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合集下载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化的实施意见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化的实施意见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化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8.26•【字号】十政办发〔2021〕32号•【施行日期】2021.08.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十政办发〔2021〕3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为充分保护和利用农业种质资源,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化,培育壮大六大重点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经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的及意义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计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

我市区位优势独特,生态环境良好,生物资源富集,素有“生物基因宝库”之称。

抢抓发展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加速推进农业种业产业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种业振兴的具体行动,是践行“两山”理论实践、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抢占农业产业制高点,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开发效益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二、思路及目标(一)工作思路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聚焦农业种业产业化,明确“发挥优势、面向市场,因地制宜、把握重点,依靠科技、完善体系,综合施策、做大做强”的工作思路,围绕六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二)发展目标2021年,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年度目标任务,完善重点农业产业种子、种苗、种禽、种畜、菌种等良种繁育基地布局,优先启动种猪、食用菌、茶叶和果树良种、木本油料良种制种基地建设,组建市级种业集团公司,力争农业种业产值达到15亿元。

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大连市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大连市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大连市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7.29•【字号】大财农[2008]362号•【施行日期】2008.07.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大连市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大财农〔2008〕362号)各区市县(先导区)财政局、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完善农业产业化链条,促进农民增收,根据《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委发〔2008〕3号),结合我市实际,市财政局、市农村经济委员会研究制定了《大连市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大连市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二○○八年七月二十九日大连市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完善农业产业化链条,促进农民增收,根据《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委发〔2008〕3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产业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是市政府为提升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设立的财政补助资金。

扶持重点:(一)扶持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二)扶持兴办农产品储藏业;(三)支持和引导农民参加农产品展销活动;(四)鼓励经销大户到境外开办农产品经销企业,开拓国外市场;(五)支持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提高交易能力;(六)支持发展名牌农产品;(七)扶持新建、扩建、改造水果、蔬菜、食用菌等加工项目;(八)其他按国家政策规定需扶持的项目。

第三条每年择优扶持具有带动能力的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每个基地给予一次性以奖代补资金15万元。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七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七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七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1.09•【字号】龙政综〔2017〕216号•【施行日期】2017.1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七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促进茶叶、水果、蔬菜、薯业、畜禽、林竹、花卉苗木等七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展原则——坚持绿色发展。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促进全产业链绿色化、清洁化,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突出产业融合。

用工业理念优化升级农业产业,推进产品初加工,重点发展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全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产业集聚。

以园区为平台,加强对产业的规划、引导和提升,按“一产业一方案”综合精准施策,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向适宜发展区域和园区集聚集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强化项目带动。

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园建设的短板,积极策划生成建设项目。

通过项目带动,延伸产业链条,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注重科技创新。

统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以创新激发新活力、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带动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完善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引导广大农民参与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来,稳步提高农民在产业各环节的增值收益,不断扩大优势特色产业的扶贫成效,让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充分分享产业发展成果。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力争实现七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830亿元以上,比2016年增加26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0%。

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建议

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建议

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建议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人口外流现象愈演愈烈,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此,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起到一定的帮助。

要加大对农业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农业技术不断涌现,应该积极引进和推广这些技术,提高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也要加大对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支持力度,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的专业人才,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要加强对农业产业的投入和支持。

农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应该加大对农业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通过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也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为农业产业提供发展的政策保障,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热情。

要推动农业产业的产业化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应该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走产业化经营道路。

通过农业产业的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第四,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发展的监管和管理。

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农业产业的监管和管理力度,规范农业产业的发展行为,保障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严格的监管和管理,加强对农业产业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民、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农民应该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的发展,企业应该加强自身实力的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快农业产业的发展步伐,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希望通过本文提出的一些建议,能够对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起到一定的帮助。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委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意见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委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意见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委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7.11•【字号】京政办发[2009]41号•【施行日期】2009.07.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委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意见的通知(京政办发〔2009〕4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市农委《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一日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市农委二〇〇九年六月)近年来,本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升农业效益、保证首都市场供应、满足社会消费需求、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企业规模较小,核心竞争力和带动能力还不够强,相关政策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科技投入和成果转化率偏低,知名品牌较少,高端市场占有率不高,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健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农村产业政策要求,以高端、高效、高辐射为产业发展目标,以夯实新农村建设产业基础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基本任务,以建设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创业基地为基础,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首都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精深加工程度,推进综合开发利用,提升产业层次,拓展产业功能,逐步实现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提升品牌化、规模化、集群化、基地化、市场化建设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共海南省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1.29•【字号】琼发〔2021〕1号•【施行日期】2021.0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正文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琼发〔2021〕1号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启之年,也是我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关键之年。

