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原因

合集下载

分析中药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

分析中药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

分析中药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中药在临床应用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和广泛。

然而,中药作为药品,其使用也会有不良反应发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害。

因此,分析中药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对于促进临床质量和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不良反应概述不良反应是指患者在接受中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和治疗无关的不良症状、情况或疾病,其中包括药物过敏反应、药物副作用、药物误用、药物滥用、药物中毒等各种类型。

不良反应的发生,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中药品质、用药方式、剂量、患者个体差异、环境等。

二、不良反应类型(一)药物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反应是指患者对某种药物产生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荨麻疹、过敏性紫癜、血管性水肿等。

过敏反应的发生和患者个体差异有关,可能是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

(二)药物副作用药物副作用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品成分的作用,引起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一些症状或反应。

比如麻黄素可能会导致心悸、头晕、手足发凉等不适症状;人参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心悸等不适症状。

一般说来,剂量过大或者用药方式错误都会导致副作用的发生。

(三)药物误用药物误用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对用药方法或者用药剂量出现误解导致的不良反应。

比如某些患者可能误认为某种药物无害,大量使用后却引起了严重的副作用,或者是误认为某种药物需要长时间连续应用,导致药物过度分解超出理想的剂量范围。

(四)药物滥用药物滥用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对某种药物使用的失控或者过度使用。

比如在中药市场上,某些商家为了追求品牌效应或者是贪图利润,会为增强药品功效添加一些禁止使用、甚至是毒性的药物添加剂,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负面影响和不良反应。

(五)药物中毒药物中毒是指在中药治疗过程中,由于没有很好的控制剂量、药物自己的有毒成分过高等原因,导致患者中药中毒的现象。

在中药选材和制备过程中须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并遵循科学标准化的环境和流程进行药材加工和配伍。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由于中药多是动植物及矿物质,属于天然物质,应用中药治疗疾病,越来越受到欢迎。

中医治疗疾病所用的中药,又多是经过一定的加工炮制,而且多采用复方应用,因此具有较好的疗效,而很少有不良反应发生。

但是这并不是说应用中药就是绝对安全的。

中药具有一定的毒性,这是医务界特别是中医药界早已有的认识。

关于临床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时有所见,多见有过敏反应及中毒反应,轻者给病人带来痛苦,重者会造成生命危险。

因此,必须加强用药安全教育与管理。

现就临床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1.1药物本身的毒性:中药都有自己的性、味、归经,有一些中药还具有毒性,中医药早就有“十八反”、“十九畏”的古训,至今仍严格遵循。

某些有毒药物,如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附子、甘遂、大戟、天南星、朱砂等,因炮制不良或者用量未严格控制,或者是久用、滥用,均会导致发生不良反应。

[1]1.2药物炮制不当:某些有毒中药必须经过相应的炮制,以减其毒性、用其治疗作用。

该炮制的未经炮制而用生品,或炮制程度不够,或炮制方法不当,则必然导致毒性发生。

如生大黄泻下,止血则必须用炙大黄;附子必须久煎方可破坏其生物碱而减轻其毒性,临床常有因附子、乌头、马钱子煎煮不得法而发生中毒的报道,马钱子炒得轻可使其复方药物的毒性增加,LD50由1.2g/kg 降至0.5g/kg。

[2]1.3病人体质差异问题:每个人体质强弱例外,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也各异,男女有别,老幼各异,久病、新病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医生用药“因人制宜”,斟酌选药用量。

有时缺少对过敏体质病人用药情况的了解,遇到含过敏物质的中药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例如:煎服以金钱草为主的中药汤剂治疗膀胱结石和胆石症而引起的过敏性皮疹,表现全身麻疹样红色斑丘疹、搔痒难忍、心烦,停药后痊愈。

[3]1.4擅自用药:有些病人自认为“久病成医”,本人对本病略知一二,就“照方抓药、照法用药”;还有一些病家过分迷信偏方、秘方,人云亦云,人用亦用;或听信游医药贩,随便滥用中药,而发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

中药不良反应原因论文

中药不良反应原因论文

中药不良反应原因论文【摘要】:中药被称为中国的国药,长久以来,人们对中药毒副作用了解很少,甚至错误地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

然而近年来,因使用中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

因此,为了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首先应了解中药产生毒副作用的原因。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原因1.药物自身的毒性及用量不当《神农本草经》根据药物的有无毒性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上品为延年益寿药,无毒;中品为防疾补虚药,有毒无毒根据药量而定;下品为治病预疾的药物,多有毒性,不可久服。

某些药物若使用不当会中毒甚至死亡。

《中国中药杂志》曾报道过1例马钱子治疗椎间盘突出而致死亡的病例。

患者前后三次口服含制马钱子的中药粉末,其中制马钱子的含量分别为1g、1.5g、2g,前两次口服后未有任何不适症状,第三次口服后出现心慌、胸闷、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状,继而心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

