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2015标准)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应用最广的药物之一,其具有调节代谢作用,允许作用,抗炎,抗休克,免疫抑制和抗过敏等作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挽救了无数的病人,但与其有关的各种不良作用亦造成不少问题,而且目前滥用严重,因此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迫在眉睫。
一、糖皮质激素的常见用药误区(1)把糖皮质激素用作退热药发热是人体针对病毒、细菌感染的防御反应,体温升高在一定范围内(不超过38.5℃)可提高机体的防御功能。
糖皮质激素能抑制下丘脑对致热源的反应并能抑制白细胞致热源的生成和释放,有一定的退热作用,医生为了尽快使患者体温明显降低,多选用激素(多为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然而这种退热作用并不持久,因为绝大部分情况下发热是由于病原体引起的,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削弱机体的抵抗力,促使感染扩散,使病情加重,延长自然病程。
在发热原因未明前,不可滥用,以免掩盖症状使诊断发生困难。
(2)用于预防输液反应输液反应主要是由致热源引起,糖皮质激素可抑制PEG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防止体温升高,可以有效缓解发冷、寒战、发热、出汗等输液反应。
有些医生为了预防输液反应,经常加入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如此使用不合理,因为激素本身也有致过敏的可能,并不是对因治疗。
(3)把糖皮质激素用作止痛剂因为激素能降低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性浸润和渗出,并使细胞间质的水肿消退,缓解红、肿、热、痛等症状,所以有些因风湿病引起腰痛、关节痛的患者,就长期将糖皮质激素当成止痛药,且盲目加量,这是不妥的,因为激素抑制机体防御机能,使自身正常免疫能力降低,易于加重感染,且长期大剂量应用不良反应较多。
(4)其它不合理比如把激素当作抗生素使用、局部滥用、用法不当、配伍不合理、制剂和给药途径不合理、用药剂量不准确等方面。
二、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一) 严格掌握适应证1.严重感染与休克。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疾病,肾病综合征等。
3.过敏性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等。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1)
给药途径选择
口服给药
适用于大多数患者,具有方便、经济等优点。但长期大量 使用可能导致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吸入给药
适用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如支气管哮喘等。吸入给药可直 接作用于呼吸道,减少全身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 用
汇报人:XX
目 录
• 糖皮质激素概述 •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 常见疾病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 特殊人群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 • 总结与展望
01
糖皮质激素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 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是机体应激反应最 重要的调节激素,也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
THANKS
感谢观看
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常需糖皮质激素治疗,主要为免疫机制参与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等。
肾脏疾病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用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及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减少渗出、细胞增生 和浸润,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达到利尿消肿,减少、消除尿蛋白的目的 。
对于患有哮喘、肾病综合症等疾病的 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 素,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和副作用情 况。
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根据年龄、 体重等因素调整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孕妇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尤其是在怀孕早期,因此应尽量避 免使用。
哺乳期妇女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药物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影响婴儿健康, 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和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和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皮肤疾病、风湿病、哮喘、过敏性疾病等。
由于其潜在的副作用和药物滥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人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法用量存在误区。
本文将就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和合理应用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使广大患者更加理性地使用这类药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1. 长期连续使用由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缓解炎症和症状,很多患者对其产生依赖性,因此容易出现长期连续使用的情况。
