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合集下载

2010年我国GDP增长10

2010年我国GDP增长10

2010年我国GDP增长10.3% 冷静看世界第二大2011年01月21日08:21:54 来源:人民日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刘先云●在复杂的环境中,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GDP增长10.3%●2010年和整个“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的目标基本上可以实现●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加、位次的提高,是改革开放活力不断涌现的体现。

但也要冷静地看到,中国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人均GDP排位还很靠后国民经济保持了回升向好的势头,GDP增长10.3%;物价基本控制在预期的目标范围之内,CPI 同比上涨3.3%……1月20日,在向社会公布了2010年国民经济主要数据后,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画上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

经济增长趋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超城市居民“复杂”,是人们描绘2010年国民经济时用得最多的词。

马建堂说:“首先是因为宏观调控政策走向比较复杂,一方面要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增强针对性、灵活性。

第二个方面,从经济运行的走势上看,2010年既要保持2009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又要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过热的状况,同时又要把国民经济引导向平稳增长的轨道。

最后,复杂还由于国际环境。

”但是,“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并表现出四个特点。

”马建堂说。

一是经济增长趋稳,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3%。

分季看,第一季度增长11.9%;随着国家采取相应的调控政策,二季度增速回落到10.3%;三季度经济增长9.6%;第四季度增长9.8%。

“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保持了比较平稳较快的发展,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过热苗头,也避免了大家担心的二次探底。

中国经济增速由回落趋于稳定,正在向正常轨道过渡和演进。

二是农业基础加强。

去年粮食产量实现“七连增”,连续4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的水平,粮食的丰收给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把物价控制在预期范围内,奠定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

2010年中国的经济

2010年中国的经济

2010年我国经济有望全面复苏,在新一轮周期中城市化率的提高和相应的房地产业特别是住宅业的发展推动下,以及在政府扩大投资的强力拉动与全球景气回升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快速摆脱了下滑局面,进入巩固复苏的阶段。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经济继续震荡调整,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由政府转向市场,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稳定性提高的格局下,2010年我国经济出现相对温和的增长。

虽然我国经济慢慢复苏,逐渐回升,但我们不可疏忽大意,更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当前的经济现状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首先,主要是房地产市场的问题。

房地产行业急剧升温,房价增长过快、过高的。

房地产是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基本生活与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和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持续高速发展,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的生存与发展需求,同时又因政府管理不完善、政策欠缺、开发商过度逐利、消费者消费理念失当和投资者的投机行为等存在着诸多隐患,如果政府不采取科学有效的调节措施,必将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国内房价快速飙升,房地产市场利益越来越不平衡,国内房地产市场所聚积的风险不断上升。

房地产发展20年,产业早就渗透与中国经济主体中,开发商资金多来与银行贷款,购房者多通过银行贷款消费,房地产直接或间接的与银行捆绑在一起,如果房价降价出现不保值的预期,很多贷款消费者会出现恐慌和抗议而引发社会危机;情况继续恶化就会发生还贷者不还贷引发的新的次贷危机;而房屋开发商最后会拿房屋抵贷,让银行成为房屋的所有者,迫使银行破产,另外,各级政府财政尽一半以上来至于出让土地收入,房地产经营的不好,政府财政也要面临挑战。

近期,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投机炒房的政策,但远没有涉及房地产销售的核心内容,不足以也不可能短时间内降低房地产价格,反而能在短期内形成涨价的市场激励。

