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杨灿周国富周国富教授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国经统课件10-第五版教材[8页]

国经统课件10-第五版教材[8页]
谢谢!
杨灿主编:国民经济核算教程(第五版),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8
人口总量、构成、变动指标及其平衡关系 经济活动人口与人力资本核算 SEEA的基本框பைடு நூலகம்和核算方法 EDP 和“新国民财富”的涵义和特点
杨灿主编:国民经济核算教程(第五版),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6
第10章 完
杨灿主编:国民经济核算教程(第五版),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7
本课程全部内容结束
杨灿主编:国民经济核算教程(第五版),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3
§10.2 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
杨灿主编:国民经济核算教程(第五版),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4
§10.3 发展水平测度与新国民财富核算*
杨灿主编:国民经济核算教程(第五版),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5
【本章要点】
国民经济统计学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
第10章 国民经济扩展核算 与分析
本章要目
§10.1 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本核算 §10.2 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 §10.3 发展水平测度与新国民财富核算*
杨灿主编:国民经济核算教程(第五版),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2
§10.1 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本核算

国民经济统计学(杨灿-周国富)周国富教授PPT课件

国民经济统计学(杨灿-周国富)周国富教授PPT课件
实 物 社 会 福 利 个 人 非 市 场 货 物 和 服 务 转 移
合计
1632 228 162 66 1860
.
23
II.4.1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使用 最终消费支出
个人消费支出 公共消费支出 对住户养恤基金净权益变化的调整 国民净储蓄
合计
1399 1243
156 11 233 1643
资源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对住户养恤基金净权益变化的调整
户系列。
2. 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以国民经济总体为对象,
旨在系统地描述一定时期国民经济运行的全过程 及在特定时点上的国民资产负债存量。

详细介绍见下一节。
.
16
第二节 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
1993年SNA对机构单位、机构部门和经 济总体三个不同层次(从微观到宏观) 的经济主体采用了系统一致的核算结构。
2. 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是在各机构部门的完整账户系列 的基础上综合得到的,因而它不能反映各机构部门之间 的经济联系。
3. 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是以国民经济总体为对象的账户 体系,因而相对于一般核算结构或者机构部门完整账户 系列,能够更清楚地显示本国与国外之间的经济联系。
.
18
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示例
20ii11收入形成账户雇员报酬762生产税净额191产品税净额133其他生产税净额58营业盈余混合收入679国内生产净值163221ii12原始收入分配账户财产收入391国民净收入1661营业盈余混合收入679财产收入416雇员报酬766生产税净额19122ii2收入二次分配账户所得财产等经常税212国民净收入1661社会缴款322所得财产等经常税213实物社会转移以外的社会福利332社会缴款322其他经常转移269实物社会转移以外的社会福利332国民可支配净收入1632其他经常转移23923ii3实物收入再分配账户实物社会转移228实物社会福利162个人非市场货物和服务转移66调整后国民可支配净收入1632国民可支配净收入1632实物社会转移228实物社会福利162个人非市场货物和服务转移6624ii41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最终消费支出1399个人消费支出1243公共消费支出156对住户养恤基金净权益变化的调整11国民净储蓄233国民可支配净收入1632对住户养恤基金净权益变化的调整1125ii42调整后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实际最终消费1399个人实际消费1243公共实际消费156对住户养恤基金净权益变化的调整11国民净储蓄233调整后国民可支配净收入1632对住户养恤基金净权益变化的调整1126iii1资本账户资产变化负债和净值变化固定资本形成总额376固定资本消耗222存货变化28珍贵物品的获得减处置10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获得减处置净借出净借入38国民净储蓄233应收资本转移62应付资本转移65储蓄和资本转移引起的净值变化23027iii2金融账户资产变化负债和净值变化金融资产净获得641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1通货和存款119股票以外的证券138贷款244股票和其他权益44保险专门准备金36其他应收账款61负债净发生603通货和存款132股票以外的证券123贷款217股票和其他权益43保险专门准备金36其他应付账款52净借出净借入3828iii31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资产变化负债和净值变化非金融资产10非生产资产的经济出现24生产资产的经济出现非生产资产的经济消失9灾害损失11无偿没收分类和结构变化2金融资产负债2灾害损失未另分类的负债其他物量变化2分类和结构变化资产物量其他变化引起的净值变化1729iii32重估价账户资产变化负债和净值变化名义持有损益非金融资产280生产资产126非生产资产154金融资产8

