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1[1]
《农业植物病理学农学、植科、种子》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农学、植科、种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60英文名称: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一、课程说明1.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农学专业、植科专业、种子专业必修课3.课程目的(1)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掌握病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栽培作物的主要侵染性病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病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 学分与学时学分为1.5.学时为325. 建议先修课程农业植物病理学是以微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作物栽培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化学、物理学、园艺学等学科为基础,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植物学、微生物学、气象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植物病理学》(第二版).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1)《普通植物病理学》.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2)《植物病理学原理》.宗兆锋,康振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3)《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陈利锋,徐敬友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4)《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张满良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5)《中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上、下册).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编辑委员会主编.农业出版社.1979年(6)《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David W. Par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7)《Cereal Diseases,Their Pathology and Control》 Second Edition, D. Gareth Jones and Brian C. Clifford , John Wiley & Sons, Chichester. New York. Brisbane. Toronto.1983 (8)《Rice Diseases》 Seond Edition, S. H. Ou, Commonwealth Agricultural Bureaux.1985 (9)《Vegetable Diseases and their Control》Arden F. Sherf and Alan A. Mscnab Wiley-Interscience York.1986.7. 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实验课并重(2)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8. 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 ,形式有:考勤10%,实验报告成绩:20%(2)考试成绩占70%,形式有:闭卷考试9. 课外自学要求自学主要参考书:(1)《小麦锈病及其防治》.李振岐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中国小麦锈病》.李振岐曾士迈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3)《小麦赤霉病研究》.陆维忠程顺和王裕中主编.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新编农药使用手册》.刘乾开,朱国念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及研究进展》.陈其煐等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0年(6)《小麦病虫草鼠害综合治理》李光博,曾士迈,李振歧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0 (7)《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郝祥之等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8)《禾谷多粘菌传麦类病毒病研究》陈剑平著.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9)《烟草病害防治图册》.白金铠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10)《杂粮作物病害》.白金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11)《麦类病毒病及其防治》周广和主编.上海科学出版社.1986年(12)《油料作物病害及其防治》刘惕若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13)《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综合防治》陈其瑛主编,科技文献出版社.1983年(14)《玉米大、小斑病及其防治》白金铠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15)《果树病理学》(第二版)浙江农业大学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年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植物病理学一般知识基本内容:(1)一般性介绍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性质、任务及发展简史(2)植物病害的概念(3)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和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4)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基本要求:(1)学生应当简要了解植物病理学发展简史,植物病理学在农业科学中的地位(2)明确植物病害的概念,自然生态系和农业生态系中植物病害的构成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植物病害的危害性,植物病害的分类。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农业植物病理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理论上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主要农作物病害的发病规律,提出相应的防病控病措施;实践上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主要农作物病害的症状,辨别常见病原物的形态特征,掌握鉴定植物病害的常用技术与方法,提高实际诊断植物病害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水稻病害(4学时)第一节稻瘟病(1学时)第二节水稻纹枯病(1学时)第三节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1学时)第四节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恶苗病和稻曲病(1学时)本章重点、难点:水稻三大病害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水稻白叶枯病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重要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植物病害症状是寄主、病原物和环境三者互作的结果。
