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学案6:第10课 鸦片战争
第10课鸦片战争【基础知识】一、鸦片战争1.时代背景。
(1)西方:英、、法相继开展工业革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2)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自给自足的经济占统治地位;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打击了鸦片走私。
3.导火线:年6月的虎门销烟。
4.战争概况。
(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2)中国军民的抗争:海龄等爱国将领抗英;广州人民抗英。
5.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 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协定关税。
(2)1843年附件内容: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6.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问题导思1】有人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
”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问题导思2】有人把鸦片战争的失败归咎于道光帝撤办林则徐,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美、法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
2.主要经过。
(1)1856年,进攻广州,战争爆发,随后法国加入。
(2)英法联军进逼天津,1858年逼签《》。
(3)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战争结束。
3.主要不平等条约。
(1)《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江沿海十个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赔偿英、法军费。
(2)《北京条约》:增开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
4.影响。
(1)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2)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温馨提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是侵略中国的主力和急先锋,法国是积极参与者,美国是“调停者”,而沙俄是中国领土的贪婪掠夺者。
【问题导思3】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布局上有何特点?说明了什么?达标测试1.下图中的情景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第一次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2.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鸦片战争》教案范文模板
《鸦片战争》教案范文模板一、教学目标1. 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2. 掌握鸦片战争的发生背景、过程和结果。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发生背景。
2. 鸦片战争的过程。
3. 鸦片战争的结果。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一些基本信息,引发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兴趣。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初步认识,并进行讲解和补充。
第二步:讲解鸦片战争的发生背景1. 讲解“鸦片”是什么,它的历史和作用。
2. 讲解中国封闭的历史背景,解释西方列强为什么要向中国输出鸦片。
3. 讲解林则徐禁烟的背景以及它的作用。
4. 讲解中国对鸦片贸易的态度,进而讲解两江总督林则徐被免职和林则徐禁烟失败的原因。
第三步:讲解鸦片战争的过程1. 讲解英国的威慑政策,并以郑成功、马关条约等为例,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在航海和治理中面对的困难。
2. 讲解“黄蜂事件”和“阿美尔号事件”,让学生了解入侵中国的列强是如何制造事端的。
3. 讲解英法联军入侵、中方各地抵抗、军事胜利、使节大礼、南京条约、太平天国等一系列鸦片战争事件,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
第四步:讲解鸦片战争的结果1. 讲解南京条约的内容,并解释它的影响。
2. 讲解鸦片战争对中国开放和割据的影响,包括条约口岸、领土割让、通商关税、外国居留权、军队和警察等。
3. 讲解 openerp 金融系统、教育和科技等方面,英、法等列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反应。
第五步:总结和复习对鸦片战争的学习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学以致用。
可以让学生自由组织课外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材料,加深他们对鸦片战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老师讲解,学生听取。
2. 问答法: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3. 组织小组讨论:老师布置课题,学生自由讨论。
4. 实践活动:老师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
五、教学与评价本教案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非常适合中等和高等学校的历史教育。
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必修1 第10课鸦片战争琼山中学历史组吴小英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并从中概括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危害及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正确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 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历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
3. 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地、理性地、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利用问题探究的方法,用七个问贯穿全课,督促学生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 加强对学生史料研读方法的培养,利用课本资源,促进学生提取有效知识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鸦片战争背景原因及中国战败原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引导学生从世界发展潮流的立场和角度来认识问题,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2.从爱国将领和民众浴血抗敌,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权益壮烈牺牲的历史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认识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的悲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后果。
难点: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三、教学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同时与史料研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什么时间为标志的?就是爆发于1840年中英之间的鸦片战争。
我们今天就走近这场如此具有标志性的战争。
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思考,对这场战争抽丝剥茧。
一、鸦片战争思考一:分析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状况,推测鸦片战争的结果。
(提示: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概括。
)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巨大反差指导学生思考1840年前夕中英两国的社会状况,引导学生先找出比较点,然后再列出中英两国差异。
2020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含解析)1
第10课鸦片战争知识纲要导引答题术语导学(1)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
(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知识点一虎门销烟1.国际国内形势(1)国际: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等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
为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2)国内①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财政困难.②政治:清朝政治腐败,军备废弛。
③对外政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鸦片走私(1)原因:受自然经济的抵制,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2)影响:掠夺大量白银,摧残中国人民身心健康.3.虎门销烟鸦片输入严重威胁清政府统治(1)原因:湖广总督林则徐等请求禁烟。
(2)概况:道光帝任命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爆发的借口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需要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而不是英国一再宣扬的保护鸦片贸易。
知识点二鸦片战争1.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扩展: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2.结果(1)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3)1844年美法分别与中国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3.影响(1)给中国带来巨大屈辱和灾难,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1841年初,英国军队武装占领香港岛,《南京条约》中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开启了西方列强侵占中国领土的先例。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一【教学内容】《鸦片战争》(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第四单元第10课,需1课时【教材分析】《鸦片战争》这一课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影响等内容,其中两个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为重点,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和“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为难点。
