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第七单元简单机械和功第15课时杠杆和其他简单机械1. 说出杠杆、杠杆的五个要素.2. 懂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画杠杆的力臂.3. 能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的数学关系式F1l1=F2l2进行简单的计算.4.说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1. 如左下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根铁棒撬起木箱,铁棒可以看成是一个,下方地面的支承点称为,是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工人向上施加的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力.2. 如右上图是用撬棒撬石头的示意图,请画出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3. 如图所示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上的好处是.(2)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应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填“左”或“右”)边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如图在杠杆的左侧A已经挂了4个钩码,要想使杠杆平衡在右侧4的位置应该挂钩码杠杆才能平衡.4.下列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有,属于省力杠杆的有.等臂杠杆有(填写序号).5.如图所示,是定滑轮,是动滑轮.6.如图所示,一物体重500N,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不计,要拉起这个物体甲图中需N拉力,乙图中需N拉力.7.如图已画出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画出滑轮组的绕线.8.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300N的重物,该滑轮组绳子的股数n=.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N时,可以使重物匀速提升,若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2m,则自由端绳子上升的距离为m.【知识网络】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支点FL1=F2L2费力杠杆、省力杠杆、等臂杠杆1只改变力方向不改变大小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力方向力的方向大小都可以改变【重点积累】1.杠杆支点动2.3. (1)可以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2)左(3)34. A B、C D 5. B、C、E A、D、F、G6. 5002507.8. 31006考点1杠杆、杠杆的五个要素例1(2014·山东聊城)如图所示,用起子开启瓶盖,请确定支点O的位置,画出F的力臂.【点拨】应用数学知识从直线外一点作垂线.【解析】用起子开瓶盖时,根据用力情况,起子与瓶盖上面接触的点O为支点,过支点O作力F的作用线的垂线段,标出力臂符号l.【答案】【举一反三】1.关于杠杆的有关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为动力臂B.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C. 只要动力等于阻力,杠杆就平衡D.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为动力臂2. (2014·北京)如左下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AC⊥OB.线段(填“OA”或“AC”)表示力F的力臂.3. (2014·湖北咸宁)如右上图是液压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请你分别画出作用在吊臂上的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力臂L2.【小结】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考点2杠杆的平衡条件例2(2014·云南昆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调节平衡时,都应该使它在位置平衡.根据图示杠杆所处的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右”或“左”)调整.(2)挂上钩码,正确调节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挂在杠杆上的钩码施加的动力、阻力方向恰好与杠杆,挂钩码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3)某小组同学在杠杆左右两侧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同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4)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乙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臀=阻力×阻力臂两个同学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误的.那么你认为他们中正确的应该是同学.原因是同学的结论部分仅从部分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不是所有实验数据都满足他总结的结论.(5)下列正在使用中的杠杆:用镊子取砝码、用扳手拧螺母、用钉捶拔钉子,属于费力的杠杆是.【点拨】(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4)实验结论必须要具有合理性、科学性,要符合物理规律;同时要多做几次实验,合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根据杠杆的特点,结合力臂的概念分析解答,知道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3)“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步骤:a. 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把杠杆调节平衡;b. 把钩码挂在杠杆的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c. 记下两边的钩码的重,用尺量出它们的力臂,记下实验数据;d. 每次实验前,把杠杆调节平衡,改变力和力臂数值,做三次实验;e. 求出各次实验的动力乘以动力臂和阻力乘以阻力臂数值.(5)联系生活经验,要判断杠杆的类型,可依据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关系: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是省力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是费力杠杆;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则为等臂杠杆.【解析】(1)杠杆左端上翘,右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左边移动一些,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挂上钩码,正确调节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挂在杠杆上的钩码施加的动力、阻力方向恰好与杠杆垂直,挂钩码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力臂.(3)在做“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在杠杆O点位置两边分别挂上数目不等的钩码,通过移动悬挂钩码的滑片的位置,并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重新保持水平,是错误的,挂上钩码后,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4)甲组只通过三组特殊的数据,即动力和动力臂与阻力和阻力臂都是9、7、6就得出结论,过于片面;实验应该至少在三次以上,且数据不要是几个特殊的数字,这样才能分析确定出实验现象中的普遍规律.而且甲组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类似的不同的物理量之间相加,是没有意义的.乙同学分析所有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臀=阻力×阻力臂,是正确的,科学的.(5)正在使用的用扳手拧螺母、用钉捶拔钉子,能用较小的动力克服很大的阻力,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而它们属于省力杠杆;而在使用用镊子取砝码时,杠杆受到的阻力较小,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而是费力杠杆.【答案】(1)水平左(2)垂直力臂(3)错误(4)乙甲(5)镊子【举一反三】4. (2014·四川凉山州)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杠杆仍能平衡B. 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C. 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D. 无法判断5. (2014·山东济宁)小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A. 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B. 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C. 便于正确认识力臂D. 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6. (2014·山东德州)如图所示漫画描绘的是猴子和兔子分萝卜的情景,究竟谁分得的萝卜重,德州市育红中学的三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猜想:甲认为:猴子胜利了;乙认为:兔子胜利了;丙认为:猴子和兔子谁也没有沾光.到底谁的猜想正确呢?(1)为此,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根据该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猜想正确的同学是(填“甲”“乙”或“丙”).图1图2(2)根据图1的实验,同学们还得出结论:只要满足“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a. 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填“正确”或“错误”)的.b. 如何用图2的装置来验证你的观点?答:.【小结】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的重心经过支点,消除了杠杆的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并且力与杠杆垂直,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考点3杠杆的应用例3(2014·湖南常德)搬运砖头的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车箱和砖头总重G=1000N,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N,使用它可以(填“省力”或“省距离”).【点拨】找出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作用在扶把上的动力;找出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就是杠杆的支点.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判断杠杆类型.【解析】(1)由FL=GL2可得,F×1m=1000N×0.3m,故F=300N;(2)省力杠杆.因为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1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答案】300省力【举一反三】7. (2014·贵州安顺)如图甲所示,长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甲乙A. 5NB. 10NC. 20ND. 40N8. (2014·江苏南京)如图所示的器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是().9. (2014·辽宁鞍山)如图所示,张师傅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把一个油桶推上台阶.请你在图中作出:(1)杠杆的支点;(2)最省力的力臂;(3)最小力的方向.【小结】 判断杠杆的类型方法就是判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动力小于阻力,为省力杠杆;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则动力等于阻力,为等臂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动力大于阻力,为费力杠杆. 考点4 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例4 (2014·河南)把质量相等的A 、B 两物体挂在如图滑轮组下面,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 ).A. A 上升B. A 下降C. A 、B 均静止D. 无法判断【点拨】 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轴固定不动的滑轮是定滑轮,随物体一起升降的物体是动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解析】 B 所在的滑轮为动滑轮,动滑轮省一半的力,A 所在的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A 与B 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将B 拉起只需A 重力的一半即可,所以A 下降,B 上升.故选B .【答案】 B例5 (2014·江苏连云港模拟)有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站在地面上的人用力向下拉绳子,提起重为1000N 的物体.(1)请你画出动滑轮的绕线.(2)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所用的拉力F 是多大? (3)若实际所用拉力为260N,则动滑轮的总重为多少? (4)物体升高1m 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点拨】 (1)使用滑轮组时,不计绳重和摩擦,承担物重的绳子有几段,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重的几分之一;(2)根据F=14G 即可求出拉力的大小;(3)根据F=14(G+G 动)即可求出动滑轮的总重;(4)根据s=nh 即可求出自由端移动的距离.【解析】 (1)图中有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要求站在地面上的人用力向下拉绳子,所以绳子始端拴在定滑轮上,然后依次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2)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所用的拉力F=14G=14×1000N=250N;(3)由F'=14(G+G动)可得,动滑轮的总重:G动=4F'-G=4×260N-1000N=40N;(4)物体升高1m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4h=4×1m=4m.【答案】(1)(2)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所用的拉力F是250N;(3)若实际所用拉力为260N,则动滑轮的总重为40N;(4)物体升高1m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4m.【举一反三】10. (2014·辽宁阜新)用下列简单机械,使物重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重,其中用力最小的是().A. B.C. D.11. (2014·南海区二模)工人利用如左下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5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0.4m,此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填“增大”或“减小”),工人的拉力是N,绳子的自由端下降m.(忽略绳子和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力)12. (2014·西城区一模)如右上图所示,要以最省力的方式拉动汽车,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小结】解答滑轮组类的题目,要搞清楚哪个是定滑轮哪个是动滑轮,弄清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和物体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即s=nh,其中s是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h是物体通过的距离.设计滑轮组的绕法要把两种绕法(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都画出来选择.参考答案与解析【举一反三】1. D解析:A. 动力臂是指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故A不正确;B.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一定在杠杆上,故B不正确;C.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是动力等于阻力,故C不正确;D. 动力臂就是指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故D正确.2.OA解析:图中OA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F的距离,AC⊥OB,但OB是杠杆,不是力的作用线,所以,OA是力臂.3.如图所示4. C解析:原来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分别为物体A、B的重力,其对应的力臂分别为OC、OD,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m A gOC=m B gOD,由图示可知,OC<OD.所以m A>m B,当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ΔL时,两边的力臂都减小ΔL,此时左边的力矩为:m A g(OC-ΔL)=m A gOC-m A gΔL,右边的力矩为m B g(OD-ΔL)=m B gOD-m B gΔL,由于m A>m B,所以m A gΔL>m B gΔL;所以:m A gOC-m A gΔL<m B gOD-m B gΔL.因此杠杆将向悬挂B物体的一端即右端倾斜.故选C.5. C解析: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臂在杠杆上可以直接读出,当用弹簧测力计拉,若弹簧测力计倾斜时,拉力不再与杠杆垂直,这样力臂会发生变化,相应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会相应增大,才能使杠杆仍保持平衡,这样做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力臂的正确认识.故选C.6. (1)甲(2)错误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比较“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的大小解析:(1)三幅图中左边钩码个数和力臂都不变,但右边随着钩码个数的减少,力臂在变大.可得重力越大,其力臂越小.即甲同学猜想正确;(2)实验时应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右侧的不同位置沿倾斜方向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会发现:“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可判断这个结论错误.117. B 解析:金属杆重心在中心上,力臂为L 1=0.8m,取图象上的一点F=20N,L 2=0.4m,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GL 1=FL 2,G×0.8m =20N ×0.4m 解得:G=10N 故选B .8. B 解析:A. 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 错误;B. 独轮车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 正确;C. 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C 错误; D. 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 错误.故选B .9. 如图所示10. A 解析:在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的重量的理想状况下:A.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可知,F 1=133G L L ⨯=G ;B. 定滑轮不省力,F 2=G ;C. 动滑轮省一半的力,F 3=12G ;D. 滑轮组由两段绳子承担,F 4=12G.由此分析比较可知F 1最小.故选A . 11. 增大 750 0.8解析:(1)将重1500N 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0.4m,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2)忽略绳子和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力,工人的拉力F=12G=12×1500N =750N; (3)绳子的自由端下降的距离s=2h=2×0.4m =0.8m .12. 如图所示。

2016中考物理复习学案

2016中考物理复习学案

2016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学案(01)[课题] 测量[中考要求]1、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会用量筒测体积;2、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3、了解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知识回顾]1、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是;其他还有、等。

3、长度单位换算:1km= m 1dm= m 1cm= m1mm= m 1μm= m 1nm= m4、时间单位换算:1min= h 1s= h5、什么叫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差不可______;但可以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练习]6、服装设计师裁剪衣料常用______刻度尺;木工做家具常用_______刻度尺;在车床加工机械零件要用________________。

7、某同学采用如图1-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图1-2读出量筒内的物块体积:V=_______cm3=_______m39、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是60____;乒乓球的直径大约是_____cm;人们走两步大约是1___;某同学身高15.8_______。

10、双人桌的长度是1.2×102cm=_______km=_______μm______nm。

11、同一长度的5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5.1mm,27.2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mm。

