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灵活渗透
教学中数学思想的灵活渗透
教学中数学思想的灵活渗透摘要: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
通过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的能力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尤为重要,如何将数学思想灵活的渗透入日常教学中是我们数学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思想灵活渗透课堂教学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
通过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的能力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尤为重要,如何将数学思想灵活的渗透入日常教学中是我们数学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点实行的。
一、渗透化归思想化归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想,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思维策略,更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思维方式。
简单地说,就是将复杂的,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有意识的转化,归结为简单或容易解决的问题,这是教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
在教学中贯穿化归思想,对培养学生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化归思想,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会设计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运用化归思想获得新知。
在未教授两位数相乘的知识时,学生在自编题中出现了这样的题,于是我将这一题出示,并与同学们一起探究,题目是这样的:“从学校到公园共有800米,我每分钟走45米,18分钟后能走到公园吗?”同学们读完题,突然静了下来,有的紧皱眉头,有的轻轻摇头,还有的小声的说“只会列个算式,结果不会算,两位数相乘,没学过呀!”看到这里,我微笑着说:“想想我们学过的知识。
”适当的引导是必要的,不能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越俎代庖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需要在探究中获得新知。
浅析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
求 我 们 深 入 研 究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 研 教 材 , 理 清 知 识 网络 钻 在 的同时 , 须 挖掘 隐含 于其 中的数 学思 想方 法 ; 目的、 必 有 有 意 识 的 渗 透 、 绍 和 突 出 有 关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 计 划 、 步 介 有 有 骤 地 渗 透 、 绍 和 突 出有 关 思 想 方法 . 介 3 .系 统 性 地 进 行 思 想 方 法 的 教 学 与 具 体 的 数 学知 识 一 样 , 学 思想 方 法 只 有 形 成 具 有 一 数 定 结 构 的 系统 , 能 更 好 地 发 挥 其 整 体 功 能 . 学 思 想 方 法 才 数 有 高低 层次 之 别 , 于 某 一 种 数 学 思 想 而 言 , 所 概 括 的 一 对 它 类 数 学 方法 , 串 联 的 具 体 数 学 知 识 , 必 须 形 成 自身 的 体 所 也 系 , 能 为 学 生 理 解 和 掌 握 , 就 是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教 学 的 系 才 这 统 性 原 理. 数 学 知 识 作 为 载 体 , 数 学 思 想 和 方 法 的 教 学 将 把 渗 透 到 数 学 知识 的教 学 中. 师 要 把 握 好 渗 透 的 契 机 , 视 教 重 数 学 概 念 、 式 、 理 、 则 的 提 出 过 程 , 识 的形 成 、 展 过 公 定 法 知 发 程 , 决 问题 和 规 律 的 概 括 过 程 , 学 生 在 这 些 过 程 中 展 开 解 使 思 维 , 而 发 展 他 们 的 科 学精 神 和 创 新 意 识 , 成 获 取 、 展 从 形 发
新 知 识 , 用 新 知 识 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 视 或 压 缩 这 些 过 程 , 运 忽 味灌 输 知 识 的 结 论 , 必 然 失 去 渗 透 数 学 思 想 、 法 的 一 就 方 次 次 良机 . 于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的 系 统 性 的 研 究 , 般 需 要 从 对 一 两 个 方 面 进 行 : 方 面 要 研 究 在 每 一 种 具 体 数 学 知 识 的 教 学 一 中 可 以进 行 哪 些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的 教 学 . 一 方 面 , 另 又要 研 究 些 重 要 的数 学 思 想 方 法 可 以 在 哪些 知 识 点 的 教 学 中 进 行 渗 透 , 而在 纵 横 两 个 维 度 上 整 理 出数 学 思 想 方 法 的 系统 . 从 适 时 地 对 某 种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进 行 概 括 和 强 化 , 仅 可 不 以 使 学 生 从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的 高 度 把 握 知 识 的 本 质 和 内 在 的 规 律 , 且 可 使 学 生 逐 步 体 会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的精 神 实 质 . 而
试谈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策略
定 了 坚实 的思 想 基 础 ,这 才 是 学 习负 数 真 正 的 落 脚 点 。 仅 仅 以带 “ 一 ” 号 的数让学 生认识 负数 , 学 生 不 可 能 真 正 地 感 悟 到 负数 所 蕴 涵 的 数 学思 想 。
2 . 返璞归真 , 突 出数 学 思 想 。
1 . 展 示 背景 , 揭 示数 学 思 想 。 数 学 背 景 是 对 数 学 知 识 产 生 和 发 展 起 关 键 作 用 的 数 学历 史 情境 和 现 实环 境 。 数 学 教 学 活 动 应 该 在 一 定 的
此. 引 进 表 示 相 反 关 系的 一 对 符 号 “ 一 ” 和“ + ” 。接 着 , 师 生 共 同 归 纳 出 负数 的 意 义 。即 用 以前 学 过 的 数 ( 0除 外) 前 面加 上 “ 一 ” 号或 “ + ” 号 来表 示相反 意义 的量 。 从
而 引 出 负数 和 正 数
的基本 思想是 : 为 了 求得 未 知 数 . 在 已知 数 和 未 知 数 之
间 建 立 的 一 种 等 量 关 系 。方 程 的 目的 就在 于 建 立 关 系 。
事 实上 , 这种思想在人们 的生活中普 遍存在 。如要认识
“ 未知 ” 先 生, 必 须先请 “ 已知 ” 先 生 为媒 介 , 找 到 一 种 关
、
研读教材 。 凸显 渗 透 数 学思 想 的 内容
