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80多页)

合集下载

2006年中考文言文复习题(课内)(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2006年中考文言文复习题(课内)(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2006年中考文言文复习题(课内)(初中语文中考试卷)06年中考文言文阅读题10篇2006年中考文言文复习题(课内)《幼时记趣》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掌握读音,注意写法)(1)余忆童稚时()(2)见藐小微物,比细察其纹理()(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4)果如鹤唳云端()(5)怡然称快()(6)于土墙凹凸处()(7)以土砾凸者为邱()()(8)凹者为壑()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__________ _____(2)故时有物外之趣__________ _____(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__________(4)徐喷以烟_____(5)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__________ (准确解释文言词语)3.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准确翻译文言语句)(1)故时有物外之趣A.因此有时有与众不同的乐趣B.过去经常有与众不同的乐趣C.因此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D.过去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2)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A.果真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赞好B.如果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就会令人高兴得连声赞好C.果真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非常高兴的样子D.如果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显出非常高兴的样子4.汉语中某些动物的叫声有其相对固定的词来描绘,如本文中的“鹤唳”。

请写出下列动物的叫声。

马_____ 犬_____ 狼_____ 虎_____ 猿_____ 狮_____ 鸟_____5.填空。

(1)《幼时记趣》选自_____,作者_____ ,字_____ ,_____ 代作家。

(2)本文围绕_____ 这一中心,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_____ 、_____ 、_____ 的趣事。

(3)出自《幼时记趣》的成语有:(1)_ (2)_____ (3)_____ (文学常识、中心意思、沿用至今的成语知识记忆)二、阅读理解(一)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2006中考文言文阅读集锦大全(真题)之三

2006中考文言文阅读集锦大全(真题)之三

2006中考文言文阅读集锦大全(真题)之三一、(衡阳)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①饮少辄.醉。

辄: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然:20.翻译下面句子。

(3分)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

21、根据作者对文中饮酒赏景的描述,下面对“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

B.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

C.欣赏山水得到乐趣,心中畅快,自然酒兴大发。

D.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之中。

(五)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①,面赤不食。

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②,食腥物所为也。

"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

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

”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

注:①[烦懑]:烦躁郁闷②[内疽]:腹内一种肿胀坚硬的毒疮。

(节选自《华佗传》)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

(2分)A.斯须尽服之.。

之:B.遇良医乃.可济救。

乃:23.请你根据对文意的理解,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分) ( )A.华佗看了陈登的面相和为他切脉后,就判定他胃中有虫数升,并告诉他生虫的原因。

B.华佗给陈登服药很有讲究,先服一升,过一会儿再服一升,效果很好,说明华佗很懂药理。

C.陈登服药后,吐出三升左右的红头虫子,虫子半身就是他平常吃下去的生鱼片。

D.陈登病好后,华佗预言三年后又会复发,遇良医才可得救。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97份)[下学期]-68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97份)[下学期]-68

泰安市200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课改区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孤僻.(pì)大相.(xiāng)径庭不以而足岿.(kuī)然不动B、晨曦.(xī)不可思意猥.(wěi)亵参.(cān)差不齐C、呱呱.(ɡuā)坠地分泌.(mì)迫不及待刻勤刻俭D、水泄不通迁徙.(xǐ)疲惫.(bèi)煞.(shà)费苦心2、下面加点的词语,能够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2分)A、它们(鹤群)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乡后方笔直挺身,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不言而喻)。

B、去年,《财富》杂志说,近30年来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日俱增....(与时俱进)。

C、两个杀人狂被美化成“英雄”和“武士”,在日本国内鼓噪..(喧嚷)一时,成千上万的日本青年受此蛊惑,参军来到中国战场,进行野蛮的杀戮。

D、上中学时的我只能偷偷的看闲书,如今我三十八岁了,也可以像父亲当年一样大摇大摆....(摇摇晃晃)地看闲书了。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欢乐的溪流唱着清脆的歌声,跳着优美的舞姿奔向远方。

B、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C、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D、中学生上网吧,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班主任老师的重视。

4、下面文学常识的有关项目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表现了“爱的哲学”。

B、吴承恩——《西游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C、《十五从军行》——《乐府诗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罗斯文学之父5、古诗词填空。

2006中考文言文试题集锦4

2006中考文言文试题集锦4

2006中考文言文试题集锦4六十一、(盐城)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8分)处之不易①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

