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考前题型滚动限时练十二(含解析)
2016年四川高考语文冲刺卷及答案
2016年四川高考语文冲刺卷及答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周飞亚《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
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
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
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
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日趋式微。
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
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
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更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
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是重视。
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程度似乎还不够。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因而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
但是,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所幸的是,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并试图弥补这一缺憾,“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正在国内悄然兴起。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就是热潮中的一股涓流。
这次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会议,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宗旨,探讨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
四川省成都市某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高考热身试题 语文 含答案
成都重点中学考前热身考试语文试卷2016。
6.1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高2013级语文备课组审题人:黄明勇付阳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的“礼运”篇中,作者借孔子之口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就是没有私心和阴谋诡计,抢劫偷盗与乱贼暴徒亦已灭绝,即使夜不闭户也安然无事的“大同之世”.大同之世的基本特点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即天下乃天下人共同的天下,从而区别于以世袭制度、“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等为特色的“天下为家”,即某个人及其家族将天下据为己有的时代。
公天下代表了儒家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
儒家力图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境,其根本目标就是希望成就一个道德理想国——大同之世。
儒士集团天下为公的取向不仅是早期儒家就已揭明的理想,而且是后世儒者进行社会批判不得不遵循的基本点。
清初黄宗羲正是在与天下为公的理想之世的比较中,对世袭社会中仅仅立足于自己一家一姓之私利的君主予以了无情的鞭笞。
宋代朱熹据此对家天下时代做出了批评性反省,他批评唐太宗“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而且认为相比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时代,世袭社会“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
尽管其言论并未直接包含社会批判的内容,但是我们从张载著名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中,依然不难看出一个真正的儒者超越一家一姓的家天下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与气度.与此形成明显对比的是,传统社会帝王家族的根本追求则是“天下为家”,即以维护一家一姓对天下权力、财富乃至民众的独占和维护一家一姓“永久"的世袭为根本目标。
这就不能不与儒士集团的理想追求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
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高考语文三诊试卷(解析版)
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高考语文三诊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也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
鉴于官员在国家机器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他们对于读书和从政二者关系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官场风气,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在中国古代,官员读书是持续性的普遍性的历史现象,也是官场的显性规则。
中国封建社会官本位色彩非常浓郁,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途径就是入仕为官。
因此,读书成为古代文人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二选择。
这些文人士子秉承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理想,经过儒师的悉心调教和官场的耳濡目染,入仕时大都谙熟治乱兴衰之道,知晓为人处世之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朝廷命官。