数学教材是传承数学文化 的载体。如何研读教材 , 充 分 发 挥 教 材 的教 育 功 能 , 使 渗 透 在 教 材 中 的数 学 思 想 在 学 生 心 里 积 淀 下 来 ,是 数 学 教 师 最 应 该 关 注 的 问题 ; 如 何 凸 显 渗 透 数 学 思 想 的教 学 内容 , 把 静 态 的 知 识 转 化
浅析小学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
浅析小学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不仅应包括数学结果,还应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1]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过程中逐步渗透转化思想以及极限思想。
关键词:圆的面积渗透转化思想极限思想推导圆的面积是小学阶段最后需要掌握的几何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通过观察、分析和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并且可以使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作为知识和能力的目标;以渗透转化的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为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以发挥学生主动性,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作为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通过平移转化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日本著名数学家米山国藏指出:“作为知识的数学,它可能在离开校门后不到两年就被遗忘了。
惟有深深铭记在脑海中的数学思想、数学研究方法,这些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使学生在余生中受益。
”[2]在本节的教学中,如何在推导圆形面积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来谈谈我的观点。
1.借助材料,感知概念教材编排圆的面积衔接于周长之后,圆的面积与圆的周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数学中,围绕圆的曲线的长度称为圆的周长。
圆是一个曲线图形。
诸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由线段围成的这些图形我们称它为直线图形。
一曲一直,鲜明的对比,强化了学生对圆本质特征的理解,同时为之后渗透转化思想——化曲为直做铺垫。
与圆的周长不同,什么是圆的面积?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占平面的大小。
为让学生感知圆的面积这一概念,借助学生提前准备的关于圆实际生活材料,动手摸一摸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使他们形成对概念的初步感知,了解这两概念间的区别,顺利地揭示课题。
浅析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与顿悟 。推理论证方法 。综合法语分析法 , 完全归纳与数学归纳法 ,同一法与反证法 。 演绎法等 。求解方法 。配方法 , 换元法 。消 元法 , 待定系数法 ,比较法 ,图像法 ,对称 法, 平移法 ,旋转法等。
3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 思想和数学方 法既有差异性 ,又有同一性 。差异性 : 数学 方法是数 学思想 的表 现形式 和得 以实现 的 手段 。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 的灵魂 。它指导 方法 的运用 。同一性 : 数学思想和数 学数学
2 .数学方法 。数 学方法是指某一数 学 活动过程的途径 、程序、手段 。中学数学教
学 中的基本 数学方 法主要有 :科 学认识 方 法 。观察与实验 ,比较与类 比, 猜想 ,直觉
学生 揭示概念本质特征。例如讲解指数 函数
的概念,教材 只给 出了形如 y = d( a > 0 , 且a # - 1 ) 的 函数是指数函数。这是一种描述性 的结 构式概念 , 只有完全符合其结构特征 的函数
化 ,教学知识的发生过程 ,实际上也是思想 方法 的发生过程 , 思考过程。因此 ,概念的
形成过程 、结论 的推导过程 ,方法 的思考过 程 ,问题的发现过程 ,规律的被揭示过程都
维时 , 也总是 自觉或不 自觉地运用 数学思维
方法。因此 ,加强数 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 在 教学中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必然对提高 数学教学质量 , 深化数学教育改革起到积极
才是指 数 函数 。那么 我们必 须引导学 生分 析 :为什 么 a > 0 且 a # - 1 , ①若 a < 0 , 将会 出现
什么结果呢?②若 a = l , = 1 则y =d = l , 此 时
y = d 成为常数函数了。通过这样 的反思 , 学 生 自然明 白了指数 函数定义中 y = 为什么规 定a > 0 , 且a ≠1的道理 。从而 自然而然地渗
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浅谈
识 ,主动摄 取知识 ,可 以不 断地再生 知识 ,可 以 自己听 、 自己
综 上所述 ,我 们可 以看 出 ,知识迁 移 的方式 、方 法是多 种 说 、 自己读 、 自己写.因此 ,语文 教学要 以教材 为 “ 例子 ” ,提
多样 的 ,只要对语 文教 学有益 的 ,就理 应 以海纳百川 的胸怀 去 炼出语文 知识 ,发展 学生 的智 力 ,以其 他学科 为辅助 ,拓宽 学
接纳 ,诸 如哲 学 、管理学 、心 理学 、教 育学 的知识 均 可运 用 , 生的思路 ,增 长学 生的才识 ,以生活 为源泉 ,开发语 文教学 资 魏 书生先 生 曾多次让学 生写作 文或命题 日记 ,进行相 关学科渗 源 ,培养 实际运用 能力 ,使 学生获得 真正 的语 文能力 ,从而 实
提 炼 出来 的数 学学科 的精髓 ,是形成 学生 良好 的认识 结构的 纽 材 ,把教材 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精 心设计到教案 中去.其次 , 带,是 由知识 转化 为能力的桥 梁. 在数 学教 学中,不仅要重视知 建立各类 概念 、知识 点或知识单 元之 间的界面关 系 ,归纳 和揭 识形 成过程 ,还要 十分重视挖 掘在数 学知识 的发 生 、形 成和发 示其特殊性质和内在的一般规律.因此 ,在备课 时就必须把 数学
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 ,数学方法是数 概念 、了解 相反数及 绝对值 、研 究有理数 加 、减法 和乘法 的意 学思想 的表现形 式和得 以实现 的手段 ;数学思想 方法是从 数学 义等 ;通过有理数 、整式概念 的教学 ,渗透 了分类思想.教师只 内容 中提 炼 出来 的数学 学科 的精髓 ,是 形成学生 良好 的认识 结 有这样去 把握教材 的思想体 系 ,才能在 教学 中合 理地渗透 数学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
学外 ,行数学思
想方法的培养 , 这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数学知识的应用将 产生深远 的影响。从初中阶段就重视数学思想万法的渗透 , 将 为学 生后续学 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关键词 : 数学教学 渗透 思想方法