其次,是国内通货膨胀,物价过高。

近段时间以来,不得不承认物价上涨过快、过高,而且物价问题也成为了民生问题的一个热点。

2010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2010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 分季度看,201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1.9%, 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 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497亿元, 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 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投资保持 较快增长,消费平稳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较快增 长。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78140亿元,比 上年增长23.8%,增速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扣 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154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扣除价格因 素实际增长14.8%;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34.7%,其中出口增长31.3%。
• 21、山西 9088.1亿元 增长 、 亿元 增长13.9% 2010年,山西省全年(GDP)9088.1亿元,增 长13.9%,增速比上年加快8.5个百分点,快 于全国3.6个百分点,重新回到两位数增长。 • 22、吉林 8577.06亿元 比2009年增长 年增长13.7% 、 亿元 年增长 2010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8577.06亿元,比2009年增长13.7%, 人均GDP为31306元,增长13.6%。 • 23、重庆 7890亿元 增速达 、 亿元 增速达17.1% 2010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为 7890亿,增速达17.1%。
• 30、青海 1350.43亿元 比上年增长 、 亿元 比上年增长15.3% 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0年青海全省地区 生产总值(GDP)1350.43亿元,比上年增长 15.3%,增速为30年来最高。 • 31、西藏 507.46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 、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上年增长12.3% 上年增长 初步核算,2010年,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 生产总值(GDP)507.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 算,比上年增长12.3%。全区城镇居民家庭 人均总收入16539元,比上年增长10.4%, 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0元,比上年增长 10.6%。

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分层现象探要:问题与应对-最新年精选文档

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分层现象探要:问题与应对-最新年精选文档

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分层现象探要:问题与应对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观之,人类社会是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历史架构中向前发展的。

在宏阔的历史境遇中,社会整体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断接榫、磨合、调适的进程中向前推进的。

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期间也伴随着社会转型。

一般而言,社会转型,是社会由传统发展模式逐渐向现代发展模式裂变、分化、转换、跃升的历史进程。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快速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流动现象凸显――社会呈现分层化和断裂化趋向。

在学理意义上,“分层的历史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发达工业社会里阶级、地位和声望层级轮廓争论的历史。

”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随着人类实践范围的扩大和自身认知能力的提高及其整体知识总量的积聚,映射在社会或人类整体的发展中,社会发展并非在整齐划一的态势下运行――在实然意义上,社会存在着诸多不平等、不同步发展的现象――在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

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Parsons)称“社会分层”是从社会角度的某些重要方面,把组成一定社会体系的人类个体及他们之间在待遇上的相对优劣分成不同等级。

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降,我国社会面临的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的全面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型与社会结构转型同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着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就处在一个不断分化的转变之中,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尤甚――中国的社会分化日益呈现为一种不断加剧的态势。

当前,我国贫富分化较为明显,财富的集中化程度较高,分化的形势和由此造成的社会结构紧张局面开始严峻;阶层结构出现“固化”倾向,社会中间阶层比例较小,阶层利益呈现“多元化”、“碎片化”之特点。

据此,在唯物史观视阈下,立足于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宏阔的时代境遇,对转型时期社会分层问题的现状进行深度探究,并相应地提出解决社会分层问题的对策,以期对分析和有效应对当前的社会分层问题有所助益。

中国家庭人均年收入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家庭人均年收入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家庭人均年收入表格-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中国家庭人均年收入表格家庭收入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中国家庭的人均年收入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的现状,以及中国家庭的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

下面是一份中国家庭人均年收入的表格,展示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的情况。

表格内容:地区/收入水平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城市地区10,000元30,000元80,000元农村地区5,000元15,000元40,000元西部地区8,000元20,000元50,000元东部沿海地区12,000元40,000元100,000元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中国不同地区,家庭的人均年收入存在显著的差异。

城市地区的人均年收入明显高于农村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较多,薪资水平也相对较高。

另外,东部沿海地区的收入水平远高于其他地区,这是由于该地区的经济特殊性和发展优势导致的。

另一方面,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也存在较大差异。

家庭收入较低的家庭,人均年收入相对较少,而家庭收入较高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则相对较高。

这符合收入分配不均的现实情况,富人越富,穷人越贫的现象在中国也普遍存在。

了解中国家庭的人均年收入情况对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来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进一步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

企业也可以根据人们的消费能力来制定合适的市场策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然而,表格中所列数值仅为估计值,实际收入情况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此外,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收入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这份表格的数据可能不具有长期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中国家庭的人均年收入表格,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收入差异。

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经济现状,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示例2:中国家庭人均年收入表格在中国,家庭人均年收入是一个关键的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以及家庭生活水平的变化。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

