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肌张力

合集下载

康复评定三章肌张力ppt课件

康复评定三章肌张力ppt课件

肢体受刺激时 出现轻度 肌张力增 高
踝阵挛持续 1~4秒
2 稍高,肢体活 增高较明显, 偶有肌痉挛, 持续5~9秒
动未受限
活动未受限 <1次/h
3 肌张力高,活 增高明显,被 经常痉挛,>1 持续10~14秒
动受限
动活动困难 次/h
4 肌肉僵硬,被 肢体僵硬,被 频繁痉挛, 动活动困难 动活动不能 >10次/h 或不能
腕关节的伸展
肘关节的伸展
手腕靠近肩
〔7〕功能评定:对痉挛或肌张力异常是否干扰 坐或站立平衡及移行等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进展评定。 具体可以包括是否有床上活动、转移、行走 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损害及其程度等。
〔8〕痉挛步态的评定 剪刀步态,偏瘫步态、醉汉步态
2.异常肌张力的评定标准
〔1〕痉挛的徒手检查:手法检查是根据关节被动 运动时所感受的阻力来进展分级评估的。
• 肌张力定义: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息状态下的紧张
度,检查时以触摸肌肉的硬度及伸屈肢体时感知 的阻力作为判断依据。
肌张力的分类
1.正常肌张力分类:根据身体所处的不同状态,肌张
力可分为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张力。
• 静止性肌张力—在肢体静息状态下,如正常情况下坐、站
时维持正常姿势。
• 姿势性肌张力—在人体变换各种姿势的过程中,如能协调
• 〔3〕被动运动检查:通过检查者的手来感

第七章 肌张力的评定

第七章 肌张力的评定
二肌张力异常的临床评定肌张力异常的临床评定?评定肌张力异常与否首先要从临床出发从临床病史视诊反射检查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检查功能评定等方面全正地了解肌张力异常的情况面全正地了解肌张力异常的情况尤其是从功能评定的角度更好地判断肌张力异常对生活自理能力坐或站立平衡及移行等功能能力的影响
康复医学精品课程系列

2、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近端关节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时收缩。 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 将肢体被动地置于空间某一位置时,具有保持该姿 势不变的能力。 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转换 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需要时,具有选择性完成某一肌群协同运动或某一 肌肉独立运动的能力。 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感。



其中0级为无反应; 1+级为反射减退; 2+为正常反射; 3+为痉挛性张力过强、反射逾常; 4+级为阵挛。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典型的深腱反射检查包括

肱二头肌腱、肱桡肌腱、肱三头肌腱、髌 腱、膕绳肌腱和跟腱等。
反射评定时应采用标准姿势,以便使评定 准确、孤立。 若深腱反射难以引出,可采用特殊的增强 方式。
4、异常肌张力分类


肌张力的水平可由于神经系统的损害而增高 或降低。 根据患者肌张力与正常水平比较,可将肌张 力异常分为

肌力肌张力PPT课件

肌力肌张力PPT课件
38
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因为:
1、整个患侧被拉长而减轻了痉挛的产生。
2、患者的体重压在患侧的床面上,增加了对患侧感觉 刺激输入。
3、健手能自由活动,如拉起床单,摆放枕头或打电话 等。
39
仰卧位尽可能的少用,因为:
1、受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 最强。(主要是下肢伸肌张力增加)
4级 Ⅳ级 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 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
5级 Ⅴ级 正常肌力 【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9
改良Rankin Scale(mRS)量表
分级描述 0完全无症状 1尽管有症状,但无明显功能障碍,能完成所有日常职 责和活动 2轻度残疾,不能完成病前所有活动,但不需帮助能照 顾自己的事务 3中度残疾,需求一些帮助,但行走不需帮助 4重度残疾,不能独立行走,无他人帮助不能满足自身 需求 5严重残疾,卧床、失禁,要求持续护理和关注
坐位训练计划 - 类型 -频次 -时间
病人转移板 升降机
站立辅助器 床旁踏车
29
为什么要进行良肢位摆放
正确的床上体位对避免异常模式是相当重要 的,而实际上每种体位都是为以后独立运动做准 备,尽管这不能防止所有的痉挛发生,但在急性 期,正确的体位摆放将大大减少痉挛的发展,同 时也将会缩短整个康复过程。
动态肌张力:指人体运动时 肌肉的紧张度,是保证肌肉运 动速度、力量和协调的基础。

