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肾上腺残基瘤的CT、MR表现及病理特点
常见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可能伴随其他相关症状,如腰 痛、腹部不适等。
04
肾上腺肿瘤的鉴别诊断
肾上腺肿瘤与邻近器官肿瘤的鉴别诊断
肾上腺肿瘤与肝脏肿瘤的鉴别
CT扫描时,肾上腺肿瘤通常位于肾脏上方,而肝脏肿瘤则位于肾脏的右侧。此外,肝脏肿瘤的形态通常更不规则 ,且可能伴随肝硬化等其他病变。
肾上腺肿瘤与胰腺肿瘤的鉴别
胰腺肿瘤通常位于胃的后方,而肾上腺肿瘤则位于肾脏上方。此外,胰腺肿瘤在CT上可能显示有胰管扩张或胰腺 实质的改变。
常见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 断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肾上腺肿瘤概述 • CT诊断技术 • 常见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 • 肾上腺肿瘤的鉴别诊断 • 病例分析
01
肾上腺肿瘤概述
肾上腺肿瘤的定义
肾上腺肿瘤
01
肾上腺肿瘤是指生长在肾上腺组织中的肿瘤,可以是良性的,
病例四
要点一
总结词
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是指不分泌任何激素的肾上腺肿瘤, 其CT表现与其他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有所不同,需进行鉴别 诊断。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CT图像上可见肾上腺肿块,形态多 样,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后强化不明显。与其他功能性 肾上腺肿瘤相比,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肿瘤形态较为不 规则,需与转移性肿瘤、淋巴瘤等其他病因引起的肾上腺 病变进行鉴别。同时,应注意与假性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进行区分,如髓样脂肪瘤等。
良性和恶性
根据肿瘤的性质,肾上腺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 慢,边界清晰,不会转移;恶性肿瘤则生长迅速,边界不清,容易转移。
肾上腺肿瘤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
肾上腺肿瘤的症状与其类型和大小有 关。常见的症状包括腹部或背部疼痛 、消化问题、疲劳、体重下降等。
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
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摘要】目的总结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及特征,探讨鉴别诊断依据。
方法搜集有完整CT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49例,分析其大小、边缘、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
结果 49例中,皮质腺瘤19例,肿瘤直径1.0~4.0cm,有包膜,密度均匀但较低,强化较轻。
皮质腺癌4例,表现为不规则、分叶状、密度不均匀、环状强化的肿块。
嗜络细胞瘤14例,单侧,良性,瘤体大,平扫不均匀,实质强化明显,低密度区无强化。
髓质脂肪瘤4例,低密度的脂肪密度区是其特征CT表现。
转移瘤5例,均为肺癌转移,多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较明显。
畸胎瘤3例,CT可见脂肪密度或钙化。
结论肾上腺肿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
做出诊断是有可能的。
对于体积较大的肾上腺肿瘤,还需与其他腹膜后肿瘤相鉴别。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0)11-0033-02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率得到很大提高。
笔者搜集CT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49例,分析其CT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肾上腺肿瘤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49例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12~86岁,平均48岁。
其中有高血压和内分泌功能紊乱者22例,以皮质醇增多症为10例,第二性征异常6例,腰痛、腹痛6例,无任何症状者10例。
2 结果49例中,皮质腺瘤19例,皮质腺癌4例,肾上腺嗜络细胞瘤14例,转移瘤5例,髓质脂肪瘤4例,畸胎瘤3例。
左侧26例,右侧19例,双侧4例。
3 讨论本研究资料表明皮脂腺瘤多为单发,肿块直径在1.0~4.0cm之间,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常有完整包膜,密度均匀,由于其内富含脂肪的透明细胞,所以密度低,CT值甚至可为负值。
皮脂腺瘤可分为醛固酮瘤及皮质醇腺瘤2种,醛固酮瘤以高血压和周期性软瘫为主临床症状,直径较小,强化较轻;皮质醇腺瘤为无功能性肿瘤,常较大,密度高。
成人睾丸肾上腺残基瘤1例
成人睾丸肾上腺残基瘤1例成人睾丸肾上腺残基瘤1例参考任何医学研究之前,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医学疾病的案例并非经验的完全评估。
通过分享患者的案例,我们希望能够为医学社区提供一种基于实际经验的资源,以便更好地理解临床情况,并为未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患者简介:一位46岁的男性患者前来就诊,主诉右侧睾丸下降,并伴有轻微的疼痛。
该患者否认任何其他症状,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疼痛。
身体检查发现右侧睾丸可触及,呈增大,质地坚实,无明显压痛。
