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28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合集下载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区别 (病理特点方面)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区别 (病理特点方面)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区别(病理特点方面)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上皮(体腔上皮),最常见的是囊腺瘤,主要包括浆液性和粘液性两种。

(一)浆液性肿瘤1.良性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是浆液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浆液性肿瘤的60%,多发生于20~40岁妇女,以单侧居多,也可双侧发生(约占20%)。

病变肉眼观,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囊肿,囊内充满稀薄、清亮的浆液,体积大小不一,小者直径仅数厘米,大者可达儿头大或更大,表面光滑,多为单房性,少数可为多房性。

囊内壁光滑为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部分伴有乳头状突起,称为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

镜下,囊壁和乳头间质均由含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被覆上皮呈单层低立方状、柱状、纤毛柱状或钉状,核多位于中央,染色质纤细,核仁缺如或不明显,无病理性核分裂像。

有时在囊壁和乳头间质内可见圆形钙化小体(沙粒体)。

2.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borderline serous cystadenoma)约占浆液性肿瘤的10%,其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浆液性囊腺瘤之间,属低度恶性,预后比浸润癌为好。

病变肉眼观,与良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相似,但乳头状突起往往比良性者丰富而广泛,常布满整个囊内表面,双侧发生率较高。

镜下,主要表现为乳头上皮呈2~3层,乳头分支较稠密或有微乳头状突起,核异型和核分裂像易见(每高倍视野不超过1~2个),无间质浸润。

3.浆液性囊腺癌(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约占浆液性肿瘤的30%,为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半数为双侧性。

患者以40~60岁妇女为最多。

病理变化肉眼观,多数为多囊性,部分或大部囊内或囊外有乳头状突起,囊内多含混浊液体,乳头状物多为实性菜花状,常侵犯包膜并有出血坏死。

镜下,乳头分支多或呈实心团块,上皮细胞增生多呈3层以上,细胞有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像常见,包膜和间质均有浸润,沙粒体较多见。

SIRT1、p5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SIRT1、p5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SIRT1、p5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目的:探讨SIRT1、p53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卵巢浆液性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Envision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IRT1、p53在41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26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28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的表达。

结果:(1)SIRT1、p53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IRT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低分化组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组,在淋巴结阳性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

(3)SIRT1与p53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SIRT1在卵巢浆液性癌中高表达。

且在病理高级别及淋巴结阳性组的患者中的表达较高,提示SIRT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但其死亡率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首位[1]。

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高居不下,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Sir2)是最近发现的依赖于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mide adentine dinu-chotide,NAD+)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属第Ⅲ类去乙酰化酶。

SIRT1是Sir2的哺乳动物同源基因,在体内通过对组蛋白及多种非组蛋白的去乙酰化修饰,调节基因表达,参与细胞衰老、凋亡、分化等生理活动[2]。

近期研究显示,SIRTl在许多人类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3-4],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形成及进展过程。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1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26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28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SIRT1、p53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在卵巢浆液性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03-2011年的卵巢浆液性肿瘤存档蜡块标本共95例,分为三组,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28例,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2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41例。

31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31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轻 度 异 型 , 层 ( 以上 ) 复 3层 排列 呈 乳 头状 或 球茎 状 ( 型 2 肠 9例 , 颈 管 内膜 样 型 2例 )冰 冻 病理 检 查 结 果 , 中卵 宫 ; 其

巢 交 界性 黏 液性 肿 瘤 ( 囊腺 瘤 )9例 , 能确 定 良性 与交 界 性或 交 界性 与恶 性 者 1 或 1 不 0例 , 诊 为 良性 肿 瘤者 2例 ; 误
术 后 随访 1 ~ 2个 月 , 到 随访 资 料 的 2 85 得 8例 中仅 有 1 出现 对 侧 复发 。 结论 卵巢 交 界性 黏液 性 肿瘤 是 一种 潜 在 例
恶性 的 卵巢黏 液性 上 皮性 肿瘤 , 为肠 型 和宫 颈管 内膜 样型 。在 临 床诊 断 ( 别是 术 中冰冻病 理检 查 ) 分 特 工作 中 , 多 需
处 广 泛取 材 , 卵巢 黏液 性腺 癌仔 细 鉴别 , 与 以防 漏诊 。 『 关键 词】卵 巢 ; 巢交界 性黏 液性 肿 瘤 ; 卵 病理诊 断 ; 后 预
f 中图 分类 号】 7 73 R 3 .1
『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6 4 4 2 ( 0 2)2( 一 0 4 0 1 7 — 7 1 2 1 0 b)0 9 — 2 多 数患 者 的 始发 症 状 表现 为 盆 腔包 块 ( 5例 ) 下腹 胀 2 和 满( 4例 ) 部 分 患 者 出现 月经 不 规 则 ( , 2例 ) 其 中 年 龄 低 于 ;

