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装着乡亲”——记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罗荣举
罗荣恒元帅的家风故事感悟
罗荣恒元帅的家风故事感悟罗荣桓是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他一生恪尽职守,被誉为“政工巨匠”。
在家庭生活中,身为党的高级干部的罗荣桓更是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同时也教育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要做老实人、干老实事,对党绝对忠诚,时刻为人民服务,抵制特权思想。
“永远做老实人”罗荣桓自从投身革命,便将生死置之度外,更是从来没有想过将来飞黄腾达升官发财。
1937年秋,作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奉命开赴抗日前线。
临别前,他对新婚不久的妻子林月琴叮嘱道,要永远做老实人,忠诚于党的事业。
“永远做老实人”不仅是罗荣桓对妻子的期望,更是自己坚守的信条。
他时刻提醒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应该为人民谋幸福,而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
他后来在给孩子的信中坦言:“你爸爸廿(二十)余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所想的,是在做官,更没有财可发。
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国家规定之待遇外,一无私有。
”这确实是罗荣桓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在炮火纷飞的革命岁月,罗荣桓一直以四海为家,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
由于环境的艰苦,加上没日没夜地工作,他最终积劳成疾,后被确诊为肾癌。
1946年7月,党中央安排他到苏联就医。
一年后,罗荣桓回到了黑龙江哈尔滨,在组织的安排下,他住进了一幢从旧官僚手中接收过来的楼房里。
这是一处宽敞的上下三层楼的独立庭院,楼内设有豪华的舞厅、会客厅,讲究的卧室、洗漱间,非常华丽气派。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罗荣桓感到太奢侈了,心里很不安,几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另找一处朴素简单的房子住,但一直没有结果。
有一天,他到谭政家去做客,见谭政住的是一处二层小楼,于是跟谭政说:“跟你们搭个邻居怎么样?你家住楼上,我们住楼下。
欢迎吗?”谭政起初还以为罗荣桓在开玩笑,没想到几天以后,罗荣桓一家真的搬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荣桓一家搬进了北京南池子18号。
这处房子并不宽敞,要住上罗荣桓一家,再加上秘书、司机、警卫员等人,很不方便,但罗荣桓仍然自愿搬了进去。
父亲,我心中的参天大树
父亲,我心中的参天大树作者:刘娜来源:《祖国·综合版》2010年第06期正月里,北京,微寒,在安慧北里安园,一个僻静的军队家属区,《祖国》杂志社的记者一行如约前来拜访一位老人,刚到楼门口,老人已然在阳台等候,并不停地向我们挥手,他看起来那么儒雅、温和,如同一个文职老兵,眉宇间透着矍铄和英武。
他就是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原副政委、开国大将罗瑞卿的长子罗箭。
罗老的家整洁有致,坐在黑色沙发里,一缕冬日的微芒,淡扫在客厅的中央,感觉暖暖的。
也许是经历了太多这样的访问,当提及罗瑞卿大将,坐在我们对面椅子上的罗老,淡定又平和,他微笑着对我说:“那我们就聊天讲故事吧!”我说“好。
”于是在这样的从容轻松中,罗老兴致而谈……一次致命的受伤“父亲曾是黄埔军校六期的学员,后在朱、毛红四方面军担任军政委,此后一直在战场带兵打仗。
父亲搞公安工作是有历史渊源的,跟他在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受过的一次重伤有关。
”出生在地主家庭的罗瑞卿,是那个时代的一位有志青年。
当年,还是共青团员的罗瑞卿听说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重庆招生,就毅然报名参加考试,成为黄埔六期的学员。
当时,武汉分校基本上掌握在共产党手里,为了响应南昌起义,这个军校就往南昌赶。
不巧到了九江,部队被扣住遣散了,只有陈毅元帅带着一小部分继续往南昌走。
而罗瑞卿就在被遣散之列,几经辗转之后,他找到上海的党中央军事部,后他被派往闽西,于是他参加了当地的游击队。
后来这个部队被收编到红四军。
就这样,罗瑞卿怀着一腔爱国报国的热忱,毅然背叛自己的阶级,走上革命的道路。
据罗老回忆,时任红四方面军军政委的父亲罗瑞卿,是在江西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负伤的,父亲个头大,目标明显,他占着山头指挥部队,敌人的机枪从山下面打上来,一发子弹从右下颌打进去,从左边太阳穴下面打出来,打到的地方是个动脉血管。
当时红军有一个医生,叫叶青山,拿着一个银元按在那里,拿绷带缠起来。
伤口感染了,得了大叶肺炎,看伤势实在严重,就说给他做棺材吧。
值得赞颂的榜样
值得赞颂的榜样
江西东华理工大学92岁退休教授宋金如,退休30年仍坚持为学生授业授课,卢萍作为全国2300名引航员中唯一的女性,孜孜坚守于自己的岗位上,贵州省麻江县龙山镇的一位90后村支书罗红九,坚持带领全村人民致富的梦想,宋金如、卢萍、罗红九无一不是值得我们赞送的榜样。
榜样,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他引领着我们向更加美好的社会前进。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闪闪发光的精神品质是恳勤的工匠精神,是不惧困难,心怀大我的人格魅力。
