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说课稿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说课稿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说课稿

第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十课《鸦片战争》,本次说课,我将以下分五部分向大家介绍。

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鸦片战争》《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第10课)内容,是教材《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开篇章。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够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的原因,掌握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认识到列强侵华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以及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精神。

能够说清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这一伟大的英雄事迹。其次是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信息资料,培养其动脑思考分析的能力。2)、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3)、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从而培养历史学习的比较思维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小组的讨论、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理解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辨证关系。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2)、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反侵略精神,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了解了教学三维目标后,让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重难点。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为什么英国要不远千里来侵略我国?这个问题是学生必须要分析并掌握的知识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起因。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设计.docx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设计.docx

课题:鸦片战争

——教案

通过对本讲课程的学习,你能够:•丰富历史知识

•提升学科能力

•得到思想和价值观熏陶

•实现学科素养全面发展

第7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阶段学科

i

秋季历史 i

适用年级 | 高一

i

i

i i

适用区域

人教版区域

课时时长(分钟)

120

i

i

i \ j 1 j i j l j |

知识点

j 1 j i j 1 j 1 j 1 j i

1. 虎门销烟

i 2.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j I

3. 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I I

教学目标

(1) 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的内容。

(2) 理解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战争、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认识鸦片战争后签 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 通过讨论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帮助学生认识到清政府失败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 着重于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I ..............................................

教学难点

i

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1 1

展示罂粟花、罂粟果

课程说明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美丽的罂粟花结出了漂亮的罂粟果,晶莹的果浆制出的却是黑色的鸦片,鸦片引起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我们国家的命运。

1—1.为什么英国走私鸦片

1— 2.鸦片的危害

2— 1.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背景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受到《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 认为中国遍地黄金,资

源丰富,于是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的基础知识

(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 理解和运用

(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学习、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战争教案

教案标题:探索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教案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导致战争爆发的原因。

2. 探讨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教学材料:

1. 课文: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或地图展示鸦片战争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鸦片战争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有什么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

步骤二:讲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20分钟)

教师简要讲解清朝入关以后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不平等条约的强迫。重点讲解英国的鸦片贸易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冲击,以及中国政府对鸦片贸易的应对措施。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背景。

步骤三:讨论鸦片战争的影响(2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总结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

济和政治的影响。并请每组代表回答以下问题:

-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 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 鸦片战争对中国政治和外交有何影响?

步骤四:小组展示和讨论(15分钟)

请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从多个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

步骤五:评价和总结(10分钟)

教师总结学生的意见和观点,并向学生提问:“鸦片战争对中

国产生的长期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为什么?”引导学生

评价和思考。

步骤六:延伸活动(optional)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安排一些延伸活动,如写一篇短文、设计一份海报或制作一份展览等来加深学生对鸦片战争的了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质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86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再认再现的主要史实有:虎门硝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再认再现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理解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通过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相关条款进行内容、危害等方面的深入比较分析,培养、提高学生比较、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课的图片、视频资料比较丰富,通过“情境再现”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打开国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落后就有可能挨打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平等条约的危害和鸦片战争的影响上。

难点在于对两次鸦片战争原因和影响的分析。

三、教学内容安排(1学时)

教学设计1: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1:第10课 鸦片战争

第10课鸦片战争

一、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中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之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分水岭。鸦片战争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单元。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理论要求较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的迅速崛起以及对外扩张;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和危害;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军民奋勇抵抗;清政府屈服;鸦片战争结束。

2.能力方面:①通过组织学生搜集信息、总结研究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信息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方法。②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③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及学生参与互动,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 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探究性和创造性。

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①通过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②通过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禁烟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英国走私鸦片的可耻;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举动,林则徐是永载史册的民族英雄。③介绍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社会——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存价值观。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最全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最全版

第10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理解战争爆发的必然性;通过观看两段

视频材料,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感受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抗敌的精神;分

析战争失败的原因和不平等条约的危害,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殖民主义的

罪恶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为中华民族富

强而奋斗思想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鸦片战争(板书)

师(叙述):1840年,资本主义列强英国悍然发动了旨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致使中国门户洞开,中国人民从此步入灾难的深渊,中国社会开始了近代屈辱

的历程。关于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说法不一,有这样一种观点很有代表性。(课件展示如下)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生:不同意。

师:我们再看一段材料,(又出示材料)

1、原因:(板书)

(1)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1839.6)

师:对,同学们体会一下“直接原因”和“借口”这两个词有什么差别?

