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事与叙事--莫里亚克小说中人物的“忏悔”

合集下载

寻找失去的纯洁——莫里亚克笔下女性的罪与赎

寻找失去的纯洁——莫里亚克笔下女性的罪与赎

寻找失去的纯洁——莫里亚克笔下女性的罪与赎
解薇
【期刊名称】《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18)005
【摘要】法国作家莫里亚克笔下的女性形象众多,无论是循规蹈矩的家庭妇女,还是激情叛逆的独立女性,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而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是无处不在的罪恶。

作家描绘女性的悲剧,是为了向她们开启一条通往救赎的道路,通过认识自己的堕落,忏悔所犯的罪,接受爱的洗礼,才能找回失去的纯洁。

【总页数】3页(P51-53)
【作者】解薇
【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65.14
【相关文献】
1.莫里亚克笔下的女性形象一诺埃米、玛蒂尔德、苔蕾丝形象浅论 [J], 韩漱洁
2.莫里亚克笔下的女性形象——诺埃米、玛蒂尔德、苔蕾丝形象浅论 [J], 韩漱洁;
3.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笔下女性悲剧的根源 [J], 庄金秋
4.“无钱的受饥馁,填沟壑,遭灾障”——谈莫里亚克笔下的劳动者 [J], 沈永赋
5.宗教视野下的罪与赎——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作品探析 [J], 刘娟;孙周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亵渎、和解与忏悔-最新文档

亵渎、和解与忏悔-最新文档

亵渎、和解与忏悔1851年(11月17日)麦尔维尔完成他的代表作白鲸之后,给霍桑回信,“我写了一本邪恶的书,但是感觉自己纯洁得像一只羔羊。

”此番表白包含了麦尔维尔对自己作品的评价,也暗示了作者的隐忧。

那么麦尔维尔担心的是什么?白鲸这本书到底有何邪恶之处,麦尔维尔为什么又声称自己纯洁无暇呢?细读小说,不难发现,麦尔维尔所谓的邪恶,乃是对上帝的亵渎和反叛。

在宗教思想依然强盛的19世纪,读者对违背传统宗教教义的内容有多大接受能力,麦尔维尔无法预知,也因此忐忑不安。

但他并不肯缄口,而是固执地借叙述者伊希米尔的揶揄讽刺和主人公亚哈对上帝的激烈反抗,嘲弄支撑社会秩序的传统宗教观念,向上帝问责,向传统生活的欺骗性挑战。

伊希米尔的身上有着麦尔维尔的影子,他对身边的社会文化有一种不适感和疏离感,叙述中夹带着对传统观念和习俗强烈的颠覆性倾向。

为了避免引起读者的反感,他从不大张旗鼓地反对上帝或神正论,而是以一种看似漫不经心的口吻,插科打诨式的幽默,含沙射影的暗示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说还通过对教堂的描写,暗讽教会惯用人们对灾难和地狱的恐惧心里来维持对上帝的信仰。

当伊希米尔进入黑人教堂,听到“布道者讲的是地狱里的阴森恐怖,以及那边的悲哭、哀恸和咬牙切齿的情景。

”第9章德高望重的麦坡尔神甫绘声绘色地讲述约拿违背神谕,遭遇风暴,被鲸鱼吞噬之后的恐怖场面,并得出结论:“在更多的时候,上帝是命令我们而不是试图劝说我们。

”由此可见,即使是虔诚的神甫心目中的上帝也是严厉专横的,他对不服从者动辄发怒,以灾祸施罚,惩戒人类。

不仅如此,上帝还被看作恶意和争斗产生之源。

在第40章,当达格和西班牙水手要打架的时候,人岛老水手说:“地方早就有了……在那个圆形场地里,该隐杀死了亚伯。

干得好,干得真棒!不是吗?要不上帝怎么能安排你们在这地方决斗?”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由于上帝喜欢亚伯献祭的羊,不喜欢该隐献上的果品,致使该隐心生妒忌,杀死了亚伯。

这里暗示上帝对众生的不同态度是造成人们互相妒忌的根源。

诗人写的小说:《母狮的忏悔》

诗人写的小说:《母狮的忏悔》

诗人写的小说:《母狮的忏悔》作者:孙君飞来源:《世界文化》2020年第02期米亚·科托喜爱米亚 ·科托(1955—,莫桑比克诗人、小说家)小说的读者会称赞,“他的小说,每一句都是诗”。

我想,诗人写作小说,自然会把一部分诗意带进其中,有的甚至呈现出强烈的诗意风格。

米亚·科托的这本小说《母狮的忏悔》(2012)是他首次将非洲女性的生存境况作为第一主题进行创作,阅读起来既不像挽歌,也不像颂歌,而几乎是一首让人忧伤、心碎的抒情诗,即使已经合上最后一页,我仍久久地沉浸在沉甸甸的情绪当中。

诗意并不能消解主题的沉重,反而使一切变得更加澄澈、疼痛。

“天花板慢慢下沉,我失足跌进不寻常的甜美睡意”,“如此庞大的身躯需要更多的灵魂”,“突然感觉像是整片天空砸在背上,疼得大声呼喊,在地上打滚”,“她慢慢地穿衣服,那份缓慢只有幸福能与之对抗”,“时间轻轻摇晃着我”,“我眼中的未来就像被烈焰吞噬的一根火柴。

天空会追随着人类的脚步变得像我一样干涸”,“古斯塔夫的话仿佛是给了我一个家”……这种诗歌一般的句子在整本小说中随处可见,犹如星辰散布在墨蓝色的夜空当中,既体现了米亚·科托的语言风格,也引领读者一步步踏进一个冷冽、病态、扭曲、荒诞的封闭所在——故事的发生地“库鲁马尼”,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封闭,人们也因恐惧而止步不前。

与其说米亚·科托的小说是一面镜子,不如说它是一块水晶,因其精巧透亮而更加让人清醒不安,甚至让人感到一种大地深层内天然矿物质般的寒意。

“她眼泪特别多,一哭起来就像涨潮。

她的泪珠像鸡蛋那么大,掷地有声”,“那女人收集蝴蝶,刮下翅膀上的磷粉,装进玻璃瓶。

她用这些粉做什么?填充枕头。

她说这样就能在睡觉的时候飞翔了”——这本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是不难看出的,却写得并不朦胧、混沌。