马钱子主含生物碱,生品含士的宁[C21H22N2O2],约1.20%~2.20%,成人1次服士的宁5~10mg即可发生中毒现象,30mg可致死亡,而且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

但在上例中,患者3次的用药量已超出了中毒量。

由此可见,在临床应用时对某些有毒的中药应严格控制剂量。

另外尽可能使用其炮制品,以马钱子为例,经油制(200℃~300℃)后,士的宁的含量即减低为0.58%,而经砂烫(200℃~300℃)后,即减为0.89%,制碳后则全部破坏。

经研究表明,砂烫和油炸的炮制品总生物碱含量与生品相比只下降了7.9%和8.4%,而毒性却下降了48.5%和52.2%。

因此,进行科学的炮制,可以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

2.品种混用中药来源广泛、品种繁多、成分复杂,而不同科属的同名中药在毒性上也有差异。

20世纪末,比利时一家开业十多年的重要减肥中心因在药方中使用了木通、防己,结果出现了急性肾衰竭的病例,在西欧引起了极大震动。

近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案例

近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案例

近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担忧。

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健康,也对中药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近年发生的一些中药不良反应事件进行案例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

第一起案例是2019年发生在湖南某医院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

一名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服用一种中药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最终导致肾功能损伤。

经过调查发现,这种中药是由一家不规范中药厂家生产的,其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

此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促使了中药行业的整顿和规范。

第二起案例是2020年发生在北京某中医院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

一名儿童患有感冒症状,在中医医生的建议下服用了一种中药颗粒。

该患者在服药后出现了皮疹、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最终被确诊为药物过敏性休克。

经过调查发现,这种中药颗粒中含有一种对儿童过敏反应较强的成分,未能及时诊断导致患者严重后果。

此事件再次引起了中医药界的警惕,促进了中药研制和应用的标准化。

第二篇示例: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中药虽然具有疗效,但在不当使用或制备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以下将列举一些近年来发生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案例,以警示人们正确使用中药的重要性。

一、2017年““六味地黄丸”事件2017年,一名患者因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后出现典型的药物性肝炎症状,包括黄疸、腹胀、恶心等,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药物性肝炎。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该患者购买的“六味地黄丸”是在一家无资质的小药店购买的,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二、2018年“葛根颗粒”事件2018年,一名患者因服用“葛根颗粒”后出现喉部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过敏性休克。

经调查发现,该患者之前没有对该药物进行过敏测试,盲目使用导致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2019年,一名患者因购买“通窍活血颗粒”用于治疗头痛,服用后出现严重的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经进一步检查发现胃溃疡。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关键词】不良反应发生原因预防措施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简称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中医药学是人类历史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辉煌科学成就的代表。

几千年来,中医根据辨证施治运用中药防治各种疾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药以其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的明显优势受到临床患者的青睐。

随着对中药大量、长期的使用,认为“中药为天然药物,无毒副作用”或者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等观点,从而导致中药滥用现象的出现。

随着中药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随之出现的中药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因此,临床对中药的使用必须高度重视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现对中药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作以下浅析。

1 中药质量问题1.1 品种中药品种繁多,来源复杂,药物中“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在所难免。

这些药物的药性悬殊,不同品种的药物之间相互替用或乱用就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金钱草异物同名品甚多,有四川报春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过路黄的全草;有江苏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全草;各地称金钱草的药用植物还有很多,临床治疗肝胆结石的以四川大金钱草(过路黄)的老草疗效为好,而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则以唇形科活血丹(连钱草)为佳。

各品种功用不同,临床用药若不辨清楚,则易导致不良反应[1]。

山豆根主要有广豆根和北豆根,前者为豆科槐属植物,而后者却是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北豆根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常入药治疗咽喉肿痛,而广豆根易致呕,实验表明,广豆根毒性明显大于北豆根,又如苦楝子与川楝子,有些地区当川楝子不足时,以苦楝子代用,这是不妥的,苦楝子是有毒之品,不可与川楝子混淆入药。

1.2 产地自然环境对植物体内的化学物质的合成、代谢和积累影响显著,从而影响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类型和数量,影响中药的品质。

中药强调地道药材,其目的是保证中药所含有效成份的相对固定。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南郑州.45000)杨金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用药安全意识的提高,过去被认为相对安全的中药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和医药工作者的重视。

其实,中药的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笔者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对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 对中药安全性认识的不足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天然的动植物,其中相当一部分药食同源,虽然也有毒性剧烈的,但可以通过中医药理论指导的复方配伍与炮制、制剂技术而降低或解除毒性,因而相当多的医药工作者认为中药药性缓和,临床使用是安全的。

这种观念导致在使用中药时经常发生过量、长时间或不恰当用药的情况,甚至不辨证而滥用,从而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也有相当多的民众认为中药安全、无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保健,不遵医嘱,迷信偏方、秘方、单方、验方而试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这就要求我们医药工作者不但自身要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还要做好对大众的正面宣传工作,从而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 中药自身的因素所致中药自身因素是导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药材因素:(1)药材来源多样,品种混淆,真假难辨。

