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及其在遗传学中的重要性。
o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o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其结果。
2.过程与方法:o通过分析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推理过程。
o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o培养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难点: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其结果,以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数学解释。
三、教学准备•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相关资料。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动画或图示。
•练习题和案例分析资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通过讲述孟德尔的故事和他对遗传学的贡献,引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o提问学生:什么是基因的自由组合?为什么基因会自由组合?2.新课讲解o介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历史背景和研究过程。
o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o通过动画或图示展示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其结果,帮助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和规律。
3.活动与探究o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并尝试解释实验结果。
o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正确性。
4.巩固与提高o通过练习题和案例分析,巩固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o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进行交流和讨论。
5.总结与反思o总结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核心内容和意义,强调其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o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6.作业布置o完成相关练习题,加深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o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概念与实质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2. 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二、孟德尔遗传实验1.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2. 实验结果:F2中的性状分离比例三、基因自由组合过程1.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分离2. 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四、应用与意义1. 预测遗传现象2. 遗传学研究和应用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257北师大教案设计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抚宁一中生物王玉玲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现象、解释、实质及应用;(2)使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3)使学生学会基因的遗传定律的解题方法。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用简约科学术语表达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及对动态变化过程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认识(3)帮助学生建立学科内知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理念二、教学重点(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难点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的本质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以基因的分离定律为基础,通过回顾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步骤复习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过程,学生通过书写与纠正遗传图解的方式,结合F2棋盘法的图片分析F2中基因型,表现性的规律,进而可以帮助学生去解决考试中有关基因自由组合的习题,提升学生解决遗传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之前我们已经复习过了基因的分离定律,思考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学生回答),分离定律适合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但是生物往往含有很多对相对性状,那这些相对性状在遗传时会不会影响,又遵循什么样的遗传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复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首先看考纲要求: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这节课主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是什么?(假说--演绎法)回顾假说--演绎法的步骤。
2、假说--演绎法(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P黄圆×绿皱↓F1黄圆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子粒数目315101108329∶3∶3∶1对F2进行分析:①F2中亲本没有的性状(重组型)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所占比例:6/16②黄∶绿=(315+101)∶(108+32)=3∶1园∶皱=(315+108)∶(101+32)=3∶1控制黄色、绿色;圆粒、皱粒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248北师大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课时高一10班陈亚丽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继基因分离定律后的第二大遗传学定律,以基因分离定律为基础又是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发展。
学习这一定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为学习生物的进化,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做了知识的铺垫。
本节内容沿着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所使用的假说演绎法为线索,再一次让学生体验、认同这一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孟德尔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这几个环节,完成阐述自由组合定律这一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是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重点在于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二、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刚刚学习完分离定律的相关内容,对于遗传规律充满了好奇。
学生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的研究思路已经很熟悉了,一切新的、与遗传有关的现象都能深深的吸引学生的兴趣。
抓住学生求知欲膨胀的契机,引导分析实验案例,能引发新一轮的知识建构以及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思考。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述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2)能力目标:根据孟德尔杂交试验的结果,尝试进行逻辑分析,提出相应的假说;尝试根据所提出的假说进行演绎推理,预测相关实验的结果;(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假说演绎法,并认同这一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2)引导学生对孟德尔杂交试验的结果,尝试进行逻辑分析,提出相应的假说;并尝试根据所提出的假说进行演绎推理,预测相关实验的结果;五、教学策略情景设置,引发思考→回顾旧识,引入新课→引导分析,合作探究→总结要点,练习巩固→联系自身,升华主题六、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播放改编歌曲《豌豆花》,组织学生复习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调试课件新课导入:讲述趣味故事“女演员与萧伯纳”过渡:孟德尔继续观察豌豆,发现从种子子叶的颜色和形状来说,要么是黄色圆粒,要么是绿色皱粒,自然界的生物通常都是有不止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性状有无影响?因此在考虑遗传规律时只有分离定律不足以解释所有的现象。