这也许得益于作者曾经有过记者经历,但也许更得益于创作上深挖于大地深层的水晶质地。

米亚·科托的小说不靠曲折的情节向前推动,依靠的是诗意的深入浅出和曼妙婉转,这就避免了诗歌超越现实时的那种晦涩费解。

阅读忏悔录心得体会

阅读忏悔录心得体会

阅读忏悔录心得体会
《忏悔录》是耶稣会传教士鲁易·德·莫里亚克的著作,记录了他在中国传教的经历以及其对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宗教的观察和思考。

阅读该书让我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

首先,我感受到莫里亚克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性。

他在书中表示,要传教士们尊重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学习他们的语言和文字,以便更好地传播基督教的思想。

他认为只有通过理解和融入当地文化,才能更有效地传递宗教信息。

这种尊重和包容性的态度,让我深思我们在与不同文化交流时,是否也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习俗。

其次,莫里亚克的思考也让我思考到宗教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他对中国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分析,指出了一些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他认为,基督教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他的观点引起了我对宗教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宗教是否具有引领社会进步和改革的力量,以及它与政治、社会的关系等等。

这让我意识到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社会思想和价值观的体现。

最后,莫里亚克对宗教传播的方法和效果的思考也给了我一些启示。

他认为传教士们应该用平等、爱和尊重的态度去对待中国人民,以吸引他们接受基督教信仰。

他强调了传教士们应该用实际行动去证明基督教的价值,并通过与当地人民的交流和帮助来影响他们。

这让我思考到传播任何意识形态或信仰的方法和效果,以及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更有效地传播和推动一种思想的发展。

通过阅读《忏悔录》,我对宗教、文化和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莫里亚克所展示的尊重和包容性的态度,以及对宗教与社会关系的思考,给我带来了一些启发,让我更加关注和思考这些问题。

莫里亚克早年生活经历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莫里亚克早年生活经历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莫里亚克早年生活经历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马晓宁
【期刊名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年(卷),期】2013(029)005
【摘要】天主教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小说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家庭的各种丑恶罪行,赤裸裸地揭示了人性最本真的一面.他的小说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这与莫里亚克早年的生活经历是密切相关的.
【总页数】3页(P143-145)
【作者】马晓宁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浅析莫里亚克《蝮蛇结》中的时间 [J], 陈泽帆;陈穗湘
2.莫里亚克《拍字簿》的时间艺术 [J], 刘吉平
3.“犯罪-忏悔-救赎”模式——莫里亚克作品的结构主义解读 [J], 刘娟;马粉英
4.迪安·莫里亚蒂:“垮掉派”热派的一种生活方式——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作品赏析 [J], 高金和
5.“犯罪-忏悔-救赎”模式——莫里亚克作品的结构主义解读 [J], 刘娟;马粉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父的忏悔读后感

神父的忏悔读后感

神父的忏悔读后感
《神父的忏悔》是一部由法国作家Émile Zola所著的小说,
小说以19世纪法国乡村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充满罪恶和欲望的社会。

主人公是一位神父,他在忏悔的过程中,面对自己的罪恶和内心的
挣扎,最终找到了真正的救赎和平静。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地思考了
人性的弱点和对罪恶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内心有了
更深刻的反省。

小说中的神父是一个充满罪恶感和内疚的人,他在忏悔的过程中,不断地挣扎和迷茫。

他的内心充满了对自己的罪恶和对上帝的
愧疚,他不断地向上帝祈求宽恕和救赎。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
性的弱点和对罪恶的认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罪恶和内心的挣扎,而能够真正的认识自己的罪恶,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一个人
成长和改变的第一步。

在小说中,神父通过忏悔和祈求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救赎。

这让我深刻地思考了自己的生活和内心。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过错和罪恶,而能够真正地忏悔和改变,这才是真正的救赎。


们不能逃避自己的罪恶,只有正视自己的过错,承认自己的错误,
才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救赎。

通过阅读《神父的忏悔》,我对自己的生活和内心有了更深刻的反省。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罪恶和过错,而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的罪恶,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一个人成长和改变的第一步。

只有通过忏悔和改变,我们才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救赎。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地思考了人性的弱点和对罪恶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内心有了更深刻的反省。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找到自己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救赎。

历史小说的原罪和救赎_解析麦克尤恩_赎罪_的元小说结尾

历史小说的原罪和救赎_解析麦克尤恩_赎罪_的元小说结尾

2008年1月2008年第1期外国文学F o reign L itera tur eJan.2008N o.1,2008历史小说的原罪和救赎)))解析麦克尤恩5赎罪6的元小说结尾陈榕内容提要:麦克尤恩的5赎罪6是一部具有写实特点的历史小说,其元小说结尾,既体现了麦克尤恩叙述历史、再现历史的努力,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小说虚构本质的清醒认识。

麦克尤恩在小说中所采取的叙述策略,契合了当代英美小说经历后现代主义洗礼后的现实主义回潮。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历史小说元小说历史中图分类号:I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529(2008)01-0091-08当代英国文坛,活跃着朱利安#巴恩斯、马丁#艾米斯、石黑一雄等一批优秀的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也是其中的一员。

麦克尤恩70年代踏入文坛,早期凭借揭露人性黑暗面、颠覆中产阶级道德观的小说5水泥花园6震惊英国文坛,一举成名。

进入80年代后,他不仅保持了旺盛的创造力,而且创作风格发生转变,放弃对阴暗封闭的哥特式心理空间的描写,转而关注社会与政治等重大问题,佳作叠出:5阿姆斯特丹6于1998年获得布克奖,刚出版的5在切尔西海滩上6又获得去年布克奖的提名。

他于2002年出版的5赎罪6也是一部难得的精品,不仅入围当年布克奖的最后名单,而且得到了美国国家书评奖以及洛杉矶时报奖两项大奖。

由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已于去年9月上映,成为批评家眼中2007年最值得关注的影片之一。

5赎罪6主体叙述由三个部分组成。

故事开始于1935年,当时主人公布里奥妮只有十三岁。

她误会了姐姐塞西莉娅和仆人的儿子罗比#特纳间的爱情,以为姐姐受到了罗比的欺侮,于是诬陷罗比为发生在庄园的一起强奸案中的施暴者,致使罗比被捕入狱。

五年后,罗比刑满释放,参加了英军,见证了敦刻尔克的溃败。

而此刻,布里奥妮已经认识到了当年的错误,她没有去剑桥读大学,而是选择做护士,在清教徒似的苦行中赎罪。

当罗比回到英国和一直等着他的塞西莉娅团聚时,布里奥妮也赶来相见。

玛里恩浴场哀歌读后感

玛里恩浴场哀歌读后感

玛里恩浴场哀歌读后感《玛里恩浴场哀歌》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叙述风格而著称。

小说以美国南方城市玛里恩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种族、阶级和性别的故事。

通过对主人公的生活和思想的描写,作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深刻,引起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特鲁维·麦克德尔的年轻黑人,他在玛里恩浴场工作。

