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考高频题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习题课件-2021届
3.(2020江苏南京,1,1分)某遗址考古发现中,最引人注目的稻作生产工具是骨耜。该遗址可能是 (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答案 C 本题考查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期还没有出现原始农 业,A、B两项不符合题意。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C 项正确。半坡人主要种植粟,从事农业生产,D项不符合题意。
5.(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1,1.5分)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以下孔子关于教育教学的主张中旨 在改变“学在官府”局面的是 ( ) A.知之为知之 B.学思结合 C.温故而知新 D.有教无类
答案 D 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成就。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 育的局面,促进教育在民间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知之为知之”“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是孔 子提出的教学原则和方法,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2017云南昆明,1,2分)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 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答案 D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传说。传说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三过家 门而不入”,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故选D。
2.(2019河南,1,1分)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
A.华夏音韵,源远流长 C.中原文明,历史悠久
B.丝竹之音,绵绵不绝 D.钟磬之声,悠悠千年
答案 A 本题以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贾湖骨笛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 早的笛子;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编钟是古代大型打击乐器。三幅图共 同反映了华夏古老的音韵,A项正确。“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一般是指弦乐和管乐, 埙和编钟不属于丝竹之音,排除B项。西周铜编钟出土于西安,西安不属于中原地区,排除C项。钟、磬 是中国古代两种重要的打击乐器,骨笛和埙不属于打击乐器,排除D项。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中考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中考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八上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1.(2021年青海)意大利某洞穴专家曾一个人度过了一年多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后,变得情绪低落,不善与人交谈,丧失了交际能力。
这说明了①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②我们需要在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认识。
①②:意大利洞穴专家的故事,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表明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需要在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是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故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2.(2021年湖北荆州)亲社会行为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养成的,是有益于他人又能促进双方交往关系协调的行为。
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其原因是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联系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④亲社会行为要求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关怀和帮助他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
②③:我们个人离不开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联系;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所以我们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故②③正确;①④:选项是亲社会行为的做法,不是原因,故排除①④;故本题选C。
3.(2021年湖南怀化)劳动体验和研学旅行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到社会的大课堂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炼意志。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①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②我们会更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③我们就能实现人生价值④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最新精编中考历史总复习基本考点好题集训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基本考点集训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命题点1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1.(2021烟台)下图所示是章西女王的誓言,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A.美国独立战争B.拉美独立运动C.印度民族大起义D.非洲民族独立运动2.(2021桂林)为纪念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一位重要领导人的功绩,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共和国以他的名字命名。
这位领导人是( )A.圣雄甘地B.玻利瓦尔C.扎格鲁尔D.卡德纳斯3.(2021齐齐哈尔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
19世纪,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继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位历史人物和圣马丁一起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在1857年爆发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壮烈牺牲的印度女英雄是哪一位?命题点2 俄国的改革1.(2021菏泽)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他们在位期间,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 B.促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D.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2021南充)“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
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
”该材料描述的是俄代国农奴制改革的( )A.背景B.内容C.性质D.影响3.(2021宿迁)农民为了人身自由和获得份地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
当时地主分给农民的全部土地价值约6亿5000万卢布,而农民必须交近9亿卢布赎金。
这笔钱农民须立即付20%一25%,其余75%-一80%由政府垫付给地主,而农民则要在49年内每年向政府还本付息。
截至1905年革命,农民所付赎金超过了20亿卢布。
材料主要说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 A.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B.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D.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4.(2021北京)19世纪中期,西欧资本主义力量增强,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变革,例如美国内战中废除黑人奴隶制、日本明治维新。
