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点秋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聪明的测量员》教材分析-总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聪明的测量员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聪明的测量员教材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转换。
2.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4.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换算: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
2. 实际测量:运用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进行实际长度的测量。
3. 问题解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
2. 实际测量的技巧。
3. 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学难点:1. 长度单位换算的灵活运用。
2. 实际测量中的数据处理。
3. 问题解决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
3. 实际测量场景(如教室、操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让学生说说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长度单位。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长度单位之间是如何换算的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单位之间的进率。
2. 讲解实际测量的技巧,如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如何处理测量数据等。
3. 讲解问题解决的方法与策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进行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测量的过程。
2. 指导学生进行长度单位换算,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换算的方法。
3.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
2. 反思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延伸:1. 设计一些与长度单位换算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2. 组织学生参加测量比赛,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
3.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长度测量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聪明的测量员-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聪明的测量员-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测量的概念和作用,理解长度、重量、容积等的度量单位及其转换关系,掌握合理选择最适合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卷尺、秤、容积杯等,能够准确地测量长度、重量、容积等各种数据。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测量的重要性,增强对测量工具使用方法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测量的概念和作用、各种数据的测量方式、度量单位及其转换关系。
教学难点:度量单位的转换关系、测量小数、测量方法的拓展与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 测量的概念和作用(1课时)教学内容:通过《小熊的日历》一书,介绍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并带着学生观察实物,思考测量的方式。
教学进度:小组讨论(10分钟)- 观察实物(10分钟)- 课堂讲解(30分钟)- 课后作业(10分钟)2. 长度与重量的测量(2课时)教学内容:通过量尺、秤等测量工具,学习如何测量长度、重量,并介绍长度、重量的度量单位以及换算方法。
教学进度:观看视频(10分钟)- 实物测量(30分钟)- 拓展学习(20分钟)- 课堂讲解(30分钟)- 课后作业(10分钟)3. 容积的测量(1课时)教学内容:介绍容积的概念和作用,学习容积的度量单位及换算方法,并通过实物测量和计算来巩固掌握。
教学进度:实物测量(20分钟)- 观看视频(10分钟)- 计算练习(20分钟)- 课堂讲解(20分钟)- 课后作业(10分钟)4. 综合练习(1课时)教学内容:通过针对性的试题,综合巩固学生对测量的知识掌握,提高测量技巧和方法,并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测量结合起来。
教学进度:试题测验(40分钟)- 课堂讲解(20分钟)- 课后作业(10分钟)四、教学方法和教具教学方法:演示法、实践法、研究性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聪明的测量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聪明的测量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间的转换。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掌握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转换。
三、教学难点进行单位间的转换,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1)让学生观察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探讨长度单位间的转换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长度单位间的转换规则。
(3)教师总结,讲解长度单位间的转换方法。
3. 实践(1)让学生分组进行长度单位间的转换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1)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长度单位间的转换方法。
(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正确运用长度单位间的转换方法。
5. 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转换方法。
6. 作业布置(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长度单位,思考长度单位间的转换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操作中掌握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转换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在作业布置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聪明的测量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以下是针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故事、谜语等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长度单位。
五年级数学上册《聪明的测量员》教案、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
-掌握长度单位及其换算;
-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精确测量;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
-长度单位换算的灵活运用;
-测量过程中误差的处理;
-解决测量问题时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二)教学设想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节的内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和初步的几何图形知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测量这一概念已有初步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但对更精确的测量和复杂的测量问题尚缺乏经验和技巧。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长度单位换算的掌握程度,帮助他们巩固和拓展相关知识;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次家庭测量活动,如测量家具的尺寸、房间的面积等,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家长与孩子共同讨论测量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促进亲子沟通和合作。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字迹清晰,表述准确;
2.作业完成后,家长需签字确认,以表示对孩子学习情况的关注;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2.情境创设: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场景,如装修房屋时测量墙面、地板的长度和面积,让学生认识到测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提问引导:教师提出问题,如“测量有什么作用?”“我们在生活中都用到过哪些测量工具?”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长度单位及换算: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毫米,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换算的理解。
青岛版(6年制)数学五年级上册《聪明的测量员》教学反思
青岛版(6年制)数学五年级上学期
聪明的测量员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按照以下几个主要环节进行展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动手实践探索方案——汇报交流拓展延伸——总结回顾评价反思——课后留疑开拓视野。
在这里充分体现出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教学与设计理念。
