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超声和CT诊断脂肪肝的临床对照

合集下载

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

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

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
(实用版)
目录
1.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的定义与意义
2.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在诊断和评估脂肪肝中的应用
3.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的诊断标准与优势
4.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试验中的应

5.总结
正文
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是一种以磁共振为基础的评判肝脏脂肪含量的方式。

它通过测量肝脏组织中质子密度和脂肪分数,从而准确地评估肝脏的脂肪含量。

在门诊上,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可称为MRI 肝脏脂肪定量。

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在诊断和评估脂肪肝中具有重要应用。

一般来说,使用 MRI-PDFF 诊断脂肪肝时,6.5%-17.5% 为轻度脂肪肝、
17.5%-22.2% 为中度脂肪肝、22.2% 以上为重度脂肪肝。

相较于传统的肝脏生物组织检查,MRI-PDFF 具有无创、安全、快速等优点,能够更加准
确地评估脂肪肝的程度。

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临床试验中也具有潜力作为替代终点。

NASH 是一种严重的肝病,其特征为肝细胞脂
肪变性和炎症反应,可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由于 NASH 的病程进展缓慢,且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因此寻找可靠的替代终点对于评估药物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可以反映肝脏脂肪含量的改变,从而为 NASH 临床试验提供有力的评估手段。

总之,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作为一种评判肝脏脂肪含量的方式,在诊断和评估脂肪肝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试验中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

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分析脂肪肝的初步探讨_李银燕

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分析脂肪肝的初步探讨_李银燕

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分析脂肪肝的初步探讨李银燕,王学梅,张义侠,欧国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诊断科,沈阳110001)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定量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患者77例,设正常对照组30例,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测量感兴趣区域内蓝色区域面积并计算比值。

结果各组间超声弹性成像图像表现有不同特点。

感兴趣区域内蓝色区域面积比值在各组脂肪肝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感兴趣区域内蓝色区域面积比值可作为定量分析脂肪肝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脂肪肝;定量分析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258-4646(2009)08-0632-03Preliminary Study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atty Liver by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不少人不重视脂肪肝,但是中度脂肪肝就有明显的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当达到重度脂肪肝的程度时,肝脏纤维组织增生,有假小叶形成,肝的硬度发生了变化,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早期控制与合理的治疗,就可以发展为肝硬化。

可是,目前没有很好的定量分析脂肪肝的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新技术来评价脂肪肝,欲找到能够定量分析脂肪肝程度的新的超声指标。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门诊及病房就诊的脂肪肝患者77例。

所有患者均有两位超声科医生共同检查并严格按照超声脂肪肝分度标准[1~4],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所有患者不同时患有其他肝脏疾病。

按以上标准分3组。

轻度脂肪肝组30例,平均年龄(41.69±11.86)岁;中度脂肪肝组26例,平均年龄(39.65±14.43)岁;重度脂肪肝组21例,平均年龄(49.36±16.43)岁,设正常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38.75±12.48)岁。

磁共振同反相位及CT肝脾比值对肝脏脂肪含量评估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同反相位及CT肝脾比值对肝脏脂肪含量评估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同反相位及CT肝脾比值对肝脏脂肪含量评估的应用价值目的与病理结果对照,探讨磁共振同反相位及肝/脾CT比值对肝脏脂肪含量的评估价值。

方法收集20例经病理证实存在肝细胞脂肪变性患者的CT、磁共振影像资料,测量磁共振双回波同反相位(IP-OP)信号值和CT平扫肝脏、脾脏CT值,计算肝脂变信号指数(IP -OP/IP)及肝/脾CT比值,依照肝脏脂肪含量的病理分级,探讨不同病理分级各组间肝脏CT值、肝/脾CT比值、肝脂变信号指数的差异。

结果肝细胞脂肪变50%的CT、MRI图像a:CT平扫图像,CT值为24.86HU,脾脏CT值55.66HU;b:MRI 同相位图像;c:MRI反相位图像。

计算肝脂变指数为0.262 8。

2.2 各病理分组之间CT、MRI测量值的差异将F0、F1、F2各组间CT值、肝/脾CT比值和磁共振肝脂变指数进行两两比较,进行Mann-Whitney U 检验。

F0与F1、F0与F2组间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0,P=0.007;U=0.00,P=0.006),F1与F2组间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8.00,P=0.063);F0与F1、F0与F2组间CT肝/脾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00,P=0.019;U=0.00,P=0.006),F1与F2组间CT肝/脾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0.00,P=0.116);F0与F1、F0与F2、F1与F2组间脂变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0,P=0.004;U=0.00,P=0.006;U=4.00,P=0.015)。

3讨论CT诊断脂肪肝的依据为肝脏密度普遍降低,中华医学会一直将CT平扫肝/脾CT比值作为评价脂肪肝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像学标准之一。