12、使用刻度尺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量程和_______值。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第十一单元电磁转换电磁波第28课时信息的传递1. 说出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记住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 说出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3. 说出常见的通信方式.1.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m/s.2.电磁波的波速、频率、波长三者之间的关系是.3.最简单的电话是由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将声音变成变化的,听筒将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声音.4.现在的通信方式主要有:.【重点积累】1.介质3×1082.c=λf3.电流4.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考点1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例1(2014·云南昆明)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是电磁波B.电磁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C. 手机不能接收电磁波D. 红外线是电磁波【点拨】(1)电磁波包括短波、中波、长波、微波、光波、各种射线等;(2)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是c=λf,电磁波的波速一定,频率与波长成反比;(3)红外线和紫外线以及可见光它们的频率和波长是不同的,但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都是3×108m/s;(4)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波只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解析】A.超声波属于声音的一种,不是电磁波,故A错误;B. 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 手机既能接收电磁波,故C错误;D. 红外线属于电磁波,故D正确.故选D.【答案】D【举一反三】1. (2014·山东日照)小明在家里看电视时发现:只要妈妈在旁边使用电吹风,屏幕上就会出现很多“雪花”;电吹风一停,“雪花”也随即消失.这是因为电视机接收到了电吹风产生的().A.超声波B.次声波C. 噪声D. 电磁波2. (2014·广东广州)如图是电磁波及其应用实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紫外线是紫色的B.电视机遥控器用γ射线遥控C. 体检胸透用的电磁波频率比无线电波低D. 可见光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3.已知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长λ微波>λ红外线>λ紫外线,则它们的频率().A.f微波=f红外线=f紫外线B.f微波>f红外线>f紫外线C. f微波<f红外线<f紫外线D. f紫外线<f微波<f红外线4.某电台的电磁波波长为3m,则它的频率是MHz.电磁波的家族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等,它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来工作的.5.某科技爱好小组,通过自制装置可发射频率为80MHz的电磁波.该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m/s,波长为m.【小结】变化的电流周围会产生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在不同的介质里传播速度几乎不变,所以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成反比的.声呐是声波的一种,它的传播需要介质.考点2常见的通信方式例2(2014·四川广安)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3G与4G的相继出现,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很方便的使用3G或4G手机进行无线网络登陆.下列对手机上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B.使用超声波传输数字信号C. 使用红外线传输数字信号D. 使用次声波传输数字信号【点拨】明确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回忆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光纤通信等通信形式,然后解答.【解析】3G或4G手机随时随地进行无线网络登录.对于手机无线上网,主要是使用电磁波传递数字信号的.故选A.【答案】A【举一反三】6. (2014·山东东营)1966年,华裔物理学家高锟提出光纤通信的设想.光纤通信传输信息的载体是()A.电流B.超声波C. 无线电波D. 光波7.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导线”是光导纤维B.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导线”是金属导线C. 在光纤中光是经过多次反射向前传播的D. 采用光纤通信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传输大量信息8.用电磁波传递电视信号的大致过程如下:①用摄像机拍摄画面和录音;②制作电视节目;③发射电视节目的视频和音频信号;④接收并还原电磁波的图像和声音信息.下列四幅图中对应③的是图,对应④的是图.电磁波能否在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声、光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C. 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D. 根据公式c=λf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10.广播、电视、手机等通过传递信息.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越大.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小结】弄清声波和电磁波之间的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要记住常见的通信方式: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等.参考答案与解析【举一反三】1. D解析:这是因为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着电磁波,吹风机工作时能产生电磁波,这些电磁波被电视机接收,并对电视机产生干扰.故选D.2.D解析:A.紫外线是紫光以外的光线,肉眼不能看见,故A错误;B.电视机的遥控器利用了红外线遥控,故B错误;C.体检胸透用的电磁波频率比无线电波高,故C错误;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D.3. C解析: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互成反比例关系,波长最长的频率最小.故选C.4.100红外线解析:由公式c=λf可知,电磁波的频率为f=8310/3c m smλ⨯==1×108Hz=100MHz.5. 3×1083.75解析:电磁波的波长λ=86310/8010c m sf Hz⨯=⨯=3.75m.6. D解析:光纤通信主要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激光是一种光波.故选D.7. B8. B D能9. B10.电磁波响度超声波。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第九单元电路初探欧姆定律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第22课时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 判断“电流、电压、电阻间关系”.2. 解释欧姆定律,能运用公式I=UR进行简单的计算.3.找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并能解决相关的问题.4.应用欧姆定律和等效电阻判断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1. 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跟导体的电阻成. 用公式表示为.2. 有一根导线,当通过0.5A的电流时,其阻值为10Ω,那么当它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导线的电流为A,其电阻为Ω.3.几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若有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则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4.几个电阻并联后,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所以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若有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则并联后的总电阻与分电阻存在以下关系1R=.5.一个4Ω的电阻和一个6Ω的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为Ω;若是4Ω的电阻和一个6Ω的电阻并联,其总电阻为Ω.6. 几盏相同的电灯并联连接在电路中,若电路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并联的电灯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 ,干路中的电流越 .7. 小刚同学在修理收音机时,需要一只20kΩ的电阻,但手边只有2kΩ、15kΩ、25kΩ、47kΩ、100kΩ、200kΩ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 和 两个电阻 联即可满足需要.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b 向a 滑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 ,因而电流表的示数变 ;电压表示数变大的原因是 .【知识网络】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串联:R 总=R 1+R 2+…+R n 并联:12311111nR R R R R =++++ 总 【重点积累】 1. 正比 反比 I=U R2. 0.6 103. 长度 大 R 1+R 24. 横截面积 小 1211R R + 5. 10 2.4 6. 小 大 7. 25k Ω 100k Ω 并 8. 变小 大 根据U=IR 知,I 变大,R 不变,U 变大考点1 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阻大小的关系例1 (2014·河北)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器材有: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电压恒为6V)各一个,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块,三个定值电阻(10Ω、15Ω、20Ω),导线若干.甲乙(1)图甲是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填“A”或“B”)端.(3)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使与电阻(20Ω)并联的电压表示数为4V,读出电流表示数,再分别改接15Ω、1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收集的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老师告诉小明有一组数据误差较大,便找来一个5Ω的电阻让他再测一组数据.当他把5Ω的电阻接入电路时,要使电压表示数仍为4V,实验不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改变连接后,当电压表示数仍为4V时,电流表示数为A(如图乙所示).综合分析数据可得:电压一定时,.表1,将滑片从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收集的实验数据填入了表2中.(1)分析表2中数据可得:电阻一定时,.(2)分析可知,小明使用的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Ω.【点拨】(1)被测电阻与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并且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由实物图画电路图时,可以根据先串后并的原则,先按电流的流向把元件最多的电路画出,再把并联的部分画到相应的位置即可.(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有两种作用,一种是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处于最大阻值处,阻值最大,电流最小,电路不会因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另一种是移动滑片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3)电路中分别接入20Ω、15Ω、10Ω的电阻,实验能够正常进行,说明电路是正常的,改接5Ω电阻后,电路不能正常进行,是由于超过了电流表所选的量程;先确定电流表选择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再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综合数据分析可知,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成正比.拓展:(1)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列出等式解答.【解析】(1)电路连接时,电阻短路.(2)在闭合电路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为最大阻值处,所以滑片应位于A端;(3)若再接入5Ω的电阻时,实验不能正常进行,是由于超过了电流表所选的量程;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V,根据I=UR,电流表选择0~3A量程,所以示数为0.8A;综合数据分析可知,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拓展:(1)综合表2中数据可知,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当滑片移到最小阻值处,即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电流I=0.6A,定值电阻的阻值R=60.6U VI A==10Ω;当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电路中电流I=0.2A,电路中的总电阻R串=60.2U VI A='=30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R串-R=30Ω-10Ω=20Ω.【答案】(1)如图所示(2)A(3)超过了电流表所选的量程0.8A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拓展:(1)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20【举一反三】1.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发现通过电阻a、b的电流随电压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A. 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B. 电压相同时,阻值大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大C. 电流相同时,阻值小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大D. 两电阻阻值的关系是R a>R b2.某同学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合的是().A.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反比B.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D.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3. (2014·辽宁营口一模)如图甲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当连接好电路开始实验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出现如图乙所示情况,这是因为:①;②.(2)如表是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时记录的3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为.(3),当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A. 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B. 移动滑片将变阻器阻值调大C. 移动滑片将变阻器阻值调小D. 将电池个数增加4. (2014·内蒙古通辽)现要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如图.(1)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且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先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的操作是.(2)再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你的思路是(具体方法写到记录哪些数据为止).【小结】(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必须保持电阻一定,小灯泡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定值电阻其阻值受温度影响则小得多.(2)连接电路时应特别注意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的接法,滑动变阻器连接时应遵循“一上一下”的原则;电流表、电压表要注意电流的方向以及量程的选择.(3)电流表、电压表读数时,应先观察连接的是哪一个量程,然后弄清每一大格、每一小格代表的数值,最后读出题目中指针所指的具体数据.(4)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必须保持电阻一定,电压表应该与定值电阻并联.考点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例2(2014·内蒙古通辽)有一种由酒精气体传感器制成的呼气酒精测试仪被广泛用来检测酒驾,传感器R1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如图甲,工作电路如图乙,电源电压恒为12V,定值电阻R2=30Ω.求:甲乙(1)被检测者未喝酒时,R1阻值;(2)被检测者酒精气体浓度为0.8mg/mL时,电流表的示数;(3)现在公认的酒驾标准为0.2mg/mL≤酒精气体浓度≤0.8mg/mL,当电压表示数为4.8V 时,通过计算说明被检测司机是否酒驾?【点拨】 (1)从图甲中直接可以看出,当被检测者未喝酒时,即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传感器电阻的阻值;(2)由电路图可知,传感器和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传感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流表的示数;(3)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8V 时,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的电流,继而求出传感器的电阻,由图象得出对应酒精气体的浓度,然后与酒驾标准相比较即可判断是否酒驾.【解析】 (1)由图象可知,当被检测者未喝酒时,即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R 1的电阻为60Ω;(2)据图甲可知,当酒精浓度为0.8mg/mL 时,R 1的电阻为10Ω,则R'=R+R 1=10Ω+30Ω=40Ω;此时电路中电流:I=1240U V R ='Ω=0.3A,即电流表的示数为0.3A;(3)当电压表的示数U 1=4.8V 时,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U 2=U-U 1=12V -4.8V =7.2V,电路中的电流I 1=I 2=227.230U V R =Ω=0.24A,根据欧姆定律得:此时传感器R 1的阻值R 1'=11 4.80.24U V I A==20Ω,由甲图可知,被检测者的酒精气体浓度为0.3mg/mL >0.2mg/mL,所以被检测者属于酒驾.【答案】 (1)当被检测者未喝酒时,R 1的电阻为60Ω (2)被检测者酒精气体浓度为0.8mg/mL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3)当电压表示数为4.8V 时,被检测司机属于酒驾 例3 (2014·山东淄博)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 闭合时( ).A. A 示数变小,V 示数变大B. A 示数变大,V 示数不变C. A 示数不变,V 示数变小D. A 示数不变,V 示数变大【点拨】 ①首先分析电路,当开关S 断开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 2,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开关S 闭合后,电阻R 1和R 2组成并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②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分析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析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解析】 S 断开时,R 1被断路,电路中只有R 2,V 测电源电压,A 测总电流;S 闭合后,R 1和R 2并联,V 依然测电源电压,A 测总电流.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任何支路中的电阻,故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故选B .【答案】 B例4 (2014·湖北)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 1=3Ω,R 2=2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 的示数 ,电流表A 1的示数 (以上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V 的示数变化与电流表A 的示数变化之比等于 Ω.【点拨】 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 断开时,电路为R 1的简单电路,两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 2两端的电压;当开关S 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也是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 1测R 1支路的电流,A 测干路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不变判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两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解析】 因为开关S 断开时,电路为R 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R 2两端的电压,R 2没有连入电路,故此时电压表示数为零;两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即通过R 1的电流.所以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也是测电源的电压,故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因为电流表A 1测R 1支路的电流,所以R 1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电流表A 1的示数不变.因为电流表A 测干路电流,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A 的示数变大,且电流表A 的示数变化为支路R 2上的电流I 2.则电压表V 的示数变化与电流表A 的示数变化之比为: 2UI =R 2=2Ω.【答案】 变大 不变 2【举一反三】5. (2014·湖南娄底)电控调光玻璃能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其原理是:光照增强,光敏电阻R x 阻值变小,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降低,玻璃透明度下降,反之则玻璃透明度上升.若电源电压不变,R 0是定值电阻,如图所示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6. (2014·青海)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电压表的示数为8V,则电阻R 2的阻值是 Ω.将滑动变阻器R 1的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的示数将变 .7. (2014·四川乐山)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V,R1的阻值为Ω.图甲图乙8. (2014·青海)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的电阻R L=12Ω,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12V,R2=12Ω,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这时灯泡正常发光.(1)求电源电压和R1的阻值;(2)当开关都断开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小结】(1)在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的运用,在解决问题时,还要注意分析坐标图解决问题,应用公式时注意同一性的问题.(2)变化电路解题时其关键是滑片移动时电路变化的判断,难点是能把电压表的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转化为定值电阻阻值的变化.参考答案与解析【举一反三】1.D解析:A. 由图象可知,当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故该选项错误;B. 当电压相同时,阻值大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小,该选项错误;C. 由图象知,当电流相同时,阻值小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小,该选项错误;D. 加同样电压时,I a<I b,所以R a>R b,该选项正确.故选D.2.C解析:图象的横坐标表示电阻,纵坐标表示电流,是个反比例函数图象,因此说明: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选C.3.(1)①电流表量程选小了②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3)B解析:(1)由图乙知,电流表的指针超过满偏,说明电流表的量程选择小了;电压表的指针反转了,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的接法错误;(2)由表格中数据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变,是一定值,说明电阻不变,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3)根据串联分压的知识,当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要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B正确.4.(1)保持定值电阻R的阻值不变,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R两端的电压U,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电压的电流表的示数I,比较每次电流表的示数的变化(2)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电流值;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电流值;再改接15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解析:(1)要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需保持导体的阻值不变,改变电压,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析得出结论;(2)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需改变电阻,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并记录相应电流值,分析得出结论.5. A解析:A、B选项中的电路图,光敏电阻R x与定值电阻R0串联连接,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阻值变小,分得的电压也变小,而光敏电阻R x的阻值随光照的增强会变小,所以在光照增强时,电路中的光敏电阻R x两端的电压变小,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变大;而光照增强时,应使玻璃透明度下降;玻璃透明度在玻璃两端的电压降低时会下降;所以玻璃应与两端电压变小的电阻并联,即玻璃应与光敏电阻R x并联,所以A选项符合要求;C、D选项中,玻璃与电源并联,它两端的电压不变,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故选A.6. 10小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R2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1,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由题意可知,U=12V,I=0.4A,U1=8V,则U2=U-U1=12V-8V=4V,R2=24 0.4U VI A=10Ω.(2)当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U=IR可知,R2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7. 65解析:由左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I1=1.2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的电压:U=I1R1=1.2A×R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右图可知,I2=0.4A,U2=4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224 0.4U VI A==10Ω,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电源的电压:U=I2R1+U2=0.4A×R1+4V,电源的电压不变,1.2A×R1=0.4A×R1+4V,解得:R1=5Ω,电源的电压U=1.2A×R1=1.2A×5Ω=6V.8. (1)开关S1、S2都闭合时的等效电路图如图甲所示,此时灯泡正常发光,电源电压U=U L=12V;通过灯泡的电流:I L=1212LU VR=Ω=1A,通过R1的电流:I1=I-I L=1.2A-1A=0.2A,R1的阻值:R1=112 0.2U VI A==60Ω;(2)开关S1、S2都断开时的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根据电路图乙,由欧姆定律得:电路电流I=212 1212L U VR R =+Ω+Ω=0.5A,灯两端的电压U L'=IR L=0.5A×12Ω=6V.甲乙11。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第五单元运动和力第10课时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 记住机械运动的概念,能结合具体实例说明物体机械运动的相对性.2. 说明速度及其公式,记住其单位m/s、km/h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记住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能运用其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懂得用适当的计时工具测量时间;记住时间的国际制单位是s,记住其他常用单位及其换算关系.4.懂得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记住长度的国际制单位是m,记住其他常用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能结合生活经验粗略地估测物体的长度.1. 如图小红和她爷爷正坐在行驶的火车里,小红相对于外面的山是运动的,物理上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称为机械运动,这里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山)叫做.2. 如左下图所示竹筏在河里顺流而下,相对于树来说,撑船的人是的,小船是的;相对于船来说,人是的,树是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3. 速度是表示的物理量,如右上图所示观众是用来比较快慢的;裁判员是用来比较快慢的.4. 速度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速度的公式是,在国际制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常用单位是.5. 物体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4s内通过20m,则物体的速度是.汽车的速度是25m/s,它表示.6.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记作.7.完成以下速度单位的换算:(1)10m/s=km/h.(2)1.5min=s.(3)7200s=h.(4)6.8×108nm=m.8.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忘记了写单位,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小明的身高为1.64;一枚普通一元面值的硬币的直径大约是20;厚度约为0.2;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心脏跳动间隔时间约为1000.9.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1)会认:使用刻度尺前应该观察它的、和.(2)会放:放正,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平行,如果尺子较厚,要将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长度,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如果零刻线磨损,可用一整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3)会看:视线应与刻度尺面.(4)会读:认准分度值,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5)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和.【知识网络】某一物体对另一物体而言,相对位置的连续变动一物体对于它周围的另一个参照物保持位置不变物体运动的快慢v=st1m/s=3.6km/h【重点积累】1.改变参照物2.运动静止静止运动相对的3.物体运动快慢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4.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v=s tm/s km/h5.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5m/s汽车1s内运动的距离为25m6.0.1cm3.4cm0.08cm 3.48cm7. (1)36(2)90(3)2(4)0.688. m mm cm m/s ms9.(1)量程分度值单位(3)垂直(4)下一位(5)估计值单位考点1机械运动例1(2014·四川绵阳)汽车站并排停放着两辆大客车,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乙车仍相对地面静止,这时乙车上坐在座椅上的乘客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则该乘客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 乙车B. 甲车C. 房屋D. 树木【点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解析】乙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在向前运动了,说明乙车上人选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相对甲车位置发生了改变.故选B.【答案】B【举一反三】1.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运动,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A. 只有甲车B. 只有乙车C. 只有丙车D. 甲、丙车2. (2014·四川巴中)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江北大道上,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以大道两旁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甲、乙两车都是(填“运动”或“静止”).3.在如图中为A、B两组照片,仔细观察照片,回答下列问题.AB(1)根据A中的照片你能否判断飞机与汽车哪个在运动?(2)根据B中的照片你能否判断飞机与汽车哪个在运动?(3)由(1)、(2)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小结】解决此类机械运动的问题时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为了方便一般选择地面、树木为参照物,然后判断出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逐个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答案.考点2速度、速度的计算和直线运动例2(2014·黑龙江绥化)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m.【点拨】(1)由图象求出甲、乙的速度,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乙相对于甲的运动方向;(2)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甲、乙的路程,然后求出他们间的距离.【解析】由图象可知,v甲=15m/s,v乙=10m/s,甲乙均向西运动,由于甲的速度比乙的大,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做直线运动;因为v=st,所以s甲=v甲t=15m/s×6s=90m,s乙=v乙t=10m/s×6s=60m,经过6s甲乙间的距离s=s甲-s乙=90m-60m=30m.【答案】东30 【举一反三】4. (2014·江苏徐州)如图所示是小球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其中小球运动的参照物是,比较小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可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5. (2014·广西贺州)小贺和同学周末结伴去姑婆山游玩,来到大草坪中央,他们对着前方680m的仙姑瀑布兴奋地大声喊:“我爱你…贺州!”(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1)请计算出他们的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多少秒?(2)他们是否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小结】在解决速度和速度相关的计算题时,要明确速度的表示的意义,速度概念的引入,以及速度的变形公式及其简单计算等问题.考点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例3(2014·广西)如图,刻度尺的分值度是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点拨】要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14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14cm.【答案】13.14【举一反三】6. (2014·内蒙古呼伦贝尔)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 1mmB. 1cmC. 1dmD. 1m7. (2014·江苏淮安)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8. (2014·广东台山市模拟)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小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d的路程是cm;停表的读数是min s.【小结】(1)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特别注意:刻度尺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参考答案与解析【举一反三】1. C解析: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向南匀速运动,说明乙车相对于地面匀速向北运动.而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运动,说明甲车也在匀速向北运动且比乙车快.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运动,丙车的运动情况有三种(以地面为参照物);匀速向南运动、静止、匀速向北运动且速度小于甲车.2.静止运动解析: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江北大道上,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和乙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甲车是静止;以大道两旁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甲、乙两的位置发生变化,甲车和乙车车都是运动的.3.(1)可以判断飞机一定在运动,但不能判断汽车是否在运动;(2)能;(3)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要选定一个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通常选择地面上固定不动的物体.解析:(1)图A中,飞机和汽车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可能是飞机向图中的右方运动,也可能是二者分别向不同方向运动.所以可以判断飞机一定在运动,但不能判断汽车是否在运动.(2)图B中,出现了一个固定不动的树,汽车相对于树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汽车是静止的;而飞机相对于树在向右运动.(3)由(1)和(2)可知,要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就要选择地面上不动的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4.地面路程快解析:(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球的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球是运动的;(2)因为题目中是小球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时间间隔相同,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快.5. (1)他们的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4s;(2)他们能听到自己的回声.解析:(1)人发出的声音传到仙姑瀑布再反射回来传播的路程:s=680m×2=1360m,由v=得听到回声的时间:t=1360340/s mv m s=4s;(2)因为从发出喊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t>0.1s所以他们可以听到回声.6. A解析:由记录结果可知,倒数第二位的数字9和3所对应的毫米单位为刻度尺的分度值,即1mm.故选A.7.C解析: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此方法错误;B.刻度尺刻线一侧没有靠近铅笔,此方法错误;C.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此方法正确;D.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他整格刻线对齐,此方法错误.故选C.8.3.8534.4解析: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小球开始与3.50cm对齐,运动结束在7.3cm和7.4cm中间,估读为7.35cm,所以小球运动的路程为L=7.35cm-3.50cm=3.85cm;(2)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3”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4.4s 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4s,即停表的读数为3min 4.4s.。

