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复习进程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复习进程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

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

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

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

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

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

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

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

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一、原始的注意行为——条件的定向注意。

二、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和发展(1.最初形态——定向注意2.发展——选择性注意)三、有意注意发展的三个阶段(1.儿童的注意是由成人的言语和指令引起和调节的。

2.儿童通过自言自语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3.运用内部言语指令指控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2.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转折发展。

一、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1.一岁以前婴儿注意发展以无意注意为主。

2.1-3岁儿童,无意注意为主,范围有所扩大,稳定性有所增长。

3.3-6岁儿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1.小班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新奇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他的注意,但注意容易被其他新奇的刺激所转移。

2.中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而且比较稳定,对于感兴趣的事物,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注意。

3.大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对于干扰其无意注意的活动,表示不满,并设法排除。

二、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1.婴儿末期,有意注意开始逐渐萌芽。

2.1-3岁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比较缓慢。

3.3-6岁儿童,有意注意逐渐形成和发展。

(小班有意注意时间为3-5分钟。

中班有意注意时间为10分钟。

大班有意注意的时间为15分钟。

)3.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1.注意的范围不断扩大。

2.注意的稳定性不断提高。

3.注意的分配能力不断增强。

4.注意的转移动力不断发展。

4.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1.无关刺激过多。

2.疲劳。

3.目的要求不明确。

4.注意不善于转移。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没有并用。

5.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防止: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

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3.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

4.适当控制儿童的玩具和图书数量。

5.使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6.灵活的交互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7.提高教学质量。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1、心理P3 :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2、学前儿童心理学P4: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儿童心理发展P4 :是指从初生到成熟时期(一般指0-18岁)心理的发展。

4、发展心理学P6 :又称年龄心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漫长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

5、年龄特征P18 :是指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6、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P18 :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7、儿童心理年龄特征P20 :是指儿童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

8、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P25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

9、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P26 :儿童心理发展某种特征的形成,或儿童某种能力的发展,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

10、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P26 :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1、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P28: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12、手眼协调动作P35 :是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也就是能够抓住所看见的东西。

13、五指分工P37 :是指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动作逐渐分开,而且活动时采取对立的方向,而不是五指一把抓,五指分工动作和眼手协调动作是同时发展的,这是人类拿东西的典型动作。

14、注意P55: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5、注意的指向性P55 :是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

16、注意的集中性P56:不仅指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的对象上,而且也指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该对象的程度。

《学前心理学》复习提纲

《学前心理学》复习提纲

《学前心理学》复习提纲学前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1.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a.定义认知发展b.认知结构与认知过程的关系c.知觉与认知的关系2.雷亚当斯认知发展理论a.传感期阶段b.运动期阶段c.操作期阶段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学前儿童的思维特点a.动态、灵活的思维b.想象力的增强c.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5.认知发展的评估方法a.观察法b.测验法c.记录法第二部分: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1.语言发展的定义与特点a.语言的定义与功能b.语言发展的阶段与特点2.学前儿童的语言习得a.语音习得b.词汇习得c.语法习得d.语用习得3.语言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a.家庭环境b.监督与引导c.学前教育的质量4.语言发展的评估方法a.听力测试b.表达能力测试c.交流能力测试第三部分:学前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1.社会情感发展的定义与特点a.定义社会情感发展b.社会情感发展的特点2.学前儿童的自我概念与自尊a.自我概念的形成b.自尊的发展与影响因素3.学前儿童的情绪发展a.情绪的定义与特点b.不同年龄阶段的情绪表达能力4.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与社会互动a.社会认知理论b.社会互动能力的发展5.社会情感发展的评估方法a.情绪观察法b.行为表现观察法c.问卷调查法第四部分:学前儿童的游戏与创造力发展1.游戏的定义与特点a.游戏的定义b.游戏的分类2.学前儿童的游戏特征a.角色扮演游戏b.互动与合作游戏c.创造性游戏3.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a.身体发展b.认知发展c.社会情感发展4.创造力的概念与特点a.创造力的定义与发展b.创造力的分类5.创造力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a.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b.问题解决能力第五部分:学前儿童的性别与性别角色发展1.性别意识的形成a.性别认同b.性别稳定性c.性别角色2.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a.性别角色特征b.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因素3.学前儿童的性别认知与性别偏好a.性别认知的特征b.性别偏好的形成与变化4.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a.性别平等教育的重要性b.性别角色教育的策略第六部分:学前儿童的发展异常与干预1.学前儿童的发展异常分类a.智力发展异常b.语言发展异常c.行为发展异常d.情绪发展异常2.学前儿童发展异常的早期识别a.早期发现异常的重要性b.早期发现异常的方法3.学前儿童发展异常的干预措施a.个体化干预计划制定b.家庭与学校合作的重要性c.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4.学前儿童发展异常的评估与跟踪a.发展评估工具的选择与使用b.长期干预效果的评估与跟踪以上是一个大致的学前心理学复习提纲,涵盖了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情感发展、游戏与创造力发展、性别与性别角色发展以及发展异常与干预等内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心理过程的内容:心理学把心理过程划分为三个具体过程:1)认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思维是认识的核心。

