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的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旅游类专业“茶艺基础”课程内容建设探讨
高职旅游类专业“茶艺基础”课程内容建设探讨[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茶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风尚和文化艺术,人们对茶及茶文化的知识需求以及茶艺技能的要求日益增长。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不少高校尤其是高职类院校旅游类专业将茶艺课程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
文章以“茶艺基础”课程为例,从茶艺课程设计、内容选取、内容组织等方面就高职旅游类专业茶艺课程内容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茶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茶艺基础”课程是高职旅游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能力课程。
根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旨在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对茶及茶文化的基础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全面掌握各类茶的冲泡及服务知识、技能,掌握“茶艺师”职业岗位的相关知识,达到“茶艺师”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主动热情、认真周到、团结协作的服务精神,为学生就业及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该课程着眼于突出专业特色,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突出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着力加强对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需具备的基本技能、职业能力进行训练与培养。
一、课程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其课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校企合作”既是实现高职课程设计的重要途径,又是指导高职课程设计的教育理念。
该课程的设计思想是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紧密结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本职业的活动为内容,力求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按茶艺馆工作要求,实现课程的设计(如图所示)。
1.以“茶艺师”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设计课程。
该课程根据“茶艺师”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职业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分析,结合“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来组织教学内容。
2.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无缝衔接设计课程。
“茶艺基础”课程自身的特色决定了其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无缝衔接。
各类茶叶的基础知识是茶叶冲泡的基础,同时,茶叶的冲泡必须依据各类茶叶的特性而定,这就使得有关茶叶的理论知识和茶叶的冲泡技能必须紧密结合,才有利于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岗课赛证”互融下《茶文化与茶艺
f ocusion《茶文化与茶艺》是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一门专业素质拓展课,该课程旨在通过茶文化发展史、茶叶基础知识、茶艺操作等内容的教学,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与人文素养。
在《茶文化与茶艺》课程中推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以“岗”来提升课程学习标准,以“赛”来提升教学水平,以“证”来评价课程学习效果,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发挥职业教育在文化传递、技能培养、民生保障等方面的作用,是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在使命与价值追求[1]。
一、岗课赛证互融背景下《茶文化与茶艺》课程的改革背景1.国家政策层面如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职业教育改革的总要求。
“岗课赛证”是落实这一要求的保障措施。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明确“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新要求,为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积极探索提供政策保障[2-3];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工作要点中,着重提到要“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助力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是贯彻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的要求:“职业教育是传承技术技能的重要途径”,也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
2.专业建设层面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明确将高职类酒店管理专业更名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此次更名不涉及本科、中职,只针对高职类酒店管理专业,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也从侧面反映了酒店行业对基层人才能力的新诉求。
在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酒店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质的转变,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要顺应时代要求和改革变化,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人才供需侧结构性矛盾。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既紧扣岗位需求,又借鉴大赛理念探索“基于教学但高于教学”的教学标准,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征,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的重要抓手。
茶文化专业的英语教学新模式研究
2020年第12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基金项目:2019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英美主流媒体“一带一路”话语建构功能结构及意识形态研究(项目编号:W20190162)作者简介:章一超(1993-),女,汉族,浙江杭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语篇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
收稿日期:2020年11月10日。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通用语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英语已经成为了人们对外交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能,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必须重视英语教育,变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茶文化专业是高校为满足茶行业发展而开设的课程,其作为高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强化对学生的英语教育,而且现阶段茶叶出口量每年都在增加,已经成为了茶行业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就要求茶文化专业学生必须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以满足茶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进而扩大我国的茶叶市场,带动茶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茶文化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1.1授课方法单一茶文化专业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授课方法单一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首先,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注重结合茶文化专业本身的特色。
茶文化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从茶叶种植到栽培、采集、制作以及售卖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通过实践的形式强化学生对茶的掌握,对茶文化专业学生进行英语授课需要借助其重实践的特点强化英语授课与茶文化专业的结合,但是英语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只注重讲解英语知识,没有充分结合该专业的特点[1]。
其次,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书本授课方法,不注重创新。
虽然书本是学生在大学阶段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受到版面等各方面的限制,书本知识是极其有限的,教师依据书本授课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量。
1.2测试模式单一茶文化专业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测试模式单一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首先,英语教师在为茶文化专业学生授课时不注重进行随堂测试。
高职学生茶艺技能培养研究
【 1 】 王新敏 . A NS Y S 工程 结 构 数 值 分 析 [ M】 . 北京 : 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 . 2 0 0 7 .
