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提纲上册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提纲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提纲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提纲一基础知识1.汉字与拼音:芋握重点汉字的发音、书写拼音规则,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演变。

2.词语:芋握重点词语的释义、用法、搭配。

积累常见成语、谚语、歇后语。

3.句子:芋握句子的成分、类型、变换,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和句式。

4.标点符号:芋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了解标点符号在表达中的作用。

二、阅读理解1.记叙文: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

芋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能够概括文章主旨和中心思想。

2.说明文: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学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能够提取关键信息和分析文章结构。

3.议论文:了解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芋握议论文的阅读要点,能够评价文章观点和论述方式。

三、写作训练1.记叙文写作: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能够围绕中心思想展开叙述。

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2.说明文写作:学会运用说明方法,能够清晰、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做到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3.议论文写作:学会提出论点,运用论据进行论证,能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

2.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常识,如鲁迅、茅盾、老舍等著名作家及其作品。

3.阅读名菩选段,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够分析作品主题和思想内涵。

五、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学会倾听和表达,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

2.学会参与讨论和辩论,能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关注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能够进行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六古诗词鉴赏与文言文阅读1.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能够鉴赏古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2.了解文言文的语法和句式特点,能够阅读简单的文言文作品并理解其大意。

3.积累古诗词名句和文言文常用词汇,提高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制定:审核:批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提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提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提纲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1. 维护秩序靠规则2. 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3.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4. 社会规则与个人利益的关系5.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6.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7. 自由的含义: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8.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9.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 法律保障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公民的隐私权等。

11.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这些权利的保障措施。

1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13. 每个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14. 公民有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自由,但行使权利时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15.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是公民应尽的政治义务之一。

16.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17. 国家利益至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8.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我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19. 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0. 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包括三方面内容:捍卫国家利益、国家利益至上、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第二单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 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

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

2.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平和正义。

3. 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专题知识提纲一、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1840年-20世纪初,列强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进行了不屈抗争;自强不息,先后进行了四次近代化的探索。

事件顺序: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一、中国近代史开篇——屈辱史】★★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道光帝(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

(2)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禁烟原因: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840.6-1842.8,虎门战役关天培殉国,吴淞战役陈化成牺牲。

(4)《南京条约》: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商关税]※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协议关税,为了倾销商品)。

★哪一条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打开中国的市场)?(5)附件:中英《虎门条约》: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6)美国、法国与中国签订了《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7)影响: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所以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咸丰帝(1)英、法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023部编人教版政治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全册

2023部编人教版政治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全册

2023部编人教版政治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全册第一章:五年计划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五年计划的概念与特点- 五年计划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向和战略任务第二章: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社会主义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中国的领导地位- 人民民主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第三章: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形式和实现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第四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第五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的内涵和目标- 制度保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第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与政府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和职权- 政府机构的组织和职责第七章:法律与法治- 法律及其作用和意义- 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系- 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第八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权利保障和维护第九章: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 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特点- 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和路径第十章: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 中国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和责任第十一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大国关系-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革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世界大国的关系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和战略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背景和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十三章:中国的成立、发展和领导制度- 中国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 中国的党中央领导制度- 的决策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和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宝贵经验和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要求第十五章: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中国贡献- 中华文明的特点和优秀传统- 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任务和要求第十六章:民族久远大家庭- 民族久远大家庭的基本特点- 民族平等团结进步和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要途径和措施第十七章: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目标- 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问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关系第十八章: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形势-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中国方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球体。

(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等)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右图)找出地轴、北极、南极、赤道,辨别经线、 纬线)1、纬线和经线(“横纬竖经”) 长度 方向形状 纬线 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指示东西圆经线一样长指示南北 半圆2、纬度和经度范围0° 划分 度数增加方向纬度 0°—90°(低纬:0-30度;中纬:30-60度;高纬:60-90度) 赤道 北纬(N ) 往北 南纬(S ) 往南 经度0°—180°本初子午线东经(E ) 往东 西经(W )往西3、南北半球划分界限: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东西半球划分界限: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

