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思想倾向及成因-8页精选文档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思想倾向及成因一、历史和《三国演义》中的“尊刘贬曹”“尊刘贬曹”是罗贯中进行小说叙事时存在的主要思想倾向,也是作者着力表达的思想主旨。
具体而言,全书用鄙视、讽刺的口吻来写曹操,将曹操描写成厚黑、狡诈、残忍的奸臣。
如《三国演义》第四回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第十七回曹操嫁祸于粮官,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心变矣。
”遂杀之。
曹操还残忍地杀害如伏皇后、董承、弥衡、杨修等人。
罗贯中在这些人被杀后,反复用诗句来称颂他们的志节,以反衬曹操的残忍;并将司马氏篡曹魏政权归为天理循环、因果报应,《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有诗曰:“魏吞汉室晋吞曹,天运循环不可逃。
”与塑造曹操奸臣形象不同的是,罗贯中十分注重抬高、美化刘备的明君形象。
刘备有汉室血统,有仁德、谦让之心,如三让徐州、携民渡江、入益州不夺同族基业。
刘备的仁德、宽厚、礼贤下士令将士谋臣死心塌地为他尽忠。
在《三国演义》中,每当曹操失败时,罗贯中就用令人拍手称快的辞藻,而刘备失败时则用令人叹息的语句;其称曹操时,经常用“曹贼”“奸雄”等恶名,甚至还直呼为“阿瞒”,而称刘备则用“先主”“皇叔”等尊称。
可见,其“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非常明显。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极力尊崇刘备,贬低曹操。
然在《三国志》中,陈寿却尊曹魏为正统,给予建立魏蜀吴三国的曹操、刘备、孙权都很高的评价,不愧是乱世中的枭雄。
曹操和刘备既有宽厚、礼贤下士、英勇善战的优点,也有狡诈、残忍的阴暗面,不存在孰尊孰卑的问题。
但在《三国演义》中对二人的评价却天差地别:一个被尊为万古流芳的仁君,一个被贬为遗臭万年的奸臣。
罗贯中“尊刘贬曹”思想倾向的形成,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与罗贯中的生平经历密不可分;第二,与我国民间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等有关;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则是我国千年形成的正统文化及其政治思想观念的影响。
二、生平经历对《三国演义》创作的影响是“尊刘贬曹”思想倾向形成的内在原因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三国演
《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中国古代士人大都抱有深刻的政治理想,其突出的人生特征就是热衷将个人价值投注于天下国家。
他们非常愿意将儒家所设定的人生进取程式,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付诸实践。
在这样的人生进取过程中,士人也随之树立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文情怀。
尽管在中国古代一般的哲学著作或其他门类著作的表述里,这两方面内容的情怀往往相提并论,但在实践中,古代士人却大多侧重于“兼济天下”。
其主要表现便是大多数士人尽管没有“达”,但兼济天下的志向却未曾泯灭。
易言之,绝大多数古代士人即使政治进取受挫,甚至绝望之际,也还是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或“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沉重使命感。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士人在“达”与未“达”的不同人生程途中,“兼济天下”情怀的表现方式和手段也因之有所不同:“达”的士人更多地以政治业绩和功勋加以体现,而未“达”士人则更多地以诗、词、文、赋加以表现。
随着中国古代文学题材的增加,古代小说也逐渐成为体现士人人文情怀的方式与手段,而《三国演义》就是这方面的开端。
从题材性质和故事主要内容看,《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
一般说来, 在这类题材作品创作中,作者的人文情怀的表达相对困难;尽管如此,作者还是非常成功而明确地体现出了特定的人文情怀,主要是尚理倾向。
一、《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所谓尚理倾向是指小说作者通过人物性格刻画、故事情节描述,以及创作动机的表露所体现出的崇尚理学思想精神的态度。
其中的“理”主要是指宋代以来理学家在其思想主张和学术努力过程中所宣扬的“天理”,其根本内容就是遵守、坚持和实行忠、义、孝、爱、悌一类道德、思想与观念。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带有突出尚理倾向的小说,所表现出的思想精神态度也主要是对这些内容的推崇与张扬。
1、拥刘反曹:对君臣纲常的推崇和坚持从作品的基本思想主题上看,《三国演义》是拥刘反曹的,并以此基本倾向表现了对封建君臣纲常的推崇和坚持。
在该书成书之前,演绎三国故事的文本甚多,除《三国志》等历史著作外,还有《英雄记》、《曹瞒传》等稗史,以及诸如《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杂剧等文学作品。
明清论述题
1、《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如何决定了全书的结构模式与人物刻画?答:《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拥刘反曹,把曹操与刘备两大集团之间的斗争作为主要矛盾来展开。
结构模式:忠奸对立。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决定了以刘为忠,以曹为奸,二者对立的作品结构。
人物刻画:“拥刘反曹”其思想内涵是:提倡“仁政”,反对“暴政”。
历史上刘备借着中山靖王后裔之名成为统治阶级,有着明显的政治野心,有着统治阶级的奸诈和虚伪。
在他的观念当中,“仁”是手段,用以达到为“君”的目的;如果“仁”对于“君”没有帮助甚至阻碍了“君”天下,那么“仁”可以马上推开。
但“拥刘”的思想倾向决定了刘备忠厚仁慈的以正面为主的形象。
《三国》中,刘备是仁义之师,他不但有着争王图霸的胸怀和胆略,忠于友谊,礼贤下士,知人善任,还“仁慈爱民”,每到一地都广施仁政,与民“秋毫无犯”。
作者甚至借他的口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
每与操反,事乃可成也。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他有雄才大略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是一个发扬民主,广招贤才的军事家。
但“反曹”的思想倾向决定了人物塑造上以他狡猾奸诈的性格为主。
他阴险残忍,虚伪奸诈,信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员我”的极端利己主义哲学。
通过逼献帝,杀伏后,称魏王,加九锡等情节,突出其欺君罔上;又通过杀吕伯奢全家,借王壁之头以抚军心,借扰乱军心之罪名杀死杨修,以及割发代首、梦中杀人等情节多方面地描写他的残忍奸诈。
除此之外,对关羽、张飞等刘备集团人物的塑造都偏于正面,反之,对曹操集团人物形象的描写大都负面多一些。
2、“四大名著”中的刘备、宋江、唐僧、贾宝玉的共同特征。
答:3、《水浒传》的线索?开篇为什么要写“洪太尉误走妖魔”?为什么先写高俅后写好汉?答:线索:有两条线索。
一是明的线索,以“忠”“义”二字贯穿全书,因“义”而聚于梁山(聚义厅),因“忠”而归顺朝廷(忠义堂)。
论《三国演义》深刻的思想倾向
争夺“ 王” 魏 的地 位 , 乎 互 相 残 杀 等 , 暴 露 了 统治 阶级 内部 你 死 我 活 的 争夺 。 几 都
收稿 日期 :0 2—0 21 6—1 5
有 目的 地 表 达 了 自己 的 理想 和爱 憎 之 外 ,字 里 行 间也 透 露 了他 的 思 想 倾 向 , 些 思 想 倾 向 的 表 露 大 多 处 这
于 有 意 无 意 之 间 , 体 表 现 主要 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具
一
、
比较 真 实 地 反 映 了东 汉 末 年 混乱 、 荡 的 政 局 , 示 出地 主 阶级 的 内部 矛 盾 和 丑 恶 的本 质 动 揭
东汉从和帝刘肇开始 , 以后 的 皇帝 都 是 幼 年 继 位 。这 样 , 中大 权 不 是 宦 官 把 持 , 是 外 戚 独 揽 。宦 朝 就 官 和 外 戚 之 间 一 直 存 在 着 尖锐 的矛 盾 , 廷 的 政 治 混 乱 , 直接 影 响到 地 方 官 僚 机构 。小 说 的第 一 回 就 反 朝 又
杨 占福 , 郑 萍
