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100套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9:几何三大变换相关问题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解析版...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解析版二)11.(2012•重庆)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D=2,BC=6,AB=3.E为BC边上一点,以BE为边作正方形BEFG,使正方形BEFG和梯形ABCD在BC的同侧.(1)当正方形的顶点F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时,求BE的长;(2)将(1)问中的正方形BEFG沿BC向右平移,记平移中的正方形BEFC为正方形B′EFG,当点E与点C重合时停止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t,正方形B′EFG的边EF与AC交于点M,连接B′D,B′M,DM,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B′DM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问的平移过程中,设正方形B′EFG与△AD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解题思路:(1)首先设正方形BEFG的边长为x,易得△AGF∽△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BE的长;(2)首先利用△MEC∽△ABC与勾股定理,求得B′M,DM与B′D的平方,然后分别从若∠DB′M=90°,则DM2=B′M2+B′D2,若∠DB′M=90°,则DM2=B′M2+B′D2,若∠B′DM=90°,则B′M2=B′D2+DM2去分析,即可得到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3)分别从当0≤t≤时,当<t≤2时,当2<t≤时,当<t≤4时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如图①,设正方形BEFG的边长为x,则BE=FG=BG=x,∵AB=3,BC=6,∴AG=AB﹣BG=3﹣x,∵GF∥BE,∴△AGF∽△ABC,∴,即,解得:x=2,即BE=2;(2)存在满足条件的t,理由:如图②,过点D作DH⊥BC于H,则BH=AD=2,DH=AB=3,由题意得:BB′=HE=t,HB′=|t﹣2|,EC=4﹣t,∵EF∥AB,∴△MEC∽△ABC,∴,即,∴ME=2﹣t,在Rt△B′ME中,B′M2=ME2+B′E2=22+(2﹣t)2=t2﹣2t+8,在Rt△DHB′中,B′D2=DH2+B′H2=32+(t﹣2)2=t2﹣4t+13,过点M作MN⊥DH于N,则MN=HE=t,NH=ME=2﹣t,∴DN=DH﹣NH=3﹣(2﹣t)=t+1,在Rt△DMN中,DM2=DN2+MN2=t2+t+1,(Ⅰ)若∠DB′M=90°,则DM2=B′M2+B′D2,即t2+t+1=(t2﹣2t+8)+(t2﹣4t+13),解得:t=,(Ⅱ)若∠B′MD=90°,则B′D2=B′M2+DM2,即t2﹣4t+13=(t2﹣2t+8)+(t2+t+1),解得:t1=﹣3+,t2=﹣3﹣(舍去),∴t=﹣3+;(Ⅲ)若∠B′DM=90°,则B′M2=B′D2+DM2,即:t2﹣2t+8=(t2﹣4t+13)+(t2+t+1),此方程无解,综上所述,当t=或﹣3+时,△B′DM是直角三角形;(3)①如图③,当F在CD上时,EF:DH=CE:CH,即2:3=CE:4,∴CE=,∴t=BB′=BC﹣B′E﹣EC=6﹣2﹣=,∵ME=2﹣t,∴FM=t,当0≤t≤时,S=S△FMN=×t×t=t2,②当G在AC上时,t=2,∵EK=EC•tan∠DCB=EC•=(4﹣t)=3﹣t,∴FK=2﹣EK=t﹣1,∵NL=AD=,∴FL=t﹣,∴当<t≤2时,S=S△FMN﹣S△FKL=t2﹣(t﹣)(t﹣1)=﹣t2+t﹣;③如图⑤,当G在CD上时,B′C:CH=B′G:DH,即B′C:4=2:3,解得:B′C=,∴EC=4﹣t=B′C﹣2=,∴t=,∵B′N=B′C=(6﹣t)=3﹣t,∵GN=GB′﹣B′N=t﹣1,∴当2<t≤时,S=S梯形GNMF﹣S△FKL=×2×(t﹣1+t)﹣(t﹣)(t﹣1)=﹣t2+2t﹣,④如图⑥,当<t≤4时,∵B′L=B′C=(6﹣t),EK=EC=(4﹣t),B′N=B′C=(6﹣t)EM=EC=(4﹣t),S=S梯形MNLK=S梯形B′EKL﹣S梯形B′EMN=﹣t+.综上所述:当0≤t≤时,S=t2,当<t≤2时,S=﹣t2+t﹣;当2<t≤时,S=﹣t2+2t﹣,当<t≤4时,S=﹣t+.12.(2012•泰安)如图,半径为2的⊙C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点C的坐标为(1,0).若抛物线y=﹣x2+bx+c过A、B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O=∠POB?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若点M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上一点,△MAB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小)值.解题思路:(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因为已知A(3,0),所以需要求得B点坐标.如答图1,连接OB,利用勾股定理求解;(2)由∠PBO=∠POB,可知符合条件的点在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上.如答图2,OB的垂直平分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因此所求的P点有两个,注意不要漏解;(3)如答图3,作MH⊥x轴于点H,构造梯形MBOH与三角形MHA,求得△MAB面积的表达式,这个表达式是关于M点横坐标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极值求得△MAB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解:(1)如答图1,连接OB.∵BC=2,OC=1∴OB==∴B(0,)将A(3,0),B(0,)代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得,解得,∴y=﹣x2+x+.(2)存在.如答图2,作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l,与抛物线的交点即为点P.∵B(0,),O(0,0),∴直线l的表达式为y=.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得﹣x2+x+=;解得x=1±,∴P(1±,).(3)如答图3,作MH⊥x轴于点H.设M(x m,y m),则S△MAB=S梯形MBOH+S△MHA﹣S△OAB=(MH+OB)•OH+HA•MH﹣OA•OB =(y m+)x m+(3﹣x m)y m﹣×3×=x m+y m﹣∵y m=﹣x m2+x m+,∴S△MAB=x m+(﹣x m2+x m+)﹣=x m2+x m=(x m﹣)2+∴当x m=时,S△MAB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3.(2012•铜仁地区)如图已知:直线y=﹣x+3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抛物线y=ax2+bx+c经过A、B、C (1,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的坐标为(﹣1,0),在直线y=﹣x+3上有一点P,使△ABO与△ADP相似,求出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E,使△ADE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PCE的面积?如果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首先确定A、B、C三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AB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DP与之相似,则有两种情形,如答图1所示.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解,避免遗漏;(3)如答图2所示,分别计算△ADE的面积与四边形APCE的面积,得到面积的表达式.利用面积的相等关系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将点E是否存在的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实数根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需要注意根据(2)中P点的不同位置分别进行计算,在这两种情况下,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均小于0,即所求的E点均不存在.解答:解:(1)由题意得,A(3,0),B(0,3)∵抛物线经过A、B、C三点,∴把A(3,0),B(0,3),C(1,0)三点分别代入y=ax2+bx+c,得方程组…3分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3 …5分(2)由题意可得:△ABO为等腰三角形,如答图1所示,若△ABO∽△AP1D,则∴DP1=AD=4,∴P1(﹣1,4)…7分若△ABO∽△ADP2 ,过点P2作P2 M⊥x轴于M,AD=4,∵△ABO为等腰三角形,∴△ADP2是等腰三角形,由三线合一可得:DM=AM=2=P2M,即点M与点C重合,∴P2(1,2)…10分(3)如答图2,设点E(x,y),则S△ADE=①当P1(﹣1,4)时,S四边形AP1CE=S△ACP1+S△ACE==4+|y|…11分∴2|y|=4+|y|,∴|y|=4∵点E在x轴下方,∴y=﹣4,代入得:x2﹣4x+3=﹣4,即x2﹣4x+7=0,∵△=(﹣4)2﹣4×7=﹣12<0∴此方程无解…12分②当P2(1,2)时,S四边形AP2CE=S△ACP2+S△ACE==2+|y|,∴2|y|=2+|y|,∴|y|=2∵点E在x轴下方,∴y=﹣2,代入得:x2﹣4x+3=﹣2,即x2﹣4x+5=0,∵△=(﹣4)2﹣4×5=﹣4<0∴此方程无解综上所述,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不存在这样的点E.…14分14.(2012•温州)如图,经过原点的抛物线y=﹣x2+2mx(m>0)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过点P(1,m)作直线PM⊥x轴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B.记点B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B、C不重合).连接CB,CP.(1)当m=3时,求点A的坐标及BC的长;(2)当m>1时,连接CA,问m为何值时CA⊥CP?(3)过点P作PE⊥PC且PE=PC,问是否存在m,使得点E落在坐标轴上?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m的值,并定出相对应的点E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把m=3,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令y=0解方程,得到的非0解即为和x轴交点的横坐标,再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进而求出BC的长;(2)过点C作CH⊥x轴于点H(如图1)由已知得∠ACP=∠BCH=90°,利用已知条件证明△AGH∽△PCB,根据相似的性质得到:,再用含有m的代数式表示出BC,CH,BP,代入比例式即可求出m的值;(3)存在,本题要分当m>1时,BC=2(m﹣1),PM=m,BP=m﹣1和当0<m<1时,BC=2(1﹣m),PM=m,BP=1﹣m,两种情况分别讨论,再求出满足题意的m值和相对应的点E坐标.解答:解:(1)当m=3时,y=﹣x2+6x令y=0得﹣x2+6x=0∴x1=0,x2=6,∴A(6,0)当x=1时,y=5∴B(1,5)∵抛物线y=﹣x2+6x的对称轴为直线x=3又∵B,C关于对称轴对称∴BC=4.(2)过点C作CH⊥x轴于点H(如图1)由已知得∠ACP=∠BCH=90°∴∠ACH=∠PCB又∵∠AHC=∠PBC=90°∴△AGH∽△PCB,∴,∵抛物线y=﹣x2+2mx的对称轴为直线x=m,其中m>1,又∵B,C关于对称轴对称,∴BC=2(m﹣1),∵B(1,2m﹣1),P(1,m),∴BP=m﹣1,又∵A(2m,0),C(2m﹣1,2m﹣1),∴H(2m﹣1,0),∴AH=1,CH=2m﹣1,∴,∴m=.(3)∵B,C不重合,∴m≠1,(I)当m>1时,BC=2(m﹣1),PM=m,BP=m﹣1,(i)若点E在x轴上(如图1),∵∠CPE=90°,∴∠MPE+∠BPC=∠MPE+∠MEP=90°,PC=EP,∴△BPC≌△MEP,∴BC=PM,∴2(m﹣1)=m,∴m=2,此时点E的坐标是(2,0);(ii)若点E在y轴上(如图2),过点P作PN⊥y轴于点N,易证△BPC≌△NPE,∴BP=NP=OM=1,∴m﹣1=1,∴m=2,此时点E的坐标是(0,4);(II)当0<m<1时,BC=2(1﹣m),PM=m,BP=1﹣m,(i)若点E在x轴上(如图3),易证△BPC≌△MEP,∴BC=PM,∴2(1﹣m)=m,∴m=,此时点E的坐标是(,0);(ii)若点E在y轴上(如图4),过点P作PN⊥y轴于点N,易证△BPC≌△NPE,∴BP=NP=OM=1,∴1﹣m=1,∴m=0(舍去),综上所述,当m=2时,点E的坐标是(0,2)或(0,4),当m=时,点E的坐标是(,0).15.(2012•成都)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m为常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3,0),与y轴交于点C.以直线x=1为对称轴的抛物线y=ax2+bx+c(a,b,c为常数,且a≠0)经过A,C两点,并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1)求m的值及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设E是y轴右侧抛物线上一点,过点E作直线AC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F.