特鲁维是一个聪明、勇敢、善良的年轻人,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梦想,但在一个种族歧视严重的社会里,他却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

在小说中,特鲁维经历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和歧视,但他却从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终以自己的努力和勇气赢得了尊严和尊重。

通过特鲁维的故事,作者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社会现实。

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种族歧视、阶级分化、性别不平等等社会问题的存在,这些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痛苦。

特鲁维所经历的一切,都让人深深地感到心痛和愤怒,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除了对社会问题的揭露和批判,小说还展现了特鲁维内心的复杂和矛盾。

在他的心中,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愤怒。

特鲁维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和挣扎,这种矛盾和挣扎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通过对特鲁维内心的描写,作者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人性画像,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总的来说,约翰•厄普代克的《玛里恩浴场哀歌》是一部充满了深刻思想和独特叙述风格的小说。

通过对特鲁维的生活和思想的描写,作者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引发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探讨。

同时,小说还展现了特鲁维内心的复杂和矛盾,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具有社会批判意义的作品,更是一部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人性关怀的作品,它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类社会的复杂和多样性。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具有社会批判意义的作品,更是一部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人性关怀的作品,它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类社会的复杂和多样性。

一生的忏悔

一生的忏悔

一生的忏悔作者:王冠来源:《作文周刊(小学高年级版)》2008年第42期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出生在一个贫寒的钟表匠之家。

少年时代,他为生活所迫,曾去一位富有的伯爵家当佣工。

在那里,卢梭做了一件让他终生难忘的错事。

少年卢梭趁人不备时偷拿了一条漂亮的丝带,被发觉了。

面对众人的责问,卢梭慌了神,愣了半天,红着脸说:“是……是玛丽雯给我的。

”玛丽雯是个年轻的姑娘,伯爵家的女厨师。

为了弄清真相,管家叫来了玛丽雯,并拿出丝带让他们“对质”,卢梭一口咬定是玛丽雯给他的。

玛丽雯愣住了,沉默着,瞪大了那双无辜的蓝眼睛,向说谎者看了一眼,并且摇头否认。

管家无法“破案”,罗克伯爵宣布:“把两人都辞退了。

”为了给真正的“罪人”一个警告,罗克伯爵还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相信,有罪者的良心一定会替无罪者复仇的!”卢梭和玛丽雯一起被逐出了主人的家门。

从此,卢梭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可爱的山里来的姑娘,但他常常会想到:作为被自己诬陷的牺牲品,玛丽雯恐怕再也找不到一份较好的工作了,因为她所蒙受的罪名足以毁坏一个人的声誉。

“有罪者的良心一定会替无罪者复仇的!”罗克伯爵的预言没有落空。

在那桩错事发生后的四十年里,每当卢梭追忆起自己的过失和玛丽雯的不幸时,总是悔恨莫及,常常苦恼得连觉都睡不着,一闭上眼睛便看到那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责问他,好像罪过是昨天才犯的一样。

那双纯洁的、盛满了无辜的泪水的蓝眼睛,仍然在直盯着自己,令他羞愧不已、无地自容。

卢梭晚年决心公开自己“干过的一件应该谴责的残忍的事”,于是写了《忏悔录》,在这部名著里,卢梭如实交代了自己的过错,还写下了这样的感受:“如果这件罪行可以弥补的话,那么,我在晚年所受的那么多的不幸和我四十年来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的诚实和正直,就是对它的弥补。

”读后自检1.“忏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忏悔”造句:。

天堂的忏悔读后感范文

天堂的忏悔读后感范文

天堂的忏悔读后感范文《天堂的忏悔》是由揭开人类心灵深处秘密的法国作家阿宁·柯特韦尔所著,该书于1993年出版。

这是一本关于忏悔、懊悔与救赎的哲学小说,它不仅带领读者深入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同时也引发了对于道德和人性的深度探讨。

小说以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牧师,拉齐欧·普雷斯彻夫斯基为主角展开。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而普雷斯彻夫斯基也是一位充满痛苦和仇恨的人。

他曾亲眼目睹许多被撕裂和暴行的场景,无法释怀的痛苦不断侵蚀着他的内心。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拉齐欧·普雷斯彻夫斯基和他的忏悔者们的对话,探讨了人类的罪恶与恶行。

拉齐欧·普雷斯彻夫斯基并不在乎他的忏悔者们是否真诚悔过,对他来说重要的是借助忏悔,抒发自己的痛苦和仇恨。

小说中的描写非常真实而令人震撼,它以一种饱含情感的方式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读者能够看到人们内心深处隐藏的罪恶、贪婪、恐惧和愚昧。

同时,尽管小说中的人物们背负着个人的罪恶,但正是这些罪恶和忏悔让他们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加真实。

阅读完《天堂的忏悔》之后,我深深地被小说中所强调的“忏悔”这一主题所触动。

忏悔并不仅仅意味着悔过,而是一种自问自答、自省自审的过程。

忏悔是一个提醒人们自己伤害了他人,并且向他人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方式。

通过忏悔,我们能够洗净自己的罪孽,从而重返清白。

同时,小说中也揭示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罪恶和痛苦,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是邪恶的。

人性是复杂的,我们既可以做出可怕的事情,也可以表现出善良和慈悲。

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心深处的“天堂”,只要我们愿意认识自己内心的黑暗面,并做出改变,我们就有机会寻找到自己的救赎之路。

在读完《天堂的忏悔》之后,我深深地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和内心深处的道德规范。

这本书引导我思考自己的罪恶和忏悔,以及如何寻找真正的救赎。

我意识到忏悔不仅是为了向他人请求宽恕,更是为了释放心灵的痛苦和仇恨,从而让自己得以重生。

莫里亚克《蛇结》中的叙事声音

莫里亚克《蛇结》中的叙事声音

莫里亚克《蛇结》中的叙事声音
陈泽帆;陈穗湘
【期刊名称】《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年(卷),期】2022()4
【摘要】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蛇结》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叙述者路易讲述了他对妻子和子女的仇恨以及想要剥夺他们继承权的计划。

