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与喂养不耐受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护理课件
针对早产儿特殊情况,如吞咽困难、吸吮力不足等,提供适当
的喂养方法和工具,以确保早产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Part
06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治疗案例
案例一
某早产儿因喂养不耐受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经过调整喂 养方式、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成功缓解症状,恢复健康。
案例二
某早产儿在出现喂养不耐受时,及时采取禁食、胃肠减压等 措施,减轻胃肠道负担,同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最终恢复 良好。
失败教训分析
教训一
某早产儿因喂养不耐受导致肠穿孔,分析原因发现是喂养量过多、速度过快所致 ,提示应合理控制喂养量和速度。
教训二
某早产儿在出现喂养不耐受时未及时发现并处理,导致症状加重,甚至引发全身 感染,提示应加强监测和早期干预。
未来研究方向
STEP 01
研究一
STEP 02
研究二
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 发病机制,寻找更有效的 治疗方法。
喂养不耐受的症状。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营 养状况,调整喂养方案和护理措
施,确保早产儿健康成长。
推广母乳喂养
促进母乳喂养
01
鼓励和支持母乳喂养,向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技巧,提
高母乳喂养率。
母乳储存与加热
02
指导产妇正确储存和加热母乳的方法,以确保母乳质量和安全
性。
特殊情况下的喂养
03
营养支持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对于营养不足的早产儿,可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生 长发育的需求。
监测生长曲线
定期监测宝宝的生长曲线,评估营养状况,及时调整喂养方案。
定期评估营养状况
通过血液检查、骨密度等手段,定期评估宝宝的营养状况,以便及 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
早产儿护理
01
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感染
02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03
保持适当的喂养频率和量,避免过度喂养
04
观察早产儿的体重、身高、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体格 检查,监测生
长发育情况
02
定期进行营养 评估,调整喂
养方案
03
定期进行心理 评估,关注心
理健康
04
02
心理教育:提供心理教育, 帮助家长了解早产儿喂养 不耐受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 和安慰,减轻家长的焦虑 和担忧
4
早产儿喂养不耐 受的预防
孕期保健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营养,避免营养不良或过剩 适当运动:保持孕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定期产检:按时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问题 避免感染:避免接触感染源,降低感染风险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心情愉快,减轻心理压力 预防早产:注意预防早产,降低早产儿风险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 床诊疗指南
演讲人
目录
01.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概述 02.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 03.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 04.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
1
早产儿喂养不耐 受概述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
01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指早产儿在 02 这种症状可能包括呕吐、腹泻、
喂养过程中出现的消化系统不适
腹胀、腹痛等。
症状。
03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可能包 04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和治疗
括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喂养方式
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
不当、食物过敏等。
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
胃肠道发育不成熟:
早产儿胃肠道发育不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最新优质ppt课件
喂养不耐受原因
胃肠道功能不成熟
胃肠道动力
消化吸收功能 肠道免疫功能
胃肠道激素水平低下
胃泌素 胃动素 生长抑素、抑胃肽
胃肠道,孕15周有吸吮动作, 有效而协调的吸吮和吞咽要到孕30~36周。
? 孕32周即存在协调的食管蠕动,但与足 月时比较收缩幅度、传播速度及下食管 括约肌的压力均较低。
红霉素
? 促进胃肠动力:胃动素激动剂 红霉素对全胃肠道均有不同程度的促动 力作用:①促进食管收缩及增加下段食 管括约肌压力;②促进胃窦收缩,改善 胃窦、十二指肠功能的协调性;③诱导 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促进结肠 运动及胆囊收缩等。
