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6_3物质的密度密度概念的导出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 三、物质的密度 课程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   三、物质的密度 课程教学设计

课题: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特性。

(2)能通过实验探究努力建构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数据分析及处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经历科学探究活动收集数据,引导学生用比值法和图象法去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正比关系。

并学习用比值来定义新的物理量。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比较,认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并由此建构密度概念,理解用密度来鉴别物质种类的可行性。

(3)通过查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并了解影响密度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感悟物理与生活的和谐关系【教学重点、难点及其实施策略】探究“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以及密度概念的建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实施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中,提出质疑,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学生亲身探究,为密度概念的建立铺平了道路,最终得出密度是反映物质属性的物理量。

【设计思路】由于本节属于概念教学,学生由于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了一些与质量、体积有关的感性认识,但由于初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其中有些经验的形成是片面或错误的,这会干扰正确概念的形成。

因此,要教学中要注意设法排除前概念(即思维惯性)的干扰,密度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密度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心理学原理,在密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教师仅仅是学生概念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八年级物理下册 6.3 物质的密度 密度概念的导出学案(无答案)苏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 6.3 物质的密度 密度概念的导出学案(无答案)苏科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宜兴市宜城镇八年级物理下册6.3 物质的密度密度概念的导出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宜兴市宜城镇八年级物理下册6.3 物质的密度密度概念的导出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宜兴市宜城镇八年级物理下册6.3 物质的密度密度概念的导出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6。

3 (第1课时)密度概念的导出【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同种物质和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归纳出同种物质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特点,并理解密度。

2。

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及其换算。

【重难点】:学习重点:探究同种与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公式、单位换算学习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单位的换算【学习过程】(一)区分铁块和木块1。

两个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如何区分?2.若它们的表面被涂成一样的蓝色漆,又如何区分?相同的木块和铁块,铁块的较大3。

两个体积不等的木块与铁块,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有何关系呢?(二)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小组合作:测量和记录不同体积的3个铁块和3个木块的质量表一质量/g 体积/cm3质量/体积(g/cm3)铁块110铁块201。

求出表格中的质量与体积之比2.画出铁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 由表一或表二可得出: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相同/不同)(即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 )由表一和表二可得出:不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

(相同/不同)说明质量与体积是物质的 ,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有/无)关。

八年级物理下册 6.3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6.3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物质的密度课题物质的密度1 课型新课课时第1课时备课组成员主备审核教学目标1、知道密度的概念。

知道密度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可以利用密度来区分不同种类的物质。

3、知道量筒和量杯的用途,会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或固体的密度。

教学设想重点:密度的概念。

密度的公式及其单位。

单位间的换算。

难点:密度概念的引入。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教法:引导探究式教学准备刻度尺、托盘天平、砝码、量筒、小石块、细线、水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课题引入一、密度概念的建立:1、探究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出示大小不等的铝块,分别测量出每快铝的质量和体积并填入下列表格:并在坐标系统中描出对应的点:质量(g) 体积(cm3)铝块1铝块2铝块3通过上述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同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成________关系,也就是说同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

二、新课讲授密度及性质2、探究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出示大小不同的铁块,铜块和铝块,分别用天平测量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测量出它们的体积。

分别计算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并且与上一实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固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这实际上反映了物质的一个属性,在物理学中物质的这个属性就称为密度。

(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就叫物质的密度。

用公式可以表达为ρ=m/V单位及换算(2)明确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符号含义及其单位:物质的密度。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3物质的密度(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3物质的密度(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3物质的密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及其应用,以及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通过对密度公式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密度公式的推导,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实验器材。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不同密度的液体分层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密度是什么,以及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介绍密度的定义: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讲解密度公式: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分析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3. 例题讲解:利用例题讲解密度公式的应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密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密度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增强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及其应用,以及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密度公式计算一个体积为100cm³的铁块的质量,并解释计算过程。

答案:质量 = 密度× 体积= 7.9g/cm³ × 100cm³ = 790g。

2. 请分析下列现象,并解释原因:将100g的水和100g的酒精混合后,混合物的质量为200g,体积小于200cm³。

答案:由于水和酒精的密度不同,混合后体积减小,但质量不变。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 三、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 三、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导学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物质的密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1. 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密度公式:ρ=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 密度公式的应用: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4. 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在状态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5.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密度计的使用、密度的测量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3. 了解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密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浮力现象、物体在水中下沉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了解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同时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同时让学生理解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4.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从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课堂小结: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明确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六、板书设计1. 密度的概念。

2. 密度公式:ρ= m/V。

3. 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4.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020八年级物理下册 6.3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苏科版