病史:该患者曾接受双侧睾丸睾丸细胞癌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
过去两年中,他一直在接受定期的临床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此前没有出现明显的慢性疼痛或其他睾丸疾病的症状。
临床检查和实验室结果:针对该患者的主诉和病史,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测试。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均正常。
睾丸的颜色多样性超声检查显示右侧睾丸内可见一个囊肿,大小约为2厘米。
睾丸肿瘤标记物检查结果未见异常(AFP、β-HCG、LDH和PLAP)。
肾上腺多巴胺能断层扫描发现右侧肾上腺残留肿瘤。
诊断:根据临床检查、病史和实验室结果,该患者被诊断为成人睾丸肾上腺残留瘤。
鉴于之前的手术历史,我们怀疑该肿瘤可能是神经发生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或恶性畸胎瘤)的一部分。
治疗和管理:对于这种罕见的成人疾病,我们采取了多学科的协作治疗方法。
患者接受了右侧肾上腺残留肿瘤的手术切除。
手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并且在随访期间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或病情复发的迹象。
讨论:成人肾上腺残留瘤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病例,尚缺乏大规模的病例报告和研究。
在本例中,患者之前的睾丸切除手术可能导致了原始肿瘤的残留。
神经发生性肿瘤是成生肿瘤的主要类型,因此对于诊断和治疗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结论: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我们希望强调对于成人肾上腺残留瘤等罕见疾病的认识和诊断,需要采取综合的、多学科的方法。
尽管本例的治疗结果良好,但这一诊疗过程仍存在许多未知因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常见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详细描述
肾上腺囊肿患者CT检查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囊性病灶,边 界清晰,密度均匀。鉴别诊断时需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 肾上腺囊肿,如囊性畸胎瘤等。
病例五:肾上腺癌的诊断与鉴别
总结词
肾上腺癌是一种恶性病变,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 鉴别。
详细描述
肾上腺癌患者CT检查可见形态不规则的肿块,密度不 均匀,有时伴有钙化或坏死。鉴别诊断时需排除其他 病因引起的肾上腺癌,如转移性肿瘤等。
非功能性症状
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通常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影像学检查时发现。部分患者可能会出 现腰部不适、疼痛等症状。
恶性症状
恶性肾上腺肿瘤生长迅速,可能引起压迫症状,如腹部肿块、腹痛等。同时可能出现转移 症状,如骨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02 CT诊断技术
CT扫描技术
平扫
通过X射线对肾上腺区域进行无增强扫描,以观察肿 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
VS
详细描述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肾上腺肿瘤,通 常由肾上腺髓质中的嗜铬细胞异常增生引 起。在CT扫描中,嗜铬细胞瘤的密度通 常较高,有时还可能伴随出血和坏死的现 象。
肾上腺囊肿
总结词
肾上腺囊肿的CT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 密度影,边缘清晰。
详细描述
肾上腺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通常由肾上腺 组织的囊性扩张引起。在CT扫描中,肾上 腺囊肿通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影, 边缘清晰,有时还可能伴随钙化。
03 常见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
皮质醇增多症
总结词
皮质醇增多症的CT表现为肾上腺增大,密度不均,有时可见钙化。
详细描述
皮质醇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皮质醇而引起的病症。在CT扫描中,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肾上腺通常 会增大,且密度不均匀。有时,还可以观察到钙化的现象。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诊断(山东肿瘤医院影像科)
山东肿瘤医院影像科
解剖
肾上腺位于肾筋膜囊内,周围有低密度脂肪 组织。右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前内上方,在右膈 肌脚与肝右叶之间,前方毗邻下腔静脉。左肾上 腺位于左肾上极前内方,前外侧毗邻胰体尾部, 内侧为左膈肌脚。
右肾上腺呈三角形,左肾上腺近似半月形。
右侧肾上腺
左侧肾上腺
• 增强扫描:平扫均匀者呈均匀性强化,不均者呈环形强化 • 延迟扫描可见持续性强化 • 病灶的强化程度有时可反映原发肿瘤的特点 • CT正常不能除外转移,PET准确性高于CT
肺癌双侧肾上腺转移
转移瘤与腺瘤的CT鉴别
• 首先排除囊肿、嗜铬细胞瘤及髓脂瘤 • 平扫CT值小于10HU,肯定为腺瘤 • 平扫CT值大于43HU,肯定为转移 • CT值在10-43HU之间,则计算10分钟绝对廓清
4%
4%
2%
35%
2%
2%
肾上腺皮质腺瘤 肾上腺转移瘤和皮质癌 其它
14%
51%
肾上腺腺瘤
