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8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8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8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一【教材分析】《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

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

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这首童谣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本课有两幅图。

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

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

认识笔画一(横)。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分辨八和入。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数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拼音,激趣导入1.复习拼音我们在拼音王国认识了很多的拼音宝宝,老师这里呀!有一些可爱的拼音宝宝又忍不住跑出来和小朋友们见面了!瞧!他们来了!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1)整体认读音节:zhi、shi、si、yi、wu(2)复韵母ai、iu、an、un、ing(3)特殊韵母:er(4)音节:huā、jiā、zuò、sān 、cūn2.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1.看图说话出示插图一,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注意观察顺序,可用远处有近处有左边有右边还有) 。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2个字:一、二。

认识笔画“一”。

2正确朗读童谣,并能初步理解童谣的意思。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设想拓展识字形式,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情趣。

教学程序与策略一、引入新课。

(拍手歌)师:你拍一,我拍一,我们一起做游戏。

你拍二,我拍二,一二一二向前进……小朋友们,这首童谣你们一定很熟悉吧!这首童谣里有很多汉字是数字,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今天,老师要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古代的童谣,它里面也有很多数字。

二、揭示课题,认识生字宇。

1、出示课题。

2、学生自己看拼音,读出生宇。

3、齐读课题:从课题中发现了什么?4、读汉字:一、二、三,注意翘舌音和平舌音。

5、认读汉字去、里,区分n、l的发音。

三、自学童谣,学习生字。

1、提出要求:(1)看拼音,读通童谣。

(2)边拼边用圆圈圈出生字,每个生字拼读3遍。

(3)再结合图画,读懂童谣。

2、自学情况反馈。

(1)指名读通,读对童谣。

(2)指名和开火车认读生字:四、五、六、七、八、九、十。

四、再学童谣,理解意思。

1、你指我数逐行读童谣。

如:“烟村四五家”一行,可以让学生数数远处隐隐约约的几户人家,再来读读这行童谣,帮助学生大概理解这行的意思。

2、边数边读整首童谣。

3、用投影器出示童谣和图画,较有感情地读童谣。

引:小朋友在读的时候,要想象像春天,你来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请你来赞美一下吧!4、分小组或男女生或大组比读童谣,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5、质疑解难:请小朋友说说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的?(理解“一去二三里”:打比方解答:走在一条路上,大约有二三里路。

二三里的路程,小朋友走,大概要花十分钟左右。

)6、看投影中的童谣,再齐读一遍童谣。

五、练习写字,完成课堂作业。

1、认识田字格。

让学生清楚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称(横中线,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练练握笔姿势及写字姿势。

比比谁的姿势最漂亮。

3、认识笔画“一”。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

《一去二三里》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牛牛范文为您带来了6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愿意把自己拼的图告诉大家,并能说出自己用图片拼成了什么,是怎样拼成的。

教学难点:学生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所拼的图画,并能对别人的图画进行评价和交流。

ppt课件。

大小、形状不同的彩色纸片、剪刀、胶水、白卡纸一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

[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三、学习古诗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

幼儿语言活动《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10篇)

幼儿语言活动《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10篇)

幼儿语言活动《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语言活动《一去二三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语言活动《一去二三里》教案篇1【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笔画“横”。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辨别“八”“入”。

【教学方法】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复习六个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i yi wu)和三个音节(jia zuo hua)。

2、激趣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了的向识字王国出发吧!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1、看图说话: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说了些什么?2、出示课题:有一首诗歌,说的就是这幅图。