2)情感过程,它是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的体验,如喜、怒、哀、惧等。

3)意志过程,它是人在活动中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心理过程是统一的。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相互联系。

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情感过程是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

意志过程对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1)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

它有以下两个特点:(1)具体性喝形象性(2)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3)抽象逻辑思维,就是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

学龄初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不自觉性与自觉性在思维活动中进行消长的过程。

三、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一)智慧发展的阶段,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细分为六个子阶段:(1)0~1个月,反射活动阶段(2)1~4个月,习惯动作时期(3)4~10个月,有目的的动作形成时期(4)10~12个月,手段和目的之间分化并协调的时期(5)12~18个月,感知运动智慧时期(6)18~24个月,感知运动智慧的综合时期2.前运算阶段(2~7岁),分为两个子阶段:(1)2~4岁,象征思维阶段,已经出现了象征符号的机能。

(2)4~7岁,知觉的半逻辑思维阶段,开始从表象思维向运算思维进展。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运算获得了可逆性。

这一阶段的儿童发展了接触自我中心的作用,并出现了守恒的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从11或12岁开始)(二)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教育必须要按照儿童的智力或思维结构及其发展阶段来组织和实施。

《学前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

《学前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

《学前心理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2、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3、自我意识4、关键期5、转折期和危机期二、简答题1、试说明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及其主要特点。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3、简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4、简述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5、简要说明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

6、教师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幼儿的情绪。

7、简述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论述题1、根据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谈谈幼儿教师应怎样开展教学工作?2、举例说明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3、试论儿童的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以及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4、请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阐述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5、举例说明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四、案例分析1、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

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

她边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地讲解故事情节,边演示活动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假如你旁听了这节课,请用感知觉规律理论对这次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2、小明是个3岁零3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

可令其父母不解的是,小明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

比如,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

在绘画和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

夫妇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明却常常做不到。

小明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

试问小明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这一类行为,并为小明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3、卓尔的母亲是下岗女工,她很重视对卓尔的教育,在卓尔刚会说话时就教他数数和认字,但让母亲难堪的是:一次家里来了客人,母亲要卓尔拿两个橘子,卓尔却拿了三个,卓尔的母亲开始担心卓尔的聪明程度。

试问卓尔母亲的担心有道理吗?你能为卓尔的母亲提出哪些建议?4、请判断下面这个幼儿的气质类型并说明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和教育此类幼儿?某幼儿很细心、守纪律,能长时间玩拼图、积木等,很少吭声,更不在班上表现自己,很安静、害羞,见到生人不知所措,喜欢静静一人做事情或玩,老师提出的问题她肯思考,但极少像别的幼儿一样积极回答,偶尔回答问题也很小声,不主动接近老师,只和少数几个邻座的幼儿玩,情绪较稳定,很少见她大哭或大笑,但很敏感别人对她的态度。

2023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

2023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

学前儿童开展心理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心理学4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开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11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开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通过肯定的操纵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

4.横向研究11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开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拟。

5.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6.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法。

7.记忆策略是指我们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纳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多动的有意识操纵的心理活动。

4.自传体记忆是指到了学前期,幼儿能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比拟复杂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8.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马上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9.自我中心言语发言者不考虑他在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发言,他或是对自己说话,或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

10.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开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开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11.亲社会行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含谦让、援助、合作、分享、抚慰和捐赠等。