2016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学案(算专题).doc

2016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学案(算专题).doc

《计算题专题》复习导学案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看,现在的计算题的计算量和计算难度都要求不高。

无论是解好哪种类型的物理题,除了掌握好一定的解题方法外,解题时审题是关键,否则将会离题万里,前功尽弃。

审题时需注意:(1)理解关键词语①光滑、不计阻力、轻质(杠杆、滑轮)②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③升高多少度,和升高到多少度;降低到,降低了④有用的功率还是总功率、功率还是效率等(2)挖掘隐含条件说到家庭电路意味着电压220V ,各用电器并联说到气压是标准大气压,意味着压强是105Pa,水的沸点是 100℃说到不计能量损失,意味着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效率是100%.说到用电器正常工作,意味着用电器上加的是额定电压。

(3)排除干扰因素物体水平移动时,不会克服重力做功,此时物体的重力就是干扰因素。

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表明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此时的“上升”、“下降”及“不同的速度”均为干扰因素。

两灯串联,甲比乙亮。

这里的“甲比乙亮”就是判断电流相等的干扰因素。

表格类题目中有很多数据,不一定都有用,要快速搜寻有用,排除干扰因素。

解答计算题的一般步骤:1、细心读题审题2、寻找解题根据3、解答和检验解计算题的一般要求:(1)要明确已知条件和相对隐含条件,确定主要解题步骤。

(2)分析判断,找到解题的理论依据。

(3)分清各个物理过程、状态及其相互联系。

(4)计算过程应正确、规范。

要正确写出有关的公式,正确代入公式中物理量的数字和单位。

能画图的可以作图辅佐解题。

解计算题应注意:单位的统一性;物理量的同体性、同时性;解题的规范性。

【计算题主要类型】一、力学综合:力学是初中物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有五个主要规律: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阿基米德原理和杠杆的平衡条件;六个重要物理量:速度、密度、压强、浮力、功和功率。

力学综合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通过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找出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熟悉计算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016年中考初中物理复习教案

2016年中考初中物理复习教案

一、声现象【考点聚焦】声现象涉及到的考点有: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声音的传播3.声速及有关计算4.乐音的三要素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

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知识结构】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原因:振动2.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3.声速:340m/s(没有特别提示的情况下都视为该速度)4.回声现象及其利用:(1)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的声音;(2)回声的区分与加强;(3)回声测距离及其它应用。

二、乐音的三要素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三、乐音和噪声1.区别:(1)从物理学角度看;(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

2.减小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方法提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

3.利用回声可求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等问题。

4.运用声音的三要素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

5.噪声的控制方法。

【对应训练】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而产生的。

2.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是反映声音的,响度是反映声音的,我们通过声音区分不同乐器是靠。

3.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第听到手表“滴答”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

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项都不同5.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见患者心跳的声音,这是由于〔〕A.听诊器能自动收集有用的声音 B.听诊器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C.听诊器减少了噪声的干扰D.听诊器靠固体传声效果好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小实验现象。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声现象第2课时乐音的特征噪声1. 说明乐音的三个特性.2. 列举出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3. 记住超声波、次声波以及它们的特点及其应用.1.如图所示齿轮在同一个轴上,但是齿轮的齿数不同,当齿轮转动时,纸片在上面时纸片振动频率,音调;纸片在下面时纸片振动频率,音调.2.如图所示把塑料泡沫球放到鼓面上,敲击鼓面时用力越大,可以看到塑料泡沫球跳动的厉害,这说明响度的大小跟声源的有关;离鼓越近,感觉声音越响,这又说明响度还跟有关.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松涛、鸟语、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让人心旷神怡,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根据声音的不同.4.在城市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在马路两旁植树种草并不完全是为了美化和遮阳,树木和草地还可以噪声,使城市安静.5.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分别是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接收处,从这三条中选择合适的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如图摩托车排气管上装消音器;(2) 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3)把噪声源放在真空环境中;(4)带上防噪声耳塞.6.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人类(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知识网络】响度音调音色振幅、频率、声源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能量高、方向性强、传播距离远、强度减弱速度慢不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波长长2000020【重点积累】1.低低高高2.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3.振动音色4.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吸收5. (1)在声源处(2)传播过程中(3)在声源处(4)接收处6. 350能考点1响度、音调、音色例1(2014·广东广州)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点拨】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和D振动的频率都比甲声波小,C振动的频率与甲相等,只有B振动的频率比甲大,所以B的音调比甲高.故选B.【答案】B【举一反三】1. (2014·山东青岛)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 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 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2. (2014·四川眉山)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A. 震耳欲聋B. 闪烁其辞C. 掩耳盗铃D. 耳熟能详3.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填“相同”或“不同”)的.如图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后两空填“响度”“声调”或“音色”)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小结】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两者有根本的区别,不要混为一谈.考点2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例2(2014·湖北十堰)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A. 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B.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 在教室周围植树【点拨】分清选项中减弱噪声途径分别是什么,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措施,与三种方法相对应即可得到答案.【解析】 A.老师讲话声音大并不会降低噪声对学生的上课的干扰,不符合题意;B.学生戴耳罩虽然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不符合题意;C.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举一反三】4. (2014·四川遂宁)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遂宁”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5.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A.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B.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差到好的顺序为.【小结】;在人耳接收处减弱.解题前先分析清楚,三者不能混淆.考点3超声波和次声波例3(2014·福建厦门)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具有较小的().A. 传播速度B. 传播能量C. 振动幅度D. 振动频率【点拨】本题首先要掌握次声波的特点,了解人耳的听觉范围.【解析】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所以次声波的频率较小.故选D.【答案】D【举一反三】6. (2014·山东济南)地震前,地下的岩石层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做出反应.如图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受到地震的动物是().A. 狗B. 猫C. 蝙蝠D. 海豚7. (2014·山东东营)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声波获得信息.【小结】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波,超声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参考答案与解析【举一反三】1. C解析:A.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振动的越慢,因此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时,需控制其它因素都不变,因此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频率越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D. 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 A解析:A.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指响度大,符合题意;B. 闪烁其词是声音时断时续,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符合题意;C. 掩耳盗铃是从人耳处减弱声音的传播,不符合题意;D. 耳熟能详是指从音色的角度区分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的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A.3.不同音色响度解析:(1)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同一种介质中,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同.(2)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辨别不同的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3)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因此蒙住双眼的小王能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4.声源处响度解析: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35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35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5. (1)机械闹钟(2)A(3)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解析:(1)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声音较为稳定,适合做实验声源;(2)A方案: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具有可靠性;B方案:靠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不是太直观,具有很大的误差,方案不适合;(3)人听不到钟声的位置与闹钟距离为L泡沫<L锡箔纸<L衣服,泡沫塑料的距离最短,说明隔音效果最好;衣服的距离最长,说明隔音效果最差,因此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差到好的顺序为: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6.A解析:因为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而图中的狗听觉频率是15~50000Hz,正是在此范围之内,所以狗会有较为明显的反应.故选A.7.次超解析: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医学中B超是利用超声波可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2016届中考物理考点解读复习导学案2

