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阅读答案
29.景公之时(古文课外阅读训练)
【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二十九】景公之时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狐白之裘③,坐于堂侧陛④。
晏子入见,立有间⑤,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⑥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令所睹⑦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⑧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事者兼月,疾⑨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注释】:①景公:齐景公。
②雨(yù)雪:下雪。
雨,用作动词。
霁(jì),雨后或雪后初晴。
③狐白:狐狸腋下的白毛。
狐白之裘:集狐腋下的白毛制成的裘(皮衣)。
这是裘中最珍贵的.④陛:宫殿的台阶。
⑤间:一会儿。
⑥闻命:闻教,受教。
这是尊敬对方,得其教诲。
表示接受对方意见的敬辞。
⑦睹:看见的。
⑧循:巡,巡查.⑨疾:病困。
【练习题】: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被.狐白之裘(同“披"散开,穿着。
)(2)逸.而知人之劳(安逸)(3)出裘发粟与.饥寒者(给,给予)(4)所睹于途.者(路)2、翻译下面句子: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答: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
现在你不知道。
3、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命出裘发粟,与饥寒。
”?答:晏子以古代贤君为例,用“讽刺”的方法让景公知道他养尊处优,不知百姓之饥寒,晏子的言语令景公感到惭愧。
4、景公的笑带有怎样的意味?答:景公的笑尴尬地掩饰自己的失言。
5、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孔子的话的理解。
答:这句话是对晏子和齐景公的赞扬,晏子能够巧妙的说出自己给齐景公的劝诫,而齐景公也能迅速接受并按照晏子的进言做出相应的反映。
这里给出了四个模范,一个模范的君王,一个模范的臣子,一个模范的劝诫方式和一个模范的纳谏方式。
部编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三)
部编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三)一、女娲补天往古⑴之时,四极⑵废,九州⑶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⑷。
火爁làn焱yàn⑸而不灭,水浩溔yǎo⑹而不息。
猛兽食颛zhuān民⑺,鸷zhì鸟⑻攫jué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áo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jì州⑼,积芦灰以止淫水⑽。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hé,冀州平⑾,狡[jiǎo虫死,颛zhuān民生⑿。
注释:⑴往古:很远的古代。
⑵四极:天的四边。
远古时人错误地认为天的四边都有柱子支撑着。
⑶九州:泛指中国的土地。
⑷这两句说:天不能完整地笼罩大地,地不能周全地承受万物。
兼,合拢。
覆,覆盖。
⑸爁焱:大火燃烧的样子。
焱,火花。
⑹浩溔:水势浩大。
⑺颛民:善良的人民。
⑻鸷鸟:凶猛的大鸟。
攫:用爪抓取。
⑼远古人类认为水灾与龙作怪有关,故女娲杀黑龙以拯救冀州。
冀州,古九州之一,这里泛指中原地带。
⑽淫水:泛滥的洪水。
⑾这四句话说:苍天修补起来了,天的四边扶正了,洪水涸竭了,中原平定了。
涸,干枯;平,平定、安定。
⑿生:得以生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天不兼覆.,地不周载()(2)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3)断.鳖足以立四极()(4)狡虫死,颛民生.()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以”与“杀黑龙以济翼州”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策之不以其道B.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用短文中的信息填空。
这则神话选自《淮南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远古人类为改变生活环境而进行的无畏斗争。
以女娲为例,她面对险恶环境,英勇奋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了人类祖先与天地奋战的雄伟气魄和创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4.传说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这个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文言文阅读。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于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
妻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①景公:齐国国君。
②霁(jì):天放晴。
③被:同“披”。
④陛:皇宫的台阶。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实味不同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②晏子避席对曰()③晏子入见,立有间()④逸而知人之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其/实味/不同2.①捆绑;②座位;③一会儿;④舒服(安逸、安乐、安闲)3.①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及翻译.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及翻译一、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译文: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
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
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
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其始折旋疾徐.()(2)乃四顾胆落()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___________(2)椎鼓径进……____________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2分,各1分)(1)慢;(2)看。
12.(4分,各2分)(1)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