肌张力的评定

肌张力的评定

• 特征:任何方向的关节被动运动,整个关节活动 范围阻力都增加;相对持续,且不依赖牵张刺激 的速度;
• 表现:

Ⅰ.齿轮样僵硬

Ⅱ.铅管样强直
4/1/2022
肌张力障碍
• 定义:是一种以张力损害、持续同时伴有扭曲的 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肌肉运动功能亢进性障碍。
• 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遗传因素 神经退行性疾患 代谢性疾患 其他如张力性肌肉奇怪变形或痉挛性斜颈。
四、被动运动评定 • 注意事项
1.要求患者尽量放松,由评定者支持和移动肢体。 2.所有的运动均应予以评定,且特别要注意在初始视诊时被 确定为有问题的部位。 3.评定者应保持固定形式和持续的徒手接触,并以恒定的速 度移动患者肢体。 4.若欲与挛缩鉴别,可加用拮抗肌的肌电图检查。 5.在评定过程中,评定者应熟悉正常反应的范围,以便建立 估价异常反应的恰当参考。 6.在局部或单侧功能障碍(如偏瘫)时,注意不宜将非受累 侧作为“正常”肢体进行比较。
上肢的摆动运动检查:
①体位:被检者取立位,上肢自然垂于体侧 ②操作:检查者双手分别置于被检者双肩,让躯干左右交替旋转, 与此对应上肢前后摆动。肌张力低下时上肢处于摇摆的状态;肌张 力亢进时摆动减少
4/1/2022
(2)下肢摆动
小腿的摆动
下肢的摆动运动检查:
①体位:被检者坐在位置较高的 地方,使足离开地面 ②操作:检查者握住被检者的足 抬起,然后放下,使足摆动。观 察下肢摆动至停止的过程。肌张 力低下时,摆动持续延长;肌张 力亢进时快速停止

第七章肌张力

第七章肌张力

二、常见的肌张力异常
(一)痉挛 (二)僵硬 (三)肌张力障碍 (四)肌张力驰缓
第二节 肌张力的临床评定
包括以下内容: 一、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二、临床分级 三、反射检查 四、被动运动评定 五、主动运动评定 六、功能评定 七、痉挛步态的评定
一、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一)肌张力降低 (二)肌张力增高 (三)影响肌张力异常临床检查的因素
表面电极肌电图常可用于鉴别挛缩和拮 抗肌痉挛。
表面电极肌电图也可用于帮助选择治疗 方法和随访治疗效果
二、H反射
(一)测定原理 (二)评定指标
1.Hmax/Mmax比值 2. H反射兴奋性曲线 3.其他 H波恢复曲线、H波频率抑制曲线 等。 (三)缺点 1.操作困难 2.影响结果的因素多 3.相关性差 4.可重复性低
三、痉挛的评定量表
(一)改良Ashworth分级法 (二)Brunnstrom评定法 (三)Fugl-Meyer评定法 (四)股内收肌张力量表 (五)临床痉挛指数 (六)Oswestry 等级量表 (七)改良Tardieu 量表 (八)Rivermead运动指数 (九)Tufts运动功能评定 (十)九柱孔检查 (十一)改良Barthel指数 (十二)功能独立性评定
二、临床分级
(一)肌张力减低 (二)肌痉挛 (三)神经科分级
三、反射检查
常采取的反射检查 1.肱二头肌反射 2.肱三头肌反射 3. 桡骨膜反射 4.膝反射 5.踝反射(跟腱反射)

