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新疆兵团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答案(完整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ABAABAAABBCBDDCBAABBBBCACBDABAABABCDABCBCDABD BCDABABCDABDAC科学发展观和驾驭科学发展的能力AAABAAABBADCCCBACCAACBBCCBBBCBABCBCDABCDADABC ABCABCDABDBCDABC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ABABBAAABBDCDBBBACABAACACBDBBDABCBCDBDABAB ABCDBCDBDABCDABCD扎实推进文化强国之路(上)AAABAAAABABADBDBACABAAABDACCABABCD ABCD ABCDABABC BCDABCABDABCDBCD 扎实推进文化强国之路(下)AABBABAAABABBADDABDABDBADAADDBABCDABCDABCBCDABCD ABCDBCDABCABDACD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上)AAABAABAABADBABBCBBDAABCACAABAABCABCDBCABCABCD ABCABABCDABCDABC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下)AAAABBBABAABAACDACBBACDDCBCABAABCDABCDABCDABCABCD ABCABCDABCDABCD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BAAAA ABAAACDCDDBABBDAABCABADBC ABCDABCDABDABCABCD ACDABCABCABCABC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上)ABAABAAABBBCDDBBCCDBBBCBCCBAABABCDABCDBCDABCDACD ABCDABCABCDABCDABCD 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下)ABABBAAABBCBCDCCABDCBBDCCCBBDCABCDBCDABCDABCDABCD ABCDCDABCDABCDABCD 学习十八大党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党的建设发展1-5AABAA 6-10BAAAA 11-15CCABC 16-20AACAC ABCCB26-30AACAA31ABCD 32ABCD 33ABCD 34ABCD 35ABCD ABCD 37ABCD 38BCD39AC 40ABCD 21-2536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析1-5AAAAB6-10BAABA21-25DDCAB26-30CCABA31ABCD32ABD33ABCD11-15ACAAB34ABD 3516-20BACBBABCD36ABC37ACD 38ABCD 39ABCD 40ABCD做好2013年民生工作的思路和重点(上)1-5AABAA 6-10 BAAAA 11-15 DCABC 16-20DBCDC 21-25CCDCA26-30ABCAB31ABCD 32ABC 33AC 34ABCD 35BCD 36ABCD 37ABCD 38ABCD 39ABC 40ABCD做好2013 年民生工作的思路和重点(下)1-5AABAB 6-10AABAA 11-15CABDB 16-20 ACCDC 21-25CABDB 26-30CDCDD31ABCD 32ABC 33ABCD 34ABCD 35ABC 36ABCD 37ACD 38ABCD 39ABCD 40ACD注:标注为错误答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
正确引导社会预期
及时向社会公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展情况和成 效,引导社会各界形成良好预期。
营造良好氛围
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营造支持、 参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良好氛围。
结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压力,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
适应国际竞争。
02
资源环境约束
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投入,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
。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降低资
源消耗和保护环境。
03
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产业结构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缺乏高端技术和新兴产业。这种产业
坚持创新驱动的原则
加强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应依靠科技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 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激发创新活力
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 改革,构建更加有利于创 新的体制机制,释放全社 会创新活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原则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措施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保障机制 • 结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必由之路
01 引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
01
国际竞争压力
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面临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课程前言同志们,党的十八大已经胜利地闭幕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就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了一个主旨报告。
下边,我想就总书记报告里边关于经济建设的部分,跟大家做一个汇报和辅导。
我今天汇报和辅导的题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总书记在论证经济建设这部分里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作为“十二五”,特别是在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八年当中,作为统领我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条主线,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所以,总书记用了很长的篇幅论证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辩证关系。
为了把这个问题跟同志们讲清楚,我想重点讲三个问题。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刻不容缓第一个,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仍刻不容缓。
从总书记的报告里边,我们深切地可以感受到,尽管我们近年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突出。
尽管我们的经济增长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单位GDP的污物的排放,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一方面表明我们转变发展方式非常有成效,但是,同时也表明我们的发展方式转变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建设“美丽中国”、离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所以,使这个差距如何弥合?我们还是要从战略的高度、长远的高度,从历史责任的高度来认识转变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这里我讲刻不容缓,主要还是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来看。
(一)从国际压力看,中国的发展面临多重外部挑战从国际来看,我们整个世界进入一个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由于我们成功地应对了这一场百年一遇的大危机,使我们的经济总量快速地增长,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快速地崛起。
我们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我们已经成为驱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决定世界经济增长的坚实的力量。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9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主要任务。
温家宝在讲话中全面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阐述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具体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世界经济形势险象环生,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
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严重困难。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努力化挑战为机遇,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
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极大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
我们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继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经过全党全国共同努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极其不易。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应对、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
会议强调,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场重大考验中,我们既取得了显著经济成果,又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
我们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通过推进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必须坚持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增长目标有机结合,注意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增强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是什么?
