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5加密原理
md5 加密原理
md5 加密原理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见的哈希函数,用于将输入数据转换成固定长度的哈希值。
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填充(Padding):MD5将输入数据按照512位(64字节)的块进行处理。
如果输入数据的长度不是512位的倍数,就需要通过填充来达到这个长度。
填充规则是在数据末尾添加1个"1",然后再添加若干个"0",直到数据的总长度满足要求。
2. 初始化MD缓冲区:MD5使用4个32位的寄存器(A、B、C、D)来保存中间结果。
这些寄存器的初始值是预设的固定常数。
3. 分组处理:将填充后的数据按照512位的块进行分组。
每组数据又分为16个32位的子块,用于接下来的循环运算。
4. 循环压缩:循环运算是MD5算法的核心部分,主要包含4轮。
每轮中又有16个操作步骤。
在每轮的操作步骤中,通过逻辑、位移、加法等运算来对MD缓冲区的值进行更新。
5. 输出结果:经过循环压缩之后,MD缓冲区中的值就是最终的哈希值。
可以将这个值从寄存器中读取出来,并将其转换成16进制的字符串形式。
总的来说,MD5加密的原理是通过将输入数据进行填充和循环压缩处理,最终得到一个128位的哈希值。
因为MD5是一种单向函数,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将待加密的数据与已知的MD5哈希值进行比对,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MD5的漏洞问题,它已不再推荐作为加密算法使用,因为其易于受到碰撞(collision)和破解的攻击。
MD5加密算法的原理及应用
MD5加密算法的原理及应用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用的哈希算法,用于将任意长度的数据加密成固定长度的(通常为128位)哈希值。
它由美国密码学家罗纳德·李维斯特(Ronald Rivest)于1992年提出,被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数据完整性检查和密码保护等领域。
通过对MD5算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MD5算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一、原理:MD5算法的核心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填充数据:首先,需要对原数据进行填充以满足一定的要求。
填充的规则是:向原数据的尾部添加一个1和若干个0,直到满足总长度模512(即以512位为一个分组)的余数为4482.添加长度:在填充数据后,需要将原数据的长度以64位的二进制形式添加到填充后的数据尾部,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分组长度为512位。
3.初始化变量:MD5算法使用四个32位的寄存器A、B、C、D作为变量,用于迭代运算。
4.循环计算:将填充和添加长度后的数据进行分组,并进行循环的运算。
MD5算法根据数据的每个分组进行64次迭代计算,并且每次迭代都会更新四个变量的值。
5.输出结果:经过循环计算后,最后输出的四个变量值即为加密后的128位哈希值。
二、应用:MD5算法在网络安全和密码保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完整性验证:MD5算法可以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防篡改性。
发送方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MD5加密后,将哈希值同数据一起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也对数据进行MD5加密,并将得到的哈希值与发送方发送的哈希值进行对比,如果一致,则说明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受到篡改。
2.密码保护:MD5算法可以用于密码的存储与验证,通常将用户密码加密后存储在数据库中。
当用户登录时,系统会将用户输入的密码进行加密后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密码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认为用户输入的密码正确。
3.数字证书验证:MD5算法可用于数字证书的验证和签名过程中。
MD5加密概述原理以及实现
MD5加密概述原理以及实现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用的哈希函数,用于将任意长度的数据转换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
在网络传输和数据存储中,MD5广泛用于校验数据完整性,验证密码以及防止篡改等场景。
1.哈希值固定长度:无论输入数据的长度是多少,MD5算法生成的哈希值都是128位(16字节)的二进制数字。
2.唯一性:在理论上,MD5生成的哈希值应该是唯一的。
也就是说,不同的输入数据生成的哈希值不会相同。
3.不可逆性:MD5是一种单向函数,即无法通过从哈希值反向推导出原始数据。
只能通过对比不同数据的哈希值来判断其是否相同。
MD5算法的实现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填充数据:将输入数据按字节切分成512位的数据段,并在数据段末尾填充一定数量的0,使其长度能被512整除。
2.初始化缓冲区:定义四个32位的缓冲区(A、B、C、D),作为算法计算的中间结果。
3.处理数据段:对每个数据段进行相同的处理流程,包括四轮的循环压缩和变换操作。
4.输出结果:将最后一次处理后的缓冲区内容按顺序连接起来,形成128位的MD5哈希值。
具体的实现细节如下:1.填充数据:如果输入数据的长度不能被512整除,就在末尾填充一个1和若干个0,使得填充后的长度满足对512取余等于448、之后,再在末尾追加64位的原始数据长度,以二进制形式表示。
2.初始化缓冲区:将四个32位的缓冲区(A、B、C、D)初始化为固定的初始值。
3.处理数据段:将每个数据段分为16个32位的子块,对每个子块进行以下四轮的循环压缩和变换操作。
-第一轮循环:通过对字节数组进行位运算,将每个子块与缓冲区中的四个值进行一系列的逻辑运算,然后更新缓冲区的值。
-第二轮循环:将第一轮循环得到的缓冲区值重新排列并加上一个常量,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的逻辑运算。
-第三轮循环:将第二轮循环得到的缓冲区值再次进行一系列的逻辑运算。
-第四轮循环:将第三轮循环得到的缓冲区值再次进行一系列的逻辑运算。
加密方法 md5
加密方法md5MD5是一种常用的加密方法,它是由RSA Data Security公司开发的一种单向散列算法。
MD5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的128位(16字节)哈希值,通常用一个32位(32个字符)的十六进制数表示。
MD5加密的原理是将数据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步骤转化为一个固定长度的哈希值。
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无法通过哈希值逆推出原始数据。
MD5加密的应用场景很广泛,常见的应用包括密码存储、数字签名、数据完整性校验等。
由于MD5算法的强碰撞、弱碰撞等安全问题,已不再被推荐用于存储密码等安全敏感信息,被更安全的算法如SHA-256所替代。
在编程中,可以使用各种编程语言提供的MD5函数或库来进行MD5加密。
例如,在Python中可以使用hashlib库的md5函数进行加密。
示例代码如下:import hashlibdef md5_encrypt(data):md5_hash = hashlib.md5()md5_hash.update(data.encode('utf-8'))return md5_hash.hexdigest()data = "Hello World"encrypted_data = md5_encrypt(data)print(encrypted_data)以上代码将字符串"Hello World"进行MD5加密,并打印输出加密后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MD5是一种快速的算法,因此容易受到暴力破解等攻击方式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安全性,通常会将MD5加密的结果与一个随机的字符串(盐值)进行拼接,然后再次进行MD5加密,以增加破解的难度。
md5 加密原理
