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2017-2018学年度高一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同步练习(含解析)学习专用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6)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结合这段文字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荷塘上方的薄雾是水蒸气B.月光通过薄雾时产生了丁达尔效应C.薄雾中的微粒直径大约是2.5 pmD.“大漠孤烟直”中“孤烟”的组成成分和这种薄雾的组成成分相同【答案】B【详解】A.荷塘上方的薄雾是空气中的小液滴,不是水蒸气,薄雾属于胶体,故A错误;B.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nm,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月光通过薄雾时产生了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薄雾属于胶体,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nm,故C错误;D.“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指的是固体小颗粒,与这种薄雾的组成成分不同,故D错误;故选B。
52.“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粒子,如将“材料粒子”分散到水中,对所得混合物叙述正确的是()A.能全部透过滤纸B.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一定是胶状的D.可以看见材料粒子【答案】A【分析】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粒子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根据胶体的性质分析。
胶体不一定是胶状的;胶体粒子直径较小,看不见胶体粒子。
【详解】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粒子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故A正确;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故B 错误;胶体不一定是胶状的,故C错误;胶体粒子直径较小,肉眼看不见胶体粒子,故D错误。
【点睛】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纳米材料”的直径是几纳米至几十纳米,刚好位于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1nm~100nm),溶于水后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
5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过滤操作,能将混合物中的溶液和胶体分离B.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C.用激光笔分别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时,观察到的现象不同D .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答案】A【详解】A .溶液和胶体都能透过滤纸,则通过过滤操作,不能将混合物中的溶液和胶体分离,A 叙述错误;B .胶粒的直径在1~100nm 之间,溶液的小于1nm ,浊液的大于100nm ,则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 之间,B 叙述正确;C .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无此现象,则用激光笔分别照射CuSO 4溶液和Fe(OH)3胶体时,观察到的现象不同,C 叙述正确;D .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为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D 叙述正确;答案为A 。
全国通用版高一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超全)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高一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超全)填空题1、印刷电路板是由塑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生成CuCl2和Fe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u+2FeCl3=CuCl2+2FeCl2(1)请在上式中用双线桥法标出得、失电子的情况________。
(2)指出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
(3)使用过的腐蚀液会失效,但还可以回收利用,其中有一步需要将Fe2+转化为Fe3+,下列试剂能实现上述变化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氯气 B.铁 C.盐酸 D.稀硫酸答案: FeCl3 Cu A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还原剂失去电子,表示还原性。
在用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由反应物中某一元素指向生成物中同一元素,在桥上注明电子转移数目及“得”“失”字样。
(1)在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中,Cu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Cu单质的0价变为反应后CuCl2中的+2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2e-;Fe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FeCl3中的+3价变为反应后FeCl2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2×e-,用双线桥法表示为:;(2)在上述反应中,FeCl3得到电子变为FeCl2,Fe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FeCl3为氧化剂;Cu失去电子变为CuCl2,Cu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单质Cu作还原剂;(3) A.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FeCl2氧化为FeCl3,A符合题意;B.铁与FeCl2不能反应,不能实现FeCl2向FeCl3的转化,B不符合题意;C.盐酸氧化性比较弱,与FeCl2不能反应,不能实现FeCl2向FeCl3的转化,C不符合题意;D.稀硫酸氧化性比较弱,与FeCl2不能反应,不能实现FeCl2向FeCl3的转化,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
高一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练习题
高一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练习题班级:姓名:知识点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下列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B.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C.氧化钠溶于水能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尽管氧化钠是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但由于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并非由氧化钠自身电离产生,因此氧化钠是非电解质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2.[2020江苏七校联盟高一期中考试]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Ca(OH)2固体溶于水后能导电,所以Ca(OH)2是电解质B.CO2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C.液态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D.FeCl3溶液能够导电,所以FeCl3溶液是电解质3.[2021河北衡水桃城区第十四中学月考]已知:水的导电能力很弱。
按照下图分别连接好线路,图1中灯泡不亮,图2中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是非电解质B.NaCl溶液是电解质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4.有下列物质:①固态氢氧化钡、②固态KHSO4、③液态HCl、④稀硫酸、⑤一氧化碳、⑥铜、⑦固态碳酸钠、⑧蔗糖、⑨熔融氯化钠、⑩CuSO4·5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可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 电离与电离方程式5.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中有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B.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中有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C.只有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才是盐D.NH4Cl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所以NH4Cl是盐6.[2021安徽宣城一中高一月考]①~④中离子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产生的,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产生的是( )①Na+、OH-、SO42-②H+、Cl-、SO42-③Na+、K+、OH-④Na+、K+、NO3-A.②③④B.②①④C.②③①D.②①③7.[2020江苏盐城阜宁中学高一期中考试]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a(OH)2=Ca2++OH-B.NaHCO3=Na++H++CO32-C.FeCl3=Fe3++Cl-D.Na2SO3=2Na++SO32-8.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1)硫酸氢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流程如右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SO2发生了置换反应B.SO2是该反应催化剂C.x>y D.MFe2Ox是还原剂【答案】D【解析】A. 根据题意知发生的反应为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A项错误; B. SO2转化为S,而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SO2不是该反应催化剂,B项错误;C. M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根据化合价规则判断x<y ,C项错误;D. SO2转化为S,发生了还原反应,故MFe2Ox是还原剂,D项正确;故选D。