(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两遍)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那些字?是怎样认识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学生。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通用16篇)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通用16篇)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通用16篇)2022-12-15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通用16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1【教学重点,难点】认字和写字.【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观察画面,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见了什么2,揭示课题.3,教师读课题,结合实例解释"里".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2,图文结合,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大致了解"烟村,亭台"的意思.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同桌互帮互学.三,朗读感悟1,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结合图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四,学习生字1,读一读:出示生字卡,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重点指导读准"二,三,四,十".2, 认识田字格:⑴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各小格.⑵读拍手歌帮助认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3,指导书写"一":⑴介绍笔画名称"横".⑵范写"一",边讲述书写要领.⑶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指导.五,实践活动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本课的生字.第二课时一,巩固生字1,我会认:⑴出示生字卡,指名读,齐读.⑵做找朋友游戏.2,我会记:⑴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⑵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3,我会用:⑴用生字说词语或句子.⑵看图选字填空:( )朵花( )只鸟( )本书( )个人⑶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本课的生字二,指导书写"二,三"1,回顾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称.2,观察课本中田字格的范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3,教师范定,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三,扩展活动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2【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㈠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内容是一首古代童谣,要求认识十二个生字,配有两幅插图。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以及反思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以及反思

THANKS
感谢观看
针对性改进措施提
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适当降低教学内容的难 度,增加一些辅助性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涵 。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 性。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加强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关注,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为 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帮助。同时,鼓励学 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知识点梳理与整合
古诗背景介绍
《一去二三里》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一 首代表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抒发。
诗词解析
主题思想探讨
引导学生思考诗中表达的主题思想, 如离别之情、自然之美等,培养学生 的文学鉴赏能力。
详细解读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 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学生活动组织及指导
朗读练习
组织学生分组或个别朗读,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提高学生的朗 读水平。
诗意描绘
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乡村的美丽景象,培 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体验
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在乡村漫步的经历或感受,与古诗中的情感产 生共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04
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观察记录
学生参与度
01
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对于老师的提问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积极参与讨论。
课堂氛围
02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之间的互动频繁,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
的理解和记忆。
知识点掌握情况
03
通过观察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从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处与低处的关键所在。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次美丽的我为您带来了《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5篇】,倘若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忙,请共享给最好的伙伴。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一去二三里》这篇识字课文美妙地把一至十数的数字镶嵌其中。

学情分析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肯定有着异样的新颖感,或许有的同学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老师的确定;也有大部分同学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得“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美妙的画面。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难点: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意境。

体会山村的美妙和生活的欢乐。

(一)激趣导入1、数数拍手游戏。

2、师:110是十个有趣味的数字,古代有位诗人把它们写进了一首诗,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二)学习古诗1、请小伙伴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读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新发觉?2、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随机提示“一”的变调。

3、图文对比:再读课文,然后在图上找一找烟村、亭台、花朵,指给你的学习伙伴看一看,还可以和他一块儿交流一下。

4、假如你就是画中的孩子,你想怎样告知大家本身所看到的景象?(读古诗或着简述诗的大意)5、老师范读(配乐朗诵):小伙伴闭着眼睛体会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6、交流感受7、课间操8、与学习伙伴合作,一位读古诗,一位指图中的内容,轮换合作,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9、小节过渡,配乐齐读古诗体会意境。

(三)学习拓展,游戏巩固游戏:(1)分发篮球:把篮球送给小伙伴,使他们球衣号码与篮球上的数字相符。

《一去二三里》公开课教案

《一去二三里》公开课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第一课时)一、以情激趣,导入课题1.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是啊,寒冷的冬天来了,我们小朋友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

老师啊特别想回到那春暖花开、桃红柳绿的春天。

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座美丽的小山村,看一看那里风景如画的春天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2. 小朋友们,美丽的小山村到了,(出示图片)仔细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呢?(播放课件图画)指导学生看图说话:①用“小山村中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来说②用“远处是——近处是——”的句式说3、你觉得这里怎么样?是啊,这是一个多么幽静美丽的地方呀!4.1000多年前宋朝有位诗人邵雍也来到了这里,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不禁诗兴大发,还为此写了一首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5.出示课题,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6.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童谣中的“里”是我们常用的一个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等于我们学校到体育公园的距离。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一)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谁来告诉老师你是怎么认识课题的?你想借助拼音读读整首诗吗?2.现在呢,咱们一起来做一件事儿,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最清楚:请小朋友借助拼音大声读一读这首诗,遇到难读的、读不准的多读两遍,分清平翘舌音。