• 最常见的肾上腺肿瘤 • 发病率:2-3%,尸检9% • 脂质丰富的腺瘤:含细胞内脂质,70% • 乏脂性腺瘤:不含有细胞内脂质,30% • 糖尿病、高血压及恶性肿瘤患者发病率高 • 发病机率随年龄增加,60岁以上达5% • 病理:有包膜,表面光滑,切面黄色或褐色,质软。较大
肾上腺CT检查
检查前准备同一般腹部检查 扫描层厚:2.5-3mm,间距2.5-3mm 若已知病变范围较大,则5mm层厚和间距 尽量采取靶扫描 扫描范围:自肾上腺上方1-2cm至肾门水平 先平扫定位,增强注射速度: 3.0ml/s ,对比
剂用量 80-100ml ,扫描时间30s、60s、3min、 5min四期或加扫10min五期
肾上腺腺瘤CT及MR诊断
影像学表现
Coon腺瘤 CT通常表现为单侧肾上腺孤立性小肿块,偶为双
侧性或单侧多发性。肿块呈类圆或椭圆形,与肾 上腺侧肢相连或位于两侧肢之间,边界清楚。病 变较小,直径多在2cm以下,偶可达3cm左右。其 密度均一,由于富含脂质,常常近于水样密度; 增强检查,肿块呈轻度强化,动态增强检查表现 肿块快速强化和迅速廓清。病侧肾上腺多能清楚 显示,表现受压变形,但无萎缩性改变。
上腺增大和肾上腺缩小 2)密度分辨力高,能够显示肾上腺病变的某
些组织学特征,例如脂肪组织、液体、钙 化等成分 3)增强CT,根据病变的强化特征,进一步确 定病变的性质
检查方法
四、MR 1)直接进行多方位成像,易于确定肾上腺区
病变的起源 2)软组织分辨力高和多参数、多序列成像,
易于发现信号异常的病变组织 3)MRI具有“流空效应”,不使用对比剂也
Cushing腺瘤—Cushing综合征中的功能性肾 上腺皮质腺瘤,主要见于女性,男女比例 为1:4,好发于30-40岁。病理上,肿瘤呈 类圆形,直径通常约2~3cm,有包膜,切面 黄色,内含丰富的脂类物质,残余肾上腺 组织萎缩。
肉眼观:包膜完整,棕黄色,表面光滑,均质,与正常肾上 腺组织分界清楚。
镜下:主要由富 含类脂质的透 明细胞构成 (少数瘤细胞 胞浆含类脂质 少,可为嗜酸 性),
瘤细胞与正常皮 质细胞相似, 核较小,瘤细 胞排列成团, 由内含毛细血 管的少量间质 分隔。
肾上腺腺瘤
肾上腺性性征综合征是指由于肾上腺皮质 病变过量的分泌雄激素或雌激素所产生的 性征异常。
肾上腺腺瘤所致的肾上腺性性征异常的表 现取决于肿瘤的发生年龄。若幼儿或儿童 期发生,可导致同性假性性早熟。成年人 则发生女性男性化或男性女性化表现。实 验室检查,性激素测定显示血浆睾酮或雌 二醇水平增高。
比较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
比较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肾上腺肿瘤是指起源于肾上腺的各种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
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CT和磁共振成像是较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从CT和磁共振成像的角度,对比评估常见的肾上腺肿瘤的诊断。
一、CT成像在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中的应用1. 腺瘤肾上腺腺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多数为偶然发现。
在CT成像中,肾上腺腺瘤的密度通常均匀,CT值高于水,呈现为高密度肿块。
由于肿瘤组织增生,瘤体可增大,边缘清晰,整体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
2. 腺癌肾上腺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患癌症,常见于40-50岁的中年人。
在CT成像中,腺癌通常表现为肿瘤密度不均匀,呈现为低密度、高密度及混合密度区域交错分布。
肿瘤边界不规则,边界模糊,且易出现坏死、囊变等病灶。
腺癌还可伴有肿大的肾上腺周围淋巴结转移。
3. 交感神经节瘤交感神经节瘤是一种来源于肾上腺髓质的少见肿瘤,多见于10-30岁的青少年。
在CT 成像中,交感神经节瘤常呈现为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实性肿块,呈现为高密度。
而且,部分患者的肿瘤可发生出血、坏死等病变,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并未及邻近组织。
在磁共振成像中,肾上腺腺瘤通常呈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的表现。
肿瘤边界清晰、锐利,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
在增强扫描中,肿瘤的强化程度相对较低。
这些特点有助于与其他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在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中,CT和磁共振成像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CT成像具有成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对骨质窗的显示敏感等优势,尤其适用于观察肿瘤与邻近骨质的关系。
CT成像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对于边界模糊的肿瘤诊断准确性有限。
而磁共振成像则具有对软组织高分辨率、多序列显示能力强、无辐射等优势,尤其适用于观察肿瘤与邻近血管、器官的关系。
磁共振成像成像时间长,对患者要求较高,且存在金属植入物等禁忌症。
比较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
比较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肾上腺肿瘤是指肾上腺以及周围的组织中出现的恶性或良性肿瘤。
常见的肾上腺肿瘤包括嗜铬细胞瘤、腺瘤、囊肿、转移性肿瘤等。
CT和磁共振成像是目前常用的检查手段,在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T成像的特点是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对钙化和坏死等病理变化显示明显。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CT上通常表现为轮廓不规则、密度不均、强化明显的肿块。