2.下列各组原子序数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够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是A.11与17B.13与10C.12与8D.8与16【答案】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B.利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C.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D.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0−9~10−7 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答案】B【解析】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一种性质,A项错误;半透膜能允许直径在1 nm以下的小分子或离子透过,1 nm以上的胶体粒子不透过,因此可以用半透膜除去淀粉溶液中的NaCl,B项正确;胶体中的胶粒带正电荷,但整个胶体不带电,呈电中性,C项错误;胶体是分散系,属于混合物,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纳米材料不一定是分散系,若是纯净物,则不属于胶体,D项错误。
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直径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答案】C【解析】胶体、溶液、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 nm,小于100 nm,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直径小于1 nm,其可透过半透膜和滤纸;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其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B.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OH-+H+===H2OC.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 Cl-+HClOD.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BaSO4↓2.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态氯化氢不导电,所以氯化氢不是电解质B.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是电解质C.熔融的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D.氧化钠、氧化钙熔融时能导电,所以氧化钠、氧化钙是电解质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B.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电解质D.硫酸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Na2SO4===2Na++S6++4O2-4.我国“四大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为S+2KNO3+3C K2S+3CO2↑+N2↑。
在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 A. NB. CC. N和SD. N和C5.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H+、Cl-、、Ba2+B.澄清透明的溶液:、Al3+、、K+C.强碱性溶液:K+、Mg2+、、D.无色的溶液:、、Cu2+、6.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在一起时,先与氧化性强的粒子反应,待强的反应完后,再与氧化性弱的反应,称为反应先后规律。
已知氧化性:Fe3+>Cu2+,在溶有Fe2(SO4)3和CuSO4的溶液中加入铁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铁粉有剩余,则不溶物中一定有铜B.若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C.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有Cu2+,则溶液中一定无Fe3+D.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无Cu2+,则溶液中一定有Fe2+,一定无Fe3+7.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其中属于酸的是()A. NH3B. CH4C. NaHCO3D. HClO38.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组合的一组为()A.纯盐酸、氨气、硫酸、干冰B.蒸馏水、氨水、碳酸氢钠、二氧化硫C.胆矾、盐酸、铁、碳酸钙D.生石灰、漂白粉、氯化铜、碳酸钠9.已知:2Fe2++Cl2===2Cl﹣+2Fe3+,2Br﹣+Cl2===Br2+2Cl﹣,2Fe2++Br2===2Br﹣+2Fe3+。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FeS 22O高温−−−→SO 222H O −−−→H 2SO 4 B .NH 32O ,Δ催化剂−−−→NO 22H O −−−→HNO 3 C .C 6H 5ONa ()HCl aq −−−→C 6H 5OH ()23Na CO aq −−−−→CO 2D .SiO 2(s)2H O −−−→H 2SiO 3(s)()NaOH aq →Na 2SiO 3(aq)2.在浓盐酸中H 3AsO 3与SnCl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 2+12Cl -+2H 3AsO 3+6H +=2As+3SnCl 26-+6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①氧化剂是H 3AsO 3 ②还原性:Cl ->As ③M 为OH - ④SnCl 26-是氧化产物 A .①③B .①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3.为防止废弃的硒单质(Se)造成环境污染,通常用浓硫酸将其转化成二氧化硒(SeO 2),再用KI 溶液处理后回收Se .发生的反应为:①Se+2H 2SO 4(浓)=2SO 2+SeO 2+2H 2O 、②SeO 2+4KI+4HNO 3=4KNO 3+Se+2I 2+2H 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①中SO 2是还原产物,SeO 2是氧化产物B .②中KI 是还原剂,HNO 3是氧化剂C .回收Se 过程中每生成0.4mol I 2共转移1.6mol 电子D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 2SO 4(浓)>SeO 2>HNO 34.NaH 是一种常见的储氢物质,可与水反应释放氢气:NaH+H 2O=NaOH+H 2↑。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aH 作还原剂B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C .H 2O 作氧化剂D .消耗1 mol NaH 时,共转移2 mol 电子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锌粒与稀盐酸反应:22Zn+2H =Zn H +++↑ B .溴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22Br Cl =+Cl r +B -- C .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2OH H O +=H -+ D .铝和NaOH 溶液反应:-22Al+2OH =AlO +H -↑6.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课标要求]1.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的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培养由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探究意识。
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对于反应2CuO +C=====高温2Cu +CO 2↑:(1)CuO 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被C 还原,得到Cu 。
(2)C 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被CuO 氧化,得到CO 2。
结论:从得失氧的角度看,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对于反应CuO +H 2=====△Cu +H 2O :①CuO 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H 2还原,得到Cu 。
②H 2中氢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CuO 氧化,得到H 2O 。
(2)对于反应2Na +Cl 2=====点燃2NaCl :(反应物、生成物均无氧元素) ①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Na 还原。
②钠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Cl 2氧化。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3.反应物→得电子→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反应物→失电子→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4.两种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单线桥法、双线桥法。
从三个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结论:从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看,只要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叫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反应:2Na +Cl 2=====点燃2NaCl①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氯原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②钠元素化合价升高,钠原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2)反应:H 2+Cl 2=====点燃2HCl①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
