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初中物理实验报告—用易拉罐做实验word版本 (2页)

合集下载

易拉罐的物理实验妙用

易拉罐的物理实验妙用

易拉罐的物理实验妙用易拉罐饮料已经成为越累越多人喜欢了,而喝完的易拉罐一半都是送到废品回收站进展回收,其实,只要易拉罐是完好的,就可以拿来做物理实验,下面,查字典物理就整理了几个易拉罐的物理实验妙用。

一、探究浮力⑴体验浮力的存在及变化:在水桶中装半桶水。

用手把空的易拉罐按入水中的同时会感受到罐对手有一个向上的推力,而且按入的越深,手感到的推力越大(手向下的压力越大或越费力),体验浮力的存在以及浮力的变化(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⑵演示物体的浮与沉:取一易拉罐将其从中截断,下半局部略小一些且保持成一个容器的形状(将上半局部剪截成矩形),将下半局部放入水槽中,能漂浮在水面上,而将上半局部放入水中那么沉入水底。

⑶探究物体的漂浮条件:利用制作好的下半局部和适当的配重(小螺母、小铁钉、沙子等)探究物体的漂浮条件。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下半局部和配重的重力,然后将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放入水中,当其漂浮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成了零,从而得出结论“当物体漂浮时,F浮=G〞。

二、演示大气压的存在如下图,在铝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

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或面团)堵住罐口,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然冷却。

发现“易拉罐被压瘪〞,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同时还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以及“大气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三、探究“小孔成像〞1.制作:取一易拉罐,将其上部截去并蒙上半透明膜,在底部做一小孔(如图),即可以演示小孔成像。

2.深度探究⑴像的大小变化:改变蜡烛到小孔的间隔,实验发现“当将蜡烛靠近小孔的时候,发现烛焰的像变大了,将烛焰远离小孔时,发现像变小了〞;还可以将两个易拉罐套装组合,使其可以拉伸,实验时保持蜡烛不动,改变半透明膜到小孔的间隔,发现“当把易拉罐收缩时,看到烛焰的像变小,当把易拉罐拉长时,看到烛焰的像变大〞。

从而说明小孔成像的大小与蜡烛到小孔的间隔和半透明膜到小孔的间隔有关,且像可以是放大的,可以是缩小的,也可以是等大的。

易拉罐白霜实验报告

易拉罐白霜实验报告

1. 了解盐对冰的熔点影响。

2. 观察并分析白霜的形成过程。

3. 掌握凝华现象的原理及热量变化。

二、实验原理1. 盐的加入会降低冰的熔点,使冰在低于0℃的温度下融化。

2. 白霜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易拉罐表面遇冷凝华,形成固态的冰晶。

3. 凝华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冰块、食盐、易拉罐、温度计、筷子、保鲜膜2. 实验仪器:电子秤、秒表、实验台、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用电子秤称量,记录质量。

2. 向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的食盐,用筷子搅拌均匀。

3. 用秒表计时,搅拌约半分钟。

4. 用温度计测量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记录数据。

5. 观察易拉罐表面是否有白霜形成,记录现象。

6. 将易拉罐放入保鲜膜中,防止水分蒸发,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白霜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符合预期。

2. 在搅拌过程中,易拉罐表面开始出现白霜,说明凝华现象发生。

3.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霜逐渐增多,说明凝华过程持续进行。

4. 在保鲜膜的保护下,白霜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说明凝华过程在保鲜膜内得到有效控制。

1. 盐的加入降低了冰的熔点,使冰在低于0℃的温度下融化。

2. 白霜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易拉罐表面遇冷凝华,形成固态的冰晶。

3. 凝华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七、实验讨论1. 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利用盐降低冰的熔点?例如:在冬季道路上撒盐以防止结冰。

2. 白霜的形成对易拉罐的使用有何影响?例如:是否会影响易拉罐的保温性能。

3. 如何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例如:控制搅拌时间、测量温度的准确性等。

八、实验拓展1. 尝试改变食盐的用量,观察白霜形成的变化。

2. 在实验过程中,尝试加入其他物质,如糖、洗衣粉等,观察对凝华现象的影响。

3. 研究不同温度下,白霜的形成速度及影响因素。

九、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盐对冰的熔点影响,观察了白霜的形成过程,掌握了凝华现象的原理及热量变化。

平衡易拉罐实验报告

平衡易拉罐实验报告

平衡易拉罐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平衡易拉罐实验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了解易拉罐的结构和特点。

2. 通过实验研究平衡力的原理。

3. 观察和探究实验中易拉罐的平衡条件。

实验材料:1. 一只空的易拉罐。

2. 教室桌面或其他平面。

3. 一个小硬币。

实验步骤:1. 将桌面上平整的地方挑选出来,确保没有明显的倾斜。

2. 将空易拉罐放在桌面上,确保易拉罐底部与桌面平行。

3. 用小硬币轻轻从桌面边缘缓慢地推向易拉罐。

4. 观察易拉罐是否会保持平衡,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的结果,易拉罐在平衡的情况下保持不动,不会因为小硬币的推动而倾斜或移动。

