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岁暮 殷忧不能寐》阅读答案
2020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诗歌鉴赏
2020一模汇编—诗歌鉴赏宝山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岁暮[南朝宋]谢灵运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①。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②,年逝觉已催。
【注】①颓:尽②运往:四季更替。
淹物:久留之物。
12.下列诗歌与本诗的体裁相同的一项是( )。
(1分)A.王维《终南山》B.孟郊《游子吟》C.马致远《天净沙·秋思》D.辛弃疾《西江月》1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题目是说诗人当时年事已高。
B.“殷忧”奠定全诗情感基调。
C.三四句视听结合,动静交织。
D.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殷忧”。
14.从画线句与前后关联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构思特点。
(5分)答案:(三)(8分)12.B(1分)13.A(2分)14.示例:因为长夜难眠,因而出门看明月积雪、听北风呼啸;高旷凛冽的雪月与凄厉哀号的北风更衬托诗人忧虑深广;明月积雪与朔风的强大永恒,反衬人生的脆弱短暂,而凄厉无情的自然在特定的岁暮之夜感受被催逼的感触。
三四句写景与全诗紧密关联,前后呼应,使全诗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崇明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岁除夜有怀(唐)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从内容看,本诗属于思乡抒怀。
B.从体裁看,本诗属于七言律诗。
C.“残灯去焰”“炉香成灰”暗写时间的推移。
D.“芙蓉枕”“竹叶杯”点明主人公格调高雅。
13.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哀婉悲凉B.清幽质朴C.凄楚含蓄D.旷达闲适14.有评论称“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为“妙想之辞”,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赏析。
(5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12.D13.B14.本诗写了羁旅他乡的诗人除夕夜独坐帐里,感叹时光易逝,春寒料峭中独对残灯,看炉香燃尽,借酒遣愁,思念家人。
岁暮 谢灵运 试题
岁暮谢灵运试题
《岁暮》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一首五言诗。
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试题及答案:
1. 题目:《岁暮》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在《岁暮》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写岁暮之景,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悲哀。
2. 题目:《岁暮》这首诗中,作者如何通过景色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答案:在《岁暮》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阴沉、凄凉的景色,如“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朔风劲且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悲哀。
同时,通过“明月照积雪”的描写,也暗示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题目:《岁暮》这首诗中,“殷忧不能寐”中的“殷忧”是什么意思?
答案:“殷忧”表示深重的忧虑,作者因深感忧虑而不能入睡。
4. 题目:《岁暮》这首诗中,“苦此夜难颓”中的“夜”指的是什么?
答案:“夜”指的是岁暮之夜,即一年的最后一夜。
5. 题目:《岁暮》这首诗中,“运往无淹物”中的“运往”是什么意思?
答案:“运往”表示四季更替、时间的流转。
这句话的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消逝。
2020年上海宝山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宝山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校名,准考证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_________·潼关怀古》)(3)杜甫《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设想将来夫妻重聚的感人情景。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王遭到误解猜忌后,借诗句表明心迹,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2分)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C.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一个社会的心灵,当然只能反映在人的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者不难从中看出并把握时代的脉搏。
①然正如滴水可见太阳②任何个人的观感都有其个别性③个人的观感也可以反映所谓时代精神A.③①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②③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人皆有错(节选)[美]刘易斯·托马斯①错误就深藏在人类思维的基础之中,像根瘤那样滋养着整个结构。
