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抓好两头

合集下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7.30•【字号】皖政办明电[2003]53号•【施行日期】2003.07.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皖政办明电[2003]53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3]29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抓紧贯彻落实。

一、加强协作,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测预警制度汛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地质灾害发生的次数和损失一般占全年的80%以上。

国土资源部门要与气象、水利等有关部门加强协作,互相配合,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测预警预报制度,及时预测预报雨情、水情和可能发生的灾情。

在极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强降雨时期,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要利用新闻媒体等多种手段,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预测预报和预警发布,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

二、加强调查和监测,抓紧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等部门要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

按照预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对规划方案确定的防治项目和工程,要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各级政府要安排适当经费,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和救助工作。

全省已经完成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歙县等16个县(市、区),要尽快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并报同级政府批准实施。

黄山市、铜陵市今年要抓紧完成市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报工作。

各地要根据地质灾害监测资料和雨情、水情资料,邀请专家进行会商,确定危险区域,对已经调查确认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监测,对重点防范地区的隐患点必须组织定时监测,并及时发布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信息,提高预测预报水平。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3篇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3篇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精选3篇(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是指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和灾情情况,制定相关工作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减轻和预防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以下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一般步骤和内容:1. 了解地质灾害情况:通过收集和分析地质灾害的历史记录、地质调查和监测数据等资料,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和规模。

2. 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和规模,结合地质环境和人口分布等因素,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确定各类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

3. 制定防治目标和策略: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策略,包括减灾、防灾和灾后恢复等方面。

4. 制定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方案:根据地质灾害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监测和预警方案,确保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堤坝等,提高其抵抗地质灾害的能力,并加强维护和管理工作。

6.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通过开展地质灾害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7. 建立应急机制和救援力量: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机制和救援力量,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和速度,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8. 落实责任和监督机制: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落实和效果。

9. 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地质灾害防治合作,并通过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需要根据具体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灾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同时要注重科学决策和灵活应对,确保有效防止和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精选3篇(二)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是一种综合性的措施,旨在减少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以下是一些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常见措施:1. 地质灾害危险区划: 利用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将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划分为危险区、高危险区等级,并禁止或限制人口密集区、建筑工程等活动在这些区域进行。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8.05•【字号】辽政发[2012]30号•【施行日期】2012.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2〕30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精神,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领会国发〔2011〕20号文件精神,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为核心,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为建立富庶和谐新辽宁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明确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做到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运用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多种手段,有效规避灾害风险;坚持专群结合、群测群防,充分发挥专业监测机构作用,紧紧依靠广大基层群众,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谁引发、谁治理,对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明确防灾责任单位,切实落实防范治理责任;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把地质灾害治理同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

二、全面构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一)构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

1.加强调查评价。

省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全省范围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并做好调查成果的综合集成。

利用2年时间,完成全省1∶50000比例尺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工作,调查评价结果由国土资源部门审查汇总,及时提交当地县级以上政府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依据。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2012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成办函[2012]43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2012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成办函[2012]43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2012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正文:----------------------------------------------------------------------------------------------------------------------------------------------------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2012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成办函〔2012〕43号)有关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1〕43号),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一)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防灾责任主体作用。

进一步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体系,县级政府是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主体,乡(镇)政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汛期各项防灾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全面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县级政府分管领导、乡级政府主要领导作为防灾直接责任人,汛期内必须坚守岗位,原则上不得外出离开成都市。

各地要在2012年4月20日前将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区(市)县、乡(镇)领导和组织机构名单报送市国土局。

(二)相关部门认真履行防灾责任。

建立以国土部门为主,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国土部门牵头负责各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体负责威胁城镇居民和乡村农户住房安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交通部门负责公路及周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务部门负责河道、水利设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信、安监部门负责工业企业、矿山开采等生产活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工程建设项目的业主单位负责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预防和监管工作,旅游部门负责景区地质灾害预防和游客、人员的及时疏散引导工作。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29•【字号】藏政发[2012]69号•【施行日期】2012.05.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藏政发〔2012〕69号)各行署、拉萨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区边境线长,地理位置特殊,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类型繁多,地质灾害频繁,特有的冰湖溃决型泥石流、大型雪崩、区域性地质灾害链、冻土冻融灾害等地质灾害防治难度大。

特别是近几年来,受极端天气、地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区地质灾害呈频发、多发、群发、并发趋势,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乎我区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乎我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近年来,在自治区高度重视下,全区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由于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起步较晚,仍然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机构不健全,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深入推进。

国发〔2011〕20号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做好新时期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全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明确责任、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夯实基础、加大投入,全面落实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地质环境。