4、经纬网定位5、五带”的划分(读图熟记:五带的名称、分界线,现象。

)A 50°40° 30° 40° 60° 80°由经纬网图可知:A 点的纬度40°N ;经度60°E 。

位于北半球(南、北),东半球(东、西)。

高、中、低纬度归属中纬度。

“五带”归属北温带。

地轴北极南极经线赤道(纬线)将下图中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面向地球仪,应用手向右拨动地球仪,最迟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D 点。

(三)地球的运动 1、自转和公转绕转对象 周期 方向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 地轴 1天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公转 太阳1年自西向东季节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于冬季)2、公转(以北半球为例,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 点位置 昼夜长短 ③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全球昼夜等长④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内极夜 ①秋分 9月23日前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②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极夜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极昼(1)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画出公转方向。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提纲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提纲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提纲一、汉字1. 认识常用字:包括基本汉字、一级和二级常用字,通过识字练习加强记忆。

2. 造字法和取字法:了解汉字的构造和取字的方法,增强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二、词语1. 同义词和反义词:学习常见的同义词和反义词,扩大词汇量,丰富表达方式。

2. 近义词和异义词:掌握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和异义词的多义性,区分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三、句子1. 句子成分:了解句子的基本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和定状补等,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

2. 句子类型:熟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多种句子类型,并能准确运用。

四、修辞手法1. 比喻和拟人:理解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能够根据语境体会其意义和效果。

2. 夸张和反问:学会运用夸张和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五、阅读1. 短文理解:通过阅读短文,能够抓住关键信息,理解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

2. 推理判断:根据文中线索,进行推理判断,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六、古代文学1. 古诗词:学习古代名句和古诗词体验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修养。

2. 古文阅读:了解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通过阅读古文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关怀。

七、写作1. 作文技巧: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包括开头结尾、段落衔接和行文流畅等方面。

2. 作文题材:尝试不同的作文题材,例如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培养多样化的写作能力。

以上为六年级语文上册的知识点提纲,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提高对汉字、词语、句子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通过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祝愿各位同学在语文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提纲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提纲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提纲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提纲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①《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②《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③《夏感》作者梁衡。

④《秋天》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⑤《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⑥《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⑦《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⑧《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朝戏曲作家。

二、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或写法。

朗润(rùn)酝酿(niàng)黄晕(yùn)宛转(wǎn)嘹亮(liáo)烘托(hōng)响晴(xiǎng)发髻(jì)水藻(zǎo)镶边(xiāng)贮蓄(zhù)澄清(chéng)欣欣然(xīn)蓝汪汪(wāng)芊芊(qiān)黛青(dài)主宰(zǎi)磅礴(páng)挑着(tiǎo)匍匐(pú)澹澹(dàn)肥硕(shuò)栖息(qī)鳊鱼(biǎn)乌桕(jìù)寥廓(liáo)枯涸(hé)清冽(liè)梦寐(mèi)碣石(jié)竦峙(sǒng)(zhì)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春华秋实春花秋月闲情逸致芊芊细草轻飞曼舞三、课文内容把握:①《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赞美春天的活力,从而激励人们在打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春光的无限热爱。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知识点提纲

第一单元:认识法律与法治
1.法律的概念和作用
3.中国的法律体系
4.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5.法治的基本内容和内涵
第二单元:宪法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1.宪法的概念与特点
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守法与违法的后果及处理措施
5.具体案例分析:如何保护我的权益第三单元:法律与生活
1.公民的平等和自由权利
2.公民的劳动权益保护
3.协商与民主的重要性
4.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
5.法律与网络安全
第四单元:社会治理与法律实施
1.社会治安维护与法律的作用
2.公共秩序和社会安全
3.学校安全和法律意识
4.社会公德和文明礼仪
5.紧急情况下的法律救助
第五单元:道德与法律
1.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2.道德与法律的共同基础
3.法治思维与道德修养
4.道德与法律的相互促进
5.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律观
第六单元:道德修养与自我保护
1.预防违法犯罪的基本方法
2.做人做事的道德规范
3.按规矩办事,遵纪守法
4.知识产权保护与合理使用
5.个人信息的保护与利用
以上提纲仅涵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具体教材内容可作为参考进行详细拓展。