北师大版高中高一生物必修2《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教案及教学反思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一、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遗传再生产的基本规律。
•了解基因自由组合的现象及定律。
•理解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对种群基因组的影响。
•能够应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教学重难点:•掌握基因自由组合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原理。
•理解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对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掌握基因型的离散度计算公式和基因型离散度的意义。
3、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讲授、讨论等教学方法。
4、教学内容:4.1、遗传再生产的基本规律•遗传再生产的定义及特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比较。
4.2、基因自由组合的概念和现象•基因自由组合的定义;•水稻米色性的研究;•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产生及解释。
4.3、基因自由组合的定律和计算公式•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现象及解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其意义;•基因型离散度的计算公式及意义。
4.4、影响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因素•交配比例的影响;•基因座位点的分布。
5、教学过程设计:5.1、引入环节:通过展示水稻米色性的研究,激发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兴趣。
5.2、核心环节:通过PPT讲授,辅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授课方式,让学生全面理解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5.3、巩固与拓展环节:完成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引发学生思考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对于物种多样性的意义,进一步拓展学生遗传学的思考视野。
二、教学反思:本堂课教学过程整体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有了良好的理解。
其中,引入环节起到了不错的效果,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燃起了他们对遗传学的好奇心。
在核心环节中,通过PPT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授课方式,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概念和要点。
在巩固与拓展环节中,学生完成了练习题,并展开了针对性的讨论,进一步拓展了对遗传学知识的维度和深度。
对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我认为可以在引入环节中继续精简表述,以便更加准确地传达本课的核心内容,让学生更快地理解课程的重点。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 第二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2-北师大版高一必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简述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自由组合的现象;2.通过自主、互动、讨论等过程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思考、善于表达等能力;3.在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进行分析时,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4.通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所揭示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教育;5.通过对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总结,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水稻是我国的主粮,也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主粮。
因此,水稻的产量、生态适应性以及稻米的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等性状都是育种学家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如何能将水稻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呢?遗传杂交技术能解决这一问题吗?〔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孟德尔是用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来进行实验的?[学生]豌豆种子的粒色:黄色和绿色;豌豆种子的粒形:圆粒和皱粒。
[教师]F1的性状表现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无论正交和反交,F1全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教师]F1自交,F2代出现了几种性状表现?比例是多少?与亲代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F2代出现了四种性状表现:黄色圆粒315粒、黄色皱粒101粒、绿色圆粒108粒、绿色皱粒32粒,其比例接近9∶3∶3∶1.与亲代相比,F2代不仅出现了两种与亲代相同的性状,即亲本性状——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而且出现了两种与亲本不同的新性状即重组性状——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
[教师]F2代中两种新性状〔重组性状〕与亲本性状有什么关系?[学生]刚好是两亲本不同性状的重新组合的结果,即黄色可以和圆粒拆开与皱粒组合,绿色可以和皱粒拆开与圆粒组合。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北师大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案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北师大版必修2 遗传与进化教案课程简介基因是控制个体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而基因间的自由组合规律则决定了后代的遗传结果。
本节课以北师大版必修2 遗传与进化教材中的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为主题,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对后代遗传特征的影响。
教学目标•理解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在杂交中的应用;•能够理解基因多种表现形式的原理与意义。
教学重点•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概念和意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在杂交中的应用;•基因多种表现形式的原理和意义。
教学难点•基因多种表现形式的原理和意义。
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对遗传特征的作用。
2.讲解(15分钟)教师首先介绍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概念和意义,向学生解释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在杂交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自由组合规律对后代遗传特征的影响。
3.实验(3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验操作,通过对不同情况下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分析和比较,让学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作用。
4.思考(15分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研讨,让学生思考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对遗传特征的影响,以及基因多种表现形式的原理和意义。
5.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分享收获和心得体会。