长期连续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会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等副作用,甚至引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依赖症。
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避免长期连续使用。
2. 不规范的用药剂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不能盲目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
一些患者在症状缓解后便停止使用药物,而另一些患者则会不断增加用药剂量以达到预期的疗效。
这样的不规范用药剂量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使用,切不可自行增减用药剂量。
3. 不同途径的用药混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不同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外用、注射等。
很多患者并不清楚不同途径用药的区别,盲目使用不当的途径进行用药。
以口服类糖皮质激素外用或是将外用类糖皮质激素口服等情况比比皆是。
这些错误的用药途径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增加患者的药物风险。
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应清楚自己所使用的药物的给药途径,并严格遵照医生的嘱托进行用药。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1. 依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不可擅自增减用药剂量或者更改用药途径。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进行用药,如有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使用介绍
轻型可用小剂量或不用糖皮质激素。中型SLE的治疗糖皮质激素是必要的,且需联用其 他免疫抑制剂。重型SLE的治疗主要为诱导缓解和巩固治疗两个阶段,均需大剂量糖皮质 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 如出现狼疮危象通常需要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以及针对受累脏器的对症和支持治 疗,后继治疗可按照重型SLE的原则,继续诱导缓解和维持巩固治疗。
2.影响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
减慢葡萄糖的氧化,减少组织对葡
解,抑制合成,影响生长发育和伤
萄糖的利用,升高血糖。
口愈合。
生理
作用
3.影响脂肪代谢,加速脂肪分解、
4.影响水盐代谢,长期应用可产
抑制其合成,长期使用可使脂肪重
生醛固酮样作用。
新分布形成满月脸和向心性肥胖。
IMC
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炎症早期可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而改 善炎症症状;炎症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 织生成,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使用介绍
目录
01 02 03 04 05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IMC
第一部分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
IMC
一.糖皮质激素的分类
1.根据来源分类 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糖皮质 激素。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主要是 皮质醇,包括氢化可的松和可的 松。其余的是人工合成的外源性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 龙、倍他米松等。
呼吸系 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皮质激素在COPD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高风险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可增加运动耐量,减少急性发作 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2015版)
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2015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重要的皮肤科外用药,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是许多皮肤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临床上也存在“滥用”和“恐惧”问题。
为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制定本共识。
一、概念和分类1. 概念: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属于甾体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又称为皮质类固醇。
由于皮质类固醇包括性激素及维生素D3 的衍生物,因此,本文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这一名称。
2. 作用强度分级:依据皮肤血管收缩试验等方法,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强度可以分为许多级别。
临床上常用的分级方法是4 级分类法,将其分为超强效、强效、中效和弱效4 类。
激素的结构是决定其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但浓度、剂型对其影响也较大。
复方制剂中加入的某些成分,比如,促渗剂氮酮或角质松解剂水杨酸等也会提高激素的强度。
此外,激素的作用强度分级不一定都与临床疗效平行,比如,地奈德分级是弱效激素,但临床疗效和作用却与某些中效激素相当。
超强效激素和强效激素适用于重度、肥厚性皮损。
一般每周用药不应超过50 g;连续用药不应超过2 ~ 3 周;尽量不用于 < 12 岁儿童;不应大面积长期使用;除非特别需要,一般不应在面部、乳房、阴部及皱褶部位使用。
国内外常用超强效激素包括,0.05%丙酸氯倍他索凝胶、软膏、乳膏及泡沫剂; 0.05%醋酸双氟拉松软膏及0.1%氟轻松乳膏等。
强效激素包括,0.1%哈西奈德乳膏、软膏及溶液、0.1%安西奈德软膏、0.05%二丙酸倍他米松凝胶及软膏、0.05%丙酸氯倍他索溶液(头皮剂)、0.025%丙酸倍氯米松软膏、0.25%去羟米松软膏剂及乳膏、0.05%卤米松乳膏、0.05%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或软膏、0.1%戊酸倍他米松乳膏、0.05%醋酸氟轻松软膏、乳膏或凝胶及溶液、0.1%糠酸莫米松软膏、0.005%丙酸氟替卡松软膏、0.1%曲安奈德软膏、0.5%曲安奈德乳膏等。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a)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2. 【摘要】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应用最广的药物之一。
