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7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湖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湖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对于高三语文的复习,在小编看来,想要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成绩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多做语文试题!下面是店铺整理的2017年湖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7年湖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角色/咀嚼苇草/韦编三绝契约/提纲挈领因为/为虎作伥B.深闺/宫闱果脯/周公吐哺巨擘/擎天一柱舟楫/开门揖盗C.涟漪/绮丽拙劣/相形见绌召唤/昭然若揭颓圮/否极泰来D.辽阔/寥廓嗔怒/心思缜密坎坷/百舸争流觊觎/面面相觑2.下列词语中,各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广袤凄惋斡旋初来乍到不求甚解B.自诩蜷缩寂寥前倨后恭礼上往来C.脉搏寒暄赋予不能自己涣然冰释D.宫阙商榷踯躅戛然而止自暴自弃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得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2013年,王立军因涉嫌犯罪被公开审判,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后,认罪,不上诉。
②你尽可以放心,他这个人不失信,今天他一定会按照约定的内容把你的事情办好。
③莫言的获奖,很难改变今天中国文学创作整体的现实,也很难缓解我们的文化焦虑状态。
A.伏法向来良莠不齐B.服法从来参差不齐C.伏法从来良莠不齐D.服法向来参差不齐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建设美丽中国是报告的亮点之一,有了这样的目标,将成为我们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一个路标。
B.近日,有关延迟退休的多种备选方案已提交有关部门讨论,可是有一个非常现实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延退之后,有幼儿的家庭怎么办?C.受31日5.9级地震影响,虎跳峡景区和石卡雪山景区的部分景点已暂时关闭,为了游客及广大市民的安全,云南迪庆州旅游局发出公告,建议游客暂勿前往。
D.湖南卫视于第四季重磅推出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再掀收视狂潮,节目形式、内容十分活泼,节目中的小朋友也成为了网友们追捧的偶像。
湖北省2017届高三毕业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机密·启用前湖北省2017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统一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卷共22题,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准考证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
考生应根据自己的试卷类型,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用2B铅笔填涂试卷类型A或B。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使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该题在答题卡上的相应区域内,超出区域范围答题视作无效答案,答案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不能将答题卡撕损、揉捏或折叠。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试卷、草稿纸一并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有容之大剑武回顾近30年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真有隔世之感。
从那个人人自危、噤若寒蝉、色调单一的年代到如今这个艺术家们四体畅达、神采飞扬、几近为所欲为的年代,其间的距离有如天壤。
人们说,当代中国是一个没有艺术大师的时代,虽然大师的桂冠四处飞扬。
面对河南安阳的殷墟刻辞甲骨,面对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人像,面对甘肃敦煌的石窟壁画……甚至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木刻与漫画,还有齐白石的红花墨叶、黄宾虹的郁勃山川、徐悲鸿的行空天马与傅抱石的散锋皴法等,当代造型艺术家难免汗颜。
但是,当代中国造型艺术的发展又是空前的,这就是其在主题、体裁、题材、风格、语言、材料、电脑程序诸方面的多元进发态势。
虽然有过反复和挫折,当代造型艺术家还是真正地拥有了表现一切的权利,也有了这种精神与物质的可能,主流与非主流艺术不仅和平共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是共享互生、相携而进的。
造型艺术各门类各有各的天地,各有各的目标,也各有各的造化与成就。
2017年高考5月份语文模拟试卷
2017年高三语文五月份模拟试卷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话说《诗经》之‚风‛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
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
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
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
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
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
……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
‚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
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