6.作业(10分钟)布置课堂作业,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问题,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概念和应用,同时让学生思考基因多种表现形式的原理和意义,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掌握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要注意统计和分析实验结果,善于发现问题和规律,并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结论的意义和实际应用。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精品学案:第四章第二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简述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自由组合的现象;2.通过自主、互动、讨论等过程式学习,培养自主学习、勇于思考、善于表达等能力;3.在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进行分析时,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学习重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寻找证据——阅读阅读课本P66页资料,根据阅读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1.如果分别关注豌豆种子的颜色及形状,2种性状的遗传是否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中出现了2种新的表型,即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产生新性状的原因是什么?2.F23.F中出现了4种表型的种子,其数目各不相同,是否遵循一定的规律呢?2寻找证据——讨论阅读课本P69页资料,思考下列问题:1.YyRr个体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如何?配子的类型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是否相关?2.将YyRr个体与隐性亲本进行测交,产生的子代个体的基因型类型及比例如何,说明了什么?二、知识巩固1.在F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4种表型,其比例为9∶3∶2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A.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C.F1的4种雌、雄配子自由组合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2.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性状表现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性状表现的比例④F1性状表现的比例⑤F2基因型的比例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3.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
花瓣颜色(红色和黄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R对r 为完全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B.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6种表型C.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中红色花瓣植株占3/8D.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型有3种4.有一种植物只有在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
高二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目的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教学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教学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教学用具豌豆粒色遗传和粒形遗传的杂交示意图、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分析图解,两对相对性状测交试验图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用实验和统计学的办法分析了性状的自由组合现象。
孟德尔为了验证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又进行了测交试验。
根据孟德尔的解释,出现性状的自由组合主要是由于F1产生了4种雌雄配子。
因此,要证明自由组合现象是正确的,就必须证明F1产生了4种配子。
(一)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试验1、目的选用双隐性的植株与F1杂交,测出F1的基因型,从而验证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正确性。
2、理论分析根据孟德尔的解释,F1应产生4种配子YR、Yr、yR 和yr,并且其比例为1 :1 :1 :1;双隐性个体只产生一种隐性(yr)配子。
所以测交结果应该产生4种类型的后代,即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并且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应为1:1:l:1。
3、杂交实验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YyRr yyrr↓↓YR Yr yR yr yr↓YyRr Yyrr yyRr yyrrF1作母本 31 27 26 26F1作父本 24 22 25 261 : 1 :1 :1测交的结果是产生了4种后代,即黄色圆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和黄色皱粒,并且它们数量基本相同。
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1:1:l:1。
4、结论测交时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实验与分析相符,验证了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
并且证明了F1的基因型为YyRr,既能产生4种雄配子,又能产生4种雌配子,从而证实了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等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孟德尔的杂交试验从实践的角度论证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存在和规律。
高中北师大生物必修二教案
高中北师大生物必修二教案教学内容:生物的细胞遗传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3. 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4. 了解基因的概念和遗传变异的机制教学重点:1.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2. DNA的结构和功能3. 基因的概念和遗传变异的机制教学难点:1. 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基因的概念和遗传变异的机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细胞结构图,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结构,并提出问题:细胞是如何进行遗传的?二、讲授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1. 减数分裂:简单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强调减数分裂的目的是产生生殖细胞。
2. 有丝分裂:详细讲解有丝分裂的四个阶段(前期、分裂期、间期和末期)以及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探究DNA的结构和功能1. 展示DNA的分子结构图,引导学生分析DNA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2. 通过实验或案例,让学生了解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四、讨论基因的概念和遗传变异的机制1. 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的概念,并讨论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
2. 分析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遗传变异的机制,引起学生对遗传变异的认识和理解。
五、总结归纳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
七、课堂反馈听取学生的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教学资源:- 细胞结构图- DNA分子结构图- 相关实验器材和材料教学评价:通过观察、讨论、课堂练习和作业,考查学生对细胞遗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和补充学生的知识点。
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对生物的细胞遗传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思维能力。
高一生物《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必修2
高一生物必修2《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设计思想]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四项课程理念,其中有“倡导探究性学习〞,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学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思想,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并提出问题、探究其原因,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变得更有兴趣,学到的知识也更加牢固,理解上也更加深入。
同时,也要让学生尝试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从过去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学习者,变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了解什么的主动参与的学习者;由过去从学科的概念和规律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学习方式;生物课上也将出现更多的学生讨论、交流等活动。