该提纲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法律和道德知识,培养正确的法律观念和道德修养,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提纲
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1. 世袭制度和封建制度
2. 周朝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
3.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
4. 汉朝的封建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二、中国古代科技创新
1.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 汉朝的水利工程和农业发展
3. 古代医学和药物学的发展
4. 古代建筑和艺术创新
三、中国古代文化
1. 古代哲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
2. 古代文学作品:《诗经》、《楚辞》、《论语》、《道德经》
3. 古代艺术:青铜器、陶器、 Jade器、织锦、书法
4.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
四、中国古代经济
1. 古代商业活动:丝绸之路
2. 外交关系和贸易:夷狄、契丹、蒙古
3. 古代钱币和金融
4. 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五、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1. 服装和饮食文化
2. 婚姻制度和家庭生活
3. 宗教信仰:儒教、道教、佛教
4. 社会阶层和地位
六、世界古代文明
1. 古埃及文明和金字塔
2. 古希腊文明和民主制度
3. 古罗马文明和法律制度
4. 古印度文明和佛教
七、近现代中国史
1. 德国和日本的侵略
2. 辛亥革命和孙中山
3.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4. 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八、近现代世界史
1. 一战和二战
2. 美国和苏联的冷战
3. 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
4.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提纲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 原始人群:了解中国原始社会的特点,理解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

2. 农耕文明:了解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理解原始农业的特点和影响。

3. 文明的出现:了解中国早期文明的出现和发展,理解早期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 国家的产生:了解中国国家的起源和发展,理解国家的特点和影响。

2. 社会变革:了解中国社会变革的过程和特点,理解社会变革的原因和影响。

3. 夏商西周:了解夏、商、西周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理解这三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 春秋战国: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理解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 秦朝的统一: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理解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汉朝的巩固:了解汉朝巩固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理解汉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 唐朝的繁荣:了解唐朝繁荣昌盛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理解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 三国两晋南北朝: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理解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隋唐时期: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理解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 五代十国时期:了解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理解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 元明清时期:了解元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理解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5. 民族融合:了解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过程和特点,理解民族融合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 隋唐时期的繁荣:了解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理解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宋朝的繁荣:了解宋朝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理解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 明朝的繁荣:了解明朝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理解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知识点提纲

第一章:人类的道德追求1.道德的定义及特征3.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第二章:法律与公民权益1.法律的含义和作用2.公民的权益及其保护a.基本权利的概念与保护b.公民的政治权利与社会经济权益c.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第三章:我国的法律制度1.我国的法律体系a.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地位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和工作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2.制定法律的程序a.我国的法律立法机关及其作用b.法律的通过和公布c.法律的解释和修订第四章:立法与制度1.法律法规的等级与效力2.宪法法律的具体规定a.国家机构的设置与职权b.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国家的赛事管理d.其他立法内容3.法规与法律制度的关系a.重要法律制度的概念与作用b.监察制度的建立与发展c.司法制度的构建与完善第五章:道德价值与人生追求1.道德价值与人生追求a.人生目标的确定和实现b.道德规范和自由选择c.道德行为与人生幸福的关系2.道德养成与人格培养a.道德养成与人格培养的内涵b.道德养成与人格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第六章:法治与人权保障1.法治与人权保障的关系2.国家的人权保障制度a.人权的普遍性与差别性b.人权保障的主要形式与途径c.人权保障的发展与问题3.对宪法的遵守和尊重a.全体公民对宪法的遵守和尊重b.国家机关对宪法的遵守和忠诚第七章:我国的法治与人权保障1.我国的现行宪法与人权保障a.基本人权的保障b.政治权利的保障c.经济社会权利的保障2.我国的法治与人权保障a.依法治国与人权保障b.公平正义与人权保障c.新时代基本法治保障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a.依法治国与法治中国的内涵b.依法治国与法治中国的关系c.实施法治中国的主要任务第八章:我国的法律与公民道德1.公民道德的内涵与要求a.爱国主义与国家利益b.遵纪守法与诚实守信c.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2.少年儿童的法律观念与实践a.法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b.少年儿童的法律教育与宣传c.少年儿童的法律权益与义务以上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知识点提纲,此提纲涵盖了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课本内容。