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

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

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29•【字号】甘政发[2011]116号•【施行日期】2011.09.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1〕11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进一步提高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一项全局性和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性和艰巨性的重大战略任务。

我省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地带,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广、数量多、密度高、险情重、危害大、治理难,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特别是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地震等因素影响,全省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异常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各地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力争到202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和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机制,有效防范各类地质灾害,明显减少因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一)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

1.加强调查评价工作。

各地要以县为单元,开展山洪、地质灾害专项调查评价工作,提高地质灾害调查精度和质量。

重点开展42个地质灾害易发区,兰州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等重要经济区和黄河、白龙江、渭河、洮河、泾河、大夏河等重点流域1∶5万地质灾害详查、环境地质勘查,力争到2015年完成中东部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详查工作,在2020年前完成重要经济区环境地质勘查工作,查清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灾害类型、分布范围、发生原因,充分评估地质灾害稳定性和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1.18•【字号】云政发[2010]172•【施行日期】2010.1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0]172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我省地质环境复杂、脆弱,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受气候、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呈现出多发易发态势,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具体行动,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也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和水平,省人民政府决定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争“十二五”期间全省地质灾害年均损失比“十一五”降低15%,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减少20%;“十三五”期间全省地质灾害年均损失比“十二五”降低 20%,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再减少30%。

现就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坚持“以预防滑波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三为主”方针和“防治结合、群专结合、单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结合、重点建设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的“四结合”原则,加快推进实施十项重大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投入设立专项防治资金。

按照争取国家支持一部分、省投入一部分、州(市)自筹一部分的原则,每年全省筹集不少于10亿元的专项资金,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其中,省每年安排5亿元,争取国家支持3亿元,州(市)自筹2亿元左右。

专项资金年初由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牵头落实到位,设立专户,专账管理,统筹安排,专款专用。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及措施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及措施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及措施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现象,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这些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难以预测等特点,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制定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及措施至关重要。

一、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过程中,始终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预防工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提高应急处置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协同作战、高效有序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4、快速反应,科学处置建立健全快速响应机制,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同时,依靠科学技术,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处置,提高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二、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机构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地区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部通常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各部门职责(1)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调查评估和防治工作,提供地质灾害相关信息和技术支持。

(2)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3)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保障抢险救援道路的畅通,组织抢修受损的交通设施。

(4)水利部门:负责水情监测和水利工程的抢险修复工作,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5)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医疗救援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

(6)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秩序,保障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10•【字号】琼府[2012]47号•【施行日期】2012.07.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琼府〔2012〕47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11〕94号),进一步加强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生命工程,是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并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了重大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

但是,我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治理投入不足,基层管理力量薄弱,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还不强,极端天气和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1〕20号和国办函〔2011〕94号文件精神,加快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全面提高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做出新的贡献。

二、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防范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

地质灾害防治心得体会

地质灾害防治心得体会

地质灾害防治心得体会地质灾害是指地球表层和地下发生的一切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无关的,直接或间接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各种地质现象。

在我长期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科学调查与监测是基础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步就是进行科学调查与监测工作。

只有深入了解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和规律,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治措施。

因此,我们要加强地质调查与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及时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二、防治规划要科学合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保障防治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在制定防治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区域的地质背景、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防治措施科学合理。

同时,还要注重与其他领域规划的衔接,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风险评估与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带有一定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风险评估与预警工作。

通过对地质灾害潜在风险区进行评估,尽早发现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同时,要加强预警监测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人们自救互救的能力。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不仅是政府和专业人员的责任,更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

因此,我们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对于地质灾害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只有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地质灾害防治的参与者和守护者,才能事半功倍地提高整体的防灾减灾能力。

五、加强科研与技术创新地质灾害防治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科研探索和技术创新。

通过研发新的防治技术和工具,可以更有效地预测和防范地质灾害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地质灾害机理的研究,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理论支持。

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地质灾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同地区面临的地质灾害形式和防治经验各有不同。

因此,我们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借鉴他国的防灾减灾经验,并将其融入到本国的地质灾害防治中。