[教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浙科版〕第一章第二节的重点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阐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模拟两对相对性状的侧交实验,其中表达了很强的探究思想,本节重点在于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教师通过呈现孟德尔实验并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学生动手分析,教师讲解,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以达到教学目的。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实验和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为这节课学习两对相对性状杂交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高二学生经过必修1的学习,已经初步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能较好地完成对本节中数据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2〕简述自由组合定律及实质。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动手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通过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学习形成科学的探究思想,发现问题,试验,假设解释,试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真理的模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谢谢
测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黄色圆粒;若为杂合子(YyRr), 其测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分别是: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数量近似比值为1:1:1:1。
2.测交过程的遗传图解
3.结论: 孟德尔测交试验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证实了: A.F1是杂合子; B.F1产生了四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为1:1:1:1; C.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同时,不 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超级杂交稻
当堂检测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 C )基因之间的关系
A.一对等位 B.两对等位 C.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 D.等位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
个体数占总数的( D )
A.1/16 B.1/8 C.1/2 D.1/4
知识梳理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导入
水稻是我国的主粮,也是世界上 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主粮。因此,水 稻的产量、生态适应性以及稻米的外 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等性状都是育 种学家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如何能将 水稻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呢?遗传杂 交技术能解决这一问题吗?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孟德尔是用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来进行实验的? 豌豆种子的粒色:黄色和绿色 豌豆种子的粒形:圆粒和皱粒
上述数据说明,豌豆的粒色和粒形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 定律,并且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没有影响。
豌豆的粒形和粒色分别由一对基因控制,黄 色和绿色分别由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 由R和r控制。
P的纯种黄圆和纯种绿皱的基因型就是YYRR和 yyrr,配子分别是YR和yr。F1的基因型就是 YyRr,所以表现为全部为黄圆。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二 旧人教 必修2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二旧人教必修2教学目的1.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2.理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教学用具豌豆粒色遗传和粒形遗传的示意图,两对相对性状试验挂图,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分析图投影片。
教学方法教师讲述、归纳推理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二课时引言:我们用实验加统计学的办法分析了性状的自由组合现象,是否能用实验的办法进行验证呢?这是这一理论能否成立的关键,盂德尔为了使这一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又进行了测交试验。
我们知道,出现性状的自由组合,最关键的问题是F1产生了4种雌雄配子而产生的。
要证明自由组合现象是正确的,就必须证明F1产生了4种配子。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讲述:测交时,选用双隐性植株与F1杂交,就是因为双隐性个体只产生一种隐性(yr)配子。
1)产生的后代的种类就是F1产生配子的种类;2)由于yr配子不会影响F1所产生配子对性状的控制,所以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可以推测F1配子的基因型;3)测交后代的比例也就是F1产生的配子的比例。
测交的结果是产生了4种后代: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黄色皱粒,并且它们数量基本相同。
即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1:1:l:1。
另外,测交时要进行正反交,目的是要说明F1既能产生4种雄配子,又能产生4种雌配子。
从而证实了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等位基因是自由组合。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讲述:孟德尔的杂交试验从实践的角度论证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存在和规律,现在,我们从现代遗传学的角度去解释这一规律。
请同学们看图思考:提问:孟德尔所说的两对基因是指什么?(回答:位于1、2号同源染色体上的Y和y及位于3、4号的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R和r)提问:1号染色体上的Y基因的非等位基因是那些基因?(回答:3、4号染色体上的R和r)提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于时的结合方式是什么?(回答:自由组合。
高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提高学生的遗传学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通过这些练习,希望能够提高你们对遗传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也期待你们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将会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提供反馈,帮助你们不断提升。
4.能够运用遗传图谱分析基因组合关系,培养学生对遗传学实验数据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设计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遗传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基因组合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类疾病防治等方面的作用。
采用讲解、举例、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内涵和计算方法。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3.案例分析,突破难点
设计具有代表性的遗传学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遗传图谱分析基因组合与连锁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突破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基因自由定律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自由定律教案
目标:让学生了解基因自由定律的概念,理解基因自由定律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区别,培养学生对于遗传规律的理解能力。
时长:1节课
教学步骤:
1. 开场(5分钟)
-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内的基因是如何决定我们的性状的?为什么孩子会继承父母的性状?
2. 导入(10分钟)
- 结合实例介绍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颜色等位基因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孟德尔的基因遗传规律。
-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外,是否还有其它遗传规律存在?
