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物理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2013中考物理复习总结

2013中考物理复习总结

2013中考物理复习总结2013中考物理复习总结一、物理定律、原理: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阿基米德原理3、光的发射定律4、欧姆定律5、焦耳定律6、能量守恒定律二、物理规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光的折射规律3、凸透镜成像规律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5、力和运动的关系6、液体压强特点7、物体浮沉条件8、杠杆平衡条件9、分子动理论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1、安培定则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三、应记住的常量: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为0.1℃水的比热:C水=4.2×103J/(kg.℃)2、速度:1m/s=3.6km/h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 V固>V液>V8m/s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气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传播速度:V=3×108m/s3、密度:ρ水=ρ人=103kg/m3ρ水>ρ冰ρ铜>ρ铁>ρ3=103kg/m3 1L=1dm31mL=1cm3g=9.8N/kg4、一个标准大气铝 1g/cm压:P0=1.01×105Pa=76cm汞柱≈10m水柱5、元电荷的电量:1e=1.6×10-19C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1度=1Kw.h=3.6×106 J四、物理中的不变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无关。

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跟燃料的燃烧情况、质量、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物理的基本概念1. 物理:研究物质的运动、能量和相互转化的学科。

2. 物质: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是具有一定质量和占据一定空间的所有事物的统称。

3. 分子:物质的微小组成单位,由原子组成。

4. 原子:构成分子的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5. 质量: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作用的度量。

6. 密度:物质的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

7.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8. 物理量:描述物理现象的量。

二、运动的描述1. 运动:物体在空间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状态。

2.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

3. 位移: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所发生的位置变化。

4.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发生的位移。

5. 加速度:速度在单位时间内所发生的变化。

三、力和运动1. 力: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因,是改变物体形状或状态的物理量。

2. 力的作用:引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3. 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运动定律、相互作用定律。

4. 动量:物体运动的本质。

5.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6. 功: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用力在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乘位移的大小表示。

7.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大小。

四、压强1. 压强:一个物体表面上受到的压力的大小。

2. 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压强:P= F/ A。

3. 气体的状态方程:P V= n R T。

4. 帕斯卡定律:任何一个闭合的容器中,外界对容器施加的压力,容器内各处都要承受这个压力。

5. 液体的压强:P= pgh。

五、流体的压力1. 流体:液体和气体的统称。

2. 流体静压力:分布在静止流体中任意一点上的压力。

3. 浮力: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

4. 流体压力的应用:液压装置、液体的运动。

六、热学知识1. 温度: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

2. 热量:能够传递的能量。

3. 热的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4. 热力学第一定律:自然界中能量总是守恒的。

中考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初中阶段,物理是学生接触的一门基础科学,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

以下是初中物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特征和现象的概念。

-单位是用来量化物理量的标准。

2.机械运动和力学:-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

-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停止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通过牛顿三定律来描述。

-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3.热学:-热是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所导致的能量。

-温度是物体热平衡状态下的度量。

-热传递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4.光学:-光是由光源发出的电磁波,传播具有直线传播和反射折射的特性。

-反射是光线遇到界面时反射回来的现象。

-折射是光线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通过透明介质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和色散。

-光的成像可以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来实现。

5.声学:-声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机械波,传播依靠介质的弹性振动。

-声的特性包括声音的强度(音量)、音调(频率)和音色。

-声音的传导方式包括声传导、空气传导和固体传导。

-声波的反射、折射和干涉可以用于声学的应用。

6.电学:-电流是电荷流动的现象,单位为安培。

-电压是电场力对单位电荷的作用力,单位为伏特。

-电阻是电流通过物体时产生的电压降,单位为欧姆。

-电阻和电压的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来描述。

-电功率是电流通过电阻时所做的功,单位为瓦特。

7.常见器件与电路:-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

-导线是用于连接电路中各个部分的导体。

-电路包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的计算来分析。

-各种电路元器件,如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8.能量和工作:-功是力对物体的作用,单位为焦耳。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为瓦特。