本研究中,肝細胞脂肪变性分度F0(1,与F1、F2组的肝/脾CT比值均有统计学差异;在F1、F2两组中,肝/脾CT比值<1,两组肝/脾CT比值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肝/脾CT比值尚不能准确判断肝细胞脂肪变性在5%~30%与31%~50%之间的差异;本研究中F3、F4级病例数过少,不能进行统计学推断,但可以观察到随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的加重,CT值及肝脾CT比值逐渐降低。

ct脂肪肝评定标准

ct脂肪肝评定标准

ct脂肪肝评定标准
CT诊断脂肪肝的参考标准为肝脏和脾脏的密度比值在以下,则表明存在脂肪肝,该比值越低,脂肪肝情况越严重。

具体标准如下:
1. 肝脏和脾脏的比值在~之间,为轻度脂肪肝。

2. 肝脏和脾脏的比值在~之间,为中度脂肪肝。

3. 肝脏和脾脏的比值小于,为重度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多不会引起严重的损伤,随着脂肪肝的加重,会引起食欲差、乏力、右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请注意,虽然CT对脂肪肝的评估有一定的价值,但肝穿刺活检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可排除肝病其他不明原因,评估肝损伤(炎症、纤维化、肝硬化)程度,为治疗和预后提供指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X线、CT、MRI、超声区别

X线、CT、MRI、超声区别

(史上最全)X线、CT、MRI、超声区别X线检查得敏感性:所谓敏感性,即某种病变就是否适合用X线检查。

凡就是病变能够引起体内组织器官大体得病理变化,同时具有密度得差别,在自然对比较好得部位,就容易被X线检查出来,比如骨折、肺部病变、液气胸等,X线多能早期识别出来。

但就是,当病变体积过小,属于组织细胞在显微镜下得改变或在对比度差得部位X线就不容易显示,如白血病得骨髓及全身组织浸润就属于组织学得检查范畴,骨得X线改变仅在晚期才能显示。

值得注意得就是,有些疾病,X线征象早于临床症状出现,如早期肺结核、某些肺癌,这就有利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某些疾病得X线征象晚于临床症状出现,即所谓X线影像得潜伏期,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病初患者高热、局部红肿疼痛,此时作X线检查,常常瞧不出骨质得变化。

骨质得X线变化需在2周以后。

对于这样得病例,定期复查就是必不可少得。

X线检查得特异性:所谓特异性,即某种X线征象仅为一种疾病所有,如骨折、液气胸等。

但大多数疾病在X线检查时就是缺乏特异性得,如肺部得阴影,既可能就是肿瘤,也可能就是炎症或结核得表现、又比如骨质破坏,既可能就是骨髓炎,也可能就是恶性肿瘤,这些就就是所谓得“异病同影"。

另外,同一种疾病也可因阶段不同而出现不同得X线表现,即所谓“同病异影”,如肺部小结节状癌出现薄壁空洞时,常难与空洞性肺结核鉴别,这时就需要在短期内复查或采用影像定位下肺穿刺活检定性。

临床资料得可靠性:要作出准确得X线诊断,还需要足够而可靠得临床资料,如肺部多发小结节,可能就是结核、矽肺、转移瘤等等,这时就需要了解病人得病史、体征、化验、职业史及其她检查,才能作出判断。

又比如一位已做过阑尾切除得患者,再次出现右下腹疼痛,放射科医生如不了解其手术史,就可有作出阑尾炎得荒谬诊断、由此瞧来,X线诊断就是一个复杂得过程,不仅需要医生具有解剖、生理、病理、X线投影原理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其经验得积累及临床资料得收集。

脂肪肝诊断的生化检测指标临床分析廖海燕

脂肪肝诊断的生化检测指标临床分析廖海燕

脂肪肝诊断的生化检测指标临床分析廖海燕发表时间:2016-03-11T16:11:08.5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4期作者:廖海燕[导读]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脂肪肝患者通常都会具有生化指标异常以及血脂代谢紊乱等现象,尤其是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升高最为明显,是脂肪肝最为突出的一种生化特征,这对于脂肪肝的诊断及检测都有着极为深重的意义,也表明中老年脂肪肝患者和某些部分疾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湖南郴州 423000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测指标在脂肪肝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及相关性。

方法:选用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检的100例中老年体检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入选对象均被排除有肝炎和其他病毒等。

对所有的受检人员进行B超、血压、血液生化检测、体重以及心电等项目。

结果:脂肪肝组患者所检测出来的血脂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现象,尤其是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升高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中老年脂肪肝患者和某些部分的疾病具有相关性。

结论:脂肪肝患者通常都会具有生化指标异常以及血脂代谢紊乱等现象,尤其是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升高最为明显,是脂肪肝最为突出的一种生化特征,这对于脂肪肝的诊断及检测都有着极为深重的意义,也表明中老年脂肪肝患者和某些部分疾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脂肪肝;生化检测指标;相关性;临床分析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变,也使得脂肪肝疾病的发生率每年逐渐升高,对该疾病患者具有较大的生活影响。