(4)新增就业:止跌回升步入良性循环 2009年我国全年新增就业达到1102万 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7%;下岗失 业人员再就业达到51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 就业人数达到1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 制在4.3%。
(二)国家财力日益雄厚。 2009年中国GDP为4.91万亿美元,而 日本GDP约为5.08万亿美元,美国国内生 产总值为14.2587万亿美元


(五)二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一是中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仍处于初始阶段 二是公司治理和管理水平改善 三是消费升级、投资较快增长增大对制造业产品 的需求 四是直接融资体系的提速将继续扩大企业的资金 来源 五是自主创新力度的增强将提高工业企业的技术 层次, 六是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情况的缓解有助企业效 益持续增长 七是税制尤其是增值税和所得税制的改革推进亦 将客观上推动企业利润的增长。
2009年世界各国GDP排名 1、美国 14.8万亿 2、中国 5.2万亿 3、日本 5万亿 4、德国 3.5万亿 5、法国 2.5万亿 6、意大利 2.2万亿 7、英国 2万亿 8、加拿大 1.5万亿 9、西班牙 1.4万亿 10、印度 1.3万亿
全国财政收入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8477亿 元,比上年增加7147亿元,增长11.7%。 人均4000元。
(一)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二)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 投资结构严重失衡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资金流向结构严重失衡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失衡 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失衡
(三)投资高位增长,消费拉动不足
(四)CPI由负转正,通货膨胀压力显现。
(五)收入差距问题依然突出,扩大内需 面临困难。 200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与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将相差4-5个 百分点。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 收入实际增长8.4%,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实际增长8.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几 乎持平,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7年的3.33: 1下降到2008年的3.31:1。

【时政热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学生版)

【时政热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学生版)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的提升虽有进步,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2012年3月5日,温总理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特别强调: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0-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指标材料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5%,低于8%,这是八年来第一次。

对此,总理认为,这是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

(1)指出材料一中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主动降速给我们的唯物论启示。

2. 材料一:今年中央政府将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长目标调整为7.5%,这一调整主要是与2011年至2015年的五年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实现此目标要平衡好增长和转型的关系,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方式的主攻方向,扩大内需是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

“经济转型需要政府推动,但主要还靠市场机制解决。

”解决好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城镇化等制约消费的制度安排,中国就能避免陷入“既减速又难转型”的困境。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结构转型”的双赢?材料二: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推动广西经济发展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推动广西经济发展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推动广西经济发展[摘要]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也出现了贫富差距问题。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对缩小这种差距、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及社会结构意义重大。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首先应对其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其次要对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低的现状及其危害有清醒、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以达到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的目的。

[关键词]中等收入比重;扩大;对策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要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

今年南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抓好“六项工作”,其中之一是扩大消费。

要把扩大消费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既让群众“有活干,有钱挣”,也让群众“愿花钱,敢花钱”,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一、我国中等收入者的标准及现实状况所谓中等收人者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收入水平处于中等,生活比较殷实的人中等收入者不单纯是经济学概念,它具有经济、历史、地域、社会等多重规定性,是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支柱之一。

中等收入者基本特征是:1.具有合法而且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水平。

他们普遍不安于现状,大多能吃苦耐劳、不断进取、不停吸取与时代同步的先进知识,因而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闲暇时间短是这个阶层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

2.具有稳定而且比较高的社会地位。

大多以脑力劳动为主,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大多具有较高的科技知识、复杂的职业技术和较高的工作要求、其职业是同社会进步同步的、因而具有时代性或先进性。

3.具有较强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影响力。

他们的教育、素质以及职业技能是相当出色的。

他们的收入、地位以及生活状况是比较稳定的,因而在文化观念、思想意识上他们仍对社会和时代的主导观念有较强的认同感,对社会发展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摘要:08年以来,伴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演化,其波及范围已经从美国扩散到了全球,逐步演变成为了金融危机,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增长进入低迷期。

2009年,我国政府实施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

在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下,中国经济从恢复性增长进入稳态增长。

2010年,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保持较高的增长,国内外经济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各项经济指标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我国经济稳步回升,预计全年的GDP增长率为9.9%。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6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583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73643亿元,增长9.6%。

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季低0.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长10.6%,增速比去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