只有形成国际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才能共同应对地质灾害带来的挑战。

关于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灾害防治工作的思考

关于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灾害防治工作的思考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 置水平。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技能;加 强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推进防治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整合地质灾害监测数据、气象数据等 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 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
务。
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各地地质灾害风险程度和防治 需求,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 等资源,确保防治工作得到有效推 进。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 领导小组或专职管理机构,明确责 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确保防治 工作有序进行。
构建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完善监测预警网络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站点建设,构建覆盖面广、监测手段多样、预 警及时准确的监测预警网络。
THANKS
感谢观看
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在灾害发生时,应急处置能力往往不足,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灾害的发展。应加强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 ,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应急队伍的建设等。
分析未来防治工作的趋势和挑战01气候变化与Fra bibliotek类活动02
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
03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地 质灾害的发生将更加频繁和严重。未 来防治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 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
01
02
03
04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仍然 薄弱,很多地区缺乏必要的防
治设施和人员。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投入不足 ,资金短缺问题仍然存在。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 力度不够,公众对地质灾害的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报告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报告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报告根据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为切实抓好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强化旅游安全监管,认真落实旅游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提高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促进我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认真开展了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对各旅游景区景点、星级宾馆、农家乐等行业进行了全面安全隐患大排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关要求,我局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汛期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领导体系,使全局干部职工都充分认识到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各项安全措施抓紧抓实抓到位是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有效地保证了旅游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健全机制,落实措施建立健全了汛期旅游安全生产责任制,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由行业管理股负责日常安全管理事务,并组织人员对旅游景区进行了汛期专项检查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同时组织各旅游企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自检自查,全力排查安全隐患,坚决防止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安全,落实措施一是加强对导游等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在组织游览过程中,导游员要及时提醒、监督游客和车辆驾驶员注意安全,要密切关注旅游目的地的天气状况和当地的防汛信息,在旅游行程中遇有恶劣天气状况时,可以与游客协商采取适当措施,终止不利于游客安全的旅游活动。

二是指导、督促旅游景区切实做好景区(点)的安全防范工作。

1、重点开展对景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的隐患治理工作,保证景区(点)的各种消防、救护设施及游览、娱乐机械设备的齐全、完好和正常运行。

2、要求在景区(点)危险地段设置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牌,及时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三是对全县旅游主要道路防滑坡、泥石流等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加强了对景区内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工作。

在防汛减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题会上的讲话

在防汛减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题会上的讲话

在防汛减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题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XX市政府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防汛减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题会,旨在总结我市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共同探讨未来的工作思路和方向,进一步提高我市防汛减灾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我就防汛减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简要的汇报。

一、回顾工作历程,在抗灾救灾过程中积累经验近年来,我市把防汛减灾地质灾害工作纳入全市灾害防治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大工程治理和科技创新力度。

在抗灾救灾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方面,我们加强了调查研究,深化了灾害防治科技应用,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我市的地质灾害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和定量分析,建立了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前发现和预警灾害隐患,确保了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了人员培训和防灾教育,加强了广大群众的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了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救援能力。

二、分析当前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和措施当前,我市在防汛减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工程建设滞后,导致了地质灾害隐患治理不彻底。

在我市,很多地方由于历史原因建设不规范,存在一些隐患点。

但是,由于重视度不够,投入不足,导致了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作滞后,隐患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二是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们注重了防灾救灾教育工作,但是在实际应对灾害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救援机械设备不足、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重视起来,予以解决。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一些对策和措施。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工程建设。

只有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质灾害隐患问题。

二是改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救援能力。

我们要加强救援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救援效率和质量。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01.05.12•【文号】国办发[2001]35号•【施行日期】2001.05.12•【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35号2001年5月12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二00一年五月十日)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逐渐进入汛期,部分地区进入地质灾害易发期,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为切实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特提出如下意见: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负责人,务必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二、加强监测,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预警工作,对经常或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重点地区,要严密监测并及时预报,建立预警系统,落实防范措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建立突发性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的监测体系和群测群防的网络,切实执行地质灾害年度预案编制、险情巡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等制度。

要及时组织专业队伍对重点地区进行地质灾害巡回检查,对所有灾害危险点逐点制定并落实包括监测、报警、人员疏散路线、应急抢险等内容的防灾预案,防患于未然。

地质灾害防治重要工作要点

地质灾害防治重要工作要点

地质灾害防治重要工作要点为防止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经济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文件,结合实际,做好以下重要工作要点。

一、重点防范时段和区域1.重要防范时段。

5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梅汛期和7月至10月上旬的台汛期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日降雨量50毫米以上或连续大雨3天以上,过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时段以及雨后48小时的时段,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时段。

2.重点防范区域。

现状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对象;地质灾害易发区内人口集聚区、交通沿线、旅游景区特别是新开发旅游景区、低丘缓坡开发区、各类养殖场等生产经营场所、在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及临时工棚周边、建造时间长的农村切坡建房周围区域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

二、重点任务1.推进地质灾害防治风险隐患识别。

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风险“一坡一卡”项目管理,形成地质灾害“一坡一卡”数据库。

加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成果信息化建设,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信息及时录入“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系统”,成果数据库按时提交审核。