2016届中考物理考点解读复习导学案2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透镜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提示】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①遮住凸透镜一部分,成像性质不变,像变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提示】当没有给出凸透镜焦距时,可利用太阳光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眼睛和眼镜1.眼睛与照相机2.近视眼和远视眼 ,近处模糊眼球前后方向太在视网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对比2.视角(1)定义: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叫视角.(2)影响因素:视角与物体本身的________及物体和人眼之间的________有关.命题点1透镜(2014·曲靖)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________镜,使太阳光________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其规律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焦点处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沿直线传播.1.(2015·岳阳)根据已给出的入射光和出射光,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2.(2015·毕节)画出图中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命题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2015·曲靖)物体距凸透镜30 cm时,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刚好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cm;若将此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被放大的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________ cm.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关注两个位置:“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3.(2015·莱芜)有一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 cm的地方,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现将物体移到离透镜10 cm的地方,移动另一侧光屏,在光屏上能呈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不成像4.(2015·齐齐哈尔)小军同学利用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做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中当光屏距凸透镜18 cm时,会在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_(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5.(2015· 哈尔滨)小聪用凸透镜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此时课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在此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___,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像.命题点3眼睛和眼镜(2015·乌鲁木齐)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该同学是()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区别:①近视眼是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成像于视网膜之前;②远视眼是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成像于视网膜之后;③视力矫正: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远视眼佩戴凸透镜.6.(2015·烟台)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A.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7.(2015·莱芜)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摸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远视镜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8.(2014·云南)请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能矫正该眼睛视力的透镜.命题点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操作、规律总结、规律应用,属于探究和验证规律的实验.(2014·昆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三班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全班分成7个小组,使用焦距都是10 cm的凸透镜做实验.最后,老师将各组实验的结果画在了图中,图中1和1′、2和2′…7和7′分别表示实验时各组的物和对应像的位置.请你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光具座水平放置,位于光具座上的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该处于____________;(2)从________两组可以看出,当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________立的、________的实像;(3)从6、7两组可以看出,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与物在________侧,且像是________立的;(4)由图可知成实像时,当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则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____(填“大”或“小”).点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在一倍焦距外,物体越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像不断变大,像距也不断地增大.在一倍焦距内,所成像为虚像,物体越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像越小,像距也变小.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成等大倒立实像,像也在两倍焦距处,此点可以用来测凸透镜的焦距.(5)在上题的基础上,若将一个不透明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________(填“能”或“不能”).(6)实验时,第1小组同学按要求调整好了实验装置,可是无论如何移光屏都找不到烛焰的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小华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发生折射时,光路具有________.(8)实验结束后,小华拿来一只眼镜镜片放在上图的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镜片是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一、选择题1.(2015 ·泰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 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 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 cm B.6 cmC.7 cm D.12 cm2.(2015·深圳)把一瓶矿泉水放在物理课本前,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光学设备中,成像性质与它相同的是()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近视眼镜3.(2015·云南)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B.蜡烛在距透镜2倍焦距以内C.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D.蜡烛靠近透镜,光屏应远离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4.(2015·武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 cm 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 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5.(2015·河南)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C.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D.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二、填空题6.(2015·昆明)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8 cm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小明站在平面镜前 2 m,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距平面镜________ m.7.(2015·丹东)如图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cm的位置.当他将手臂伸直,用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时,他所看到的是倒立的、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8.(2014·株洲)图中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________(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填“放大镜”或“投影仪”).9.(2015·陕西)如图是某摄影师抓拍的一滴水珠下落到水面瞬间的照片.水珠后方的人通过水珠成________、缩小的实像,此时水珠相当于________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虚”或“实”)像,此时水面相当于________镜.三、作图、实验探究题10.(2015·盘锦)如图所示,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11.(2015·东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甲(1)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填“上”或“下”)调整.(2)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5 cm处,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倒立、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3)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 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图乙所示.乙①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考点解读考点1 厚薄薄厚会聚发散考点2 高度中央同一高度一倍焦距以内暗像反考点 3 1.晶状体视网膜焦距 2.厚强薄弱长短前后考点4 大小距离各个击破例1凸透会聚题组训练 1. 2.例215 15题组训练 3.D 4.缩小照相机(摄像机) 5.一倍焦距以内虚例3 A题组训练 6.B 7.C 8.实验突破例(1)同一高度(2)1、2 倒放大(3)同正(4)靠近小拓展训练(5)能(6)烛焰离焦点较近,成的像超出了光具座的长度(7)可逆性(8)凹近视整合集训1.D 2.A 3.D 4.A 5.C 6.缩小27.小于缩小8.望远镜放大镜9.倒立凸透虚平面10.11.(1)下(2)放大实(3)①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成像稳定、形状直观、亮度高、减少污染等②便于比较像的大小。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光现象第3课时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1. 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运用这一知识对简单的生活、自然现象进行初步分析.2. 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3.0×108m/s.3.说出光的反射现象,能在具体事例中区分出漫反射和镜面反射.4.说明“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能准确描述光的反射定律的基本内容,并能作出相应的光路图.5.说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过程,解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源:能够的物体.非光源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 、、在同一平面内, 和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入射角.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平面镜成像原理: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像与物体的大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和像关于平面镜.1. 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发光的水母、萤火虫它们都是光源,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是,月亮不是,我们能看见光源是由于发光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2. 如图所示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填“等于”“大于”或“小于”)这个速度.3.如图所示在激光的引导下,进行挖掘隧道,这是应用了,用这个知识还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很多现象,如小孔成像,像是实际光线透过小孔会聚在光屏上,所以成的是(填“实”或“虚”)像.4.如图所示光射到物体表面的时候,被物体表面,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5.如图所示是光的反射光路图,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NO是.其中∠2是角,∠3是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2∠3.6.一束与镜面成3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是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度.7.使入射光线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反射光线将逆着原来的方向反射出去,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8.如图所示平行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经过反射后反射光线仍然是的,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是因为黑板发生反射的缘故.上课时,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黑板上的字,这时发生的是反射,根据这个知识,我们认为电影院的幕布应该是(填“光滑”或“粗糙”)的.9.平面镜成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和物体的连线和平面镜.像(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显示出来,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10.某同学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的像高是m,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m.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1m,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m,他的像高为m.【知识网络】同一种均匀直线理想模型3×108镜面反射漫反射自身发光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等于可逆反射虚虚相等等于对称【重点积累】1.都能够发光光源眼睛2.同种均匀介质3×108小于3.光的直线传播实4.反射回去5.AO OB法线入射反射=6. 601207.传播可逆8.平行镜面漫粗糙9.等大、虚等于垂直不能光的反射10. 1.71.50.51.7考点1光源、光的直线直线传播例1(2014·浙江宁波)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点拨】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解析】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半透明薄纸相当于光屏,因此半透明的薄纸应该放在圆筒的B端;当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时,光屏上的像将变大.【答案】B变大【举一反三】1. (2014·宁夏模拟)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 水母B. 萤火虫C. 月亮D. 发光的霓虹灯2. (2014·广西贺州)如下页图所示的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 插入水中的铅笔B. 自行车尾灯C. 树荫下圆形光斑D. 水中“倒影”3. (2014·辽宁盘锦一模)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三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2)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小结】影子、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而小孔所成的像的性质是倒立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或等大的,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由物体形状决定.考点2光的反射例2(2014·黑龙江)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透过树丛的光B. 海市蜃楼C. 手影D. 水中倒影【点拨】光的反射是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遇到物体反射回来的现象;光的折射是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的现象.【解析】 A.透过树丛的光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不符合题意;C.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举一反三】4. (2014·广西柳州)如图所示的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B. 白光通过三棱镜C. 手影的形成D. 水中倒影5. (2014·湖南怀化)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的两种反射,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物理课本上的文字是光的反射,而大城市高层建筑安装整体玻璃造成光污染是属于光的反射.6.勇勇同学在家里的一间黑暗房子里做了有关光反射的探究实验,他首先在黄色的桌子上放了一张试卷大小白纸,然后再在纸上面放了一块小平面镜,最后他打开手电筒正对平面镜,请你和勇勇同学一起在旁边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结果发现了以下现象:(1)镜子是(填“亮”或“暗”)的,理由是.(2)白纸是(填“亮”或“暗”)的,理由是.(3)桌面是(填“亮”或“暗”)的,理由是.(4)按亮到暗依次排列是、、.【小结】解答此题要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平面镜成像,成因是光的反射.②光的折射现象.由物体发出的光透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光路发生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③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镜面反射是平行光线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射向了某一处方向,而漫反射是由于物体表面粗糙时,反射光线的方向变得是向各个方向反射.不要误认为镜面反射一定是亮的,要看镜面反射的光是否进入人眼,如果不进入人眼,反而比漫反射更暗.考点3光的反射定律例3(2014·北京东城区一模)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使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1)若将入射光线EO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反射光线OF将会沿着(填“顺”或“逆”)时钟方转动;当光线EO与平而镜夹角为30°时,则反射角为°.(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点拨】要解决此题,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析】(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在入射点与界面垂直的直线叫做法线; 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夹角叫反射角;图中∠NOF是反射角;当光线EO与平而镜夹角为30°时,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当入射光线EO逆时针转动,会使入射角增大,而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同样会增大,则反射光线OF会顺时针转动;(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这时的入射角为原来的反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时的反射角为原来的入射角,所以会发现光线原路返回,也就是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答案】(1)顺60(2)可逆【举一反三】7.(2014·山东临沂)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B.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8. (2014·湖北黄冈)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9. (2014·辽宁本溪)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入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1)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2)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3),他(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小结】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了解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在入射点与界面垂直的直线叫做法线; 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夹角叫反射角.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互换进行实验,观察反射光线与原来入射光线的关系得出结论.考点4平面镜成像例4(2014·内蒙古包头)同学们利用玻璃板,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a、b,水平桌面等器材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他们发现实验桌上放有2mm厚的玻璃板A,5mm厚的玻璃板B.为了减小误差,实验时,应选择玻璃板作为实验器材.(2)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移动,它所成像的大小将.(3)在某次实验中,把蜡烛a放到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点拨】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来解决此题.【解析】(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2)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不会变化.(3)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能是因为玻璃板和桌面没有垂直放置.【答案】(1)A(2)不变(3)玻璃板和桌面没有垂直放置【小结】本题考查了两种作图法,即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特点和光的反射原理.两种作图法结合在一起进行作图,在中考中经常考查.【举一反三】10. (2014·山东菏泽)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A.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C.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D.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11. (2014·四川自贡)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M,桌面上的小球按图示方向滚动.要使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A. 90°B. 60°C. 45°D. 30°12. (2014·湖南怀化)如图所示,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在镜MN中所成的像.13. (2014·山东聊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郑能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玻璃板中观察到了蜡烛A的像.甲乙(1)为了探索像和物的大小关系,他拿出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则蜡烛B (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直至看上去,由此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相等.(2)郑能同学还得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据此,用图乙所示方法测视力时,镜中视力表的像到人的距离为m.【小结】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是光学部分重要的实验之一,是中考题中的热点之一,解答此类题目需紧扣平面镜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物距大小无关.对于这一点与我们平时观察到的“近大远小”似乎有出入,这是人的视角造成的,要注意不要弄错.参考答案与解析【举一反三】1. C解析:水母和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不符合题意;发光的霓虹灯是人造光源,不符合题意;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在晚上才比较亮,不是光源,符合题意.故选C.2. C解析:A.插入水中的铅笔,变得弯曲,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自行车尾灯由相互垂直的小平面镜组成,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树影下的光斑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水中的倒影,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3. (1)倒立光的直线传播(2)太阳解析:(1)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倒立实像,所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和灯丝倒立的像;(2)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4. D解析:A.放在水中的笔看起来向上弯折,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B.白光通过三棱镜,属于光的折射原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D.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5.漫镜面解析: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物理课本上的文字是光的漫反射的缘故,光可以反射到各个方向;阳光照在建筑物外墙的玻璃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到比较集中的方向上,造成了光污染.6.(1)暗镜子发生了镜面反射(2)亮白纸发生了漫反射(3)亮桌面发生了漫反射(4)白纸桌面镜子解析: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所以光线会集中在竖直方向,所以从侧面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而白纸、桌面发生漫反射,镜子发生镜面反射.镜面反射的光几乎没进到人眼,而漫反射的光有一部分进入人眼,所以白纸、桌子比镜子亮;由于白纸反射所有光线,而桌子只反射黄色光线,因此经白纸反射后的光线进入人眼要多;故按亮到暗依次排列是白纸、桌面、镜子.7. C解析: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则入射角为90°-15°=75°,所以反射角也为75°,所以A说法错误;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也增大5°,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10°,所以B说法错误;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所以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靠近法线,所以C说法正确;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D 说法错误.故选C.8.如图所示9. (1)B(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不能解析:(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2)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如果实验中硬纸板放得没有与平面镜垂直,稍有倾斜,则当入射光贴着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后,法线将会不在硬纸板上,所以在硬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10. A解析:因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距与像距相等,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此人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必然随之变小,所以可判断选项A正确,D错误;因为平面镜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所以可判断选项C、D错误.故选A.11. C解析:根据题意,小球水平向右运动,小球的像竖直向下运动,所以小球到达A点时,像也到达A点,所以平面镜应过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交点A;根据题意,当小球在图示中的B点时,像点在竖直方向的C点,平面镜过BC连线的中点D;平面镜一定在AD连线上,其中,BD=CD,AD⊥BC,AD是∠BAC的角平分线,又∠BAC=90°,∠BAD=45°,如图所示.所以题中的夹角α=45°.故选C.12.如图所示13. (1)不需要与A的像完全重合(2)4.6解析:(1)将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蜡烛B不需要点燃,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2)如图所示,大括号所指示部分为所求距离:视力表与镜距离为2.5m,视力表的像离镜距离也为2.5m,即视力表与它的像的距离为2.5m+2.5m=5m,又由于人在视力表前0.4m,所以人离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5m-0.4m=4.6m,即人离视力表的像距离为4.6m.。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第九单元电路初探欧姆定律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第23课时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1. 说出欧姆定律测电阻的原理,并能设计电路测出小灯泡的电阻.2. 懂得生活中安全用电的常识,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3. 列举电路中电流过大原因,判断常见的电路故障.4. 说出家庭电路的构造和保险丝的作用,能用测电笔判别火线、零线和家庭电路的故障.1. 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原理是,如果测出了通过小灯泡中的电流I,它两端的电压U,那么它的电阻R=.2.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3.经验证明,只有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家庭电路的电压是V,远远超出了安全电压,一旦发生触电,很可能有生命危险.4.人们把正常接通的电路叫,此时用电器才能够工作;如果电路没有接通,用电器就不能工作,这种电路为;而当电路中的电流不经用电器,与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时,我们就说电源,这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很大,会造成电源损坏;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火灾.【知识网络】 欧姆定律 设计电路、连接仪器、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测几组电流电压值,画电流电压关系图并比较分析 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负载 测电笔区分火线与零线、保险丝保护电路【重点积累】 1. 欧姆定律U I 2. 如图所示 3. 不高于36 220 4. 通路断路 短路考点1 伏安法测量电阻例1 (2014·江苏南京)图甲是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图,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20Ω 1A ”,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约为10Ω.甲乙丙(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完成实物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 端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2)正确连接电路后,若甲图中导线a 内部断路,其余均完好,闭合开关,观察两只电表的示数,发现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则R x 的阻值为 Ω.【点拨】(1)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测量两端电压,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测量电路电流,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的方法串联在电路中,改变电路电阻;(2)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时测量电源电压;电路断路时,电流表示数为0;(3)读取电压表、电流表示数时,首先明确电表选择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对刻线相垂直;已知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利用R=UI得到电阻.【解析】(1)已知电源电压由两节干电池提供,即U=3V,待测电阻在10Ω左右,所以电路最大电流为I最大=310U VR=Ω=0.3A,即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要使滑动变阻器滑片向B端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需要连接A接线柱.