国民经济统计学_杨灿_第1章导论

国民经济统计学_杨灿_第1章导论

§1.2
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体系
一、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 经济统计学: 企业经济(经营)统计:从微观角度考察与企 业经营管理有关的统计理论和方法,旨在为 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统计数据和有效的 分析工具。 国民经济统计从宏观角度考察与国民经济运 行有关的统计理论和方法,旨在为宏观经济 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框架。
两大国民核算体系的主要差异:
生产范围 SNA: 综合性生产 MPS: 限制性生产 核算内容 比较系统全面 比较简单片面 核算方法 帐户(复式) 平衡表(单式)
注意区分:国民经济帐户与国民经济核算
National Accounts 国民(经济)帐户,国民会计 National Accounting 国民(经济)核算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即联合国的 “国民经济帐户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 一般的国民经济核 算体系(涵盖SNA、MPS和形态各异的国民经 济核算体制)
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前提条件)
各部门比例协调: 两大部类(马克思) 三大产业(库兹涅茨) 部门联系平衡(列昂节夫) 各环节相互平衡: 生产-分配-使用相互平衡,总供需平衡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宏观经济调控: 怎样调控(方式)~国民经济学 调控多少(力度)~国民经济统计(核算)
二、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和分析框架
(一)SNA的产生和发展(续) 1968年《SNA》完善了基本概念的定义、国民经济 的部门分类以及账户体系的逻辑结构与表达方式, 引入了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资产负债以及不变价 格核算的有关内容,基本形成了一套内容比较完备、 方法比较科学的核算体系。 1993年《SNA》篇幅庞大,内容丰富,结构复杂, 方法规范,同时,还扩展到了人力资源统计以及环 境经济综合核算等新领域,显示出高度的成熟性。 该标准体系推行十余年来,对各国的国民核算方法 和实践以及宏观经济理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述PPT课件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述PPT课件
2008年1月
27
《国民经济核算》相关文献 返回
[1]联合国、欧盟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国民账户体系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1993)》,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SNA1968
2.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选题和具体研究,往往要 直接参考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
13
• 反过来,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不断深入,可 以推动宏观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1. 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统计是 宏观经济学的实证基础,它提供了描述国民经 济运行过程数量特征的系统方法和系统数据;
5.撰写分析报告。
本章完 23
SNA1968、SNA1993、SNA2008
24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1992、2002、2015) 25
课程教材
杨灿主编、 周国富副主编: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 (国民经济统计学)》第四版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5年3月
26
上一版本
杨灿主编、 周国富副主编: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 (国民经济统计学)》 中国统计出版社,
计分析(邱东教材较好) • 失业统计分析 • 国际经济比较统计分析 • 宏观经济效益统计分析
10
赵彦云(2014)《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的章节安排
• 总供给与总需求统计分析 • 国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 • 消费需求统计分析 • 投资需求统计分析 • 产业结构统计分析 • 资金流量统计分析
• 通货膨胀统计分析 • 经济周期统计分析 • 国民经济景气统计分析 • 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 国际经济统计分析 • 产业竞争力统计分析

国民经济统计学(杨灿 周国富)周国富教授课件

国民经济统计学(杨灿 周国富)周国富教授课件

2. 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生产活动:(P53)


问题:两者之间是何种关系?(P53-54)

注意:营利性生产∈市场生产,非营利性生产≠非市场 生产
24
两类非营利机构的区分:【自己看书,P54】 市场性非营利机构:以有经济意义(能够适当平衡供需)的 价格提供服务或出售产品;或通过企业、政府和居民的捐 赠来筹集部分资金,并适当运用资金获得财产收入,弥补 由于价格偏低而造成的收费不足。其盈利不能分配给资助 者,只能用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分类标志:产业形成时序、劳动对象特点,等等 分类结果: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