2017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5月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武汉市2015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命题: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考试时间:5月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什(shí)锦参与(yǔ)侥(jiǎo)幸垂涎(xi án)三尺B.解(xiâ)数坊(fāng)间逶(wěi)迤囤(tún)积居奇C.搁(gē)浅责难(nàn)露(lîu)脸性格倔(juã)强D.关说(shuō)颤(zhàn)栗纰(pì)漏众擎(q íng)易举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歌谣宵禁奖掖后进天有不测风云B.修葺解潮刚愎自用惶惶不可终日C.编篡履历拾人牙慧风马牛不相及D.九州镂空含辛茹苦必其功于一役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作家、艺术家与批评家既是朋友又是对手,在思想和审美的碰撞中,相互,彼此成就,共同促进文艺的进步。
有了这样的认知,种种批评之外的因素如人情、市场等等,就不会成为批评的。
在需要批批评家表明立场的时刻,他决不会;在应该的地方,他一定拒绝隔靴搔痒。
A.较量牵制虚张声势表里如一B.砥砺羁绊虚与委蛇入木三分C.较量羁绊虚与委蛇表里如一D.砥砺牵制虚张声势入木三分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仓廪实而知礼节‛并非虚言。
来自各方的调查充分说明,虽然过去几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但中国游客的素质确实在逐步完善。
B.网络语言有其简洁生动的一面,但是对于滥用网络语言的做法是应该受到批评的,有些专家公开呼吁抵制粗鄙、低俗的网络语言,还网民一个纯净的网络环境。
C.近年来,遴选院士以及院士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了改革,但这些改革,都没有触及院士由最高荣誉变异为最高学术特权的问题。
D.规划中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是一个政府间合作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2017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 语文
绝密★启封前2017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考试时间: 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远去的邮驿在我国,邮驿通信从有确凿文字记载的商朝算起,至今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了。
邮驿是古代官府为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机构,它有三大特点:一是官办、官用、官管;二是以通信为主体,融通信、交通、馆舍于一体;三是采用人力或人力与物力(车、船、牲畜)相结合的接力传递方式。
历代王朝都很看重邮驿,称其为‚国脉‛。
唐代的官办驿站遍设于交通线上。
一般是30里一站,既办通信,又为驿夫和旅客提供食宿。
公元 630年前后,共有驿夫 18000多名,专事传送公文和军情。
唐代诗人王维的《陇西行》中所写到的邮驿颇为传神:‚十里走一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峰戍断无烟。
‛关山飞雪,连烽火台都燃不起告警的烽烟,而军情火急,唯靠驿夫加紧催马传送军书。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
在繁荣的汉唐时期,那里‚五里一邮,十里一亭‛,有序地排列在丝路沿线。
驿道上传送着各种公文、书信。
其中,还有角上插有羽毛的信,就好比是今日之‚加急‛快件,驿骑们必须快马加鞭,急速进行传递。
1992年在敦煌发现的悬泉置便是一个著名的古代邮驿。
在那里存有数万片简牍,其中大部分都是传递过程中的书信。
20 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
在那价值连城的敦煌遗书中,书信占有一定比例,内容涉及当时敦煌社会的各个层面。
当年邮驿之盛、丝绸之路之繁华,在这些被尘封的信牍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迢迢驿路见证了一个个朝代的兴衰,以及因战乱而给国家和黎民造成的灾难。
2017届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5月押题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7届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5月押题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中国诗词大会”带着深埋于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的诗词,在带领观众重温中华经典的同时,完成了一次沟通古今的精神之旅。
B. “五一”小长假首日,从久负盛名的黄鹤楼,到拥有美丽传说的古琴台,再到古色古香的磨山楚城,来湖北武汉旅游的各地朋友不绝如缕....。
C. 当“单打独斗”已经无法实现产业整合,那么“抱团出海”就成了理性的必然选择,于是民营资本共同发起设立的授资控股实体便应运而生....。
D. 对于所有经历过高考的人,高考都将是青春的记忆,成长的历练。
就像生活中许多不得不做的事情一样,不要逃避、全力以赴....。
考完以后,继续前行。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使用对象错误,可用“络绎不绝”。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全力以赴: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根据客户多样化需求,我们进行“定制化”加工、种植和包装,保障农产品质量,赢得市场的认可,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产品市场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B. 建立养老机构退出机制,发现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且不整改以及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事故的养老机构,向社会公告并通报相关部门。
C. 整台演出颂扬了地铁建设者们无私奉献、辛苦付出的精神,演员艺术造诣高,节目选取精良,掌声、笑声、呐喊声不断,持续了近两个多小时。
D. 许多革命前辈,在矢志不渝、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利益奋斗的实践中,从“齐家”做起,开创了红色家风,成为全党、全社会称颂的家风表率。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
A项语序不当,应为“种植、加工和包装”;B项成分残缺,“严重违规行为”前加“有”,“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事故的养老机构”前加“因”或“由于”;C项不合逻辑,删除“近”或“多”。