病理分析 ・
22 2第1 第 期 0 年 月 9 5 1 卷
3 例 卵巢交 界性 黏液性肿瘤 的临床病理 分析 1
王 玲
大连市 金 州 区第一 人 民医 院病 理科 , 宁大 连 1 6 0 辽 110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分析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分析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分析摘要: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又称为低度恶性潜能浆液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均不同于浆液性囊腺瘤和浸润性癌。

自1973年国际卫生组织分类以来,对其诊断和治疗存在着较多的争议。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作为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卵巢肿瘤,本文通过对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做相关的综述。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病理学;分析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卵巢肿瘤,其生物学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具有低度恶性潜能,以上皮细胞明显增生而无间质浸润为主要的病理特点。

自世界卫生组织分类以来,便在学术界引起巨大的争议。

本文就关于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研究进行如下的综述。

1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和临床表现1.1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依据镜下组织学检查为主,病理学特点为无破坏性间质浸润[1]。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对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规定:(1)上皮增生,并且呈现复层、丝状以及筛孔状和微乳头状。

(2)细胞异型性,呈轻度到中度之间。

(3)分离的细胞簇。

(4)具有较少且程度不同的核分裂。

(5)缺乏破坏性的间质浸润。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呈囊性,囊内具有数量不等的赘生物,或者呈现出乳头的实性包块。

也呈现出囊实性。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一般不会出血或者坏死,囊腔内含有浆液性液体,肿瘤的进展和分级为I期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并且仅限制在卵巢囊腔的内表面,无任何的卵巢外蔓延[2-3]。

1.2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临床表现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多发于年龄35岁到45岁的年轻妇女,平均的发病年龄为40岁左右[4]。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患者有23%的患者无任何的表现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腹部的不适、增大和包块,阴道不规则的出血以及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的异常症状,有些患者检查时为偶发[5]。

约30%~50%的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为双侧性,临床症状表现为肿瘤生长缓慢,病情发展较长,转移率低,具有良好的预后,但晚期复发率较高,很少发生恶性病变[6]。

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

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

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摘要】目的:通过对100例卵巢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研究及治疗效果的调查,分析其康复情况。

总结出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卵巢黏液性肿瘤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施以手术治疗以及药物靶向治疗。

结果: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分析,针对卵巢黏液性肿瘤患者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明确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问题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卵巢黏液性肿瘤;临床病理诊断;治疗分析卵巢的健康对每一位女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肩负着传递血脉这样的重任,它对于女性自身的健康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卵巢疾病将会给女性朋友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

卵巢黏液性肿瘤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卵巢疾病,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对其进行临床病例分析,通过对其病理的诊断明确其发病原理、发病现象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法。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式,为广大患者朋友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式。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卵巢是黏液性肿瘤的好发部位,有相关研究表明,其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3%-40%,差异较大。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地域的不同,原发癌发病率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原发癌的隐蔽性,尤其是卵巢转移性黏液性肿瘤(metastatic mucinous neoplasms,MMN),有些形态上貌似良性,极易发生误诊。

本文旨在对常规病理诊断工作中发现的100例卵巢黏液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类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研究中使用的所有卵巢黏液性肿瘤样本均征得患者同意,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临床研究,并对本次研究的具体操作措施享有知情权。

选取我院病理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存档的100例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卵巢黏液性肿瘤标本,每例均有完整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按照下述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卵巢黏液性肿瘤的病理特征,总结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临床医学-28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医学-28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28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关键词】卵巢;交界;黏液性囊腺瘤;病理学[关键词]卵巢;交界;黏液性囊腺瘤;病理学关于卵巢交界性肿瘤,自从国际卫生组织(WHO)采用这一诊断名称以来,对其命名及病理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近几年来,特别是2003年8月,在美国马兰州贝塞斯达举行的卵巢交界性肿瘤工作会议,就其某些病理学方面的分歧取得了较一致的意见[1]。

本文分析了28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这一肿瘤的病变特点。

1 材料和方法复查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及大连市妇产医院1996年至2005年病理档案中诊断为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28例常规石蜡切片和记录,并对部分病例重新制片。

诊断标准按照黏液上皮有复杂性增生,细胞组织结构的非典型性要较囊腺瘤明显,并且这种结构至少占到肿瘤的10%[1]。

肿瘤不出现间质浸润,即使出现也不超过微浸润的界限。

2 结果2.1 一般表现28例病例中年龄17岁~65岁。

同期黏液性肿瘤398例,交界性占14%,局部癌变的占2%。

同期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25例。

2.2 首发症状发现盆腔肿块 23例,发现时间半个月~5 a;腹胀3例;月经改变2例。

2.3 病理特征大体检查双侧 1例,对侧为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27例为单侧。

肿瘤直径7 cm~20 cm。

直径≥10 cm19例;直径<10 cm 9例。

多房22例;单房6例。

28例患者中囊内壁有单个或多处乳头状结构(乳头细小或菜花样) 8例,单房及多房结构均有出现。

2.4 预后28例患者随访至今,生存率100%。

3 讨论3.1 临床病理学特征卵巢黏液性交界性肿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5岁~47岁,超过 90%的病例为单侧肿物[2],肿瘤体积较大,切面多为多房性,也可单方。

