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八单元 不确定性教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不确定性》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不确定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不确定性》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中的第一课时内容。
在现实世界中,随机现象是广泛存在的,而可能性的学习是学生对随机现象的第一次正式接触。
本课时通过“掷硬币”“摸球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初步认识随机现象。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理解不确定性,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可能性的大小奠定基础。
教材内容具有以下特点:1.情境性强: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活动性突出: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不确定性。
3.注重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建立起对不确定性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掷硬币”“摸球游戏”等具体情境,初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参与游戏、观察、分析等活动,经历猜测、实验、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随机现象背后蕴含的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初步感受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二)教学难点1.对随机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2.能根据给定的情境,准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四、教学准备1.硬币若干、盒子、不同颜色的球若干。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不确定性。
2.活动探究法: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掷硬币”“摸球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体验、感悟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不确定性》(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I.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2)能够认识既有确定性的现象,又有不确定性的现象;(3)能够了解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认识问题的方法。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II.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
III. 教学难点:能够分析并归纳不确定性表现的形式。
IV. 教学准备:PPT、用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案例,小黑板、课件、教材等。
V.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趣味的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不确定性。
比如:天气预报、抛硬币等等。
2. 学习新课(20分钟)讲解什么是“不确定性”及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
3. 案例分析(20分钟)选择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已学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
4. 拓展探究(10分钟)教师可以在本节课程最后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的探究和思考。
比如: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记录不确定性现象,以便下一次上课时可以分享出来。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写一篇日记,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VI. 教学反思:本堂课安排的案例分析部分,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帮助学生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整堂课上注重与学生互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学习效果良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第一课时《不确定性》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第一课时<不确定性>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概念,能区分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现象。
(2) 学会使用简单的概率语言,如“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3)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对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推理和判断。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自信心。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概念2. 事件的可能性及其描述3. 概率的初步认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概念,学会使用概率语言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教学难点:对事件可能性的推理和判断,概率的初步认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骰子、硬币、扑克牌等。
2. 教学课件:PPT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 利用骰子、硬币等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概念。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区别。
2. 探究新知(1) 利用骰子、硬币等实物,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结果。
(2) 引导学生运用概率语言描述实验结果,如“一定”、“可能”、“不可能”等。
(3) 讲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含义。
3. 实践应用(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对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推理和判断。
4. 总结反馈(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概念,以及事件的可能性的描述。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不确定性(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不确定性(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并能够应用不确定性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不确定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和数学问题中,有些事情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2. 概率的初步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概率是描述不确定性的一种方式。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不确定性。
例如,抛硬币游戏,让学生猜测正面或反面朝上,然后进行实验验证。
2. 探索: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更多的实验,如掷骰子、抽签等,收集数据,观察结果。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让学生理解,虽然我们无法预测每一次的具体结果,但我们可以通过概率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 应用: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天气预报、彩票中奖等,应用不确定性知识进行分析和预测。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不确定性的概念和概率的意义,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应用不确定性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思考、提问和合作。
2. 问题解决: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是否能运用不确定性知识进行分析和预测。
3. 总结分享:检查学生对不确定性的理解和概率的意义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在总结分享中准确表达。
教学资源1. 教具:硬币、骰子、抽签盒等。