? 红霉素结构与胃肠道作用:红霉素促胃 肠动力作用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密切相 关。
泛使用。 ? 但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
究中结果却不尽一致。 ? 国内多数研究表明,西沙必利能改善喂养不耐
受的相关症状。国外多数研究不建议西沙必利 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因其疗效不明 确性及严重的不良反应(致死性心律失常)。
胃复安
? 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压力,促进食管、胃 和小肠蠕动 。
24h内2次胃潴留量超过3h喂养量的50%。
? 胃潴留量超过6h之内喂养总量的30%。
2003年美国儿科学会制定了新生儿喂养 不耐受定义的临床指南,包括任意一项 以下因素:①严重的腹部膨胀或变色; ②肠穿孔征象;③明显血便;④胃储留 量≥间隔喂养2到3次总量的25%到50%; ⑤胆汁反流或呕吐;⑥严重的呼吸暂停 或心动过缓;⑦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
? 胃排空延迟可能与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 不成熟,二者之间缺乏协调的活动有关
? 小肠的动力随胎龄的增加也有一个发育与成熟 的过程,胎龄< 31周的早产儿小肠呈低幅而无 规律的收缩,几乎没有推进性活动,较易出现 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的体征。随着胎龄 的增加,肠蠕动的频率、振幅和时间逐渐增加 并能向下移行,足月时出现清晰可辨的移动性 运动复合波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课件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新生儿护理学》第6章“早产儿的喂养与护理”,详细内容涉及第3节“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识别与处理”。
主要包括早产儿生理特点、喂养不耐受的定义、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护理干预及家庭护理指导。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早产儿生理特点及其对喂养的影响。
2. 熟悉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及护理干预措施。
3. 了解家庭护理中如何预防和处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及护理干预措施。
教学重点:早产儿生理特点、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及家庭护理指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早产儿护理的实践案例,引发学生对早产儿喂养问题的关注。
2. 理论讲解:(1)早产儿生理特点及其对喂养的影响。
(2)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临床特征、诊断标准。
3. 例题讲解:讲解一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案例,分析诊断及处理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诊断和处理,检验学习效果。
5. 护理干预及家庭护理指导:(1)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喂养姿势、喂养频率、喂养量的调整等。
(2)家庭护理指导:如何观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症状、预防措施等。
6. 案例讨论:分组讨论实际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早产儿生理特点及其对喂养的影响。
(2)列举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
(3)论述护理干预措施及家庭护理指导。
2. 答案:(1)早产儿生理特点: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吸吮、吞咽、呼吸协调能力差等。
(2)诊断标准:频繁呕吐、腹胀、胃潴留、体重下降等。
(3)护理干预措施:调整喂养姿势、频率、量等;家庭护理指导:观察症状、预防措施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针对不足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最新研究动态,提高护理水平。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病因
疾病因素
·不少研究表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疾病因素相 关: 母体异常、围生期窒息、胎盘异常、围生期 感染、败血症、呼吸系统疾病,机械通气等是喂 养不耐受危险因素,
·产前激素、胎龄、体重、早期开奶是喂养不耐 受的保护性因素。
·伴有较大动脉导管未闭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 受的机会增多。
·低血糖和脐动脉舒张末期无血流,是喂养不耐 受的独立危险因素,
·影像学表现:双轨佂、门静脉积气、肠型固定、 僵硬
1
抬高上半身卧位
使患儿上半身抬高, 贲门高于胃底 , 胃内容物可借助重 力加快排空,减少 溢乳及胃食管返流。
治疗-体位
2
“鸟巢”卧位
有边界感和安全感,有利 于头手互动 ,维持生命 体征的稳定。“鸟巢”式 护理能促进肠蠕动,使消化 能力增强,减少胃食管返流。
病因
消化系统发育
·发育不完善, 32W 之前食管蠕动不协调,易出现胃食管返流,3234w吸吮和吞咽协调,胃肠运动功能逐渐成熟 ·早产儿结肠动力不成熟,易出现胎粪排出延迟 ·早产儿的胎粪的成分(糖蛋白、糖类、钙、铜、铁和磷) 较足月 儿有所不同, 胎粪较稠厚、黏稠, 难于排出, 胎粪易积聚在乙状结 肠及直肠内, 阻塞肠腔。
喂养方式及药物
·长期的禁食,肠外营养的支持:全肠外营养早产儿 正常的胃肠组织结构和功能消失, 肠绒毛变短, 肠 黏膜DNA丢失, 因此提倡早期肠道内喂养, 但喂养量
