的功效是:() [单选题] *A.活血B.行气C.化痰D.泻下E.解表(正确答案)57.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功效的药物是:() [单选题] *A.苍术(正确答案)B.厚朴C.藿香D.佩兰E.砂仁58.泽泻具有的功效是:() [单选题] *A.泄热(正确答案)B.清肝C.健脾E.解暑59.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助阳止泻功效的药物是:() [单选题] *A.附子B.肉桂C.干姜D.吴茱萸(正确答案)E.高良姜60.性微寒的行气药是:() [单选题] *A.木香B.香附C.沉香D.薤白E.枳实(正确答案)61.既能消食化积,又能降气化痰的药物是:() [单选题] *A.山楂B.神曲C.莱菔子(正确答案)D.麦芽E.谷芽62.驱虫药的服药时间是:() [单选题] *A.饭前服B.空腹服(正确答案)D.定时服E.睡前服63.善治血热便血,痔血及肝热目赤头痛的药物是:() [单选题] *A.虎杖B.槐花(正确答案)C.小蓟D.地榆E.大蓟64.治疗血瘀气滞,经行腹痛,兼风湿肩臂疼痛者,应首选:() [单选题] *A.桃仁B.丹参C.红花D.姜黄(正确答案)E.益母草65.半夏、天南星均具有的功效是:() [单选题] *A.祛风止痉B.消痞散结C.降逆止呕D.燥湿化痰(正确答案)E.利气通络66.桔梗具有的功效是() [单选题] *A.温肺祛痰C.开宣肺气(正确答案)D.燥湿化痰E.利气宽胸67.既能熄风止痉,又能祛风湿,止痹痛的药物是:() [单选题] *A.羚羊角B.石决明C.决明子D.天麻(正确答案)E.珍珠68.在使用注意方面,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的药物是:() [单选题] *A.冬虫夏草B.石斛C.鳖甲D.白术E.鹿茸(正确答案)69.浮小麦具有的功效是:() [单选题] *A.收敛止血B.益气止汗(正确答案)C.涩精止带D.涩肠敛汗E.止血止汗70.治疗蛔虫引起蛔厥腹痛呕吐,肺虚久咳,宜首选:() [单选题] *A.槟榔B.花椒C.乌梅(正确答案)D.使君子E.苦楝皮71.适宜用开窍剂治疗的证候是:() [单选题] *A.阳明腑实,神昏谵语B.阴虚风动,神倦瘛瘲C.痰热扰神,谵语如狂D.热陷心包,窍闭神昏(正确答案)E.火毒扰神,错语不眠72.败毒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包括:() [单选题] *A.柴胡、前胡B.羌活、独活C.桔梗、枳壳D.人参、甘草E.当归、芍药(正确答案)73.不属于济川煎组成药物的是:() [单选题] *A.芍药(正确答案)B.牛膝C.泽泻D.升麻E.枳壳74.下列具有疏风散邪,清热解毒功用的方剂是:() [单选题] *A.黄连解毒汤B.普济消毒饮(正确答案)C.清瘟败毒汤D.青蒿鳖甲汤E.龙胆泻肝汤75.具有解毒消痈,化痰散结,活血祛瘀用的方剂是:() [单选题] *A.四妙勇安汤B.犀黄丸C.仙方活命饮(正确答案)D.大黄牡丹汤E.苇茎汤76.青蒿鳖甲汤主治证的热型是:() [单选题] *A.骨蒸潮热B.夜热早凉(正确答案)C.日哺潮热D.身热夜甚E.皮肤蒸热77.患者感受暑湿,症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治疗应首选:() [单选题] *A.六一散(正确答案)B.猪苓汤C.泻白散D.五苓散E.二妙散78.理中丸除温中祛寒外,还具有的功能是:() [单选题] *A.和中缓急B.和胃止呕C.降逆止痛D.养血通脉E.补气健脾(正确答案)79.黄芪桂枝五物汤与当归四逆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单选题] *A.生姜、芍药、桂枝B.大枣、桂枝、生姜C.黄芪、桂枝、芍药D.芍药、生姜、大枣E.桂枝、芍药、大枣(正确答案)80.下列除那项外,均是补中益气汤主治病证的临床表现:() [单选题] *A.胸脘闷胀(正确答案)B.发热汗出C.渴喜热饮D.体倦肢软E.脉洪而虚81.大补阴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单选题] *A.黄精B.黄苓C.黄连D.黄柏(正确答案)E.黄芪82.组成药物中含有熟地黄、肉桂的方剂是:() [单选题] *B.暖肝丸C.肾气丸D.炙甘草汤E.地黄子饮(正确答案)83.玉屏风散与牡蛎散相同功用是:() [单选题] *A.固本(正确答案)B.涩肠C.止遗D.固冲E.补肾84.朱砂安神丸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单选题] *A.栀子B.黄连(正确答案)C.石膏D.竹叶E.知母85.天王补心丹中敛心气而安神的药物是:() [单选题] *A.丹参、五味子B.茯苓、五味子C.远志、五味子D.人参、五味子E.酸枣仁、五味子(正确答案)86.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至宝丹的功用:() [单选题] *B.开窍C.通便(正确答案)D.化浊E.解毒87.属于天台乌药散组成药物的是:() [单选题] *A.川楝子(正确答案)B.陈皮C.草豆蔻D.肉桂E.厚朴88.组成药物中含有蒲黄、五灵脂的方剂是:() [单选题] *A.血府逐瘀汤B.通窍活血汤C.膈下逐瘀汤D.少腹逐瘀汤(正确答案)E.身痛逐瘀汤89.大秦艽汤的功用是:() [单选题] *A.祛风清热,养血活血(正确答案)B.疏风养血,清热除湿C.疏风止血D.祛风化痰止痉E.祛风除湿,化痰通络90.平胃散与藿香正气散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单选题] *A.陈皮、白术B.陈皮、厚朴(正确答案)C.陈皮、苍术D.厚朴、苍术E.白术、厚朴B1型选择题(91~150题)答题说明:每组考题共用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备选答案在上,题干在下,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心主神志”的完整意思,中医人没几个明白!

“心主神志”的完整意思,中医人没几个明白!