2 . 建立路面构造模型。采用A N S Y S 的A P D L 命令流功 能, 成功模拟路面构造; 模型体现路面结构包括面层 、 基层 、 垫层 。将模型应用于教学 ,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 以便较好 地 掌握 这些 知识 , 建 立起 理论 知识 和工 程原 型之 间 的联 系 , 促 进学 生树 立工 程概 念 。 3 . 模 拟仿 真 技术 应用 于 路桥 教 学模 型研 究 的优 势 。通 过 建立 “ 公路 桥梁 教学 模型 ” , 丰 富 了教学 素材 , 从 根本 上改 善 了学生的学习现状 , 提高了学生的绘图 、 看图及空间想象 能力 , 从视听效果和理解能力方面着手, 制作了含三维模型 动画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素材。教学模型的开发在于提高高 职教育水平 ,教学模型开发也在于加深课本理论文字的学 习, 并增加立体的教学模 型 , 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 , 达到更 好 的教 学 效果 。 在 教学 工 作 中 , 使 用 了 节 点多 媒 体 模 型 、 构件拉 、 压、 剪、 弯曲变形多媒体模型 、 结构破坏教学试验录像等课题建 设成果 , 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 结构整体稳定破坏都是在瞬时 发生 的 ,没有 实验 和工 程实 例可 以让 学生 了解失 稳发 生 的 过程 , 从模型和动画两个方面人手 , 制作了多种模 型, 不借 用复杂的实验设备就可 以直观形象地展示构件整体失稳的
一
茶艺从业人员 , 在稳定性 、 整体素质 、 技能的全面性方面存 在诸 多 问题 , 从 而 影响 整个行 业 的服务 质量 。 二、 茶艺 人才 培养 的 目标 根据《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 , 茶艺师职业定义为: 在茶 艺馆、 茶室、 宾馆等场所专职从事茶饮艺术服务的人员。分 设 五 个等 级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技师 、 高级 技 师 。茶 艺人 才 培养的 目 标是具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 , 一定人际交往能力、 形体 知 觉 能力 , 有较 敏 锐 嗅觉 、 色觉 和 味觉 , 有 一定 美 学鉴 赏能力 的茶饮艺术服务人员 。五个等级的茶艺师 , 在礼仪 与接待 、 茶艺准备与演示 、 茶事服务与销售 、 茶艺馆布局与 现象 , 通过分析 , 提 出提高整体稳定性的方法和措施 , 进 而 理解 和掌握 设计 原理 和规 范 ,改变 原来 的纯粹 的理论公 式 推导 的教学 模式 , 逐步 开展 研讨式 的教 学改 革 , 使 学生 的学 习兴 趣和效 率 大大 提高 。 此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可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激 发学 生 的求 知欲 , 因此 将模 型在 教学 中应 用很 必要 。 将 模 型 的建设与大学生学科竞赛、开放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结合起 来 ,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学科竞赛和开放性实验等教学 环节 中 , 充 分发挥 了成 果 的作用 。
根据学生需求创新高职茶艺英语课程
根据 学 生需求创新高 学 ,河 南 郑 州 450000)
摘 要 :在 茶 文化 国际传播 的过 程 中 ,英 语作 为世 界 通 用的语 言是传 播 的必要 工 具和 手段 。 高职 院校 的茶 艺英 语课 程 还 存在着 较 多的 问题 ,影响 了我 国茶 艺人 才的培 养 ,不利 于 国 内外茶 文化 的交流 。本 文首 先分析 了加 强 高职 学 生茶 艺 英语 课 程 的 重要 性 ,说 明设 置 英语课 程 具 有 充分 的现 实 意 义,然 后分析 了 当前 高职 院校茶 艺英语 课程 的现状 ,最后提 出 了创 新 高职 院校 茶 艺英语 课程 的途 径 ,希 望本 文对提 升茶 艺英语教 学质量 和茶 艺人 才的 培 养有所 帮助 。
作 者 简介 :宋相 瑜 (1975一),女 , 河南 滑县人 ,讲 师 ,研 究方 向 :英语 语 言文 学 。
品质 鉴 定方 式太 过于 主观 ,很 难让 人信 服 。而计 算机 图像 处 理技 术将 抽象 的 品质情 况 数据 化 ,可 以使 人 们一 目了然地 掌握 茶 叶 的品质 情 况 。除 此之 外 ,需要 指 出的是 ,茶 叶随 着时 间 的变化 ,其 品质 也会 出现 变化 。品质 鉴 定 人 员不 可 能全 天 24小 时 对 茶 叶的 变化 状 况 加 以记 录 ,因此 他们 对 于茶 叶品 质 的判 断就会 显得 不够 全面 。与 之 相 比 ,计 算机 则 能够 不分昼 夜 地对 茶 叶的变 化情 况加 以记 录 ,并从 外 形和 色 泽等 参数 上 对茶 叶本 身 的品质 问题 加 以判 断 。
1 加强高职学生茶艺英语课程的重要性
1.1 有 利 于加 强 中外 茶文 化 的交流 当 前世 界各个 国家的 文化 交流 愈来 愈频 繁,茶 文化 作 为我 国 同
基于POA理论(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茶文化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2019年第04期基金项目:东北电力大学2018年度教学改革课题立项作者简介:周晓文(1981-),女,吉林省吉林市人,东北电力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言教学。
收稿日期:2018年12月21日。
1概述“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以下简称POA )理论体系由文秋芳教授于2015年正式提出之后[1],吸引了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多方位的研究,包括对各教学环节进行的分项研究。
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研究多为基于一个单元教学展开的针对写作产出的POA 教学设计和效果研究,或者是对POA 在阅读课程中的可行性理论分析等,鲜有通过整学期的教学实验,将“阅读”与“写作”共同作为POA 教学效果的研究对象。
已有研究对促成环节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以教师全程引导学生对输入材料进行选择性学习为主,鲜有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教学的方式对输入材料进行选择性学习的研究;且对于写作产出的评分主要是通过对语言、内容和篇章结构进行的5分制整体印象评分法,鲜有研究采用AS-单元[9]对作文的复杂度进行精确量化编码分析。
另外,张伶俐[4]在研究POA 对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有效性时,发现通过POA 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升反降,认为原因可能是学生缺乏对教材的关注和单词的积累,而教师将关注点主要放在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项目上,忽略了课文中语篇和难句的处理。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笔者历时一学期在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中进行POA 教学设计探索和效果研究,考察结合自主教学和合作学习的POA 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效果;研究采用自主教学、合作学习和师生合作评价[10]相结合的方式来实施POA 教学中的“促成”环节,旨在解决张伶俐研究中出现的学生阅读能力下降的问题;采用AS-单元量化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作文产出,旨在更精确地测量学生作文的句型复杂度和词汇准确度。