然而,在故事的结尾,他却发现了自己的错误,重新找回了爱和信仰。

小说的力量不在于情节的发展,而在于叙述者的不可靠叙述及其修正。

通过对小说叙事声音的分析,我们将阐明小说的叙述者与受述者、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的关系,挖掘小说的不可靠叙述及其修正,发现作者通过叙事技巧表达的对叙述者的同情,最终揭示小说的意义以及莫里亚克关于家庭、爱、信仰的看法。

【总页数】9页(P51-58)
【作者】陈泽帆;陈穗湘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浅析莫里亚克《蝮蛇结》中的时间
2.从莫里亚克的小说看婚姻神圣性的消解与回归——以《给麻风病人的吻》与《黛莱丝·德克罗》为中心
3.圣事与叙事--莫里亚克小说中人物的“忏悔”
4.迪安·莫里亚蒂:“垮掉派”热派的一种生活方式——杰
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作品赏析5.莫里亚克的小说心理描写手法浅探──读《黛莱思·德克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莫勒[莫勒太太的忏悔]

莫勒[莫勒太太的忏悔]

莫勒[莫勒太太的忏悔]在德国的基尔运河人海口,有一个风光秀丽的海滨小城。

叫布隆斯比特科尔克镇。

尽管是在二战期间,可这里却犹如世外桃源。

镇外平原上高大的风车不分昼夜地转着,风车下,牛羊依然悠闲地吃草。

镇上三三两两的水兵迈着慵懒的步伐,享受着海滨迷人的阳光。

因为这里是横扫欧亚大陆、强大德国的海军基地。

在镇的东头。

靠近海军基地的大街旁,有一座古老的巴洛克式别墅,里面住着一个叫莫勒太太的孤寡老人。

每当这些水兵们从门前经过,总能听到一阵阵贝多芬、瓦格纳的乡村音乐,从半掩着的大门里传出来。

水兵们一听见音乐,一个个都平静下来,不由得想起远方的父母妻儿,总是不由自主地走进去。

莫勒太太就坐在草坪中央的花楸树下,静静地看书,前面的炭火烤炉上的德式香肠烤得“滋滋”作响。

那扑鼻的香味,让水兵们流连忘返,一种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

莫勒太太见水兵们进来,就放下书。

摘下老花镜,笑眯眯地说:馋了吧,孩子们,自己动手,管够!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莫勒太太就像一个慈祥的母亲看着远方回来的归儿。

来得最多的就是那些潜艇上的官兵。

他们在暗无天日的海底像幽灵一样游弋几个月,百战生还,一上岸,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莫勒太太的家。

每次来,总会有不同的美味佳肴和令人缠绵的乡村音乐等着他们。

久而久之,这些骁悍的水兵们觉得这样白吃白喝,太过意不去。

在水兵们的一再要求下,莫勒太太只好在自己的家里,开起了酒吧。

但她有一个条件,酒吧保本经营,每个水兵在每次消费的时候,必须在清单上签上自己的大名,到年终,她将所得的利润全部退还给他们。

开业这天。

就连德国海军总司令邓尼茨将军也前来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说莫勒太太是水兵们共同的母亲!从此后,莫勒太太的巴洛克式别墅,成了布隆斯比特科尔克镇最热闹的地方。

水兵们不管是出航前,还是归港后,都要到这里狂欢。

莫勒太太就拿出一扎扎黑森林啤酒、阿尔卑斯草莓蛋糕、柏林烤蹄�招待他们。

还让漂亮温柔的女招待陪他们跳起节奏鲜明的水兵舞。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解读(周末好文)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解读(周末好文)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解读(周末好文)全文共2291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885年10月11日-1970年9月1日)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出生于波尔多的一个银行家家庭。

然而他幼时丧父,其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教徒,因此他早年就读于当地的教会学校。

1905年,莫里亚克毕业于波尔多大学的文学系,并创作了诗集《合手敬礼》和《向少年时代告别》以及小说《身戴镣铐的儿童》和《白袍记》。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莫里亚克加入伤兵救护工作,战事结束后再一次投入文学创作,并创作了《血肉斗》、《优先权》等一系列小说。

而后,莫里亚克进入了他文学创作的高产期。

1922年,《给麻风病人的吻》出版,这部作品引起了文学界的高度关注,也为莫里亚克带来了世界性的赞誉。

次年,发表了《火流》和《吉尼特里克斯》。

1925年,出版了《爱的荒漠》,这部作品使莫里亚克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小说奖,就此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坛的地位。

1927年,《苔蕾丝·德斯盖鲁》发表,再一次引起文学界的高度关注,而后,莫里亚克陆续为该作品创作了三个续篇:《苔蕾丝看病》、《苔蕾丝在旅馆》和《黑夜的终止》。

1932年,莫里亚克发表了《蛇结》(又译为《蝮蛇结》),这部作品被誉为他最成熟的作品。

此后,莫里亚克不仅仅创作了很多著名的小说,例如《黑天使》和《法利赛女人》,还投身于戏剧创作,例如《阿斯摩泰》和《错爱的人们》。

莫里亚克一生经历了60年的创作时期,期间共创作了100余部作品,其中包括26部小说,5部诗集,4部剧本。

莫里亚克的作品多以其家乡为背景,其中的葡萄园、松林和牧场伴着虫鸣声,给予读者一种乡村的静寂美好之感。

莫里亚克也描写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并通过这一小小的天地展示着世界范围的人类社会问题。

这主要得益于莫里亚克深刻地分析能力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技巧,他可以利用最简洁的文字,将复杂的逻辑阐述清楚,并给读者留下难忘的记忆。