要不是我们具有犯错误的能耐,我们决做不成任何有用的事情。
我们是生来就要犯错误的,编好了码犯错误的。
②常言道,我们在“尝试和出错”之中学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1课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唐以前的古代文学中,以忧患感为基调的作品是很多的。
这些作品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所体现的主要是对于自己及亲友的命运而引起的忧患感,如宋玉《九辩》。
第二类则是内涵更为深广的忧世之作,例如《诗经》中的《载驰》《正月》。
这后一种倾向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传统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屈原。
屈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蒙着一层浓重的忧患情调。
关于《离骚》,诚如司马迁所云,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关于《九章》,从首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到末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忧患之感与《离骚》完全相同。
屈赋对读者的强烈感染力主要来自它所蕴涵的忧患感,这种忧患感当然包含着诗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美人迟暮”的惆怅,但是更重要的则是诗人对于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危机感:“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那么,在屈原的时代,楚国是不是已经岌岌可危了呢?据史书记载,它当时还是一个“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强国。
在屈原生前,楚国虽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几次失利,但并未濒于灭亡的危险。
屈原作品中那种仿佛大难已经迫于眉睫的气氛,与其说是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实际形势,倒不如说是反映了诗人心中基于对现实的预感而产生的忧患意识,而这种预感和忧患意识正来源于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
屈原曾经被楚怀王委以重任,但是他不久就受到一连串的诬陷、疏远、放逐。
在那个辩士四处奔走、朝秦暮楚的时代,屈原却情愿在“乃猿狖之所居”的流放地行吟泽畔,仍然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精神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时时刻刻把国家、人民的命运放在心上,仍然强烈地感到自己对于国家、人民的责任:“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甚至当他要想以身殉国时,仍念念不忘国家的政治,并以古代的贤臣作为自己的榜样:“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然屈原的忧世预言与历史的实际进程相符合的程度不一致,但是,他怀着对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巨大关切,具有对于现实生活的深邃的洞察力,因而能够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当时政治、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隐患。
古诗岁暮·殷忧不能寐翻译赏析
古诗岁暮·殷忧不能寐翻译赏析《岁暮·殷忧不能寐》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谢灵运。
其全文如下: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前言】《岁暮》是东晋诗人谢灵运所作的一首五言诗。
诗的前两句叙事,诗人以夜不能寐托出忧思之深;三四两句写景,描写难以入睡的诗人岁暮之夜所见所闻;末两句抒情,诗人指出世上没有永久的事物,一切都会随时间的消逝而亡,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将终的心恐和无奈之情。
全诗读来,别有一番寂冷苍凉的韵味。
【注释】岁暮:年底。
殷忧:深深的忧虑,《诗经·邶风·柏舟》有“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之句,谢诗这一联当化用其意。
殷:多,深寐:睡觉颓:尽朔风:北风;朔:北方劲:猛烈哀:悲痛,凄厉运往,四季更替;运:即一年四季的运转淹物:久留之物;淹:浸没年逝:年华逝去催:紧迫。
【翻译】我怀着深重的忧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内心备受煎熬,长夜漫漫无尽头,天明迟迟盼不来,不堪忍受啊。
明月照在积雪上,北风猛烈而且凄厉。
没有永久的事物,都会随时间的消逝而亡。
一年将要过去了,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无情的催逼。
【赏析】这是一首岁暮感怀诗,时间又是在寂静的长夜。
在这“一年将尽夜”,诗人怀着深重的忧虑,辗转不寐,深感漫漫长夜,似无尽头。
诗的开头两句,以夜不能寐托出忧思之深,用一“苦”字传出不堪禁受长夜难眠的折磨之状。
但对“殷忧”的内涵,却含而不宣。
《诗经·邶风·柏舟》有“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之句,谢诗这一联当化用其意,“殷忧”包含下文已经明白揭出的“运往”“年逝”之悲。
它并非单纯的对自然寿命的忧虑,而是交织着人生追求、社会人事等多方面矛盾的复杂思绪。
三四两句是殷忧不寐的诗人岁暮之夜所见所闻。
积雪的白,本就给人以寒凛之感,再加以明月的照映,雪光与月光相互激射,更透出一种清冷寒冽的青白色光彩,给人以高旷森寒的感受。
这是一种典型的阴刚之美。