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

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

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

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

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解:①处:居于高位;易:改变。

②殷仲堪:人名。

③俭:荒年。

④率物:为人表率。

⑤素:朴素。

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

⑦豁:抛弃。

⑧尔曹:你们。

⑨存:谨记。

1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辄拾以啖之:盘外无余肴:亦缘其性真素:勿以我受任方州16.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2分)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17.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这句话给<;:怎样的启示?(2分)答案:15.(4分)啖:吃。

肴:莱。

其:他。

以:因为。

16.(2分)翻译:殷仲堪刚任(做)荆州刺史,正赶(遇或碰)上水灾荒年(如错、漏译“为”“值”各扣1分)。

17.(2分)人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志向(如只答安于清贫给1分)(意思对即可)。

六十二、(扬州)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

(14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06年全国各地区100套中考试卷中精选的文言文专项试题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06年全国各地区100套中考试卷中精选的文言文专项试题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06年全国各地区100套中考试卷中精选的文言文专项试题集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06年全国100套中考试卷专项汇编——文言文阅读篇江苏省阜宁县城东初中孔凡勇2006年无锡市考试语文试题3.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

(3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废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①適②等③死(二)(11分)王翦将兵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

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

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

”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

”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①势壮勇,其言是也。

”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

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

龟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

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

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

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

李信果辱秦军。

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目:“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始皇曰:“为③听将军计耳。

”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

注:①果:果断。

②顿舍:停止。

③为:惟。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4分)①少而好兵——②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③于是引兵而西——④李信果辱秦军——9.下列句中的“以”与“寡人以不用将军计”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始皇以为贤勇D.扶苏以数谏故10.翻译下列句子。

(3分)①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

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儿何人而足?’11.你怎样看待王翦由“谢病”而重新“将兵”大破“荆军”的举动?试结合义段作简要分析。

2006年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80多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2006年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80多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2006年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80多页)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06年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一、(安徽课改)《论语》四则①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

”(《季氏》)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

谅,诚信。

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

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

④[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

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

亡,同“无”。

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2)学而不思则罔(3)可谓好学也已矣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思而不学则殆。

16.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17.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

(4分)答案:14.(3分)(1)从:听从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 (2)罔:迷惑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3)好:喜爱或:喜好、喜欢(每小题1分)15.(4分)(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

(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每小题2分)16.(4分)第①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第②则:择友之道(每空2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17.(4分)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

(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二、(安徽非课改)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006年中考语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集

2006年中考语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集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校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一、基础(2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6分)对峙.()颓.然()绮.丽()蜷.伏()侥.幸()提.防()中.看()湛.蓝()怂.恿()剽.悍()犀.利()湮.没()2、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3分)A、无记于事寡不敌众清澈斑斓B、疙疙瘩瘩眼花瞭乱娴熟伫立C、略胜一筹悄无声息眺望糟蹋D、沸沸扬扬参差不齐酿蜜遨翔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3分)(1)深黑的样子。

()(2)形容差得很远。

()(3)有条理,不混乱的样子。

()4、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下面文句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你在句子后面的括号中说明。

(4分)(1)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2)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5、试说明下边句中的加点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4分)(1)“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一句中“也许”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婶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

’”一句中的“连”、“也”两字能否删去?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6——10题(14分)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2006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5篇(含答案与翻译)

2006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5篇(含答案与翻译)

2006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甲】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②,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

戒仆养之终老。

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乙】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与汝南③张劭为友。

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④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

”乃共克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zhuàn)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

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⑤拜饮,尽欢而别。

【注释】①陈谏议:姓陈,谏义是官名。

②贵臣:朝延中的重臣。

③汝南:古地名。

④告:指告假。

⑤升堂:登上大厅。

3. 根据上下文语境, 为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2 分 )(l) 而偿其直. A. 不弯 B. 故意 C. 通“ 值” D. 竟然(2) 将过.尊亲 A. 经过 B. 交往 C. 过于 D. 拜访答 :(1) (2)4. 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彼马何以不见?” 仆言为陈尧咨售贾人矣。

译文 :(2) 后期方至 , 元伯具以白母 , 请设馔以候之。

译文 :5. 甲乙两段文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甲文侧重表现了;乙文侧重表现了。

(2 分 )6:甲乙两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 ?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4 分 )答: 【参考答案】3.(2分)(1)C(2)D4.(4分)(1)(2分)“那马为什么不见了呢?”仆人告诉他说(那马)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