这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
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和机会;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用具,满足了每位学生实践操作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
改变了独生子女惟我独尊的性格,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学会欣赏别人,关注学生互动交流、观点交锋及智慧的碰撞,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合作意识打基础。
数学在这节活动课中只是作为一种计算的工具。
这节实践活动课又是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的一次大胆创新和共同探究的新尝试。
在探究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面临新的挑战、新的问题,提高了难度,扩散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测量过程中的严谨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课中,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自我发展智慧的舞台,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是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时空,达到了预期效果。
青岛版 五上 《聪明的测量员》说课稿
聪明的测量员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4页[教材简析]本节“聪明的测量员”是一节综合实践课,该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知识之后安排的,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获得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规划意识、反思意识。
教学难点:体会整体思想,发展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自备测量物体、工具。
课前准备: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很轻、很小、很薄的物体的长度、质量或面积,明确研究主题,制定研究方案,填写研究记录表。
研究记录表四、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数学实践活动,课堂上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要活动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在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课中,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自我发展智慧的舞台,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是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时空,达到了预期效果。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展示情景图中的特殊物体(字典、铜线圈、一堆花生米、一块蚊帐)。
[设计意图]数学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先将学生引进生活情景,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为数学回归生活作好准备。
2、你想知道这本字典一页纸的厚度、一根铜丝的直径、一粒花生米的质量和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吗?[设计意图]这些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又是一些特殊的物体,学生倍感亲切并产生疑问,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
聪明的测量员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制定方案
接下来测量词典一页纸的厚度吧! 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
需要用到的工具有:尺子、计算器, 也需要设计一个探究记录表。
制定方案 词典一页纸的厚度很难测量,但可以先把 词典的厚度测量出来,再看一共有多少张 纸,用总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得出一页纸的 厚度是多少。也可以多次测量,最后取测 量的平均值。
最后测量一粒黄豆的质量吧!需要 用到什么工具呢?
需要用到的工具有:天平、计算器, 也需要设计一个探究记录表。
制定方案 数出10粒黄豆,称称有多重,然后用10粒 的总质量除以10就知道一粒的质量。
一粒黄豆的质量
实践探究
我先测量出一 小块长方形蚊 帐的面积⋯⋯
量出铜线 圈⋯⋯
称出10克黄豆 的质量,再⋯⋯
我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曹冲称象法”。
对不能直接测量出结果的,可以通过 转化的方法来测量。
我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间接测量法”。
温馨提示
特殊物体的测量,要根 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 合适的方法。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当物体过于小、薄、细时,可以通 过测量多个来计算一个,这是解决 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 许多问题。
数出10粒黄 豆,称称有 多重,然后 用10粒的总 质量除以10 就知道一粒 的质量
用直尺量出10个网眼 组成的近似长方形的 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再算出这么多个网眼 的面积,然后用这个 面积除以10就是一个 网眼的面积
测量结果 0.1毫米
0.5毫米
0.6克
0.01平方厘米
回顾反思 我发现许多物体的测量可以借助 “曹冲称象”的方法。
词典一页纸的厚度
蚊帐网眼的面积
一根铜丝的直径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1)数与代数:三峡工程(一)------小数乘法;三峡工程(二)小数除法;走进动物园------简易方程;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2)空间与图形: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生活中的多边形------多边形面积。
(3)统计与概率:绿色家园------统计。
(4)实践与综合应用:聪明的测量员;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
二、教材分析1、小数乘除法之间掺上了对称、平行与旋转的内容。
在以往的小数乘法教学中,小数点位置的错误一直是课堂上屡见不鲜的问题,而乘法在没有完全熟练的情况下接着学除法,更给一些学生带来困难,以至于两个单元结束,一部分学生感到特别吃力。
而青岛版将乘除法分散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小数乘法进行消化吸收,也避免了长时间学习计算带来的枯燥,这样会更利于孩子接受。
2、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原来解方程的局限性,而青版教材则在方程的学习中,引进了等式的性质,这是多少年来小学教师和学生一直盼望的事。
3、教材还注重了细节的改动,体现了教材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例如:将能被2、4、3整除的数特征改为2、3、5倍数的特征,意思没变却更加明了,减轻了学生理解上的负担,和因数、倍数吻合起来,使教材更加人性化。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数学整洁的良好习惯。
聪明的测量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聪明的测量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不规则形状的面积计算方法;
2.熟练掌握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不规则图形的边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师备课PPT、教学实例、测量工具、白板、黑板、彩笔、圆规、尺等;
2.学生准备:作业本、笔、纸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学
在教室内环保板画出一个不规则多边形,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周长和面积的美妙。
2. 教师讲授
通过教学实例,讲解了不规则图形边长的计算方法,重点是如何用尺测量和圆规量。
接着讲解了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即把图形分成小矩形、三角形或梯形等几何图形,在计算其面积后相加。
3. 学生练习
让学生在作业本上进行相关的计算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4. 展示讲解
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及其计算结果。
5. 课堂总结
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清晰掌握所学知识点,并强化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
1.学生的能力和表现是否突出,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能否熟练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和面积计算方法;
3.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实际问题,并得到良好的评价。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_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_青岛版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47-48页。
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小数的运算,长度、质量、面积等方面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并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在测量过程中感悟抽象、归纳等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用旧蚊帐布剪好的长方形布片(3cm×2cm)若干、花生米若干、截面1m㎡铜线20根(每根30cm左右)。