“心主神志”的完整意思,中医人没几个明白!一谈起心主神志,被洗脑的中医人肯定觉得这是中医的失误,意识明明在大脑中进行,怎么可能是心想的呢?不过,绝大多数相信中医的人却从临床中检验了心主神志的说法,至于大脑到底是怎样想的?没有几个人能够说清楚。

中国先人来看待这个问题,是从系统学角度来思考的。

系统都有一个中心,它是通过资源的不对称分配来实现对整体的控制的。

谁控制着整体的资源分配,谁就是整体的真正中心。

对人体来说,这个资源自然是血,心应该是通过血液的不对称分配来控制人体的,大脑虽然高高在上,但它绝对只是整体的一部分,它应该服从于整体,而不是凌驾在整体之上,因此,人体的真正中心是心,大脑应该是按照心的意志来进行信息处理的。

西医认识大脑,仅仅是从解剖学角度来看的,所有信息处理都在大脑当中,认为大脑是思维的器官似乎理所当然。

目前西医的研究,也是一直着重还原分析大脑的结构,以求发现其思维的秘密,可是,大脑中的信息处理过程是不可观察的,这使靠精密仪器研究大脑的西医陷入了困境。

要研究大脑,首先就要了解人体的信息到底是怎样传递的!而西医最大的问题就是仅仅根据表象的观察,就把神经信息当成是不变的信使在神经中穿梭,可事实上,神经信息本质上是通过一种媒介的周期运动来传递的,信息的区别仅仅在量上,或者说频率上的不同,而在质上没有任何两样。

正是这种认识上的错误,造成了西医对大脑的研究困难重重。

要认识神经中的信息传递,首先就要了解生物能量的传递。

生物之所以能够称之为生物,就是因为生物当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普遍联系方式,即依赖自由氢质子在水分子链上的快速递进,通过包络在无机离子周围有序水层的周期组织与离散来传递的,力仍能量之外显,对应着这种特殊的能量传递方式,生物当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自然力,使生物在表现上与非生物大相径庭。

神经中的信息传递是这样实现的,神经细胞膜中有一些微孔,水分子可以自由穿过,可比它更小的无机离子如Na、K等却无法自由穿过,原因就在于它们都根据自己的带电性吸引了大量水分子在它们周围有序排列,形成了一个个有序的大水包,正是它的阻碍,使无机离子在细胞膜内外聚集,形成一个外正内负的电压差。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一、心与脾心主血脉,脾主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

心与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1. 血液生成方面: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在脾的运化作用下,水谷精微之气得以消化吸收并注之于血脉而成为血液。

只有脾气强健,气血生化有源,心血才能充盈。

而脾的运化功能,也与心有一定的联系,一方面心阳可以温运脾土,另一方面,心主神志,可以调节脾的运化,有利于气血的生成。

心与脾在血液的生成方面,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2. 血液的运行方面:人体血液的运行,除了靠心气的推动、肺气的资助外,还需依赖于脾气的统摄。

只有脾气强健,统摄血液生理功能正常,血液才能在心气的推动下在经脉内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心肺脾等脏相互配合,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在病理上,心脾两脏也常互相影响,如思虑过度,不仅可以耗伤心血,也可引起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出现纳呆、腹胀等症;若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或劳心过度,血液耗损过多,最终可以导致“心脾两虚”,出现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症,中医往往采用补益心脾的方法予以治疗。

此外,不管是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或脾主统血功能障碍,均可引起血液运行失常。

二、肝与脾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

故肝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及血液的生成运行方面。

l. 在消化方面:脾主运化,摄入到人体内的饮食物,必须经过脾胃共同作用,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并输送到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

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与肝的关系极为密切,这种关系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只有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正常,胆汁才得以正常的分泌和排泄,脾胃升降有序,饮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得以正常的消化吸收。

脾的运化功能,对肝之疏泄亦有一定影响,只有脾气强健,饮食物及水液得以及时的输布而不发生滞留,肝之疏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

在病理情况下,如肝的疏泄不利,即可对脾胃的运化功能产生影响。

2. 在血液方面:肝主藏血,贮藏和调节全身血量,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主血脉主神志

主血脉主神志

心的特性
心在五行属火, 在色为赤, 在味为苦, 为阳中之阳脏 主通明 应于夏气而主长养
说明
由于中医学重视“形而上”的思维方法,所以,脏象学 主 要以阐述功能为特点,立足解剖,但不泥于解剖。中医研究 脏象除注重人体本身的整体性外,同时还重视内脏与所通应 的外界环境息息相关的联系。故中医学的心,不仅包括解剖 学的心脏(古人称血肉之心),而且还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 活动(古人称神明之心),是联系全身相关脏器组织及自然界 和社会心理而形成的一个系统整体,又称心系统。主要与西 医的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及内分泌等系统的部分 功能有关。
反应迟钝,甚或躁狂、谵语、昏迷。
课堂互动
• 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吗? 想一想,范进的病属于哪个脏腑? 是该脏腑哪方面功能失凋的表现?
• 心主血脉与心主神志功能密切相关 心神依赖心血的滋养 心血不足则神失所养,心神异常。
心的生理特性
1、心为阳脏主通明 心位于胸中,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阳脏; 心脉以通畅为本,以清明为要-主通明。 强调心以阳气为用,心阳温通血脉,振奋心神
气血不足-脉细弱无力/节律不匀 偏心阳虚-脉迟无力 偏心阴虚-脉细数无力 气虚血瘀/气滞血瘀-脉涩滞/结代
❖ 胸部感觉 心悸,胸闷,甚则憋闷刺痛。
(病例 :王某,心悸、胸闷、憋闷刺痛,手足厥逆,脉沉迟弦 紧。诊为 胸痹(胸阳不振,心脉痹阻),治以温心阳、通心脉。瓜蒌 薤白桂枝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冰片,一剂药痛减,三剂药痛止,此后加 减调理而愈)
心悸、怔忡
失眠
※ 心主神志
神的含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心主神志--指心对人体各部分的生命活动和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主宰作用 心神正常→人体各部分功能协调配合,精神振奋