教材以19世纪初英国的对外侵略扩张讲起,作为一个导入,由此帮助学生进行一个回顾性的知识连接,帮助学生为本课的学习提供背景材料,并进一步向学生提出疑问:英国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侵略扩张后,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为什么还要把中国作为他的下一个目标?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由此进入这堂课的重点问题: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简单讲述经过,对于结果《南京条约》的签订,要引导学生分析条约的危害。
影响是另一个重点,要使学生明确,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接着在以列强侵略的不可满足性导入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简单的一笔带过,重点讲结果即《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并比较两者的内容和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有什么变化?接着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最后可以提出两个问题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总结:1、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2、学完本课你有什么启示?请学生回答后教师做总结,点明“落后挨打”“思变才能崛起”的道理,进而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1、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鸦片战争》这一课,对鸦片战争已经有深刻感性认识。
2、鸦片战争既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又是中国屈辱史的开端,学生在平时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也接触的比较多。
3、学生本身的知识基础和素质都比较好,接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强。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中英《南京条约》,英、法、美三国提出的“修约”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军炮击广州,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大纲版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1. 原因:①根本: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想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
②直接:林则徐在广州禁烟。
(手段太粗暴:包围商馆、杀头示众、停止中英贸易、逼交鸦片和强迫具结。
)2.过程:①前奏: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②开始: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③扩大:英军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道光帝宣战。
④结束: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海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
3.结果: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
(1)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协定关税: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2)影响: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4.失败的原因:①根本:落后的封建制度战胜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高一只讲此点)②客观:英国国力强大、武器先进。
③主观: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道光帝战和不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 背景:①根本: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仍不满足既得利益。
(自然经济的抵制,五口通商的结果很失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②直接: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遭到拒绝。
(中美望厦条约12年修约)2. 过程:①1856-1858年:广州-天津,签订《天津条约》。
②1859-1860年,天津-北京,签订《北京条约》。
3.结果:①《天津条约》:a.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d.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e.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②《北京条约》:a.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b.增开天津为商埠。
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教案3篇
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教案3篇。
鸦片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1.归纳法。
像鸦片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
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
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炮子谣》(节选)清陈澧“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_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怕炮怕火箭?”同学们,这首《炮子谣》里讲的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一个主题便是鸦片之害甚于_的武器炮和火箭。
那么,鸦片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政府态度如何?等等。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板书]第一节鸦片战争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看后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2.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学生看书][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上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10课 鸦片战争
第10课鸦片战争一.教材分析列举1840年至186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材地位《鸦片战争》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第10课)内容,是教材专题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开篇章。
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的开篇,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二.重点难点及其突破【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走私、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怎样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涵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相对于殖民地而言,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
半封建: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重难点突破】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引导学生对这段历史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观:[出示: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重难点解析】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的一种政策。
并不意味着完全封闭国门,在清朝,它是指把对外交往和贸易完全置于清政府的严密监控之下。
清初,为孤立郑成功等反清力量,清政府曾两次下令实行海禁。
后来中外贸易只留下广州一处。
并实行“公行制度”,即由专门的行商垄断对外贸易。
领事裁判权:也称“治外法权”,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片面的最惠国待遇:近代中国与外国所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的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一历史《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一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列强强加给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主要不平等条约。
“虎门销烟”一目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应当引导学生从战前的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背景入手,在比较中进行思考,认识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只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
“鸦片战争”一目主要叙述中国爱国军民英勇抗击英国入侵,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最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并同英、美、法三国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历史,其重点在于分析以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尤其是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战火再燃”一目主要叙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等历史。