(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言”“售”各计0.5分)(2)(2分)后来约定的时间将到,元伯把(约定的事)全部告诉母亲,请求(母亲)安排酒食等候他。

2006年云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

2006年云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

2006年云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

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③奚:何,为什么。

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名马:(2)厉王使玉人相之。

相:11、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12.《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3分)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参考答案】10.(1)名马:指具有日行千里的马。

(若解释为有名的马,不给分)(2)相:鉴别11、《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

2006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

2006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

2006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交通:户:8.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乙文则是。

9.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10.概括甲文的大意。

【参考答案】6.讲信修睦货恶其弃于地也7.交错相通门 8.描写阐述9.老有所终幼有所长10.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幸福的生活(2006内蒙古包头)【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加:(2)是亦不可以已.乎已:(3)不以.物喜以:(4)是进.亦忧进: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1)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2)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12.《鱼我所欲也》选自《》一书,此书与《》《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1分)13.【甲】文中的“本心”是指,“古仁人之心”在【乙】文中的具体体现是。

2006年甘肃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

2006年甘肃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

2006年甘肃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2.“十年春,齐师伐我”除了交待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和,其中的“我”是指。

(3 分 )2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 分 )①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 分)译文: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2 分 )译文:24. 用原文回答。

(3 分 )(1) 评价“忠之属也”的标准是什么 ?(1 分 )。

(2) 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 分 )。

(3)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什么 ?(1 分 )。

25. 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 ? 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简要说说。

(4分 )答:(1)政治方面:。

(2 分 )(2)军事方面:。

(2 分 )26. 曹刿是如何帮助庄公选择战机的呢 ?(2 分 )27. 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是“人和”;曹刿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作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条件。

他们的观点有没有矛盾之处 ? 请做简要分析。

(3 分 )(2006甘肃酒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课外部分)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课外部分)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课外部分)所选试题篇目明细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4、“风骚”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25、流传万古的李杜诗篇至今无人可及,为什么诗人却说“至今已觉不新鲜”?答:【参考答案】24、(2分)在诗歌(或“文学”)创作上的地位和影响。

说明:回答“文学才华”不给分。

25、(2分)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说明:两种答案都给分。

(2006湖北恩施)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9、你怎样理解“最喜小儿无赖”一句中的“无赖”?(4分)20、词人在词中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参考答案】19、这里是“顽皮”的意思,褒义(2分)。

形象地刻画出小孩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于中流露了作者由衷的欢喜之情(2分)。

(意思相同,亦可给分。

)20、这首词勾勒了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1分)。

上片勾勒环境气氛,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1分)。

三、四句勾勒老人生活安详,精神愉快的神态(1分)。

下片勾勒一农户的三个儿子,形象地刻画出孩子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1分)。

(答案不要求统一,合乎以上意思,即可给分,如答案不完整,只要合乎其中一点,可酌情给分。

)(2006年贵州遵义中考试题)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①从“”到“”,写出了词中女子等等远行爱人归来的时间之长。

②“”一词,写出了词中女子一次次失望之后内心的痛苦和哀伤。

【参考答案】7.①梳洗斜晖②断肠(2006年湖北荆门中考试题)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分)【参考答案】6.⑴满、压⑵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2006中考文言文阅读集锦大全(真题)-6

2006中考文言文阅读集锦大全(真题)-6

2006年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一)(甲)陈胜者。

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官门今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

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比.至陈()(2)被.坚执锐()(3)刑.其长吏()(4)皆来会计..事()(5)客出入愈益发舒.()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复立楚国之.社稷B、或.说陈王曰或.以为亡C、故.天下传之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5、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①原因:②启示:(二)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2006中考文言文阅读集锦大全(真题)-5

2006中考文言文阅读集锦大全(真题)-5

第一部分:课内背诵课文七年级上册5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1.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140套)

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140套)

期中练习二答案
基础部分(25分)
一、(11分)1、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潭影空人心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徐喷以烟果如鹤唳云端
二、(6分)5、玷污6、玲珑剔透
三、7、(4分)(1)流沙河(2)张晓风(3)周国平(4)孔子
四、8、(4分)注意“或是……或是……”的句式。