肌张力 PPT课件

肌张力 PPT课件

四、痉挛评定量表应用 注意事项
• (一)评定的影响因素 1.痉挛的神经性因素;2.痉挛的速度依赖 3.患者的努力程度;4.精神因素的影响 5.环境变化的影响;6.评定时患者的体位 • (二)评定纪录
需要记录:测试的体位、是否存在异常反射、是否 存在影响评定的外在因素、痉挛分布的部位、对患者 ADL等功能活动的影响及所应用的药物、治疗技术是 否有效等

二、临床分级
• 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 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 • 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
呈现最小的阻力或释放。 •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在ROM后
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呈现最小的阻 力。 • 2级:肌张力较明显的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 容易的被动移动。 • 3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活动困难。 • 4级: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 进行被动移动。
三、痉挛的评定量表
• (一)改良Ashworth分级法 • (二)Brunnstrom评定法 • (三)Fugl-Meyer评定法 • (四)股内收肌张力量表 • (五)临床痉挛指数 • (六)Oswestry 等级量表 • (七)改良Tardieu 量表 • (八)Rivermead运动指数 • (九)Tufts运动功能评定 • (十)九柱孔检查 • (十一)改良Barthel指数 • (十二)功能独立性评定

教案-肌张力的评定

教案-肌张力的评定

教案肌张力的评定

第一章:肌张力的概述

1.1 肌张力的定义

解释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程度。

强调肌张力对于维持身体姿势和运动的重要性。

1.2 肌张力的类型

介绍主动肌张力和被动肌张力两种类型。

解释主动肌张力是指肌肉在自主运动时的紧张程度,而被动肌张力是指肌肉在被动拉伸时的紧张程度。

1.3 肌张力的评定方法

介绍常用的肌张力评定方法,包括目测评估、量角器评估和肌电图评估等。

强调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第二章:目测评估法

2.1 目测评估法的原理

解释目测评估法是通过观察和描述肌肉的外观和行为来评估肌张力。

强调观察肌肉的紧张程度、形状和运动范围的重要性。

2.2 目测评估法的步骤

介绍进行目测评估时的具体步骤,包括观察肌肉的外观、观察肌肉的运动和记录观察结果等。

强调观察时的细节和准确性。

2.3 目测评估法的注意事项

介绍在进行目测评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选择合适的观察角度、注意肌肉的

协调性和避免主观臆断等。

强调客观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量角器评估法

3.1 量角器评估法的原理

解释量角器评估法是通过测量肌肉的运动范围和角度来评估肌张力。

强调测量肌肉运动范围和角度的重要性。

3.2 量角器评估法的步骤

介绍进行量角器评估时的具体步骤,包括准备量角器、测量肌肉运动范围和记录测量结果等。

强调正确使用量角器和准确性。

3.3 量角器评估法的注意事项

介绍在进行量角器评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选择合适的量角器、注意肌肉的协调性和避免主观臆断等。

强调客观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肌电图评估法

4.1 肌电图评估法的原理

解释肌电图评估法是通过记录肌肉的电活动来评估肌张力。

肌张力名词解释康复医学

肌张力名词解释康复医学

肌张力名词解释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是一种多学科综合的临床医学,致力于诊断和治疗各种残疾、损伤、病变和功能障碍,帮助病人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术语,叫做“肌张力”。肌张力是指受每个肌肉完成特

定动作时其张力的大小。这也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熟悉的一个概念,它在康复医学中起到重要作用。

肌张力是康复医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肌肉群可以分为短、中、长肌肉群。短肌肉群内的肌肉的张力较小,可以帮助病人以较低的抗力实现高效的运动;中肌肉群内的肌肉的张力较大,可以提供较强的抵抗力;长肌肉群内的肌肉的张力较大,可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和功能。