中药品类繁多,基原多样,导致商品药材中常常出现同名异物、品种混乱、真假难辨的情况,如采药不辨真伪、用药不知是非,极易引起中药毒副作用的发生。

如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导致肾损害就是由于木通类植物基原混乱而导致误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再如广豆根和北豆根混用、关白附和禹白附混用、南北五加皮混用、独活和毒芹混用、九节菖蒲和石菖蒲混用等等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等等,不乏其例。

还有不少中药形似而质不同而误用的,如把天仙子误作地肤子用引起的莨菪碱中毒、莽草误作大茴引起的中毒、莨菪子误作菟丝子引起的不良反应等等。

(2)药材被污染。

随着野生中药材的不断匮乏和环境的恶化,中药在种植生长过程中常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增高、放射性元素和微生物污染等,还有人为在药材中掺杂污染的如在海马腹中加重金石粉、在猪苓上粘水泥等。

浅析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浅析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药物因素
• • • • • • 药物品种混淆 药物来源差异 药物质量污染 药物炮制不当 药物贮存不当 药物本身有毒
药物品种混淆
• 由于历史原因,中药的品种繁多,同名异 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一种中药来源不 同,不仅所含化学成分及药效有差异,而且毒 性强弱也不相同。
• 如柴胡,商品有北柴胡、南柴胡,现发现 东北出现一种大叶柴胡冒充北柴胡销售, 虽是同科同属,但其根及茎有毒,不少人 误服后出现了恶心呕吐、阵发性抽搐、角 弓反张等症状[1] 。
药物来源差异
• 中药因产地不同,生长环境和自然条件会 影响药材的质量。同一地区所产的药物, 也会因生长年限、采收季节不同而影响药 材中活性物质的含量。
• 如乌头含乌头碱、中乌头碱等有毒成分, 对人体毒性很强,其含量多少是衡量乌头 毒性大小的主要依据,常因产地不同而含 量差别很大。四川南川产的乌头的毒性 是北京西郊的2倍、甘肃的3. 2倍[2]。又 如芍药在5, 7,11月采集时其芍药苷的含 量分别为7. 2%, 3. 3%, 9. 4%[3]。
剂量不当
• 每味中药都有其限定用量,这是中医在长 期临床实践中对中药运用的经验积累。剂 量过小,血液浓度低,产生不了治疗作用。 剂量过大,生理活性强烈,必然产生毒副 反应。 • 如肉桂过量会发生血尿;巴豆常用量可通 便去积,过量使用则水泻不止,有生命危 险。
长期服用
• 中医对于同一病证的治疗讲究守法不守方, 即不是一个方子一成不变地长期服用,而 是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对药量重新进行调 整。很多中药服用时间过久,容易出现依 赖性和蓄积中毒。
性别差异

性别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主要为性激 素的作用,妇女由于有行经、妊娠、哺乳 等特殊生理过程,对某些中药具有特殊的 敏感性。使用某些药物有可能发生月经过 多、流产、伤胎等不良反应与严重后果。

浅析中药的不良反应

浅析中药的不良反应

浅析中药的不良反应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和独特的治疗理论。

中药作为药物,其使用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良反应。

中药的不良反应是指使用中药后出现的不良症状或生理和生化变化,可能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中药的成分、剂型、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其中药的不良反应,并提供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 毒性药材某些中药如乌头、雄黄、蝉蜕等,具有明显毒性。

其中所含有毒物质如生物碱、甲酸、氰化物等,会对人体产生直接的损害作用。

长期或大量使用这类中药,有可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反应,如头晕、恶心、呕吐、全身发红、癫痫等。

预防措施:对于毒性较大的中药,应谨慎使用,并了解其毒性成分及用量。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医师的建议,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如果有任何不适症状出现,应及时停药并就医治疗。

2. 过敏原某些中药如黄芩、黄连、苦参等,含有一些易致过敏反应的有机物质或异物,对某些体质敏感或患有过敏症的人格外危险。

这些过敏原物质会引起皮肤瘙痒、荨麻疹、哮喘、血管急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对于敏感体质或有过敏症状的人,应随时关注使用中药的不良反应。

在使用中药前,应先做好相关的过敏测试,判断身体是否适宜用药。

使用中药过程中,不要过量使用,并及时就医治疗。

3. 含有有害物质中药材在采集、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有可能遭受重金属、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的污染。

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中药的成分和品质产生影响,并且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

例如,红花中含有亚硝酸盐,适量使用可以助益,过量则会引起中毒反应。

预防措施:对于中药材的储存、加工和评价都应进行规范化治理,特别是在环保和生态保护方面需要加强管理,保障高品质的中药材。

在使用中药时,应选择市场上品质有保证的中药材或制剂,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严格按照剂量规定进行用药。

