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和实验详细总结第一单元水自己整理 直接打印(期中考试前的)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水物质的三种形态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而液体和气体没有。

固体和液体有固定的体积,而气体没有。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动物和植物都离不开它。

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它们是水的不同形态。

水和水蒸气都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有一定温度、占据一定空间和无固定形态等特点。

不同点在于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有固定体积,较重,可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体积,较轻,当温度变低时可以液化成液态水。

湿抹布擦黑板、湿的手变干、海水晒盐、湿衣服在太阳底下一会儿干了等现象说明水蒸发了。

蒸发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夏天,冰棒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冷却形成的小水滴,霜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固态水,露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液态水,雾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液态水,雪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固态水,云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液态水。

测量温度的方法包括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的底和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水。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且盖两次,不可用嘴吹灭;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盖。

1.加热后的烧杯和三脚架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高温,不要用手触摸。

2.在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降低冰的温度,加速试管中的水结冰。

3.水从0℃开始凝固变成冰,冰的温度为0℃或以下,低于水的温度。

试管中先是一部分水结冰,然后完全结冰,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结冰后的冰是固体,具有固定形状。

水结冰后变轻了,因此会浮在水面上。

4.在结冰过程中,水会向周围释放热量。

2019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第一单元水复习知识点汇总

2019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第一单元水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三课、水结冰了
1.冰融化能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在冰里面加 盐,可以加快冰融化的速度,制造更低的温 度。 2.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 时,开始结冰,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 放出热量。 3.水结冰后,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体积变大。 4.水和冰的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 5.水2020/和9/28 冰的不同点:水是液体,冰是固体。
1.溶解: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放在 溶剂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 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数量是有限的。
3.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2020/9/28
第六课、加快溶解 1.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更快。 2.搅拌能加快食盐溶解的速度。 3.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温度,搅拌, 颗粒大小。
第四课、冰融化了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2.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3.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冬 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水是液态,没有固 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 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 中。 4.水的三态变化
2020/9/28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第二课、水沸腾了
1.沸腾: 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 出现大量气泡。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 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 烈汽化。 2.水沸腾时会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伴有声 音,这是水变成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的 表现。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 升2,020/9/2此8 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2020/9/28
第八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1.我改变。
2.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 是同一种物质。
3.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 化,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2019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2019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的三种形态:固态(冰),液体(水)、气态(水蒸气)。

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3、水变成水蒸汽跑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发)4、煮食物冒得白汽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5、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不同点:水:看得见、摸得着、液体、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6、现象:两只杯子中的水都减少,塑料薄膜上有小水珠。

结论:水变成水蒸气到空气中。

7、现象:塑料盒上方有小水珠。

结论:水变成水蒸气然后凝结成小水珠。

8、蒸发的影响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空气的流动速度)。

加快蒸发的办法:(加热、加快空气流动速度、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9、常见的蒸发现象有:(衣服晾干了)、(湿的手干了)、(水洼干了)、(湿布擦黑板变干了)。

二、水沸腾了1、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科学实验中常用的加热工具是(酒精灯)。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3、实验:观察水加热过程中现象现象:加热过程中:温度上升,有(气泡)产生沸腾时: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气泡破裂);水面之上有(白汽)。

将套有挤压过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鼓起来了)4、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加)。

5、蒸发和沸腾都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心)三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

三、水结冰了1、如果一直让水温下降,水会(结冰)。

2、实验:记录水结冰过程中各种变化。

加食盐目的:制造更低的温度。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三年级科学(人教版)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一、水的基本性质。

1. 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

- 水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态存在,它本身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没有味道。

-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根据容器的形状而改变自身形状。

例如,把水倒入圆柱形的杯子里,水就呈现圆柱形;倒入方形的盒子里,水就呈现方形。

2. 能溶解许多物质。

-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许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如盐、糖等。

- 当把盐放入水中并搅拌时,盐粒会逐渐消失,形成均匀的盐水溶液,这就是溶解现象。

3. 有一定的体积。

- 虽然水没有固定形状,但它有一定的体积。

例如,一个500毫升的瓶子装满水后,水的体积就是500毫升,不会因为瓶子的形状改变而改变水的体积大小。

二、水的三种状态。

1. 固态(冰)- 当水的温度降低到0℃及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

- 冰是固态的水,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冰会浮在水面上。

- 在寒冷的冬天,湖面上结冰就是水变成冰的现象。

2. 液态(水)-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水的状态。

- 液态水可以流动,是许多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物质。

例如,河流、湖泊中的水都是液态水。

3. 气态(水蒸气)- 当水受热时会变成水蒸气。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变成水蒸气,不过温度越高,蒸发速度越快。