md5 加密原理MD5 加密原理什么是 MD5 加密•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用的哈希算法,用于将任意长度的信息压缩成一个128位的哈希值。
•MD5 加密主要用于数据的完整性校验,比如验证文件是否被篡改过,密码是否正确等等。
MD5 加密的原理1.密码转换:将输入的密码转换成二进制形式。
2.消息填充:根据 MD5 算法规定的填充方法,将密码进行填充,使其长度满足一定条件。
3.初始向量:MD5 算法中存在一个初始向量,将其与填充后的密码进行逻辑运算,得到一个中间结果。
4.分组处理:将中间结果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分组,每个分组进行一次处理。
5.小段加工:每个分组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操作,包括逻辑运算、位运算等。
6.合并结果:将每个分组得到的结果,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合并,得到最终的加密结果。
MD5 加密的特点•不可逆性:MD5 加密是单向的,即无法通过加密结果反推出原始密码。
•完整性:如果原始密码有一点改动,经过 MD5 加密后的结果将会截然不同。
•快速性:MD5 加密过程相对较快,适合在大量数据上进行加密。
MD5 加密的安全性问题•易碰撞:由于 MD5 的哈希值长度固定,存在不同的输入可能生成相同的哈希值,这被称为碰撞。
•容易被破解:由于现代计算能力的增强,MD5 加密已被证明相对较弱,容易被暴力破解。
如何增强 MD5 加密的安全性•加盐:通过在原始密码中添加一段随机字符串,增加破解的难度。
•应用更强大的算法:如 SHA-256、SHA-3 等更安全的哈希算法来替代 MD5。
总结MD5 加密是一种常用的哈希算法,用于数据完整性校验和密码存储等场景。
然而,由于其存在碰撞和易破解的问题,建议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更安全的哈希算法,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以上就是关于 MD5 加密原理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md5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
md5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
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用的哈希函数,被广泛用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数据完整性验证以及密码保护等领域。
它可以将任意长度的数据转换成固定长度的128位(16字节)数字指纹,并且不同的数据会产生不同的指纹,因此可以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MD5算法的基本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填充数据:将待处理的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填充,使得填充后的数据长度为64的整数倍,同时在末尾增加一个64位的长度描述,用于记录原始数据的长度。
2. 初始化状态:MD5算法使用4个32位寄存器(A、B、C、D)来维护状态,初始化时会将这些寄存器赋初值,其中A、B、C、D的初始值分别为0x67452301、0xEFCDAB89、0x98BADCFE和0x10325476。
3. 循环压缩:将填充后的数据按照512位(64字节)的分组进行处理,每个分组包含16个32位字。
通过循环压缩的方式,先对这些字进行一系列的位运算和加法运算,然后再将结果与寄存器中的值进行合并,最终得到新的寄存器状态。
4. 输出结果:对所有分组处理完毕后,将A、B、C、D四个寄存器中的值按照
一定顺序拼接起来,得到最终的128位数字指纹。
需要注意的是,MD5算法虽然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哈希函数,但也存在被攻击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MD5算法已经被证明存在一定的弱点,容易被暴力破解、碰撞攻击等攻击手段破解。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建议使用更加安全的哈希函数,如SHA-256等。
MD5加密算法的原理及应用
MD5加密算法的原理及应用MD5加密算法是一种常见的哈希算法,用于产生固定长度的摘要信息。
该算法由美国计算机安全专家罗纳德·李维斯特于1991年设计,并在1992年首次公开。
MD5是指“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的缩写。
MD5加密算法的原理是将任意长度的输入消息通过一系列操作转换为长度固定(128位)的输出摘要。
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即无法通过摘要信息还原出原始的输入消息。
MD5算法的核心函数包括位操作、模运算、异或运算和与非运算。
具体过程如下:1.初始填充:将输入消息分割为若干个512位的消息块,并添加填充位,使每个消息块的长度为512位。
2.初始化状态:将四个32位的寄存器A、B、C、D初始化,作为MD5算法的内部状态。
3.处理消息块:循环处理每个消息块,对每个消息块进行一系列的位运算、模运算和异或运算,修改内部状态。
4.输出:处理完所有消息块后,将最终的内部状态输出为一个128位(32位×4)的摘要。
1.文件完整性校验:MD5可以对文件进行哈希计算,生成唯一的摘要值,通过比对两个文件的MD5摘要是否一致,可以判断文件是否被篡改。
2.密码存储:在用户注册过程中,通常不会将用户的密码明文存储在数据库中,而是将其进行MD5加密后存储。
当用户登录时,输入的密码再次通过MD5加密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加密密码进行对比。
4.垃圾邮件过滤:MD5可以用于检测垃圾邮件。
将邮件的正文内容通过MD5加密并与已知的垃圾邮件MD5值进行对比,可以快速判定该邮件是否为垃圾邮件。
5.数据库索引:MD5可以作为数据库索引的一部分,提高查询效率。
通过对需要索引的数据进行MD5加密,可以将一部分数据转化为固定长度的摘要,便于数据库的查询操作。
然而,由于MD5算法的安全性较低,易受到碰撞攻击(即找到不同的原始消息,但其MD5摘要值相同)和彩虹表攻击(通过预先计算MD5摘要的映射关系,快速破解密码)等攻击方式的影响,因此在一些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数据加密、验证、身份认证等领域,MD5算法已经不再推荐使用。
MD5加密算法原理
MD5加密算法原理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见的哈希加密算法,广泛应用于数据完整性和密码保护方面。
它是由著名的RSA数据安全公司的雇员罗纳德·李维斯特(Ronald Rivest)于1991年设计的。
MD5算法的原理是将任意长度的输入数据转换为固定长度的输出(128位),这个输出称为哈希值。
通过MD5算法,对同一输入得到的哈希值是唯一的,不同的输入得到不同的哈希值。
MD5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填充数据:根据MD5算法的规定,输入的数据需要进行填充。
填充的方式是在数据的末尾添加一个1,然后添加若干个0,直到数据的长度满足要求。
2.附加长度:将数据的原始长度(以64位二进制表示)附加到数据的末尾。
3.初始化缓冲区:创建一个128位的缓冲区,用于存储中间结果。
4.划分数据:将填充和附加长度之后的数据划分为若干个512位的分组。
5.处理分组:对每个分组进行处理。
处理的流程包括四个连续的步骤:初始化状态(将缓冲区的初始值复制到状态中),处理分组(通过一系列运算对分组进行处理),更新状态(将当前状态与处理结果合并得到新的状态),输出结果(将最后的状态转化为128位的哈希值)。
6.输出结果:将最后的128位哈希值输出。
MD5算法的核心是四个函数,分别用于不同的数据处理步骤:1.F函数:F函数是一个基本的逻辑运算,将B、C、D三个输入进行位异或、与、或的组合,得到一个32位的结果。
2.G函数:G函数与F函数类似,将C、D、A三个输入进行位异或、与、或的组合,得到一个32位的结果。
3.H函数:H函数将B、C、D三个输入进行位异或、与、非的组合,得到一个32位的结果。
4.I函数:I函数将C、B的非、A进行位异或、与的组合,得到一个32位的结果。
这四个函数在处理不同的分组时会依次循环使用,通过循环计算和更新状态来实现数据的加密。
MD5算法具有以下特点:1.哈希值唯一性:通过MD5算法得到的哈希值是唯一的,不同的输入得到不同的哈希值。
md5码原理