(2)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13.(2分)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二、鲁人徙越读下列这则文言文,回答14~16题(6分)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屦: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译文:鲁国有个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想移民到越国去。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卷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乙】景公①之时,雨②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②雨(yù):下。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臣之妻私臣私:②时时而间进间:③公被狐白之裘被:④晏子对曰对:(2)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3)齐威王的“善”,带来的最终结果是“”(用原文回答);齐景公的“善”,可以看出他具有的君主风范。
(4)请结合【甲】【乙】两个语段,简要说说邹忌和晏子是怎样劝说国君的。
【答案】【小题1】偏爱,间或,偶尔,同“披”,穿着,回答【小题2】略【小题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从谏如流【小题4】略【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意思的掌握。
①句意:我的妻子偏爱我。
私,偏爱。
②句意: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
间,间或,偶尔。
③句意: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
被,同“披”,穿着。
④句意:晏子回答说。
对,回答。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初一上册文言文模拟语文质量检测试题附解析1
初一上册文言文模拟语文质量检测试题附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乙)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①绝编②,迨③能倍④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
②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牛筒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③迨:等到。
④倍:通“背”。
(1)下列对甲文中欧阳修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幼年丧父B.经济困难C.身体不适D.勤奋好学(2)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3)参考字典解释,谈谈“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惟”的义项:①思,考虑。
②只,只有。
③句首语气词。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为止。
(5)欧阳修和司马光的故事,在学习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2.课外文言文阅读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①。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③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④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②陛:宫殿台阶。
③雨(yù):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④闻命: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2007年省市田单即墨之战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幸轊①。
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
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
即墨大夫出战而死。
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
”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
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
三年而犹未下。
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
”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
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
立乐毅为齐王。
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注:①车轊(wèi):车轴头。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分)①皆以轊折车败败:②期年不克克:③各去城九里而为垒去:④南面而王耳王:9.下列句中的“之”与“或谗之于燕昭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陋之有B.将军宜枉驾顾之C.辍耕之垄上D.怅恨久之10.翻译下列句子。
(3分)①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幸轊。
译:②汝何敢言若此!译:11.文中的燕昭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8.(4分)①坏:损坏②攻下;战胜③距离;离开④称王9.(2分)B(代词,代人)10.(3分)①(2分)田单让家族的人都用铁皮包裹车轴头。
(得分点:以、笼)句子基本正确,两句都无标点扣1分,错别字不计②(1分)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得分点:何、句式)(在翻译基本正确的基础上,按得分点给分)11.(2分)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不轻信谗言、办事果断(学生如从反面答“善用权术”也算对)(答对一点得全分)意思对即可。
14.2007年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4题。
(12分)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为御史中丞③。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草书大王、居芝兰之室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草书大王、居芝兰之室
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
试题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雨(yù)雪: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陛:宫殿的台阶。
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2)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
(3)立有间()(4)寡人闻命矣。
()
2、翻译句子:
(1)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2)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3、景公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这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天的领导者有什么借鉴意义?