2017届武汉市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1
武汉市2017届高中毕业生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樵夫愀然翘首以待巧言令色B.厘定俚语风光旖旎管窥蠡测C.篆刻杜撰晕头转向有赔有赚D.巡视驯熟循规蹈矩寻章摘句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塑身灰烬摆渡车绵里藏针B.砥砺屏蔽拌脚石张皇失措C.签署沉缅莫须有繁文缛节D.和蔼眺望缔造者一偌千金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与古老的丝绸之路,同时,这一构想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的特点,沿途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诉求。
②老宅的屋檐下,有燕子飞过。
院子四周有一些花草,如太阳花、满堂红之类,虽不名贵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们在墙角处地绽放着。
A.如出一辙聚合忽而惬意B.一脉相承契合倏忽恣意C.一脉相承聚合忽而恣意D.如出一辙契合倏忽惬意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乌篷船转了一个弯,前面出现了一个挂满绿藤的石桥。
抬眼望去,仿佛看到有马车的铃声轻轻响过,车内檀香氤氲,轻烟袅袅,徒增了一层古朴与神秘的色彩。
B.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3D打印机成了‚万能制造机‛,大到房子,小到微米级的产品,甚至茶杯、拉链、汽车模型等都能打印出来。
C.在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更喜欢能够网络点餐、手机支付的餐饮服务,以麦当劳为代表的传统连锁快餐服务模式正在经历着痛苦的转型。
D.父亲与徐先生在文艺思想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但两个人并未中断友谊。
父亲一方面与徐先生积极沟通,另一方面,徐先生也非常关注父亲的创作。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大意是说,作为君子不要在意物质享受,而应勤勉做事,谨慎说话,到有道之人那里去匡正自己的言行,这样才说得上是好学。
B.林黛玉年龄不大,但在贾府事事谨慎,处处留心。
2017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氛.(fēn)围赡.(shàn)养蓊蓊.(wěng)郁郁B.挫.(cuò)折租赁.(lìn)妄自菲.(fěi)薄C.青苔.(tái)针贬.(biān)自怨自艾.(yì)D.解剖.(pāo)暮霭.(ǎi)流水淙淙.(zōn g)2.(3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寥廓精萃中流抵柱 B.绯闻作揖刚愎自用C.沧桑椭圆锱铢必较 D.亲眷镶嵌垂涎三尺3.(3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思绪在黑夜里像野地里的植物一样滋生_______,每根触须都在敏感地捕捉着黑夜细微的变化。
(2)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甚至贫寒的家庭,昏暗而_______的屋子里,看不到多余的陈设。
(3)这场球赛失败了,但他们并没有丧失斗志,而是接受教训,_______,争取胜利。
A.蔓延简朴卷土重来B.漫延简朴重整旗鼓C.蔓延简陋重整旗鼓D.漫延简陋卷土重来4.(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每一位同学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班集体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B.对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C.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D.人们在家里守着屏幕观看奥运会女排决赛,街上静悄悄的,可谓万人空巷.....5.(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学生能否真正走进诗词的艺术进界,关键在于对鉴赏技巧的熟练掌握.B.为了创作,他经常深入到乡下、农村、工矿、企业、部队去体验生活.C.随着更多电商企业进驻,天津将成为中国北方地区的跨境电商集散中心.D.欣赏对联,可以增长人文知识和风俗人情,享受审美乐趣,陶冶情操.6.(3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7.(3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登高》是杜甫在夔州时所写,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B.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C.这家店什么样式的帽子都有:鸭舌帽、瓜皮帽、拿破仑帽、贝雷帽…等等.D.你属于哪个民族,你对自己民族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传统了解多少?8.(3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①同时绘制出人类基因的图谱②这项浩大的工程仍在进行之中③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并正式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④要把人体内约2.5万个基因的密码全部解开⑤基因检测解码生命的意义是为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⑥全球包括我国在内的千余名顶尖科学家携手攻关。
【5A版】武汉市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武汉市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说明:本卷分卷第Ⅰ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绮.丽崎.岖涟漪.不偏不倚.风景旖.旎B.欣.慰薪.水歆.羡莘莘学子满院馨.香..C.稚.气真挚.滞.留独树一帜.置.若罔闻D.精粹.窸窣.憔悴.群英荟萃.心力交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窨井安谧斗心眼道貌岸然文武之道,一张一弛B.蛊惑窠臼紧箍咒开门缉盗以其昏昏,使人昭昭C.痉孪滑腻莫须有流言蜚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D.黯然眩目老黄历相濡以沫为山九仞,工亏一篑3.一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五一”期间,凡在本店购物满100元者,本店将一份精美的礼品。
②加入WTO以后,出版业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该杂志社首先提出了“适应出版新形势,构建版协新”的口号。
