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综合

合集下载

发酵工艺综合实验

发酵工艺综合实验
注意!微沸加热水解时一定注意锅内的水不要烧干!
标准曲线的绘制
1mg/mL葡 萄糖标准液
0mL 2.0mL 0.2mL 1.8mL 0.4mL 1.6mL
0.6mL 1.4mL 0.8mL 1.2mL 1.0mL 1.0mL 1.2mL 0.8mL
1.5mLDNS
注意!测定前一定要检 查波长是否正确!
准备
每班选出1-2个同学跟着实验室毛会丽老师准备实 验,配制试剂,活化菌种,准备时间段在第十五周。 选出人员后报与毛会丽老师。
分组
每个实验室由班长总负责,分为2大组; 每一大 组分2小组,自由组合分别作液体、固体发酵实验; 分组名单由班长报给辅导老师,向辅导老师留联系 方式。
辅导老师联系方式:
李 端: 周晨妍: 刘振华: 明 红: 毛会丽:
DNS(mL) 1.5 1.5 1.5
然后沸水浴5分钟,冷却到室温,于540nm波长处进行测定。
计算公式
葡萄糖质g量 ) ( 反应体积
还原糖(μg/mL)=
样品体积m数 ) l (
总糖(μg/mL)=
葡萄糖质 g) 水 量解 ( 体 反积 应体
样品体m 积 ) l 数(
内容3 pH值的测定
将发酵液混匀后,用玻璃 棒沾取发酵液,用4.0-5.8或 5.5-9.0pH试纸检测,测出发 酵液的pH值。
加封口膜
种子液制备流程
PDA酵母斜面 刮取2-3环
种子液
加入无菌水 洗下细胞
菌体细胞悬浮液
移液管吸 取孢子液 加入摇瓶 接种量10%
28℃摇床 140rpm 摇瓶接种
培养2d
发酵设置及培养
种子液
接种量10% 发酵培养基
140rpm 发酵培养物

发酵工程的名词解释

发酵工程的名词解释

发酵工程的名词解释发酵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涵盖了生物学、化学、工程学和食品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它借助于微生物和酶等生物媒介,通过控制条件促使有机物质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特定的代谢产物。

发酵工程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制药、食品、饮料、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首先,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来转化有机物质。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小巧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等。

它们具有很强的代谢能力,并且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够分解和转化复杂的有机物质。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和大肠杆菌等。

在发酵工程中,关键的一步就是培养和增殖微生物。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提供合适的培养基,其中包含了养份、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等。

培养基的配方对于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微生物种类和应用目的进行调整和优化。

另外,发酵工程中的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条件也对发酵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温度的控制能够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产物的合成效率。

pH值的调控则可以影响微生物酶的活性和代谢产物的组成。

此外,氧气供应也能够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发酵工程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特定的代谢产物。

常见的代谢产物包括酒精、有机酸、氨基酸和维生素等。

通过控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类、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等因素,可以实现对产物种类和产量的调控。

在食品行业中,发酵工程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保鲜等领域。

例如,酸奶的生产过程就是发酵工程的应用之一。

酸奶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如乳酸菌和益生菌等。

通过控制酸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可以促使乳酸菌发酵乳糖产生乳酸,从而使牛奶变酸,并且延长了酸奶的保质期。

另外,发酵工程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许多药物的合成都需要通过微生物进行发酵反应。

例如,青霉素的合成就是利用青霉菌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发酵产生的。

总的来说,发酵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通过控制微生物代谢过程实现有机物质的转化。

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生物工程)

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生物工程)

发酵工程综合实验——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一、实验目的:根据发酵工程原理,学习和掌握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生产工艺,熟悉酒精生产的实际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将淀粉质原料经双酶法液化糖化,使其变成可发酵性糖,再接种经活化扩培的活性干酵母菌种进行发酵,使其生成酒精,通过蒸馏分离,最后得到酒精产品。