论《赎罪》的忏悔意识

论《赎罪》的忏悔意识

• 78 •
《英 美 文 学 研 究 论 丛 》3 4 ( 2 0 2 1 年 春 )
― 、罪 感 :个 体 灵 魂 的 自 我 审 视
罪 感 会 引 起 亏 欠 感 与 负 罪 感 ,这 会 促 使 人 们 反 思 并 忏 悔 自 己 的 过 错 。 由 于基 督 教 文 化 是 一 种 恩 典 性 的 “赦 罪 ”文 化 ,强 调 宽 恕 与 宽 容 ,这些罪感 和 忏 悔 意 识 会 让 人 叩 问 内 心 ,审 视 自 我 并 涤 荡 灵 魂 ,从 而 让 人 产 生 一 种 博 爱 精 神 与 悲 悯 情 怀 。《赎 罪 》的 开 头 这 样 写 道 :“布 莱 奥 妮 对 于 和 谐 而 有 秩 序 的 世 界 的 向 往 使 她 不 可 能 做 出 任 何 鲁 莽 的 错 事 。故 意 伤 害 和 恣 意 破 坏 都 太 无 秩 序 ,不 符 合 她 的 n 味 . 而 她 的 本 性 里 又 根 本 没 有 冷 酷 的 成 分 ”(麦 克 尤 恩 6 ) 。 由此 看出,少 年 布 莱 奥 妮 有 追 求 理 性 和 秩 序 的 一 面 ,这说明她 能 很 好 地 控 制 自 己 的 欲 望 ,似 乎 不 会 犯 什 么 严 重 的 错 误 。但 这 似 乎 是 一 种 讽 刺 ,因 为 她 在 欲 望 的 驱 使 下 ,让 自 己 一 次 次 犯 下 了 错 误 ,并 最 终 酿 成 大 祸 。众 所 周 知 ,欲 望 是 快 乐 之 源 ,也 是 痛 苦 之 本 . 尽 管 她 曾 经 意 识 到 自 己 的 灵 魂 在 犯 罪 。她 的 欲 望 主 要 源 自 对 罗 比 的 爱 慕 。据 罗 比 的 回 忆 ,布 莱 奥 妮 曾 经 向 他 表 白 过 爱 慕 之 情 ,并 通 过 故 意 落 水 来 考 验 罗 比 对 她 的 爱 , 而当时罗比拒绝了这份感情并斥责了布莱奥妮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是不 负 责 任 的 做 法 。通 过 这 一 细 节 ,我 们 就 不 难 理 解 布 莱 奥 妮 对 于 “喷水池事 件 ”“私 密 信 事 件 ”以 及 后 来 的 “图 书 馆 情 爱 场 景 ”的 反 应 了 。在 布 莱 奥 妮 的 潜 意 识 当 中 ,罗 比 是 属 于 她 的 ,而 罗 比 喜 欢 的 人 又 不 是 她 。 她出 于妒 忌 ,就 在 潜 意 识 中 认 为 ,既 然 得 不 到 他 ,就 要 将 其 毁 灭 。 于 是 ,从 表 面 上 看 .年 轻 的 布 莱 奥 妮 是 出 于 保 护 自 己 的 姐 姐 才 对 罗 比 产 生 敌 意 的 .而事实 上 ,她 是 因 罗 比 的 背 叛 而 一 心 想 置 罗 比 于 死 地 。于 是 她 认 定 ,在罗拉遭到 强 奸 的 那 个 晚 上 ,她 看 到 的 黑 影 就 是 罗 比 。在 这 里 ,理 性 让 位 给 了 欲 望 。 最 终 ,在 她 的 荒 唐 指 证 下 ,罗 比 锒 铛 人 狱 。可 以 看 出 ,在 罪 感 的 驱 使 下 ,老 年 布 莱 奥 妮 重 新 对 自 我 进 行 了 审 视 并 叩 问 内 心 ,进 而 涤 荡 自 己 的 灵 魂 。 她在小说中将关于自己过失的事实描述与关于自己赎罪的虚构叙述混合 交 织 ,因 为 她 现 在 将 小 说 本 身 视 为 赎 罪 的 一 种 主 要 途 径 (费 伦 、申 丹 2 6 ) 。 她 采 用 的 策 略 就 是 ,在 叙 事 过 程 中 满 怀 同 情 地 进 人 他 人 的 意 识 ,同时毫不 含 糊 地 表 明 自 己 当 初 的 判 断 如 何 有 缺 陷 。麦 克 尤 恩 通 过 让 主 人 公 意 识 到 自 己 的 不 良 欲 望 所 产 生 的 罪 恶 并 让 其 背 负 沉 重 的 罪 感 ,让 人 们 从 中 获 得 道德层面的教诲与警醒。

漫漫忏悔路——《赎罪》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漫漫忏悔路——《赎罪》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外国文学研究漫漫忏悔路—(赎罪》的文学伦理学解读"—合肥工业大学刘洋安徽农业大学高飞""摘要: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从小说的故事层面和叙事层面对其进行文学伦理学解读。

在故事层面上,《赎罪》以主人公布里奥妮的犯罪一赎罪为线索,将其置于战争的宏大背景之下,写出了战争中人性的善与恶,而在叙事层面上,作为一部带有元小说色彩的后现代作品,它体现了作者对于作家责任的思考。

本文首先通过还原伦理现场,梳理伦理线,解构伦理结,对于布里奥妮的犯错与赎罪的伦理选择进行分析;其次,结合文本,对于导致不同伦理选择的斯芬克斯因子予以探讨,从而让我们对于人性——这个麦克尤恩-直关注—有新的理解。

最后,通过作家面临的双重困境,对于作家的写作责任进行了的主题—探讨。

关键词:《赎罪》;麦克尤恩;伦理选择;斯芬克斯因子;责任Title:A Long Journey of Redemption:A Reading of Aton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Ethical CriticismAbstract:Ian McEwan's Atonemet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concern for scholars. Focusing on the storyline and the narrative of Atonement,this paper attempts to offer"本文是合肥工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培育计划项目#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伦理研究$ (JS2017HGXJ002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洋,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电子邮箱:1092325332@高飞,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比较文学#电子邮箱:9O61768OO@#129外国语文研究(第9卷"1)an interpretation of Aton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ethical criticism.From the aspect of the storyline of Atonement?with BrionyS journey of erring and redeeming as a central thread?McEwan portrays good and evil in human nature in wartime.As for the narrative of Atonement?as a postmodern metafiction,i t reflects the author's thought on writer's responsibility.Firstly,this paper analyzes Briony's ethical choices of erring and redeeming by tracing back to ethical environment,teasing out ethical lines,and deconstructing ethical knots;Secondly?with reference to relevant text,this paper discusses Sphinx factor leading to different ethical choices so asto gain a new insightinto human nature athemethatfascinates McEwan; Thirdly,through the narration of writing and publishing dilemma,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writer's responsibility.Key Words:Atonement;McEwan;ethical choice;Sphinx factor;responsibility1引言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至今已经出版短篇小说集二部,小说十五部,而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于200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赎罪罪A tonement)"小说以十三岁小女孩布里奥妮的一次错误指证为叙事动力,描述了一次错误给几个年轻人的命运带来的彻底改变。