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更为清晰的软组织结构,对诊断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腺瘤至关重要。
在T1加权影像上,嗜铬细胞瘤呈高信号,而肾上腺腺瘤呈低信号。
在T2加权影像上,嗜铬细胞瘤通常呈低信号,而肾上腺腺瘤呈高信号。
此外,嗜铬细胞瘤的信号强化要高于肾上腺腺瘤,这也是CT 和磁共振成像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囊肿是肾上腺常见的良性肿瘤,有时会被误诊为其他肿瘤。
CT和磁共振成像都可以识别出肾上腺囊肿,但磁共振成像对囊肿的显示更为清晰,对囊肿的大小、数目、形态等细节更加准确。
在磁共振成像上,肾上腺囊肿呈一致的低信号,边缘清晰,没有强化。
转移性肿瘤是肾上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常来自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扩散至肾上腺。
CT和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转移性肿瘤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转移性肿瘤表现为肾上腺区域的肿块,均匀或不均匀密度,有时可伴有出血或坏死区域。
在磁共振成像上,转移性肿瘤常表现为T2加权影像上的高信号灶。
对于疑似转移性肿瘤的患者,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肿瘤的来源和范围。
总之,CT和磁共振成像在肾上腺常见肿瘤的诊断中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各自存在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医生的经验和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成像方式,以更好地辅助诊断。
肾上腺少见肿瘤的CT、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肾上腺少见肿瘤的CT、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肾上腺少见肿瘤(Uncommon adrenal neoplasm)种类较多,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无特异性症状,大多为影像检查偶然发现,易误诊为其他肿瘤。
本文通过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肾上腺少见肿瘤患者的临床、CT、MRI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肾上腺少见肿瘤的诊断准确性。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本院2010年1月~2014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临床和影像资料完整的肾上腺少见肿瘤27例,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18天~76岁,平均43.7岁。
体检偶然发现20例,腰腹部不适7例。
22例行CT平扫,其中17例行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同时行CT和MRI扫描。
1.2 检查设备和参数 CT检查采用xxxx xxxx Sensation16 螺旋CT扫描机,层厚、层距为3~5mm。
对比剂为碘海醇(300mg I/ml)1.5ml/kg。
采用高压注射器单相注射,注射流率3ml/s。
MR检查采用xxxx Sensation 3.0T MR机进行扫描。
常规行FLASH横轴面T1WI(TR140ms,TE2.46ms),HASTE横轴面T2WI(TR1400ms,TE94ms),HASTE冠状面T2WI(TR1500ms,TE97ms),层厚 5.0mm,间隔 1.0mm;增强扫描经静脉注射Gd-DTPA(0.1mmol/kg)。
1.3 图像分析由2名经验丰富的腹部影像诊断医师共同阅片,观察CT、T1WI、T2WI及增强扫描病灶的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强化程度和方式等特征。
2 结果27例肾上腺少见肿瘤中,位于右侧17例,左侧9例,双侧1例。
其中,肾上腺髓质脂肪瘤10例,内皮性囊肿5例,囊性淋巴管瘤、脂肪瘤、节细胞神经瘤、皮质腺癌各2例,畸胎瘤、神经纤维瘤、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各1例。
2.1 肾上腺少见肿瘤CT、MRI表现肾上腺髓质脂肪瘤10例,均位于右侧。
肾上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第二十四页,共74页
CT、MRI表现
• 弥漫性增生 对称性均匀增大,边缘光滑,外形多正常、密度
(信号)均匀
• 结节状增生 局限性结节状突起,边缘不光整
结节内含有丰富的脂类激素,CT上可呈稍低密度影
第二十五页,共74页
肾上腺弥漫性增生:双侧肾上腺体部与内外侧支均增粗
第二十六页,共74页
肾上腺结节状增生
体型 消瘦 肥胖
大小 多小于2cm 多2-4cm
密度 多接近于水 多等密度
• 肾上腺皮质增生 侧支及体部均增粗,多双侧 • 肾上腺癌 恶性征象
第四十页,共74页
三、嗜铬细胞瘤
• 大多(75~90%)起源于肾上腺髓质(肾上腺髓质腺瘤);10~15% 起源于肾上腺外的嗜铬组织(如交感神经节)
• 20~40岁年龄组多发 • 肿瘤大小不等(直径1cm~10cm) ,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
第五十六页,共74页
肾上腺转移瘤
• 单侧或双侧肾上腺区见不规则或分叶状肿块 • 大小为2~5cm,CT密度均匀或不均,可有坏死、
出血、钙化
• MRI:T1WI多呈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
,常可见更高信号的坏死囊变区 • 增强扫描肿块周围呈不均匀结节状强化,中央坏死
区无强化
第五十七页,共74页
