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八大特点
太极拳的八个技巧
太极拳的八个技巧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拳术技巧和哲学思想而闻名于世。太极拳的练习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培养人们的意志力和修养。以下将介绍太极拳的八个技巧,希望能给爱好太极拳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1. 以松为主
太极拳注重在动作中保持松散的状态,不紧张不僵硬。拳术的力量来自于内劲的运用,而内劲的发挥需要在松散的状态下才能更加顺畅。因此,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身体的松弛,特别是肩膀、背部和腰部的松散度要特别注意。
2. 以虚灵为主
虚灵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之一,意味着身体要有一种虚空的感觉,不要有任何的紧迫感。虚灵的状态有助于身体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同时也能够使拳术的力量更好地发挥出来。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虚灵的状态,不要陷入到僵硬和沉重的感觉中去。
3. 以圆为主
太极拳的动作特点之一就是以圆为主。圆的动作能够使拳术更加流畅,也能够更好地体现太极拳的柔和之美。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曲线和流动感,不要呈现出直角和棱角的感觉。
太极拳的拳法注重以缠绕为主,通过旋转、盘旋、缠绕等动作来发挥力量。缠绕的动作能够使拳术的力量更加集中和均匀,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控制对手。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不要呈现出断续和僵硬的感觉。
5. 以内劲为主
太极拳的内劲是其独特之处,也是其强大的力量来源。内劲是通过呼吸和意念来调动身体的力量,而不是通过肌肉的力量。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注重内劲的培养和运用,通过深呼吸和意念的调动来发挥身体的力量。
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的特点
(一)轻松柔和
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所以,练习一两遍太极拳以后,会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会出现气喘等现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由于太极拳具有这个特点,所以,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从事太极拳练习。
(二)连贯均匀
整套太极拳的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前后连贯,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停顿的地方。整套动作演练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连贯,好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三)圆活自然
太极拳的动作不同于其他拳术,它要求上肢动作处处带有弧形,避免直来直往。通过弧形活动进行锻炼,使动作圆活自然,体现出刚柔相济的特点,使身体各部分得到均匀的发展。
(四)协调完整
太极拳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的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密切配合。在练习过程中,要以腰为轴,上肢和下肢动作都由躯干来带动,并且互相呼应,切忌上下脱节或此动彼不动、呆滞等现象。
1
太极拳运动特点
太极拳运动特点
简述
一轻松柔和
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没有忽起忽
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所以,练习一两遍太极拳以后,会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会出现气喘等现象,给人
以轻松愉快的感觉。由于太极拳具有这个特点,所以,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从
事太极拳练习。
二连贯均匀
整套太极拳的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前后连贯,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停顿的地方。整套动作演练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连贯,好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三圆活自然
四协调完整