本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水稻病害的总体发生情况和分布危害情况。
理解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和发病严重程度是寄主、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植物病害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重点掌握水稻三大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第二章麦类作物病害(4学时)第一节小麦赤霉病(1学时)第二节小麦白粉病和小麦纹枯病(1学时)第三节小麦锈病(1学时)第四节小麦黑穗病和小麦全蚀病(1学时)本章重点、难点:小麦三大病害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和小麦纹枯病,以及小麦锈病的症状特点,病原物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和三种锈病的侵染循环特点及药剂防治适期。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小麦病害总体发生情况,及小麦一般病害的典型症状和病原物。
理解小麦三大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掌握小麦三大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第三章杂粮病害(2学时)第一节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0.5学时)第二节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丝黑穗病(0.5学时)第三节甘薯黑斑病(0.5学时)第四节甘薯茎线虫病和甘薯病毒病(0.5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以及甘薯黑斑病等重要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选修
适用专业:作物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10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依据
依据植物病理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要求学生掌握每一个实验的基本内容,学会鉴定各种农作物病害、病原物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应用原理解决实践问题。
三、本课程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通过实验教学进一步掌握部分植物病理学的基础,加强学生对病害的症状和
病原识别。
2、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鉴定病原物、识别病害的方法。
3、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识别和鉴定各种农作物生产上的主要病
害。
4、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学时分配、教学形式及实验性质:
1、学时分配:总学时为40学时,其中实验课10学时。
2、教学形式:
1)讲课与实验相结合。
实验课上讲述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物的形态特征,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
2)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
3)新鲜标本、盒装标本、浸制标本、挂图、病原玻片等多种手段。
3、实验性质:为应用性实验。
五、实验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及实验完成情况,并结合实验报告情况综合平分。
实验成绩单独记分。
六、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七、教材:
1、《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许志刚编农业出版社
2、《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实习指导》李洪连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农业植物病理学总学时:70 ,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30学时课程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先修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适用专业: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在修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后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讲授水稻、小麦、棉花、油料作物、玉米、薯类、果树、蔬菜等主要作物的重要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并进行有关的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初步掌握上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初步具备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常见植物病害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讲授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教师提问与学生答疑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大田作物、果树、蔬菜等常见植物病害症状识别要点,掌握重要病害的病原鉴定、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等理论知识。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是配合理论讲授的内容,采用实验室病害症状和病原物形态的观察和病害田间调查等方式对各类作物重要病害进行诊断、鉴定或调查研究,旨在进一步加深和巩固理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诊断病害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结构及安排(以典型病害为例,共40学时)第1-2讲第一章绪论(2学时)本章重点(任务和目标):主要介绍本门课程,了解课程性质及主要任务、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和参考资料目录等。
1.1 历史大事件1.2 课程性质及任务1.3 目的要求1.4 授课对象及要点1.5 教学方法1.6 课程考试1.7 相关参考资料第3-6讲第五章杂粮病害(4学时)具体病害学时分配:甘薯黑斑病(1学时),甘薯根腐病、甘薯贮藏期病害(0.5学时)、马铃薯晚疫病(1.5学时),马铃薯病毒病(1学时)。
5136 农业植物病理学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代码:5136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农业植物病理学”是动植物检疫专业学生在修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讲授水稻、小麦、棉花、油料作物、薯类、果树、蔬菜等主要作物的重要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并进行有关的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能掌握上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具备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常见植物病害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教学讲授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教师提问与学生答疑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大田作物、果树、蔬菜等重要植物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鉴定、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等理论知识及相关的实验技能。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门课程与“栽培学”、“育种学”、“土壤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等课程密切相关,学生应了解和掌握这些课程的基本知识。