必修 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 分,每题只有 1 个选项切合题意)1. 以下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 CO 2 B. 石墨 C. K 2SO 4 D. NaOH 溶液2. 以下家庭小实验不可以 制得溶液的是..水开水水酒精A .食盐B .饱和FeCl 3 溶液C.蔗糖D.碘3. 平时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与化学反响相关,以下现象与氧化复原反响没关的是A .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 [Cu 2(OH) 2CO 3]B .铁制菜刀生锈C .大理石塑像被酸雨腐化破坏D .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和 SO 42-。
以下关于 NaHSO 4 的分类中不正确4. NaHSO 4 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 Na、 H...的是A . NaHSO 4 是盐B . NaHSO 4 是酸式盐C . NaHSO 4 是钠盐D . NaHSO 4 是酸5.以下反响既是离子反响,又是氧化复原反响的是A .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B .氢气复原氧化铜C .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D .一氧化碳的焚烧6. 加入适当的硫酸溶液,可使溶液中以下离子数目明显减少的是A . Cl -B . Ba 2+C. NO 3-D. Na + 7. 以下化学方程式不可以 用离子方程式 Ba 2++SO 42-= BaSO 4↓表示的是..A . Ba(NO 3)2 +H 2SO 4= BaSO 4↓ +2HNO 3 B.BaCl 2+Na 2SO 4= BaSO 4↓ +2NaClC.BaCl 2+H 2SO = BaSO ↓ +2HClD . BaCO +H SO=BaSO ↓ +HO+CO ↑443244228. 以下物质混淆后,不可以 发生离子反响的是..A .Na 2CO 3 溶液与稀盐酸B.CuSO 4 溶液与BaCl 2 溶液C.H 2SO 4 溶液与NaCl溶液D.稀 HNO 3 与 Ba(OH) 2 溶液9. 以下离子反响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 .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2- +2H + = H 2O+CO 2↑CO 3 B.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6H += 2Fe 3++3H 2↑C. 碳酸钙中加入盐酸 CO 32- +2H += H 22O+CO ↑D.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H ++OH -= H 2O10. 以下分别、提纯、鉴识物质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 . 用丁达尔效应鉴识Fe(OH) 3胶体和 FeCl3溶液B. 用过滤的方法除掉NaCl 溶液中含有的少许淀粉胶体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许BaSO4的 BaCO3D.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能够除掉粗盐中的CaCl 2、MgCl 2等杂质11.用以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观点间的附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X Y ZA.酸化合物纯净物XY Z B.电解质盐化合物C.胶体分别系物质D.碱性氧化物氧化物化合物12.以下溶液的溶质都是电解质,这些溶液中的Cl -浓度与 50mL1mol/LMgCl 2溶液中的 Cl - 浓度相等的是A . 150mL1mol/LNaCl 溶液B. 75mL0.5mol/LCaCl 2溶液C. 150mL2mol/LKCl 溶液D. 75mL1mol/LAlCl 3 溶液13.用 FeCl3溶液腐化印刷电路板上铜箔的反响是:2Fe3++Cu === 2Fe 2+ + Cu 2+。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关于物质分类方法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单一分类法是选定某一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B.交叉分类法是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C.树状分类法是采用树状形式对同类物质进行再分类的方法D.对于同一组物质,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相同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Fe3++Cu===Fe2++Cu2+B.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OH﹣+H+===H2OC.钠与水的反应:Na+2H2O===Na++2OH﹣+H2↑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 2O===+3H2↑3.如表是某矿物质饮用水的部分标签说明,则该饮用水中还可能较大量存在()A. OH-B. Ag+C. Na+D. Ca2+4.某离子反应中共有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
其中c(ClO-) 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NH4+B.消耗1 mol氧化剂,转移2 mol电子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D.反应后溶液酸性明显增强5.下列物质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B.氯化钙溶液和稀硫酸C.氯化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D.澄清的石灰水和稀盐酸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叫作酸B.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碱C.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盐D.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7.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固体Cu(OH)2和稀盐酸反应B.澄清石灰水和HNO3溶液反应C. KOH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D. 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8.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氯化镁固体是非电解质B.氯化镁溶液是电解质C.氯化镁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D.氯化镁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9.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2KNO3+3C+S===K2S+N2↑+3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A. NB. CC. N和SD. N和C10.分散系存在比较广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烟、雾、碘酒、食盐水等都是分散系,关于这四种分散系的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A.烟微小水滴空气B . 雾 微小尘埃 空气C . 碘酒 碘 酒精D . 食盐水 水 氯化钠11.下列含碳的化合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一组是( ) A . CO 2和Na 2CO 3 B . CO 和CO 2 C . CO 和H 2CO 3 D . CH 4和CO 2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 2+OH -===CO 32−+H 2O B .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 2++2OH -+CO 2===CaCO 3↓+H 2OC . 碳酸氢钙溶液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 3−+OH -===CO 32−+H 2OD .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O 32−+2H +===CO 2↑+H 2O 13.O 2F 2可以发生反应:H 2S +4O 2F 2―→SF 6+2HF +4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是氧化产物B . O 2F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 若生成4.48 L HF ,则转移0.8 mol 电子D .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14.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标准是( ) A . 在水溶液中能否导电 B . 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C . 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D . 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能否导电 15.下列物质的属类归纳不正确的是( )A .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B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C .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D .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Fe 2O 3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高一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经典知识题库
(每日一练)高一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经典知识题库单选题1、下列所示部分材料中,其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长征五号的整流罩前锥段材料——聚甲基丙烯酰亚胺B.飞机外壳——铝合金C.光导纤维——二氧化硅D.口罩鼻夹——铝条答案:A解析:A.聚甲基丙烯酰亚胺为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成分为有机物,A符合题意;B.铝合金属于为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金属单质,为无机物,B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硅为非金属化合物,属于无机物,C不符合题意;D.铝条为金属单质,属于无机物,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