2. 教材: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3. 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建议1. 注重实践: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确定性,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鼓励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联系生活:将不确定性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不确定性|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不确定性|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不确定性”,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实际生活中的测量与判断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循测量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目标1.知道测量的基本单位和基本方法,理解测量结果存在不确定性的原因;2.能够合理运用不同单位进行测量,并能够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修约;3.对身边常见的测量问题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决。
三、教学重难点本次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测量存在不确定性,并能够运用合适的测量单位进行测量。
难点在于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解决测量问题时运用到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白板、黑板、粉笔、教学课件;2.学生需要准备好课本、作业本、笔、尺子等必要的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假设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测量具有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讲授(35分钟)•阐述测量的基本单位和基本方法,并解释不确定性的原因;•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修约;•分享一些测量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测量的运用。
3. 练习(30分钟)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适当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建议教师在讲授的同时,适时地进行课堂练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作业(5分钟)•让学生课后自主完成课本练习和作业,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验。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测量存在不确定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学生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修约。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增加更多的练习、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该知识点,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成效。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不确定性》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不确定性》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到有些事情是确定的,有些事情是不确定的。
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不确定现象。
教学难点:“可能性”知识中一些“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好吗?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了,还特意托我带来一样宝贝和大家分享,想知道它是什么吗?师:请看,宝贝就躲在我的手中呢。
这是什么呢?(教师出示一枚硬币)师:你能区分哪面是硬币的正面,哪面是硬币的反面吗?生:有1元字样的那面是正面,有花朵图案的一面是反面。
师:请看,我把硬币往空中一抛,你们猜硬币落地后,哪面朝上?生1正面。
生2:反面。
生3:可能正面,也可能反面。
二、读懂图表,获取信息师:到底哪面朝上,我们来验证一下。
出示抛硬币游戏规则:1.两人一组,甲同学先猜测哪面朝上,乙同学来抛。
2.甲把看到的结果填到表格里。
然后甲乙交换抛硬币。
3.一人只能抛5次!注意,不要让硬币掉到地上去。
汇报交流:把你们抛硬币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我猜的和抛的一样,我猜的和自己抛的不一样,我猜正面,他却出现的是反面。
师:你们每次都能猜对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因为硬币有两个面,落下后,正面、反面都有可能朝上。
(给予肯定)师:正是因为硬币有正反两个面,所以当硬币落下去之后,会有两种情况,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这都是不能确定的,我们这节课就一起研究这样的问题一一可能性(板书)。
《不确定性》(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不确定性教学目标1.了解不确定性的含义;2.通过实例了解不确定性的表现;3.掌握使用“大约”、“可能”等词语描述不确定性的方法;4.根据所学习的知识,理解并分析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教学内容一、知识点的引入走进教室,学生和老师正要开始上课。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个问题的具体数据因地区、时间、气候等因素而异,这里可能会有一些变化。
)这个问题一出来,不经意间,一个“不确定”的标签就在大家的心里悬了起来。
二、知识点的展开1.什么是不确定性这里,我们需要对“不确定性”这个概念进行了解和理解。
在学生对这个问题有较为明确的理解和建立的基础上,老师应以询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这个问题的本质:不能够确定的不确定性因素。
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展开讨论:•今天的鸟类分析结果是否完整?•今天气温变化是否有不确定因素?•如果我们问某位老人,今天的温度是多少度,他会与我们的测量结果不一致吗?2.不确定性的表现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实际例子观察不确定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帮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这个概念。
例如:•更改上课时间,他们是否能准确地知道新的上课时间?•听到新闻中说某件事情有可能发生,他们的意识是否清晰?3.描述不确定性的方式通过前面的引导和实例,相信孩子们已经知道不确定性的含义和表现,接下来,我们要学习一些表述不确定性的方法。
比如:大约、可能、也许、大概等。
例如:•今天大约有多少个俄罗斯同学在学校?•明天可能会有雨,记得带伞!三、知识点的巩固针对所学知识,老师可以通过一些课堂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应用所学。
例如:1.让学生自行思考一组不确定性的例子,并使用合适的方式去表述。
2.通过书本、报纸或网页等介质,选择一些信息性较强的文本,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挑选合适的表述方式,并进行简短的报告。
教学方法1.集体讨论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互相交流,促进学生群体性的思考和主动性思维;2.观察实验通过对事实、事件的观察和解析,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不确定性的含义和表现;3.引导讨论通过在实际生活中的示范,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词汇去表述不确定性因素。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性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落地的情形
1
2
3
4
5
(3)、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
3、摸球感知,进一步了解可能性
(1)、出示盒子:出示问题:(要求:先读题,明白得题意,独立填写)分组实验加以验证、结论。
(2)、讨论:(课本76页)师:一次摸出两个球,可能显现哪些结果?先让学生看清晰箱子里放的球的颜色和个数。
①填表②小组实验③结论。
三、巩固练习:
P76试一试。
抛出一枚图钉,可能显现什么结果?列举出来并验证。
四、评判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成?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小孩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形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小孩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专门快。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1《不确定性》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1《不确定性》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不确定性》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不确定性的存在,并能够运用简单的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些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概率方面的知识还比较薄弱,对不确定性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引导。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能够通过实例感受不确定性的存在。