在学习本门课程前,应先修“普通植物病理学“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水稻病害一、学习目地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水稻生产过程中常见病害的发生种类,分清主要病害和次要病害。
“水稻三大病害“为本章重点讲授内容,学生应系统掌握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纹枯病三大重要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和综合防治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重点)1 症状(识记)2 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识记)3 病害循环(理解)4 病害流行因素(理解)5 防治措施(应用)(二)水稻病毒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恶苗病(次重点)1 症状(识记)2 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识记)3 病害循环(理解)4 防治措施(应用)(三)水稻胡麻叶斑病、水稻褐条病、水稻线虫病(一般)1 症状(识记)2 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识记)第二章麦类作物病害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麦类作物上病害发生的种类,系统掌握小麦“三锈”、赤霉病、白粉病田间诊断鉴定、病原物生物学特性、病害流行、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农业植物病理学英文名称: 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课程编号:101C2004课程类型:专业课适用专业:植物保护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学时: 72学分: 4.5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它属于植物病理学的一个分支,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完基础数学、物理、化学及专业基础课植物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后开设的一门课程。
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操作与田间教学等几个环节,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其病害防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学生在将来的生产实践中能够识别病害、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合理、科学的控制病害的策略和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国内外特别是我省病害分布概况和防治技术的进展状况,对各类作物的分布概况、栽培面积、病害的种类和为害情况有个统一的认识。
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各类作物主要病害的分布、为害情况、侵染循环、发生与环境的关系、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等,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和科学研究。
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重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和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实物标本和观看幻灯片加强学生对主要病害症状的了解程度,在生产时间中遇到某一植物的病害时,能够结合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达到识别病害,制定防治策略的目的。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学时分配表第一章小麦病害7 1 6 14第二章水稻病害 3 1 3 7第三章杂粮病害7 1 3 11第四章棉花病害 3 1 1.5 5.5第五章油料作物病害 2 1.5 3.5 第六章葡萄病害 4 3 7 第七章果树类病害7 1 3 11 第八章十字花科蔬菜病害 2 1 3 第九章茄科蔬菜病害 4 1 5 第十章葫芦科蔬菜病害 3 1 1 5 合计42 6 24 72五、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第一章麦类病害(时数8 )一、主要内容第一节小麦锈病(一)小麦锈病在历史上发生及为害状况(二)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特点(三)小麦锈病病原物(三)小麦锈病的周年侵染循环规律(四)影响小麦锈病发生的因素(五)小麦锈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第二节小麦黑穗病(一)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秆黑粉病在历史上发生及为害状况(二)小麦三种黑穗类病害症状识别(三)小麦三种黑穗病病原物(四)小麦三种黑穗病侵染循环规律(五)影响小麦黑穗病发生的因素(六)小麦黑穗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第三节小麦病毒病(一)小麦黄矮病、小麦丛矮病在历史上发生及为害状况(二)小麦黄矮病、小麦丛矮病症状区别(三)小麦黄矮病、小麦丛矮病病原物(四)小麦黄矮病、小麦丛矮病的发生规律(五)小麦黑穗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第四节小麦全蚀病(一)小麦全蚀病在历史上发生及为害状况(二)小麦全蚀病症状(三)小麦全蚀病病原物(四)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五)小麦黑穗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第五节小麦白粉病(一)小麦白粉病在历史上发生及为害状况(二)小麦白粉病症状(三)小麦白粉病病原物(四)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五)小麦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第六节小麦赤霉病(一)小麦赤霉病在历史上发生及为害状况(二)小麦赤霉病症状(三)小麦赤霉病病原物(四)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五)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第七节小麦纹枯病(一)小麦纹枯病在历史上发生及为害状况(二)小麦纹枯病症状(三)小麦纹枯病病原物(四)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五)小麦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二、课程的重点难点本章重点难点小麦锈病的周年侵染循环过程,小麦全蚀病的TAD现象,小麦黄矮病的侵染循环规律。
1340021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GDOU-B-11-213《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程简介课主要任务农业植物病理学是研究农作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原理和方法的科学,课程简介: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加深对农作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掌握病害的变化动态,预防新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同时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完善病害的治理对策,提高现有的防治水平,开辟防治病害新途径。
其研究内容包括植物病害症状、病原、病害流行规律以及防治原理和手段等。
