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讲座——真气内养功之任督二脉与奇经八脉-精品文档
打通任督二脉,百病皆不侵!
打通任督二脉,百病皆不侵!一招呼吸降升法,任督二脉迅速通《道德经》上说:圣明的人之所以不病(没有毛病),是因为他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立刻用行动来改变,所以,就百病不生。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的身体来说,更要随时意识到身体的缺陷和病症,立刻用最好的养生方法(比如:呼吸降升法)来修复自己的健康,这样,也能最终做到“不病”啊。
打通小周天,就能不生病在中国古代,如果哪位武学大师要想武功“更上一层楼”,就要打通人体最重要的前后生命线:前方的任脉,后方的督脉。
而作为中医大夫,我发现如果普通人或者患者能把在人体最重要的任督二脉打通,就相当于为人体接通了“精气神”的输入管道,能够让身体很快有所好转。
事实上,这是历代名医所公认的养生要法。
前方的任脉,其实非常好分辨,前胸重要的穴位有两个,一个是肚脐(专业术语叫做“神阙穴”),一个是两乳中间的穴位,叫做“膻中穴”。
把人体前胸的这两大要穴用一条线连起来,就是“任脉”。
非常好记忆吧。
而且,在这条经络上,还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养生要穴丹田(肚脐之下3寸,专业术语叫做“关元”)。
知道了任脉,就非常容易记住另一条生命线——督脉。
任脉在前胸,那么,在后背和任脉对应的那条经络,就是督脉。
有人会问:说任脉、督脉是人体的前后“生命线”,是不是太夸张了,真有那么大的威力吗?当然,在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上,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真气打通前后的任督二脉,那么,就被称之为“打通周天”,也就是说,通过养生习练,让人体的真气像泉水一样沿着任督二脉所构成的圆环流动,如此一来,“真气从之,病安从入?”为什么任督二脉有如此重要的养生功能呢?这要从被称为“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的中医大家张锡纯说起,因为他可以让大家单用《黄帝内经》中“四气调神论”,就能够进行任脉、督脉的养生保健,效果甚至比药物还要好!不信,就请看张锡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讲述的3个医案故事:有人因事北上,在路上偶感风寒。
忽然想起张锡纯先生在其医著中提到的“炼气治病法”,于是在车中尝试“呼降吸升”,车走了大约30里路,就觉得心爽体舒,感冒顿时化解得无影无踪。
真炁内养方法与《参同契》
真炁内养方法与《参同契》作者:***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21年第03期内养功是中华传统养生中,古为今用的始祖。
是新中国诞生后首次开展气功中医研究,并实施临床实践的医疗气功功法。
六十多年来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众多的实践成果,不但能针对性地治疗各种疾病,还可以辅助治疗许多疑难杂症。
对病后身体的康复调理效果明显。
它也是无病养生,无药治病,治未病的重要手段。
真炁内养方法基于内养功的原理,以疏通身体的任督二脉为主要目的,来实现古人描述的所谓“水火交垢”、“气沉丹田”、“北方河车”,“打通任督二脉”、“五气朝元”、“三花聚顶”等。
真炁内养与传统古法养生究竟什关系呢?下面我们进行分析探讨。
说起传统养身,不得不提《参同契》这本书。
它是由公元151年~221年,东汉时期学者魏伯阳所著。
此书后来许多记载中,都叫《周易参同契》。
我觉得还是去掉周易二字为好,因为周易主要是用来占卜之用,只是里面包含了众多的黄老之理而已。
《参同契》里用的最多的推演就是阴阳八卦之理,这恰恰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基。
《参同契》作为最古老的养生方法的理论基础文献。
千百年来它派生出了无数的功法、派别,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
尤其是本土的道教将它作为丹道练习的首要理论依据,千古流传,经久不衰。
首先我们来说说内养真炁里的“真炁”。
身体里的真气(炁),有先天真气与后天真炁之别。
“真气”是身体的先天之气,而“真炁”是身体的后天之气。
这两个词所用的气(炁)是不一样的,所代表的内涵也不同。
“气”字有着更广义的概念,代表乾坤之气、天地之气,代表万物的所有形态。
如《道德经》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实际说的“三”就是气,阴阳之变都是中间那一横,代表着阴阳各占多少的实质。
从甲骨文的进化源头不难看出他们的本质。
“气”字和“三字”是同源的。
就是阴阳之间的那个万物,它包括了有形和无形的事物。
其变化的规律,在黄帝内经五运六气中有明确的论述,这里不做解说。
谈谈内养功“打通任督二脉”