( 津市 河西 区职 工大 学 , 津 3 0 0 ) 天 天 0 2 3
摘 要 : 罗贯 中有 很 强 的政 治抱 负, 有 丰 富的 斗 争 经 验 , 的 思 想 倾 向 在 《 国 演 义 》 又 他 三 中体 现 得 淋 漓 尽 致 。 比
如 他 对政 局 动 -  ̄ 失 望 、 民生 痛 苦 的 同 情 、 政 治 军 事 外 交 等 方 面 的独 到 见 解 和 他 的 正 统 思 想 。 他 还 在 诸 葛 亮 、 a t , 对 在 刘 备 、 羽 等 人 物 身 上 展 示 了古 代 人 民 的 理 想 愿 望 和 自己 的 爱憎 情 怀 。这 些 倾 向 是 作 者 有 意 或 无 意 透 露 在 字 里 行 间 关
《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地主要思想倾向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东汉末至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纷扰地年代.汉末大乱,尖锐地社会矛盾激起声势浩大地黄巾起义,震撼了这个腐朽与濒临崩溃地专制皇朝.此后,继之以董卓之乱,群雄角逐,继之以天下三分,鼎足而立,继之以曹丕称帝,平定蜀汉,再继之以司马氏代魏,一统天下.b5E2R。
一.《三国演义》中地思想倾向之——拥刘反曹:正统地历史观北方少数民族占据中原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情绪强烈要求恢复汉民族地正统地位罗贯中:元末明初,号湖海散人,“有志图王者”希望恢复汉民族地主阶级政权地抱负,要唤起汉民族地强烈民族意识,为推翻蒙元贵族地统治而进行斗争前回:赤壁之战之前,交代“三国鼎立”地斗争背景回:刘备集团地兴衰成败回:三国先后被灭,西晋统一刘备:标榜恢复汉室王朝地皇室嫡系.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地理想.“仁德及人”“秋毫不犯”“远得人心,进得民望”“但到处,闻刘豫州,皆跪进粗食”“犹鱼之有水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心灵深处所信奉地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残忍,阴险,奸诈毫无惜民爱民之心二、《三国演义》在人格构建上地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地伦理道德规范,因此,“忠义”思想是小说地另一个鲜明地倾向.p1Ean。
、刘、关、张三人至死不渝地兄弟情义.、关羽——三国“三绝”之“义绝”,被视为“义”之化身.()关羽对结义大哥刘备地“忠义”.()关羽之义,不仅是对刘备,也有对曹操地“义”.、诸葛亮——“忠”之楷模.三、赞美“智慧”是小说地第三个思想倾向.、诸葛亮——三国“三绝”之“智绝”,是“智慧”地化身.、善用人才地智慧人物——曹操他把人才问题看作政治斗争中最根本地战略问题,他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形象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公元-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地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中曹魏地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本为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DXDiT。
说《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说《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梅河口市山城镇中心校赵长胜《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前后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是以儒家道德思想为中心,从维护封建统治立场出发,不但承袭了“正史”和平话戏曲中的一些封建意识,而且还根据当时封建统治需要有所强化,反映出封建正统观念,对统治权威的影响表现复杂的时代背景,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在复杂的历史思想下,他推崇“忠”“义”,主张用“王道”“仁政”治理天下。
向往仁政,反对暴政拥刘贬曹思想贯穿整个小说始未。
一、研究《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需注意两点:1、它是在集体创作的长期过程中形成的。
作者有民间艺人,也有封建文人,他们的政治,艺术观点和创作意图各有差别,在漫长时期的传说和口头,书面的艺术创作里,集纳和熔铸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内容,所以《三国演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思想倾向。
2、它是一部历史小说,它虽然有一定的虚构和想象,但又必须受到历史的束缚,即故事的基本历史轮廓,重大的历史事件、主要任务、重大活动都必须符合历史事实,这就造成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有时不免同历史事实产生矛盾。
二、“拥刘贬曹”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既有作者主观思想的因素,也有客观历史原因。
思想倾向即个人主观感情,属于思想领域范畴。
但人是社会的人,不会也不可能孤立存在,他的社会属性,影响着决定着他的思想情感。
任何一种思想倾向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孤立存在的,它必然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因此,要探讨“拥刘反曹”思想倾向产生形成的背景,应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
《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东汉末至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纷扰的年代。
汉末大乱,尖锐的社会矛盾激起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震撼了这个腐朽与濒临崩溃的专制皇朝。
此后,继之以董卓之乱,群雄角逐,继之以天下三分,鼎足而立,继之以曹丕称帝,平定蜀汉,再继之以司马氏代魏,一统天下。
一.《三国演义》中的思想倾向之—-拥刘反曹:正统的历史观北方少数民族占据中原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情绪强烈要求恢复汉民族的正统地位罗贯中:元末明初,号湖海散人,“有志图王者”希望恢复汉民族地主阶级政权的抱负,要唤起汉民族的强烈民族意识,为推翻蒙元贵族的统治而进行斗争前50回:赤壁之战之前,交代“三国鼎立”的斗争背景50~115回:刘备集团的兴衰成败116~120回:三国先后被灭,西晋统一刘备:标榜恢复汉室王朝的皇室嫡系。
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
“仁德及人"“秋毫不犯”“远得人心,进得民望"“但到处,闻刘豫州,皆跪进粗食”“犹鱼之有水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心灵深处所信奉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残忍,阴险,奸诈毫无惜民爱民之心二、《三国演义》在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因此,“忠义”思想是小说的另一个鲜明的倾向.1、刘、关、张三人至死不渝的兄弟情义.2、关羽——三国“三绝”之“义绝”,被视为“义"之化身。
(1)关羽对结义大哥刘备的“忠义”。
(2)关羽之义,不仅是对刘备,也有对曹操的“义”.3、诸葛亮——“忠”之楷模。
三、赞美“智慧”是小说的第三个思想倾向。
1、诸葛亮——三国“三绝”之“智绝”,是“智慧”的化身。
2、善用人才的智慧人物——曹操他把人才问题看作政治斗争中最根本的战略问题,他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形象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浅谈_三国演义_中_尊刘贬曹_的思想倾向
演义小说所要表达的价值观念。
在某种程度上将历史的审视伦理化、政治的评判道德化了。所谓
(一)体现了历史正统观
‘拥刘反曹’的倾向,就是由这一‘道德伦理法庭’的审判而形成的
对血统的尊崇和敬仰正是封建统治奉行的传统观念,也是封 结果。”⑩而通过对“尊刘贬曹”这种思想倾向原因的探究,可以看
建统治阶级用来维护统治的一种理论。刘备出身微贱,势力单 出小说中主张历史正统观、崇尚忠义的人格价值观以及追求仁政