-能量守恒原理是物质和能量在物理变化中保持不变的原则。

-机械能、热能和电能是常见的能量形式。

中考物理专题考点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专题考点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专题考点归纳总结物理是中考科目中一项重要的学科,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各个专题的考点。

本文将对中考物理涉及的专题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机械与能量专题1. 运动的描述与研究-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速度与加速度的图像表示-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2. 动力学- 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物体的重力、摩擦、弹力等力的分析-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及斜面问题的解法3. 动能、势能与机械能守恒- 动能、势能的概念与计算-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性系数的计算4. 机械功与功率- 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滑坡问题中的功与功率计算二、光学专题1. 光的传播与反射- 光的传播方式及光在介质边界的反射规律- 镜面反射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与特点- 光的入射角、反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2. 光的折射与光的全反射- 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比较- 光的全反射现象及其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3. 球面镜与成像- 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规律- 球面镜成像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光的色散现象与彩色图像的形成4. 光学仪器与眼睛的调节- 显微镜、望远镜和放大镜的原理与特点- 眼睛的结构与光的调节过程- 远视、近视和散光的原因与矫正方法三、电学专题1. 电流与电路- 电流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 电流计的使用与判断电路连接方式2. 电压、电阻及欧姆定律- 电压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电阻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欧姆定律的理解与应用3. 并联电阻与串联电阻- 并联电阻的计算及特点- 串联电阻的计算及特点- 求解复杂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4. 电功率与电能- 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电能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电力与电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四、能量与环境专题1.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动能、势能与内能的转化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能源转化与利用中的能量转化关系2. 光能与电能的转化- 光电效应及光电池的原理与应用- 光能与电能的转化效率分析- 太阳能的利用与发展前景3. 能源与环境保护- 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环境污染- 可再生能源的概念与应用- 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些专题是中考物理考试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些考点的归纳总结,考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备考。

中考物理重点归纳总结大全

中考物理重点归纳总结大全

中考物理重点归纳总结大全物理是中考科目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到的知识点繁多且重要。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提高物理考试的成绩,下面将对中考物理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运动学1. 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和静止、参照系、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特征。

3. 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落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4.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等。

5. 斜抛运动斜抛运动的规律、最大高度、最大水平位移等计算方法。

6.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周期、频率、角速度的关系。

二、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万有引力及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和应用,行星运动和卫星运动的模型。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力、分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4. 摩擦力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概念和判断条件。

5. 斜面运动斜面运动的基本问题,如斜面上物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的关系等。

三、物体的性质和结构1. 密度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与浮力的关系。

2. 压力压强和公式的计算,浮力和压力的关系。

3. 物体的热学性质温度、热量、热的传递等基本概念。

4. 物体的热膨胀线膨胀、面膨胀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5. 物质的内部结构原子、分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四、光学1.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镜面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2.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关系。

3. 球面镜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和特点。

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和光谱的组成。

五、电学1. 电流与电压电流的定义、电流的方向、电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电阻与电功率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3. 并联与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电流的效应电阻发热、电化学效应等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中考物理专业知识总结总结

中考物理专业知识总结总结

中考物理专业知识总结引言物理作为中考科目之一,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学习物理,学生可以了解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规律,培养科学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中考物理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复习和梳理重点内容。

一、力与运动力与运动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也是中考物理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

学生需要了解力的定义、单位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基本概念。

1.2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力与运动的核心概念,学生需要掌握下列内容: -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合外力为零。

-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F=ma,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会引起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1.3 力的计算学生需要了解怎样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包括力的合成、分解、平衡和不平衡条件等内容。

1.4 运动的描述和计算学生需要掌握运动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等概念,并能够进行相关计算。

二、光学光学是中考物理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关注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等现象。

以下是光学部分的知识点:2.1 光的传播学生需要了解光是如何传播的,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等内容。