忏悔语文阅读理解

忏悔语文阅读理解

忏悔语文阅读理解
在阅读《忏悔录》这部作品时,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深刻的自我剖析,还能领略到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忏悔录》是法国思想家、哲学家让-雅克·卢梭的自传体作品,它详细记录了作者从出生到成年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社会、道德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

《忏悔录》的开篇,卢梭便以一种坦诚的态度,向读者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种自我批评的精神,使得作品具有了强烈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在书中,卢梭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的种种经历,包括与家人的关系、在学校的学习经历,以及他对社会不公的初步认识。

随着故事的深入,卢梭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他对自己的一些不当行为表示忏悔,同时也对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弱点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在这一过程中,卢梭的自我认识逐渐成熟,他开始意识到个人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贡献。

在《忏悔录》的后半部分,卢梭更多地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个人的道德和原则。

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人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如何坚守内心的信仰和价值观。

整部作品的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卢梭的自我剖析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使得《忏悔录》不仅是一部自传体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哲学深度的思想著作。

通过阅读《忏悔录》,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卢梭个人的生活经历,还能够从中获得关于人生、道德和社会的深刻启示。

西方文学名著导引6.8盘缠在一起的毒蛇-文档资料

西方文学名著导引6.8盘缠在一起的毒蛇-文档资料

二、《盘缠在一起的毒蛇》赏析
《盘缠在一起的毒蛇》 是莫里亚克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法 国的波尔多市为背景,描写 了主人公路易和他的妻子儿 女们为了财产继承权问题而 展开的矛盾冲突。
《盘缠在一起的毒蛇 》 中的大小人物,心灵中无 不有错误与罪恶的因素存 在,在这个意义上,作者 认为他们是“盘缠在一起 的毒蛇”。尤其是主人公 路易,作者让他在罪恶的 泥坑里越陷越深,但就在 他即将永别人世时,终于 领会了生活中“爱”的意 义,从而走出“蛇穴”。
参考书目:
●莫里亚克:《盘缠在一起的毒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年版。 ●莫里亚克:《蛇结》,外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莫里亚克:《爱的荒漠》,漓江出版社1983年版。 ●《莫里亚克小说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莫里亚克作品有声读物
我的人物或许不全相信上帝 还活着,但是他们全都有一颗道 德的心,不可能犯罪。
当一个人的最坏一面展现出 来以后,就要在他身上找到那生 来就有的善的火花,它是不可能 在他的心灵中熄灭的。
——莫里亚克
莫里亚克描写路易与家 人围绕财产继承权问题而展 开的心灵厮斗,最终目的是 为了塑造“依据上帝形象创 造的,得到耶稣基督拯救和 受到圣灵启示的人”的形象, 从而让充满罪恶的社会中的 人们恢复对上帝的爱。因此, 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体现了作 为“天主教作家”的莫里亚 克创作之本色的。
莫里亚克小说代表性作品:
知识链接:莫里亚克作品风格
对于那些只记得弗朗索瓦 · 莫里亚克最后几十年生涯 的人来说,他属于有倾向性的作家,关注政治生活的各种 事态。可是,对新闻记者莫里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真实的东西,对小说 家莫里亚克未必真实,他笔下的小说人物 往往软弱地在一个封闭的世界中挣扎。

罪恶·悲剧·救赎--莫里亚克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罪恶·悲剧·救赎--莫里亚克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罪恶悲剧救赎--莫里亚克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李美丽
【期刊名称】《安康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16)001
【摘要】在现代主义思潮迭起的二十世纪,莫里亚克既坚持巴尔扎克、狄更斯等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又融合了现代主义观念和宗教思想,以家庭为舞台展示了物欲横流、道德沦丧时代背景下人的罪恶,深入挖掘罪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灵与肉、善与恶、沉沦与复活的痛苦挣扎中具有了悲剧精神并最终获得了宗教上的救赎.莫里亚克的创作既继承前人,又开拓创新,为西方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在西方文学史上具有了不可取代的价值和意义.
【总页数】4页(P69-72)
【作者】李美丽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莫里亚克小说中的宗教观 [J], 陈琪
2.“犯罪-忏悔-救赎”模式——莫里亚克作品的结构主义解读 [J], 刘娟;马粉英
3.罪恶与拯救——远藤周作与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宗教观之比较 [J], 史军
4.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笔下女性悲剧的根源 [J], 庄金秋
5.“犯罪-忏悔-救赎”模式——莫里亚克作品的结构主义解读 [J], 刘娟;马粉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圣事与叙事——莫里亚克小说中人物的“忏悔”

圣事与叙事——莫里亚克小说中人物的“忏悔”

点 。黛莱丝向神甫告解 , 说她是一个“ 自 知可耻 的 灵魂 , 在踌 躇 不 安 号 晦恨 交加 中迷 失 了方 向 , 太 过
不 足 以引起 您 的注 意 ” [ 4 1 3 。 马塞尔 也认识 到 自 “ 自首” 的欲望 , 而作者 的任务 同其笔下 的神 甫一 卑微 , 样, 即认 识 人 的 内心 , “ 探 测 罪恶 的深 渊 ” I 5 l l 。 己的 “ 卑微 ” , 并准备“ 探测 罪 恶 的深 渊 ” 1 5 1 “ 。这 也 马塞 尔 和黛 莱 丝 的叙 事 首 先从 忏 悔 的动 机 和 印证 了奥古斯丁关于原罪使人堕落 的理论 ,从而
行 深深 自责。而人物的忏悔也就是作者本人的忏 又谦卑 的矛盾心理 ,让人联想 到对作家影响颇深 悔: 莫里亚克年少时 , 也像 《 给麻风病人 的吻》 初稿 的哲学家帕斯卡尔关 于人 的伟大与渺小 的辩证观
中的 主人 公 马 塞 尔一 样 , 认 为 自己很 丑 , 没 有 爱 的 权 利 。作 者 同 其笔 下 的人 物 一 样 , 有 忏悔 的欲 望 ,
第 5期
解 薇: 圣事与叙事——奠里亚克小说 中人物的“ 忏悔”
5 1
让 他们 听我 的忏 悔 , 为 我 的 可 的限制 , 是一种 冒险 , 一种探索” I 。 人物之所 以有 无 数 与 我相 似 的人 : 忏 悔的欲望 ,是因为 内心 的罪恶感使他们备受折 耻而 悲 叹 , 为 我 的卑 贱 而脸 红 。” [ 6 1 6 莫 里亚 克 笔 下 的人 物忏 悔 时 也 怀着 这 种 骄 傲 磨。从小说第一章开始 , 黛莱丝就为 自己投毒 的罪
追求 身份认 同 , 渴望 自我辩护 , 寻找失去的纯洁。
中的重要 角 色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卷第5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 l.19,No.5 Oct.,20132013年10月“写作,就是自首。