双酶法液化糖化是新型生产工艺,免去原料高温蒸煮,既可节省蒸煮用汽,又可省去冷却用水,同时降低高温蒸煮过程糖损失,提高原料出酒率。

三、实验材料:玉米粉(颗粒为1.5mm)、耐高温α-淀粉酶、糖化酶、酒精活性干酵母、葡萄糖、1mol/LNa2CO3溶液、1mol/LH2SO4溶液、纱布。

四、实验仪器与设备:250mL、500mL三角烧瓶,100mL、500mL、1000mL 烧杯,糖度计,10L全自动发酵罐,酒精蒸馏装置(500mL蒸馏烧瓶、加热套、冷凝器、100mL容量瓶),酒精计,pH试纸,水浴锅、恒温振荡培养箱、电炉及常规玻璃仪器。

五、实验方法:1.工艺流程水α-淀粉酶糖化酶↓↓↓玉米粉→调浆→液化→糖化→扩培←活化←干酵母水α-淀粉酶糖化酶↓↓↓玉米粉→调浆→液化→糖化→发酵→蒸馏→酒精2.实验操作要点(1)干酵母活化扩培:称玉米粉18g,加水100mL,搅拌调匀,用1mol/L Na2CO3或1mol/L H2SO4溶液调pH在6.0~6.5,加耐高温α-淀粉酶30u/g玉米粉,搅拌加热至85~90℃,液化60min。

冷却液化醪至60℃,用1mol/L H2SO4溶液调pH在4.0~4.5,加糖化酶250u/ g玉米粉,保温糖化60min,即得酒母糖化醪。

用糖度计测糖度。

在35~42℃的20mL 2%葡萄糖液中添加干酵母活化,活化时间20~30min。

酵母添加量为0.2g。

酒母糖化醪冷却至28~30℃,将活化的酵母接入酒母糖化醪,放入恒温振荡培养箱30℃培养,时间12~15h,即得发酵用酒母。

(2)调浆液化:称玉米粉100g,加水400mL,搅拌调匀,用1mol/L Na2CO3或1mol/L H2SO4溶液调pH在6.0~6.5,加耐高温α-淀粉酶30u/g玉米粉,搅拌加热至85~90℃,液化60min 。

发酵工程方案

发酵工程方案

发酵工程方案一、概述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酵母或酶等生物催化剂对有机物进行生物转化,制备食品、饲料、化工产品等的过程。

发酵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农业和环保等领域。

本文将以食品工业中的发酵工程为例,介绍发酵工程的方案设计。

二、发酵工程的原理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或酵母等生物催化剂将有机物质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等有机化合物转化为其他有用的有机化合物。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发酵物质和能源,因而能够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和生物活性物质(如抗生素、酸类化合物、酒精)等。

在发酵工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发酵菌株的选择、发酵基质的选择和预处理、发酵过程的调控、发酵设备的选择和运行等。

三、方案设计的目标发酵工程的方案设计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高效利用原料:充分利用原料资源,提高产品产率和产品品质。

2. 保证生产质量:保证产品的稳定质量和卫生安全。

3. 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值利润。

4. 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废水、废气排放,保护环境。

四、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1. 发酵菌株的选择发酵菌株的选择是发酵工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在选择发酵菌株时,需要考虑到其在发酵过程中的生长速度、产物生成速率、产物种类及产物纯度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菌株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易于培养的特点。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不同菌株进行筛选和评价,选取适合生产要求的优良菌株。

2. 发酵基质的选择和预处理发酵基质是指供给微生物生长之所需的有机物质,其种类和质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发酵产物的质量和产率。

在发酵基质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原料的可获得性、价格、含糖量、含氮量、水分含量等因素。

同时,对于一些难降解的废弃物或副产物,还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进行粉碎、去除杂质、改变PH值等操作,以提高其利用率。

3. 发酵过程的调控发酵过程的调控是保证产品品质和产量的关键环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知识点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知识点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知识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知识点1. 发酵工程的定义发酵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微生物在合适培养基条件下生长和代谢所产生的产物,通过合适的发酵工艺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产物。

2. 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发酵工程主要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特性,以及合适的发酵工艺控制,来实现所需产物的生产。

其基本原理包括:- 微生物生长与代谢特性:包括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生长速率、代谢产物的合成途径等。

- 发酵工艺控制:包括发酵培养基的选择和优化、气体供应和搅拌的控制、温度、pH 值等环境因素的控制。

- 发酵工程设备:包括发酵罐、气体供应系统、温度、pH 值控制系统等。

3. 发酵工程的应用领域发酵工程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工等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工业:发酵工程用于葡萄酒、啤酒、面包、味精等食品的生产,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产生的产物,提高产品品质。