太极拳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的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密切配合。
在练习过程中,要以腰为轴,上肢和下肢动作都由躯干来带动,并且互相呼应,切忌
上下脱节或此动彼不动、呆滞等现象。
练习太极拳的补肾要领
一神为主帅,意动身随
练习太极拳的全过程都要求用意念引导动作,把注意力贯注到动作中去。
例如:做太极拳“起势”两臂徐徐前举的动作,从形象上看,与体操中两臂前平举的
动作相似,但在太极拳的练法上,从开始做动作前就要有向前平举的意念。
做气沉丹田就要有把气沉到腹腔深处的意念。意不停,动作随之不停,犹如用一条线
把各个动作贯穿起来一样。
古人在练拳过程中所总结的“神为主帅,意动身随”,就是强调用意念引导动作。
二注意放松,不用拙力
三上下相随,周身协调
四分清虚实,稳定重心
在掌握太极拳身体姿势的动作要领后,要注意动作的虚实和身体的重心。
因为在太极拳的套路中,动作之间的连接,以及位置方向的改变,都贯穿着步法的变换和重心的转移。
陈式太极拳五大特点
陈式太极拳五大特点
介绍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的瑰宝,其中划分了很多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下面
我们学习一下陈氏太极拳的特点。
特点一、外似处女,内似金刚
中华武术,门派繁多,仅拳术就有几百种。各门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归纳起来,不外
乎是内外两家。外家拳多以拳打脚踢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战,攻防含意较为明显,
让人一看便知是武术。
陈氏太极拳则别具特色,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以内气催动外形,上下相随,连绵不断,以腰为轴,节节贯串,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轻轻运转,默默停止。
其攻防含义大都是藏于内,一般不显示在外,这样往往会让人误认为此拳像摸鱼一样,不是武术。
特别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要求周身放松,不用僵力,主要是锻炼下盘功夫,使足
下生根,转髋灵活,疏通气血,练就充足的内气,意到气到,气到劲到,立身中正,八面
支撑。
使身体内外各部建起巩固的防线,形成一身备五弓的蓄发之势。这样,不遇敌则已,
若遇劲敌,则内劲猝发,如迅雷烈风,故外似处女,内似金刚,此为陈氏太极拳的一大特点。
特点二、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
大家见过头顶碎砖、脖缠钢筋等,这是硬气功的运气方法。内气运到头顶上,头能将
砖碰碎;运到脖颈上,能将钢筋缠绕起来。陈氏太极拳结合力学和经络学的理论,采用螺
旋缠绕的运气方法,以小力胜大力,以弱力胜强力。
这个动作就像是在使用一个小小的千斤顶,其能将载中几顿的货车顶起来一样。
所谓太极拳蓄发相变、引劲落空、借力打人、以四两拨千斤,皆是螺旋劲所起的作用。故《拳论》讲:“虚笼诈诱,只为一转。”
陈氏太极拳的特点
陈氏太极拳的特点
陈氏太极拳的特点陈氏太极拳的特点1、刚柔相济
刚和柔,两者是相互对立的,然而陈氏太极拳确把刚劲和柔劲揉和在整个套路的始终。一招一势刚中寓柔,柔中寓刚,达到刚柔相济的标准。为什么太极拳的劲力要以刚柔相济为标准呢?因有刚而无柔的劲缺乏韧性,易折易损;只有柔而无刚的劲因失去爆发力也无技击的实用价值。只有刚柔相济,在实践上才有较高的意义。陈鑫云:“是艺也,不可谓之柔,亦不可谓之刚,只可名之为太极。太极者,刚柔兼至而浑于无迹之谓也。”
陈氏太极拳的特点2、快慢相间
快慢相间是陈氏太极拳的一个显著特点。为了体现太极拳的节奏感,打拳速度要快慢相间,即有快有慢,忽快忽慢。不仅一套拳有快有慢,有高潮,而且一个拳势,甚至一个动作,也要有快有慢。这样,打拳既不累,不平板,又易引起兴趣,做到活泼泼地汗流而不气喘。从技击上看,这种快慢相间的锻炼方法,利于增强发放弹抖劲过程中的缓冲力与爆发力的结合,并且有利于迷惑敌人。正如陈鑫所云:“虚拢诈诱,只为一转。”当然,在学习和练拳过程中,快慢可以由练拳人自行调节。例如:一路拳比二路拳要慢;习拳时慢,发劲时快;练套路时慢,练单式时快。习拳时必须慢,慢方可动作到位,劲力到位,处处规矩。练单式则必须快,快方可练速度,练力量,以增功力。而且要注意慢中有
快,快中有慢。做到慢而不呆滞,快而不丢,快而不乱,快而不丢缠丝劲,不丢动作,不忘轻沉兼备;快而不失沉着,慢而不可间断。
陈氏太极拳的特点3、阴阳相合
宇宙万物皆具阴阳,都有阴阳对立、互根、消长、之属性,这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乃至无穷的运动规律,天地人都无不受着这个规律的制约。这种规律也存在于人体内部及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中。人的生理、病理、生长、消亡都无不存在着这种周期运动的规律性。阴阳五行是创编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因此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处处都会体现阴阳,只有坚持努力练习,达到阴阳平衡,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度境界,才能全面发挥太极拳真正的作用,正所谓陈鑫之精辟论断“…唯有五阴并五阳, 阴阳不偏称妙手,妙手一运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遭着何处何处击,我亦不知玄又玄。”