2、古诗词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下列诗句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月波成露露成霜,借与南枝作淡妆B.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答案:D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例如物质的三态转变。
A.水变成冰,是物理变化,错误,不选A;B.雪化成水,水变成冰,都是物理变化,错误,不选B;C.峰从磨砺出,是物理变化,错误,不选C;D.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正确,选D;故选D。
3、下列回收物属于金属制品的是A.图甲:矿泉水瓶B.图乙:废弃报刊C.图丙:易拉罐D.图丁:旧衣物答案:C解析:A.一般矿泉水瓶的材料是聚酯(PET)、聚乙烯(PE)、聚丙烯(PP),在此基础上添加相应的有机溶剂,经过高温加热后,由塑料模具经过吹塑、挤吹,A错误;B.废弃报刊原料来自木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错误;C.易拉罐主要成分为铝,属于金属制品,C正确;D.旧衣物主要成分为,腈纶、棉,不属于金属制品,D错误;答案选C。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①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O3−+5I-+6H+=3I2+3H2O②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NH4++OH-=NH3↑+H2O③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银镜:Ag+2H++NO3−=Ag++NO2↑+H2O④NaHSO4与等物质的量的Ba(OH)2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⑤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石灰水:Ca2++2OH-+2HCO3−=CaCO3↓+CO32−+2H2O⑥向Na2SO3中滴加稀HNO3溶液:SO32−+2H+=SO2↑+H2O⑦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H2O2:2MnO4−+2H2O2+8H+=2Mn2++3O2↑+6H2O⑧CuCl2溶液与过量NaHS溶液反应:Cu2++HS-=CuS↓+H+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A解析:①IO3-具有氧化性,I-具有还原性,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3-+5I-+6H+=3I2+3H2O,故①正确;②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氨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CO32-+NH3↑+2H2O,故②错误;③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银镜,稀硝酸和银反应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Ag+4H++NO3-=3Ag++2H2O+NO↑,故③错误;④NaHSO4与等物质的量的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42-+Ba2++OH-=BaSO4↓+H2O,故④正确;⑤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石灰水发生反应Ca2++2OH-+2HCO3-=CaCO3↓+CO32-+2H2O,故⑤正确;⑥Na2SO3中滴加稀HNO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3-+2H++3SO32-=2NO↑+3SO42-+H2O,故⑥错误;⑦该反应不符合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O2+6H+=2Mn2++5O2↑+8H2O,故⑦错误;⑧CuCl2溶液与过量NaHS溶液反应生成CuS、H2S,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HS-=CuS↓+H2S↑,故⑧错误;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有3个;答案选A。
全国通用版高一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必考考点训练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高一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必考考点训练填空题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碳酸氢钠:________;硫酸铝:________;氢氧化钡:________;硫酸氢钾:________。
答案: NaHCO3=Na++HCO3﹣ Al2(SO4)3=2Al3++3SO42﹣ Ba(OH)2=Ba2++2OH﹣ KHSO4=K++H++SO42﹣解析:四种物质都为强电解质,全部电离,碳酸氢钠是弱酸酸式盐,硫酸氢钾是强酸酸式盐。
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 = Na++HCO3-;硫酸铝的电离方程式:Al2(SO4)3 = 2Al3+ + 3SO42-;氢氧化钡的电离方程式:Ba(OH)2 = Ba2+ + 2OH-;硫酸氢钾的电离方程式:KHSO4 = K+ + H+ + SO42-。
所以答案是:NaHCO3 = Na++HCO3-;Al2(SO4)3 = 2Al3+ + 3SO42-; Ba(OH)2 = Ba2+ + 2OH-;KHSO4 = K+ + H+ + SO42-。
2、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表中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两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在水中的溶解性是___(填“易溶””或“难溶)。
(3)X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如图所示:ⅰ.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②___;③___。
ⅱ.请结合实验室制备物质的一般原则,对上述制备碳酸钙的方案进行评价。
___。
答案:(1) 盐 氧化物 (2)难溶(3) CaCO 3CaO +CO 2↑ CaO +H 2O=Ca(OH)2 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消耗能源多,步骤复杂,反应条件要求高 解析: (1)碳酸钙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二氧化硅由氧和硅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所以答案是:盐;氧化物; (2)根据推测,牙膏摩擦剂要有坚硬、难溶的性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是难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9.C
【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常见物质是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非电解质常见物质是大部分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
【详解】A.生理食盐水是混合物,明矾是纯净物,故A错误;
B.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胆矾是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生铁是铁碳合金、属于混合物,CaCO3是盐、属于电解质,CO2水溶液能导电但离子不是由CO2自身电离,CO2属于非电解质,各物质都符合分类,故C正确;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化合物。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有关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Na的还原性强于金刚石B.另一种化合物是NaCl
C.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可以透过半透膜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B.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过量,生成白色沉淀,故离子方程式为:Ca2++2OH-+CO2=CaCO3↓+H2O,B正确;
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而不是氯化铁,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C错误;
D.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是沉淀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OH-+2H++Ba2++ =2H2O+BaSO4↓,D错误;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6.实验室可利用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制备胶体,也可以反应生成沉淀,图中圆的大小代表分散质粒子的相对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系Ⅰ为溶液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解析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自助学案+配套练习(新教材人教版)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5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本质原因是()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 nmB.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的布朗运动C.雾是一种胶体,胶粒带相同电荷D.发生丁达尔效应【答案】A【解析】此现象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本质原因是胶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 nm。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③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④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⑤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⑥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直径介于Inm到l00nm之间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A【解析】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①正确;②Na2O2是金属氧化物而不是碱性氧化物,但是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②正确;③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③正确;④纯碱的化学式是Na2CO3,是盐而不是碱,④错误;⑤虽然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是能透过滤纸,所以胶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⑤错误;⑥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氢氧化铁胶体粒之间相互排斥,这是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⑥错误;①、②、③三个说法正确,④、⑤、⑥三个说法错误;3.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梳理)-高一化学