《白光》中的主人公孔乙己、陈士成在童子试中屡考不中,人已老 对千百万家庭教育子女自强进取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科举制
了,还是童生,或称老童生。当然,如果县、府、院三级考试都录取 度也的确为国家选拔了不少治国安邦的有用之才。
了,进入府学、州学或县学的,称为进学,然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科举制与读书、做官是直接相联的。封
作者简介:王思齐,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6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
·教育文化·
2 009. 7(中)
加府、州学院每年举行的岁试,录取者方可获得“秀才”资格。参 度上体现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即使是最寒微的学子,只
加童子试者,不论年龄,都只能称作“童生”。鲁迅小说《孔乙己》、 要考试及第,就能进入上层社会。科举制对鼓励平民男子进学、
2 009. 7(中)
浅谈《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王思齐
摘 要 “尊刘贬曹”作为《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贯穿于整个小说的始末,特别表现在对刘备、曹操两大集团代表人物
形象的塑造中。作者罗贯中以儒家道德思想为核心,糅合民众情感,不仅反映出封建正统观念对统治权威的影响,更表现了
复杂的时代背景和民族文化背景影响下,人民政治上向往“仁政”,人格上注重道德的价值观念。
浅析《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思想
浅析《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思想“拥刘反曹’,思想是《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此书面世以来历代读者争论最多的话题,艺术上又有“七实三虚”的特点,两点互相联系,显示了作者明君贤相的政治理想的寄托和追求。
因此,本文就着重对“拥刘反曹”思想的进行浅析。
关键词:三国演义罗贯中拥刘反曹七实三虚《三国演义》中表现出的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而《三国演义》中却赋予他“乱臣贼子”的性格特点,把他描绘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艺术典型。
而刘备则被刻画为胸怀大志,礼贤下士、善纳忠言、体恤百姓的一代仁义之君。
“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在毛纶、毛宗岗修改后的《三国演义》中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拥刘反曹”倾向的形成,具有多方而复杂的原因。
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是原因之一。
但还不是罗贯中“拥刘反曹”思想倾向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们应看到,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口睹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有感于人民饱受元蒙统治之苦的现实,站在汉族的立场表现历史,评判历史,自然应以蜀汉为正统,以表达自己的民族情感。
我们还应注意到下层群众的审关观念、是非标准对“拥刘反曹”倾向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东坡志林》所载薄劣小儿听三国故事“闻刘玄德败擎壁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说明“拥刘反曹”的倾向在三国故事刚流行时即在群众中形成了。
辽、金、宋、元时期,民族矛盾加剧,汉族政权失败,异族入主中原,人心思汉,这对“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形成不无关系。
应该说,作者罗贯中的明君贤相的政治理想,才是形成其作品“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主要因素。
罗贯中有抱负、有理想,并有丰富的政治斗一争经验但一生颇不得志。
清人顾菩《塔影园集》卷四记罗贯中曾“客霸府张士诚所”。
张士诚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
政治上的不得志,客观上促进了他的文学创作。
于是,他渊博的学识,远大的理想和胸中的不平便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了。
浅论《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浅论《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文章来自/一剖析《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必需留意的几点第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阅历了一个由面见传播过程当中大众整理到后代作价定稿这样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时期不同,阶级不同,作品中融入的思想就不同。
第二,作为一个历史演义小说,它固然有一定的虚拟和想象,但又必需遭到历史的约束,即故事的根本历史轮廓,严重的历史事情、主要任务、严重活动都必需契合历史事实,这就形成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有时难免同历史事实产生矛盾。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之一“拥刘反曹”认真阅读《三国演义》我们能够看出,《三国演义》是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
反对刘蜀鄙弃曹魏。
第一,从作品篇幅来看,全书共120回,1~50回主要写赤壁之前,各路诸侯镇压黄巾起义和征伐董卓的过程,实践上是交代了“三国鼎立”的来龙去脉和斗争背景。
51~11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兴衰成败的迂回过程。
第16~120回写三国先后被消灭,统一于晋,能够看出,刘备集团兴起的最晚而又衰落的最早,且在三国之洪力气最弱,这是历史事实,是小说作家所无法改动的。
固然如此,作者在构思时却表现了他的偏爱,将全书的主要篇幅留给了刘备集团。
第二,从三国关系的处置上看:刘备集团是三国当中最弱小的,但是作者却把它作为中心,将最强大的曹魏作为蜀汉的对立面,将孙吴置于附属位置,刘备集团在对付主要敌人曹魏的过程中,对东吴是又结合,又斗争。
全书的这种整体构思和规划就是由小说拥刘反曹的主题思想决议的。
第三,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看:《三国演义》中塑造了的两个最具血肉感,给人影响最深的人物形象,即:刘备和曹操。
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作者用心发明出来的,古今中外的任何小说中都很少有像刘备和曹操这样比照如此鲜明的形象,书中鲜明的将刘备写成了受人民大众欢送的仁君形象,写成了忠厚仁义的化身;而将曹操写成了人民大众憎恨的暴君形象,写成了奸诈残忍的化身。
第四,从封建正统思想来看:谈到《三国演义》中的封建正统思想,如今一切的学者都有统一的思想,即“正统”就是与忠君思想有亲密联络的“以复帝为中心的历史观。
《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
《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
关于它的主题,文化大革命前就提出了正统说、忠义说、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反映三国兴亡说等观点。
之后,又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主要有:歌颂理想英雄说、赞美智慧说、天下归一说、讴歌封建贤才说、悲剧说、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宣扬用兵之道说、人才学教科书说、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总结历史经验说,等等。
这些观点,各有根据,各有道理,但又似乎很难从根本上否定其他说法。
对一部书的看法分歧如此之大,只能说明这部书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复杂,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且都各有充足论据。