是否存在这样的点E,使得以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及相应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使△ACP的周长取得最小值的点,过点P任意作一条与y轴不平行的直线交抛物线于M1(x1,y1),M2(x2,y2)两点,试探究是否为定值,并写出探究过程.题思路:(1)首先求得m的值和直线的解析式,根据抛物线对称性得到B点坐标,根据A、B点坐标利用交点式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2)存在点E使得以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答图1所示,过点E作EG⊥x轴于点G,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得E点坐标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注意:符合要求的E点有两个,如答图1所示,不要漏解;(3)本问较为复杂,如答图2所示,分几个步骤解决:第1步:确定何时△ACP的周长最小.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第2步:确定P点坐标P(1,3),从而直线M1M2的解析式可以表示为y=kx+3﹣k;第3步: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得M1、M2两点坐标间的关系,得到x1+x2=2﹣4k,x1x2=﹣4k﹣3.这一步是为了后续的复杂计算做准备;第4步: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分别求得线段M1M2、M1P和M2P的长度,相互比较即可得到结论:=1为定值.这一步涉及大量的运算,注意不要出错,否则难以得出最后的结论.答:解:(1)∵经过点(﹣3,0),∴0=+m,解得m=,∴直线解析式为,C(0,).∵抛物线y=ax2+bx+c对称轴为x=1,且与x轴交于A(﹣3,0),∴另一交点为B(5,0),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3)(x﹣5),∵抛物线经过C(0,),∴=a•3(﹣5),解得a=,∴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2)假设存在点E使得以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AC∥EF且AC=EF.如答图1,(i)当点E在点E位置时,过点E作EG⊥x轴于点G,∵AC∥EF,∴∠CAO=∠EFG,又∵,∴△CAO≌△EFG,∴EG=CO=,即y E=,∴=x E2+x E+,解得x E=2(x E=0与C点重合,舍去),∴E(2,),S▱ACEF=;(ii)当点E在点E′位置时,过点E′作E′G′⊥x轴于点G′,同理可求得E′(+1,),S▱ACE′F′=.(3)要使△ACP的周长最小,只需AP+CP最小即可.如答图2,连接BC交x=1于P点,因为点A、B关于x=1对称,根据轴对称性质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此时AP+CP最小(AP+CP最小值为线段BC的长度).∵B(5,0),C(0,),∴直线BC解析式为y=x+,∵x P=1,∴y P=3,即P(1,3).令经过点P(1,3)的直线为y=kx+3﹣k,∵y=kx+3﹣k,y=x2+x+,联立化简得:x2+(4k﹣2)x﹣4k﹣3=0,∴x1+x2=2﹣4k,x1x2=﹣4k﹣3.∵y1=kx1+3﹣k,y2=kx2+3﹣k,∴y1﹣y2=k(x1﹣x2).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得到:M1M2==== ∴M1M2===4(1+k2).又M1P===;同理M2P=∴M1P•M2P=(1+k2)•=(1+k2)•=(1+k2)•=4(1+k2).∴M1P•M2P=M1M2,∴=1为定值.16.(2012•梅州)如图,矩形OABC中,A(6,0)、C(0,2)、D(0,3),射线l过点D且与x轴平行,点P、Q分别是l和x轴正半轴上动点,满足∠PQO=60°.(1)①点B的坐标是(6,2);②∠CAO=30度;③当点Q与点A重合时,点P的坐标为(3,3);(直接写出答案)(2)设OA的中心为N,PQ与线段AC相交于点M,是否存在点P,使△AMN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横坐标为m;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点P的横坐标为x,△OPQ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试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解题思路:(1)①由四边形OABC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即可求得点B的坐标;②由正切函数,即可求得∠CAO的度数,③由三角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点P的坐标;(2)分别从MN=AN,AM=AN与AM=MN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3)分别从当0≤x≤3时,当3<x≤5时,当5<x≤9时,当x>9时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①∵四边形OABC是矩形,∴AB=OC,OA=BC,∵A(6,0)、C(0,2),∴点B的坐标为:(6,2);②∵tan∠CAO===,∴∠CAO=30°;③如下图:当点Q与点A重合时,过点P作PE⊥OA于E,∵∠PQO=60°,D(0,3),∴PE=3,∴AE==3,∴OE=OA﹣AE=6﹣3=3,∴点P的坐标为(3,3);故答案为:①(6,2),②30,③(3,3);(2)情况①:MN=AN=3,则∠AMN=∠MAN=30°,∴∠MNO=60°,∵∠PQO=60°,即∠MQO=60°,∴点N与Q重合,∴点P与D重合,∴此时m=0,情况②,如图AM=AN,作MJ⊥x轴、PI⊥x轴;MJ=MQ•sin60°=AQ•sin60°=(OA﹣IQ﹣OI)•sin60°=(3﹣m)=AM=AN=,可得(3﹣m)=,解得:m=3﹣,情况③AM=NM,此时M的横坐标是4.5,过点P作PI⊥OA于I,过点M作MG⊥OA于G,∴MG=,∴QK===3,GQ==,∴KG=3﹣0.5=2.5,AG=AN=1.5,∴OK=2,∴m=2,(3)当0≤x≤3时,如图,OI=x,IQ=PI•tan60°=3,OQ=OI+IQ=3+x;由题意可知直线l∥BC∥OA,可得,EF=(3+x),此时重叠部分是梯形,其面积为:S梯形=(EF+OQ)•OC=(3+x),当3<x≤5时,S=S梯形﹣S△HAQ=S梯形﹣AH•AQ=(3+x)﹣(x﹣3)2,当5<x≤9时,S=(BE+OA)•OC=(12﹣x),当9<x时,S=OA•AH=.17.(2012•株洲)如图,一次函数分别交y轴、x轴于A、B两点,抛物线y=﹣x2+bx+c过A、B两点.(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2)作垂直x轴的直线x=t,在第一象限交直线AB于M,交这个抛物线于N.求当t取何值时,MN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在(2)的情况下,以A、M、N、D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求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解题思路:(1)首先求得A、B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本问要点是求得线段MN的表达式,这个表达式是关于t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极值求线段MN的最大值;(3)本问要点是明确D点的可能位置有三种情形,如答图2所示,不要遗漏.其中D1、D2在y轴上,利用线段数量关系容易求得坐标;D3点在第一象限,是直线D1N和D2M的交点,利用直线解析式求得交点坐标.解答:解:(1)∵分别交y轴、x轴于A、B两点,∴A、B点的坐标为:A(0,2),B(4,0)…(1分)将x=0,y=2代入y=﹣x2+bx+c得c=2…(2分)将x=4,y=0代入y=﹣x2+bx+c得0=﹣16+4b+2,解得b=,∴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2…(3分)(2)如答图1,设MN交x轴于点E,则E(t,0),BE=4﹣t.∵tan∠ABO===,∴ME=BE•tan∠ABO=(4﹣t)×=2﹣t.又N点在抛物线上,且x N=t,∴y N=﹣t2+t+2,∴MN=y N﹣ME=﹣t2+t+2﹣(2﹣t)=﹣t2+4t…(5分)∴当t=2时,MN有最大值4…(6分)(3)由(2)可知,A(0,2),M(2,1),N(2,5).以A、M、N、D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D点的可能位置有三种情形,如答图2所示.…(7分)(i)当D在y轴上时,设D的坐标为(0,a)由AD=MN,得|a﹣2|=4,解得a1=6,a2=﹣2,从而D为(0,6)或D(0,﹣2)…(8分)(ii)当D不在y轴上时,由图可知D为D1N与D2M的交点,易得D1N的方程为y=x+6,D2M的方程为y=x﹣2,由两方程联立解得D为(4,4)…(9分)故所求的D点坐标为(0,6),(0,﹣2)或(4,4)…(10分)18.(2012•南充)如图,⊙C的内接△AOB中,AB=AO=4,tan∠AOB=,抛物线y=ax2+bx经过点A(4,0)与点(﹣2,6).(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直线m与⊙C相切于点A,交y轴于点D.动点P在线段OB上,从点O出发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Q在线段DA上,从点D出发向点A运动;点P的速度为每秒一个单位长,点Q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当PQ⊥AD 时,求运动时间t的值;(3)点R在抛物线位于x轴下方部分的图象上,当△ROB面积最大时,求点R的坐标.解题思路:(1)根据抛物线y=ax2+bx经过点A(4,0)与点(﹣2,6),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2)如答图1,由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出OD、AE等线段的长度.当PQ⊥AD时,过点O作OF⊥AD于点F,此时四边形OFQP、OFAE均为矩形.则在Rt△OD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F的长度,从而得到时间t的数值;(3)因为OB为定值,欲使△ROB面积最大,只需OB边上的高最大即可.按照这个思路解决本题.如答图2,当直线l平行于OB,且与抛物线相切时,OB边上的高最大,从而△ROB的面积最大.联立直线l和抛物线的解析式,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等于0的结论可以求出R点的坐标.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经过点A(4,0)与点(﹣2,6),∴,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2)如答图1,连接AC交OB于点E,由垂径定理得AC⊥OB.∵AD为切线,∴AC⊥AD,∴AD∥OB.∵tan∠AOB=,∴sin∠AOB=,∴AE=OA•sin∠AOB=4×=2.4,OD=OA•tan∠OAD=OA•tan∠AOB=4×=3.当PQ⊥AD时,OP=t,DQ=2t.过O点作OF⊥AD于F,则在Rt△ODF中,OD=3,OF=AE=2.4,DF=DQ﹣FQ=DQ﹣OP=2t﹣t=t,由勾股定理得:DF===1.8,∴t=1.8秒;(3)如答图3,设直线l平行于OB,且与抛物线有唯一交点R(相切),此时△ROB中OB边上的高最大,所以此时△ROB面积最大.∵tan∠AOB=,∴直线OB的解析式为y=x,由直线l平行于OB,可设直线l解析式为y=x+b.∵点R既在直线l上,又在抛物线上,∴x2﹣2x=x+b,化简得:2x2﹣11x﹣4b=0.∵直线l与抛物线有唯一交点R(相切),∴判别式△=0,即112+32b=0,解得b=,此时原方程的解为x=,即x R=,而y R=x R2﹣2x R=∴点R的坐标为R(,).19.(2012•凉山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抛物线y=﹣x2+bx+c 经过A、B两点,并与x轴交于另一点C(点C点A的右侧),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2)若点P在第二象限内,过点P作PD⊥轴于D,交AB于点E.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线段PE最长?此时PE等于多少?(3)如果平行于x轴的动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点Q,与直线AB交于点N,点M为OA的中点,那么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得△MON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题思路:(1)首先求得A、B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求出抛物线与x轴另一交点C的坐标;(2)关键是求出线段PE长度的表达式,设D点横坐标为t,则可以将PE表示为关于t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出PE长度的最大值;(3)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将直线l的存在性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可知直线l是否存在,并求出相应Q点的坐标.注意“△MON是等腰三角形”,其中包含三种情况,需要逐一讨论,不能漏解.答:解:(1)∵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A(﹣4,0),B(0,4)抛物线y=﹣x2+bx+c经过A、B两点,可得,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3x+4.令y=0,得﹣x2﹣3x+4=0,解得x1=﹣4,x2=1,∴C(1,0).(2)如答图1所示,设D(t,0).