电路连接见答案;(2)正确连接电路后,若甲图中导线a内部断路,其余均完好,闭合开关,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显示的是电源电压;由于电路断路,没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所以电流表无示数;(3)由(1)知,电压表选择的是0~3V量程,对应的分度值为0.1V,此时的示数为2.4V;电流表选择的是0~0.6A量程,对应的分度值为0.02A,此时的示数为0.3A;待测电阻的阻值为R=2.40.3U VI A==8Ω.【答案】(1)(2)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3)8【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不可以测出未知电阻R x的电路是().2. (2014·四川成都武侯区一模)初中阶段电学实验中使用电表时,一般忽略电流表的电阻值,而认为电压表的电阻十分大,实际上,电流表的电阻值较小,电压表的电阻值较大.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接法.设被测电阻的阻值为R x,电压表的电阻为R V,电流表的电阻为R A.则按图甲接法测出的电阻数值为R x1=,按图乙接法测出的电阻数值为R x2=.(用R x、R V、R A表示)3. (2014·湖南怀化)如图所示,是一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连接的一个实物图,所用的小灯泡标有“2.5V”字样.(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填“断开”或“闭合”)状态.(2)测小灯泡电阻的原理是.(用公式表示)(3)请指出电路连接中的不恰当之处:①;②.(4)电路正常后,他们分别测出了小灯泡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如下: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大小约为Ω②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其原因是.【小结】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R=.在测量电阻时,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而用不同方法测量待测电阻阻值,其中利用串联电路特点应用等效法测量电阻阻值时,应该保持电阻和电阻电阻两端电压相同.考点2安全用电例2(2014·云南)下列情况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是().A. 火线断路B. 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线C. 使用大功率家用电器D. 发现高压输电线掉落地面时,不可走近,应立即设立警示牌,并通知电力部门抢修【点拨】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电流达到8~10mA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达到一定程度,发生触电事故.【解析】 A. 火线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不会发生触电事故;B. 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线,因此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不会发生触电事故;C. 使用大功率家用电器,如果电线不超负荷,就不会引发线路烧毁,不会发生触电电事故;D. 对于高压带电体,我们应当采取的措施是必须远离高压带体,如发现有高压输电线落在或靠近地面,不可走近,应立即设立警示牌,并通知电力部门抢修,故D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举一反三】4. (2014·内蒙古通辽)下面图示情况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的是().A. 甲、乙B. 甲、丙C. 乙、丙D. 甲、丁5. (2014·内蒙古赤峰)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原则的是().6. (2014·广东梅州)家庭电路中,电冰箱、电饭煲、日光灯等家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联,其中电饭煲是利用电流的工作的.如图所示的A点是灯头接导线的螺丝(灯丝完好),当电路中的开关S断开时,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手接触电路中的A点(填“会”或“不会”)触电.7. (2014·广东茂名)小明家买了新房,他为自己房间安装一盏照明灯和一个插座,如图是他设计的电路.图中虚线框1和2是电灯或开关的位置,则开关应装在方框中.安装完毕后,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测试d、e、f点时,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则电路的故障为.当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着火时,必须先电源,然后再救火.8. (2014·黑龙江牡丹江)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插座、电灯和开关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电,不要把衣服挂在电线上和用湿手拨开关,雷雨时不要在树下避雨.(2)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参考答案与解析【举一反三】1. D 解析:A. 开关S 闭合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测量R x 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求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I=U R 求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通过R x 电流等于通过定值电阻电流I x ,根据R x =xxU I 求出电阻,故A 正确;B. 由电路图可知,当S 断开时,电路为R 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求电源的电压;当开关S 闭合时R 0、R x 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通过R 0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求通过R x 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即可求出R x 阻值,故B 正确;C. 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 闭合时,电路为R 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当开关S 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的总电阻,再根据电阻的串联求出R x 阻值,故C 正确;D. 由电路图可知,无论开关闭合还是断开,电压表始终测电源的电压,即无法测出或间接得出R x 两端的电压,故此电路图不能测出R x 阻值,故D 不正确.2. R x +R A V x V xR R R R + 解析:甲图,电阻R x 和电流表R A 串联是被测量的电路,电压表测量电阻R x 和电流表R A 串联的总电压,电流表测量电阻R x 和电流表R A 串联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的测量电阻值是电阻R x 和电流表R A 串联总电阻,所以R x 1=R x +R A .乙图,电阻R x 和和电压表R V 并联是被测量的电路,电流表测量R x 和电压表R V 并联的总电流,所以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的电阻测量值是R x 和电压表R V 并联的总电阻.所以R x 2=V x V xR R R R +. 3. (1)断开 (2)R=U I(3)①滑动变阻器接线柱接错 ②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4)①10.4 ②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温度升高,而小灯泡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因而电阻是变化的解析:(1)实物未连接好,并且不确定电路没有发生短路的情况下,开关必须是断开的,防止烧坏电路元件;(2)测小灯泡电阻的原理是R=U I;(3)电路连接中的不恰当之处有①滑动变阻器接线柱接错;②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4)①小灯泡正常工作时额定电压2.5V,额定电流为0.24A,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大小约为R=2.50.24U VI A=10.4Ω.②灯泡电压升高,灯丝电阻增大.其原因是灯泡电压增大,电流增大,灯泡的功率增大,灯丝温度升高,灯丝电阻增大.4.B解析:人体触电,原因是有电流流过,形成通路.人体为导体,一边与火线相接,一边与零线相接或与大地相接,都会形成通路,图甲、丙中有电流流过人体,会触电,图乙、丁中没有电流流过人体,不会触电.故选B.5.D解析:A. 雷雨天里,大树也是很好的导体,电流会沿大树传到大地,所以雷雨天千万不要在大树下避雨,故A错;B. 小孩用手指直接插入插座的孔内,直接接触火线而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B错;C. 因为湿抹布是导体,当用湿抹布接触带电体时,可能会使电源通过人体与大地形成通路,使人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C错;D. 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都使用三孔插座,是由于这些用电器的外壳是金属,金属是导体,当用电器漏电时,会使金属外壳带电,若接上地线,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而防止了触电事故的发生,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D正确.故选D.6.并热效应会解析:家庭电路中,电冰箱、电饭煲、日光灯等全部并联,各用电器都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而且互相不影响.电饭锅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断开开关,A处还和火线相连,接触A点,相当于接触火线,因此会发生触电事故.7. 1零线断路切断解析:(1)保险丝接在火线上,开关应接在灯与火线之间.因此开关应接在1处.当用测电笔分别测试d、e、f点时,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说明火线上有电,而零线处不该亮,但也亮了,说明通过电灯、开关与火线相通了,故零线断路.(2)家用电器失火,导线的绝缘皮烧坏,用电器漏电,此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再救火.8.如图所示。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第八单元机械能内能能源第19课时比热容热机能的转化和守恒1. 说出比热容的概念,能利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2. 能运用公式Q=cm(t2-t1)进行简单的计算.3.说出热机的工作过程及特点,会判断热机是哪一个工作冲程.4.说出热值的定义和物理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5.说出热机的效率,列举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6.说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其意义是.2.培育秧苗时夜间多灌一些水,是利用水的特性,使秧田的温度不致太低,起到保护秧苗的作用.3.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式中Q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单位是焦(J);c表示物质的,单位是J/(kg·℃);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是;(t2-t1)表示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1kg水从20℃开始加热到100℃,吸收的热量为J;如果将水倒掉一半,它的比热容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比热容和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量(填“有关”或“无关”).5.热机是把能转化为能的机器.6.如图内燃机工作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冲程、冲程、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冲程中,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做功次.7.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如图活塞向上运动,此冲程是,将能转化为能;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将能转化为能.8.热值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的物质的热值一般不同.完全燃烧3kg无烟煤放出的热量是J.(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9.热机中燃料燃烧所释放能量的主要走向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损失能;由于机械转动等,克服摩擦损失能;机械传热要损失一部分能;废气排出带走一部分内能;真正转化为对外做有用功的能量.10.一台内燃机运行时各种能量损耗大致为:汽缸散热损失占25%,废气带走的能量占30%,摩擦等机械损耗占10%,则它的机械效率为.11.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是:首先要减少燃烧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其次是要尽量简化机械转动部分,选用优良的润滑材料减小,以减少机械能损失,热机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排放的和.12.指出下列各现象中能的转化或转移情况:(1)钻木取火.(2)摩擦起电.(3)晒太阳取暖.(4)电水壶烧水.【知识网络】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完全燃烧1kg(1m3气体)的物质释放的热量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η=QQ有用总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重点积累】 1. 1kg 的水温度在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4.2×103J 2. 比热容较大 3. cm (t 2-t 1) 热量 比热容 千克(kg) 4. 3.36×105 不变 无关 5. 内 机械 6. 压缩 做功 一 7. 压缩 机械 内 内 机械 8. 1.02×108 9. 化学 机械 内 10. 35% 11. 减少热机工作中的各种能量损失 摩擦 烟尘 废气 12. (1)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4)电能转化为内能考点1 比热容例1 (2014·江苏盐城)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表,并在图乙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甲乙(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 相同.(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4)沙子在1.0~1.5min 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 .(5)小明再用50g 水和100g 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 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Δt 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g 水和100g 水的Q-Δt 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 Δt.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 值与对应水的 之比相等.【点拨】 (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2)为了使水和沙子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实验中,要用两个火焰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沙子加热;(3)在图象中找出表格中的数据所对应的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4)沙子受热不均匀,会导致沙子的温度变化不均匀.(5)根据Q=cm Δt 可知,Q=k Δt 中的k=cm ,据此推导得出结论.【解析】 (1)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20”在“10”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18℃.(2)小杰选用了两个火焰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沙子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水和沙子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3)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4)由于沙子在1.0~1.5min 内受热不均匀,会导致沙子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5)根据Q=cm Δt 可知,Q=k Δt 中的k=cm ,则有k 1=cm 1,k 2=cm 2,因为1122k cm k cm =,所以1122k cm k cm =,即这两条直线的k 值与对应水的质量之比相等.【答案】 (1)18 (2)吸收的热量 (3)图象如图 (4)沙子受热不均匀 (5)质量【举一反三】1. (2014·江苏南京)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A.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 100g 水的比热容是50g 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 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2. (2014·吉林长春)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2)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沸点是℃.(3)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倍.3. (2014·山东烟台)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明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定了两个方案:a.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b.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2)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3)从两个方案中任选一个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小结】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有两种办法:(1)让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时间就表示了吸收热量的多少),看温度的变化值,温度变化值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2)将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不同,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力强.考点2热值、热量的计算例2(2014·辽宁鞍山)某家庭需要将50kg、10℃的水加热到50℃作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求:(1)把50kg、10℃的水加热到50℃需吸收的热量;(2)0.8kg的煤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点拨】(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和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2)知道煤气的质量和煤气的热值,利用Q放=mq计算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水吸收的热量是有用的能量,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总能量,利用效率公式求燃气灶烧水的效率.【解析】(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50kg×(60℃-20℃)=8.4×106J;(2)0.8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0.8kg×4.2×107J/kg=3.36×107J;(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η=678.410100%100%3.3610Q JQ J⨯⨯=⨯⨯吸放=25%.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8.4×106J;(2)0.8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36×107J;(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25%.【答案】(1) 8.4×106J(2)3.36×107J(3)25%【举一反三】4. (2014·湖南邵阳)某热水器内装有100kg的水,将这些水从20℃加热到70℃,水吸收的热量为[已知c水=4.2×103J/(kg·℃)]().A. 2.1×106JB. 2.1×107JC. 8.4×106JD. 8.4×107J5. (2014·黑龙江绥化)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乙液体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乙液体是水,那么质量为500g,初温为20℃的乙液体吸收1.89×105J的热量,乙液体的温度升高了℃(气压为一标准大气压).6. (2014·湖北宜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其原理是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在埋置于地面以下填充层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面以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一种供暖方式(如图所示).(1)某房间一段时间内循环流动的水质量为1000kg,进水温度为55℃,出水温度为40℃.这段时间里水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2)“水地暖”以水为媒介,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请具体说明为什么要利用这一特性.【小结】吸热公式Q吸=cmΔt、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放=mq、效率公式η=QQ吸放,在计算时单位要采用国际单位,由于数据太大,计算时采用科学计数法,可以减少计算错误.考点3内燃机、热机效率例3(2014·江西南昌)某汽车的最低油耗可达0.2kg/(kW·h).最低油耗是指燃烧最少的汽油获得最大有用功的能量.[温馨提示:0.2kg/(kW·h)表示获得1kW·h的能量需要消耗0.2kg 汽油].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请你通过这些数据写出判断该汽车发动机最高效率的办法.【点拨】根据Q=mq计算出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即为总功,W=1kW·h=3.6×106J得出有用功,再可根据机械效率的概念计算出机械效率.【解析】Q总=mq=0.2kg×4.6×107J/kg=9.2×106J,W有用=1kW·h=3.6×106J,η=663.610100%100%9.210JWQ J⨯⨯=⨯⨯有用×100%≈39%.【答案】39%【举一反三】7. (2014·江苏扬州)下列关于“热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通过技术改进,热机效率可达100%B. 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热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沸点高D. 火箭发动机属于热机8. (2014·贵州黔东南)如图所示为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某一冲程的示意图,此图是冲程,有一种单缸汽油机在原有四冲程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冲程,成为六冲程汽油机,也就是在原有四冲程汽油机完成排气冲程后向气缸内喷水,水在气缸内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这种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六个冲程,做功次,这种汽油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9.一天,小明乘坐他爸爸的汽车走亲戚,他从公路交通牌上看到,汽车在一段平直的路段上行驶了5km,这段路程内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所示位置.已知他们家的汽车以100km/h匀速行驶100km的耗油量是6.0L,所加汽油是93#汽油(该汽油的热值约为4.5×107J/kg,密度约为0.7×103kg/m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30%.问:(1)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耗油量是多少千克?(2)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瓦特?(3)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大?10. 提高热机效率是“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汽油机的效率从η1=30%提高到η2=36%,那么一辆轿车在汽油机效率为30%时,消耗一定质量汽油,能够在平直道路上匀速行驶10km;当效率变为36%后,在相同道路情况下,以相同速度匀速行驶,并消耗相同质量汽油的情况下,能够行驶多少千米?【小结】 在计算热机效率时,要注意燃烧燃料产生的热量为总功,而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有效功,因此效率公式为η=1W Q. 考点4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例4 (2014·江苏扬州)小明对“能源可持续发展”这一章进行了总结性反思,其中正确的是( ).A. 能量是守恒的,不会有能源危机B. 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C. 核电站不会产生任何污染D. 太阳能只能转化成电能和内能【点拨】 (1)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或转移,但转化后的能源不一定能被利用;(2)能量在转化中具有方向性,即由电能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全部转化成电能;能量的传递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但不能够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故能量的转移也是有方向性的;(3)核电站的建设与运行若有疏漏会造成环境污染,其主要危害在于核燃料和核废料都具有放射性;(4)太阳能的利用方式有多种,①直接被物体吸收转化为内能,如太阳能热水器;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如植物的光合作用;③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如太阳能电池等.【解析】 A. 能量在使用中发生转化和转移,总量是不会变化的,但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会发生危机,所以A 说法错误;B. 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是具有方向性,所以B 说法正确;C. 核电站的建设与运行若有疏漏会造成环境污染,核废料具有放射性,所以C 说法错误;D.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有多种,可以转化为内能,化学能,电能等,所以D 说法错误.故选B .【答案】 B【举一反三】11. (2014·四川巴中)关于能源利用说法中正确的是().A. 煤、石油、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资源B. 风能、太阳能是绿色能源应大力开发利用C.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D. 火箭发射利用的燃料是液态氢,是因为它含有的热量多12. (2014·广东佛山)如图所示,关于能源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A.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B. 地热能属于化石能源C. 工厂燃烧的煤属于二次能源D. 大亚湾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13. (2014·江西南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到其他物体,在这些变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你熟悉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各举一例).14.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因摩擦将能转化为地面、轮胎和空气的.转化后,这些能将无法再自动转化为使汽车行驶所需要的能量,这种现象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性,但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小结】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并且判断能量转化方式是转移还是转化.参考答案与解析【举一反三】1.C解析:A. 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但比热容不同,说明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此选项错误;B.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一定时,比热容一定,与质量大小无关,此选项错误;C.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由于铜的比热容较小,由公式Δt=Q cm知,铜块温度变化较大,此选项正确;D.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冬天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与水的比热容大小无关,此选项错误.故选C.2. (1)质量(2)等于60(3)2解析:(1)要研究两种液体的吸热本领,应控制两个烧杯中所装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质量相等;(2)根据图象可知,加热10min,甲的温度变化量大于乙温度的变化量,甲吸收的热量等于乙吸收的热量;根据图象可知,当甲加热到60℃时,甲开始沸腾,并且温度保持60℃不变,因此甲液体的沸点是60℃;(3)根据图象可知,甲加热10min温度的变化量等于乙加热20min温度的变化量,即Q甲=12Q乙,Δt甲=Δt乙,并且m甲=m乙;由Q=cmΔt可,Q c m tQ c m t⨯⨯∆=⨯⨯∆甲甲甲甲乙乙乙乙即111211cc⨯⨯=⨯⨯甲乙由则c乙=2c甲.3.(1)天平(2)加热时间(3)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设计表格如图.表1: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表热量就是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3)①探究与物质的种类的关系,要控制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和质量相同,然后比较需要加热时间的长短,若加热时间相同,说明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种类无关,若加热时间不同,说明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②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升高温度的高低,若相同,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相同,若不相同,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不相同.4. B解析:Q吸=cmΔt=4.2×103J/(kg·℃)×100kg×(70℃-20℃)=2.1×107J.故选B.5.小于80解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内,液体甲温度变化量大,则甲液体温度升高较快;而两个加热器相同、加热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公式Q吸=mcΔ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快的液体比热容小,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2)根据Q吸=cm(t-t0)得:t=Qcm吸+t=1.89×()1.891054.2103/0.5JJ kg kg⨯⨯⨯℃×103J/(kg·℃)×0.5kg+20℃=110℃>100℃,则乙液体的温度升高到100℃,Δt=100℃-20℃=80℃.6.(1)水释放的热量:Q=cm(t-t0)=4.2×103J/(kg·℃)×1000kg×(55℃-40℃)=6.3×107J;(2)由热量公式:Q=cmΔt可知,由于水的比热容c较大,在温度变化量Δt一定时,相等质量的水释放的热量较多.7.D解析:A. 无论科技如何发展,热机的效率可以提高,总存在摩擦、要做额外功,效率一定不会达到100%,此选项错误;B. 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此选项错误;C. 热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此选项错误;D. 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火箭属于热机,此选项正确.故选D.8.压缩2提高热机的效率(节约能源).解析:①图中的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②比原有的四冲程汽油机多做一次功,因此六冲程中共做功两次,因为是利用排气冲程后的余热,所以大大的提高了热机的效率,节约了能源.9. (1)汽车在经济耗油量下行驶5km 实际用油V=6100L km×5km =0.3L =3×10-4m 3;由ρ=,得消耗汽油的质量:m=ρV=0.7×103kg/m 3×3×10-4m 3=0.21kg;(2)这段时间内消耗的汽油释放的总热量为Q=4.5×107J/kg ×0.21kg =9.45×106J,汽车发动机做的功为W=Q×30%=2.835×106J,由v=s t ,得汽车行驶5km 所用的时间:t=5100/s km v km h==0.05h =180s,发动机的实际功率:P=62.83510180W J t s⨯==1.575×104W;(3)由W=Fs ,地汽车发动机牵引力:F=62.835105000W J s m⨯==567N,由于汽车匀速运动,由力的平衡可知,汽车行驶中受到的阻力等于发动机牵引力,所以阻力f=F=567N .10. 12km 解析:设汽油的热值为q ,汽油的质量为m ,汽车的牵引力为F (汽车两次都是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等于摩擦力,而摩擦力不变,所以牵引力不变),热机效率为30%时汽车行驶的距离为s 1,热机效率为36%时汽车行驶的距离为s 2,则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mq ,热机效率为30%时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W 1=Fs 1=F×10km,热机效率为36%时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W 2=Fs 2,根据题意得:η1=1W Q ,则W 1=Qη1⇒F×10km =mq×30%,①,η2=2W Q,则W 2=Qη2⇒Fs 2=mq×36%,②由于①式和②式中的F 、m 、q 都相同,所以用①②可得236%1030%s km =,解得s 2=12km .11. B 解析:A. 煤、石油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无法在自然界中再次产生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所以A 错误;B. 风能、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使用起来环保无污染,所以B 正确;C.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所以C 错误;D. 火箭发射利用的燃料是液态氢,是因为它的热值高,所以D 错误.故选B .12. A 解析:A. 太阳能取之不尽属于可再生能源,所以A 说法正确;B. 地热能属于天然能源,所以B 说法错误;C. 煤炭是一次能源,所以C 说法错误;D. 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所以D 说法错误.故选A .13. 转化 转移 太阳能 石油解析: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煤和石油是动植物体经过亿万年的时间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是在开采石油的同时得到的,也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的得到,是可再生能源.14.机械内能方向不变解析: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因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地面、轮胎和空气的内能.