1. 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和制造技术较为复杂,其中包含一些添加剂和助剂,这些需要直接注射进入人体内,并且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交互作用,加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发生机制分析

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发生机制分析

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发生机制分析
王立新(香河县人民医院制剂室065400)
1 发生原因
1.1药物的固有毒性中药里许多药物有强烈毒性,如乌头类、砒霜、雄黄、红娘子等。

这些药物如果使用不慎或用量超过安全范围均可使人中毒或导致死亡。

1.2辩证失当,药不对症有的医生常寒热不分,虚实不辨,药不对症,不仅治之无效,使病症难愈,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如给肝阳上亢的病人服用细辛、肉桂等火上浇油。

1.3配伍不当配伍不当有两种,一为杂伍,药味越开越多,剂量越开越大;二为滥伍,有些中药相互间可产生化学反应,如果配伍不当将引起不良反应,如藜芦不宜与人参等补益类药同时使用。

中药不良反应常见原因

中药不良反应常见原因

中药不良反应常见原因
中药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 药物成分引起的过敏反应:中药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一些成分可能对个体产生过敏反应,如草本中药中的花粉、霉菌等。

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等。

2. 药物质量问题:有些地方生产的中药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如添加了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或者药材存放不当引起霉变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中药引发不良反应。

3.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同,对中药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有些人可能对某些中药成分比较敏感,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4. 中药的药物相互作用: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增加或减少其他药物的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5. 中药的剂量问题:中药的剂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如果剂量过大,可能会引发中毒反应;剂量过小则可能无效。

6. 服用不当:中药的服用方法、时间、用量等都需要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如果不按照规定方法服用,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

总之,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很多,包括药物成分、质量问题、
个体差异、药物相互作用、剂量问题以及不正确的服用方式等。

了解这些原因,可以避免或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近年来,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除了中药本身因素外,在使用中因辩证不当,药不对症、配伍不当、服用剂量过大、长期用药日久蓄积、煎煮不当及机体因素也是导致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总结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旨在科学、合理的使用中药。

标签:中药不良反应;原因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由于中药在使用中,既有准字号中成药,也有食字号保健品,还有没有法定质量标准的汤剂等,更重要的是因为药材质量的不稳定,用药剂量、用药时间、配伍变化等大多没有严格规定;临床疗效的多靶向性等导致其不良反应的原因非常复杂。

近年来,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有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范畴,如穿琥宁注射液等的不良反应;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用药不当、劣药所致的有害反应,所以,目前所讲的中药不良反应是广义的。

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和笔者所在市各级医疗单位不良反应的统计,归纳中药不良反应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药物本身的原因1.1 药材因素中药来源混乱、品类繁多、基原多样,常出现同名异物、品种混乱、真假难辨的情况。

若采药不辨真伪,用药不知是非,极易引起毒副作用的发生。

清代郑肖岩《伪药条辨》曾说:“虽有良医,而药肆多伪药,则良医仍无济于事,故良医良药,互相辅而行。

”指出伪药效差的一面,其次会加重病情,更重要的是伪药易发生毒副反应。

如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导致肾损害就是由于木通类植物基源混乱而导致误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但即使同一原性药材,也可因生长环境、生长年限、采收季节、采收时间、产地加工、炮制加工、储存条件的不同而影响药材质量。

1.2 药材污染中药在生长过程中残存农药,重金属含量增高,放射性元素、微生物污染等不但会影响到中药质量,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如蜂蜜原为药食两用之品,如果蜜源来自雷公藤、夹竹桃等有毒植物之花,则有中毒的可能。

浅析中药的不良反应

浅析中药的不良反应

浅析中药的不良反应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效果。

但是由于中药的药材来源复杂,制剂、质量标准、用法、用量的不同,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并且中药与化学药品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毒副作用的特点。

因此,合理使用中药是保证其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前提之一。

1. 药物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反应是由于机体对药物成分产生的变态反应所引起的症状,常见于花粉、食物、药品等敏感体质的人。

中药中的过敏反应主要是由药材本身引起的,如芦根、荆芥、羌活等药材中含有的挥发油、酸类和生物碱等成分可引起皮疹、瘙痒、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2. 药物中毒反应:药物中毒反应是由于药物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中药中毒反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药材中含有有毒成分、不良配伍等原因导致药物产生毒性。

如用草乌与金钱草同时使用容易引发中毒反应。

3. 药物副作用:药物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治愈疾病之外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中药中的副作用主要是由药物成分所致,如肉桂、附子等药材中含有的毒性成分易导致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不良反应。

4.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相互影响,改变其药理和毒副作用。

中药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效增强、毒性增加、副作用增加等不良反应,如桂皮与大黄可相互影响产生毒性反应。