生:“直接原因”两事件应该有因果关系,“借口”则不一定有因果关系,有

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味。

师:很好,同学们理解的很准确。现在请大家看教材P50的“资料回放”思考林则徐禁烟的原因及道光帝支持他严禁的原因、目的?(两分钟后让学生回答)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鸦片战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鸦片战争的起因及背景。

2.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3.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4.鸦片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讲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和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辩证法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国地图,引发学生的思考,询问学

生是否知道鸦片战争的起因。

第二步:学习鸦片战争的起因及背景(20分钟)

1.讲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包括鸦片的流入、禁烟令的颁布以及英国和

中国在贸易问题上的分歧。

2.分析鸦片战争背后的社会背景,包括中国的封闭政策导致的内外交困。

第三步:学习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30分钟)

1.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包括南京条约的签订和中国的战败。

2.分析鸦片战争的结果,包括切割中国、丧失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以

及国际地位的下降等。

第四步:学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30分钟)

1.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包括国家尊严和独立意识的觉醒、经济开放与西方文化的冲击等。

2.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包括开放政策的制度基础和中国

现代化的起点等。

第五步:学习鸦片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0分钟)

1.分析鸦片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包括中国的凋落和西方列强的崛起。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大纲版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 原因:

①根本: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想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

②直接: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手段太粗暴:包围商馆、杀头示众、停止中英贸易、逼交鸦片和强迫具结。)

2.过程:

①前奏: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②开始: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③扩大:英军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道光帝宣战。

④结束: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海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

3.结果: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

(1)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协定关税: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2)影响: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4.失败的原因:

①根本:落后的封建制度战胜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高一只讲此点)

②客观:英国国力强大、武器先进。

③主观: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道光帝战和不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 背景:

①根本: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仍不满足既得利益。(自然经济的抵制,五口通商的结果很失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②直接: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遭到拒绝。(中美望厦条约12年修约)

2. 过程:

①1856-1858年:广州-天津,签订《天津条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18世纪到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随着生产力的飞速提升,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已建立了东方殖民体系,拥有广袤的领土,无尽资源和庞大人口的中国,成为英国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目标。鸦片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两次鸦片战争及其严重后果。沙俄侵犯中国大片领土。

2、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鸦片战争的侵略性、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3、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过程与方法

1、历史条件分析法,历史辨证法。

2、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民族英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2、通过史实树立历史责任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御侮

必先自强的道理,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

基本知识点

(1)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了解列强的罪恶行径。

(2)识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认识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战后丧失的主权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叙述与讲解,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知识结构

西方国家的侵略

①1840年以前,英国等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第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第10课鸦片战争

一、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出鸦片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蒸汽机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领域,引发了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从此,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为了寻找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英国资产阶级早已把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当作重点猎取的目标。他们多次向清政府提出通商要求。而此时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商品市场和商品交换还没有充分地发展起来,对国外的产品并无多大需求。加之中国封建统治者闭目塞听,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政策的实行就成为必然。

在双方贸易中,英国的毛呢敌不过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结实耐用的土布,而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又是英美市场的畅销货。所以,在正常的中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有利地位,成为白银内流国家。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巨额逆差,英国政府支持和怂恿其商人把“杀人毒品”──鸦片作为捞取中国白银和榨取中国人民膏脂的“特殊商品”,偷偷地运进中国,造成了几乎毁灭整个中国社会的大灾难。