∵OA=OB,∴∠BAO=45°,∴E(t,t),P(t,﹣t2﹣3t+4).PE=y P﹣y E=﹣t2﹣3t+4﹣t=﹣t2﹣4t=﹣(t+2)2+4,∴当t=﹣2时,线段PE的长度有最大值4,此时P(﹣2,6).(3)存在.如答图2所示,过N点作NH⊥x轴于点H.设OH=m(m>0),∵OA=OB,∴∠BAO=45°,∴NH=AH=4﹣m,∴y Q=4﹣m.又M为OA中点,∴MH=2﹣m.△MON为等腰三角形:①若MN=ON,则H为底边OM的中点,∴m=1,∴y Q=4﹣m=3.由﹣x Q2﹣3x Q+4=3,解得x Q=,∴点Q坐标为(,3)或(,3);②若MN=OM=2,则在Rt△MNH中,根据勾股定理得:MN2=NH2+MH2,即22=(4﹣m)2+(2﹣m)2,化简得m2﹣6m+8=0,解得:m1=2,m2=4(不合题意,舍去)∴y Q=2,由﹣x Q2﹣3x Q+4=2,解得x Q=,∴点Q坐标为(,2)或(,2);③若ON=OM=2,则在Rt△NOH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N2=NH2+OH2,即22=(4﹣m)2+m2,化简得m2﹣4m+6=0,∵△=﹣8<0,∴此时不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得△MON为等腰三角形.综上所述,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得△MON为等腰三角形.所求Q点的坐标为(,3)或(,3)或(,2)或(,2).20.(2012•衢州)如图,把两个全等的Rt△AOB和Rt△COD分别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直角边OB、OD在x 轴上.已知点A(1,2),过A、C两点的直线分别交x轴、y轴于点E、F.抛物线y=ax2+bx+c经过O、A、C三点.(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P为线段OC上一个动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交x轴于点N,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四边形ABPM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AOB沿AC方向平移(点A始终在线段AC上,且不与点C重合),△AOB在平移过程中与△COD重叠部分面积记为S.试探究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O、A、C,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确定相关点的坐标以及线段长度的数量关系,得到一元二次方程,求出t的值,从而可解.结论:存在点P(,),使得四边形ABPM为等腰梯形;(3)本问关键是求得重叠部分面积S的表达式,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极值求得S的最大值.解答中提供了三种求解面积S表达式的方法,殊途同归,可仔细体味.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O、A、C,可得c=0,∴,解得a=,b=,∴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2)设点P的横坐标为t,∵PN∥CD,∴△OPN∽△OCD,可得PN=∴P(t,),∵点M在抛物线上,∴M(t,t2+t).如解答图1,过M点作MG⊥AB于G,过P点作PH⊥AB于H,AG=y A﹣y M=2﹣(t2+t)=t2﹣t+2,BH=PN=.当AG=BH时,四边形ABPM为等腰梯形,∴t2﹣t+2=,化简得3t2﹣8t+4=0,解得t1=2(不合题意,舍去),t2=,∴点P的坐标为(,)∴存在点P(,),使得四边形ABPM为等腰梯形.(3)如解答图2,△AOB沿AC方向平移至△A′O′B′,A′B′交x轴于T,交OC于Q,A′O′交x轴于K,交OC于R.求得过A、C的直线为y AC=﹣x+3,可设点A′的横坐标为a,则点A′(a,﹣a+3),易知△OQT∽△OCD,可得QT=,∴点Q的坐标为(a,).解法一:设AB与OC相交于点J,∵△ARQ∽△AOJ,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HT===2﹣a,KT=A′T=(3﹣a),A′Q=yA′﹣yQ=(﹣a+3)﹣=3﹣a.S四边形RKTQ=S△A′KT﹣S△A′RQ=KT•A′T﹣A′Q•HT=••(3﹣a)﹣•(3﹣a)•(﹣a+2)=a2+a﹣=(a﹣)2+由于<0,∴在线段AC上存在点A′(,),能使重叠部分面积S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解法二:过点R作RH⊥x轴于H,则由△ORH∽△OCD,得①由△RKH∽△A′O′B′,得②由①,②得KH=OH,OK=OH,KT=OT﹣OK=a﹣OH ③由△A′KT∽△A′O′B′,得,则KT=④由③,④得=a﹣OH,即OH=2a﹣2,RH=a﹣1,所以点R的坐标为R(2a﹣2,a﹣1)S四边形RKTQ=S△QOT﹣S△ROK=•OT•QT﹣•OK•RH=a•a﹣(1+a﹣)•(a﹣1)=a2+a﹣=(a﹣)2+由于<0,∴在线段AC上存在点A′(,),能使重叠部分面积S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解法三:∵AB=2,OB=1,∴tan∠O′A′B′=tan∠OAB=,∴KT=A′T•tan∠O′A′B′=(﹣a+3)•=a+,∴OK=OT﹣KT=a﹣(a+)=a﹣,过点R作RH⊥x轴于H,∵tan∠OAB=tan∠RKH==2,∴RH=2KH又∵tan∠OAB=tan∠ROH===,∴2RH=OK+KH=a﹣+RH,∴RH=a﹣1,OH=2(a﹣1),∴点R坐标R(2a﹣2,a﹣1)S四边形RKTQ=S△A′KT﹣S△A′RQ=•KT•A′T﹣A′Q•(xQ﹣xR)=••(3﹣a)﹣•(3﹣a)•(﹣a+2)=a2+a﹣=(a﹣)2+由于<0,∴在线段AC上存在点A′(,),能使重叠部分面积S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分类解析汇编专题10: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对称
2 012年全国中考数学分类解析汇编专题10: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对称一、选择题1. (2012江苏连云港3分)小明在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发现,将如图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的点E处,还原后,再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的点F处,这样就可以求出67.5°角的正切值是【】A3+1 B2+1 C.2.5 D5【答案】B。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勾股定理。
【分析】∵将如图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 上的点E处,∴AB=BE,∠AEB=∠EAB=45°,∵还原后,再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的点F处,=22.5°。
∴∠FAB=67.5°。
∴AE=EF,∠EAF=∠EFA=0452设AB=x,则AE=EF=2x,∴an67.5°=tan∠FAB=t FB2x+x21==+。
故选B。
AB x2. (2012江苏南京2分)如图,菱形纸片ABCD中,∠A=600,将纸片折叠,点A、D分别落在A’、D’处,且A’D’经过B,EF为折痕,当D’F⊥CD 的值为【】时,CFFDA. 31-B. 3C. 231-D. 31+【答案】A。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菱形的性质,平行的性质,折叠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延长DC与A′D′,交于点M,∵在菱形纸片ABCD中,∠A=60°,∴∠DCB=∠A=60°,AB∥CD。
∴∠D=180°-∠A=120°。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 ∠A′D′F=∠D=120°,∴∠FD′M=180°-∠A′D′F=60°。
∵D′F⊥CD ,∴∠D′FM=90°,∠M=90°-∠FD′M=30°。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选择填空解答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 专题12 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旋转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选择填空解答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 专题12: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旋转 一、选择题 1. (2012某某某某3分)如图,把一个斜边长为2且含有30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绕直角顶点C 顺时针旋转900到△A 1B 1C ,则在旋转过程中这个三角板扫过的图形的面积是【 】A .π B.3 C .33+42π D .113+124π 【答案】D 。
【考点】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扇形面积。
【分析】因为旋转过程中这个三角板扫过的图形的面积分为三部分扇形ACA 1、 BCD 和△ACD 计算即可:在△ABC 中,∠ACB=90°,∠BAC=30°,AB=2,∴BC=12AB=1,∠B=90°-∠BAC=60°。
∴22AC AB BC 3=-=。
∴ABC 13S BC AC 22∆=⨯⨯=。
设点B 扫过的路线与AB 的交点为D ,连接CD ,∵BC=DC,∴△BCD 是等边三角形。
∴BD=CD=1。
∴点D 是AB 的中点。
∴ACD ABC 1133S S 2224∆∆==⨯=S 。
∴1ACD ACA BCD ABC S S S ∆∆=++扇形扇形的面扫过积22903 601333113 3603604464124πππππ⨯⨯⨯⨯=++=++=+() 故选D 。
2.(2012某某某某4分)如图,将△ABC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50°后得到△A′B′C′.若∠A=40°.∠B′=110°,则∠BCA′的度数是【 】A .110° B.80° C.40° D.30°【答案】B 。
【考点】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A,∠A′CB′=∠ACB,∵∠A=40°,∴∠A′=40°。
∵∠B′=110°,∴∠A′CB′=180°﹣110°﹣40°=30°。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100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5:定值问题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100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5:定值问题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100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5:定值问题1. (2012江西南昌8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L1:y=x2﹣4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边),与y轴交于点C.(1)写出二次函数L1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研究二次函数L2:y=kx2﹣4kx+3k(k≠0).①写出二次函数L2与二次函数L1有关图象的两条相同的性质;②若直线y=8k与抛物线L2交于E、F两点,问线段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会,请求出EF的长度;如果会,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抛物线()22=-+=--,y x4x3x21∴二次函数L1的开口向上,对称轴是直线x=2,顶点坐标(2,﹣1)。
(2)①二次函数L2与L1有关图象的两条相同的性质:对称轴为x=2;都经过A(1,0),B(3,0)两点。
②线段EF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
∵直线y=8k与抛物线L2交于E、F两点,∴kx2﹣4kx+3k=8k,∵k≠0,∴x2﹣4x+3=8。
解得:x1=﹣1,x2=5。
∴EF=x2﹣x1=6。
∴线段EF 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1)抛物线y=ax2+bx+c中:a的值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和顶点坐标,可化为顶点式或用公式求解。
(2)①新函数是由原函数的各项系数同时乘以k所得,因此从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解析式的系数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
②联立直线和抛物线L2的解析式,先求出点E、F的坐标,从而可表示出EF的长,若该长度为定值,则线段EF的长不会发生变化。
2. (2012江苏苏州9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AD与矩形EFGH的边FG重合,将正方形ABCD以1cm/s的速度沿FG方向移动,移动开始前点A与点F重合.在移动过程中,边AD始终与边FG重合,连接CG,过点A作CG的平行线交线段GH于点P,连接PD.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cm,矩形EFGH的边FG、GH的长分别为4cm、3cm.设正方形移动时间为x(s),线段GP的长为y(cm),其中0≤x≤2.5.⑴试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y=3时相应x的值;⑵记△DGP的面积为S1,△CDG的面积为S2.试说明S1-S2是常数;⑶当线段PD所在直线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垂直时,求线段PD的长.【答案】解:(1)∵CG ∥AP ,∴∠CGD=∠PAG ,则tan CGD=tan PAG ∠∠。