2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茶文化课堂教学实践2.1茶文化课程资源建设茶文化课程资源建设是第一步需要进行的工作。
高职院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浅谈——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黑龙 江生 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c do ic g l a E n g i n e e r i n g
也在晋城落地 , 来往 于晋 城 的国际友 人也 日益增 多 。茶 , 被 誉为中国的“ 国饮 ” , 茶文化 已俨然成 为了外 国友 人了解 中国
养并发展思维 的广阔性 、 灵敏性 、 深 刻性和敏捷性 , 知识 转化 为 实实在在 的能力与素 质 , 满足 了学生 个体发 展 的需 要 , 促
最重 要的 。因此 , 在校 本课程 的开 发 中需 要着 力解决 “ 开发 什么” 和“ 如何开发” 这两个基本 问题 。
l 开 发 什 么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是 一 个 动 态 发 展 的过 程 , 它 需 要 随 着 社
的条件 , 综合利用人 、 财、 物 各种资源 , 通过 资源整合 , 实现已
的茶艺表演 环境 里 , 在模拟 的工作 岗位上扮 演着相应 职业 角 色, 通过 师生互动 、 生生互动 , 以此来培养学 生的综合职 业素 养 和专 门职业技 能 , 进而开发出特色育人模式的校本课 程。
会 的发展而不断更 新 和完善 。高职 院校英 语校本 课程 的开 发要 从本地 区的实 际发 展 出发 , 以需求 为前提 , 建 立 以社 会
课程 的本质是个 体需 求的满足 , 因此 必须全面考虑 特定 学生群体在 未来社 会 中的社会 角色 和发展方 向 J 。高 职院 校英语校本课程 的开发应 充分 考虑学 习者需 求 的不 同和个
性追求 的差别 , 体 现个性化 。为此 , 我 们根据专业培养 目标 ,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三全育人”课堂构建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三全育人”课堂构建摘要:本课题研究为实证研究,探索互联网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基于“以人为本,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首位,实行分层教学及人才培养。
遵循职业素质发展与语言学习并重的原则,以人为本,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应用性强,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达成教学目标,助力人才培养。
采用“以能力为本位、成果为导向的合作式综合教学法”设计思路,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不断改革和创新高职英语教学,设计“个性化、任务化、情景化、多元化”的教学。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大学英语》“三全育人”课堂一、研究缘起(问题的提出)20 19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重要高度。
《职教二十条》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目标,强调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该体现类型特征,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强调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型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为了达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还需要为职业教育课程寻找恰当的教学目标。
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我们面临的课题是如何把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成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接受高质量、多样化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更加适应国家经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我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现实矛盾是:“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与捉襟见肘的课时;不断增长的国际合作交流需要与不足的英语能力;三全育人要求与缺乏了解的师生关系。
这是本课题的研究缘起,而这些问题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才培养中是具有共性的问题。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及研究现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三全育人”课堂构建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本,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实行分层教学;构建课堂内外一体化全过程育人教学方式,利用“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改革与实践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改革与实践1. 引言1.1 翻转课堂的定义翻转课堂,又称倒置课堂或颠倒课堂,是一种基于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听讲、记笔记等方式接受知识。
而翻转课堂则是将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进行调换,即让学生在课堂外通过预习、观看视频等方式获取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实践等互动性学习活动。
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在于将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改变为“探究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让学生在课堂外预习,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深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翻转课堂的发展得到了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学者的认可与支持,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种创新和突破。
1.2 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意义翻转课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学生在课后进行作业。
而翻转课堂则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通过预习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翻转课堂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翻转课堂还可以改善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成绩。