2.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能够通过实例感受不确定性的存在。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不确定性的存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不确定性。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实例,以便于让学生感受不确定性的存在。
3.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学具,如骰子、卡片等,以便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不确定性。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入课题,如:“猜猜看,我手中有一个红球和一个蓝球,你想知道哪个球的可能性大一些吗?”让学生初步感受不确定性的存在。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实例,如抛硬币、掷骰子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活动中不确定性的表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1《不确定性》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1《不确定性》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不确定性》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图形和语言描述不确定事件的结果,感受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区别。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不确定性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进一步感受和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用图形和语言描述不确定事件的结果感到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图形和语言描述不确定事件的结果。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探究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区别,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图形和语言描述不确定事件的结果。
2.难点:用图形和语言描述不确定事件的结果。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不确定性概念。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探究。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
4.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
2.准备不确定性事件的图形和描述。
3.准备教学PPT或黑板。
4.准备小组讨论的道具或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不确定性概念,如抛硬币、抽奖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初步理解不确定性的含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系列不确定性事件的图片和描述,如抛硬币的结果、抽奖的结果等。
学生观察和思考,并用图形和语言描述这些不确定性事件的结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每组选择一个不确定性事件,用图形和语言描述其结果。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1《不确定性》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1《不确定性》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不确定性》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通过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不确定性的存在,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示不确定性,并能够运用不确定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化和数学化的表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感受不确定性的存在,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式表示不确定性,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示不确定性。
2.培养学生运用不确定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示不确定性。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不确定性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不确定性的存在。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不确定性的规律,并用数学的方式表示。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不确定性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
2.准备课件和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现象,如掷骰子、抽奖等,引导学生关注不确定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不确定性现象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现象中的不确定性。
如:天气预报、抽奖、骰子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适当的方式表示这些不确定性现象。
如:用百分比、概率等方式表示。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不确定性现象,并尝试用数学的方式表示。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不确定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计算抽奖的中奖概率、预测比赛结果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不确定性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性(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理解不确定性与概率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不确定性的概念2. 概率的基本原理3. 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确定性的概念,概率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难点: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确定性的概念和概率的基本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彩票中奖等,引导学生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
2. 讲解不确定性的概念不确定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无法准确预测事件结果的现象。
不确定性与概率密切相关,概率是描述不确定性的一种数学工具。
3. 讲解概率的基本原理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概率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0表示不可能发生,1表示必然发生。
概率的计算公式为:概率 = 某个事件发生的次数 / 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总次数。
4. 分析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法,讲解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掷骰子、抽签、彩票中奖等。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设计一个游戏,计算游戏中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不确定性与概率的关系,以及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不确定性和概率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发言积极、观点明确等。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 第1节不确定性∣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1节不确定性∣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在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时,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
2.学生掌握不确定性的相关概念,并能够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未知事物进行推断和判断。
3.学生能够探究和发现生活、学习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运用数学知识对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重难点1.不确定性的概念和相关概念的掌握。
2.如何根据已有信息进行推断和判断。
3.探究现象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
教学步骤活动一:引入问题1.引入问题:请举手的同学说出他们昨天晚上的睡眠时间。
2.让学生发现,每个人睡眠时间不一定相同,有些同学可能会睡得晚,有些同学可能会早睡早起,也有些同学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学们的睡眠时间不一定相同?这是因为什么?活动二:探讨不确定性的概念1.引入概念:不确定性是指事物或现象可能存在的多种结果或细节,预测或判断时存在一定的难度或错误的可能性。