- 制药工业:发酵工程用于抗生素、维生素、酶、多肽等药物的生产,通过微生物大规模培养来获得药物原料。

- 化工工业:发酵工程用于合成某些化学品,如有机酸、氨基酸等,在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对传统化工工艺的依赖。

- 环境保护: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对有机废水、有机废气等进行处理,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4. 发酵工程中的微生物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酵母、嗜热菌等。

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和工艺特点,选择不同的微生物进行培养。

其中,酵母菌在食品工业和酒精工业中应用广泛,细菌如大肠杆菌在制药工业中应用较多。

5. 发酵培养基的选择和优化发酵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来源,其组成的选择和优化对发酵工程的成功至关重要。

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优化发酵培养基的目的是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常用的优化方法包括统计优化方法、响应面法等。

6. 发酵工艺的控制发酵工艺的控制包括温度、pH 值、气体供应和搅拌等方面。

发酵工程综合性实验 2青霉素发酵实验

发酵工程综合性实验 2青霉素发酵实验

发酵工程综合性实验2:青霉素的发酵一、目的与要求1、学习青霉素生产发酵的工艺流程;2、学习微型发酵罐(5L)的使用;2、通过实验,以具体的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流程为例,学习发酵原理,掌握种子制备、发酵过程控制、与发酵相关参数的检测,掌握效价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1、工艺控制(1)影响发酵产率的因素基质浓度在分批发酵中,常常因为前期基质量浓度过高,对生物合成酶系产生阻遏(或抑制)或对菌丝生长产生抑制(如葡萄糖和钱的阻遏或抑制, 苯乙酸的生长抑制), 而后期基质浓度低限制了菌丝生长和产物合成,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 在青霉素发酵中通常采用补料分批操作法, 即对容易产生阻遏、抑制和限制作用的基质进行缓慢流加以维持一定的最适浓度。

这里必须特别注意的是葡萄糖的流加, 因为即使是超出最适浓度范围较小的波动, 都将引起严重的阻遏或限制, 使生物合成速度减慢或停止。

目前, 糖浓度的检测尚难在线进行, 故葡萄糖的流加不是依据糖浓度控制, 而是间接根据pH 值、溶氧或C02 释放率予以调节。

(2)温度青霉素发酵的最适温度随所用菌株的不同可能稍有差别, 但一般认为应在25 °C 左右。

温度过高将明显降低发酵产率, 同时增加葡萄糖的维持消耗, 降低葡萄糖至青霉素的转化率。

对菌丝生长和青霉素合成来说, 最适温度不是一样的, 一般前者略高于后者, 故有的发酵过程在菌丝生长阶段采用较高的温度,以缩短生长时间, 到达生产阶段后便适当降低温度, 以利于青霉素的合成。

(3)pH 值青霉素发酵的最适pH 值一般认为在 6. 5 左右, 有时也可以略高或略低一些, 但应尽量避免pH 值超过7.0, 因为青霉素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容易加速其水解。

在缓冲能力较弱的培养基中, pH 值的变化是葡萄糖流加速度高低的反映。

过高的流加速率造成酸性中间产物的积累使pH 值降低;过低的加糖速率不足以中和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氨或其他生理碱性物质代谢产生的碱性化合物而引起pH 值上升。

高校发酵工程技术综合实训初步探讨

高校发酵工程技术综合实训初步探讨

238生物技术世界 BIOTECHWORLD实训教学是检验和提高高校学生实际应用及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实训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1]。

发酵工程是生物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性课程。

开展发酵工程技术综合实训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平台,是高校实现大学生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2]。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了企业工业化大生产的各项技术,对整个发酵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更有利于学生在就业后的角色转变。

但是实训教学需要多方面的考虑与安排,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 实验室队伍和实验平台的建设在高等学校,实验队伍一般是指负责实验技术的人员,其工作包括实验的前期准备、实验相关仪器设备的培训与维护、实验室管理等。

当然,随着我们国家高等学校的发展,实验队伍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职责需重新定位,实验队伍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必须参与日常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