象成 数学思想 ; 另一 方面在解题过 程中 , 充分发挥 数学思想方 法对发现解题途径的定向 、 联想和转化功能 , 举一反三 , 触类旁 通, 以数学思想观 点为指导 , 活运用数学知识 和方法分析 问 灵 题、 解决 问题 。范例教学通过选择具有典型性 、 启发性 、 创造性 和 审美性的例题和练习进行。 要注意 设计具有 探索性的范例和
一
数, 而且 能代表 一系列的数 或由许多字母构 成的式子等 ; 如 再 整式运算中往往可以把某一 个式子看作~个整体 来处 理 ,如 :
(+ + ) [a b +], (+ ) a b c (+ ) c 视 a b为一个 整体展开等等 , 对 = 这些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提高解题效 率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
形 的知识上来 。 从具体数学问题和范例中总结归纳解题方法 , 并提炼和抽
、
分 类 讨 论 思 想
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始终贯 穿于整个 数学教学 中。 在教学 中要引导学生对所讨论 的对 象进行合理分类 ( 分类 日 要做到不 寸
重复 、 不遗漏 、 准统一 、 标 分层 不越级)然 后逐类讨论 ( , 即对各
四 、 归 思 想 化
化归思 想是数学思想方法体 系主粱之一。 化归思想是 解决 数学问题的一种重 要思想方 法。 现代数学教学并非传授现代数
学知识 , 而应是 以传授现代数 学知识为主线 , 以传授现代数 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方法6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方法6篇第1篇示例: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方法,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的方式将数学思想融入教学中,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方法尤为重要,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于学生的数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才能更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数学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应用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注重数学思想的引导和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运算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数学思想的引导和训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一些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思想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四、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技术第2篇示例:要将数学思想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数学思想是指那些贯穿于整个数学学科的基本思维方式,包括抽象、逻辑、推理、系统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而具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思想的魅力。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怎么证明”等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
数学思想的渗透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灵活运用数学思想的方法和理念,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本质和灵魂,它是数学知
识的精髓,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
数学思想的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
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1.抽象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实例和问题,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和总结,进而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结论。
在学习小数时,教师
可以通过显示实际的物体和图形,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小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从而形成对
小数的抽象认识。
2.推理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学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
演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图形
性质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推理和证明,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
二、数学思想的渗透对学生的影响
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想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推理和创
新等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析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
浅析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
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序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
若把数学知识看作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
1.中学数学中的主要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1)函数与方程思想:就是用函数的观点、方法研究问题,将非函数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通过对函数的研究,使问题得以解决。
通常是这样进行的:将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建立函数关系,研究这个函数,得出相应的结论。
中学数学中,方程、数列、不等式等问题都可利用函数思想得以简解;几何量的变化问题也可以通过对函数值域的考察加以解决。