2.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并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天气预报、考试成绩、体育比赛等。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存在不确定性?这是因为什么?活动三:掌握不确定性的相关概念1.引入概念:预测、推断、判断、可能性、可能性大小等。
2.让学生理解这些相关概念,并在实际生活中寻找例子,如天气预报中的“可能会下雨”、“有可能会晴天”等。
3.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相关概念是如何帮助我们对存在不确定性的事物进行推断和判断的?活动四: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现象中的不确定性1.引入问题:请举手的同学说出他们最近的数学考试成绩。
2.让学生发现,每个人的成绩不一定相同,有些同学可能会考得好,有些同学可能会考得差。
3.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因为什么?是否存在不确定性?如何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活动五:巩固和练习1.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记录一天中的活动,并进行准确和不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并通过文字、图表等形式呈现。
2.下节课进行分享和讨论,让学生探讨各自的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1《不确定性》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1《不确定性》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不确定性》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通过实例感受不确定性的存在,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确定性事件,并能结合实际情境,运用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例题和练习题目具有代表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不确定性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数学层面上,学生对不确定性的定义、描述和运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不确定性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确定性事件。
2.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学会描述不确定性事件。
2.难点:运用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不确定性的存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实例、问题和练习的教学PPT。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不确定性事件,如抽奖、抛硬币等。
3.学习单:设计学习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事件,如抽奖、抛硬币等,引导学生关注不确定性现象。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不确定性事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不确定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不确定性事件的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1《不确定性》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1《不确定性》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不确定性》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游戏,让学生感受不确定性的存在,学会用概率来描述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不确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和概率思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发现。
但学生在理解不确定性概念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生动有趣的实例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不确定性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知道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
2.学会用概率来描述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和概率思想。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合作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知道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
2.教学难点:学会用概率来描述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
2.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概率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生动实例和游戏的教学PPT,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2.实验材料:准备适量的实验材料,如卡片、骰子等,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学习卡片:制作含有不同概率问题的学习卡片,方便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4.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重要内容和展示解题过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不确定性-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不确定性-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
2.能够辨别概率大小。
3.能够理解大概率与小概率的含义。
教学重点:1.不确定性的概念。
2.大概率与小概率的含义。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理解“概率”这一概念。
教学过程:1.导入(五分钟)介绍今天的教学主题:不确定性。
并以“我们今天的游戏可能会被雨水打乱,可能会变得很不确定,这就是不确定性”为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
2.讲授(十五分钟)接着讲解概率的概念,“在求出一个事件所有可能结果的基础上,能说明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
举例说明, 留意学生的哪些反应表明他们对概率的含义理解不够, 考虑进行适当的辅导,保证学生真正领会此概念。
3.实践(二十分钟)进行实践,通过概率掷骰子的游戏进行实证。
捉住机会,对于游戏过程和结果的出现方式进行适当的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按照游戏规则进行实验,理解不确定性。
4.复习(五分钟)对于概率与不确定性的概念进行简单复习,询问学生是否已经明确掌握。
如果学生存在难点或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确保他们对该概念的深刻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于课程中。
5.作业(十分钟)布置《大概率和小概率的学习笔记》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大概率”和“小概率”的概念, 并通过相对应的实际案例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总结:本课程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不确定性的概念的理解和理论的掌握。
学生在课堂中通过玩具实验来加深对概率和不确定性的理解, 并最终明确了自己对该概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8.1《不确定性》(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8.1《不确定性》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 培养学生运用不确定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不确定性的概念2. 不确定性的判断方法3. 不确定性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确定性的概念,不确定性的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不确定性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确定性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不确定性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彩票中奖等,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事件中,有些是可以预知的,有些则是无法预知的。
从而引出不确定性的概念。
2. 讲解不确定性的概念不确定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无法准确预测事件结果的现象。
例如,抛硬币、掷骰子等。
3. 讲解不确定性的判断方法判断一个事件是否具有不确定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如果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于0且小于1,则认为该事件具有不确定性。
(2)事件发生的条件:如果事件发生的条件无法完全掌握,则认为该事件具有不确定性。