2012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及解析分类汇编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相似三角形问题(一)例1直线113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AOB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COD ,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A 、C 、D 三点.(1) 写出点A 、B 、C 、D 的坐标;(2) 求经过A 、C 、D 三点的抛物线表达式,并求抛物线顶点G 的坐标;(3) 在直线BG 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点A 、B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D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2 Rt △ABC 在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1所示,反比例函数(0)ky k 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与BC 边交于点D (4,m ),与AB 边交于点E (2,n ),△BDE 的面积为2.(1)求m 与n 的数量关系; (2)当tan ∠A =12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AB 的表达式; (3)设直线AB 与y 轴交于点F ,点P 在射线FD 上,在(2)的条件下,如果△AEO 与△EFP 相似,求点P 的坐标.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相似三角形问题(二)例3 如图1,已知梯形OABC,抛物线分别过点O(0,0)、A(2,0)、B(6,3).(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解析式及顶点M的坐标;(2)将图1中梯形OABC的上下底边所在的直线OA、CB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上平移,分别交抛物线于点O1、A1、C1、B1,得到如图2的梯形O1A1B1C1.设梯形O1A1B1C1的面积为S,A1、B1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x2-x1,并求出当S=36时点A1的坐标;(3)在图1中,设点D的坐标为(1,3),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线段BC运动,动点Q从点D出发,以与点P相同的速度沿着线段DM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M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Q两点的运动时间为t,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直线PQ、直线AB、x轴围成的三角形与直线PQ、直线AB、抛物线的对称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图2例4 如图1,已知点A (-2,4) 和点B (1,0)都在抛物线22=++上.y mx mx n (1)求m、n;(2)向右平移上述抛物线,记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为A′,点B的对应点为B′,若四边形A A′B′B为菱形,求平移后抛物线的表达式;(3)记平移后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B′的交点为C,试在x轴上找一个点D,使得以点B′、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相似三角形问题(三) 例5 如图1,抛物线经过点A(4,0)、B(1,0)、C(0,-2)三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M⊥x轴,垂足为M,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是有一点D,使得△DCA的面积最大,求出点D的坐标.,图1例6 如图1,△ABC 中,AB =5,AC =3,cos A =310.D 为射线BA 上的点(点D 不与点B 重合),作DE //BC 交射线CA 于点E ..(1) 若CE =x ,BD =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2) 当分别以线段BD ,CE 为直径的两圆相切时,求DE 的长度;(3) 当点D 在AB 边上时,BC 边上是否存在点F ,使△ABC 与△DEF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线段BF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备用图 备用图例 7 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点A (0,t ),点Q (t ,b ).平移二次函数2tx y -=的图象,得到的抛物线F 满足两个条件:①顶点为Q ;②与x 轴相交于B 、C 两点(∣OB ∣<∣OC ∣),连结A ,B .(1)是否存在这样的抛物线F ,使得OC OB OA ⋅=2?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2)如果AQ ∥BC ,且tan ∠ABO =23,求抛物线F 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等腰三角形问题(一)例1 如图1,已知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2,顶点A 、C 分别在x 、y 轴的正半轴上,M 是BC 的中点.P (0,m )是线段OC 上一动点(C 点除外),直线PM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D .(1)求点D 的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2)当△APD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m 的值;(3)设过P 、M 、B 三点的抛物线与x 轴正半轴交于点E ,过点O 作直线ME 的垂线,垂足为H (如图2).当点P 从O 向C 运动时,点H 也随之运动.请直接写出点H 所经过的路长(不必写解答过程).图1 图2例2 如图1,已知一次函数y =-x +7与正比例函数43y x 的图象交于点A ,且与x 轴交于点B .(1)求点A 和点B 的坐标;(2)过点A作AC⊥y轴于点C,过点B作直线l//y轴.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O—C—A的路线向点A运动;同时直线l从点B出发,以相同速度向左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l交x轴于点R,交线段BA或线段AO于点Q.当点P到达点A时,点P和直线l都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动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当t为何值时,以A、P、R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②是否存在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等腰三角形问题(二)例3 如图1,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有点A(6, 0),B(0, 8),C(-4, 0),点M、N 分别为线段AC和射线AB上的动点,点M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自C向A方向作匀速运动,点N以5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自A向B方向作匀速运动,MN交OB于点P.(1)求证:MN∶NP为定值;(2)若△BNP与△MNA相似,求CM的长;(3)若△BNP是等腰三角形,求CM的长.图1例4 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m (m 是大于0的常数),BC =8,E 为线段BC 上的动点(不与B 、C 重合).连结DE ,作EF ⊥DE ,EF 与射线BA 交于点F ,设CE =x ,BF =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若m =8,求x 为何值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若12y m,要使△DEF 为等腰三角形,m 的值应为多少?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相似三角形问题(三)例5 已知: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矩形OABC 的边O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O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OA =2,OC =3,过原点O 作∠AOC 的平分线交AB 于点D ,连接DC ,过点D 作DE ⊥DC ,交OA 于点E .(1)求过点E 、D 、C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EDC 绕点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角的一边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F ,另一边与线段OC 交于点G .如果DF 与(1)中的抛物线交于另一点M ,点M 的横坐标为56,那么EF =2GO 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对于(2)中的点G ,在位于第一象限内的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直线GQ 与AB 的交点P 与点C 、G 构成的△PCG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成立,请说明理由.图1例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1,0),点C的坐标为(0,4),直线CM//x轴(如图1所示).点B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直线y=x+b(b为常数)经过点B,且与直线CM相交于点D,联结OD.(1)求b的值和点D的坐标;(2)设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POD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如果以PD为半径的圆与圆O外切,求圆O的半径.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直角三角形问题(一)例1 如图1,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 左侧),与y轴交于点C(0,-3),对称轴是直线x=1,直线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D.(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求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3)点E为y轴上一动点,CE的垂直平分线交CE于点F,交抛物线于P、Q两点,且点P在第三象限.①当线段34PQ AB =时,求tan ∠CED 的值;②当以C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 温馨提示:考生可以根据第(3)问的题意,在图中补出图形,以便作答.图1例2 设直线l 1:y =k 1x +b 1与l 2:y =k 2x +b 2,若l 1⊥l 2,垂足为H ,则称直线l 1与l 2是点H 的直角线.(1)已知直线①122y x =-+;②2y x =+;③22y x =+;④24y x =+和点C (0,2),则直线_______和_______是点C 的直角线(填序号即可);(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梯形OABC 的顶点A (3,0)、B (2,7)、C (0,7),P 为线段OC 上一点,设过B 、P 两点的直线为l 1,过A 、P 两点的直线为l 2,若l 1与l 2是点P 的直角线,求直线l 1与l 2的解析式.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直角三角形问题(三)例 5 如图1,直线434+-=x y 和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B 、C ,点A 的坐标是(-2,0).(1)试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2)动点M 从A 出发沿x 轴向点B 运动,同时动点N 从点B 出发沿线段BC 向点C 运动,运动的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他们都停止运动.设M 运动t 秒时,△MON 的面积为S .① 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② 设点M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是否存在S =4的情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③在运动过程中,当△MON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图1例6 已知Rt △ABC 中,︒=∠90ACB ,CB CA =,有一个圆心角为︒45,半径的长等于CA 的扇形CEF 绕点C 旋转,且直线CE ,CF 分别与直线AB 交于点M ,N .