2020八年级物理下册 6.3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苏科版

物质的密度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性,利用
(提出猜想)
小华:难道一大块塑料一定比一小块铁的质量小吗。

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
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2、密度的公式:=m/V 其中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

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
为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

密度的常用单位克/厘米3,符号为g/cm3。

单位换算应用 1 g/cm3=1000 kg/m3
4、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密度(P10)如水的密度1X103kg/m3,物理
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103千克
5、密度知识简单应用(P11 1、3、)
学生阅读 6、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中的《微小差异中的重大发现》
(四)作业
三、物质的密度
1、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2、密度的公式:=m/ V 其中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
为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

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3,符号为
g/cm3
单位换算应用 1 g/cm3=1000 kg/m3
4、水的密度1X103 kg/m3 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103千
克。

八年级物理下册 6.3 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6.3 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教具
刻度尺、体积不同的长方体木块、铁块和铝块、托盘天平、量筒、牙膏皮、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引入新课
明确物质的特性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
你能识别桌子上的几种物质吗?
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但有时单凭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并不是都可行。
7、课后作业
预习量筒的使用,并从11页的密度表中查出冰和水的密度。取一块冰放在碗里熔化成水,比较前后体积的变化。试想:冬天自来水管冻裂的原因是什么?
1、用天平测出金属的质量;
2、用刻度尺测出金属块的边长,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3、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寻找规律。


g


cm3
质量/体积
g/cm3
铁块1
情感
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和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意识。
重点
1、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2、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难点
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以及密度的测量。
铁块2
铁块3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其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学生练习(板演)
1g/cm3=1000kg/m3=103kg/m3
学生板演
已知:m=1.97t=1.97×103kg;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设计:6.3物质的密度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设计:6.3物质的密度

马厂中学初二年级物理导学案【要点2】密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定义: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

公式:类比速度的定义式试写出密度的公式。

单位:(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它们的换算关系:。

思考(1)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

(2)对同种类物质,密度ρ与质量m和V的关系。

(3)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答:自我检测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0×10-3kg/m3=________g/m3 7.9g/m3=________kg/m32.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3.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性质,小刚用水和酒精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时,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如下所示:表1 表2物质实验次数体积(cm3)质量(g)物质实验次数体积(cm3)质量(g)水1 10 10酒精1 10 82 20 20 2 20 163 30 30 3 30 24 (1)小刚同学已经在坐标纸上画出了酒精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在图上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2)小刚仔细地分析了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归纳出了以下的结论:①分析表1或表2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同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分析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不同物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一铁块质量是1.97t,体积是0.25m3,铁块密度多大?m/V/cm31 2 3 41243。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教案《 物质 的密度》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教案《 物质 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6.3 物体的密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液体压强、浮力和物体沉浮条件的基础,它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一节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渗透了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许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量来定义的新物理量。

如,比热容、热值、电阻等,他们都是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物体或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又都是用“比”的形式来表达的。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密度前已具有测量等知识的基础,在生活中已具备应用物质的气味、颜色等特征来区别不同物质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这些都是当前学习中较有利的因素。

学生把数学中浅显的比例知识用到物理中来,理解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有些困难。

三、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四、重点、难点重点:1.导出和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

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密度表。

难点:1.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

2.密度概念的建立,理解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

五、教法(1)教法:讨论、启发、探究式教学和生活实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2)学法:1.应用实验探究2.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六、教学思路:七、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你知道阿基米德是如何帮助国王鉴定这个皇冠是否纯金的吗?教师展示:随机出示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

(出示后放在讲桌上)图1:铜丝图2:食用油问: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三、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三、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的实验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讲义、PPT、实验器材(包括尺子、天平、砝码、液体、容器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水肿、泡沫塑料等,引发学生对密度的思考。

2. 讲解密度的概念:讲解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公式表示为ρ=m/V。

3. 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引导学生理解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4. 探究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质量、体积的物质的密度,分析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5. 例题讲解:讲解一些关于密度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做一些关于密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板书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及其应用,以及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8.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关于密度的作业题,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

六、作业设计1. 计算题:已知一块铅的质量为200g,体积为10cm³,求铅的密度。

答案:ρ=m/V=200g/10cm³=20g/cm³。

2. 应用题:一瓶500mL的饮料,密度为1.0g/cm³,求饮料的质量。

答案:m=ρV=1.0g/cm³×500cm³=500g。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密度有了直观的认识,通过实验演示和探究,让学生掌握了密度公式及其应用,以及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 6.3 密度(第1课时)密度概念的导出教案 苏科版(2021学年)