5. 药物滥用:药物滥用是指超过规定用药剂量、时间、频率使用药物,导致机体出现不良反应。

中药的药材质量、配伍方法、用药剂量等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过度使用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为了避免中药的不良反应出现,应做好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中药,必须根据病情、体质和药材成分选择合适的中药,而且必须选择正规的中药材和中药配方。

2. 控制用药剂量,中药使用必须控制用药剂量,并且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进行调配,注意不要超过规定剂量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 合理用药,对于不同病情、体质或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要选用不同的中药配伍方案。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经验 交麓 中国民间疗法
CH NA 5 NATUR P O ATHY
浅 谈 中药 不 良反应 发 生 的原 因及 对 策
王 毓 如
( 山西 省 大 同市 中心 血 站 , 3 0 8 0 70 )
药 品不 良反应 ( R) AD 主要 是 指质 量检 验 合格 的 药 品 , 正常用量情 况下 , 在 出现 的与 用药 目的 无关 的有 害
不 少 中 药 的 基 源 品 种 往 往 有 数 种 之 多 。 基 源 品 种 不 其 同 , 所 含 化 学 成 分 、 物 活 性 及 毒 性 也 有 所 差 异 。 同 则 生 时 , 药还存在地 区性 的习惯用 药不 同 、 名异 物 、 中 同 同物 异 名 等 问 题 。此 外 , 药 因 产 地 不 同 , 生 长 环 境 、 中 其 自然 条 件 也 会 影 响 药 材 的质 量 。 即 使 同一 地 区 所 产 的 药 材 , 因 生 长 年 限 及 采 集 的 时 间 与 季 节 不 同 , 活 性 物 质 的含 其
多则 几十 味 , 其影 响质量 的因 素很 难控 制 , 难保 证 不 很
同 厂 家 的 同 一 药 品 的 质 量 相 同 。即 使 同 一 厂 家 、 同 批 不
变 而 引起 不 良 反 应 。
当、 合理应用 。 不
1 药 物方面 的原因 : 中药 品种 混乱 或 以假 乱 真 : . ① 中药 的 不 良反 应 追 究 其 原 因 一 般 多 与 其 所 含 成 分 密 切
相关 。 由于历 史原 因 , 中药 品种 的混 乱 现象 较 为 普遍 ,
反 应 。本 文 就 中药 不 良 反 应 发 生 的 原 因 及 对 策 做 如 下 浅述 . 供同道参考 。 仅 中药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的 原 因 引起 中 药 不 良反 应 的 原 因 主 要 有 三 方 面 : 是 药 物 一 方 面 ; 是 机 体 方 面 ; 是 给 药 行 为 。但 是 与 西 药 比较 , 二 三 中 药 因有 其 自 身 特 点 , 生 不 良 反 应积性 中毒 、 生理 依 赖 性 等 不 良反应 。③ 辨证 失 当,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

一、药材品种
三 叶 木 通 川 木 通
无毒
木 通
关 木 通
马兜铃科 肾毒性
一、药材品种
京 大 戟
毒性大
大戟科
大 戟
红 大 戟
茜草科 毒性小
一、药材品种
南 五 加
五加科 无毒
五 加 皮
北 五 加
萝藦科 有毒
一、药材品种
关 白 附
毒性大
毛茛科
白 附 子
禹 白 附
天南星科 毒性小
二、药材产地
许多中药,特别是植物类药所含成分常 因产地不同而有所区别。 原因:各地的自然条件如土壤、水质、 气候、雨量、光照、温度及海拔高度等相 差很大,从而导致相同品种而产地不同的 中药,成分含量有别。进而影响ADR发生。
二、药材产地
0.16%
0.205%
0.526%
乌 头 总 碱 含 量
三、采集时间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及全草,都有 一定的生长和成熟期。所以,采集时间是否适当, 直接影响药物的成分。进而影响ADR发生。
《本草经集注》: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
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醇浓也。至秋枝叶
七 、煎药方法
一、给药途径
不同的给药途径直接影响药物吸收速度的 快慢、吸收量的多少、血浆药物浓度的高 低,进而影响到药物作用的快慢、强弱、 持续时间。
治疗作用 ADR
因此,给药途径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 否以及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有着重要影响
一、给药途径
中药给药途径分为体内给药与体表给药两大类。 ①体内给药包括口服、肌内及皮下、静脉注射、直肠滴注 等;②体表给药包括皮肤与暴露黏膜给药等。 体内给药是药物直接与消化道黏膜、肌肉组织接触,甚或 直接注入血液,药物成分易被吸收,并很快分布于全身。 体表给药是依靠皮肤、黏膜等吸收药物成分,吸收速度相 对缓慢,吸收量也相对少,对人体的作用相对缓和。

浅析中药的不良反应

浅析中药的不良反应

浅析中药的不良反应
中药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药物,它们可以在治疗各种病症时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是,还有一些不良反应与中药有关。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当人们使用中药时,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药物中毒、肝肾功能损害等。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浅析中药的不良反应。