个学我校农业植物病理学是面向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本门课程一共70章,主要讲授粮、棉、油、84时,个学分。
其教学包括课堂理论讲授、实验课两部分,理论部分共分杂谷、薯类、蔬菜、果树等作物上重要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特征,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治理措施等系统专门知识与应用技能。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学会识别病害症状和诊断病害,学会分离、培养和鉴定病原物,能够制作病害实物标本,了解重要病害循环和流行规律,能够制定病害防治的综合技术措施。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继《普通植物病理学》后又一门应用理论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深化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使学生能充分巩固和熟练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课大纲程“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保专业学生在修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后必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病原鉴定、其主要任务是讲授大田作物、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蔬菜、果树等重要病害的症状识别诊断、从而使学生全面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与综合治理措施等系统专门知识与应用技能。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掌握本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初步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门课程主要讲授水稻、花生、玉米、薯类、甘蔗、果树、蔬菜等作物上的重要病害。
在教学中,根据各类作物上病害发生危害的严重性和主次,重要病害系统讲授,主要病害讲授重点,一般病害只在实验教学中介绍。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汉)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汉)一、基本概况课程名称:农业植物病理学(Agricultural Phytopathology)课程代码:131010019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学时/学分:68/4(其中理论50学时,实验18学时)需预修课程:植物学、普通植物病理学适用专业:适用与植物保护专业课程简介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继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后的植物病理学的各论部分,是主要讨论各类常见农作物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规律和病害防治的生物学科。
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课教学的结合,加强学生对各种病害症状和病原的直观认识,掌握各种主要病害的识别和诊断方法;促进学生了解各种主要农作物常见病害的分布与危害、病害症状、病害规律和病害防治的策略和方法。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麦类病害、水稻病害、杂粮病害、薯类病害、棉花病害、甜菜病害、油料作物病害、果树、蔬菜病害等重要内容。
在学习本课之前必须系统学习和掌握普通植物病理学中关于病害概念、病害症状、病害的病原、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和病害防治等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普遍原理与方法。
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理论、知识目标:掌握各类农作物病害病原、发生规律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原理;熟悉并掌握各类常见农作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技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植物病害识别能力及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3.达成目标:本课程主要与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第4和5条相对应。
本课程主要讲授农作物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类型、发病规律及病害防治技术措施,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协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农作物植物病害防治工作。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麦类病害(讲课8学时;实验4学时)教学内容:1.小麦锈病;2.小麦黑粉病;3.小麦白粉病;4.小麦细菌性条斑病;5.小麦雪腐、雪霉病;6.小麦全蚀病。
农业植物病理总结课件
(根据 Zadoks 和 Schein 原表修订)
减少初使菌量,降低流行速度(r) 减少初使菌量(x0) 降低流行速度(r)
减少初使菌量(x0) 减少初使菌量(x0) 减少初使菌量(x0) 减少初使菌量,降低流行速度(r)
减少初使菌量(x0) 减少初使菌量(x0) 减少初使菌量(x0)
第五章 水稻病害
基本内容: (1)水稻稻瘟病危害症状、分布、病原学、侵染循环、预测预报及其防治 (2)水稻白叶枯病危害症状、分布、病原学、侵染循环、预测预报及其防治 (3)水稻纹枯病危害症状、分布、病原学、侵染循环、预测预报及其防治 (4)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稻胡麻斑病、稻普通矮缩病等一般病害的危害症状、第一章 植物病理学一般知识
基本内容: (1)一般性介绍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性质、任务及发展简史 (2)植物病害的概念 (3)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和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4)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基本要求: (1)学生应当简要了解植物病理学发展简史,植物病理学在农业科学中的地位 (2)明确植物病害的概念,自然生态系和农业生态系中植物病害的构成因素及
第七章 杂谷、薯类病害
基本内容: (1)玉米大、小斑病危害症状、分布、病原学、
侵染规律、预测预报及其防治 (2)粟白发病危害症状、分布、病原学、侵染
规律、预测预报及其防治 基本要求: 掌握杂谷类作物常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要
领 教学重点及难点: 玉米病害的发病规律及防治要点
植物病原细菌:多杆状,致病特点:坏死、萎蔫、腐烂、畸 形,常有菌脓。喷菌现象
植物病毒:传播介体;种传;致病特点:变色、畸形、坏死
植物病原线虫:食道腺分泌有毒及其诱病物质
农业病理学
送和贮存营养,为繁殖生长做准备。真菌的营养体还可以形成
菌组织以及菌体的变态结构。 1. 菌丝(Hypha):真菌丝状营养体上的单根细丝,直径5-6微米,有
分枝或无分枝,有隔或无隔的管状物。
2.菌丝体(Mycelium): 一团菌丝称作菌丝体。 3.菌落(Colony):菌丝体呈辐射状延伸,在培养基上形成的圆形 菌丝群落叫菌落。 4.假菌丝:酵母菌芽殖产生的芽孢子相互连接呈链状,与菌丝相
积约133.3公顷,
重病稻田一片枯 焦。
世界性重要细菌病害是:
★ 水稻白叶枯病,主要发生在中国、日本和东
南亚各国。
★植物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eum),
各大洲都有发生,但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及部分 温带地区温暖、酷热、潮湿、多雨的条 件下严重 为害。中国的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均有发生, 但以长江流域以南为害最重。
性坏死反应) 垂直抗病性 水平抗病性 致病性分化---生理小种, 鉴别寄主,近等基因系,基因对基因学说…
病原物 (Pathogens)
植物病原真菌 植物病原细菌
植物病原病毒
植物病原线虫 植物病原物的鉴定
什么是真菌?