河南省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必练题总结
河南省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必练题总结单选题1、下列文字的画线处填进的比喻句最妥帖的一项是()著名作家赵树理曾说:“不要心疼好词句,不论好到什么程度的词和句,只要是多余的,都得划去,________________。
把拉拉杂杂的东西去了文章才能干净。
”A.不但没有穿西服,不能结领带;即使穿了西服,外边也不要再加领带。
B.既没有穿西服,就不要结领带;既穿了西服,外边就应再加马褂。
C.既没有穿西服,就不要结领带;即使穿了西服,外边也不要再加领带。
D.不仅没有穿西服,不能结领带;就是穿了西服,外边也不要再加马褂。
答案:C要注意“不要心疼”“只要是多余的,都得划去”等关键词句。
故答案为:C【点睛】该题考查对句子衔接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2、下列对《我看》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诗的前两节用四个“我看”领起,描绘了一幅春日夕阳图。
C.诗的第三节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D.诗的最后一节,“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出诗人要像鸟、云、树一样活得自由自在的愿望。
答案:A本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主要是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与思考。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B.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C.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D.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
答案:AA项,文采: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和风格。
此处使用正确。
郑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精题训练
郑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精题训练单选题1、结合语境,指出下列有误的一项是()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
(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及制品。
)C.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答案:C斗牛:即北斗星和牵牛星,指天空。
故C错误。
AB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
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2、下列对艾青的《盼望》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A.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在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中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营造出令人回味的意境。
B.两位海员不同的情趣,反映出他们不同的追求,暗示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C.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达了同一种情感,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这首诗正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
答案:BACD.正确。
B.有误,“不同的追求”“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5月的十堰,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充满了生机,是适合游玩的好季节。
B.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推广与研究,他为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带答案(1)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带答案(1)一、选择题1.“禅让”是传说中以相对和平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继承人的方法。
下列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禹→舜→尧B.舜→尧→禹C.尧→舜→禹D.舜→禹→尧2.小明想去参观世界上内涵最丰富、遗存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为此,他应前往( ) 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C.陕西西安半坡D.浙江余杭良渚3.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
据此可以推测()A.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深林和水域B.北京人会使用工具猎取动物C.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和保留火种D.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4.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5.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上映时获得不错票房,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
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A.云南B.北京C.浙江D.陕西6.下列说法与河姆渡人生活无关的是()A.普遍种植水稻B.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木结构的水井C.河姆渡人懂得使用天然漆D.河姆渡人已经会简单的纺织、制衣7.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
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B.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C.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D.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8.微信好友在朋友圈说道:“我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中看到‘古人用火的灰烬层,最厚的达到6米’猜猜我说的是那种古人类?”你的回复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9.以下示意图说明A.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到20万年B.狩猎是北京人主要的生活方式C.化石是了解北京人特征的主要证据D.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略小10.如图是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蚩尤,传说他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是我国神话中的战神。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七上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一、选择题1.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炎帝与皇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是()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想要获得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3.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远古人类最需要的是()A、住在山洞里B、学会制造工具C、懂得用火D、过群居生活4.下列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A、过群居生活B、能制造和使用工具C、采用磨制的方法制作石器D、会保存火种5.半坡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该遗址的下列发现众最有力的依据是()A、粟粒遗存B、家畜遗骨C、磨制石器D、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遗存6.小明想了解我国一处原始居民文化遗址,从网上查阅了“粟”“彩陶”等内容,此处文化遗址最有可能位于今天的()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西安半坡D、浙江余姚7.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的出现B、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8.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的发展的标志()①种植粟和水稻②饲养家畜③原始聚落的出现④火的使用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9.