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

合集下载

《逢入京使》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

《逢入京使》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

《逢入京使》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原文:逢入京使岑参〔唐代〕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书信,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注释: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烦,请。

传语:捎口信。

赏析:这是一首传诵很广的名作。

它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写得自然、本色。

岑参这次西行的目的,他自己曾作过这样的说明:“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因此从道理上讲,他是自愿的,情绪的基调当是昂扬乐观的。

只是,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一回事。

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在通讯、交通都极不方便的唐代,对一个久居内地的读书人来说,要离家数千里,穿越戈壁沙漠,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岂有不想家的道理?此诗首联塑造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故园东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作者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凝视着东方,思乡的主题一上来便得到有力的揭示。

步步西去,家乡越来越远,“路漫漫”三字不仅指出这种事实,而且很容易勾起“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一类的感触来。

首句只叙事,不言情,但情感自生。

第二句中的“龙钟”是沾湿的意思,全句说:揩眼泪已经揩湿了双袖,可是脸上的泪水仍旧不干。

这种写法虽有夸张,却极朴素、真切地再现了一个普通人想家想到极点的情态,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

“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

《逢入京使》 图文

《逢入京使》 图文
作者简介:谈笑在指尖 文章,诗歌多见于省内外报刊和网络 平台。 喜欢把 日子中 的点点 滴如同 一次旅 行,一 次不清 楚哪里 是终点 的旅行 。在人 生的旅 程中, 有些人 走的很 从容, 一边走 一边欣 赏着沿 途的风 景,春 天踏青 ,感受 万物复 苏时生 命的萌 动;夏 日赏荷 ,嗅闻 花儿的 芳香, 聆听悠 扬的蝉 鸣;秋 时听风 ,欣赏 落叶在 秋风中 忘情的 舞动; 冬日品 雪,品 味银装 素裹的 晶莹, 让自己 的人生 如四季 绚烂, 多姿多 彩。有 些人却 是步履 匆匆, 他们只 顾埋头 盯着脚 下的道 路,拼 命的赶 完余下 的旅程 ,一路 上,只 顾疲于 奔跑, 疲于生 存,疲 于生, 看不见 路边花 儿的美 丽,也 注意不 到蔚蓝 天空中 白云的 漂浮, 一心只 忙于到 达目的 地,一 程又一 程的奔 跑,将 自己置 于永不 停歇的 劳碌之 中,错 过了欣 赏身边 许多美 丽的风 景。
中,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也不是他经历了什么,而是他以何种心态去面对生活 。 为了在旅途结束时不留下丝毫的遗憾,请把握好旅程中的每一分钟。一路上慢慢地走,别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作者简介:谈笑在指尖 原名:张 波文章,诗歌多见于省内外报刊和网络平台。喜欢把日子中的点点滴滴写进文字里,抒写心中之梦,始终保持着乐观心态,过好每一天。滴写进文字里,雀巢冰泣淋裡的一种,外面是薄薄的一层巧克,裡面是甜 辉和莉是在网络上认识的,莉比辉大5岁。2000年初秋的一天,他们相识了,以后的日子,他们相知了,彼此以姐弟相称。第一次他给她写信是在圣诞节,当时仅仅是一声祝福,是一张贺卡 后来,他爱上了她,一个让辉用三生三世都不能忘记的女人。 2001年的2月10日,值得纪念的日子,辉告诉了莉他心裡的想法!因為莉是从艰辛中一路走来身心疲惫的人,深知道爱就要付出什麼,她没有给辉任何的天长地久,任何的承诺,苍白的语言,无力的承诺失去了 了。平凡的书信来往,交换彼此的心灵,交融彼此的心情。辉成了莉肚子裡的蛔虫,虽然他们没有见过面,但是,辉猜到了很多的东西、事情!他们是幸福的。 新世纪的第一个情人节是莉陪辉渡过的,虽然没有玫瑰,没有巧克力,没有任何物质上的东西,他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一个电话,就让辉已经很幸福了。辉一次很重的感冒在家卧床不起,是她——莉!给了她无尽的关爱与关怀,记得朋友说过 距离并不是他们製造浪漫的障碍,除了电话,他们能选择的只有电话了,电话比网络真实好多,至少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 离开,也许是逃避,辉从来都没有跟莉讲过,但是,他和她都是用情太深的人,彼此瞭解著彼此,除了离开,她还能选择什麼呢?那就让她走的洒脱、幸福、快乐、没有牵掛。 我想辉他一定会高兴的,请不要為他牵掛什麼