陈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太极拳不仅在外形上是独特的,而且在内功上也有其特殊的要求。练太极拳时,首先要用意不用拙力,所以太极拳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则是神气鼓荡运动,也就是说既要练意,又要练气。这种意气运动的特点是太极拳的精华所在,并统领着太极拳的其他各种特点。此外,练太极拳时全身放长和顺逆缠丝相互变换之下,动作要求表现出能柔能刚,且富弹性。它的动态,要求一动全动,节节贯串,相连不断,一气呵成。它的速度,要求有慢有快,快慢相间。它的力量,要求有柔有刚,刚柔相济。它的立身与动作,要求中正不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和开中寓合、合中寓开。具备了这些条件,太极拳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特殊作用。在体育保健上,不仅能增强运动器官与内脏器官,并能锻炼和增强意识的指挥能力,亦即“用意不用力”的能力,可以顺利地指挥着气活跃于全身。这样就既练了气,也练了意,意气相互增长与强旺,身体自然强壮。同样,在技击上也有其独特的作用:可以以轻制重,以慢制快,克制自然,并掌握自然,动作起来可以一动全动,“周身一家”,达到知己知彼和知机知势的懂劲功夫。
第一特点: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第二特点: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第三特点: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
第四特点: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
第五特点:腰脊带头、内外相合的节节贯串运动
第六特点:相连不断、滔滔不绝的一气呵成运动
第七特点:从柔到刚、从刚到柔的刚柔相济运动
第八特点: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的快慢相间运动
陈式太极拳的第一特点: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拳谱规定:
1)“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太极拳的动作特点
太极拳的动作特点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那么太极拳的动作特点是什么呢?下面和店铺一起看看吧。
太极拳的动作特点
1、太极拳的动作特点
太极拳轻松柔和,不拘不僵,合乎生理自然。柔和的活动有利于身体放松和呼吸自然,适合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进行锻炼,不会发生体育性意外。尤其是对体弱和患有慢性病的人,更是一种较好的体疗手段,所以柔和是太极拳运动的主要特点。
太极拳运动宜慢不宜快,从慢上练功夫,这是太极拳运动的重要特点之一,慢才便于掌握要领,慢而不停的动作,运动量才大。
太极拳的动作(上肢),是以各种弧形曲线为基础构成的,练起来灵活自然衔接和顺,避免直来直去。动作圆活,不滞不僵,就要以腰为轴,太极拳论中强调腰的动作,谓之“主宰手腰”。所以圆活性在太极拳运动中非常重要。
整套太极拳动作,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看起来好像行云流水,绵绵不断,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太极拳运动要求“一动无不动”,而动时又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四肢、躯干)相合,故每打一势都要有完整性,而从始至终更需要有完整一气的特点。
2、太极拳的起源
太极拳的创始,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是,在抗日战争之前,全国各地的太极拳家无不尊张三丰为祖师。
其原因是,张三丰创建了武当派,创始了内家拳。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之首,尊称张三丰为祖师,是一种自然归属。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从道教经书中汲取了精华,引申而来。张三丰所创立的拳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注重内功和阴阳变化,讲求意、气、力的协调统一,动作沉稳,姿势含蓄,劲力浑厚,神意
太极拳八大特点
太极拳八大特点
第一特点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第二特点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第三特点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
第四特点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
第五特点腰脊带头、内外相合的节节贯串运动
第六特点相连不断、滔滔不绝的一气呵成运动
第七特点从柔到刚、从刚到柔的刚柔相济运动
第八特点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的快慢相间运动