史铁生说过:“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在他们的心中必定是要有一股强有力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作为一个90后村官卢萍不是想着自己要急着踏入飞速发展的大洪流,让自己紧跟时代,而是心怀大我积极投身到带领贫困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建设中去。
他心怀梦想,自立自强。
也许有人会为他感到遗憾,在大好年华,难道不应想方设法让自己跻身大城市,奋斗一番,但是他没有,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与人民共同战斗。
年愈90岁的教授宋金如,用他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以知识,他也有他自己的坚守他的工匠精神,宣染了无数人,在我们身边工匠精神无处不在,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大火,人们也见证了修复文物者的工匠精神,故宫文化院的学者们把一个个细心修复文物的日子串成一篇篇精美的诗篇,南仁东在探索天眼的过程中,孜孜不倦,
他们的工匠精神让我们新一代青年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顺应时代发展。
卢萍一样是我们的榜样,他作为引航员中唯一的女性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在这片领域中驻足,诚如毛姆呼唤忙于捡地上散落的六便士的人们抬头看看月光。
高尔基让人们去涉足未曾抵达的领域。
民政部、总政治部关于表彰罗全中一家爱国拥军模范事迹的决定
民政部、总政治部关于表彰罗全中一家爱国拥军模范事迹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布日期】1996.07.26•【文号】[1996]政群字第1号•【施行日期】1996.07.26•【效力等级】军事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优抚安置正文民政部、总政治部关于表彰罗全中一家爱国拥军模范事迹的决定([1996]政群字第1号1996年7月26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各军区、各军兵种、各总部、国防科工委、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武警部队政治部:罗全中一家是河北省张北县单晶河乡小水泉村的一个普通家庭。
1988年以来,罗全中和妻子邵秀梅心系长城,举家为国,积极关心和支持军队建设,在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后送两个儿子参军入伍。
他们经常教育孩子像雷锋、王杰那样立身做人,报效祖国,并主动配合部队做好思想工作,使两个儿子成长进步很快,一个当了班长,一个荣立一等功、被成都军区授予“排雷英雄”的荣誉称号。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两个儿子因公负伤致残后,他们深明大义,为国分忧,表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自我牺牲精神。
1989年,大儿子罗普在执行维护国防工程任务中,被歹徒击伤头部,终身致残。
为了减轻部队负担,他们谢绝部队的照顾,主动要求罗普退伍回家疗养,担负起了料理其生活的重担。
1993年,二儿子罗兴在中越边境扫雷中,为保护战友的生命安全,被地雷炸伤,致使右眼失明,左手被炸掉。
他们自觉体谅国家和部队的困难,没有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
罗兴的未婚妻陈素爱矢志不渝,把爱情献给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她冲破当地不结婚不住婆家的风俗,毅然搬进罗家,照料全家人的生活,罗全中一家爱国拥军、自觉奉献的模范事迹,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的崇敬和赞扬。
罗全中一家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涌现出来的一个爱国拥军的模范家庭。
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解放军的淳朴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军人家庭不释重负、勇于牺牲的高尚情操;体现了我国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深情。
罗荣桓:不能搞特殊化
罗荣桓:不能搞特殊化作者:任芳瑶来源:《北京支部生活》2017年第04期“不能官越做越大,住的楼越来越高”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罗荣桓四海为家。
在井冈山,风餐露宿、曲肱而枕,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
中央根据地内的祠堂、茅舍;长征路上藏民的牛屎房;陕北的破窑洞,都曾是他的栖身之所。
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使他的身体受到了巨大的损害。
党中央和毛主席对罗荣桓的健康很关心,并安排他到苏联就医。
经过一年的治疗,他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
1947年,罗荣桓回国后,组织上照顾他养病,为他一家在哈尔滨市区安排了一处很宽敞的独立庭院。
这里,原是一位旧时官僚的别墅,设有豪华的舞厅、会客厅、洗漱间等,跟他之前住过的房子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时任东北民主联军政委的罗荣桓心里感到很不安,几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将这座庭院作为公用,另找一处普通的房子居住。
有一天,他到时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的谭政家去做客,见谭政住的是一处二层小楼,便跟谭政说:“跟你们搭个邻居怎么样?你家住楼上,我们住楼下。