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文人士子们通过经年累月的读书,不仅蓄积了丰赡学养,而且提升了高迈人格,换言之,读书造就了称职的官员,而官员继续读书则成就了更大事业。
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漫长苦读且深入传统文化肌理的人,才能通过严苛的科举考试,才能在官场里登堂入室。
因而,但凡具有读书天赋、家境又允许的学子,大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为官之后依然读经诵史,赋诗作文,以此颐养性情、陶冶操守、净化心际、提升境界。
另外,凡是国盛民阜、天下太平的朝代必然是推崇文化和学术的朝代,此时考核检验官吏的准绳,不仅要看其政绩大小,也要看其文化修养的高低。
中国古代官员把读书和从政合二为一,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有一定关系。
秦汉统治者将偃武修文、重用儒生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到了隋唐逐步建立并完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选人用人的主要途径,它把考查文人学子对古典文化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的组织能力,作为公开选拔官员的基本依据,所以不读书者不能入仕为官。
士子们一旦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恪守“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目标,在读书为文方面更加勤勉笃毅,成为为官和为文两方面的典范,他们既是垂范后世的出色政治家,又是名留青史的杰出文学家。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树德中学2016届高三11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邓君胡爽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南北文化的差异,除却山水造化的影响外,更多是与历史上两种文化的多次交融和碰撞有关。
解读南北文化的过程,其实也是追寻文化之根的过程。
秦汉以来,南北的大一统,更多只是政治上的意义,就文化和经济层面的交流而言,南北其实是割裂的,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均在北方,南方在北方人眼里还只是一片“地广人稀、火耕水耨”的蛮荒之地。
到了三国时期,北人袁淮还说:“吴楚之民脆弱寡能,英才大贤不出其土,比技量力,不足与中国相抗。
”所谓中国,犹言中原,指黄河流域。
因为政治角力的结果是三国鼎立,这才使得蜀国致力开发西南,吴国用心经营江东,南方这才得到有序、有规模的开发,经济和文化才得以长足发展。
此后南方土地也才有了接纳三次大规模北人南迁的民族大迁徙的基础,南方也逐渐完成了“北化”后从蛮荒之地向经济和文化高度发达的中心蜕变。
第一次是永嘉丧乱后的衣冠南渡,大约百分之八十的北人移居南方,剩下的北人与大批涌入的胡人杂居。
第二次是唐时安史之乱及黄巢之乱,又有大批北人逃亡南方。
而北方再次由外来民族建立多个王朝,“五代”中有三个为沙陀人的朝代。
南方则占去“十国”中除北汉外的九国。
第三次则是北宋灭亡之际,这一民族迁徙达到高潮,从而使南人北人的比例达成了大幅逆转。
汉时北人比南人为8:2,南宋时则反过来为2:8。
大量的中原士庶南移,为南方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及熟练的劳动力,刺激了南方的经济增长,提高了南方的文化发展水平;而北方因为屡次战争,则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以安史之乱为例,当时是“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李白),此后南方的经济文化水平便凌驾北方之上。
2016四川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6四川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成都七中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试卷综析】一、总体评价:语文试卷共有六大题18小题,阅读题和表达题的分值分别为70分和80分。
试题的知识面覆盖面符合高三学生上学期语文学习的实际,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重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可以较好地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二、具体情况分析:1.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无论是词义辨析题还是综合分析题、文言文翻译题都贴近教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对课本和课堂学习高度重视的意识。
2.古典诗词赏析:试题所选诗歌,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诗意浅显。
赏析起来难度不是很大。
3.默写:名篇名句默写所考的句子全都选自课本,这降低了难度。
4.现代文阅读:题型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
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主题的总体理解和概括表述能力。
5.语言知识运用:基本涵盖了高中主要的知识点,对成语、病句、语言表达衔接连贯这些知识点进行了考查。
6.作文:作文材料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做人要诚实。
在时俗工巧,物欲横流的社会,诚实方为这世上永不褪色的通行证,这则材料告诉学生如何做人,很切合实际生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表达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普遍有话可说,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能力,学生写起来基本都很顺手。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题文】M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郊《游子吟》中那位“游子”的情怀,其实也是今天到处漂泊的人们的心声。
为了种种原因,离开故土,走上了漂泊之路,其间的情境今古有天壤之别,但其心理和情绪却跨越千年,彼此相通。
孟郊时代的时空距离比今天当然小得多,但在今天我们有了天涯咫尺的时空经验,却仍然无法消除我们“游子”的感情。