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实训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才能相得益彰。

高校发酵工程技术综合实训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学专业老师与实验队伍配合默契,互相尊重,既分工又合作,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发酵综合技能。

高校发酵工程技术综合实训突出的是接近实际生产,为此,高校要配套专项经费用于实验仪器设备采购及后期维护、实验队伍技能培训、实验耗材支出等,使实验配套尽量达到发酵实训要求。

目前高校实验室改革已由课程实验室组建成为综合实验室或专业实验室。

高校可统一协调,建立一个满足发酵专业教学综合需要的公共性实验平台。

实验平台化,会让教学更加方便,对于学生,不同实验可以在同一实验中心完成,利于节省时间,方便交流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2 实验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安全教育高校发酵综合实训是模拟企业发酵车间的生产过程而开展的综合性实验,实验理论教学包括种子的制备、发酵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种子质量控制、接种、发酵中间分析及代谢调控及产物分离纯化等内容,教学工作量大,难度高。

综合题

综合题

1.发酵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发酵条件的优化与控制、反应器的设计及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精制2.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发酵可分为__需氧发酵____和____厌氧发酵__两大类。

3.在无氧条件下能将丙酮酸分子转变成乙醇分子的微生物是___酵母__。

4.诱发突变的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 __紫外线__ , __x射线___ , __B射线__ 和_激光__ ;化学诱变剂包括_碱基类似物_____ , _烷化剂__ 和 _吖啶色素__ 。

5.消毒和灭菌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杀死或除去病原微生物营养体细胞,而后者则指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6.紫外线照射能使 DNA 产生胸腺嘧啶二聚体,从而导致 DNA 复制产生错误;用紫外线诱变微生物应在红灯条件下进行,以防止光复活效应现象的产生。

7.巴斯德效应的本质是能荷调节,表现为呼吸抑制发酵。

8.乳酸发酵一般要在 __无氧__ 条件下进行 , 它可分为__同型乳酸发酵__ 和__异型乳酸发酵__乳酸发酵。

七、问答题1.在发酵过程中,培养液的pH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应当怎样调节和控制培养液的pH?答:由于微生物自身的代谢特性,培养基的成分,通气条件的变化,菌体自溶或杂菌污染,所以引起pH发生变化。

2.哪些因素会影响发酵过程中的温度?答:发酵热,包括: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和辐射热。

3.按物理性质可将培养基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用途?答: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的培养和保存,广泛用于产生子实体真菌的生产;半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鉴定,细菌运动性鉴定和噬菌体效价鉴定;液体培养基: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因为它有利于氧和物质的传递。

4.按化学成分可将培养基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用途?答:①合成培养基:多用于研究和育种;②天然培养基:适于工业生产。

5.按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哪几类?答: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6.细菌群体从开始生长到死亡分为哪四个时期?答: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高三发酵工程重要知识点

高三发酵工程重要知识点

高三发酵工程重要知识点发酵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化学、工程等多个领域。

在高三阶段,学生需要全面掌握发酵工程的重要知识点,以应对考试和未来的学习和研究。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三发酵工程的重要知识点。

1. 发酵原理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在有机物质存在下进行代谢作用,产生新的有用物质过程。

其中,微生物是发酵的关键因素,常见的有乳酸菌、酵母菌等。

发酵的基本过程包括微生物的增殖、代谢产物的生成和底物被消耗三个阶段。

2. 发酵过程控制发酵过程控制是指通过调节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条件,实现对发酵过程的控制和优化。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发酵产物的要求和微生物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例如,对于酵母菌的发酵,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产率和产物质量。

3. 发酵罐设计发酵罐是进行发酵工程实验或生产的主要设备之一。

其设计应考虑到微生物的生长特性,以提供合适的温度、氧气和营养物质。

另外,罐内的搅拌、通气等操作也需要满足发酵过程的要求。

发酵罐的设计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验目的和工艺要求进行。

4. 发酵产物的提取与纯化在完成发酵过程后,常常需要对发酵产物进行提取和纯化,以获得纯净的目标产物。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萃取、膜分离和超滤等。