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由大小不等的囊和腺体组成,被覆的上皮为复层增生的黏液性上皮,桥状及复层结构,并可有绒毛及乳头状突起,即使是在同一肿瘤中,细胞核异型性的程度及核分裂像多少也有较大差异性。

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粘液性囊腺瘤为卵巢上皮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占卵巢肿瘤的23.5%。

卵巢上皮主要由与宫颈管内膜上皮相似的细胞组成,与肠道粘膜也近似。

其中大多数为良性,恶性粘液性囊腺癌的发生率比浆液性囊腺癌为低,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20%。

一、诊断要点:1.粘液性囊腺瘤:(1)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以30~50岁为多。

(2)症状:肿瘤较小者无任何症状,随肿瘤增大可出现腹部肿块、腹胀、腹痛等,并可生长为人体最大的肿瘤。

中等大小的肿瘤,囊内液粘稠,比重大,较易扭转而引起腹痛。

粘液瘤自发破裂可产生腹水。

15%~25%肿瘤间质可呈黄素化反应,因而引起月经失调或绝经后出血等。

(3)体征:妇科检查于“子”“宫”一侧可触及囊性肿物,囊壁稍厚,有分叶感,表面光滑,活边,与“子”“宫”可分开。

(4)病理检查:镜下检查见肿瘤上皮为单层高柱状能产生粘液的上皮,与宫颈内膜腺上皮相似;有时可见杯状细胞;个别肿瘤与肠粘膜上皮相似。

粘液上皮细胞核小或呈半月状。

约15%~25%的肿瘤内可见间质黄素化。

2.交界性肿瘤:多发生在17~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临床表现与上相同。

镜下检查见肿瘤上皮增生,上皮层次可增多,报道有可达三层者。

增生上皮向腔内突起,有的形成“乳”“头”,一般短而粗。

上皮细胞有轻或中度核异型表现,细胞核增大,形状不规则,染色质深,但间质无浸润。

3.粘液性囊腺癌:(1)多发生于40~60岁之间。

(2)症状:自觉腹部增大及腹内有肿块,常有下腹坠胀不适。

肿瘤由于生长迅速及广泛转移,往往出现腹水压迫症状。

压迫横膈时可引起呼吸困难、心悸;压迫膀胱及尿道时,可有尿频、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压迫直肠可有大便不畅;压迫髂静脉时,可有下肢水肿等。

(3)体征:“子”“宫”外有肿块,囊性感,但软硬不均,表面凹凸不平,不活动,“子”“宫”直肠凹内可触及不规则、固定、较硬的结节状肿块。

出现腹水时,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4)病理检查:镜下检查见上皮增生,上皮细胞明显异型性,分裂活跃,间质有明显浸润。

子宫和卵巢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和卵巢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和卵巢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子宫和卵巢腺瘤样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由腺体组织的异常增生导致。

腺瘤样瘤可发生在子宫和卵巢两个部位,其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案都有所不同。

子宫腺瘤样瘤通常发生在子宫内膜和宫颈的腺体组织中。

在组织学上,子宫腺瘤样瘤分为低度和高度异型两种。

低度异型腺瘤样瘤一般具有良性,其细胞增生轻微,形态规则,细胞核变化不明显,无侵袭性生长。

高度异型腺瘤样瘤则具有恶性潜能,其细胞增生剧烈,形态不规则,细胞核有明显的变化,可以向周围组织侵袭。

子宫腺瘤样瘤的发生与激素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雌激素高水平或长期的雌激素曝露可能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

卵巢腺瘤样瘤是指发生在卵巢的腺体组织增生异常所致的肿瘤。

根据病理形态学特点,卵巢腺瘤样瘤分为浆液性和黏液性两大类。

浆液性卵巢腺瘤样瘤是最常见的一类,其特点是肿瘤内含有浆液性分泌物,肿瘤细胞分泌胶原和糖类物质,形成囊腺瘤样结构。

黏液性卵巢腺瘤样瘤则含有大量黏液性分泌物,肿瘤细胞分泌黏蛋白并形成黏液性肿瘤。

这两种类型的卵巢腺瘤样瘤在临床上多见于年轻女性,表现为腹部包块、腹胀、月经紊乱等症状。

子宫和卵巢腺瘤样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和辅助治疗两个方面。

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低度异型腺瘤样瘤,可以选择子宫切除或腔内切除术等,以保留生育功能。

对高度异型腺瘤样瘤和恶性腺瘤样瘤,则需要行子宫和卵巢的全切除等根治性手术,以确保彻底切除病灶。

在术后对高度异型腺瘤样瘤的患者还可以进行辅助放疗或化疗,以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子宫和卵巢腺瘤样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案各有不同。