季节调整后,三季度GDP环比折年率略高于上季。

10%左右的GDP增长率,可能促使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可以带来之喜,显而易见。

但更应看到由其带来之忧。

总量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等于人均的第二大经济体,也绝非第二经济强国,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到了转折关头,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

CPI关于通胀预期,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国家的物价水平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波动,从治理通胀到警惕通缩再到通胀预期的加剧,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短期内出现了很频繁的变动,我们从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字上来看,在今年呈现一个逐季上升的态势,第一季度是2.2%,第二季度是2.9%,第三季度上升到了3.5%,今年CPI预计上涨3.2%。

这个数字的变化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今年物价上涨主要原因是由于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引起的,受农业基础地位薄弱以及灾害性天气诸多因素的影响,像粮、肉、蛋、菜等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经济增长对能源、铁矿石、棉花这样大宗商品的需求增加了,价格大幅度上升,国内资源性价格产品的改革还有环境成本的上升、职工工资提高都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成为推高工业品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统计学论文---浅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统计学论文---浅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统计学论文浅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状况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年月日[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

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快速扩大,就会严重影响经济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

因此,分析历年来城乡收入的状况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对2001年至2010年的农村居民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其次,就现在的农村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动态分析和趋势分析,最后就分析的结果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一、2001年至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一)静态分析1.总量指标图1从表1、图1可以知道在十年里面农村居民的收入仍未突破万元,且在2001年农村居民的收入是2366元,到2010年时也只是翻越了5500元大关。

城镇居民在2001年的可支配收入已达到6860元,经过短短的四年的时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0493元,在2010年将要达到两万元的水平。

2.比较相对指标为了了解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收入上的差距程度,我们需要将同一年两种收入加以对比。

其计算公式为:%100⨯=同类现象的数值某一现象的数值比较相对指数表2 历年农村居民纯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值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图2计算结果表明,2001年农村居民纯收入是城乡可支配收入的34.49%,但是到 2010年比值缩小到30.97%。

由此可明显的看出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比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快,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扩大。

(二)动态分析1.发展水平图3由图3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十年城乡居明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从农村居民收入曲线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曲线可以知道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比较快。

2.平均发展水平通过表1,分别计算出2001年至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平均纯收入(a )元和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b )元。

中国2008-201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中国2008-201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2008—2015年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梳理(一)2008年1、经济背景1)2007年,在持续的宏观调控下,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积极变化,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GDP年均增长11.9%.2)20007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3)2007年,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积极进展,初步形成了三大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4)2008年期间,世界经济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进而演化为全球性经济危机。

5)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从过快偏热迅速下滑,GDP增速由第一季度的10.6%迅速回落到第三季度的9.0%,为200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增幅。

2、经济目标2008年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上,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经济增长速度。

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去年价格上涨对今年价格的翘尾影响较大,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控制物价上涨的难度加大。

3)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

4)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5)年中,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3、经济政策1)政策名称与方向年初规划: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9月份后,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政策工具稳健的财政政策:A.变动政府支出:财政支出重点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减少国家建设型支出,缓解投资的快速增长势头。

B.加大保障措施,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C.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再就业政策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D.采取措施,抑制物价持续上涨。

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四个文件,概括起来有10个方面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烟草:2010年发展报告

中国烟草:2010年发展报告

中国烟草:2010年发展报告201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有效应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和各种重大挑战,正确处理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了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确立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在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的背景下,烟草行业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和行业发展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围绕“卷烟上水平”这一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加强宏观调控和战略管理,扎实做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品牌发展、科技创新、市场建设与监管等各项基础工作,总体保持运行平稳、结构优化、水平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提高行业宏观调控水平,行业生产经营平稳运行2010年,烟草行业正确处理宏观经济发展与行业发展的关系,切实加强主动调控和灵活调控,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等对行业发展的挑战,使行业发展继续在上升轨道中平稳运行。

1、严控规模,全力抗灾,烟叶生产稳定发展。

由于烟叶连续两年丰产超产,严格控制规模被放在了全行业工作中心位置和烟叶工作首要位置。

烟叶产区和相关部门严格执行种植收购计划,严格按合同控制种苗,严格执行产前投入政策,严格落实移栽面积,11个省(区、市)共抵减计划447万担,涉及359个县、66.5万户烟农。