- 烧水时,看到壶嘴冒出的“白气”其实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而真正的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的气体。

三、水的测量。

1. 体积测量。

- 使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水的体积。

- 量筒和量杯都有刻度,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例如,如果凹液面最低处在刻度50毫升处,那么水的体积就是50毫升。

2. 质量测量。

- 可以使用天平来测量水的质量。

- 由于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根据体积可以计算出质量。

例如,50立方厘米的水的质量就是50克。

四、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1. 蒸发。

- 水在江河湖海、土壤、植物等表面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

【2019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总复习PPT课件【含实验考点】

【2019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总复习PPT课件【含实验考点】

17.天气日历包括( 风 )、( 降水量)、( 气温 )等方面 的天气信息。 18.测量天气特征用到的工具有( 温度计 ) 、( 雨量器 )、 ( 风向标)等。 19.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 气候 )。 20.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 预报 、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2019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知识点
(建议带把知识点1-20张过两遍, 注重答题格式,高分应该没问题!!!)
【2019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
主要复习内容: 2-27张:各单元知识点 28-38张:实验知识点
2
第一单元 水 1、我们知道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没有固定的 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100℃。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大。 4.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开始结冰。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7.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8.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9.水能溶解食盐、小苏打、白糖、红糖、味精、碱等,但不能溶 解沙子、石头、木头等。 10.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
11.通过加热、碾碎和搅拌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一些物质的状态、大小、数量、位置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构成 物质本身的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撕纸、折纸等。 13.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14.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湿的衣服干了、湿的黑板干了 等。
21.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 气象部门 )制作并发布。 22.天气会商的结果由(首席气象预报员)签发。 23.天气预报制作时,气象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对收集到的观 测数据进行计算。 24.一般天气预报在发布之前会经过预报员的讨论,这称作( 天 气会商 )。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整理(水)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整理(水)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整理(水)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蒸发了。

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衣服原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3.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上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慢、不加盖子的蒸发快;放在通风处比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慢;放在阳光下比放在阴凉处蒸发得快。

4.水蒸气是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也是水。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

水蒸气存在我们身边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温度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5.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6.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7.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湿度越大;水蒸气越少,湿度越小。

8.比较水和水激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水沸腾了1.不停地给水加热,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水面上会看到很多“白烟”,这不是水蒸气。

2.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3.水沸腾和蒸发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水沸腾的时候也在蒸发,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沸腾。

4.温度计1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5.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6.用温度计测量水沸腾前、沸腾时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7.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实验结束时要用灯帽盖灭点燃的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8.加热后的石棉网和三脚架是很烫的,不能用手触摸;要等它们降温之后再收拾和整理。

9.让水沸腾后,人们可以用来煮食物、泡茶、给自来水灭菌消毒和获取更多水蒸气等。

三、水结冰了1.常温下的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会一直下降,当降低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和实验详细总结第一单元水自己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和实验详细总结第一单元水自己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和实验详细总结第一单元水自己整理一、内容概述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水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他们通过观察、描述水的颜色、状态等基本特征,并了解水的物理性质如溶解性、密度等。

本单元还包括探究水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水资源保护的观念。

例如水对于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不可替代性、水是生命的必需品等认知将使学生产生对水资源的尊重与保护意识。

知识点总结起来主要包括水的定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其在自然界的作用等。

在实验方面,本单元设计了多种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水的特性及水循环等原理。

通过亲手操作实验器材和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不仅可以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可以在实践中增强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例如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过程与结果、进行蒸发和凝结的实验来模拟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等实验项目都是对知识点的有力补充和验证。

在实验过程中也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这些实验活动,学生们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水的相关知识,并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1. 简述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重要性,特别是第一单元“水”的学习内容。

三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是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单元“水”的学习内容更是整个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初步认识水的性质、水的存在状态、水的循环等基本知识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们将了解到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具有流动性、溶解性等特点。

学生还将学习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以及水循环的基本原理。

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水的重要性,以及水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一单元“水”的学习内容为整个科学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后续的科学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储备。

2. 引出本文的目的:帮助学生梳理第一单元关于水的知识点和实验,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的相关知识。