【摘录】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 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 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出处】 《十八大报告·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把推动发展的重点放到“四个着力”上。一是着力激 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动 源。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 节改革步伐,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创造体制政策 环境。二是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创新是推动发 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抓紧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依靠创新驱动提高发展的质量和 效益。三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是形成新的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要求企业适应市场 需求变化,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着力构 建与绿色发展、新能源、信息化相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四 是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中 谋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必须加快形成以技术、 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完善互利共赢、多
形势与政策课后问答题答案
一、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1.酝酿提出阶段。
从党的十六大以后,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可以看做是酝酿阶段。
在这一阶段,酝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吹响了新一轮理论创新的号角,是科学发展观确立的宣言书。
之后,总书记又先后提出了“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等观点,至此,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思想已初步形成。
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首次系统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2.逐步形成阶段。
从十六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七大召开,是丰富完善阶段。
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不但指导了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而且体现在规划之中,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
3.成熟发展阶段。
党的十七大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这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的成熟。
十七大的召开,既是科学发展观成熟的标志,也是科学发展观发展的崭新起点四,新世纪大学生应如何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A新时期大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应协调三种关系:1协调好自我身心的关系2协调好个人和他人的关系3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B大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应培养四种能力1注重培养合作能力2努力锻炼实践能力3构建如何社会实践平台一、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是什么?要从四个方面理解、把握总体要求:把握“四个着眼于在”的党建着力点(一是要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二是要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三是要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四是要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五位一体”的党建总体布局。
注重“三管齐下”地推进党建科学化的新要求(从三方面推进党建科学化:一是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二是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三是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202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202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务院近日下发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xx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20xx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xx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务院近日下发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xx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意见》提出,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紧推动有利于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的体制创新,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着力抓好已出台改革合适的方案的落地实施,推动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意见》全文如下:关于20xx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xx年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现就20xx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紧推动有利于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的体制创新,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着力抓好已出台改革合适的方案的落地实施,推动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更加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矫正要素配置扭曲,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企业家精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论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论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但是,它仍然在面临着许多挑战。
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些挑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来解决它们。
其中最重要的行动之一就是全面深化改革。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改革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改革的背景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将经济重心转向市场经济。
这一政策的成功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领导者之一。
但在新世纪的发展进程中,中国也遭遇了许多困难。
其中一些困难包括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过度依赖重工业、资源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继续推动经济增长,政府开始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推动经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市场效率和加强监管。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
其中一些措施包括:1. 改革国有企业。
政府希望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来提高其市场效率、优化组织结构,增强盈利能力并减少浪费。
通过引入外资、推进转制、剥离非核心业务等,政府使得一些国有企业更加专业化、市场化、高效率的运作。
2. 促进创新。
改革的另一个目标是提高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政府将投资大量资金来扶持科技创新领域,并且简化了办事流程,以便更多的企业能够从中受益。
3.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政府采取了措施来简化税收制度,并且鼓励创新税收模式。
这些举措旨在提高企业的税负透明度和公平性。
改革的效果全面深化改革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首先,它促进了经济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全面深化改革开始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中等水平以上。
其次,改革也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
政府通过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帮助国内企业更好地适应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此外,改革树立了政府监管的威信,确保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这是政府在稳定和发展经济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使中国成为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经济体。
结论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浅谈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பைடு நூலகம்
浅谈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王 永 强 ( 郑煤集 团崔庙煤矿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0)