这一句主要是从色感上写岁暮之夜的凛寒高旷之象。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9南朝诗两首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4.19 南朝诗两首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登池上楼谢灵运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1.请选出对?登池上楼?一诗理解错误一项( )A.诗首四句,是诗起兴,又含有比喻之意。
这里,诗人将“我〞与物连接在一起,使这几句诗比喻之意十分显明——隐居之士悠然自适,仕宦之人志得意满,我欲为官仕途不顺,我欲隐居又乏此高致。
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这种对自我状态认识与分析,反映了诗人在仕与隐去向上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内心矛盾与痛苦。
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美好春光,使作者烦恼一扫而光,心境变得愉悦,决定做一个自得其乐隐者,与自然合而为一。
D.这首诗,或比喻,或直陈,写景对仗生动,写情真挚坦诚。
解析:选C。
优美春光更加勾起了作者感伤情怀。
2.诗开头两句“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鉴赏这两句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两句运用了起兴手法。
首句写俯视池中,不禁联想起虬龙深潜而自媚。
一个“媚〞字,把潜隐者悠然自得情态描绘得栩栩如生。
诗人借助想象彩翼,化虚为实,把本属传说动物描绘得相当逼真。
次句写仰视飞鸿,想象它振翅高飞而扬音九霄,又描绘出进取者春风得意、发奋有为情状。
3.诗后六句表现了诗人怎样心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美丽春光,茂盛春草,竟使诗人想起了前人感伤诗句,诗人心中抑郁沉重得难以排遣,新鲜之感谢起愉悦心情转瞬即逝了,诗人由此又联想到自己“归〞与“不归〞矛盾,心情复而沉重起来。
《人间词话》解读作业
【《人间词话》课程.2019】李煜纳兰词预习作业提交人:兰君一、批注《人间词话》相关条目十四温飞卿之词,句秀也。
韦端己之词,骨秀也。
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解读:秀:“木谓之华,草谓之荣。
不荣而实者谓之秀。
——《尔雅》;秀,出也。
——《广雅》,结合本句,秀是美好而又出类拔萃的意思。
温飞卿,花间词代表人物,写作特色是喜欢用美丽的辞藻描写美丽女子、画面、美好的意境。
名句颇多,如:“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飞卿的词作给人以感官美,声音美,但词中没有明显的感情倾向的流露。
用词华美,缺乏真情实感的流露,像一朵彩花,虽美,却无生命的质感,所以强调真感情、真画面的王国维更多的是欣赏其词句之美;韦庄的作品中开始有鲜明的主观抒情,特别是直接叙述的感情形象,容易给人直接的感动,但不会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如“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感情真挚直率是其优点,但少了一份委婉含蓄优雅之美,所以给人有骨无肉之感,是“骨秀”也;李煜的词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作品,都描写有他真实独特的个人生活和情感体验。
尤其是后期的作品将个人的人生感慨与亡国之思融为一体,他的作品因感慨深刻,还揭示了许多人生本质性的问题,如:“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他的作品显得思想深刻、境界深远,灵魂深邃,所以有“神秀”的评价。
十五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①,可为颠倒黑白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②、“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③,《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①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
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飞卿,严妆也。
端己,淡妆也。
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②后主【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③后主【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岁 暮
岁暮谢灵运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易催。
[写作背景]谢灵运(公元385年-433年),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祖父谢玄,是“淝水之战”的主要战将,是当时总指挥谢安的亲侄子。
也就是说谢灵运是谢安的曾孙。
可以说谢家在东晋王朝摇摇欲坠时力挽狂澜,功不可没,当然会得到朝庭的重赏,授予谢安为太保、诏加都督十五州诸军事,谢玄为荆、江两州刺史,谢姓家族从此日见丰隆。
谢灵运出生半月后,其父便病逝,家人怕这孩子不好养,便送入寺院由一个名叫杜治的来代养。
据说,谢灵运出生时,杜治大师梦见东南有人进入寺馆。
谢灵运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学天赋。
15岁时被接回京都,开始享受上流社会的极品生活。
18岁,世袭其父的康乐公,对一个富家子弟,小小的年纪封公不一定是件好事。
21岁,开始入仕为官。
公元420年,刘裕逼迫最后一个东晋皇帝司马德文禅让,东晋灭亡,刘裕新建国号宋。
进入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
刘裕当皇帝,对谢家这样的大族并未怠慢,极尽拉拢,谢家的地位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汉高祖刘邦有个弟弟叫刘交,刘裕是刘交的后代。
刘裕其实是个好皇帝,可惜在位仅3年,公元422年病逝。
刘裕有7个儿子,刘义符、刘义真、刘义隆、刘义康、刘义恭、刘义宣、刘义季。