纯化方法则包括离子交换、凝胶渗透和高效液相色谱等。

不同的产物和实验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5. 发酵工程中的微生物遗传改造技术微生物遗传改造技术是发酵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造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酶系统,以增加目标产物的产量和改善其质量。

例如,通过引入外源基因,可以使微生物产生重要的药物、酶和生物材料等。

6. 发酵工程中的安全与环保在进行发酵工程实验和生产过程中,安全和环保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需注意生物安全防护、废棄物处理和能源的优化利用等。

合理进行安全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发酵工程实验和生产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

7. 发酵工程的应用发酵工程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

发酵工程实验的实验报告

发酵工程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发酵过程中菌种培养、培养基配制、发酵条件控制等基本技能。

3. 熟悉发酵过程中产物生成的监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人类所需产品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

本实验以谷氨酸棒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摇瓶发酵的方式,探究其在适宜条件下对葡萄糖的转化率及谷氨酸的生成情况。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摇床、锥形瓶(250ml)、移液管、pH计、生物传感仪、分析天平、发酵培养基、葡萄糖、酵母膏、胰蛋白胨、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苯甲酸钠、EDTA钠、氯化钠等。

2. 试剂:葡萄糖、酵母膏、胰蛋白胨、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苯甲酸钠、EDTA钠、氯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培养基配制:按照实验要求,称取葡萄糖、酵母膏、胰蛋白胨、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苯甲酸钠、EDTA钠、氯化钠等试剂,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后,调节pH至7.0,定容至1000ml。

2. 菌种活化:从菌种保藏管中取出谷氨酸棒杆菌,接种于装有适量培养基的锥形瓶中,置于摇床上,37℃恒温培养24小时。

3. 接种:将活化后的菌种以1%的接种量接种于新鲜培养基中,置于摇床上,37℃恒温培养。

4. 发酵过程监测:每隔2小时取样,测定还原糖含量、谷氨酸含量、pH值等指标。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实验数据绘制成曲线,分析发酵过程中还原糖消耗、谷氨酸生成、pH值变化等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还原糖消耗曲线:在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含量逐渐降低,表明谷氨酸棒杆菌在消耗葡萄糖的同时,产生谷氨酸。

2. 谷氨酸生成曲线:在发酵过程中,谷氨酸含量逐渐升高,表明谷氨酸棒杆菌在适宜条件下能够高效地将葡萄糖转化为谷氨酸。

3. pH值变化曲线:在发酵过程中,pH值逐渐下降,表明谷氨酸棒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谷氨酸棒杆菌的摇瓶发酵,为谷氨酸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发酵工程知识点总结

发酵工程知识点总结

发酵工程知识点总结一、发酵工程的基本概念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酶等生物体对有机物进行代谢的技术和工艺。

通过对微生物的培养、发酵过程的调控和产物的提取等一系列工艺步骤,实现对特定有机物的高效生产。

发酵工程是一门综合国家的学科,涉及生物学、化学工程、微生物学、工艺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二、发酵工程的发展历史发酵工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人类早在古代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如制酒、酿酒、发酵豆腐等工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微生物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化工技术的兴起,发酵工程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三、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发酵过程是一种微生物或酶对有机物进行代谢的过程。

微生物在合适的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条件下,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代谢,产生新的有机化合物。

该过程分为静态发酵和动态发酵两种方式。

在发酵工程中,需要控制好微生物的生长条件,确保发酵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四、发酵工程的主要微生物种类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酵母等。

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乳酸菌等,真菌有曲霉、酵母菌等。

不同的微生物对有机物的代谢方式有所差异,因此在不同的发酵工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微生物种类。

五、发酵工程的工艺流程发酵工程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培养、发酵过程的控制和产物的提取三个阶段。

微生物的培养是指通过预处理、接种和发酵基质制备等步骤,使得微生物得到最佳的生长繁殖条件。

发酵过程的控制是指通过对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因素的调控,使得微生物产生出期望的产物。

产物的提取则是指将发酵产物从培养基中分离出来,并经过精制处理得到最终的产品。

六、发酵工程中的发酵罐发酵罐是发酵工程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它是用来进行微生物培养和发酵过程控制的容器。