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这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
精神分析者曾经有一个命题对于人生很有说服力,这个命题是:我们不得不失掉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以实现我们人生的目标。
四川省成都七中万达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 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毎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说“霾”樊良树霾为何物?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释义说:“风雨土也。
从雨貍声。
《诗》曰,‘终风且霾’”。
风雨交加,裹挟大地的尘土,伴随像貍一样的尖利声音,给人造成很大的压迫感。
这里,霾是充满流动力量的一种自然现象。
《诗经·邶风》中有“终风且霾”,说的是一位女子耳闻目染交替演进的四种天象——“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终风且曀(yì,阴沉而有风;昏暗)”“曀曀其阴”,不由忧从中来。
暴,大风迅疾猛吹;霾,狂风席卷扬尘;曀,狂风遮天蔽地;阴,天色阴沉黯淡。
四种天象,紧锣密鼓,层层加码。
携带尘土的霾,带土黄或橘黄色,让能见度大为降低。
“终风且霾”,是否为今天人们所说的沙尘暴,我们尚难以得知。
不过,席卷尘土的霾,古已有之,当无疑义。
在长江流域,“终风且霾”的几率,微乎其微。
彼时,江南水乡泽国,山林莽原,到处都为生机盎然的树林、湿地、河流、湖泊。
霾,在此时的南方文献中略有涉及。
屈原《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此处的霾,同埋,战车的两轮埋在土中,裹足不前。
霾的这个意义,与北方文化经典《诗经》中的“霾”有所不同,但并不让人觉得突兀,恰为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语言表征。
在后世的汉语表达中,霾,屡屡出现。
如唐代陆龟蒙“夫子又继起,阴霾终廓如”。
杜甫“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涨沙霾草树,舞雪渡江湖”“洒落唯清秋,昏霾一空阔”。
自造字伊始直至19世纪末,霾的意义变化不大,始终在农业社会徘徊。
发端于20世纪上半叶的《辞海》对其的解释是“大气混浊态的一种天气现象”,也看不出霾对身体有多大伤害。
再大的风吹起尘土,不过是原生态的尘土罢了。
此时,中国的大多数地方尚未进入工业化门槛,城市的体量无法同今天相提并论。
成都2016届三诊语文word版含答案
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传统中国重视人的主观能动因素,强调官员对民众的约束与塑造作用,因此,政治的着眼点在“治吏”上,要求官员清正廉明就成了传统政治的核心诉求之一。
而西方更着重于法典与制度的完备与执行,更为相信“法”的约束与规范作用。
这就使得传统中国与西方在“官吏”的定位方面出现非常大的区别。
西方的官吏是技术型官僚,以对法制的熟稔和贯彻为考核依据,局限在公权力领域,官员的私人领域并不影响其公权力领域的职位与权威。
而传统中国既要求官员具备技术型官僚的职能,又要求官员充当万民的表率,即所谓“青天大老爷”,被西方放置在个人层面的“道德”在传统中国却恰恰是约束的重点。
传统中国的政治理念是“政者,正也”,只有人“正”才能产生清明的政治,所以重视德性培养和德行考察。
如上所述,传统中国对官员的监督,除外在的法律监督外,还从道德角度进行监督,形成对官员进行风宪纠弹的言官系统。
言官系统的制度化及其效用的发挥,以明代最为典型。
明太祖朱元璋痛恨官吏的贪污腐败,建立了对官员进行监督的常制,监察御史和给事中合称“科道官”,共一百六七十人,这些人通常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
监察御史品秩不高,但代表皇帝,可以小制大,以内制外,尤其巡按御史,小事立断,大事奏裁,很有权威。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明朝没有宰相之制,都御史直接向皇帝负责,六部、地方政府和监察御史、给事中不相统属,避免了由于隶属关系而对言官产生行政干涉,保障了言官职能的有效发挥。
言官要起到肃清吏治的作用,由谁来担任言官就是非常慎重的事情了。
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内存忠厚之心,外振正直之气,政治上一定要忠君爱国。
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
不仅如此,明代还要求言官有实际的仕途经历,不是仅凭借书本上的抽象理念来行事,而是能真正切入实务,不务空言。
由于言官的道德劝谏职能,就必然对言官任职资格提出了专业技能之外的更多要求,首先是任职回避。
四川省高三语文上学期考前题型滚动限时练十三(含解析)
考前题型滚动限时练十三时间:50分钟分值:54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015·河北保定二模)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听他的演讲,非常愉悦,他时而,声音如潺潺流水,拂暖人心;他时而又条分缕析,启人心智。
②他意识到,同时谋划多种出路,虽是找了后路,但少了的勇气,“有的时候,不逼自己一下也许就找不到自己的极限”。
③调查显示,在中国文化里,话不可说满,但事情必须做好,正所谓,做事情就是要作最大的努力。
④报社以“闯天下”为题目,报道了淄建集团视诚信为企业的生命,努力“树立品牌形象”的事迹。
A.娓娓而谈破釜沉舟讷言敏行一诺千金B.侃侃而谈义无反顾谨言慎行一言九鼎C.侃侃而谈破釜沉舟谨言慎行一诺千金D.娓娓而谈义无反顾讷言敏行一言九鼎【解析】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者说话动听。
侃侃而谈:是指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
破釜沉舟: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讷言敏行:讷,(说话)迟钝;敏,敏捷。
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谨言慎行:说话做事都谨慎小心。
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一诺千金:形容说话算数,所许诺言信实可靠。
【答案】 A2.(2015·陕西安康质量调研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范曾作画,神思初动,画笔即灵动自如,而这种灵动自如源于娴熟的技艺为前提,得益于对传统的继承和大胆创新。
B.目前部分企业存在自动监控设施未验收及污染物浓度超常限值,环保部门要求相关企业在本月底完成相关工作。
C.巴金“讲真话”的精神影响了一大批同样经历过“文革”的作家和他们的创作,其中萧乾是受巴金影响最深的一位。