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1. 责任的定义和来源
2. 责任的分类和角色与责任的关系
3. 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
4. 承担责任的意义和如何积极承担责任
5. 关爱他人和服务社会的意义和方法
6. 做有责任感的人的方法和重要性
第二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
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3.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原因、要求和意义
4.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和要求
5.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
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和意义
第三单元:与世界共发展
1. 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2.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原因、要求和意义
3. 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的原因、要求和意义
4.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和要求
5.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要求和意义
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要求
7. 做负责的国际公民的要求和意义
第四单元:人生追求无止境
1. 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这一点
2.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如何选择职业、规划人生
3. 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4. 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5. 树立崇高理想并为之奋斗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6. 理解人生价值,热爱生命并创造美好生活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提纲
一、细胞组成
1.细胞的基本组成
2.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及功能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二、细胞生命周期
1.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2.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三、组织、器官和系统
1.不同类型组织的形态和功能
2.人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器官系统的构成和作用
四、生态环境保护
1.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
2.生物圈的构成和作用
3.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以及环保措施
五、遗传与进化
1.基因的结构和作用
2.遗传规律的表现方式与应用
3.人类的进化历程和现代人的地理分布
六、生物演化发展
1.物种形成的途径与模式
2.生物进化的驱动力和生物演化路线
七、生物的生理学基础
1.细胞内物质交换
2.食物消化和吸收
3.人体内的能量代谢。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提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提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提纲
摘要:
一、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2.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思政课程
3.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课程内容
1.道德部分
1.1 爱国主义教育
1.2 集体主义教育
1.3 社会公德教育
1.4 家庭美德教育
2.法治部分
2.1 法律基础知识
2.2 法律制度
2.3 法律观念
2.4 法律行为
三、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讨论法
3.情境教学法
4.实践教学法
四、课程评价
1.过程性评价
2.终结性评价
3.学生自我评价
4.多元化评价方式
正文: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是一门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思政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课程内容分为道德和法治两部分,道德部分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法治部分包括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制度、法律观念和法律行为。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中提高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

在课程评价方面,我们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八年级(上册)地理主要知识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地理主要知识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地理主要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辽阔的疆域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其中东南亚有三个,自西向东依次是缅甸,越南,老挝。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7、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是300万平方千米,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分布不均匀。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20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这条线又叫胡焕墉线),这条线东南只有43%的面积却拥有94%的人口。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江苏省。

面积最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共 9 个。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分布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提纲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提纲

以下是一份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提纲,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走进社会生活
1.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学会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

2. 我们要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养成良好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了解法律知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维护公平正义
1. 公平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原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2. 正义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

3. 我们应该积极维护公平正义,同不良行为作斗争。

三、走进法律
1. 法律是保障社会秩序和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2. 我们要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

3. 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依法办事
1. 依法办事是保障社会秩序和人民权益的重要途径。

2. 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不违法乱纪,维护社会稳定。

3. 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树立法治观念
1. 法治观念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思想,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

2. 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权益。

3. 我们要积极宣传法治观念,引导身边的人共同树立法治观念,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1)、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