md5码原理MD5码原理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哈希函数,用于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它可以将任意长度的数据转换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通常为128位。
MD5算法在密码学、数字签名、数据校验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MD5的基本原理MD5算法基于消息的位操作,通过一系列的逻辑运算和位操作,将输入的任意长度的消息转换成一个128位的哈希值。
MD5算法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填充、消息分组、压缩函数和输出。
1. 填充:MD5算法要求输入的消息长度必须是64的倍数,因此需要对输入进行填充。
填充的方式是在消息末尾添加一个1和若干个0,使得消息长度满足64的倍数。
2. 消息分组:将填充后的消息分成若干个64字节的分组。
每个分组又分为16个32位的小分组,总共有4个轮次。
3. 压缩函数:对每个分组进行压缩函数的计算。
压缩函数由四个基本的逻辑函数(F、G、H、I)和四个32位的常数构成。
在每个轮次中,根据当前轮次数选择不同的逻辑函数。
4. 输出:将每个分组经过压缩函数计算后得到的结果进行合并,得到最终的128位哈希值。
二、MD5的特点与应用1. 不可逆性:MD5算法是一种单向加密算法,即无法通过哈希值逆推出原始数据。
这种特性使得MD5算法在密码存储和传输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
2. 唯一性:对于不同的输入数据,MD5算法生成的哈希值几乎是唯一的。
虽然理论上存在哈希冲突的可能性,但实际应用中极为罕见。
3. 快速性:MD5算法的计算速度较快,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处理。
4. 广泛应用:MD5算法在密码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密码存储、数字签名、消息认证等方面。
它可以将用户的密码进行加密存储,提高密码的安全性。
5. 数据校验:MD5算法可以用于校验数据的完整性,例如在下载文件时,可以通过计算文件的MD5值与提供的MD5值进行比对,判断文件是否被篡改。
6. 效率问题:由于MD5算法的快速性,使得它容易受到暴力破解的攻击。
MD5加密算法原理及实现
MD5加密算法原理及实现
MD5加密算法原理及实现
MD5消息摘要算法,属Hash算法⼀类。
MD5算法对输⼊任意长度的消息进⾏运⾏,产⽣⼀个128位的消息摘要。
以下所描述的消息长度、填充数据都以位(Bit)为单位,字节序为⼩端字节。
算法原理
1、数据填充
对消息进⾏数据填充,使消息的长度对512取模得448,设消息长度为X,即满⾜X mod 512=448。
根据此公式得出需要填充的数据长度。
填充⽅法:在消息后⾯进⾏填充,填充第⼀位为1,其余为0。
2、添加消息长度
在第⼀步结果之后再填充上原消息的长度,可⽤来进⾏的存储长度为64位。
如果消息长度⼤于264,则只使⽤其低64位的值,即(消息长度对 264取模)。
在此步骤进⾏完毕后,最终消息长度就是512的整数倍。
3、数据处理
准备需要⽤到的数据:
4个常数: A = 0x67452301, B = 0x0EFCDAB89, C = 0x98BADCFE, D = 0x10325476;
4个函数:F(X,Y,Z)=(X & Y) | ((~X) & Z); G(X,Y,Z)=(X & Z) | (Y & (~Z)); H(X,Y,Z)=X ^ Y ^ Z; I(X,Y,Z)=Y ^ (X | (~Z));
把消息分以512位为⼀分组进⾏处理,每⼀个分组进⾏4轮变换,以上⾯所说4个常数为起始变量进⾏计算,重新输出4个变量,以这4个变量再进⾏下⼀分组的运算,如果已经是最后⼀个分组,则这4个变量为最后的结果,即MD5值。
md5 原理
md5 原理MD5算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哈希函数,它将任意长度的输入消息转换为固定长度的输出值,通常为128位。
MD5算法由美国密码学家罗纳德·李维斯特(Ronald Rivest)在1991年设计,并被广泛用于加密、数字签名和验证消息完整性等领域。
MD5算法的原理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填充消息、初始化变量、处理消息块和输出结果。
首先,输入消息会被填充到一个512位(64字节)的消息块中,填充规则为在消息末尾添加一个1和若干个0,使得消息长度对512取余的结果为448。
然后,填充后的消息长度会被附加在消息末尾,以64位二进制表示。
接下来,MD5算法会初始化四个32位的变量A、B、C、D,这些变量将作为最终输出结果的一部分。
这些变量的初始值是固定的,并且在算法的整个过程中都不会改变。
在处理消息块阶段,MD5算法将消息块划分为16个32位的子块,然后进行四轮循环处理。
每一轮循环都会对A、B、C、D四个变量进行一系列的位运算和非线性函数处理,并更新这些变量的值。
最后,经过处理所有消息块后,MD5算法将A、B、C、D四个变量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最终的128位输出结果。
MD5算法的输出结果具有以下特点,1)对于不同的输入消息,其输出结果是唯一的,即使输入消息只有微小的改动,输出结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2)输出结果的长度是固定的,为128位。
3)MD5算法是不可逆的,即无法从输出结果反推出原始的输入消息。
4)MD5算法对输入消息的敏感度很高,即使输入消息只有微小的改动,输出结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然而,由于MD5算法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已经被证明不适合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MD5算法的碰撞攻击(Collision Attack)是其中最为严重的安全漏洞之一,它使得攻击者能够构造出两个不同的输入消息,但它们的MD5输出结果是相同的。
这种漏洞对于数字签名和消息完整性验证等场景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现在已经不推荐使用MD5算法。
md5加密原理解析
md5加密原理解析现如今,数据的安全性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信息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加密的作用不可忽视。
MD5(MD5 Message-Digest Algorithm)是一种常用的加密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数据的摘要、签名等方面。
本文将对MD5加密原理进行详细解析。
一、MD5的概述MD5是一种哈希算法,它能够将不同长度的数据转换成一个128位的长度固定的哈希值。
这个哈希值可以用于数据的完整性校验和密码的存储。
二、MD5的工作原理MD5算法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填充、初始化、计算和输出。
下面将对这四个步骤逐一进行解析。
1. 填充(Padding)在进行MD5加密之前,首先需要对待加密的数据进行填充。
填充的目的是让数据的长度能够满足512位的整数倍,以便后续的处理。
填充的方式是在数据的末尾添加一个bit为1,然后再添加若干个bit为0的位,直到数据的长度满足要求。
2. 初始化(Initialization)初始化是指对MD5算法中的四个32位寄存器进行初始化,这四个寄存器分别为A、B、C、D。
初始时,这四个寄存器的值通过一个预定义的方式设置,而且对于每一次加密过程,这些寄存器的初值都是相同的。
3. 计算(Computation)计算是MD5算法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四轮循环处理。
在每一轮中,通过对每一组512位的数据进行操作,更新A、B、C、D四个寄存器的值,最终得到一个128位的哈希值。
这个过程中包括了多次按位运算、位移运算、逻辑函数和模2^32相加等操作。
4. 输出(Output)在计算完成之后,MD5算法将得到一个128位的哈希值。
这个哈希值可以用来作为数据的完整性校验。
通常情况下,MD5算法会将这个哈希值转化为16进制格式进行输出,形式为32个字符。
三、MD5的优缺点1. 优点:(1) 哈希结果的长度固定,不论原始数据长度如何,始终为128位。
(2) 运算速度快,加密效率高。
(3) 相同的数据生成的MD5值是固定的,可以用于数据的校验。
md5加密算法原理
md5加密算法原理MD5加密算法原理。
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密码散列函数,可以产生一个128位(16字节)的散列值。