”[1]777法国作家莫里亚克在小说《魔鬼与天使》中以这句惊人之语开场,无疑表露出作者对于自我剖析的热衷。

这种愿望不仅体现在他的自传作品中,同样也体现在小说中。

雅克·贝蒂在整理莫里亚克的手稿时发现,《给麻风病人的吻》和《黛莱丝·德克罗》的初稿是“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更像是一种‘忏悔’”[2]16。

而且在初稿中,人物的“忏悔”是以宗教圣事的形式出现的:在封闭的室内向神甫告解,反省自己的人生。

作为一名天主教作家,莫里亚克对“忏悔”这一圣事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相信,有罪的地方必有更多的圣宠,“恶魔们如果承认自己是恶魔,并且自我憎恶,他们就可以成为圣徒”[3]57。

然而,上述两部小说的定稿采用了第三人称叙事,并删除了忏悔的情节。

而作家后期的两部作品《蝮蛇结》和《昔日一少年》又回到第一人称,并重现了忏悔的叙事方式。

且不论作者缘何作此修改,原稿中的这一情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阐释角度。

主人公之所以选择忏悔这种手段,是为了追求身份认同,渴望自我辩护,寻找失去的纯洁。

同时也突出了忏悔对象———神甫在莫里亚克小说中的重要角色。

人们常常从发生学的角度研究《给麻风病人的吻》和《黛莱丝·德克罗》的初稿,鲜少将其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

我们将借助这两部作品的初稿,探析“忏悔”这一叙事方式从出现到消失,再到重现的过程。

一、忏悔的意图《给麻风病人的吻》的初稿并未出版,我们只能从雅克·贝蒂主编的《莫里亚克小说戏剧全集》中得窥其中的一些章节。

而《黛莱丝·德克罗》初时名为《良知,神赐的本能》,曾由作者本人发表,这一标题更能体现忏悔与信仰的关系,后来作家坦言,这是“《黛莱丝·德克罗》的初稿,主人公设定为一个基督徒,向一名神甫忏悔”[4]3。

这两部初稿对主人公的描写惊人相似,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者即为人物本身,并在相似的情境之下向一位不知名的神甫忏悔。

雅克·贝蒂甚至猜测这只是简单的重复创作。

作家为何格外偏爱这种叙事方式呢?雅克·贝蒂指出,“对莫里亚克而言,第一人称是最为自然的叙事方式”,并能“自由发挥想象,不受任何形式圣事与叙事———莫里亚克小说中人物的“忏悔”解薇(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摘要:法国天主教作家莫里亚克在《黛莱丝·德克罗》和《给麻风病人的吻》两部小说的初稿中采用了“忏悔”的叙事方式,但定稿中却改换人称,删除了忏悔的情节,而后期的两部作品《蝮蛇结》和《昔日一少年》又重现了“忏悔”的叙事方式。

这一叙事方式由出现、消失到重现的过程体现了作家创作生涯中信仰与写作之间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忏悔;圣事;叙事;神甫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522(2013)05-0050-04收稿日期:2013-06-21基金项目:江苏理工学院2012年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莫里亚克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项目编号:KYY12067)作者简介:解薇(1983-),女,江苏常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国文学。

的限制,是一种冒险,一种探索”[2]17。

人物之所以有忏悔的欲望,是因为内心的罪恶感使他们备受折磨。

从小说第一章开始,黛莱丝就为自己投毒的罪行深深自责。

而人物的忏悔也就是作者本人的忏悔:莫里亚克年少时,也像《给麻风病人的吻》初稿中的主人公马塞尔一样,认为自己很丑,没有爱的权利。

作者同其笔下的人物一样,有忏悔的欲望,“自首”的欲望,而作者的任务同其笔下的神甫一样,即认识人的内心,“探测罪恶的深渊”[5]1128。

马塞尔和黛莱丝的叙事首先从忏悔的动机和环境开始:主人公去找神甫忏悔,但突然不知所措,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诉说自己的罪恶,只能放弃。

神甫建议将忏悔写在纸上,从活动门板里递给他过目。

此时,读者便成了偷窥者,窥视人物内心的黑暗、罪恶与耻辱。

相比而言,《良知,神赐的本能》更突出了忏悔者与神甫之间的密切联系,因为黛莱丝以第二人称称呼神甫,真实还原了忏悔圣事的场景,而马塞尔则以第三人称称呼神甫,间接描述忏悔仪式:“我跪倒在他面前,他埋头阅读,被我内心的秘密所吸引,仿佛饥渴的牛趴伏在饮水槽上。

”[5]1127在这种情况下,书写代替了无法宣之于口的话语,正如《良知,神赐的本能》开头所说:“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神甫,我怎么能用三言两语来概括自己的一生呢?”[4]3《给麻风病人的吻》的初稿中也有相似的描写:“我对他说,我无法用几句话来概括日日夜夜所受的煎熬,痛苦的少年时代,残酷的青年时代,他说:‘写吧,写吧,可怜的孩子。

不要害怕长篇大论,一句话都别漏掉。

’”[5]1128叙述者的话语受到了阻碍,忏悔的欲望只能通过书写来表达。

而且,口头的言说似乎不如书写来得真实可靠,书写更能让忏悔者的内心透明化,诚如黛莱丝所说:“所有我想说的话,都是违心之言。

”[4]4在莫里亚克的小说中,人物忏悔的意图在于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相比之下,辩解和祈求原谅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黛莱丝说:“人们是怎么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罪的?我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