1.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人体对于某些物质产生的异常反应。

在使用中药时,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可能会出现皮疹、红肿、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例如有些人会对草药或植物中的花粉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对药物敏感。

因此,在使用中药时,一定要注意对过敏反应的预防。

2. 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是指当人们使用某些药物时,因为使用过量或剂量不当,导致身体产生严重的反应。

在中药中,一些荒草、野生动物的干燥制品、高毒性植物等都容易引起中草药中毒。

例如,皂角和金锁等植物的可以引起病人中毒,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在使用中药时,需要注意选用有保障的产品。

3. 肝肾功能损害
在使用中药时,如果药物长期服用或过量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内脏产生影响,导致肝肾功能损害。

尤其是中药制剂为原材料的中药品种,长时间使用时可能会对肝肾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因此,在使用中药时,一定要注意药品的剂量,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中药的不良反应不可忽视。

使用中药治疗疾病时,应该理性用药、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及使用、注意对药品的不良反应作出快速的反应和预防。

只有正确使用中药,才能保证中药的安全有效服务于人民的健康。

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分析

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分析

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分析目的针对中药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找到患者产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在这个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院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39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引发患者出现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个体差异、煎煮不当、用药不当、炮制方法不当、未实施辩证治疗、药物配伍不当等。

结论相关医疗机构应当针对中药进货渠道的监管力度进行加强,医务人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严格用药,同时还要做到规范炮制,为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标签:中药不良反应;原因;解决对策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中药在临床上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中药具有安全性高、药性温和、毒副作用小等特点[1]。

然而,部分患者在应用中药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不仅导致临床疗效下降,还增加患者的痛苦。

本次研究主要对我院139例使用中药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院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39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其中,男75例,女64例,年龄17~81岁,平均年龄(43.29±4.25)岁。

具体的临床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毒、腹痛、过敏、休克、腹泻、恶心呕吐等。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和用药配方进行观察记录,并对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中药使用时间、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统计和记录。

2 结果通过对中药治疗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13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后得知,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个体差异、煎煮不当、用药不当、炮制方法不当、未实施辩证治疗、药物配伍不当等。

见表1。

3 讨论3.1 原因分析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得知,造成患者出现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用药时间过长、未严格遵从医嘱、煎煮不当、炮制方式不当、用量不合理、患者个体存在差异、未实施辩证治疗、药物配伍不当等。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类型、原因及对策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类型、原因及对策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中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影响。

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身体反应和心理反应两类。

1.身体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肝脏毒性、肾脏毒性等。

2.心理反应:包括焦虑、抑郁、失眠等。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药物成分不纯:药材中含有有害物质或杂质,导致不良反应。

2.用药不当:用药量过大或用药频率过高,导致不良反应。

3.个体差异:不同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4.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之间可能会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5.疾病状态不同:患者疾病状态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6.其他因素,如药物剂型、药物制剂方式等,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对于中药不良反应,应采取以下对策:
1.严格按照处方用药,避免用药量过大或用药频率过高。

2.选择正规药店购买中药,保证药物成分纯正。

3.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在用药前要告诉医生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5.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不良反应问题。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标签:中药;不良反应;原因一般来说中药药性比较平和毒副反应较少,被认为是无害的用药。

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用药范围的扩大,中药不良反应(ADR)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为了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中药的毒副反应应该引起医药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1 中药的产地和品种不同中药来源广泛,品种繁多,成分复杂,而不同科属的同名中药在毒性上也有差异。

如关木通为马兜铃科的干燥鳞茎,所含马兜铃酸亦称木通甲素是关木通的主要成分之一,长时间低剂量给药可在体内蓄积而导致肾损害,而川木通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鳞茎,主要成分为绣球皂苷和糖苷等;木通来源于木通科植物木通或其同属植物的干燥鳞茎,主含木通皂苷有利尿功能,无肾毒性。

2 中药炮制方法及煎煮不当有些中药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会引起有害反应,如生乌头有毒,而经炮制后毒性大减。

有的患者认为中药煎煮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其实不然,如朱砂不宜煮宜入膏、丹,朱砂拌的中药煎焦后有毒不能服用。

3 中药及中西药配伍不当中医用药组方中有十八反、十九畏、孕妇用药禁忌等不可忽视,合理组方非常重要。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可增加ADR的发生率,如当归增加华法令的出血倾向。

有些中药的活性与用量有关,如甘草1~3g能调和药性,5~15克能益气养心,大量服用或小量长期使用,患者可出现脘闷、水肿、低血钾、血压升高等,应该根据需要的活性选择用量。

4 长期用药致慢性蓄积中药活性成分含量低,作用缓和而持久,慢性病人需长期服用,往往产生不良反应。

如大黄作为泄泻药不能长期服用,产生便秘。

朱砂蓄积中毒损害肝肾功能。

5 患者的个体差异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与药物之间有各种各样的联系,也与患者的个体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患者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耐受力亦不同。