脂肪肝在临床上被确认为是一种由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非常常见的弥漫性肝病。

本文将对100例老年受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探讨生化检测指标在脂肪肝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及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用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检的100例中老年体检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入选对象均被排除有肝炎和其他病毒等。

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检查的68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B超接受腹部肝胆脾胰器官等检查,所得结果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对比不同年龄组脂肪肝阳性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观察其B超影像学资料。

结果68例患者中轻度脂肪肝21例,中度脂肪肝30例,重度脂肪肝17例;脂肪肝检出率及准确率均为100%;超声下可表现为实质回声细密增多增强,肝脏轻度或中度增大,肝静脉管径变细,血流频谱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

结论脂肪肝可预防及诊治,通过超声准确诊断,能够对脂肪肝特点程度准确反应,使用价值显著。

标签:超声检查;脂肪肝;诊断;临床意义脂肪肝是一种或多种原因引发的以肝脏脂类物质积蓄为病理改变的,是一种以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肝细胞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较大程度改变,脂肪肝发病率逐渐呈现出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提前,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正常肝脏含脂肪5%[3],脂肪肝时肝内脂肪含量明显增加,肝细胞脂肪蓄积量超过5%或者在组织学上肝实质脂肪变大于30%,就称之为脂肪肝。

肝细胞内出现大量的脂肪颗粒。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多数脂肪肝患者轻度时无明显自觉症状,仅有疲乏感,而脂肪肝患者多数较胖。

中度、重度脂肪肝患者可出现肝区不适、乏力、隐痛等症状,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患者会出现脾肿大和肝掌现象,部分患者肝功能甚至受到损害[1]。

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容易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从而引起上腹剧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过多。

同时,还有少数患者产生舌炎、口角炎、皮肤瘀斑、四肢麻木等。

脂肪肝经治疗后,可逆转恢复正常,长期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及时诊断及治疗对于预防减少肝坏死及肝硬化有着重要作用。

笔者为探讨脂肪肝的有效诊断手段,对我院收治的68例脂肪肝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如下。

CT技术诊断脂肪肝的临床应用价值

CT技术诊断脂肪肝的临床应用价值

CT技术诊断脂肪肝的临床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1-08-31T01:56:55.670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13期作者:闫涛涛孙琦[导读] 目的:本文通过对脂肪肝患者及正常人的肝脏进行调查和研究,探究CT闫涛涛孙琦山东协和学院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脂肪肝患者及正常人的肝脏进行调查和研究,探究CT技术诊断脂肪肝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整理并收集山东某医院的70例脂肪肝性疾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肝脏的病历信息资料,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对收集的70位患有脂肪肝性的患者和10位正常肝脏进行CT的腹部扫描检查,通过CT技术后处理进行测量得出相关数据并将80例患者经诊断分析分为轻度脂肪肝组、中度脂肪肝组、重度脂肪肝组和正常肝脏组,然后对比各肝脏脂肪含量各个相关CT值。

结论:CT技术检查是诊断脂肪肝较为重要的检查方法,CT检查对于诊断医生来讲:检查时间短出结果快,有利于对患者及时诊断治疗;对于患者来讲:CT检查价格便宜,由于检查时间短患者不会有过大的心理压力,更重要的是CT检查对患者的限制性计较少,因此患者对CT检查的依从性很强,由此CT技术被临床广泛使用。

关键词:定量CT技术脂肪肝临床应用近几年,脂肪肝性疾病被外国的医学上的一些临床专家的高度关注,并对此做了很多的临床研究实验,通过医学专家们的不断探索研究终于得到了一些研究成果,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关学说,例如:脂肪代谢特殊学说、二次打击学说等。

一位从事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的博士指出,不正当的饮食习惯会造成大量的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而脂肪在肝细胞的堆积是患上脂肪肝性疾病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以前受到研究条件和研究环境的影响,研究者并没有认为单纯性的脂肪肝有很大的危害性,但近年来医学研究表明:如果脂肪肝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理与干预,会发展成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

脂肪肝与代谢紊乱综合症是有直接关系的,在临床上,脂肪肝常有的表现有肥胖、胰岛素抵抗和高血脂等。

其实脂肪肝由肥胖与代谢紊乱综合症所导致的与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原理是差不多的。

脂肪肝怎么判断轻度与中度

脂肪肝怎么判断轻度与中度

脂肪肝怎么判断轻度与中度【脂肪肝的判断、治疗和注意事项】脂肪肝,又被称作脂肪性肝病,是由于肝内脂肪沉积过多,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损伤的疾病。

据统计,脂肪肝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

该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本文将针对脂肪肝的判断、治疗和注意事项展开讲述。

一、脂肪肝的判断脂肪肝的判断主要是通过肝脏成像检查和血液生化指标来进行。

一般而言,肝脏成像检查包括超声检查、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等。

这些检查方法都能够非常明确地显示出肝脏内的脂肪沉积情况。

如果发现肝脏内有脂肪沉积量增加的情况,那么就可以初步判断为轻度脂肪肝。

如果超声检查显示肝脏内脂肪沉积已经较为普遍,且有明显脂肪团块形成,那么就应判断为中度脂肪肝。

此外,血液生化指标也是诊断脂肪肝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见的生化指标包括肝酶、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葡萄糖等。