MD5算法主要用于确保数据完整一致,防止数据被篡改。
在计算机安全领域,MD5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加密存储密码、数字签名、校验文件完整性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MD5加密算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MD5算法的原理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填充消息、初始化变量、处理消息块、输出结果。
首先,对消息进行填充,使其长度满足448模512,即长度对512取余的结果为448。
然后,初始化四个32位的变量A、B、C、D,这些变量将用于存储最终的散列值。
接下来,对填充后的消息进行分块处理,每个消息块包含512位。
最后,将处理完的消息块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合并,并输出最终的128位散列值。
MD5算法的核心是基于四轮循环的压缩函数,每轮循环包括16次操作。
在每次操作中,都会对A、B、C、D四个变量进行一系列的位运算和非线性函数操作,以及与消息块中的数据进行混合和置换。
通过这些操作,最终得到了128位的散列值。
MD5算法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
由于其设计上的一些缺陷,如碰撞攻击、预映射攻击等,使得MD5算法在一些安全领域已经不再被推荐使用。
因此,一些安全专家建议使用更安全的散列算法,如SHA-256、SHA-3等。
尽管MD5算法存在安全性问题,但在一些非安全领域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一些需要校验文件完整性的场景下,可以使用MD5算法生成文件的校验值,并与接收方进行比对,以确保文件未被篡改。
此外,在一些对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场景下,如密码加密存储、数字签名等,MD5算法仍然可以被使用。
总的来说,MD5算法作为一种密码散列函数,在数据完整性校验、密码存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其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在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下,选择更加安全的散列算法。
在使用MD5算法时,也需要注意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加盐处理,以增加密码的安全性。
md5加密算法原理
md5加密算法原理MD5的全称是Message-DigestAlgorithm,是Hash算法中的一种重要算法,具有单项加密、加密结果唯一、安全性能好等特点。
MD5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的信息,且每一分组又被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后,算法的输出由四个32位分组组成,将这四个32位分组级联后将生成一个128位散列值。
(1)信息填充首先需要对明文信息进行填充,使其位长度对512求余的结果等于448.因此,信息的位长度(BitsLength)将被扩展至N512+448.然后,再在这个结果后面附加一个以64位二进制表示的填充前信息长度。
经过这两步的处理,现在的信息字节长度为N512+448+64=(N+1)*512,即长度恰好是512的整数倍。
(2)结构初始化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定义一个结构。
该结构包含了每一次需要处理的一个明文块(512bit)和计算出来的散列值(128bit)。
在散列的整个过程中,它的作用非常重要,各个明文块计算出来的散列值都是通过它来传递的。
(3)分组文件将填充好的文件进行分组,每组512位,共有N组。
(4)处理分组使用算法处理每组数据。
MD5算法在计算时会用到四个32位被称作链接变量;(ChainingVariable)的整数参数,在使用之前要对它们赋初值,分别就为:A=0x01234567,B=0x89abcdef,C=0xfedcba98,D=0x76543210.当设置好这四个链接变量后,就开始进入算法的四轮循环运算。
循环的次数是信息中512位信息分组的数目。
将上面四个链接变量复制到另外四个变量中:A到a,B到b,C 到c,D到d。
主循环有四轮,每轮循环都很相似。
第一轮进行16次操作。
每次操作对a、b、c和d中的其中三个作一次非线性函数运算,然后将所得结果加上第四个变量,一个子分组和一个常数。
再将所得结果向右移一个不定的数,并加上a、b、c或d中之一,最后用该结果取代a、b、c或d中之一。
md5密钥加密方法
md5密钥加密方法MD5密钥加密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关注。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重要数据的安全,加密技术应运而生。
其中,MD5密钥加密方法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加密算法,本文将详细介绍MD5密钥加密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MD5密钥加密方法的原理MD5全称为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即消息摘要算法5。
它是一种单向散列函数,能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成固定长度的密文。
MD5密钥加密方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填充: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填充,使其长度满足512位的倍数。
2. 初始向量设置:设置初始向量,作为加密过程中的一个参数。
3. 数据分组:将填充后的数据按照512位进行分组。
4. 循环运算:对每个数据分组进行循环运算,包括置换、移位和逻辑运算等操作。
5. 输出结果:将每个数据分组的运算结果按顺序连接起来,形成最终的密文。
1. 密码存储:MD5密钥加密方法常用于存储密码。
在用户注册时,将用户输入的密码进行MD5加密后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有效防止密码泄露。
2. 数字签名:MD5密钥加密方法也可用于数字签名。
发送方使用私钥对消息进行MD5加密,接收方使用公钥对加密后的消息进行解密,以验证消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 文件校验:通过对文件进行MD5加密,可以生成唯一的文件指纹。
在文件传输过程中,接收方可以通过对接收到的文件进行MD5加密并与发送方提供的加密结果进行比对,以验证文件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 数据完整性验证:MD5密钥加密方法还可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发送方在发送数据之前对数据进行MD5加密,并将加密结果附加在数据中一起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进行MD5加密并与发送方提供的加密结果进行比对,以验证数据是否被篡改。
5. 软件校验:在软件下载过程中,通过对软件文件进行MD5加密,可以生成唯一的文件指纹。
用户可以通过对下载后的软件文件进行MD5加密并与提供的加密结果进行比对,以验证软件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MD5算法详细介绍
MD5算法详细介绍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用的哈希算法,用于将任意长度的数据块转换为固定长度(128位)的哈希值。
它由美国密码学家Ronald Rivest设计于1991年,并于1992年公开发表。
1.原理:填充:将输入数据的位数补足至64位的倍数。
划分:将填充后的数据分为若干个512位(64字节)的数据块。
循环:对每个数据块进行MD5压缩函数的操作,生成中间结果。
输出:将所有中间结果拼接,得到最终的128位哈希值。
2.算法流程:F函数:将输入数据进行位运算和逻辑运算,生成一个32位中间结果。
G函数:将F函数的中间结果进行不同的位运算和逻辑运算,生成另一个32位中间结果。
H函数:将G函数的中间结果进行不同的位运算和逻辑运算,生成第三个32位中间结果。
I函数:将H函数的中间结果进行不同的位运算和逻辑运算,生成最终的32位中间结果。