增加太快有引起FI甚至NEC的风险。
·连续和间断喂养方式中, 连续喂养引起喂养不耐 受的发生明显增多
·药物因素 吗啡、氨茶碱、激素
FI与NEC鉴别
FI
·生后反复胃潴留胃液、奶汁偶尔为血性污染或 胆汁样的液体
·轻度腹胀,部分可见肠型,肠鸣音正常 影像学正常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外壁罩上深色布罩,尽可能降低各类仪器声源,工作人员 避免高声谈论,动作轻柔,减少周围环境的噪音。 安静、黑暗环境使迷走神经兴奋,迷走神经紧张度增加, 有助于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有利于对 食物的消化吸收、奶量增加、减少呕吐、腹胀、胃潴留等 喂养不耐受发生。 配戴眼罩避光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配戴眼 罩避光患儿(P<0.01),表明避光能促进早产儿消化和吸 收,便于喂养。
3
胎龄28周时肠道已分化,30周开始出现功
能性肠蠕动,34周左右时才有系统性肠蠕 动,有效吸吮和吞咽34--36周才能成熟, 半乳糖酶等在34周前虽尚不充分,但给予 肠道营养后即呵活化。 VLBWI胃肠功能弱,加上腹壁较薄、腹肌 不发达等原因易显腹胀,在哺乳后尤为明 显,这可为生理现象,需与病理性腹胀相 鉴别。
7
开始胃肠喂养的时间 由于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恐惧,肠内营
养要在出生几周后才引入 动物实验表明,全静脉营养,仅禁食3d,就会出 现肠黏膜萎缩、肠绒毛变平及乳糖酶发育受阻。 早期喂养可以促进VLBW的胃肠道成熟,减少喂 养并发症,促进胃肠激素分泌和胃电生理活动成 熟,加强胃肠动力,改善喂养不耐受。 喂养不耐受平均开奶日龄为5.81±3.27d 喂养耐受平均开奶日龄为3.41±2.42d
12
持续性虽可克服这些缺点,然而有学者认为,此法影响胃
肠激素的分泌,易发生胃潴留,导致经口喂养的时间延长 和影响生长速率。
过幽门喂养是早产儿不经过胃的肠道喂养方法,适用于胃
排空差、易反流或误吸的早产儿,与经胃管喂养比较,前 者进奶量增加,体重增长明显,但旁开胃的消化作用,减 少了脂肪的吸收及胃肠激素的分泌,同时也使肠穿孔的可 能性增加,可并发十二指肠穿孔、细菌感染、腹胀,因此 不推荐常规应用。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以及对营养的影响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以及对营养的影响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亦被称作新生儿喂养困难,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尤其是在早产儿中比较常见,喂养不耐受会对新生儿的肠道营养吸收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合并基础疾病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还将影响其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康复,使患儿的住院时间延长,甚至影响新生儿存活率。
了解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发生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是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发育的重要手段。
以下就对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原因以及其对营养的影响等进行介绍。
1、什么是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亦被称作新生儿喂养困难,这是一种新生儿时期比较常见的疾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新生儿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引起喂养障碍。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多样,如呕吐、加奶困难、腹胀以及胃残留物增多等,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可对新生儿肠道摄取热卡造成不良影响,进一步引起新生儿的能量摄入不足,使得新生儿的体重增长困难,甚至出现负增长,且新生儿喂养不耐受还会对新生儿基础疾病的治疗以及恢复构成影响,使得住院时间明显延长。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在早产儿当中非常常见,主要与早产儿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有关,再加上喂养不当等因素使得出现消化不良以及呕吐等情况,这些都会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构成不利影响。
一旦发生新生儿喂养不耐受要及时明确原因,尽早带新生儿去医院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进行治疗和干预,从而尽快改善病情。
新生儿在出生之后所需要的营养素其主要来源为母体,之后通过自身的胃肠道摄取功能来获取相应的营养素,从而满足自身的生长发育需求,而在该转变的过程中依赖于新生儿自身的消化道结构、胃肠道动力的不断成熟以及完善,以及新生儿消化吸收功能的不断增强,然而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在出生之后胃肠道功能发育未完全成熟,所以在喂养期间就有可能产生喂养不耐受的情况,一旦发生了喂养不耐受,就会对机体营养的摄取形成不良影响,需要对喂养方案进行科学调整,从而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逐步改善喂养不耐受情况,以免影响新生儿的营养摄取。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治
早产儿胃肠道运动发育不完善
• 发育到第11周时就已经开始小肠的收缩,有效的 肠蠕动开始于胚胎发育中期
• 胎龄28周以前小肠的蠕动是非常缓慢地,27~ 30周胎龄时蠕动是无序的混乱的
• 胎龄33~34周代表胃肠运动功能逐渐成熟的消化 间期移行运动复合波(MMC)出现