学生准备:直尺或三角板、字典或词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1)怎样才能知道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学生很容易说出测量出长和宽,用长乘宽就可以求出封面的面积。
)(2)那么一本课本的质量又怎样测量呢?(大部分学生说用天平秤一秤就行。
)(3)一张纸的厚度又怎样用直尺测量呢?纸很薄,用我们的直尺或三角板能否测出纸的厚度是多少呢?(这时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在积极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好多学生用尺子直接测量着,可是无论怎么量都很难读出数来。
)过度语: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特殊物体,它们的长度、质量、面积多媒体展示列式:3.5厘米÷300≈0.0113厘米(这里学生运用小数除法的知识进行计算。
还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初步揭示规律。
找学生说一说怎样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
(大多数学生说,可以先测量很多张纸的厚度,再求一张纸的厚度。
)【设计意图】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测量中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为学生自主的解决其他类似问题做一个铺垫。
3.那么数学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你现在能测出来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测量一张纸的方法。
聪明的测量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聪明的测量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的单位换算,能准确地进行长度测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单位换算: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和换算。
2. 长度测量:使用直尺、卷尺等工具进行长度测量。
3. 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的长度测量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度的单位换算和长度测量。
2. 教学难点:准确地进行长度测量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述一个关于测量员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测量员的工作内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长度单位换算(1)让学生观察直尺,认识米、分米、厘米、毫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出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
(3)教师举例讲解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 学习长度测量(1)让学生观察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测量工具进行长度测量,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学生分组进行长度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长度测量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法。
(2)每组派代表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解答,总结解题方法。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度单位换算和长度测量的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长度单位换算和长度测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换算和长度测量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练习题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聪明的测量员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聪明的测量员青岛版授课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会学到以下知识:•了解测量长度的规则和方法•熟练使用尺子、卷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能够用相应的测量单位对物体的长度进行准确的测量•能够通过练习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技能授课重点•基本计量单位•读数(取整、取半)•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测量知识授课难点•熟练使用测量工具•确定读数方法,精确测量长度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通过举例的方式,引入测量和长度的概念,为学生打下基础。
要求学生将自己身上的物品拿出来,然后让他们猜测该物品的长度,以便展示正确的测量方法。
步骤二:介绍计量单位引导学生回忆并介绍长度的基本计量单位,如:米、分米、厘米、毫米等,让学生了解不同计量单位的使用场景。
步骤三:测量练习让学生使用测量工具针对不同物品进行测量,并且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借助于计量单位来确保数值的准确性。
通过让学生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测量技能。
步骤四:读数和加减法的联系教师通过练习,让学生熟悉读数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以小组为单元的学习来进行能力差异的最小化处理。
步骤五:总结在本节课结束后,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的测量知识和技能,强调其重要性和实用性。
让学生了解到测量技能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需要积极的投入学习,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掌握测量技能。
作业和建议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建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不断练习,用自己的方式和角度加深对测量技能的理解。
总结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测量知识,掌握测量技能,同时也能够自我提高。
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精神都能够帮助学生国际化、多元化和创造性地发展,点亮学生更高的人生追求的光辉之路。
五年级上册,数学聪明的测量员
五年级上册,数学聪明的测量员摘要:一、引言- 介绍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聪明的测量员”单元二、单元内容概述1.长度和距离的测量- 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距离的测量:直尺、卷尺等工具的使用2.面积和体积的测量- 常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常用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及应用3.测量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各种测量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测量实际应用- 生活中的测量问题:房间面积、身高、书本尺寸等- 实际操作练习:测量身边的物品三、教学目标和意义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测量知识和技能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四、教学方法和策略1.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3.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正文:在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单元——“聪明的测量员”。
这个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测量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首先会学习长度和距离的测量。
他们会了解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以及如何使用直尺、卷尺等工具来测量距离。
接着,他们会学习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包括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和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以及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此外,学生还会学习各种测量工具的特点和用途,掌握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测量实际应用部分,学生会学习如何解决生活中的测量问题,例如测量房间面积、身高、书本尺寸等,并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为了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教师会采用生活实例、实践活动、总结规律等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测量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聪明的测量员
学习目标:
1.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知识的基础上,探 索生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 面积等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 理解和深化。
2.获得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 积等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
一粒黄豆的质 量大约是多少?
