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第2课时
《马说》教案2课时 《马说》教案板书设计
《马说》教案2课时《马说》教案板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马的基本知识,包括马的形态特征、习性、食性等。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马的形态特征2.马的习性3.马的食性4.马的保护三、教学准备1.课件:马的形态特征、习性、食性的图片和介绍。
2.板书工具:彩色粉笔、黑板擦。
3.实物:马的模型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马的形态特征和习性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马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有关马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激发学生对马的知识的兴趣的同时,也可以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2. 知识点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板书,向学生介绍马的形态特征,包括体型、颜色、体毛等。
然后,教师介绍马的习性,包括喜欢群居、喜欢奔跑等。
3. 观察互动(20分钟)教师将实物马的模型或图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马的形态特征,并尝试描绘出来。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动,让学生彼此观察对方手中的马的模型或图片,交流他们对马的形态特征和习性的观察和感受。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观察到的马的形态特征和习性进行总结归纳,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给全班,并和大家一起进行讨论。
第二课时:马的食性和保护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引入“动物的食物链”概念,提问学生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保护马。
2. 知识点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板书,向学生介绍马的食性,包括马吃什么以及为什么要以这样的食物为主食。
然后,教师讲解马的保护意义,包括保护马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3. 小组讨论(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或主题,例如马在保护动物方面的意义、马对农业的贡献等,并描述他们对该主题的见解和理解。
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4. 板书总结(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整理出关键词或句子,并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马说 教育课件(第2课时)
(2)把“鸣之面不能通其意"中的"而"删去,句式更整齐, 行不行?
三个排比,都无主语,在“鸣之”之前更换了主语,主语 由人变成马,加上"而",使读者辨识到主语在变换,读起来气 势更旺盛,语气更强烈,更能体现出“韩如潮"的特点。
从意义上看,表面上是说“食马者“不懂马语,骨子里却 蕴含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的统治者,即使申诉也无用 的这一层意昧。所以,这里更换主语,保留“而“,是韩愈的 神来之笔。
《马说》以千里马自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不拘一格重人才, 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才能。
小结: 本文通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将人才
比作“千里马”,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 治者比作“食马者”,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 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 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将自己怀 才不遇的悲愤,还有日趋没落的中唐社会现 实全部揭示出来,甚至写尽了整个封建时代 有志难伸的文人的命运。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
虚词“也”包含了作者愤愤不平、无限痛惜之情、 强烈的愤怒谴责之情、痛切之感,也有嘲讽之意。
2.诵读体会,感受激愤。 (1)学生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的激愤之情。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 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 马也! “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这是古人对“唐宋 八大家”中四位名家散文风格的评价,从《马说》里, 我们 可以试着读出韩愈文章这种如江上潮,浪推千里的浩荡气势。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现垂钓者,徒有美鱼情。
马说第二课时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马 说》
韩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正确翻译 文言语句。
2、整体感知并背诵课文。
3、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 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二课时
1、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 作者的思想情感。
互助释疑
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作者只是在谈“ 马”吗?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 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作者有什么写作意 图?
1、文中“伯乐”、“千里马”、 “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 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选感兴趣的话题谈谈: 话题1:假如你是“千里马”,但是没
有“伯乐”赏识你,你会怎么做? 话题2:假如你是“伯乐”,你怎样发
现“千里马”? 话题3:当今社会,“千里马”一定要
遇上“伯乐”吗?(中学生应该怎样做让 自己成为人才?)
答: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 里也?译文: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 以诳。译文:
(2006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
答案
10.(1)名马:指具有日行千里的马。(若解释为有名的马 ,不给分)(2)相:鉴别
11、《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 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 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 。(大意如此即可)12.答:《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 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 马也”的感叹;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 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 《马说》更多地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 却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大意如此即可)
《马说》(第二课时)PPT教学课件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什么深层含义?
这是全文的主旨句,提出论点,表明作者的见 解,强调了伯乐能识马,千里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 ,就会被埋没,从而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 用。同时这句话也交代了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的 根本原因。
4.描绘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样 的感情?