转化后,这些能将无法再自动转化为使汽车行驶所需要的能量,这种现象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但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第五单元运动和力第11课时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1.记住力的定义、力的单位N;说出力的三要素,说出力的作用效果;会画物体受力的示意图.2.说出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3.说出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与质量间的关系式G=mg、重力的方向等.4.说出滑动摩擦力,说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间的关系;说明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5.经历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能正确说明牛顿第一定律.6.懂得什么是物体的惯性,懂得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7.懂得二力平衡条件;能在具体问题中判断物体是否处于二力平衡状态,并能与牛顿第一定律联系起来分析一些简单问题.1. 力是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2. 足球运动员用脚踢足球,若以球为研究对象,那么是受力物体,是施力物体,若以脚为研究对象,则脚是,球是.3. 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可以使静止的物体,也可以使物体速度的、发生改变.力还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所以力的作用效果和.4. 如图在网球比赛中,运动员通过球拍对球施力的同时,也受到球对球拍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球的,后者主要改变了球拍的.5.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如图甲所示,将一根弹簧测力计挂在天花板上,某人用方向相同的两个力作用于弹簧,已知F1<F2.观察比较(a)、(b)、(c)三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如图乙所示,用大小、方向均相同的力推门,推力作用在A点比作用在B点易于把门推开,此现象说明.甲乙6.用一根带的线段把力的表示出来的做法叫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个人用120N的力,在A点水平向右推力,请用力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小车受到的推力.7.弹力的产生: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就一定会产生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跟弹簧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前要,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和,实际测量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和在一条直线上.8.如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拉力的大小是.9.上体育课时,小明用力将2kg铅球推出,若不计空气阻力,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力的大小是N,方向.10.重垂线是利用的道理制成的,在建筑工地上常用重垂线检查墙砌得是否.1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12.如图自行车轮胎上印有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车轮的转动轴内装着滚动轴承,这是为了,自行车轴等转动部分要加一些润滑油,这是为了,电动机和水泵间的皮带都要绷得很紧,这是为了.13.伽利略等科学家曾做过如图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滑下,观测、比较小车沿不同平面的运动情况.(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2)在分析实验现象时,一般人常注意的是:小车在毛巾上运动时所受的大,所以运动距离短.而科学家门们却注意到:小车在较平滑的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更远,并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将.著名定律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总结和推理得到.1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若一切外力消失,则人造卫星将.15.物体的性质叫做惯性,都有惯性.人比赛跑步时,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的原因是.16.当物体保持或时,这个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二力平衡条件是.17.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两个力的,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为.18.如图站在水中的仙鹤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受到的和是一对平衡力.如果仙鹤受到的重力是30N,则对它的支持力是N,受到的合力是N.【知识网络】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大小、方向、作用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G=mg大小、方向、作用点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增大摩擦力有增大正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反之为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同体、等值、反向、共线【重点积累】1.物体对物体相互牛顿牛N2.球脚受力物体施力物体3.静止运动大小方向改变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运动状态形状5.大小方向作用点大小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6.箭头三要素7.弹性形变弹簧伸长的长度校零量程分度值弹簧伸长方向所测力的方向8. 5 N0.2 N 1.2 N9.重力地球19.6竖直向下10.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竖直11.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大12.增大摩擦减小摩擦减小摩擦增大摩擦13.(1)速度(2)阻力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牛顿第一14.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15.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任何物体人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16.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两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两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7.合力零18.平衡力重力支持力300考点1力例1(2014·福建莆田)巴西世界杯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运动员用头顶足球时(如图),足球向内凹陷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同时足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点拨】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懂得力的概念,懂得力的作用效果,只有弄清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解析】运动员用头顶足球时,足球向内凹陷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同时足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形状运动状态例2(2014·福建莆田)请画出图中光滑斜面上物体的受力示意图.【点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出物体受到的力的示意图.【解析】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即对角线的交点位置.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作用点也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与重力画出共点力.【答案】物体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举一反三】1. (2014·福建龙岩)“以卵击石”,卵破的施力物体是().A. 人B. 卵C. 石D. 手2. (2014·四川巴中)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 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B. 吊在天花板下的静止电灯C. 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D. 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3.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以不同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a)、(b)、(c)、(d)所示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是F1=F3=F4>F2,那么,观察薄钢条发生的形变: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是图;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图.4. (2014·广东汕尾)图中的小球受到了重力、绳子的拉力和墙壁的支持力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小结】(1)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一个物体不会有力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不需要相互接触,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但是物体受到力的时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变化.(2) 在画力的示意图时,若需要画出物体受到的多个力的示意图时,要将这几个力画成共点力.判断此种状态下的物体受力情况,关键是要看是不是有摩擦力,如果说斜面光滑,一般认为是没有摩擦力的.考点2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例3(2014·湖南益阳)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在竖直方向上,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规格钩码的个数,数据记录如表:(1)有一个记录不规范的数据是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图中画出弹簧的伸长量ΔL 与所挂钩码个数N 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当挂6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 cm .(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解析】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是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第3次测量记录数据中的数字无估读值,记录不规范,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故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长为1mm;(2)①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可作出图象;②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的伸长约增加0.55cm,故当挂6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ΔL 6=ΔL 5+0.55cm =2.73cm +0.55cm =3.28cm .【答案】 (1)14.2 1mm (2)弹簧的伸长量ΔL 与所挂钩码个数N 的关系如图所示 3.28【举一反三】5. (2014·湖北宜昌)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A. 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B. 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C. 地球对月亮的引力D. 绳子对小车的拉力6. (2014·浙江杭州)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B. 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C. 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7. (2014·北京)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小结】(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2)根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分析: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其量程;②使用前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③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考点3重力例4(2014·江苏姜堰市一模)小明和小华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若干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橡皮泥、细线等器材来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小明利用部分器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调整指针至零点;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分度值;③逐次增加钩码的个数,分别测量所受的重力,并记录数据;④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钩码的重力(如图所示),并记录数据;(1)以上实验步骤中,步骤的操作是错误的,正确的操作方法是.(2)改正上述错误后,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3)小明用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的操作,记录了如表所示的数据.但小明数据记录时有一处漏填,该数据应该为.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你发现该结论的数学思路是.(4)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小华的做法(填“合理”或“不合理”).【点拨】(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弹簧测力计在该实验中是竖直使用,所以应竖直调节;(2)按照实验过程排列顺序;(3)利用m=确定钩码的质量;计算重力与质量之比,分析得出实验结论;(4)要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根据G=mg知,重力只与物质的质量有关.【解析】(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弹簧测力计在该实验中是竖直使用,所以应竖直调节;所以①步骤是错误的,应该将弹簧测力计竖下放置,调整指针至零点;(2)改正上述错误后,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②①④;(3)根据1、3次实验中重力与质量的比为0.50.05Nkg=10N/kg;1.50.15Nkg=10N/kg,可得出第2次,m=110/G Ng N kg=0.1kg;分析以上数据过程可得出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该思维的过程是计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发现该比值为定值;(4)要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根据G=mg知,重力只与物质的质量有关.要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改变物体的质量,所以小华的做法是合理的.【答案】(1)①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调整指针至零点(2)②①④(3)0.1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计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发现该比值为定值(4)合理【举一反三】8. (2014·山东济南)如图所示,小球受到的重力为10N,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在斜面上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9. (2013·福建福州)如图所示,一根羽毛放置在长木片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下列对羽毛受到重力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 重力大小等于木片对它的支持力B. 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 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a点D. 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b点【小结】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但绝对不能说物体的质量与所受的重力成正比.考点4摩擦力例5(2014·广西贺州)如图所示的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点拨】弄清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表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对照具体事例判断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小摩擦力.【解析】A.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手和球拍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掉,不符合题意;B.汽车轮胎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符合题意;C.运动鞋底装鞋钉,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D.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轴承转动时的摩擦力,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例6(2014·浙江金华)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甲乙丙(1)小金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实数如图甲所示,由二力平衡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2)小王在用同一装置重做小金的实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某时刻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3)为解决上述问题,小王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改进,他拉着足够长的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填“等于”或“不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4)实验后,聪明的小郑认为如果仅比较滑动摩擦力大小可以不用二力平衡的原理,请你举出一个不用二力平衡原理比较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例子:.【点拨】(1)掌握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并且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2)比较甲、乙两图,找出相同的量和变化的量,从而可以得出结论.(3)若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大小不变.与压力大小的变化无关.【解析】(1)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弹簧测力计的每一个大格代表1N,每一个小格代表0.2N,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6N;(3)如图丙所示的改进,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读数容易读得准确,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4)例如:①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物块,通过比较在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面上滑动距离的长短,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②板刷滑动时通过比较毛弯曲的长度,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答案】(1)等于(2)2.6(3)等于(4)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物块,通过比较在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面上滑动距离的长短,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举一反三】10. (2014·湖北宜昌)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两个力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C. 木块的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D. 在木块上放置一个砝码,则滑动摩擦力会越大11. (2014·新疆乌鲁木齐)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如图:(1)实验过程中,若用二力平衡的方法测量滑动摩擦力.应使物体水平向右做运动.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N,方向水平向(填“左”或“右”).(2)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变,不改变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通过描点作图可以得到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其变化规律可以表示成F f=kF N,则k=.通过分析k的含义可知,接触地面越粗糙,k值.(填“越大”或“越小”)12. (2014·湖南长沙)如图所示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双方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在僵持状态下,甲对布带的拉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对布带的拉力;参赛队员为了获胜,在鞋底上缠绕几圈绳子,目的是为了(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小结】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压力程度一定时,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反之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当物体的表面粗糙一定时,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物体间的摩擦力越大,反之,压力越小,物体间的摩擦力越小.考点5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例7(2014·浙江绍兴)运输机参加抗震救灾,在沿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从飞机上静止释放四个相同的物资.如图能正确表示物资着地位置的是(地面水平,空气阻力不计)().【点拨】(1)惯性指的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物体的基本性质;(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高空的物体由于重力的原因会向下运动.【解析】飞机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从飞机上静止释放四个相同的物资,物资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继续向前飞行,投掷四件救灾物资在下落过程中,都是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因此落到地面上后间隔的距离也相等,按照落地先后顺序排列是①②③④.故选C.【答案】C【举一反三】13. (2014·陕西)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B.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C.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14. (2014·湖北)如图是小明自创的”大炮”示意图.当瓶内产生的气体增多时,瓶塞会水平向右冲出,若此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瓶塞将().A. 立即沿竖直方向下落到地面上B. 向上运动C. 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D. 立即静止15. (2014·江苏南京)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利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和小车,如图所示.(1)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开始下滑,使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部分时大小相等.(2)下面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将其中(a)、(b)两项内容补充完整..【小结】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加速、减速都没有关系.还要注意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而不是一种力.而惯性定律是牛顿第一定律,是基于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考点6平衡力例8(2014·山东聊城)将一杯牛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作用力情况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 牛奶对杯子底的压力大小等于牛奶所受的重力B. 杯子和牛奶所受的总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C. 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与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杯子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点拨】首先分析物体所处的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其次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哪些是平衡力.【解析】A. 由图可知,上口大、下底小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G,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所装液体重,所以A错误;B. 杯子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竖直向上,受力物体都是杯子,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大小都等于杯子和牛奶的重力大小,所以B正确;C. 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杯子,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桌面,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C正确;D. 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等于杯子和牛奶的重力之和,杯子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D错误.故选B、C.【答案】B、C【举一反三】16. (2014·湖南株洲模拟)下列运动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是().A. 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B. 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C. 沿光滑斜坡滚动的小球D. 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跳伞运动员17. (2014·广西玉林一模)如图所示,物理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18. (2014·山东菏泽)探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二个力的平衡条件”,需要比较“平衡”和“不平衡”两种不同状态的受力情况才可以得出结论.实验室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定滑轮按45°角固定在桌边上).小红利用此装置做实验过程中,将木块进行扭转,小亮说:“由于定滑轮无法扭转,所以会影响实验效果”.(1)在木块不扭转的情况下,“二力平衡”的三个条件中,对哪些平衡条件的探究存在缺陷?(2)根据实验需要改进该实验装置,简述你的改进方案.【小结】要正确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其他条件都是一样的,所以在做题时,要注意区分.参考答案与解析【举一反三】1. C解析:“以卵击石”,鸡蛋对石头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石头对鸡蛋施加反作用力,大小相同,鸡蛋承受力的能力差,石头承受力的能力强,所以鸡蛋碎了石头没什么变化.故选C.2. A解析:A.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速度和方向时刻在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符合题意;B.吊在天花板下的静止电灯,由于处于静止状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变,不符合题意;C.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速度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D.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速度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A.3. (a)和(b)(a)和(c)解析:图(a)和图(b)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而力的大小(F1>F2)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图(a)和图(c)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大小相同,而力的方向(F1向左,F2向右)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4.如图所示5. C解析:A.推土机对土的推力是由于推土机推板发生形变产生的,属于弹力,故A不符合题意;B.大象对跷跷板的力是压力,属于弹力,故B不符合题意;C.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是万有引力的一种,两物体也没有接触,不属于弹力,故C符合题意;D.绳子由于发生了形变而对小车产生拉力,属于弹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 B解析:弹簧在两种情况下承受的拉力相同,两个人沿相反方向拉弹簧和将弹簧一端固定,两个人同时用力拉弹簧,效果一样,因为两个人拉时,某一个人拉相当于固定在柱子上,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拉弹簧的力和弹簧拉人的力相当,所以两种情况下,拉力相等,所以乙图中每个人的拉力是甲图中每个人拉力12,所以B选项正确.故选B.7. 3解析:由图知: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3”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8.如图所示。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第十单元电功和电热第25课时电与热1. 说出电流的热效应,列举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的方法.2. 利用焦耳定律简单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1.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做.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用公式表示Q=.2. 小吴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的“电热驱蚊器”,它是利用了电流的效应工作的,发热元件是一个阻值为1.0×104Ω的电阻.当发热元件两端的电压为220V时,流过该元件的电流为mA;通电100s产生的热量为J.3.在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利用电热的例子,如.也有许多防止电热的例子,如.(各举一个实例)4.在家庭电路中进户线通常有两根,一根是线,一根是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V.5.教室里的日光灯正常工作电压为V,消耗的是能,家用电器之间是(填“串联”或“并联”)的.6.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线燃烧起来,甲产生的原因是.乙产生的原因是.7. 现代社会离不开电. 请写出以下家庭用电中的器材、设备. 辨别零线和火线用 ;记录电路消耗的电能用 ;保护电路安全要安装 .【重点积累】 1. 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的二次方 导体的电阻 I 2Rt 2. 热 22 484 3. 电饭锅、电热水器等 电动机外壳的散热片、电视机后盖的孔等 4. 火 零 220 5. 220 电 并联 6. 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短路 7. 测电笔 电能表 熔断器(空气开关)考点 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例1 (2014·四川巴中)如图所示是一种家用电烤箱内部结构电路简图,它有高、中、低三个挡位,已知R 1=120Ω,R 2=240Ω,问:(1)闭合S 1、S 3,断开S 2时,电烤箱处于什么挡位?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2)闭合S 3,断开S 1、S 2时,通电一分钟电路中电流产生的热量是多大?(3)当电烤箱处于低温挡时,它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大?(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点拨】 (1)根据P=2U R可知,闭合S 1、S 3,断开S 2时,R 1与R 2并联,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功率最大即为高温挡;根据I=P U 求出电烤箱在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2)由闭合S 3,断开S 1、S 2时,电路为R 1的简单电路,则利用Q=I 2Rt 可求通电一分钟电路中电流产生的热量;(3)闭合S 2,断开S 1、S 3时,R 1与R 2串联,此时电烤箱处于低挡;根据P=2U R 求得它消耗的电功率.【解析】 (1)闭合S 1、S 3,断开S 2时,R 1与R 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最小,根据P=2U R可知,电功率最大即为高温挡状态:由I=U R 得I=12220220120240U U V V R R +=+ΩΩ≈2.75A;(2)闭合S 3,断开S 1、S 2时,电路为R 1的简单电路,由Q=2U Rt 得Q=()2220120V Ω×60s =24200J;(3)闭合S 2,断开S 1、S 3时,R 1与R 2串联,此时电烤箱处于低挡,由P 总=2U R 总得P 总=()2220120240V Ω+Ω≈134.4W .【答案】(1)闭合S1、S3,断开S2时,电烤箱处于高温挡位;电路中的电流是2.75A(2)闭合S3,断开S1、S2时,通电一分钟电路中电流产生的热量是24200J(3)当电烤箱处于低温挡时,它消耗的电功率是134.4W【举一反三】1.