因此,有人不赞成去研究主题,还有人干脆认为它根本就不存在固定的主题。
我们觉得,一部作品,还是应该有主题;研究一部作品的主题,还是有助于对作品的总体把握。
但是,并不宜企图用几个字或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好,否则,就难免挂一漏万,把本来很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单一化和简单化了。
《三国演义》的主题,可以这样概括:小说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
(一)明君贤臣理想1、推崇仁政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仁是道德观念的核心;仁政是理想社会的蓝图。
孟子认为,一国之中,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
要想作为一国之君,必须首先懂得如何顺民意、得人心,力行仁政王道。
得人心者得天下,能否得人心,关键在于能否行仁政。
小说中的刘备,就是作者极力赞扬的一个力行仁政、堪称仁君的形象。
刘备是织席贩履出身,没大读过书,也没刻意练过武,文墨既不高,武艺也不强。
可他却能由当初的一方小吏,终于成为后来的一国之君,不靠文,不靠武,主要靠的是仁民爱物。
小度写范文从自我传播的内省式思考看《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思想倾向模板
从自我传播的内省式思考看《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思想倾向摘要:《三国志通俗演义》其书的主题意识和思想倾向是众说纷纭,在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论。
而要深刻理解一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主题意识,仅单单从文本一个角度入手,是不够全面和立体的。
理解作家在文学创作的作用和地位也是理解文学作品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受到客观环境的刺激而产生心理活动的这一过程,在传播学中称为“人内传播”。
本文将从传播学中自我传播的视角出发,对《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思想倾向提出新的认识和解读。
关键词:三国演义;思想倾向;人内传播;创作动机关于《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演义》)的主题思想,一直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至今为止,也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
据不完全统计,学者们大概总结出了数十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主要的有:“宣扬正统说、忠义说、拥刘反曹反应人们愿望说、反应三国兴亡说、歌颂仁政说、歌颂统一说、分合说、讴歌贤才说,等等。
”[1][P178]之所以会产生较多说法,究其原因,可能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认识仅仅是基于对《演义》文本的解读上。
一个作家在创造文学作品之前,总有形成其创作驱动力的思想意识——即“为何要创作”在引导作者完成作品,把握了作家的这个动机,对于理解其作品思想主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将《演义》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来看,其传播者,即作者本人的创作心理动机对传播主题的选择有极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因素。
作者的创作心理动机的产生可以理解为自我传播内省式思考的一种结果,而内省式思考又贯穿于作者构思成书的整个文学创作活动中,继而影响着文学作品的传播。
因而,从自我传播的层面上把握作家创作动机、构思和物化的文学创造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深一层次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
一传播学认为,人内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又称自我传播或内在传播,指的是“认知主体以自我为对象,以固有信息和现实的新信息为操作内容,以应对环境为目标,而实现的对自我认知、自我改造的过程。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艺术地再现了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80年西晋重新统一的历史进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真实而深刻地描写了统治阶级各个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民众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表现了他们向往和平统一、拥护清明统治的美好愿望。
书中思想意义相当丰富,从整体来看,应明确一下几点:
①既表现了对军阀混战的乱世的愤慨,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也表现了对任
君贤臣和由他们缔造的清明世界的向往,对重建正常的封建秩序的渴慕。
②基本思想倾向是拥刘贬曹。
这既是承受了民间长期积淀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的必然结
果,也是作者封建正统思想的反映,还与宋元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心理有关。
最重要的是蜀汉集团与曹魏集团的形象本身所包含的社会理想、精神品质、道德风范截然不同,从而表现了作者和人民大众对明君仁政的向往与肯定,对乱臣暴政的反感与否定,这正是与拥刘贬曹思想的实质所在,也与全书的创作主旨是完全一致的。
③引人深思的道德悲剧。
作者满腔热情地歌颂代表公道正义一方的蜀汉集团,刘备、诸葛
亮、关于等主要人物也都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但他们在于邪恶势力及残酷命运相抗争时,却毫无例外地走向了毁灭,这就造成了一种“扶汉有志,回天无力”的悲剧态势,并给其间注入一股悲剧性的伦理力量和情感力量,使全书笼罩着一层悲观、迷惘的色彩,反映了作者对理想幻灭与价值错位的困惑与思索。
但作者把这一场道德悲剧归于天命,在一定程度上又淡化了全书的悲剧精神。
《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及其悲剧精神
《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及其悲剧精神探讨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具有极其博大而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
本文主要讨论《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和它的悲剧精神,小说中拥刘反曹的主旨思想倾向是贯穿作品的主线,也与作品的悲剧精神紧密联系,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确立为整部小说奠定了悲剧基础。
“美好事物的毁灭”,这是《三国演义》悲剧性的最生动写照。
关键词:《三国演义》思想倾向悲剧精神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三国演义》是一部演述汉末魏晋时期群雄争霸的历史小说,取材于东汉末年与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写到晋武帝太康二年(280年)吴亡为止,真实详尽地叙述了当时各个利益集体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历史。
从纵向上看,它描述了从汉平帝中平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共九十七年的历史;从横向上看,它描述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斗争,展示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深厚文化蕴含。
这是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一部关于社会人生的不可多得的启示录。