易拉罐的底部与桌面保持平行状态。

实验分析:易拉罐能在平衡状态下保持不动的原因是由于平衡力的作用。

在这个实验中,当我们用小硬币向易拉罐施加一个微小的推力时,易拉罐将产生一个反作用力来抵消这个推力,从而保持平衡不动。

这个反作用力来自于易拉罐与桌面接触的摩擦力和重力的平衡。

当易拉罐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到的重力与与桌面接触的摩擦力达到平衡。

重力是易拉罐的重量,它作用在易拉罐的重心上,即易拉罐的中心位置。

当小硬币施加一个微小的推力时,易拉罐底部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这个摩擦力向上与重力相反。

当推力和摩擦力平衡时,易拉罐就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易拉罐在平衡状态下可以保持不动。

易拉罐的平衡是由于推力和与桌面接触的摩擦力的平衡所产生的。

这个实验还进一步说明了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到的力的平衡条件,有助于我们理解平衡力的原理。

实验应用:这个实验可以应用于物理课堂上,帮助学生理解平衡力的概念和原理。

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平衡力的实验,进一步加深对平衡力的理解和运用。

在实际生活和工程设计中,平衡力的原理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工程和结构设计等领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实验改进: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平衡力的理解,可以对实验进行改进和扩展。

易拉罐_小实验报告

易拉罐_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易拉罐的结构和特点;2. 探究易拉罐的物理性质;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原理易拉罐是一种常见的饮料包装容器,主要由金属制成。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小实验来探究易拉罐的物理性质和特点。

三、实验器材1. 易拉罐(1个)2. 热水3. 冷水4. 打火机5. 钳子6. 纸杯7. 针8. 尺子9.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易拉罐变形实验(1)将易拉罐加热至接近沸腾,然后用钳子轻轻拉伸罐体,观察易拉罐的变化。

(2)记录易拉罐变形前后的尺寸,分析变形原因。

2. 易拉罐承重实验(1)将易拉罐平放在桌面上,用针在罐底扎一个小孔。

(2)将纸杯放在易拉罐上,逐渐增加纸杯的数量,观察易拉罐的承重情况。

(3)记录纸杯数量与易拉罐承重的关系,分析原因。

3. 易拉罐隔热实验(1)将易拉罐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罐体温度的变化。

(2)记录罐体温度变化,分析原因。

4. 易拉罐燃烧实验(1)用打火机点燃易拉罐的边缘,观察燃烧情况。

(2)记录燃烧时间,分析原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易拉罐变形实验通过加热实验,我们发现易拉罐在高温下会变形。

这是因为金属在高温下会发生膨胀,而罐体结构限制了膨胀,导致罐体变形。

实验结果与金属的物理性质相符。

2. 易拉罐承重实验在承重实验中,我们发现易拉罐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

这是因为易拉罐的罐体结构较为坚固,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

实验结果与易拉罐的物理性质相符。

3. 易拉罐隔热实验在隔热实验中,我们发现易拉罐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

这是因为易拉罐的金属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有效地阻止热量传递。

实验结果与易拉罐的物理性质相符。

4. 易拉罐燃烧实验在燃烧实验中,我们发现易拉罐在边缘燃烧时,罐体不会立即燃烧。

这是因为易拉罐的金属材质具有较高的熔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受高温。

实验结果与易拉罐的物理性质相符。

六、实验结论1. 易拉罐是一种常见的饮料包装容器,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质;2.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易拉罐的结构和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易拉罐,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易拉罐固体压强实验报告

易拉罐固体压强实验报告

易拉罐固体压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易拉罐制作一个固体压强实验装置,通过实验来探究固体的压强与压力、面积、力的关系,并验证巴斯卡定律。

实验原理1. 压强的定义:压强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压强= \frac{力}{面积}2. 巴斯卡定律:任何施加在液体上的外力都会均匀地传递至液体的每一个部分,并且作用在液体上任何一个面元上的压强相等。

\frac{F_1}{A_1} = \frac{F_2}{A_2}实验材料- 一个易拉罐- 一块厚质硬纸板- 一块橡皮垫- 一块木板- 一块电子秤- 多个不同大小的物体(如书本、砖块等)实验步骤及结果步骤一:制作实验装置1. 找一个废弃的易拉罐,将其底部切去,制作成一个空洞的罐体。