③我从南方到北京求学,毕业后能在北京工作好,回家乡也不错。
④职业教育能将科学技术与现实生产力结合,使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备受重视。
A.惠赠体制虽然因为/从而B.敬赠体制固然由于/因而C.敬赠机制虽然因为/从而D.惠赠机制固然由于/因而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词,满腔血泪,迸涌而出,通篇一气盘旋,曲折回荡,如怨如慕,如泣。
如诉,令人不忍卒读....B.许多观众对电影《无极》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这并不是对陈凯歌吹毛求。
疵,而是恨铁不成钢.....C.协会的一些好事者本打算策划泰森再打一场,然而随后发生的变故使这一。
计划成了纸上谈兵....D.海尔集团占领中国市场以后,打入非洲市场,又拟进军欧美和澳大利亚,。
这可谓得陇望蜀....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
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B.20GG年中国银联将再拓展7至8个国家的收单市场,从而在该年年底之前,使人民币银联卡持有者至少可以在20个国家刷卡消费。
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班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卷2016.5. 12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一股被称为“现代新儒家”的政治思潮。
这股思潮的一般特征是:掩盖儒家学说的本质属性,摘取儒家经典的某些话语,将其判定为“民主主义”、“宪政主义”等,进而宣扬“回到孔孟去”、“推行儒家宪政”之类的政治主张。
一些学者将其视为“儒家”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然而,从其本质属性看,“新儒家”不是真儒家。
概括儒家的一般特有属性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而揭示儒家的本质属性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历代儒者的最大共同点是:论证君主制度、宗法制度、等级制度的一般规定性并维护“尊者专制”的观念。
重要证据之一便是,孟轲、苟况、董仲舒、朱熹运用各自的人性论,论证了实行君主制度及尊者专制的必然性、合理性和绝对性。
孔丘是儒者宗师,而“孔子尊君”乃古人之定评。
从《左传》《论语》《史记》的记载看,孔丘赞美西周王制,主张“以道事君”,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作为那个时代一位博学、睿智、求实、选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行道以尊君是孔丘的政治抱负和治学宗旨.他无愧于“孔子尊君”之赞。
战国诸子多有非儒之论,却没有人否认“孔子尊君”。
汉唐以来,“孔子尊君”乃是朝廷之定见、儒者之定论和世人之定评。
就连非议儒家的无君论者也将尊君视为“圣人”的莫大罪过。
孟轲被尊为“亚圣”,而《孟子》是帝制法则的经典。
《孟子》有一批制度性命题,诸如论证立君治民的“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论证君主独一的“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论证天下王有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孟轲以“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论说帝位的传承,认为帝王权位的终极合法性取决于“天命”,无论禅让、革命、世袭,凡是“非天与”的都属于“篡”。
这些命题所设定的政体形式和权力结构完全符合现代政治学的“君主专制”定义。
《孟子》之所以成为帝制官方学说的主要栽体之一,正是由于这个缘故。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1.下面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慧心稽.首(qǐ)嫌.恶(xián)顶礼膜拜随声附和.(hè)B.禁固驯.良(xùn)分.外(fèn)格物致知相得益彰.(zhānɡ)C.惘然亘.古(ɡèn)恻.隐(cěi)不可思意骇.人听闻(hài)D.嬉戏归咎.(jiù)煞.白(shá)任劳任怨锐不可当.(dānɡ)2.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真诚就要把心胸①(扩展、扩大),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②(欲望、念头)、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流水,从而多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
就像杜甫身居陋室,喊出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像范仲淹,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
而今有多少人,即使很会使用“外交辞令”,也令人一眼看穿其虚假的本质;又有多少人,虽然拥有太多的钱财,却不能买到一丝真诚。
人们终于明白,真诚金钱不换,真诚巧语难当。
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诚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真诚是感情里的一支劲歌,。
恪守真诚,它会帮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1)文中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①、②。
(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联系上、下文,请在第二段空白处补写出你对真诚的感悟。
3.名著阅读。
因为这些高贵的“慧骃”生来就具有种种美德,它们是理性动物,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罪恶。
所以它们的伟大格言就是要发扬理性,一切都受理性支配。
同时它们的理性也不像我们的理性那样,可以引起争论。
在我们这儿,人们可以就一个问题的两面似是而非地辩论一番。
但是它们却会使你马上信服,因为它们的理性并不受感情、利益的蒙蔽和歪曲,所以它必然会令人信服。
“慧骃”根本不知道还有什么辩论、吵闹、争执、虚伪或者含混的命题等等罪恶。
……友谊和仁慈是“慧骃”的两种主要美德;这两种美德并不限于个别“慧骃”,而是遍及全“慧骃”类。
2017湖北武汉测试
湖北武汉市2017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缀段性叙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俯拾即是。
胡适曾在评价《儒林外史》时对“缀段性叙事”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儒林外史》没有布局,全是一段一段的短篇小品连缀起来的。