03中医心理学之心主神明论

03中医心理学之心主神明论

先“动于心”后累及他脏
故《类经· 疾病类》有言:“悲哀忧愁则心动,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可见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 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 应” 。可见,无论何种情志刺激,必先“动于心” 而后累及他脏,这一认识卓有见地
医疗验证
《诸病源候论· 五脏 六腑病诸侯》曰:“心 气盛,为神有余……喜 笑不休,是心气之实也, 则宜泻之。心气不 足……善忧悲,是为心 气之虚也,则宜补之” 中医学对于神志的病变多从心辨治,心火亢盛、痰火扰心、 痰迷心窍等为临床常见证型,采用清心泻火、涤痰开窍等治 法,并用入心经的中药治之屡获良效,则从治疗效应方面, 验证“心主神明”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体质 差异
心神主导人的认知意识思维活动
《灵枢 本神》中对人的感觉、知觉、记忆、 思维和想象的朴素认识与现代心理学相吻合。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 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心神是核心
正因为神舍于心,心神是人类感知活动 的中枢,所以藏象之心才成为反映所感知 客观事物的处所。“积神于心,以知往 今。”(《灵枢· 五色》)
理论基础——整体观念
心神的物质基础——精、气、血、营卫 心神的核心——脏腑理论 心神的感知途径——五官、七窍、躯体
心神主导脏腑功能活动
所有生理活动都于心有 关。心主宰和调节着脏腑 功能活动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 失也。故主明则下安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心为君主之官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神为核心的感知与生命系统
中医学在“心主神明论”的基础上,认为人的 感知活动也是在心神主导下进行的。

五脏--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五单元讲义2

五脏--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五单元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五单元讲义2五脏二、五脏之间的关系(一)心与肺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而肺主气,心主行血而肺主呼吸。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关系。

心肺相互协调,则保证气血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

宗气具有贯心脉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加强了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平衡。

因此,积于胸中的宗气是连接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

(二)心与脾心主血而脾生血,心主行血而脾主统血。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心主一身之血,心血供脾以维持其运化功能。

水谷精微经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贯注于心脉化赤而为血,故脾主运化,又为气血生化之源。

(三)心与肝心主行血而肝藏血,心藏神而肝主疏泄。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情志的调节两方面。

心主行血,为一身血液循行之枢纽,肝贮藏血液并调节血量,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心藏神而主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情志,心肝相互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

(四)心与肾心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的生理关系,主要从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和君相安位来阐发,强调维持心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神的动态平衡。