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和讨论,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水平。
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是多方面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深度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改善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成绩。
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1.3 本文研究的课程内容简介本文研究的课程内容为《茶艺与茶文化》,该课程旨在通过研究茶的起源、发展历程、不同种类的茶叶、茶具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茶道、茶禅一体化等内容,使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高职《茶艺》项目任务型课程改革
高职《茶艺》项目任务型课程改革作者:毛世红邱涛涛田景涛来源:《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年第06期摘要:近年来,茶及茶文化产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因而对具有一定茶艺理论和技能的人才需求已日渐凸显,“能以丰富的茶文化知识促进茶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极度稀缺。
本研究研讨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将高职《茶艺》项目任务型课程改革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使其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以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茶艺》;课程开发;项目任务型;高职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039-03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发展经济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及茶文化产业有了飞速发展,因而,对具有一定茶艺理论知识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已日渐凸显,“能以丰富的茶文化知识促进茶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极度稀缺。
目前,专门针对高职阶段的《茶艺》项目任务型课程开发尚未进行,高职《茶艺》课程大都由本科阶段演变而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本科阶段相差不大,存在知识面广、知识点杂、重理论轻技能的弊端,但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与教育目的与本科有着很大的差别,故在教学中沿用本科的教材与教学方式已无法达到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学生因此大多反映学习内容冗杂,文化的内涵难以理解和把握,更加难以在实践中践行,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因此,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项目任务型课程改革,使其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势在必行。
一、高职《茶艺》项目任务型课程开发过程1. 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中国的职业教育而言,绝大部分学生在无法进入本科院校的情况下进入职业院校就读,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
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的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的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作者:钟卫红古能平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3年第04期【摘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茶艺专业和茶文化专业开设茶艺英语课程的情况,设计茶艺英语课程学生学习需求调查问卷,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实训和考核等方面对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需求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59-03当前,随着我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不断增强和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茶文化感兴趣,同时,中国人也希望把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要把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英语是必需的语言工具之一。
大部分开设有茶艺、茶文化专业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茶艺英语课程,但教学效果却不是很理想。
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经过需求分析调查,如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的教学需求和社会就业需求等,只是盲目地跟风开设该课程。
同时,所选择的课程教材不合理,如高职课程选择了本科院校的教材,教材难度不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层次需求;或者即使选择了高职高专教材,但教材内容却比较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要提高高职茶艺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提高茶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对高职学生茶艺英语课程学习需求的调查为了了解高职学生对茶艺英语课程的学习需求,更合理地设置课程,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茶艺英语相关词汇和知识,培养学生茶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笔者对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艺专业的50名学生进行了相关的学习需求问卷调查,并获得了相关的数据。
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50份,问题共12道。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你希望开设茶艺行业英语课吗?”这一问题中,84%的学生表示“希望”,6%的学生表示“不想开”,10%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你认为学习茶艺行业英语对自己的将来就业有帮助吗?”这一问题中,64%的学生表示“非常有帮助”,20%的学生表示“有帮助”,1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6%的学生表示“没有帮助”。