谈谈内养功“打通任督二脉”作者:韩健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21年第11期在2018年的全国中医药大会上,政府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中医的非药物疗法。
对百姓来说,运用非药物疗法,一方面减少损伤,另外一方面节省费用。
所谓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就是中医里一切不用药物的治疗手段。
实际上传统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多种多样,包括了针灸、推拿、按摩、太极、中医情志疗法等。
《黄帝内经》里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上工治未病”说的就是这个。
在现代中医院校教材里,叫做医疗气功。
医疗气功是中医里最有效,实用性最广的方法之一,老弱、病、残都适用。
它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或者只把药物作为辅助。
只要把呼吸、心态、形态做一个适当调整,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能够消除疾病,使身体健康。
内养功作为国家最早推广的医疗气功,养生调病方法之一,经过了近七十年的临床验证,受到公众的好评,特别对一些疑难杂症效果显著。
内养功通过调息、调心、调身来内养身体的过程中,其意守丹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这一步骤也是“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一步。
成败就在于意守丹田时火候的掌握。
在这一步里正确的学会意守丹田,不仅能够轻松完成通督过程,还能为后续的练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道家认为,人体有三个丹田,分别是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它们分别在人的躯体上中下三个部位。
一般不加上和中二字,就指的是下丹田。
丹田在各种传统的功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丹田就是能长出丹的那片田地。
什么叫丹?古人为了养生治病,延年益寿,采集各种物质,通过精心炼制而成的丹丸就是丹。
这种精制的丹可谓是灵丹妙药,它炼之不易,求之不得,这个也叫外丹。
而在传统养生功法中,整个练习的过程,身体里的感触,以及对身体的调理效果,与炼制药丸、服用药丸、以及药物的调理效果,都与炼制外丹极为相似。
这样把无形的过程用有形过程来代替,比喻非常形象。
身体变成了炉鼎,意念变成了火候,精气神变成了物质。
人体上中下都有出丹的田,这就是丹田的含义。
倪海厦讲任督二脉:人不讲话时任督是通的,一讲话就是开的
倪海厦讲任督二脉:人不讲话时任督是通的,一讲话就是开的任,女子妊也,女人会怀孕就靠任脉。
所有经络介绍之前,一定要先介绍任督二脉。
为什么?因为我们后面找穴道都是以任、督二脉为基准,很快地找到而不会找错。
我最怕就是鸡同鸭讲,心里知道扎哪个穴道,结果穴道找错了。
所以我非把你们穴道弄到很正确,才放你们走。
任脉呢,所有的阴会集在这个地方。
所有能看到的有形的东西都是阴。
督脉呢,是诸阳之会,全身的动能、能量,都在督脉上面。
我常跟病人讲的一句话就是:“无论如何,绝对不要让人家碰你的脊椎骨。
”督脉不能碰,脊椎骨像龙骨一样。
有人椎间盘凸出,就去开刀,开完了以后更坏。
那个MAS根本就是疫苗引起的,造成脊椎一开始就是弯的。
你想想看,疫苗打下去把督脉都打烂掉,打出问题来。
督脉是统合我们人身所有的阳,是精力所在,体力所在,受伤了。
这种人不长寿的。
我们讲“天柱倾”,天柱嘛,后面的脊椎骨,脖子都歪过去,天柱倾,人命在旦夕,大概一两天就走掉了。
女人怀孕全靠任脉;督脉走在后面,是诸阳之会,连在我们的脊椎骨上面,就是我们的脊髓。
那任督二脉交会在哪里呢?鼻子这边,人中这里,刚好嘴巴一讲话就开到了。
像我现在在讲话,任督二脉就是开的,那你在听课的时候,舌头顶着上颚,顶到的时候任督二脉就是通的。
注意看乌龟,乌龟就是这样顶到的,所以乌龟很长寿。
你顶到,你也不用趴在地上(笑),不需要。
所以行走坐卧,舌头要顶着上颚。
你舌头顶着上颚,人脑就很清醒,因为任督二脉是通的,阴和阳是通的,就好像我们插座上的阴电阳电是通的。
中医有所谓八纲,这个八纲的观念,就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这八纲在用的时候,除了可以帮我们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协助我们分析病因,也就是作诊断用,还可以作治疗用,还可以用作事后确定病人病好了没,还可以用在治疗过程中看病情是转好还是转坏,还可以用来预测这个病如果现在不治的话将来会发生什么事。
这些都按照八纲的原则来做。
中医呢,希望把事情简化。
任督二脉调息法与气通任督二脉