3. 讲解(15分钟)
- 介绍基因自由定律的概念:基因的自由组合和分离现象,并说明其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不同之处。
- 通过实例解释基因自由定律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基因自由定律如何适用于遗传规律。
4. 案例分析(15分钟)
-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兔子毛色遗传的案例:假设有一只母兔和一只公兔,母兔为黑色,而公兔为棕色,请分析它们后代的毛色可能情况。
- 引导学生运用基因自由定律进行遗传规律推理,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5分钟)
- 结合案例让学生总结基因自由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以及其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不同之处。
- 强调学习遗传规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5分钟)
-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基因自由定律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对比表格,并选择一例案例进行分析。
- 强调作业完成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按时交作业。
教学反馈:
- 教师在课后可以通过学生作业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对学生掌握基因自由定律的情况进行检查,并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必要的反馈和辅导。
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266北师大教案设计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A:知道)。
(2)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B:识记)。
(3)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2中的性状分离比例(B:识记)。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C:理解)。
(5)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C:理解)。
2.能力目标(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二、重点·实施方案1.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2.实施方案(1)结合减数分裂过程精讲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实质。
(2)使用挂图、投影、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3)使用表格进行归纳总结。
三、难点·突破策略1.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突破策略(1)使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的体现由于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性状的自由组合。
(2)应用概率知识让学生理解不同配子的随机组合,从而出现性状比例9∶3∶3∶1。
四、教具准备:1.豌豆杂交试验挂图;2.投影片;3.多媒体课件。
五、学法指导本节内容与前面知识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边复习回忆所学内容,如减数分裂、生殖、发育、基因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边理解掌握孟德尔杂交试验现象及解释、测交验证、本质等,最终理解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相统—的观点,同时也为以后学习“生物的变异”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六、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一]教学过程导言孟德尔用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其F1代只有一种表现型,F2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孟德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作了解释,要确定这种解释是否正确,该怎么办?学生回答:用测交法。
[二]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提问:什么叫测交?学生回答:是用F1代与亲本的隐性类型杂交。
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259北师大教案设计
课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复习课一、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北师大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4章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第2节基因的自由规律的内容,由“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自由组合定律,最终能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
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和第一遍对课本内容的学习,已经掌握一些基础的遗传学知识还有对假说演绎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一些常见的遗传变异的现象有所了解,可以循着假说演绎法的步骤自己去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通过学习能让学生明白遗传的本质和对一些遗传现象做出解释。
三、教学策略本教学设计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讨论。
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
同时充分利用课件的作用和相关资料的展示指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教师适时的点拨和总结,配以巩固训练题加以巩固,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四、三维目标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两对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能力方面掌握生物实验的科学方法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题,用分离规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六、教学过程环节一、设问,导入复习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设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学过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大家还记得是谁发现的吗?用了什么样的实验材料和什么样的方法得到的?(PPT展示问题)学生: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用假说演绎法得出的。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第二节遗传的基本规律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内容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讲述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同样是从遗传性状研究出发来揭示遗传的规律。
由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在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上讲述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某种程度上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和拓展,秉承了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由于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涉及到两对相对性状,解释过程较为繁琐,同时,又与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的减数分裂过程密切相关,大大增加了教学难度,因此,在实施本小节内容的教学时,宜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化静态为动态,化无形为有形,重现试验过程,突破难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科学的思维过程、科学的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应用及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掌握解遗传题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所学知识加以扩展、深化、综合和提高。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是在学习了基因分离定律基础上进行拓展,运用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思想和方法能进行一些探究活动,通过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性目标〕1.准确描述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解释、进行验证,阐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解答遗传学问题的技能技巧。
〔态度性目标〕1.通过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体验孟德尔对科学研究坚持不懈的态度以及科学探索的精神。
发现基因分离定律的过程,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借助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过程,确立科学发现的一般程序和科学思想方法,形成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习惯,养成探索和创新意识。