正确的肌张力是恢复健康的关键,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某种功能,预防关节疼痛和歪斜,同时还能增强肌肉运动能力,增加稳定性。此外,正确的肌张力还有助于维持关节的正常结构,保持肌肉的紧张及灵活性,以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肌张力的恢复不仅仅是临床实践,也可以通过补充体操和理疗等方法实现。补充体操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运动,比如整体力量训练和细致力量训练来帮助恢复肌张力。除了补充体操,理疗是另一种恢复肌肉张力的方法,可以通过软组织放松技术、肌肉张力技术、肌肉放松技术、肢体张力矫正技术等技术来恢复肌张力。

最后,可以利用各种康复设备来恢复肌肉张力,这类设备有助于促进肌肉的发展和活力,同时还可以改善病人的身体功能,延长肢体

运动的时间,提高病人的病情。有时,病人还可以利用传统的康复技术,比如物理治疗和按摩等,来改善肌肉的张力。

从上面可以看出,肌张力对病人的恢复至关重要。正确的肌张力可以有效帮助病人改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症状。病人如果想要痊愈,就必须努力建立正确的肌张力,这也是康复医学中最重要的部分。

第七章 肌张力

第七章  肌张力

一、肌张力的常见表现Leabharlann Baidu
(一)肌张力分类 1.正常肌张力分类 静止性肌张力 姿势性肌张力 运动性肌张力 2.异常肌张力分类 肌张力减低(迟缓) 肌张力增高(痉挛) 肌张力障碍
(二)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1.关节近端的肌肉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步运动。 2.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 能力。 3.将肢体被动地置于空间某一位置时,具有 保持该姿势不变的能力。 4.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5.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 程中转换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6.需要时,具有选择性地完成某一肌群协同 运动或某一肌肉单独运动的能力。 7.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 抗感。
中或离中传导(神经的双向传导性)。
四、紧张性振动反射
紧张性振动反射(tonic
vibration
reflex)是应用电动振动器刺激时所产
生的肌电持续性收缩反应。
痉挛患者的紧张性振动反射减弱。
五、屈肌反射
屈肌反射可以在刺激屈肌反射或足底后,
通过估价胫前肌肌电活动而记录,其反 映中间神经元活动的整体情况。 典型地可产生双折叠反应 第一反应出现在50~60ms,表达的是 足的回撤; 后一反应出现在110~400ms之间,表 达的是下肢对有害刺激时较慢回撤的保 持。
六、腰骶激发电位

肌张力 PPT课件

肌张力 PPT课件

特点 1.优点 (1)重测信度较高。 (2)与Ashworth分级法相关性好。 (3)可在普通的装置上进行。 (4)可区分偏瘫痉挛和帕金森强直。 2.缺点 必须进行多次检查,并计算其平均值。
三、便携式测力计方法
• (一)评定方法 采用Penny和Giles便携式测力计。 记录达到被动运动终点时便携式测力计的读数。
四、等速装置评定方法
• (一)评定方法 • (二)评定指标 • (三)信度和效度 • (四)优缺点 • (五)注意事项
电生理评定方法
一、表面电极肌电图 二、H反射 三、F波反应 四、紧张性振动反射 五、屈肌反射 六、腰骶激发电位 七、中枢传导
一、表面电极肌电图
• 利用多通道表面电极肌电图是电生理评定方法中较为可取 的一种方法。
• (二)评定指标 一般在踝跖屈痉挛评定时采用低速(10°~12°/s)
、高速(20°~100°/s)的测试速度进行3次连续被动 踝背屈,低速时3秒内完成,高速时0.5秒内完成。 • (三)特点
1.与肌电活动及等速装置的共同研究表明其测试信 度较高。
2.可通过低速和高速测试区分痉挛时阻力矩(抵抗 性肌紧张)中的反射成分和非反射成分,尤其适用于 长期痉挛患者。
脊髓损伤者痉挛、
二、常见的肌张力异常
• 1、痉挛: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由牵张反 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 强、伴腱反射异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上运动神经元 损伤所致。