(2)、本质:分子本身没有边。

(3)、拓展:挥发、扩散、升华等。

2、化学变化:(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颜色改变、气体与沉淀生成等。

(3)、本质:分子---原子---新分子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1)定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物理变化或者不变化)。

(2)常用的去里性质:熔沸点、密度、颜色、气味与硬度等。

2化学性质: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注:性质是物质的属性,在描述的词句中常用“会”、“能”、“可以”、“难”等。

三、性质决定变化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科学探究:1、途径:实验2步骤:观察与问题—假设与猜测—实验与事实—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拓展与迁移。

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点燃前:2、点燃时:各层火焰温度、产物?3、熄灭后:白烟成分?结论: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1、气体的收集:2、验证:(1)、澄清的石灰水:现象:结论:(2)、燃着的木条:现象:结论:(3)、玻璃片:现象:结论3、结论:课题三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实验室规则:1、三不原则:手鼻口2、节约原则:液体和固体的取用的量3、处理原则:废物处理二、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1)、保存:(2)、取用:药匙和纸槽(粉末)、镊子(块状);一横二送(放)三竖。

2、液体药品:(1)、保存(2)、取用:直接倾倒、滴加(胶头滴管)注意:瓶塞、瓶口、标签3、几种仪器:(1)、量筒:(2)、胶头滴管:三、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1)、(2)、(3)、(4)、(5)外焰加热(6)、酒精量的范围2、给物质加热:(1)、试管的使用:①,液体加热:②,固体加热:③,试管夹的使用:(2)、仪器:a,能加热:直接加热:间接加热:b,不能加热:(3)、方法:四、洗涤仪器:试管刷的使用、干净的标准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红磷燃烧实验: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体积不计),在密闭容器中形成压强差。

(1)、实验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做好记号并夹紧弹簧夹;点燃燃烧匙内红磷(足量)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并盖紧瓶塞;待红磷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2)、现象:红磷燃烧、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打开弹簧夹后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分析: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了瓶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水进入的体积说明氧气约占空气的1/5体积。

(3)、误差分析:操作不当,客观原因Ⅰ、V﹤1/5:Ⅱ、V﹥1/5:2、空气的成分:3混合物与纯净物: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课题二氧气一、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有三态变化。

2、化学性质:(活泼)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木炭(灰黑色固体)空气中:持续红热、无烟、无焰。

氧气中:剧烈燃烧、发白光。

(2)、硫(淡黄色固体)空气中: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氧气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3)、红磷(暗红色固体)空气中:黄白色火焰,大量白烟。

氧气中:耀眼的白光,大量白烟。

(4)、铁(银白色固体)空气中:灼烧成红热,不易燃烧。

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注:瓶底水(与硫的区别)或细纱、绕成螺旋状并绑火柴。

3、烟与雾:4、光与焰:光是固体物质直接燃烧发出的;焰是气体或易汽化物质燃烧是产生的。

二、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1、化合反应(基本反应类型):2、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1)、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2)、分类:剧烈氧化即燃烧;缓慢氧化(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酿酒醋等)。

课题三制取氧气一、氧气的制取:1、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膜分离技术。

2、实验室制法:(1)、原理:①2H2O2 ===== 2H2O + O2↑②2KClO3 ====2KCl + 3O2↑③2KMnO4 ==== K2MnO4 + MnO2 + O2↑(2)装置:二、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三、分解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四、高锰酸钾制氧气:1、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2、注意事项:3、验证与验满:4、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一分子和原子一、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1、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3、分子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间隔较大;二、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1、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2、原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3、原子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间隔较大;三、分子、原子与物质三者的关系课题二原子的结构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质子(带正电)原子核(中心):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2、核点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

3、质子数不一定等于种中子数。

4、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二、核外电子排布:1、分层排布:电子层:1、2、3------7离核距离:近----------远能量:低----------高2、排布规律(2、8、8规则):(1):第一层:(2)、第二层:(3)、最外层:3、原子结构示意图:4、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1)、相对稳定结构:(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①、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②、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③、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稳定。