〔技能性目标〕1.准确运用生物学术语、图解解释遗传学现象,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
2.课时作业第17、18讲
巡查和答疑
做1.《步步高》上的剩余题。2.课时作业第17、18讲
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
环节13
细化知识,完善这部分内学反思
2、由子代性状分离比推亲本基因型
创设情境,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法。巡查,答疑。
思考,讨论,回答,记笔记。
创设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加讨论的话题。及时以《步步高》上1.3.4三个题反馈训练,让学生活学活用。
环节9
1、9:3:3:1的变式及应用
2、致死问题
以《步步高》5.7题为例题讲解做题方法
思考,总结
以例题归纳学生的做题方法和技巧往往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专注力。
结合现象根据已学知识看到本质。
环节5
钟做《步步高》习题。
巡查和答疑
思考作答
限时训练,培养学生的解题速率。
环节6
对错题的查漏补缺
解答
反思总结
根据学生的漏洞进行补漏。
环节7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
以《步步高》为例题归纳方法。
作答,思考,总结
以例题形式归纳方法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环节8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题的基本解题思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孟德尔的成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假说演绎法的理解记忆。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难点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称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设计意图
教师反思
环节1
回顾教材,第一节
巡查和答疑
自主学习
通过内容知识回顾基础知识
环节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简述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自由组合的现象;
2.通过自主、互动、讨论等过程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思考、善于表达等能力;
3.在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进行分析时,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通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所揭示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教育;
5.通过对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总结,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稻是我国的主粮,也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主粮。
因此,水稻的产量、生态适应性以及稻米的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等性状都是育种学家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如何能将水稻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呢?遗传杂交技术能解决这一问题吗?(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引入新课。
)
二、讲授新课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孟德尔是用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来进行实验的?
【学生】豌豆种子的粒色:黄色和绿色;豌豆种子的粒形:圆粒和皱粒。
【教师】F1的性状表现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无论正交和反交,F1全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教师】F1自交,F2代出现了几种性状表现?比例是多少?与亲代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F2代出现了四种性状表现:黄色圆粒315粒、黄色皱粒101粒、绿色圆粒108粒、绿色皱粒32粒,其比例接近9∶3∶3∶1.与亲代相比,F2代不仅出现了两种与亲代相同的性状,即亲本性状——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而且出现了两种与亲本不同的新性状即重组性状——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
【教师】F2代中两种新性状(重组性状)与亲本性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刚好是两亲本不同性状的重新组合的结果,即黄色可以和圆粒拆开与皱粒组合,绿色可以和皱粒拆开与圆粒组合。
【教师】如果就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即黄∶绿和圆∶皱分别是多少?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粒色:黄色∶绿色=(315+101)∶(108+32)=416∶140≈3∶1
粒形:圆粒∶皱粒=(315+108)∶(101+32)=423∶133≈3∶1
上述数据说明,豌豆的粒色和粒形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并且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没有影响。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豌豆的粒形和粒色分别由一对基因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R和r控制。
P的纯种黄圆和纯种绿皱的基因型就是YYRR和yyrr,配子分别是YR和yr。
F1的基因型就是YyRr,所以表现为全部为黄圆。
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F1产生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比例为1:1:1:1。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方式有16种,F2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有4种。
【教师】两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中9∶3∶3∶1的数量比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的3∶1数量比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析、思考。
【教师】讲解:从数学角度分析,9∶3∶3∶1是(3∶1)2的展开式。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是每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结果3∶1的乘积——(3∶1)2,即(3黄∶1绿)(3圆∶1皱)=9黄圆∶3黄皱∶3绿圆∶1绿皱。
【教师】那么,为什么F1代只有黄色圆粒一种性状?F2代为什么会出现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两种新性状(重组性状)?其实质是什么?这就是孟德尔在实验中所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呢?
(二)测交实验验证自由组合假说
【教师】孟德尔又设计了测交实验,让杂种子一代(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同学们能演绎推理出测交实验的结果吗?
【学生】推理、回答。
【教师】孟德尔推测的测交实验结果是: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在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中,无论是F1作母本还是作父本,结果都与预测相符。
自由组合定律
【教师】孟德尔在他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中,任选两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种情况在其他生物体上也常常看到。
后人把这一遗传规律为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作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呢?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小结: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教师】自由组合定律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普遍性。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自由组合定律有哪些应用呢?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总结:在杂交育种中,人们有目的地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地两个亲本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再筛选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在医学实践中,人们可以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对某些遗传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从而为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当堂检测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 C )基因之间的关系
A.一对等位
B.两对等位
C.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
D.等位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总数的( D )A.1/16
B.1/8
C.1/2
D.1/4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