2019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和实验详细总结第一单元水自己整理 直接打印(期中考试前的)

2019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和实验详细总结第一单元水自己整理 直接打印(期中考试前的)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水量相同、食盐量相同、同时加盐、都不搅拌
实验过程与方法
1.准备两份质量一样的食盐;
2.将食盐同时加入到两杯一样多的热水和冷水中;
3.静置不动,观察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
4.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
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快,在冷水中溶解的慢。
我们提出的问题
八.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热胀冷缩的现象: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的变化.(因为在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把乒乓球顶回原形。)
第二单元空气
一.感受空气
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压杯入水、打孔观察和打气观察三个环节:
压杯入水实验中纸团不会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内的空间;
打孔观察实验中纸团完全浸湿了是因为水进入了杯子,水填补了原本被空气占据的空间;
实验现象:没有盖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变少了,蒸发到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没有减少,在蒸发的过程中被塑料薄膜拦住了,遇冷液化成了小水珠附着在塑料薄膜上.
实验二: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塑料盒内表面有小水珠.土壤中的水蒸发
成水蒸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2.分离食盐和水
(1)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入三脚架上加热;
(2)边加热,边搅拌。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酒精灯,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3)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3.提问:是怎样将沙和食盐分离的?
利用食盐能溶解于水、沙不能溶解于水的特点,将沙和食盐的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至食盐完全溶解后,过滤,沙留在滤纸上,食盐溶解与水中成为食盐水流入滤纸下方的杯子中。
6.提问: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

(完整版)新教科版三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要点20191015

(完整版)新教科版三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要点20191015

2019新教科版第一单元《水》知识要点班级姓名学号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自然界中的水无时无刻的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

2.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烧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气,冬天嘴巴里哈出的白气,这些都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而白气能够看到,所以它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雾状的小水滴。

4.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出现小水珠,倒扣在地面的透明塑料盒出现小水珠,这些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第二课、水沸腾了5.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了并伴有声音,水面看见热气产生,这是水変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的表现。

6.水的沸点在正常压强下是100℃,在沸腾过程中一直保持100℃。

7.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8.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9.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第三课、水结冰了10.在冰里面加盐,可以加快冰融化的速度,制造更低的温度。

1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12.水结冰后,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体积变大。

13.装有冰块的烧杯外壁会有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14.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四课、冰融化了15.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16.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17.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18.水的三态变化19.水在自然界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20.通过对比实验,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要点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要点

单元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水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之中。

冰是一种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的雪也是固态的冰。

2.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在100℃不变。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大大增加。

4.使用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很烫,不能用手触摸。

5.水温在0℃或0℃以下,水就会结冰,体积增大。

同样,当温度上升到0℃以上,冰就会融化成水,体积减小。

6.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是水的三种存在形态,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在一定条件下,冰、水、水蒸气可以互相转化。

7.能够溶解于水的物质很多,如白糖、红糖、食盐、小苏打、碱、味精等,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通过对比实验,我们知道在同样多的水里,食盐比小苏打溶解的要多。

8.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常用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研磨。

9.食盐和沙混合在用一起,我们利用水,通过“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将食盐和沙子分离。

10.与水一样,生活中很多物质的大小、形状、颜色改变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11.生活中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会把乒乓球顶回原形。

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水和冰的相同和不同点水蒸气水水冰无色、液体、固体、液体,无味、气体、看不见、摸不着。

温度低、表面光滑。

水和水蒸气、冰的互相转化水受热受热遇冷遇冷受热水蒸气冰遇冷第二单元空气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占据一定的空间,有质量,可以流动。

空气是由微粒组成的,能被压缩和扩张。

压缩的空气会有弹性。

2.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就会形成风。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水填空1.物体的三种形态为(固体、液体、气体)。

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形状)。

固体、液体有(固定体积)气体(没有固定体积)。

2.水是生命的源泉,(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3.水的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冰和水蒸气都是(水),它们是水的不同形态。

4.水和水蒸气的相同与不同:水和水蒸气是水的不同形态。

它们都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有一定温度,占据一定的空间,无固定形态)的特点。

不同点在于(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有固定体积,较重,可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体积,较轻,当温度变低时可以液化成液态水)。

5.用湿抹布擦黑板、湿的手变干了、海水晒盐、湿衣服在太阳底下一会干了等现象说明水(蒸发)了。

蒸发是物质有(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6.夏天,冰棒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冷却形成的(小水滴),霜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固态的水),露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液态的水),雾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液态的水),雪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固态的水),云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液态的水)。