2010年,全国共签订烟叶种植收购合同124.1万份,同比减少26.5万份;种烟农户数量132.4万户,同比减少34.8万户;实际移栽烤烟1591万亩,同比减少94万亩;全年收购烤烟4673万担,比去年少收457.2万担,完成了收购计划。

2010年,西南五省市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秋冬春特大干旱,东南等地在5月至7月连续遭受多轮暴雨和洪涝袭击,为降低极端异常天气和自然灾害给烟区生产造成的损害,全行业共投入了5.6亿元专项救灾资金,帮助烟农生产自救。

继续加大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共安排资金75亿元,建设项目30.3万件,新建烟水工程受益面积633万亩,密集烤房9.9万座、机耕路8089公里、配置农机具8.5万台套、新建育苗大棚1.4万个,并在云南开展了水源性工程建设试点。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

如何评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连续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会连续实行?这样对中国金融、经济带来怎样的效应?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什么会对宏观经济政策作细微调整?先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谈起.一、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及中国政策应对2008年3月,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2.4亿美元低价收购,次贷危机持续加剧首次震动华尔街.7月,美联储和财政部宣布救助两大房贷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美国国会批准3000亿美元住房援助议案,授权财政部无限度提高“两房”贷款信用额度,必要时可不定量收购其股票。

9月,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由此,国际金融危机达到白热化阶段,并席卷全球。

许多企业纷纷宣布破产,我国也不例外。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2008年7月至2008年底,央行调整金融机构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

并于2008年11月5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为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家高层分别于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0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先后三次强调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直到2010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所谓“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就是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方有变化。

2010年中国主要经济数据

2010年中国主要经济数据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型歼击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八大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提出发展文艺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50年代中期,确立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1958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大庆油田建成。

1961年:全面调整国民经济60年代初:西藏完成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1964年:6月,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文革开始,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大跃进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制成(1958·3·11日)第一套电视发送设备试制成功(1958·3·17日)第一台40匹马力柴油拖拉机出厂(1958·4·12日)第一台最大的平炉在鞍钢建成出钢(1958·6·1日)第一个最大的炼钢厂武钢炼钢厂开工兴建(1958·7·17日)第一台内燃电动机车试制成功(1958·9·14日)第一艘由苏联设计中国制造的排水量2.21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下水试航(1958·11·28日)第一台138吨交流电力机车试制成功(1959·1·1日)第一座重型拖拉机厂建成投产(1959·l·1日)第一台液力传动的内燃机车试制成功第一座大型氮肥厂,试制首批氮肥(1960年)第一台1.2万吨压力自由锻造水压机制成(工业方面的12个第一,为钢铁、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电力、电视及航海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石家庄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4日石家庄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2011年3月20日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核心,以“三年大变样”工作为重点,着力于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力以赴抓推进、抓落实,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0.0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653.8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1377.2亿元,增长13.1%。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9:48.6:40.5。

物价总水平呈上涨态势。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4%。

全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8.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10.7%。

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如下: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9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7.3%;民营经济上缴税金176.8亿元,占全市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5.6%。

二、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增长。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1.6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358.8亿元,增长1.4%,畜牧业产值259.7亿元,增长5.0%。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69.6亿元,比上年增长2.7%。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7.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7万公顷,增长2.2%;粮食总产量507.9万吨,增长2.0%。

因受雪灾、春季气温低等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夏粮总产235.6万吨,下降5.1%;秋粮总产272.4万吨,增长9.0%。