❷中心突出。
全文围绕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中心逐层 展开论述。文章开篇说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故千里 马“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不知其 能千里而食”说到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深刻地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 因——食马者不识千里马。最后,痛斥食马者的愚昧浅薄, 由此引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的现状总结,流露出 强烈的呼唤识才的统治者,呼唤统治者重视人才的情感。
8.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有什么深 层含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本文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千里马”比喻人 才;“伯乐”比喻慧眼识人才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 的统治者。作者以千里马为喻,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 埋没,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深 刻揭露,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这种托 物寓意的写法,使文章不仅生动活泼,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和 说服力。
课堂探究
1.“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伯乐
赏识人才的人
千里马
人才
食马者
昏庸的统治者(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人)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 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比喻封建统治者不识 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马说 教学课件(第2课时)
知识拓展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揭露“食马者”“不知马”揭露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 摧残、埋没人才。
赏析:本文生动的论述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遭遇以及 刻画并讽刺了食马之人的无知与狂妄。
知识拓展
本文用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关于人才的主张?
比喻论证法。
为什么采用比喻论证?
提示:请回想《比喻之花》
下课啦
第 二 章
字词积累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简单介绍等。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简单介绍等。
字词积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 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pián lì zhǐ
字词积累
sh sù dàn sì 马之千里者, í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
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 马等不可得,安 求其能 千里也?
shí xiàn
字词积累
sì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 不知马也。
yé
第 三 章
课文赏析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简单介绍等。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简单介绍等。
4、像韩愈这样,有治世之才,忧民之心的人才,又处于怎样的境遇呢?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 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zhuó)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
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 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韩愈 (768——824),字退之,河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件(第二课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分析文段一:
1、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 里称也。
3、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请从第二段中找出句子说明千里马被 埋没的原因。
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 因句子是:“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 得”。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 其能千里而食也”。
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学案。
再
见
“伯乐”——
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知人善用的有识之人
“千里马”——
比喻的是有才华、有才能的人
“食马者”—— 比喻的则是愚妄浅薄不能识别人才,甚至 于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统治者。
探究象征意义和主旨
千里马 伯 乐 食马者 人 才
赏识人才的人 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托物寓意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阐述封建 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有 志难申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之情,对不能知 人善任的昏庸的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
第 二 课 时
已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 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朗读课文,疏通词句, 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 愚妄,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 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时空 连线》电视采访节目。
《马说》第二课时课件
3.回读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概括本段内容并思考讨论问题 :千里马和常马一样都不到, 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 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 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
3.回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概括本段内容并思考讨论问题 : (1)“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2)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3)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 也”的?
3.回读第三自然段。
各抒已见
要点提示: 段意: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1)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2)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 “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 “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 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3)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 愤慨。
作业: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 并写出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感受;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指名背诵课文 2、提问重点词语的意思
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 23马说 第2课时
作者韩愈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是他的一篇“不平则鸣”之作。
板书设计
马说
韩愈
伯乐—————善于发现赏识有用人才的人
千里马————人才
食马者————愚昧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3.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第二步 研读共品
【环节1:师友研读①】
齐读课文,思考交流:
1.这是一匹______的马?
2.这匹马的命运怎样?有此悲惨遭遇的原因
【环节2:教师点拨①】
1.千里马、有能力、被埋没、食量大、
受到屈辱……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指导朗读,体会助词“也”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下列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环节2:教师指导】
解释词语:
(1)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食之不能尽其才(通“饲”,喂)
(2)执策而临之(马鞭)
策之不以其道(用马鞭驱赶)
(3)其真无马也(加强诘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大概,恐怕)
翻译下列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用马鞭赶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马说(第二课时)》课件
阅读突破 一、课内建构 阅读《马说》,完成8—11题。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 求其能千里也?
——吴小如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 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 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 真不知马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不知马也”
见命运 见惨境 见悲叹
也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
“其真不知马也!” “其真不知马!”
惋惜 不平 悲叹
而
8 9 10 11 12 13 14 15
9.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B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安求其能千里也/尔安敢轻吾射 C.食之不能尽其材/林尽水源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乃记之而去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揭示了当时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6.23 《马说》(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23课马说(第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2.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1.掌握本文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2.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对怀才不遇者和不识人才者两种人不同的情感。
2.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出示课件中有关“马”的古诗词,可以让学生进行补充和简单赏析。
由此引入新课。
新知探究一、知识回顾【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本课的重点句子,学生翻译。
【设计意图】回顾重点句子并翻译,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文本研读【活动内容】1.课文第1段将“伯乐”和“千里马”对举,作者是怎样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这样开头,在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学生朗读全文,同桌之间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1段体会两者之间的关系,结合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这样开头的作用。
2.课文第1段怎样描述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请用课文语句回答。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学生先独立找出原文语句,然后同桌之间讨论其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从句子内部的联系和作者的情感方面进行分析。
3.在作者看来,千里马的重要特性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特性?学生先找到并朗读相关语段,然后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将其中的因果关系梳理清楚。
4.课文结尾所说的“不知马”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朗读课文第3段,自主分条梳理。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学生齐读这两句话,先判断其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同桌之间交流。
教师提示学生结合作者的语气和表达的情感分析其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活动内容】1.文中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分别指的是哪些人?由此可见,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提示学生结合“说”的文体特征思考本文的表现手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表现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也是作者本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请同学们阅读思考,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a.千里马的处境是怎样的?