水火既济:心位居上,心火(阳)必须下降于肾而使肾水不寒;肾位居于下,肾水(阴)必须上济心阴,制约心阳,使心火不亢。

心与肾之间的这种水火升降、互济互制,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

精能化气生神,为气、神之源;神能控精驭气,为精气之主。

故积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

君相相安: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火)。

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

君相安位,则心肾上下交济,心阳、肾阳旺盛而正常。

(五)肺与脾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2012年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2012年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1.中医学中人的主宰为心2.构成人体有机的中心诗五脏3.中医诊治疾病主要着眼于证候4.中医学的诊疗特点是辨证论治5.中医学在诊治疾病中首先着眼于整体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7.中医诊治疾病用得最多的原则辨证论治8.天人一体观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9.能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是疾病10.能反映疾病阶段性的是证候11.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病规律和转归的是疾病.12.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某一类型的病理慨括的是证候13.症a症状和体征的总称b反映疾病个别或部分的本质c 疾病中表现出来的个别或孤立的现象d是构成证和病的基本要素14.症的内容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15.辨证论治原则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16.昼夜晨昏对疾病的影响旦慧昼安、夕加夜甚17.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生理、诊断、养生防治18.养生防治上的整体性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畅情志、勤运动19.证、病、症三者的关系a证比症更深刻准且b证比病更具体更有可操作性c证将症和病连在一起d各阶段或类型的证贯穿并叠合起来便是病20.辨证与论治的关系a辩证诗论治的前提、依据b论治是辩证的目的c二者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衔接不可分割的两方面21.精气a构成世界的本源b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c天地万物相互连接的中介d其慨念源于水汽说e精气首见于《管子》22.气的慨念源于运气说23.阴阳对立制约a动急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b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24.阴阳互用a阴者,藏精而起厄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b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c阴损及阳;阳损及阴25.对立制约引起的消长变化—阴阳互为消长26.阴阳互根互用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阴阳皆消皆长27.阴阳偏胜的治则—实则泻之28.事物的阴阳属性是—对立的29.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是阴阳—互根30.阴阳转化一般都发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31.阴阳互为消长表现为—阳消阴长、阴消阳长、阳长阴消、阴长阳消32.阴阳的相对性—a比较对象不同,阴阳事物的阴阳属性可以变化b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阴阳之中互有阴阳d每一事物内部阴或阳的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33.阴阳的含义—a阴阳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b阴阳者,一分为二者c阴阳者,有名无形d是对事物现象属性的慨括34.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内径称—阴平阳秘35.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即滋生、助长、促进;《难金》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1.母病及子2.子病及母:又称子病犯母、子虚及母、子盛母衰、子盗母气36.五行相克;木—土—水—火—金即克制、抑制、制约;即《内经》所胜与所不胜“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37.五行相乘:木—土—水—火—金即程序侵袭之意(相克太过又称“倍克”、原因有太过和不及,超过正常的制约程度)38.五行相辱:木—金—火—水—土即反克、反辱(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原因:太过和不及39.五行相生确定的治法1.滋水涵木:滋肾阴以养肝阴,又称滋肾养肝、滋补肝肾法—肾阴亏损、肝阴不足.2.益火补土:温肾阳以补脾阳,又称温肾健脾、温补脾肾—肾阳衰微而脾阳不振 3.培土生金:健脾生气以补益肺气—脾气虚衰,生气无源,以致肺气虚弱之证 4.金水相生(滋养肺肾):滋养肺肾之阴—肺阴亏虚,不能滋养肾阴40.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抑强扶弱):1.抑木扶土(疏肝健脾、调理肝脾、平肝和胃法)疏肝健脾、平肝和胃一治疗肝脾不和肝气犯胃之证—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2培土制水(敦土利水)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的水肿胀满 3.佐金平木(滋肺清肝)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4.泻南补北(泻火补水、滋阴降火)泻心火补肾水以治疗心肾不交41.五行,五志、五脏的关系:木土水火金—肝脾肾心肺—怒思恐喜悲42.五行之间的相乘关系—气有余而乘其所胜43.肝病病人,不见弦脉反见浮脉—预后不佳44.五脏的生理功能—化生而贮藏精气(心的生理功能起主宰作用)45.心的生理功能及特点:1.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2.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3.心主血脉,主神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46.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悠(悲)、在液为涕47.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脾气主升/喜燥恶湿);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48.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49.肾主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在体为骨,其华在发,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50.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藏精气而不泄,满而不能实51.五脏六腑之大主—心52.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血液53.肺称为华盖诗因为—在人体脏腑中的位置最高54.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55.肺的调畅水道功能主要依赖—肺主宣发肃降56.肺主治节指—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慨括57.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基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58.四肢肌肉的壮实取决于—脾主运化59.肝的生理功能—肝为刚脏,主升主动60.肝主疏泄中最根本的是—调畅气机61.与情志最为关联的是—肝失疏泄62.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取决于—肾精的充盈63.对机体各脏器组织起滋润濡养作用的是—肾阴64.对机体各脏器组织起推动温煦作用的是—肾阳65.命门一词源于《灵枢》66.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2.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 3.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4.脾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5.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67.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为1.气血关系的是:心主血,肝主气2.阴阳关系的是:心(火)肾(水)3.先天与后天相滋生的是:脾与肾68.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69.精血互生主要反映在—肝藏血、肾藏精70.在水液代谢中主要起1.疏布水液作用的是:肺与脾2.起主要作用的是:肺与肾71.与呼吸运动最密切的是—肺与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72.统藏失司而出血反映(肝脾)的病变73.机体阳气不足主要与脾肾有关74.“心肾不交”的主要症状—心烦失眠75.肾不纳气主要是—肾的精气不足76.汗为津之余2.爪为筋之余3.齿为骨之余4.发为血之余77.舌为心之苗2.汗为心之液3.脉为血之府4.心为神之舍78.肝藏血,血舍魂2.人卧血归于肝3.心主身之血脉4.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5.诸气者,皆属于肺 6.诸血者,皆属于心7.脾主为胃行其精液79.藏与象之间的关系1.藏变决定象变2.藏决定象3.象变反映藏变4.想反映藏80.后天之本:脾 2.封藏之本:肾 3.罢极之本:肝81.生之本为心2.生命之门户为命门3.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的为命门82.“清虚之藏”“华盖”均指肺83.肝为刚脏2.肺为娇脏3.肾为水脏4.三焦为孤府84.肾为“胃之官”“作强之官"85.脉为血之府2.汗孔又称玄府3.腰为肾之府4.神之居为心、脉之宗为心5.藏神者心,舍神者脉86.肝的生理功能:喜条达,恶抑郁 2.脾:喜燥而恶湿87.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取决于:肝主疏泄的功能88.七冲门为1.齿—户门 2.会厌—吸门 3.口唇—飞门 4.肛门—魄门 5.大小肠交界—阑门6上脘—喷门7.小肠与胃的交界—幽门89.脾胃为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2.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3.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4.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5.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6.膀胱者,州都之官,精液藏也,气化则能出焉90.胆居六腑之首,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为奇恒之腑(中精之府、清净之府、中清之腑)91.胃主受纳水谷、腐熟水谷;特点:主通降、喜润恶将92.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93.大肠主津,主传化糟粕94.膀胱主储存和排泄尿液95.三焦主行诸气,运行水液;上焦如雾(指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中焦如沤(脾胃肝胆等消化饮食物的过程)、下焦如渎(大肠、肾、膀胱排泄二便象沟渠一样)96.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依据—小肠泌别清浊97.“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的脏腑—三焦98.称为“水谷气血”之海的是—胃99.主持诸气,主司人体气血的是—三焦100.能够生成胆汁的内脏—肝101.既是六腑之一,又是奇恒之腑的诗—胆102.中焦的功能实际上是指—脾胃的整个运化功能103.气机升降之“枢”是指脾气主升,胃气主降104.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105.脑为元神之府,头为精明之府106.五脏所藏(五藏神)1.心藏神,主喜2.脾藏意,主思3.肺藏魄,主悲4.肝藏魂,主怒5.肾藏志,主恐107.五体是指:筋、脉、肉、皮、骨108.人体气的功能:推动、温熙、防御、固摄、气化109.元气(原气、真气)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功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吻戏和激发各个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110.宗气:积于胸中之气(气海、膻中”;功能1.走息道以行呼吸 2.贯心脉以行气血111.营气(营阴):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养和化生血液112.卫气(卫阳):运行于脉外之气(剽疾滑利);1.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2.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3.调节控制腠理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113.血液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1.心主血脉 2.肺主一身之气3.脾胃为后天之本 4.肝主疏泄而藏血 5.肾藏精、精生髓114.精液的疏布—脾气散精、肺主行水、肾主津液、肝主疏泄、心主血脉、三焦决渎115.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化生血液116.气血关系—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养气、载气即津血同源117.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为—气机118.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肺、脾、肾119.血的循行关系最密切的脏腑—心肺肝脾120.具有“壅滞营气,令无所避”的是—脉121.五脏中,肝脾气机主升12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地域性、季节性、相兼性、转化性123.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主动、风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124.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125.暑为阳邪,其性炎热、署性升散,易扰心神,伤精耗气、署多夹湿126.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127.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128.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扰心神,伤津耗液、火易生风动血、火易致肿疡129.疠气的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2.发病急剧,病情危笃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130.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 2.影响脏腑气机3.多发为情志病症 4.七情变化影响病情131.饮食失宜:1.饮食不节(过饥、过饱) 2.饮食不节 3.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132.劳逸失度:1.过度劳累(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2.过度安逸133.痰饮的分类:1.痰饮2.悬饮:饮邪停留,症见胸胁胀满,咳唾引痛者3.支饮:饮邪停留,症见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者4.溢饮134.淤血的形成:出血、气滞、气虚、血寒、血热135.淤血的致病特点;疼痛、肿块、出血136.七情对脏腑气机的影响: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悲则气消137.明确提出“三因制宜”的是:陈无己138.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139.湿性黏滞是指:腹泻不爽140.温燥病的发病季节:夏末秋初141.七情致病最易损伤:心肝脾142.饮食五味失宜:1.脉凝泣而变色—多食咸 2.骨痛而发落—多食甘 3.皮槁而发落—多食苦 4.筋急而爪枯—多食辛5.肉低走而唇揭143.易袭阴位的是:湿邪;易袭阳位的是:风邪144.发病的类型:感邪即发、徐发、伏而后发、继发、合病或并病145.邪气侵犯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政协斗争的胜负146.“正气存内,邪不可侵”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147.邪正胜衰与虚实变化:1.实2.虚3.虚实夹杂4.虚实转化5.虚实真假148.阳偏盛:阳胜则阴病2.阴偏盛:阴胜则阳病3.阳偏衰:阳虚则寒 4.阴偏衰:阴虚则热 5.阴损及阳 6.阳损及阴7.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8.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证9.亡阴10.亡阳149.气的失常:1.气虚:卫气虚、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肝气虚、元气虚 2.气机的失常:气机郁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150.血的失常:1.血虚2.血运失常:血瘀、出血、血热151.气机关系失常: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152.津液与气血关系: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血瘀水停153.内生五邪:1.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 2.寒从中生:即内寒 3.湿浊内生:内湿或脾虚生湿 3.津伤化燥:即内燥 4.火热内生:阳气过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阴虚火旺154.疾病传变:1.病位传变:表里出入、外感病传变、内伤病传变 2.病性传变:寒热传遍、虚实传变 3.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体质因素、病邪因素、地域气候因素、生活因素155.正气强弱主要与精神状态有关156.大实有羸状的病机: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157.至虚有盛候的病机:脏腑气血虚极,运化无力,外现实象158.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159.反治: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160.治标与治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161.调整阴阳:损其偏盛、补其偏衰、阴阳并补、回阳救逆162.三因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16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适用于:虚热证164.“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疗适用于:虚寒症165.。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06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06