• 随着胎龄的增大,小肠运动的频率、振幅和时间 逐渐增加,出现向前推进的活动
• 足月时才可测得清晰的Ⅰ、Ⅱ、Ⅲ时相的移动性 的运动复合波,标志着胃肠运动功能逐渐成熟
早产儿消化吸收功能发育不完善
• 壁细胞出现于第11周的胚胎 • 盐酸的分泌直到32周末才开始 • 小于32周的早产儿胃酸的分泌是非常有限
的,生后24~48h 胃内的PH 大概是5.5~ 7.0,(而足月儿胃内的PH是 2.0~3.0) • 早产儿生后从第一周到第四周,在胃泌素 等的刺激下,胃酸的分泌成倍增加,胃酸 被认为是胃肠道防御微生物侵害的第一道 防线
• 给予极低出生体重儿少量的肠内喂养或静脉营养, 脂肪酸摄入不足,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 足,在神经组织的形成、炎症反应方面往往造成 潜在的严重后果
• 早产儿体内的蔗糖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的 活性已经接近足月儿,而乳糖酶的活性在生后 24~40周迅速升高,接受早期肠内喂养的早产儿 生后10天、28天,乳糖酶的活性分别提高60%和 100%
早产儿消化吸收功能发育不完善
• 胃腺主细胞能分泌胃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原样物质, 早在胚胎第8~9周胃壁内的主细胞就能分泌这两 种物质,而且发现粘膜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也能 够分泌胃蛋白酶原
• 胃蛋白酶原分泌后必须等待盐酸的活化才能发挥 分解蛋白质的作用
• 蛋白质在胃的酸性环境中开始水解,通过远端肠 道内的不同的蛋白酶进一步分解代谢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36000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 <37 周(259d)的新生儿。
早产儿胃肠功能弱尤其胃肠动力差,易出现喂养不耐受。
为了完善人性化服务理念,使早产儿能够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喂养,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最终解决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问题。
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早产儿喂养护理1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判断标准目前学术界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有所差异,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考虑喂养不耐受 :(1)呕吐,腹胀(24 h 腹围增加 >1 .5 cm,伴有肠型);(2)胃残余超过上次喂养量的 1/3或 24 h胃残余量超过喂养总量的 1/4 或持续喂养时超过 1h 的量 ;(3)胃残余被胆汁污染 ;(4)大便潜血阳性 ;(5)大便稀薄,还原物质超过 2 %(乳糖吸收不良);(6)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明显增加;(7)奶量不增或减少,体重不增。
2 影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相关因素2 .1 内部因素(胎龄小、体重轻、胃肠功能不成熟)出生前,胎儿营养素的来源完全依赖母体输送;出生后则必须通过自己的胃肠道摄取食物中营养,但早产儿的胃肠动力与胃肠消化吸收功能的发育成熟程度可能还暂时不能适应这一转变。
妊娠 25 ~ 30周的早产儿肠蠕动的幅度较低,无规则节律 ;妊娠35 周才会形成能推进食物的复合波群,并且这种波群是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加的。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胃肠功能不完善,胃肠功能低下,食道括约肌发育不全,肠蠕动缓慢且容易出现腹胀、胃潴留等胃肠喂养不耐受表现。
资料显示,胎龄 <34 周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几率是 34 .8 %,胎龄>34周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几率是 13 .5 %;而体重≤1 500 g者喂养不耐受几率为 68 .51 %,体重>1 500 g 者喂养不耐受几率为 11 .73 %。
说明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胃肠功能成熟程度愈低,喂养不耐受几率越高。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和治疗
案例二
总结词
优化喂养方案是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 关键,包括选择合适的食物、调整喂养方 式、保持适当的喂养量和速度等。
详细描述
根据早产儿的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食物 和喂养方式。对于有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 ,应尽量选择母乳或配方奶等易于消化和 吸收的食物。同时,适当调整喂养速度和 频率,保持适当的喂养量和速度,有助于 减少喂养不耐受的症状。
案例三
总结词
在某些情况下,药物辅助消化可能有助于治 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详细描述
一些药物如胃动力药、益生菌等可以辅助消 化和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改善早产儿喂养 不耐受的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注意药物的副作
用和效果。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与展望 总结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发生。 • 避免过度喂养:在宝宝早期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的情况下,过度喂养可能会增加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