任督二脉调息法与气通任督二脉任督二脉调息法与气通任督二脉,是皆然两种不同的境界,任督二脉调息法,多用于采药过程,是以精化气中采药用的方法,也可在没通任督二脉时,用意领转任督二脉的一种方法,让真气<熟习>运行路线与后三关,在不断壮大的真气逐渐<扩道>而运行,比真气会聚丹田足后,在无道中硬冲任督二脉安全多了。
一,通经通脉过程中,可先通十二经,奇经八脉,此过程只需按-法即可,奇经八脉呼吸法,此过程不守丹田,直至达知自已的換经时间而通十二经,逐步完成通奇经八脉为止,而再守下丹,开气海穴后连通任督二脉,而任督二脉连通着十二经,才可逐步把龙虎药物肝肺之气,运入下丹田而进入结丹过程。
二,而另一种功法是先守下丹田,当真气充足,在无知道路过程中,真气硬冲任督二脉,在过后三关通道带来阻力,尤其在家之士,以精化气弱,更是阻力大,而且在过上桥与下桥时,有崩炉漏鼎学说。
三,还有一种在定中,-次而通任督二脉。
四,气通任督二脉三种运行路线气通任督二脉,是真气足后,真气从下丹田而出,<产生自转>!在通任督二脉过程中,任督二脉有<三种>运行路线,<不需意领,都为自转>。
三种路线为:意通任督二脉,精通任二脉,谷通(气通)任督二脉。
1,意通任督二脉通督脉:气从下丹田经会阴穴,通督脉后三关,达百会穴而经任脉气海穴回下丹田内。
通任脉:从气海穴经任脉上颤中穴过十二重楼,接督脉下十重楼经尾吕穴,而完成了意通任督二脉。
此意通任督二脉是大家所讲的气通住督二脉运行路线。
2,精通任督二脉气从下丹田经会阴穴,过尾吕经督脉后三关达百会穴,从百会穴经颤中穴,经气海穴,路过阳物,从两外肾中间穿过,而形成的运行路线。
此路线任脉是<爬绕阳物一圈穿两外肾间,到会阴穴>。
此路线一小部分人达到。
3,谷通(气通)任督二脉真气从下丹田直通命门穴,沿督脉上升到脑户穴,从脑户穴直通印堂穴,沿任脉下行到气海穴,归回下丹田内,此任督二脉<下不经地户,上不经天门,>只从谷中行,此时早已开四穴:气海穴,命门穴,印堂穴,脑户穴,而立下谷与上谷,在谷通时,早己开祖窍,并已结成黍米丹,而且己完成黍米丹化阳神过程。
任督二脉之—任脉
任督二脉之—任脉在学习十二经脉前必须先学任督二脉,以任督二脉做基准进行找穴位。
一、任脉概述任脉属阴,督脉属阳。
督脉为诸阳之会, 督脉不能碰。
任脉是诸阴之会,无井荣俞经合之分。
所有的阴经就像河流一样流入大海(任脉)。
任督二脉交汇在嘴里,当舌抵上颚时任督二脉相通,乌龟是这样一直顶着,所以乌龟长寿。
当任督二脉相通时,头脑格外清醒。
气血的流注为后升前降,即从督脉升,任脉降,形成一个循环。
从人的侧面来看。
心产生的热量在肺的作用下,向下传输到小肠,小肠具有与心脏一样的速度和温度。
肾在小肠后,小肠的热量可将冰凉的肾水汽化,汽化后沿着督脉上升。
到了颈部,颈部有冷却功能,冷却到合适的温度后传入脑。
好的中医,不管用针灸还是处方,都可直达病位。
治疗方案要因时因地因人灵活运用。
八纲辨证:八纲是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八纲的作用:诊断、治疗、判断治疗后好转or转坏、若不治结果如何。
中医有简单的原则,可应对很多未知的可能。
掌握好原则,可迎刃而解。
在以后的经络讲解中会穿插介绍中医的各种治疗法则。
二、任脉穴位1、任脉有24个穴位,起于会阴穴,男性位于睾丸下方与肛门中间,女性位于阴道和肛门之间。
道家练气,升起会阴。
2、腹寸法确定穴位的位置:不能按同身寸找任脉穴位。
要按独立的方法—腹寸法找穴位。
将神阙穴和曲骨穴之间的距离五等分,有四个区分点。
从下向上依次为曲骨穴、中极穴、关元穴、石门穴、阴交穴、神阙穴。
在石门和阴交的中间为气海穴。
曲骨穴:可针不可灸。
可治疗妇科、尿道炎等。
取穴原则:近取穴。
何谓近取穴?就是找病位周围的穴位,比如曲骨穴在小腹,那么妇科炎症等就可取穴曲骨。
不管虚实寒热,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即可。
平补平泻的手法:进针后左转右转左转右转,切不可一个方向转。
出现酸、麻、胀的感觉说明气到了。
针扎进后出现粉红色晕圈,说明人气色很好。
如果没出现,说明气虚。
中极穴:曲骨上一寸(不是具体的一寸,按上图的腹寸法找穴位),在膀胱的上方,为膀胱经募穴。
字门内壮功:强化你的“真元之气”,疏通任督二脉,对全身各种疾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字门内壮功:强化你的“真元之气”,疏通任督二脉,对全身各种疾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字门内壮功是属于内外气相兼的功法,讲究入世修行,长期习练,可使内气强壮,体健神压。
通过练功博采天地之气,通过经络的传运与内气相结合,在体内经过转化、提炼、增殖、更新、开发而变成强大的生物能场。
“生物能场”是人体内的精华物质,也是中医所讲的“真元之气”。
此气每人都有,只是强弱有别,常练功的人就强,而几集中,不练功的人就弱,而且游散。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关键在于坚持,只有常练不辍,才能收效。
站字门小乘功预备式;自然松静站立,双脚距与肩同宽,脚尖稍内收,五趾轻微抓崮地,两臂自然沉肩下垂,头正,腰直,日平视,行气三次(一吸一呼为一次),以下简称预备式(见图1)。
行气用自然深长呼吸法。