拆开来,每段自成一篇;斗拢来,可长至无穷。
”这种叙事方式在现代影视传媒领域广受青睐,一些中外电视系列剧具有明显的“缀段性叙事”特点。
然而,在文学批评史上,“缀段性叙事”曾被指有“致命弱点”。
不少学者以西方小说的结构标准,借用胡适等人对《儒林外史》结构布局的论述,采论证明清长篇章回小说缺乏“结构”意识,认为这种结构上的缺陷,就在于叙事作品的“缀段性”。
殊不知,和西方叙事传统不同,中国的叙事结构自有其特点。
西方叙事观强调一以贯之的整体性,强调叙事的“头、身、尾”相统一,体现出结构的时间线性。
但中国叙事传统,自先秦的史传文学始,重心就在于以人物为中心搭建的空间结构,并且外在的结构形式往往和内在的精神紧密相联。
到了现代影视大行其道的时代,胡适等人对《儒林外史》叙事方式的评点,恰成了对当今电视系列剧叙事优点的阐述。
西方学者关注到的当代系列叙事的特征和要素,早在中国明清长篇叙事作品中就有所体现。
西方系列剧和中国传统叙事的“巧合”,勾勒出的是中国传统叙事在经历“西学东渐”遭遇“迷茫”后,又在当代与世界的接轨,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叙事蓬勃的生命力。
这恰恰反映出一种“必然”:在全球化、现代和后现代的背景下,随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识、整理和挖掘,它将迸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事实上,中国传统叙事原本即有着不同于西方叙事的独特魅力和审美特征,没有任何一种西方文论能够直接拿来套用在中国叙事作品上。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更是如此,它看似体系性不强,实则形散神聚,在貌似随意、自由的评点中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凸显了评论者的主体意识和情感,更着重于阅读的同感与共鸣。
湖北省武汉市2017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最后一模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17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最后一模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漂流异邦的古代中国人姚大力如果不把商亡后箕子东奔朝鲜的传说以及对“徐复东渡”结局的猜测算在内,今天可以确切地指出的最早漂流到今中国境外的我们的先人,就应当是西汉前期活动在“大宛”国(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秦人”了。
据《史记·大宛传》,当西汉军队围攻大宛的国都时,这些“秦人”在被断绝了水源的围城之中帮助守军“穿井”。
从司马迁在另一处提到为大宛等国“铸钱、器”的“汉使、亡卒降”来看,所谓“秦人”,很可能也是被匈奴战败俘掠、后来投奔大宛的西汉军人。
降军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李陵。
华北汉地社会中也有人被掳掠、甚至逃亡到匈奴政权下去从事农业生产的。
后者成为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出走异国的最早的人群;因为在那里他们受到的盘剥较轻。
两汉时因国内政治斗争的失败而出奔匈奴者亦时见于记载。
自东汉末年以往,日本也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流亡者远走高飞的一方天地。
随着隋唐统一帝国的建立,古代中国人寓居他国的活动呈现某种新格局。
由于隋唐政权对突厥和中亚国家持续的军事活动,大批士卒流失在西域固属难免。
禁止汉族居民出家为僧的法令废弛后,汉族僧团的大规模膨胀导致西行求法或东渡弘法的高僧大德人数激增。
除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向西推进的商贾之家,通过海路移居东南亚的“唐人”,由唐经宋而入元,也代不乏人。
到了元朝,中国移民在南洋群岛已经相当多了。
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向外移民,从晚明的1560年代起逐渐形成一个高潮。
明政府在这时开放海禁,使私人出海贸易的规模急剧扩大。
但由于明政府仍明令禁止移民海外,遂使出门在外多年的人不敢归国,实际上对移民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7世纪前后,吕宋马尼拉的华人已有两三万人。
清前期为孤立东南抗清力量,重新实行海禁,并对出国归来的人处以死刑,但其收效仍与明末禁止移民海外的政策略同。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7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7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人文科学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意义分析和价值的解读方法来验证人类的情感、观念、精神和理念;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综合文化研究的各种方法,考究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及其诸多表现,探索和发现人类社会及其诸领域的发展规律。
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尺,更是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催化剂,以其独到的价值理性的导向功能和工具理性的实效功能,探索指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提炼升华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理念,探索着人类自身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历史的发展,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至上的观念也相应而生并逐渐膨胀,直至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人文精神,稀释了价值理性的本真意义,从而遮蔽了人类的双眼,使人类社会步入了物质越丰富、精神越匮乏的悖论和怪圈。
这种现象提醒我们要重视对新型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塑造。
客观而言,大学既是知识的宝库,又是精神的殿堂,它具有追求真理和传承善德的双重使命。
大学不仅应成为国家强大的智力资源宝库,而且应成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精神灯塔。
追求知识、崇尚科学,无疑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但“知识”与“科学”难以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崇高性,无法解决其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只有得到大学之“道”的规范和引领,“知识”和“科学”才能成为人类的福祉。