刘裕死后,由太子刘义符继位,这个刘义符与他老爹差的太远,整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大臣们干着急。
而刘裕的2儿子刘义真天资聪慧,尤其喜欢文学,与谢灵运爱好相同,成为挚友,当时的谢灵运非同一般,文采可以说独领风骚。
谢灵运极度狂傲和放纵,纨绔子弟的表现尽显无遗。
看着皇帝如此德性,刘义真有窥视之心,轻俘的他说了句不该说的话:“我要是以后当皇帝,就让谢灵运当宰相。
”他以为文章写得好,执政能力也一定强。
这话传出去后,造成了2个极坏的影响,一是膨胀了谢灵运的从政欲望,一是引起辅助大臣们的警觉。
本来,谢灵运就以自己的显赫出身,在朝庭中指手划脚,说三道四,受了刘义真的这通鼓励后,更加肆无忌惮。
2020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4:诗歌鉴赏
2020年高三语文一模诗词鉴赏汇编宝山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
(8分)岁暮[南朝宋]谢灵运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①。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②,年逝觉已催。
【注】①颓:尽。
②运往:四季更替。
淹物:久留之物。
12.下列诗歌与本诗的体裁相同的一项是()。
(1分)A.王维《终南山》B.孟郊《游子吟》C.马致远《天净沙•秋思》D.辛弃疾《西江月》1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题目是说诗人当时年事已高。
B.“殷忧”奠定全诗情感基调。
C.三四句视听结合,动静交织。
D.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殷忧”。
14.从画线句与前后关联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构思特点。
(5分)【参考答案】12.B(1分)13.A(2分)14.示例:因为长夜难眠,因而出门看明月积雪、听北风呼啸;高旷凛冽的雪月与凄厉哀号的北风更衬托诗人忧虑深广;明月积雪与朔风的强大永恒,反衬人生的脆弱短暂,而凄厉无情的自然在特定的岁暮之夜感受被催逼的感触。
三四句写景与全诗紧密关联,前后呼应,使全诗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5分)崇明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
(8分)岁除夜有怀(唐)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从内容看,本诗属于思乡抒怀。
B.从体裁看,本诗属于七言律诗。
C.“残灯去焰”“炉香成灰”暗写时间的推移。
D.“芙蓉枕”“竹叶杯”点明主人公格调高雅。
13.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哀婉悲凉B.清幽质朴 C .凄楚含蓄D.旷达闲适14.有评论称“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为“妙想之辞”,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赏析。
(5分)【参考答案】12.D13.B14.本诗写了羁旅他乡的诗人除夕夜独坐帐里,感叹时光易逝,春寒料峭中独对残灯,看炉香燃尽,借酒遣愁,思念家人。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失眠症 2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失眠症刘艳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不仅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对外界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今天的人们可以从中领略古代文人的遗风雅作,同时也可以从中追寻有关疾病的信息,从古到今,失眠带给人们的痛苦是何等的难熬!1从《诗经》中发现失眠《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成,包括《风》、《颂》、《雅》。
这其中涉及的药物有291种,涉及睡眠有关的内容有6首。
其中,《周南·关睢》表现了一位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以致思念的彻夜不眠。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游哉,辗转反侧”这可以说是因为相思而导致失眠的最早论述。
又《邶风·柏舟》更写出了诗人自己深深的忧虑,夜不成眠,无法消遣。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这是因为某种事情而导致的彻夜不眠。
《邶风·终风》中也有“不寐”一词,所不同的是这是一位妇女被丈夫遗弃的诗歌,丈夫的坏脾气使自己十分忧虑,夜不能寐,辗转反侧,但愿这种思念能使对方打喷涕、耳根发热,知道有人在远方思念着他,“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干,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不日有*,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2战乱与和平交替中的睡眠汉武帝和汉文帝统治时期,国家治理有方,文人所描述的内容多是对乐府的吹嘘之言。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疫病流行,社会各方面遭到破坏,人民大量死亡,建安文人通过亲身体验,能用学习乐府的民歌来反映国家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
在战乱的年代中人们的睡眠肯定是要出问题的,诗歌中也自然会有描述失眠诗。
如:东汉·秦嘉《赠妇诗三首》(其一)中有:“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虑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儿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凑*,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长夜不能眠,伏枕独辗转,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这首诗是描述一位官人奉命行役,上计京师,离开心爱的妻子,为临别时再见上一面,叮嘱几句,还特意派车去接她。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六校联合调研试题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①从根本上说,诗歌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