7.测量温度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遇到(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分开被测)的水8.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1)酒精灯的火焰: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外焰),中间的一层叫(内焰),最里面的一层叫(焰心)。

(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1(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3)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

(4)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且盖两次),不可用嘴去吹。

(5)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盖。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水”的单元知识点包括:
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

4.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5.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6.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湿布擦桌子、湿的手变干了、雨后路面变干、煮食
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湿衣服变干等。

7.水蒸发的规律: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

2019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编

2019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编

科学第一单元水一、概念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点的体积。

液态水变成固态水的过程,叫凝固;固态水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融化;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过程,叫蒸发;气态水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凝结;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的现象就叫溶解。

固态水可以直接变成气态水;气态水也可以直接变成固态水二、填空1、液态的水降到(0℃)时就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了(固态)。

2、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3、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在冰里加入一些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4、冰和水的共同点:(无色、无气味、透明)。

冰和水的不同点:(1)冰有固定形状、水没有固定形状;(2)冰不会流动,水会流动;(3)冰是固体、水是液体。

5、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现象,如(湿衣服会变干、地面上的积水会变干)等。

6、水蒸发快的方法有:(1)加热使温度变高;(2)在空气干燥的环境中;(3)用风吹。

7、水蒸气是(气体),(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的微粒太小,用我们的肉眼看不见。

水蒸汽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它是气体状态的水8、蒸锅上出现的“白汽”(不是水蒸气,但是它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

9、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水滴,这种现象叫(凝[níng]结)。

夏天,在棒冰周围可以看到的“白汽”就是水蒸气(凝结)成的。

像“白汽”这样由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还有(露水、云、雾)。

10、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11、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形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13、水蒸气太小了,我们肉眼无法看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水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水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1.第一单元水1.水到哪里去了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2.水沸腾了1.沸腾是水受到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在发生变化。

2.测量水温的方法0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0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0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0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0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3使用酒精灯加热时的注意事项0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0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03、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04、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去触摸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加3.水结冰了0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0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03、水和冰的异同(维恩图)4.冰融化了0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0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035水能溶解01、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18克的食盐02、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5克的小苏打03、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水中溶解能力不一样6加快溶解01、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0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有:温度、搅拌、颗粒大小7混合与分离0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02提示:1.搅拌时,不要碰到烧杯的底与壁。

2 .滤纸中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0304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01、我们可以通过切成小块、挤压、拉伸、撕成小片等方法改变橡皮泥和纸的形状或大小,但是构成它们的物质没有改变。

02.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水》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

为了让水蒸发更快,我们可以通风或加热。

2、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大。

3、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水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00℃。

水在沸腾时,水面上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水变成水蒸气以后,体积会增加。

4、在蒸发实验中,酒精灯的作用是加热,温度计的作用是测量温度,石棉网的作用是均匀受热,三脚架的作用是支撑。

5、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

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所以加热时要用外焰进行加热。

6、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盖灭后拔出灯帽再盖上。

不能用嘴吹灭。

7、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要持平。

在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8、外界温度低于0℃时,水会结冰,从液态变成固态。

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

水结冰时要向周围吸收热量,温度会降低。

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我们可以在水中加入食盐。

9、不同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不同。

周围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10、物质能溶解在水中的特点是:①、能变成极小的微粒。

②、能均匀的分散在水中。

③、没有沉淀。

④、不能被过滤出来。

11、物质在水中是不能无限溶解的,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在相同条件下,食盐的溶解能力大于小苏打。

12、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盐。

50毫升水能溶解18克食盐。

为了加快溶解,我们可以搅拌、加热或碾碎。

13、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淀粉等。

14、一些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比如可乐中溶解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5、我们可以通过过滤和加热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沙土。

分离后的水会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

16、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把瘪的乒乓球放到滚烫的热水里面,乒乓球会鼓起来,这是利用了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7、水、水蒸气、冰各自的特点:水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冰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是无色、无味的固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水
一.水到哪里去了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4.水壶烧水时冒出来的白汽不是水蒸气。

因为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而白汽能够看到,所以它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雾状的小水滴。

实验一:观察两杯水一段时间后的水位变化
实验过程:准备两个大小、形状一致的透明水杯,向两杯水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并做好起始水位的标记,其中一个杯子用塑料薄膜盖好并用皮筋扎紧,另一个敞口。