3.特点:(1)填充:MD5算法对输入数据进行位数填充,确保输入数据长度是64的倍数,增加了算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复杂性:MD5算法通过多轮的循环和逻辑运算,使得哈希值与输入数据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确保了哈希值的唯一性。
(3)高效性:MD5算法在生成128位哈希值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执行速度,适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的场景。
(4)安全性:MD5算法能够抵抗常见的哈希碰撞攻击和逆向破解,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因此在安全加密领域中被一些更安全的算法所取代。
总之,MD5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安全领域的哈希算法,具有填充、循环和输出等特点。
它能够将任意长度的数据块转换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并满足唯一性、不可逆转和高效性的要求。
然而,由于其存在一些安全性上的缺陷,建议在对数据进行安全加密和传输时,选择更加安全可靠的算法。
MD5加密算法原理及其应用
MD5加密算法原理及其应用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用的哈希函数(Hash Function),它由美国密码学家罗纳德·李维斯特(Ronald Rivest)设计于1991年。
MD5算法具有不可逆性、固定长度和高敏感度等特点,主要用于数据完整性校验和用户密码存储。
MD5算法的原理是将任意长度的数据(输入消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过程,生成一个128-bit的哈希值(消息摘要)。
具体步骤如下:1. 填充:首先,将消息填充到512-bit的倍数,使得消息长度满足(448 mod 512)。
填充方式为在消息末尾添加一个"1"位,然后添加若干个"0"位,使得消息长度 mod 512 = 448,并以64位的二进制表示消息原始长度。
2. 初始化:定义4个32-bit的寄存器A、B、C、D,并初始化为特定的常量值。
此外,定义一个64个元素的常数表T,用作计算过程中的常数。
3. 分组处理:将填充后的消息分割成512-bit的分组,并对每个分组进行处理。
a.将A、B、C、D的值初始化为上一分组处理结果。
b. 定义4个辅助变量Mj,将处理分组拆分为16个32-bit的消息字,填入Mj。
c.依次进行4轮循环操作,每轮循环进行16次迭代运算。
每次迭代使用特定的非线性函数和循环位移。
4. 输出结果:将经过多轮循环计算后得到的最终结果A、B、C、D进行拼接,即可得到128-bit的哈希值。
MD5算法的应用十分广泛,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文件完整性校验:MD5可以根据文件内容生成一个唯一的哈希值,通过比对哈希值可以验证文件是否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被篡改或损坏。
2.用户密码存储:MD5可以对用户密码进行加密后存储,提高密码的安全性。
用户登录时,输入的密码经过MD5加密后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密码进行比对,从而实现密码的验证。
3.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身份认证和抗抵赖性。
MD5加密算法原理
MD5加密算法原理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常用的哈希(hash)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的完整性验证、数字签名等方面。
它的设计目标是在输入任意长度的数据上产生出一个固定长度的输出,通常为128位(16字节),也就是32个十六进制数。
1.数据填充:MD5算法要求输入的数据长度为512位的倍数。
当数据长度不满足该要求时,需要进行填充。
填充的方法是在数据末尾添加一个1,后面补零,然后添加一个64位的表示原始数据长度的二进制数。
3.分组处理:将填充后的数据按512位(64字节)进行分组,并将每个分组称为一个消息子分组。
4.循环处理:对每个消息子分组进行一系列的循环运算。
- 第一轮循环:将初始变量的值复制到四个临时变量Atemp、Btemp、Ctemp、Dtemp中。
-第二轮循环:根据不同的循环轮次,使用不同的置换函数执行各种逻辑运算,将结果更新到临时变量。
-第三轮循环:将临时变量的值加回到初始变量中,完成一轮循环后,初始变量的值被更新。
5.输出结果:经过循环处理之后,得到的初始变量的值即为加密后的结果。
将四个32位的变量按照一定顺序合并,将每个变量的32位按照小端序排列,得到128位的MD5值。
MD5算法的主要特点如下:1.不可逆性:MD5算法将一个任意长度的输入映射为固定长度的输出,但由于输入的长度可以是任意的,所以无法从输出反推回输入。
也就是说,根据MD5值无法还原出原始数据。
2.高度离散性:即使原始数据只发生了微小的改变,输出的MD5值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这种离散性使得MD5算法可以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保证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没有遭到篡改。
3.高效性:MD5算法的计算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结果。
然而,MD5算法已经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由于其设计上的一些弱点,MD5算法容易受到碰撞攻击(collision attack)。
即使两个不同的输入产生相同的MD5值的概率很小,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md5加密原理
md5加密原理MD5是消息摘要算法(Message-DigestAlgorithm)的简称,是一种单向加密算法,是RC4算法的升级版,单向加密的意思是从明文到密文唯一的变换过程,而不能够从密文推导出明文,并且是不可逆的加密算法,目前MD5已经被广泛用于数字签名、安全协议、软件验证等诸多领域。
MD5加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输入不固定:MD5加密函数可以处理任意长度的消息,无论输入的消息长度是多少,它都可以被MD5加密函数处理,最终都会得到一个128位的消息摘要值。
2、不可逆:MD5是单向加密函数,无论多长的消息,把它加密后,都只能得出唯一的消息摘要值,而推导出原文则是不可能的。
3、不可篡改:由于MD5把消息加密成一个128位的消息摘要值,它总是固定长度的,也就是说,无论输入的消息多长,把它加密后,都只能得出唯一的一个消息摘要值,任何人都无法根据消息的摘要值还原成原文。
因此,即使攻击者知道部分信息,也无法通过改动部分信息来篡改完整的消息,以及比特位错乱而无法特定原文。
MD5加密可以用来判断文件完整性,而不需要逐字节比较。
MD5通过计算一个文件的MD5值,可以非常快速地对文件进行校验。
只要文件内容没有发生变化,就可以保证MD5值不变,也可以用于判断文件内容是否完整。
MD5加密是经常用在加密和解密中,因为其独特的加密和解密特性,在网上交易中,经常会使用到MD5加密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MD5可以将任何长度的消息转换为一个128位的数字,多用于数据的完整性校验,是发送者和接收者确认所传送的数据不被变化的一种机制,经过MD5加密之后,可以将原文件转换成哈希值,哈希值是一个固定的值,不管原文件有多长,哈希值大小都是一样。
综上所述,MD5加密虽然不能被完全反推,但对于数据的完整性校验、文件的认证等方面,都能够发挥出它不可篡改、不可逆转的特性,可以安全地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D5加密C#[ZZ]/Ewangsoft/archive/2006/07/22/960980.aspx1.来历MD5的全称是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信息-摘要算法,在90年代初由mit laboratoryfor computer science和rsa data security inc的ronald l. rivest开发出来,经md2、md3和md4发展而来。
/rfc/rfc1321.txt,是一份最权威的文档,由ronald l. rivest在1992年8月向ieft提交。