如果这些指标明显超标,就要考虑诊断为中度甚至是重度脂肪肝病。

二、脂肪肝的治疗1、改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治疗脂肪肝的首要措施之一。

具体来说,应注意控制饮食,像是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糖分食品;保持适度运动,以促进脂肪代谢;避免过度饮酒,将酒量控制在适量范围内,减少对肝脏的负荷等措施。

针对轻度或者早期发现的脂肪肝,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药物治疗针对中度脂肪肝和重度脂肪肝,药物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例如,维生素E、草本药物和多种中草药、三羟基大豆异黄酮、硫辛酸钠等药物都被证明可以对脂肪肝有治疗效果。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重度脂肪肝的患者而言,如肝移植、减肥手术等。

这些治疗方式都是比较侵入性的手术,也有较大的风险,因此应谨慎选择。

三、脂肪肝的注意事项1、适当减重减重可以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从而减少肝脏负荷,有利于改善脂肪肝。

2、限制饮酒过多饮酒会增加肝脏负荷,促进脂肪沉积,使脂肪肝病态变加速。

因此,限制饮酒对改善脂肪肝非常重要。

3、适度运动适度运动可以提高代谢率,加快脂肪代谢。

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脂肪肝的诊断,根据超声声像图特点,对脂肪肝进行诊断并分型。

研究脂肪肝产生的病因,旨在提醒人们注意减少脂肪肝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健康生活水平。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8月~2008年12月对6238名来我院健康体检人员中发现1182例脂肪肝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病因调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

结果:在6238名体检中发现脂肪肝病例1182例,占18.9%;轻度脂肪肝298例,占25.2%,中度脂肪肝542例,占45.8%,重度脂肪肝342例,占28.9%;男717例,占60.7%,女465例,占39.3% ;年龄最大者86岁,最小者10岁;30岁以下者126例,占16.6%。

喜食高脂饮食者318例,占26.9%,饮酒超过10年,且每日饮酒量在50ml以上者52例,占4.4% 。

伴高血压者87例,占7.3%,糖尿病65例,占5.5%。

结论:脂肪肝是目前常见的弥漫性肝病,它的发病与高脂肪饮食、长期酗酒、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

此外,与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阳性检出率的逐年上升有关。

【关键词】脂肪肝;超声;诊断【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194-01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中的过度沉积,超过正常肝脂肪含量的5%,它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病变在肝小叶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一般无症状,中重度可出现乏力、肝区隐痛等症状甚至肝功能损害等,早期脂肪肝为可逆性,合理治疗后可恢复,但是脂肪肝一旦发展为肝硬化和肝坏死则是不可逆转的。

下面将我院自2006年8月~2008年12月超声检查中发现的1182例脂肪肝情况做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中1182例脂肪肝为2006年8月~2008年12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时经超声诊断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得出。

脂肪肝_百度百科

脂肪肝_百度百科

脂肪肝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

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

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脂肪肝的发病率近几年在欧美和中国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在某些职业人群中(白领人士、出租车司机、职业经理人、个体业主、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等)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为25%;肥胖人群与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0%;嗜酒和酗酒者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8%;在经常失眠、疲劳、不思茶饭、胃肠功能失调的亚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60%。

近年来脂肪肝人群的年龄也不断下降,平均年龄只有40岁,30岁左右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45岁以下男性脂肪肝明显多于女性。

脂肪肝早期无症状,好多年青人在体检时检查出自已患了脂肪肝而就医.所以人人都要注意体检,有效地把疾病控制在早期阶段。

疾病分类按病理分类1、单纯性脂肪肝:肝脏的病变只表现为肝细胞的脂肪变性。

根据肝细胞脂变范围将脂肪肝分为弥漫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肝,以及弥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岛。

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复杂,各种致病因素可通过影响以下一个或多个环节导致肝细胞甘油三酯的积聚,形成脂肪肝:①由于高脂肪饮食、高脂血症以及外周脂肪组织分解增加导致游离脂肪酸输送入肝细胞增多。