第1节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1. 同素异形体:①元素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单质形态)、化合态(化合物形态)。
①同素异形体:由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如:金刚石和石墨、白磷(P 4)和红磷、氧气和臭氧。
2. 常见的分类法化学中常见的分类方法有 树状分类法 和 交叉分类法 。
①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这种分类方法逻辑性很强,有利于从整体上认识问题。
①交叉分类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于同一事物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获得更多的信息。
如Na 2CO 3从其组成阴离子来看为碳酸盐,阳离子来看为钠盐。
【温馨提示】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理解(1) 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 2O 7。
①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 、NO 。
(2) 碱性氧化物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①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 2O 7是酸性氧化物。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 分散系:(1)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溶液:<1nm(2)分散系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胶体:1100nm(本质区别) 浊液:>100nm知识梳理物质的分类及转化(3)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4)Fe(OH)3胶体的配制方法: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加热直到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停止加热,即得到Fe(OH)3胶三、物质的转化【典例1】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K2SO3B.Na2SO4C.K2SO4D.KCl【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可知阴影部分属于钾盐、硫酸盐和正盐。
亚硫酸钾不是硫酸盐,A错误;硫酸钠是钠盐,不是钾盐,B错误;硫酸钾属于钾盐、硫酸盐和正盐,C正确;氯化钾不是硫酸盐,D错误。
【典例2】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A.硫酸、FeSO4•7H2O、苛性钠B.硫酸、空气、纯碱C.氧化铁、胆矾、熟石灰D.硝酸、食盐水、烧碱【答案】D【解析】A.FeSO4·7H2O是纯净物;A错误;B.碳酸钠的俗名是纯碱,属于盐类,不是碱;B错误;C.氧化铁是氧化物,不是酸;胆矾是纯净物;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名,是碱;C错误;D.硝酸是酸;食盐水是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名,是碱;D正确;答案选D。
高考化学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陌生情境中氧化还原反方程式的配平与书写练习试题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微题型11 陌生情境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书写1.[2017·北京,27(2)③]在有氧条件下15NO 与NH 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15NNO 。
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催化剂15NNO + H 2O2.[2015·天津理综,10(2)②] ClO -3+ Fe 2++ ________=== Cl -+Fe 3++ ________3.[2015·安徽理综,27(2)] NaBO 2+ SiO 2+ Na + H 2=== NaBH 4+ Na 2SiO 34.[2013·全国卷Ⅰ,27(3)] LiCoO 2+ H 2SO 4+ H 2O 2=== Li 2SO 4+ CoSO 4+ O 2↑+ ________5.[2013·北京,27(2)] MnO -4+ Fe 2++ ________=== Mn 2++ Fe3++ ________6.Mg(ClO 3)2加入含有KSCN 的FeSO 4酸性溶液中立即出现红色,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8·全国卷Ⅰ,27(4)改编]焦亚硫酸钠(Na 2S 2O 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在测定某葡萄酒中Na 2S 2O 5残留量时,用碘溶液进行滴定。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资料】2017-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化学的基本知识-教师用卷学习专用
2019-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化学的基本知识一、单选题1.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公共出行新时尚,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A. 自带布袋购物B. 垃圾野外焚烧C. 乘坐公交出行D. 多使用太阳能【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绿色化学理念。
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
【解答】A.自带布袋购物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A项符合;B.垃圾野外焚烧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项不符合;C.乘坐公交出行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空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项符合;D.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空气,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项符合。
故选B。
2.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签上要印有警示性标志。
下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标志的认识。
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
【解答】C项是塑料制品循环利用标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
故选C。
3.近期,一部系列科普专题片《我们需要化学》热播,该片深入浅出地为观众呈现了化学的本源,以及我们生活的化学本质。
下列对化学科学的认识错误的是【】A.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B. 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C. 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D. 化学为人类健康提供了保障【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化学的认识。
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
【解答】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不仅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还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化工生产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但这些问题利用化学知识是可控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化学的发展不断解决了医疗难题,为人类健康提供了保障,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归纳中,错误的是A. 铁、石墨、食盐水都具有导电性B. 、C、C0都能和氧化锏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C. C、S、P在空气中都能燃烧,生成相应的氧化物D. 借助于酚酞溶液能完成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间的鉴别【答案】B【解析】解:A、铜、石墨、石灰水都能够导电,具有导电性,选项说法正确;B、一氧化碳,选项说法正确;氧化铜反应不是置换反应,选项说法错误;C、C、S、P在空气中都能燃烧,生成相应的氧化物,选项说法正确;D、借助于酚酞溶液能完成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间的鉴别,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5.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A. 认识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B. 元素与人体健康人体缺铁--最引起贫血人体缺碘--易造成甲状腺肿大C. 生活常识菜刀防生锈--用湿布包裹煤炉取暖防中毒--室内放一盆水D. 