三、离子1、定义:2、分类:3写法:A数字±、数字为“1”省略不写。

4、意义:四、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大多数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五、相对原子质量:Ar1、Ar=某原子的实际质量/碳-12原子质量的1/122、Ar=质子数+中子数(近似等于),忽略电子质量。

课题三元素一、元素1、定义:(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位元素:(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宏观概念。

2、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图:二、元素符号:1、书写原则:一大二小。

2、意义:(1)宏观:a、表示元素;b、有的表示一种物质(那些?)(2)微观:表示某元素的一个原子。

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只具有微观意义,表示几个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1、表中每一格的信息。

2、横是周期竖是族:(1)、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2)、族:18个竖行16个族(8、9、10三个竖行共同组成一个族),主族7个,稀有气体为零族。

3、周期表中的规律:(1)、周期数=电子层数;(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2)、主族数=最外层电子数。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一爱护水资源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既丰富又短缺1、地表约71%被水覆盖;2、淡水资源极度缺乏;二、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生活中具体的做法:2、防治水体污染:(1)、工业:(2)、农业:(3)、生活:课题二水的净化一、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天然水絮凝剂→沉淀池→过滤池→吸附池(活性炭)消毒→生活用水二、水的净化:1、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消毒2、过滤操作:(1)、仪器:(2)、操作:一贴二低三靠注: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a、b、c、三、硬水与软水:1、定义及区别:2、区分方法:(1)、加热或长久放置后有水垢产生;(2)、加肥皂水,看泡沫和浮渣。

3、硬水的危害:(1)、洗衣服(2)、锅炉用水:4、硬水软化的方法:(1)、生活中煮沸;(2)、实验室蒸馏。

四、蒸馏: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分离物质。

课题三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1)、正(阳)极:氧气负(阴)极:氢气(2)、V O2/V H2=1/2注意:<1/2的分析:(3)、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2、氢气:(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课题四化学式与化合价一、化学式:1定义:2意义:(1)、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2)、微观:①表示一个分子(或原子);②表示分子的原子构成。

注:化学式前加上数字只具有微观意义,表示几个分子(或原子),化学式中的右下标数字表示每个分子所含的原子(团)个数。

3、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1)单质:①金属、固态非金属及稀有气体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例:Fe Cu ;C P;He Ne②双原子分子构成的物质:O2、H2、 N2 ;(2)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①写法:正价前负价后;化学式中原子(团)个数为1时不需要标出;右下角数字一般为最简整数比。

②读法:一般从右往左读作“某化某”,有时要读出数字。

二、化合价1、定义: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体现原子数目的性质。

2、化合价的规律:(口诀表)(1)、化合价有正负,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2)、通常情况氧为-2价,氢为+1价;(3)、通常金属为正价,一些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可显不同价;(4)、单质化合价0。

3、化合价的表示:(与离子符号的区别)元素的正上方:±数字(数字为1不省略)。

4、化合价的应用:(1)、知价求式;正价前负价后,代数和为0定数字;(2)、知式求价;三、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r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元素质量比;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4、计算一定质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5、不纯物质中的一些计算。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定义:(1)、参加化学反应的个物质;(2)、化学反应;(3)、质量总和;气体、沉淀不能丢。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1、红磷燃烧实验:小气球作用。

2、铁与硫酸铜反应:现象:?3、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现象:?4、镁条燃烧:现象:?出现的可能情况及原因?结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三、质量守恒的实质:1、“三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2、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1)、5个不变:①宏观:a物质的总质量;b元素种类;②微观:a原子的种类;b原子的数目;c原子的质量。

(2)、2个一定变:物质种类;分子种类。

(3)、2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化合价可能变。

四、化学方程式:1、定义:2、意义:(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通过Ar和Mr与化学式前计量数相乘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3、读法:(1)、宏观:物质名称;(2)、微观:粒子数;(3)、质量关系。

注:“+”、“=”的读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