你能测量出 这些物体的 长度、质量、 或面积吗?
一页纸的厚度怎样用直尺测量呢?
方法: 先测量出很多张纸的厚度,再求 出一张纸的厚度。
如何让测量一粒黄豆的质量? 一根铜丝的厚度怎样测量呢?
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又该怎样测量呢?
把测量方案和结果填 在表格中
1、小组先估计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 再讨论测量方案,最后动手操作。
2、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 3、每项数据都要测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 4、把测量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探究记录表
一页纸的厚度怎样用直尺测量 字典一页的 一根铜丝的 一粒黄豆 蚊帐上一个网
测量物体
厚度
直径
的质 量 眼的面积
呢?一页纸的厚度怎样用直尺
测测量量工具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测量方法
估的结果
一测量页结果纸的厚度怎样用直尺测量 呢?
总结方法:
当一个物体过于 小、薄、细时, 可以通过测量多 个来计算一个。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很远,你知道 它们之间的距离是怎样测量的吗?你 想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呢?
当堂达标:
完成《配套练习 册》上的相关题 目。
回顾总结:
谢谢!
18
谢 谢!
19
三 个 法 五 幅 文 人 画 有 5 个 特 和 屈 辱 感 他 前 往 瑞 典 发 送 的 发 送 到 法 国 俄 国 个 儿 而 后 七 日 后 教 屠 夫 汉 文 条 件 虽 然 公 司 的 营 业 日 的 分 公 司 问 题 与 入 口 化 工 集 团 具 体 如 何 退 还 退 伙 公 司 股 份 的 七 月 五 日 合 同 公 司 软 腭 为 人 体 热 饭 围 绕 捍 卫 条 约 人 体 也 日 夜 人 因 为 沿 途 统 一 欧 哟 与 体 育 体 育 人 体 也 有 体 育 课 接 过 槐 金 金 葵 花 进 口 货 更 好 的 回 答 让 他 觉 得 他 于 一 九 一 九 到 海 地 工 人 华 人 特 他 太 太 和 任 何 人 提 及 然 而 他 二 句 土 语 竟 如 同 人 体 二 条 儿 童 却 如 同 去 幼 儿 园 为 特 区 哦 他 [ 去 推 敲 人 提 起 瑞 特 辟 哦 却 人 推 入 桃 花 片 热 体 哦 聘 请 人 体 期 间 提 起 人 体 哦 聘 请 热 键 提 起 如 哦 行 业 我 日 夜 [ 区 近 日 哦 电 话 费 计 亏 损 的 分 公 牛 三 顿 饭 机 构 和 人 员 和 计 划 ; 色 后 哦 提 起 无 讹 体 哦 却 要 闻 入
第3课时-聪明的测量员
实践活动-- 聪明的测量员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4 页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应用小数的运算,综合应用长度、质量、面积的计量等方面的知识。
2.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并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应用意识,数学与生活感受的紧密联系。
4. 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特殊物体长度、质量、面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长度、质量、面积的计量等方面的知识。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本字典、一盘铜线圈、花生米若干、一块纱窗、小组成员分工准备:一本字典、一盘铜线圈(铁丝、电线)、花生米若干、一块纱窗(蚊帐)、直尺。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谈话:昨天我让大家回家测量家里的物品, 能告诉我你都测量了什么吗?是用什么测量的?有没有不容易测量的?(学生汇报)老师手里有一张纸, 看你想测量它的什么呢?预设: 长和宽各是多少?厚度是多少?面积?周长?长宽周长面积我们能测量并计算出来, 那它的厚度你能直接测量出来吗?预设: 这张纸太薄了, 不好测.看来这个问题有难度,那老师把它记下来。
(板书:一张纸的厚度(薄))那你能不能先来估一下这纸的厚度?(学生试估)因为这张纸太薄,用一般的工具直接测量不好测。
那有没有别的方法呢?要不要一起商量一下?(学生组内交流,汇报)同学们真是了不起,想到这么好的方法,一张不好测我们可以测多张。
(板书:多张)一一那现在我们能不能根据我们想出的方法实际测一测它的厚度呢?请看(课件出示)活动要求:1.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
(可以临时分工:操作员、观察员、计算员、记录员等。
)2.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思考:需要注意什么?3.把测量的结果填在记录表中。
(一)初步尝试,操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并汇报(汇报时注意:数据是多次测量值的平均数,书页的计算方法,要将纸压紧不留空隙测量等。
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聪明的测量员》教材分析 青岛版
《聪明的测量员》教学分析一、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生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思考并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2.经历“制订方案——实践探究——展示交流——回顾反思”的实验过程,在实践中积累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思想,培养应用意识与创造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本综合与实践的内容是“聪明的测量员”。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特殊的物体,它们的长度、质量、面积等很难直接测量出来。
比如:蚊帐网眼的面积、词典一页纸的厚度、一根铜丝的直径和一粒黄豆的质量等。
活动时,可以让学生先确定研究的内容、方法和使用的工具,进而观察想象、动手实验;然后通过交流探讨认识到:当一个物体过小、过细、过薄时,可以通过转化的方法进行测量,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本综合与实践分为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制订方案”,在选好活动主题的前提下,先确定要研究的内容、方法,需要用到的工具等。
第二个环节是“实践探究”,在自主选定研究的内容后,先根据不同的内容合理选择方法,如剪下蚊帐的一小块测量、量出词典的总厚度等,然后进行想象,猜测整个蚊帐的面积、一页纸的厚度等,在推测的基础上,再进行动手操作,并将测量的结果与估测的结果进行比较。
第三个环节是“展示交流”,分组汇报各自的研究内容、操作方法、选用的工具、估测及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第四个环节是“回顾反思”,引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反思,从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工具的使用、结果的比较、过程的感受等多角度地进行总结,从而得出:要测量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特殊物体,可以依据转化的思想,灵活地选择“测多算少、量小求大、化曲为直”等方法。
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教材解读本综合与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知识之后安排的。
此活动巧妙地选择了生活中“用整体求个体”的典型实例,旨在引发学生的有效思考,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与策略,让学生在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中将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聪明的测量员》评课稿