同时,人文情怀是科学精神的不竭动力,唯有接受人文精神的引导,科学精神才能冲破功利主义的藩篱,摆脱唯我主义的束缚。
自古以来,那些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所具有的顽强的求真精神、崇高的献身精神、不懈的探索精神和无穷的创造精神,正是源于他们博大的生命情怀、无私的人生态度、高洁的人生志趣和崇高的人生理想。
2017届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5月押题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
参考答案1.D (原文是指在“利民”“富民”“裕民”的基础上,儒家重视和强调人的精神生活,这才是儒家生命大智慧的内涵。
)2.D (礼是德与法的统一,它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并非专“用来协调义利关系”。
)3.D (原文是说“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是儒学由纯学术向汉初政治儒学转化、转型的重要中介”并非“由此向政治儒学转化”。
)4.AE (B项“稀稀拉拉”表现前来吊唁的人少,只是为了表现巴施蒂希是个普通平凡的人,不足以看出其孤独、落拓。
C项“巴施蒂希身穿雨衣闯进淋浴房,不久又甩门而去”这一情节主要是表现其行为独特引起“我”的注意,为下文做铺垫。
D项“看出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于文无据。
5.①具有记者的敏锐的职业感觉。
②诚实守信。
③对不幸者充满同情。
④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
(每答出一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6.示例一:同意。
①“神奇”一方面指巴施蒂希淋浴后去酒吧换酒的行为,另一方面指主人公是一名普通职员,独自抚养着五个孩子,生活的窘迫并没有磨掉他的精神和个性的棱角。
②“诗意”指巴施蒂希在喝雅卡玛如斯酒时的悠然快乐,同时也指他贫困辛劳中的精神富有。
③作者认为巴施蒂希的去世是布拉格这座城市的缺失,表现出作者对在艰苦生活中仍追求诗意精神生活的底层民众的赞美。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示例二:不同意。
①巴施蒂希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员,独自抚养着五个孩子。
“淋浴”后去换杯酒,在困顿的生活中用自己的方式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这种行为虽然在法律上没有违背法理,但本质上仍是欺骗公众,旨在谋取个人利益,谈不上“神奇”。
②巴施蒂希的行为表面上看来富有“诗意”,实则只是对生活的暂时逃避。
他只是个钻法律空子,占小便宜的自欺欺人的庸俗的小市民。
(每答出一点给3分。
言之成理即可。
)7.B (A材料二并没有谈到传统文化保护。
C“网络直播优于传统表演形式”的说法过于绝对。
D田青委员反对的是为迎合观众“将所有的戏剧改成流行音乐”。
2017湖北武汉答案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B(“弱点也很突出”“存在着明显缺陷”有误)2.A(“提供了难得契机”“使得……接轨”有误)3.D(“不可能真正实现批评的功能”不妥)4.AD(B“决定因素”有误;C“最终发展到……比较中西绘画技艺的差异”不妥,原文“上升到研究中西文化哲学的差异”;E“很难把握”“填补了这些空白”不妥)(每答对一项给2分)5.C(“‘散步美学’也注意吸纳……研究成果”没有依据)6. ①不做严格的逻辑分析,而是从总体上把握艺术意象。
(1分)②不是从抽象的理论出发,而是从大量具体的、感性的文学艺术品出发体验艺术之美。
(2分)③以生命美学为内蕴,不注重以逻辑为基点来建构美学体系。
(2分)11.C(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12.C(“留下书信希望他们一心向善”有误,文中“皆与从良书”指完颜承晖解除家中婢仆的奴隶名籍,让他们成为自由平民)13.(1)依照规则,两次担任(新的)职务后,应该再次进入院务监担任监差,现在却越级授予(他)随朝八品官的职务。
(译出大意给3分;“除”“超授”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等到战事停止,盗贼中的首领逐渐接受招安投降,(但)还有(一些盗贼)常常隐藏在泰山的岩洞之中。
(译出大意给3分;“渠魁”“稍”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完颜承晖字维明,喜好学习,饱览贯通经史。
章宗继位后,完颜承晖担任近侍局使。
孝懿皇后的妹夫吾也蓝,在金世宗时因为犯罪被驱逐离开朝廷,二更时分,章宗诏令打开皇宫大门召见吾也蓝。
完颜承晖没有听从诏令,第二天上奏说:“吾也蓝在先帝时犯罪,您不能召见他。
”章宗说:“好。
”惠民司都监余里痕都升任织染署直长,完颜承晖上奏反对说:“余里痕都因为父祖的功劳而担任官职,本人并没有其他才能,不久前担任大阳渡稽察,刚刚八个月又被提拔为惠民司都监,已经是过于优待了。
依照规则,两次担任(新的)职务后,应该再次进入院务监担任监差,现在却越级授予随朝八品官的职务。
武汉市2017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武汉市2017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武汉市2017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据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地点。
2.选择题的作答: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底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地区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署名笔挺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地区内。
答在试卷、底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地区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 9分,每题3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题。
乐府诗在入唐从前已存在两个传统,一是上承“诗教”风刺一面的汉魏传统,二是以艳歌艳词为主的六朝传统。
初唐乐府沿袭齐梁绮靡的门路,内容不出白氏所责备的“赞君美”或“悦君意”。
“初唐四杰”的乐府虽表现闻一多先生所谓“由宫廷走到街市”“由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的偏向,但现实的针对性不强。
盛唐以边塞为题材的乐府诗,更多地颂扬盛唐的武功气象。
中唐此后,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和刘禹锡集中创作乐府,试图在埋念的层次上直接继承《诗经》的“风刺”传统,甚至否认汉乐府的价值,但选择以“乐府”而非其余诗体干涉政治,仍是反应出他们对于汉乐府观风知俗观点的继承。