应引导学生认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这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这次侵华战争在起因、经过、结果等诸方面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天津条约》《北京条约》2、理解:列强通过《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取得的权益及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认识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能力目标】⑴通过探讨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现和深层次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⑵指导阅读、理解和分析有关材料,帮助学生领会史料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⑶引导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提升综合能力。
使学生认识两次鸦片战争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⑷掌握哲学原理:根本与直接原因、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等,提高辨证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掌握战争原因的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深切感受“落后挨打”的沉重教训,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0课鸦片战争【课标】列举1840年至1900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难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有识之士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过程。
【单元总起】教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首先是一部苦难史、屈辱史,因此我们现在对于这段历史要有更理性的态度。
首先,我们不能抱有人大教授张鸣所说的“三妇心态” 。
怨妇心态:凡事以哭闹为主,就是觉得你们总欺负我们,你们从头到尾都欺负我们,我们冤得要死,比窦娥还冤。
总是在哭,总是在闹。
不仅哭闹,还时不时要掀起衣襟给人看:我这伤疤就是当初你弄的。
“泼妇心态” :凡事讲打,把整个近代史写成仅仅是反抗的历史。
这个反抗的过程虽然可歌可泣,但毕竟没打过什么胜仗,充其量就是挠人一把,还挠不到脸上。
“情妇心态” :殖民历史也是好历史,不殖民我们怎么进步?这种心态其实有点变态,类似于病理学上讲的“斯德歌尔摩综合症” ,也就是受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了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绪。
被殖民的过程实际上是很屈辱的,不论哪个国家都是如此。
其次,我们也不能把历史当作自己的孩子,自己孩子长得丑也不许别人说,自己的孩子犯了错,不是寻找问题、批评教育,而是千方百计地护短、掩饰等。
我们对待这段历史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正视。
对外国的侵略我们要大力谴责,对我们这个民族犯下的错误也要进行认真的批判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史为鉴。
教师:而鸦片战争则是近代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同学们初中学习过鸦片战争,对鸦片战争还有什么印象?学生:虎门销烟;南京条约……教师:大家都回答的很好,谈到了战争的起因和结果,这些都是鸦片战争(点拨:一般说鸦片战争通常指的第一次)的要点。
可是我们一般把虎门销烟作为战争的导火索(直接原因),那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哪里呢?学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急需扩大海外市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0课 鸦片战争12
第10课鸦片战争一、【教材分析】19 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都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此以前,中国社会处于封建时代,长达二千五、六百年。
鸦片战争是近代百年屈辱的开始,是近代史的开端,在全书中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始课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战前中外历史发展的状况、鸦片走私、禁烟运动、战争过程。
理解和把握与本课知识相关的一些专有名词,如“鸦片贸易”、"闭关锁国"“贸易顺差”“逆差” 等。
通过对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第一目与课后的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在小组的讨论、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理解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辨证关系。
教师: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讲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反侵略精神,通过对禁烟运动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后来人学习的榜样。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起因依据:中英两国远隔重洋,相距如此遥远,为什么会在十九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而且,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认识,还应进一步明确蕴含其中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辨证关系,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课时】2课时【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课程目标】✍知识与水平:(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
(2)理解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战争、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理解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通过讨论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协助学生理解到清政府失败的必然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请学生归纳战前交战双方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研读和阐释史料的水平。
(2)通过指导学生观看鸦片战争经过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水平。
(3)通过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提升学生历史比较的思维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引导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结果,使学生理解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2)通过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的讲述,使学生理解到:英国为保护鸦片走私,打开中国大门而发动战争是可耻的。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举动。
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教材内容分析】通过(PPT)上的表格,我们能够概括出:战前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表现出严重的社会危机。
政治上:政治腐败:康乾盛世以后,清政府开始走下坡路,政治日益黑暗,吏治腐败,贪污贿赂成风——“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等大家熟知的俗语生动形象的反应了清政府的腐败。
经济:此时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你耕田来我织布”,主要还是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
而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土地。
而此时的土地高度集中在封建贵族地主手中,广大农民处于少地、无地的状态。
政府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税收,税收减少,政府入不敷出,出现财政困难。
军事:清政府军备废弛,军队装备还处于以戈矛为主的冷兵器时代,所谓的水师仍是木制帆船,包括水师提督的旗舰也是木制的。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教案.doc
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教案一.本课地位《鸦片战争》是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内容,是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开篇章。
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标要求: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及后果(二)•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1. 依据高一学情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对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比初中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还是相对有限。
2. 手段1. 为学牛•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及研究鸦片战争的网站,指导学生利用空闲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自已的见解。
2•把学生分为四个调查组,从领土经济政治和文物保护方面调查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损失。
3 •预期目标1.调动学生多渠道获取史料的积级性2•培养学生独立运用基本原理和史料评说历史的能力二.课堂教学1 •新课导入手段:利用极具震憾力的图片和文字,使学生心里产生强烈共鸣, 极大激化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迅速凝聚注意力,进入课堂状态。