7.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8.肾上腺结核 9.肾上腺出血 10.肾上腺萎缩 11.肾上腺成神经细胞瘤
第二十三页,共74页
一、肾上腺皮质增生
•由于垂体或异位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分泌过多的促肾 上腺皮质激素引起的
•常为双侧性 •肾上腺侧支及体部增粗和延长,轮廓圆饨,或外缘轻度隆起 •部分病例皮质增生伴多发小结节形成——结节型皮质增生
比较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
比较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肾上腺常见肿瘤的诊断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CT 和磁共振成像作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都能够为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CT成像是通过X射线经过人体组织的吸收程度来形成影像的,具有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肾上腺的CT表现因肿瘤类型、大小、部位和病理组织结构的不同而异。
肾上腺皮质腺瘤多表现为单侧、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其CT值一般在5-20 Hu之间。
而肾上腺髓质肿瘤通常呈现为不均匀低密度区和高密度区融合的混合密度影像,甚至可见到钙化、坏死、出血等形态学特征。
此外,CT扫描还可以通过分析血管影像中肿瘤血管的数目、分支情况、分布区域等指标来对肿瘤进行判断,有助于鉴别恶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依靠核磁共振原理实现成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具有无辐射、成像清晰等优点,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MRI对肾上腺的软组织结构及局部解剖关系的显示能力比CT更好,特别是对肾上腺周围及深部组织有更好的显示和鉴别诊断能力。
使用MR技术可以根据T1/T2信号来判断肿瘤的类型,肾上腺皮质腺瘤一般T1信号强、T2信号弱,而肾上腺髓质肿瘤则相反。
此外,MRI对肝、脾、肾等器官的病灶监测优于CT,有助于判断肾上腺肿瘤的转移情况。
总之,在肾上腺常见肿瘤的诊断方面,CT和MRI各有特点,可以互补地采用。
临床医生可以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案,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和诊断肾上腺肿瘤。
睾丸肿瘤的CT表现及其临床特征
【 摘 要】 目的
探讨 C T在睾丸肿瘤的 C T 诊 断 价 值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的 3 4例 睾 丸 肿 瘤 的 组 织 病 3 4例 C T均表现为睾丸肿大 , 呈 软组 织 密 度 。 其 中 精 原 细胞 瘤 1 7例 , C T 表 现 为 肿 瘤
t u r e s a nd CT ma ni f e s t a t i o ns of 3 4 c as e s wi t h t e s t i c u l a r t um o r pr ov e d s ur gi c a l l y a nd pa t h ol og i c a l l y we r e a na l y z e d r e t r os pe c —
t i v e l y .Re s u l t s Te s t i s e n l a r g e me n t wa s s e e n i n CT i ma g e s o f 3 4 c a s e s a n d t h e d e n s i t y wa s t h e s a me a s t h e s o f t t i s s u e s .On c o n t r a s t C T s c a n,1 7 c a s e s wi t h s e mi n o ma s h o we d t h e t u mo r wi t h c o mp l e t e o r i n c o mp l e t e c a p s u l e ,a n d s o l i d c h a n g e s ma i n — l y .Th e d e n s i t y o f t h e t u mo r s s h o we d d i f f e r e n t d e g r e e s o f l o w d e n s i t y ,a n d s l i g h t t o me d i u m s e p a r a t e e n h a n c e me n t .C T
比较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
比较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肾上腺是内分泌系统中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常见的肿瘤包括嗜铬细胞瘤、腺瘤、囊肿、转移瘤等。
CT和磁共振成像是常用的肾上腺肿瘤诊断技术。
本文将分别就这两种成像方法进行比较和总结。
一、CT成像CT技术具有成像快速、灵敏度高和分辨率高等优势,在肾上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着广泛应用。
嗜铬细胞瘤CT表现为形态较大的肿块,通常具有轻度均匀的强化,由于其血管丰富,尤其是弥漫性强化区,易受到静脉注射造影剂的影响。
同时,嗜铬细胞瘤的密度通常比正常肾上腺组织高,边缘清晰,可见均一的密度。
而腺瘤的表现偏小,常规无强弱影响,其密度常常低于正常肾上腺,并伴有钙化。
囊肿通常为低密度区域,边缘清晰,与周围组织无明显描记。
转移瘤通常呈多发、大小不一的弥漫性病灶,有时仅表现为块状强化,密度可参差不齐。
二、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是较新的成像技术,在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中与CT有着一定程度的互补。
磁共振成像能够展示更加精细的肿瘤边缘以及组织学细节。