6 制剂有文献报道,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占全部中药不良反应的50%以上,中药制成注射剂后更易发生不良反应,而且往往较严重。

林向华等对1996~2002年中国药学文摘记载的中药不良反应358例进行了统计分析[1],结果表明:不良反应共涉及药物78种,其中注射用药29种,诱发不良反应157例占43.85%[2-3]。

草药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草药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草药不良反应分析报告1. 引言该报告旨在分析草药使用中的不良反应情况,以进一步了解可能存在的草药风险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本次分析报告基于可信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案例,并不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

2. 不良反应概述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以下是草药使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 肠胃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 过敏反应:可能出现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 中毒反应:某些草药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导致中毒症状,如头晕、乏力、肝功能异常等。

- 药物相互作用:草药与其他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加重不良反应。

3. 不良反应的分析根据已有数据,草药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以下情况下:3.1 草药质量问题某些草药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如掺杂有害物质、无效成分或草药标识错误。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2 个体差异草药的药效和安全性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某些人可能对某些草药更为敏感,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3.3 不当使用草药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如果不当,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过高的剂量、错误的使用方法或不合适的组合使用都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4. 风险管理和预防措施为了减少草药使用中的不良反应风险,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风险管理和预防措施:- 购买可靠的草药产品:选择可信赖的供应商,确保草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个体差异考虑:在使用草药前,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特别是过敏史和慢性疾病情况。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 正确使用草药:严格按照草药的使用说明和剂量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 监测不良反应:在使用草药期间,定期观察自身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有明显症状变化,及时咨询医生。

5. 结论草药使用中可能存在不良反应的风险,但通过选择可靠的草药产品、了解个体差异、正确使用草药以及监测不良反应等风险管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提高公众对草药安全性的认识和重视,也是保障使用者健康的重要环节。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临床对策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临床对策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临床对策【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73-02人们的观念中中药是纯天然的,其药性比较平和,毒副反应也比较少,可长期服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以及有些商家打出“纯中药,纯天然,绝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广告。

其实这都是一些片面、错误地认识,所以很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安全有效,而对其不良反应则往往重视不够,但随着中医药走向世界,我们应该重视和研究中药的不良反应。

1中药不良反应概念中药不良反应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药物或代谢产物作用于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发生的非治疗反应。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类疾病,改善其生理功能而给予正常剂量的中药所出现的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

2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2.1中药的自身因素:中药本身含有多种成分,除了发挥药理作用的活性物质外,所含的其它成分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比如生物碱类—乌头碱、雷公藤碱、莨菪碱、麻黄碱等,毒理作用主要损害神经系统;苷类—苷元具有毒性,强心苷中的甾体苷类如洋地黄苷,小剂量有强心作用,较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可使心脏骤停及停搏;含氰苷类如银杏、苦杏仁水解后析出氢氰酸能损害并抑制呼吸中枢导致死亡;皂苷类对局部有刺激作用、损害心脏肾脏及溶血作用;黄酮苷刺激胃肠道对肝脏有损害;毒蛋白类—引起呕吐、血尿、惊厥;萜类及内酯类-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刺激胃肠道,并可引起肝损害;重金属类—腐蚀及刺激作用使体内失去平衡等。

2.2剂量过大:中药药性理论中有“大毒、小毒、无毒”之分,有毒性者应严格掌握用量。

因此,对新生儿应禁用,对小儿应慎用为好,对用药剂量应深人研究并从严掌握。

2.3疗程过长:有的药物应用时间过长,有毒成分在体内蓄积,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如牛黄解毒片长期应用引起汞中毒。