把书打开,自己在下面读一读。

指名读(师:一位同学读的时候,其余小朋友注意听,学做小评委,看他字音读准了没有,一会儿请你说说。

注意正音,“一”在这里念第二声。

注意前鼻音与后鼻音,平舌音与翘舌音。

及时表扬鼓励。

)指名读,评议正音。

3.(出示幻灯片,红色标注一到十个汉字。

)小朋友们,看看这十个汉字朋友你发现了什么?对,在这首诗里诗人巧妙地把十个数字藏在里面,你们都会读吗?(出示幻灯片,指名读卡片1-10,齐读)同学们读得真好,这些数字宝宝都有同胞兄弟,读音和他们一模一样,只是长相不一样,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创设情境,了解诗意。

1.过渡:小朋友们读得都不错,现在老师就当一回小导游带你们再一次走近这座美丽的小山村,走一走,看一看,闻一闻,感受那留在春天里的一情一景。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5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5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的精心为您带来了5篇《《一去二三里》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2、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识“横、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竖、竖弯钩、撇、捺”等八种基本笔画。

3、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4、通过诵读,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识字。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难点】1、能自主读写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2、通过学习,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数字引趣,谈话导入师:今天老师请了几个小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

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几位小朋友?请学生认读十个阿拉伯数字,教师重在指导发音。

二、认识汉字一到十1-§ 、这十个小朋友准备进行一次篮球比赛(出示十个分别印有一到十汉字的篮球),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小朋友,使小朋友身上的号码和他们篮球上的数字相符合。

2、认读十个汉字让学生建立数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

3、师:小朋友,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很巧妙地把这些数字写到了一首诗里。

那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去二三里》,让我们到课文中去认识这些数字朋友吧!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诗歌。

2、之后教师请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识字,同时让学生想一想课文的插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呢?四、生字教学1、教师请小组同学交流合作学习,并请学生汇报学会了哪几个生字?你在哪里见过它?小组派代表当小老师教大家学生字。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去二三里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一去二三里》这首儿歌的歌词和曲谱。

2.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和节奏,并能够正确演唱。

3.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学习(1)播放《一去二三里》歌曲,让学生聆听。

(2)播放歌曲的同时,投影歌词,引导学生一起跟唱,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3)使用节拍器或打击乐器,引导学生按照歌曲的节奏进行打击,感受歌曲的节奏感。

(4)分组合唱练习,让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分别演唱歌曲的不同部分,增强合作意识。

2.情感的表达(1)分析歌曲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如童真、快乐等。

(2)请学生描述自己在一去二三里的场景中是如何感受到这些情感的。

(3)分组小剧场表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编排一段表达自己感受的小剧场。

3.绘画与手工制作(1)根据歌曲中的场景描述,引导学生绘制一去二三里的场景。

(2)学生可以用纸板、彩纸、剪刀等材料,制作一去二三里的小道具,并进行展示。

4.扩展活动(1)通过收集不同版本的《一去二三里》歌曲,让学生进行比较,并分享他们的喜好。

(2)组织学生合作创作自己的一去二三里故事,并进行分享。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通过播放快乐动感的儿童歌曲,进行简单的舞蹈活动,活跃气氛。

2.歌曲学习(1)播放《一去二三里》歌曲,让学生聆听。

询问学生对这首歌的印象和喜好。

(2)投影歌词,让学生集体跟唱。

逐行解释歌词的意思,并反复练习。

(3)演唱歌曲的同时,教学生使用节拍器或打击乐器,按照歌曲的节奏进行打击。

3.情感的表达(1)教师分析歌曲中的情感,并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

(2)请学生将自己在一去二三里的场景中所感受到的情感进行口头或书面描述。

(3)分组小剧场表演。

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通过表演的形式表达自己在一去二三里中的情感。

4.绘画与手工制作(1)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和描绘一去二三里的场景,如里子里面有哪些东西、外面有什么景色等。