党 的十八大 报告提 出要全 面深 化经 济 体制改革 ,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 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近 日,由中央编 办、发展改革委等 3 5个部 门组成的经济体 制改革联席会议制 , 已由国务院批复同意成 立 。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的一系列政策和 信号表明 :新一届政府以 “ 简政放权”为转 变政府职能的突破 口,明确 了深化经济体制 改革 的战略重点与主攻方 向。 笔者认为 ,新 形势下 , 对于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提升的重 要 时期 的中国来说 , 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进 行全 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逐步消除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 加速释放改革 红利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围绕推动经济转 型深化改革 ,以经济结 构 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 向, 促进需求结构调 整 和产业结构升级 。 当前全球面临着经济 、能源 、粮食 、 气 候变化等多种危机 的影响 , 各个国家纷纷将 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作为突破 口, 出台一系列 新政 ,努力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 。从我们国 家来看 , 要切实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 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 要 内容 , 切实解决我 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 矛 盾和问题 , 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 益作 为 当前和今 后一段 时间我 国经 济体制 改革 的 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 。 加快推进需求结构调整 , 健全扩大内需 的长效机制 , 实现 由外需导 向、生产型结 构 向内需导向 、 消费型结构转变 。必须深化 收 入 分配制 度改革 ,多渠道增 加低 收入者 收 人, 提高中等收入者 比重 , 有效调节过高收 入 ,坚决打击 、取缔非法收人 。规范灰色收 入, 不断减少政府 和企业在 国民收入分配中 的份额 , 让居民特别是 中低收入者收入增 长 既快于政府和企业所得增长 , 又快于高收人 群 体 的收入增长 ,扭转 收入 差距 拉大 的趋 势 ,这样 ,消费增长才有坚实基础 。同时要 继续缩小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 推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收 入差距趋向合理 。只有这样 ,消费增长才有 坚实的基础。此外 ,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和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 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 继 。我国应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促 进外贸发展从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益 的转 型。 推动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为主的低端 , 向研 发、 设计 、核心器件制造以及物流等中高端 方 向升级 , 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上 的地位 ,逐 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 向技术密集 型、从资源 密集型向资源节约型 的转变。最终实现在需 求结构上 ,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 、 投资、 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 把产 业结构 调整作 为经 济结构 战略性 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 增强农业 自 主创新能力 。 加快促进传统产业 转型升级 ,增加科技含量 、提升研发设计、 重视品牌建设 、改善市场 营销 ,实现 “ 高端 化 、品牌化 、精细化、清洁化”发展 。大力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 重点培育和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现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指在扩大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健康发展。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和把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对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1.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2. 增强宏观调控和风险防控能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可以优化宏观调控体系,增强宏观调控和风险防控的能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和内部风险,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3. 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完善市场机制,推动资源配置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4.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效率和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5. 扩大对外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可以打破行政壁垒,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扩大对外开放,提升我国经济全球竞争力。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当前的重大任务之一,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吸收国内外的优秀经验,勇于突破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总结与回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于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宏观调控和风险防控能力、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只有坚定不移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才能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以上就是我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大意义的一些理解和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原创实用版】目录一、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挑战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措施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五、总结正文一、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挑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挑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必要性面对这些挑战,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还能够推动我国经济更好地融入全球化进程,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措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措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2.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人力资本。
4.完善产权制度:保护产权,激发企业家精神,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依赖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发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性作用。
3.提高人力资本: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4.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加强社会保障,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五、总结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够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文章认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市场主体包括企业、政府和居民。
所以,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推动力,政府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环境的缔造者,多维度激发居民主体活力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必然选择。
标签:市场主体;激发活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市场主体包括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所有组织和个人。
其中企业是社会产品的直接创造者和供给者,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是一个特殊的主体,它既是市场的参与者,又是市场的管理者。
作为市场上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和各类要素的最初提供者,居民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主体。
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是任何一个经济体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当前,国际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这种形势下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就显得尤为迫切。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使得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形势。
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已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
美国、日本、欧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持续低迷,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自身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结构调整需要面对各种矛盾。
应对这一系列的外来冲击和内在挑战,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推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改变和提升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结构和动力结构。
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载体,企业顺理成章地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主体,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推动力。
推进体制改革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摘要]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决定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路径的重要举措。
当前,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在于体制改革的停滞。
本文认为,财税、金融、价格和政府体制四个方面的问题导致粗放型发展方式长期存在。