2010年全国各省GDP,官方2010年全国各省GDP,最新2010年全国各省GDP排名

2010年全国各省GDP,官方2010年全国各省GDP,最新2010年全国各省GDP排名
10、青岛市 4900亿元 增长11%(山东1)
11、佛山市 4814.50亿元 增长13.5% (广东3)
12、武汉市 4500亿元 增长13% (湖北1)
13、大连市 4410亿元 增长15%(辽宁1)
14、成都市 4380亿元 增长10% (四川1)
15、沈阳市 4350亿元 增长14.1%(辽宁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升,但物价上涨趋势需要警惕。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有望快于城镇居民。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34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869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年增长预期超过8%,有望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速度。
22、济南市 3350亿元 增长12%(山东3)
23、长沙市 3300亿元 增长14.5%(湖南1)
24、哈尔滨市 3258.1亿元 增长13%(黑龙江1)
25、石家庄市 3110亿元 增长11.1%(河北2)
26、泉州市 3002.12 增长12.5% (福建1)
27、长春市 2919亿元 增长15%(吉林1)
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颁布,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纲要》明确提出,教育将被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2年国家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将达到4%,促进公平将成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2010发布的中国城市GDP排行榜60强

央行《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全文)

央行《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全文)

央行《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全文)2010 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二季度,GDP 同比增长10.3%,CPI 同比上涨2.9%,人民币贷款新增2.03 万亿元,国民经济运行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基本面进一步上升向好。

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仍持谨慎乐观看法。

今后一段时期,仍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灵活性与针对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趋于复杂今年以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等国公共债务风险持续加大,引发全球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担忧。

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计算,2009 年欧洲各国负债率平均为84.0%,财政赤字占GDP 比值平均为6.3%,均远超马斯特里赫特条约①的规定,其中希腊债务是其GDP 的1.25 倍、赤字占GDP 的比值为13.6%。

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直接影响了欧元区经济复苏步伐,使欧洲经济增长乏力,一季度欧元区GDP 同比增长0.5%,IMF 预计今年欧元区GDP 增速为1.0%,低于发达经济体总体2.6%的增长水平。

二是造成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的剧烈波动,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指数下滑。

道琼斯欧洲50 价格指数在6 月末比年初下跌8.73%,截至7 月9 日伦敦金融时报100 指数比年初下跌5.17%,6月末欧元兑美元汇率比年初贬值15.11%,CRB 现货价格指数5 月份环比下降4.8%,6 月份环比略上涨0.3%。

三是冲击市场信心,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

对主权风险的担忧扩散至欧洲的银行部门,融资压力再次出现并通过银行间市场传播。

欧央行预测今年和明年欧元区银行将面临1950 亿欧元的资产减记。

目前来看,欧洲债务危机还没有出现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到实体经济的迹象,欧洲融资条件收紧的负面影响也被欧元贬值的作用所抵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txt35温馨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温馨是乐谱上的一个跳动音符,感情细腻的歌唱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2010年中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王萍萍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较快。

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上年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实际增长7.8%。

“这是1998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第一次超过城镇。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年的3.33:1缩小为3.23:1。

”王萍萍指出。

王萍萍分析,2010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来源收入均衡较快增长,特别是工资性收入和农业纯收入的大幅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7.9%,增速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对农民全年增收的贡献率达48.3%。

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务工工资水平上涨较多、外出务工人数和时间有所增加。

此外,受粮食、蔬菜、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快的影响,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达到1723元,增长15.1%,增速提高10.1个百分点。

收入差距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均较快,高低收入组的收入比值有所缩小。

按照收入五等份分组看,农村居民的低收入组、中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高收入组、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增速分别为20.7%、16.4%、16.0%、15.0%和14.0%。

高低收入组的人均纯收入比值由上年的8.0:1降为7.5:1。

城镇居民的低收入组、中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高收入组、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13.1%、13.0%、11.8%、10.3%和9.9%。

高低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由上年的5.6:1降为5.4:1。

王萍萍认为,在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格局没有改变,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下,全年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这为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今后五年“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的目标,必将有力地引导“十二五”期间的各种政策更加惠民、更加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

通过长期努力建立的、较为稳固的农业基础,也有利于农业收入的总体稳定。

但另一方面,2011年继续保持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不断改善收入分配任重道远。

工资性收入继续快速增长会有一定难度。

农业生产固有的不确定性和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增加了农民增收的不确定性。

随着近年各项惠民政策逐步到位,原有政策对转移性收入的拉动作用会减弱。

物价上涨会减缓收入的实际增长率。

(记者刘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