良、腹泻等不适症状。因此,应根据宝宝的实际需要和耐受情况来调整喂养量。 • 选择合适的配方奶:对于不能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应选择适合其年龄和健康状况的配方奶,并注意选择不
含过敏原的奶粉。 • 治疗措施:如果宝宝出现喂养不耐受的症状,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 调整喂养方式:如改为使用滴管或小勺喂养,减少每次喂奶的量等,以减轻肠道负担。 • 使用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帮助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缓解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 • 药物治疗:在严重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等。 •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研究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 加强围产期保健:围产期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加强围产期保健可以预防早产儿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以减轻肠道负担。
使用药物辅助消儿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课件
保持环境安静
在喂养时尽量减少外界噪音和 干扰,使宝宝能够专注于进食 。
腹部按摩
适当的腹部按摩可以促进肠道 蠕动,缓解喂养不耐受的症状 。
药物治疗
益生菌补充
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缓解喂养不耐 受的症状。
止泻药
对于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 用止泻药进行治疗。
胃动力药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适当使用胃动力药来促进 胃排空,缓解喂养不耐受的症状。
案例三:成功治愈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案例
案例概述
本案例介绍了一名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喂养不耐受症状的早产儿,经过合理的诊断与治疗, 最终成功治愈的过程。
治疗过程
医生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首先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缓 解症状,然后逐步增加喂养量,并辅以胃肠减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观察 患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逐渐增加喂养量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和生长情况 ,逐渐增加喂养量,避免过度
喂养。
选择合适的食物
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早产 儿的食物,确保营养均衡。
注意食物温度
控制食物温度适宜,避免过冷 过热影响早产儿的消化功能。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 情况,及时调整喂养计划。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通过观察早产儿的症状和体征,如腹胀、腹泻、呕吐等,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胃 液分析、胃食管pH监测等,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进行诊断。
治疗
针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胃肠减压等。饮食 调整包括更换奶粉、少量多餐等;药物治疗包括促进胃肠动力药、止泻药等;胃 肠减压则通过放置胃管引流胃内积聚的液体,减轻腹胀等症状。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
早产儿喂养不
耐受的预防措
4
施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 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孕期营养补充
补充叶酸: 预防神经管 缺陷
补充铁质: 预防贫血
补充钙质: 促进胎儿骨 骼发育
补充DHA: 促进胎儿大脑 和视网膜发育
保持均衡饮食: 保证营养全面
避免吸烟、饮 酒:减少对胎 儿的危害
孕期保健
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 理孕期并发症
A
适当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增强抵抗力
C
B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避免营养不良或过剩
D
避免感染:减少接触感染 源,预防感染性疾病
早产儿护理
01
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感
染
02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
时发现问题
03
保持适当的喂养频率和
量,避免过度喂养
04
观察早产儿的体重、身
耐受的诊疗方
3
法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 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饮食调整