如嗜铬细胞瘤常见表现为T2加权成像(T2WI)下的高信号,T1加权成像(T1WI)下常常呈现均匀的低信号。
囊肿在T1WI和T2WI下的表现通常不同,可用于与实体瘤的鉴别。
磁共振胆汁瘤在T2WI下呈高信号,T1WI下呈低信号,在肝脏后叶磁共振胆道成像(MRCP)中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与胆管的关系。
转移瘤磁共振成像的表现多样,可表现为多发弥漫性小结节、肝脏边缘形态改变等。
综上所述,CT和MRI成像在肾上腺常见肿瘤的诊断中具有自己的特点,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成像技术,从而更好地为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临床生殖细胞瘤、精原细胞瘤、非精原细胞瘤、非生殖细胞瘤等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CT及MRI表现
临床生殖细胞瘤、精原细胞瘤、非精原细胞瘤、非生殖细胞瘤、等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CT及MRI表现睾丸肿瘤比较少见,大部分为恶性。
睾丸肿瘤有两个年龄段发病高峰,第一个高峰15—35岁,主要为睾丸原发肿瘤,第二个高峰71—90岁,以淋巴瘤和转移瘤为主,目前认为隐睾是其重要危险因素。
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临床症状主要为睾丸肿大,伴阴囊坠胀感或疼痛,透光实验均为阴性,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白细胞等可帮助诊断。
生殖细胞瘤占睾丸肿瘤90%—95%,包括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以精原细胞瘤最为常见,占睾丸肿瘤35%—50%。
精原细胞瘤好发于35—45岁,>60岁、<10岁少见。
精原细胞瘤由原始生殖细胞分化而来,胞质丰富,并周围有多条纤维血管分隔,可出现片状坏死。
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相符合,MRI显示肿块呈多发结节状,T1WI 呈等信号,与正常睾丸T1WI信号相等,T2WI信号低于正常睾丸组织,瘤内纤维血管分隔数量不等,粗细不均,增强扫描纤维血管分隔强化高于肿瘤组织。
非精原细胞瘤包括胚胎性癌,畸胎瘤,内胚窦瘤/卵黄囊留,绒毛膜癌,混合型生殖细胞瘤等。
1、畸胎瘤:分为成熟性和非成熟性,它含有三胚层结构,瘤内囊性、软骨、钙化及脂肪成分,好发于4岁以下儿童,一般为良性,成人可转变为恶性。
影像学表现一般呈边界清晰混杂密度/信号肿块。
2、表皮样囊肿:好发于20—40岁,内充满角化物,MRI典型表现为病灶边缘出现“黑环征”,T2WI病灶内部出现洋葱皮征。
3、卵黄囊瘤:为婴幼儿最为常见肿瘤,也称内胚窦瘤,占儿童睾丸肿瘤80%,以无痛性睾丸迅速长大为主要症状,易肺转移,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
4、胚胎性癌:由原始退行性上皮细胞组成,发病高峰25—35岁,侵袭性强,易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5、绒毛膜癌:极为罕见,高度恶性,好发于20—30岁,睾丸生化中心退化,大部分患者睾丸大小正常,甚至缩小;转移发生早,易转移至肺、肝、消化道、脑,其原发灶及转移灶易出血,临床表现以转移症状为主,如咯血、消化道出血等。
肾上腺肿瘤的CT和MRI诊断
肾上腺肿瘤的CT和MRI诊断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特征。
方法对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肾上腺肿瘤的CT和其中10例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皮质肿瘤9例,其中肾上腺腺瘤样增生3例,腺瘤4例,皮质腺癌2例;髓质肿瘤9例,包括嗜铬细胞瘤5例,转移瘤3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间质肿瘤9例,其中骨髓脂肪瘤4例,神经纤维瘤、囊肿、淋巴瘤、间皮瘤恶变、间叶组织来源恶性肿瘤各1例。
结论肾上腺肿瘤有一定的影像表现特点,诊断须结合临床,一些间质原性实质肿瘤的影像诊断困难,需组织学检查。
标签:肾上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肾上腺肿瘤组织来源较复杂,分为主质细胞(实质和髓质)肿瘤和间质细胞肿瘤[1-2],间质肿瘤少见,有的肿瘤罕见,一般仅见个案报告。
作者搜集2000年10月~2006年4月27例肾上腺肿瘤,其中少见和罕见肿瘤9例,分析CT、MRI影像学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肾上腺肿瘤的认识。
1研究方法患者均行CT 平扫加增强,检查前30min常规口服2%泛影葡胺500~1000ml。
使用SIEMENS SOMATOM Plus 4 Power螺旋CT扫描仪,Slice2~5mm,Feed/Rot 3~7.5 mm,Pich 1.2~1.5。
增强扫描经肘静脉高压注射300mgⅠ/ml欧苏100ml,速率2.5~3ml/s,约25~70s后扫描动、静脉期,范围包括肾上腺及肾脏。
10例患者作了MRI检查,MR机为SIEMENS MAGNETOM Harmony 1.0T 型,层厚3~5mm,层间距1mm。
扫描序列为常规横断位、冠状位SE T1WI、TSE T2WI,全部患者加扫脂肪抑制序列,部分加扫化学位移成像,1例嗜铬细胞瘤作了腹主动脉、肾动脉CE-MRA。
2结果2.1肾上腺皮质肿瘤肾上腺腺瘤4例,左右各2例,最小为1.5cm×1.8cm的结节状,最大为10.8cm×10.5cm的肿块,边界清楚,CT平扫稍低密度,约9~36Hu,增强扫描呈轻度到中度强化;其中1例大腺瘤内CT平扫可见点状高密度灶,MRI检查T1WI混杂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理报告肾上腺腺瘤伴色素沉着。
比较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
比较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肾上腺常见肿瘤包括嗜铬细胞瘤、腺瘤、囊肿、转移性瘤等。