”[4]4马塞尔则想要“赤裸裸地暴露自己最隐秘的伤口”[5]1128。

这与卢梭在《忏悔录》中的描述有异曲同工之妙:忏悔不能浮于表面,要直指人物内心,毫无保留地暴露自己,并以一种既谦卑又高傲的心理藐视这一圣事。

“我展现出真实的自己,既卑鄙无耻,又善良、宽厚、高尚:我揭开内心的面纱,让你亲眼看一看。

永恒的存在,在我周围群集无数与我相似的人:让他们听我的忏悔,为我的可耻而悲叹,为我的卑贱而脸红。

”[6]6莫里亚克笔下的人物忏悔时也怀着这种骄傲又谦卑的矛盾心理,让人联想到对作家影响颇深的哲学家帕斯卡尔关于人的伟大与渺小的辩证观点。

黛莱丝向神甫告解,说她是一个“自知可耻的灵魂,在踌躇不安与悔恨交加中迷失了方向,太过卑微,不足以引起您的注意”[4]3。

马塞尔也认识到自己的“卑微”,并准备“探测罪恶的深渊”[5]1128。

这也印证了奥古斯丁关于原罪使人堕落的理论,从而使“忏悔”更加合情合理。

于是,人物将自己的命运交到了神甫手中。

上述两部初稿中,那位不知名的神甫便是基督的象征,这一形象在作家笔下逐步丰满,发展到后期,成为另外两部小说中重要人物的雏形,即《黑天使》中的阿兰·福卡和《羔羊》中的格扎维埃·达蒂日龙格。

神甫执行上帝授予的权力,莫里亚克认为,这一权力主要通过两种圣事来体现———圣体和忏悔。

他在《人之子》中写道:“神职人员代表人之子,即神之子,在人性最为堕落的地方行使赦免罪行的权力。

”[7]157神甫的第一职责就是通过行动和圣事来代表基督,布道和宣传福音只是次要的,对莫里亚克而言,神甫就是另一个基督。

小说通过一系列对福音的隐喻来暗示神甫与基督之间的相似性。

黛莱丝内心的混乱借用了《马太福音》中对真与假、善与恶的比喻:“善与恶、麦子与稗子在我身上合为一体,除您之外,世界上没有人能将它们分开。

”[4]3神甫则称自己是“在饥荒的城市掌管麦子和酒的人”[4]3。

在《给麻风病人的吻》的初稿中,神甫更是被比作供人分享的食物,喻示了圣体这一圣事:“有时他会抱怨:‘我被生吞活剥了。

’不幸的人们饥渴地扑向他,来势汹汹,使出婴儿吃奶的力气。

”[5]1128他成了人们的腹中之餐,成了献祭的牺牲品。

正是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将忏悔者与神甫联系在一起,神甫“效仿基督,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每一个人”[5]1127。

相应地,忏悔者愿意向神甫告解,不仅仅是倾诉心结,同时也将救赎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正如马塞尔所说:“他向我发誓,只要我提出要求,他就去,到他熟悉的那个隐蔽之所去待上几天,没有人会去纠缠他,可以安安静静地看我写的忏悔,因此我必须向他坦白一切,让他拯救我,他暂时已经把我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了。

”[5]1128 莫里亚克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牺牲自己来拯第5期解薇:圣事与叙事———莫里亚克小说中人物的“忏悔”51救他人,尤其是神甫,因为“听一个人忏悔,就要对他完全负责,承担起他的命运。

神甫既然无法对忏悔者坐视不理,想要赦免他的罪,那么就必须牺牲自己”[7]167。

他的榜样不是复活的基督,而是受难的基督。

二、忏悔的消失《黛莱丝·德克罗》和《给麻风病人的吻》的最终版本放弃了忏悔的叙事方式,而是采用第三人称叙事。

《给麻风病人的吻》几乎完全改变了初稿的框架,而黛莱丝·德克罗虽仍有忏悔的意图,却找不到忏悔的对象,小说终稿中的黛莱丝不是基督徒,如果向神甫忏悔,显然与人物性格不符,所以只能向丈夫贝尔纳忏悔,她试图向丈夫解释自己的犯罪动机,整部小说可以看作是忏悔的前奏,不过这种忏悔已经失去了圣事的意义,成了内省的过程。

然而她的忏悔计划还是没能实行,因为她的犯罪动机连自己都说不清,而且贝尔纳也不是神甫,不懂得宽恕。

小说结尾又一次出现了福音隐喻,即耶稣赦免妓女的罪。

相对于初稿中神甫与基督的相似,终稿中的这一隐喻是为了突出贝尔纳与基督的不同:“要是贝尔纳对她说:‘我原谅你,来吧……’她一定会起身,跟他走。

然而,贝尔纳为自己刚才的冲动感到恼火,他对这些一反常态的举动,以及与他们惯常谈话不同的语言,只剩下恐惧的感觉。

”[8]396从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的转变有两个主要原因。

其一是叙事学层面的原因,作者想突破单一视角的限制,使用一种更为自由的视角,让叙事者既能俯瞰全局,又能深入人物内心。

其二是传记学层面的原因,正如上文所说,忏悔的消失是为了使之更符合人物的非基督徒身份,而且,作者在黛莱丝四部曲的最后一部《黑夜的终止》前言部分进一步阐明了理由:“这个故事为什么中断在黛莱丝得到原宥和领略到上帝赐予的安宁前不久呢?其实,那令人快慰的片断已经写下,后来撕掉了,因为我找不到有哪个神甫能接受黛莱丝的忏悔。

”[8]592 其实,神甫的角色并没有从小说中消失,小说中有一个看似无足轻重人物,一个不知名的年轻教士,象征着莫里亚克理想中的神职人员。

黛莱丝及其家人对这个人物的看法截然不同,后者认为他“不是这儿需要的那种人……埋头书本的样子还挺好看,可是一个教区很快就断送了”[8]353。

因为他同本区教民没有来往,人们不理解他在精神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而黛莱丝却对他颇有好感:“啊!他也许能帮助黛莱丝澄清她那混沌的内心世界。

他与众不同……黛莱丝真希望就在那星期去听听他的弥撒……然而她的这种举动在家里和镇上人的眼里会显得很奇怪,人们定会叱骂她改宗叛教。

”[8]354此处明显表露出黛莱丝想要忏悔的迹象,然而,这位神甫与《良知,神赐的本能》中那位深受教民拥护的神甫不同,更接近于《黑天使》和《法利赛女人》中的神甫,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存在,因为他与众不同,鲜少有信徒登门拜访,黛莱丝也因此有所顾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