1 母乳喂养:优先选择母乳喂养,提高母乳摄入量 2 配方奶喂养:选择适合早产儿的配方奶,调整奶量、浓度和喂养频率 3 营养补充: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保证营养均衡 4 食物过敏:观察食物过敏反应,调整食物种类和摄入量 5 胃肠道功能调整:调整胃肠道功能,改善消化吸收能力 6 喂养方式调整: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避免过度喂养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
胃肠道发育不 成熟:早产儿 胃肠道发育不 完全,消化酶 分泌不足,导 致消化不良。
免疫系统不成 熟:早产儿免 疫系统发育不 完全,容易对 食物产生过敏 反应。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早产儿出生时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同时也缺乏体重和出生后所需的发育时间,因此往往存在喂养不耐受的问题。
喂养不耐受是指早产儿对食物的吸收和消化能力较差,难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摄入。
为了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本文将介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方法,以期帮助早产儿克服喂养困难,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分析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胃肠道发育不完善:早产儿的胃肠道未完全发育,消化酶和肠道功能不健全,导致其对乳汁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有限。
2.呕吐和反流:早产儿由于胃肠道功能不健全,容易出现呕吐和反流现象,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3.呼吸困难:早产儿可能存在呼吸困难,需要花费较多能量来维持呼吸,使其在进食时易疲劳,吸食量减少。
4.消化不良和肠绞痛:早产儿由于饮食口径较小,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和肠绞痛,影响其进食。
5.吸吮困难:早产儿吸吮能力较弱,无法有效吸取足够的乳汁。
以上是导致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常见原因,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干预时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措施1.早期皮肤接触:早产儿出生后,给予早期皮肤接触可以促进母婴早期亲密接触,增强母亲与早产儿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种接触可以调节早产儿的呼吸和心率,提高乳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早产儿在喂养方面的适应性。
2.逐渐增加喂养量和频次:在早期,由于早产儿的消化功能不完善,需要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喂养量和频次。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逐步增加喂养量,确保早产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同时减少喂养间隔,以增加早产儿对乳汁的吸收。
3.调整喂养体位:正确的喂养体位可以促进早产儿对乳汁的吸收。
护理人员应将早产儿放置在半坐位或斜卧位上喂养,保持头部稍微向前,使乳汁能够顺利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4.喂养时避免刺激:为了避免刺激早产儿,护理人员在喂养前后应保持安静环境,避免嘈杂声或强光的干扰。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教案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儿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早产儿的护理”,主要涉及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
详细内容包括: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病因及临床表现。
2. 掌握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
3. 能够运用护理理论及技能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
教学重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评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护理操作器材、病历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病因及临床表现。
(2)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份针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计划。
(2)教师示范护理操作,如胃管喂养、观察胃残余量等。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护理的典型题目。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
2.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病因及临床表现。
(2)论述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
2. 答案:(1)答案略。
(2)答案略。
(3)案例:某早产儿,出生体重1200g,出生后第3天出现胃残余量增多,喂养不耐受。
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1. 定期评估胃残余量,调整喂养方案。
2. 采用胃管喂养,减少呕吐、误吸等并发症。
3. 加强观察病情,如出现呕吐、腹胀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况:
我国每年出生约100万早产儿。 早产儿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VIP。 中国城市早产儿发生率 2002:7.7% 2005:7.8% -VLBW:8% -ELBW:1%
概况:
科学的营养管理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保证
生命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早产儿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中,早产儿
胃肠激素之一的INS
促进合成代谢的主要激素。有研究表明:INS 和新生儿体重增长呈正相关。但INS运用的疗
程,喂养不耐受不同胎龄儿出生后INS水平的
变化情况,仍需进一步探讨。
非营养性吸吮
(non—nutritivesucking,NNS)
可促进GAS,MOT分泌,NNS可刺激口腔内的感 觉神经纤维、迷走神经,使胃肠激素水平发生改变, 也可使INS分泌增加。其机制除使迷走神经兴奋外, 还具有神经、体液调节作用。
推
荐:
住院早产儿 推荐乳类
MMC),在MMC的调控机制上发挥着重要
作用,并且可增强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加
强胆囊收缩。
大量研究证明
胃肠喂养能促进
胃肠肽的释放
大量研究证明
卢庆晖等对28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用小
剂量胰岛素(insulin,INS)治疗提示,有
促进胃肠道成熟、营养及乳糖酶的分泌,增 加早产儿乳糖酶活性,有助于乳糖的消化、 吸收及体重增长作用,与国外研究结果相似。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
Patole等选择随机对照Fra bibliotek究发现,大于或
等于37周早产儿的主要指标为完全肠内喂
养(fullenteralfeeds,FEFS)达到
150m1/(kg· day),次要指标为红霉素
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如腹泻、心率失常和增
殖性幽门狭窄的发生率。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
早产儿胃肠动力发育不成熟,尤其胎龄小于
31周时,小肠呈低幅而无规律收缩,几乎
无推进性活动。其小肠、大肠活动也欠成熟,
易发生喂养不耐受。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
杨华姿等对72例早产儿血中促胃液素 (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 MOT)水平的研究发现,不同胎龄新生儿生 后MOT,GAS水平不同(随胎龄增加而升 高),早产儿的明显偏低。
疾病与治疗的因素
早产儿生后喂养困难,各脏器功能不成熟,对能量的 高需求得不到满足,不仅阻碍其生长发育,同时导致 疾病加重和患病。李秀云等在对198例早产儿感染性 疾病相关因素分析后提出,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 率与胎龄、体重相关,胎龄小,体重低,感染性疾病 的发病率高。
疾病与治疗的因素
在医源性因素中,气管插管、留置胃管、使用激 素均导致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增高。新生儿窒 息造成神经、心血管、泌尿及消化系统损害,出现应 激性溃疡、胃潴留、腹胀、便秘等胃肠紊乱,使喂养 困难发生率增高,窒息、缺氧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发生率高于无窒息的早产儿,这与窒息造成肠黏膜缺 氧缺血,甚至脑组织缺氧缺血损伤有关。
其他
早产儿生后胃酸浓度显著增高,故经胃管喂养母乳时,应在
插胃管后先用1%碳酸氢钠洗胃以中和胃酸,防止应急性溃 疡的发生。生后1天内有半数早产儿可出现低血糖,需立即 治疗,可静推葡萄糖1g/kg,继已10mg/(kg.min)的速度 特点滴入,须血糖稳定后再滴入24小时,视喂养情况逐渐减 少。
其他
GAS NNS
GAS具有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和胰酶分泌, 营养胃肠及胰腺等器官的作用,从而间接
影响胰岛p细胞的功能,使INS分泌增加。
胃肠激素的分泌
促进胃肠功能发育和成熟。庄静文等根据对胃肠道喂 养的耐受情况将82例早产儿分为全静脉营养组、全胃 肠喂养组、微量喂养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这3组早
胃肠动力,但要注意其有产生锥体外系反应 的副作用。近期益处:降低院感、NEC、
ROP的患病率 。
监测
观察临床特征胃肠开始时间加奶速度体重增
长情况等一般情况外,还要注意胃肠喂养中
出现的其他情况。
a.胃残留量:
胃饲管喂养的婴儿每次喂养前先抽取胃中残 余量,正常为0-2ml/kg,如〈2ml/kg
胎龄及体重因素
数据表明:早产儿出生体
重越低,胎龄越小,喂养不 耐受发生率越高。因为其吸 吮和吞咽协调能力越差,食 管与肠道蠕动收缩幅度、传 播速率越低,胃排空延迟。
开奶时间和加奶速率因素
Evans等在对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 的早产儿研究时发现,肠道内喂养应在 生后第1天和第2天缓慢增加奶量,让胃 肠道受到刺激而活动正常。
可持续喂养,否则应减量或停喂一次。目
的:达到或超过宫内
b.腹胀
定时定部位测量腹围,腹围增加1.5cm时有意 义,应减量或停喂一次。
腹胀胃残留量增加,血便或大便隐血,提示感 染或坏死性结肠炎,应停止经口喂养。
营养状态的评估
每日入液量:摄取能量体重每周测头围身长。 一般体重增长为15g/d或胎儿体重的1.5%, 头围增长为1.0cm/w。 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尿素氮等。 人乳喂养及用呋噻米剂患儿监测血钠、血氯、 碳酸氢盐。 如有异常丢失,如胃肠手术,应测定血红蛋白、 网织红细胞。 血清锌、铜。
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高达55%。
国内外早产儿EUGR发生率比较
发生率 美国
N=24371 (23-34W) 28% 34% 16% 23.1%
中国研究1
N=1196 49.7%
中国研究2
N=1000 60% 58.9% 29.5%
体重 身长 头围
结果显示:中国早产儿EUGR发生率较高。中华儿科杂志,2009.