2.2 光的特性学生需要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走直线原理以及光的速度等特性。

2.3 镜子和透镜学生需要了解平面镜、凹凸镜和透镜的特点和应用,包括焦距、放大率、虚实像等内容。

2.4 光的颜色和色散学生需要了解光的颜色形成的原理和色散现象,包括白光的组成、分光棱镜的作用等内容。

三、电学电学是中考物理的又一个重要部分,它研究电的产生和电流等现象。

以下是电学部分的知识点:3.1 电荷和静电学生需要了解电荷是什么以及不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静电感应、静电力等内容。

3.2 电路基础学生需要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导体、绝缘体、电源、开关和电流等知识。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中考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它涵盖了力学、热学、声学、光学和电学等基础知识点。

以下是对中考物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力学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方向垂直向下。

3.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力,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和压力有关。

4. 惯性: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5.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包括惯性定律、力的作用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6. 杠杆原理:力臂乘以力的大小,可以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热学1.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常用摄氏度或开尔文温度表示。

2. 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与物体的比热容和质量有关。

3.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三、声学1. 声波:物体振动产生的能量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2. 共振:当外界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相同时,物体振动幅度最大的现象。

3.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分别与频率、振幅和发声体材质有关。

四、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2. 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方向返回。

3.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4. 色散: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光的分散。

五、电学1.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单位是安培。

2. 电压:推动电荷移动形成电流的力,单位是伏特。

3.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单位是欧姆。

4.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 I = \frac{V}{R} \]。

5. 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连接方式,影响电路的总电阻和电流分配。

结束语通过上述对中考物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运动与力1.运动的描述:速度、位移和加速度的概念,以及计算公式。

2.速度与加速度: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图示法的运用。

3.动能与重力势能: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及计算。

4.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5.牛顿第二定律:运动物体受力、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6.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作用力、反作用力及作用力对物体的影响。

7.摩擦力和弹簧力:摩擦力和弹簧力的特点及计算。

二、光与影1.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

2.镜子的成像: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特点,规律和应用。

3.透镜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规律和应用。

4.光的色散:光的折射,产生和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

5.影的形成: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弥散。

三、电与磁1.静电现象:载荷、电场和电力线的概念,静电感应。

2.电流与电路:电流的概念,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的关系。

3.电阻与电阻率:电阻的概念,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

4.串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5.电能与电功:电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电能和功率的关系。

6.电磁感应:磁场的产生和消失,电磁感应的原理及应用。

7.电磁铁和电磁机:电磁铁和电磁机的特点及应用。

四、能量转换和守恒2.机械能的守恒:机械能的定义、计算和守恒定律。

3.热能的传递:热的传递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和规律。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的分类、利与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五、声音与振动1.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形成、传播以及速度的影响因素。

2.声音与振动:声音的振动形式及其特点,波长、频率和振动数的关系。

3.声音的利用:共鸣和反射的应用,声纳和雷达的原理。

4.振动的周期:振动的周期和频率的关系,简谐振动和非简谐振动。

六、实验设计和科学探究1.实验设计:实验的目的、原理、过程、步骤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2.科学探究:问题的提出、假设的设置、方法的选择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中考物理知识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总结物理是中考科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掌握物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中考物理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快速回顾复习。

1. 物理基本概念物理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它通常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声学等内容。

在学习物理时,我们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如质量、力、速度、加速度等。

2. 力学知识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中考物理的重点内容。

在力学中,我们需要了解牛顿三定律、力的叠加原理、摩擦力和斜面运动等知识点。

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主要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第二定律是力的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第三定律是作用与反作用定律,说明了所有力都是成对出现的。

摩擦力是物体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重要的是掌握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概念,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斜面运动是指物体在斜面上沿斜面运动的情况,通过分解力和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解决与斜面运动相关的问题。

3. 热学知识热学是研究热现象和热力学规律的学科。

在热学中,我们需要了解温度、热量、热传导、物质的状态变化等知识点。

温度是物体热平衡状态的度量,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热量是能量的一种传递方式,热量的传递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传递,热导率是描述物体导热性能的物理量。