环保与物质的利用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乙醇汽油【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空气中成分含量和地壳中前五种元素考虑;B、根据缺铁、碘得病情况考虑;C、根据防止铁生锈方法和一氧化碳的溶解性考虑;D、根据白色污染是指的什么污染和乙醇汽油的优点考虑.A、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为,所以氮气含量最多,地壳中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所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A说法正确;B、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人体缺碘--易造成甲状腺肿大,故B说法正确;C、菜刀防生锈应保持表面洁净干燥,煤炉取暖中毒是一氧化碳中毒,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室内放盆水不能防中毒,故C说法错误;D、白色污染就是指一些塑料垃圾,所以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乙醇汽油中的乙醇燃烧后没有有害气体,所以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故D说法正确.故选C.6.下列有关化学之最错误的是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B. 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金C.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D.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答案】B【解析】解: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故正确;B、金属的导电性方面,银的导电性能最好,而不是金,故错误;C、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故正确;D、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所以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正确.故选BA、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分析;B、金属的导电性方面,银的导电性能最好;C、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判断;D、根据空气中元素含量的排序判断.化学之最知识是推断题的题眼,是解推断题的基础条件,应用广、用途大,也是考查热点,要熟练记忆.7.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 司马光砸缸B. 铁杵磨成针C. 火烧赤壁D. 凿壁偷光【答案】C【解析】解:A、司马光砸缸的过程中只是缸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只是铁杵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火烧赤壁的过程中木材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D、凿壁偷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8.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A. 收集气体并观察B. 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C. 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D. 查询生产厂家工程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所学知识无色气体有多种并结合实际来回答.解: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中无色气体有多种,所以要研究此气体的成分,难度大,只有通过捷径如: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询问生产厂家工程师等方法来达到目的,而收集气体并观察,只能获取表面物理现象,对是什么气体根本无法作出判断.故选A.9.近年来,生命教育、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值青春年华的同学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不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A. 远离地沟油,不吃地摊上的食品B. 不乘坐“三无”车辆上下学C. 生活中常与父母、朋友交流沟通D. 感冒后到药店购买最贵的抗生素【答案】D【解析】解:A、在炼制“地沟油”的过程中,动植物油经污染后发生酸败、氧化和分解等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对人体有重毒性的物质,因此远离地沟油,不吃地摊上的垃圾食品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B、“三无”车辆是指无车牌、无行驶证、无保险称三无驾驶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技术差;车辆安全隐患多因此不乘坐“三无”车辆上学、回家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C、青少年思想发育不成熟,生活经验少,有了心理矛盾,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不能闷在心理,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生活中多与父母交流沟通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D、感冒后买最贵的抗生素既增加了经济负担,又不能保证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还可能导致药品的依赖等副作用故符合题意.故选:D.10.氧气广泛用于炼钢、焊接或切割金属等,这些应用所利用的是A. 氧气不易溶于水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C.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 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答案】D【解析】解: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氧气广泛用于炼钢、焊接或切割金属是利用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利用的是氧气的助燃性,故选D.二、双选题11.化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A. 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B. 用纯碱代替小苏打做食品发酵粉C.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D.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答案】BC【解析】解:A、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和醋酸反应生成右溶的醋酸钙、水、二氧化碳,从而把水垢除去,所以正确.B、纯碱不是发酵用的东西,而是面团发酵后产生了酸,用来反应掉酸的同时而产生二氧化碳的小苏打是自身可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其面团不需要事先发酵的所以错误.C、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所以错误.D、纯棉织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纸相似,纯毛织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与羽毛相似,前者燃烧有烧纸的气味,后者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正确.故选BC.A、根据碳酸钙和醋酸的化学性质判断.B、根据纯碱的碱性大于小苏打判断.C、根据甲醛的毒性判断.D、根据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的成分和燃烧气味判断.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历来是考查的热点,特别是关于食品加工及安全,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化学元素、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生活经验或常识等.12.下列化学之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氨气按体积分数计算B.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C.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是钙D.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钢【答案】AD【解析】解: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按体积分数计算,约占,故选项说法错误.B、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故选项说法正确.C、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是钙,故选项说法正确.D、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是金刚石,而不是钢,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D.13.下列说法,从化学的角度理解不正确的是A. 铁杵磨成针: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B.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C.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D. 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答案】AD【解析】解:A、铁杵磨成针是物理变化,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原子大小没有发生变化,解释错误;B、金在高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体现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解释正确;C、闻到酒香是酒的香气分子运动到空气中的原因,解释正确;D、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任何物质都是化学物质,解释错误.故选AD14.15.有关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 三者组成元素相同B. 淀粉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C. 三者中都含有C、H、O元素D. 蛋白质和脂肪中一定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答案】BC【解析】解:A、三者组成元素不相同故错误;B、淀粉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故正确;C、三者中都含有C、H、O元素故正确;D、蛋白质中一定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脂肪中不含有氮元素故错误.