2. 在罐体的底部打一个小孔,以便放入测力仪装置。

3. 在一个厚质硬纸板上剪开一个圆洞,尺寸与易拉罐的口径相适应。

4. 将硬纸板放在易拉罐的口部,用橡皮垫固定,形成一个密闭的固体压强实验装置。

5. 将罐体固定在一块木板上,以保证实验过程中的稳定性。

步骤二:测量装置的面积1. 使用一个尺子测量易拉罐口径的直径,并计算出口径的面积。

2. 使用电子秤测量出待测试物体的质量。

步骤三:进行实验1. 将待测试物体平稳地放在罐体的底部。

2. 通过实验装置的小孔,将测力仪放入罐体中与物体接触。

3. 慢慢地往易拉罐中注入水。

在注入水的过程中,需要观察测力仪示数的变化。

4. 当测力仪示数稳定不再上升时,记录下这个示数作为压力P。

步骤四:计算压强1. 根据压力P,计算出所施加的力F。

2. 将测力仪示数转换为单位面积上的压强值。

实验结果通过进行多组实验,我们记录下了压力P和物体的质量m如下表所示:实验数据压力P (N) 物体质量m (kg)实验一 2.0 0.5实验二 3.5 0.7实验三 4.9 1.0实验四 6.3 1.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得到每组实验的压强:实验数据面积A (m²) 物体质量m (kg) 压力P (N) 压强P (Pa) -实验一0.0157 0.5 2.0 127.4实验二0.0157 0.7 3.5 222.9实验三0.0157 1.0 4.9 312.1实验四0.0157 1.2 6.3 401.3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固体的压强与所施加的力成正比,与面积成反比。

物理实验学习 用易拉罐巧做物理实验-学习文档

物理实验学习 用易拉罐巧做物理实验-学习文档

物理实验学习用易拉罐巧做物理实验
1.在易拉罐中分别装入不同体积的水,依次用金属棒敲击听声,可用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短有没有关系。

2.将两个易拉罐用棉线相连做成一个“土电话”,用来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3.将三个易拉罐装入质量不同的沙,用天平分别测出其质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罐和沙所受的重力,用来研究物体的质量与所受重力的关系。

4.将易拉罐放在倾斜的木板表面,使其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分别滑下和滚下,观察两种情况下运动的快慢。

比较相同情况下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大小。

5.用铁钉在易拉罐不同的高度上扎眼,装水后比较其喷射的距离。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6.将空易拉罐口向下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烤一烤,罐冷却后能听到声音且看到罐变瘪了。

用来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7.将空易拉罐放在盛有水的盆中浮在水面,而将其卷成一团下沉。

说明将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

8.用白纸和黑纸包住两个装满水的易拉罐,在太阳下晒相同时间,看谁的温度升高得多。

研究相同条件下的白色物体和黑色物体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

9.用导线及导线夹将电源、开关、灯泡和易拉罐组成串联电
路,闭合开关,看灯泡是否发光。

研究易拉罐的材料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易拉罐压强实验报告

易拉罐压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压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易拉罐内部压强的变化规律。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

在液体和气体中,压强与深度、密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本实验通过改变易拉罐内部液体的深度、温度和气体压强,观察易拉罐内部压强的变化,从而验证压强的相关规律。

三、实验器材1. 易拉罐(铝制)2. 水或盐水3. 温度计4. 压力计5. 烧杯6. 热水7. 冷水8. 量筒9. 计时器10. 橡皮筋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易拉罐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

(2)准备一定量的水或盐水,并使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

(3)将温度计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热水,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记录初始温度。

2. 探究液体深度对压强的影响(1)将易拉罐装满水,用橡皮筋密封罐口。

(2)使用压力计测量易拉罐内部压强,记录数据。

(3)逐渐增加水的深度,每次增加一定高度,重复步骤(2)。

(4)分析不同深度下易拉罐内部压强的变化规律。

3. 探究温度对压强的影响(1)将易拉罐装满水,用橡皮筋密封罐口。

(2)使用压力计测量易拉罐内部压强,记录数据。

(3)将易拉罐放入热水中加热,观察压强计读数的变化。

(4)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再次测量易拉罐内部压强,记录数据。

(5)分析温度对易拉罐内部压强的影响。

4. 探究气体压强对压强的影响(1)将易拉罐装满水,用橡皮筋密封罐口。

(2)使用压力计测量易拉罐内部压强,记录数据。

(3)将易拉罐放入冷水中冷却,观察压强计读数的变化。

(4)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再次测量易拉罐内部压强,记录数据。

(5)分析气体压强对易拉罐内部压强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液体深度对压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易拉罐内部压强也随之增大。

这与液体压强公式P=ρgh(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深度)相符。

2. 温度对压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当易拉罐内部水温升高时,压强增大;当水温降低时,压强减小。

易拉罐填充的实验报告

易拉罐填充的实验报告

易拉罐填充的实验报告1. 引言易拉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包装容器之一,广泛用于饮料和其他液体产品的包装。