②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肝细胞消耗游离脂肪酸的氧化磷酸化以及b氧化减少。

③肝细胞合成甘油三酯能力增强或从碳水化合物转化为甘油三酯增多,或肝细胞从肝窦乳糜微粒,残核内直接摄取甘油三酯增多。

最新脂肪肝的诊断治疗指南

最新脂肪肝的诊断治疗指南
生活习惯(III) 避免加重肝损害:防止体重急剧下降,
滥用药物和其他损肝因素
2024/6/10
32
治疗对策:减肥(II 1-3, III)
适用于所有超重、肥胖(内脏性)和体重迅速 增加者
控制饮食,运动,改变生活方式 减肥药物(BMI>27):西布曲明(诺美亭,抑制
食欲),奥利司他(赛尼可,减少吸收)等 病态性肥胖(BMI>40):外科手术 体重下降每月<0.45kg(防止出现亚急性
NASH和肝衰竭)
2024/6/10
33
治疗对策:胰岛素增敏剂(II 1-3)
适用于2型糖尿病, 糖耐量损害,内脏性肥 胖者
选用双胍类:二甲双胍(降糖片),苯乙双胍 (降糖灵)和噻唑烷二酮类(吡格列酮等胰 岛素增敏剂)等药物
2024/6/10
34
治疗对策:降血脂药( II 1-3)
适用于血脂紊乱经基础和减肥、降糖药3-6月无效者及 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
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强于脾脏和肾脏), 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 (-必备项-)
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前缘变钝 彩超:肝内血流减少,血管走向正常 肝右叶包膜和横隔不清或不完整
2024/6/10
14
脂肪肝的B超诊断
2024/6/10
15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
弥漫性肝密度降低
94-96% 40-52% 23-24% 12-13% 6-7% 6% 3-4% 1-2%
2024/6/10
37
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脂肪肝的作用
肠胆固醇吸收↓ 胆固醇排泄↑ HTGL(肝甘油三酯脂酶)和LPL(脂蛋白
脂肪酶)活性↑ ACAT(肝酰基- 胆固醇- 酰基- 转移酶)在

脂肪性肝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应用进展

脂肪性肝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应用进展

脂肪性肝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应用进展李生香;戴光荣;侯帅;张海珍;樊琳琳【摘要】脂肪性肝病(以下简称脂肪肝)是以肝细胞脂肪过度贮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近年发病率不断上升,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恢复正常.超声具有无创、安全、无辐射等优点,但其对轻度脂肪肝敏感度低,对操作者依赖性强,易受患者本身因素的影响.CT诊断轻度脂肪肝特异度高,但敏感度低,电离辐射是其主要缺点.MRI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但因价格昂贵、信息处理相对复杂,限制了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新颖、无创的脂肪肝检测技术,但其影响因素、诊断价值及阈值仍待进一步验证.【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6(056)003【总页数】3页(P98-100)【关键词】脂肪性肝病;超声;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磁共振成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作者】李生香;戴光荣;侯帅;张海珍;樊琳琳【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5脂肪性肝病(以下简称脂肪肝)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是以肝细胞脂肪过度贮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近年来,脂肪肝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肝脏疾病[1]。

肝穿刺活检是诊断和随访脂肪肝患者的金标准,也是一种可靠的区分脂肪性肝炎和单纯性脂肪肝的方法。

然而,对于评估高风险的脂肪肝患者,肝穿刺活检是一种有创且不实用的方法,其存在取样误差及观察者判断偏差,并不适合用于筛查和随访脂肪肝患者。

影像学检查有自身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不同患者有不同的特点,临床急需对各类人群脂肪肝的定量诊断方法,以便用于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

现将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应用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超声检查是最基本的筛查脂肪肝的影像学方法,具有无创、经济、方便、安全、无辐射等优点,可作为诊断脂肪肝的首选方法。

脂肪肝诊断中的超声检查应用分析

脂肪肝诊断中的超声检查应用分析

脂肪肝诊断中的超声检查应用分析目的:分析研究超声检查对脂肪肝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本院接诊的180例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患者进行CT检查,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率。

结果:在90例经超声检查的患者中发现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肝脏增大、实质回声增强、血流频谱改变以及肝静脉管变细等显示;超声检查诊断脂肪肝的准确率达到了95.6%,经过与CT结果(86.7%)的对比发现,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实验室检查发现,脂肪肝常常伴有血脂异常。

且与饮酒等因素有较大关系。

结论:将超声检查应用于脂肪肝的诊断当中,不但诊断准确、操作简单便捷,而且也较为经济、不会为患者带来身体上的创伤。

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超声检查;脂肪肝;诊断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1]。

据相关研究显示[2],脂肪肝患者中的部分患者会出现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的现象。

其不但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伤害,同时也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而对该病症进行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是阻止脂肪肝转化为肝硬化、肝纤维化最为有效的途径[2]。

超声检查因其操作简单、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器官疾病的诊断当中。

本文将就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本院接诊的18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超声检查对脂肪肝诊断的应用价值,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本院接诊的180例确诊为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102例,女性患者78例;患者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3.4±2.2)岁;排除标准:伴有血液系统病症的患者、存在急性炎症的患者、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患有精神病癥或者存在精神病史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性资料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固本次研究具有可行性。