物质的状态变化包括凝固、熔化、升华、汽化等过程。

在状态变化中,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的熔点、沸点,以及与温度变化相关的能量转化等概念。

4. 光学知识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现象的学科。

在光学中,我们主要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以及光的成像等知识。

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发生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方向的现象。

光的成像是指通过透镜、凸面镜、凹面镜等光学元件使光线聚焦或发散的过程。

在掌握成像规律的基础上,我们能够了解透镜成像和镜子成像的特点,并能解决与光学成像相关的问题。

中考物理专题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专题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专题归纳总结物理是中考科目之一,也是许多学生感到头疼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总结物理知识,本文将对中考物理专题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帮助广大中考生取得好成绩。

一、力与运动1. 力的概念与分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于不同物体上3.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与计算方法的使用二、光学知识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2. 镜子和透镜平面镜、凹镜和凸镜的特点与使用方法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与使用方法3. 光的光路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与光的光路图三、电学知识1. 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2.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方法3. 电路中的电器电阻、电容、电感的特点和应用四、能量转化1. 功与能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能的概念与转化2. 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和应用五、力学实验1. 弹簧实验弹簧的伸长与受力关系的实验2. 化学实验化学能量转化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3. 物理实验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实验综上所述,中考物理专题归纳总结包括力与运动、光学知识、电学知识、能量转化和力学实验等内容。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相信大家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所有的中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2012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

2012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

2013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2013-1-4声现象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 介质 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空气 传来的。

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 。

声音在 固体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气体 体快。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121== 4. 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色 、 音调 、 响度 。

(1)音调:是指声音的 高低 ,它与发声体的 振动频率 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 大小 ,跟发声体的 振幅有关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音色 不同5.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30dB ~40dB 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 分贝。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声源处 减弱;(2)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 人耳 处减弱。

温度 物态变化1. 温度:是指物体的 冷热程度 。

测量的工具是 温度计 。

2. 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的热胀冷缩 原理制成的。

3.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

1摄氏度的规定:把 冰水 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 1 ℃。

4. 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5.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 35 ℃至 42 ℃,每一小格是 0.1 ℃。

6.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 和 分度值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 浸没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 稳定 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 凹面 相平。

7. 固态 、 液态 、 气态 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8. 熔化:物质从 固 态变成 液 态的过程叫熔化。

2013年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知识要点

2013年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知识要点

2013年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知识要点试卷结构:物理试卷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知识内容所占分值的分布情况为:力学、声学约40分;光学约10分;热学约15分;电学约35分;试卷的试题难易程度所占分值的分布情况为:较易试题约60分;中等试题约20分;较难试题约20分试卷题型所占分值的分布情况为:单项选择题24分多项选择题12分;填空题14分;实验与探究题34分;计算题16分物理考试内容和要求:(一)考试目标物理学科考试既重视考查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重视考查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和要求,上述各方面的考试目标分述如下。

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基础知识的考试目标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

两个层次的具体含义如下。

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认识、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理解:把握知识内在逻辑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计算;提供证据;整理信息等。

2.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包括测量、读数、作图、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技能。

其考试目标用“会”表述。

会:会按照要求作图,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基本能力基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具体含义分别如下。

观察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能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出现的条件。

实验探究能力:会根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设计实验,会正确使用仪器,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会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能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事实中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共同特征,从而得出概念和规律。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能运用观察、实验手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运用有关的数学工具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中考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物理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总结下面是一个最新最全的初中物理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总结,涵盖了初中物理所有的重要知识点。

一、力与压力:1.力的定义、力的三要素;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3.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拉力、推力;4.压力的定义、压力的大小与压强的关系;5.手扶梯的运行原理、吸盘的工作原理。

二、机械能与功率:1.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公式;2.动能的定义、动能与物体质量、速度的关系;3.机械能的定义、公式及转化;4.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5.功率的定义、功率的计算公式;6.机械效率与能量效率。

三、电与磁:1.电荷、元电荷;2.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3.电流的大小与电阻、电压的关系;4.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5.电阻、导体、半导体的区别;6.电磁铁的工作原理、铁磁物质的磁化特性。