不但这样,中唐乐府诗人汲取了六朝的部分传统,显现出对于地方风土民俗的书写兴趣。
中唐大量出现表现地方风土或民俗的乐府,与中唐观风观点的转变关系亲密。
初唐、盛唐之观民俗以政治治理为中心;另一方面,更是要经过礼乐教化来“移风易俗”。
但安史之乱后,中唐人不再视地方民俗为负面的无条件改造对象。
高郢《礼部试策五道》指出“然为政之道,当因人所利而利之,故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欧阳詹《鲁山令李胄三月三日宴僚吏序》说得更为清楚:“一方不一样教化,恐他邑之欢喜此辰,不得似公之邑也。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语文5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武昌区2017届高三5月调研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剧,中西经济、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由此引发的东西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建成了东西文化在兼容与互相借鉴的过程中的碰撞也日趋激烈。
人们在满足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时,思想观念的升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人们不可能再满足于过去的传统侄桔与束缚,人们寻求的是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生活方式。
突破传统、追求自我成为当今人们的精神目标与追求。
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们的审美情趣与审美取向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地转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生活上的富足与安定,这时期的人们寻求的是更深层次的东西——精神文化、精神价值上的追求以及对自我精神生活的全新把握。
文化成为这种要求的源动力,精神上的富足在这一时期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起来,而与文化相对应的艺术也在整合、兼容、吸收、冲撞中寻找着自我发展的方向、探索着新时期寻求发展与自我展现、自身发展的契机,当代中国水墨艺术自然而然地也在经历着这样的历史演变。
一百多年前,从一批为追求理想、寻求艺术突破与创新的艺术探索者踏出国门,去西方寻求艺术真谛的时候起,中国的艺术家对西方艺术的借鉴与吸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徐悲鸿、李可染、林凤眠等一大批老一辈艺术家的探索之路,同样也在被当今的艺术家们继承与延续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2017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武汉市2017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乐府诗在入唐以前已存在两个传统,一是上承诗教风刺一面的汉魏传统,二是以艳歌艳词为主的六朝传统。
初唐乐府沿袭齐梁绮靡的路子,内容不出白氏所批评的赞君美或悦君意。
初唐四杰的乐府虽体现闻一多先生所谓由宫廷走到市井由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的倾向,但现实的针对性不强。
盛唐以边塞为题材的乐府诗,更多地歌颂盛唐的武功气象。
中唐以后,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和刘禹锡集中创作乐府,试图在埋念的层次上直接继承《诗经》的风刺传统,甚至否定汉乐府的价值,但选择以乐府而非其他诗体干预政治,还是反映出他们对于汉乐府观风知俗观念的继承。
不仅如此,中唐乐府诗人吸收了六朝的部分传统,展现出对于地方风土风俗的书写兴趣。
中唐大量出现表现地方风土或风俗的乐府,与中唐观风观念的变关系密切。
初唐、盛唐之观风俗以政治治理为中心;另一方面,更是要通过礼乐教化来移风易俗。
但安史之乱后,中唐人不再视地方风俗为负面的无条件改造对象。
高郢《礼部试策五道》指出然为政之道,当因人所利而利之,故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欧阳詹《鲁山令李胄三月三日宴僚吏序》说得更加清楚:一方不同教化,恐他邑之欢乐此辰,不得似公之邑也。
同时,采风或采诗的理想被中唐诗人不断提出。
但其采诗与汉人有异,所采并不是真正民间,而是从士大夫的创作中收集而得,与其说是采诗,不如说是献诗。
自居易和刘禹锡是中唐乐府大家,白氏真正主张的是采诗以补察时政,新乐府如《上阳白发人》《卖炭翁》《道州民》都已涉及唐世风俗的叙写。
刘禹锡《淮阴行》以裨乐府其实就是一种采诗的思硌,他在《采菱行》《插田歌》中明确表示要赋之以俟采诗者。
这就进一步把与六朝乐府有亲缘关系的中唐乐府赋予汉乐府的政治意义,并在题材上进行了扩充。
这种采诗的思路为中唐文人所共有:随着中唐文人纷纷到地方就职,送行者常期待被送者因为在地方施政得当而能让当地民众作歌谣以颂之,这预设的正是采诗的可能。
此外,有些作品本身就是在表达某州县长官的政教得失,背后还是体现采诗的观念。
这一类型的创作未见于初、盛唐,却为中唐文人所发掘,这都说明汉代观风或采风的传统在中唐复兴。
各类文体中,乐府的起源本与采诗或采风的理想直接相关,当采风的传统被再次强调,观风俗得失不再依附于察吏人善恶或王朝礼乐的落实,而是更直接地与百姓生活的具体情况相关,这就让与观风俗最直接相关的乐府产生创作上的变。
中唐之所以出现大批书写风俗的乐府,背后正涉及唐人在观念上的变。
(摘编自吕家慧《论中唐乐府中风俗题材的兴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初唐乐府华丽浮艳,以歌颂、美化君王的德政为主,其中虽也有涉及市井生活之作,但现实针对性不强。
B.中唐乐府否定汉乐府价值,直接继承先秦诗歌的风刺传统,但又对汉乐府观风知俗的传统有所保留。
C.盛唐一些边塞题材的乐府,多反映了盛唐的武功气象;而中唐则以乐府来干预政治,并表现出对地方风土风俗的书写兴趣。
D.乐府采诗的传统主要来源于汉乐府,但中唐的采诗与汉乐府有别,大多是从士大夫的创作中收集而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与初唐、盛唐的观风观念不同,中唐人承认不同地域风土风俗的差异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
B.中唐一些士大夫乐于献诗,所写乐府大多通过描绘地方风俗来反映社会现实,以达到补察时政的政治目的。
C.中唐乐府大家白居易和刘禹锡在采诗的创作实践中,不仅赋予了中唐乐府的政治内涵,而且还扩展了乐府诗的题材领域。
D.观风传统在中唐的复兴,使得反映地方官员施政得失的乐府诗成为衡量官员政绩高低的标准,因而为文人所重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唐乐府是在六朝乐府传统与汉魏乐府传统的共同影响下,并适应新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环境而逐步形成的产物。