2.用途MD5的作用是对一段信息(message)生成信息摘要(message-digest),该摘要对该信息具有唯一性,可以作为数字签名。
用于验证文件的有效性(是否有丢失或损坏的数据),对用户密码的加密,在哈希函数中计算散列值。
3.特点输入一个任意长度的字节串,生成一个128位的整数。
由于算法的某些不可逆特征,在加密应用上有较好的安全性。
并且,MD5算法的使用不需要支付任何版权费用。
4.说明唯一性和不可逆性都不是绝对的,从理论上分析是一种多对一的关系,但两个不同的信息产生相同摘要的概率很小。
不可逆是指从输出反推输入所需的运算量和计算时间太大,使用穷搜字典的方法又需要太多的存储空间。
5.算法描述算法输入是一个字节串,每个字节是8个bit.算法的执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补位:MD5算法先对输入的数据进行补位,使得数据的长度(以byte为单位)对64求余的结果是56。
即数据扩展至LEN=K*64+56个字节,K为整数。
补位方法:补一个1,然后补0至满足上述要求。
相当于补一个0x80的字节,再补值为0的字节。
这一步里总共补充的字节数为0~63个。
第二步,附加数据长度:用一个64位的整数表示数据的原始长度(以bit为单位),将这个数字的8个字节按低位的在前,高位在后的顺序附加在补位后的数据后面。
这时,数据被填补后的总长度为:LEN = K*64+56+8=(K+1)*64 Bytes。
※注意那个64位整数是输入数据的原始长度而不是填充字节后的长度,我就在这里栽了跟头.第三步,初始化MD5参数:有四个32位整数变量(A,B,C,D) 用来计算信息摘要,每一个变量被初始化成以下以十六进制数表示的数值,低位的字节在前面。
word A: 01 23 45 67word B: 89 ab cd efword C: fe dc ba 98word D: 76 54 32 10※注意低位的字节在前面指的是Little Endian平台上内存中字节的排列方式,而在程序中书写时,要写成:A=0x67452301B=0xefcdab89C=0x98badcfeD=0x10325476第四步,定义四个MD5基本的按位操作函数:X,Y,Z为32位整数。
F(X,Y,Z) = (X and Y) or (not(X) and Z)G(X,Y,Z) = (X and Z) or (Y and not(Z))H(X,Y,Z) = X xor Y xor ZI(X,Y,Z) = Y xor (X or not(Z))再定义四个分别用于四轮变换的函数。
设Mj表示消息的第j个子分组(从0到15),<<<s表示循环左移s位,则四种操作为:FF(a,b,c,d,Mj,s,ti)表示a=b+((a+(F(b,c,d)+Mj+ti)<<<s)GG(a,b,c,d,Mj,s,ti)表示a=b+((a+(G(b,c,d)+Mj+ti)<<<s)HH(a,b,c,d,Mj,s,ti)表示a=b+((a+(H(b,c,d)+Mj+ti)<<<s)II(a,b,c,d,Mj,s,ti)表示a=b+((a+(I(b,c,d)+Mj+ti)<<<s)第五步,对输入数据作变换。
处理数据,N是总的字节数,以64个字节为一组,每组作一次循环,每次循环进行四轮操作。
要变换的64个字节用16个32位的整数数组M[0 ...15]表示。
而数组T[1 ... 64]表示一组常数,T[i]为4294967296*abs(sin(i))的32位整数部分,i的单位是弧度,i的取值从1到64。
具体过程如下:/* 设置主循环变量*/For i = 0 to N/16-1 do/*每循环一次,把数据原文存放在16个元素的数组X中. */For j = 0 to 15 doSet X[j] to M[i*16+j].end /结束对J的循环/* Save A as AA, B as BB, C as CC, and D as DD.*/AA = ABB = BCC = CDD = D/* 第1轮*//* 以[abcd k s i]表示如下操作a =b + ((a + F(b,c,d) + X[k] + T[i]) <<< s). *//* Do the following 16 operations. */[ABCD 0 7 1] [DABC 1 12 2] [CDAB 2 17 3] [BCDA 3 22 4] [ABCD 4 7 5] [DABC 5 12 6] [CDAB 6 17 7] [BCDA 7 22 8] [ABCD 8 7 9] [DABC 9 12 10] [CDAB 10 17 11] [BCDA 11 22 12] [ABCD 12 7 13] [DABC 13 12 14] [CDAB 14 17 15] [BCDA 15 22 16]/* 第2轮* *//* 以[abcd k s i]表示如下操作a =b + ((a + G(b,c,d) + X[k] + T[i]) <<< s). *//* Do the following 16 operations. */[ABCD 1 5 17] [DABC 6 9 18] [CDAB 11 14 19] [BCDA 0 20 20] [ABCD 5 5 21] [DABC 10 9 22] [CDAB 15 14 23] [BCDA 4 20 24] [ABCD 9 5 25] [DABC 14 9 26] [CDAB 3 14 27] [BCDA 8 20 28] [ABCD 13 5 29] [DABC 2 9 30] [CDAB 7 14 31] [BCDA 12 20 32]/* 第3轮*//* 以[abcd k s i]表示如下操作a =b + ((a + H(b,c,d) + X[k] + T[i]) <<< s). *//* Do the following 16 operations. */[ABCD 5 4 33] [DABC 8 11 34] [CDAB 11 16 35] [BCDA 14 23 36] [ABCD 1 4 37] [DABC 4 11 38] [CDAB 7 16 39] [BCDA 10 23 40] [ABCD 13 4 41] [DABC 0 11 42] [CDAB 3 16 43] [BCDA 6 23 44] [ABCD 9 4 45] [DABC 12 11 46] [CDAB 15 16 47] [BCDA 2 23 48]/* 第4轮*//* 以[abcd k s i]表示如下操作a =b + ((a + I(b,c,d) + X[k] + T[i]) <<< s). *//* Do the following 16 operations. */[ABCD 0 6 49] [DABC 7 10 50] [CDAB 14 15 51] [BCDA 5 21 52][ABCD 12 6 53] [DABC 3 10 54] [CDAB 10 15 55] [BCDA 1 21 56][ABCD 8 6 57] [DABC 15 10 58] [CDAB 6 15 59] [BCDA 13 21 60][ABCD 4 6 61] [DABC 11 10 62] [CDAB 2 15 63] [BCDA 9 21 64]/* 然后进行如下操作*/A = A + AAB = B + BBC = C + CCD = D + DDNext i /* 结束对I的循环*/第六步,输出结果。
A,B,C,D连续存放,共16个字节,128位。
按十六进制依次输出这个16个字节。
最后,用程序语言实现算法后,可以输入以下几个信息对程序作一个简单的测试,看看程序有没有错误。
MD5 ("") = d41d8cd98f00b204e9800998ecf8427eMD5 ("a") = 0cc175b9c0f1b6a831c399e269772661MD5 ("abc") = 900150983cd24fb0d6963f7d28e17f72MD5 ("message digest") = f96b697d7cb7938d525a2f31aaf161d0MD5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 c3fcd3d76192e4007dfb496cca67e13bMD5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d174ab98d277d9f5a5611c2c9f419d9fMD5 ("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 01234567890") = 57edf4a22be3c955ac49da2e2107b67aMD5算法之C#程序MD5算法比较特别,最适合用汇编语言来写,好多高级语言对之无能无力或效率极低。
比如我最开始尝试用Python和Euphoria编写,发现不太容易。
相比而言,C#作为C家簇中新兴的一门.net语言,功能比较全面。
花了一晚上的工夫终于用C#最先实现了MD5。
主要是由于对算法的一些细节不太注意,结果输出总是不对,调试了好长时间。