根据不同的发酵工艺要求,发酵罐可以分为批次式发酵罐、连续式发酵罐等多种类型。

在发酵罐中,需要控制好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因素,以确保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发酵工程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发酵工程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发酵工程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引言发酵工程是一门同时涉及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应用广泛,涵盖食品、制药、能源等领域。

本次实验是在发酵工程方面的基础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控制微生物在拟合法罐中的发酵过程,了解并掌握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

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发酵曲线,了解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学特征;2. 掌握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菌种培养技术;3. 学会调控发酵条件,提高发酵效率。

实验过程本次实验选取酵母菌作为发酵微生物,使用琼脂平板培养菌株,获得单菌种。

然后将菌株接种到小规模发酵罐中,控制发酵温度、pH值和通气速率,观察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学特征。

最后,利用收获的数据绘制发酵曲线,并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1. 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生长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2. 正确的温度、pH值和通气速率的控制,对于发酵效果至关重要;3. 根据发酵曲线的变化,可以预测发酵过程中的产物生成和生物质积累。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是我们在发酵工程方面的第一次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发酵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有了初步了解。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首先,我们在控制条件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尽管我们设定了标准的温度、pH值和通气速率,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设备的限制和人为操作的不准确性,我们的控制精度并不高,这可能对发酵过程的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对待实验操作过程,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其次,我们在数据分析方面还有待提高。

虽然我们成功绘制了发酵曲线,并通过曲线分析发现了一些规律,但我们对于数据的解读还不够深入。

今后在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上,我们应该加强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解读能力,更好地调整和控制发酵过程,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最后,本次实验中我们只以酵母菌为例进行了发酵实验,但发酵工程涉及到多种微生物和产物,因此今后我们应该在实验中考虑更多的微生物菌种和产物类型,以更好地了解发酵工程的广泛应用。

发酵工程考试整理

发酵工程考试整理

发酵工程考试整理1. 引言发酵工程是研究微生物在繁殖、代谢和生物转化过程中的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工工业等领域。

发酵工程考试是对学生在发酵工程学习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察。

本文将对发酵工程考试内容进行整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2. 理论知识2.1 发酵微生物•常见发酵微生物有酵母菌、乳酸菌、曲霉菌等。

其特点、分类、培养条件和应用需牢记。

•发酵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生长速率和生长限制因素是发酵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代谢产物,如乳酸、酒精、酸碱等,理解产物的生成途径和影响因素很重要。

2.2 发酵罐的设计和操作•发酵罐的设计包括体积、氧气传递、搅拌、温度、pH值等因素,掌握其设计原理和参数调控方法。

•掌握发酵罐的清洁和消毒操作,避免污染和细菌感染。

2.3 发酵工艺•主要发酵工艺包括批次发酵、连续发酵、半连续发酵等,了解各工艺的特点和优缺点。

•发酵工艺参数的确定是保证发酵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涉及培养基的配方、气体供给、搅拌速度等因素。

3. 实验操作3.1 培养基的配制•掌握培养基中各成分的配比和消毒操作,保证培养基的质量。

•培养基的pH值的调节和测定是常见的实验操作,了解调节方法和相关仪器的使用。

3.2 各类发酵系统的操作•批次发酵系统的操作包括发酵罐的准备、培养基的接种、参数的调控等。

•连续发酵系统的操作需要了解进料和出料的流程控制和稳定性维护。

•半连续发酵系统的操作涉及在连续发酵的基础上,添加某些原料以实现特定产物的生产。

3.3 检测和分析技术•发酵过程中需要对微生物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如pH值的测定、温度的测量等。

•常见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等,了解其原理和操作流程。

4. 问题解决和应用展望4.1 问题解决能力•发酵工程中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如微生物感染、发酵罐温度控制失常等,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并解决是考察的重点。

现代发酵工程

现代发酵工程

现代发酵工程现代发酵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发酵工程是指通过控制和调节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以达到生产有益物质的目的。

现代发酵工程的发展与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很多便利和改进。

发酵过程是指在适宜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底物进行代谢过程,产生有用的产物的过程。

这种过程在生活中也非常常见,比如酿造啤酒、葡萄酒和酱油等。

而现代发酵工程则是利用科学和技术手段来控制和优化发酵过程,以提高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在现代发酵工程中,微生物的选材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微生物的种类和品质直接影响着发酵过程的效果。