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

思Hale Waihona Puke 家乡 逢入京使》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创作 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 塞,逢入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慰 悬望的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深, 感人至深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了思乡之 情,诗文语言朴实,却包含着两大情怀, 思乡之情于渴望功。
诗词注释 ①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③漫 漫:形容路途遥远。 ④龙钟:形容流泪的样 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⑤凭:托。 ⑦传语:捎口信。 编辑本段诗词译文 离开长安已经许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 路漫漫。 尘烟蔽天,双袖都已沾满了,泪水 却还没有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 纸笔。 只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这首诗是岑参调任安西途中所作。诗 中前两句,写东望故园,泪流不止, 抒思乡之情。后两句写诗人路上巧遇 熟人去往长安,手边没带纸笔,只能 相托捎个口信回家报平安。这只是日 常生活中的小事,但作者抓住了这个 细节,以自然质朴的话语,说出了令 人叫绝的特定的真实情感,所以能打 动人。
{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 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 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 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 回家报个平安。
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①。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②。
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 (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 歌行。 岑参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 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以后曾北游河朔。 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 载回长安。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 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 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 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 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 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逢入京使古诗翻译及欣赏

逢入京使古诗翻译及欣赏

逢入京使古诗翻译及欣赏《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原文:逢入京使朝代:唐朝作者: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及注释:译文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注释(1)选自《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七。

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2)唐代诗人。

曾任嘉州(现在四川乐山)刺史。

(3)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4)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5)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6)凭:托,烦,请。

(7)传语:捎口信赏析: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

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

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

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翻译」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迷漫;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

途中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笔与纸;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

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

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

《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

《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1原文:逢入京使朝代:唐朝作者: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及注释:译文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注释(1)选自《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七。

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2)唐代诗人。

曾任嘉州(现在四川乐山)刺史。

(3)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4)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5)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6)凭:托,烦,请。

(7)传语:捎口信赏析: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

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

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

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翻译」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迷漫;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

途中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笔与纸;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

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

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

《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

逢入京使①故园东望路漫漫②,双袖龙钟泪不干③。

(有的版本也作“泪始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④。

注释∶①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③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④凭:托。

传语:捎口信。

译文:回头向东看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相遇,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与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帮我报个平安。

赏析本诗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

诗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去,不事雕琢,亲切不味,真挚感人。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生活中常见之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气!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

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

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

高适《燕歌行》云:“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

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

《逢入京使》原文、翻译及赏析

《逢入京使》原文、翻译及赏析

《逢入京使》原文、翻译及赏析《逢入京使》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逢入京使》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逢入京使唐代: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注释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烦,请。

传语:捎口信。

赏析这是一首传诵很广的名作。

它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写得自然、本色。

岑参这次西行的目的,他自己曾作过这样的说明:“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因此从道理上讲,他是自愿的,情绪的基调当是昂扬乐观的。

只是,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一回事。

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在通讯、交通都极不方便的唐代,对一个久居内地的读书人来说,要离家数千里,穿越戈壁沙漠,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岂有不想家的道理?此诗首联塑造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故园东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作者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凝视着东方,思乡的主题一上来便得到有力的揭示。

步步西去,家乡越来越远,“路漫漫”三字不仅指出这种事实,而且很容易勾起“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一类的感触来。

首句只叙事,不言情,但情感自生。

第二句中的“龙钟”是沾湿的意思,全句说:揩眼泪巳经揩湿了双袖,可是脸上的泪水仍旧不干。

这种写法虽有夸张,却极朴素、真切地再现了一个普通人想家想到极点的情态,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

逢入京使全诗

逢入京使全诗

逢入京使全诗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逢入京使全诗《逢入京使》作者:岑参原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1、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2、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3、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4、凭:托,烦,请。

传语:捎口信。

诗意: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

而此诗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

可是有时会突然听得朗朗笑语,但由于回声的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

人们大约都有类似的经验,本来很平常。

但是将这种视觉与听觉互补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诗的形式加以表现,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

从诗的表现说,它别出新意,不蹈故常;从作品的接受者说,是那样新奇有趣,俨如身临其境,由此引起积极的情感活动。

前两句诗用直白的语言,略作点染,境界即出。

诗开头的“空山”,二字,是相对于无人而言,同时表明诗人的视野比较开阔,可以一视无碍;如果置身于隐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

从这两个字,也可以窥见山中的景物形势特点。

对句的“响”字与“空山”相呼应: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方才可以说“人语响”。

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

前二句写幽静,因声传神;后二句写幽深,以光敷色。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注释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注释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注释原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译文: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注释:(1)选自《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七。

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2)唐代诗人。

曾任嘉州(现在四川乐山)刺史。

(3)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4)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5)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6)凭:托,烦,请。