2 •线索组织手段:将基本知识点整合为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通过三幕历史情景剧形式,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链。
课改理念:历史内容也许是沉重的,但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历史学习是轻松的。
3. 讲授新课:明确重点突破难点铺垫下文重点①.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的关系1. 组织辨论:设置争议问题,让学生思辨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同时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认识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2 •历史销烟与现实禁毒教育相结合:深刻揭露毒品的危害,告诫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个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重点②•鸦片战争的后果突破方略1•运用视频资料,再现签约场景2. 设计多个“活动”:(1) •找错误:让三个同学分别默写三个条约的基本内容,再由全体同学找出其中的错谋(2) 由课前分成的四个中国损失调查组推举代表,从领土经济政治和文物保护方面公布调查结果,填写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损失表。
第10课 鸦片战争
第10课鸦片战争学案主备人王花二、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一、虎门销烟1.背景:(1)国际:①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等国相继开展②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要求打开2.原因:英国为扭转_________,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3.过程:1839年6月,_______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英美走私贩的大量鸦片。
4.影响:英国政府决定以此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二、鸦片战争1.经过:(1)第一阶段(1840年6月到1841年初)。
①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______海面,鸦片战争爆发。
②广东防御严密,英军就沿海北犯,进攻_____,厦门守军击退英军。
③英军继续北上,攻占定海,到达___________,威胁北京。
④清政府与英军谈判,英军南下广东。
(2)第二阶段(1841年初到1842年8月)。
①1841年初,英军强占_______,威逼广州,道光帝对英宣战。
②英军扩大侵华,攻占东南沿海一些城市,在镇江,遇到中国守军抵抗。
③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______________,清政府屈辱求和。
2.结果:》。
内容如下:3.影响:(1)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2)中国大门被迫打开,_______________不断遭到破坏。
(3)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探究分析:(1)学习了鸦片战争后,你怎样认识中国战败的原因?(2)探讨《南京条约》中的割地、赔款、协定关税分别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3)分析《南京条约》内容中哪一项最能反映英国的侵略目的?为什么?(4)分析五口通商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双重影响。
三、【基础达标】1.(2012·金华高一检测)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转贸易逆差B.毒害中国人民C.打开中国市场D.寻找战争借口2.(2012·上海高一检测)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鸦片战争,除了为保护鸦片走私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3.(2012·南昌高一检测)下图漫画反映的是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时的情景,其主要揭示了( )A.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签订的B.《南京条约》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C.清政府是一个卖国求荣的政权D.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4.1793年,马戛尔尼来到避暑山庄万树园,清政府称英国使团为“贡使”,并将英王的国书翻译成了“吁请天恩”般的文字。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1教学目标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阅读课文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内容,经小组讨论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初中历史教案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激活学生自我认知的智能,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古代知识的回顾作为导入方法,让学生造成强烈的冲击对比,激发兴趣;通过学生自己编演的反映当时历史史实的短剧,让学生得出“落后挨打”,明白论从史出的道理;最后让学生通过填写选项,自己小结,达到理清线索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认识资本主义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形成明辨是非的情感;学习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对民族英雄的钦佩的情感;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使命感。
【教学重点】: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教学难点】: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才学习完中国古代史,今天我们历史的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回想我们之前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历史进程中,我们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同学们知道的都有哪些?(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地动仪、秦始皇陵兵马俑、祖冲之圆周率、长城等),当历史演进到清朝时,当时的政府在对外交往中推行了什么政策?(闭关锁国)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那么,逐渐落后的中国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次文明冲突又是什么?我们今天来学习这节课:鸦片战争。
(二)讲授新课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那么,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社会的状况如何呢?我们有请同学上来给我们表演几段场景剧,其他同学在观看的同时,想想,当时的中国社会存在什么样的情况?当时的中国1、闭关自守,愚昧无知,“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2、吏治腐败3、军队腐化(甚至出现骑兵无马,水兵不习水现象)4、生产方式落后,当中国仍然依靠人力为主时候,我们看到这幅图片,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生产力迅速发展,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在1820年,其工业产量占据世界一半,号称“世界工厂”,成为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满足自身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不断的在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中国。
《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鸦片战争》教案设计【教案设计】《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背景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提高其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加深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荣辱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理解与掌握。
2. 难点: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介绍鸦片战争的视频或呈现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话题。
2. 探究(20分钟):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查阅资料或课本,探讨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并汇报各自小组的发现。
3. 分析(15分钟):教师对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系统性的讲解和解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辨析(20分钟):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文献资料,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辨析,了解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国家命运的深远影响。
5. 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问,帮助他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6. 拓展活动(15分钟):布置学生作业,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或书籍,进一步扩展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后续发展,完成相关的作业或报告。
四、教学资源与评估:1. 教学资源:视频资料、图片、文献资料、课本、多媒体设备等。
2.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五、板书设计:(根据具体内容设计相应的板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关键知识点)六、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历史触觉,但在组织学生讨论和辨析环节,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更紧密的引导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分析相关知识。