(3)事件发生的规律:如果事件发生的规律无法准确描述,则认为该事件具有不确定性。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不确定性的应用。
例如,讲解概率论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运用不确定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不确定性的知识。
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抛硬币时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否为1/2。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不确定性的概念、判断方法和应用。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不确定性的概念、判断方法和应用,让学生了解不确定性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1《不确定性》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1《不确定性》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不确定性》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章的第一节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通过实例感受随机现象,并能够运用简单的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不确定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对于不确定性这一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刚开始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概率的知识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感受和理解概率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例,初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体会随机现象的特点。
2.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初步认识随机现象。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概率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一些实际的概率问题,让学生解决。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初步感受不确定性的概念。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对不确定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实际的概率问题,如抛硬币两次,出现正面的概率是多少?通过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概率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确定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事件是确定的,体会随机思想。
2.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一些事物的可能性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做判断。
3.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
教学工具:硬币、不同颜色的兵乓球、装球的盒子、填写硬币正反面的统计表格、PPT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老师今天从家来学校,猜一猜老师是用什么方式过来的呢?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砸金蛋
1.学生猜,老师砸金蛋验证。
2.师小结,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不确定性》。
(首先我设计了“砸金蛋”的这一游戏,不仅让同学们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也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从而自然的引出了课题《不确定性》。
)
活动二、掷硬币验证不确定性
1.出示游戏规则。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在掷硬币时,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哪面朝上具有不确定性。
5.结合教材95页第二例说一说生活中事件的不确定性。
教师小结:日常生活中,许多事件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
对于不确定的事情,我们用一个词语“可能”来描述它。
(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在这里,我设计了掷硬币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引导学生总结在游戏中发现的规律,那就是在猜测过程中,可能猜对也可能猜错,而硬币有可能正面朝上,也有可能反面朝上,结果是不确定的。
让学生亲身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之后,课件出示数学书第95页的例2。
我让学生
独立思考1分钟,再让他们小组交流说想法。
在汇报的时候,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说理由、说根据。
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这样设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平台,还让小组交流落于实处。
也让学生通过这些生活实例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
活动三、摸球游戏
1.出示游戏规则。
2.老师和同学一起玩游戏。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对于确定的事情,我们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它。
5.练习:课本96页第3题
6.教师小结: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具有确定性;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
确定事件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不确定事件用“可能”来描述。
(这个层次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理解“一定”、“不可能”,并会用“一定”、“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因此,我设计了师生摸球比赛这个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发现总是老师获胜,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老师总是摸到白球?由于疑问而引发思考,并做出猜测和推理。
在此基础上,再打开箱子让学生观察,从而验证自己的推想。
这样,学生就经历了“游戏──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但,单有认知是不够的,在学生对可能、一定、不可能有了初步感知后,我立即让学生完成课本96页第2题。
让学生对可能、一定、不可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有两点:1、通过师生活动演示让学生明确游戏规则,使学生有目的、有秩序地操作,在有效的操作基础上通过分析、判断形成了良好的数学表达。
2、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可能性事件是本课的难点,教学中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说、让学生模仿说、到独立用可能性的词语列举生活事例,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这样也很好的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
活动四、放球游戏
1.出示游戏规则。
2.学生动手操作。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可能性有大有小。
(这个环节我设计的三个有针对性的练习
1、小组合作,按要求放球。
任意放球,一定会摸到白球。
任意放球,不可能摸到白球。
放6个球,可能摸到白球。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锻炼学生的逆向思考能力及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并且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并汇报拓展延伸到可能性的大小,对本节知识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
2、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填空。
这道题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3、在这环节里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这道题的设计在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里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
三、评价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在最后,我让学生谈收获,并进行自我评价,这样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就起到一个反思和总结的作用。
)
四、巩固练习:
1.学生练习。
2.教师小结:数学问题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同学们一样开动脑筋,解决生活中问题,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精彩!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