第六单元五脏一、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生理功能(1)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心主血脉包含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

心主血是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

另一内涵是心有生血的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

心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心、脉、血三者密切相连,构成一个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

其中心脏的正常搏动,起着主导作用。

心主血脉包含心主血和心主脉。

心主血的内涵:心行血----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循行的功能。

心生血----指心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

(2)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作用。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2.生理特性①心为阳脏而主通明生理上心脏必须保持强大的阳气,才能温运血脉,振奋精神,温煦周身。

②心气下降心火在心阴的牵制下合化为心气下行以温肾,维持人体上下协调。

3.心血、心气、心阴、心阳的生理作用①心血:濡养心脏及其形体官窍,化生心神。

②心气:推动调控心脏搏动、脉管舒缩及精神活动。

③心阴:制约心阳,抑制心脏搏动和精神活动。

④心阳:制约心阴,激发心脏搏动和精神活动。

二、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宗气的生成。

中医认为:心主神,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

中医认为:心主神,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

中医认为:心主神,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
中医认为:心主神,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藏君火,君火以明,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心之神可统五脏之神,包括脾之意,肺之魄,肾之志,肝之魂,皆由心神所主管。

如果能把心神调整好,那五脏之神皆可得到调整。

唯物主义哲学里有这样的观点:精神影响物质。

精神是形而上的东西,却影响着形而下的身体。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精神决定着身体的健康。

只要精神健康,则五脏六腑就能趋向于健康。

所以说,养心即所以治病。

人类的所有疾病包括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治疗须从内心深处的解脱开始的,这是治疗疾病的至高境界,是现代医学所无可望及的境界。

而欲要排除五毒的侵袭,则需要爱心、快乐和善行。

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知识分解五脏:一、心:心脏是主持血液在脉管里运行的行力器官1、心主血脉:血液、血管、经脉2、心主神志:思维、思想、反映迟钝3、开窍于舌:颜色“W”,舌胎是血脉最多部分之一4、其华在面:肌肤、面色苍白心的症状:1、血液循环慢:反映迟钝、手脚冰凉、失眠多梦、贫血、面色苍白、记忆力下降、舌发白、四肢无力、呼吸短浅、心慌、白血病、无精神、无华2、血液循环快:高血压、红血丝、无心烦热、脾气暴躁、舌红、心脏病、心脏血管、脱皮症、精神亢奋二、肝:肝有调节全身血量作用,并对血液进行分泌,并排出体内的毒素与废物,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

(代谢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及维生素)1、主藏血:贮存人体20%—30%血液(临时提供某个部位的血液)2、主解毒:进入肝分泌(食物的精微进入体内要进过肝脏来分解)3、制造胆汁及凝血:消化(胆汁:胃酸腐烂我们的食物)4、主疏泄:疏通、宣泄、情志、气血5、开窍于目:看眼睛有没血丝(带眼镜代表肝功能不好)6、其华在爪:看指甲(看指甲的小月牙,它是人体的油箱,当它突然变弱时代表我们有些亚健康出现,指甲上有竖条代表肝火旺盛)7、在体为筋:看手的伸张或上楼梯比较容易疲劳—肝弱)有肝炎者不可洗冷水澡,不得嗮太多太阳,不能吃凉性食物或动物肾脏肝的症状:眼睛干涩、眼痛痒、月经不调、消化不良、肝斑、脾气暴躁、乳腺增生、失眠多梦、视力下降、闷闷不乐、面色发青、黑眼圈、肝火旺盛、多疑、痛经、腹胀、肝不好肝火旺盛者少吃空心菜1、皮肤问题:皮肤青暗、粗糙、容易生成黄褐斑、易长暗疮2、面部问题:会导致眼袋增大、眼睛干涩、酸困、视物模糊、眼皮跳动、容易偏头痛3、身体问题:月经不调、更年期提前、停经、闭经、白带减少、阴道干涩、夫妻生活不和谐,腿容易出现抽筋4、情志问题:情绪波动明显、易发火、郁闷、烦躁、闷闷不乐、善叹息、精神抑郁5、身体易患疾病:如小叶增生、乳腺增生、胆囊炎、肝炎**肝为将军之官,肝主谋虑:将军是要主谋虑的,人的聪明才智能不能发挥出来要看自己的肝气,肝血足不足,如果肝血足,肝气足,人做事就会踏实、稳重,如果肝血虚,人会非常容易动怒、烦躁、动肝火,所以情志为怒,为什么会动肝火,因为谋虑不足,想问题想不清楚6、如果舌头两边泛有紫色或紫黑色的瘀点或瘀斑症状表示肝经郁滞**肝主藏血,开窍于目:【皇帝内经】里边有一句话:“卧则血归于肝”。

心主神志,五脏藏神的科学依据在哪?