因此,在发酵工程中,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对于产物的质量和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同时,发酵工程中的微生物培养也需要注意控制培养条件,比如温度、pH值、氧气浓度等因素,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能够正常进行。

除了微生物的选材和培养,发酵工程中的发酵过程控制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通过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值、氧气浓度等参数,可以调节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从而达到产物质量和产量的控制。

现代发酵工程中,常常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发酵过程的精确控制,提高发酵工艺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现代发酵工程中,还涉及到发酵产物的提取和纯化工艺。

由于发酵过程中产物往往与其他物质混合在一起,因此需要进行提取和纯化,以得到纯净的产物。

常见的提取和纯化方法包括离心、过滤、蒸馏、结晶等。

这些工艺在现代发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产物的提纯和分离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现代发酵工程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食品工业、医药工业还是化工工业,现代发酵工程都为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微生物的选材和培养、发酵过程的控制以及产物的提取和纯化,现代发酵工程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改善。

发酵工程综述

发酵工程综述

发酵工程综述发酵工程综述发酵工程的内容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和充实的。

现代的发酵工程不仅包括菌体生产和代谢产物的发酵生产,还包括微生物机能的利用。

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菌种的选育,发酵条件的优化与控制,反应器的设计及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精制等。

1 发酵类型目前已知具有生产价值的发酵类型有以下五种:1.1 微生物菌体发酵这是以获得具有某种用途的菌体为目的的发酵。

比较传统的菌体发酵工业,有用于面包制作的酵母发酵及用于人类食品或动物饲料的微生物菌体蛋白发酵两种类型。

新的菌体发酵可用来生产一些药用真菌,如香菇类、依赖虫蛹而生存的冬虫夏草菌、与天麻共生的密环菌、以及从多孔菌科的茯苓菌获得的名贵中药茯苓和担子菌的灵芝等。

这些药用真菌可以通过发酵培养的手段来产生与天然产品具有同等疗效的产物。

有的微生物菌体还可用作生物防治剂,可制成新型的微生物杀虫剂,并用于农业生产中。

因此菌体发酵工业还包括微生物杀虫剂的发酵。

1.2 微生物酶发酵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最初,人们都是从动、植物组织中提取酶,但目前工业应用的酶大多来自微生物发酵,因为微生物具有种类多、产酶品种多、生产容易和成本低等特点。

微生物酶制剂有广泛的用途,多用于食品工业和轻工业中,如微生物生产的淀粉酶和糖化酶用于生产葡萄糖,氨基酰化酶用于拆分D、L-氨基酸等。

1.3 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种类很多,已知的有37个大类。

在菌体对数生长期所产生的产物,如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核酸、糖类等,是菌体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这些产物叫做初级代谢产物。

许多初级代谢产物在经济上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分别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发酵工业。

在菌体生长静止期,某些菌体能合成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产物,如抗生素、生物碱、细菌毒素、植物生长因子等。

这些产物与菌体生长繁殖无明显关系,叫做次级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产物多为低分子量化合物,但其化学结构类型多种多样,据不完全统计多达47类。

发酵工程名词解释

发酵工程名词解释

发酵工程名词解释发酵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学科,主要研究微生物在特定培养条件下进行生长和代谢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包括工艺设计、操作控制、产品提取和分离纯化等方面。

下面将对发酵工程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1. 发酵发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通过特定的菌种和底物进行代谢反应,产生目标物质的过程。

发酵工程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来生产药物、食品、化工原料等。

2. 微生物微生物是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等。

它们具有分解有机物质和产生有用代谢产物的能力,是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催化剂。

3. 菌种培养菌种培养是指将微生物菌株通过无菌培养基或发酵培养基进行培养,以获得大量的微生物种子液体。

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给、培养基成分等,必须保证菌种的良好生长。

4. 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基是提供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所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通常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和生长因子等。

不同的发酵工艺需要不同的培养基配方。

5. 发酵罐发酵罐是进行发酵反应的设备,用于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和代谢条件。