(7)传语:捎口信。

赏析:唐天宝八年(749年),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节度使高仙芝推荐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到节度使幕府掌书记之职。

作者抱着建功立业的大志,赴安西(今***库车县境)幕府途中,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复杂的心情。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作者离别亲友,单身赴任,踏上漫长而遥远的.路程。

“故园”,既指故土亲友,也指京都朝廷;“东望”,表示出一种一边走一边回顾的复杂心情。

“双袖龙钟泪不干”,写作者不断用双袖抹泪,但泪仍涌出,以致沾湿了袖子。

用动作写出心中的眷念之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写在路途中突遇人京使者,不禁欣喜有了传信回京的机会。

但不料却“无纸笔”,无法写信很是遗憾和失望。

“凭君传语报平安”,因无纸笔,又不愿放弃这样一个机会,就靠人京使者向家中报说自己一切平安。

这两句虽用语平常,却表达了作者心中矛盾:一方面要赴边塞,并对前途充满信心(从“平安”中可看出);一方面又牵挂家中亲人,不愿放过任何一个报平安的机会。

本诗通过对逢入京使时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思家情切而又开阔乐观的心情。

全诗不假雕琢,自然真切,虽似信口而出,却韵味深远,看似随手拈来,却是经过精心提炼和概括,具有典型意义。

《逢入京使》岑参

《逢入京使》岑参

《逢入京使》岑参《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

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

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翻译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注释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⑷凭:托,烦,请。

传语:捎口信。

写作背景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

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

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

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知识扩展】岑参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

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其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人物生平】岑参(cén shēn)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

于同代的高适齐名并与高适并称“高岑”.他父亲两任州刺史,但却早死,家道衰落。

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

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

岑参《逢入京使》注释翻译赏析

岑参《逢入京使》注释翻译赏析

岑参《逢入京使》注释翻译赏析岑参《逢入京使》注释翻译赏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译文] 向东望着故乡的家园,长路漫漫;双袖已经湿透,泪水却还在不停地流。

[出自] 岑参《逢入京使》逢入京使作者:岑参年代: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①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③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④凭:托。

传语:捎口信。

译文1: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译文2:东望回故乡的路是遥遥没有尽头,想起故乡伤心的泪水不住地流,衣袖都沾湿了。

在马上与回京的使者相逢,却没有纸和笔写封家书,就烦请你带个口信,说我在他乡很好吧。

译文3: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岑参是盛唐最典型的边塞诗人,在八世纪五十年代,他曾经两次出塞,在新疆前后呆了六年。

他边塞诗的特点,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去把握。

第一,他是一个好奇的人,正如杜甫说的“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陵行》)。

早年他喜欢从出人意表的角度去发现诗。

有了边塞生活的体验以后,他的好奇天性也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

第二,岑参诗人中的一股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慨,这也是其他边塞诗人所无法比拟的。

他赞叹别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他自己就是这样作为戎装的少年英雄驰骋在西北战场上的。

他出塞时,才三十出头,正是充满锐气的年龄。

王昌龄、高适等年稍长的诗人,随着开元盛世的逐渐萎缩,朝政的日益腐败,已经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非正义性的一面时,岑参却还在战阵上高呼驰骋显示英雄气慨。

这种心态和思想境界,就使他的诗和高适比较明显的区别。

高适观察比较深入,更多的看到战士的艰苦,因而诗的色彩要淡一些。

逢入京使古诗讲解

逢入京使古诗讲解

逢入京使古诗讲解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远赴边塞,偶遇回京使者时内心的激动以及思乡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讲解:
诗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向东望故乡的路长得没有尽头,眼泪湿透了我的衣袖。

在马上与你相遇却没有纸和笔,请你带个口信回家告诉我平安。

注释:
入京使:指前往长安的使者。

故园:指诗人的家乡长安。

龙钟:形容泪水不断流淌。

凭:请你,烦劳。

传语:捎口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赴边塞途中偶遇回京使者的情景。

在远离故土的边塞之地,突然见到来自家乡的人,诗人内心充满了激动和喜悦。

但由于时机仓促,没有准备纸和笔来留下详细的书信,于是只能托使者带个口信回家,告知家人自己的平安。

诗的首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人已经离开长安多日,赴往边塞的途中,回望长安城,路途遥远。

其次,“双袖龙钟泪不干”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思乡之情的强烈,泪水不断流淌,衣袖湿润。

第三、四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则写出了诗人与使者相遇的偶然性以及急于想要传达消息给家人的心情。