八年级物理下册 6.3 密度(第1课时)密度概念的导出教案 苏科版(2021学年)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荣炳镇八年级物理下册6.3 密度(第1课时)密度概念的导出教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荣炳镇八年级物理下册6.3 密度(第1课时)密度概念的导出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荣炳镇八年级物理下册6.3 密度(第1课时)密度概念的导出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密度概念的导出执笔者:审核: 课型:【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同种物质和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归纳出同种物质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特点,并理解密度.2。

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及其换算.【重、难点】学习重点:探究同种与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公式、单位换算学习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单位的换算【教学用具】多媒体、三个体积不等的木块和铁块、天平(含砝码).【教学过程】2.教师:同学们说出了很多种方法,当然有的可行有的不可行(教师可以简单演示一下,举出反例将学生3和学生4的做法排除掉),这里面,我们重点来说一下学生4的方法。

3.教师拿出两块没有涂上颜色、一眼看上去就能区分开来的铁块和塑料块,但是塑料块比铁块大,质量也比铁块大(证明学生4的方法也不科学),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4.教师:也就是说用学生4的方法必须要体积一样才可以比较质量,那么质量和体积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是铁块学生3:扔到水中,沉底的是铁块学生4:称质量,质量大的是铁块学生5:塑料块太大了,体积不一样的关系探究质量与教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提问:如何测量质量?(注意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师提问:如何测量规则物体正方体体积呢?学生(齐):用托盘天平学生(齐):用刻度尺测出边长,再计算出体积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途径,从分组看学生体积的比值下面大家就分小组,测出同学们实验桌上的三个铁块的质量和体积,以及三个木块的质量和体积,并将测量结果填入教学案的表格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教师:单看表1和单看表2中数据,你们有什么想法?教师:也就是说,对于同一种物质(例如铁块),尽管体积大,质量也大,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6、3物质的密度教案新版苏科版_

八年级物理下册6、3物质的密度教案新版苏科版_

《6.3物质的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2.尝试用密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和生活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2.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换算以及密度的测量.三、教学资源体积不同的长方体铁块和铝块、刻度尺、托盘天平.四、教学设计自主空间1.明确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学生思考并举例,提出各自的见解.如:颜色、质量、体积、气味等.教师手拿两个大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问:能单凭体积来鉴别它们的种类吗?教师再拿出一个小铁块和一个较大铝块,问:你能单凭质量来鉴别它?那么我们能通过比较什么来鉴别金属块的种类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方案来鉴别金属的种类,教师进行引导.学生设计出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和实验表格:(1)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2)用刻度尺测出金属块的边长,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3)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寻找规律.2.密度概念的建立从表格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如何建立密度的概念?联系对速度的定义方法(比值定义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1)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2)密度公式:ρ=m/V;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 g/cm3=103kg/m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其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3)叙述密度的物理意义(结合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并能叙述其物理意义.3.例题(学生板演)一铁块质量是1.97吨,体积是0.25米3,铁块密度多大?4.课堂小结:密度的定义;密度单位及换算;密度的计算;5.完成巩固案五、教学反思。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三、物质的密度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三、物质的密度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三、物质的密度学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成时,以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为导入,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来体验和理解物质的密度这一概念。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为背景,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物质的密度。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孩子们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理解密度概念,我准备了各种不同密度的固体和液体,以及测量工具如量筒、电子秤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我向孩子们介绍了密度的概念,并通过展示不同密度的物体,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密度。

2. 理论讲解:在孩子们有了直观感受后,我向他们讲解了密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让他们理解公式的含义。

3. 动手实践:我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并尝试用密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认真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认为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情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尝试运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并将这些现象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三、物质的密度_学案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三、物质的密度_学案设计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课题物质的密度时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识记并理解密度定义、公式、单位;2.知道水的密度,对常见物质密度的大小关系有大致的了解;3.学会并能说出物质密度的物理意义。

方法与过程:通过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是物质的本质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____所含_____的多少叫做____。

2、右图是某物体质量的测量结果,请读数_____.3.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的错误是:(1);(2);(3) .4、看谁猜的准二、自学探究:1.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将实验测量数据填入右表中: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1、4、7(2、5、8或3、6、9)次数据说明:体积的物质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2). 由1、2、3(4、5、6或7、8、9)次数据说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比,即其比值的;3).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相等”或“不相等”)。