肌张力及评定ppt课件

肌张力及评定ppt课件
1+级:肌张力轻度升高,被动屈伸肢体时有“卡 住”感,并在小于后1/2ROM内一直伴有很小的 阻力。
2级:肌张力较明显升高,在大于1/2ROM内有阻 力,但被动活动容易。
3级:肌张力显著升高,被动活动困难。
4级:受累肢体僵硬于屈曲或伸展位
精选ppt
28
检查时注意事项
测定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 感受,使患者了解测试全过程,消除紧张
在床位和轮椅体位。 5.由于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或屈肌痉挛造成的挛缩危险 6.自发性痉挛导致睡眠障碍。 7.由于髋屈肌、内收肌痉挛影响会阴清洁 8.由于痉挛或阵挛干扰驾驶轮椅、助动车等。 9.持续的屈肌痉挛可导致疼痛。 10.可增加骨折、异位骨化的危险性。
精选ppt
13
2、僵硬又称强直
定义: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各个方 向的关节被动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对同一肌 肉,运动的起始和终末的抵抗感一样。
测试前摆放好患者的体位,充分暴露患者部位, 应首先检查健侧同名肌,再检查患侧,以方便 两侧比较
应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情绪激动时进行检 查
检查时应避免室内温度过低
精选ppt
29
(四)钟摆试验
(一)评定方法
钟摆试验是一种在肢体自抬高位沿重力方向下落运动 中,观察肢体摆动然后停止的过程,通常用于分析痉 挛妨碍自由摆动的状态进行评定的方法。痉挛越重, 摆动受限越显著。

肌张力的分级标准

肌张力的分级标准

肌张力的分级标准

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态状态下的张力水平。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肌张力是相对稳定的,但在某些疾病或受伤的情况下,肌张力可能会出现异常。因此,对肌张力进行分级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肌张力异常的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般来说,肌张力的分级标准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级别的特点和相关内容。

轻度肌张力异常。

轻度肌张力异常通常表现为肌肉轻微的紧张和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肌肉有些僵硬,但并不影响正常的活动和功能。在轻度肌张力异常的情况下,患者通常可以通过休息、适当的按摩和热敷来缓解症状。医生在检查时可能会发现肌肉的张力略高于正常范围,但并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

中度肌张力异常。

中度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肉明显的紧张和僵硬,患者在活动时可能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和疼痛。肌肉的张力超出了正常范围,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肌张力测试和神经肌肉传导速度检查,以确定肌张力异常的具体程度和原因。治疗方面,除了休息和物理疗法外,可能还需要采用药物治疗或其他辅助手段来缓解症状。

重度肌张力异常。

重度肌张力异常是指肌肉明显紧张和僵硬,患者在活动时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和不适。肌肉的张力明显超出了正常范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如MRI 或CT等,以确定肌张力异常的具体情况。治疗方面,可能需要采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甚至手术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和恢复功能。

肌张力的评定

肌张力的评定
•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征
• the upper motor neuron syndrome • 常用于描述皮层、皮层下或脊髓结构损伤患者所发生的
一系列运动功能障碍,其他的症状包括反射行为异常、 精确的自主控制缺失、肌肉活动损害、麻痹、灵巧性降 低和易疲劳性等。
痉挛的特征
• 牵张反射异常; • 紧张性牵张反射的速度依赖性增加; • 腱反射亢进; • 具有选择性,并由此导致肌群间的失衡进一步 引发协同运动功能障碍; • 临床上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深腱反射高激活 性、阵挛、异常的脊髓反射、被动运动的阻力 增加和运动协调性降低; • 可因姿势反射机制及挛缩、焦虑、环境温度、 疼痛等外在因素发生程度的变化。
• 注意,此时的功能活动障碍可能是由于痉挛或肌张力过强 所致,也可能是由于肌力减弱或挛缩所致。因此,评定者 必须结合病史和神经肌肉的功能检查,以确定造成功能活 动障碍的原因,并分析与肌张力相关的功能活动障碍情况。
• 注意有时痉挛可有助于某些功能活动,对此也应通过功能 评定方法予以鉴别,此时若采用降低痉挛的治疗方法可能 反而使患者的功能水平降低。
肌张力的评定
1、肌张力
• 肌张力(muscle tone)是肌肉组织在其静息状态下的一种持续的、微小的不随意收缩。 • 正常肌张力有赖于完整的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机制以及肌肉收缩能力、弹性、延展性等因素。
2、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肌张力的评定技术