故选BC.淀粉和脂肪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蛋白质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淀粉、脂肪、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6.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工艺范畴的是A. 黑火药B. 活字印刷C. 指南针D. 造纸【答案】BC【解析】解:A、火药的主要成分有硫磺、木炭、硝酸钾等物质,其中的木炭是由木材隔绝空气加热制成,属于化学变化,属于化学工艺范畴;B、活字印刷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工艺范畴;C、指南针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工艺范畴;D、造纸过程中需要对材料进行漂白,漂白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属于化学工艺范畴.故选:BC.三、探究题17.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某品种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的.属于______ 填“钾肥”、“氮肥”或“复合肥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的质量为______ kg.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 ;根据实验1、实验2推测原营养液的组成可能有______ 种情况;若测得原营养液中和一的数目之比为1:1,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______ .【答案】复合肥料;101;39:14:48;9;;2;KCl、【解析】解:属于中含有钾元素与氮元素两种农作物需求量大的营养元素,所以属于复合肥;故填:复合肥料;的相对分子质量,故填:101;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48,故填:39:14:48;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的质量为,故填:9;实验1中把碳酸钠加入混合物的溶液中,产生了白色沉淀,根据所给的物质中能和碳酸钠产生沉淀的只有硝酸钙,同时也说明在混合物中没有碳酸钾故填:;实验2中把硝酸银加入营养液中产生了白色沉淀,根据所给的物质中能和硝酸银产生沉淀的只有氯化钾,而两个实验中均没有提到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这样综合两个实验可以得出营养液中可能有的物质存在两种组合:一是硝酸钙、氯化钾,二是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故填:2;原营养液中和的数目之比为1:1,氯化钾中和的数目之比为1:1,如果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钾,营养液中和的数目之比就不是1:1了,所以营养液中不含有硝酸钾故填:KCl、.18.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图回答问题: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 b______ .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芳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______ 填字母编号小芳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答案】分液漏斗;试管;过氧化氢水氧气;BE;液体进入集气瓶,溶液变红色【解析】解:是分液漏斗,b是试管.故填:分液漏斗;试管.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应该是利用过氧化氢制取,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故填:过氧化氢水氧气.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故填:BE.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时,氨气溶于水后,和水结合成氨水,观察到液体进入集气瓶,溶液变红色.故填:液体进入集气瓶,溶液变红色.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根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高一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第二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第二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1一、选择题 (每题有 1 个或 2 个选项切合题意)1.某合作学习小组议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淆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当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陈述法正确的选项是 ()A .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分析】② 中水煤气为不行重生能源;⑤ 中盐酸和食醋均为混淆物;⑥ 中纯碱为盐。
【答案】 D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可用丁达尔现象划分溶液与胶体B.生石灰与水混淆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O3是由 3 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D. CuSO4·5H 2O 是一种混淆物【分析】光带经过胶体,因为胶体粒子对光芒散射,形成光明通路。
因为溶液中粒子直径小于1nm 光散射极其轻微,所以察看不到光明通路。
【答案】 A3.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直径介于1~ 100nm 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能够差别溶液与胶体D.胶体粒子很小,能够透过半透膜【分析】 A 项,胶体是指分别质微粒直径在1~100nm 之间的分别系;部分胶体粒子带电荷,能在外加电场发生定向挪动,即电泳,而有的胶体因为不带电,所以不发生电泳;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重要特点,可用来差别溶液和胶体;胶体粒子能够透过滤纸,但不可以透过半透膜。
【答案】 C4.(浙江菱湖中学2020- 2020 学年度高一月考,16)以下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别系是()A.有灰尘的空气B.淀粉溶液D.向开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所得液体【分析】拥有丁达尔效应的分别系是胶体,而食盐水属于溶液。
【答案】 C5.山东实验中学2020 -2020 为年度高一一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利用丁达尔现象能够鉴识胶体和溶液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与胶体的聚沉相关C.胶体与溶液的分别可用渗析的方法D. KCl 溶液、淀粉溶液和纯水都属于分别系【分析】纯水是化合物,不是混淆物。
高一化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 第一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精品
高一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第一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贵州兴义市精华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一月考,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 A .氧元素的得与失 B .化合价的升降 C .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D .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偏移。
【答案】 C2.(贵州兴义市龙盘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一月考,2)下列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复分解反应D .置换反应【解析】 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答案】 D3.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①铁和氯气反应:2Fe +3Cl 2=====点燃2FeCl 3 ②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 Cl 2+2NaBr===2NaCl +Br 2 ③氯化钠溶液和浓硫酸混合加热: 2NaCl +H 2SO 4(浓)=====△Na 2SO 4+2HCl ↑ ④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⑤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 2+Cl 2=====点燃2HCl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D .①⑤【解析】 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因此①⑤属于化合反应。
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关键是看有无化合价的变化。
通过观察①②③④⑤知,只有①②④⑤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因此①②④⑤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4.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B .物质在变化中失去了电子,此物质中的某一元素化合价降低C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D .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硫酸钙固体③铜④蔗糖⑤三氧化硫⑥熔融氯化钠A.①②⑤B.①②⑥C.③⑥D.⑥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只用肉眼就可以把胶体和溶液、浊液区别开来B.向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H2SO4溶液,会生成红褐色沉淀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3.以下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 MgCl2═Mg2++2Cl﹣B. Fe2(SO4)3═2Fe3++3SO42﹣C. NaClO═Na++Cl﹣+O2﹣D. KAl(SO4)2═K++Al3++2SO42﹣4.向Ba(OH)2溶液中逐滴滴入稀H2SO4,则溶液的导电能力,下列叙述,描述正确的是()A.开始时,导电能力肯定最强B.当沉淀为最大值时,导电性最弱C.先变强,后变弱D.逐渐变弱5.下列反应转化关系(未配平)肯定不正确...的是()A.Cu2O+H2SO4→CuSO4+Cu+H2OB.FeO+HNO3→Fe(NO3)3+H2OC.NH4NO3→N2 O +H2OD.S+KOH→K2SO3+K2S+H2O6.已知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2+、Fe3+,则下述离子组中能与上述离子共存的是()A.CO32﹣、Cl﹣B.NO3﹣、Cl﹣C.NO3﹣、SO42﹣D.OH﹣、NO3﹣7.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可能含有K+、Ag+、NH4+、Mg2+、SO42-、Cl-、NO3-、HCO3-等离子。