答案
1.(1)下雪(2)通“披”,穿着(3)一会儿(4)领教、受教
2.(1)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却不那么冷。
(2)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后会想到别人还饿着,自己穿暖后会想到别人还冻着,自己安逸后会想到别人辛劳着。
文言文阅读《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并回答问题
文言文阅读《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并回答问题
一、文言文原文
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雨(y )雪: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陛:宫殿的台阶。
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二、回答课后习题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
(2)立有间()
(3)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
2、翻译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3、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三、习题参考答案
1、①雨后或雪后转晴②一会儿③通"披"
2、我听说,古时候贤明的君主,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自己消闲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现在你不知道啊。
3、因为晏子的谏议有说服力,更为重要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
《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
《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晏子③②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⑤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①景公:齐景公。
②霁(j):雨后或雪后初晴。
③晏子:名婴,齐国宰相,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④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
⑤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意思是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4分)⑴晏子谏景公()⑵晏子对曰()⑶公被狐白之裘()⑷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2、以下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水落而石出者B、坐于堂侧阶墨子闻之起于鲁C、公被狐白之裘温而知人之寒D、晏子能明其所欲其如土石何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4、从这则故事来看,你认为晏子或景公是怎样的人?(选一人作答)(2分)5、晏子对齐景公说这段话,目的'是提醒执政者要怎么做?(请用范仲淹的话来回答)(2分)参考答案1、(2分)(1)向君王提意见,提意见。
(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⑵回答。
⑶身穿(通:披)⑷挨饿受冻的人。
2、C。
3、(2分)(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
4、(2分)晏子是一个了解民情,敢于并善于劝谏的人。
景公是一个能听取、采纳正确意见(即善于纳谏),并能付诸行动的人。
5、(2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
2023重庆市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重庆市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课外文言文阅读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①。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③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④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②陛:宫殿台阶。
③雨(yù):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④闻命: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饱而知人之饥 /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B.雨雪三日而不霁 / 切问而近思C.婴闻之古之贤君 / 有闻而传之者D.温而知人之寒 / 温故而知新(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
(3)这则故事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2.对比阅读(古文阅读)(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家中来营①者,多称尔②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③,此君子也。
余服官④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⑤。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注释)①营:军营。
②尔:你。
③处约:处在困顿之中。
④服官:为官。
⑤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不要丢掉从我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一贯相传的家风。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齐景公衣狐白裘的阅读附答案
齐景公衣狐白裘的阅读附答案
齐景公衣狐白裘的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齐景公衣狐白裘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披狐白①之裘,坐堂侧陛②。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者饱而知人之饥,暧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注]①狐白:狐腋下的`白毛。
②坐堂侧陛:坐在殿堂的台阶上。
1、用“/”线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文中划线的词。
①衣()②见()③逸()
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谈谈晏子或景公的人物形象。
(选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2、①穿、披②拜见③安逸
3、于是下令拿出皮裘和粮食送饥寒的人。
4、晏子:机智、善良。
例如:语言描写“婴闻古之资者……今君不知也”,
景公:善于纳谏,例如:行动:乃下令出裘粟,与饥寒。
部编版五年级(五升六)文言文阅读衔接试题(四)(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五升六)文言文阅读衔接试题(四)(有答案解析)班级姓名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或①牵牛来责蹊田②者。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③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注释】①或:有人,有的人。
②蹊田:践踏田地。
③策:通“册”。
④恬:心神安适。
(1)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已而复如初(________)②冕因去(________)(2)文中写佛像“狞恶可怖”,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王冕是一个青春励志的典型。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悟呢?【答案】(1)又,再;离开(2)从侧面烘托了王冕痴迷于学习的精神(3)参考:王冕在艰苦的条件下发愤学习,现在的初中生比王冕的学习条件要优越很多,没有理由不努力学习。
【解析】(1)本题中①复:根据句意翻译为“又”②去:今义:距离、除去等多重意思,古义:离开,根据句意翻译为“离开”。
(2)文章主要写王冕痴迷学习,写到佛像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是为了突出体现了王冕痴迷于学习,不在乎自己身处何地,这些与学习不关的东西都不是他所在意的,这在人物描写上属于侧面描写。
据此作答即可。
(3)文章主要讲述了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