心主神志,五脏藏神的科学依据在哪?

心主神志,五脏藏神的科学依据在哪?在西医学中,精神只有大脑有关。

而在中医学中,精神则和五脏六腑的功能有关,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脏六腑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在这里,心被视为五脏六腑的核心,因此,中医上还有心主神志之说。

西医学的认识是解剖学上的,所有意识活动的产生都在大脑当中,由此认定脑主意识。

而中医学的认识来源于哲学,在它看来,大脑虽然高高在上,但它绝对只是整体的一部分,它应该服从于整体,而不是凌驾在整体之上。

作为人体的中心,它都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掌握了着人体的资源分配,整体就是靠资源的不对称分配来实现对各部分的有效控制的。

这个资源其实就是血液,而谁掌握了血液的不对称分配呢?它就是以心脏为核心的脏腑系统。

心主神志、五脏藏神之说就来源于这种思想。

那么,大脑中的意识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由于大脑仅仅是一个象半熟鸡蛋一样的软组织,精密仪器很难观察,这让靠精密仪器发家的西方科学很难进一步研究,至今脑科学仍然被西方科学列为最前沿的科学,需要进一步研究。

认识自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哲学的思辨,一种是科学的观察,哲学可以为科学提出原理,指明科学发展的方向,科学则可以验证这些原理并为新原理的提出提供新的依据,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西方科学抛弃了哲学,当然遇到大脑这种难以观察的现象就茫然一片。

中国是哲学大国,几千年的哲学积淀使中国更有机会认识大脑的秘密。

那么从哲学角度来看,西方科学的问题在哪呢?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后脑各区的条件反射仅仅是局部活动,它不是意识,意识是一种具有统一目标的整体性活动,因此,它一定是某一个信息在众多信息的竞争中被优选出来成为统治者,并由它强迫其它信息和它同步运动,反馈到全身,这才形成了整体步调一致的意识活动。

这个过程有点象激光,我们的大脑就有点象激光器,虽然进入的光信息频率众多,但出来的却是具有统一频率的光。

光信息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通过一种媒介的周期组织与离散来传递能量,信息的区别信息在量上,或者说频率上的不同,而在质上没有任何两样。

《黄帝内经》:“心主神志”怎么理解,“脑”的概念

《黄帝内经》:“心主神志”怎么理解,“脑”的概念

《黄帝内经》:“心主神志”怎么理解,“脑”的概念在中医的脏腑理论里,“心”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君主之官。

它的功能也有:主神志、主一身之血脉。

其中,“心主一身之血脉”这个比较好理解,和现代医学里心的功能大同小异,但对于“心主神志”这个说法,应该是饱受现代人所诟病之处。

因为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所有的精神活动,都是由大脑完成的,也就是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心关系不大。

于是,中医的这个观点,便被指责为“无脑的中医”,这么说对不对呢?我认为,之所以指责“心主神志”的人,应该是对中医理论不是很熟悉的人,或者断章取义而来。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回顾一下,中医理论中的“心”和“脑”。

首先,我们现代人在成长过程中,首先接触到的“心”这个概念,就是现代医学的心——收缩舒张、博出血液供给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于是,形成了这么一个“常识”之后,再接触中医的“心”——主神志这个概念,第一时间便会当成谬论看待。

其实,中医脏腑里的“心”,并不仅仅是解剖形态上的心脏,这是一定要明白的。

中医的每一个脏腑,无论是“肝心脾肺肾”五脏,还是“胆小肠胃大肠膀胱”这些腑,都是具体形态的器官之外,更包含无形抽象的功能定义。

如果不了解这个关键点,对六腑之一的“三焦”就无从接受了,因为三焦是没有具体解剖形态的啊。

所以,古代中医,并非闭门造车凭空想象,要不然,为何不说膀胱主一身之血脉?而“心”和“神志”联系起来,也是有其独特的道理的。

因为中医认为,人体所有脏腑,都有其“形”与“神”两个方面。

而“心主神志”,就属于“神”这个范畴。

所以,中医历来都是崇尚“形神俱备”的。

如果只有“形”而没有“神”,那就是一堆行尸走肉而已。

可是这种“神”怎么来?从气血而来,从五行而来。

气血是中医关于生命的两个基本物质,气是无形的,血是有形的,气属阳血属阴,而神志活动,都需要气血的濡养温煦才能完成,如果没有“气血”,何来神志可言?无形之气不可见,可见的唯有有形之血。

而血脉由心所统管,气为血之帅,所以,将神志活动归属于“心”,从这个方面说是没有问题的。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医基础理论五脏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医基础理论五脏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单选题]1.具有“主肃降”生理特性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肺主气司呼吸,实(江南博哥)际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肺气宣发,浊气得以呼出;肺气肃降,清气得以吸入。

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

掌握“肺的生理机能与特性”知识点。

[单选题]2.具有“主治节”功能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调节。

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气、血、水的作用。

是对肺的主要生理机能的高度概括。

掌握“肺的生理机能与特性”知识点。

[单选题]3.称作“华盖”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因而有“华盖”之称。

掌握“肺的生理机能与特性”知识点。

[单选题]4.具有“水之上源”之称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肺居高位,又能行水,故称之为“水之上源”。

掌握“肺的生理机能与特性”知识点。

[单选题]5.具有主行水功能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肺主行水,指肺具有通调水道的功能。