[code]//源文件:md5.cs// MD5 Alogrithm// by rufi 2004.6.20 /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using System.IO;public class MD5 {//static state variablesprivate static UInt32 A;private static UInt32 B;private static UInt32 C;private static UInt32 D;//number of bits to rotate in tranformingprivate const int S11 = 7;private const int S12 = 12;private const int S13 = 17;private const int S14 = 22;private const int S21 = 5;private const int S22 = 9;private const int S23 = 14;private const int S24 = 20;private const int S31 = 4;private const int S32 = 11;private const int S33 = 16;private const int S34 = 23;private const int S41 = 6;private const int S42 = 10;private const int S43 = 15;private const int S44 = 21;/* F, G, H and I are basic MD5 functions.* 四个非线性函数:** F(X,Y,Z) =(X&Y)|((~X)&Z)* G(X,Y,Z) =(X&Z)|(Y&(~Z))* H(X,Y,Z) =X^Y^Z* I(X,Y,Z)=Y^(X|(~Z))** (&与,|或,~非,^异或)*/private static UInt32 F(UInt32 x,UInt32 y,UInt32 z){ return (x&y)|((~x)&z);}private static UInt32 G(UInt32 x,UInt32 y,UInt32 z){ return (x&z)|(y&(~z));}private static UInt32 H(UInt32 x,UInt32 y,UInt32 z){return x^y^z;}private static UInt32 I(UInt32 x,UInt32 y,UInt32 z){return y^(x|(~z));}/* FF, GG, HH, and II transformations for rounds 1, 2, 3, and 4.* Rotation is separate from addition to prevent recomputation.*/private static void FF(ref UInt32 a,UInt32 b,UInt32 c,UInt32 d,UInt32 mj,int s,UInt32 ti){ a = a + F(b,c,d) + mj + ti;a = a << s | a >> (32-s);a += b;}private static void GG(ref UInt32 a,UInt32 b,UInt32 c,UInt32 d,UInt32 mj,int s,UInt32 ti){ a = a + G(b,c,d) + mj + ti;a = a << s | a >> (32-s);a += b;}private static void HH(ref UInt32 a,UInt32 b,UInt32 c,UInt32 d,UInt32 mj,int s,UInt32 ti){ a = a + H(b,c,d) + mj + ti;a = a << s | a >> (32-s);a += b;}private static void II(ref UInt32 a,UInt32 b,UInt32 c,UInt32 d,UInt32 mj,int s,UInt32 ti){ a = a + I(b,c,d) + mj + ti;a = a << s | a >> (32-s);a += b;}private static void MD5_Init(){A=0x67452301; //in memory, this is 0x01234567B=0xefcdab89; //in memory, this is 0x89abcdefC=0x98badcfe; //in memory, this is 0xfedcba98D=0x10325476; //in memory, this is 0x76543210}private static UInt32[] MD5_Append(byte[] input){int zeros=0;int ones =1;int size=0;int n = input.Length;int m = n%64;if( m < 56 ){zeros = 55-m;size=n-m+64;}else if (m==56){zeros = 0;ones = 0;size=n+8;}else{zeros = 63-m+56;size=n+64-m+64;}ArrayList bs = new ArrayList(input);if(ones==1){bs.Add( (byte)0x80 ); // 0x80 = $10000000}for(int i=0;i<zeros;i++){bs.Add( (byte)0 );}UInt64 N = (UInt64) n * 8;byte h1=(byte)(N&0xFF);byte h2=(byte)((N>>8)&0xFF);byte h3=(byte)((N>>16)&0xFF);byte h4=(byte)((N>>24)&0xFF);byte h5=(byte)((N>>32)&0xFF);byte h6=(byte)((N>>40)&0xFF);byte h7=(byte)((N>>48)&0xFF);byte h8=(byte)(N>>56);bs.Add(h1);bs.Add(h2);bs.Add(h3);bs.Add(h4);bs.Add(h5);bs.Add(h6);bs.Add(h7);bs.Add(h8);byte[] ts=(byte[])bs.ToArray(typeof(byte));/* Decodes input (byte[]) into output (UInt32[]). Assumes len is * a multiple of 4.*/UInt32[] output = new UInt32[size/4];for(Int64 i=0,j=0;i<size;j++,i+=4){output[j]=(UInt32)(ts[i] | ts[i+1]<<8 | ts[i+2]<<16 | ts[i+3]<<24); }return output;}private static UInt32[] MD5_Trasform(UInt32[] x){UInt32 a,b,c,d;for(int k=0;k<x.Length;k+=16){a=A;b=B;c=C;d=D;/* Round 1 */FF (ref a, b, c, d, x[k+ 0], S11, 0xd76aa478); /* 1 */FF (ref d, a, b, c, x[k+ 1], S12, 0xe8c7b756); /* 2 */FF (ref c, d, a, b, x[k+ 2], S13, 0x242070db); /* 3 */FF (ref b, c, d, a, x[k+ 3], S14, 0xc1bdceee); /* 4 */FF (ref a, b, c, d, x[k+ 4], S11, 0xf57c0faf); /* 5 */FF (ref d, a, b, c, x[k+ 5], S12, 0x4787c62a); /* 6 */FF (ref c, d, a, b, x[k+ 6], S13, 0xa8304613); /* 7 */FF (ref b, c, d, a, x[k+ 7], S14, 0xfd469501); /* 8 */FF (ref a, b, c, d, x[k+ 8], S11, 0x698098d8); /* 9 */FF (ref d, a, b, c, x[k+ 9], S12, 0x8b44f7af); /* 10 */FF (ref c, d, a, b, x[k+10], S13, 0xffff5bb1); /* 11 */FF (ref b, c, d, a, x[k+11], S14, 0x895cd7be); /* 12 */FF (ref a, b, c, d, x[k+12], S11, 0x6b901122); /* 13 */FF (ref d, a, b, c, x[k+13], S12, 0xfd987193); /* 14 */FF (ref c, d, a, b, x[k+14], S13, 0xa679438e); /* 15 */FF (ref b, c, d, a, x[k+15], S14, 0x49b40821); /* 16 *//* Round 2 */GG (ref a, b, c, d, x[k+ 1], S21, 0xf61e2562); /* 17 */GG (ref d, a, b, c, x[k+ 6], S22, 0xc040b340); /* 18 */GG (ref c, d, a, b, x[k+11], S23, 0x265e5a51); /* 19 */GG (ref b, c, d, a, x[k+ 0], S24, 0xe9b6c7aa); /* 20 */GG (ref