将规格都是“220 V180W”的一台电冰箱、一台电风扇和一床电热毯,分别接入同一家庭电路中,若通电时间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冰箱产生的热量最多B.电风扇产生的热量最多C. 电热毯产生的热量最多D. 三者产生的热量一样多2. (2014·山东青岛)甲、乙两个电热器的电阻之比为5∶4,通过的电流之比为2∶1,通电时间之比为1∶2,则电流通过甲、乙两个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之比为()A. 5∶2B. 5∶4C. 2∶5D. 10∶13. (2014·湖南娄底)圆圆同学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仔细观察甲、乙两图.甲乙(1)实验总通过观察两个U形管中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2)你认为甲图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3)由乙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越大,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4)该实验采取的探究方法是.【小结】电流通过任何导体时,导体都会发热,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产生的热量用焦耳定律公式计算.参考答案与解析【举一反三】1. C解析:对于相同规格的电冰箱和电热毯只有电热毯将所有电能转化为热能.2. A解析: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之比2222251142Q I R tQ I R t⨯⨯==⨯⨯甲甲甲甲乙乙乙乙=5∶2.故选A.3. (1)液面高度(2)电阻(3)电流(4)控制变量法解析:(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化法;(2)如图甲,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电阻不同,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的关系;(3)图乙装置中一个5Ω的电阻与两个5Ω的电阻并联后再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右端两个电阻的总电流和左端的电阻电流相等,即I右=I左,两个5Ω的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I右=I内+I外,所以,I左>I内,烧瓶内的电阻值都是5Ω,阻值相等,通电时间相等,电流不同,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的关系;(4)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第十单元电功和电热第24课时电能电功率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说出电能及其计量,看懂家用电能表.2.说明电功率,能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不同.3.能运用公式P=Wt和公式P=IU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解决相关的问题.1.电流通过用电器时,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如电灯泡把电能转化为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能,电热器把电能转化为能.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能的单位是,日常生活中消耗电能的单位是.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3.如图所示,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仪表;表中的“220V”表示,“10A”表示,1600imp/(kW·h)表示.imp是指示灯闪烁次数.4.电功率是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5.要使用电器正常工作,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必须等于它的,此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的额定功率.6.为了搞好城市管理,我市在部分交叉路口相继安装了交通红绿灯和电子警察监控系统.如图所示为某一路口的红绿灯设施.已知三只灯泡均标有“220V40W”字样,通过灯泡的电流为A,其中一只灯泡的电阻是Ω,该设施正常工作20h将消耗kW·h.7.小华发现家里电能表的示数在3h内由2138.2变成2139.4,则他家在这段时间用电kW·h,用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是W.如果电能表标有“220V2.5(10)A”字样,则电路中(填“能”或“不能”)再接入一个额定功率为800W的电饭煲.8.在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应根据电源和小灯泡的阻值,确定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实验前开关应该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然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为I和U,再利用公式P=,求出灯泡的功率.【知识网络】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多少P=Wt瓦(W)【重点积累】1.光动内2. J kW·h1kW·h=3.6×106J3.电能工作电压标定电流为10A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闪烁1600次4.快慢瓦(W)5.额定电压等于6.21112100.87. 1.2400能8.量程断开阻值最大处UI考点1电功例1(2014·重庆模拟)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电灯L 标有“6V1. 2W”字样.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灯L 恰能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5A.则:(1)电动机两端电压为V,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A.(2) 通电1min 电路消耗电能J.【点拨】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灯泡与电动机并联,电压表测干路电流.(1)根据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以及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再根据P=UI求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电动机的电流;(2)根据W=UIt求出通电1min电路消耗电能.【解析】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灯泡与电动机并联,电压表测干路电流.(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额定电压下灯泡正常发光,电动机两端的电压U M=U L=6V,P=UI,通过灯泡的电流I L=1.26LLP WU V=0.2A,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 M=I-I L=0.5A-0.2A=0.3A.(2)通电1min电路消耗电能W=UIt=U L It=6V×0.5A×60s=180J.【答案】(1)60.3(2)180【举一反三】1. (2014·江苏淮安)小华用一根阻值为10Ω、额定电压为6V的电热丝,制作一台加热器,所用电源的电压为9V.(1)为使加热器正常工作,电路中需串联一个电阻,其阻值是多少?(2)加热器正常工作1min,电热丝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小结】在进行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时,首先弄清各字母代表的意义,各物理量的单位,不是基本单位的要换算成基本单位,其次是公式的变形,注意公式变形不能错误.考点2电功率例2(2014·辽宁丹东)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L标有“6V6W”字样(灯丝的阻值不变),当S和S1都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10V;灯泡L正常发光.求:(1)电阻R的阻值;(2)当闭合S,断开S1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点拨】当S和S1都闭合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当闭合S,断开S1时,灯泡与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与额定电压相等得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则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利用P=UI求出总功率.【解析】当S和S1都闭合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则U=10V;当闭合S,断开S1时,灯泡与R串联,因为灯泡正常发光,所以U L=U额=6V,I=66P WU V=额额=1A,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U R=U-U L=10V-6V=4V,所以由欧姆定律得:R=41RU VI A==4Ω;P=UI=10V×1A=10W.【答案】(1)电阻R的阻值为4Ω.(2)当闭合S,断开S1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0W.【举一反三】2. (2014·四川遂宁)某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由3V增大到5V时,通过它的电流变化了0.2A,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Ω,R消耗的功率变化了W.3. (2014·上海)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是规格为“20Ω2A”和“5Ω3A”中的一个,闭合电键S,当变阻器连入电路恰好为其最大阻值的一半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此时:(a)(b)(c)(1)若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求R1两端的电压U1.(2)若在电路中正确连入两个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b)、(c)所示,请通过计算判断所用变阻器R2的规格,并求出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P1.【小结】计算电功率可以采用的公式有P=Wt,P=UI,这两个公式是可以对任何电路都是用的;而公式P=I2R和P=2UR这两个变形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在进行计算时,还要注意电路的同一性。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 物质及其属性第9课时 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测量及应用1. 说明物质的质量和物质体积的关系.2. 懂得密度的概念;能使用其定义式ρ=mV进行简单的计算. 3. 懂得密度知识的一些应用.1. 如下表是一些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根据表格填写.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不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我们可以根据密度值的不同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2. 铝的密度为2.7×103kg/m 3,它表示 .3.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测得石块的质量为48g,从下图的实验中可测出石块的体积为 cm 3,则石块的密度是 kg/m 3.4.要鉴别物质可以首先用测量出质量,用测量出物体的体积,然后代入密度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最后查密度表得出是什么物质.5.对不便于测量物体质量的物体,可以测量出物体的体积,代入公式计算出质量.对不便于测量物体体积的物体,可以测量出物体的质量,代入公式计算出物体的体积.【知识网络】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多少ρ=mV,可鉴别物质,求物质量,求长度、厚度、面积、体积【重点积累】1.不变不同属性2.1m3的铝的质量是2.7×103kg3.202.4×1034.天平量筒5.m=ρV V=m考点1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例1(2014·山东青岛)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实验次数物体m/g V/cm3/(g/cm3)1 铝块1 27 10 2.72 铝块2 54 20 2.73 铁块1 79 10 7.94 铁块2 158 20 7.9此题考查的是根据图象判断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以及利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迅速、正确从图象中提取出有用信息,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解析】 (1)①比较1、2两次实验,都是铝块,质量m 和体积V 发生了变化,但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没变,所以可以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1是铝块,3是松木,体积相同,质量不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所以可以得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②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答案】 不同 b 等价变换 单位体积 组合 44 【举一反三】1. (2014·黑龙江龙东)如图所示是A 、B 两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由图象可以获得的信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 ;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ρA (填“>”“<”或“=”)ρB .2. (2014·内蒙古呼和浩特)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所示四幅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是( ).3. (2014·贵州安顺)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入下表.但他漏填了第二次测量的质量和体积,其质量和体积的读数如图所示.(1)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漏填的三个数据:、、;(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写出可得出的结论:.(写一个即可)(3)小明与其他同学交流后,发现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一个关系,请写出此关系.【小结】①在横轴取相同体积,分别读出此时两种物质的质量,就能比较质量的大小;②在纵轴取相同质量,分别读出此时两种物质的体积,就能得到比例关系.考点2密度及简单计算、密度的应用例2(2014·湖北荆州)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9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2.这捆铜线的长度约为().A. 4mB. 40mC. 400mD. 4000m【点拨】已知铜的密度和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可求铜丝的体积,又知道铜丝的横截面积,可求长度.【解析】由ρ=mV可得,铜丝的体积:V=3398.910/m kgkg mρ=⨯≈0.001m3,V=SL,S=25mm2=25×10-6m2,这捆铜丝的长度:L=3620.0012510V mS m-=⨯=40m.故选B.【答案】B例3(2014·湖南岳阳)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矿石的密度.(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至零刻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甲乙丙(2)采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g.(3)将矿石放入盛有6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丙所示,则该矿石的密度是g/cm3.(4)根据测量结果,查阅“常见矿石密度”表,可推出该矿石的种类是.常见矿石的密度(在常温常压下)【点拨】 (1)天平在调节时,平衡螺母向横梁上翘的一端移动;(2)在读数时,天平上所有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数值即待测物体的质量;(3)(4)弄清楚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液面对应刻度来读数,零件的体积等于零件和水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然后根据公式ρ=mV求出矿石的密度,查表可得其种类. 【解析】 (1)如图甲所示,指针左偏表示横梁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2)如图乙所示,本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矿石的质量:m=游码质量+游码对应刻度值=50g+20g+10g+4g=84g;(3)图丙中水的体积V水=60cm 3,水和矿石的总体积V 总=80cm 3,则矿石的体积V=V 总-V 水=80cm 3-60cm 3=20cm 3,矿石的密度:ρ=38420m g V cm=4.2g /cm 3.(4)查表可知,可推出该矿石的种类是黄铜矿.【答案】 (1)右 (2)84 (3)4.2 (4)黄铜矿 【举一反三】4. (2014·云南昆明)冰的密度为0.9×103kg/m 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那么体积为2m 3的冰的质量为 kg .5. (2014·山东烟台)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液体密度为 ,容器的质量为 .6. (2014(1)该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总质量是多少?7. (2014·闸北区一模)某实心铜雕的质量为445kg,现要用蜡将其复制成形状大小一样的实心蜡雕.(已知铜的密度ρ铜=8.9×103kg/m 3,蜡的密度ρ蜡=0.9×103kg/m 3)求:(1)铜雕的体积; (2)蜡雕的质量.【小结】 在解决密度及密度知识的应用时,应该注意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变形公式,计算时注意体积和密度的单位换算:1cm 3=1mL 和1×103kg/m 3=1g/cm 3.参考答案与解析【举一反三】1. 正比 > 解析:(1)由图象知,两条图线是过原点的正比例函数图象,由此可见: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在体积V 相同时,m 甲>m 乙,由密度公式ρ=mV可知,ρ甲>ρ乙,则A 的密度较大.2. B 解析: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因此图象B 正确.故选B.3. (1)78 10 7.8 (2)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 (3)ρ=m V解析:(1)由图示可知,铁块的质量=50g+20g+5g+3g=78g,铁块的体积:V=30cm 3-20cm 3=10cm 3;质量与体积的比值:37810m g V cm==7.8g/cm 3. (2)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式:ρ=m V. 4. 体积是1m 3的冰的质量为0.9×103kg 1800解析:冰的密度是0.9×103kg/m 3,物理意义为:体积是1m 3的冰,质量为0.9×103kg;由ρ=,得冰块的质量为:m=ρV=0.9×103kg/m 3×2m 3=1800kg . 5. 1g/cm 3 4.9g解析:m 液=12.8g-10.7g=2.1g,V 液=7.9cm 3-5.8cm 3=2.1cm 3,ρ=32.12.1m g V cm=液液=1g/cm 3,m 1=ρV 1=1g/cm 3×5.8cm 3=5.8g,m 瓶=m 总-m 1=10.7g-5.8g=4.9g. 6. (1)因为ρ=mV,铜的密度ρ铜=8.9g/cm 3,故质量为m=89g,实心铜球的体积为V 0=3898.9/m gg cmρ=铜铜=10cm 3<铜球实际体积V'=20cm 3,所以此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体积V'=V-V 0=20cm 3-10cm 3=10cm 3,注入水的质量m 水=ρ水V'=1g/cm 3×10cm 3=10g,总质量m=m 铜+m 水=89g+10g=99g . 7. (1)铜雕的体积为V=34458.9/m kgkg mρ=铜铜=0.05m 3;(2)蜡雕的质量为m 蜡=ρ蜡V=0.9×103kg/m 3×0.05m 3=45kg .。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物质及其属性第8课时质量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1. 记住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质量的国际制单位是千克,记住其他常用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 懂得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3. 懂得使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1. 实验室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1)其使用方法是:①天平应放置.②天平使用前要使平衡.③了解砝码盒中的砝码质量是多少,总质量是多少.④被测物体放在盘,砝码放盘.(2)使用时应注意:①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②不能直接用手接触,不能把弄湿、弄脏.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中.2. 量筒或量杯的使用.(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放置.(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或量杯内的液面.(3)测水的体积时,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底部;若测水银的体积时,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凸面上部.1.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与物体的状态、形状和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2. 如图甲、乙、丙三个图中,冰熔化成水质量;将泥团捏成小熊质量将;宇航员把质量为3kg的铜块带到太空中,则铜块的质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氯原子的质量是1.7×10-27kg=g=t=mg.4.如图,天平是测物体的工具.使用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使用前,将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使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中央的刻度线.称量时放在天平的右盘,左盘放置;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此时砝码质量与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值之和即为所称量物品的质量.5.在使用托盘天平测物质质量的实验中.(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后,若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标尺中央两侧摆动,摆动幅度如图甲所示,则可判定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2)实验中,当天平右盘内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恰好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g.6.如图量筒的量程是mL,分度值是mL,将金属块放入盛有35cm3水的量筒中以后,水面所到达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cm3.【知识网络】物质千克(kg)1kg=103g=106mg1.托盘天平(1)水平横梁最小左右(2)量程砝码被测物体托盘2. (1)水平(2)相平(3)相平相平【重点积累】1.基本属性2.不变不变不变3.1.7×10-241.7×10-301.7×10-214.质量游码平衡螺母砝码需称量的物品5.(1)向右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中央的刻度线(2)57.46. 80120考点1质量例1(2014·湖北宜昌)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B. 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C. 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D. 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点拨】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和温度无关.【解析】A. 水结成冰后,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A错误;B. 物理课本在北京和上海只是位置不同,质量不变,故B正确;C. 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D. 把铁块压成铁饼,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D错误.故选B.【答案】B【举一反三】1. (2014·广东汕尾)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 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2. (2014·江苏洪泽县二模)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千克铁比1千克水含有的物质多B. 1kg的水与1kg酒精质量一样大C. 1g水的质量小于100mg水的质量D. 1000kg水的质量大于1t水的质量3.一头鲸的质量约为1.5×105kg=t,一枚药片质量约为250mg=kg.质量为1kg的水全部结成冰,则冰块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kg.【小结】抓住物理量的概念,深入理解并能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判断其是否变化.质量是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和温度无关.考点2使用天平测量质量例2(2014·江苏无锡)某同学想用天平称量一块岩石的质量,实验前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面螺母向(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称量时将岩石放入天平左盘,当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岩石质量是g,若将该岩石带到月球,其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点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有两次调节天平横梁平衡;一是测量前调节横梁的平衡;二是在测量过程中,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里用镊子加入适当的砝码,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解析】天平的使用规则是天平测量前应放到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两端螺母使横梁平衡,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左右一样,天平平衡.发现横梁指针向右偏,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因为使用天平称量物体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且图示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金属块的质量为50g+5g+2.4g=57.4g.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若将该岩石带到月球,其质量不变.【答案】左57.4不变例3(2010·北京一模)用天平测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下面实验中正确的做法是().A. 将一枚大头针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中,测出其质量B. 将100枚大头针放在天平左盘测出总质量,然后求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C. 将一枚大头针和一块铁块放在天平右盘称出总质量,然后减去铁块质量,就是大头针的质量D. 以上三种做法各有道理,因此都可行【点拨】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很小,直接用天平测是测不出准确的质量的,可以先测出多枚大头针的总质量,查出个数,然后用总质量除以个数,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解析】 A.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小于天平的分度值,直接测是测不出来的,故A不正确;B. 依据分析,可以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故B正确;C. 用天平测量一块铁块加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与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是区分不开的,故C不正确; D. 不都可行.故选B.【答案】B【小结】当被测物理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时,我们常采用测多算少的办法,即累积法.例如测一张纸的厚度、细钢丝的直径、一枚大头针的质量,都可以用到这种方法.【举一反三】4. (2014·广西桂林)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 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B.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5. (2014·浙江嘉兴模拟)欲称出约39g物品的质量,应顺次往天平的右盘中添加的砝码是().A. 30g,9gB. 30g,5g,4gC. 20g,10g,5g,2g,2gD. 20g,10g,5g,4g6. (2014·安徽)现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物体的质量.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取下两侧的橡胶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a所示.图a图b(1)请从实验操作的角度,详细叙述接下来的调节过程:.(2)调节完成后,将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通过移动游码,再次使天平横梁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g.【小结】(1)天平的称量范围是指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刻度值的和.(2)根据天平的正确使用进行判断: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把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计算物体的质量.(3)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当右盘加最小砝码右端下沉,取下最小砝码左端下沉时,要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考点3使用量筒测量体积例4(2014·云南曲靖)如图所示量筒内被测物体的体积是cm3.【点拨】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相平;已知物体放入前后液体的体积,两者之差就是物体的体积.【解析】在量筒上,最大示数为50mL,所以其测量范围为0~50mL;10mL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2mL,即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物体的体积为V=42mL-32mL=10mL=12cm3.【答案】10【举一反三】7. (2014·江苏如皋模拟)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所示,主要原因是().A. 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B. 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C. 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D. 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8.有甲、乙、丙三种量筒,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为甲:500毫升,10毫升;乙:100毫升,1毫升;丙:50毫升,1毫升.现要测量体积大拇指大小的石块,应选择上述哪一种量筒进行测量().A. 甲B. 乙C. 丙D. 三种都可以9. (2014·陕西模拟)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多大?小明进行了探究,他能用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一元硬币若干、量筒(都能放入一元硬币,量筒A量程为200mL、分度值为5mL,量筒B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1mL).实验过程:(1)估计所选硬币的体积,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分度值,选择(填“量筒A”或“量筒B”)测量.(2)将量筒放在的工作台上.(3)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水.(4).(5)计算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其体积表达式V硬币=.【小结】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度线相垂直.参考答案与解析【举一反三】1. C解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把一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从地球上带到月球上,是位置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仍是50kg.故选C.2. B解析:A. 1千克铁和1千克水含有的物质多少相同,故A错误;B. 1kg的水与1kg酒精含有的物质多少相同,质量一样大,故B正确; C. 因为1g=1000mg,所以1g水的质量大于100mg 水的质量,故C错误;D. 因为1000kg=1t,所以1000kg水的质量等于1t水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B.3. 1502.5×10-4等于解析:1.5×105kg=1.5×105×10-3t=150t;250mg=250×10-6kg=2.5×10-4kg;物体的质量与物质的状态无关,故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仍为1kg.4. A解析:称量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边重,左边放的是物体,则应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而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B、C、D错误.故选A.5. C解析:39g=20g+10g+5g+2g+2g.故选C.6.(1)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零点,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果指针任然左偏,向右调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2)46.2解析:(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由图a可知,指针向左偏,接下来的调节过程为:把游码移到衡梁标尺左端零点,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果指针仍然左偏,向右调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2)物体的质量为钩码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m=20g+20g+5g+1.2g=46.2g. 7. C解析:细的量筒横截面积小,对应相同的体积变化,液面高度变化大,即能显示微小的体积变化,测起来更加准确.量筒的示数是均匀的,做得细而高,表示体积的刻度线间隔较大,可以更快、更准确的读数.故选C.8. C解析:大拇指大小的石块的体积肯定不大,所以没必要用500mL和100mL的量筒,应该选用分度值小的量筒,这样既能完成测量,又能保证测量结果误差较小,准确程度较高.故选C.9. (1)量筒B(2)水平(4)将n枚重叠在一起用细线系好后浸没水中,记下硬币和水的总体积V(5)V Vn -水解析:(1)量程B能满足要求,分度值相比之下也最小;(2)将量筒放在水平的工作台上,读数准确.(3)1枚硬币质量和体积较小,可将n枚重叠在一起用细线系好后浸没水中,记下硬币和水的总体积V;(4)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表达式V硬币=V Vn-水.。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学科王2016物理中考复习学案