“三教”改革视阈下高职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析——以综合英语教学为例
“三教”改革视阈下高职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析①———以综合英语教学为例乐荣妹(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建福州350108)一、引言2004年以来,上海市积极推进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经过多年探索,于2014年开始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通过实践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的理念[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要将思政内容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即“三全”育人[2-3]。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规定课程思政内涵:“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课程思政内涵丰富,从教育层面界定,它包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宪法法治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
二、高职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现状经过多年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已经进入深化、系统化的关键期[4]。
思政内容融入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上教师的输入性教学,一线教师已经开始探索思政内容在课程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的成果体现,即课程思政教学成果的固化和可视化,开始由课程思政内容的输入转向育人成果的输出。
课程思政教学在本科院校颇有成效,但高职院校的成果不容乐观。
邵红万以扬州市职业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淡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够,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5]。
杨修平于2020年在“中国知网”搜索,发现涉及“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论文不逾百篇,且指出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工作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对滞后的问题,并提倡“文化导入、主题体验、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成果导向”等教学法的探索和实施策略[6]。
以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的 课 程 主 要 包 含 职 业 基 础、职 业 技 能 、职 业 素 质 和 职 业 拓 展 课 程 四 类 。 其 中 ,职 业 基 础课程是职业岗 位 从 业 基 础,是 支 撑 职 业 技 能 的 相关必备理论知 识;职 业 技 能 课 程 是 培 养 职 业 岗 位所必须具备的 核 心 职 业 技 能,是 从 业 者 不 可 或 缺的技能;职业 素 质 课 程 主 要 是 培 养 从 业 者 的 职 业 道 德 等 人 文 素 养 ,使 从 业 者 不 仅 具 备 岗 位 技 能 , 同时也具备良好 的 品 德;职 业 拓 展 课 程 是 为 了 满 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而开设的课程。这四类 课程构成了职业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的 课 程 体 系,每 一 门课程的 定 位 是 否 准 确 都 会 影 响 着 人 才 培 养 质 量。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也是如此。
1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现状
自2000年前后 开 始 大 力 兴 办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起,高职院校 就 开 设 了 大 学 英 语 课 程。伴 随 着 职 业 教 育 理 念 的 不 断 更 新 ,课 程 的 定 位 也 几 经 调 整 。 最初定位为公共基础课 程,2008 年 左 右 改 为 素 质 教育课程,现 阶 段 定 位 为 职 业 素 质 课 程。大 学 英 语 课 程 普 遍 采 用 “五 个 统 一 ”,即 全 校 统 一 教 材 、统 一 教 学 目 标 、统 一 教 学 要 求 、统 一 考 核 形 式 和 考 核 标 准 ,尽 管 专 业 间 存 在 英 语 语 言 技 能 需 求 差 异 ,课 时有时也存在一 定 的 差 异,但 该 课 程 计 划 的 教 学 内容、考核标 准 和 形 式 等 完 全 相 同。近 年 来 一 些 院校出现 了 较 大 比 例 的 学 生 “人 在 课 堂,心 在 他 乡 ”现 象 ,就 连 前 几 年 被 普 遍 认 为 组 织 纪 律 和 学 风 较好的士官班近两年也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学生上 课不带 书、不 记 笔 记、睡 觉 等 现 象。 院 校 里 关 于 “学风日衰”的言 论 日 益 增 多,师 生 对 课 程 教 学 效 果满意度下降[2],一 线 教 师 迫 切 希 望 改 变 这 种 状 况。
职业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关 注和兴趣 。新 闻短片让学生 意识 到商务餐 的普遍性 及重 要性 。 商务餐座 次安排让学 生意识 到商 务餐安排 的复杂 性 。
教师可 以根据 学生的英语水平 , 针对教 学 内容 的重难点 , 通
时 , 已有知 识如社 会知识 、 化知识 、 学知识 等都起 着 其 文 哲
十分重要 的作用 , 因此 . 帮助学生激 活这些 已有 的认 知结构
在讲 解或播放 录像 过程 中 ,教 师要 提醒学生考 虑商务 餐的 表达 、 作用 、 种类 以及 礼仪 。 然后 , 结商务 餐 的重要 性 , 总 并 进 入教 材的 导入练 习 : 商务 餐座 次安 排 。 这个 练 习时 。 做 先
讲解基本 的商 务餐就坐原则 。 然后让学 生分组讨 论 。 终完 最
较完整 的理论 ,也为其具体应 用于教学过程创造 了有利 的
条件 。
化的新意义。 协作式环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
激 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
G go an n& C l y2 0 ) ol (0 1等人 总 结 出构建 主 义学 习设 a
计 ( L ̄ C nt cii er igDein 所包 含 的六 大基 C I o s u t s L ann sg ) . r vt
“ 出问题 的过 程 也是 搭 建 桥 梁 的过 程 。 ( 提 ” 丰玉 芳 ,
企业 的工作 流程 、 型工 作任务或 职业 场景设 计教学 内容 , 典 每个单元 涉及一个主题 , 浓缩一个典 型工作环 节 。 文以第 本
一
册 的第 三单元 “ nsO e as 为例 . 明构 建 主义 De v rMe ” l 说
号 :1 UMC5 3  ̄ 1S 0) 性成果
结合行业需求的高职英语听说一体化模拟教学实证研究——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茶艺英语听说课为例
听说一体化模拟教学模式主张学生 的 自我学