即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加深呼吸,作到细、匀、缓、长、绵。
以下简称行气。
预备式的目的是为进入气功态作准备,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内收、五趾抓地的目的是为了马步阴掌桩和行功时的稳定,并可采收地气,使下盘牢周,如古树生根;还可使人体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目平视尤为重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讲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窃,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练功时,气血运行周转加快,分布于头面较多,目平视使部分内气从双眼放出,可免头胀、头昏、耳鸣之苦。
同时可起到内气熨目的作用,对眼睛大有益处,而且还可以锻练用双眼运功布气。
起式:起式是为了使人从常态进入气功态。
1.熨任督九次:在预备式的基础上,双手掌心向内顺任脉自下而上,过头顶熨至脑后玉枕为吸。
上熨时十指相对;距一寸(见图2、3),呼气时双掌顺原路线熨回。
此为一遍,共熨九遍。
以下简称熨任督。
2.双手心外翻(见图4),自两侧向上划至头顶百会上方,曲腕使双手内劳宫对准百会为吸(见图5),呼气时双手顺任脉下熨至肝脾区(见图6),再吸气不动,呼气时掌心向下,十指向前推出,同时双腿曲膝下蹲,成马步阴掌柱(见图7、8)。
中医畅谈奇经八脉与养生之道(一)
中医畅谈奇经八脉与养生之道(一)奇经八脉与养生之道(一)——气功学理溯源一、气功起于何时?与奇经八脉的关系如何?中医的理论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医疗和养生实践,古代应用针灸和推拿等外治法比较多,另外有后来称作“气功”的,是具有中医特色的自我保健方法,或称“内养法”,古代都属于养生之道。
这与奇经八脉的关系特别大。
这里先得排解一些疑问。
其一,有人提出气功出自后世说。
以前有些人认为气功疗法出现在后期,特别是“内丹”说是金元时期才有,这是个误解。
因为内丹的概念是相对于外丹来的,外丹即炼丹,秦汉时期的帝王相信炼丹,吃丹药,结果出了毛病。
由于失败的经验,启发人们不能靠外丹,应当靠人身内部的内丹,气功的方法就是内丹的方法。
早期所称的“导引、行气”就包括气功。
战国时有件刻有“行气文字的玉器,可能是练气功者所佩带,上刻文字说:“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
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
顺则生;逆则死。
”这些文字是根据郭沫若的考释,开头的“行气”二字就是全文的关键词。
气功、内气的“气”字,注意写成“气”内从“火”而不是一般的从“米”,表明这是专指体内的热气;后来道家将此字改写成“炁”,只是将上半的“气”改写成“旡”(这是“欠”字的反文。
欠,指呵欠;,读如既,原指饮食之后嗳气),字下半的“火”改写成四点(灬),这两种写法,意义是一致的。
铭文正是说“行气”的上下行情况。
这铭文因称《行气玉佩铭》。
有此铭文,说明了气功方法的应用并不是后代才有,而是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
当然这还有很多其他文献可作佐证。
从奇经八脉文献本身就足以证明,其与内功养生方法的实行有很大关系。
其二,有人提出气功来自国外说。
民国时期有人提出中国文化西来说。
西来从哪里来?从西边来,指的是印度。
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下子文化那么发达,是出于外来的传入,而不是内发的。
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对自己民族的创造性的质疑,实在是有失偏颇的。
谈谈内养功“打通任督二脉”
谈谈内养功“打通任督二脉”作者:韩健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21年第09期中医内养功,是我国当代最早的中医气功功法,从新中国的成立至今,已经积累了七十多年的临床经验。
在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一代代医师们的辛勤努力下,不断地总结实践,再总结再实践,使之更加完善适用,操作简单方便,应用更加广泛,能够更适应于当今社会的人们,防病调病、养生延年效果明显,特别是对一些疑难杂症,也能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甚至完全康复。
当今,中医院校的中医医疗气功课程中,许多的重要内容也是基于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多年进行临床实践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内养功来源于传统养生,确切地说是源于道家的养生之道。
而丹道又是有着最为完整的养生系统理论,既有传统文化理论基础的支持,又有完整实用的练习方法。