发酵罐可以分为批式发酵罐、连续发酵罐和半连续发酵罐等,具体根据不同的发酵过程选择合适的罐型。

6. 发酵过程控制发酵过程控制是指通过调控发酵罐中的温度、PH值、氧气供给、搅拌速度等参数,以达到稳定的生长环境和最佳的代谢条件。

发酵过程控制对于提高产量和产物纯度具有重要意义。

7. 发酵产物提取与分离纯化发酵产物提取与分离纯化是指将发酵罐中产生的目标物质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并进行纯化处理。

常用的方法包括离心、过滤、色谱、膜分离等,以获得高纯度的发酵产物。

8. 污染控制污染控制是指在发酵过程中防止杂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入侵,保证发酵罐内的微生物培养纯度。

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无菌操作、空气过滤、消毒等。

发酵工程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涉及药品、食品、饲料、环保等诸多领域。

通过研究发酵工程相关的名词和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工业发展。

发酵工程总结版

发酵工程总结版

发酵工程期末复习名词解释:1.发酵工程是发酵原理与工程学的结合,是研究生物细胞参与的工艺过程的的原理和科学,是研究利用生物材料生产有用物质服务于人类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2.分批培养: 是指在一个密闭系统内, 投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后接入少量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 使微生物生长繁殖, 在特定条件下只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

3.连续培养: 是指以一定的速度向培养系统内添加新鲜培养基, 同时又以相同的速度流出培养液, 从而使培养系统内培养液的量维持恒定, 微生物细胞能在近似恒定状态下生长的发酵方式。

4.补料分批培养: 是指在分批培养过程中, 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5.液化: 用α-淀粉酶将淀粉转化为糊精和低聚糖。

6.糖化: 用糖化酶(又称葡萄糖淀粉酶)将糊精和低聚糖转化为葡萄糖7.糊化: 在温水中, 当淀粉颗粒无限膨胀形成均一的粘稠液体的现象, 称为淀粉的糊化。

此时的温度称为糊化温度。

8.老化:分子间已断裂的氢键、糊化淀粉又重新排列形成新的氢键的过程, 也就是复结的过程。

9.间歇灭菌间歇灭菌就是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发酵罐或其他装置中, 通入蒸汽将培养基和所用设备一起进行灭菌的操作过程, 也称分批灭菌或实罐灭菌。

10.连续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在向发酵罐输送的同时加热、保温和冷却, 进行灭菌。

11.呼吸强度(比耗氧速率) QO2 : 单位质量干菌体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氧的量。

单位: mmolO2/(kg干菌体·h)。

12.摄氧率γ(耗氧速率): 单位体积培养液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氧的量。

单位:γ=QO2·x x——细胞浓度, kg(干重)/m313.临界氧浓度微生物的耗氧速率受发酵液中氧的浓度的影响, 各种微生物对发酵液中溶氧浓度有一个最低要求, 即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 称为临界氧浓度, 以C临界表示14.静电除菌: 利用静电引力来吸附带电粒子而达到除尘灭菌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发酵工程综合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是生物工程专业一门最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作为江南大学发酵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和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科目,考生应掌握发酵工程所涉及的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涉及的工程知识,具备发酵工程相关的研究方法与技能,并要求对发酵工程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前沿有一定的了解。

要求考生掌握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融汇贯通、独立思考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分析和解决生物技术产业化中关键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本课程考试内容涉及面较广,突出有关发酵过程的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等基本原理,并结合工程学知识,内容包括发酵过程的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基本原理、发酵原辅料处理、培养基及其水的处理和无菌空气的制备,工业微生物菌种的扩大培养、各种发酵操作方式的工艺规律、下游工程的分离方法等发酵工程基础,发酵工业的主要设备的操作原理、性能及构造和设计方法以及固态发酵、基因工程菌发酵和动植物细胞培养等一些非常规发酵过程。

具体考试内容和大致比例如下:
1、发酵工程的基本概念,约20%;
2、发酵原料的处理及培养基制备,约10%;
3、各种发酵操作方式的工艺原理和规律,约20%;
4、发酵过程的优化及其动力学研究,约10%;
5、发酵工程的装备,约10%;
6、下游工程的分离方法,约10%;
7、发酵工程的概况及其前沿进展,约20%。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
1、名词解释:约15%;
2、填空或判断题:约15%;
3、简答题:约30%;
4、问答题(含计算题):约4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
1.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李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二版),姚汝华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