解决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筑牢自贸港建设基础,重点难点在“三农”;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潜力后劲在“三农”;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应变局开新局,基础支撑在“三农”。

特别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全省上下要把“三农”工作摆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举全省全社会之力推进乡村振兴,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目标任务(一)2021年目标任务。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

编制完成“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南繁科技城、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南繁硅谷自贸港涉农先导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生猪生产任务,“三棵树”全产业链发展、热带新奇特水果引进推广、渔业转型升级等迈出新步伐,乡村产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趋势加快形成。

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

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升级,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集体经济“空壳村”消除50%,村“两委”换届圆满完成,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二)2025年目标任务。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七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七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七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龙政综〔2017〕216号【发布部门】龙岩市政府【发布日期】2017.11.09【实施日期】2017.11.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七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龙政综〔2017〕21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促进茶叶、水果、蔬菜、薯业、畜禽、林竹、花卉苗木等七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展原则--坚持绿色发展。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促进全产业链绿色化、清洁化,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突出产业融合。

用工业理念优化升级农业产业,推进产品初加工,重点发展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全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产业集聚。

以园区为平台,加强对产业的规划、引导和提升,按“一产业一方案”综合精准施策,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向适宜发展区域和园区集聚集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强化项目带动。

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园建设的短板,积极策划生成建设项目。

通过项目带动,延伸产业链条,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注重科技创新。

统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以创新激发新活力、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带动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完善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引导广大农民参与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来,稳步提高农民在产业各环节的增值收益,不断扩大优势特色产业的扶贫成效,让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充分分享产业发展成果。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力争实现七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830亿元以上,比2016年增加26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0%。

中共酒泉市委、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工作的意见-酒发〔2015〕24号

中共酒泉市委、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工作的意见-酒发〔2015〕24号

中共酒泉市委、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工作的意见正文:---------------------------------------------------------------------------------------------------------------------------------------------------- 中共酒泉市委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工作的意见酒发〔2015〕24号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市直各部门、各单位,驻酒各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一、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坚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信心和决心现代农业是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的更高阶段。

具体而言,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的农业。

现代农业建设则是按照现代农业标准对现行农业发展各生产要素的改造提升、补齐完善,并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不断示范引领、幅射带动,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365”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部署,确定了服务城市、富裕农民,做精第一产业的工作思路,积极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建设。

目前,全市优势特色产业总面积达到200万亩,占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7%,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2800多个,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0万亩,比2010年增加27万亩,发展以日光温室、钢架塑料大棚、葡萄为主的设施农业42万亩,增加22万亩,其中万元田25万亩,增加15万亩,预计全年肉羊饲养量达到750万只,增加210万只,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373元,增加5049元。

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处于全省领先位置,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农业农村部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部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部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1.11.17•【文号】农产发〔2021〕7号•【施行日期】2021.11.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产业,农业管理正文农业农村部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产发〔202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国乡村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强化了农业食品保障功能,拓展了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功能,凸显了乡村的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但仍然存在产业链条短、融合层次低和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

为顺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要求,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以生态农业为基、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农耕文化为魂,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促进食品保障功能坚实稳固、生态涵养功能加快转化、休闲体验功能高端拓展、文化传承功能有形延伸,打造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立足特色、市场导向。

立足乡村特色资源,面向市场需求,挖掘特色产品,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优质企业带动产业提升,更好发挥政府政策配套和公共服务作用,推动乡村特色资源加快转化增值。

——立农为农、链条延伸。

紧扣“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动种养业前后端延伸、上下游拓展,由卖原字号更多向卖制成品转变,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促进联农带农和共同富裕。

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提案

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提案

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提案尊敬的领导及代表们:大家好!我是××公司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项目组的负责人,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发表我的提案,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也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农业产业化集群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以生产、加工、流通等一体化的产业链为基础,形成相对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并以集群发展为特色。

这种发展模式能够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业竞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然而,我国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基础薄弱,龙头企业较少,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缺乏协同合作,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

其次,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和扶持,导致龙头企业缺乏人才和资金支持,无法发挥其引领作用。

最后,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中存在一些政策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限制了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潜力和效益。

为了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可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基础设施投入,包括道路、水电、通信等,提高农业产业化集群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配套设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其次,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与扶持。

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给予龙头企业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帮助龙头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其管理和创新能力,带动周边农业企业发展。