《南京条约》的影响

《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

政治上,清朝在战前的封建统治虽已衰落,但中国仍然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着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虽然照旧进行统治,但已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和控制,主权已不完整。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清政府站在中国人民头上发号施令,外国资产阶

级却站在它的头上发号施令,这就是那许多条约特权的实质。”经济上,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日益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

大全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一

【教学内容】

《鸦片战争》(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第四单元第10课,需1课时

【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这一课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影响等内容,其中两个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为重点,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和“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为难点。

教材以19世纪初英国的对外侵略扩张讲起,作为一个导入,由此帮助学生进行一个回顾性的知识连接,帮助学生为本课的学习提供背景材料,并进一步向学生提出疑问:英国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侵略扩张后,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为什么还要把中国作为他的下一个目标?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由此进入这堂课的重点问题: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简单讲述经过,对于结果《南京条约》的签订,要引导学生分析条约的危害。影响是另一个重点,要使学生明确,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接着在以列强侵略的不可满足性导入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简单的一笔带过,重点讲结果即《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并比较两者的内容和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有什么变化?接着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最后可以提出两个问题由学生进行探究学

习总结:1、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2、学完本课你有什么启示?请学生回答后教师做总结,点明“落后挨

打”“思变才能崛起”的道理,进而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鸦片战争》这一课,对鸦片战争已经有深刻感性认识。

鸦片战争的教案

鸦片战争的教案

鸦片战争的教案

教案:鸦片战争(500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鸦片战争的起因;

2.鸦片战争的经过;

3.鸦片战争的结果。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问题和图片,激发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兴趣和想象力。如:你知道鸦片战争是怎样一场战争吗?它带来了什么影响?请看下面的图片,这是鸦片战争中的一幕,请你试着想象当时的情景。

步骤二: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15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包括:

1.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原因;

2.中国政府对鸦片贸易的态度;

3.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步骤三:探究鸦片战争的经过(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鸦片战争的经过,包括:

1.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战争过程;

2.南京条约的签订和内容;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和战争过程。

步骤四:了解鸦片战争的结果(10分钟)

教师通过解释和讨论,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结果,包括:

1.南京条约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性质和影响;

2.中国丧失主权和领土的结果;

3.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

步骤五:展示与解读相关资料(10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并解读相关内容,加深学生对鸦片战争的理解。

步骤六:反思与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鸦片战争的重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对待历史?

七年级上册历史《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历史《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四、归纳反思

归纳总结本

课重点知识利用思维导图,师生问

A7技术支持

的总结提升

通过思维导图

展示本课重点

知识,让学生

直观感受回顾

本课知识点,

加深记忆。

五、布置作业情感深化

观看电影《鸦片战争》

并分享感受B6技术支持

的展示交流

利用课外多媒

体工具,自己

再次直观感受

鸦片战争后中

国所面临的变

化与困境

六、板书设计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课时】2课时

【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课程目标】

✍知识与水平: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

(2)理解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战争、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理解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通过讨论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协助学生理解到清政府失败的必然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请学生归纳战前交战双方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研读和阐释史料的水平。

(2)通过指导学生观看鸦片战争经过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水平。(3)通过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提升学生历史比较的思维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结果,使学生理解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2)通过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的讲述,使学生理解到:英国为保护鸦片走私,打开中国大门而发动战争是可耻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举动。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教材内容分析】

通过(PPT)上的表格,我们能够概括出:战前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表现出严重的社会危机。

政治上:政治腐败:康乾盛世以后,清政府开始走下坡路,政治日益黑暗,吏治腐败,贪污贿赂成风——“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等大家熟知的俗语生动形象的反应了清政府的腐败。

高一历史《第10课 鸦片战争》精品教案

高一历史《第10课 鸦片战争》精品教案

指导思想:以一本必修为主,联系其它两本必修和本必修涉及的选修内容,以人教版为主综1.知识与能力: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2.过程与方法:记忆基本要点;交流基本看法;史料研读、问题探究;广泛联系,注意发展的变化的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是固步自封的恶果。