第十一单元电磁转换电磁波第27课时电动机和发电机1. 说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能判断出受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2. 说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时能的转化情况.3. 说出电磁感应现象及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4. 说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时能的转化情况.1.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受力的方向与、有关.2.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工作时将能转化为能.3. 电池是一种把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是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我国常用的干电池的电压为V.4.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导体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磁感线运动.电流的方向与的方向和的方向有关.5.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运动时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广泛应用在生产或生活中.请你举出一例:.6.发电机是利用原理制成的,在发电机中能量的转化为能转化为能.7.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变电流,频率是Hz,周期是s,电流在每秒内产生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次.【知识网络】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流大小和方向磁体、线圈、换向器电磁感应现象切割磁感应线快慢程度、磁场方向、线圈的匝数、磁场强度线圈、磁体【重点积累】1.力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机械3.其他形式的化学电1.54.闭合切割导体运动磁场5.切割磁感线动圈式话筒、变压器6.电磁感应现象机械电7. 500.0250考点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例1(2014·山东临沂)江涛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闭合开关S,原本静止的轻质硬直导线AB水平向右运动.要使AB水平向左运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将A、B两端对调B.将蹄形磁体的N、S极对调C. 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D.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点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和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本题可以从这两个因素去思考.【解析】 A. 将A、B两端对调,受力运动方向不变,故A错;B. 将蹄形磁体的N、S极对调,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磁场方向),受力运动方向改变,故B正确;C. 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将增大导线的运动速度,不会改变运动方向,故C错;D.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导线的运动速度,不会改变运动方向,故D错.故选B.【答案】B【举一反三】1. (2014·江苏镇江)如图是通电金属棒在磁场中运动的实验场景,据此原理设计的家电是().A.电热水壶B.电饭锅C. 电风扇D. 电熨斗2. (2014·安徽)下图为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以下相关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B.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C. 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中也产生感应电流D. 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保持不变3. (2014·广东广州)如图的线圈abcd位于磁场中(1)通电后,cd段导线的电流方向(填“由c到d”“由d到c”).(2)cd段导线受磁场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在图中画出ab段导线受磁场力的方向.【小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力的作用,受力的方向和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如果只改变一个因素,则导体受力方向改变,如果同时改变两个因素,则导体受力方向不变.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力的大小和磁场的强弱、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磁场越强,电流越大,线圈的匝数越多,导体受力越大.考点2电磁感应例2(2014·广东)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当导体ab向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那么当ab向左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向偏转,如果将磁体两极的位置对调,ab向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向偏转,此过程转化为电能.【点拨】(1)导体在磁场里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有三个:①部分导体;②电路是闭合的;③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2)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符合电磁感应现象的例子都可以.【解析】(1)保持电路闭合,让导体在磁场中向右运动,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表明电路中有感应电流.让导体在磁场中向左运动时,因为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有关.所以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电路中电流方向相反.(2)两个磁极对调,使磁感线的方向反向,闭合开关,让导体在磁场中向右运动,因为导体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有关.所以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3)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答案】右右机械能【举一反三】4. (2014·福建漳州)如图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S后,下列操作能使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是().A.磁体、导体ab均保持不动B.磁体不动,导体a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C. 导体ab不动,磁体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D. 磁体不动,导体ab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5. (2014·辽宁本溪)物理课上,当老师快步走进教室时,同学们惊奇地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通过学习、讨论揭开了秘密——与灵敏电流计相连的导线线圈隐藏在门框四周,而老师怀里藏着一根条形磁铁,进门时相当于导线做运动而产生电流.进一步思考可知,假如老师当时再倒退着走出教室,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会向(填“左”或“右”)偏转.6. (2014·贵州贵阳)如图所示,金属框abcd从一磁场区域上方自由下落(图中“✕”为垂直纸面的磁感线),下落过程中金属框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分析在金属框cd边进入磁场后,到ab 边进入磁场前的某一过程中,它是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阐述理由.不计空气阻力.【小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一是部分电路;二是电路是闭合的;三是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感应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感应电流的大小和磁场的强弱、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和线圈的匝数有关,磁场越强、切割磁感线的速度越大、线圈的匝数越多,感应电流越大.参考答案与解析【举一反三】1.C解析:图中,当闭合开关后,可以观察到磁场中的金属棒在导轨上运动,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热水壶、电饭锅、电熨斗都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设计的,电风扇是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故C正确.故选C.2. C解析: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几乎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故A、B错误;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中也产生感应电流,故C正确,符合题意;在制作直流电动机时安装了换向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及时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使线圈能够保证持续转动,故选项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3. (1)由c到d(2)如图所示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回到负极,判断线圈中cd段导线的电流方向由c到d;(2)根据cd段导线受磁场力的方向如图所示ab段的电路方向和cd电流方向相反,磁感线方向不变,则可以判断ab段导线受磁场力的方向与cd段相反.4.D解析:A.磁体、导线ab均保持不动,导体在磁场中没有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指针不偏转,故A不符合题意;B.保持磁铁静止,将导体棒ab上下移动,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故B不符合题意;C.保持导体棒ab静止,将磁铁上下移动,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所以不会切割磁感线,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不符合题意;D. 保持磁体不动,使导线ab向左右运动符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指针偏转,故D符合题意.故选D.5.切割磁感线右解析:(1)与灵敏电流计相连的导线线圈静止,条形磁铁由门外向门里运动,相当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电流;(2)由于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与切割磁感线方向有关,退着走出教室时产生感应电流方向相反,所以电流计指针会反向偏转.6.有可能;当cd边进入磁场,因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又会受力的作用,若此力与重力平衡,则金属框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受力情况有两种: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机械能内能能源第18课时分子热运动与内能1. 说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能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判断相关的问题.2. 说出内能的概念,说明内能和温度的关系.3. 判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4. 说出热量的概念,区分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在,分子间有间隔,分子间存在.2. 做饭的时候能闻到香味说明,铁丝很难拉断说明.3. 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以及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能.如果体积变化不大,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4.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有;能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有.(只需填写序号字母)5.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吸收了2000J的热量,其内能增加J.【知识网络】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微粒的热运动而产生的质量迁移现象物体或若干物体构成的系统内部一切微观粒子的一切运动形式所具有的能量总和分子运动快,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做功、热传递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重点积累】1.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和斥力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3.动内越大4. B、C A、D5. 2000考点1分子动理论例1(2014·江苏淮安)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点拨】本题用一个新型的实际特例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分子动理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成立的,不要受问题变化的影响.【解析】A. 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 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能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 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答案】D例2(2014·广东)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A. 分子间存在斥力B. 分子间存在引力C. 分子间存在间隙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点拨】需要牢记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解析】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由于铅块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使两个铅块连成了一个整体,所以可以让台灯悬挂在下边.故选B【答案】B【举一反三】1. (2014·江苏泰州)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形成的;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2. (2014·湖南株洲)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 春天,百花争艳B. 夏天,波光粼粼C. 秋天,丹桂飘香D. 冬天,大雪纷飞3. (2014·内蒙古赤峰)用如图所示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填“A”或“B”)瓶.4. (2014·山东烟台)甲:抽掉玻璃板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上面的空气甁中乙:两铅块挤压后,不易分开丙: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小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考点2内能及其改变例3(2014·山东济南)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这个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B. 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C. 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过程【点拨】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对物体做功和热传递,压缩瓶内的空气,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气体膨胀时,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解析】 A. 图中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内能减小,说明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 图示的实验中,软木塞被顶起,蒸汽对木塞做功,说明可以利用蒸汽的内能来做功,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 图中软木塞被蒸汽顶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 热机就是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此图反应了热机的工作原理,但是不能反映热机的整个工作过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例4(2014·江苏无锡)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0℃的冰没有内能B.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 物体内能减少,一定对外做功【点拨】改变物体内能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等效的;汽油机在工作时,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换为内能;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减少;克服摩擦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解析】A.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也越大.该选项说法正确;C. 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越大,不能说含有的热量越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少,可能是对外做了功,也可能是通过热传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答案】B【举一反三】5. (2014·黑龙江)下列有关温度或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从外界吸收热量C.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电热水器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6. (2014·湖南怀化)以下事例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A. 用太阳能集热板收集太阳能加热水.B. 冬天,搓手感到暖和.以上两种方式中,是利用了做功改变内能,是利用了热传递改变内能.(填序号“A”或“B”)7.生活中的“热”字可以用来表示温度,热量或内能,下面几句话中“热”字的含义是什么?(1)摩擦生热;(2)冰熔化要吸热;(3)这盆水很热.8. (2014·浙江湖州)图甲是“压缩气体做功”实验,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内放一小团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此实验可观察到浸有乙醚的棉花着火燃烧,这是由于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填“增加”或“减少”)的缘故;图乙是“压缩乙醚液化”实验:将少量乙醚吸进注射器,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用手握住注射器的下端,乙醚会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然后向内推动活塞,看到乙醚发生液化现象,但乙醚没有燃烧,即使快速推动活塞,乙醚也不会燃烧,是因为.【小结】(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对物体做功,二是热传递,它们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正确区分改变内能的方法,不要混淆.(2)要正确区分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是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由于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不变,所以物体吸热时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温度升高时不一定吸热.参考答案与解析【举一反三】1.运动间隙斥力解析: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运动形成的;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2. C解析:A. 春天百花争艳,花朵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不属于分子热运动;B. 夏天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不属于分子热运动;C. 秋天丹桂飘香,是气体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分子热运动;D. 冬天大雪纷飞,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选C.3.B解析: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空气的密度大,空气要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所以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B.4.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解析:(1)抽出玻璃后,二氧化氮和空气之间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两铅块紧密接触后,很难分开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3)热水温度比冷水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变色快.5. D解析:A.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越剧烈,说明分子的动能越大,但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说法错误;B.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此选项错误;C.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1次;并且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此选项错误;D. 电热水器是电热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此选项正确.故选D.6. B A解析:用太阳能集热板收集太阳能加热水这是能量的转移,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两手互相搓搓,手也会感到暖和,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这是通过做功改变了手的内能.7. (1)内能(2)热量(3)温度解析: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所以这里的“热”指内能;冰熔化要吸热是指冰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故指热量;这盆水很热是反映水的冷热程度,所以这个“热”指温度.8.增加汽化没有充足的氧气解析:①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使其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时,筒内棉花燃烧起来;②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变成了气态,这是汽化现象.推活塞,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分子间的距离拉近,体积变小,又变成了液态,这是液化现象.③乙醚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没有充足的氧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