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前要权衡利弊,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使用方法、激素种类、剂量、疗程、减药方法及不良反应的预防等,全面考虑治疗益处及不良反应极为重要。
3.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剂量;依赖;撤药综合征4.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已经应用了半个多世纪,是临床应用最广的药物之一。
几乎每一位临床医生都非常熟悉,不少医生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并形成了各自的激素用药习惯。
然而,临床上不合理使用激素的现象却非常普遍。
而且在激素的用法上,的确还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
因此,激素的临床合理应用,虽然不是一个新颖的问题,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a) 1 糖皮质激素内科适应证[1]1.1 内分泌代谢病b) 急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生理替代剂量)、恶性突眼、甲状腺危象、亚急性甲状腺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生理量)、垂体性昏迷、抗胰岛素性糖尿病等,高钙血症。
1.2 感染性疾病c) 各种严重感染甚至感染性休克时,也适用于寄生虫病引起异性蛋白反应而致症状严重者,如急性血吸虫病,结核性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有大量积液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心肌炎。
1.3 血液病d) 过敏性紫癜、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
1.4 心血管疾病e) 重症心肌炎、心肌梗死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1.5 消化疾病f) 吸收不良综合征、克罗恩病、暴发型肝炎(黄疸重)、特发性脂肪泻。
1.6 呼吸疾病g) 呼吸窘迫综合征(尤其婴儿)、哮喘、结节病、变应性肺泡炎、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1.7 肾脏疾病h) 肾炎肾变期急性肾功能不全。
1.8 风湿免疫病i) 所有系统性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血管炎性疾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Wegener肉芽肿等及部分关节炎累及内脏情况下,为尽可能减少组织损伤,对这些严重疾病常常开始剂量很大,很快控制疾病,可的松1~2mg·kg-1·d-1,分次服用;严重患者,多数采用大剂量冲击疗法,常规用甲泼尼龙1000mg·d-1,连用3d。
2015年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
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2):73-75.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重要的皮肤科外用药,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是许多皮肤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临床上也存在“滥用”和“恐惧”问题。
为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制定本共识。
一、概念和分类1. 概念: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属于甾体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又称为皮质类固醇。
由于皮质类固醇包括性激素及维生素D3的衍生物,因此,本文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这一名称。
2. 作用强度分级:依据皮肤血管收缩试验等方法,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强度可以分为许多级别。
临床上常用的分级方法是4级分类法,将其分为超强效、强效、中效和弱效4类。
激素的结构是决定其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但浓度、剂型对其影响也较大。
复方制剂中加入的某些成分,比如,促渗剂氮酮或角质松解剂水杨酸等也会提高激素的强度。
此外,激素的作用强度分级不一定都与临床疗效平行,比如,地奈德分级是弱效激素,但临床疗效和作用却与某些中效激素相当。
超强效激素和强效激素适用于重度、肥厚性皮损。
一般每周用药不应超过50 g;连续用药不应超过2 ~ 3周;尽量不用于< 12岁儿童;不应大面积长期使用;除非特别需要,一般不应在面部、乳房、阴部及皱褶部位使用。
国内外常用超强效激素包括,0.05%丙酸氯倍他索凝胶、软膏、乳膏及泡沫剂;0.05%醋酸双氟拉松软膏及0.1%氟轻松乳膏等。
强效激素包括,0.1%哈西奈德乳膏、软膏及溶液、0.1%安西奈德软膏、0.05%二丙酸倍他米松凝胶及软膏、0.05%丙酸氯倍他索溶液(头皮剂)、0.025%丙酸倍氯米松软膏、0.25%去羟米松软膏剂及乳膏、0.05%卤米松乳膏、0.05%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或软膏、0.1%戊酸倍他米松乳膏、0.05%醋酸氟轻松软膏、乳膏或凝胶及溶液、0.1%糠酸莫米松软膏、0.005%丙酸氟替卡松软膏、0.1%曲安奈德软膏、0.5%曲安奈德乳膏等。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由于药理作用广,已经逐渐成为了维持患者生命的必用药品,但是长期的大剂量的不适当使用将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严重者会出现生命危险。
本研究将对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旨在为该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字】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研究证实,糖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抑制免疫反应、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被广泛地运用在了治疗各类炎症、免疫性疾病和应激反应当中[1]。