在生产过程中,填充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控制好填充量不仅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验旨在通过控制填充压力和时间,研究对易拉罐进行填充所需的液体量。

2. 实验目的1. 掌握使用填充设备进行易拉罐填充的操作方法;2. 研究填充压力和时间对易拉罐填充量的影响;3. 分析不同填充条件下的填充量的稳定性。

3. 实验器材和试剂3.1 器材- 填充设备- 易拉罐- 电子天平- 计时器3.2 试剂- 水(或其他可用于填充的液体)4. 实验流程1. 将填充设备设置在实验台上,并接通电源。

2. 准备一定数量的易拉罐,并确保罐体完好无损。

3. 在填充设备的储液罐中加入适量的水(或其他液体),并调节填充设备的液位。

4. 将一个易拉罐放置在填充机上,调整密封夹具,确保易拉罐稳固且完全密封。

5. 设置填充压力和时间。

开始时可以选择一个较低的压力和时间进行填充。

6. 点击填充按钮,启动填充设备。

观察液体填充过程并记录流程。

7. 提取填充后的易拉罐,使用电子天平测量罐内液体的质量,并记录结果。

8. 根据实验需求,调整填充压力和时间,重复步骤6-7,得到一系列的填充数据。

5.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流程得到的一组填充数据如下:填充压力(MPa)填充时间(s)罐内液体质量(g)0.2 5 2500.4 10 2700.6 15 2900.8 20 3101.0 25 3306. 数据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填充压力和时间对易拉罐填充量的影响是正相关的。

随着填充压力和时间的增加,罐内的液体质量也增加。

这符合直观的预期,因为更高的压力可以使液体更快地进入易拉罐中,填充更充分。

此外,我们可以观察到填充压力和时间与罐内液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线性,而是有一定的曲线趋势。

在实验中我们只选择了几个压力和时间的组合进行了填充,实验中的条件有限。

易拉罐小孔成像实验报告(3篇)

易拉罐小孔成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 掌握小孔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3. 通过实验,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小孔成像实验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通过一个小孔,将物体成像在另一侧的屏幕上。

实验中,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小孔,直线传播到屏幕上,形成倒立的实像。

实验原理如下:1. 光的直线传播: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线沿直线传播。

2. 小孔成像: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小孔,直线传播到屏幕上,形成倒立的实像。

三、实验器材1. 易拉罐(1个)2. 锥子(1把)3. 透明胶条(1卷)4. 剪刀(1把)5. 硬卡纸(1张)6. 半透明纸(1张)7. 橡皮筋(1根)8. 蜡烛(1根)9. 火柴(1盒)10. 蓝色大纸片(1张)四、实验步骤1. 将易拉罐的开口一端剪去,形成敞口。

2. 用锥子在易拉罐底部扎一个小孔,直径约为1毫米。

3. 将硬卡纸卷成纸筒,插入易拉罐内,并用透明胶条固定。

4. 将半透明纸用橡皮筋封住纸筒的一端。

5. 将易拉罐放置在蜡烛前,使小孔对准蜡烛火焰。

6. 将蓝色大纸片放在易拉罐后面,调整距离,使蜡烛火焰的倒立实像清晰可见。

7.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五、实验现象1. 当易拉罐、蜡烛、蓝色大纸片三者保持同一水平线时,可以在蓝色大纸片上观察到蜡烛火焰的倒立实像。

2. 调整蜡烛与易拉罐的距离,可以发现蜡烛火焰的倒立实像大小会发生变化。

3. 调整蓝色大纸片与易拉罐的距离,可以发现蜡烛火焰的倒立实像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六、实验结论1.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小孔成像的实像是倒立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小孔到屏幕的距离有关。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易拉罐小孔成像实验,成功地验证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光的传播特性以及小孔成像的规律。

通过调整实验器材的位置,可以观察到蜡烛火焰的倒立实像大小发生变化,进一步加深了对光传播和小孔成像原理的理解。

八下物理易拉罐热水实验

八下物理易拉罐热水实验

八下物理易拉罐热水实验
实验步骤
1、在空易拉罐里加入一大匙水,然后在易拉环处插入一根卫生筷固定好,做成把手。

2、握住把手把易拉罐放到燃气灶上加热10秒到20秒,易拉罐中的水就差不多沸腾了,它会喷出强大的热气(小心别被热气烫到。


3、把易拉罐口朝下放到事先准备好的一盆冷水里,易拉罐会发出巨大的声响,同时慢慢变扁。

实验原理
易拉罐里面的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会将空气赶出去,而当易拉罐冷却后,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水,于是罐内几乎变成真空状态,罐外的大气压力就将易拉罐压扁了。

应用
可乐瓶也可以变扁哦!在大可乐瓶内装入热水,用力晃动,然后倒掉热水,盖上瓶盖,沉人冷水中,瓶子就会变扁。

即使不把可乐瓶放进冷水中,只要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它也会变扁。

【最新推荐】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实用word文档 (2页)