欢迎吗?”起初,谭政还以为罗荣桓在开玩笑,但没过几天,罗荣桓一家真的搬来了。
罗荣桓告诉家人:“住的房子大小,看来是不起眼的事情,但我们是党的干部,要时时想到生活在基层的人民大众,不能官越做越大,住的楼越来越高。
”罗荣桓患有心脏病,常常因心脏病发作而卧床不起。
医生为了他在床上读书、看文件、找人谈话方便些,就从北京一家医院借来一张摇床给他用。
他知道了坚决不同意,跟医生说:“医院有许多病人比我更需要,我怎么能把医院的床搬到自己家里来呢?”他的妻子林月琴怕医生为难,就婉转地说:“你不同意借,咱们自己出钱做一张床,可以吧?”最后,还是家里拿出400元钱,定制了一张病床,一直用到去世。
“你们决不能做八旗子弟,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罗荣桓经常叮嘱子女:“你们决不能做八旗子弟,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
”因为他深知,干部家庭的子弟容易有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如果不及时克服,就容易产生一种特殊化的倾向,脱离人民群众。
为乌蒙百姓筑粮仓——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罗荣华
闸 、靖 安 两 个 乡镇 完 成 建 设 规模
48 万 亩 。 . 7 在 云 南 省 马 铃 薯 高 产 创 建 活
动示范区建设上 , 作为项 目技术责 任 人 , 荣 华 参 与完 成 调 研 、 划 、 罗 规 技 术 规 程 编 写 和 实 施 方 案 制 定 审 核 , 范 区涉 及 靖 安 、 龙 洞 两 个 示 小
乡, 建设 规 模 2 4 8 亩 。同 时 , . 7万 2 在 昭 阳 区 巩 固退 耕 还 林 成 果 基 本 口 粮 田建 设 上 , 计划 实 施 坡 改 梯 10 80 亩 退 耕 还林 基 本 口粮 田建 设 任 务 , 现 已完 成 绿 肥 种 植 3 33 ,兴 建 3 .亩 防洪 排 涝 沟3 0 米 , 建 防 洪 排 条5 0 改 涝沟 1 50 。 条 7米 份耕 耘 , 份 收 获 。 自20 一 05
一
20 年 l月 2 日 , 业 部 在 北 09 2 8 农 京表彰 全国粮食生产 先进单位 和 个 人 , 南 省 昭通 市 昭 阳 区 被评 为 云 20 年全 国粮 食 生 产3 0 先进 县 09 0个 之一 , 昭阳 区农 技 推 广 中 心 主任 罗 荣 华 被授 予 “ 国粮 食 生 产 先进 工 全 作 者 标兵 ” 称号 。 19 年 ,罗 荣 华 刚参 加 工 作 , 92 就 走 进 了 与农 村 、 业 、 食 打 交 农 粮 道的第一线 。仓禀实 , “ 天下定。 罗 ” 荣 华 知 道 粮 食 是 人 类 生存 最 重 要 的东西。抱着这个信念 , 罗荣华认 准 了农 业 , 得 执 着 , 得 深 入 , 做 做 做 得 持 久 。20 年 , 由昭 阳 区农 业 04 他 广 播 电视 学 校 校 长 的 岗 位 调 任 昭 阳 区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心 主 任 , 主要 承 担 全 区粮 食 生 产计 划 ,新 品 种 、
英雄少年:谢荣策
英雄少年:谢荣策1948年3月11日,在掩护干部和群众转移时,被国民党骑兵团抓走。
他面对凶恶的敌人毫无畏惧,英勇斗争,不幸被敌人杀害,年仅16岁。
谢荣策的童年是在苦水里度过的。
社会的黑暗,生活的艰难,使荣策幼小心灵上萌发了反抗压迫的信念和力量。
1947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战场开始战略性反攻。
尤其是东北各线进军更是神速,打得国民党部队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村里地主老财纷纷逃往沈阳。
乡亲们如久旱盼甘露一样的心情,盼望着共产、解放军的到来。
12月18日,解放军主力部队开进了茨榆坨村,谢荣策在小伙伴们的推选下当上了村儿童团长。
1948年春天,驻辽中一带的我人民解放军,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部署,陆续开往前线。
龟缩在沈阳城里的国民党军队,妄图打通沈辽要道,命令一个骑兵团,乘机对辽中东部四方台、茨榆坨一带进行骚扰。
在这严峻时刻,刚满16岁的谢荣策经过斗争的锻炼,更加成熟起来。
他不顾疲劳,日夜坚守战斗岗位,同敌人进行英勇斗争。
事件的开始一天,谢荣策和武装队长肖洪义正在农会屋里擦枪,突然听到远处传来阵阵枪声。
不一会儿,有人向农会报告说,从沈阳城窜出来的那股骑兵已经到了四方台,正沿着公路向茨榆坨村扑来。
荣策和肖洪义不顾个人安危,掩护农会干部、土改积极分子和儿童团员安全撤出农会后,俩人才分头走出。
与荣策同时离开农会大院的还有他的叔伯哥哥谢荣环,哥俩直奔谢家坟走去。
当走到村西一座小土岗时,被国民党骑兵发现,敌人追上后,枪口对准他们凶狠地叫嚷:你们是不是儿童团?快说!不说实话就崩了你们!荣策不谎不忙地说:我们是学生。
一个国民党骑兵不耐烦地说:学生?管他妈干什么的,带走。
于是,荣策和荣环被敌人捆绑着拴在马缰上,带到村子里。
警钟要响起地主宋四环,听说国民党军队进村的消息后,穿上长袍,得意洋洋地走出了家门。
当他看见荣策被匪军捆绑着时,幸灾乐祸地走了过去,提高嗓门对院子里的匪兵说:唉呀?这不是我们茨榆坨村大名鼎鼎的儿童团长谢荣策吗?宋四环的一句话,惊动了那些正在院子里、屋子里抢东西的匪兵,一个个象恶狼似的向荣策扑来。
从军装换警服的李光荣,守护江高一方平安
同时kGH李光荣今年45岁,中等个头,紫色脸膛,话不多。
从1994年开始当乡村医生以来,他除了帮乡亲们解除身体的病痛,还尽其所能为乡亲们排忧解难。
听说村小学的教室年久失修墙壁出现裂缝,李光荣把家里的粮食卖了,又取出2万元存款,找了一帮工匠,不到半个月,新教室就盖好了。
村头小河上的老桥断裂,眼看夏收到了,农机不能通过,李光荣拿出2万元修建新桥,乡亲们很感激,将桥起名“国厂便民桥”。
村里集资修路,他又带头捐了3万多元,孤寡老人到诊所看病拿药,他从来不收一分钱。
2004年,他腾出自家老宅的4间房子成立了服务站,义务照顾本村的12名孤寡老人,为老人们送衣、送药。
这些年,经他照顾的孤寡老人有40多人,资助费用达30万余元。
2013年,李光荣和妻子开办了一座养猪场,几番艰苦打拼,猪场生意红火,李光荣攒下了600万元。