阅读部分(40分)
9、 (4分)酸枣树生长在峭崖壁缝上的一捧贫瘠的泥土中;受到风雨、云雾、霜雪、雷电的欺压。

10、 (2分)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

11、 (6分)酸枣树的种子;故乡峭壁上的酸枣树;小酸枣。

12、 (2分)酸枣树的成长经历。

13、 (6分)对比;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生命力顽强;不慕虚荣,甘于平淡的品格。

14、 (3分)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淡雅(或平凡)。

15、 (3分)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16、 (4分)蒲公英;教育"我"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
就。

17、(3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

18、 (4分)既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征,有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希望。

19、 (3分)每一个山里的母亲都期待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作文部分(30分)略。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97份)[下学期]-96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97份)[下学期]-96

吉林省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请你在这份试卷上正确地书写汉字(错字、别字每个要扣0.5分),有创意地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觉。

一、积累与运用(12分)在下面的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名句和对联。

(书写1分,第1—7题每句1分,第8题2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诗经·关雎》)2、,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受任于败军之际,,迩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5、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6、《春望》一诗中杜甫移情于花鸟,以“,”这两句诗表达了感时伤世的复杂情怀。

7、学校文学社举行成语积累竞赛活动,主持人问:“当我们形容一处人迹罕至不受世俗沾染的美好环境时,常引用的成语是什么?”酷爱古诗文的小文同学应声答道:“是陶渊明笔下的。

”8、长白山是东北名山,其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天池。

天池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之源,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一。

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月景如“静影沉璧”,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急流是“素湍绿潭”,其实天池之美亦毫不逊色。

请根据所给上联,化用古诗文名句,对出下联,表现天池之美。

上联:长白山林壑尤美下联:二、阅读(48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慕,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鸣机夜课读记(节选)蒋士铨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

2006年广西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5篇(含答案与翻译)

2006年广西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5篇(含答案与翻译)

2006年广西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竞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常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赵普》)10、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 )(2分)A、习:(1)少习.吏事(2)学而时习.之B、以:(1)跪而拾之以.归(2)先帝不以.臣卑鄙C、发:(1)家人发.箧视之(2)发.闾左谪戍渔阳D、明日:(1)普明日..,徐公来,熟视之..复奏其人(2)明日11、翻译下列两手。

(4分)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2分)②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2分)12、出自第一段的成语是:。

(1分)13、赵普面对“太祖怒”,四奏某人为官,而能“颜色不变”,其根本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1分)14、下面是对画线部分进行联想和想象改写而成的一段课本短剧,请你将未完成的内容补写在横线处(对话、动作、神态要求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特征)。

(4分) 太祖(勃然大怒):此人究竟是什么人?你要屡屡举荐他?赵普:。

太祖( ):不得再议此事!(赵普神色不变,跪下拾起撕碎的奏折,退朝回家,默默将它补好)(第二天,赵普上朝)赵普(呈上补好的奏折):。

太祖(思索良久):。

【参考答案】10、D11、①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的时候,处理决断很快。

(“临政处决”理解正确,且语句通顺方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②太祖才醒悟,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乃悟”“卒用”理解正确,且语句通顺方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12、手不释卷13、以天下为己任14、示例:赵普:此人是国家栋梁,我为国而荐。

太祖(把奏牍撕碎用力扔在地上)。

2006年贵州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

2006年贵州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

2006年贵州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口技(节选)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求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12、把下边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参考答案】11 (1) 虽:即使。

(2)名:说出。

12、(1)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2) 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参考译文】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

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

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

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

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2006贵州黔东南)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2006中考文言文阅读集锦大全(真题)

2006中考文言文阅读集锦大全(真题)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百题训练--zlgg一、阅读《陋室铭》,回答下列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本文作者刘禹锡,字,唐代家、家。

在他的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是两句。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惟吾德馨()(2)往来无白丁()(3)无案牍之劳形()(4)无丝竹之乱耳()3、根据你对文中内容的理解,请以“雅致”、“闲情”为尾词,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雅致闲情4、本文作者因德馨,虽居陋室,却并不感觉陋,在我国的一部古典名著中,有一个人虽身处豪宅,并不感觉“自豪”,相反却“无故寻愁觅根,愚顽怕读文章”,这部名著是什么?这个人是谁?他有什么性格特点?请写出与之性格特点相关的一件事。

5、文中的“山、水”、“龙仙”分别指的是什么?6、文中描写室主人情趣高雅的句子是: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如何看待作者的道德情操?8、作者最后引用孔子的话的目的何在?9、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0、本文意在说明每个人都应有自己高尚的情操,读完本文后你有何感想?答案:1、梦得;文学;哲学;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品德没有学问的人形体,身体扰乱3、琴棋书画般般皆雅致;春夏秋冬季季有闲情。