虽然没有纸和笔,但诗人还是希望通过使者告诉家人自己的平安,体现了诗人对家人的关心和爱护。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偶遇使者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家人的深深思念。

同时,也反映了唐代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士兵们的思乡之情。

唐诗《逢入京使》原文及赏析

唐诗《逢入京使》原文及赏析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解】1、故园:指长安,作者在长安有别墅。

2、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3、凭:托。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创作背景】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

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

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

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赏析】诗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

诗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去,不事雕琢,亲切不味,真挚感人。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生活中常见之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气!【鉴赏】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

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

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

“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

《逢入京使》的意思

《逢入京使》的意思

作品原文
逢入京使①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②,双袖龙钟泪不干③。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④。

【注释】
①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③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④凭:托。

传语:捎口信。

【译文】
往东遥望故土田园,只觉长路漫漫没有尽头,泪水纵横,已经湿透了两袖,可还在不停地喷涌。

途中与回京的使者马背上相逢,没法铺纸写字,只能请你转告我的家人朋友,说我一切平安。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

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入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了思乡之情。

诗文语言朴实,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深,感人至深。

岑参《逢入京使》原文诗意翻译与赏析

岑参《逢入京使》原文诗意翻译与赏析

岑参《逢入京使》原文诗意翻译与赏析本文是关于岑参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未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①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③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④凭:托。

传语:捎口信。

译文: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迷漫;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

途中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笔与纸;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译文二: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

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

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

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

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

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

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

“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赏析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赏析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赏析《逢入京使》原文及赏析篇一逢入京使唐代: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注释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⑷凭:托,烦,请。

传语:捎口信。

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

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

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

“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

“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

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

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

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上相逢无纸笔” “ 逢 ”字 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 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 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 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 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 带封平安家信回去 ,可偏偏又没 有纸笔 ,只有托故人带个口信 。
“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最 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 收束得干净利落,但简洁 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 情,寄至味于淡薄,含意 隽永。
此诗约作于天宝八年(749 ), 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 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纵马踏 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 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 奔赴安西。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 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 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
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 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 之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 母妻子。岑参的《逢入京 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乡 和家人的思念。
岑参(约715~770) 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 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 北)。出身仕宦家庭。早岁孤 贫,遍读经史。
20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 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载 (744)中进士。八载、十三载 两次出塞任职。回朝后,任右补 阙、起居舍人等职。大历间官至 嘉州刺吏,世称岑嘉州。后罢官, 客死成都旅舍。
此外,他还写了边塞风俗和 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的思 乡之情和苦乐不均,大大开拓了 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 岑参晚年诗歌感时伤乱,渐趋消 沉。入蜀后,山水诗中添奇壮特 色,但隐逸思想在诗中也有了发 展。
岑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 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 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 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他擅长以 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 发豪放奔腾的感情。唐人杜确编有《岑 嘉州诗集》,后人集据此演变。今人陈 铁民、侯忠义有《岑参集校注》。事迹 见杜确《岑嘉州集序》、《唐诗纪事》、 《唐才子传》。

如果将这四句诗比高下的话,我 以为后两句诗更有味,这两句诗好就 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 节,既自然、合情合理,又别出心裁, 诗人摄取的生活镜头,有浓厚的边塞 生活气息。“马上相逢”的情节,很 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 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 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 作业:
背诵全诗。
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述怀及 赠答之作。山水诗风格清丽俊逸, 颇近何逊。但语奇体峻,意境新 奇;感伤不遇,嗟叹贫贱的忧愤 情绪也较浓。如《感遇》、《精 卫》、《暮秋山行》、《至大梁 却寄匡城主人》等。
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 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 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 塞诗的基调。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 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 的残酷和悲惨。火山云,天山雪, 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 黄沙入天等异域风光,也均融入其 诗。代表作有《白雪歌》、《走马 行川》、《轮台歌》。
•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 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 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 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 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 奇葩。
自然、合情合理,又别出心 裁,诗人摄取的生活镜头,有浓 厚的边塞生活气息。“马上相逢” 的情节,很能表现军旅生活的特 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 因无纸笔而用口传家书,既合情 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这首诗语言自然质朴, 不假雕琢,仿佛信手拈来, 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 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 耐人寻味。
“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 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 “ 东望 ”点明家园的位置,也 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 。“路漫 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 辞家远征 ,回首望故乡,自觉 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离家已越 来越远 。“漫漫”二字,给人 以茫茫然的感觉。
“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 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 泗滂沱,这当然有点夸张,但 “ 夸而有节,饰而不诬 ” (《文心雕龙· 夸饰》篇),仍 不失为真实 ,甚至可以说是更 形象地表现了思乡的真情实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