对于子宫腺瘤样瘤和浆液性卵巢腺瘤样瘤,如果发现及早并进行手术治疗,预后一般较好。

而对于高度异型腺瘤样瘤和黏液性卵巢腺瘤样瘤来说,预后相对较差,需要进行全面的治疗,包括根治性手术和辅助治疗。

为了减少发病和提高预后,女性朋友们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雌激素曝露和过度使用雌激素类药物。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病理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病理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病理卵巢常见的疾病有很多,对卵巢疾病治疗,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这样对女性疾病治疗有很好效果,同时也不会造成女性身体其他问题出现,那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病理都有什么呢,这样的疾病在病理上也是自己特点,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这类疾病。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病理:交界性卵巢肿瘤病理学特点是:①不同程度的细胞增生和核异型。

②与浸润性卵巢癌的区别是缺乏明显的间质浸润。

③发病年龄较轻,平均45岁左右④诊断时常处于早期。

BOTs术前诊断率不高,目前尚缺乏特异性诊断手段。

术前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只能作为参考。

浆液性BOTs中CA125升高;黏液性BOTs中CA19-9与CEA升高。

影像学检查中以超声敏感性最高,优于MRI和CT。

手术是治疗BOTs的基本方法,其原则与卵巢癌相似。

对Ⅰ期病人可行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手术,手术方式包括肿瘤剔除术、患侧附件切除术、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腹膜多点活检以及结肠以下的大网膜切除。

对浸润性种植病人行根治手术,即腹膜冲洗、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大网膜切除、多处腹膜活组织检查、切除肉眼可见腹膜病灶;对于黏液性肿瘤要同时切除阑尾。

无论是保守性手术还是根治性手术,一般不主张行淋巴结清扫。

对认为是良性肿瘤且已实施过手术治疗,但术中未做腹腔和腹膜检查的病人,应行再分期手术。

各期病人术后均应密切随访,一般不作化疗,对晚期、肿瘤巨大并种植广泛;肿瘤有外生乳头;病理提示有复发的高危因素;腹腔积液;血清CA125有明显升高的病人行辅助化疗可能是有益的。

对保守性手术治后复发,复发仍诊断为BOTs伴非浸润性种植、愿意长期随访,且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可再次行保守性手术;对复发为浸润性种植时,治疗应行广泛的细胞减灭术。

在对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病理认识后,女性对自身出现这样疾病的时候,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而且治疗过程中,对自身饮食、作息都是要正确安排,同时治疗后再次发现这样疾病,在对身体损害是很大的,这点女性也要注意。

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癌变超声表现一例

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癌变超声表现一例

3 中华 医 学 会 肾脏 病 分 会 透 析 移植 登 记 工 作 组 . 9 9年 度 全 国透 19
析 移 植 登 记报 告 . 中华 肾 脏 病杂 志 , 0 1 1 ( ) 7 — 8 2 0 ,7 1 :77 .
( 稿 日期 : 0 91 - 9 收 2 0 - 20 )
作者 简 介 :卜晓 倩 , , 9 3年 1 女 】8 2月 生 , 读 硕 士 , 在 山西 医 科 大 学第 二 医院 ,3 0 1 0 0 0
讨 论 卵巢 交 界 性 肿 瘤 为 低 度 恶 性 潜 在 性 癌 , 手 术 其 后 的 5年生 存 率 较 高 , 统 计 为 9 ~9 。卵 巢 交 界性 据 O 5 黏 液 性囊 腺 瘤 多房 性 多 见 , 常 见 一 个 肿 瘤 内 同 时 存 在 有 并 良性 、 界 性 及恶 性 的 现 象 , 性 部 分 多 在 乳 头 或 结 节 处 , 交 恶
・ 1 ・ 3 O
山 西 医 药杂 志 2 1 O O年 4月第 3 9卷 第 4期 下 半 月 S a x Me , r 0 0 g 13 , o 4t es c n h n i d J Ap i 2 1 , o . 9 N . h eo d l
尤 其 是 慢 性 肾功 能 不 全 的 防 治 . 免 其 过 早 地 进 人 尿 毒 症 避 期 , 给个 人 和社 会 都 带 来 人 力 、 力 的 巨 大投 人 。 而 物 从 性 别 发病 比例来 看 无 明显 差 异 , 只 能 说 明从 大 范 这 围 的。 病 概念 来 讲 , 女发 病 比例 一 致 , 是 具 体 病 种 来 肾脏 男 但 讲 男 女 发 病 比例 并不 一 致 , 们 的 统 计 没 有 具 体 区分 原 发 我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论文: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论文: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论文: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tumors , bots)是一类易引起认识上混乱的肿瘤,不能简单地归类为良性或恶性。

bot为低度恶性肿瘤,一般不通过转移而发生卵巢外扩散(恶性肿瘤独有的特性),而是通过“种植”在盆腔内扩散,bot的种植为少量bot细胞脱落并种植到腹膜腔。

1 材料和方法复查鞍山市铁西医院1995—2010年病理档案中诊断为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7例常规石蜡切片和记录。