再次,优化农业产业化集群的产业结构。

政府可以组织专家对农业产业化集群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业产业化集群向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转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最后,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完善农业产业化集群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引导和监管,并积极扶持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的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四川省委员会,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08.08•【字号】川委发[2001]31号•【施行日期】2001.08.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川委发〔2001〕31号二00一年八月八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又一重大创造,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性举措。

为加速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目标,现就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如下意见:一、抓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一)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多种类型的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要培育扶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

要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界限,国家、集体、民营一起上,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一是鼓励支持城市工商企业参与农业开发,争当“龙头”,大力支持城乡私营、个体等民营企业成为龙头企业;引导以农副产品加工、经营为主的企业,联合组建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企业集团。

二是通过朋晰产权、资产重组等方式,引导粮食、丝绸、烟草、供销、商业、外贸等部门办的涉农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经营自主权,通过扩建和改造的方式,充分发挥其加工、运销、仓储、营运等实力较强的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

三是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瞄准国际市场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发生的变化,采用合资、合作、独资等多种形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资金和企业,建设一批抢占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外向型龙头企业。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以农业产业化为统领加快全市农业四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以农业产业化为统领加快全市农业四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以农业产业化为统领加快全市农业四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1.18•【字号】潍政办发[2013]4号•【施行日期】2013.0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以农业产业化为统领加快全市农业四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潍政办发[2013]4号)以农业产业化为统领,推进农工贸一体化发展,加快农业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等“四化”建设步伐,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七四一”思路目标任务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农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根据《关于加快全市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的意见》(潍办发〔2012〕22号)、《全市农业转型发展考核办法》(潍政办字〔2012〕174号)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农业品牌化建设总的要求是,围绕“中国食品谷”核心功能区及配套区建设,集中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区域特色品牌、现代种苗产业品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品牌和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牌、农村社会化服务品牌,树立潍坊农业整体品牌形象。

同时,以品牌建设引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尽快建立起覆盖全市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的实时监控、统计、分析、预警与智能化管理体系,把潍坊打造成“全国最安全的菜园子”。

一是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充分挖掘各地资源,筛选和确定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精心培育品牌产品。

争取年内新认证“三品”品牌180个,其中农产品品牌80个、畜产品品牌80个、水产品品牌20个。

2013年内争取山东省著名商标2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0个以上。

凡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每年都要争取1个以上的国家级或省级特色品牌。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海渔局、畜牧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二是打造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牌。

积极总结、宣传、推广安丘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峡山有机农业品牌建设以及得利斯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经验和做法,以品牌创建为先导,以投入品管理为重点,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全领域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执法、技术服务可追溯的责任追究体系,擦亮“潍坊农产品安全、优质、放心、绿色”金字招牌。

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南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字号】南发[2014]15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南发〔2014〕15号)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意见》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奋力提升首府南宁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位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学习贯彻中央、自治区文件精神,确保思想认识到位(一)深刻领会中央、自治区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文件精神实质。

2014年,中央、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文件,提出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目标。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科学把握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方向,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狠抓落实,着力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二)明确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农村生产力,坚决破除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和南宁首位度提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三)准确把握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方向。

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

/理论探索/-13-入重点的思路(政策),应持续对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乡、镇级医疗机构)进行重点建设,以加强基层人力资源引进、培养作为抓手。

应在财政支岀绝对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财政对农村卫生支岀在经常性财政支出中的份额,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对农村医疗保障建设补贴力度,确保农村卫生投入预算按法定比例增长。

由于县、乡两级财政是地方各级财政中的薄弱环节,为提升农村卫生费用补贴的实效,实现农村医疗卫生的可及性与公平性,可以根据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将乡、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作为核心。

目前,财政支岀到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比例严重偏小,建议将比例增加到15%左右,提升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的硬件水平,提高卫生人员的待遇,吸引、留住较高学历人力资源,夯实农村医疗保障设施建设,健全并确保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可得性。

3.3提高财政投入的效率为了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医疗保障需求,“用好资金”是关键,所以不仅需要增加财政卫生支出,还应重视提高财政投入的有效性。

各级政府针对财政卫生支岀应制定统一、安全、规范、高效的绩效评价机制。

明确基金的使用原则,即统筹安排、职责明确、项目带动。

在部分乡镇进行试点,设立基金运行管理小组,减少资金流动的中间环节,避免资金流失,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形成联动机制,提升系统效能。

确定评价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分解评价指标,规定责任人员,可将财政卫生投入绩效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内容。

3.4加强财政资金支出监管保证财政卫生投入资金的有效运作,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确保财政卫生支岀资金专款专用这一首要原则的贯彻执行。