人体水液代谢要依靠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

宣发将津液输布全身,并调节汗液的排泄;肃降将水液向下输送,化生尿液而排泄。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掌握“肺的生理机能与特性”知识点。

[单选题]6.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体现在A.吸入清气B.呼出浊气C.生成宗气D.主治节E.辅心行血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宗气的生成。

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

宗气属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而生成。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心在志为喜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心在志为喜

藏象学说认为,人对外界信息引起情志变化,是由五脏的生理功能所化生,故把喜、怒、思、忧、恐称作五志,分属于五脏。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的喜有关。

喜,一般说来。

对外界信息的反应,是属于良性的刺激,有益于心主血脉等生理功能。

但是,喜乐过度,则又可使心神受伤。

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状况来分析,又有太过与不及的变化,一般说来,心主神志的功能过亢,则使人喜笑不止;心主神志的功能不及,则使人易悲。

但由于心为神明之主,不仅喜能伤心,而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最新版)1、单选五行中"木"的"母"行是A.木B.火C.土D.金E.水正确答案:E2、单选区别事物阴阳属性的"征兆"是A.日与月B.天与地C.水与火D.升与降(江南博哥)E.左与右正确答案:C3、单选《灵枢·本神》论"智"的概念是A."所以任务者"B."因志而存变"者C."因虑而处物"者D."因思而远慕"者E."意之所存"者正确答案:C4、单选被称为"娇脏"的脏腑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5、单选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深重的脏病传变是A.肺病及肾B.肾病及肺C.肺病及肝D.肝病及脾E.脾病及肺正确答案:B6、单选有机整体的"中心"是A.脑C.五脏D.经络E.神正确答案:C7、单选有机整体的"主宰"是A.脑B.心C.神D.经络E.精正确答案:B8、单选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医家是A.张景岳B.张从正C.张仲景D.张志聪E.张元素正确答案:C9、单选"主四肢"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C10、单选下列事物中,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水" A.栗B.歌C.羽音D.寒E.恐正确答案:B11、单选属五行之"火"的音是A.宫音B.角音C.商音D.徵音正确答案:D12、单选开窍于二阴的脏为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E13、单选五行相克关系中,金的"所胜"是A.土B.金C.水D.木E.火正确答案:D14、单选五行中,属木的脏是A.心B.肺C.脾D.肝E.肾正确答案:D15、单选属于"母病及子"的脏病相传是A.心病及肺B.心病及肾C.心病及肝D.心病及脾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16、单选属"阴中之阴"的时间是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E.后半夜正确答案:D17、单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要的理论依据是B.主统血C.运化水湿D.运化水谷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18、单选五行中具有"曲直"特性的是A.木B.火C.土D.金E.水正确答案:A19、单选五行中,属火的腑是A.胆B.胃C.小肠D.大肠E.三焦正确答案:C20、单选心的阴阳属性是A.阴中之阴B.阴中之阳C.阳中之阴D.阴中之至阴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21、判断题刮板链松紧程度是否合适,一般经验是在额定负荷时链轮分离点处松弛链环不大于两环。

中医“心主神明”学说及其心理学意义解析

中医“心主神明”学说及其心理学意义解析

中医“心主神明”学说及其心理学意义解析中医“心主神明”学说及其心理学意义解析科学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对于心理现象的研究引进了实验方法,才使其称为一门实证科学,并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

但是作为心理现象被研究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

中医学是以医学为主体,运用中国古老哲学的思辨方法,交融多学科研究领域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人体生命科学。

当然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对于心理现象的独特的认识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因为人的心理现象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因此决定了心理学研究模式的多样化及多元化。

从80年代起中医心理学作为一门中医学的分支学科,以中医基础理论为背景,吸取现代心理学的影响,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心主神明”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论点,也是中医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中医解释复杂心理现象及治疗心理疾病的主要依据。

因此对于这一学说理清其概念内涵.本质属性及科学意义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

1.心主神明观《灵枢·天年》云“黄帝日:何者为神?岐伯日: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岐伯告诉黄帝,当生命形成,生命的活力因为心与血脉的活动而表现出来,就是神。

因此神的广义含义在这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指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强调了心的机能活动是生命活动的根本,也是生命活力变化的主要因素。

何谓“神明”?《素问·八正神明论》指出“神明”乃“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语”,强调了神明是人的各种精神活动的概括。

正如《类经·脏象类》中所言“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

因此笔者认为广义的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而狭义的神指各种心理活动的概括。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是君主之器官,是“五脏六腑之大主”。

这与心主血脉的功能不能分开,心主血脉的功能为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输布精微。

中医心主神的名词解释

中医心主神的名词解释

中医心主神的名词解释中医学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医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其中,心主神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人体的心理、精神和意识方面。

本文将深入解释中医心主神的含义,并讨论其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

1.心主神的基本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整体,心主神代表了人的内在精神和意识活动。

心主神包括了心理活动、思维、意识、情绪以及精神状态等方面,它们对身体健康和疾病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心主神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经历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根据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记载,心主神是五脏六腑之主,它掌管着人体的诸多功能,如决断、思考、记忆、情绪等,同时也反映了心理活动对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

2.心主神的功能和调节心主神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与其他脏腑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调节作用。

经络理论认为,心脏通过相应的经络与其他脏腑相连接,形成了具有相互影响、共同调节的功能网络。

心主神的主要功能包括:控制情绪和情感体验、决断行为、维持思维和意识活动、调节睡眠、影响记忆力以及对饮食和排泄的调节等。

中医认为,心理活动与心脏的功能紧密相关,心脏正常的脉搏和心跳可以反映人的情绪和思维状态。

3.心主神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将心主神作为一个重要的治疗目标进行调节和平衡。

在中医诊断过程中,医师通过望诊、问诊和切诊等方法,观察患者的面色、语音、眼神、舌象等,以判断心主神的状态。

在中医治疗中,调节心主神的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包括草药治疗、针灸、推拿、气功、音乐疗法、心理疏导等。

通过调节心主神,中医师可以帮助患者舒缓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从而达到平衡身心、促进健康的效果。