《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4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4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4篇《一去二三里》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意,读懂儿歌,体会意境。

3、认识9种基本笔画和15个汉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10个汉字。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识记汉字,并在田字格中将汉字写正确,写规范,写漂亮。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通用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意,读懂儿歌,体会意境。

3、认识三种基本笔画和15个汉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汉字。

教学过程一、复习汉语拼音1、出示:yī sì wǔ shí zhī(1)指名认读。

(2)说说它们是什么音节?(师提示:整体认读音节不可拼读)(3)齐读。

2、出示:èr-rè shān-sān tíng-tǐng(1)指名认读,会读哪一组就读哪一组。

(2)指名读,试着将三组都读准。

(3)齐读。

二、新授(一)导入学会了汉语拼音,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了。

(二)初读课文1、出示插图及课文。

2、看图,听老师读课文。

思考:(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2)从远到近画了哪些景物?3、多么美的地方呀,刚才老师给大家读的这首童谣,就是描写这里的。

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汉语拼音也来把这首童谣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三)精读课文1、出示第一行,谁来模仿老师的样子把第一行读好!师:一眼望去,小山村并不远!只有两三里路。

简要讲解一下“里”。

2、指导“一去”后面可以稍稍停顿。

《一去二三里》说课稿(5篇)

《一去二三里》说课稿(5篇)

《一去二三里》说课稿(5篇)《一去二三里》说课稿(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去二三里》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去二三里》说课稿1我说课的内容是九义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一去二三里》。

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

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

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

本课可以分二课时教学。

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分教材理解、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五部分向老师们汇报。

(一)教材理解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

诗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

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二)学生分析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认识十二个生字。

(一至十及去和里)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

认识笔画“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

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课前学生自我拼读课文;制作与教学环节配合的cai课件;生字卡片(五)教学程序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

一去二三里(一)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一)教学设计

教案首页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会数数吗?咱们从1数到10,怎么样?[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2. l—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古时候有位诗人把这些数字串在了一起,写成了这样一首诗(出示古诗),这首诗的题目就叫《一去二三里》(教师一边范读诗题一边板书诗题)这就是诗题,谁来读读诗题?(指名读,齐读)3.学习课题里的生字:去、里。

⑴“去”字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很像,(课件出示:云)⑵理解“去”的意思,并组词。

⑶拼读“里”的音节。

⑷谁能给“里”字组词。

生答:里面、家里等等⑸讲解“里”的另外一个意思,在诗中做长度单位。

4.师:我们知道了“去”和“里”的意思,那看看题目是什么意思呢?二、认识一至十的汉字。

1.刚才老师说了这首诗是由十个数字组成的,那你们看看,是这样的数字吗?(课件出示阿拉伯数字1—10,并板书在黑板上)2.自由读诗,找到其中的数字。

3. 师讲解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以及中国汉字表示数字的方法。

师:古诗中出现的数字,就是我们中国自己创造的表示数字的汉字。

想不想去认识一下他们。

[设计意图:讲述数字的历史,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4.就让我们从最小的“一”学起吧。

(使用字卡)(1)指名拼读,强调整体认读音节。

(2)分析字形,齐读。

5.学习“二”师:下面这个数字比“一”多了一横。

(出示字卡)(1)指名拼读,强调零声母音节。

(2)分析字形,齐读。

6.学习“三”师:下面这个字也很简单,它比”二”字又多了一横。

(出示字卡)(1)指名拼读,强调平舌音。

(2)分析字形,齐读。

7学习“四”师:学汉字太简单了,“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那“四”是不是就是四横呢?(不是)出示字卡(1)指名拼读,强调整体认读章节。

(3)分享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儿子特别不听话,于是爸爸就把它关在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房子里面,而且要求儿子老实地坐在里面,把脚给放平了。

幼儿园一去二三里教案

幼儿园一去二三里教案

幼儿园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地方和建筑物。

2.提高幼儿的空间定向能力和记忆能力。

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一去二三里的名胜古迹介绍以及照片展示。

2.选择三到四个地方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忆。

3.团队合作完成制作地图和标识地点写明简介。

教学设计:活动一:一去二三里的名胜古迹介绍以及照片展示1.介绍一去二三里所在地、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展示幼儿园附近的名胜古迹的照片。