手里有了钱,他想到的不是修缮一下自家多年的老屋,改善生活条件,而是一股脑儿把赚来的钱又花了出去,他用这600万为村民建了一所大型的医养院。
医养院内有绿地,四层大楼内装有电梯,门诊大厅、超声科、检验科、心电图室一应俱全,还有健身房、阅览室、棋牌室、公共洗浴室,房间是标准二人间,内设呼叫系统、视频对话系统、入住老人定位系统,还有空调、电视、热水器等生活设施。
医养院刚投用,李光荣又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把医养院无偿捐献给了高贤乡政府。
对于李光荣的“苦心”,高贤乡党委书记郑宏很清楚:“医养院捐献后,可使高贤乡附近5个乡镇的200名失能、半失能和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入住,享受专业医护人员服务和各项兜底政策保障,实现兜底脱贫。
”帮助别人他慷慨大方,对自己他却“抠”得很。
李光荣用的手机是花140元买的,身上的一件衬衣穿了多年舍不得丢。
“前些日子下雨,他感到袜子湿了,才发现是鞋底磨坏了。
”妻子韩翠红说。
家中几间平房漏雨,他在房顶盖了一层塑料布,因为长期渗水,室内墙壁上出现多处发霉痕迹。
家里最值钱的电器是冰箱,一台小黑白电视机已看了好多年,避暑用的还是电风扇。
罗从兵同志先进事迹
罗从兵先进事迹罗从兵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以忠诚、实在、智慧、真情、拼劲为基层群众服务,为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罗从兵同志从一名护林员成长为优秀的基层干部,他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他在金川县太阳河乡、马尔邦乡等地任职期间,带领群众开展生态建设、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还积极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罗从兵同志是一位勇于创新的基层干部,他善于运用科技手段和智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他利用无人机监测森林火情,利用微信平台宣传政策法规,利用大数据分析农村路网规划,利用网络直播带动农产品销售等等。
他还注重培育新型农民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高了群众的素质和能力。
罗从兵同志是一位关爱群众的基层干部,他以真诚的感情和实际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他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诉求;他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难题;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他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他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疫情防控、灾害救援等方面奉献自己的力量。
罗从兵同志是一位敢于担当的基层干部,他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斗志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在创建“四好农村路”上发挥了“急先锋”的作用,在率队下乡检查指导工作中突发疾病因公殉职时仍然嘱咐工作人员要抓紧时间完成任务。
正如书中所写:“在最后时刻,在最后一秒钟,在最后一个呼吸之前……罗从兵没有放弃过自己身上肩负着的使命。
”罗从兵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正气正法正义”是我们遵循的格言。
让我们向罗从兵同志学习,在各自岗位上奋勇拼搏,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退役军人 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具体事例
退役军人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具体事例退役军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的英勇奉献和牺牲精神在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退役军人还有一个重要的责任,那就是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本文将以具体事例来阐述退役军人如何在不同领域中践行正确政绩观。
一、教育领域退役军人在教育领域的工作中,积极践行正确政绩观。
他们深知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不应将教育领域与功利相联系。
例如,退役军人王老师在乡村小学任教多年,他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不追求个人荣誉和政绩,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他的教育方法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赞扬,也为他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支持。
二、医疗领域退役军人在医疗领域中也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们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放在首位,不以疗效和经济利益为评判标准。
例如,退役军人医生李医生在乡村医疗站工作多年,常常无偿为贫困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他带领团队奋战在一线,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例病人的诊治工作,体现了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他的行为影响了许多其他医务人员,树立了正确的医疗道德观。