两个杯子同时放置在同一个通风、向阳的位置一段时间(注意不能去碰,以免影响实验效果),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温馨提示:两杯水的水量相同;起始水位做好标记; 同时放在同一位置.
实验现象:没有盖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变少了,蒸发到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没有减少,在蒸发的过程中被塑料薄膜拦住了,遇冷液化成了小水珠附着在塑料薄膜上.
实验二: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塑料盒内表面有小水珠.土壤中的水蒸发
成水蒸气,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水水蒸气
二.水沸腾了
水在正常压强下达到100℃时沸腾,在沸腾过程中一直保持
100℃
测量水温的方法
1.手拿温度计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漫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酒精灯使用提示
1.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2.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3.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
4.酒精灯不小心被弄倒着火时,应用湿布或者沙子盖灭.
5.提问: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了,水面看见热气产生。

6.提问: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
正常压强下是100℃。

(温度计的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7.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什么现象?
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温度保持不变。

8.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三.水结冰了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0℃时。

2.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

3.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

4.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烧
杯外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液化成小水珠或凝结成霜。

5.提问:为什么烧杯外壁有一层白白的?
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结成霜。

6.提问:在碎冰里加入了食盐,有什么作用?
加食盐,能使烧杯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零下.(正常情况下,冰水混合
物的温度为 0摄氏度.)
四.冰融化了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
重要因素。

3.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4.水在自然界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
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五.谁能溶解多少物质
实验: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
1.实验时可以采用书本上的先取20克食盐和小苏打然后平分成8份;也可
以采用平勺定量法,即用2克的勺子盛一勺食盐或小苏打,用尺子刮去多余的。

2.实验注意事项:水量一样多;食盐和小苏打每次加入的量要相同,并且要
等前面一份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实验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食盐溶解的份数多,
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

六.加快溶解
我们提出的问题温度与溶解快慢有关系吗?
我们的推测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快,在冷水中溶解的慢。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水量相同、食盐量相同、同时加盐、都不搅拌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实验过程与方法 1.准备两份质量一样的食盐;
2.将食盐同时加入到两杯一样多的热水和冷水中;
3.静置不动,观察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
4.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快,在冷水中溶解的慢。

我们提出的问题搅拌与溶解快慢有关系吗?
我们的推测食盐搅拌比不搅拌溶解的快。

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水温相同、水量相同、食盐量相同、同时加盐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实验过程与方法 1.准备两份质量一样的食盐;
2.将食盐同时加入到两杯一样多的冷水中;
3.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观察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
4.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食盐搅拌比不搅拌溶解的快。

1.对比实验,只能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2.食盐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食盐在搅拌时比不搅拌溶解的快。

七.混合与分离
实验:分离食盐和沙
1.用水分离食盐和沙
(1)将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
(2)用滤纸(或滤布)过滤,把沙分离出来。

2.分离食盐和水
(1)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入三脚架上加热;
(2)边加热,边搅拌。

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酒精灯,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3)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3.提问:是怎样将沙和食盐分离的?
利用食盐能溶解于水、沙不能溶解于水的特点,将沙和食盐的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至食盐完全溶解后,过滤,沙留在滤纸上,食盐溶解与水中成为食盐水流入滤纸下方的杯子中。

4.提问:食盐和水是怎样分离的?分离后水到哪里去了?
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了空气中,食盐重新便成白色颗粒状留在蒸发皿中。

5.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食盐饱和溶液中的水分减少
时,食盐就析出来了。

6.木屑和铁屑混合了可以怎么分离?
用磁铁(利用磁铁能吸铁屑的特点);
放入水中(利用木屑在水中是浮的、铁屑在水中是沉的特点)
八.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热胀冷缩的现象: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的变化.(因为在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把乒乓球顶回原形。

)
第二单元空气
一.感受空气
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压杯入水、打孔观察和打气观察三个环节:
压杯入水实验中纸团不会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内的空间;
打孔观察实验中纸团完全浸湿了是因为水进入了杯子,水填补了原本被空气占据的空间;
打气观察实验中让学生认识到打气筒把空气重新灌入杯子,刚才被水占据的空间,又重新被空气占据。

三.压缩空气
1.水不容易被压缩,空气很容易被压缩,且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2.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是很容易改变的,因此很容易被压缩。

在压缩过程中,
微粒的大小和数量保持不变
四.空气有质量吗
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