习和强调 自 我评价。在英语听说模拟教学课堂上 ,
本次 采 用 了定 性 、 定 量 的研 究 方 法 , 以调查 问 卷、 测试 为主要 工具 。 1 . 问卷调 查
笔者不是以期末考试或者考查为主要形式 的终结
性评价 , 而是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对学生采取 多方位评估 。 在整个教学实验 中, 笔者注重对学生 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 、 评估和监督 , 促进学生有效
信息 , 即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 这是二语习得的唯 充分 条件 ; S w a i n把“ 输 出” 定义 为“ 说” 、 “ 写” 、
一
“ 合作会话” 、 “ 个人独语” 、 “ 表述 ” 等。在学习过程 中, “ 听” 与“ 说” 分 别 属 于语 言 输 入 和 输 出的 两 个 方面 , 二者应该 紧密结合 , 将 听说一体化模式纳入 学生的实训范围,使其体现英语课程 “ 以实用为 主、 应用 为 目的 ” 的教 学 目标 。
实 验前 和实 验 后分 别 对 实 验班 和 对 照班 学 生 进 行 了两 次 口语 。 口语 测 试 工作 由晋 城 职 业技 术
力本位教育” 主张通过客观真实的职业分析 , 依据 某 一 职业 岗位 需求 的知识 和技 能 , 制定 教学 目标 。 听说一体化实训教学构想的理论基础还包括
( 一) 研 究对 象
本 次 实 验 对 象 为 晋 城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旅 游 系
“ 双师” 资格保 障了笔者在茶艺英语听说一体化模 拟 教学 实验 的顺 利实施 。 3 所 说一体化模拟教学模式
听说一 体 化 模 拟教 学 模 式 与在 语 音 教 室进 行 听力 学 习或 在公 共 英语 教 室 进行 的 口语 教 学模 式
关于中职茶艺课程教学探索与思考
关于中职茶艺课程教学探索与思考1. 引言1.1 前言在中国茶文化悠久的历史背景下,茶艺的传承与发扬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茶艺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向对学生的技能提升和人文素养培养均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中职教育现状和茶艺课程教学现状入手,探讨中职茶艺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深入分析教学改革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已有案例进行深入解析,本文将提出对中职茶艺课程教学的思考,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与思考,能为中职茶艺课程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推动中职教育的进步和提高。
1.2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茶文化的日益盛行,茶艺课程在中职教育领域备受关注。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不仅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形式。
目前中职茶艺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职茶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有效性,有必要深入研究中职茶艺课程的教学现状,并积极探索更新的教学模式和改革策略。
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为中职茶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促进学生茶艺技能的提升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对中职茶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00字】1.3 研究意义中职茶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茶艺课程的教学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茶艺课程注重礼仪、技能和情感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茶艺课程教学涉及到文化传承、教育教学、教育改革等方面,可以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中职教育的创新和转型,提升中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研究中职茶艺课程教学探索与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对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数据时代传统茶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2017年第12期语言作为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特有的技能之一,不仅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交际与互动,还传承者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文化。
特别是随着资源共享全球化的发展。
为了实现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与文化的合作发展,语言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
所以语言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平时的外语教学中加强文化的教学是实现跨文化交际,达成合作共赢局面的发展需要。
尤其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茶文化,传递着我国古代人民勤劳智慧、节俭朴素的优秀民族品质,赋予交际、海纳百川的民族精神。
1茶文化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中文化的融入成为教育学界和经济学界的研究共识,但茶文化融入外语教学在国内的研究比较少,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人对于茶文化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
近几年,研究茶文化如何融入外语教学成为值得广大群众与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
无论是为改变国内外语教学的“灌输式”模式,还是提高新生代对于跨文化交流的水平与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茶文化跨国界发展茶文化源自于中国,在十七世纪中期在“丝绸之路”开拓过程中,茶叶由荷兰之间传入了欧洲的一些国家。
从那时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于茶叶有了深入的认识,在不同的国家也形成了不一样的茶文化。
不仅富含了本国国度的特色,还融入了各地区人对于茶精神的情感,茶文化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广泛的认知。
例如,在英国人们将牛奶与茶叶相互融合形成了奶茶,使得品奶茶等茶事活动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仅得到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样引导着人们养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