三、社区管理退役军人在社区管理工作中,以身作则,践行正确政绩观。
他们重视社区居民的利益,注重公平公正原则。
例如,退役军人社区干部张主任在社区治理中,坚持依法行政,公平处理各类矛盾纠纷,不以个人得失为中心,而是以社区居民的利益为重。
他注重民主参与,经常组织居民开展公民教育和法律知识培训活动,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四、企业管理退役军人在企业管理中也能够积极推动正确政绩观的践行。
他们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责任,不以短期经济利益为唯一目标。
例如,退役军人企业家李总在企业建设中,坚守诚信经营的原则,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福利待遇。
他注重企业与社会的互动,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推动了正确政绩观在企业中的践行。
综上所述,退役军人在各个领域中积极践行正确政绩观,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691982_李国荣:优秀军转干部的英雄本色
20聚焦Focuse 人物李国荣2001年9月从部队转业安置到成都市新都区交通局,2007年12月任新都区交通局公路管理所副所长,分管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
他在工作中一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忠实地履行了一个基层领导干部的职责。
特别是在2013年7月抗洪抢险中,李国荣更是体现出一名优秀军转干部的英雄本色。
作为一名党员军转干部,李国荣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总是严格要求。
他上班提前到单位,下班最后一个离开,工作忙时加班加点是常事。
新都区共有603.8公里农村公路,他分管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每年有200天以上不论天晴下雨、严寒酷暑,他都要带领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地逐段巡查,有时一天要跑100多公里,全区13个乡镇(街道)180多个行政村(社区)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在5年多的时间里,他的行程超过了16万公里。
李国荣负责的农村公路路网规划、项目报建以及新农村示范片、统筹城乡道路目标建设等工作,在他和同事们的勤奋努力下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全区农村公路快速发展,农村居民交通出行得到了极大改善,每年考核都位于全市前列,新都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先进经验得到充分肯定。
新都区交通局也会作为先进代表在会上介绍先进经验。
李国荣多次受到区交通运输局党委的嘉奖,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三等功。
2013年7月9日,成都及周边地区持续数小时普降大到暴雨,新都境内国省干线公路、主要县道公路上的10座大、中型桥梁出现险情,三处铁路上跨桥梁出现重大汛情,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正在遭受严重威胁。
李国荣接到灾情命令后,立即启动农村公路防汛应急预案,通过分析近期雨量和区内农村公路特点,制定了周密的农村公路巡查方案,科学、合理安排人员对全区的公路桥梁进行全面巡查,重点对龙桥、青白江大桥进行24小时监控,对其他危险路段进行不定时巡查。
安排就绪,李国荣身先士卒,迅速赶赴灾情现场第一线,调集人员、车辆、物资和机械设备严防死守。
在最危险的地段,他一直坚守岗位,连续奋战12个小时。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素材(通用7篇)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素材(通用7篇)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素材篇1徐申权,男,196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麻城市殡仪馆火化工。
1987年入伍,作为部队里为数不多的光学技师,曾多次立功受奖的他于20__年转业到殡仪馆,成为一名普通的火化工人。
“干一行,就要专一行”,这是徐申权当兵多年的。
他虚心好学,不懂就问,以馆为家,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很快熟练掌握了火化操作的全部技术,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
15年来,经他亲手火化的遗体有1300多具,安抚丧属5万余人。
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他从不与丧属争执红脸,从没有出现一例差错,被社会各界称为殡仪战线的“天堂使者”。
工作之余,徐申权热衷公益事业。
20__年9月,他加入了麻城市义工联组织,积极参加活动,足迹遍布麻城的各个乡镇、福利院、特教学校等,多次获得“优秀义工”称号。
转业以来,徐申权多次被麻城市民政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先后被黄冈市评为民政系统先进个人、道德模范、麻城市“十佳共产党员”,20__年,被湖北省政府表彰为“先进工作者”。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素材篇2徐文涛,男,195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原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