丹道基本包络了所有的道家的练习方法,使得我们民族的养生文化瑰宝代代相传。
虽然内养功来源于传统的丹道养生,但内养功不仅传承了传统养生之精华,还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用现代科学及解剖学的理论释解了传统养生之功理。
内养功其亮点在“养”字。
如何真正做到内养身体,而不是内导和内耗身体。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用内养功的内养方法,通过三个简单步骤,实现丹道的周天运行,即“打通”身体的任督二脉。
抱一守中《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呼?”“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意为,神形不离,精神内守。
《丹经》:“回光守中。
”意为收神内视身体,神不外驰。
《黄帝内经》说:“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
意为神形合一,就是自然死亡而不是病死。
甚至能超过自然死亡的年龄。
《尚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微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著名的十六字心法,包括了黄老的哲学思想,以及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之根。
抱一守中的概念有着多个层面的内涵。
抱一,指的是道生“一”的那个“一”,阴阳未开的那个“一”。
也可以说是先天之八卦态,或者是太极。
任督二脉归于奇经八脉,中医养生的至宝穴位,手把手教学
任督二脉归于奇经八脉,中医养生的至宝穴位,手把手教学“奇”有“奇特”“奇异”之意,奇经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的经脉。
奇经八脉是不同于十二经脉的“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
⑵特点:①有一定的循行路线②不直属脏腑③无表里关系④无逐经相接的关系⑤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⑶作用:①沟通十二经脉的联系②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渗灌蓄积调节作用一、任督二脉是十二经的“水库”是十二经络的总管1、任督二脉不属于十二经,而属于奇经八脉。
十二经与奇经八脉就象是江河与水库的关系,奇经八脉可以储存调节十二经气血。
十二经经气过盛时,奇经八脉会加大存储,疏通十二经,保证气血正常流通;当十二经经气不足时,奇经八脉经气会自发补充到十二经循行中,二者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维持人体经络系统的正常。
2、奇经八脉与十二经有什么区别!其一、它不同于十二正经分布于全身,胳膊上就没有奇经的分布。
其二、它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只是部分经脉与脏腑连属,如任脉与胞宫(相当于子宫)相连;其三、奇经八脉中有六条经脉没有自身特有的穴位,其俞穴都是寄附于十二正经上,只有其中的任脉、督脉有其自身的经穴。
3、疏通任督二脉的几种简单的方法方法一、叩首法头叩手背即可,叭在地板上或床上,用头叩手背,每15次为一小节。
作用,可使任督二脉在头部顺接!方法二震动尾闾法双腿盘坐,然后用脚掌外缘用力站立(站的过程中膝盖不可触地),离地10至30厘米就行。
然后臀部落地时正好使尾骨颤击地板,这个动作就完成了。
注意:可垫棉垫;幅度从小到大;有骨结核,骨质疏松及扭伤者忌用。
作用:能使任脉会阴穴与督脉长强穴得以顺接。
方法三壁虎爬行法象壁虎一样在地上爬行,完全放松!作用:主要用来打通任脉,对增强五脏功能效果显著。
任脉乃阴经之河,总调阴经各脉,对更年期妇女尤为重要!二、任脉----阴脉之海1、任脉:奇经八脉之一,有总摄阴经的作用,被称为“阴脉之海”任,有担任,妊养的含义,又是起于胞宫的,所以跟女子的生育功能有关,包括调节月经、孕育胎儿,为生养之本。
经络养生养生从经络开始解读中医之元气与任督二脉
经络养生养生从经络开始解读中医之元气与任督二脉经络养生刮痧也是调经络,拔罐也是调经络,现在美容院的所有保健美体项目都是在疏通经络,那么什么是经络呢?经络的定义:内连脏腑,外连体表,运行气血的通道,称为经络。
什么是阴阳:世界万物都分两面,有正面就有反面。
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积极、向上、温暖、明亮为阳,消极、向下、寒冷、黑暗为阴。
腹部为阴,背部为阳,下为阴,上为阳。
但是阴阳又没有绝对。
例如:我们把双腿做横向分叉,身体趴在床上,下颌挨在床上,双臂展开,在在接触床铺的面为阴,接触不到床铺的面为阳。
任督二脉:督脉:(阳)从会阴穴、睾丸经过臀部、经过脊椎,经过头部,一直到龈交。
任脉:(阴)起于会阴穴、经过腹部、经过胸前、一直到承浆穴。
胸前有个白线。
督脉行气、任脉行血。