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众,有“神农氏教民种五谷”,“嫘祖教民养蚕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神话传说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10.构成原始社会“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A、人们过集体生活,共劳共享B、生产力极端低下C、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氏族社会D、没有战争,人们和睦相处11.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了“北京人复原头像”(课本图)的主要依据是:()A.龙骨山的自然环境B.遗址中的各类工具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D.北京人生活想象图12.下图不同类型的工具,为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所制作。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中考真题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中考真题练习题七上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1.(2021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学生要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实现远大理想A.不懈努力 B.听天由命C.拒绝帮助 D.依赖父母【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实现梦想的认识和理解。
A:依据教材知识,中学生要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实现远大理想而不懈努力,故A说法正确;BCD:这都是错误的行为方式,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2.(2021年青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B.少年的梦想应止于心动C.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D.少年的梦想更要付诸于行动【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少年梦想。
ABCD:依据教材知识,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故ACD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
3.(2021年陕西)“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青年只有心怀“国之大者”,才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这说明①理想是人生的航标,指引人生的方向②理想的确定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③实现人生理想须付诸行动,努力坚持④青年理想远大,国家和民族就有希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理想的重要性。
①②④:题干中强调了理想的重要性。
依据教材知识,理想是人生的航标,指引人生的方向;理想的确定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青年理想远大,国家和民族就有希望,故①②④正确;③:实现人生理想须付诸行动,努力坚持,这是做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③;故本题选D。
4.(2021年江苏盐城)“禾下乘凉追梦去,稻香四海惠苍生”是袁隆平院士一生的梦想。
追梦路上,他常说:“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知识是基础,研究需要付出汗水,灵感是思想的火花,还要抢抓机遇”。
袁隆平院士的言行,启示我们要①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知识②静待花开,努力提升素养③少年有梦,树立远大理想④艰苦奋斗,实干创造辉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中得到的启示的理解。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中考常考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考常考试题(含答案)第一单元古代世界第1课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1.小明暑假到世界文明古国旅游,他可能经历的是( A )A.沿尼罗河而上,观赏雄伟的狮身人面像B.驻足西亚两河流域,欣赏了古印度的异域风光C.游南亚印度河,感受《汉谟拉比法典》的古老D.在黄河漂流,品味河姆渡遗址的沧桑2.它被称为金字塔的国度,曾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孕育这一文明的母亲河是( C )A.黄河B.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C.尼罗河D.印度河3.如图古代巨型建筑群,至今仍然矗立于尼罗河西岸。
它是( C )A.华夏文明成果B.古印度文明成果C.古埃及文明成果D.两河流域文明成果4.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
”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 )A.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发明楔形文字C.建造巴黎圣母院D.建造白马寺5.下列有关古埃及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B )A.古埃及强盛时地跨亚非两大洲B.约公元前3500年,美尼斯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王朝C.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D.狮身人面像是人类文明杰出的成就6.“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叙事诗是关于苏美尔英雄的赞歌。
”“赞歌”赞颂的是哪一地区( C )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两河流域D.古代中国7.(教材素材改编题)历史老师带着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介绍:“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你认为该历史文物出自( B )A.古埃及B.古巴比伦C.中国D.古代印度8.(南京六合区)“古巴比伦王颁布了……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上述歌词中的内容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B )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种姓制度D.奴隶主民主政治9.(深圳龙岗区)如图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其揭示的实质是( A )A.维护奴隶主的统治B.维护奴隶的利益C.表示人人平等D.代表公平正义10.美英联军曾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造成了伊拉克古文明的极大破坏。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带答案)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微信好友在朋友圈说道:“我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中看到‘古人用火的灰烬层,最厚的达到6米’猜猜我说的是那种古人类?”你的回复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礼记。
礼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选贤与能“实际上指的古老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3.人类学家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透址上经过考古发现:“……近10万件各类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以上材料表明北京人()①制造石器②会建造房层③会使用火④是我国境内目前己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下列文物图片为研究半坡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 )A.B.C.D.5.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
据此可以推测()A.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深林和水域B.北京人会使用工具猎取动物C.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和保留火种D.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6.20世纪考古学家从某远古人类遗址中,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用火遗迹,据进一步分析,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该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7.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
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