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此作答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初二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答案
初二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段和诗歌,完成下面练习。
清白堂①记(节选)[宋]范仲淹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
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
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④不可竭。
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
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因署其堂,曰:“清白堂”。
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
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宝元二年记。
(注释)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
②芟(shān):除草。
③扃(jiōng):关锁。
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
⑤饵:吃。
⑥忝(tiǎn):玷污。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①绠不可竭________ ②三日而后汲视________ ③悦人襟灵________(2)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
(用“/”断三处)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4)结合《清白堂记》的相关内容,阅读王十朋的《清白堂》,品析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清白堂(南宋)王十朋钱清地古思刘宠①,泉白堂虚忆范公。
印绶纷纷会稽守,谁能无愧二贤风?(注释)①钱清:在绍兴市西北。
刘宠:东汉时期任会稽太守,整治官吏,抚恤百姓,政绩卓著。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景公之时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③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令所睹于途者,无闻其乡;所睹于里④者,无闻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2019年五年级课外文言文古文阅读(部编版,带答案)
2019年部编版五年级古文课外阅读文言文练习(带答案)一、景公之时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雨(yù)雪: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陛:宫殿的台阶。
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2)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3)立有间..()(4)寡人闻命..矣。
()2、翻译句子:(1)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2)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3、景公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这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天的领导者有什么借鉴意义?二、永之氓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1.解释加点词:(1)永之氓咸.善游()(2)乘小船绝.湘水()(3)吾腰.千钱()(4)有顷,益.怠()2.翻译句子。
(1)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译文:(2)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译文:(3)汝愚之甚!蔽之甚!译文:3.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三、田登作郡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注解:田登,人名。
上元:元宵节)1.解释加点词:(1)田登作郡,自讳.其名。
()(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2.翻译下列句子。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模拟检测试卷含解析1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模拟检测试卷含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景公之时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③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令所睹于途者,无闻其乡;所睹于里④者,无闻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者兼月⑤,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雨(yù)雪: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②陛:宫殿的台阶。
③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
⑤兼月:两个月。
兼,两倍的。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立有间/飞漱其间B.乃令出裘发粟/征于色,发于声C.令所睹于途者/道听途说D.无言其名/名扬四海(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结合原文,根据你的理解,晏子是如何劝说景公的?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张仪岂不诚大丈夫乎②父命之③以顺为正者(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孟子》语言流畅,善于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感染力,对于后代的散文有较大的的影响。
语文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题附解析1
语文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题附解析1一、文言文1.课外文言文阅读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①。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③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④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②陛:宫殿台阶。
③雨(yù):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④闻命: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饱而知人之饥 /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B.雨雪三日而不霁 / 切问而近思C.婴闻之古之贤君 / 有闻而传之者D.温而知人之寒 / 温故而知新(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
(3)这则故事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2.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汝①人识字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②不识之乎。
一岁,聘楚士训其子。
楚士始训之搦管③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
”书二画,训曰:“二字。
”书三画,训曰:“三字。
”其子辄④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
”其父喜从之,具币⑤谢遣楚士。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⑥,久之不成。
父趣⑦之。
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多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注释)①汝:汝州,在今河南省西部。
②累世:连续几代。
③搦管:拿毛笔。
④辄:就。
⑤具币:准备钱币。
⑥治状:写请柬。
⑦趣:同“促”,催促。