12.依恋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热的、持久的感情关系。

13.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感情的能力。

14.性别稳定性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1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典范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二、填空题1.开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开展是一个放开的、不断累积的过程。

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学前心理学期末复习材料●1.学前心理学所研究的个体基本为0-6、7岁的儿童●2.学前心理学研究的两大任务:①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②解释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3.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收集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等,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4.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

●5.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必然的顺序和趋势: (1)从简单到复杂(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①从无意向有意发展②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4)从零乱到成体系●6.将关键期的概念引入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发展有一定的最佳时间,如果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7.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现象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方面。

其中1-3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错过这一时期儿童难以掌握口语。

●8.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是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距离。

●9.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1)生物因素①遗传因素: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客观存在,它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②生理成熟(2)环境因素:学前儿童所生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各种教育影响可以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3)儿童的主动活动●10.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心理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和本质特征。

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是指在各个年龄特征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辩证统一。

(1)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2)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具有可变性:由于社会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儿童的心理发展的情况有各种差别,构成了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精)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精)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心理学 4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11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

4.横向研究11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5.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6.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7.记忆策略是指我们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多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4.自传体记忆是指到了学前期,幼儿能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比较复杂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8.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9.自我中心语言讲话者不考虑他在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讲话,他或是对自己说话,或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

10.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11.亲社会行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12.依恋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13.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

14.性别稳定性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1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二、填空题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学前心理学各章节重点

学前心理学各章节重点

语言发展:婴儿开始学习发音和语言理解,逐渐发展语言能力。
社会性发展:婴儿开始对他人产生兴趣,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
学前期的发展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概述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
03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
感知觉的概念和作用
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直接反映。
词汇量:随着年龄增长,学前儿童的词汇量逐渐增加
语法结构:学前儿童逐渐掌握语法规则,能够组织完整的句子
语言表达能力: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
家庭环境:家庭氛围、父母与孩子的交流频率等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重要影响。
教育因素: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也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
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情感发展逐渐丰富和稳定,社会性情感逐渐增多。
学前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情感表达: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但表达方式有限。
情感体验:学前儿童开始能够体验到更复杂的情感,如自豪、羞耻等。
社会性发展:新生儿开始对他人产生基本的社交行为,如微笑、注视等,为以后的社交能力打下基础。
认知发展:新生儿开始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来感知世界,逐渐形成对外部环境的认知。
婴儿期的发展
感知觉发展:婴儿通过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如听觉、视觉等。
动作发展:婴儿通过动作和活动来探索世界,如抓握、爬行等。
年龄:年龄越小,记忆能力越弱
环境: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提高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

学前心理学 各章节重点

学前心理学 各章节重点

《学前心理学》各章节重点【1】为什么说心理学史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答: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概念〗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

动物没有人脑不能形成人的心理;脑功能不健全的孩子不能完全达到正常孩子的心理水平;孩子的心理是在大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的。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现实事物反映的不同形式;客观环境不同人就产生不同的心理。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它不是消极被动地、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和反作用于现实。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个体心理的发生各种心理活动都在学前阶段开始发生。

儿童出生时只有最简单的感知活动,难以与生理活动区分;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包括知觉、记忆、表象和想象、思维和言语、情感和意志、以及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产生。

因此,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但其过程都是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2.相同年龄儿童的心理,一般具有大致相似的特征;3.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受遗传、教育、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规律的。

这一切说明,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这些规律包括:(1)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本身的规律; (2)制约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作用的规律。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2】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的关系是什么?答: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表现为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每种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发展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规律。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1.发展心理学2.普通心理学3.学前教育学4.儿童解剖生理学5.辩证唯物主义哲学【3】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有何关系?答: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

《学前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学前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学前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04年12月13日《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复习好这门课,特对本课程有关复习的问题作一个说明,以供参考。

一、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试对象: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3、考核方式:本课程为闭卷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4、命题依据:(1)教材: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著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1995年1月第二版)。