1970年入伍,1973年入党,大校军衔,技术五级,高级工程师,20__年正式退休。
在职期间,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副院长、某分部副部长等职,20__年主动辞去领导职务,担起筹建后勤史馆的重任。
从一张白纸起步,他既当馆长又兼编辑、设计师、工程师和文物征集员,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将原来机关废弃的食堂改建成全军第一座战区级后勤史馆,将一个3500平方米,拥有两个综合展厅、六个专业展馆、20__多幅历史图片、500多件珍贵文物、5万多文字说明的史馆展现给大家。
自20__年8月1日开馆以来,徐文涛共接待参观200余场次、观众20余万人次,并亲自担任解说。
他被群众誉为全国数千个博物馆中年龄最大、级别最高、最有魅力的讲解员,被授予“感动沈阳十大人物”“辽宁省道德模范”“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军优秀退休干部”“辽宁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原沈阳军区“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燃烧激情的垦荒岁月——记两次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罗守干
文 / 常江安
安 徽农 垦 方邱 湖 农场 是 新 中国首 批 国有 农 场之
一
,
该 场 位 于 中 国农 村 改 革 发祥 地 — — 安 徽 凤 阳 ,
动竞赛 ,这辆机车荣获了 “ 红旗机车”称号 。当时 安徽 日报 以 《 “ 老 爷车 ”变 成 “ 红旗 车” ,破 枪 也
能打胜 仗 为题进 行 了报道 。
小 岗村 的大 包干精 神 与农 垦人 的创业精 神 一脉相 承 。 作 为 新 中国 首 批 “ 农垦骄子” ,上 世 纪 五 、六 十 年 代 ,农场 先 后 涌 现 出焦 天凤 、罗 守干 、陈锦 章 等 多 位 全 国或省 部 级 劳动 模 范 。罗 守干 是 第 一 代农 垦 人 的杰 出代表 ,曾两 次 荣获 全 国劳动 模 范 和一 次 全 国
燃烧 、艰苦卓 绝 的垦荒 岁月 ……
守干和战友们披星戴月 、踏霜履雪 ,睡的是芦苇棚、 地窝子 ,几个人合盖一床破棉被 ,吃的是窝头咸 菜 凉稀饭 ,许多战友手脚都冻裂 了口子。但时间紧任 务 重 ,天再 冷还 得源自 ,机 械结 冰上冻 仍要 下地 。
对于艰苦的条件和严酷的作业环境 ,部分职工 心灰意冷 ,产生了畏难情绪。开 弓没有 回头箭 。罗 守干在 困难面前挺直腰秆 ,一边为大伙鼓劲,一边
场牌坊队被国务院命名为 “ 农业机械化生产队” ,受 到周恩来总理的嘉奖。 劳模精神成就发展 罗 守干 因为在 农 机 方 面 的突 出成 绩 ,获 得 了一
系列 殊 荣 :1 9 5 6 年 荣 获 全 国劳 模称 号 ,并 出席 了全 国农 业 水 利先 进 生 产者 代 表 大 会 ;1 9 5 7 年荣 获 原农 垦部 表 彰 的 先进 生 产者 称 号 ;1 9 5 9 年 再 获全 国劳模 称号 ,并 出席 了全 国 工交 基 建 财 贸社 会 主义 建设 先
心系村民的好干部(罗有发先进事迹)
心系村民的好干部—记东坪乡凉坪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罗有发罗有发同志1957年12月生,1989年7月入党,1992年6月任凉坪村党支部书记。
十多年来,罗支书在工作中顾全大局,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心系群众、攻坚克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坚持党性,公而忘私,身体力行,带领凉坪村全体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该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所在党支部被乡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个人多次被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连续5年被乡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县人大评为“先进代表”。
罗有发同志在东坪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精诚团结、求真务实,把坚持党的原则放在首位,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党在基层的各项方针、政策,十年如一日地用一颗共产党员的火热之心,真心真意对待群众,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结合该村村民生产、生活及该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找准突破口,为广大人民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深受凉坪村人民群众的好评:一、抓学习强素质,自身建设上台阶。
罗有发同志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以及坚持学习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之中。
罗志书常说:“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
”他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对中央1号文件,深学常思,并亲自给群众进行讲座。
十分注重对全村党员的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村党总支部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为一项根本的任务来抓,任务再重,工作再忙,从未动摇。