同时,在教学资源的准备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教学资料,提升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的基础知识(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理解和运用(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学习、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
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
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英国为何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何中国会失败?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新课学习1.鸦片战争的背景国内: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②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③军纪松散,军备废弛;④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2)国际:①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法美等国工业革命相继发展;②资本主义列强疯狂对外扩张,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鸦片走私英国为扭转对华正常贸易逆差,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
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财政出现危机;官吏吸食鸦片,吏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丧失;还严重损害了人民的身心健康。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3.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二、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的经过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英国军舰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议和。
2.鸦片战争的结果(1)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赔款2100万银元。
在附件中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降低了关税税率。
(2)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主要内容除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享有的特权外,还增加了其他特权。
《黄埔条约》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政府要负责保护。
《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是英国综合国力强大: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强大;科学技术领先,武器装备精良,海军实力强大;战争准备充分。
(2)主观原因: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长期以来闭关锁国,不了解西方世界的变化,对于战争的发生没有丝毫的精神和物质的准备,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无法与英国抗衡。
(3)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强大的资本主义。
4.鸦片战争的影响开放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有利于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有利于列强扩大侵略;租地居住,建立租界,成为国中之国。
总之,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打破了传统的朝贡体系,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三、战火再燃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和经过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列强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1856年10月,英国率先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法国加入,组成英法联军。
从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先后攻占了广州、天津并一直攻人北京城,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列强洗劫并烧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使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和风光旖旎的园林,顿成一片瓦砾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1858年6月和1860年10月,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有:增开从海南至东北的十个城市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给英国;退还天主教堂财产,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等。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列强的侵华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开始深入到内地;清政府权力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中国近代化起步。
4.为何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这里的继续是指:(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3)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加深。
这里的扩大是指:(1)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联合出兵,美俄参与。
(2)侵略区域扩大:鸦片战争主要在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从东南沿海一直攻人北京。
(3)侵略时间延长:鸦片战争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达四年之久。
(4)从危害和影响看: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主权遭到更大破坏;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外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1.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历史的必然性(1)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尤其是英国,最先开展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快了争夺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步伐,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又相对落后的中国,从而成为英国觊觎的对象。
(2)与此同时,清政府长期闭关自守,在对外贸易中又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商人难以进人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利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就成为英国侵华的重要选择。
此外,以英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为扭转贸易逆差而对中国进行的鸦片走私,既直接影响了清王朝的统治,又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而引发了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禁烟运动,英国却以此为借口发动了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鸦片战争。
2.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1)从国家的主权看:中国在鸦片战争前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领土、关税、司法、领海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独立发展的进程被迫中断。
(2)从社会性质上看: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前,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4)从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看:鸦片战争前,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的社会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封建;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封建反侵略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课堂小结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灾难,但也给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文明创造了某种客观条件,终于使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封建士大夫开始惊醒。
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请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蹒跚起步……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板书设计一、虎门销烟(战端因何而起)1.根本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
二、鸦片战争1.战争进程2.《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3.中国战败的原因三、战火再燃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目的、时间、参与国、过程)2.战争的危害及影响作业布置:同步完成练习册作业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