(1)当扇形CEF 绕点C 在ACB ∠的内部旋转时,如图1,求证:222BN AM MN +=;思路点拨:考虑222BN AM MN +=符合勾股定理的形式,需转化为在直角三角形中解决.可将△ACM 沿直线CE 对折,得△DCM ,连DN ,只需证BN DN =,︒=∠90MDN 就可以了.请你完成证明过程.(2)当扇形CEF 绕点C 旋转至图2的位置时,关系式222BN AM MN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图1 图2图5 图6 图7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平行四边形问题(一)例 1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如图1),一次函数334y x =+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A ,点M 在正比例函数32y x =的图像上,且MO =MA .二次函数y =x 2+bx +c 的图像经过点A 、M .(1)求线段AM 的长;(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如果点B 在y 轴上,且位于点A 下方,点C 在上述二次函数的图像上,点D 在一次函数334y x =+的图像上,且四边形ABCD 是菱形,求点C 的坐标.图1例2将抛物线c 1:2y =x 轴翻折,得到抛物线c 2,如图1所示.(1)请直接写出抛物线c 2的表达式;(2)现将抛物线c1向左平移m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得到新抛物线的顶点为M,与x轴的交点从左到右依次为A、B;将抛物线c2向右也平移m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得到新抛物线的顶点为N,与x轴的交点从左到右依次为D、E.①当B、D是线段AE的三等分点时,求m的值;②在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以点A、N、E、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的情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平行四边形问题(二)例3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4,0)、B(0,-4)、C(2,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的横坐标为m,△MAB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3)若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是直线y=-x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使以点P、Q、B、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的坐标.图1 图2例4在直角梯形OABC中,CB//OA,∠COA=90°,CB=3,OA=6,BA=别以OA、OC边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如图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点B的坐标;(2)已知D、E分别为线段OC、OB上的点,OD=5,OE=2EB,直线DE交x轴于点F.求直线DE的解析式;(3)点M是(2)中直线DE上的一个动点,在x轴上方的平面内是否存在另一点N,使以O、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图2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平行四边形问题(三)例 5 如图1,等边△ABC的边长为4,E是边BC上的动点,EH⊥AC于H,过E作EF∥AC,交线段AB于点F,在线段AC上取点P,使PE=EB.设EC=x(0<x≤2).(1)请直接写出图中与线段EF相等的两条线段(不再另外添加辅助线);(2)Q是线段AC上的动点,当四边形EFPQ是平行四边形时,求平行四边形EFPQ 的面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3)当(2)中的平行四边形EFPQ面积最大值时,以E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根据⊙E与此时平行四边形EFPQ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求相应的r的取值范围.图1例6 如图1,抛物线322++-=x x y 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相交于点C ,顶点为D .(1)直接写出A 、B 、C 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对称轴;(2)连结BC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 ,点P 为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F //DE 交抛物线于点F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①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F 的长,并求出当m 为何值时,四边形PEDF 为平行四边形?②设△BCF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的函数关系.图1例 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y x =+与334y x =-+交于点A ,分别交x 轴于点B 和点C ,点D 是直线AC 上的一个动点.(1)求点A 、B 、C 的坐标.(2)当△CBD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D 的坐标.(3)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以点E、D、O、A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BECD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梯形问题(一)例1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a+1)x与直线y=kx的一个公共点为A(4,8).(1)求此抛物线和直线的解析式;(2)若点P在线段OA上,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1)中抛物线于点Q,求线段PQ长度的最大值;(3)记(1)中抛物线的顶点为M,点N在此抛物线上,若四边形AOMN恰好是梯形,求点N的坐标及梯形AOMN的面积.备用图图1 图2例 2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 (2,0)、C (0,12) 两点,且对称轴为直线x =4,设顶点为点P ,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P 的坐标;(2)如图1,在直线 y =2x 上是否存在点D ,使四边形OPBD 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点M 是线段OP 上的一个动点(O 、P 两点除外),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P 向点O 运动,过点M 作直线MN //x 轴,交PB 于点N . 将△PMN 沿直线MN 对折,得到△P 1MN . 在动点M 的运动过程中,设△P 1MN 与梯形OMNB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运动时间为t 秒,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图1 图2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梯形问题(二)例3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 =2114x ,点C 的坐标为(–4,0),平行四边形OABC 的顶点A ,B 在抛物线上,AB 与y 轴交于点M ,已知点Q (x ,y )在抛物线上,点P (t ,0)在x 轴上.(1) 写出点M 的坐标;(2) 当四边形CMQP 是以MQ ,PC 为腰的梯形时.① 求t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② 当梯形CMQP 的两底的长度之比为1∶2时,求t 的值.图1例 4 已知,矩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置如图1所示,点A 的坐标为(4,0),点C 的坐标为)20(-,,直线x y 32-=与边BC 相交于点D . (1)求点D 的坐标;(2)抛物线c bx ax y ++=2经过点A 、D 、O ,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3)在这个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使O 、D 、A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平行四边形问题(三)例 5 如图1,等边△ABC 的边长为4,E 是边BC 上的动点,EH ⊥AC 于H ,过E 作EF ∥AC ,交线段AB 于点F ,在线段AC 上取点P ,使PE =EB .设EC =x (0<x ≤2).(1)请直接写出图中与线段EF 相等的两条线段(不再另外添加辅助线);(2)Q 是线段AC 上的动点,当四边形EFPQ 是平行四边形时,求平行四边形EFPQ 的面积(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3)当(2)中 的平行四边形EFPQ 面积最大值时,以E 为圆心,r 为半径作圆,根据⊙E 与此时平行四边形EFPQ 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求相应的r 的取值范围.图1例6 如图1,抛物线322++-=x x y 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相交于点C ,顶点为D .(1)直接写出A 、B 、C 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对称轴;(2)连结BC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 ,点P 为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F //DE 交抛物线于点F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①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F 的长,并求出当m 为何值时,四边形PEDF 为平行四边形?②设△BCF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的函数关系.图1例 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y x =+与334y x =-+交于点A ,分别交x 轴于点B 和点C ,点D 是直线AC 上的一个动点.(1)求点A 、B 、C 的坐标.(2)当△CBD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D 的坐标.(3)在直线AB 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以点E 、D 、O 、A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BE CD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面积问题(一)例 1 如图1,直线l 经过点A (1,0),且与双曲线m y x=(x >0)交于点B (2,1).过点(,1)P p p -(p >1)作x 轴的平行线分别交曲线m y x =(x >0)和m y x=-(x <0)于M 、N 两点.(1)求m 的值及直线l 的解析式;(2)若点P 在直线y =2上,求证:△PMB ∽△PNA ;(3)是否存在实数p ,使得S △AMN =4S △AMP ?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例2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角梯形OABC 的顶点O 为坐标原点,顶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CB ∥OA ,OC =4,BC =3,OA =5,点D 在边OC 上,CD =3,过点D 作DB 的垂线DE ,交x 轴于点E .(1)求点E的坐标;(2)二次函数y=-x2+bx+c的图像经过点B和点E.①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它的对称轴;②如果点M在它的对称轴上且位于x轴上方,满足S△CEM=2S△ABM,求点M的坐标.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面积问题(二)例3 如图1,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与端点B、C不重合),过点D作直线12y x b=-+交折线OAB于点E.(1)记△ODE的面积为S,求S与b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E在线段OA上时,若矩形OABC关于直线DE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O1A1B1C1,试探究四边形O1A1B1C1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例 4 如图1,在△ABC中,∠C=90°,A C=3,BC=4,CD是斜边AB上的高,点E在斜边AB上,过点E作直线与△ABC的直角边相交于点F,设AE=x,△AEF的面积为y.