只有大力推进资源税费改革、发展多层次的银行体系、加快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改变GDP至上的政绩考核机制,才能真正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制度保证。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体制改革;经济结构1 前言早在1995年制定“九五”规划时,中央就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
但是,由于原有的支撑粗放型发展方式的体制基础没有消除,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不顺利。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粗放型发展方式所导致的结构性弊端日益凸现,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为了巩固应对金融危机的成果,保持中国经济的良好增长态势,中央在2010年年初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升到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高度;重申必须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以上三个方面分别涉及经济的支出结构、产业结构和增长动力结构,从不同角度反映着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方式,是同一个现象的不同侧面。
这三方面的转变迟迟未能实现的根源均在于支持新的发展方式的制度安排未能建立,而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败的关键也在于能否顺利地推进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
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得以延续的体制根源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呈现以增量改革为先导,资源配置、宏观环境和政府等领域改革滞后的特征。
这些领域改革的滞后成为粗放型发展方式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1)财税改革滞后。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王一鸣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其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总结近30年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科学分析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内涵上既要求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也要求实现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有效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从“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调整,体现了我们党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和创新,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大命题,其重大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顺应世界发展新潮流的战略选择。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分工形态发生新的变化;新科技革命向纵深推进,新技术、新产业和新经济形态不断涌现;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加剧,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增多。
这些变化,推动国际社会调整和转变发展理念,促进各国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以适应更加复杂的变化和应对更加严峻的挑战。
能否顺应世界发展的新变化,加快以现代发展方式替代传统发展方式,关系到我们能否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竞争和各种挑战,也将从根本上决定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国家的战略利益。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我国新阶段发展新要求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迅速上升,但为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成本很高、代价很大,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要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降低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降低储蓄率和提高消费率;调整城乡和区域结构,增强发展的协调性;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积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都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从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转移性因素,又有国内因素。
既有发展观念、经济体制因素,也有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经济管理等因素。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方面综合措施。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是:1.转变经济发展观念。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
要摈弃片面追求GDP 增长而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需要不顾及后代人利益的发展观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要逐步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
首先,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宏观调控机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在引导投资方向、产业结构升级、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方面的导向作用。
其次,完善市场体系,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
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油、气等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开征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充分发挥价格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中的杠杆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 坚持“六个紧紧围绕” 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六个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当前至2020年我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出了部署,是指导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决定》提出的“六个紧紧围绕”和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实际上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
确定这样的总体思路和路线图,一方面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突出体现了改革的全面性;另一方面明确了改革的重点和主轴,使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优先顺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一目了然,有利于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相促进。
一、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这就告诉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围绕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推进。
这是《决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我们党对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党的十四大提出“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这次《决定》将我们过去20多年所界定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强调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无疑是一次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十八大问答题大集合
1.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时间、地点、代表人数各是什么?答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14日在北京召开,代表人数为2270名。
2.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的题目是什么?答:《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什么?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4.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的要点是什么?答:①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⑤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⑦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⑨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⑩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⑾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⑿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5.过去五年 十七大以来的五年 所取得的工作成绩有哪些?答: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①经济平稳较快发展②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⑤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⑥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⑦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⑧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⑨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⑩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6.十年的基本总结是什么?答: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标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5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倒计时36:7 您的得分:71.43!恭喜,您通过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考试!