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
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
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②当我第一次读崔颢的《长干曲》的时候,由于想象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记得。
这一首诗只有20个字:“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整首诗不作任何描写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
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女子的自语,或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象得到了显现。
这是想象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认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
③但是,也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以为读诗可以“创造一切”,因而也可以洞悉一切。
诗不可能把什么都告诉我们,特别是由于它不可能详尽地叙事。
交代情节、描写人物不是诗的擅长,诗的特点在抒情。
作为读者,希望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不单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而且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的经历。
这就是诗的欣赏上的再创造。
④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是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
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
如臧克家《老马》诗中的句子: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⑤这里写的是老马,但欣赏时,可以放开来想象它的寓意——诗是鼓励这么做的——我们相信:诗人写的是不胜重负的老马,心中要说的是他对于生活在皮鞭和奴役之下的劳苦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他们坚韧毅力的赞美。
长安岁暮古诗阅读题
长安岁暮古诗阅读题
【名句】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原文】
东晋?谢灵运《岁暮》
殷忧无法寐,痛此夜容易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急。
【译注】
明月照在积雪上,北风强烈而且雨声。
【说明】
《岁暮》就是诗人谢灵运所作的一首五言诗。
据“年逝觉已急”这一句话推断,这首
诗应写于诗人晚年。
诗人当时贬谪为永嘉太守,碰触了山阴道上的千岩竞秀和万壑争流的
山水,有感而发,于是写出了这首诗。
诗的前两句故事情节,三四两句写景,末两句抒情,抒写了诗人对生命将终的恐慌和无奈之情。
全诗字字珠玑,别存有一番寂冷壮阔的韵味。
【赏析】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恸”描绘忧伤洁身自爱的诗人岁暮之夜所见所闻,被诗论家
发推为“古今胜语”的代表,它的.谨严之处就是它和诗人之间存有一种错综复杂的切合。
“明月照积雪”这一句主要是从视觉上写岁暮之夜的凛寒之象。
积雪与明月都是洁白
之物,积雪的白本就寒气逼人,再加以明月的照映,二者相互激射,更透出一种清冷寒冽
的光彩,给人以森寒的感受。
“朔风劲且哀”这一句则从听觉感受方面写岁暮之夜所闻。
“劲”字透出了风势之迅猛,着一“哀”字,不仅写出风之凄厉,而且透出了诗人的主观
感受。
两句分别从视、听到体会上写下岁暮之夜的高旷、萧瑟、重泉。
表达出来诗人所处环
境之森寒孤独,及骚屑呕血的心绪。
【高中古诗词阅读】谢灵运《岁暮 殷忧不能寐》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谢灵运《岁暮殷忧不能寐》阅读答案【高中古诗词阅读】谢灵运《岁暮殷忧不能寐》阅读答案年底(南朝),谢灵运忧心忡忡,睡不着觉。
那是一个艰难的夜晚。
月亮照在雪上,新风强劲而悲伤。
当它被运送到洪灾地区时,我感觉自己被催促了。
注:交通、四季变化;洪水,长期的。
(1)本文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分析了三岁的黄昏(南朝)谢灵运悲伤无法入睡。
今晚很难死去。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当它被运送到洪灾地区时,我感觉自己被催促了。
注释:运往,四季更替;淹,长久。
(1)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三、四两句所描绘的景象形成了怎样的意境?(4分)(2)(2)结合五、六两句,分析诗人“不能寐”的原因以及整首诗所表达的情感?(4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络排序9、(8分)(1)在新年的晚上,明月照耀在茫茫的雪地上,表现出一种寒冷的感觉,给人一种高度开放和寒冷森林的感觉。
(1)“新风”的“力量”揭示了风的疾速、风的萧瑟和风的寒冷。
“悲伤”这个词就像新风呼啸的凄凉哭泣声。
(1点)这两句话从视觉和听觉上描述了夜晚的高、冷、冷和荒凉。
在这样一个荒凉的国度里,所有的生命和活力都被严重压制和摧毁。
(2分)(2)、随着时间的运行,四季的更迭,一切景物都不能长留,人的岁也迅速消逝。
值此岁暮之夜,感到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无情的催逼。