(1)求线段AD的长;(2)若EF⊥AB,当点E在斜边AB上移动时,①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②当x取何值时,y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3)若点F在直角边AC上(点F与A、C不重合),点E在斜边AB上移动,试问,是否存在直线EF将△ABC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直线EF,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直线EF,请说明理由.图1 备用图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面积问题(三)例5 如图1,正方形ABCD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0,10),(8,4),点C在第一象限.动点P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从点A出发沿A→B→C→D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以相同速度在x轴上运动,当P点到D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P点在边AB上运动时,点Q的横坐标x(长度单位)关于运动时间t(秒)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请写出点Q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P运动速度;(2)求正方形边长及顶点C的坐标;(3)在(1)中当t为何值时,△OPQ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时P点的坐标.(4)如果点P、Q保持原速度速度不变,当点P沿A→B→C→D匀速运动时,OP 与PQ能否相等,若能,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图1 图2例6 在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c=2经过点(0,10)和点(4,2).+y+xbx(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在边长一定的矩形ABCD中,CD=1,点C在y轴右侧沿抛物线=2滑动,在滑动过程中CD∥x轴,AB在CD的下方.当点D在y轴上时,y++cbxxAB落在x轴上.①求边BC的长.②当矩形ABCD在滑动过程中被x轴分成两部分的面积比为1:4时,求点C的坐标.。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_专题9_几何综合问题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9:几何综合问题(答案部分)24. (2012湖北恩施12分)【答案】解:(1)证明:连接OB ,∵OB=OA,CE=CB ,∴∠A=∠OBA,∠CEB=∠ABC。
又∵CD⊥OA,∴∠A+∠AED=∠A+∠CEB=90°。
∴∠OBA+∠ABC=90°。
∴OB⊥BC。
∴BC 是⊙O 的切线。
(2)连接OF ,AF ,BF ,∵DA=DO,CD⊥OA,∴△OAF 是等边三角形。
∴∠AOF=60°。
∴∠ABF=12∠AOF=30°。
(3)过点C 作CG⊥B E 于点G ,由CE=CB , ∴EG=12BE=5。
易证Rt△ADE∽Rt△CGE, ∴sin∠ECG=sin∠A=513, ∴EG 5CE ==13sin ECG 13=∠。
∴CG 12===。
又∵CD=15,CE=13,∴DE=2,由Rt△ADE∽Rt△CGE 得AD DE CG GE =,即AD 2125=,解得24AD 5=。
∴⊙O 的半径为2AD=485。
【考点】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分析】(1)连接OB ,有圆的半径相等和已知条件证明∠OBC=90°即可证明BC 是⊙O 的切线。
(2)连接OF ,AF ,BF ,首先证明△OAF 是等边三角形,再利用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所对圆心角的一半即可求出∠ABF 的度数。
(3)过点C 作CG⊥BE 于点G ,由CE=CB ,可求出EG=12BE=5,由Rt△ADE∽Rt△CGE 和勾股定理求出DE=2,由Rt △ADE∽Rt△CGE 求出AD 的长,从而求出⊙O 的半径。
25. (2012黑龙江哈尔滨10分)【答案】解:(1)证明:∵BA⊥AM,MN⊥AP,∴∠BAM=ANM=90°。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选择填空解答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_专题12_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旋转[1] 2
数学中考复习一、选择题1. 如图,把一个斜边长为2且含有30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绕直角顶点C 顺时针旋转900到△A 1B 1C ,则在旋转过程中这个三角板扫过的图形的面积是【 】A .πB .34π D .1112π 2.如图,O 是正△ABC 内一点,OA=3,OB=4,OC=5,将线段BO 以点B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下列结论:①△BO′A 可以由△BO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②点O 与O′的距离为4;③∠AOB=150°;④AOBO S 四形边AOCAOBSS+= 】A .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3.如图,P 是等腰直角△ABC 外一点,把BP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到BP′,已知∠AP′B=135°,P′A:P′C=1:3,则P′A:PB=【 】。
A .1B .1:2C 2D .14.点P 是正方形ABCD 边AB 上一点(不与A 、B 重合),连接PD 并将线段PD 绕点P 顺时针旋转90°,得线段PE ,连接BE ,则∠CBE 等于【 】A .75° B.60° C.45° D.30°5.如图,等边△ABC 的周长为6π,半径是1的⊙O 从与AB 相切于点D 的位置出发,在△ABC 外部按顺时针方向沿三角形滚动,又回到与AB 相切于点D 的位置,则⊙O 自转了:【 】A .2周B .3周C .4周D .5周二、填空题1.如图,已知∠ABC=90°,AB =πr ,BC =πr2,半径为r 的⊙O 从点A 出发,沿A→B→C 方向滚动到点C时停止.请你根据题意,在图上画出圆心..O 运动路径的示意图;圆心O 运动的路程是 .2.如图,四边形ABCD 中,∠BAD=∠BCD=900,AB=AD,若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24cm 2.则AC 长是 cm.3.如图,直线3y x 32=+﹣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把△AOB 绕点A 旋转90°后得到△AO′B′,则点B′的坐标是 .4.如图,在等边△ABC中,D是边AC上一点,连接BD.将△BCD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连接ED.若BC=10,BD=9,则△AED的周长是_ ____.三、解答题1.△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以D为顶点作∠MDN=∠B.(1)如图(1)当射线DN经过点A时,DM交AC边于点E,不添加辅助线,写出图中所有与△ADE相似的三角形.(2)如图(2),将∠MDN绕点D沿逆时针方向旋转,DM,DN分别交线段AC,AB于E,F点(点E与点A 不重合),不添加辅助线,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在图(2)中,若AB=AC=10,BC=12,当△DEF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的14时,求线段EF的长.2.在锐角△ABC中,AB=4,BC=5,∠ACB=45°,将△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1BC1.(1)如图1,当点C1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时,求∠CC1A1的度数;(2)如图2,连接AA1,CC1.若△ABA1的面积为4,求△CBC1的面积;3.在Rt△POQ中,OP=OQ=4,M是PQ中点,把一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点M处,以M为旋转中心,旋转三角尺,三角尺的两直角边与⊿POQ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点A、B,(1)求证:MA=MB(2)连接AB,探究:在旋转三角尺的过程中,△AOB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 专题9 几何综合问题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 专题9:几何综合问题 锦元数学工作室 编辑 1. (2012某某区10分)在矩形ABCD 中,AB=2,AD=3,P 是BC 上的任意一点(P 与B 、C 不重合),过点P 作AP⊥PE,垂足为P ,PE 交CD 于点E.(1)连接AE ,当△APE 与△ADE 全等时,求BP 的长;(2)若设BP 为x ,CE 为y ,试确定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当x 取何值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3)若PE∥BD,试求出此时BP 的长.【答案】解:(1)∵△APE≌△ADE,∴AP=AD=3。
在R t△ABP 中,AB=2,∴BP=2222AP AB 325-=-=。
(2)∵AP⊥PE,∴Rt△ABP∽Rt△PCE。
∴AB BP PC CE= ,即2x 3x y =-。
∴213y x x 22=-+。
∵2213139y x x (x )22228=-+=--+ ∴当3x 2=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98。
(2)设BP=x, 由(2)得213CE x x 22=-+。
∵PE∥BD,,∴△CPE∽△CBD。
∴CP CE CB CD=, 即213x x 3x 2232-+-=, 化简得23x 13x 120-+=。
解得14x 3=或2x 3=(不合题意,舍去)。
∴当BP=43时,PE∥BD。
【考点】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平行的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
【分析】(1)由△APE≌△ADE可得AP=AD=3,在Rt△ABP中,应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P的长。
(2)由AP⊥PE,得Rt△ABP∽Rt△PC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列式得y与x的函数关系式。
化为顶点式即可求得当3x2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98。
(3)由PE∥BD,得△CPE∽△CB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列式可求得BP的长。
资料介绍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100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在对100套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的基础上将押轴题单独汇编构成10个专题。
每条题目给出了;1.原始题目(对照扫描试卷逐条检验,力求无差错),2.完整解答(解答全面,完整绘图,对网上流传的错误答题进行了更正),3.归纳考点,4.详细分析,5.考题出处,6.考题分值。
10专题为:专题1:动点问题,专题2:函数问题,专题3:面积问题,专题4:三角形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专题5:定值问题,专题6:由运动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专题7:几何三大变换相关问题,专题8:实践操作、探究类问题,专题9:几何综合问题,专题10:代数综合问题。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选择填空解答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_专题11_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平移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选择填空解答压轴题一、选择题1. (2012陕西省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2y x x 6=--向上(下)或向左(右)平移了m 个单位,使平移后的抛物线恰好经过原点,则m 的最小值为【 】A .1B .2C .3D .6【答案】B 。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平移变换【分析】计算出函数与x 轴、y 轴的交点,将图象适当运动,即可判断出抛物线移动的距离及方向:当x=0时,y=-6,故函数与y 轴交于C (0,-6),当y=0时,x 2-x -6=0, 解得x=-2或x=3,即A (-2,0),B (3,0)。
由图可知,函数图象至少向右平移2个单位恰好过原点,故|m|的最小值为2。
故选B 。
2. (2012江苏宿迁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将抛物线y=2x 2- 4x+3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 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经过这两次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A.(-2,3) B.(-1,4) C.(1,4) D.(4,3)【答案】D 。
【考点】坐标平移。
【分析】根据坐标的平移变化的规律,左右平移只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