a, b, c, d, x[k+ 5], S21, 0xd62f105d); /* 21 */GG (ref d, a, b, c, x[k+10], S22, 0x2441453); /* 22 */GG (ref c, d, a, b, x[k+15], S23, 0xd8a1e681); /* 23 */GG (ref b, c, d, a, x[k+ 4], S24, 0xe7d3fbc8); /* 24 */GG (ref a, b, c, d, x[k+ 9], S21, 0x21e1cde6); /* 25 */GG (ref d, a, b, c, x[k+14], S22, 0xc33707d6); /* 26 */GG (ref c, d, a, b, x[k+ 3], S23, 0xf4d50d87); /* 27 */ GG (ref b, c, d, a, x[k+ 8], S24, 0x455a14ed); /* 28 */ GG (ref a, b, c, d, x[k+13], S21, 0xa9e3e905); /* 29 */ GG (ref d, a, b, c, x[k+ 2], S22, 0xfcefa3f8); /* 30 */ GG (ref c, d, a, b, x[k+ 7], S23, 0x676f02d9); /* 31 */ GG (ref b, c, d, a, x[k+12], S24, 0x8d2a4c8a); /* 32 *//* Round 3 */HH (ref a, b, c, d, x[k+ 5], S31, 0xfffa3942); /* 33 */ HH (ref d, a, b, c, x[k+ 8], S32, 0x8771f681); /* 34 */ HH (ref c, d, a, b, x[k+11], S33, 0x6d9d6122); /* 35 */ HH (ref b, c, d, a, x[k+14], S34, 0xfde5380c); /* 36 */ HH (ref a, b, c, d, x[k+ 1], S31, 0xa4beea44); /* 37 */ HH (ref d, a, b, c, x[k+ 4], S32, 0x4bdecfa9); /* 38 */ HH (ref c, d, a, b, x[k+ 7], S33, 0xf6bb4b60); /* 39 */ HH (ref b, c, d, a, x[k+10], S34, 0xbebfbc70); /* 40 */ HH (ref a, b, c, d, x[k+13], S31, 0x289b7ec6); /* 41 */ HH (ref d, a, b, c, x[k+ 0], S32, 0xeaa127fa); /* 42 */ HH (ref c, d, a, b, x[k+ 3], S33, 0xd4ef3085); /* 43 */ HH (ref b, c, d, a, x[k+ 6], S34, 0x4881d05); /* 44 */ HH (ref a, b, c, d, x[k+ 9], S31, 0xd9d4d039); /* 45 */ HH (ref d, a, b, c, x[k+12], S32, 0xe6db99e5); /* 46 */ HH (ref c, d, a, b, x[k+15], S33, 0x1fa27cf8); /* 47 */ HH (ref b, c, d, a, x[k+ 2], S34, 0xc4ac5665); /* 48 *//* Round 4 */II (ref a, b, c, d, x[k+ 0], S41, 0xf4292244); /* 49 */II (ref d, a, b, c, x[k+ 7], S42, 0x432aff97); /* 50 */II (ref c, d, a, b, x[k+14], S43, 0xab9423a7); /* 51 */ II (ref b, c, d, a, x[k+ 5], S44, 0xfc93a039); /* 52 */II (ref a, b, c, d, x[k+12], S41, 0x655b59c3); /* 53 */ II (ref d, a, b, c, x[k+ 3], S42, 0x8f0ccc92); /* 54 */II (ref c, d, a, b, x[k+10], S43, 0xffeff47d); /* 55 */II (ref b, c, d, a, x[k+ 1], S44, 0x85845dd1); /* 56 */ II (ref a, b, c, d, x[k+ 8], S41, 0x6fa87e4f); /* 57 */II (ref d, a, b, c, x[k+15], S42, 0xfe2ce6e0); /* 58 */II (ref c, d, a, b, x[k+ 6], S43, 0xa3014314); /* 59 */ II (ref b, c, d, a, x[k+13], S44, 0x4e0811a1); /* 60 */ II (ref a, b, c, d, x[k+ 4], S41, 0xf7537e82); /* 61 */II (ref d, a, b, c, x[k+11], S42, 0xbd3af235); /* 62 */ II (ref c, d, a, b, x[k+ 2], S43, 0x2ad7d2bb); /* 63 */ II (ref b, c, d, a, x[k+ 9], S44, 0xeb86d391); /* 64 */A+=a;B+=b;C+=c;D+=d;}return new UInt32[]{A,B,C,D};}public static byte[] MD5Array(byte[] input){MD5_Init();UInt32[] block = MD5_Append(input);UInt32[] bits = MD5_Trasform(block);/* Encodes bits (UInt32[]) into output (byte[]). Assumes len is * a multiple of 4.*/byte[] output=new byte[bits.Length*4];for(int i=0,j=0;i<bits.Length;i++,j+=4){output[j] = (byte)(bits[i] & 0xff);output[j+1] = (byte)((bits[i] >> 8) & 0xff);output[j+2] = (byte)((bits[i] >> 16) & 0xff);output[j+3] = (byte)((bits[i] >> 24) & 0xff);}return output;}public static string ArrayToHexString(byte[] array,bool uppercase){ string hexString="";string format="x2";if(uppercase){format="X2";}foreach(byte b in array){hexString += b.ToString(format);}return hexString;}public static string MDString(string message){char[] c = message.ToCharArray();byte[] b = new byte[c.Length];for(int i=0;i<c.Length;i++){b[i]=(byte)c[i];}byte[] digest = MD5Array(b);return ArrayToHexString(digest,false);}public static string MDFile(string fileName){FileStream fs=File.Open(fileName,FileMode.Open,FileAccess.Read);byte[] array=new byte[fs.Length];fs.Read(array,0,(int)fs.Length);byte[] digest = MD5Array(array);fs.Close();return ArrayToHexString(digest,false);}public static string Test(string message){return "rnMD5 (""+message+"") = " + MD5.MDString(message);}public static string TestSuite(){string s = "";s+=Test("");s+=Test("a");s+=Test("abc");s+=Test("message digest");s+=Test("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s+=Test("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s+=Test("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 234567890");retur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