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聪明的测量员》评课稿I. 引言本文是对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聪明的测量员》这一章节的评课稿。
文章着重分析了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
通过对这一章节的全面评价,旨在提供改进教学方法和加强教学效果的建议。
II. 教学内容分析《聪明的测量员》是五年级数学上册中的一章,主要内容包括:1.长度的测量:使用标准长度单位(米、厘米),并进行长度的比较和排序;2.周长的测量:介绍概念,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周长的计算;3.面积的测量:引入概念,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面积的计算。
这一章节的内容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并使用具体的测量单位,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周长和面积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技巧。
III. 教学目标本章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理解长度、周长、面积的含义和基本概念;2.掌握使用标准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并进行比较和排序;3.能够准确计算简单实际问题的周长和面积。
通过这些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建立起对长度、周长和面积的初步概念,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IV.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长度、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基本概念;2.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测量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3.实际问题解决:在教学中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4.错题讲解:针对学生易错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加强理解和记忆。
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V. 教学评价1. 教材的优点《聪明的测量员》这一章节的教材具有以下优点:•教材选材贴合实际,通过真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教材设计合理,内容层次清晰,由浅入深,能够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和计算技巧;•教材配有丰富的练习题,既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不同难度的问题。
聪明的测量员-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聪明的测量员-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重量、容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并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2.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测量、分析、判断和应用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二、教学内容1. 回归实际,认识长度、重量、容量1.理解长度、重量、容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
2.了解厘米、米、千克、克、升、毫升等度量单位。
3.记忆一些基本单位换算关系。
2. 测量算周长、面积1.能正确使用标准尺,并按标准校准。
2.能利用尺测量确定长度、周长等,就近估算,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估计和判断。
3.理解长、宽、周长、面积等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1. 课堂探究1.鼓励学生参与实际测量,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认识长度、重量、容积及其单位。
2.让学生利用实验,通过比较、交流和讨论来理解长度、重量、容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2. 竞赛活动1.利用“测量马拉松”等团体活动,让学生在测量过程中相互配合,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2.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
3. 知识回顾1.结合课堂活动和实际生活,让学生再次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加深理解。
2.利用思考题、练习题等形式,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价: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和态度。
2.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3.考试评价:评估学生在考试中的实际水平。
五、教学反思1.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多参与、多贡献。
2.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3.教师要尽可能地丰富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愉悦氛围中学习。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聪明的测量员》说课稿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聪明的测量员》说课稿一、引言《聪明的测量员》是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篇教材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测量长度、时间和重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测量长度:介绍如何使用标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具体的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
2.测量时间:通过故事情节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学会读和标记时间。
3.测量重量:引导学生理解重量的基本概念,使用千克和克作为标准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重量,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于重量测量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标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能够读和标记时间,并正确运用钟表来表示时间。