(2分)抒发了岁月不留、生命易逝之慨(2分)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中所营造的意境,这种迟暮之感更使诗人产生了“壮志”不能实现的苦闷及对国家社会的忧虑(2分)(答对两点即满分)。
谢灵运《岁暮》阅读答案
岁暮[南朝宋]谢灵运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①。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②,年逝觉已催。
【注】①颓:尽②运往:四季更替。
淹物:久留之物。
12.下列诗歌与本诗的体裁相同的一项是( )。
(1分)
A.王维《终南山》
B.孟郊《游子吟》
C.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D.辛弃疾《西江月》
1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题目是说诗人当时年事已高。
B.“殷忧”奠定全诗情感基调。
C.三四句视听结合,动静交织。
D.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殷忧”。
14.从画线句与前后关联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构思特点。
(5分)
阅读答案:
12.B(1分)
13.A(2分)
14.示例:因为长夜难眠,因而出门看明月积雪、听北风呼啸;高旷凛冽的雪月与凄厉哀号的北风更衬托诗人忧虑深广;明月积雪与朔风的强大永恒,反衬人生的脆弱短暂,而凄厉无情的自然在特定的岁暮之夜感受被催逼的感触。
三四句写景与全诗紧密关联,前后呼应,使全诗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5分)。
高中语文(实战演练+智慧阅读)4.19 南朝诗两首(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19南朝诗两首谢灵运传谢灵运,安西将军弈之曾孙而方明从子也。
祖玄,晋车骑将军。
灵运幼便颖悟,玄甚异之。
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
纵横俊发过于延之,深密则不如也。
从叔混特知爱之。
袭封康乐公,以国公例除员外散骑侍郎,不就。
为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
性豪侈,车服鲜丽,衣物多改旧形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
累迁秘书丞,坐事免。
灵运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
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惋。
庐陵王义真少好文籍,与灵运情款异常。
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
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
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
理人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
文帝即位,征为秘书监,再召不起。
使光禄大夫范泰与书敦奖,乃出。
使整秘阁书遗阙,又令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
寻迁侍中,赏遇甚厚。
灵运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
既自以名辈,应参时政,至是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
王昙首、王华、殷景仁等名位素不逾之,并见任遇。
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
直穿池植援,种竹树果。
驱课公役,无复期度。
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既无表闻,又不请急。
上不欲伤大臣,讽旨令自解。
灵运表陈疾,赐假东归。
将行,上书劝伐河北。
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
复为御史中丞傅隆奏免官,是岁,元嘉五年也。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谢朓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鹜。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一、基础训练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潜虬媚.幽姿媚:有自我怜惜的意思B.卧疴.对空林疴:病C.衾枕昧.节候昧:暗,不明白D.薄.霄愧云浮薄:高答案:D2.下列对“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描写了日落前看到的绚丽的景致。
2019-2020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19 南朝诗两首+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十九) 南朝诗两首[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栖川怍.渊沉 怍:惭愧 B .薄.霄愧云浮 薄:稀薄 C .无闷征.在今 征:证明 D .初景.革绪风 景:阳光B [B 项,“薄”应为“靠近”。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泪下.如流霰其下.平旷 B.⎩⎨⎧去矣方.滞淫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C.⎩⎨⎧佳期怅何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D.⎩⎨⎧灞涘望.长安君还何所望. B [A 项,流下;下面。
B 项,将要。
C 项,句末语气词;处所,地方。
D 项,遥望;指望,期望。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白日丽.飞甍 B .飞鸿响.远音 C .冬雷震震,夏雨.雪 D .喧鸟覆.春洲 D [A 项,丽:使……色彩明丽。