【最新推荐】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实用word文档 (2页)

【最新推荐】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一、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到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继续迅速把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拧紧瓶盖,这时可观察到饮料瓶底部并没有水流出。

如果再拧松瓶盖,又发现水流了出来。

这说明是大气压作用形成的这一现象。

二、另取一空饮料瓶灌满水后拧紧平盖,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一钢针。

轻轻的在饮料瓶下部侧壁烫一细孔(注意烫孔时不要用力挤按饮料瓶)。

当扎完小孔后会发现并没有水流出,在第一个孔的相同高度处,任意位置再烫一个细孔后发现依然没有水流出来。

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的结果,并且证明了大气压是各个方向都存在的,与液体压强特点形成对比。

之后在前两个细孔的上方再烫一细孔后,发现下面的细孔向外流水,而上面的细孔不向外流水,并且有空气从此处进入饮料瓶内上方。

如果拧开饮料瓶的瓶盖会发现三孔都会流水。

且小孔位置越靠近瓶底,水柱喷的越远。

三、再取一饮料瓶灌满水并拧紧瓶盖后,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够多水的玻璃水槽中,在水中把瓶盖拧下来,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发现瓶里的水并不落回水槽中。

(可以换更高的饮料瓶做“对比实验”,为托里拆利实验的引入打好基础。

)还可以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在瓶底打孔,立刻发现瓶里的水流回水槽中。

原因是瓶子内、外均有大气压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

四、还可以选用易拉罐,拉盖不要全部拉开,开口尽量小一些。

倒净饮料后用电吹风对罐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把拉口处用橡皮泥封好,确保不漏气。

再用冷水浇在易拉罐上,一会听到易拉罐被压变形的声音,同时看到易拉罐上有的地方被压瘪。

说明气体热胀冷缩、也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利用易拉罐能完成的十五个初中物理实验

利用易拉罐能完成的十五个初中物理实验

利用易拉罐能完成的十五个初中物理实验1. 利用易拉罐制作蒸汽火车模型材料:易拉罐、火柴棍、铁丝、胶带、火车模型(或自制)。

制作:将易拉罐平放,用铁丝制作出火车轨道模型,并将火车模型放在轨道上。

在罐内放入水,用火柴棍制作出火车炭火燃烧的效果,即可制作出蒸汽火车模型。

材料:易拉罐、燃烧墨水、纸团。

制作:将易拉罐平放,将燃烧墨水或纸团放在罐内,用火点燃后快速盖上易拉罐盖子。

由于罐内压力的快速升高,在一定的时间内罐子会变热并发出鸣声,即制作出了热球。

材料:易拉罐、线、磁针、富士胶带、刻度尺。

制作:将易拉罐平放,将一端系上线,将另一端系上磁针。

将易拉罐盖子用胶带固定于罐子上方,将罐子倾斜使其成为一个角度,根据针的转向显示罐子弯曲的角度大小。

4. 利用易拉罐制作射线实验仪材料:易拉罐、薄铝片、直尺、切割刀。

制作:将易拉罐盖子剪掉并削平,将薄铝片固定于罐子底部,并在铝片上切出孔洞。

将巨鼠射线源放在易拉罐内,用裂解探测器探测这些射线并显示其方向。

制作:将易拉罐盖子剪掉并削平,将针固定在罐子顶部,将线从针头上穿过,将弹珠或石子放在线上,并将易拉罐垂直固定于水平面上方,通过震动易拉罐的底部,可以制作出长音筒效果。

6. 利用易拉罐摩擦电机制作:将易拉罐盖子剪掉并削平,将小电极固定于罐子底部。

用布擦拭易拉罐,从而激发静电,并通过电极将电荷转移至其他设备上。

制作:将易拉罐盖子和罐子中间的横杆割下,在罐子上切出四个锯齿状的口,通过敲击罐子制作出脉冲声。

材料:易拉罐、小电机、木制叶片。

制作:将易拉罐盖子剪掉并削平,将木制叶片安装在罐子上方,并将小电机固定在罐子底部。

当风吹过叶片时,会驱动叶片旋转,从而产生能量并通过电机输出。

9. 利用易拉罐实现炮弹的发射材料:易拉罐、汽油、点火装置。

制作:将易拉罐倾斜放置,将汽油倒入罐内,再将点火装置放入罐内,并点燃。

当点火之后,罐内的气压会快速升高,最终罐子会从架子上跃起。

制作:将易拉罐盖子剪掉并削平,在罐口处贴上扇叶。

易拉罐电池实验报告

易拉罐电池实验报告

易拉罐电池实验报告
《易拉罐电池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易拉罐电池,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化学反应过程。