可见构成物体的物质的质量与它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物理学中用表示物质的这种。

次数物块m / g V / cm31 铁块1 82 铁块2 163 铁块3 244 铝块1 85 铝块2 166 铝块3 247 铜块1 88 铜块2 169 铜块3 242.认真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1)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与它的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2)密度的公式:3) 密度在数值上 .4)密度基本单位是:,符号;也可用,符号。

5)1g/cm3= kg/m36)读小资料可知:铜的密度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6.3物质的密度》第3课时《密度的简单计算》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3物质的密度》第3课时《密度的简单计算》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3物质的密度》第3课时《密度的简单计算》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在教学《6.3物质的密度》这一课时,我深感理论知识的抽象和不易理解,尤其是密度的简单计算,于是我设计了这一节《密度的简单计算》的导学案,希望能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深化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密度概念,掌握密度计算公式,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密度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各种不同密度的固体和液体,以及测量工具如尺子、天平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和测量。

四、活动过程我会用实践情景引入,比如拿一个金属块和一个塑料块,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体积和重量,然后引入密度的概念。

我会让学生用尺子测量金属块和塑料块的体积,用天平测量它们的重量,然后用密度计算公式计算出它们的密度。

接着,我会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固体和液体,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它们的密度,并记录下来。

五、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难点是密度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看是否每个人都理解了密度的计算方法,以及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然后我会给学生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在家里练习,巩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通过这一节课,我希望学生不仅能理解密度的概念,更能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密度的简单计算》这一课时,我特别关注了几个重要的细节,这些细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密度计算的关键。

我选择了各种不同密度的固体和液体作为教具,这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直接的观察和测量,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我会让学生用手感受不同物质的重量和体积,然后用尺子测量它们的尺寸,用天平测量它们的重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

6.3 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苏科版

6.3 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苏科版

6.3 物质的密度(1)主备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型:新授总课时数:一、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3在理解密度概念的基础上,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二、引入新课1、创设问题情境:三只瓶分别装有水、酒精和醋,如何区分?在学生回答后,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

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2、出示表面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如何区分?讨论与交流:(提出猜想)铁是质量大的?铁是体积小的?三、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a、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b、设计实验:分别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

C、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测出3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与体积;1、测出3个体积不同的塑料的质量与体积;2、分别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书中P9的表格中.教师巡迴检查、指导.把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后,填写在下表中:d、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不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相同/不相同)的。

四、建构密度概念1、安排学生自学教材P9下半部分至P10的上半部分和P11“一些物质的密度”教师投影以下自学检测题:⑴什么叫密度?密度的公式:单位是什么?⑵g/cm3和kg/m3之间如何换算?⑶水的密度是多大?表示什么意义?⑷通过阅读“一些物质的密度”,你有哪些发现?3、向学生介绍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以前我们还涉及到一个物理量也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定义的)当堂反馈医护人员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温度变式题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一松木块的密度是0.4×103kg/m3,读作________________,把它锯掉3/4,剩下的松木块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第1课时)密度概念的导出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同种物质和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归纳出同种物质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特点,并理解密度。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及其换算. 【重难点】:
学习重点:探究同种与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公式、单位换算 学习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单位的换算 【学习过程】
(一)区分铁块和木块
1.两个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如何区分?
2.若它们的表面被涂成一样的蓝色漆,又如何区分? 相同的木块和铁块,铁块的 较大
3.两个体积不等的木块与铁块,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有何关系呢? (二)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小组合作:测量和记录不同体积的3个铁块和3个木块的质量 1.求出表格中的质量与体积
之比
2.画出铁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
由表一或表二可得出: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相同/不同) (即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 )
表一 质量/g 体积/cm 3
质量/体积 (g/cm 3
) 铁块1 10 铁块2 20 铁块3
30
表二 质量/g 体积/cm 3 质量/体积 (g/cm 3
)
木块1 10 木块2 20 木块3
30
由表一和表二可得出:不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相同/不同)
说明质量与体积是物质的,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无)关。

(三)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的物体,其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3.国际单位:,水的密度,其物理意义是。

4.常用单位,换算关系。

(四)分析密度表
阅读课本第10页的密度表,可以发现:
1.不同物质的物体密度一般(相同/不同),但也有特例,如。

2.固体中密度最大的是,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相比较,气体密度较。

3.同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密度,如冰和水。

【小结】
【当堂训练】
1.对于密度公式ρ=m/v理解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在体积一定时与质量成正比,在质量一定时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大小等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2.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因为铝比铁轻,所以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
C.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课本中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其中正确的是( )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4.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体积 .(选填“较大”或“较小”)
5.为探究某种物质的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
(1)将表中空白处填写完整。

(2)比较1、2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比较1、3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收获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