四、光学:1.光的三要素、光的传播方式、光的反射特性;2.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光的折射、光的色散;3.透镜的成像规律、眼镜原理、显微镜原理;4.光的相干性和干涉、光的衍射和多普勒效应。

五、声学:1.声波、声音如何传播、声音的特性;2.声音的反射、共鸣、回声;3.声音的传播速度、共振的条件;4.真空中无声传播、声音的性质。

六、热学:1.温度、热量、热传递方式;2.内能、特定热容、比热容;3.相变的条件、态图;4.温度计的工作原理;5.热传导、热辐射、对流传热。

七,力学:1.动力学、运动的描述、力的作用;2.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自由落体;3.状态方程、机械振动、简谐振动;4.平衡的条件、科里奥利效应;5.弹力、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地球引力。

八、能量资源与转换:2.可再生能源、非可再生能源、能源利用率;3.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4.太阳能的利用、风能的利用、水能的利用。

以上是初中物理知识点的总复习归纳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解析,可以参考课本或相关参考资料。

中考物理考点精选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考点精选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考点精选归纳总结物理是中考科目中的一门重点科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物理,本文将对中考物理的重要考点进行精选归纳总结,希望能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一、力学篇1. 力和运动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或合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力是引起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的大小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

2. 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可以用向量几何方法将它们合成为一个合力。

2) 力的分解:当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时,可以用向量几何方法将其分解为多个力。

3. 力和压强1) 力的大小和方向: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

2) 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压强等于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二、光学篇1. 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在均匀介质中,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规律。

2) 光的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经折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满足折射定律。

2. 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定律:光线在平面镜上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图像的成像:平面镜成像具有像的性质,图像与实物关于镜面对称。

3. 光的色散1) 光的色散现象:光在穿过非均匀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因折射角度的不同而分离。

三、电学篇1. 电路1) 电流与电路: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的流动,电路是电源、导线和电器元件组成的导电路径。

2) 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器元件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串联或并联。

3) 电阻与电阻率:电阻是抵抗电流流动的物理量,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属性,用于定量描述材料抵抗电流流动的能力。

2. 电压和电功率1) 电压的定义和计算:电压是电源对单位电荷做的功,用于描述电源的电能转化能力。

2) 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等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乘以电压的大小。

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基础知识总结+分析问题方法总结

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基础知识总结+分析问题方法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物理知识的应用1.声呐发出超声波(声速):测距和定位,如测海深。

,雷达发出无线电波(光速):判断物体的位置.2.密度:鉴别物质,判断物体是否空心,判断物体的浮沉。

3.二力平衡: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测滑动摩擦力,测浮力。

4.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可制成重垂线、水平器。

5.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水坝下部建造得比上部宽,潜水深度有限定。

6.连通器的液面要相平:茶壶、锅炉水位器,自动喂水器,用U形管判断水平面。

7.相互作用力:游泳,划船,起跑、跳远向后蹬,跳高向下蹬8.大气压:自来水笔吸墨水,抽水机,茶壶盖上开一小孔,用吸管吸饮料,针管吸药液。

9:物体的浮沉条件:密度计,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孔明灯,盐水选种,测人体血液的密度,解释煮食物(如饺子)时,生沉熟浮等10.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看力臂,动力臂长省力),求最小动力(在杠杆上找到离支点最远的点画出最长力臂),判断动力变化情况,进行有关计算11.镜面反射:解释黑板“反光”;晚上看路时判断水面还是地面。

漫反射:能从各个方向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电影屏幕要粗糙。

12.平面镜成像:镜前整容,纠正姿势;制成潜望镜;万花筒;墙上挂大平面镜,扩大视觉空间;改变光路(如将斜射的阳光,竖直向下反射照亮井底);自行车尾灯;平面镜转过θ角,反射光线改变2θ角。