1、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为真核生物; 2、典型的营养体为丝状体,细胞壁主要成 分为几丁质、有的为纤维素; 3、不含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型,有腐 生、寄生和共生三种,主要以吸收的 方式获 取养分; 4、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生物。
真菌与其他生物的异同
细菌:有细胞壁,无核,有核区-属原核生物。 粘菌:无细胞壁,有核, 繁殖产生孢子 藻类:光合色素--自养生物 真菌:无根、茎、叶,异养,繁殖产生孢子 贮藏物质: 肝糖,脂肪 高等植物:有根、茎、叶,异养, 贮藏物质:淀粉。
《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病理学课程类别:医学基础课程课程学分:具体学分课程学时:具体学时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它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通过对疾病形态、功能和代谢变化的研究,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常见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熟悉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机制。
了解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新技术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病理学知识对常见疾病进行病理诊断和分析。
具备观察病理切片和解读病理报告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增强学生对医学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1、教学内容细胞和组织的适应:肥大、增生、萎缩、化生的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制,变性(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黏液样变性、病理性色素沉着、病理性钙化)的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坏死(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的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凋亡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2、教学要求掌握细胞和组织适应与损伤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病理变化。
熟悉细胞和组织适应与损伤的形态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了解细胞和组织适应与损伤的发生机制。
(二)损伤的修复1、教学内容再生: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能力,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结构、功能及结局,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对机体的影响。
创伤愈合: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骨折愈合的过程。
2、教学要求掌握再生的概念、类型和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
熟悉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态结构、功能及结局。
了解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教学内容充血和淤血:充血和淤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及后果。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y)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y)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农业植物病理学1.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1.3 学时安排:共64学时,其中包括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教学24学时。
1.4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病原物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病害的诊断与鉴定方法、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规律以及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
二、教学内容2.1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2.1.1 植物病害的定义2.1.2 植物病害的类型及症状2.1.3 植物病害的危害及经济损失2.2 病原物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2.2.1 病原物的分类2.2.2 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2.2.3 病原物与宿主的关系2.3 病害的诊断与鉴定方法2.3.1 病害的诊断2.3.2 病原物的鉴定2.3.3 病害的监测与预测2.4 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规律2.4.1 病害发生的条件2.4.2 病害流行的基本原理2.4.3 病害的循环与传播途径2.5 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2.5.1 农业防治措施2.5.2 化学防治措施2.5.3 生物防治措施2.5.4 综合防治策略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病原物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病害的诊断与鉴定方法、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规律以及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
3.1.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害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病害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过程。
3.1.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病害的诊断与鉴定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示病原物的形态特征、病害的症状及发生规律。
3.2.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最新的植物病害研究动态。