(2)本门课的教学实施意见和期末复习指导。

5、试题的类型及结构:(1)填空题;(2)单项选择题;(3)判断题;(4)问答题。

二、复习要点提示第一章绪论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客观现实;心理发展所具有的特点;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和危机期;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和基本原则;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第二章新生儿心理的发生重点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突出特点;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出现;自然条件反射和人工条件反射;新生儿的心理能力;第三章婴儿心理的发展重点掌握:婴儿皮质机能发展的重要表现;言语的强化作用;动作发展的规律;双手动作的发展与婴儿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的联系;母子交往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第四章先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重点掌握:婴儿如何产生“独立性的需要”;先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儿童第一、第二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阶段;先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第五章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重点掌握:学前儿童的概念;游戏的主要心理结构和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幼儿心理具有的最基本的特点;幼儿初期、中期、晚期的心理特点;第六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重点掌握:认知发展;感知觉在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中的特殊意义和作用;学前儿童感觉发展的内容;儿童听觉的敏感性;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的发展趋势;婴儿缺乏观察力的原因;智力发展的基础成分;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因素;第七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重点掌握:注意的两大功能;注意在婴幼儿心理的发展中的特殊意义和价值;婴儿的选择性反应;儿童有意注意形成的阶段;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意注意依赖的因素;注意的转移;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第八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重点掌握:记忆的含义;记忆影响儿童行为的倾向性;婴儿的记忆;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幼儿记忆力的培养;记忆的回涨现象;第九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重点掌握:想象的定义;幼儿所具有的映象的不稳定性;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幼儿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第十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重点掌握:思维的定义;思维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思维方式呈现的三种不同形态;直觉行动思维;概念;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判断的分类;学前儿童判断能力的发展的表现;幼儿对事物的判断;幼儿理解发展的趋势;第十一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重点掌握:儿童心理的来源;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言语的特点;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规律;幼儿言语发展的表现;儿童是如何来理解句义的;言语交往功能的发展;第十二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重点掌握: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儿童的认知活动的特点和突出表现;婴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情绪情感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本能的情绪反应”和“原始的情绪反应”;第十三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重点掌握:亲子交往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父母改变儿童行为的反应;权利控制;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同伴交往的重要性;社会性行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不同儿童表达同情的做法是不同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促进亲社会行为而进行的教育和培养;第十四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重点掌握:广义的个性心理结构;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气质的掩蔽;儿童性格的形成;儿童出现最初的性格萌芽;幼儿的受暗示性;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意识的前提条件;第十五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附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父母改变儿童行为的反应主要有三种、、和。

学前心理学部分要点梳理1

学前心理学部分要点梳理1

学前心理学部分要点梳理1学前心理学部分要点梳理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幼儿园和学前教育阶段的发展和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的学科。

本文将从儿童的身心发展、个体差异、认知发展、情绪管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梳理学前心理学的重要要点。

一、儿童的身心发展1.生理发展:学前儿童身体器官逐渐成熟,如大脑、视听器官等,身高、体重增长迅速。

2.感知运动发展:学龄前儿童在感知方面逐渐形成空间、时间、颜色等概念,动作协调性也得到提高。

3.语言发展:儿童逐渐发展出听、说、读、写的能力,开始学习语言,并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二、个体差异1.遗传差异:儿童的智力、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遗传影响,不同基因对儿童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2.环境差异:儿童在成长环境中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因素会对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父母教育方式、同伴关系等。

三、认知发展1.感知和运动:学前儿童通过感知器官对世界进行观察和认知,发展出了一定的感知技能和运动协调能力。

2.注意力和记忆: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和记忆能力逐渐增强,可以关注和记住重要信息。

3.思维发展:学前儿童的思维逐渐从具体、操作性思维向抽象、符号思维过渡,开始学会使用符号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情绪管理1.情绪表达:学前儿童在感受到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时,通过言语、表情和身体语言等方式,进行情绪表达。

2.情绪调节:学前儿童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控制愤怒、表达快乐等,在社交互动中学会尊重他人的情感。

五、社会交往1.同伴关系:学前儿童进入幼儿园后,开始与同伴进行交往,发展了友谊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2.家长教育: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对其社会交往具有重要影响,家长应给予适当的教育引导,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

综上所述,学前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学科,涉及儿童身心发展、个体差异、认知发展、情绪管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

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了解学前心理学的要点,利于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复习要点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含义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也就是说它包括了系统研究和个体研究两方面。

系统研究是指从人类心理的种系发展的角度或动物演化的过程来研究,也就是研究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人的心理,人的心理又是如何从原始人的心理演化到现代人的心理,这种研究由比较心理学或动物心理学来进行。