1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得到平行光,聚光的亮点有大量的能量可点火、烧断物体。

1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制成变阻器(通过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油量表,制成简单调光灯,导线不用铁丝用铜丝,电热器的电阻要用镍铬丝15.蒸发致冷:吹电风扇凉快,泼水降温,包有酒精棉花的温度计示数低于室温,擦酒精降温16.升华致冷:用干冰人工降雨、灭火,在舞台上形成“烟”雾17.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减小)而升高(降低):高山上煮不熟饭,要用高压锅。

18.加压气体液化:生活用液化石油气用增加压强的方法使石油气在常温下液化后装入钢罐,气体打火机19.熔点表密度表比热容表:白炽灯泡灯丝用钨做,在很冷的地区宜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解释在沿海地区白天和晚上的气温变化不大。

中考物理专业知识总结归纳

中考物理专业知识总结归纳

中考物理专业知识总结归纳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的科学,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中考物理考试是考察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下面将对中考物理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一、力和运动1. 力和质量-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会保持下去,除非有外力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F=ma。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法则求得合力。

-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方向不同的力。

3. 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受力后会发生运动、改变速度或形状。

-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即W=F×s。

-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它等于功除以时间,即P=W/t。

4. 运动的描述与分析- 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移称为位移。

位移的大小等于位移矢量的模,方向与位移矢量的方向一致。

-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它是一个矢量量。

-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不断改变。

二、光学基础1. 光的传播- 光是以很高的速度沿直线传播的。

-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最快的,为光速。

-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2. 光的反射- 光在遇到光滑表面时会发生反射,根据反射定律可以计算光的反射角度。

- 光的法线是垂直于反射面的线。

- 光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根据斯涅尔定律可以计算光的折射角度。

- 折射率是指光在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传播速度的比值。

4. 光的色散- 光通过光密介质与光疏介质之间的界面时会发生色散,即不同波长的光被折射得不同。

2013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

2013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物理量单位公式物理量单位公式质量m 千克 kg m=ρv 速度 v 米/秒 m/s v=s/t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ρ=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压强 P 帕斯卡(帕)Pa P=F/S功 W 焦耳(焦)J W=Fs功率 P 瓦特(瓦)w P=W/t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V U=IR 电阻 R 欧姆(欧)R=U/I 电功 W 焦耳(焦)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J Q=cm(t-t°) 比热容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全套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全套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全套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运动、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是一门自然科学,其实验和观测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

以下是中考物理知识点的总结: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位置:物体在空间的位置。

2.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

3.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4.加速度:速度的变化率。

5.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二、力的基本概念1.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或产生变形。

2.力的计量: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矢量表示。

3.力的合成:多个力的合成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

4.力的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三、压力和浮力1.压力: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2.压强:由于所受力作用面积不同而引起的压力大小差异。

3.浮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

4.选择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浮在液体中的条件是物体的浮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

四、简单机械1.杠杆:杠杆的平衡原理和杠杆的计算问题。

2.轮轴系统:轮轴系统的平衡条件和重力势能和位力的关系。

3.原理应用:简单机械的组合和使用。

五、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1.能量:能够使物体产生运动或变形的物理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3.机械能:动能和位能的总和。

4.功:力作用于物体上,使物体产生位移的能力。

5.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系统内,能量的总量在各种相互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六、光的性质1.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2.光的反射:光线撞击物体表面,从而改变传播方向。

3.光的色散: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由于折射率与波长有关,不同波长的光在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从而产生色散现象。

4.光的成像:光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形成实像或虚像。

七、电学1.电流:电荷的流动。

2.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遇到的阻力。

3.电压: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时产生的压差。

4.电功和功率:电功是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中考物理总结和归纳

中考物理总结和归纳

中考物理总结和归纳物理是中考科目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既能检验学生对自然与科学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物理,本文将对中考物理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力与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

2. 力的计算:力的大小可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来表示,单位是牛顿(N)。

3.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为零。

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5.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作用力。