实验材料:易拉罐、铜片、锌片、导线、电灯泡、鳄鱼夹、盐水、电压表。

实验步骤:
1. 将易拉罐清洗干净并晾干。

2. 在易拉罐的内壁涂抹一层盐水,作为电解质。

3. 将铜片固定在易拉罐内壁,作为阳极;将锌片固定在易拉罐外壁,作为阴极。

4. 用导线连接铜片和电灯泡的正极,用另一根导线连接锌片和电灯泡的负极。

5. 用鳄鱼夹连接电压表,将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易拉罐的铜片和锌片上。

6. 观察电灯泡是否发光,记录电压表的读数。

实验结果:
在连接好电路后,电灯泡立即亮起,电压表显示出一定的电压值。

这说明易拉
罐电池成功产生了电流,驱动电灯泡发光。

实验分析:
易拉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化学反应。

在盐水的作用下,铜片和锌片发生
了电化学反应,产生了电子流动的现象。

这种电流通过连接电路,驱动了电灯
泡的发光。

易拉罐电池的电压和电流大小受到电解质浓度、电极面积和电极材
料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论:
通过这次易拉罐电池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化学反应过程。

同时,也体会到了电流的产生和传输对于电路的重要性。

这个简单的实验不仅
增加了我们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也激发了我们对电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希望通过更多的实验和学习,我们能够进一步探索电池和电路的奥秘,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气压易拉罐实验原理

大气压易拉罐实验原理

大气压易拉罐实验原理
大气压易拉罐实验原理是基于大气压的作用原理。

大气压是大气层对于地球表面单位面积施加的压强。

在实验中,当易拉罐未打开时,罐内外的压强相等。

但一旦打开易拉罐,罐内的压强会迅速降低,而外部空气的压强仍然保持不变。

这导致了罐口处的压强差异,罐口上方的大气压迫使液体(如饮料)从罐口中流出。

具体来说,打开易拉罐后,罐内的压强迅速降低,因为罐内的空气被迅速释放出来,形成了真空的状态。

然而,外部空气的压强仍然保持不变。

根据自然界的有关原理,气体会从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扩散。

因此,罐口上方的大气压就会推动外部空气入口进入罐内,以平衡内外压强差异。

在空气进入罐内的同时,液体也会随之从罐口流出。

这个实验原理说明了大气压的作用,以及压强差异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实验也展示了罐内外压强差异引起的一系列现象,如液体流动和空气进入罐内。

这个实验也可以用于教学和科普,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大气压的原理。

- 1 -。

用易拉罐做的十五个初中物理实验----我爱制作网

用易拉罐做的十五个初中物理实验----我爱制作网

用易拉罐做的十五个初中物理实验----我爱制作网摘要:本文阐述了利用易拉罐能完成的“探究固体传声”、“探究声波传递能量”、“小孔成像”、“寻找‘失踪的硬币’”、“探究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探究易拉罐的导电性”、“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探究影响物体动能的因素”、“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势能的因素”、“证实物体的惯性”十五个初中物理实验。

关键词:易拉罐正文:1、做“土电话”探究固体的传声取两个易拉罐,剪去上盖,各在底部扎一个小孔,用棉线连接后,便做成了“土电话”(如图1)。

甲乙各拿一个易拉罐,把棉线拉直,甲在一端对着易拉罐说话,另一端把易拉罐紧贴在耳朵上,并捂住另一只耳朵时,能听见甲说话,说明棉线可以传声。

改变棉线的松紧度,可以探究棉线的松紧是否影响它的传声效果。

把棉线换成金属丝,可以探究不同材料的传声效果。

2、探究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剪去易拉罐底部,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筋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如图2),会看到近处火焰吹灭,中间摇向一侧,远处火焰不受影响,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3、小孔成像去掉易拉罐上部,蒙上半透明膜,并用橡皮筋扎紧靠,在易拉罐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如图3),便可做成小孔成像的实验。

改变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可以探究“像的大小与物到孔的距离的关系”,改变小孔的形状可以探究“孔的形状是否影响像的形状。

4、寻找“失踪“的硬币去掉易拉罐的上部,把硬币放在易拉罐底部,并放在桌子上,然后从眼逐渐下移,当移到如图4的位置,再向下移时,发现硬币“失踪”,然后向易拉罐内逐渐倒入水,会找到“失踪”的硬币。

5、探究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利用发红光、绿光、蓝光、白光的灯分别照射同一个易拉罐的同一个部位时,会发现它变色。

说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

6、探究易拉罐的导电性如图5,取一个易拉罐接在两个小夹子AB中间,闭合开关,看小灯泡是否亮,探究易拉罐的导电性。

氢气爆炸易拉罐实验报告

氢气爆炸易拉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氢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探究氢气与氧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的爆炸现象。

3.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实验原理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最小的气体,具有高度的易燃性。

当氢气与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点燃的条件下,会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水蒸气,导致爆炸。