b.千里马都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c.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首先独立阅读,自主探究;其次合作交流,共同研讨)
1、教师导学:
韩愈虽因怀才不遇而愤懑不平,但他并不心灰意冷。虽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控诉,但仍对他们寄以希望。请同学思考一下,在封建社会里,韩愈的愿望是否能实现?再联系当今社会,谈一谈我们应树立怎样的人才观?怎样才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人尽其才?
(小组讨论,找出中心发言人课堂交流,不必统一结论,只要能谈出想法,提高认识能力就可以了)
重点
翻译并背诵课文
难点
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
教学
准备
1.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试着分析文章的结构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引
入
新
课
一、检查作业
包括字词积累、课文翻译和朗读背诵
1、听写
2、指名若干学生背诵
3、指名若干学生翻译
温故知新
承上启下
新
课
学
习
过
程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研读
1.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
2、教师提示: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e.其真不知马也。
将上述句子读一读,读出相应的语气来,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教师导学:
2.探究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拓延伸
1.教师导学: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提升重用,未能如愿,心中郁闷不平。
思考题:
a.结合标题,谈谈本文的体裁特点。
b.结合创作背景,谈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显著特点?说说我们还学过哪些类似的文章?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在预习的基础上,采用小组交流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做出解答,教师应切实地做好点拨)
2.教师提示:
a.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标题是《马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如《爱莲说》。
b.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同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c.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这种写法赋所托之物以某种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就以千里马喻贤才,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类似这种写法我们还在《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等课文中学过。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曲折、含蓄地表达中心,能激发读者的想像。
第二段写千里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不能展其才华,揭露问题的实质──“伯乐不常有”。“安求其能千里也?”之反诘,吐尽心中的愤懑与不平。
第三段尽数统治者的种种愚妄浅薄,令人切齿;进而引发感慨,揭示中心。“其真无马邪”一问,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其真不知马也”一答,如泰山压顶,直捣黄龙。全文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
课
堂
小
结
韩愈的《马说》因其笔势犀利,表意恳切,文辞练达而传诵于世。其思想内容对封建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即使是在当今社会,也有其意义。更可赞叹的是作者本人,他不因自己的不公遭遇而妄自菲薄,而是直言力谏,自强不息。我们不仅要从他的文章学到知识,更应从作者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作业
布置
1.默写课文。
2.完成练习一、三。
3.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写一篇短文,表达对某一问题的认识。
板
书
设
计
马说
1、结合标题,谈谈本文的体裁特点。
2、结合创作背景,谈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显著特点?说说我们还学过哪些类似的文章?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课
后
反
思
通过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学科
语文
教师姓名
备课时间
课题
马说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情。
2.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3.翻译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态度
作者不因自己的不公遭遇而妄自菲薄,而是直言力谏,自强不息。我们不仅要从他的文章学到知识,更应从作者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2、教师提示:
在封建社会里,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如同痼疾,是很难避免的,因而韩愈的希望更是难以实现。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当今社会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主要是有了宽松的育人环境,英雄因有用武之地而能大展宏图。
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情
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在结构方面,本文脉络清晰,丝丝入扣,全文围绕“其真不知马也”这一中心层层推论。
第一段,首先表明作者的基本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以视为总纲,旨在强调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恳切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然后宕开一笔,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既从反面说明了基本观点,又深刻地揭露了现实问题,这是本文的中心议题。继而水到渠成地叙写千里马被屈辱、埋没的不幸遭遇,作者怀才不遇的苦衷隐含其中。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当然要有观点,请大家从文章中找一找中心句。另外本文在结构上很有特点,也请大家说一说。
(小组讨论)
学生可能围绕“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真不知马也”哪个是中心句的问题展开讨论甚至争论。不妨让大家争论一下,进行思维和口语训练。
2、教师提示:
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但本文的着眼点却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经过层层论述,最后得出“其真不知马也”的结论,中心句当是“其真不知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