第一特点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拳谱规定:
(1)“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2)“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3)“心为令,气为旗”,“气以直养而无害”;
(4)“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从上列四项规定可以看出,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也是行气练气的拳。但练拳时,要“以心行气”:心为发令者,气为奉令而行的“传旗”;一举一动均要用意不用力,先意动而后形动,这样才能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动作才能沉着,久练之后才能收敛入骨,达到“行气”最深入的功夫。因此,可以说太极拳是一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和用意不用拙力,是太极拳的第一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练拳时,意识要贯注在动作上,以意行气,不可只顾默想内气如何运行。
(2)练拳时动作要顺遂、沉着,劲运到终点时要表现出劲别来,这是使意气得到鼓荡的三个措施。
(3)紧紧掌握外显的神气鼓荡,以便做到不痴不呆,并反过来促进内在的意气运动。
(4)善于运用其它七个特点,以便配合着来提高意气运动。
第二特点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拳谱规定:
(1)“需领顶劲,气沉丹田”;
(2)“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3)“松腰圆铛,开胯屈膝”;
(4)“神聚气敛,身手放长”。
太极拳的八大特点
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养⽣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以及太极拳辅助训练法。今天店铺给⼤家讲的是太极拳的⼋⼤特点,⼤家⼀起来看看吧。
1、⼼静体松。
⼼静体松是太极拳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的重要特点之⼀。打太极拳要求思想集中,全神贯注于动作,做到“神聚、⼼静、意专、体松”。 “⼼静”是练太极拳的重要原则, “⼼静”要求要专⼼,在练拳时,思想要集中,意识不断地引导动作,并且灵活变换,使任何动作都有⼀定的指向,不能顾此失彼: “⼼静”要有耐⼼,不可焦躁或⼼猿意马,否则动作⽅向、姿势不正确,就难以把太极拳学好、练好。
“体松”是和⼼静同样重要的⼀个原则,是贯彻“⽤意不⽤⼒”的重要措施。运动时,在⼼静的前提下⽤意引导肢体内外各个器官、关节和肌⾁的放松,逐步做到全⾝不该⽤⼒处毫不⽤⼒,内外各部分⽆⼀处不松,尽量使⾝体⾃然舒展⽽不僵硬。按照规矩⽤劲,以意贯注于动作过程之中,按照动作的虚实变化适度地完成动作。
2、轻灵沉稳。
练太极拳要求在意识引导下动作轻灵、重⼼沉稳。“轻灵”是保证全⾝内外充分放松的必要措施。所谓“⼀举动,周⾝俱要轻灵",只有⽤⼒越少越好的轻的练法,动作才能越练越灵活.不轻就不能松,不松就不能灵活。灵是轻的发展,在轻的基础上发展,⽅能达到“⼀⽻不能加"的⾼度敏感的灵。“沉稳”是使上体端正舒适,保持下肢稳定,要求虚领、⽴⾝中正、⽓沉丹⽥、步似猫⾏。进退转换,要分清虚实,步随⾝腰变化,需稳健、轻灵、沉着。
3、柔和缓慢。
“柔和”的前提是要放松,放松对解除疲劳、积蓄⼒量,以及提⾼耐⼒、速度、灵敏和技巧等,都有直接的关系。练习时,要求始终放松,在⼼静⽤意的前提下,引导全⾝放松。放松是⽤意的,是积极振作的,不是漫不经⼼、消极疲塌的。练习时,要在放松的基础上使两臂动作保持弧形,使两臂运动⾛弧线。 “缓慢"也是太极拳的重要特点,它是⼀种平稳中正的缓慢,肌⾁和⾻节不是处在某⼀特定⾓度下收缩和旋转,⽽是⽤许多不同的⾓度完成⼀系列伸缩和旋转的静⼒性练习。
太极拳的劲力特点
太极拳的劲力特点
一、阴阳一体的整体劲
太极拳的劲力,每招每式都是有阴有阳,刚柔相济,柔中带刚,是在放松的基础上发
出的一种弹性劲。它是一个阴阳和合、意气力三结合,周身一家的整体劲。无论大小动作,一起动就要包含阴阳两个方面。这种太极阴阳整体性,在技击中尤其讲究发劲内外合一,
阴阳一体。因此,要弄懂每个动作的劲点施劲之点、劲别八种劲别、劲源劲从哪里来、劲
路劲的运作路线、劲力结构意气力、丹田带动、周身四肢各个力点的配合,使每个劲都形
成一个阴阳相合的整体。
二、阴阳互包的化打结合劲
太极拳的劲力,都是阴阳互包的包容劲。每个动作之中必须有阴有阳,阴阳互相包含。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凡开的动作必然有合的部位。手、眼、身、法、步的配合都要贯彻
阴阳互包、化打结合。有人讲,“四两拨千斤”,这又是阴阳相济的问题。四两怎么能拨
动千斤呢?怎么拨?武禹襄讲得好,“拨者,合也”。陈照奎老师讲,“谁能合谁能赢”。
敌来力时,我靠触觉将我力与敌之来力相合,然后顺敌之来力,稍微一拨,顺势改变一下
敌来力走向的角度,使其来力落空,即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引进落空合即出”,
关键在于稍微改变一下来力之方向角度,即可使敌来力落空。
三、保持阴阳平衡的对称劲
保持上下、左右、前后三维平衡,维护重心稳定。有上有下,逢上必下。因此,与他