3.根据照片表现和描述这些地方的特色和背景。

活动二:选择三到四个地方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忆1.将幼儿分组,每组带一名老师,选择不同地方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忆。

2.进入到目的地后,先展示照片,然后团队协作完成判断地点,并进行相关的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3.制定观察任务,例如:对于文化街道,观察内部灯光和路标;对于唐风街市,观察汉字和建筑风格等。

活动三:团队合作完成制作地图和标识地点写明简介1.将幼儿再次分组,每组由一个地图师负责,并由老师作为指导。

2.组内根据实地观察和记忆,利用在活动二中拍摄的照片,制作地图,并标上重点地点和简介,如文化街道,唐风街市等。

3.最后将地图展示出来,所有幼儿围着地图一起谈论交流。

教学评价:1.通过活动一,提高幼儿对于一去二三里及其名胜古迹的认知,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活动二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走出教室”,从多角度去感受和认识文化街道、唐风街市等,提高其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

3.活动三可以让幼儿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空间定向能力和地理知识的掌握。

总结:通过这次“一去二三里”的活动,幼儿不仅学习了地理知识和历史文化,同时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现能力。

这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3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设计思路】指导思想从文本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全体学生,在平等、合作、探讨中国共产党同进步。

在看、听、说、读、练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把握母语学习规律,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力求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文道结合,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内容的推进、练习设计的提高都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教材简析《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

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

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

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进入汉字世界的起始篇目。

学生刚刚结束拼音的学习,刚好能够利用拼音识字学文,学有用武之地,美丽的画面、优美的文字激起了他们的学习欲望,释放了他们的好胜潜质,因此学生是兴奋的、踊跃的。

所以,利用情境、结合拼音识字、诵读是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创设一种和谐、平等、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步人诗境。

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人情人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

2自读自悟,了解诗意。

让学生不断地在自主朗读、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案(通用3篇)《一去二三里》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生字、会写生字、诵读课文。

难点:把图中的事物同所学词语联系起来。

分辨“八”和“入”。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第53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去,你能猜出是什么地方吗?请看课本上给我们带来的这幅美丽的图片。

2、根据画面提问:你喜欢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3、提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这幅相配的童谣“一去二三里“板书课题,领读课题。

(解释“里”)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可以同桌互相帮助)2、再读课文,用圈圈出文中的生字。

2、全班交流,检查自读情况,分句读分句纠正:(1)区分“四”、“十”的读音。

(2)找一找诗中其它的平翘舌音的字。

(3)读准“烟”、“亭”。

3、请学生读诗:谁把古诗连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图文结合,诵读古诗1、示范读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节奏。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还看到了什么;(1)小山村真美呀,让我们再去好好浏览一下,一眼望去,二三里路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2)谁最喜欢远处景点,请你读。

适时点评句中的停顿,并结合实例理解“里”。

(3)小朋友,再往远点的地方看,看到了什么呀?俯下身子又看到了什么?根据回答适时评价:“听了你的诵读,我看到了美丽的亭台,鲜艳的花儿,真是美极了!”(4)小山村的景色这么美,让我们再放眼看一看吧!(集体朗读古诗)四、用生字卡片初步认读生字,提出要求写的三个字。

五、巩固生字1、我会认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我会记:(1)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2)交流形近字的异同:“八”和“入”。

古诗《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6篇)

古诗《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6篇)

古诗《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6篇)古诗《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6篇)《一去二三里》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

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古诗《一去二三里》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诗《一去二三里》教案篇1教材背景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学前班主题式课程《谁和谁是好朋友》分主题“数字王国里的兄弟们”中的综合活动《一去二三里》。

这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炊烟、村子、门前、鲜花等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

这首古诗排列整齐,描绘的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小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