但是长期的大量的不适当应用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本研究将对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旨在为该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现状目前,大量的文献报道,由于糖皮质激素的不当使用、滥用,已经造成了患者出现严重感染、消化道出血、结核播散、股骨头坏死、糖尿病以及骨质疏松等并发症[2]。
部分患者由于长期服用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后,出现了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
也有的患者由于过于信服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擅自购药后,并无医生的指导自行服药,从而造成不良的后果。
而有的患者由于过于顾忌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导致用药的剂量不足或者用药不及时,从而导致病情的加重。
临床研究发现,部分医生对于发热或各种感染性的疾病都过分依赖激素的作用,这样不但会降低治疗的效果,而且容易延误患者的病情。
目前在临床上,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种类越来越多,比如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泼尼松、可的松等,在剂型上包括了片剂、针剂、喷雾剂、眼药水、软膏剂等,必须在应用时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病程的不同对药物的剂量和剂型进行严格选择。
2 患者在过度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2.1 病毒扩散。
部分患者由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容易导致抵抗力的降低,使病毒容易在其体内进行繁殖和扩散。
例如患者出现由病毒感染引发的水痘时,如果过度使用糖皮质激素将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的细菌感染或血性水痘,严重者将会死亡。
申昆玲等人[3]在研究中发现,72例出现病毒性出血热的患儿当中,有49例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死亡患者为32例(65.3%),23例患儿没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死亡1例(4.3%),因此对于病毒性感染引发的疾病来说,应慎用或者禁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摘要】糖皮质激素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药理作用广,不适当的使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糖皮质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作一总结,并就其合理使用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自问世以来,应用日益广泛。
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 糖皮质激素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感染、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常被运用于治疗各类应激反应、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状态。
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不适当的使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糖皮质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作一总结,并就其合理使用提出几点看法。
1 激素滥用现状及危害近年来,由于多用、滥用和不当使用激素造成严重感染、结核播散、消化道出血、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并发症的病例越来越多。
临床上还能遇到一些患者长年服用地塞米松或强的松造成了对激素的依赖;有的患者不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而擅自购药,造成了不良后果;相反,也有因激素的不良反应而用药不及时或剂量不足的,以致病情加重。
在临床中常见一些医生对发热的病例无论诊断明确与否都使用激素,有的还利用激素的“抗炎”作用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这样既达不到治疗效果,严重的还会延误和加重病情。
2 不良反应2.1 病毒扩散长期使用激素可降低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使病毒繁殖和扩散。
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水痘,使用激素可激发出血性水痘或继发性细菌感染而死亡。
某医院在收治43例严重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 32例使用激素,死亡21例(65.6% )[1],11例未使用激素者死亡1例(0.91%),故病毒感染性疾病应慎用或禁用激素。
2.2 溃疡穿孔大剂量长期应用激素,可引起胃及十二指肠出血和穿孔。
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胃黏液分泌,加强蛋白质分解代谢和抑制蛋白质合成,使胃黏膜失去保护和修复能力,故能诱发或加剧溃疡病,甚至引起出血、穿孔的危险[2]。
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2015版)
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2015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重要的皮肤科外用药,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是许多皮肤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临床上也存在“滥用”和“恐惧”问题。
为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制定本共识。
一、概念和分类1.概念: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属于甾体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又称为皮质类固醇。
由于皮质类固醇包括性激素及维生素D3的衍生物,因此,本文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这一名称。
2.作用强度分级:依据皮肤血管收缩试验等方法,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强度可以分为许多级别。
临床上常用的分级方法是4级分类法,将其分为超强效、强效、中效和弱效4类。