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天然火的运用B.打制石器的使用C.群居生活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8.《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实质是A.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思想高尚B.社会还没有产生私有制C.天下人们大公无私D.原始社会时期实行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9.2014年5月18日,集藏品展览、科研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2024年中考真题练习(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道法上册第一单元中考真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选择题1.(2024 黑龙江绥化)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
这告诉我们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是()A.学习要脱离学校B.学习要掌握方法C.学习要学会思考D.学习没有终点2.(2024 黑龙江绥化)有人说:“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这句话体现出认识自己的途径是()A.自我观察B.自我分析C.他人评价D.自我评价3.(2024 黑龙江齐齐哈尔)“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
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
”这句话启示我们()A.要立大志并为之不懈奋斗B.努力就能实现所有的梦想C.志向越远大越容易实现梦想D.有了远大志向就不能改变4.(2024 四川凉山)“不必美慕他人,自己也是一道风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启示我们()A.要学会接纳与欣赏自己B.理想是成功的关键C.要重视他人评价D.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5.(2024 江苏镇江)“为什么别人说我胖?”“我的皮肤怎么有点黑?”对形体烦恼、容貌烦恼等体相烦恼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会给我们带来较大的心理危害。
解决体相烦恼需要()A.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B.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C.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D.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6.(2024 甘肃临夏州)“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不让情绪在失败中沉沦。
哪吒,就是要脱胎换骨;蝶后,一定是蝶变之后。
探索运动的极限,收割青春的金牌,冠军是胜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张雨霏的事迹启示我们()①自强的青春态度是青春成长的唯一力量②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③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④要鼓足勇气,迎难而上,做到逆境不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2024 甘肃兰州)下面是小兰的成长日记,假如你是她的朋友。
你会建议她()2024年5月4日天气:晴要想了解自己,并没那么容易。
班主任认为我思维敏捷,但妈妈总觉得我学习不够努力;在女生眼里我活泼开朗,而男生却认为我骄傲自大;邻居说我长大了,奶奶却说我还很小。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试题及答案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根据某一宗教传说,释迦牟尼是释迦族的王子。
青少年时期,他深感人世无常,充满困难,决心寻求解脱苦难的出路。
29岁时他出家修行,后在一棵菩提树下顿悟得道。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宗教是伊斯兰教B.释迦牟尼应该属于种姓制度中的婆罗门C.这一宗教提出“众生平等”D.这一宗教信仰“耶稣”“上帝”2.到古代印度去旅游时,看到当地的国王在关心百姓,对照印度的种姓制度,国王属于( )A.婆罗门B.吠舍C.刹帝利D.首陀罗3.1200年,法国国王规定了巴黎大学的首批特权:世俗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大学师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大学师生只能由当地主教审理。
这说明当时的大学享有()A.免赋税特权B.司法特权C.教育自主权D.信仰自由权4.如图:“这种文字被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速人和波斯等人接受,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做了一些修改,因此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流传,一度成为西亚地区外交上的通用文字,影响甚大。
”这种文字是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甲骨文D.字母文字5.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据歌词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古巴比伦王颁布的是《汉谟拉比法典》B.古巴比伦王颁布的法典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C.泥板上的文字是象形文字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属于印度河流域6.某中学九(1)班的元旦节目是有关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A.刹帝利对婆罗门非常恭敬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巡视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7.“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的是()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C.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8.如图所示是两河流域的古文明遗存,为其撰写的台词,最恰当的应是A.我是法老,太阳之子B.神予我智慧,建立种姓制度C.我是天皇,大化改新D.神授我权杖,制定成文法典9.“瞧,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
期中知识扫盲--人教版九年级全册unit 1高频考点专项专练(含答案)【精品】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unit 1高频考点专项专练【高频词汇】(A)单句填词1. Andy can't find his science t . He is worried because he has science class this afternoon.2. Scientists ________(discover)a new ind of plant in the forest last wee.3. —Can you tell me your s________ to success?—There's no easy way to learn English well. Just study hard.4. Learning English g________ is boring, but Miss Clar maes it interesting by playing games with her students.5. If you are shy, you can smile before you start a c with others.6. It'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choose our friends ________(wise).7. Try to ________ (创造)an interest in what you learn.8. The teacher said we should r________ what we learned before the test.9. They can get a lot of scientific ________ from such an interesting activity.10. My mother is my first teacher and my l________ teacher.11. —What's the s________ of your car now?