所以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已经遍及世界很多角落,得到人们的喜爱与青睐。
以“茶文化”为桥梁的言语教学也成为人们追逐的社会热点。
1.2我国外语教学的局限性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还是采用单词、句子、语法“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模式上还是采用应试教育的模式,不断地提高学生外语在读与写两个方面的水平,严重分化了语言与文化,导致学生在上课期间很难吸收外语知识中的文化组分,从而使得学生在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尽管知道对方说的每一个词的意思,但是却无法得知句子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无法实现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际。
简析高校茶艺课程教学的创新
简析高校茶艺课程教学的创新【摘要】现代高校茶艺教学正逐步向多元发展,本文旨在探讨高校茶艺课程教学的创新。
通过对高校茶艺课程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传统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探讨了茶艺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包括注重实践操作、引入互动教学等新思路。
随后,分析了技术手段在茶艺教学中的应用,如虚拟现实技术、移动学习平台等工具的运用。
接着,探讨了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
对高校茶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进行评估,并总结出创新成果,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次研究,希望为高校茶艺课程教学的创新提供参考和启示,推动茶艺教学不断完善和进步。
【关键词】高校茶艺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技术手段、实践教学、实效性评估、成果、发展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范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在高校教育领域,茶艺课程也逐渐受到了重视,成为了学生们追求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传统茶艺课程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改进。
2. 正文2.1 高校茶艺课程现状分析目前,高校茶艺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大多停留在传统的茶道礼仪、茶具知识和茶艺表演等方面,缺乏对茶叶品质、茶叶种类、茶艺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深入了解。
传统的茶艺课程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多地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缺乏实践教学的有效引导和指导。
高校茶艺课程的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匮乏,缺乏行业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
学校茶艺实验室设备陈旧、不完善,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
高校茶艺课程的评估方式单一,主要以笔试、口试等形式进行,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
高校茶艺课程在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应用技术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等措施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茶艺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茶艺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在高校茶艺教育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茶艺》课程大纲
《茶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 课程代码:030220042.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3. 学时及学分总学时:34 理论学时:14 实践学时:20 学分:24. 适用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一年级5. 课程接续关系先修课程:《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学概论》、《饮食营养与卫生》、《世界饮食文化》后续课程:《酒店餐饮管理》6. 编订日期:2010年7月18日7. 修订日期: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门课程是我院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相关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根据我院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为拓宽学生知识层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特设本门专业选修课程。
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引导学生如何体现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中,用直观演示法以视觉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模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动手完成实际操作,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沟通交流。
更有美好寄望——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好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作为海岛茶文化的传播大使,会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品性美德沿袭百代万世,让椰风茶香远飘全球。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鉴于本课程的课程性质,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并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兴趣培养和实际操作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1.专业知识目标:了解茶叶基础知识和中国茶文化发展演变及其精神的内涵,了解中国少数民族不同的茶俗,通过对有代表性的茶诗词的鉴赏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美学意韵,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
2.职业技能目标:掌握各类常用茶的审评、简单鉴别技能,掌握品茗茶具选配、简单的茶艺表演,会演示多种茶品的冲泡、调制、品尝技艺。
有兴趣的学生可推荐参加茶艺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