人交手时,必须注意自身的阴阳对称,保持自身平衡。前发后塌,左发右塌,前后、左右、上下、内外都要兼顾,不能顾左而不顾右,顾前不顾后,顾上不顾下。我守我疆,不卑不亢,运转进退,皆在我方圆之内。
四、阴阳往复的折叠劲
这一条非常重要,陈家沟常讲,“不懂叠法枉徒劳”。欲开先合,欲合先开;欲上先下,欲下向上。欲要先给,欲给先要;欲收先放,欲放先收。从反面入手,阴阳折叠。如
太极拳八大特点(荟萃内容)
太极拳八大特点
第一特点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第二特点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第三特点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
第四特点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
第五特点腰脊带头、内外相合的节节贯串运动
第六特点相连不断、滔滔不绝的一气呵成运动
第七特点从柔到刚、从刚到柔的刚柔相济运动
第八特点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的快慢相间运动
第一特点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拳谱规定:
(1)“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2)“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3)“心为令,气为旗”,“气以直养而无害”;
(4)“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从上列四项规定可以看出,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也是行气练气的拳。但练拳时,要“以心行气”:心为发令者,气为奉令而行的“传旗”;一举一动均要用意不用力,先意动而后形动,这样才能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动作才能沉着,久练之后才能收敛入骨,达到“行气”最深入的功夫。因此,可以说太极拳是一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和用意不用拙力,是太极拳的第一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练拳时,意识要贯注在动作上,以意行气,不可只顾默想内气如何运行。
(2)练拳时动作要顺遂、沉着,劲运到终点时要表现出劲别来,这是使意气得到鼓荡的三个措施。
(3)紧紧掌握外显的神气鼓荡,以便做到不痴不呆,并反过来促进内在的意气运动。
(4)善于运用其它七个特点,以便配合着来提高意气运动。
第二特点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拳谱规定:
(1)“需领顶劲,气沉丹田”;
(2)“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3)“松腰圆铛,开胯屈膝”;
(4)“神聚气敛,身手放长”。
简述太极拳的技法特点
简述太极拳的技法特点
一、引言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代表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
太极拳注重内功修炼和身心合一,技法特点独特,深受广大人民喜爱。本文将从太极拳的基础动作、身法、步法、手势等方面来全面详细地
介绍太极拳的技法特点。
二、基础动作
1. 站桩:太极拳的基础动作,通过站立来调整呼吸和体态。
2. 起势:起势是太极拳的开场动作,包含了许多基本技法,如“开合”、“缩放”、“沉肩坠肘”等。
3. 分式:分式是指将一个完整的动作分成若干部分进行练习。通过分
式的练习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整个动作。
三、身法
1. 重心下沉:太极拳要求重心下沉,以保持稳定性和灵活性。
2. 慢速连贯:太极拳强调慢速连贯,通过缓慢而流畅地运动来调节呼
吸和体态。
3. 气沉丹田:太极拳要求将呼吸调整到下腹部,以增强内力和身体的
稳定性。
四、步法
1. 太极步:太极步是太极拳的基本步法,通过左右进退、转圈等动作来调整身体的重心和姿态。
2. 单鞭步:单鞭步是太极拳中常用的步法之一,通过前进或后退并伸出一只手来调整身体的重心和姿态。
3. 金鸡独立:金鸡独立是一种较为高难度的步法,需要练习者掌握平衡能力和灵活性。
五、手势
1. 掤:掤是太极拳中最基本的手势之一,通过左右掌心相对来调整身体的重心和姿态。
2. 捋:捋是太极拳中常用的手势之一,通过将手臂从外向内旋转来扭转对方的力量。
3. 按:按是太极拳中常用的手势之一,通过向下按压对方来消耗其力量。
六、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太极拳的基础动作、身法、步法和手势等方面的技法特点。太极拳强调内功修炼和身心合一,通过缓慢而流畅的运动来调节呼吸和体态,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的特点
一、太极拳的特点1. 太极拳的特点2. 练太极拳有什么好处3. 练太极拳要注意什么二、练太极拳有什么禁忌三、哪些人不适合练太极拳太极拳的特点
1、太极拳的特点1.1、心静意导,呼吸自然
各式太极拳皆要求思想专一,心理安静,用意念引导动作。要做到先在心,后在身,以意导静,形意合一。打拳时呼吸要自然平稳,并与动作相配合。
1.2、中正安舒,松柔连贯