—120 miles per hour.12. Students should develop the ________(able)to solve problems by themselves.13. Nic and Sam lie to travel and d________ some new things together.14. The e________ on her face showed that she was shoced at the news.15. The population of this city has i________ from 50,000 in 1980 to about 1,500,000 now.16. In English, the spelling of a word is not always a guide to the ________ (pronounce).17. Annie has ________ (increase) her reading speed that way.18. Mie and Paul are my ________ (partner) in the activity.19. The project ________ (create) many jobs for young people last year.20. I’m one of Dr. Shaw’s ________ (patient). He is ind to me.21. From the ________(epress)on his face, I new he didn't want to go to Hainan for a holiday.22. Mr. Miller ased me to mae a s with these words.23. In order to improve her p , Alice listens to English news every morning.24. Just be a little p , sir. It will tae me some time to repair your computer.25. Ecuse me, will you please r________ what you said just now? I didn't hear you clearly.26. Henry is good at p________, but his pen pal is good at chemistry.27. My problem with English is that I can't p________ some words correctly.28. Bob gave me some advice on how ________(increase)my reading speed.29. Mr. Brown is usually very quiet, but he was ________ (act)at the party yesterday.30. Ric, read the following dialogues and then practice them with your p________.31. Enough sleep can mae sure our b________ wor better.(B)短文填空(1)pronounce, partner, grammar, repeat, listen, increase Do you thin English is a difficult language to learn? Well, here are some good ways to learn English.Practice pronouncing sounds. (1) ________ some words again and again until you are comfortable with them. This helps you with your (2) ________.Read more. Reading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3) ________ your vocabulary and improve your (4) ________. Be sure to choose topics or boos you lie.Listen for the main point when someone is taling with you. If you hear a new word, don't stop. Go on (5) ________. If you stop and thin about the word, you will miss the other words.Tal in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 Find a(n) (6) ________ to tal with in English. Don't be afraid of maing mistaes. Everyone maes mistaes. (2)compete, discuss, they, see, townopen, slow, decide, if, downCreating a palace out of iceIn 1895, the town of Leadville, Colorado, USA was in trouble. People were leaving and not coming bac. The (1) _______ leaders needed to come up with a plan to eep people in Leadville. They also hoped others would come to visit or live there. After much (2) _______, they planned to build something amaing to mae people want to go to their town. They (3) _______ to build a very large palace out of ice!On January 1, 1896, after only two months, the Leadville Ice Palace (4) _______. That morning, members of different sports clubs waled (5) _______ Leadville’s streets. Soon the whole town seemed to wal toward the Ice Palace.For the net three months, Leadville celebrated at the Ice Palace. People of the town called it (6) _______ “Crystal Carnival”. There were different inds of activities, such as (7) _______, parties and games. A dining hall was open all the time. Visitors came from as far away as Europe. In the spring of 1896, the Ice Palace (8) _______ melted (融化) away. No one nows what happened to the palace’s wooden frame (框架).Today, (9) _______ you visit the small mountain town of Leadville on the first weeend of March, you won’t see the Ice Palace. However, you will (10) _______ people celebrating at a modern palace.And in other places around the world, you can still find wonderfulice palaces or ice hotels. You can even spend the night in those hotels! (3)apart, join, write, feel, shelive, serious, miss, before, friendMy name is Matt Perry and I'm 14 years old. My family moved to Japan from Denver, Colorado, USA three years ago, and we have (1) ________ in Toyo for the past two years. At first it was a real culture shoc and I thought I'd never fit in. But now Toyo (2) ________ just lie home, and I will miss it when we go bac to Denver net year.My dad often wors in other countries. In the past, Mom and I stayed in Denver, but we didn't want to be (3) ________ from my dad again, so this time we all moved. I had always thought that Japanese people were quite (4) ________, but they're really outgoing. When we first arrived, I (5) ________ a football club and I made lots of American, English and Japanese friends. I have been learning the language for three years now and my Japanese (6) ________ say I spea it pretty well. But I don't lie writing Japanese because I always mae mistaes in (7) ________ the characters (文字).I miss my model cars and boos in my Denver's home. I also miss basetball. It was my favorite sport (8) ________ we came to Japan. My mom misses (9) ________ garden because we don't live in a house, but an apartment. Anyway, we will be bac in Denver net year and I'm sure we will (10) ________ so many things about Japan.参考答案:(A)单句填词1. tetboo2. discovered3. secret4. grammar5. conversation6. wisely7. create8. review9. nowledge 10. lifelong11. speed 12. ability 13. discover 14. epression 15. increased16. pronunciation 17. increased 18. partners 19. created 20. patients 21. epression 22. sentence 23. pronunciation 24. patient 25. repeat 26. physics 27. pronounce 28. to increase 29. active 30. partner31. brains(B)短文填空(1)1. Repeat2. pronunciation3. increase4. grammar5. listening6. partner (2)1. town2. discussion3. decided4. opened5. down6. their7. competitions8. slowly9. if 10. see(3)1. lived2. feels3. apart4. serious5. joined6. friends7. writing8. before9. her 10. miss【高频句型】(A)按要求转换句型1. —Have you ever learned English by watching videos? (作肯定回答)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 It's bad for your eyes to read in bed. (改为同义句)________ in bed ________ bad for your eyes.3. Can you tell me how I can use the camera? (改为同义句)Can you tell me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the camera?4. Sandy studied hard in order to pass the math eam. (改为同义句) Sandy studied hard ________ ________ she could pass the math eam.5. 你练习得越多,进步就会越大。