B 项,响:名词作动词,发出声音。
C 项,雨:名词作动词,降下,落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B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C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D.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C[A项,古义:何时。
今义:疑问代词,何处。
B项,古义:隐退耕作。
今义:为保护自然环境而对已经开垦耕种的农田不再耕种。
C项,古今义均为高低不齐的样子。
D项,古义:还乡之期。
今义:结婚的日期;相爱着的男女幽会的日期、时间。
]5.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C.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D.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C[C项,“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相对的词语不能形成对仗关系。
] 6.名句默写。
(1)《登池上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将初春景色的清新,自然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________,________”将春日暮景的鲜明色彩用洗练流丽的语言描绘了出来。
谢灵运的经典诗句
谢灵运的经典诗句:
1.《岁暮》南北朝·谢灵运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2.《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北朝·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3.《缓歌行》南北朝·谢灵运
飞客结灵友。
凌空萃丹丘。
习习和风起。
采采彤云浮。
娥皇发湘浦。
霄明出河洲。
宛宛连螭辔。
裔裔振龙旒。
4.《东阳溪中赠答·可怜谁家妇》南北朝·谢灵运
可怜谁家妇。
缘流洗素足。
明月在云间。
迢迢不可得。
绍兴市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1)
绍兴市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1)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①杜甫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不分②桃花红似锦,生憎③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
路六侍御是杜甫几时旧友。
②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
“分”,一作“忿”。
③生憎:犹言偏憎、最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此诗前四句写送别之情,诗人由“过去”想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有明显的时间层次B. 首联中“四十年”,点明了分别的时间,也表明童年时代的友情随着四十年漫长岁月的迁流而慢慢归于淡忘了。
C. “忽漫相逢是别筵”一句,在“相逢”和“别筵”之间着一“是”字,使会合的欢娱,转化为别离的愁思。
笔力千钧,直透纸背。
D. 尾联结句“触忤愁人到酒边”的“酒”,正是“别筵”饯别之酒;“酒边”的“剑南春色”,也就是诗人的眼前风光。
(2)有人评价颈联“看似无理,实则情深”,请对这一说法作简要分析。
【答案】(1)B(2)“桃红似锦”“絮白于棉”,这本是春天最正常最明艳动人的风光,而诗人却表现出“不分”“生憎”等反感态度,似乎不合常理;而结合全诗可知,诗人之所以烦闷恼怒春色是因为自感与友人后会无期,离怀难遣,这乐景触忤了他的哀情(或“用反衬手法表达了他的哀情”)。
颈联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情谊。
【解析】【分析】⑴B“也表明童年时代的友情随着四十年漫长岁月的迁流而慢慢归于淡忘了“错误,更主要的是表明童年时代的友情不因时间久隔而淡薄。
⑵《送路六侍御入朝》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借聚散离合之情,写迟暮飘零的身世之感。
前四句写送别之情,后四句写别时之景。
全诗跌宕起伏,一气运转,脉络贯通,丝丝入扣,在宏大中体现了精细的特点。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现在我不去赞美桃花秀丽的如锦缎一般,却反而憎恶柳絮比棉花还要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岁暮(南朝)谢灵运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注释:运往,四季更替;淹,长久。
(1)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三、四两句所描绘的景象形成了怎样的意境?(4分)(2)(2)结合五、六两句,分析诗人“不能寐”的原因以及整首诗所表达的情感?(4分)参考答案:9、(8分)(1)、岁暮之夜,明月映照在无边的皑皑积雪之上,透出清冷寒冽,给人以高旷森寒的感受。
(1分)“朔风”之“劲”,透出了风势之迅猛,风声之凄厉与风威之寒冽,着一“哀”字,如闻朔风怒号的凄厉呜咽之声。
(1分)两句分别从视、听感受上写出岁暮之夜的高旷、萧瑟、寒凛、凄清,在这样一种凄寒凛冽的境界中,一切生命与生机都受到沉重的压抑与摧残。
(2分)(2)、随着时间的运行,四季的更迭,一切景物都不能长留,人的年岁也迅速消逝。
值此岁暮之夜,感到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无情的催逼。
(2分)抒发了岁月不留、生命易逝之慨(2分)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中所营造的意境,这种迟暮之感更使诗人产生了“壮志”不能实现的苦闷及对国家社会的忧虑(2分)(答对两点即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