个体心理的研究一般是指从人类个体的胚胎期开始至直衰老的全过程中,个体心理如何从简单低级水平向复杂高级水平变化发展及其规律方面的研究,主要由学前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及一般的发展心理学来进行(研究)。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以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围是指从0—6、7岁的学前儿童心理.二、如何理解研究对象在理解学前儿童心理研究对象时应搞清:1、学前儿童与动物不同2、学前儿童与成人的关系①学前儿童心理本质上与成人一样是人脑客观现象的主观反映,具有能动性。

②不能把学前儿童心理与成人心理完全等同,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其特点,低水平.三、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个体心理的发生发生指心理什么时候出现。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发展一词有时与发育、成长交替使用,但含义不完全等同。

发育、成长更多指身体、生理方面的生长成熟,且更意味着量的增长。

发展——含义更为广泛,指个体身心整体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

(三)学前时期各种心理与行为的发展.认知活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心理状态(注意、情绪、意志)人格特征(个性)(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四.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略讲)(一)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个体出生到衰老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

(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学前心理学复习要点

学前心理学复习要点

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和展望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 学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理念和模式不断创新。 学前教育资源不断丰富,覆盖面逐渐扩大,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学前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和专业水平得到提高。
汇报人:XX
添加标题
性别角色概念:指个体在社会 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等方 式获得的对男女两性特定行为 模式和人格特征的认同与表现。
添加标题
发展阶段:学前儿童处于性别 认同的萌芽阶段,开始意识到 自己的性别并模仿成人的行为 来强化性别角色。
添加标题
影响:性别角色的发展对学前儿 童的自我认知、人格发展和社会 交往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不同 的性别角色定位会导致不同的心 理倾向和行为表现。
语言发展
语音感知:学前儿童逐渐能够准确感知和辨识语音 词汇量:随着年龄增长,学前儿童的词汇量不断增加 语法结构:逐渐掌握基本的语法结构,能够表达简单的意思 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发展出完整的句子和连贯的表达
学前儿童常见情绪问题及应对方法
添加标题
焦虑:学前儿童焦虑表现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分 离焦虑,家长可以通过渐进性分离、培养自理能力 等方式帮助孩子克服焦虑情绪。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学前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的科学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儿童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
学前心理学对于儿童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等
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心理教育策略
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提供安全、温馨、愉快的学习环境,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学前心理复习提纲原版复习

学前心理复习提纲原版复习

13级高专班学前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概述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概念2.了解学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名称3.了解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人物)4.了解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人物)第三单元:感知觉1.掌握感觉、知觉概念2.理解与运用感知觉的规律3.掌握观察的概念4.掌握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第四单元:注意1.掌握注意的概念2.了解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3.掌握无意注意的概念4.掌握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5.掌握 3-6 岁儿童注意的发展6.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7.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防止1第五单元:记忆1.掌握记忆的概念与环节2.了解根据记忆内容的记忆分类3.掌握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描述的遗忘的规律4.了解 3 岁前儿童记忆的典型特点5.掌握 3-6 岁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6.掌握客体永久性的概念第六单元:想象1.掌握想象、表象的概念2.掌握想象的分类3.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4.掌握想象的培养第七单元:思维1.了解思维的概念与特点(小标题)2.掌握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各年龄段典型的思维方式)3.掌握幼儿期思维的典型特点24.掌握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5.掌握学前儿童思维培养的原则(小标题)第八单元:言语1.掌握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规律(先听懂,后会说)2.了解学前儿童言语的形成的阶段及典型特点3.了解学前儿童词汇发展的年龄特点4.了解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特点5.掌握学前儿童的口吃现象的原因与矫正方法6.掌握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小标题)7.掌握 3-6 岁学前儿童口语培养的措施第九单元:情绪情感1.掌握情绪情感的概念2.掌握人的基本情绪:喜怒哀惧3.了解情绪、情感的种类4.掌握幼儿情绪的主要特点35.掌握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6.理解与运用学前儿童消极情绪自我调节的有效方法(名称,运用)第十单元:意志1.掌握意志的概念2.了解意志的品质第十一单元:社会交往1.掌握儿童交往的主要类型(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幼交往)2.了解父母的教养方式3.掌握依恋的概念与重要性4.掌握亲子交往的概念5.掌握同伴关系的特点第十二单元:1.掌握个性、气质、能力、性格的概念2.了解个性的内容与特征3.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44.了解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萌生的年龄段5.了解气质的特点6.了解婴儿的气质类型7.掌握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8.掌握影响学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9.10.一 . 幼儿初期【小班】的心理特点11.1. 生活范围扩大【①体魄更加结实,精神充沛,白天一次睡眠,即可连续活动 5-6 个小时;②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变得更加灵活,掌握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③伴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既可表达思想,又乐意与小伙伴交流,共同游戏。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关键信息项:1、复习的目标和范围2、复习的时间安排3、复习的资料和资源4、复习的方法和策略5、评估和考核方式6、辅导和支持措施11 复习的目标和范围111 明确本次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的总体目标,即帮助学习者系统掌握学前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理论和实践应用,达到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112 确定复习的具体范围,涵盖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学习理论、教学方法、教育环境创设等方面的重要知识点。