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
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生态平衡的状态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会()A.迅速增加B.逐渐减少C.保持不变D.相对稳定【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生态平衡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故选:D。
【点睛】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合理地保护、控制、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
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食虫鸟、菜青虫、花生、细菌和真菌等生物之间的关系(序号代表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是食虫鸟B.乙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C.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是:乙→丙→丁→甲D.作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中缺少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答案】B【解析】【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图片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食虫鸟、菜青虫、花生、细菌和真菌等生物之间的关系,其中甲是细菌和真菌,乙是花生,丙是菜青虫,丁是食虫鸟。
【详解】A. 箭头表示的是物质的流动,其中细菌和真菌能将食虫鸟、菜青虫和花生三种生物的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
因此指向细菌和真菌的箭头有三个,从细菌和真菌指出的箭头有一个,图中只有甲符合要求,即甲是细菌和真菌,A不符合题意。
B.细菌和真菌能将食虫鸟、菜青虫和花生三种生物的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
也就是说从细菌和真菌指出的箭头指向生产者(花生)。
通过A选项可知,甲是细菌和真菌。
从甲指出的箭头指向了乙,所以乙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B符合题意。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试题附答案
B.《查士丁尼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
D.《权利法案》
6.如图:“这种文字被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速人和波斯等人接受,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做了一些修改,因此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流传,一度成为西亚地区外交上的通用文字,影响甚大。”这种文字是
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甲骨文D.字母文字
12.与如图有关的一组概念是
A.北非尼罗河古埃及B.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
C.南亚印度河古印度D.东亚黄河中国
13.历史文物、遗址、遗迹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下列选项中,能代表古代西亚地区文明成就的是
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雕像B.《汉漠拉比法典》石柱
C.雅典帕特农神庙D.罗马大竞技场
14.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了阶级关系、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家庭婚姻关系;限制高利贷利率、保护商业贸易;在同等级公民中实行同态复仇法等,故C符合题意;《法典》、《查士丁尼法典》、《权利法案》与题干无关,故AB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A.它和四大文明古国有关
B.它是世界上最精美的雕塑作品
C.它可以放在博物管里供后人参观
D.它保留了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22.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伯里克利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
九年级 语文 上册第一单元高频考点专项训练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高频考点专项训练考点1划分现代诗歌节奏一、考点解说诗歌节奏,指的是朗读时短暂的停顿,以便把诗人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
此类题目既考查了学生语言朗读的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语感能力。
二、解题方法诗歌节奏划分的总原则是要看懂句子内容,根据作者的情感表达确定句子的停顿。
1.理解句意,根据句意划分节奏。
如:须/晴日(等到天晴)。
2.根据语意划分节奏,即相连的词或词组不能分开。
如:长城、成吉思汗、今朝。
3.借助语法知识划分节奏。
(1)主谓之间要停顿。
如:江山/如此多娇。
(2)动宾(补)之间要停顿。
如:数/风流人物。
(3)关联词前后一般要停顿。
如:假如/我是一只鸟。
(4)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如:望/长城内外。
(5)骈句(排比句)的朗读节奏上下、前后句是相同的。
如: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三、专项训练1.下面文字节选自汪国真的《热爱生命》,读后回答问题。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朗诵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
(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位置)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2.阅读戴望舒《游子吟》一诗的节选部分,回答问题。
篱门是蜘蛛的家,土墙是薜荔的家,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
朗诵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
(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位置)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考点2句子衔接、排序一、考点解说1.句子衔接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结构和顺序安排的合理性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注重实际运用,一般都是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常见题型有:(1)按照一定顺序重新组合句子;(2)把语句还原到文中;(3)选出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
2.句子排序考查的形式是给出一组句子,要求将它们排列成语意连贯、语气顺畅的语段。
这种题型有的是客观选择题,有的是主观排序题。
二、解题方法1.句子衔接句子衔接题由两部分组成,即题干项和衔接项。