表2-1 产业级次分类对照表(见P44) 各种分类的主要差别:采掘业(Ⅰ或Ⅱ),建筑业、流 通部门(Ⅱ或Ⅲ)等
9
我国的三次产业分类(1985):
第Ⅰ产业:农业(含农、林、牧、渔业) 第Ⅱ产业:工业(含采掘业、制造业和电气水业) 、建筑业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商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第Ⅲ产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房地产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第四层次:社会公共服务部门(政府、军警和社团等)
4
(二)两大生产领域的划分
1.“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
分类标志:产品形态及其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分类结果:

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运输邮
电业

非物质生产部门:其他各种服务行业
5
2.“货物生产”与“服务生产”
分类标志:产品形态及其使用特点
分类结果:

货物(Goods):具有外在物质形态的产品(农、工、

主要活动:生产主要产品,同时还可能伴生出一些副产品。 主要生产活动的特征是,其产品的增加值份额高于其他任 何一种生产活动。

国民经济统计学PPT课件

国民经济统计学PPT课件
综合平衡上有重要作用。
③在核算方法上:SNA采用复式记帐法,; MPS采用横向或纵向平衡法, 设置一系列平衡表进行核算,形式比较简单和直观,但各平衡表之间缺
乏有机的联系,整体结构不够严密。
④在主要核算指标上:SNA表现经济活动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国 民生产总值, MPS主要指标是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它们分别是物
我国从1995年起,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全面过渡到联合国推 行实施的SNA体系,因此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与世 界接轨的。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国 民经济综合实力以及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国情国力。
二、怎样学好国民经济核算?
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而言,要真正学好一门课程实属不易。国民经济核算就 学科性质看,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它是在一定经济理论指导下,提供了一整套有 关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分类、核算原则和方法的科学。根据该门课程这一学科 性质和特点,在学习时我们应该具体做到:
宏观核算:以国民经济活动整体为对象
中观核算:专业部门核算
微观核算:以基层生产经营或消费使用单位自
身活动为对象核算,如各企业单位核算
❖ 从形式上分:

会计核算

统计核算:以会计核算、业务核算为基础的综合

性核算

业务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定义P12
§1.2 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
二、国民经济核算<补充>
它是从国民收入统计发展而来的。1953年、1968年和1993年、2002年,联 合国先后四次公布了SNA体系, 并向市场经济国家推荐使用。
• 3)两大核算体系比较
①在核算范围上:SNA以全面生产概念为基础,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 活动都纳入核算范围,使社会生产、分配、使用各环节紧密衔接,组成

国民经济统计学(杨灿 周国富)周国富教授课件

国民经济统计学(杨灿 周国富)周国富教授课件

在IMF制订的《国际收支手册》中,有关对外经
济交易和对外投资头寸的核算是通过编制“国际 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实现的。
4
实际上,开展对外经济核算,可以有两种
方法:
IMF《国际收支手册》中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和“国际投资头寸表” ——本章介绍
联合国等《SNA》中的 “国外账户”——第8
向国外出口货物和服务 非常住者在本国旅游 非常住者购买本国劳务 自非常住者获得投资收益 自非常住者获得的经常转移 对外短期或长期投资的减少 对外短期或长期负债的增加 储备资产的减少
17
在具体运用复式记账规则记录国际收支数据时,
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存在对等支付关系的交易(有偿交易),直接按实际 交易的支付内容进行对等记录。

但是,在国际收支中核算,只须考虑常住与非常住单位 之间的交易;不涉及非常住单位自身的、与常住单位毫 无关系的各种经济活动,如生产、消费、资本形成等。
11
在国际收支核算中,对各种国际收支是按账户的形
式分门别类组织核算的,账户的分类也就是交易的 分类。 譬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订的《国际收支手册 (第五版)》中,各种国际收支被分别记入两大账 户:一是经常账户,另一是资本和金融账户。
货币记账单位。
①本币(便于同国民经济核算其他资料衔接、对比) ②外币(关键货币如美元,便于国际对比、分析)

我国:目前采用美元作为国际收支核算的记账单位。
24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和内容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结构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系统描述国民经济总体在一定
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交,F.O.B.) ──不含国际航运的保险和运输费用