其中包含语言、社会、艺术、科学等多项领域,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幼儿感受环境、生活中的美,从而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经验。

教学目标一、欣赏并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二、理解、感受古诗《一去二三里》描写的美好意境,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教材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本活动中的欣赏、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是重点,理解、感受古诗《一去二三里》诗中的意境是难点。

教学准备一、幼儿用书《一去二三里》。

二、录音磁带配乐古诗《一去二三里》。

三、视频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一、谈话1.教师:小朋友,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吧。

从一数到十看谁数得准。

教师:真厉害!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的古代有一位诗人,他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一首诗里,想知道他是怎样写的吗?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吧,名字就叫《一去二三里》。

二、听古诗《一去二三里》1.听配乐古诗朗诵《一去二三里》。

2.讨论。

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请你把听到的说出来。

二、欣赏古诗《一去二三里》1.图文结合,理解古诗描写的美好意境。

一去二三里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何红霞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读准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文中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2、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2、交流3、导入古诗:这里有一首古诗,把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写出来了,我们赶紧来看看吧。

二、识字1、说一说:这里面,有你认识的朋友吗?和同桌交流一下。

2、比一比:谁是班里的识字大王?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3、想一想:遇到不会读的字怎么办?4、小结方法。

5、合作自读课文师:那这样,你们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拼不出来的请教同桌好吗?6、考考你:出示生字,读生字(1)指名读(先拼后读,正音),跟读。

(2)齐读(直呼)——开火车读。

(3)找朋友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或者听过这几个字?(“一”、“去”、“里”)说说在生活中我们是怎么用的?7、游戏:A、数数B、加减游戏8、认一认师:听着你们读得这么好,玩得这么开心,有几个字宝宝可着急了,大家来,喊喊他们的名字。

(烟村、亭台)在图上找一找。

三、读文1、认识了字宝宝,老师要求你们读一读课文,能行吗?小组内读——指名读——范读——齐读2、师: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

山里有几座亭台,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这里的景色真美啊!这首诗把这些美丽的景色都写出来了,而且很有趣,20个字里面就有10个是数字,同学们喜不喜欢这首诗?背一背这首诗。

3、讲故事:《郑板桥送衣食》。

四、拓展1、这位知县不仅心肠好,他还会作诗呢!老师这里就有他的一首数字诗,同学们想不想读?自读——指名读——齐读郑板桥《咏雪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2、词语积累我来读一读,记一记下面这些带有数字的词:一日千里三心二意三三两两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牛一毛十全十美自读——读你喜欢的词语——教读五、作业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这一课的生字。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
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用错量词出笑话。
1、在我们周围找找本课的生字。
2、读儿歌。
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板书:
教学反思1: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教学重构2
一、复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读课文
二、有感情朗读
1、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2、指名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
三、实践活动
1.在我们周围找找本课的生字。
2.读儿歌。(练时注音)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枝笔,
2、学会看字的笔顺,发现字的关键笔画。学生写字时,
板书:
教学反思1:
一去二三里(第二课时)
原创:使用者: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状态分析: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
原创:使用者: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状态分析: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
2.能把课文读通顺。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难点是分辨“八”和“入”。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小学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第一课
指教:洗马小学张华莲时间:2013年10月18日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本课12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1.辨认“八、入”和“九、几”。

2.读准:“三”、“四”“十”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ai、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i、yi、wu)和三个三拼音节(jia、zuo、hua)。

2、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借助阿拉伯数字学习汉字
1.出示1—10的阿拉伯数字图,让学生读
2.出示:课文45页图画
3.认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4.强调:三、四、十的正确读音
三、学习课文识字
(一)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示插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板书课题。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同学)
4、教学生字。

(1)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卡片(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比赛读。

(2)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2张生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

(“一”至“十”是数字,“去”与“里”不是)全班交流。

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即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应的方格里)。

四十六一三九八二五七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1.读童谣《一去二三里》给爸爸妈妈听
2.在妈妈的帮助下制作本课10个生字卡片
▲板书设计:识字一;
一去二三里
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