上下平移只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
因此,将抛物线y=2x 2- 4x+3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其顶点也同样变换。
∵()22y 2x 4x 32x 1+1=-+=-的顶点坐标是(1,1),∴点(1,1)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点(4,3),即经过这两次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4,3)。
故选D 。
3. (2012四川南充3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半径长为1.点⊙P(a,0),⊙P 的半径长为2,把⊙P 向左平移,当⊙P 与⊙O 相切时,a 的值为【 】(A)3 (B)1 (C)1,3 (D)±1,±3【答案】D。
【考点】两圆的位置关系,平移的性质。
【分析】⊙P与⊙O相切时,有内切和外切两种情况:∵⊙O 的圆心在原点,当⊙P与⊙O外切时,圆心距为1+2=3,当⊙P与⊙O第内切时,圆心距为2-1=1,当⊙P与⊙O第一次外切和内切时,⊙P圆心在x轴的正半轴上,∴⊙P(3,0)或(1,0)。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7:几何三大变换相关问题 5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续61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7:几何三大变换相关问题.68. (2012黑龙江大庆9分)在直角坐标系中,C(2,3),C′(-4,3), C″(2,1),D(-4,1),A(0,a ),B(a ,O)( a >0).(1)结合坐标系用坐标填空.点C 与C′关于点 对称; 点C 与C″关于点 对称; 点C 与D 关于点 对称(2)设点C 关于点(4,2)的对称点是点P ,若△PAB 的面积等于5,求a 值.69. (2012湖南怀化10分)如图1,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3的正方形,长方形AEFG的宽A E 72=,长E F =.将长方形AEFG 绕点A 顺时针旋转15°得到长方形AMNH (如图2),这时BD 与MN 相交于点O .(1)求D O M ∠的度数;(2)在图2中,求D 、N 两点间的距离;(3)若把长方形AMNH 绕点A 再顺时针旋转15°得到长方形ARTZ,请问此时点B 在矩形ARTZ 的内部、外部、还是边上?并说明理由.图1 图270. (2012福建宁德13分)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活动,过程如下:如图1,在等腰△ABC中,AB=AC,∠BAC=90º,小敏将一块三角板中含45º角的顶点放在点A处,从AB边开始绕点A顺时针旋转一个角α,其中三角板斜边所在的直线交直线BC于点D,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交直线BC于点E.(1)小敏在线段BC上取一点M,连接AM,旋转中发现:若AD平分∠MAB,则AE也平分∠MAC.请你证明小敏发现的结论;(2)当0º<α≤45º时,小敏在旋转的过程中发现线段BD、CE、DE之间存在如下等量关系:BD2+CE2=DE2.同组的小颖和小亮随后想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小颖的方法:将△ABD沿AD所在的直线对折得到△ADF,连接EF(如图2);小亮的方法:将△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º得到△ACG,连接EG(如图3).请你从中任选一种方法进行证明;(3)小敏继续旋转三角板,在探究中得出:当45º<α≤135º且α≠90º时,等量关系BD2+CE2=DE2仍然成立.现请你继续探究:当135º<α<180º时(如图4),等量关系BD2+CE2=DE2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71. (2012福建龙岩13分)矩形ABCD中,AD=5,AB=3,将矩形ABCD沿某直线折叠,使点A的对应点A′落在线段BC上,再打开得到折痕EF.(1)当A′与B重合时(如图1),EF= ;当折痕EF过点D时(如图2),求线段EF的长;(2)观察图3和图4,设BA′=x,①当x的取值范围是时,四边形AEA′F是菱形;②在①的条件下,利用图4证明四边形AEA′F是菱形.72. (2012福建福州14分)如图①,已知抛物线y=ax2+bx(a≠0)经过A(3,0)、B(4,4)两点.(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 将直线OB向下平移m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D,求m 的值及点D的坐标;(3) 如图②,若点N 在抛物线上,且∠NBO =∠ABO ,则在(2)的条件下,求出所有满足△POD ∽△NOB的点P 的坐标(点P 、O 、D 分别与点N 、O 、B 对应).73. (2012福建泉州14分)如图,点O 为坐标原点,直线l 绕着点A (0,2)旋转,与经过点C (0,1)的二次函数21y x h 4=+交于不同的两点P 、Q.(1)求h 的值;(2)通过操作、观察算出△POQ 面积的最小值(不必说理);(3)过点P 、C 作直线,与x 轴交于点B ,试问:在直线l 的旋转过程中四边形AOBQ 是否为梯形,若是,请说明理由;若不是,请指明其形状.74. (2012辽宁丹东12分)已知:点C 、A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ADE=α,线段 BD 、CE 交于点M .(1)如图1,若AB=AC ,AD=AE①问线段BD 与C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求∠BMC的大小(用α表示);(2)如图2,若AB= BC=kAC,AD =ED=kAE则线段BD与CE的数量关系为,∠BMC= (用α表示);(3)在(2)的条件下,把△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80°,在备用图中作出旋转后的图形(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连接EC并延长交BD于点M.则∠BMC= (用α表示).75. (2012辽宁阜新12分)(1)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90°.①当点D在AC上时,如图1,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直接写出你猜想的结论;②将图1中的△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α角(0°<α<90°),如图2,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2)当△ABC和△ADE满足下面甲、乙、丙中的哪个条件时,使线段BD、CE在(1)中的位置关系仍然成立?不必说明理由.甲:AB:AC=AD:AE=1,∠BAC=∠DAE≠90°;乙:AB:AC=AD:AE≠1,∠BAC=∠DAE=90°;丙:AB:AC=AD:AE≠1,∠BAC=∠DAE≠90°.76. (2012辽宁铁岭12分)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1)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角θ(0°<θ<180°),得到△ADE,BD和EC所在直线相交于点O.①如图a,当θ=20°时,△ABD与△ACE是否全等?(填“是”或“否”),∠BOE= 度;②当△ABC旋转到如图b所在位置时,求∠BOE的度数;(2)如图c,在AB和AC上分别截取点B′和C′,使,,连接B′C′,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角(0°<θ<180°),得到△ADE,BD和EC所在直线相交于点O,请利用图c探索∠BOE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不必说明理由.77.已知,在△ABC中,AB=AC。
2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压轴题几何问题_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压轴题精选几何问题【知识纵横】应用几何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和方程思想解决几何问题。
【典型例题】(2010台州市)类比学习:一动点沿着数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相当于向右平移1个单位.用实数加法表示为 3+(2-)=1. 若坐标平面上的点作如下平移:沿x 轴方向平移的数量为a (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平移a 个单位),沿y 轴方向平移的数量为b (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平移b 个单位),则把有序数对{a ,b }叫做这一平移的“平移量”;“平移量”{a ,b }与“平移量”{c ,d }的加法运算法则为}{}{}{d b c a d c b a ++=+,,,.解决问题:(1)计算:{3,1}+{1,2};{1,2}+{3,1}.(2)①动点P 从坐标原点O 出发,先按照“平移量”{3,1}平移到A ,再按照“平移量”{1,2}平移到B ;若先把动点P 按照“平移量”{1,2}平移到C ,再按照“平移量” {3,1}平移,最后的位置还是点B 吗? 在图1中画出四边形OABC . ②证明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3)如图2,一艘船从码头O 出发,先航行到湖心岛码头P (2,3),再从码头P 航行到码头Q (5,5),最后回到出发点O . 请用“平移量”加法算式表示它的航行过程.解:(1){3,1}+{1,2}={4,3}. ……………………………………………2分{1,2}+{3,1}={4,3}. …………………………………………………………………2分(2)①画图 …………………………………………………2分 最后的位置仍是B .……………………………………1分② 证明:由①知,A (3,1),B(4,3),C (1,2) ∴OC=AB =2221+=5,OA=BC =2213+=10,∴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3分 (3){2,3}+{3,2}+{-5,-5}={0, 0}.……………………2分(第22题)yO图2Q (5, 5)P (2, 3)yO 图111 xxy O 11 xABC(2010·浙江温州)24.(本题l4分)如图,在RtAABC 中,∠ACB=90°,AC=3,BC=4,过点B 作射线BBl ∥AC .动点D 从点A 出发沿射线AC 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E 从点C 出发沿射线AC 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过点D 作DH ⊥AB 于H ,过点E 作EF 上AC 交射线BB 1于F ,G 是EF 中点,连结DG .设点D 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当t 为何值时,AD=AB ,并求出此时DE 的长度;(2)当△DEG 与△AC B 相似时,求t 的值;(3)以DH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线段AC 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为A ′C ′. ①当t>53时,连结C ′C ,设四边形ACC ′A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②当线段A ′C ′与射线BB ,有公共点时,求t 的取值范围(写出答案即可).【例1】(重庆綦江)如图,等边△ABC中,AO是∠BAC的角平分线,D为AO上一点,以CD为一边且在CD下方作等边△CDE,连接BE.(1)求证:△ACD≌△BCE;(2)延长BE至Q,P为BQ上一点,连接CP、CQ使CP=CQ=5,若BC=8时,求PQ的长.【思路点拨】(1)证△ACD≌△B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边形 NMQP 是平行四边形。∴ NP=MQ , PQ= NM= 10 。
又∵ PQ=CQ,∴ CQ= 10 。
在△ CBQ 中, CQ= 10 , CB=3,由勾股定理,得 BQ=1。
∴ NP=MQ= 1 。∴ PC=4- 3 - 1 =2。
2
22
【考点】 翻折问题,翻折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平行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
(3)解:∵ AB=4, BC=3,∴ AC=5。
设 DN =x,则由 S△ADC=S△AND+ S△ NAC 得
3 x+ 5 x=12 ,解得 x= 3 ,即 DN=BM = 3 。
2
2
过点 N 作 NH ⊥ AB 于 H,则 HM =4- 3=1。
在△ NHM 中, NH=3 ,HM =1,
由勾股定理,得 NM = 10 。 ∵ PQ∥ MN , DC ∥AB,
过点 P 作 PE⊥ OA 于 E,∴∠ PEA=∠QAC′=90。°
∴∠ PC ′E+∠ EPC ′=90。°
∵∠ PC ′E+∠ QC′A=90°,∴∠ EPC′∠=QC′A。 ∴△ PC ′E∽△ C′QA。∴ PE PC 。
AC C Q ∵ PC′P=C=11- t, PE=OB=6, AQ=m, C′Q=CQ=6-m,
(Ⅱ)∵△ OB′P、△ QC′P 分别是由△ OBP、△ QCP 折叠得到的,
∴△ OB′P≌△ OBP ,△ QC′P≌△ QCP。
∴∠ OPB′∠=OPB,∠ QPC ′∠=QPC。
∵∠ OPB′∠+OPB+∠ QPC′∠+QPC =180°,∴∠ OPB+∠ QPC=90°。
∵∠ BOP+∠ OPB=90°,∴∠ BOP=∠ CPQ。
∵将线段 PA 绕点 P 顺时针旋转 2α得到线段 PQ,∴ AM =MQ ,∠ AMQ =120°。
∴ CM =MQ ,∠ CMQ =60°。∴△ CMQ 是等边三角形。
∴∠ ACQ =60°。∴∠ CDB =30°。
(2)首先由已知得出△ APD ≌△ CPD,从而得出∠ PAD+∠ PQD =∠ PQC +∠ PQD =180°,即可求
子表示) ( 3)试探究:当 m 的值改变时,点 B 关于点 O 的对称点 D 是否可能落在( 2)中的抛物线上?若能, 求出此时 m 的值.