CT和磁共振成像是常用的诊断手段,它们可以提供详细的形态学信息、位置和病变的良恶性等特征,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1. 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CT表现呈现为高密度,磁共振成像表现为低信号强度。
瘤体大小不均匀和出血坏死等改变,这些都是恶性程度的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CT和磁共振成像中,嗜铬细胞瘤与良性腺瘤在形态学上有时难以区分,需要结合患者的生化特征和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诊断。
2. 腺瘤腺瘤是肾上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CT和磁共振成像表现为低密度和低信号强度,有清晰的边界,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在CT上,肿瘤的密度与脂肪组织相似,而磁共振成像则显示出肿瘤组织对T1、T2加权影像的抑制。
需要注意的是腺瘤的边缘明显而规则,肿瘤无明显坏死、囊变、出血等改变,可以在CT和磁共振成像中较容易地区分出来。
3. 囊肿囊变是肾上腺肿瘤的一种常见表现,CT表现为水样密度,磁共振成像呈现为高信号强度。
囊肿的壁较薄且均匀,无增强效应。
囊变尤其常见于成人嗜铬细胞瘤,可以通过不同的成像模式来定量评估肿瘤中的囊变水平,这对于诊断和监测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4. 转移性瘤肾上腺的转移性肿瘤通常来自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和胃肠道恶性肿瘤等。
转移性瘤在CT上呈浸润性生长,没有清晰的边缘,密度如同肝脏组织,也可能表现为坏死、囊变等。
而在磁共振成像上显示为低信号强度,病变周围常有水肿和炎症表现。
对于转移性瘤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和生化指标等进行综合分析。
总的来说,CT和磁共振成像在肾上腺常见肿瘤的诊断中有着很高的准确性,但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应避免误诊的发生,在病变的定位、分类及手术前预测方面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肾上腺肿块MR的特征及诊断
2,假性囊肿 假性囊肿是肾上腺囊性肿块中第二多见。占肾上腺囊肿约39% 。假性囊肿没有 上皮,MRI表现复杂,有分隔,血液成分和软组织,可继发出血和透明样变, 外周可有线样钙化,但MRI难以显示。
Figure 8. Axial T2-weighted MR image obtained with inversion recovery shows a left adrenal pseudocyst. Note the soft-tissue component in the wall and the posteriorly located calcification (arrow). Photograph of the specimen shows a well-circumscribed cystic mass with abundant gummous tan material compressing the nearby kidney (arrowhead) without infiltrating it or the surrounding soft tissue.
肾上腺占位可根据细胞内脂质,肉眼可见的脂肪,出血和囊变,血供情况和肿瘤 形态进行分类 。这些特征可用于大部分肾上腺占位:腺瘤,增生,单纯或复杂囊 肿,淋巴管瘤,髓样脂肪瘤,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出血,皮质腺癌,神经母细胞瘤, 淋巴瘤和转移瘤。
一,组织学及解剖学 肾上腺位于肾的上方,右侧肾上腺呈人字形,左侧呈半月形,右侧较左侧稍高。 成人的每侧肾上腺重4~5g。肾上腺表面包以结缔组织被膜,少量结缔组织伴随血 管和神经伸入腺实质内。 肾上腺实质由周边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两部分构成,两者在发生、结构和功能上 均不相 同,皮质来自中胚层,髓质来自外胚层。 皮质约占肾上腺体积的80%~90%,根据皮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排列等特征,可 将皮质 分为三个带,即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 髓质主要由排列成索或团的髓质细胞组成,髓质细胞又称为嗜铬细胞(chromaffin cell)。另外,髓质内还有少量交感神经节细胞。 肾上腺的血管分布:肾上腺上面有膈下动脉的终末分支,经肾上腺静脉出肾上腺。 内侧面依次为肾上腺上﹑中﹑下动脉,分别起源于膈下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 髓质内的小静脉汇合成一条中央静脉,最后汇入肾上腺静脉,右侧直接引入下腔 静脉,左侧先与膈下静脉会合,尔后引入左肾静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0 . 3 5 T MA G N E T O N—C核磁 共振 机 ) 患者 取仰 卧位 , 充 分 暴露 阴囊 , 进行 磁共 振 、 C T检 查 。注 意其 病灶 生 长方 式 、 部 位、 大小 、 形态 、 边界等特点 。
二、 结 果 c T检查 , 平 扫表现为等 密度 或稍 高密度 的肿 块影 , 增强
乏, 这会导致皮质醇 和醛 固酮水平 的下 降。皮 质醇缺 乏启 动 对下丘脑 ~垂体 一肾上 腺轴 的负反 馈机 制 , 这导 致 了 A C T H
扫描表现为高 密度 的肿 块影 , 边界清楚 。 磁共振检查 , 相对于 正常睾 丸实 质 , 病变 在磁共 振 , I ’ I 加
3 83 ・
位者 的指导有一定意义 , 但 是否可靠 , 有待进一 步研 究。 同时 在研究 中我们发现侧卧位健侧用体位垫垫 高后 胸腔位置 的变 化使双腔 管虽固定 良好 , 实 际存 在导管过深的可能 , 侧 卧位后 插管侧 听诊若 哮鸣音明显 , 单肺通气 气道压过高 , 排 除其 他因 素, 可考虑胸腔位置 的改变导致导管 过深的因素 , 一般可再 退 管0 . 5 c m, 使单肺通气更 良好 引。
综上所述 , 双腔支气管 插管 听诊法定 位普遍 较纤 支镜定
( 1 2 ) : 8 6 6 — 8 6 7 .