3.2.3 实验室实践:开展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病害的诊断与鉴定方法。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4.1 考核方式4.1.1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两部分,占总成绩的70%。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y)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y)章节一:农业植物病理学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掌握植物病害的分类和病因。
3. 了解农业植物病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植物病害的分类: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线虫病等。
3. 植物病害的病因:生物病原、非生物病原和环境因素。
4. 农业植物病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教学活动:1. 引入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2. 通过图片和案例,介绍不同类型的植物病害。
3. 讲解植物病害的病因,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病原和非生物病原的作用。
4. 讨论农业植物病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章节二:植物病毒学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病毒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掌握植物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3. 了解植物病毒病害的诊断和鉴定方法。
教学内容:1. 植物病毒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遗传物质和复制方式。
2. 植物病毒的传播途径:昆虫媒介、种子传播、土壤传播等。
3. 植物病毒的防治方法:抗病种选育、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4. 植物病毒病害的诊断和鉴定方法: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测和分子诊断。
教学活动:1. 引入植物病毒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病毒的结构和复制方式。
2. 通过图片和案例,介绍不同传播途径的植物病毒病害。
3. 讲解植物病毒的防治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综合防治策略。
4. 讨论植物病毒病害的诊断和鉴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章节三:植物细菌学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掌握植物细菌病害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3. 了解植物细菌病害的诊断和鉴定方法。
教学内容:1. 植物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植物细菌的形态结构、遗传物质和生理特性。
2. 植物细菌病害的传播途径:土壤传播、水传播、种子传播等。
3. 植物细菌病害的防治方法:抗细菌病品种选育、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植物病理学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07英文名称: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一、课程说明1. 课程类别专业课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植物保护专业必修3. 课程的目的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经济作物的主要侵染性病害的识别和症状特点、病原特性、病害发生规律、病害综合防治的方法与基本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4. 学时与学分学分为2,学时为405. 建议先修课程微生物学、普通植物病理学、作物栽培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土壤肥料学等。
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农业植物病理学(第三版). 陈利锋徐敬友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年(2)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实习指导. 高小宁黄丽丽主编. 自编教材. 2007年参考书目:(1)农业植物病理学. 侯明生黄俊斌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6年(2)农业植物病理学. 赖传雅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3年(3)果树病理学(第二版). 浙江农业大学等主编.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6年(4)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综合防治. 陈其瑛主编. 科技文献出版社.1983年(5)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植物病理学卷. 方中达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年(6)植物保护词典. 丁锦华等主编.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年(7)植物病害诊断(第二版). 陆家云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年(8)植病研究方法(第三版). 方中达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年(9)植物病原真菌超微形态. 康振生等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年(10)果树病害图鉴. 黄丽丽主编.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1年(11)新编农药使用手册. 刘乾开等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12)植物病理生理学. 章元寿主编.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年(13)植物线虫病害诊断与防治. 张绍升主编.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14)植物病毒学(第二版). 谢联辉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年(15)分子植物病理学. 王金生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年(16)植物病原细菌学. 王金生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年(17)棉花苗期病害. 