例如:如果实数x、y满足(x-2)2 + y2 =3,那么的最大值是。
分析:为分离出y ,先给已知等式两边同除以x2,得= .分离变量与,得-+-1=0,=-+3。
此式表示是的二次函数,易知当 =2即x=0.5 时,有最大值3,则有最大值.此题不是函数而看成函数,这不正是函数思想的实质吗?(2)数形结合思想: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因而数学研究总是围绕着数与形进行的。
“数”就是方程、函数、不等式及表达式,代数中的一切内容;“形”就是图形、图象、曲线等。
数形结合的本质是数量关系决定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几何图形的性质反映了数量关系。
数形结合就是抓住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形”直观地表达数,以“数”精确地研究形。
(3)分类讨论思想:就是根据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它能揭示数学对象之间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学生总结归纳数学知识,使所学知识条理化。
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6篇
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6篇第1篇示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使他们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渗透式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强调问题的发现和提出。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需要首先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发现问题的本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数学是一门抽象而严谨的学科,理解数学概念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概念的意义和内涵,让他们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和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注重数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并灵活运用。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和练习,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熟练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方法。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精神,可以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通过渗透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只有注重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建立数学概念的理解、选择和运用数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更能够发展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爱上数学,享受数学,更好地发挥数学的作用,成为具有数学素养的终身学习者。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章主要对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作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想方法新课程强调了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有效的途径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一、在概念的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概念是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基础,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实现又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
因而,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使学生领会概念的定义的同时,还要在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以及概念同化过程中适时地对概念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予以揭示,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所领悟和体会,从而对概念的本质与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理解概念也会更容易,进而完善和优化数学认知结构。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概念时,需要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将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也可以将其分为正有理数、零和负有理数,渗透分类思想。
二、在性质的探索过程中领会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中的公式、定理、法则等数学性质的获得需要经过观察、猜想、操作、推理、证明等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活动过程,而整个思维活动过程又是在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之下进行的。
因而,在公式、定理、法则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经历结论的探究与推导过程,同时还要使学生领会在推导、探索和发现这些结论时所应有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加法法则时,要引导学生将问题分为同号的两个数相加、异号的两个数相加、一个数与零相加三种情况加以探讨,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三、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强化数学思想方法数学问题解决与数学思想方法紧密相联,数学思想方法为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指引了方向,起到定向和指导的作用,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谈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篇•教学创新在过去,分数乘除法应用题都是独立编排章节的,一线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解决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的诀窍:一找(单位“1”);二看(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三判断(已知单位“1”用乘法计算,未知单位“1”用方程或除法计算)。