[ 2 ] 崔德壮 , 王桂祥 , 刘汉 花, 等. 纤维 支气管 镜在 双腔支 气管导 管 定位中的应用 . 山东 医药 , 2 0 1 1 , 5 1 ( 1 8 ) : 5 0 - 5 1 . [ 3] 郑 羡河 , 楼静芝 . 纤维支 气管镜 在双 H空 支气管导 管插管 中的
位偏深 , 在听诊定位满 意保 证双肺 隔离 良好 的基础上 适 当退 管0 . 5—1 c m可 以使双腔管 听诊法对位 准确性更 高 。对基层 医院麻醉科在无纤支镜情况 下提高双腔管听诊定位 的准确性
可 能 有 一 定 的指 导 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 李 明星. 双腔 支气 管导 管选 择. 1 临床麻 醉 学杂 志 , 2 0 0 5 , 1 2 . 2 1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1 9 )
睾 丸 肾上 腺 残 基 瘤 的 C T 、 MR表 现及 病 理 特 点
杨志荣 何天生 黄海 华
【 摘要】 目的 研究睾 丸肾上腺 残基瘤 的 C T、 M R 的影 像及 病理特 点 , 探 讨其 诊断及鉴 别诊 断。方
应用 . 中 国 内镜 杂 志 , 2 0 0 4, 1 0 ( 2 ) : 7 1 - 7 4 . [ 4] 朱宏伟 , 吴德华 , 张晓峰 , 等. 双腔支 气管 导管应 用效果 和安 全 性 的 比较 研 究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医学版 ) , 2 0 0 8 : 3 8 4 - 3 8 5 . [ 5 ] 侯会文 , 欧 阳葆 怡 . 双腔支气 管导管 管端位 置对 肺隔离 和通气 效 果 的影 响. 南 方 医科 大 学 学 报 , 2 0 0 6, 2 6 ( 5 ) : 5 7 6 - 5 7 8 . [ 6 ] 孙建 良, 屠海林 , 黄冰 , 等. 双 腔支气 管插管 用于胸 外科 手术麻 醉分析. 浙 江 医学 , 2 0 0 3, 5 ( 5 ) : 3 9 1 .
齐 齐 哈 尔 医学 院 学报 2 0 1 3年 第 3 4卷 第 3期
J o u ma l o f O i q i h a r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e d i c i n e . 2 0 1 3 . V o 1 . 3 4 . N 0 . 3
・
的过多分泌 和肾上腺 皮质增生 。类似的睾丸疾病可 以发生在 相关 的 A C T H升高 的其他疾 病 中 , 如艾 迪 生病 ( 肾上 腺皮 质 功能衰竭症 ) 和库欣综合征 j 。
目前睾 丸肾上腺 残基 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典型 的影像学 表 现, 结 合病史 , 当然病理特 点起 到重要作用 。本文主 旨在 于研 究其影像及病理 特点 , 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 断。 资料与方法
残基瘤病人 c T及磁共振影像 的典 型表现 , 结合其病理及病史 , 诊 断 明确 。若 能正确 的通过影像 及病史诊 断, 则能避免 不必 要的手术治疗 。其病 变 的大小和存 在可 以随着时 间 的推 移 而变化 , 而与 A C T H水 平无
关。
【 关键词 】 睾丸肾上腺残基瘤 ; 影像学 ; 病 理表 现 睾丸肾上腺残基瘤是 良性 的睾丸 内 团块 , 它 主要 发生在 先 天性 肾上腺皮 质增生 症 ( C A H) 的患者 。肾上 腺残 基瘤 是 由异 常的。 肾上腺皮质细胞 引起 的 , 在 胎儿期 肾上 腺皮质 细胞
法 对 9例睾丸 肾上腺残 基瘤 进行磁共振和 c T影像学 及其病 理特点 回顾性分析 。结果 c T检 查 , 平 扫 表现为 等密度或 稍高密度的肿块影 , 增强 扫描肿块 明显 强化 , 边 界清楚 。磁 共振检查 , 相 对于正 常睾丸 实 质, 病 变在磁共振 T I 加权像 等信号或高信号 , 在T 2加权像 低信号 , 并在病 变周 围可见低信号晕 , 增强 扫描 明显强化 。病理表现 : 分层 , 最 外层 呈 白色 , 有 弹性 , 由不含精细胞 的曲细精 管组 成 , 间质水肿 , 纤维化 的睾 丸间质细胞形成小群体 , 而 内层呈 暗橙色 , 由嗜酸性细胞 组成 , 呈梁索状 和巢状 排列 。结论 睾 丸 肾上 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