不管何种类型的衔接题,先分析题干项,即上下文的“语境”,把握题干项与衔接项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一、单选题1.人类在利用地球上自然资源制得下列产品的过程中,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器B.铁器C.铝制品D.陶瓷制品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取用粉末药品D.点燃酒精灯3.下列是小明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A.加氧化铜B.加稀硫酸C.加热试管D.熄灭酒精灯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加入固体C.滴加液体D.点燃酒精灯5.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A.取液时挤入空气B.代替玻璃棒搅拌C.滴加液体D.将滴管倒置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闻气体气味C.倾倒液体D.比较火焰各层温度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D.读量筒内液体的体积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氮气用于食品保鲜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D.氢氧化钠用作炉具清洁剂9.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煤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10.下列有关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NaCl B.称取NaCl C.量取水D.溶解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以下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熄灭酒精灯B.连接导管C.移走蒸发皿D.检测装置气密性1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加热液体C.稀释浓硫酸D.检查气密性1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量筒读数B.稀释浓硫酸C.滴加液体D.过滤14.今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分类处理生活垃圾B.直接排放生活污水C.使用可降解型塑料D.推广使用清洁能源15.生活中我们要树立“低碳”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B.集中焚烧生活垃圾C.鼓励公交出行D.大力提倡植树造林1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花生霉变C.蜡烛燃烧D.葡萄酿酒17.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太平天国运动中, 太平军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这说明()A. 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市B. 清军已失去抵抗能力C. 外国势力已深入中国内地D. 中外反动势力已勾结2.鸦片战争前, 英国运到中国的呢绒、布匹滞销的最主要原因是A. 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B. 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抵抗C.没有通商口岸, 交易不便D.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据此可知中国()A. 中国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B. 清政府丧失了海关管理权C. 中国的半封建化程度加深D. 清朝禁烟运动以失败告终4.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中提到: “战争的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 但这是第一次戮破‘天朝’威严门面。
……不久他们即占领舟山之定海, 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 才继续北上威胁中国首都。
”下列对于这场战争影响的描述, 正确的是A. 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B. 为中国经济近代化开辟了道路C.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D. 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5.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 “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 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
”这句话揭示了A. 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B. 英制睡帽难以运到中国C.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D. 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6. “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
”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A. 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B. 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7.“粤海销烟扬我威, 但悲港岛易英徽。
”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 虎门销烟B. 签订《北京条约》C. 义和团运动D. 签订《马关条约》8.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 “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 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 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 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吉林省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题型专练课件新人教版
[2023·长春期末改编]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14-15页第1-4题。
1. 结合选文,补全表格内容。(4分)
雨
特点
春雨 姗姗来迟、稀稀疏疏、花香袭人
夏雨 秋雨
① 说来就来,急促雄壮 ② 绵绵不断,令人心安
1234
2. 如果把“豆大的雨滴砸.在瓦上”一句中加点的“砸”换成 “落”或者“滴”,是否恰当?为什么?(3分) 答案:不恰当(1分)。“砸”能够更加生动地体现出此刻雨 势之急、雨滴之大(1分),如果换成“滴”或者“落”,则 没有此种表达效果(1分)。
1234
4. 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作者在他乡看雨打青瓦之景,想起故乡,表达了作 者对故乡的怀念、热爱之情。(3分)
1234
答题 方法
命题点3:加点词语的赏析 典型设问:①文中加点词语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 境简要分析。②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 一词的理解。③请说出你对第×段中加点词语 “××”的理解。 答题模式:“××”一词本指(本义)……,在文中 指(文中义)……,运用……手法(修辞、贬词褒用、 大词小用等),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第一单元 吉林中考题型专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单元 四季美景
主题
1.掌握朗读要领,重点学习重音和停连。 学习 2.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 目标 3.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
表达效果。
命题点1:比喻(见《春》一课一法) 命题点2:拟人(见《济南的冬天》一课一法) 命 命题点3:加点词语的赏析 题 加点词语常为:①反映文章深层内容的词语;②表 点 现文章主旨的词语;③体现作者感情色彩的词语; ④有指代意义的词语;⑤独具表达特色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2分×12=24分)
1.(2014,天津)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榨取果汁B.粉碎废纸
C.切割玻璃D.燃放烟花
2.(2013,庆阳)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米饭变馊B.牛奶变酸
C.湿衣服晾干D.铁锅生锈
3.(2014,长沙)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纸的燃烧B.纸折成飞机
C.冰融化成水D.汽油挥发
4.研究一种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常常需要多学科参与,但各学科有所侧重,下列课题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
A.研究日本地震、海啸的发生
B.研究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C.研究“神舟十号”飞船运行的轨道
D.查找“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病因
5.(2014,潍坊)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6.小刚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7.(2013,鞍山)下列对物质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8.下列药品取用量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2.45 g的食盐
B.用100 mL的量筒量取8.76 mL的水
C.未说明用量的情况下,固体药品要取用1/3试管的量
D.在未说明用量的情况下,液体药品一般取用1~2 mL
9.(2014,广州)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