诊断标准按照上皮浆液性有复杂性增生,细胞组织结构的非典型性要较囊腺瘤明显,并且这种结构至少占到肿瘤的10%。

肿瘤不出现间质浸润。

2 结果2.1 一般表现7例病理年龄为28-62 岁。

2.2 首发症状发现盆腔肿块5例,腹涨2例。

2.3 病理特征 7例病理均为单侧,肿瘤直径8cm—15cm,7例患者中肿瘤囊内壁可见单个或多处乳头状结构。

3 讨论3.1 临床病理学特征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30-40岁,单侧多见,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80%-90%。

肿瘤体积较大,切面多为多房性,也可单房,肉眼检查类似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单乳头分支较密,可种植腹膜,累积双侧卵巢机会较多。

镜下见乳头被覆上皮增生为3-4层,核的形态不一致,染色深,核分裂像每个高倍视野不多于1个。

没有瘤细胞的间质浸润,约25%肿瘤可见砂砾体。

约16%-59%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伴有腹膜的浆液性细胞增生,它们是增生还是真正的种植,尚难以确定。

根据腹膜表面下的正常组织有无浸润,可分为浸润性种植和非浸润性种植两类,种植的类型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据报道,非浸润性种植50例中有3例死于肿瘤,而浸润性种植6例中有4例死于肿瘤。

种植灶内瘤细胞的异型性和核分裂像的多少与预后的关系较小。

3.2 与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相关的几个问题:3.2.1 浆液性bot与伴微乳头型浆液性bot 一般认同这种微乳头型肿瘤是一种浆液性bot,而不是低级别浆液性癌。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现轻度 的异型性 ,间质 内可见大量 中性粒细胞浸润。
1 仪器与设备 . 2 Oy u X 1 l s 4 光学显微镜,天津天利旋转式切片机 Q T 1 。 mp C P -B
1 方 法 . 3
1 . 分析方法 .3 3
将 2 例患者的具体 临床治疗信 息及每一位患者 5
的肿瘤组织病理切片的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并分别对肠型和宫颈管 内膜样型卵巢交界 胜黏液 性肿瘤的病理切片特征进行归纳汇总。
乳 头 表 面 被 圆形 或 柱 状 的黏 液 细 胞 覆 盖 ,细 胞 通 常 排 列 成 复 层
MB T一般 无 明显 的临床 症状 ,随着肿 瘤体 积 的增 大,患 O 者可 出现腹 胀 或 泌尿 系压 迫等 症状 。 国外相关 研 究 报告 指 出,
种植 f 2 】 。
将2 5例患者的临床检测结果进 行汇总发现 ,肠 型患者的癌
细 胞 排 列 层 数 多 于 宫颈 管 内膜 型 ,且 两 种 类 型肿 瘤 乳 头特 点 、肿
瘤细胞异型程度、间质内急性 炎细胞浸润 的数量均存在差 异。详
见表 1 。
表1 2 例患者肿瘤标 本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 5
2 结 果
131 交界 性 黏 液 性 肿 瘤 的判 定 标 准 ..
() 以 上 的上 皮 细 12层
胞 ;() 皮 细胞 呈现 乳头状 结 构 ,分支 较 为复杂 ; 3 肿 瘤细 2上 () 胞 呈现异 型性 ;4 肿瘤 细胞 细胞核分 裂相为 0 3个 /0H F , () ~ 1 P s 未 出现 病理 性 核分 裂 ;5 腹 腔 内有腹 水 ,并 同时伴 有 淋 巴结 ()
果 报 告 如 —o F 1 资 料 与 方 法

卵巢交界性囊腺瘤17例临床病理分析

卵巢交界性囊腺瘤17例临床病理分析
9( : 12 . 2) 2 — 2
【] 5 张永 才 , 永 柏 . 药 的 经 验 鉴 别 一火 试 [. 医 药 学 报 ,09 1 6) 徐 中 J中 ] 20 ,3( :
3 4 - .
和理 化鉴别等 。在本 资料 中, 性状鉴 定方 法具有简单 、 便 、 方 快
( 收稿 日期 :2 1— 4 1 0 2 0 —2)
陕西 医学 杂 志 ,08 3 7) 87 88 20 ,7( : 7— 7 .
从根 本上减少 心血管 事件 的发病率 和威胁性 , 行之有效 的办 最
法就 是加强对危 险人 群的各项 指标 的监测 , 预防疾 病发生 。临
床 中 已经 开展许 多 寻找 与心 血管 事件 的发 生密切 相关 的 临床
交 界性 浆液性囊腺 瘤与 卵巢浆液 性癌 的区别所在 , 些学者 认 一 为, 在病理学 中发现非 浸润性 浆液性肿 瘤 中出现 的微 乳头及 细 胞 簇结构 , 卵巢交界 性肿瘤 在发生腹 膜种植 时 比其 它类型 的 使
肿 瘤更 容易 出现 浸润 , 是仍 将其 归为 卵巢 交界性 肿 瘤 中 , 但 这 是 因 为这类 肿瘤 的预后 更接 近 于典 型的交 界性 肿瘤 而非 浆液 性 癌 【。因为普 通 的卵 巢交 界性 浆 液性 囊腺 瘤 与卵巢 浆 液性 7 1
2 1 年 6 I 2 第 1 期 0 2 Y第 卷 2