D.据考古学家鉴定,这些洞穴岩画创作于1.7万至1.8万年前,所用颜料完全是利用天然的原料手工研磨、调理而成。
【解析】 A.句式杂糅,“源于……”和“以……为前提”两种句式取其一。
高考语文(通用版)大一轮复习:17-18版 专题提能限时练(十二) 文言文阅读(二)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提能限时练(十二) 文言文阅读(二)(建议用时:3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导学号:76082054】赵豫,字定素,安肃人。
燕王起兵下保定,豫以诸生督赋守城。
永乐五年授泌阳主簿,未上,擢兵部主事,进员外郎。
内艰..起复。
洪熙时进郎中。
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
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贴然。
一意拊循,与民休息。
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
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
巡抚周忱有所建置,必与豫议。
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益军,勾及姻戚同姓,稍辨,则酷刑榜掠,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
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
有诏灭苏、松官田重租,豫所辖华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
正统中,九载考绩。
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
及十年春,大计..群吏,始举卓异之典。
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皆预焉,赐宴及袭衣遣还。
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
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
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
”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
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
豫皦皦著名绩,尤以恺悌称。
是时,列郡长吏以惠政著闻者: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
民诣阙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
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
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正统六年超擢广东布政司。
荆州知府大庾刘永遭父丧,军民万八千余人乞留,英宗命夺情..视事。
巩昌知府鄞县戴浩擅发边储三百七十石赈饥,被劾请罪,景帝原之。
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
先后在官十八年,迁至河南布政使。
惟袁旭在宁国为督学御史程富所诬劾,逮死狱中。
而宁国人惜之,立祠祀焉。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B.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C.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D.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D[断句时,应结合语境来分析。
四川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滚动限时练八Word版含
考前题型滚动限时练八时间:60分钟分值:6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015·山西太原二模)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乔布斯是一位,极具魄力并且成就非凡的人。
他主持开发的技术已经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
②瑞士央行猝不及防地撤除欧元兑瑞郎汇率下限的做法为全球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以来所罕见,这使得一些平日的大机构也措手不及。
③这家公司行事极度隐秘,他们的所有行动都是的,也因此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站稳了脚跟,取得了一席之地。
A.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B.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C.深谋远虑老谋深算深思熟虑D.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解析】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老谋深算:周密的谋划,深远的盘算,形容办事老练,考虑周全。
【答案】 C2.(2015·贵州贵阳监测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截至2014年底,云南省已经建成四十二万个“爱心水窖”,解决和改善了八十多万山区农村人口用水的困难和六十多万亩耕地补充灌溉的问题。
B.尽管从官方到民间都意识到垃圾问题的严峻性,但垃圾分类处理依然迟迟难以推行,由某些地方政府建设的垃圾焚烧厂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马蜂窝。
C.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播,Kimi、王诗龄、田雨橙等“星二代”的“同款服饰”变成热销品,有文化品位的童装也成了服饰行业的“新增长点”。
D.2014年6月,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透露,我国将在2020年计划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在发射10年后完成探测器采样返回的工作。
【解析】A项搭配不当,“解决和改善”与“困难”和“问题”不搭配,同时还语序不当,“八十多万”应放到“山区”后面。
C项中途易辙,应在“电视节目”前加“随着”。
D项语序不当,“将在2020年计划”应改为“计划将在2020年”。