2.持续做好地质灾害专业监测。

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改进提升监测预警手段。

在专业监测网络基础上,选择规模较大、威胁人数较多的风险防范区,新建预警监测点1个。

严格落实3个使用中监测点的管护责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数据准确可靠、预警及时发布。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数据分析,开展数据准确性校核,实现群专结合监测网络高效运作和多方联动,构建智能防控体系。

3.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管理。

全面加强在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开展治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

加强已竣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护,开展对建成一定年限以上治理工程的复查维护,确保防治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

4.持续落实“地灾智治”贯彻应用。

以“地灾智治”迭代升级为契机,持续推进应用贯通。

持续梳理更新用户信息,夯实数字人防体系;优化调查成果应用,及时完成信息化注入和数据归集;深化“地灾智治”应用,实现“驻县进乡”技术队伍、群测群防网格员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提升指挥调度能力;落实“叫应叫醒”机制,确保地质灾害防治业务链条闭环,提高任务响应效率。

进一步加强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的建议

进一步加强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的建议

后 ,各地 严 格按 照省 厅要 求 ,把创 建地 质 灾害 “ 有 十
县 ”和 “ 五到位” 国土 资源 所作为提升基层地质 灾害防
治 能 力 的 重 要 抓 手 ,找 差距 、查 问 题 , 以创 建 促 提 高 ,
‘ ■
是近年来 ,随着农 民收入 的不断增加 ,农村 改扩
基层地质 灾害防治能力不 断增强。主要表现在 :一 是地 质灾害 防治共 同责任机 制、巡排查制度等地质 灾害 防治 机制体 制不断完善 ;二是 防治专业机构和 队伍不 断增强 扩大 ,全省4 个地 质灾害防治重点县 ( 、区 ) 设立 8 市 均
是 由易发 区所在 乡 ( ) 民政府 以政府聘用 的 镇 人
形式 。与辖区 内地质 灾害群 测群防 员签订 劳动合同 ,明 确 其责任 义务 ;二是 在选择 群测群防 员时 ,以村干部和 骨干群众 为主 ;三是 县级财政每年安排 专项资金 ,用于 群测群 防工资 、装备和培 训等三方面 ,工 资采 取直补的 方式 ;四是建立年度考核 制度 ,每年 由乡 ( )人民政 镇
急 能 力建 设 。
j 茏 : 0 魏 ■ 够 ■
玖 伍 鬟

间,全 省成 功避让的3 起地质灾害 中 ,全部 由基层 群测 5 群 防体 系及时发现预警 ,及 时撤离转移 ;四是地 质灾害 防治工作逐步深入群众心 中 ,通过各种媒体形 式的宣传 培 训 ,全社会对地质 灾害防治工作有 了更深 的认识 ,全 民 防 灾 的局 面 正 在 形 成 。
臻’
∥ ‘| 要 }

府和县 ( 、区 )国土资源局有关人 员对 监测台帐等进 市
行检 查 ,按照合 同严格 奖惩 ,确保地质 灾害群测群防 员 队伍 拉得出 、打得响。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地质灾害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灾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全年无因地质灾害导致的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2、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全覆盖,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准确。

3、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治理,完成重点隐患点的治理任务,消除一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

4、增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全社会应对地质灾害的综合能力。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坚持以防为主,加强监测预警,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对于难以治理或治理成本过高的隐患点,采取避让措施;对于具备治理条件的隐患点,及时进行治理。

2、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按照行政区划,实行属地管理,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3、群测群防,全民参与。

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作用,建立健全群测群防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4、科学防治,注重实效。

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监测手段和治理技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工作内容(一)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1、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排查山区、丘陵区、矿区、交通干线、水利设施、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区和重要基础设施周边的地质灾害隐患。

2、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地质灾害隐患台账,明确隐患点的位置、类型、规模、威胁对象、监测责任人等信息。

3、定期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复查,及时掌握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对新发现的隐患点及时纳入监测范围。

(二)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1、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专业监测设备,实行 24 小时实时监测。

2、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落实群测群防责任人,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明确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和避险场所。

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度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度是指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各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安排和规范。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度,对于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应起到重要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健全地质灾害信息报告和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及时发布灾害信息,提供必要的救援和救助。

其次,企事业单位应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

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和预案,并落实相应的经费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对于存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企事业单位,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再次,个人也应担负起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

个人要加强对自身所处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的了解,遵守相关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采取主动的防范措施减少灾害风险。

个人要加强自我教育和培训,提高自己的应急处置能力,遇到灾害时要保持冷静并按照预案做好紧急避险和求救工作。

最后,建立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违反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的单位和个人,应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依法进行处罚和惩处。

同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激励,打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之,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各方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防治应急工作,为建设安全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国家,地震、滑坡、地面塌陷等灾害频发,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损失,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