【重难点】宪法及其评价。

【预习案】记忆理解基本史实,岳麓版、人民版、选修可记可不记。

1.鸦片战争。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求国际市场;中国政治封建落后腐败,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闭关锁国;中英正当贸易中国出超,英国为解决贸易逆差走私鸦片,白银加速外流导致清朝经济、政治严重问题;林则徐领导禁烟沉重打击英国利益,成为鸦片战争导火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卷入世界市场;开始萌发学习西方的新思想,西方文化侵略。

2.《南京条约》。割,损害领土主权;赔,加重人民负担;开,被迫开放;商,丧失关税主权。

英法联军,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影响,半殖民化加深,俄国趁火打劫割占大片领土,清政府被迫进行洋务运动;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工业兴起;近代教育兴起。

4.《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公使驻京,增开,赔偿,游历经商传教,内河航行。《北京条约》,有效,增开,割让,赔款。

5.地图阅读。在地图册找出第一次鸦片战争起止点、签订条约地点、开放口岸,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点、条约签订地点、开放口岸,找出沙俄割占领土有关条约及其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的基础知识

(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理解和运用

(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学习、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激动人心的场面。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英国为何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何中国会失败?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

新课学习

1.鸦片战争的背景

国内: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②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③军纪松散,军备废弛;

④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2)国际:

①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法美等国工业革命相继发展;

②资本主义列强疯狂对外扩张,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鸦片走私

英国为扭转对华正常贸易逆差,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财政出现危机;官吏吸食鸦片,吏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丧失;还严重损害了人民的身心健康。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3.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二、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经过

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英国军舰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议和。

2.鸦片战争的结果

(1)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赔款2100万银元。在附件中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降低了关税税率。

(2)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

主要内容除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享有的特权外,还增加了其他特权。《黄埔条约》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政府要负责保护。《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是英国综合国力强大: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强大;科学技术领先,武器装备精良,海军实力强大;战争准备充分。

(2)主观原因: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长期以来闭关锁国,不了解西方世界的变化,对于战争的发生没有丝毫的精神和物质的准备,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无法与英国抗衡。

(3)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强大的资本主义。

4.鸦片战争的影响

开放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有利于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有利于列强扩大侵略;租地居住,建立租界,成为国中之国。总之,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打破了传统的朝贡体系,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三、战火再燃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和经过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列强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1856年10月,英国率先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法国加入,组成英法联军。从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先后攻占了广州、天津并一直攻人北京城,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列强洗劫并烧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使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和风光旖旎的园林,顿成一片瓦砾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1858年6月和1860年10月,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有:增开从海南至东北的十个城市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给英国;退还天主教堂财产,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等。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列强的侵华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开始深入到内地;清政府权力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中国近代化起步。

4.为何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这里的继续是指:

(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3)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加深。

这里的扩大是指:

(1)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联合出兵,

美俄参与。

(2)侵略区域扩大:鸦片战争主要在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

争从东南沿海一直攻人北京。

(3)侵略时间延长:鸦片战争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达四年之久。

(4)从危害和影响看: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主权遭到更大破坏;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外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1.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尤其是英国,最先开展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快了争夺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步伐,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又相对落后的中国,从而成为英国觊觎的对象。

(2)与此同时,清政府长期闭关自守,在对外贸易中又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商人难以进人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利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就成为英国侵华的重要选择。此外,以英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为扭转贸易逆差而对中国进行的鸦片走私,既直接影响了清王朝的统治,又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而引发了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禁烟运动,英国却以此为借口发动了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鸦片战争。

2.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

(1)从国家的主权看:中国在鸦片战争前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领土、关税、司法、领海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独立发展的进程被迫中断。

(2)从社会性质上看: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前,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4)从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看:鸦片战争前,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的社会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封建;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封建反侵略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课堂小结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灾难,但也给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文明创造了某种客观条件,终于使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封建士大夫开始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请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