有的还不乏让学生根据一些关键字词来找单位“1”,如“是”“占”“比”“相当于”等字词后面的量就是单位“1”。
让学生死记硬背。
但是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失分率仍然很大,主要就是因为这样的教学方法“让记忆替代了思维,刻板压抑了灵活。
”不利于学生长效发展。
2013年审的新人教版教材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作为分数乘除法计算教学过程中的“解决问题”的例题来进行安排,加强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除法算理、算法的理解提供了载体。
因此,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的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对比思想、转化思想、发展创新意识等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解题灵活性的有效途径。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一些浅显做法。
一、利用数形结合,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的教学常常让教师棘手,令学生头痛。
怎样才能让学生快速地找到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借助形的直观性来呈现题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使其直观明了化,化抽象的问题为具体,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同时也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3~14页例8《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原题:这个大棚共480m2,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14。
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引导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来表示整个大棚,让学生折出或画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如下图)。
这样,学生在折或画的过程中就很直观形象地理解了“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从而求出萝卜地的面积是480×12=240(m2);再把萝卜地平均分成4份,红萝卜地占其中的1份,最终得以解决问题:红萝卜地的面积是240×14=60(m2)。
浅谈在小学数学中数与代数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复习,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有无限多个;正 数与负数有无数个,是数不完的。一个数的倍数有无限多 个。教材以“像0、1、2、3……这样的数是自然数”以及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利用 描述式定义法来界定自然数、整数的概念。通过省略号来 说明自然数、整数的个数有无数个,是数不完的。关于倍 数,教材以7为例,14是7的倍数;77是7的倍数,以此追 问学生:“你还能找到7的其他倍数吗?”让学生从数量 上感知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体会极限思想。
一、数与代数
《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 活的环境和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即运用数学知 识、方法去分析事物、思考问题。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结 果也不再只是会解多少“规范”的数学题,而是能否从现 实背景中“看到”数学、能否应用数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可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 的灵魂,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它是 联系知识与能力的纽带,是数学科学的灵魂,对发展学生 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再如一位六年级老师布 置了下面这道课后思考 题。 在作业讲评中,教 师不仅要给出答案,更 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思考: 你是怎样算的?是怎么 想的?其中运用了什么 思想方法? 结合上图 引导学生概括出其中的 思想与方法:类比思想、 数学建模思想、极限的 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材首先呈现的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 《庄子· 天下》中截取木棍的说法,通过语 言文字的形式为极限思想做铺垫。其次教 材采用几何直观的手段,将语言文字转换 成数学符号。以一张长方形纸条为例,首 先截取它的,再截取剩余部分的,此时剩 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最后再 截取剩余纸条的,那么此时余下的纸条占 这张纸条的多少?可以得出算式: 1/2×1/2=□→□×1/2=□。如果将这张纸 条一直剪下去,那么就会有这样一个算式: 1/2×1/2×1/2……=□,其结果是一个趋 于0的数,但是始终不为0。
数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数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摘要: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无不以数学思想为指导,以数学方法为手段。
关键词:数学思想德育因素德育渗透数学素质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无不以数学思想为指导,以数学方法为手段。
数学思想方法是教材体系的灵魂,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是课堂教学的统帅,是解题思路的指南。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必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在教学目标中明晰首先,数学思想方法是更隐性的更本质的知识内容,其蕴含于教材的整个体系之中,就某一部分内容来说,可能其在呈现的形式上并没有太多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影儿,但在放在具体的某一位老师的手中,便能彰显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