三、实验器材1. 易拉罐2. 氢气发生装置(启普发生器)3. 氧气发生装置(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反应)4. 点火器5. 集气瓶6. 橡皮塞7. 试管8. 铁夹9. 烧杯10. 实验记录表四、实验步骤1. 制备氢气和氧气(1)将锌粒放入启普发生器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制取氢气。

(2)将二氧化锰和双氧水混合,制取氧气。

2. 检验气体纯度(1)将制得的氢气通入试管底部,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试管口,观察是否有“噗”的声音,以此判断氢气的纯度。

(2)将制得的氧气通入试管底部,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试管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以此判断氧气的纯度。

3. 易拉罐实验(1)将制得的氢气和氧气分别收集在集气瓶中,用橡皮塞密封。

(2)将集气瓶倒置,使氢气和氧气分别从瓶底缓慢流出,混合均匀。

(3)用点火器点燃混合气体,观察易拉罐的爆炸现象。

4.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五、实验现象及结果1. 氢气制取成功,试管底部有气泡产生,氢气纯度较高。

2. 氧气制取成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纯度较高。

3. 易拉罐在点燃混合气体后,发生剧烈爆炸,产生巨大的响声,易拉罐被崩到空中。

六、实验分析1. 氢气与氧气混合后,在点燃的条件下,会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水蒸气,导致爆炸。

2. 氢气具有高度的易燃性,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取了氢气和氧气,并观察到了氢气与氧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的爆炸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氢气具有高度的易燃性,在点燃条件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后会发生剧烈的爆炸。

易拉罐热实验报告

易拉罐热实验报告

易拉罐热实验报告易拉罐热实验报告引言:热学实验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和验证热传导、热膨胀等热学现象。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易拉罐热实验,探究热传导的原理和规律。

实验材料和仪器:1. 易拉罐2. 热水3. 温度计4. 秤5. 火柴或打火机实验步骤:1. 首先,我们准备一个空的易拉罐,并在易拉罐的底部打一个小孔。

2. 然后,将易拉罐放在秤上称重,并记录下重量。

3. 接下来,我们将热水倒入易拉罐中,直到水面接近罐口。

4. 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5. 在热水温度稳定后,点燃火柴或打火机,将火焰放在易拉罐的顶部。

6. 观察易拉罐的变化,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和结果:1. 热水倒入易拉罐后,易拉罐的外表面开始变热。

2. 当火焰接触到易拉罐的顶部时,易拉罐的底部开始冒出热气。

3. 随着时间的推移,易拉罐的底部变得越来越热,并且热气的冒出速度逐渐增加。

4. 当火焰熄灭后,易拉罐的底部仍然保持热度,并且热气仍然从孔中冒出。

这些现象和结果可以通过热传导的原理来解释。

热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在易拉罐热实验中,热水的温度高于室温,因此易拉罐的外表面会受到热量的传递而变热。

同时,易拉罐的底部与热水接触,热量通过易拉罐的金属壁传递到易拉罐内部,使得易拉罐底部变得热。

由于热传导的存在,易拉罐内部的空气也受到热量的传递。

当火焰接触到易拉罐的顶部时,火焰的热量通过易拉罐的金属壁传递到易拉罐内部的空气,使得空气被加热。

加热后的空气变得膨胀,从易拉罐底部的小孔中冒出。

这个现象可以用热膨胀原理来解释,即物体在受热后会膨胀。

实验结论:通过易拉罐热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热传导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2. 易拉罐的金属壁能够传导热量,使得易拉罐的外表面和底部受热。

3. 热膨胀是物体在受热后膨胀的现象,易拉罐内部的空气受热后膨胀并从孔中冒出。

易拉罐的物理实验妙用-word

易拉罐的物理实验妙用-word

易拉罐的物理实验妙用易拉罐饮料已经成为越累越多人喜欢了,而喝完的易拉罐一半都是送到废品回收站进行回收,其实,只要易拉罐是完好的,就可以拿来做物理实验,下面,查字典物理就整理了几个易拉罐的物理实验妙用。

一、探究浮力⑴体验浮力的存在及变化:在水桶中装半桶水。

用手把空的易拉罐按入水中的同时会感受到罐对手有一个向上的推力,而且按入的越深,手感到的推力越大(手向下的压力越大或越费力),体验浮力的存在以及浮力的变化(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⑵演示物体的浮与沉:取一易拉罐将其从中截断,下半部分略小一些且保持成一个容器的形状(将上半部分剪截成矩形),将下半部分放入水槽中,能漂浮在水面上,而将上半部分放入水中则沉入水底。

⑶探究物体的漂浮条件:利用制作好的下半部分和适当的配重(小螺母、小铁钉、沙子等)探究物体的漂浮条件。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下半部分和配重的重力,然后将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放入水中,当其漂浮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成了零,从而得出结论“当物体漂浮时,F浮=G”。