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安稳,姿势松展圆满,身体肌肉、关节不可紧张僵硬。动作如行云流水,悠缓流畅,连绵不断。1.3、动作圆活,周身协调太极拳动作大多走弧形或螺旋形,转折圆润和顺,衔接自然。头、眼、手、脚、躯干要互相配合,整个身体要和谐地组成一个整体。
1.4、轻灵沉着,刚柔相济
太极拳动作“迈步如猫行,运劲似抽丝”,柔而不软,刚而不硬,富于韧性、弹性。即使发力动作,也要做到刚中有柔,充满弹性。2、练太极拳有什么好处促进血液循环,增大肺活量。练习太极拳时,随着机体的运动,加强了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减少了体内的淤血现象。练习时要求气沉丹田,由于呼吸的加深,从而促进了冠脉循环,加强了心肌的营养。
具有健美作用。太极拳的顶悬、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腹开胯、敛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练习时的腰部旋转,使练习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锻炼,保持良好的体型。
提高人的平衡能力,防止骨质疏松。练习太极拳时,常常一条腿支撑
太极拳的特点分析
太极拳的特点分析
太极拳的特点分析
太极拳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基本技法,故名十三势。其动作轻柔圆和,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承。传统的影响较大的流派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太极拳。太极拳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轻松柔和:
太极拳动作以柔缓为主,架势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枸,运动轻灵沉稳,外柔内实,出汗而喘气,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由于太极拳具有这个特点,所以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以进行练习。
2、连贯均匀:
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度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没有停顿。动作似行云流水,绵绵不断。采用发劲动作时,速度可以有所变化,但仍须前后连贯衔接和顺,周身完整。这种有节奏的连贯运动具有逐步引人入胜的趣味,而这种连贯不断的练法,只有在精神集中的情况下才能做到,对大脑的机能也有良好的锻炼。
3、圆活自然:
太极拳是“曲中求直”的运动,动作顺逆直横、起落旋转要走弧形,避免直来直往。由于动作的前后连贯,弧形往返相接,自然就成为圆形动作了。另外,运动中肢体又处于微屈状态,所以圆形动作可更好地体现太极拳柔和的特点,同时,绵绵曲折的圆形动作能使肌肉、骨骼和韧带同时得到适合而均匀的活动,对气血流转、畅通经络和增强体力起着重要作用。
4、协调完整:
太极拳是练意、练气、练身的运动。在运动中,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外(躯干、四肢动作)一
太极拳的九大主要特点
太极拳的九大主要特点
太极拳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传承的一朵瑰丽奇葩,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九大主要特点。欢迎阅读!
简述太极拳的九大主要特点
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
太极拳动作比较全面,上下相随,周身“一动无有不动”,全身各大肌群和关节都能参与运动,长期习练可以使关节灵活,肌肉结实有力。
太极拳是一种“平衡运动”
太极拳动作舒展流畅,连绵不断,而且特别强调虚实转换,经常习练太极拳,有助于提高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通过实验,证实太极拳可以改善或提高人体活动平衡性的素质,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太极拳是一种“休闲运动”
打太极拳时要求静、慢、匀、柔、松、稳、合、连、圆、轻等,意识集中,全神贯注,全身放松,动中求静,心静用意,养气凝神,给大脑以休息。
动作上轻灵柔和,情绪上安定乐观,性命双修,陶冶情操;外练骨骼、关节、肌肉,内练五脏六腑,是理想的“松弛运动”。
太极拳是一种“调心运动”
打太极拳时,要求全神贯注,用意不用力,用意识引导动作,意识与动作融为一体,要领会和体现出动作形象所包含的神韵。
因此,打太极拳可以训练注意力,使精神从急躁、浮躁、散乱之中解脱出来,转变为耐心、凝聚、凝神、专心,对于防治现代文明病具有积极作用。
太极拳是一种“调息运动”
太极拳又称内家拳,集养生学、中医学、健身气功学、仿生学于一体,运用吐纳术和导引术,以意运气,以气运身,气力合一,使
“调身、调息、调心”的有机相融,实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标。
太极拳是一种“健腰运动”
太极拳的技法特点
太极拳的技法特点
要想练好太极拳,我们必须掌握太极拳的技法特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技法特点。欢迎阅读!