(1)下列句中画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汝有田舍翁/不舍昼夜B.归告其父曰/归心似箭C.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撒盐空中差可拟D.久之不成/尊君在不(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天下姓字多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3)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刺骨。
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
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宠爱。
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1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晏子③②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⑤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①景公:齐景公。
②霁 (j ì):雨后或雪后初晴。
③晏子:名婴,齐国宰相,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④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
⑤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意思是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⑴晏子谏景公()⑵晏子对曰()⑶公被狐白之裘()⑷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10.以下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水落而石出者B.坐于堂侧阶墨子闻之起于鲁C.公被狐白之裘温而知人之寒D.晏子能明其所欲其如土石何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1)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12.从这则故事来看,你认为晏子或景公是怎样的人?(选一人作答)(2分)13.晏子对齐景公说这段话,目的是提示执政者要怎么做?(请用学过的古文中的话来回答)(2分)参考答案:9.(2分)(1)向君王提看法,提看法。
(用示意比方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⑵回答。
⑶身穿(通:披)⑷挨饿受冻的人。
10.(3分)C 。
11.(2分)(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
原创:《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含答案
原创:《鱼我所欲也》⽐较阅读,含答案晏⼦谏景公景公之时,⾬雪三⽇⽽不霁。
公被狐⽩之裘,坐于堂侧阶。
晏⼦⼊见,⽴有间。
公⽈:“怪哉!⾬雪三⽇⽽天不寒。
”晏⼦对⽈:“天不寒乎?”公笑。
晏⼦⽈:“婴闻古之贤君,饱⽽知⼈之饥,温⽽知⼈之寒,逸⽽知⼈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善!寡⼈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令所睹于途者,⽆问其乡;所睹于⾥者,⽆问其家;偱国计数,⽆⾔其名。
⼠既事者兼⽉,疾者兼岁。
孔⼦闻之⽈:“晏⼦能明其所欲,景公能⾏其所善也。
”选⾃《晏⼦春秋·内篇谏上》翻译齐景公在位的时候,雪下了⼏天不放晴。
景公披着⽤狐狸腿下⽩⾊的⽪⽑缝制的⽪⾐,坐在朝堂⼀侧台阶上。
晏⼦进去朝见,站⽴了⼀会⼉,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天,但是天⽓不冷。
”晏⼦回答说:“天⽓不冷吗?”景公笑了。
晏⼦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饱却知道别⼈的饥饿,⾃⼰温暖却知道别⼈的寒冷,⾃⼰安逸却知道别⼈的劳苦。
现在君王不知道了。
”景公说:“好!我明⽩你的教育了。
”于是命⼈发放⽪⾐、发放粮⾷,给那些挨饿受冻的⼈。
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
⼠⼈已任职的发给两个⽉的粮⾷,病困的⼈发给两年的粮⾷。
孔⼦听到后说:“晏⼦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他认识到的德政。
”9.解释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3)公被狐⽩之裘被:(4)乃令出裘发粟裘:10.翻译下列句⼦(4分)(1)此之谓失其本⼼(2)婴闻古之贤君,饱⽽知⼈之饥11.⽂段(甲)中画线句⼦强调的是:(2分)12.⽂段(⼄)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答案:9.何加:有什么好处得,通“德”,恩惠,这⾥是感激的意思被:同“披”,披着,穿着裘:⽪⾐,御寒的⾐物10.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恶之⼼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吃饱了却想到别⼈的饥饿11.有的⼈“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这就是失去本⼼“义”的表现12.作为君王要以民为本关⼼百姓的疾苦,不可⾼⾼在上,那样就会失去民⼼--------------------------------------------------------------公孙仪1相鲁⽽嗜鱼,⼀国尽争买鱼⽽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谏⽈:“夫⼦嗜鱼⽽不受者,何也?”对⽈:“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3之⾊;有下⼈之⾊,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不能⾃给鱼;即⽆受鱼⽽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给鱼”此明夫恃⼈不如⾃恃也(《韩⾮⼦·外储说右下》)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迁就他⼈2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1)蹴尔⽽与之( )(2)万钟则不辩礼义⽽受之( )(3)公孙仪相鲁⽽嗜鱼( )(4)其弟⼦谏⽈( )22.翻译句⼦(4分)(1)⼀箪⾷,⼀⾖羹,得之则⽣,弗得则死(2)夫⼦嗜鱼⽽不受者,何也?23.甲⽂“此之谓失其本⼼”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24.⼄⽂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2分)25.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2分)26.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分)答案:(四)阅读两个⽂⾔语段21.(1)⽤脚踢(2)通“辨”,分辨(3)特别喜欢(很爱好)(4)他,指公孙仪22.(1)⼀碗饭,⼀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2)先⽣喜欢鱼却不接受(别⼈送给的)鱼,为什么呢?23.万钟则不辨礼义⽽受之(或:乡为⾝死⽽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如⽤⾃⼰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24.此明夫恃⼈不如⾃恃也25.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律),清正廉明的⼈26.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前如何抉择的问题译⽂: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都的⼈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仪先⽣却不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雨(y )雪: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陛:宫殿的台阶。
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
(2)立有间()
(3)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
2、翻译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3、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1、①雨后或雪后转晴②一会儿③通披
2、我听说,古时候贤明的君主,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自己消闲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现在你不知道啊。
3、因为晏子的谏议有说服力,更为重要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