临床病理 ・
见 。不 论是 卵巢交 界性 浆 液性囊 腺瘤 还是 卵巢 交界 性黏 液性 囊 腺瘤 , 多为低度 恶性 肿瘤 , 预后较 好。据统 计研究 调查 , 卵巢 交 界性 囊腺瘤 切 除后 的 5年生 存率 高达 9 % ~ 1 0 6 1 0 0  ̄[,0年 ] 生 存率 平均 为 7 % 以 上 , 至有个 别 病例 在发 生腹 膜 种植 后 5 甚 及术后 检查复发 , 仍能 长时间存活 。 根据相关报 道 , 以将 卵巢交 界性浆 液性囊腺 瘤腹膜种 植 可

卵巢巨大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局部癌变一例

卵巢巨大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局部癌变一例

卵巢巨大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局部癌变一例发布时间:2021-11-04T02:58:10.38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6期作者:赵妮李杜鹏[导读] 患者女,33岁,体重103kg,因“发现腹腔包块1年,加重3月,胸闷气赵妮李杜鹏1、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 710061陕西西安2、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西京医院麻醉科 710032陕西西安关键词:卵巢;囊腺瘤;手术治疗A case of Giant borderline mucinous cystadenoma of the ovary is locally cancerousZhao Ni Li DupengZhao Ni:School of pharmacy,Health Science Center,Xi’an Jiaotong UniversityLi Dupe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Xijing Hospital of the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Shaanxi Province,Xi’an 710000,China Key words:Ovary;Cystadenoma;Surgical treatment患者女,33岁,体重103kg,因“发现腹腔包块1年,加重3月,胸闷气短1周”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膨隆,未重视,期间间断出现下肢水肿,仍未做任何检查及治疗,3月前突然出现腹部包块进行性增大,未做特殊处理,1周前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症状,未重视。

2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4℃,自行前往诊所开消炎药治疗后好转。

今日行腹部CT检查提示(见图1):腹盆腔内可见巨大包块,病灶上至肝缘,下至盆腔,巨大无法测量,呈囊实性,CT值8-45HU,其内密度欠均匀,病灶内可见腺体成分,壁较厚。

考虑:1、囊腺瘤?2、畸胎瘤?患者及家属强烈入院手术治疗。

查体(见图2):胸廓变形,呈桶状,腹部极度膨隆,可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壁张力高,腹壁可触及巨大包块,约71cmX35cmX50cm,占据整个腹部,叩诊呈鼓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卵巢黏液性肿瘤30例临床病理诊断体会

卵巢黏液性肿瘤30例临床病理诊断体会

卵巢黏液性肿瘤30例临床病理诊断体会郭星【摘要】目的探讨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30例卵巢黏液性肿瘤,观察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30例肿瘤中,25例为良性肿瘤,1例为恶性肿瘤,4例交界性肿瘤经大量取材证实有早浸.结论卵巢黏液性肿瘤是在日常工作中最多见的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较癌少见,遇到交界性肿瘤要多取材以除外早期浸润的存在.【期刊名称】《青岛医药卫生》【年(卷),期】2011(043)006【总页数】2页(P422-423)【关键词】卵巢;黏液性肿瘤;病理诊断【作者】郭星【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山西晋中03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5卵巢黏液性肿瘤是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常见的一大类肿瘤,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类,其上皮类似于宫颈内膜和胃肠道黏膜。

我们对30例卵巢黏液性肿瘤观察其临床表现、大体检查、组织学形态等情况,以助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卵巢黏液性肿瘤。

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收集晋中一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有完整病例、发生于卵巢的黏液性肿瘤。

30例卵巢黏液性肿瘤患者年龄在20~80岁之间。

良性者年龄20~80岁,交界者年龄30~50岁、恶性者年龄38岁。

全部病例重新审阅,病人资料、肿瘤大小等资料查自病例记录或病理记录。

1.2 诊断方法所有手术标本用10%甲醛溶液固定,常规HE染色、光镜下诊断。

病理诊断依据回允中主译《诊断外科病理学》第3版与《阿克蔓外科病理学》第9版中所述卵巢黏液性肿瘤为诊断依据。

2 结果2.1 一般检查肿瘤为囊性或囊实性、常为多房,内为黏稠的胶冻样物质或淡黄色黏稠的液体。

良性者内表面光滑、壁薄,交界性者内表面基本光滑、其中掺杂多簇乳头状增生区域,恶性者内表面呈多房、囊实性,实性区较交界者更多见,常伴出血、坏死,少数肿瘤主要为实性,其中掺杂黏液样物质。

2.2 镜下所见 30例卵巢黏液性肿瘤,其中25例为良性肿瘤、4例为交界性、1例为恶性肿瘤。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早期诊断方法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早期诊断方法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早期诊
断方法
介绍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Borderline Serous Papillary Cystadenoma of the Ovary)是一种仅发生在卵巢上皮的肿瘤。

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早期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早期诊断手段之一。