国民经济统计学(杨灿 周国富)周国富教授课件

国民经济统计学(杨灿 周国富)周国富教授课件

14
2.资产负债存量的主要估价方法
常用的估价方法有:现行市价或销售比较法、永
续盘存或重置成本法、物价指数(或汇率)调整法 和收益还原法。
(1)现行市价法或销售比较法
采用或参照市场上观察到的相同或类似资产的价
格进行估价。两种情形:

一是在市场上交易的资产或负债,直接以观察到的市 场价格估价; 二是未上市交易的资产或负债,可参照市场上相同或 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估价。
15

(2)永续盘存或重置成本法
通过连续不断地记录和计算资产的获得与处置,
并辅以必要的价格调整,以期得到资产或负债的
重置价格存量数据。这种估价方法所得出的价格, 相当于现期获得同样资产的价格减去累计摊销后 的差额。

适用场合:没有合适的市场参考价格的资产项目。如:
无形非生产资产(如商誉和专利)的估价;固定资产估价


联合国:1977年,《关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国民和部门资产负 债表及协调账户的临时国际指导》
联合国:《SNA-1993》,与流量核算相协调
3
二、经济存量与资产负债核算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旨在全面描述国民经济总体及
其各部门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有关经济存量的 规模和结构。

经济存量: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既有水平。

经济流量:经济现象在某一时期内的变动量。
经济流量反映经济运动过程,经济存量则反映经济过 程的一个剖面; 经济存量是过去时期各种相关经济流量的沉淀和积累, 而经济存量的变动则又表现为某种经济流量。
4
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的关系:



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期初存量+(期内流入量-期内流出量)=期末存量

国民经济统计学杨灿 周国富周国富教授PPT课件

国民经济统计学杨灿 周国富周国富教授PPT课件

nn
nn
xij xij
i1 j 1
j 1 i1
从而有:
n
n
fi y j
i 1
j 1
即:所有部门提供的最终产品=所有部门创造的增加值
25
第25页/共91页

但应注意:
每个部门所提供的中间产品价值与其消耗
的中间产品价值通常不等,即
n
n
xkj xik , k 1,2,, n
j 1
• 特点:
横行标题和纵栏标题是名称相同、排序也相同的产品 部门,具有严整的棋盘式结构;
横行为提供中间产品的部门(产出部门);纵栏为消耗 中间产品的部门(投入部门);
表中每项数据都具有“产出”与“消耗”的双重涵义。
该象限的所有n2 个数据组成“中间流量(中间产品、
中间消耗)矩阵”:
X (xij )nn , xij 0 18 第18页/共91页
9
第9页/共91页
二、投入产出法的部门分类
• (一)产品部门及其特征(P129)
从分析要求上说,投入产出法必须强调各生产部门在 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的纯粹性和同质性。 • 因为,只有在投入和产出两方面都具有相当程度同 质性的部门,才会具有较为显著且稳定的技术经济 特征,才能据以确定系数、建立模型,进行较为精 确的部门关联分析。
本章要目
• §4.1 产业关联与投入产出表 • §4.2 技术经济系数和投入产出模型 • §4.3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和修订方法 • §4.4 投入产出法的应用和拓展
• 小 结:本 章 要 点
1
第1页/共91页
§4.1 产业关联与投入产出表
• 一、投入产出法及其产生和发展 • (一)产业关联性与投入产出核算(P127) 任何生产过程都是一个投入-产出过程。

国民经济统计学(杨灿 周国富)周国富教授课件

国民经济统计学(杨灿 周国富)周国富教授课件
若产品种类多到同一企业中有两种以上产品被列为统计对象时, “产品法”的重复计算程度就会超过“企业法”(表3-3)。
3.