另外根据中医经验,人参虽可益气健脾,但如长期过量服用,亦可引起肠腹胀满,食欲减退,据病例证实,一些患者在长期服用人参后,常出现失眠,易激动等现象,需要停药一段时间才能好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 ,使 学 生能 听 懂英 语 讲授 的专业 课 程 ,能 比较 顺 利
地 阅读 专 业英 文 文献 和 资料 ,能撰 写 英 文摘 要 和英 文
[ 3 】 姜美玲. 基 于 问题 的学 习一 种 可 借 鉴 的 教学 模 式 f J 】 . 全球教育展望 . 2 0 1 2
( 3 ) : 6 2 — 6 6 .
参 考 文献
【 1 】 朱德 增. 弘扬 祖 国医学 , 搞 好 中 医外 教册. 医学 教育 探索 . 2 0 1 2 , 5 ( 9 ) : 8 1 0 — 8 1 1 .
调 查 问卷 显 示 ,通 过 实 行 中 医 内科学 双 语 教 学 , 有 利 于促 进学 科 课 程在 教 学理 念 、内容 和方 法 上 的更
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结 果
① 中药 不 良反 应 因果关 系分 析 :在 本 次 1 5 0例 不 良反应 报 表 当 中 ,有 1 9例 为肯 定 , 占 1 2 . 7 % ,9 3例 为十 分 可能 , 占 6 2 . 0 % ,3 8例为 可 能 ,占 2 5 . 3 % ,无
可疑 病 例 。 另外 ,不 良反 应 程度 评 价 情 况 为 :2例 为 I 级 ,占 1 . 3 % ,4 1 例 为 Ⅱ级 ,占 2 7 . 3 % ,7 1例 为 Ⅲ
级 ,占 4 7 . 3 % ,3 6例 为Ⅳ级 , 占 2 4 . 0 %。
1 .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 0 1 0年 1 月至 2 0 1 3 年1 2月 全部 人 员 上报 的 中药 不 良反 应报 表 。采 取 随机 抽 样 的
近 些年 来 ,伴 随 着 中药 使用 的普 遍 化 ,群 众 医药 知识 的提升 ,药 物 使 用不 良反应 监测 方 式 与技 术 的提 升 。中药不 良反 应 的报 道也 越 来越 多 【 ” 。为 了对 中药 不 良反 应发 生 的情 况及 其 出 现原 因进 行 了解 ,笔 者将 对 1 5 0例 中药 不 良反 应 报 表 进 行 分 析 ,具 体 报 告 如
方 式选 取 1 5 0例报 表 作 为对 象 ,并 对其 进 行统 计 学 分
析 ,分 析 的 主 要 内 容 为 患 者 的性 别 、年 龄 ,给 药 剂 量 、时 间 以及 途 径 ,不 良反应症 状 等 。
② 年 龄 与性 别 情 况分 析 :中药不 良反 应 的年 龄分 布情 况如 下 表 1 所 示 。 由表 可知 ,不 同年 龄段 患者 的
键 的。
关键 词 :中药 ;不 良反应 ;原 因
d o i : l O . 3 9 6 9  ̄. i s s n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4 . 1 4 . 0 9 7 文章编 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4 ) 一 1 4 — 0 1 5 5 — 0 2
论 文 。具 有跨 文 化交 流 的 能力 。引导 学 生能 使用 外 语
( 本文 编辑 : 杨

本 文校 对 : 高 志卿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3 — 2 5 )
近年 来 中药不 良反应 的发 生情 况及原 因
孙 新 培
( 江 苏省镇 江 市丹徒 区人 民医院 药剂科 ,镇 江 2 1 2 1 O 0 )
物 不 良反 应 因果关 系评定 标 准 ,分 成 四个 等 级 ,即肯
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例 ,占4 7 . 3 % ,女性 7 9例 ,占 5 2 . 7 %, 男性 与女 性相 对 比 ,无 显著 差异 ,无 统计 学意 义 。
累及 的 器官和 系统 分 别为皮肤 及 其 附件 、 消化 系统 、呼 吸 系统 以及神 经 系统 等等 。 结论 近 些年 来 中药不 良反 应呈 现逐 年 增 长
的趋 势 ,不 良反应 出现 的原 因各 不相 同 ,所 以加 强对 中药不 良反应 的重 视 ,提 升 临床 中 药使 用的科 学性 与 合理 性 ,是极 为 有 关
第 1 2卷 第 1 4期 ・ 总第 1 9 0期 2 0 l 4 年 7 月 ・下 半 月 刊

远 O U C A  ̄ 程 : ) N O 教 F C H I 育 N A
工具 获 取专 业 信息 ,为 以后 的 工作 、学 习和科 研 打 好 基础 。因此值 得进 一步 推广 。
摘 要 : 目的 对近 些年 来 中药不 良反 应的 发 生情 况进 行 阐述 ,并分 析 出现 的 原 因 , 以便 为临床 中药 的使 用提 供 有 利 的参 考 。
方法 回顾 性分 析 1 5 0例 中 药不 良反应 报表 ,并对 其年 龄 、给 药途 径 、 用 药时 间等 情 况进 行 分析 与研 究。 结果 各 个年 龄段 患 者 出现 不 良反 应相 比较 ,差异 显 著 ,具 有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男女发 生 中药 不 良反应 的构成 比相 比较 ,无 明显差 异 ;主要
中药 不 良反 应构 成 比例存 在显 著差 异 ,具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X 2 = 1 2 . 0 5 1 ) ,其 中 6 0岁 以上 患者 中药 不
良反 应 构成 比与其 它 年 龄段 相 对 比 ,差 异 明显 ,具 有
1 . 2不 良反应评定方法 采取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药
新 、改革 ,培养 和 提高 高 校学 生 中医 内科方 面 的英 语 应 用 能力 ,帮 助 学 生完 成英 语 和专 业 的 融合 ,学 以致
【 2 】 牛 素珍 . 中 医药 高 等教 育 国 际化 人才 培 养初 探 叨. 河北 中医 药学 报 . 2 0 1 3 , 2 0
( 3 ) : 4 . 4 - 4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