12 复习的时间安排121 制定详细的复习时间表,将复习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例如,第一阶段为基础知识回顾,为期两周;第二阶段为重点难点突破,为期三周;第三阶段为综合练习与模拟考试,为期两周。

122 明确每天的复习时间分配,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复习学前教育心理学,同时注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13 复习的资料和资源131 确定复习所使用的主要教材、参考书籍和学术论文,确保资料的权威性和全面性。

132 收集并整理相关的在线课程、教学视频、学习网站等电子资源,丰富复习的途径和方式。

133 准备练习题、模拟试卷、案例分析等复习资料,帮助学习者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14 复习的方法和策略141 采用多种复习方法相结合,如背诵、理解、应用、总结归纳等。

鼓励学习者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撰写学习笔记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42 组织小组学习和讨论活动,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复习中遇到的问题。

143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习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15 评估和考核方式151 定期进行阶段性小测验,检测学习者对每个阶段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152 安排综合性的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和题型,让学习者提前适应考试节奏和要求。

153 要求学习者撰写复习心得和总结报告,评估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反思能力。

16 辅导和支持措施161 设立专门的辅导答疑时间,学习者在复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向辅导老师请教。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 点
汇报人:XX
目 录 CATALOG
01
学前心理学基本概 念
02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
03
学前儿童情绪和社 会性发展
04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05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影响因素
06
学前儿童心理评估 和干预
01
学前心理学基本概 念
学前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规律的学科 研究对象包括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等方面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为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儿童发展,为早期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04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气质类型和发展特点
气质类型:学 前儿童个性发 展中的气质类 型包括胆汁质、 多血质、黏液 质和抑郁质。
气质特点:不 同气质类型的 儿童在行为、 情绪和活动等 方面表现出不
同的特点。
发展阶段:学 前儿童个性发 展分为多个阶 段,每个阶段 的气质特点和 发展重点不同。
影响因素:学前 儿童个性发展的 气质类型和发展 特点受到遗传、 环境和教育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06
学前儿童心理评估 和干预
学前儿童心理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前儿童的行为表现,评估其心理发展状况。
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学前儿童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信息,评估其心理状 况。
心理测验法:利用标准化心理测验工具,评估学前儿童的智力、情绪、性格等方面的心 理特征。
实验法:通过实验设计,观察学前儿童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反应,评估其心理状况。
学前儿童心理干预的策略和技巧

学前心理学重点必背

学前心理学重点必背

学前心理学重点必背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6岁期间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和掌握学前心理学的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学前心理学的重点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儿童认知发展1.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划分儿童认知发展可分为感知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方式和能力。

2. 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问题儿童认知发展中存在许多关键问题,如对象恒常性、符号意义、逆推思维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儿童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和掌握。

二、儿童语言发展1. 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儿童语言习得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掌握母语之间所经历的一系列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听觉感受、语音辨别、词汇习得等多个方面。

2. 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儿童语言发展具有敏感期、快速习得、语法规则掌握等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儿童的语言学习。

三、儿童社会情感发展1.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阶段划分儿童社会情感发展可分为信任与不信任期、自主与羞怯期、倡导和罪恶感期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情感需求和行为表现。

2.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都是影响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儿童的情感发展。