4、《红楼梦》;贾宝玉石一个追求健康的自由生命,不愿在陈旧的社会规范中僵死或腐烂的才智之士,他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谏之德,比如弃《四书》《五经》而津津有味地读《西厢记》5、自然条件;品德高尚的人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7、作者的道德情操是“惟吾德馨”。

在今天,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如果持否定态度,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8、表明陋室不陋,进而体现作者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97份)[下学期]-1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97份)[下学期]-1

2006年浙江舟山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古诗文名句填空。

(10分)⑴蝉噪林逾静,。

(王籍《入若耶溪》)⑵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⑶劝君一杯酒,。

(王维《渭城曲》)⑷,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⑸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苏轼《岳阳楼记》)⑹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岳阳楼记》)(浙江舟山)⑺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道出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历来为世人传唱。

⑻古诗词中有许多歌咏春天的诗句,请写出你印象最深的连续两句:,。

2.根据拼音提示,在横线上准确地写出汉字。

(3分)蓦然回首,初中三年,如花似梦。

高兴时,你曾尽情歌唱;烦(nǎo)时,你曾闷闷不乐。

这三年,老师馈赠你一把把学习的金钥匙;这三年,同学留给你一串串甜美的回忆。

课堂是你温馨的港湾,泊着你的理想,送你(yáng)帆远航;校园是你成长的摇(lán),实现你的梦想,铸就成功的希望。

3.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空格处。

(3分)[备选词语:平等仁爱沟通]生活中不同的开始方式体现出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

陌生人彼此在凝视中用笑脸相迎,是的开始;市民和进城民工在心中用尊重握手,是的开始;看到口渴难耐的漂泊者,递上一瓢水,是的开始;送人玫瑰,发现手有余香,是快乐的开始。

4.下面是某同学作文中的一段话,划线的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你修改。

(4分)精彩纷呈的校园艺术节,激发了同学们积极参与的热情。

⑴在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了自身的特长。

⑵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艺术才能得到了极大提高。

5.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发表看法。

(3分)2006年4月30日晚,第十二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在北京如期进行,青年歌手们在演唱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但在多为中学课本内容的文化素质测验题面前,他们却过不了关。

例如,歌手在被问及“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时,选择了“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的答案;“一日不见”接下一句,竟然说出“好想你”;还有选手分不清中国书法的行书和草书……让现场评委和观众瞠目结舌,也遭到众多网民的非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一、(安徽课改)《论语》四则①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

”(《季氏》)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

谅,诚信。

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

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

④[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

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

亡,同“无”。

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2)学而不思则罔(3)可谓好学也已矣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思而不学则殆。

16.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17.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

(4分)答案:14.(3分)(1)从:听从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2)罔:迷惑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3)好:喜爱或:喜好、喜欢(每小题1分)15.(4分)(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

(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每小题2分)16.(4分)第①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第②则:择友之道(每空2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17.(4分)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

(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二、(安徽非课改)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分)(1)悉如外人悉:(2)无论魏晋无论:(3)临溪而渔渔:17.翻译下面句子。

(4分)(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18.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4分)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19.【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

(4分)答案:16.(3分)(1)“全”或“都”(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3)钓鱼(每小题1分)17.(4分)(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每小题2分)18.(4分)世外桃源与民同乐(各2分)19.(4分)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

②民风淳朴。

③人与人和乐相处。

(答出两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即可)三、(北京课标A)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9-23小题。

(共11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2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分)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一—————,根本原因足———一22、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23、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3分)答案:19.(1)逃亡(2)去、往20.扶苏因为屡次劝戒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21.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22.答案要点:(1)士兵陈胜的敬畏(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23.答案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四、(北京课标B)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1—15题。

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圆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

⑦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僧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B.馋谗畏讥乐以忘忧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1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山岳潜形潜:——(2)薄暮冥冥薄:——(3)把酒临风把:——(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14.用原文语句填空。

(2分)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退”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1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2分).‘答案:11.D12.(1)隐没(2)迫近(3)持、执(4)曾经13.(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1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5.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长春)(甲)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10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1分)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芳草鲜美()②屋舍俨然()③便扶向路()④寻病终()13.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

(2分)14.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2分)15.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