周建业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年(18)植物病理学原理. 宗兆锋等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年(19)Plant Pathology(第四版). Agrios, G.N. Academic Press. 2004年(20)Diseases of tree fruits. Alan L. North central regional extension publication. 1982年(21)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 David 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年(22)Vegetable Diseases and their Control. Arden F. Sherf and Alan A. Mscnab.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on. 1986年(23)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gy (24)Vegetable Diseases and their Control. Arden F. Sherf and Alan A. Mscnab.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on. 1986年(25)Compedium of apple and pear diseases. Minnesota Jones A L . APS press. 1997.(26)Ainsworth and Bisby’s dictionary of fungi. 9th Kirk P M et al. Wallingford: CABI Publishing 2005年(27)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MPMI) /mpmi(28)Phytopathogy /phyto(29)Plant diseases /pd(30)Plant pathology (31)/ppigb(32)/plant_index.cfm(33)/index.htm(34)/ag/plantdisease/lbhome.htm(35)/cropindex.htm(36)/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实习相结合的方法。
8. 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形式有:实验、作业、平时测验和考核(2)考试成绩占70%,形式为闭卷考试。
9.课外自学要求(1)应用计算机网络查阅有关植物病害的最新研究资料(英文),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2)对作物上的非重点病害采取课后自学,了解这些病害的基本内容。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前言基本内容:(1)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及意义(2)本门课程主要研究内容(3)如何学好本门课程?基本要求:(1)理解本门课程的目的及意义(2)初步了解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对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及意义的理解。
第二章果树病害基本内容:(1)仁果类果树腐烂病(2)仁果类果树轮纹病(3)苹果褐斑病(4)苹果白粉病(5)苹果黑星病※(6)苹果炭疽病※(7)苹果花叶病※(8)苹果斑点落叶病※(9)苹果锈病※(10)苹果褐腐病※(11)梨黑星病(12)梨锈病(13)葡萄霜霉病(14)葡萄白腐病(15)葡萄黑痘病※(16)葡萄炭疽病※(17)葡萄褐斑病※(18)核果类果树细菌性根癌病(19)核果类果实褐腐病(20)桃缩叶病※(21)弥猴桃细菌性溃疡病(22)果实采后病害(23)柑橘炭疽病(24)柑橘溃疡病※(25)柑橘疮痂病※(26)柑橘黄龙病※基本要求:(1)掌握每种病害的识别要点(2)了解病原菌特性(3)了解每种病害的发病规律及发病因素(4)掌握每种病害的综合治理措施和原理教学重点及难点(1)每种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2)每种病害的综合治理措施第三章蔬菜病害基本内容:(1)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2)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3)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4)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5)茄科蔬菜灰霉病(6)茄科蔬菜青枯病(7)番茄叶霉病(8)番茄早疫病※(9)番茄晚疫病※(10)番茄病毒病※(11)辣椒疫病(12)辣椒炭疽病※(13)茄褐纹病※(14)茄黄萎病※(15)黄瓜霜霉病(16)瓜类枯萎病(17)瓜类病毒病※(18)瓜类白粉病※(19)黄瓜炭疽病※(20)蔬菜根结线虫病(21)蔬菜苗期病害※(22)豇豆锈病※基本要求:(1)掌握每种病害的识别要点(2)了解病原菌特性(3)了解每种病害的发病规律及发病因素(4)掌握每种病害的综合治理措施和原理教学重点及难点(1)每种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2)每种病害的综合治理措施第四章棉花病害基本内容:(1)棉花枯萎病(2)棉花黄萎病(3)棉花苗期病害※(4)棉铃病害(5)棉花褐斑病※(6)棉花角斑病※(7)棉花炭疽病※基本要求:(1)掌握每种病害的识别要点(2)了解病原菌特性(3)了解每种病害的发病规律及发病因素(4)掌握每种病害的综合治理措施和原理教学重点及难点(1)每种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2)每种病害的综合治理措施三、课程学时安排本课程计划40学时,其中讲课28学时,实验12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学时分配表修订人:黄丽丽高小宁审核人:2008年月日《农业植物病理学Ⅰ》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07英文名称: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一、课程说明1. 课程性质课程内实验2. 适应专业植物保护专业3. 课程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室内外实验使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巩固课堂内容。
(2)通过田间病害调查,使学生掌握不同病害田间调查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学分与学时学时为125. 主要仪器设备多媒体设备(1套)、光学显微镜(30台)、解剖镜(30台)、超净工作台(3台)、生化培养箱(2台)、人工气候箱(2台)、高压灭菌锅(1台)、干燥箱(1台)等6. 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要求每人完成1份,其中应包括:实验目的及要求、实验过程的记录、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2)考核方式A:实验课考核方式: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质量、实验课考勤B:实验课成绩评定: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二、课程学时分配修订人:黄丽丽高小宁审核人:2008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