四、儿童游戏行为1. 儿童游戏行为的类型儿童游戏行为包括自由游戏和规则游戏两种类型。

自由游戏是指没有明确规则和目标的游戏,而规则游戏则要求玩家按照一定规则进行。

2. 儿童游戏行为的作用儿童游戏行为对儿童的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了解这些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游戏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五、儿童情绪管理1. 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儿童情绪管理是指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

这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2. 儿童情绪管理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态度、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鼓励表达感受等方式,帮助儿童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心理学》复习
重点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考试题型有选择题、判断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请大家认真复习,都能取得好成绩。

1.观察法
2.遗传决定论及环境决定论
3.幼儿的情绪
4.机械记忆以及意义记忆
5.记忆的种类
6.想象
7.思维方式
8.年龄特征
9.具体形象思维
10.社会性微笑
11.气质
12.类型
13.视觉悬崖
14.埃斯沃斯的贡献
15.同化
16.个性
17.心理年龄特征
18.依恋
19.自我意识
20.儿童动作发展
21.学前儿童无意注意
22.学前儿童时间知觉
23.学前儿童自我评价
24.学前儿童同伴交往
25.儿童说谎分析、方仲永案例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前心理学》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C)。

A.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
B.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C.0~3岁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
D.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
2.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A)。

A.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正常生活条件下观察儿童的外部行为并分析其心理活动
B.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观察儿童的行为并揭示其心理
C.通过儿童的家长去了解其心理活动
D.通过和儿童的交谈研究其各种心理活动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C)。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4.狼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水平只相当于几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D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和教育
5.儿童的年龄越(A),心理发展越快,这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A.小
B.接近学前晚期
C.大
D.接近于成年
6.儿童的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在(B)出现。

A.0~1月
B.4~5月
C.6~12月
D.1~3岁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1~3岁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
B.3~6岁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
C.3~6岁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D.3~4岁是高级的心理过程逐渐出现的时期
8.儿童的视觉发展主要包括颜色视觉和(D)的发展。

A.形状视觉
B.空间视觉
C.大小视觉
D.视觉敏度
9.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D)。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10.“视觉悬崖”试验说明了儿童已有了(A)。

A.深度知觉 B.方位知觉 C.视觉定位 D.形状知觉11.每听到这首歌,就会使我想起过去的一段经历,这是(B)。

A.再认 B.再现 C.识记 D.保持
12.下面几种记忆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A)。

A.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词语记忆
B.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词语记忆、运动记忆
C.形象记忆、词语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词语记忆
13.将“2705”记为“两栖动物”,可记得更牢,这说明(C)。

A.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是相互独立的
B.机械记忆可渗透到意义记忆中
C.意义记忆可渗透到机械记忆中
D.机械记忆效果好于意义记忆的效果
14.从学前儿童心理“量变”和“质变”的表现来看,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是(D)。

A.有连续性,就不可能有阶段性
B.有阶段性就不可能有连续性
C.绝对对立的
D.辨证统一的
15.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幼儿对其知觉就(B)。

A.越难 B.越容易 C.越容易消失 D.不能判断
二、填空题
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有实验室试验法和自然室试验法。

2.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3.婴儿最先掌握的自由移动身体的动作是爬。

4.疼痛发生的条件主要包括伤害或过强刺激的刺激量、痛觉阈限、痛的情绪三个方面。

5.无条件定向反射是最原始的初级的注意,其主要是由外界事物的特点引起的。

6.有意识记的发展,是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

7.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8.据研究,2,3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4岁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5 岁时,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

三、名词解释
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2.最近发展区
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

3.观察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力的发展在3岁后比较明显,幼儿期是观察力初步形成的阶段。

4.幼儿期健忘
幼儿期健忘是指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四、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案提示:
从简单到复杂
从具体到抽象
从被动到主动
从零乱到成体系
2.学前儿童时间知觉发展有哪些特点和发展趋势?
回答概要:
时间知觉表现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①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

7~8岁可能是时间知觉迅速发展的时期。

②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严格执行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时间知觉,培养时间观念。

③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④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3.引起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回答概要: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类: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

(2)人本身的状态。

4.影响儿童记忆保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儿童记忆保持的主要因素有:
1.儿童对记忆对象的感知程度
2.儿童的知识经验和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
3.儿童的情绪状态
4.对被记忆对象的兴趣
五、论述题
举例说明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回答概要:(详见第三章)
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首尾规律)
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远近规律)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小规律)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无有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