经检测废水呈明显的碱性,则可确定该厂废水中肯定不含有的离子组合是()A.Ag+、K+、NO3-、HCO3-B.K+、NH4+、NO3-、SO42-C.Ag+、NH4+、Mg2+、HCO3-D.K+、Mg2+、SO42-、Cl-8.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A.一定溶有CO32-B.一定溶有Ag+C.一定溶有SO42-D.可能溶有SO42-,也可能溶有Ag+9.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右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B.硫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C.硫酸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D.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10.下列反应中硫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有()A.2H2SO4(浓)+Cu CuSO4+2H2O+SO2↑SO4(浓)十C CO2↑+2SO2↑+2H2OB.2HC.H2SO4(浓)+NaCl NaHSO4+HCl↑D.H2SO4+Na2SO3Na2SO4+H2O+SO2↑11.高铁酸钾(K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下列反应可制取KFeO4:2Fe(OH)3+3Cl2+10KOH2KFeO4+6KCl+8H2O,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钾元素化合价降低C.Fe(OH)3发生还原反应D.Cl2是氧化剂12.反应4HNO3(浓)+Cu=Cu(NO3)2+2N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NO3是氧化剂,NO2是氧化产物B.若2mol HNO3(浓)完全反应,则反应中共转移了N A个电子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比是1 :4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13.根据下列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的强弱顺序()①I2 + SO2 + 2H2O = H2SO4 + 2HI②2FeCl2 + Cl2 = 2FeCl3③2FeCl3 + 2HI = 2FeCl2 + I2 + 2HClA.I->Fe2+>Cl->SO2B.Cl->Fe2+>SO2>I-C.Fe2+>I->Cl->SO2D.SO2>I->Fe2+>Cl-14.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②2FeCl2 + Cl2 = 2FeCl3;③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8H2O。
若某溶液中有Fe2+、I-、Cl-共存,要除去I-而不使Fe2+和Cl-的量减少,可加入的试剂是()A.Cl2B.KMnO4C.FeCl3D.HCl15.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u2+、Na+、H+、SO42-、CO32-、OH-等6种离子。
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Cu2+、H+、SO42-B.Na+、OH-、CO32-C.CO32-、OH-、SO42-D.Na+、H+、SO42-16.已知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ClO3是氧化剂B.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1C.H2SO4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D.1mol KClO3参加反应时有10mol电子转移17.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相同的是()A.电解水:2H2O=2H2↑+O2↑B.4Fe(OH)2+O2+2H2O=4Fe(OH)3C.2F2+H2O=4HF+O2D.3NO2+H2O=2HNO3+NO18.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6NO+4NH3=5N2+6H2O,该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的质量比是()A.3:2 B.2:1 C.1:1 D.2:319.下列反应中氯元素被其他元素氧化的是A.5Cl2+I2+6H2O=10HCl+2HIO3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MnO2+4HCl MnCl2+2H2O+Cl2↑D.2NaCl+2H2O2NaOH+Cl2↑+H2↑20.LiH是一种氢气发生剂,用于军事或其他需氢气的场合。
反应为:LiH+H2O=LiOH+H2↑,在这个反应中A.水是氧化剂,LiH是还原性B.LiH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C.LiH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存在氧化剂和还原性21.在金属焊接和切割过程,常能闻到一股鱼腥臭味。
经检测,那是电弧产生的臭氧的气味。
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色,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3+2KI+H2O=2KOH+I2+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此反应中O3是氧化剂,O2是还原产物B.反应中1mol O3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为6molC.由此反应可知,氧化性强弱关系为:O3>I2>O2D.被还原的氧原子与被氧化的I-的个数比为1:2二、填空题1.有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SO42-、Cl-、CO32-中的某一种。
(1)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2)若向(1)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产生,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根据(1)、(2)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向Ba(OH)2和NaOH的混合稀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气体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和通入CO(1)a点之前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a点到b点之间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c点二氧化碳体积是________L。
(4)混合稀溶液中Ba(OH)2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1原子,则碘酸钾的化学式为。
(2)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____ +KI+H2SO4—K2SO4+I2+H2O (3)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
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c.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
(4)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5)用单质碘与氯酸钾发生置换反应可制得碘酸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D2.A【解析】布朗运动不是胶体特有的运动方式,通常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胶体、溶液和浊液,A错误;向Fe(OH)3胶体中加电解质溶液,发生了胶体的聚沉,故生成红褐色沉淀,B 正确;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C正确;胶粒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而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D正确。
对分散系有关概念的理解与判断以及胶体的重要应用等方面的命题主要集中在对胶体性质和胶体精制(渗析法)的考查上。
纵观这几年有关胶体的试题,命题有向考查胶体的基本知识与科技、生活、生产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3.C【解析】A.氯化镁是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镁离子和氯离子,电离方程式MgCl2═Mg2++2Cl﹣,故A正确;B.Fe2(SO4)3是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Fe2(SO4)3═2Fe3++3SO42﹣,故B正确;C.NaClO是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NaClO═Na++ClO﹣,故C错误;D.KAl(SO4)2属于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3++2SO42﹣,故D正确.4.AB5.B【解析】B选项中,对比反应前后,在N、H、O元素的化合价皆未变化的情况下,Fe 元素的化合价不可能从+2升到+3。
6.B【解析】A、H+离子与CO32﹣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大量共存,并且CO32﹣离子与Ba2+离子易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NO3﹣、Cl﹣离子与H+、Ba2+、Fe3+离子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B正确;C、Ba2+离子与SO42﹣离子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H+离子与OH﹣离子反应生成水,Fe3+离子与OH﹣离子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7.C【解析】废水呈明显碱性,溶液中含较多的OH-,则能与OH-反应的离子肯定不存在于废水中。
8.D【解析】要注意“一定”和“可能”的含义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