帮老公刮任脉,从承浆刮到耻骨,刮到28下就可以勃起。
任何外邪都是从膀胱经进入体内的。
偏头疼手麻95%的几率得脑梗。
保护好脚、腰、头。
十二经络:手上6条经络三阳经和三阴经:阴面三阴经:第一条:与大拇指相连的一条是肺经第二条:与中指相连的一条是心包经第三条:与小指相连的一条是心经阳面三阳经:第一条:与食指相连的一条是大肠经第二条:与无名指相连的一条是三焦经第三条:与小指相连的一条为小肠经腿上面6条经络三阳经和三阴经阴面足三阴经:第一条:中骨往内旁开一大拇指为脾经第二条:与内踝骨相连的一条为肝经第三条:与脚后跟内窝相连为肾经阳面足三阳经:第一条:中骨往外旁开一大拇指为胃经第二条:与外踝骨相连为胆经第三条:与外脚后跟窝相连为膀胱经五脏六腑相表里:所有脏腑一阴一阳为一对1、肺和大肠相表里2、心包和三焦相表里3、心和小肠相表里4、脾胃相表里5、肝胆相表里6、肾和膀胱相表里。
阴面均为脏,都是实心的。
阳面均为腑,都是空心的。
1、肺和大肠主气,比如上厕所的时候,特别是大厕,需要用力排便,如果上厕所打电话、吃口香糖就容易泄气,这样也会伤气。
2、心包和三焦相表里:三焦和心包都不是有实物的脏腑。
打通奇经畅全身(上)
打通奇经畅全身(上)作者:程凯来源:《祝您健康·养生堂》2018年第10期读过武侠小说的人,肯定对“任督二脉”并不陌生,很多武侠小说中有相似的桥段:书中的主角由于某种机缘巧合,打通了任督二脉,经气贯通,功力大增,逐渐成为武学奇才……这任督二脉为何就能给主角们的武学如此大的帮助?其实,中医中任督二脉是真实存在的,任脉起源于胞中,下出于会阴(从体内到达体表),然后沿人体前正中线向上巡行,经咽喉部到达口内,再向上在眼眶下与足阳明经相交。
而督脉与任脉同起于腹中,下出于会阴,不过督脉沿着人体后正中线(脊柱)向上巡行绕过头顶,经额头过鼻到达人中,再向下进入口腔,这时任脉与督脉交会于口腔内的龈交穴。
小说家创作武侠小说时,便是取任督二脉同出腹中,各自沿人体前后正中线巡行最后再交会于一点的特征,设想如果打通这两脉,体内经气就形成了一个大循环,内气畅行、周游不息,运气发功便能收放自如,自然能神功大成,天下第一了。
其实,任督二脉这种特殊的经脉,属于中医经络体系中的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顾名思义,就是八条奇特的经脉。
奇者,异也,这八条经脉异于其他经脉之处便在于它们不隶属于脏腑,也不与其他经脉相表里;巡行之处也皆为十二正经不及之处,且上肢无奇经八脉的分布,“别道奇行”,故称为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有着特殊的生理功能,它加强了十二经脉的联系,并起到了十二正经“蓄水池”的作用。
十二经脉气血有余的时候,会蓄藏于奇经八脉,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亏虚时,则由奇经“溢处”蓄藏的气血来补充。
同时,人体有一类似脏非脏、似腑非腑的奇恒之府——脑、髓、脉、胆、女子胞(精室),它们大都与奇经八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奇经八脉既然能加强十二正经的联系,还能调控十二正经的气血,那势必会与十二正经沟通于某些特定的部位,这便形成了八个特殊的穴位: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不是奇经八脉与正经的直接交会之处,而是位于正经上的这八个穴位与相应的奇经沟通,正经之气与奇经八脉之气通过这个穴产生交会、沟通。
中医养生讲座经典经络保健
经典的养生穴位之4
足部:三阴交
【三阴交功用】为脾、肝、肾三条阴经的交点
,一个穴位兼有调控三条经络的作用。具有健脾 和胃、补调肝肾、行气活血、滋阴生津、疏经通 络的作用。此穴对增强腹腔诸脏器,特别是男女 生殖系统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三阴交主治】腹胀、肠鸣、脘腹疼痛、饮食
不化、泄泻、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子宫 脱垂、经闭、不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 、恶露不行、遗精、阳痿、早泄、阴茎痛、疝气 、水肿、小便不利、缩阳、遗尿、神经性皮炎、 湿疹、荨麻疹、失眠、下肢痿痹。 三阴交能防治高血压、性功能减退和急、慢性肠 炎,以及月经不调、遗尿、失眠等疾病。
2019/2/14
14
经典的养生穴位之3
足部:涌泉
2019/2/14
15
经典的养生穴位之3
足部:涌泉
【涌泉功用】 本穴是肾经要穴,常用来治疗泌尿
疾病、消化疾病、呼吸疾病、五官疾病,具有宁神、 开窍、清热、引火归原的作用,亦是常用的保健穴之 一。
【涌泉主治】昏厥、头顶痛、眩晕、失眠、舌干、
【内关主治】主治心痛、心悸、心慌、胸闷、烦
躁、气短、胃痛、胁痛、呕吐、呃逆、眩晕、失眠 、热病、中暑、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肘臂 挛痛、手麻。 现多用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绞痛、心动过 速、心律不齐、胃炎、膈肌痉挛、急性胆囊炎、甲 状腺功能亢进、血管性头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疟疾等。 特别是对于心痛、心悸、胸闷、气短、失眠等病症 有良好的效果,可以防治各种心脏疾病,增强心肺 功能。