它的主题思想与悲剧精神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长期以来深深地影响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一《三国演义》所体现的思想《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战争、描写英雄的小说,作为一部从古至今不断被人们阅读、欣赏、阐释的小说经典,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以文学为载体、以文化为传播途径的三国文化系统。
《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 对国家统一的向往罗贯中通过对汉末三国时期历史的艺术再现,表达了拥护仁君、憎恨奸臣、向往仁政的理想,鲜明地表达了广大人民追求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刘备虽为汉室之胄,但起家仅是“贩履织席”之辈,张飞以卖酒屠猪为生,而关羽更是一个流浪江湖的碌碌小贩。
此后刘备连遭困厄,流窜不定而寄人篱下,久而“叹髀肉复生,潸然泪下不住……曰:‘……日月蹉跎,老之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论三国演义中的择主思想
论《三国演义》中的择主思想摘要三国既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谋士争雄的时代,在各大英雄的背后正是其谋士的精彩绝伦,他们各为其主,也为了自己在历史上留名而无不穷尽自己的智慧。
在这一时期时期涌现出很多卓越的人才,从《三国演义》中,我们会想到,袁绍的谋士许攸、武将张颌。
董卓的吕布,建立三足鼎立后的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
即曹魏、蜀汉和东吴政权。
魏国有谋士郭嘉、荀彧、程立、司马懿,战将典韦,虎痴许褚等,蜀国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
吴国有儒将周瑜、陆逊、鲁肃、吕蒙等。
就是这个一个时代,曹、刘、孙三人对于自己的下属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考验着下属,但他们的下属同时也在审视着自己的主公。
谋士和武将有着自己的择主之道,他们不仅为了生活,更是为了心中高远的鸿鹄之志。
本论文将主要以三国历史为背景,以择主选士的思想为中心,将会交待三国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借以解释上述因素对择主思想的影响,进而举例说明,从谋士与主公关系以及人物性格特点角度出发研究谋士择主的思想内容,对择主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展开探讨。
关键词:择主;良才;明主;ON THE CHOICE OF THE MAIN IDEAS IN THE ROMANCE OF <THETHREE KINGDOMS >ABSTRACTThe three kingdoms are not only the times of heroism, but also the time for the men to compete for the male. Behind the great heroes, they are the best of their advisers. They are the masters of each of them, and they also have their own wisdom in order to keep their name in history. During this period, a lot of brilliant talents emerged. From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we would think of Yuan Shaode, his advisor and Xu Zhang. Dong Zhuo, Lv Bu, Cao Cao, Liu Bei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Sun Quan three points in the world. Cao Wei, Wu and Shu Han regime. In the state of Wei, Guo Jia, Xun Gong, Cheng Li, Sima Yi, the war will be the war, the tiger's idiot Xu Chu and so on, Shu Kingdom has Zhu Geliang, Guan Yu, Zhang Fei, Zhao Yun, Ma Chao, and so on. Wu Guoyou, Zhou Yu, Lu Su, Lu Lu Xun, Lu Meng etc.. This is a time when Cao, Liu and sun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ir subordinates. They test their subordinates, but their subordinates are also looking at their own masters at the same time. Advisers and generals have their own choosing main road, they not only to live, but also to the hearts of lofty lofty ambition. This paper will mainly take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as the background, take the thought of the choice of the main choice as the center, and will expla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hree Kingdoms as well as the times of the author to explain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factors on the choice of the main thought, and then give an example toillustrate the study of the choice of the counsellor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ster and the Lord and the character character. I want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choosing the main idea on later generations.Key words:choosing the LORD; people; democracy;目录一前言(一)《三国演义》内容的研究范围及趋势二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择主思想的关系(一)《三国演义》的历史文化背景(二)《三国演义》中蕴含的择主思想三生为汉臣死为汉鬼荀文若引决自裁四良木而栖良主而事(一)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赵子龙战功卓著五手足情深至死忠贞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六弃暗投明待甲以戈魏文长择主而降七结论八参考文献九致谢一前言在当今中国新时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新的文学理论、文学研究方法将不断涌现,推动《三国演义》研究的继续深入。
作业浅谈《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用“依史以演义”的独特文学样式,描写了自黄巾军起义直到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
纵观《三国志演义》全书,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太平盛世的明君良臣的希冀。
《三国演义》中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仁君、贤臣、良将的典范;相反,则把魏国的曹操等作为奸邪权诈、残暴害民的代表。
很明显的,全书具有浓烈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从古至今,历史上曹、刘两派孰为正统,向来就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作者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也是众说纷纭。