激素的结构是决定其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但浓度、剂型对其影响也较大。
复方制剂中加入的某些成分,比如,促渗剂氮酮或角质松解剂水杨酸等也会提高激素的强度。
此外,激素的作用强度分级不一定都与临床疗效平行,比如,地奈德分级是弱效激素,但临床疗效和作用却与某些中效激素相当。
超强效激素和强效激素适用于重度、肥厚性皮损。
一般每周用药不应超过50 g;连续用药不应超过2 ~ 3周;尽量不用于< 12岁儿童;不应大面积长期使用;除非特别需要,一般不应在面部、乳房、阴部及皱褶部位使用。
国内外常用超强效激素包括,0.05%丙酸氯倍他索凝胶、软膏、乳膏及泡沫剂;0.05%醋酸双氟拉松软膏及0.1%氟轻松乳膏等。
强效激素包括,0.1%哈西奈德乳膏、软膏及溶液、0.1%安西奈德软膏、0.05%二丙酸倍他米松凝胶及软膏、0.05%丙酸氯倍他索溶液(头皮剂)、0.025%丙酸倍氯米松软膏、0.25%去羟米松软膏剂及乳膏、0.05%卤米松乳膏、0.05%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或软膏、0.1%戊酸倍他米松乳膏、0.05%醋酸氟轻松软膏、乳膏或凝胶及溶液、0.1%糠酸莫米松软膏、0.005%丙酸氟替卡松软膏、0.1%曲安奈德软膏、0.5%曲安奈德乳膏等。
试述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试述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太原理工大学医院030024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
在临床工作中因其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而广泛应用,同时造成了大量的激素滥用现象。
一激素滥用的原因1医生方面:①对其药理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以及副作用都掌握不透。
②基层医疗单位诊疗条件差,许多疾病诊断不明,医务人员追求短期疗效,经济利益。
③患者方面:依从性差,满足于治标不治本的现状。
认为症状缓解就是最好的药物。
二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GCS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
对各种炎症均有效。
在炎症初期,GCS 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渗出和水肿,又抑制白细胞的浸润和吞噬而减轻炎症症状。
在炎症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生成。
但须注意,GCS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
2免疫抑制作用: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抑制浆细胞和抗体生成而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3抗休克作用:①抑制某些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
②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生成,加强心肌收缩力。
③抗毒作用:可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能力,从而保护机体渡过危险期而赢得抢救时间。
④解热作用: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制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源的释放,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
④其他作用: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血小板增多,中性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
三禁忌症抗生素不能控制的病毒、真菌感染、水痘、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妊娠早期、哺乳期、创伤或手术修复期、骨折、精神病患者。
四不良反应①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糖尿病、皮肤变薄等②诱发或加重感染②诱发或加重溃疡④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⑤,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⑥诱发精神病和癫痫⑦抑制儿童生长发育五合理使用激素的基本原则㈠用药目的明确在不同的疾病中,应用激素的目的是不同的。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苏丽【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上半年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门诊处方350份,对药品的品种、数量、用途及合理性进行分析。
结果门诊处方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抗过敏、抗炎、退热等治疗;点评出不合理用药处方13份,占总处方的3.71%,合理处方占总处方的96.29%。
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要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法及剂量等,充分发挥其药物的治疗作用。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glucocorticoid. Methods The use of glucocorticoid in our hospital in the ifrst half of 2015, 350 copies of the use of glucocorticoid drugs, the variety, quantity, use and rationality of drugs were analyzed.Results Mainly used for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of glucocorticoid drugs of anti-allergic, anti-inflammatory, antipyretic therapy; Reviews the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13, according for 3.71% of total prescriptions, and reasonable prescription of total prescriptions was96.29%.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rational use of glucocorticoid drugs,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methodand dosage of medic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drug.【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8)024【总页数】3页(P147-149)【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合理用药;分析【作者】苏丽【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电医院药剂科,广西南宁 5302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糖皮质激素类具有调节脂肪、蛋白质代谢的作用,还能够有效抗炎、抗病毒[1]。