二、光学1. 光的传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具有反射和折射等性质。

2.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垂直。

3. 光的折射:光在从一种透明介质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4. 透镜与光线: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光线传播时发生折射和成像。

三、电学1. 电流与电路: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组成。

2. 电阻与电压:电阻是电流受到的阻碍,单位是欧姆(Ω);电压是电流推动电荷流动的能力。

3. 简单电路:串联和并联是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4. 静电与静电力:静电是电荷积累在物体表面的现象,静电力是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力。

四、热学1. 温度与热力学: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程度的体现,用摄氏度(℃)或开尔文(K)表示。

2. 热传递方式:热传递可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进行。

3. 火的构造和燃烧:需要燃料、氧气和足够的温度才能发生燃烧。

4. 物体的膨胀与固体热传导:物体在受热后会膨胀,固体的热传导主要通过分子间的碰撞传递。

5. 气体的状态与性质:气体的状态可由温度、压力和体积来表示,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五、声学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振动物体产生的,通过传播介质的振动波动向周围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中考物理复习总结2013中考物理复习总结一、物理定律、原理: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阿基米德原理3、光的发射定律4、欧姆定律5、焦耳定律6、能量守恒定律二、物理规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光的折射规律3、凸透镜成像规律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5、力和运动的关系6、液体压强特点7、物体浮沉条件8、杠杆平衡条件9、分子动理论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1、安培定则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三、应记住的常量: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为0.1℃水的比热:C水=4.2×103J/(kg.℃)2、速度:1m/s=3.6km/h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 V固>V液>V8m/s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气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传播速度:V=3×108m/s3、密度:ρ水=ρ人=103kg/m3ρ水>ρ冰ρ铜>ρ铁>ρ3=103kg/m3 1L=1dm31mL=1cm3g=9.8N/kg4、一个标准大气铝 1g/cm压:P0=1.01×105Pa=76cm汞柱≈10m水柱5、元电荷的电量:1e=1.6×10-19C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1度=1Kw.h=3.6×106 J四、物理中的不变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无关。

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跟燃料的燃烧情况、质量、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4、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它由电阻自身情况(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而跟所加的电压的大小,通过电流的大小无关。

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跟路程的多少,时间长短无关。

五、生活中的物理模型:1、连通器:如水壶、水位计、船闸等。

2、杠杆:如撬棒、天平、杆秤、独轮车、铡刀等。

3、轮轴:如板手、螺丝刀、自行车的车把等。

六、物理公式序号物理量计算公式备注1 速度υ= S / t 1m / s = 3.6 Km / h 声速340m / s 光速3×108 m /s2 温度t : 摄氏度(0c)3 密度ρ= m / V 1 g / c m3= 103Kg / m34 合力F = F1 - F2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5 压强p = F / S=ρ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p =ρg h适用于固体中的柱体p =ρg h 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1标准大气压= 76 cmHg柱= 1.01×105 Pa = 10.3 m水柱6 浮力①F浮= F上- F下②F浮= G –F③漂浮、悬浮:F浮= G④F浮= G排=ρ液g V排⑤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计算浮力的步骤:(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②F浮=G(ρ液=ρ物)悬浮③F浮<G(ρ液<ρ物)下沉7 杠杆平衡F1L1= F2 L 2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8 滑轮组F = G / nF =(G动+ G物)/ nS = nh (v F= nv G) 理想滑轮组忽略轮轴间的摩擦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9 斜面公式F L = G h 适用于光滑斜面10 功W = F S = P t 1J = 1N•m = 1W•s11 功率P = W / t = Fv 1KW = 103 W,1MW = 103KW12 有用功W有用=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W额=ηW总13 额外功W额= W总–W有= G动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14 总功W总= W有用+ W额= F S = W有用/ η15 机械效率η= W有用/ W总=G /(n F)= G物/(G物+ G动)定义式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16 热量Q=Cm△t Q=qm Q=Vq17 欧姆定律I=U/R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18 焦耳定律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的电热计算19电功定义式—W=UIt=Pt(普适) 导出式—W=I2Rt;(串)W=(U2/R)t;(并)(1)使用公式时,各物理量通常都采用国际单位。

