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普通班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商品经济中,“物美价廉”是消费者选购商品的重要标准。
“物美价廉”体现了( )A. 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价值体现出来B.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基础D.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答案】B【解析】使用价值不是通过价值才能体现出来,A项错误;“物美”是消费者从使用价值角度对商品提出的要求,“价廉”是消费者从价值角度对商品提出的要求,故“物美价廉”体现了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B项正确;“物美价廉”本身并不能体现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基础,C项不选;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
【点睛】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人们购买商品时一般都希望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物美”是从使用价值角度提出的要求,“价廉”是从价值角度提出的要求,消费者购买商品一般都要先考虑“物美”,其次再考虑“价廉”。
2. 2017年国庆节期间,大学生小杨花3000元购买了一台标价为3788元的华为手机,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首付1200元,剩余钱款分12个月付清,每月付150元。
材料中的“3000元”“3788元”“1200元”“150元”体现的货币职能分别是( )A. 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B. 流通手段、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支付手段C.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D. 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答案】D【解析】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标价、值多少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最终支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流通手段职能;随着赊账买卖出现的是支付手段;在国际上购买商品是世界货币。
材料中的“3000元”“3788元”“1200元”“150元”体现的货币职能分别是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是错误的,排除。
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目标版、新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78分)1.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做(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支付手段D. 世界货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做价值尺度,A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是货币的职能,但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如何判断货币执行哪种职能:(1)从是否需要现实货币来看: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而其他职能均需要现实的货币。
(2)从关键词来看: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等词汇;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词汇;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商品”、“国际收支”等词汇。
2. 一般情况下,当某一商品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出现过剩时,会导致()①消费者竞相购买②经营者竞相销售③该商品价格上升④该商品价格下降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供求影响价格。
一般情况下,当某一商品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出现过剩时,会导致经营者竞相销售,该商品价格下降,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3. 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汇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则说明()①外币汇率升高②人民币汇率升高③外币汇率跌落④人民币汇率跌落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外汇和汇率。
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汇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则说明外币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质量质量,质在量前,品质上去了,品牌叫响了,才能占领市场,形成有效供给。
”这说明生产者要重视商品的:A.价格B.供给C.使用价值D.需求2.在下列选项中,对于增加货币供应量、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只要增加货币供应量,就会导致物价上涨B.物价上涨总是因为增加货币供应量引起的C.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D.物价上涨会导致增加货币供应量3.针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我国必须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
从根本上说,要扩大内需,就要A.发展经济,降低消费品的价格B.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C.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D.提高商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4.2017年甲企业1小时生产10件M商品,每件商品价值100元。
2018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同时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若其他条件不变,2018年甲企业1个小时生产M商品的价值总量是()A.1200 元B.1000 元C.800 元D.1500 元5.“冬眠山药”是山东省单县农民为避开高峰上市,将本该秋末收获的山药,封上30厘米厚的垄,使山药在土下“冬眠”,开春后再将山药挖出上市,价格比秋末翻了一番。
“冬眠山药”表明①商品价格影响市场的供求②山药冬眠前后的价值是完全一样的③市场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④商品价格有时由价值决定,有时由供求关系决定。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6.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服务业已经逐渐成为消费热点,催生了智能养老、智慧健康养老等诸多新产业。
这体现()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7.改革开放 40 年的辉煌,就是翻天覆地的 40 年,就是梦想成真的 40 年,就是震撼世界的 40 年。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1.著名历史学家周宝珠在他的一篇经济学论文中说“(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这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 )
14. 《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这表明明朝政府( )
A。 重视商品市场管理B. 限制对外贸易发展
C. 保障农民生活水平D. 固守重农抑商传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说到明朝洪武年间,农民可以穿着绸、纱、绢、布,商人却只能穿着绢、布,不能穿着绸、纱,这是对商人的一种限制,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故选D,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①唐代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②商人政治地位显著提高
③政府官员企图以权谋利
④政府商业管理比较严格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反映了唐朝政府商业管理比较严格,限制官员经商,说明唐代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一些政府官员经营商业活动,企图以权谋利,①③④正确;唐朝仍然实行重农抑商 政策,故②错误;故选D.
A。 受封诸侯的权利
B。 分封的对象
C。 受封诸侯的义务
D. 分封的目的
【答案】B
【解析】
“封建”指的是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封建亲戚”,根据“字的左边是监狱,右边探望,有血缘关系的人才会探监慰问”,可知分封的对象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A,材料与CD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