太极拳的技法特点
太极拳的技法特点1.虚灵顶劲竖项
经络学说有以头为百脉之宗的说法。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头顶部百会穴轻轻上提,好似头顶上游绳索悬着,从感觉有虚灵顶劲之意,也称顶头悬。
太极拳的技法特点2.沉肩坠肘坐腕
练太极拳时在松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的坠肘,沉肩坠肘有利于躯干的含胸拔背。坐腕是腕关节向手背一侧自然竖起,无论在定势动作和运转动作中都须注意坐腕要求。
太极拳的技法特点3.含胸拔背实腹
含胸是胸廓略向内微屈,使胸部有舒宽的感觉。拔背实当胸向内微含时,背部肌肉往下松沉,两肩中间脊背鼓起上提,同时略向上方拉起,使背部肌肉产生一定张力和弹性。横膈肌运动所产生的腹式呼吸,使腹部肌肉逐步得到锻炼,腹部渐渐充实圆满,尤其是下腹部的充实。
太极拳的技法特点4.松腰敛臀圆裆
腰部松沉时要注意腰部能直竖,以有利于尾闾中正神贯顶的要求。敛臀时在松腰的基础上使得臀部稍微作内收,同时和含胸拔背相互作用。当两胯撑开,两膝有微向里扣的感觉时,就能起到圆裆的作用。
太极拳的技法特点5.心静体松意注
太极拳练习的重要原则是心静意注。也就说,练拳时思想集中,肢体放松,以意念引导动作的变化和运行。心静体松注意要求在未练拳之前即肢体放松,端正姿势,思想上摒除其他干扰杂念。
太极拳的技法特点6.呼吸深长自然
太极拳练习时的呼吸,采用腹式呼吸来加深呼与吸的深长。“拳式呼吸”一般是指练习时动作的开合屈伸、起落进退、虚实变化等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的八大特点
太极拳的八大特点
太极拳的第一特点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拳谱规定:
(1)“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2)“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3)“心为令,气为旗”,“气以直养而无害”;
(4)“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从上列四项规定可以看出,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也是行气练气的拳。但练拳时,要“以心行气”:心为发令者,气为奉令而行的“传旗”;一举一动均要用意不用力,先意动而后形动,这样才能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动作才能沉着,久练之后才能收敛入骨,达到“行气”最深入的功夫。因此,可以说太极拳是一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和用意不用拙力,是太极拳的第一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练拳时,意识要贯注在动作上,以意行气,不可只顾默想内气如何运行。
(2)练拳时动作要顺遂、沉着,劲运到终点时要表现出劲别来,这是使意气得到鼓荡的三个措施。
(3)紧紧掌握外显的神气鼓荡,以便做到不痴不呆,并反过来
促进内在的意气运动。
(4)善于运用其它七个特点,以便配合着来提高意气运动。
太极拳的第二特点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拳谱规定:
(1)“需领顶劲,气沉丹田”; (2)“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3)“松腰圆铛,开胯屈膝”; (4)“神聚气敛,身手放长”。
从上列四项规定可以看出,需领顶劲和气沉丹田是身躯放长,含胸拔背是以前胸作支柱把后背放长;沉肩坠肘是手臂放长;松腰圆铛和开胯屈膝,并使腿部得到圆活旋转,是腿部在这种特定的姿势下放长的结果。所以太极拳的步法必须在圆铛松腰和开胯屈膝的姿势下用旋踝转腿来倒换虚实。外表看,是腿的缠丝劲的表现,其实内部促进了腿的放长。这一系列的放长,又促进了全身的放长;使身肢不特产生了弹性,形成棚劲,而且因全身放长,促使精神也能自然提起。因此,只要具备了放长的姿势,就不容易发生努责鼓劲(拙力)的毛病,为自然的松开和身手放长提供了条件。所以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就成了太极拳的第二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太极拳主要是练习棚劲,棚劲生于弹性,弹性则生于身肢的放长,因此要注意身肢的放长。
(2)身躯及上部的放长,必须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和含胸拔背。