若将“产品”规定为各个基本生产单位(企业)的最终活 动成果,则两种总产出核算方法之间的差异就随之消失。
三、服务总产出的基本核算方法 服务业所包含的具体产业门类很多,各具特点,因
证券的经纪,等等。
金融业的收入来源:各种金融资产的利息收入与金融负债 的利息支出两者之差(净利息收入);通过从事辅助服务所 收取的费用(手续费或佣金等)。前者占有绝大比重。
传统的理解:
金融业从事金融中介活动并未向存款者或贷款者收取任何 服务费用; 银行的利息收支在性质上完全属于“财产收入”的收支, 不宜直接作为金融业的产出计量。 金融业总产出=辅助活动的服务收费 金融业总产出-全部金融活动的日常消耗和其他费用开支 =金融业增加值 < 0, 金融业营业盈余<< 0
① ② 农民自给性的粮食等食物的生产; 居民自有住宅的使用。
讨论几种典型情况:
社会性 市场性 是否计量产出 家庭内部的自我服务 家政公司的庭服务 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 房屋租赁 居民自有住房的使用 政府公共服务 说 明
× √ × √ × √
× √ × √ × ×
× √ √ √ √ √
反映生产、 消费水平
(三)企业法和产品法的核算案例
案例资料:
棉农种植棉花(总价值100单位),
纺织工将其纺成棉纱(200单位)、织成坯布(350单位), 印染工再将其染成色布(450单位), 最后缝纫工将其缝制成服装(950单位)。 两种假设:
(1)所有生产环节都由一个生产企业完成;
(2)各个生产环节分别由不同的生产企业完成。 分别采用“企业法”和“产品法”核算所有环节的总产出。

国民经济统计学(杨灿 周国富)周国富教授课件

国民经济统计学(杨灿 周国富)周国富教授课件

对照P61“图2-6 经济交易及其流量的核算分类”,可以对
资金流量核算三种模式的核算范围加深了解。
如果将资金流量核算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包括生产过程的产
出和中间消耗,则就是1993SNA中的机构部门交易流量账 户体系。[教材P189的这句话不准确]
10
机构部门账户交易流量示意图
总产出 生产账户 增加值 收入形成 账 户 营业盈余 原始收入 分配账户 收入再分 配 账 户 可支配收入 收入使用 账 户 储蓄 资本转移收支 资本账户 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本消耗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获得减处置 净借出(+)/净借入(-) 金融账户 金融资产净增加 负债净增加 最终消费支出 对住户养恤基金净权益变化的调整 原始收入余额 经常转移收支 生产税净额(政府) 雇员报酬(住户) 财产收入收支 固定资本消耗 雇员报酬 生产税净额 中间消耗
企业业主从企业收益中提取的投资报酬,属于特殊的红利。
3.
外国直接投资留存收益。先将留存收益看作按外国投资者的权益比 例已分配的财产收入,然后由外商将其再投资到企业中。属于虚拟
财产收入。
17
4. 属于投保人的财产收入。保险专门准备金属于投保人的资
产;保险企业利用保险专门准备金购买金融资产、土地或 地下资产等而获得的财产收入,也应属于投保人。

7
(二)全部积累交易核算模式

将核算范围从金融交易扩展到资本交易(储蓄、资本转移和
非金融投资)领域,涵盖了全部金融和非金融积累交易。

优点:能反映非金融投资所需资金的来源与运用情况, 以及金融交易与资本交易之间的互补关系,增强了资金 流量核算的分析功能。

问题:相对于第一种模式,所需的核算资料较多,难度 稍大;尚未反映积累资金主要来源(储蓄)的形成情况。 通常由各国货币当局(央行)与国家统计部门共同编制。

《国民经济统计》PPT课件

《国民经济统计》PPT课件

生产法 GDP=∑(各部门的总产出-该部门的中间消耗)
=∑各部门的增加值 收入法 GDP=∑各部门的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折旧+营业盈余) 其中:生产税净额=生产税-政府补贴
支出法 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
净出口额
三、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价格问题
影响GDP的因素
国民经济核算主要的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及 使用核算
核算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消费、 投资和进出口等基本经济总量.