我认为“拥刘反曹”这一思想倾向体现出来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自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儒家思想也随之深入人心。
正统思想是封建时代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识。
在封建社会里,由于时代的局限,生产力低下。
人们对神灵观念笃信不疑,对自然界了解不多,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封建帝王就是他们的“天”,所以每当遭逢乱世,人们总希望有个“真命天子”出世,给他们带来“甘霖”和“阳光”。
加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观念深深扎根于处于封建时代的广大人民心中,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刘备和汉室是远亲,虽是织草履出身,但作为刘室宗亲他多少有点正统的血缘关系,因而作者这一主张是从下层民众的的思想阶层出发的,体现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另外,在《三国志演义》(第六十六回) 中提出“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
”(第六十六回)这种“唯有德者居之”的主张,是符合人民大众的愿望的,加之刘备从来以“宅心仁厚,知人善任”著称,作者著书立说表明“拥刘”的立场,更容易被接受。
作者生于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元代末年,他与农民起义军有联系,是“有志图王者”,他以蜀汉为正统,是为抒发他要恢复汉族为主的政权的抱负,这和当时受压迫的汉族人民的愿望是一致的。
这些都说明,提出以蜀汉为正统,都是在民族斗争激烈的时候,用它象征汉族政权作为斗争的武器。
浅析《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浅析《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目录摘要 (2)一.偏爱刘备集团而浓墨重彩 (3)二.贬曹褒刘突显主题 (3)(一)遗臭流芳本一身的曹操 (3)(二)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 (5)三.拥刘反曹的原因 (6)(一)渴望仁政和反对暴政思想的反映 (6)(二)民族观念、爱国思想的反映 (7)(三)宣扬封建正统思想,为封建统治服务 (7)参考文献 (8)浅析《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演义”的意思就是根据史实,敷演大义,在叙事中融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
《三国演义》就是一部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内容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既不同于历史著作,也不同于根据生活而纯属虚构的一般小说。
在分析和认识《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时,必须注意到它的成书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受到不同时代和不同阶层思想的影响,同时作为历史演义小说,虽然有一定的虚构和想象,但仍受到历史的约束。
这就决定了小说的思想会呈现出比较复杂的面貌,人物形象虽经改造,也有不能完全脱离历史原型,以至思想性格不够统一之处,同时又造成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有时不免同历史事实和事件的发展产生矛盾。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在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
我认为它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拥刘反曹。
作者在成书中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将它用作了统摄全书的指导思想。
拥刘反曹的思想是三国故事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小说的最后写定者罗贯中承认并吸收了这一思想,将它融汇到作品结构、情节和人物描写中去,使它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
关键词:拥刘反曹仁政正统《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具体的内容,是写各路诸侯从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到消灭割据势力,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最后又先后被消灭的过程,而着重描写的是三国之间在实现统一的过程中既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关系和兴衰成败的变化过程。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摘要】《三国演义》一书,描述了东汉末年至西晋统一近百年间的历史故事,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阶级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流传甚广,影响甚深,作品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思想倾向。
有作者对军阀的痛恨和对广大人民遭受蹂躏的同情,作者又宣扬忠义,鼓吹王道仁政、神权思想和封建迷信,但最重要的思想倾向是尊刘贬曹。
【关键词】:忠义王道仁政尊刘贬曹《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描写了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近百年间的历史故事,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阶级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勾勒出魏、蜀、吴三国兴衰过程的图景,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动荡,表现了人民在动乱中的灾难和痛苦,作品以蜀汉为中心,以魏,蜀两国斗争为主线,强烈地体现了尊刘贬曹这一思想倾向。
作者宣扬忠义,鼓吹王道仁政、神权思想和封建迷信,以及人民反对争斗,反对分裂,要求统一的强烈欲望。
表现了极其丰富复杂的思想。
本文就《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做一些浅谈。
一.对军阀罪恶的痛恨,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三国演义》真实地再现了公元3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暴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无数封建政治集团,发展了自己的力量,彼此征战,形成了军阀混战的局面,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作品十分明显地流露出对军阀罪恶的痛恨,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修髯子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引》中所说的“欲知三国苍生苦,请听通俗演义篇,”就道出了全书的这一倾向。
小说开始即指出了"推其动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
他们崇信宦官,重用小人,陷害忠良,加之暴雨、冰雹、地震、海啸等天灾,无数平民家破人亡,而张让、赵忠等"十常侍"的为祸,更甚于天灾,他们弄得"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天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
浅谈《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浅谈《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争斗、战争和人物命运,被誉为中国小说中的巅峰之作。