–能够使用千克和克来测量物体的重量,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观察、思考和实践,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提供合适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测量长度、时间和重量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目标:–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愿,培养他们对科学测量的兴趣和好奇心。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互动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重点:–理解并正确使用标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千克和克。
–能够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间和重量。
–学会读和标记钟表,掌握时间的概念。
2.教学难点:–协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时间和重量这些抽象概念。
–鼓励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进行思考和解决,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1.情境导入:通过故事情节或图片展示,引发学生对测量长度、时间和重量的兴趣,为学习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聪明的测量员》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生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思考并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2.经历“制订方案——实践探究——展示交流——回顾反思”的实验过程,在实践中积累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思想,培养应用意识与创造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
本综合与实践的内容是“聪明的测量员”。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特殊的物体,它们的长度、质量、面积等很难直接测量出来。
比如:蚊帐网眼的面积、词典一页纸的厚度、一根铜丝的直径和一粒黄豆的质量等。
活动时,可以让学生先确定研究的内容、方法和使用的工具,进而观察想象、动手实验;然后通过交流探讨认识到:当一个物体过小、过细、过薄时,可以通过转化的方法进行测量,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本综合与实践分为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制订方案”,在选好活动主题的前提下,先确定要研究的内容、方法,需要用到的工具等。
第二个环节是“实践探究”,在自主选定研究的内容后,先根据不同的内容合理选择方法,如剪下蚊帐的一小块测量、量出词典的总厚度等,然后进行想象,猜测整个蚊帐的面积、一页纸的厚度等,在推测的基础上,再进行动手操作,并将测量的结果与估测的结果进行比较。
第三个环节是“展示交流”,分组汇报各自的研究内容、操作方法、选用的工具、估测及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第四个环节是“回顾反思”,引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反思,从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工具的使用、结果的比较、过程的感受等多角度地进行总结,从而得出:要测量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特殊物体,可以依据转化的思想,灵活地选择“测多算少、量小求大、化曲为直”等方法。
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
(一)教材解读
本综合与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知识之后安排的。
此活动巧妙地选择了生活中“用整体求个体”的典型实例,旨在引发学生的有效思考,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与策略,让学生在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中将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综合与实践编写的主要特点:
1.素材的选取现实而典型。
使用一般的测量工具、用直接测量的方法来测量一页纸的厚度、一粒花生米的质量等会遇到困难,这是存在于生活中的典型的实际问题。
选择这样的素材,容易唤起学生的应用意识,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
2.活动过程的设计更关注学生思维的提高。
实践活动,一般有操作活动和思维活动,本综合与实践活动侧重于思维活动。
也就是说,在策略方法和测量结果两者之间,本综合应用更关注的是策略方法。
纵观整个活动,从“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该如何测量呢”到“我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均需要学生先动脑思考寻找方法,再进行必要的操作(测量或查阅),相比而言,思考比操作的意义更重要。
3.在综合实践中让学生经历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本综合与实践活动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外,更加注重让学生经历“制订方案——实践研究——展示交流——回顾反思”的活动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学与教建议
1.注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
教材为探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4个素材。
教学时,教师可以用其中的一个作“引子”,让学生在测量中体验。
比如:拿出一张纸,让学生测量出其厚度。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必然产生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欲望,再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学生有了思路和方法后,让学生动手实践并计算出结果。
然后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测量也需要用到这种测量方法”,让学生举例。
对于教材呈现的另外3个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2.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共性,巧妙地渗透方法和策略。
在学生通过思考、操作、计算得出结果完成表格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思,梳理经验,发现各个方法之间的共性:当一个物体过于小、薄、细时,可以通过测量多个来计算一个。
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想想还有什么可以用“转化”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验证,实现方法上的迁移与拓展。
3.注意活动过程中要及时评价。
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及时进行评价。
重在评价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能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否与同伴合作等。
教师的评价既要关注活动的结果,又要关注活动的过程,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践活动。
4.建议课时数: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