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解决问题上的使用是随处可见的;符号化思想也是遍布于数学教材的每个角落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思想方法等,它们一直隐藏在基础知识教学之中。
因此,做为一名数学教师,上课前必须将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对教材的体系进行认真的分析,弄清教材每一部分的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反映或附带反映了那些数学方法。
其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应具有层次性。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在小学的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要求是不同的,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和知识结构的不断变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教学呈上升的趋势。
在低年级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发现和运用的意识,不告诉学生某一种具体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无痕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二、在知识形成中落实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不同教学内容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目标,设计生动的教学情景,丰富的教学形式,寓知识性和思维性于一体,并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地参与思维的全过程,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在知识网络、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中深入的感受隐藏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并能够初步地理解、具有运用的意识。
在低年级不直接点明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而是通过精心预设,渗透数学思维的痕迹,让学生在学习中领会,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意识。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的渗透
关键词 : 数 学教学 方法 思想 渗 透
将数学方法把握好 , 了解大纲当中的要求 在解决问题 的时候运用数学方法这一过程 即为不断 积累 认识 的过程 , 在这种积累到达 一定程度 的时候就会发生质变 , 进 而成为数学思想。如果将数学知识 比作为一座有 着宏伟蓝 图的大厦的话 , 那数学方法就好 比是建筑施工的手段 , 而数学
一
、
数学思想有着非 常丰富的 内容 , 其方法也是有易有难 的。 所以 , 应当分层次地去教学和渗透 。 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熟悉初 中的所有教材 ,并将 教材 当中能够渗透数学方法 和思想 的各 种素材挖掘 出来 ,并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出发对这些知识进行 认真地分析 , 根据初 中各个年级不 同的可接受性能力 、 理解 能 力、 认知能力 、 知识 掌握 的程度和年龄特征 由易到难 , 由浅 人 深分层 次地对数学方法 、 思想的教学进行贯彻。
新教育。
学习数学知识应该经过应用 、 理解 、 复习 、 练习等才 能做 到巩 固与掌握 。 形成数学方法与思想是一个 渐进 的过程。 学生 只有反复地训练才能真正领会 。 而且 , 要想让学生产生 自觉地 运用数学方法和思想 的意识 , 应 当使学生建立起” 数学思想方 法 系统” , 同样 的这也是一个要不断感悟 、 反复训 练的过程 。 例 如类 比这种数学方法 , 更 易于学生 的掌握与理解 , 在学 习二次 函数 的相关性质的时候 ,可以将一元二次方程 的系数性质和 根进行类 比, 再进行重复性的演示 , 帮助学生运用 和理解类 比
对 州
理 化 空 间
黄雅秋
鞍山市第二 中学 1 1 4 0 0 1
浅谈在数学教学 中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 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数学家在数学研究过程中、思考问题时所采
用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方法,包括归纳法、逆向思维、数形结合、分
类讨论、反证法等等。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可以促
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具体表现如下:
1. 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数学思想方法能够引导学生自主
思考问题、寻找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能力。
2.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
题目、理清思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 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能够拓展学生的解题思
路和解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
4. 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力:数学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能
够带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能力。
总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对于数学教学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思考和解题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
地掌握数学知识。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
2020年12期New Generation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汪淑清(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洛江中学福建泉州362121)摘要: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数学老师要帮助本班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渗透给学生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以此来培育学生的数学逻辑,进行综合性数学教学。