在《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即尊奉汉室皇帝刘备,而贬低曹操及其后代。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人物塑造和价值观等角度,探讨《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一、历史背景下的尊刘贬曹思想倾向《三国演义》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三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其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变化。
汉朝灭亡后,天下分裂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
而在这三个国家中,以刘备为代表的蜀汉,显然是最得人心的。
因为蜀汉是由汉室皇室后代所建立的,一直以来都有着执掌天下的理想,而这也是尊刘贬曹思想倾向的主要来源。
义烈元年(196年),曹操夺取了汉献帝,开始了他的割据自立。
此后的五十年中,曹操及其后代一直执掌魏国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然而,曹操的统治并不得民心,他的政治手段常常十分残酷,对敌人也十分狠毒,同时还极力鼓吹儒家道德伦理,自封“曹文化”。
相对而言,刘备在人民心目中更具有威望,他率领着黄巾起义军起义,深得百姓拥护。
同时,刘备所倡导的政治思想,民众也更为认同,如“舍生取义”、“仁者无敌”等,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
因此,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逐渐形成并发展。
二、人物塑造中的尊刘贬曹思想表现《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一个英雄形象,他具有高尚崇高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力。
相比之下,曹操则被描绘成了一个凶狠、奸诈的反派形象,而且他的儒家思想也被渲染成虚伪、伪善。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人物塑造中的尊刘贬曹思想表现。
1、刘备的英雄形象刘备作为《三国演义》的主角之一,其英雄形象被描绘得十分鲜明。
在小说中,刘备被描绘成一个高尚的君子,他有着纯真正直、仁爱之心和舍身取义的精神。
他对朋友和部下很为关怀,经常向他们倾听意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安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内容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作品。
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
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所叙故事起于黄巾起义,终于晋武帝灭吴,描写汉未近百年的历史中各种社会集团政治、军事、外交之争主要是封建集团利益之争。
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思想,特别对曹操、刘备两大集团代表人物形象的塑造。
作者是以儒家道德思想为中心,反映出封建正统观念,对统治权威的影响表现复杂的时代背景,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在复杂的历史思想下人们向往仁政,人格上注重道德的观念。
拥刘贬曹思想贯穿整个小说始未。
作品十分明显流露出对军阀罪恶的痛恨,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关键词拥刘贬曹三国演义思想倾向价值取向一、拥刘贬曹思想倾向形成的历史渊源《三国演义》的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如胡适在《三国演义序》中有云:“《三国演义》不是一个人做的,乃是五百年的演义家的共同作品”。
其素材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正史材料,晋陈寿的《三国志》,《三国志》承续中国人志史著述的传统。
尽管没有全面准确反映三国史实,毕竟是三国资料的最早存证,是作者创作《三国演义》重要的史料来源。
南北朝裴松之的注,裴注特点是:量大,博引,生动有趣。
《全相三国志平话》是元代至治年间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书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
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
不仅拥刘反曹的倾向极为鲜明,而且刘、关、张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气息,此书对《三国演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二是广泛吸收了民间传说和野史笔记中的记载,以及戏曲演唱等民间艺术的内容。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辑录了一些民间传说中的三国故事;从李商隐的《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来看,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宋代“说话”艺术的“讲史”中有专说“三分”的艺人。
在北宋苏轼《东坡志林》中记载,“王彭曾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①这段记载不仅说明了三国故事此时已非常生动,而且“拥刘贬曹”的思想倾向也十分鲜明了,宋代民间传说中的三国故事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宋元时代三国不但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其故事更被大量地搬上舞台。
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至少有《三战吕布》、《赤壁鏖兵》、《隔江斗智》等三十多种,在这些剧本中,继续表现了“尊刘贬曹”的倾向。
从以上所述中可以看出,“拥刘贬曹”思想倾向已深入人心,不但存在于广大劳苦大众之中,同时也存在于上层社会部分富家子弟中。
二、拥刘贬曹思想倾向的价值取向拥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在小说中鲜明地表现了出来,而这种思想也正反映了这部经久不衰的的历史演义小说所要表达的价值取向。
(一)它是历史正统思想的体现封建的正统思想是建立在天命论基础上即君权神授思想,是皇权与神权相结合的产物,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的思想武器。
对正统的尊崇和敬仰正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传统观念,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维护统治的一种理论。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说:“是与忠君思想有密切联系的以皇帝为中心的历史观。
皇帝是真龙天子,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等。
对于《三国演义》“拥刘贬曹”的思想倾向中含有正统观念因素,应做具体分析。
它产生的条件是外困重于内扰、内外交困这种特定现实土壤中产生的正统观念含有民族主义、爱国激情的内核,是在外来势力重压下,爱国主义的替代语,代名词②。
这种“正统观念”在特殊历史时期内,例如,近代鸦片战争以后,八国联军入侵,现代史上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能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思,民族感情。
因此具有一定的积极性。
《三国演义》宣传正统思想和封建统治者宣扬正统思想,其目的是不同的,和起义农民利用正统思想也有所差别。
作者提出刘备是“汉景帝中山靖王之后,应继汉统”,这反映了作者还不能摆脱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但是,如果细加推敲,就可发现作者不过是利用其“合法性”来推崇刘备而已。
何以见得?论正统莫过于桓、灵二帝和汉献帝,而这些“龙子龙孙”在作者笔下都被否定:桓、灵二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造成朝政日非,天下大乱;而汉献帝只不过是软弱无能之辈。