根据财政专项资金相关规定,对资金的使用过程实施全程的、立体化监管o全程化管理的关键是把好3个关口:第一关,资金拨付关,严格论证项目可行性;第二关,资金流动轨迹全面追踪关;第三关,资金投入绩效考核关。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严格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

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

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

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成为关键。

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

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

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1.09•【字号】池政[2007]1号•【施行日期】2007.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池政〔2007〕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充分发挥我市森林资源优势,发展壮大全市林业产业,现结合我市实际,就加快推进我市林业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精神,以“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生态增优、财政增长”为目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和林产品附加值为核心,以实施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和品牌发展三大战略为重点,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符合池州实际的主导产业,合理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放开竹业开发,鼓励林业生态开发,控制木材加工业,实行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推进林业资源的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促进贸工林、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加速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根本性转变,促使全市林业产业与生态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林业产业的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规模以上企业年均增长15%。

培育年产值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培育50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5家以上,每个县区要发展1-2家;培育10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10家以上,扶持培育一批林业产业经济强镇。

到2020年实现林业产值50亿元以上,使林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基本实现我市林业产业现代化。

二、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三)优化第一产业。

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

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

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指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化、产业
化的经营模式,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
入和保障粮食安全。

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我有以下建议:
1. 技术支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生
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引导农民种植高效益、适销对路的作物,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发展。

3. 建立农业合作社,鼓励农民组建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4. 金融支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贷款、
补贴等政策支持,帮助农民购买先进生产设备,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5. 市场导向,加强市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产品加工和营销,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6. 生态保护,加强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

7. 政策扶持,制定更加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政策、保险补贴等,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

总的来说,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通过技术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支持、市场导向、生态保护和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的措施,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建议

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建议

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建议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建议: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可以加强对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

2.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的衔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可以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旅游等业态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

可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企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发展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可以加大对农田水利、农村电网、农产品仓储和物流等方面的投资,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效率。

5.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可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农业生态工程和农田生态系统建设,提高农业生态效益。

6.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

可以发展粮食、蔬菜、水果、畜牧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

7.加强农业品牌建设。

通过培育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知名度。

可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

8.加强农业金融支持。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贷款、担保和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

可以设立专门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支持农业企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创业就业。

9.加强农业人才培养。

加大对农业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可以建立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从事农业产业化发展。

10.加强农业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农业国际合作,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可以加强与国际组织、外国企业和农业专家的交流合作,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国际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精神,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创新举措,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一)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

农业产业化是形成生产发展新格局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的战略举措,是塑造文明新风尚的重要保障,是建设乡村新面貌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健全民主管理新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一项全局性的工作。

抓住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这一关键,就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就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解决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有利于促进良种良法推广,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解决全市农村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必由之路。

建设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要发展现代农业,就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总量小、人均产值低,产品数量多、市场份额小,初级产品多、加工增值少的问题,已集中反映出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不高,千家万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突出矛盾。

主要是由于我市农业分散经营层面大,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经营滞后,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不强、产品品牌不响,市场营销乏力,投融资机制不完善,中介组织发展滞后等深层次矛盾,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使农业和农民真正走入市场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以主导优势产业为支撑,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为龙头带动的产业化经营,才能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减少农产品市场风险,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三)我市已具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党中央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尤其是省委、省政府确定把昭通建设成为“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形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通过多年努力,我市已初步形成了畜牧业、马铃薯、蔬菜、蚕桑、魔芋、林果、竹子、天麻等农业优势产业群体,农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渐趋优化,在实践中涌现了一批涉农企业,探索了“公司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发展路子,为推进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可供实践的经验。

随着我市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将推动全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为全市农业产业化奠定良好基础。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和要求,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快速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为主要任务,以培育农业优势产业为重点,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以优质产品原料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扶大做强龙头企业,壮大优势农产品基地,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跃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按照市场需要开发项目、组织生产,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生产和开发市场前景好、消费需求大的优势农产品。

2、突出特色原则。

坚持扬长避短,突出自身特色,把能够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和产品作为发展的重点,在市场竞争中确立农业优势产业、优势产品,走以特取胜的路子。

3、科技支撑原则。

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原料生产基地和加工营销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和质量,走依靠科技提质增效的路子。

4、优化布局原则。

按照“一县一业”、“多县一业”的发展思路,科学布局重点产业和产品,促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在最适宜区布局,人、财、物向最适宜地聚集,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5、龙头带动原则。