(2)对于物理量的定义式还需其物理意义。

(3)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

(4)会灵活对基本公式进行变形20 电功率定义式——P=W/ t=UI (普适)导出式——P=I2R;(串)P=U2/R;(并)21 串联电路I=I1=I2 U=U1+U2R=R1+R222 并联电路I=I1+I2 U=U1=U21/R=1/R1+1/R2R=R1R2 /(R1+R2)七、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1、控制变量法:该方法是研究某一物理量(或某一物理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控制其他各项因素都不变,只改变某一因素,从而得到这一因素是怎样影响这一物理量的。

这是物理学中最重要,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用这种方法的有:(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3)影响滑动摩擦力打小的因素;(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7)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16)通电导体的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2、类比法:把某些抽象,不好理解的感念类比为形象容易理解的概念,如:把电流类比为水流,电压类为水压;声波类比为水波;3、转换法: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间接研究它叫转换法,如:研究电流的大小转换为研究它所表现出来的热效应的大小;研究分子的运动转换为研究扩散现象;眼看不见的磁场转换为它所产生的力的作用来认识它。

4、等效替代法: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如用可以总电阻代替各个分电阻(根据对电流的阻碍效果相同)、用合力代替各个分力(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相同)5、建模法:用实际不存在的形象描述客观存在的物质叫假想模型法,如:用光线来描述光的穿传播规律;用假想液片法来推导液体压公式: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分布特点等。

6、比较法:如对串、并联电路特点的比较、对电动机和发电机进行比较等。

7、理想实验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尽心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进一步推理的科学方法,如: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而推理出来的定律;人民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贺也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得出的结论。

如牛顿第一定律。

8、分类法:如物体可分为固、液、气;触电的形式可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等。

9、图像法:如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图像;运动物体的路程和时间图像。

10、逆向思维法: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场之后,法拉第思考——既然能“电生磁”,那么,反过来能不能:“磁声电”?这是一种逆向思维法。

八、物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九、仪器仪表仪器名称主要用途原理1、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2、秒表计时工具3、天平测量质量杠杆平衡条件4、量筒量杯用于测量液体或间接测量固体体积5、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6、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7、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液体的热胀冷缩8、压强计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9、气压计测量气体压强(一般用来测量大气压)10、密度计直接测量液体密度漂浮时浮力=重力11、热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内能做功12、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13、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14、变阻器改变电压电流,保护电路改变电阻线连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15、电热器利用电来加热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16、电能表测量电功(即电路消耗的电能)17、测电笔判断火线与零线18、小磁针检验磁场存在的仪器19、电磁继电器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的通断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20、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磁感应现象21、直流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现象十、物理学史1、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恒速前进:意大利伽利略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法国笛卡尔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英国牛顿2、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德国奥托·格里克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意大利托里拆利3、首先通过实验得到电流跟电压、电阻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通过实验最先精确确定电流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4、发现电流的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的(首先发现电和磁有联系)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电和磁的联系)1831年英国法拉第5、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杠杆平衡条件(又叫杠杆原理):希腊阿基米德6、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关系的法则(即安培定则):法国安培7、电子的发现:英国汤姆生 8、白炽灯泡的发明:美国爱迪生9、小孔成像:最早记载于《墨经》 10、光的色散:牛顿11、氩气的发现:1894年英国瑞利(与化学家拉姆塞合作)12、超导现象(零电阻效应)的发现:1911年荷兰昂尼斯13、早期电话的发明:贝尔14、电报机的发明:莫尔斯15、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麦克斯韦16、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十一、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1、区别“物理量”和“单位”:如“压强”属物理量,“帕斯卡、牛顿/米2”属单位;“电功”属物理量,“焦耳、伏.安.秒”属单位。

2、区别“像”和“影”:平面镜成像、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倒影、影子、电影。

3、区别“保险丝”与“电阻丝”材料特点:电阻率大、熔点低(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