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和声像图的形成,可以发现卵巢囊肿和占位性病变。

在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的早期阶段,超声检查可以显示卵巢囊肿的特点,如囊壁增厚、分隔、内部状突起等。

血液标志物
血液标志物检测是另一种常用的早期诊断方法。

CA125是最常用的卵巢肿瘤标志物之一,在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患者中常常升高。

其他一些标志物,如HE4和CEA等,也可以作为辅助指标进行检测。

影像学检查
除了超声检查外,影像学检查也可以帮助早期诊断。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确定卵巢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是通过采集卵巢组织或囊液中的细胞,进行细胞学分析,以确定病变的性质。

细胞学检查可以通过穿刺技术或手术获取样本,然后在实验室中进行细胞学鉴定和分类。

总结
在早期诊断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方面,超声检查、血液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等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综合运用这些早期诊断方法可以提高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早期发现率,为患者治疗提供更好的机会。

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20例病理分析

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20例病理分析

用 ,它可 以防止损 伤 的 脊髓 进 一 步 溃变 ,星形 细胞 尚有 引 导神经 元迁移到 目的地 的作用 ,适 当增 殖有 利 于再 生轴 突 的生长 与延伸 ,过度增殖 所形 成 的瘢痕 则 阻止 再生 轴突 的 生长和延 伸 。我 们 推测 脊 髓 减压 治 疗促 进 神 经功 能 恢 复 可能是 因其促进 了神经 营养 因子 的运输 ,有利 于神 经元 的 恢复 和轴 突 的再 生 。
3 Uchida K,Baba H.Ma舰awinvestigation of spinal
cord le sions in the s pinal hyperostotic Hlcuse(twy/twy):mowhol ̄
d langes in anterior hom cells and inmm ereactivity to neurotrophic fac—
参 考 文 献
1 孔抗 美 ,周强 ,齐伟 力 .慢性 脊髓 损 伤动 物模 型 的研 制 .河 南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1999;34(1):94
2 孔抗美 ,齐伟力 ,周强 .慢性 压迫性 脊髓损 伤细胞 凋亡 的实验研 究 .中华创伤杂志 .2001;17(3):158~160
· 32 ·
2 讨 论
长期 以来 人们 的注意力 主要 集 中在 良性 和恶 性 病变/ 肿瘤 的研究 上 ,但 随 着 医学 生物 学 的发展 ,大 量有 关 病 例 和随访结 果的积 累 ,人们认 识 和发 现越来 越 多 的介 于 良性 和恶性 之 间 的一 类病 变 ,即交 界 性 病变 /月中瘤 。近 年来 在 国内逐渐 引起 注意 。最新 的 WHO(1999)卵 巢肿 瘤 组 织学 分 型(第 二版 )认 为形态 介于 明显 良性 和恶 性之 间 时 ,称 为 “交界恶性 肿瘤 ”或“潜 在 低 度恶 性 肿 瘤”,定 义 为 :在生 长 方式 和细胞学 特 征方 面 介 于 明显 良性 和 明显 恶 性 的 同类 肿瘤之 间 ,且 与 同样 临 床分 期 的 卵巢 癌 相 比 ,预 后好 得 多 的卵巢肿 瘤 ,组 织学上 无 明显 浸润 。卵巢 良性 粘液 性肿 瘤 衬覆高柱 状无纤 毛细胞 ,核 位于 基底 ,细胞 内富 于粘 液 ,可 类似 于宫 颈 内 膜 上 皮 或 肠 上 皮 (可 见 杯 状 细 胞 、潘 氏 细 胞 )。恶性粘液 性肿瘤细 胞 有非典 型性 ,细胞 层 次增 多 ,腺 体和乳头结 构 复 杂并 有 明确 的间质 浸 润 。交 界性 粘 液 性 肿瘤诊断 较困难 ,作 者体 会 :交 界 性粘 液性 囊腺 瘤 灶 性 区 域细胞具 有非典 型 性 ,可 呈轻 到重 度不 典 型 增生 ,核 大 小 不超过 间质 细胞核 的 3倍 ;单 或 复层 ,一 般不 超 过 4层 ;囊 腔内乳头簇 ,乳 头 间质 丰 富 ,乳 头 表 面有 明显 的细胞 芽状 突起 ,肠型 者见 杯 状 细胞 ;核分 裂 象 <4/10HPF;无 间质 浸 润 ,其 中浸润是 明确 的恶性 指 标 。在 腺体 和 间质 关 系复杂 判断 间质浸润 困难 的病例 中,非典 型性 上 皮细 胞层 次少 于 4层诊断 为交 界性肿 瘤。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病理学特征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病理学特征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病理学
特征
引言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borderline serous papillary cystadenoma)是一种罕见的卵巢肿瘤,通常具有良性病理学特征,但较囊腺瘤具有更高的再发和转移风险。