肌张力的评定技术

改良Ashworth分级
级别 0级 1级 1+级
2级
3级 4级
评定标准
无肌张力的增加
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 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内出现 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呈现最小 的阻力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 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 动
异常肌张力的分类
肌张力低下:又称为肌张力迟缓,是指肌张力低于正常水平,被动运动 相关肢体时抵抗感明显减弱或者消失。
肌张力低下的表现:
1.肌肉软弱无力 2.牵张反射减弱 3.触诊可见肌腹柔软,弹性减小 4.被动关节活动时肌肉的抵抗感减弱 或消失
异常肌张力的分类
肌张力紊乱:是一种以肌张力损害、持续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 的运动功能亢进性障碍。
以一个关节为中心,主动肌与拮抗肌交互快 速地舒缩,使肢体摆动。
如肌张力低,活动度大,振幅大。 肌张大增高,桔抗肌运动受限,关节活动度
小,振幅也小。
肌肉僵硬的检查
体位:仰卧,去枕,手支撑头,另一手放置在下。 检查法:撤手。 结果:头落下的冲击感。
伸展性检查
坐位,肘屈曲,肘靠近脊柱
俯卧位,屈曲膝关节 仰卧位,下肢伸展
2.肌张力能够维持主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通过关节周围主动肌和 拮抗肌的同时收缩,使关节固定于某一姿势

康复评定三章肌张力

康复评定三章肌张力
张力可分为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 张力。 静止性肌张力—在肢体静息状态下,如正常情况下坐、 站时维持正常姿势。 姿势性肌张力—在人体变换各种姿势的过程中,如能 协调地完成翻身、从坐到站等动作。 运动性肌张力—指肢体在运动或完某一动作时,所表 现出的一定的弹性和柔顺性。
2.异常肌张力分类:
(2)屈曲维持试验:常用于上肢痉挛的评定。
方法:受试者取坐位,患肩屈20°~30°, 外展60°~70°,肘关节置于支架上,前臂 旋前固定,用一被动活动装置使肘关节在水平 面上活动,用电位计、转速计记录肘关节位置 角度和速度,用力矩计记录力矩。
(3)电生理评定方法:可用于评定痉挛和张 力过强。一般认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 髓因失去上位中枢的控制而导致节段内运动神 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活性改变,以致相应电生 理改变。
(4)去脑强直和去皮质强直:去脑强直表现为持续的收 缩,躯干和四肢处于完全伸展的姿势;去皮质强直表 现为持续的收缩,躯干和下肢处于伸展姿势,上肢处 于屈曲姿势。
2.僵硬
僵硬定义:僵硬也称强直,是主动肌和拮抗肌 张力同时增加,各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阻力 均增加的现象。 僵硬常见表现有以两种 : (1)齿轮样僵硬:是一种对被动运动的反应, 特征是运动时有阻力和无阻力反复交替地出现 而产生均匀的顿挫感。(多见于帕金森病患者) (2)铅管样僵硬:是一种持续的僵硬。(它与弯

康复评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康复评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康复评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六章协调功能评定

一、名词解释

1.协调: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它要求有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和肌力。

2.共济失调:人体保持一定的姿势从事随意运动,需在大脑皮质、基底节、小脑、前庭迷路系统、脊髓后索、视觉等共同作用下,依靠主动肌、拮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的相互协调完成,其中任何部分损伤都会造成协调运动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根据中枢神经系统中不同的病变部位分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和脊髓后索共济失调三种类型。