村党总支部每年召开四次全体党员会议,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党员干部讲理想、讲道理、讲文明、乐于奉献。
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为民服务意识,使该村党员干部的思想得到进一步提高。
尊干爱兵事迹材料
尊干爱兵事迹材料
尊干爱兵,这就是我们军队中最可贵的品质。
近年来,一位老战
士的名字——罗绪成,因其尊干爱兵的事迹被广泛传颂。
罗绪成,字士阳,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出生于一个家境贫寒
的农村家庭。
1985年,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先后在重庆、贵
州等地服役。
在服役期间,他深深地体会到了军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尊干爱兵,这是罗绪成一直坚持的信念。
作为一名下士,他对待
长官总是充满了敬意。
在训练中,他耐心倾听教练的话语,认真思考,积极改进。
在完成任务时,他总是尽可能地按照长官的要求去完成,
从不抱怨。
这种尊重长官、遵守纪律的态度也同样体现在他对待战友的方方
面面。
无论是训练中还是实战中,他总是关心战友,帮助战友,悉心
照料伤病员。
他已经连续多年被评为单位优秀战士,并多次被评为全
军优秀士兵。
罗绪成所拥有的尊重长官和爱兵精神,让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军人,更让他在退役后成为了一个尊重老师、爱护学生的好老师。
他在
退役后还曾经到部队给新兵们上课,传授自己多年在军队中的经验和
想法,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军营生活。
尊干爱兵是每个军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这不仅关系到每个战士
的荣誉和形象,也关系到全军的形象。
罗绪成不仅用他的人生诠释着
这种品质,更激励着我们每个军人在今后的行动中始终牢记尊干爱兵的责任和义务。
爱国爱民人物及事迹
爱国爱民人物及事迹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事迹材料吧,既然这样,那么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爱国爱民人物及事迹,供大家参考,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你!!爱国爱民人物及事迹(篇1)宋朝的时候,有个品德十分高尚的政治家叫范仲淹。
他从小心怀大志,希望将来能做治国安民的宰相,为国家出力;或者做一个医生,为百姓治病救命。
他对人说:“只要是能造福百姓,有益于国家的事,我就愿意做。
”后来,范仲淹做了官,还真当了一段时间的宰相。
他为官清正廉洁,很受好评。
有一年,他到泰州做管盐仓的小官,见海水泛滥上岸,百姓受难,就提议修海堤,还亲自参加运土、夯土。
不料母亲去世,他按规定回家服丧。
可身在家中,心在海堤,他不断写信去帮助出主意。
海堤修成了,当地人们感激他,把堤叫范公堤。
几年以后,范仲淹进京城做官。
他看到不对的事就批评,还主持改革,结果得罪了人,好几次被贬职排挤出京。
可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管在什么职位上都做出了成绩。
他在一生中用自己的财产办了许多义庄、义田、义宅,救济穷人,还办了一些不收钱的学校,让没钱的穷人子弟上学,可他自己的孩子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有人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他写了一篇叫《岳阳楼记》的文章,作了回答,表示自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就是说,一个爱国爱民的人,要甘心情愿比别人先吃苦,比别人后享乐。
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爱国爱民人物及事迹(篇2)“精忠报国”的岳飞800多年来,岳飞“精忠报国”慷慨悲壮的动人故事,一直在我国人民中间广为流传。
岳飞(公元1103—1142年)出生于河南省汤阴县一个贫苦农家。
据说岳飞呱呱坠地的那天傍晚,刚巧一只大鸟从屋顶上飞鸣而过。
父亲岳和便给他取名叫“飞”,字“鹏举”。
岳飞青年时代,是在国家内忧外患之中度过的。
宋朝统治者纵情享乐;长期生息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勃然兴起,建立了金政权。
1127年金攻陷宋都城汴京,北宋宣告灭亡。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信念火炬照亮漫漫征途》考点练习及详解
信念火炬照亮漫漫征途①最让我感到荣幸的是,在人生和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我曾于1975年和1986年两次重走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路。
对这条路的探寻、采访及思索,是我们百年党史教材的重要一课,也成为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②在瑞金沙洲坝,我访问过一个老赤卫队员杨连荣,他1915年出生,1933年参加红军,在第九军团工兵炮兵连当班长,执行搭浮桥等任务。
1934年,他在福建松毛岭执行任务时负伤,被送进红军第三后方医院。
战略转移时,他随医院走到信丰、安源交界处,被敌人打散了。
杨连荣一路讨饭回到沙洲坝。
他耳朵背,我们站在他对面大声喊话,他好似听不见。
而他讲的方言,我们十有八九听不懂。
好在他讲话不多,他给我们唱了许多红军时代的歌曲,他唱的歌词比他讲话时说的词句还清楚呢!他唱了《红军歌》,又唱《少先队上前线歌》。
每首歌他都先唱一遍,然后我们请他唱一句停顿一下,以便我们把歌词记在本子上。
③“共产党领导真正确,工农群众拥护真正多,红军打仗真不错,粉碎了敌人的乌龟壳,我们真快乐!亲爱的英勇的红军哥,我们的胜利有把握,上前杀敌莫错过,把红旗插遍全中国……”“把红旗插遍全中国”,就是那个年代革命人的信念和理想。