黄鹤等通过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6年的研究 发现65.2%病例发生在2周内,围生期因 素致胎儿宫内窘迫,产时缺氧、高热、低体 温等均造成早产儿消化系统缺氧、代谢紊乱 和肠蠕动改变。
胎龄及体重因素
刘芳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56例临床分析 发现,出生体重 ≤1000g≤1500g≤2000g≤2500g 时导致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分别是 93.75%、57.89%、13.79%、 9.33%。
喂养方式和途经
国内研究提示:对早产儿进
行胃、十二指肠喂养,可增加热 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减少吸入 性肺炎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喂养方式和途经
Premji等通过随机试验,对早产儿采用持续 与间断鼻饲喂养两组进行对比,观察达到完全 胃肠道喂养的时间、粪便排泄量及NEC发生 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持续鼻饲喂养更 接近于肠道喂养,可减少喂养不耐受,使体重 增加较快,此法尤其适合于体重低于l 000g的 早产儿。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表现
①吸吮差②吞咽困难③窒息 ④呕吐⑤腹胀⑥胃潴留 ⑦胃内咖啡样物⑧便血 ⑨被进食大于2次或 第2周末入量小于 8毫升/(千克.次)。
早产儿与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
出生体重及胎龄,其是根本因素
开始喂养日龄 应用氨茶碱 胃肠动力功能
围生期因素
胎龄及体重因素
胎龄为30周、32周、34周、37周, 导 致的喂养不耐受发生 为 55.55%、 50.00%、23.91%、13.95%。 陈坚等在早产儿喂养的临床观察中发现, 出生体重为 ≤1000g≤1500g≤2000g≤2500g时 导致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分别85.71%、 21.95%、19.56%、7.89%。
开奶时间和加奶速率因素
董梅等对NICU的早产儿 不同开奶时间参数比 较 研究发现,早开奶组早产 儿的住院时间与达足量喂 养时间均短于晚开奶组。
开奶时间和加奶速率因素
胡春梅等通过对40例在 NICU的VLBWI的喂养 支持认为,早产儿尽早喂 养从生后第2天开始,奶 量每天每次增加1 m1— 2m1,直至增加到所需量。
产儿生后第3天、第7天空腹血中MOT,GAS浓度,
而予以证明。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
药物治疗 刺激排便和非营养吸 吮 喂养方法
喂养方法
早产儿喂养原则必须合理及个体化,缓慢
加奶,首选母乳,如暂时无母乳,从1/2 早产儿配方奶起,逐渐增加全奶。对早产 儿应早期微量喂养,谨慎禁食。
喂养原则
早期微量喂养
缓慢增加喂奶量
减少进食次数和每次禁食持续时间
及时帮助排便
喂养方式和途径
持续鼻胃管喂养影响胃肠激素的分泌,
喂养时可持续与间歇注入交替;鼻十二 喂养除可改善胃肠不耐受外,并可增加 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减少吸入性肺炎
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应用胃肠动力药物
多巴胺拮抗剂多潘立酮能促进胃排空及刺激
母乳(强化或未强化)
非配方奶喂养
营养补充
应给予维生素k11-3mg/d和维生素c50-100mg/d肌注或静点,
共2-3天,生后第三天可给服复合维生素B半片和维生素c50mg,每
日2次。生后第十天可给浓鱼肝油滴剂每日1滴逐步增加每日3-4滴。
生后一个月可给铁剂,10%的枸橼酸铁胺2ml/(kg.d)。早产儿一 般vitE无论何种喂养方式,均需另外给予vitE25mg/d,指导体重达 1800克。
徐丽云等应用放射免疫法对68例小于胎龄儿 空腹血中生长抑素(somatotropic secreto—inhibitory,SS),MOT, GAS的浓度进行测定,观察到小于胎龄儿 空腹血中3种胃肠肽水平较足月儿低。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
证明其胃肠道分泌功能可以引起消化间期
综合肌电(migratingmoto comp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