投入产出核算

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之间部门之间 互相依存的技术经济联系。


资金流量核算
核算各部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反映全社 会各种资金在各部门间的流量、流向。
国际收支核算
核算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 贸易、非贸易往来和资本往来。
什么是活动部门分类?
从生产的角度.按各基 层单位活动性质的同类 性对常作单位的分类。
(1)非金融公司部门(2Biblioteka 金融公司部门SNA中的机构部门
(3)一般政府 (4)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
(5)住户
注:我国机构部门分类 : 非金融企业、金融企业、政府部门 、住户部门
三次产业分类图
三次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 农业
资产负债核算
核算一定时点上的国民经济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其主体部分 是国民经济五大核算基本表,八张补充表;
第二部分:经济循环账户。包括一套国民经 济账户体系。
基本框架如下图
社会再生 产 核算表
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
经济循环 帐户

国民经济统计学_国民经济核算原理(杨灿主编)PPT模板

国民经济统计学_国民经济核算原理(杨灿主编)PPT模板
0 2 第二节 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0 3 第三节 发展水平测度与新国民财富
统计
0 4 第四节 社会总供需测算与分析倡 0 5 本章小结 0 6 思考题与练习题
1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2
后记
后记
LOGO
感谢聆听
07
第六章 资产负债与国际头寸核算
第六章 资产负债与国际头寸核算
第一节 资产负债与国 际头寸的核算概念
第三节 资产负债变动 核算
本章小结
第二节 资产负债存量 核算
第四节 对外经济关系 与国际头寸核算
思考题与练习题
08
第七章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概述
第七章 国民经济 账户体系概述
第一节 国民账户的特点和种类 第二节 国民经济账户的编制原理 第三节 国民账户体系的其他表述 形式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三章 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 核算
第一节 国内总产出核算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与生产净 值核算 第三节 国民收入与可支配收入 核算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05
第四章 投入产出核算与分析
第四章 投入产出核算与分析
第一节 投入产出核算 概述
第三节 投入产出表的 编制和修订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节 基本的技术经 济系数和投入产出模型
第四节 投入产出法的 应用和拓展
思考题与练习题
06
第五章 资金流量与国际收支核算
第五章 际收支的核算 概念
0 2 第二节 非金融交易的资金流量核算 0 3 第三节 金融交易核算和资金流量表 0 4 第四节 对外经济交易与国际收支核

0 5 本章小结 0 6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二章 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 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入再分配账户 可支配收入
收入使用账户
资产其他变化账户
期初资产负债表
储蓄 资本账户
资产其他变化 非金融资产交易 资产负债变化表
净借出 金融账户
金融资产和负债交易
期末资产负债表
机构部门账户交易流量示意图
生产账户 收入形成 账户
原始收入 分配账户 收入再分 配账户 收入使用 账户
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
总产出 中间消耗

生产账户










收入初次分配账户收入形成账户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经常账户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收 实入 物二 收次 入分 再配 分账 配户 账户









收入使用账户调 可整 支后 配可 收支 入配 使收 用入 账使 户用账户
部门的“简短”账户系列。 • 各产业部门的简短账户系列并列放在一起,构成产业
部门综合生产账户。
产业部门综合生产账户
Ïî Ä¿ ¿² ÃÅ
Ôö ¼Ó Öµ
Ü×
ÖÐ ¼ä
²ú ³ö
Ͷ Èë
ºÏ ¼Æ
¹Í Ô± Éú ²ú Ë° ¹Ì ¶¨×Ê
Óª Òµ
±¨³ê
¾» ¶î
±¾ Ïû ºÄ
Ó¯ Óà
Ü× Æ¼
¾­ ¼Ã ×Ü Ìå
Ϊ ס »§þ· Îñ ·Ç Óª Àû »ú ¹
ס »§
5
Àí ºÍ ¹ú ·À
35
65
三、国外账户
跳过
1. 国外账户是为与本国的常住单位有经济联系的所有非常住
单位设置的。
• 详见新教材P340、P342及P343-347的表8-31~表8-39。
2. 国外账户仅记录非常住单位与常住单位的各种经济往来,
而不涉及非常住单位的任何其他经济活动。
3. 国外账户是站在国外的角度编制的,国外账户中的资源恰
1844 1127 717 336
46
78
257
½¨Öþ ¹¤³Ì ¡¢ ½¨Öþ ¡¢ ÍÁ µØ ¿ª ·¢
244
114 130
58
5
11
56
µÚ Èý ²ú Òµ
1392 578 814 346
11
119
338
ÉÌ Òµ ¡¢ ²Í Òû ºÍ Âà ¹Ý ·þ Îñ
191
100 91
44
0
15
交易账户的结构
交易账户的一般结构往往是在表的中间列示某种交 易或某一类交易,而在表的左、右两侧分别显示每 一机构部门、经济总体和国外在该种交易或该类交 易上的使用和资源,并且在每一交易所在的横行, 总资源与总使用保持平衡。
以财产收入账户为例。
交易账户实例:财产收入账户
ʹ ÓÃ
ºÏ ¼Æ
¹ú Íâ
机构部门完整账户系列 产业部门简短账户系列 国外账户 交易账户 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机构部门完整账户系列
1. 机构部门是国民经济运行的主体。因为每一个机
构部门都是由同质的机构单位构成的,这些机构 单位具有财务决策权,它们参与整个国民经济运 行的全过程。
2. 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考察,最好是从每一个机构部
机构资 金产 融其 账他 户变化账户资 重产 估物 价量 账其 户他变化账户