糖皮质激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合理应用
呼吸疾病激素治疗得临床应用
1. 支气管哮喘 2.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 3. 肉芽肿性疾病(结节病等) 4. 理化因素所致肺疾病(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及放射性肺
炎)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6. 肺嗜酸细胞增多症(ABPA等) 7. 肺血管炎(Wegener肉芽肿等) 8. 粟粒型肺结核及多发性结核性浆膜炎 9. 肺孢子菌肺炎(PCP) 1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妊娠期哮喘:首选吸入布地奈德(FDA:B级 )
哮喘得激素治疗-口服给药
适应症:①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②重度持续哮喘吸入大 剂量ICS治疗无效。
常用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 推荐剂量:泼尼松0、5-1mg/kg/d或泼尼松龙40-50mg/天,
用药5-10天,症状缓解或肺功能改善后可考虑停药或减量, 改吸入激素。 起效时间:至少4小时起效。口服激素与静脉给药疗效相当, 安全性更高,价格便宜,有学者推荐口服激素代替静脉给药。 维持剂量:泼尼松≤10mg/d。
IPF急性加重期:可试用甲基泼尼松龙500~1000mg/d 冲击治疗,3天后逐渐减量,4~8周减至维持量。亦可 加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
治疗时机:在炎性渗出早期疗效佳,已达纤维化晚期则 激素治疗效果差。
肉芽肿疾病-结节病激素治疗
适应症:①危及视力得眼部病变、心脏受累或中枢 神经系统受累、进行性器官功能障碍(肺功能等)、 恶性高钙血症;②症状明显或进展得2期结节病以及 3期结节病。
不良反应:①可导致咳嗽、声嘶及咽部刺激感; ②可能口腔咽喉部霉菌感染; ③有报道长期高剂量吸入有可能抑制4-10岁 患儿生长发育。
注意事项:①要求每次用药后净水漱洗口腔及咽部; ②选用干粉剂口咽部残留药物比气雾剂要少; ③使用气雾剂时配合使用储雾罐也能减少口 咽部残留得药量; ④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吸入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撤停药过程中(特别是突然停药)或停药 1 ~ 2 年内遇紧急情况
出现发热、肌痛、关节痛、全身无力等;甚至发生急性肾上腺皮 质机能不全,临床以头晕、呕吐、休克、低血糖性昏迷等类似肾 上腺危象的表现,一旦发生应即按肾上腺危象抢救,以GCs治疗为 主,辅以补液、抗休克及对症治疗
反跳现象:指突然停药而引起疾病复发或加重,常需加大剂量治疗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较
对 糖 皮 质激 水盐 素 受 体 的亲 代谢 和力 (比值) 1.00 1.0
类 别
药 物
糖代谢 抗炎作用 (比值) (比值)
1.0 1.0
等 效 剂 量 血 浆 半 衰 期 作用持续 (mg) (min) 时间(h)
20.00 90 8~12
短效
氢化可的松
可的松
泼尼松 泼尼松龙 甲泼尼龙 曲安西龙 地塞米松
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1
短期疗程
短期治疗概念的定义
疗程数天或不到 1 个月. 最佳剂量 +/- 1 mg /kg/天. 8 AM 一次服用. 可快速减量以较快撤药 如果感染,+ 抗生素或者抗病毒治疗
短期治疗的 3 L
不要太晚
不要太低
不要太长
短期治疗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
甲基强 的松龙
抗炎作用最强 对 HPA 轴抑制 肌肉毒性
亲脂性增加5倍
GCs 的抗炎作用比较
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理学》第五版
P. 289
GCs 对 HPA 轴的抑制
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理学》第五版
P. 292
GCs 的水钠潴留作用
GCs 和肺受体亲和力比较
Baxter Rousseau – Human foetal lung
50kg
甲强龙(美卓乐)mg
<0.5mg· kg-1· d-1 0.5~1.0mg· kg-1· d-1
5 ~12.5 50 60 ~ 400
4 ~10 40 ~ 60 70 ~ 400 500 ~1200
高(大)剂量:>1.0mg· kg-1· d-1 冲击剂量: 7.5~30.0 mg · kg-1· d-1
戒断综合征:精神上或症状上的激素依赖性,临床上既 无原发病的
复发表现,也无 HPA 轴的抑制依据。 有些 HPA 轴功能正常的患者 仍具有撤药症候群的表现,系由于机体组织已习惯于高水平的皮质
激素,即使有正常水平的皮质激素,患者仍处于相对的肾上腺皮质
功能不全的状态
GCs 撤药症候群防治
正确判断原发病的活动抑或 HPA 轴的功能抑制非常重要
提高食欲,促进消化(改善肿瘤晚期病人食
欲),但大剂量应用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三、GCs 临床应用原则 糖皮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 (二)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 (三)重视疾病的综合治疗
(四)监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五)注意停药反应和反跳现象
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1
眼科局部用药
GCs 的生理作用(1)
糖代谢: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异生
血糖、糖耐量、肝糖原 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代谢 血浆氨基酸浓度、尿氮 负氮平衡 脂肪代谢:两面作用 脂肪分解和脂肪组织特殊分布 水和电介质代谢:弱的盐皮质激素作用,保钠排钾高血压、水肿 排钙增加、钙吸收减少骨质疏松
甲基强的松龙是唯一可用于冲击治疗的糖皮质激素
冲击治疗注意事项
疗程多小于 5 天
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休克、
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