超声体检诊断脂肪肝的临床意义

超声体检诊断脂肪肝的临床意义
张 晓 磊
( 浙 江省 桐 乡市 第一 人 民 医 院 , 浙江 桐 乡 3 1 4 5 0 0 )
摘要 : 目 的 探 索腹 式子 宫全 切 术 中采 用 两种 阴道 残端 缝 合 方法 与 术后 相 关并 发 症 发 生之 间的 关 系 。方 法 收 集本 院 自 2 0 1 1年 1月" 2 0 1 2年 6 月期 间各 类 因子 宫 良性 疾 病 行 腹 式 子 宫全 切 术 病 例 共 1 5 9例 , 随 机 分 为 对 照 组 和 实验 组 。 对照组 7 5例 , 在 常规 切 除 子 宫后 , 采 用传 统 单 层 锁 边 缝 合 阴道 残 端 , 实验 组 8 4例 在 传 统 单 层 锁 边 缝 合 的 基 础 上 , 两 侧 残 端 采 用 半 荷 包缝 合 法 。 各 病例 均 采 用 1 / 0威 高缝 线 。 比较 两 组 病 例 在 术 后
1资 料 与 方 法
3讨 论
子宫全切术后阴道出血及息 肉 形 成是较 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子
宫全切术后 如出现阴道残端愈合不 良 , 不仅给患者带 来了经济上 的 负担 , 更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伤害 。本研 究中 , 不论采 用传统单层锁
边缝合法还 是两角半荷包缝合法 , 都有一定并 发症发生 几率。但采 用传 统单层锁 边缝合法 在 出现术 后早期 阴道 出血 及后期息 肉形成
用 两角半 荷包 缝合法 I 3 1 : 分别 在两 侧阴道 顶端 开始 , 在 距离 顶端 约 l c m距 离创缘 约 0 . 5 c m处 的阴道后壁粘膜进针 ,全层缝合 阴道后壁 和盆腔后腹 出针 , 再将 同侧 的骶 主韧带 残端缝 上 , 再 由创缘 内阴道
后壁顶端旁开约 0 . 3 c m距创 缘 0 . 3 c m处向阴道粘膜层 出针 ,再 由阴

126例超声诊断脂肪肝患者血生化指标分析

126例超声诊断脂肪肝患者血生化指标分析

126例超声诊断脂肪肝患者血生化指标分析赵建江;章浩平【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6(026)001【总页数】3页(P45-47)【关键词】脂肪肝;超声诊断;生化指标【作者】赵建江;章浩平【作者单位】杭州市拱墅区康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声科杭州 310000;杭州市拱墅区康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杭州 31000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已经成为一种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且起病隐匿,不易引起患者重视。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但具有一定的创伤性[1],超声检查是被患者普遍接受的首选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脂肪肝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与血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脂肪肝诊断、分度及疗效观察提供依据。

1.1 临床资料康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 年6月—2014年12月,企业退休职工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为脂肪肝患者126例,男91例,女35例,年龄(65.6±11.7)岁。

根据超声显像肝脏大小、形态、包膜边界及肝内回声、管道结构分布情况等分成轻、中、重度三组[2],轻度组55例,男40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5±10.8)岁;中度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平均年龄(66.1±11.9)岁;重度组29例,男25例,女4例,平均年龄(65.2±9.8)岁。

各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各组年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1.2 超声检查使用PhiliPs11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患者检查前8h空腹,取仰卧位,均采用剑突下纵切、右肋缘斜切及肋间隙进行肝脏扫描,避免胃肠气体干扰。

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包膜边界,肝实质回声强弱、颗粒是否细密、血管网络及肝内胆管网络分布情况等。

1.3 实验室检查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酸氨基转移酶(AST)及r-谷氨酸转移酶(GGT)等生化指标。

不同程度脂肪肝对超声诊断肝纤维化的影响

不同程度脂肪肝对超声诊断肝纤维化的影响

不同程度脂肪肝对超声诊断肝纤维化的影响佟克龙【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程度脂肪肝对超声诊断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合并有脂肪肝的肝纤维化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另需收集同期收治的100例未合并脂肪肝的肝纤维化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均实施超声诊断,分析肝脏实质回声变化.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随着脂肪肝严重程度的提升,对肝纤维化诊断准确率也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脂肪肝会对超声诊断肝纤维化造成影响,而随着其脂肪肝严重程度不断提升,诊断准确率也不断降低.【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12【总页数】1页(P77)【关键词】不同程度;脂肪肝;超声诊断肝纤维化;影响【作者】佟克龙【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盘锦 12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5随着经济建设和生活质量提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慢性肝脏疾病患者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1]。

而在这些疾病中,肝纤维化是较常见的一类。

肝纤维化对患者身体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若没有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其不断发展成为肝硬化,最终会出现恶变,威胁患者生命。

因此,对肝纤维化实施准确的诊断,并针对诊断结果制定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但较多研究显示,脂肪肝会对肝纤维化的诊断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导致无法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2]。

本文即分析了不同程度脂肪肝对超声诊断肝纤维化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内收治的肝纤维化患者,数量为200例。