B.中唐乐府继承六朝乐府反映民情风俗的传统,但更强调诗歌的政治性与实用性,文学性已非首要追求。
C.促使中唐乐府产生质变的直接原因是中唐人在观风观念上的变,而安史之乱正是产生这一变化的重要节点。
D.中唐乐府中有大量的书写风俗的作品,这不仅是社会生活变化的结果,也与士大夫们不再从负面的角度看待地方风俗有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奔走的大树刘江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
这驿站来过伟岸的松树,来过繁花似锦的野海棠,还来过秋叶如金蝶翻飞的银杏,但长则一年短则几个月就都走了。
不知他们从哪里来,也不知奔向何处去。
我对树的记忆就是从奔走开始的,但那时候奔走的不是树,是我。
小时候最怕一个人走路,但偏偏有些路却非你一个人走不行,从那时候起,我对树就有了一种无由的依赖和信任。
每每提心吊胆地在那山与山、村与村之间奔跑时,只要远远地望见一棵大树,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似乎那在风中哗哗摇曳的树们真在呼喊:来,到我身边来。
所以当我奔向那一棵棵大树时,好像那树也迎着我奔来。
也只有跑到那树下,我才敢歇一口气,擦一把头上的热汗。
那时候的树是不走的。
等过上三年五载,我也长高了,胆大了,再走小时候走过的路时,发现那些树还在,就有一种老朋友重逢的感觉。
我们村最大的一棵槐树得十个孩子才能合抱,树冠能占三亩地。
站在远处找我们村,那树就是标志。
由于它长在一片坟茔里,所以就连那树下的灌木丛也没人敢动,密密扎扎连成一片,成了鹰鹞狐兔出没的地方。
其实我们的村子基本处在槐树的包围之中,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村,迎接你的都是一棵大槐树。
迎娶新媳妇进村时几班子吹手摆擂台在槐树下,送过世的老人搭路祭也是在槐树下;远行的人儿告别在槐树下,回家的游子团聚也是在槐树下。
所以老人们在讲述村里发生的大事时都离不开那些老槐树。
经年累月,村里的老人一辈辈走了,但那槐树还在,它们见证着村子的历史,承载着村子的信息,护佑着一村的男女老幼。
秋夜里,躺在谷场上,你能听见风经过每一棵大树的脚步,能听见树与树的对话。
不只是村口,田间地头也是很有一些树的,或挺拔的白杨,或解馋的山杏,或苍劲的椿树,那树是田野的风韵。
劳累时,擦一把汗,望一眼树,心头就会生出一种慰藉和希望。
而在外人眼里,那以树为背景的劳作和歇息似乎都平添了几许田园的诗情画意。
万万想不到,有一天攀上走过了千百遍的山峁抬头望去时,路边的槐树不见了。
站在那槐树离去的地方再向村口望去时,村口的大树也都不知奔向了何方。
没有了大树遮蔽的村庄,就像失去了灵魂的人,散摊在那里,明晃晃地暴露在天地之间,任风吹雨打无遮无拦。
沟畔上挂满了废弃的白色地膜,风起时像有一种悲切的呐喊,简直惨不忍暗。
据说理由是分田到户了,一分地要有一分地的收入,树影响庄稼的生长。
一家举斧,家家效仿,能伐的伐,能挖的挖,似乎一切只有变了现装进自己的腰包里才可靠。
冤屈的树,带着村庄的信息和留恋远走他乡。
一日出门,楼下停着一辆车,车上载着一棵大树,开车的是老家的一位相识。
他说,那棵树卖了四万。
我的心口一震,但又从另一方面幻想,若是各地进城的大树都能站成一道风景,对那些同一块土地的务工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想那劳苦之余他们若能指认自己家乡的树木,在它下面歇歇脚、说说话,就是抹抹委屈的眼泪,也可以聊解乡愁。
可惜的是人们尽管给那棵我们家乡的树叉是搭棚又是输液,很是享受了一番城市的待遇,但它只捱过了一个夏季,在一个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以何种方式奔向了何方。
人,找不到回家的路,树能够给你指引;但真到了路边连一棵树都没有的那一天,不知道人还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家?(有改动)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开头,意在引出对大树的描写,说明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B.文章写我在成长过程中对树的依赖和信任,并详细叙述人与树之间密不可分的,以此来暗示作品的主题。
C.第段中的另一方面的幻想,是指那些大树被卖到城里后,能够慰藉进城务工者的乡愁,从而肯定大树进城的意义和价值。
D.文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成功刻画了那些从乡村奔走到城市里的大树形象,警示人们一旦失去树木,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5.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5分)6.文章以奔走的大树为题,有什么深刻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冯其庸的大国学1924年,冯其庸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常说,自己是稻香世家。
后来,他家的客厅里高挂着刘海粟先生题写的匾额——瓜饭楼,那是冯先生的书斋名,为的是不忘早年以瓜当饭的艰难岁月。
因为家贫,加上时局动荡,读书变得艰难,也变得奢侈。
1937年,日寇占领无锡,学校关闭,冯其庸失学了。
后来他又曾几度失学。
就是上学期间,也是半农半读,无法专力读书。
兵荒马乱中,最初唯一可读的书是一部因学校关闭没来得及还的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
后来,他千方百计地借书看,书给冯其庸打开了另外一扇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他眼前逐渐打开。
他读《论语》、《孟子》、《史记精华录》、《三藏法师传》、《古文观止》、《聊斋志异》等,都是在小学之后、初中之前。
此时的中国正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冯其庸经济上虽然贫困,但在无锡这个小小的角落里,得益于地方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他的国学基础逐渐牢固。
1946年初,冯其庸进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开始接受系统、专业的国学教育。
在当时西风劲吹的大环境下,无锡国专在中国传统学术的教育上,几乎是一枝独秀。
无锡国专的国学教育,最强调经典教育,通识课与经典课并重。
比如《国学概论》、《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等都是通识课,而《论语》、《孟子》、《史记》、《楚辞》等都是选修课,此外还有各类专题学术讲座。
在无锡国专,冯其庸亲承朱东润、龙榆生、钱仲联等名师的教诲,领略了大师们学术的深厚与精良,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学术研究的意义和无穷乐趣。
后来,冯其庸在总结无锡国专对自己的影响时,深情地写道:生我者父母,长我者母校也。
1954年,冯其庸从无锡女中调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
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所有成绩,都从这里起步;所有的磨难,都在这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