4.心主神与现代心理学的联系中医学的心理学观点与现代心理学在某些方面存在共通之处。

例如,中医强调情绪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理论相契合。

同时,中医的治疗方法也积极探索与现代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等结合,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浅谈(二)——心主神明论

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浅谈(二)——心主神明论

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浅谈(二)——心主神明论心主神明论黑龙江?王完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就对"心"的范畴有着独特的认识.从文字的起源来考察,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之中就已经出现了以指人的内心思维活动,精神意识以及道德观念等多种涵义的"心"字.从中华传统文化源头之学《易经》的卦爻辞中来看,"心"字的运用共8处.也皆是表达情感,道德及差异心理与社会心理方面的涵义.以至于发展到后来,在汉语中大凡与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有关的字词,都会有"心"(或"一}")的偏旁部首,如思想,爱(爱)恶,忧愁,愤怒,惊恐,惧怕,2009年11月第11期毫膏霸嘱纛悔恨,想念,意志,性情,忿恨,惆怅,惋惜,恩怨,感情,慈悲,忠恕等等.由此可看出.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有"心"才有"情".有"心"才有"意",有"心"才有"思想".才有各种精神活动.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心".远不止是血肉之心,更重要的是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难怪人们都将精神范畴的活动称为"心理活动",而研究其规律的学科称为"心理学"而不是"脑理学"中医学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早就将"心" 的范畴扩展到脏象学说中. 《内经》所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将"神"与"心"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心为藏神之所.所以才成为主导生命活动的"君主之官". 人的生命活动基本可归纳为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两大方面.可知此"心"已具有了主导心理活动的内涵.中医心理学将其归纳为"心主神明论",用来一元化地阐释人体复杂生命活动的规律,体现了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心身一元论观点."心主神明论"认为.形神合一构成了人的生命.主导生命活动的"神"依附于"心"而存,人的生理性活动是各脏腑器官的职能.而心理性活动也具有广泛的脏腑生理基础.在心神主导之下,脏腑机能活动协调进行.便产生了各种复杂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内经》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指出了心主神明的内涵包括了两大方面:一是主导着脏腑生理活动,二是主导着人的精神活动.脏腑生理活动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二者统一在心神的主导之下.脏腑的生理功能是中医脏象学说所研究的内容,而中医心理学的"心主神明论".则侧重研究在心神主导下如何认识客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有意识,有目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关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内经》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里明确指出了心是认知客观事物的处所,认知过程是1l|嚏皆露纛2OO9年11月第11期客观事物反映于心神的过程.是由最初对所接触事物的感知.进一步记忆,经验积累,以至于形成概念的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量变发展到质变的过程.以及利用已形成的概念对未来进行判断,推理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和理论指导实践的去理事处物的过程.这一认知过程.从"所以任物"之"物"开始.又回归到"因虑处物"之"物".充分体现了物质为第一属性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这段经文不仅阐明了"心"是人类意识思维活动的中枢,感知,记忆,存记,理性思维等都是"心主神明"的功能.而且也阐明了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性.心神主导了认知过程的各阶段,各层次,这种认识在我们常用的词汇中屡见不鲜,如将感知过程称为"细心观察",记忆过程称为"牢记在心",思维过程称为"用心去想","细心分析" 乃至"心中有数",意志过程称为"下定决心".注意称"不可分心".谋虑称"计上心头"等.《荀子》日:"知而有所合谓之智."关于人的智能,《内经》认为也属于"心主神明"的范畴.故曰"积神在心,以知往今".心神对客观事物认知的积累. 可使人产生"料事如神"的较高认识能力,因为这种能力的形成也是"心主神明"的功能,故又称为"神".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态度.总是以带有某种特殊色彩的体验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情绪和情感.现代心理学认为,客观世界本身并不直接决定情绪和情感,需要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的满足与否而使之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客观世界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这还要依靠对刺激个体的客观世界的认知.因此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最直接原因.既然认知过程是在心神主导下完成的, 那么情感过程当然也属于"心主神明"的范畴.《内经》所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是说人的情志变化是五脏气化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这种表现并不是某脏直接产生某种情志,而首先是通过"心"对刺激情境的认知.然后在心神的主导下,分别由五脏对其产生反应而表现出来.正如《医门法律》所说:"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人类的精神活动是十分复杂的.《内经》即有神, 魂,魄,意,志"五神"之说,五神分别藏于五脏.即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但这仅是根据其职能分工及层次高低的一种分类方法.《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心有所忆谓之意, 意之所存谓之志."由此可以看出.心神是属于最高层次者.神魂魄意志分而为五.但合而为一,都属于"心主神明"的范畴.正如《医门法律》所言:"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意志."由此可见,中医心理学的"心主神明论".是在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 在中医学脏象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着浓厚坚实的文化底蕴,高度概括了人类复杂的精神活动.不仅阐述了机体复杂生理活动的整合调控,心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心身统一,一元化地阐述了人类复杂生命活动的规律性. "心主神明论"长期以来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 在养生保健,防治疾病上都发挥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因此要比后世中西汇通学派在解剖学基础上将神依附于脑而产生的"脑主神明论",更具有本土性,民族性,群众性,实践性,所以仍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编辑李国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志,即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现代生理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即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但中医学认为“心主神志”。

所以,《灵枢·邪客篇》说:“心者,精神之所舍也。

”《灵枢·本神篇》又说:“任物者谓之心。

”也就是说,能担任反映客观事物这种功能活动的是心脏。

这一认识,几千年来广泛流传于人民群众之中,故有心情、心意、心思、心愿等词语,成为人们的习惯语言。

而心所营运的血液,又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所以《灵枢·本神篇》说:“心藏脉,脉舍神。

”脉,就是血脉。

可见心主神志的功能,与它营运血液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心所营运的血脉充盈,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旺盛。

总之,心主神志的功能必须在心主阳气、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时,才能相互为用,互相促进。

心脏具有充分的阳气,才能营运血脉;有足够的血脉,才能蕴蓄阳气,安神定志;只有具备宁静的神志,才能较好地支配阳气和血脉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关推荐>> 2012年医师综合笔试考试时间9月8日、9日
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全真模拟习题汇总
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2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最新模拟试题汇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