期初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变化表



期末资产负债表
机构部门账户之间的联系示意图
生产账户 增加值
收入初次分配账户 原始收入余额
第八章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综述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中 心框架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本章重点: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各种类型; 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 国民经济总量流程图; 国民经济总量指标间的平衡关系; 综合经济账户。
第一节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类型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由以下几个账户系列组成:
好是本国的使用,国外账户中的使用恰好是本国的资源; 国外账户中的顺差恰好是本国的逆差,国外账户中的逆差 恰好是本国的顺差。
4. 尽管国外账户是站在国外的角度编制的,但它在本质上仍
然是本国的“对外交易账户”,是对本国在国民经济运行 的各阶段所发生的各种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表述。
四、交易账户
交易账户是另一种性质的账户,它不是站在国 民经济活动主体或生产主体的角度编制的,而 是就某一交易或某一类交易显示每个从事这种 交易的部门的资源和使用。
3604 1883 1721 762
58
222
679
µÚ Ò» ²ú Òµ
89
47
42
9
-2
11
24
Å© ¡¢ ÁÖ ¡¢ ÄÁ ¡¢ Óæ Òµ
89
47
42
9
-2
11
24
µÚ ¶þ ²ú Òµ
2123 1258 865 407
49
92
317
²É ¾ò Òµ
35
17
18
13
-2
3
4
ÖÆ Ôì Òµ ¼°µç ¡¢ Æø ¡¢ Ë® µÄ Éú ²ú
二、产业部门简短账户系列
1. 产业部门是由同质的基层单位所组成的。这些基层单位只
具有生产决策权,是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却不具有财务 决策权。
2. 对于产业部门,只能编制与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两个账户,
即生产账户和收入形成账户。而不能编制象机构部门那样 完整的账户系列。
3. 通常把产业部门的生产账户和收入形成账户一起称为产业
32
ÔË Êä ¡¢ ²Ö ´¢ ºÍ ͨѶ ·þ Îñ
100
60
40
16
-6
15
15
½ð ÈÚ ¡¢ ·¿ µØ ²ú ºÍ Æä Ëû ¹¤ÉÌ ·þ Îñ
478
132 346
54
12
54
226
½Ì Óý ¡¢ ±£ ½¡ ºÍ ¸ö ÈË ·þ Îñ ¡¢ ¹« ¹² ¹Ü
623
286 337 232
门出发。考察它们各自的经济活动及其同其他机 构部门或国外的经济往来。
3. SNA为所有机构部门设置了一套结构完全一致的
“完整”账户系列。用于描述各机构部门在一定 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经济流量及期初和期末的存 量。
注意:其中的某些交易或某些账户可能与某个 具体的机构部门无关。
机构部门完整账户系列图解
增加值 固定资本消耗 雇员报酬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生产税净额(政府) 雇员报酬(住户) 财产收入收支
原始收入余额 经常转移收支
可支配收入 最终消费支出 对住户养恤基金净权益变化的调整
储蓄 资本转移收支 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本消耗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获得减处置
净借出(+)/净借入(-) 金融资产净增加 负债净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