(3)手足的放长,必须是沉肩坠肘、松腰圆裆和开胯屈膝的旋转。
(4)练习棚劲时,先求绵软以去掉旧力(拙力),同时放长以生
长弹性的新劲。
(5)只有神聚气敛地练拳,才是加强绷劲的内在因素。
太极拳的第三特点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
拳谱规定:
(1)“运劲如抽丝”; (2)“运劲如缠丝”;
(3)“任君开展与收敛,千万不可离太极”; (4)“妙手一运一太极,迹象化完归乌有”。
从上列四项规定中可以看出,太极拳运动必须如抽丝的形状。抽丝是旋转着抽出来的,因为直抽于旋转之中,自然就形成一种螺旋的形状,这是曲直对立面的统一。至于缠丝劲或抽丝劲都是指这个意思。因为在缠的过程中伸缩其四肢同样会产生一种螺旋的形象,所以拳论说,不论开展的大动作或紧凑的小动作,千万不可离开这种对立统一的太极劲。练纯熟之后,这种缠丝圈就越练越小,达到有圈不见圈的境界,到那时就纯以意知了,所以顺逆缠丝对立统一的螺旋运动就成为太极拳的第三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缠丝劲为太极拳命名的由来,没有缠丝劲就不能使劲环绕着身肢节节上升,达到完整一气。
(2)须知“贯串”的要求,不仅是运动须通过关节部分,而且还须使它通过整个关节上下的肌肉部分,这是螺旋缠丝的作用。
(3)太极拳有一对基本缠丝和五对方位缠丝是教和学太极拳的最好的工具。
(4)运劲如缠丝,只有在轻灵贯串条件下才能实现;同时,神气方面必须鼓荡和内敛。
(5)缠丝劲的运用不可产生缺陷、凹凸和断续等三个缺点。
太极拳的第四特点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
拳谱规定:
(1)“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2)“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一实”。
(3)“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上下相随人难侵”。
(4)“尾闾正中神贯顶”,“上下一条线”。
上列四项规定可以说明,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必须分清虚实。动作能分清虚实地转换,就可耐久不疲,这是最经济的一种动力活动。因此,练太极拳时双手要有虚实,双足也要有虚实,尤其重要的是左手和左足、右手和右足要上下相随地分清虚实,也就是说,左手实则左足应虚,右手虚则右足应实。这是调节内劲使之保持中正的中心环节。此外,形成落点的虚中有实,实中要有虚,从而处处总有此一虚一实,使内劲处处达到中正不偏。初学时,动作可以大实大虚,以后逐步练成小虚小实,最后达到内有虚实而外面不见有虚实的境界,这是调整虚实的最深功夫。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分清主要的三个虚实,即脚的虚实、手的虚实和一手一脚的虚实。
(2)注意调整左手左足和右手右足——手与脚的虚实,这是“上下相随人难侵”的主要关键。
(3)要根据轻重浮沉的原则,经常检查自己划分虚实中的缺点。
(4)要做到双轻、双沉和半轻半重这三个无病的虚实,这要刻刻留心,久久锻炼才能养成。
(5)推手时不要忘却“隅手对待隅手”的原则。四正手与四隅手要相互转换,两者具练。
太极拳的第五特点腰脊带头、内外相合的节节贯串运动
拳谱规定:
(1)“腰脊为第一主宰,一动无有不动”;
(2)“周身节节贯串,毋使丝毫间断”;
(3)“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有缺陷”;
(4)“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
从以上四项规定可以看出,为了达到一动全动,必须以腰脊为中心,因为腰是左右平行转动的中轴,脊是上下弯曲的根基。太极拳动作既要一动全动,那么在运动线路上就不能单纯地左右平旋,也不能专在上下、前后做弯曲动作,而必须将腰脊联合起来,使运动的路线形成一条既是左右,又是上下、前后的空间曲线,以建立一动全动的基础。这就是说,只有通过腰脊为中心,才可以使周身九个主要的运动关节(颈、脊、腰、胯、膝、踝、肩、肘和腕)依次贯串起来。此外,还要做到周身无缺陷,贯串如九曲圆珠,这样功夫才可以进展到周身一家的地步。所以腰脊带头,内外相合的节节贯串运动,就成了太极拳的第五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腰脊联合作中轴,手臂动作要有倾斜度(45度左右);
(2)由中轴而产生的“动分”和“静合”,是运用离心力达到贯串的中心关键;
(3)开中寓合、合中寓开是节节贯串和旋转自如的具体表现;
(4)发劲的节节贯串是加强运劲贯串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