把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产业化经营的着力点,壮大龙头企业群,重点支持机制好、产品竞争力强、带动农户作用大、采用新技术的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群聚集发展,实现区域突破,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6、多元化发展原则。

放宽放活政策,鼓励和支持多成份、多行业、多层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渠道增加优势产业开发投入,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流动。

7、开放带动原则。

牢固树立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思想,加强对外交往合作,全方位对外开放农业领域,走出去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利用市内外资源、市场促进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化进程。

8、可持续发展原则。

注重保护与开发并举,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三)发展目标。

1、主要目标:加快发展畜牧、马铃薯、蔬菜、蚕桑、魔芋、林果、竹子、天麻等八大农业优势产业。

到2010年,力争农业优势产业产值达到65亿元以上,其中农产品加工营销产值20亿元以上,比“十五”末增2.5倍以上;建设起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优势产业基地;创建1—2个国家级知名品牌,10个以上省级名牌产品;力争培育10个以上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0个以上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0个以上年加工产值上千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商品率达到5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通过龙头带动,使全市40%左右的农户与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人均纯收入增收部分的50%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经营。

2、优势产业发展目标:畜牧:2010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1万吨,力争畜牧产值达到32.5亿元以上;出栏肉猪260万头、肉牛15万头、肉羊28.7万头、家禽637万只;创建1—2个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力争培育5个以上年加工产值上3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

马铃薯:2010年,力争马铃薯产值达到13亿元。

马铃薯实际播种面积230万亩,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达到230万吨以上;创建1—2个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力争培育2—3个年加工产值上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

蔬菜:2010年,力争蔬菜产值达到6亿元。

蔬菜种植面积110万亩,重点建设2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总产量达到140万吨;培育1—2个年加工产值上2000万元的龙头企业。

蚕桑:2010年,力争蚕桑产值达到2亿元。

桑园面积发展到20万亩,力争年养蚕30万张,产鲜茧突破9千吨;继续提高生丝品牌知名度,创建1—2个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

提高以巧家为主的缫丝厂生产规模,培育1—3个年加工产值上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

魔芋:2010年,力争魔芋产值达到5.5亿元。

魔芋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产量24万吨以上;建设优质种芋育繁基地1万亩,创建1—2个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培育1—2个年加工产值上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

林果:2010年,力争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值达到4.2亿元,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以上,创建1-2个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培育1-2个加工或营销龙头企业。

力争苹果产值达到4亿元,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突出抓好12万亩低产果园改造,改善品种结构和生产条件,产量提高到34万吨,创建1—2个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培育1—2个年加工产值上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

竹子:2010年,力争竹子产值达到5.2亿元,新建35万亩竹子基地,总规模达到80万亩以上,创建1个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培育1个龙头企业。

天麻:2010年,力争天麻产值达到4亿元。

新建天麻菌材林10万亩,种植天麻3.5万亩,创建1-2个国家或省级知名品牌,力争培育1个加工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工作重点(一)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按照“改造传统农业、壮大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路,重点培育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大、带动辐射力强的农业优势产业,形成规模较大、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集群。

基地建设要按照“优势产品区域化、大宗产品优质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的原则,突出区域特色,搞好发展规划,避免产业趋同,发展规模经营。

1、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按照围绕龙头、满足市场,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摒弃“小而全”、“大而全”观念,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努力使种养品种向适宜区转移,由分散产区向规模化产区集中,基地建设与加工能力相匹配,逐步形成农业优势产业带。

2、认真实施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

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现有基础和未来发展态势,全市重点推进具有地方特色和明显优势的畜牧业、马铃薯、蔬菜、蚕桑、魔芋、林果、竹子、天麻等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使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建设在农业产业化中不断加快发展。

3、多渠道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一是涉农部门要围绕龙头建基地,建好基地促加工。

农业部门要认真组织编制各类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结合不同区域的资源特色和生产基础,突出重点、合理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努力做到基地建设与加工能力相匹配;二是依靠龙头办基地,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加强与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合作,注重处理好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引导双方着眼长远,互助互信,加强合作,让企业舍得投资,使农民按合同经营,建立稳固的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三是通过科技人员、能人办基地,通过示范带动,加快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增加优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发展效益;四是引导和支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办基地,发挥好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一头连接农民、一头连接龙头企业和市场桥梁纽带作用,创办各种形式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优势农产品商品率;五是积极探索和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使家庭承包经营优越性与农业产业化的优势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六是整合农业项目和农业投入,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生产基地,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土地整治、道路交通、流通设施、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立和逐步完善与基地生产相配套的信息化服务、动植物防疫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