二、演示大气压的存在如图所示,在铝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

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或面团)堵住罐口,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然冷却。

发现“易拉罐被压瘪”,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同时还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以及“大气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三、探究“小孔成像”1.制作:取一易拉罐,将其上部截去并蒙上半透明膜,在底部做一小孔(如图),即可以演示小孔成像。

2.深度探究⑴像的大小变化:改变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实验发现“当将蜡烛靠近小孔的时候,发现烛焰的像变大了,将烛焰远离小孔时,发现像变小了”;还可以将两个易拉罐套装组合,使其可以拉伸,实验时保持蜡烛不动,改变半透明膜到小孔的距离,发现“当把易拉罐收缩时,看到烛焰的像变小,当把易拉罐拉长时,看到烛焰的像变大”。

从而说明小孔成像的大小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和半透明膜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且像可以是放大的,可以是缩小的,也可以是等大的。

易拉罐小实验成果概述

易拉罐小实验成果概述

易拉罐小实验成果概述
1.往其中一个玻璃缸里倒入半缸冰水(冰箱冷藏水即可)。

2.往易拉罐倒入大半罐开水。

3.带上尼龙防护手套。

4.将易拉罐中的开水倒掉(倒入另外一个玻璃缸),然后迅速将易拉罐开口朝下闷入冰水中。

5.观察易拉罐接下来发生的现象。

现象及原理分析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发现,当把易拉罐中的开水倒掉并开口朝下迅速将其闷入水中后,易拉罐立即变瘪。

提起易拉罐后,我们可以发现有水从易拉罐里流出来。

物体突然向其中心塌陷的现象叫做内爆。

开水形成的水蒸气赶跑了易拉罐中部分空气,且内部剩余空气被加热。

当易拉罐倒扣闷入水中后,内部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热空气冷却收缩,由于瓶口被水密封,导致易拉罐内部空气压强减小。

此时,外界大气压强大于易拉罐内部压强,由于内外压力差,易拉罐被空气挤压而变瘪,同时冰水在大气压强作用下被挤入易拉罐。

实验注意事项谨防开水烫伤。

需大人全程陪伴,不能让孩子单独操作,确保安全。

免责申明:科学实验含一定的操作风险,请家长陪同孩子严格按照实验步
骤操作并仔细留意本实验注意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初中物理实验报告—用易拉罐做实验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用易拉罐做实验
1.在易拉罐中分别装入不同体积的水,依次用金属棒敲击听声,可用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短有没有关系。

2.将两个易拉罐用棉线相连做成一个“土电话”,用来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3.将三个易拉罐装入质量不同的沙,用天平分别测出其质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罐和沙所受的重力,用来研究物体的质量与所受重力的关系。

4.将易拉罐放在倾斜的木板表面,使其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分别滑下和滚下,观察两种情况下运动的快慢。

比较相同情况下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大小。

5.用铁钉在易拉罐不同的高度上扎眼,装水后比较其喷射的距离。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6.将空易拉罐口向下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烤一烤,罐冷却后能听到声音且看到罐变瘪了。

用来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7.将空易拉罐放在盛有水的盆中浮在水面,而将其卷成一团下沉。

说明将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

8.用白纸和黑纸包住两个装满水的易拉罐,在太阳下晒相同时间,看谁的温度升高得多。

研究相同条件下的白色物体和黑色物体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

9.用导线及导线夹将电源、开关、灯泡和易拉罐组成串联电路,闭合开关,看灯泡是否发光。

研究易拉罐的材料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四.气球在物理演示实验中的妙用
(1)声音在液体中传播
材料:手机、气球、细线、水槽、水。

方法:先将手机装入气球内,用一根长线密封好。

然后把它慢慢浸没于水槽中,并让手机的屏幕正对着学生。

用另外一个手机对其进行拨号,手机开始振铃。

这样,学生既可以看到手机屏幕的亮光,又可以听到从手机发出的声音。

如图
1所示。

这就证明了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2)水凸透镜
材料:气球、细线、水。

方法:用一个透明的气球,在里面充入一部分水,用细线扎紧,让太阳光照射
气球,可以观察到在气球后面出现了一个很亮的光斑。

如果在气球后面较近的
位置放一个物体,气球就变成了一个放大镜,通过气球观察,就可以看到物体
正立、放大的虚像。

(3)气体的性质实验
材料:气球、广口瓶、双孔橡胶塞、两根玻璃管(一弯管,一直管)、两用气筒。

①验证玻意耳定律,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装置如图2所示,在直玻璃管的下端
拴一个气球,把气球放入瓶中,并用塞子塞住广口瓶口。

先在气球内充入一定
质量的气体,封闭直管,通过弯管向瓶外抽气,发现气球变大;向里打气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