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急进性肾炎等
冲击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
可迅速停药
若无效大部分情况下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
5. 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甲强龙
氧自由基
脂质双分子层
胆固醇
插入细胞膜以及 对抗自由基的保 护作用
膜蛋白
即刻作用是必须的
6.其他作用 血液与造血系统: 皮质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机能。
中枢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提高 β2 受体功能、抑制 M 受体功能。
消化系统:
糖皮质激素能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
4. 选择疗程
(1)短程治疗
疗程小于 1 个月。应激性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逐渐减量
至停药。 (2)中程治疗 疗程 3 个月以内。风湿热等。逐渐减量,维持量,停药。 (3)长程治疗
疗程大于 3 个月。系统性血管炎、结节病。逐渐减量,维持量,隔
日给药,停药。 (4)终身替代治疗 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肾上腺功能不足
替代治疗
Addison 病人 皮质激素依赖的病人遭遇应急 抗炎、抗毒、抗休克
对症治疗 糖皮质激素不会治愈疾病 ! 免疫抑制
疾病治疗
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1. 适应症、评估与整体方案的制定
疾病本身、生命本身
是否要应用
保护重要脏器:心肝脑肾肺眼
糖皮质激素的选择 剂 量
每天药物使用的时间及频率 疗效评估 使用的疗程 监测、避免和处理不良反应
主要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
应用糖皮质激素要非常谨慎
正确、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目的是: 提高其疗效 减少其不良反应 正确、合理应用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治疗适应证掌握是否准确
二是品种及给药方案选用是否正确、合理
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1
把握应用目的
30
60 200 180 >200 100~300 100~300
8~12
12~36 12~36 12~36 12~36 36~54 36~54
中效
长效 倍他米松
~ 25.0 35.0
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1
3. 选择起始剂量
剂 量 低剂量: 中剂量: 强的松
强的松 mg
炎 症 介 质 [ TNF-α、IL-1~6
IL-8、生长因子 ]
胶原物质增多
纤维组织增生
阻断趋化 因子、阻 断刺激
降低黏附、 稳定溶酶 体膜、阻 断释放
阻断合成、 抑制释放、 降低活性
抑制扩张、降低通 透性、抑制成纤维 细胞和胶原成分
GCs抗炎 作用机制特点
基因组机制(经典途径) 起效慢、作用消减慢 两种机制的统一 小剂量即可有起效
各种生理效应
二、 GCs的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感 染 或 非 感 染 因 素 激活 PMN 炎 症 介 质 (急性) [ 组胺、TXs、LTs、
PGs、PAF、TNF-α、 IL-1、4、13 ]
血管通透性增强 局部组织充血水肿 炎细胞侵润
趋化因子
NCF LCF ECF
刺激
单核巨噬 细胞系统 (慢性)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临床合理应用原则
兰考县中心医院主治医师:李金中 2017.04.25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Systemic glucocorticoid hormone drugs, GCs 是指经口服、肌注、静脉途径给药,致全身性作用的糖皮质激素药
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local use of glucocorticoid hormone drugs ICS 皮肤科外用
维持治疗量: 强的松10mg· d-1以下
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1
冲击疗法
系指短时间内静脉注射大剂量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一般用甲基强的松龙( 7.5~30.0 mg· kg-1· d-1 )1000 mg
溶于 5%GS 250 ~ 500 ml 静脉滴注,qd,用 3 ~ 5次。
2. 选择 GCs
具有较强的抗炎等药理学作用
+
靶组织浓度高、起效快
+
具有较短的生物半衰期
+
没有或较少的盐皮质激素作用
+
对HPA轴的抑制作用最小
?
常用 GCs 的结构与特点
基本结构
O
CH2OH C=O OH
无需肝脏 代谢活化
CH2OH C=O OH OH
糖皮质激素活性4 盐皮质激素活性 0.8
紧急情况:大剂量 非基因组机制(非经典途径)
一般情况:中小剂量 效应产生迅速(15分钟) 需较大剂量
2. 免疫抑制作用 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活动,降低巨噬细胞对抗原或异物 的处理能力 抑制 T 淋巴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及其淋巴因子的释放 抑制各种介质,减轻免疫-变态反应所致的损伤 可抑制抗体的合成或促进抗体的溶解
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短程治疗
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至停药。
中程治疗 疗程 1~3个月以内
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 如风湿热等
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 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
长期治疗
大于3个月. 维持治疗可采用每日或隔日给药
停药 : 每 10 天减少 10 % 的剂量
10.严重糖尿病;
11.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 真菌感染); 12.活动性肺结核; 13.较严重的骨质疏松;
7.创伤修复期;
8.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及溃疡性 角膜炎、角膜溃疡;
14.妊娠初期及产褥期;
15.寻常型银屑病。
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1
四、GCs 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0.01
0.05 2.20 11.90 1.90 7.10 5.40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