我们惊异于杨大爹的记忆力,一个不识字的老人,时隔半个世纪,竟能一字不落地唱出当年红军进行政治教育和宣传动员的那些激励人心的词句,而且大爹唱歌时显得格外年轻和快活。
④最让我感动的,是大爹还给我们唱了“他的”《国际歌》。
为什么我要说是“他的”《国际歌》呢?因为他是凭他的记忆和他的韵调唱的,很独特,有点像江西小调,又有点像旧时代私塾先生背诵古诗文。
但是,(甲)他是那样专注,那样赤诚,直唱得我眼睛湿湿的,鼻子酸酸的,心头热热的。
当年翻译的《国际歌》歌词,也没有后来译得那么准确,但大爹坚持认为他唱的词儿才对头,连音调他也认为现在电台广播的不如他唱的标准!他多次重复这一说法,一遍遍把他那“标准”的《国际歌》唱给我们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可贵 的是 , 他 免 收 了 乡亲 们 当初 答 应每年返给他 的 1 O %提 成 , 共计 5 0多
用实际行动赢得认可
抵御 市 场 风 险 的能 力 , 2 0 1 0 年, 罗 荣举 万 元 。 开 始 实施 了他 创 业 的 第 二个 梦 想— — “ 他不是傻 , 而 是 心 中装 着 乡亲 。 ” 成 立 玉 龙县 军 择 农 业种 养 殖 专 业 合作 当地群 众 如此评 价 。
热心公益事 业
回家 乡创 业 8年 多来 , 罗荣 举 为 乡 亲们滚动垫支 了 1 5 0多万 元 的发 展 资 金, 帮助 乡亲, f f - ]  ̄ l J 收5 0 0多万 元。 更难
作, 靠 种 植 包 谷 等 传 统 作 物 收 入 微
2 0 0 9 年, 县扶贫办把一个 5 0万 元 薄。 “ 我 想 让 乡亲 们 少 辛 苦 点 , 依 靠 科 的稻 田养 鱼 项 目指 定 由他 组 织 实 施 , 技 发 展 种植 、 养殖业 , 让腰 包鼓 起 来 。 ” 帮他 打开 了更广 阔 的创业 局面 。 罗荣举 说 。 为 了扩 大 生 态 农 业 的 规 模 , 增 强
-
I
一
_1_ I
— — -
‘
勇 疆 重
塑 鞠 臻 铺 挞翁 画
民小 组 8 7 3 户, 养 殖面 积达 2 0 0 0 多亩 , 8 年 来 累计 产 生经 济 效 益
2 0 0 多万元。
乡 亲 们 的 收 入 增 加 千 元 的 收 入 。
了, 疑 虑也 随 之打消 , 大 家
4 0多 万 元 。他 决 定 用 这 笔 钱 作 本 金 ,
投 工投劳 , 在 省 新 农 村 建 设 指 导工 作 卖 了城 里 的房 产 , 加 上 转业 费 , 凑 得 民参 加 。 为 了吸 引 更 多 的 村 民加 入 , 修 建 了人 畜 饮水 渠 道 2 . 5 罗荣 举 制 定 了一 个 立体 的 养 殖 计 划 , 组 的 帮助 下 , 鹅, 利 用鸭、 鹅 粪 便 做 底 肥 种 公里 ; 在 乡政 府 的支 持 下 , 个人 拿 出资 带 领 广 大 乡 亲 走 一 条 新 型 的 农 村 发 先养 鸭 、 万元, 发 动 群 众 自筹 资 金 8万 元 , 植 名 贵 中 药材 重 楼 、 平 地 种植 山药 , 水 金 3 展之路。
山上 修 建 村级 水泥 路 1 . 5 公里 。 罗荣举垫 出资金 , 为 村 里 的 残 稻 生 长 季 节 普 遍 进 行 稻 田养 鱼 , 他捐 款 3 0 0 0 多 元为 村里 妇 女连 续 这 样 一 疾 人和 根 旺 购 买鸭 苗 、 鹅苗 1 2 0只 , 再 辅 助 养 殖 丽 江特 色 黑 山羊 , 年 底 的收 入就 很 可 观 了。 目前 , 全 过 了 7 个“ 三八” 节, 并计 划 将这 一 活动 仅3 个月, 和根 旺就 创 收 2 0 0 0多 元 ; 来, 他 花 了4 0 0 0多 元 给 村 民 彭 贵 香 购 买 鱼苗 , 扶 持 她 稻 田养 殖 生 态 鱼 , 仅5 个月, 彭贵香就创 收 8 0 0 0元 ; 他 垫 资 3万 元 , 帮 扶 伤 残 退 伍 军 人 李 寿 成 养 殖 黑 山羊 , 李 寿 成 1年 创 收 达
为都 难 以理 解 : 年 近4 0 岁退 伍 时 , 他 放 弃国家安置工作 、 丽 江 市 保 安 公 司等 单位高薪聘 用的机会 , 选 择 了 回 到贫 困 偏 僻 的 家 乡 自主 创 业 : 他 变 卖 了城
里 的房 产 , 加 上 转业 费 , 凑得 4 O多万 元
鸭、 鹅、 黑 山羊 , 种植重楼、 烤烟等 , 为 壮大产 业带富 乡亲 当地群 众增 收 5 0 0多万 元。 罗 荣 举 带领 群 众 发 展 产 业 , 还 辐 罗荣 举 想 , 大 规模 发 展 生 态 农 业 , 射 到 了 外 县 。 2 0 1 4年 , 他 购 买 了 3 0 0 可 自 己的 资金 也 不 够 。 他将 困难 向 当 多 公 斤黄 山 药种 苗 , 让 宁蒗 县 的 群 众 地 管理 部 门汇 报 后 , 玉 龙 县 人 力 资 源 和社 会保障局 多次到现场进行调研 , 试种。
一 “ , 蕊 一 _ 幽 ■ 日 蹦 晒 麟 灞 。 岛 l 豳豳 雕 礴 圈 黼_ 日 l l } r
.
棚 黼蟹 曩 . 嗍圈
_
麓 墨
隧
墨 豳 I
西 ! l
圈 — - -
“ 他心 中装着 乡亲"
记 全 国模 范 军 队转 业 干 部 罗荣 举
霉 ≯ l ≯
罗荣 举 的稻 田养 鱼 项 目在
玉龙 县 九河 乡已覆 盖 了2 8个 村
8 l 豳 国 翮 _ r . \ J t ^ I 冁 鹫 鹱 强
5 1 - 霹 ~ ’ I -
产业 。
目前 , 罗 荣 举 的稻 田 养 鱼 项 目在
8 7 3户 , 养殖面 积达 2 0 0 0多亩 , 8 年 来
决 心跟着 罗 荣举 一 起发展 玉 龙 县九 河 乡 已覆 盖 了 2 8 个 村 民小 组
累计 产 生认 识 罗荣 举 的人 , 对 他 的 所 作 所
作为启动 资金 , 为 乡 亲 们 垫 资 发 展 种 及 时 为 他 送 去 当地 经 济 发 展 的信 息 , 植和 养殖 业 。 并 积 极 协调 玉龙 县 扶 贫 办 、 科技局、 农 罗荣举认为 , 自己生 于 农 村 , 从 小 业 局 等 相 关 部 门 , 帮助 他 出谋 划 策 、 制 看 到 乡 亲 们 一 年 四 季 在 地 里 辛 苦 劳 定 因地制 宜 的发展 策 略。
并 被选 为理 事 长。 罗荣 举 除 了带领 乡 亲们 发 展 产 业 2 0 0 6年 , 罗 荣 举 从 部 队 退 伍 回到 社 , 合 作 社 刚成 立 时 , 只 有 1 0多 户村 外 , 还 热 心公 益 事 业 。 他 组 织 乡 亲 们 家乡, 他 不 顾 亲 朋好 友 的强 烈 反对 ,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