本文旨在描述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的病理学特征。

方法
我们回顾了过去五年来我们医院收治的所有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的病例。

对于每个病例,我们记录了患者的年龄、病理学特征、临床表现、术后治疗和随访情况。

结果
我们共纳入了50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的病例。

平均年龄为45岁,范围在30-60岁之间。

病理学上,这些肿瘤表现出状生长和囊腔形成的特征。

光镜下观察到肿瘤细胞的核染色质呈现不规则的形状和大小,核仁明显增大。

肿瘤细胞间质内常见浆液性充满物。

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肿瘤细胞常表达CK7、CEA和p53.
讨论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在临床上表现为卵巢肿块和卵巢囊肿,通常没有特异性症状。

病理学上,它们与肿瘤恶性潜力更低的浆液性囊腺瘤相似,但其核染色质的异常和核仁增大可能与其更高的再发和转移风险有关。

结论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是一种具有良性病理学特征但较囊腺瘤具有更高再发和转移风险的罕见卵巢肿瘤。

了解其病理学特征对于早期诊断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关键词】卵巢;交界;黏液性囊腺瘤;病理学
[关键词]卵巢;交界;黏液性囊腺瘤;病理学
关于卵巢交界性肿瘤,自从国际卫生组织(WHO)采用这一诊断名称以来,对其命名及病理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近几年来,特别是2003年8月,在美国马兰州贝塞斯达举行的卵巢交界性肿瘤工作会议,就其某些病理学方面的分歧取得了较一致的意见[1]。

本文分析了28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这一肿瘤的病变特点。

1 材料和方法
复查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及大连市妇产医院1996年至2005年病理档案中诊断为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28例常规石蜡切片和记录,并对部分病例重新制片。

诊断标准按照黏液上皮有复杂性增生,细胞组织结构的非典型性要较囊腺瘤明显,并且这种结构至少占到肿瘤的10%[1]。

肿瘤不出现间质浸润,即使出现也不超过微浸润的界限。

2 结果
2.1 一般表现28例病例中年龄17岁~65岁。

同期黏液性肿瘤398例,交界性占14%,局部癌变的占2%。

同期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25例。

2.2 首发症状发现盆腔肿块 23例,发现时间半个月~5 a;腹胀3例;月经改变2例。

2.3 病理特征大体检查双侧 1例,对侧为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27例为单侧。

肿瘤直径7 cm~20 cm。

直径≥10 cm19例;直径<10 cm 9例。

多房22例;单房6例。

28例患者中囊内壁有单个或多处乳头状结构(乳头细小或菜花样) 8例,单房及多房结构均有出现。

2.4 预后28例患者随访至今,生存率100%。

3 讨论
3.1 临床病理学特征卵巢黏液性交界性肿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5岁~47岁,超过 90%的病例为单侧肿物[2],肿瘤体积较大,切面多为多房性,也可单方。

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由大小不等的囊和腺体组成,被覆的上皮为复层增生的黏液性上皮,桥状及复层结构,并可有绒毛及乳头状突起,即使是在同
一肿瘤中,细胞核异型性的程度及核分裂像多少也有较大差异性。

通常其异型
性为轻度至中度,无间质浸润。

3.2 与卵巢黏液性交界性肿瘤( mucinous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 MBOT)相关的几个问题MBOT伴上皮内癌目前一致认同的诊断标准是:存在细
胞学异型性应该达到重度( 3级)[3],而对于具有过度的上皮分层和其他复
杂的囊内生长结构,但细胞缺乏重度异型性,仍应视为交界性肿瘤,而不应诊
断为上皮内癌[4]。

MBOT伴有微浸润:是指在间质中出现单个细胞或者有黏
液上皮细胞组成的腺体及小巢浸润,周围常有明显空隙,腺体不规则,边缘不整,常伴有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

也有对间质内出现融合性的腺样或筛状生
长结构也诊断为微浸润[5]。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MBOT需要与黏液癌
鉴别,有时比较困难。

另外,整个肿瘤其组织学图像常不一致,有些区域显示
完全良性,而另一些区域则呈交界性或可见灶性的明显的腺癌。

因此,术中冰
冻送检标本时一定要多送,最好全送。

取材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大体标本并多
处取材,以免漏诊。

参考文献:
[1]Seidman JD,Soslow RA, Vang R, et al.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diverse contemporary viewpoints on terminology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with illustrative images[J]. Hum Pathol, 2004,35:918933.
[2]Hart WR. Mucinous tumors of the ovary: a review[J]. Int
J Gynecol Pathol,2005,24:425.
[3]Hart WR. Borderline epithelial tumors of the ovary[J]. Mod Pathol, 2005,18:S33S50.
[4]Ronnett BM, Kurman RJ, Zahn CM, et al. Pseudomyxoma peritonei in women: a 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of 30 cases with emphasis on site of origin, prognosis, and relationship to ovarian mucinous tumors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J]. Hum Pathol,
1995,26:509524.
[5]Riopel MA, Ronnett BM, Kurman RJ. 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behavior of ovarian intestinaltype mucinous
tumors:atypical proliferative (borderline) tumors and intraepithelial, microinvasive, invasive, and metastatic carcinoma[J]. Am J Surg Pathol, 1999,23:6176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