一、判断题(10 道)
1.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就业,在全球范围打起了贸易战。
在这场贸易战中,美国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正确
错误
2. 从小泉纯一郎上台以来,日本政府就在千方百计地调整结构,解决经济发展的空心化问题。
正确
错误
3. 很多国家认为,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就是美国。
正确
错误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常重视开发国际市场,但对国内市场的开放程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内生动力的培养。
正确
错误
5. 由金融危机引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然在欧洲蔓延,许多国家面临着政策选择的两难境地。
正确
错误
6. 陷入困境的这些发达国家,将矛盾的根源指向美国。
正确
错误
7. 目前来看,欧洲摆脱金融危机的手段和能力极其有限。
正确
错误
8. 中国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将不会面临国际市场萎缩的问题。
正确
错误
9. 气候变暖是由于一氧化碳的排放过多引起的。
正确
错误
10.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许多发达国家深受重创,经济陷入了在谷底长期徘徊而不能复苏的困境。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5 道)
1.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就要继续处理好()的问题。
A. “三农”
B. 引进来、走出去
C. 招商引资
D. 科技创新
2. 在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中央提出要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一体的发展道路,继续坚持()的方针。
A. 以工促农
B. 以城带乡
C. 工农互惠
D. 多予少取放活
3. 当前,我国政府片面地强调经济建设功能,忽视了()功能。
A. 社会建设
B. 公共服务
C. 政治建设
D. 文化建设
4. 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
A. 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
B. 一产不强、二产不稳、三产不足
C. 一产不稳、二产不足、三产不强
D. 一产不足、二产不强、三产不稳
5. ()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 教育
B. 文化
C. 科技创新
D. 人才
6. 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A. 企业
B. 政府
C. 人才
D. 劳动者
7.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B. 城乡发展一体化
C.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8. 当前,我们要支持()企业发展。
A. 大型企业特别是特大型企业
B. 大型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
C. 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
D.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
9. 通过()体制改革,真正做到限高、提低、扩中,这不仅是扩大内需的需要、社会稳定的需要,还是社会长远发展、长期和谐的需要。
A. 政治
B. 财税
C. 经济
D. 文化
10.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加快建立多层次的现代()体系,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A. 金融
B. 政治
C. 经济
D. 财税
11. 当前,我们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发展壮大。
A.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B. 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
C. 工业特别是现代工业
D. 制造业特别是现代制造业
12. 过去,我国政府是()政府。
A. 有限
B. 全能
C. 阳光
D. 公共服务型
13.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的关系。
A. 政府和社会
B. 社会和市场
C. 政府和企业
D. 政府和市场
14.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加大对()的支持力度。
A. 省级城市
B. 市级城市
C. 城市
D. 农村
15. 当前,我们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A. 虚拟经济
B. 私营经济
C. 实体经济
D. 国有经济
三、多选题(10 道)
1. 西方国家利用各种手段,特别是以()手段对中国的产品进行限制。
A. 反补贴
B. 反倾销
C. 反垄断
D. 技术性贸易壁垒
2.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国内方面的原因有()等。
A. 城乡二元经济的矛盾依然突出
B. 需求结构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
C. 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D. 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不协调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需要扮演好以下角色:()。
A. 当好保安员
B. 当好裁判员
C. 当好指导员
D. 当好监管员
4. 再工业化战略即重新发展()。
A. 工业
B. 制造业
C. 农业
D. 服务业
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
A.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B.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C.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D.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6. 过去,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依靠()拉动。
A. 进口
B. 投资
C. 消费
D. 出口
7.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国际方面的原因有()。
A. 国际间的经济、政治、军事较量日趋白热化
B. 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了结构调整战略
C. 世界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就业,在全球范围打起了贸易战
D.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气候问题日益国际化、政治化,对中国的传统发展模式带来巨大的无形压力
8. 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是()。
A. 进口
B. 投资
C. 消费
D. 出口
9. 奥巴马认为,美国经济之所以出现问题,是由几个不平衡造成的:()。
A. 投资与消费不平衡
B.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平衡
C. 进口与出口不平衡
D. 消费与储蓄不平衡
10. 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了结构调整战略,即()。
A. 再农业化战略
B. 再平衡战略
C. 再市场化战略
D. 再工业化战略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