4
人体经络简况
2019/2/14
5
十二经脉
经脉的命名(四肢、 阴阳、脏腑) 十二经脉循行规律 十二经脉交接规律(子午流注)
谈谈内养功“打通任督二脉”——抱一守中
18气 功气功临床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September 2021 Vol.21 No.17中医内养功,是我国当代最早的中医气功功法,从新中国的成立至今,已经积累了七十多年的临床经验。
在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一代代医师们的辛勤努力下,不断地总结实践,再总结再实践,使之更加完善适用,操作简单方便,应用更加广泛,能够更适应于当今社会的人们,防病调病、养生延年效果明显,特别是对一些疑难杂症,也能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甚至完全康复。
当今,中医院校的中医医疗气功课程中,许多的重要内容也是基于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多年进行临床实践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内养功来源于传统养生,确切地说是源于道家的养生之道。
而丹道又是有着最为完整的养生系统理论,既有传统文化理论基础的支持,又有完整实用的练习方法。
丹道基本包络了所有的道家的练习方法,使得我们民族的养生文化瑰宝代代相传。
虽然内养功来源于传统的丹道养生,但内养功不仅传承了传统养生之精华,还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用现代科学及解剖学的理论释解了传统养生之功理。
内养功其亮点在“养”字。
如何真正做到内养身体,而不是内导和内耗身体。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用内养功的内养方法,通过三个简单步骤,实现丹道的周天运行,即“打通”身体的任督二脉。
抱一守中《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呼?”“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意为,神形不离,精神内守。
《丹经》:“回光守中。
”意为收神内视身体,神不外驰。
《黄帝内经》说:“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
意为神形合一,就是自然死亡而不是病死。
甚至能超过自然死亡的年龄。
《尚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微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著名的十六字心法,包括了黄老的哲学思想,以及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之根。
抱一守中的概念有着多个层面的内涵。
抱一,指的是道生“一”的那个“一”,阴阳未开的那个“一”。
中医培训教程之任督二脉及经外奇穴
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二小节 督脉-11
囟会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 【作用】:平肝熄风,醒神镇惊。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鼻渊。③癫痫。④小儿惊痫。 上星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作用】:清肝明目,宣通鼻窍。 【主治】:①头痛,目痛。②鼻渊,鼻衄。③癫狂。④中风偏瘫。 神庭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作用】:清肝明目,熄风止痉,通窍安神。 【主治】:①失眠,惊悸,痫症。②头痛,眩晕。③鼻渊。
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一小节 任脉-5
阴交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 【作用】:温肾益精,调理冲任。 【主治】:①小便不利,水肿。②疝气腹痛。③月经不调,带下,崩漏, 阴痒,产生出血。 神阙 【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作用】:培元固本,回阳救逆,补益脾胃,理气和肠。 【主治】:①中风脱证,四肢厥冷。②泄泻,偏身出汗。③水肿。 水分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作用】:健脾化湿,利水消肿。 【主治】:①水肿,小便不通。②腹痛,泄泻,翻胃吐食。
第九节 奇经八脉