所有患者均已使用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均已得到确诊。

其中有100例合并有脂肪肝,将其分为观察组。

观察组中男性55例,女45例。

年龄为48~79岁,平均(63.53±15.47)岁。

其中轻度脂肪肝为42例、中度脂肪肝为35例,重度脂肪肝23例。

脂肪肝的判定标准

脂肪肝的判定标准

脂肪肝的判定标准
脂肪肝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来检测肝脏的回波情况,一般认为肝脂肪含量超过肝脏总重量的5%时为脂肪肝。

2. CT 或 MRI 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来判断肝脂肪含量,一般认为肝脂肪含量超过肝脏总重量的5%时为脂肪肝。

3. 生化检查:通过检查血液中一些相关指标来判断肝功能和肝脂肪含量,如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血糖(Glu)等。

一般情况下,ALT和AST升高、TG升高、Glu升高可能都与脂肪肝有关。

4. 病理检查:通过肝组织的活检来判断肝细胞内脂肪含量的百分比,一般认为肝脂肪含量超过肝脏细胞质的5%时为脂肪肝。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判定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在诊断脂肪肝时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进行判断。

此外,脂肪肝的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肪肝,根据脂肪肝的程度和炎症程度进行分级。

脂肪肝完成上传

脂肪肝完成上传

脂肪肝脂肪肝概述: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

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脂。

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

当肝内总脂肪量超过30%时,用B超才能检查出来,被B 超检查确诊为“脂肪肝”。

而脂肪肝患者,总脂量可达40%-50%,有些达60%以上,主要是甘油三酯及脂酸,而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只少量增加。

脂肪肝的分类:肥胖性脂肪肝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重度肥胖者脂肪肝性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这类脂肪肝的治疗应以调整饮食为主,基本原则为“一适两低”,即适量蛋白、低糖和低脂肪,平时饮食注意清淡,不可过饱,多食新鲜蔬菜和瓜果,限制热量的摄入。

同时要加强锻炼,积极减肥,只要体重下降,肝内脂肪浸润即明显好转。

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辅以去脂药物对症处理。

饮酒性脂肪肝据对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

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饮酒后乙醇取代脂肪酸,使脂肪酸积存,酮体在体内堆积,体内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过多抑制尿酸由肾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使肝糖原异性减少,导致低血糖,有的患者发生猝死。

此类脂肪肝发展的危害性较大,但只要戒烟酒4—6周后,就可使肝内脂量减少到正常水平。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如重症营养缺乏病人表现为蛋白质缺乏性水肿,体重减轻,皮肤色素减退和脂肪肝,在给予高蛋白质饮食后,肝内脂肪很快减少;或输入氨基酸后,随着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脂肪肝迅速消除。

3.0T磁共振IDEAL-IQ成像技术对脂肪肝的定量诊断价值

3.0T磁共振IDEAL-IQ成像技术对脂肪肝的定量诊断价值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Nov31(21)本次研究联合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FMA、BBS、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笔者分析原因可能为:(1)在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联合早期康复能够加速建立脑侧支循环,促进健侧脑组织代偿和病灶周围组织重组,使神经元重塑,患者平衡功能有效恢复。

(2)既往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多由恢复过程中锻炼不足,关节畸形、姿势性痉挛和肌肉萎缩所致[8,9]。

因此,在早期进行肢体训练、关节活动训练能防止关节痉挛和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功能和运动功能。

(3)进行日常活动能力训练和语言训练能使患者保持肢体活动能力预防局部肌肉萎缩,持续性、重复性的动作和语言训练可形成新的突触,重塑神经系统调节组织。

此外,当机体内纤维蛋白形成和溶解时,D-D水平会升高,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EPO可调节红细胞生成,脑组织缺氧时水平会升高,hs-CRP作为非特异性蛋白,在组织受损、缺氧时呈高表达,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

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D-D、EPO、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缺血、缺氧情况,这与既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0]。

可能是因为进行康复训练能够对血管扩张产生促进作用,有效改善脑部血流量,提高脑部供血量和供氧量,可有效防止血栓形成,最大程度减轻脑损伤,加快肢体功能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给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奥扎格雷钠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对血栓形成产生抑制作用,临床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1]倪广晓,韩娟,王亚利,等.和血生络方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河北中医药学报,2020,12(34):55-57.[2]郭闫萍.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6,34(2):174-177.[3]魏中一,谷胜利,张婷,等.早期运动疗法及再学习方案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0(8):78-79.[4]齐敬东,刘裔荣.圣愈汤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期肢体及语言功能影响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7,2(10):2093-2096.[5]彭娟,杨仕彬,胥方元,等.早期介入镜像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3):178-183.[6]毛媛,朱芸,张天照.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11(5):134-135.[7]于俊,阮树莉,杜媛媛.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4):16-19,23.[8]郑容,郭洛宁,郑红.发病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5):99-101.[9]吴松伟,李桂英.替罗非班联合奥扎格雷钠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12(4):35-39.[10]陈剑峰,张美胡.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16(2):89-90.收稿日期:2020-08-233.0T磁共振IDEAL-IQ成像技术对脂肪肝的定量诊断价值牛永超,柴亚欣,马园,张磊,王娟,彭保成,李振玉*(新乡市中心医院磁共振室,河南新乡453000)摘要: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成像技术对脂肪肝的定量诊断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I、超声和CT诊断脂肪肝的临床对照
字数:2552
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5年2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摘要】目的:对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CT 和MRI)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2012 年1月至 2014 年6月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90例,90例患者经肝脏穿刺活检或部分肝切除确诊为脂肪肝,患者分别行超声(以下简称US)、CT 和MRI检查。