3.平衡性协调功能评定:是评定身体在直立位的姿势下进行的静态或动态的姿势、平衡的运动的成份。主要包括粗大运动。

4.非平衡性协调功能评定:是评定身体不在直立位时进行的静态或动态的运动的成份,这类试验包括对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检查。

5.协调运动障碍:是指以笨拙的、不平衡的和不准确的运动为特点的异常运动,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多由中枢神经的传导本体感觉纤维(脊髓后索为主)、小脑、基底节、前庭器官及核的病变引起,临床表现各有异同。

二、填空:

1.协调运动评定方法包括、。

非平衡协调检查、平衡协调检查。

2.协调是指人体进行运动能力。协调障碍是用于描述以、和运动为特点的异常运动能力。

平稳、准确、有控制的。笨拙的、不平衡的和不准确的。

三、问答题

1.协调评定着重检测哪几方面的能力?

答:协调评定着重检测以下几方面能力:①评定对抗肌群间逆转运动的能力;②评定肌群共同协调地完成运动控制的能力;③检查测定或判断运动的速度和距离的能力;④评定将肢体保持在某一位置上的能力;⑤评定维持平衡和保持身体直立姿势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痉挛肢体的腱反射常表现为亢进。
二、临床分级
(一)肌张力减低 (二)肌痉挛 (三)神经科分级
肌张力降低的评定
轻度肌张力降低
肌力下降;将肢体置于可下垂的位置上并释 放时,肢体只能短暂地抗重力,旋即落下; 仍存在一些功能活动。
中度到重度肌张力降低
包括肌张力显著降低或消失;徒手肌力评定 肌力0级或1级;将肢体置于可下垂位置上并 释放时,立即落下;不能进行任何功能活动。
弱,可导致被动关节活动范围扩大; 深腱反射消失或缺乏。
第二节 肌张力的临床评定
包括以下内容: 一、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二、临床分级 三、反射检查 四、被动运动评定 五、主动运动评定 六、功能评定 七、痉挛步态的评定
一、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一)肌张力降低 检查者拉伸患者肌群时几乎感受不到阻