——第二小节 督脉-4
长强 【定位】: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镇痉熄风,清热利湿,固脱止泻。 【主治】:①泄泻,便血,便秘,痔疾,脱肛。②癫狂痫。 腰俞 【定位】: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作用】:调经通络,清热利湿。 【主治】:①癫狂,癫痫。②痔疾。③腰脊强痛,下肢痿痹。④月经不 调。 腰阳关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强腰补肾,调经通络。 【主治】:①月经不调,遗精,阳痿。②腰骶痛,下肢痿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虚养气通督法对任督二脉的应用
• 主要就是积气冲关 使真气沿着任督二脉循 环无端的自然循行
• 濡养全身经脉及五脏六腑
• 感谢聆听 • 祝各位健康如意 一切吉祥!
谢谢
督脉
• 督脉为阳脉之海 统管六条阳 脉
•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 里边直向上行,至项后风府穴 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 头部正中线,上行颠顶,沿前 额正中,鼻柱正中,至上唇系 带处
• 可用来治疗神志病,热病,腰 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 的内脏疾病。如颈项强痛、角 弓反张等证。督脉督一身之阳 气,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 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 疗。
• 病变主要表现为心痛 ,胃痛,胸腹痛等里 症
阳跷脉
• 阳跷脉起跟中,上合三阳( 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 外踝行,从胁循肩、由颈 至頄鼻旁,属目内眦太阳 经。
• 主要症候表现为失眠,目 痛等。
• 患阳跷脉疾病者,有下列 病候:阴气不足,阳气偏 盛,常不见眠。
阴跷脉
• 阴跷脉起于跟中,内踝前 端大骨下陷中间之然谷穴 ,循内踝上行腹股、阴器 、胸腹,再上行至咽喉, 并至睛明穴,亦会于足太 阳膀胱经。
• 其病变主要表现为肢体外 侧的肌肉弛缓而内侧拘急 ,以及嗜睡等。
• 患阴跷脉疾病者,有下列 病候:阳气不足,阴气偏 盛,常常多眠。
冲脉
• 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 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 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口唇。 ”本脉自小腹内起始,下出于 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之内, 其外行者经腹股沟中央的气街 (气冲)部,与足少阴肾经交 会,沿腹部两侧,上达咽喉, 环绕口唇。
• 主要表现为胸腹气逆而拘急, 躁热,瘕疝,喘动应手,不孕 ,痿症等。
• 患冲脉疾病者,有下列病候: 气从小腹上冲、腹中胀急疼痛 。
带脉
• 带脉起于足少阴肾经内踝 前下方之然骨穴,上腘别 走足太阳膀胱经,合肾至 十四椎,属带脉。带脉起 于季胁绕身一周。
• 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腰 脊疼痛,妇女带下,足痿 不用等。
阳维脉
• 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 外踝,与足少阳胆经并行 ,沿下肢外侧上行至髋部 ,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 肩,至前额,再到项后, 合于督脉。
• 阳维联络各阳经以归于督 脉。
• 主发冷、发热、外感、热 病等表证 。
阴维脉
• 阴维脉起于足少阴肾 经内踝上五寸后端之 筑宾穴,循腿内侧至 小腹外缘,循腹上行 至乳上结喉,维络诸 阴脉会于任脉。
中华养生实践高级研修班 ------静虚养气通督养生法之
任督二脉与奇经八脉
禹墨老师
任脉
• 任脉为Leabharlann 脉之海 统管六条 阴脉• 于胞中,下出会阴,向上 前行至阴毛部位,沿腹部 和胸部正中线直上,经咽 喉,至下颌,环绕口唇, 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 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 作用。本经腧穴主治腹、 胸、颈、头面的局部病症 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 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和可 治疗神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