根据所获得的US、CT 和 MRI 图像,观测多个变量指标,并测定肝脏脂肪含量(以下简称LFC)。

比对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

结果:90例研究对象的影响学检查结果与经肝脏穿刺活检或部分肝切除结果相比,诊断准确率最高的是CT 检查,为90.0%(81/90);US 诊断结果准确率次之,为 83.3%(75/90)。

与MRI相比,CT 与 US 诊断准确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MRI检查中,轻度脂肪肝表现为正常,敏感度较差,而US检查具有脂肪肝敏感性高、无放射性、费用低廉等优势,对临床诊断脂肪肝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脂肪肝 X 线计算机超声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42-02 在我国,脂肪肝发病人数随生活水平的上升而上升,近年来,更是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

过去我们对脂肪肝的研究较少,而脂肪肝发病率上升,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一疾病。

作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前期病变之一,脂肪肝危害性极大,其早期诊断对脂肪肝的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1月至 2014 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0例患者后经肝脏穿刺活检或部分肝切除确诊为脂肪肝。

90例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28例,年龄(42.6±12.6)岁,平均年龄42.5 岁,病程(9.2±6.7)年,排除其他疾病干扰;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90例患者分别行US、CT 和MRI检查,根据所获得的US、CT 和 MRI 图像,观
测多个变量指标,并测定肝脏脂肪含量。

比对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并评价3 种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断方面的特点。

1.3 观察指标
US 检查,肝光点、肝前后场衰减及肝内血管走行情况,测量回声强度的差异性等图像特点;CT检查,CT 值比率、CT 阈值和肝血管相对密度差异性等图像特点;MRI检查。

常规 MRI 和化学位移图像特点。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 SPSS16.0 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并以%表示计数资料,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90例研究对象的影响学检查结果与经肝脏穿刺活检或部分肝切除结果相比,诊断准确率最高的是CT 检查,为90.0%(81/90);US 诊断结果准确率次之,为 83.3%(75/90);准确率最低的是MRI检查,为63.3%(57/90)。

与MRI 相比,CT 与 US 诊断准确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CT 和US 的诊断准确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脂肪肝是一种大量脂肪堆积在肝细胞内引起病变,其诱因较为复杂,可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引起发病。

2012年我国脂肪肝发病率已上升至12.0%左右。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上腹部及肝区疼痛等。

虽然,脂肪肝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是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各种病因导致的脂肪肝,都可能逐渐转化为肝纤维化,甚至是肝硬化、肝癌、肝功能衰竭,已经有较多报道肝硬化患者转化为肝癌而死亡的案例。

为此,应及早确诊,及早开始治疗,并采取干预措施,使脂肪肝的发展过程发生逆转,以改善患者预后。

此外,准确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如确定治疗方案选择、疗效监测、行肝移植术等[1]。

为此,本研究对脂肪肝的定量诊断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证实了影像学诊断在肝硬化确诊方面的有效性,尤其是说明了US检查在发现轻度肝硬化方面的敏感性,对肝硬化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三种影像学检查都应注意准备阶段工作和具体检查时的操作。

CT 检查。

采用连
续动态增强扫描局灶性脂肪变性,增强扫描前,向肘前静脉内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60%)50~100 mL,应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2]。

注射造影剂10 mL 后,开始局部扫描。

MRI检查。

开始 8 s 内,向肘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0.1 mmol/kg),并使用T1 加权成像动态扫描。

US 检查。

患者晨起空腹经体表直接 US 探测[3]。

本研究结果显示90例研究对象的影响学检查结果与经肝脏穿刺活检或部分肝切除结果相比,诊断准确率最高的是CT 检查,为90.0%(81/90);US 诊断结果准确率次之,为 83.3%(75/90);准确率最低的是MRI检查,为63.3%(57/90)。

与MRI相比,CT 与 US 诊断准确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提示影像学检查诊断脂肪肝的时,应优先考虑 CT 和 US检查,尤其要注意不能使用MRI检测轻度的脂肪肝,以避免诊断失误而延误治疗。

US 检查可清晰的发现轻度脂肪肝,且具有脂肪肝敏感性高、无放射性、费用低廉等优势,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程春霞,彭继红,赵耀德,等. 弥漫性脂肪肝的超声和 CT 定量诊断[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4(16):440-441.
[2]吴永胜,赵夏夏,苗英,等.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评价脂肪肝肝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1):89-91.
[3]袁蓉,刘利平,陈武,等. 脂肪肝及正常肝内血管瘤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77-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