3. 职业素养目标:保持自然、得体、高雅的外表形象,拥有平和、谦恭的处事心态,正确运用茶艺礼仪,成为中国茶文化传播的使者。
四、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理论部分包括(14课时)1.课程概述,建议2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本课程基本概述,饮茶习惯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茶艺的人生哲学。
高职院校茶艺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茶 文化 源远 流 长, 茶 文化 外延包 含广泛 。如茶 的历史 、 茶
叶知 识 、 择器 选水 、 茶席 设计 、 茶类 冲泡 、 饮茶 风俗 、 茶与 文学 等。 通 过 良好 的课 程 体系的构 建 , 让 学生更 多地了解 传统 文化
的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 , 增 长 见识 , 开阔视野。
致用, 能 够掌握 和运用如下 茶艺 技能 : 一是 通过 行茶礼仪 的学 习和训练 , 提 高个人修 养 ; 二是 运用行 茶 技艺 、 茶 艺 表演 等技
高职院校茶艺课程体系 构建研 究
口北海职业学院 陈小平
【 摘 要 】 分 析高职 茶 艺课 程体 系构建 的必要 性 , 从 构建
原 则、 体 系建设及 课 程教 学三方面分析茶 艺课 程体 系的具体 构
传 统不 至于在现代 文 明中丢失 , 这也是保证 传统 文化能一直传
承下 去 的 重 要 途 径 。
目前 , 高职院校茶 艺课 程没有统一的教学 大纲 以及 适合不
同专业的教材 , 根据 教学经验 , 笔者 认为 , 可将高职茶 艺教学 内 容划分 为 以下十个项 目: 项 目1 , 茶文化 概 述 ; 项 目2 , 茶树 与茶
【 关键词 】 高 职 茶艺 课程体系 构建 【 中图分类号】 G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0 4 5 0 — 9 8 8 9 ( 2 0 1 3 ) 1 2 C 一 0 0 6 6 — 0 2
高职茶艺课程体 系构建 的必 要性
施可 谓百 花齐放 , 见仁 见智 。 笔 者认 为 , 高职 院校应 构建 独具 特 色的茶 艺课 程体 系, 以满足学生 学习的需 要, 保证 人才 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己掌握哪些能力?” 这一 问题 中 , 6 6 %的
学生 回答 “ 扎实的行业英语语 言应用能 力 ( 包括行业英语 听、 说、 读、 写、 翻译 ) ” , 1 8 % 的学生 回答 “ 较 强的英语人 际沟通能力 ” , 1 6 %的学生 回答 “ 对 国内外文化差异 的深
学生表示‘ ‘ 不想 开” , 1 舶 学生表 示‘ 所谓 ” 。
【 关键词 】 高职
艺英语课程
学生学习需求 茶
“ 你认 为学 习茶艺行业英语 对 自己的 将来 就业 有帮助吗?” 这一问题 中, 6 4 %的
学 生表示 “ 非常有 帮助” , 2 0 %的学生表示 “ 有 帮助” , 1 0 %的学生表示 “ 不知道 ” , 6 % 的学 生表示 “ 没有帮助” 。 “ 你希望在什 么时候开设茶 艺行业英
6 0课 时 。
与保障措施 ” 和“ 其他 ” 的学生为 O %。 “ 你喜欢什么类 型的教学方法 ( 最 多
选 三项 ) ?” 这一 问题 中, 1 0 0 %的学生选择 “ 趣 味的” , 0 %的学生选择 “ 严 谨的 ” , 7 0 %
的 学生 选 择 “ 以学 生 为 主 导 ” , 1 0 %的学 生
“ 听力” , 6 4 %的 学 生 回答 是 “ 口语 ” , 4 %的
择 的课 程教材不合理 , 如高职课 程选择 了 本科 院校的教材 , 教材难度不适合 高职学
生 的学 习层次需求 ; 或者即使选择 了高职
高 专教材 , 但 教材 内容却 比较 枯燥 , 不 能
引起学 的学习兴趣 。因此 , 要提 高高职
语课 ? ” 这一问题中 , 3 6 %的学生 回答 “ 第二
学期 ” , 5 2 %的学 生 回答 “ 第 三学期 ” , 1 2 % 的学生 回答 “ 第 四学期” 。 “ 你认为最适合 的茶 艺行业英语课 时 是多少? ” 这一 问题 中 , 2 0 %的学生 回答 是 3 O课时 , 5 4 %的学 生 回答 是 4 O课 时 , 1 6 % 的学生 回答是 5 0 课时, 1 0 %的学生 回答 是
“ 你认为 以下哪项茶艺行业英语 语言 技能最为重要?” 这一 问题 中, 5 2 %的学生
回答 “ 听 力 和 口语 ” , 1 0 %的 学 生 回答 “ 阅
业和茶 文化 专业 开设茶 艺英语课 程 的情 况, 设计茶 艺英语课 程 学生 学习需求调查 问卷。 并根据 问卷调查结果在课程设置、 教 学 内容 、 教 学方法、 师 资、 实训和考核 等方 面 对茶 艺英语课程教 学提 出一 些改革建议 。
共 1 2道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 “ 你希望开设茶艺行业英语课 吗? ” 这
一
问题 中 , 8 4 %的学生表示 “ 希望 ” , 6 %的
读” , 6 %的学生回答“ 写作” , 3 2 %的学 生 回 答“ 翻译 ( 口译和笔译 ) ” 。 “ 你认 为以下哪些教学环节 可以提高 茶艺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 最多选三项 ) ?” 这一问题中 , 6 0 %的学生 回答 “ 教师的教学 态度与能力” , 3 0 % 的学生 回答“ 教材 、 课件 及其他参考资料 ” , 9 0 %的学生回答 “ 教学 方法及教学效果 ” , 8 0 %的学生回答 “ 学生 的英语应用能力 、 知识接受能力及课 堂参 与度” , 回答“ 学校 的教学管理及质量监督
人员 ” 。
“ 你觉得 自己在英语 方面 的最 大优 势 是什么? ” 这一 问题 中 , 1 0 %的学生 回答 是
“ 听力” , 1 0 %的学生 回答 是“ 口语” , 5 6 %的 学. 生回答是“ 阅读9 9 , 2 4 o 甜撑 生回 ‘ 写作 ” 。 “ 你觉 得 自己在英语方 面最大 的劣 势 是什 么”这一 问题 中 , 2 2 %的学生 回答 是
二、 学生学 习需求视 阈下高职茶艺英
语 课 程 教 学 改革
学生回答是“ 阅读” , 1
回答是“ 写作” 。
茶艺英语课 程的教学质量 , 使学生提 高茶
艺英语综合 应用能力 , 进行 学生 的学 习需 求分析是必不可少 的环节 。
一
“ 你希 望通过茶艺行业英 语的学 习使
结合 问卷调查数 据分析 , 本文从课程
教 学改革
【 中图分 类号 】 G【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 4 5 0 — 9 8 8 9 ( 2 0 1 3 ) 0 4 C 一
0 05 9-03
当前 , 随着我 国与世界 的文化交 流不 断增强和提升 , 越来越多 的外 国人对 中国 茶文 化感兴 趣 , 同时 , 中 国人 也希 望把 中 国的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要把 中国茶
I ,
基 于学 生学 习需 求 的 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 改革
口广 西职业技术 学院 钟卫红 古能平
【 摘
要】 针对 目前 高职 院校茶 艺 专
习需求 问卷 调查 ,并获得 了相关 的数据 。
调查共 发 出问卷 5 0份 , 收回 5 0份 , 问题
回答是 “ 翻译 ( 口译和笔译 ) ” 。
文 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 英语是必 需的语言
工具之一 。大部分 开设 有茶艺 、 茶文化专 业 的高职院校都开设 了茶艺英语课程 , 但
教学效 果却 不是很 理想 。主要原 因之一是 没 有经过需求分析调查 , 如学生 的学 习需 求 、教师的教学需求 和社会 就业需求等 , 只是盲 目地跟风开设该课程 。同时 , 所选
选择 “ 以老师为主导” , 2 0 %的学生选 择“ 传
授 型” , 8 0 %的学生选择“ 交流型” 。 “ 你 希 望 的 茶艺 行 业英 语 授课 教师 是? ” 这一问题中 , 4 0 %的学生选择“ 公共英 语教师” , 3 8 %的学生 选 择 “ 专业 教 师 ” , 2 2 %的学生选 择 “ 企业 中英语水平较高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