患者不能自己抬起肢体,或当肢体运动 时可感到柔软、沉重感
第七章 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muscle tone)是指人体 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持一定 紧张状态的能力。
必要的肌张力是维持肢体位置,支 撑体重所必需的;
是保证肢体运动制控能力,空间位
置,进行各种复杂运动所必要的条件。
第一节 概 述
一、肌张力的常见表现 二、常见的肌张力异常
一、肌张力的常见表现
上肢下落试验
对于上肢肌张力弛缓,还可采用上肢下落试验 (drop arm test)评定。评定者通过上肢突然 下落时“卡住”感来评定患者自主本体感觉反 应的强度。肌张力正常的上肢可表现为瞬间的 下落,然后“卡住”并保持姿势(完整的本体 感觉反应预防其下落);而肌张力弛缓的上肢 则表现为下落迅速;肌张力过强的上肢表现为 下落迟缓和抵抗。
二、常见的肌张力异常
(一)痉挛 (二)僵硬 (三)肌张力障碍 (四)肌张力驰缓
1、痉挛(spasticity)
痉挛是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形式。 痉挛
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 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 特征的运动障碍。
痉挛的速度依赖
即伴随肌肉牵伸速度的增加,痉挛肌的阻力 (痉挛的程度)也增高。
痉挛特殊的表现
巴彬斯基(babinski)反射 折刀样反射(clasp-knife reflex) 阵挛(clonus) 去脑强直(decerebrate rigidity) 去皮层强直(decorticate rigidity)
2、僵硬(rigidity)
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使得 各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阻力均增加的 现象。
常由上位运动神经元损伤后所致。
导致痉挛的常见疾病:脊髓损伤 脱髓鞘疾病 脑血管意外后 脑外伤 去皮层强直 去大脑强直 脑瘫
痉挛的特征
牵张反射异常:
紧张性牵张反射的速度依赖性增加; 腱反射亢进;
具有选择性,并由此导致肌群间的失衡 进一步引发协同运动功能障碍;
临床上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 进、阵挛、异常的脊髓反射、被动运动 的阻力增加和运动协调性降低;
4.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 平衡。
5.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 在运动过程中转换为固定姿势的能 力。
6.需要时,具有选择性地完成某一 肌群协同运动或某一肌肉单独运动 的能力。
7.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 轻度的抵抗感。
(三)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1.体位的影响 2.精神因素的影响 3.并发症的影响 4.神经状态的影响 5.局部压力改变的影响 6.疾病的影响 7.药物的影响 8.外界环境的影响 9.主观因素的影响
铅管样僵硬的特征是在关节活动范围内 存在持续的僵硬;
3、肌张力障碍(dystonia)
是一种以张力损害、持续的和扭曲 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运动机能亢 进性障碍。
肌张力障碍的原因
肌张力障碍可由中枢神经系统缺陷所致, 也可由遗传因素(如原发性、特发性肌 张力障碍)所致。
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患(如肝豆状核变 性)或代谢性疾患(如氨基酸或脂质代 谢障碍)也有一定关系。
常为锥体外系的损害所致,帕金森病。
齿轮样僵硬(cogwheel rigidity) 铅管样僵硬(leadpipe rigidity)
僵硬的特征
任何方向的被动运动时,整个关节活动 范围阻力增加;
相对持续,且不依赖牵张刺激的速度;
齿轮样僵硬的特征是在僵硬的基础上存 在震颤,从而导致整个关节活动范围中 收缩、放松交替;
也可见于痉挛性斜颈。
肌张力障碍的特征
肌肉收缩可快或慢,且表现为重复、模 式化(扭曲);
张力以不可预料的形式由低到高变动。 其中张力障碍性姿态(dystonia
posturing)为一持续扭曲畸形,可持续 数分钟或更久。
4、肌张力弛缓(flaccidity)
当肌张力表现为降低和缺乏、被动运动 时的阻力消失、牵张反射衰减、肢体处 于关节频繁的过度伸展而易于移位(松 软)等现象时,则称为肌张力弛缓。
2.异常肌张力分类
肌张力减低(迟缓):肌张力低于正常静
息水平
肌张力增高(痉挛):肌张力高于正常静
息水平,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损害或障碍,如齿轮 样强直和铅管样强直
(二)正常肌张力的特征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关节近端的肌肉可以进行有效的 同步运动。
2.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 力的运动能力。
3.将肢体被动地置于空间某一位置 时,具有保持该姿势不变的能力。
当肢体下落时,肢体即向重力方向下落, 无法保持原有的姿势
肌张力显著降低时,肌肉不能保持正常 肌的外形和弹性,表现松弛软弱。
肌张力增高
肌腹丰满,硬度增高
患者在肢体放松的情况下,检查者以不 同的速度对患者的关节做被动运动时, 感觉有明显阻力,甚至无法进行被动运 动。
检查者松开手时,肢体被拉向肌张力增 高的一侧
(一)肌张力分类 1.正常肌张力分类 静止性肌张力:在肢体静息状态下, 通过观察外观、触摸硬度、被动牵伸运 动时肢体活动受限的程度及其阻力来判 断。
姿势性肌张力:在患者变换各种姿势 过程中,观察肌肉的阻力和肌肉的调整 状态。
运动性肌张力:可在患者完成某一动 作的过程中,检查相应关节的被动运动 阻力。
肌张力弛缓时,运动的整体功能受损, 且伴有肢体肌力力弱、麻痹或瘫痪。
肌张力弛缓的原因
脊髓损伤早期脊髓休克(spinal shock) 阶段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早期;
也可由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低张力、 肌力减弱、低反射性和肌肉萎缩等表现;
也可由原发性肌病造成。
肌张力弛缓的特征
临床上肌肉可表现为柔软、弛缓和松弛; 加之邻近关节周围肌肉共收缩能力的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