这需要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着勤于反思,观察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水平,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想;渗透一、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史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很多数学定理都是在生活实践中得到的,数学思维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
现在课本上的数学公式、数学概念都是由数学家们一点一点推理出来的,经过不断的完善和修正才变成了现在被大家公认的定理。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如果只是向学生展示定理而不向学生介绍定理演变而来的背景和发展过程的话,会让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时候出现困难。
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忽视了和数学的情感交流,不利于学生灵活掌握数学知识。
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们介绍一下定理的由来,它是由哪位数学家,经过怎样的艰难计算,猜得出了这个结论,让学生被数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实验精神所感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公式,激发学生求知精神。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中出现的“二次根式”,它的最终形式的形成可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一开始根号形式有很多种,1840年左右,德国人用一个点来表示平方根,两个点代表四次方跟,三个点就代表了立方根。
到了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发明出来了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根号形式,这种形式才开始被普遍使用。
从而让学生明白一个定理的由来是经过悠久历史的沉淀,经过不断的打磨、淘汰才留存下来的,让学生感受到中外数学家们的探索精神,了解数学的人文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内容和所使用方法的本质认识,它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一些观点,并且在后续的研究中被反复证实是正确的。
笔者通过日常教学的探索,得出从以下几点入手确实行之有效。
一、化归思想无处不在
化归思想是指将一个难以解决的,或是复杂的问题通过有意识的转化,归结为容易解决,或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它是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
化归在数学中几乎无处不在,它的基本功能是使生疏化成熟悉、复杂化成简单、抽象化成直观、含糊化成明朗。
例如,有次学生自编了一道题:从我家到学校共有600米,我每分钟走55米,12分钟能走到学校吗?我将这道题写在黑板上,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有的在沉思,有的在小声嘀咕:会列式,可怎么算呀?还有个别学生说:没学过,不会算。
这时,我微笑着说:想想我们学过的知识。
适当的引导是必要的,不能让孩子在困难面前止步不前。
话音刚落,就有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会做。
说完就跑到黑板上演板起来:5512=5543=2203=660(米),660600。
答:12分钟能走到学校。
有同学就质问他,明明是乘12你怎么变成乘4又乘3的?以前不是学过725=710吗?那我想反过来用也是可以的呀。
我不禁微笑着带头给他鼓起掌来。
这时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老师,我还有其他的方法解答这题。
她在黑板上写到:5510=550(米),552=110(米),550+110=660(米),660600。
答:12分钟能走到学校。
并解释说,我先算他10分钟走多少米,再算2分钟走多少米,然后加起来一共是12分钟走多少米。
这时班上再次响起掌声。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又有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也有不同的解法。
我也让他到黑板上书写:60012=60034=2004=50(米),5055。
答:12分钟能走到学校。
理由是我们学过126=1223。
我不禁对他们竖起大拇指来,学生思维的敏捷与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让我惊喜不已。
二、教学生学会猜想
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波亚利曾说:在数学的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
数学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想。
苏教版教材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从练习中获得新知,这就需要孩子学会猜想与验证。
教学《约数、倍数》这一章有一组习题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3和5、13和6、9和10、8和11。
学生在解答后一般很容易得出这四组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这时老师抛出问题:当两个数是什么关系时,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呢?学生的猜想是:当两个数不是倍数关系的时候。
由于受上题倍数关系的影响,学生得出这个结论也很正常。
这时千万不要批评而是表扬这位同学的大胆猜测,猜测使成功更近了一步!并让他与其他同学一起根据这个假设去探讨、去思考、去验证。
各抒己见时,就有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8和10的最小公倍数不是80而是40呢?从而推翻这种假设,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通过这一过程,再引入了解各自因数的情况,这样学生就会豁然开朗,找到真正的结论。
原来是当两个数的相同因数只有1时,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在有些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为重要。
学生在猜想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碰撞会激发智慧的火花,思维会有很大的跳跃,能提高数感,发展推理能力,锻炼数学思维。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做到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将让学生受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