至于汉室宗亲刘表、刘璋,作者通过曹操之口,说前者“有名无实”,后者是“守户之犬”而刘备和汉室是远亲,是织草履出身的,为何作者唯独推崇他?作者通过周仓之口,说出了他的真正意图:“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
”这种“唯有德者居之”的主张,是符合人民的愿望的。
因此,不能笼统地把与正统思想有联系的都说成反动的。
对于打着“正统”旗号的,要看其从事的活动是什么,如果是反映人民的愿望、有利于人民,就是进步可取;如果是出于封建统治者的欺骗并为其罪恶目的服务,就是反动应加以批判取缔。
上述说明,提出以蜀汉为正统,都是在民族斗争激烈的时候,是用它象征汉族政权作为斗争的武器。
当然,罗贯中以蜀汉为正统,是和习凿齿、朱熹所标榜的正统思想有本质的差别的,后者是为维护东晋和南宋政权的统治,前者却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二)体现了追求“仁政”,反对“暴政”的历史价值取向“仁政”是两千年以来中国儒家学士和百姓的政治理想,是封建集团统治思想。
孟子就提出了“民为国本”和“政行其民”的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呼丘民为天子,得呼天为诸侯,得诸侯为大夫”③从正面赞扬了君主对人的尊重、真诚相待。
首先要弄清楚的是“拥刘贬曹”的具体内容,《三国演义》写得很清楚:“拥刘”,主要是因刘备“仁慈爱民”;“贬曹”,是因曹操”奸诈害民”。
其思想内涵是:提倡“仁政”,反对“暴政”。
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
”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
④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笔下刘备描是“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
而把曹操描写成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
小说描写董卓、曹操等杀人放火罪行“并不是为了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是很难为人所接受的。
让我们看看作者怎样控诉董卓、曹操等的滔天罪行。
董卓“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
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远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
”⑤对此,这个屠夫却一点也不感到内疚,还杀气腾腾地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曹操攻徐州时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于是,“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
可是,这个奸贼还厚着脸皮想骗人,对庞统说什么“吾替天行道,安忍杀戮人民!”从以上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封建统治者的丑恶嘴脸深刻的揭露。
在《三国演义》里,作者从不同角度剥开了形形色色的封建统治者的丑恶嘴脸(除了董卓、曹操外,还有袁术、吕布等),特别是对曹操这个阴险诡诈典型的揭露是透骨的(如关于“杀吕伯奢全家”、“梦中杀人”的描写)。
这都充分反映了作者对这批残民以逞的群丑的极端的憎恨。
而群魔飞舞,人民遭殃,在作者笔下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由于军阀混战,到处出现“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凄惨景象,而幸免于屠刀之下的人民也处在死亡边缘:“洛阳居民,仅有数百家,无可为食,尽出城去剥树皮、掘草根食之。
”难道作者描写这一切不是揭露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吗?这不仅是揭露,而且是血泪的控诉!三、拥刘贬曹思想倾向在历史上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一)“拥刘贬曹”思想倾向的忠君、正统观念都是消极的。
正统思想,即在该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思想,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统治思想。
封建正统思想提倡君权神授、江山一统、三纲五常等,儒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统一,稳固皇权,也可以教导百姓谦让不争、忠孝两全、宽恕忍耐、知足求稳之类的性格,有利于统治阶层的统治。
正统思想也直接造成了中国百姓逆来顺受、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不强出头、不喜冒险的民族性格。
这种统治思想一经形成,统治阶级就千方百计地宣传它、利用它,并不断地改造它,使之更加适合他们的需要。
随着时间的延续,统治阶级的思想便成了正统思想。
例如,清代统治者就曾利用“忠君”思想,多次为关羽褒奖,到处建立关帝庙。
其目的便是借以宣传“忠君”“忠义”,模糊人民的斗争视线来转移矛盾斗争的方向,巩固封建统治地位。
正统观念是消极的,这是一把双刃剑,在历史的特殊时期,起过一定的作用,在新时期必须加以否定和批判。
(二)“拥刘贬曹”思想积极作用《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在统治阶级腐败、政治黑暗,贪官污吏横行不法,民不聊生的时代,它鼓舞着贫苦大众奋起反抗暴政、昏君、鼓舞着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武装斗争。
⑥《三国演义》中的“拥刘反曹”思想,对明、清两代的农民战争与农民起义的鼓舞作用是不容置疑。
在异族入侵,民族危亡的历史特殊时期,“拥刘反曹”思想中含有的民族意识、民族自尊、民族情结曾鼓舞着人民群众爱国爱家,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也是不争的事实。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基本上是站在伦理主义的立场上,从价值理性的角度,对三国纷争的历史以检视和叙述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将历史的审视理化、政治的评判道德化了。
所谓的拥刘贬曹的倾向,就是由这一“道德伦理法庭”的审判而形成的结果。
拥刘贬曹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为一个共同目标:救国救民,他是历史正统思想的体现,是追求“仁政”反对“暴政”。
在历史上既有积极又有消极作用,应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进行批判与研究。
注释:①苏轼:《东坡志林》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19页。
②曾仕强:《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鹭江出版社2007年第1版126页。
③朱熹注:《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页。
④陈寿:《三国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210页。
⑤司马光撰,柏杨译:《资治通鉴》(第三辑魏晋纷争)北岳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1850页。
⑥《三国演义》长春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456页。
参考文献:1、《全相三国志平语》中国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张大可,《三国史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三国演义名家江评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7年版。
4、王玲:《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学位论文]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报,2006年。
5、史保东:《论三国演义思想倾向》[期刊论文]辽宁大学学报,2009年。
6、唐剑:《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及作者“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徐州教育学院报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