【答案】 解:( 1)∵四边形 ABCD 是矩形,点 B 的坐标为( m, 1)( m>0),∴ A( m, 0), C( 0, 1)。
∵矩形 OA′B′C′由矩形 OABC 旋转 90°而成,∴ A′( 0,m),C′(- 1, 0)。( 2)设过 点 A、 A′、 C′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y=ax2+ bx+ c,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矩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解
方程组,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 1)先根据四边形 ABCD 是矩形,点 B 的坐标为( m, 1)( m> 0),求出点 A、 C 的坐标,再
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求出 A′、 C′的坐标即可。 ( 2)设过点 A、A′、C′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y=ax2+bx+c,把 A、 A′、 C′三点的坐标代入即可得出
∴ AC
2
2
C Q AQ
36 12m 。
∴
6
11 t 。
36 12m 6 m
∵6
t ,即 6 11 t ,∴
11 t 6 m
t 6m
6
= 6 ,即 36 12m=t 2 。
36 12m t
将m
1t 2
11 t
6 代入,并化简,得
3t 2
22 t
36=0 。
66解得: t111 3 3 ,t211+ 13 。
∴∠ PAD+∠ PQD=∠ PQC +∠ PQD =180°。 ∴∠ APQ+∠ ADC=360°-(∠ PAD +∠ PQD) =180°。 ∴∠ ADC=180°-∠ APQ=180°- 2α,即 2∠ CDB =180°- 2α。 ∴∠ CDB=90°- α。
( 3)45°< α< 60°。
【考点】 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
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 【分析】( 1)利用图形旋转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
CMQ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出答案:
∵ BA=BC ,∠ BAC=60°,M 是 AC 的中点,∴ BM⊥AC ,AM =AC。
∠ CDB=30°。 ( 2)作线段 CQ 的延长线交射线 BM 于点 D,连接 PC, AD ,
∵ AB=BC, M 是 AC 的中点,∴ BM⊥ AC。 ∴ AD =CD , AP=PC, PD=PD。 在△ APD 与△ CPD 中,∵ AD=CD , PD =PD, PA=PC ∴△ APD≌△ CPD( SSS)。 ∴ AP=PC,∠ ADB=∠ CDB ,∠ PAD =∠PCD 。 又∵ PQ=PA,∴ PQ=PC,∠ ADC=2∠ CDB ,∠ PQC=∠ PCD =∠PAD。
出。
(3)由( 2)得出∠ CDB =90°- α,且 PQ=QD ,
∴∠ PAD =∠ PCQ=∠ PQC=2∠ CDB =180°- 2α。
∵点 P 不与点 B, M 重合,∴∠ BAD >∠ PAD>∠ MAD 。
∴ 2α> 180°- 2α> α,∴ 45°< α< 60°。
2. ( 2012 海南省 I 11 分) 如图( 1),在矩形 ABCD 中,把∠ B、∠ D 分别翻折,使点 B、 D 分别落在对 角线 BC 上的点 E、F 处,折痕分别为 CM 、AN .
2012 年全国 100 套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
专题 9:几何三大变换相关问题 .
1. ( 2012 北京市 7 分) 在 △ABC 中, BA=BC , BAC , M 是 AC 的中点, P 是线段 BM 上的动点,
将线段 PA 绕点 P 顺时针旋转 2 得到线段 PQ。
( 1) 若
且点 P 与点 M 重合(如图 1),线段 CQ 的延长线交射线 BM 于点 D,请补全图形,
△ QC′P≌△ QCP,易证得△ OBP∽△ PCQ,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答案。
(Ⅲ)首先过点 P 作 PE ⊥OA 于 E,易证得△ PC′E∽△ C′QA,由勾股定理可求得 C′Q 的长,
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与
m 1 t 2 11 t 6 ,即可求得 t 的值: 66
3
∴点 P 的坐标为( 11 13 ,6)或( 11+ 13 , 6)。
3
3
4. ( 2012 福建南平 12 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 OABC 如图所示放置,点 A 在 x 轴上,点 B 的
坐标为( m,1)( m> 0),将此矩形绕 O 点逆时针旋转 90°,得到矩形 OA′B′C′.
( 1)写出点 A、 A′、 C′的坐标; ( 2)设过点 A、 A′、 C′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y=ax2+bx+c,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 a、 b、 c 可用含 m 的式
【答案】(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D=∠ B, AD =BC, AD∥ BC。
∴∠ DAC =∠ BCA。
又由翻折的性质,得∠ DAN =∠ NAF ,∠ ECM =∠BCM ,∴∠ DAN=∠ BCM 。 ∴△ AND ≌△ CBM ( ASA)。 ( 2)证明:∵△ AND ≌△ CBM ,∴ DN =BM 。
( 1)求证:△ AND≌△ CBM . ( 2)请连接 MF 、 NE,证明四边形 MFNE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 MFNE 是菱形吗?请说明理由? ( 3)P、Q 是矩形的边 CD 、AB 上的两点,连结 PQ、CQ、MN ,如图( 2)所示,若 PQ=CQ,PQ∥ MN 。
且 AB=4, BC=3,求 PC 的长度 .
又由翻折的性质,得 DN =FN, BM =EM , ∴FN=EM 。 又∠ NFA=∠ACD +∠ CNF =∠ BAC+∠ EMA=∠ MEC , ∴ FN∥ EM。∴四边形 MFNE 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MFNE 不是菱形,理由如下: 由翻折的性质,得∠ CEM =∠B=900, ∴在△ EMF 中,∠ FEM >∠ EFM 。 ∴ FM > EM 。∴四边形 MFNE 不是菱形。
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勾股定理。
【分析】( 1)由矩形和翻折对称的性质,用 ASA 即可得到△ AND≌△ CBM 。
( 2)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即可证明。 ( 3)设 DN =x,则由 S△ ADC=S△ AND+ S△ NAC 可得 DN =BM = 3 。过点 N 作 NH ⊥ AB 于 H ,则由勾
2 股定理可得 NM = 10 ,从而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已知 PQ=CQ,即可求得 CQ= 10 。因此,在△ CBQ 中,应用勾股定理求得 BQ=1 。从而求解。 3. ( 2012 天津市 10 分) 已知一个矩形纸片 OACB,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 A(11,0), 点 B(0, 6),点 P 为 BC 边上的动点(点 P 不与点 B、 C 重合),经过点 O、 P 折叠该纸片,得点 B′和 折痕 OP.设 BP=t. (Ⅰ)如图①,当∠ BOP =300 时,求点 P 的坐标; (Ⅱ)如图②,经过点 P 再次折叠纸片,使点 C 落在直线 PB ′上,得点 C′和折痕 PQ,若 AQ=m,试用 含有 t 的式子表示 m; (Ⅲ)在(Ⅱ)的条件下,当点 C′恰好落在边 OA 上时,求点 P 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