【答案】 B3.(2015·陕西安康调研考试三)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20世纪,人类文明既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又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四川省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四川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三(上期)半期试题高2016届语文2015.11.8审题人:赵琳命题人:李彪李文超尹劲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客观题填涂在机读卡相应题号下,主观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卷交回。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
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
《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四川省高三语文上学期考前题型滚动限时练二(含解析)
考前题型滚动限时练二时间:60分钟分值:64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015·河南豫南九校质检二)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这个颇受诟病的公司前前后后多起并购让投资者,也让业内怀疑其真实动机。
②走进展厅,“大美长白山”“沿疆游三国”“雪韵图们江”等美色美景让观众。
③众多购房者争先恐后地选房签约令工作人员,不得不加快进度办理相关手续。
A.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应接不暇B.目不暇接应接不暇眼花缭乱C.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目不暇接D.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目不暇接【解析】眼花缭乱:形容眼前的影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
目不暇接:形容眼前美好事物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眼睛来不及观看。
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目不暇接;后来形容来人太多或事务繁杂,接待应付不过来。
根据三句话的具体语境,可确定答案。
【答案】 A2.(2015·辽宁协作校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中国制造”的繁荣当然说明我们的进步,但“中国制造”的不足却值得深思: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核心技术,不仅我们会沦为“打工者”,而且还将受制于人。
B.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惊涛骇浪中进行“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书写了大写的“人”字。
C.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彩光污染危害更严重,它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头昏心烦、恶心呕吐、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身体乏力、情绪烦躁等症状。
【解析】 A.“不仅”位置不正确,应放在主语“我们”后面;B.“进行”一词赘余;D.成分残缺,在“使人”后加上“出现”。
【答案】 C3.(2015·陕西咸阳二模)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如果说连童话的世界都有阳光抵达不了的地方,那一代又一代听着格林童话长大的孩子,是否心底都暗藏创伤?儿童心理研究者布鲁诺·贝特莱斯的看法并不完全悲观,他认为,,,,,,,。
四川省绵阳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分解版)分解
四川省绵阳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试卷综析】一、总体评价这份高三语文试卷,试题题量适中,试题形式灵活,侧重基础。
本次高三语文试题总分为150分,其中写作60分,阅读部分现代文,古代诗歌及文言文部分,和高考试卷相同。
本次试卷只考查了高中课内背诵部分。
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如解释文言实词,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这些试题的设置强化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具体情况分析1.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无论是词义辨析题还是综合分析题、文言文翻译题都贴近教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对课本和课堂学习高度重视的意识。
2.古典诗词赏析:试题所选诗歌,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诗意浅显。
赏析起来难度不是很大。
3.默写:名篇名句默写所考的句子全都选自课本,这降低了难度。
4.现代文阅读:题型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
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主题的总体理解和概括表述能力。
5.语言知识运用:重点考查学生成语、病句与衔接、图文转换的能力。
6.作文:本题对于求学的学生来说,较切合生活实际,较适合写议论文。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一、(1 2分,每小题3分)【题文】B0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惶恐不遑顾及焕然涣然冰释B.雀跃声名鹊起簇拥蜂涌而至C.爆炸山洪暴发委屈卑躬曲膝D.平议凭心而论留恋流连忘返【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 (识记)。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B.蜂拥而至 C.卑躬屈膝 D.平心而论。
【题文】D0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一想起她,我就仿佛看见她在那森严的法庭上旁若无人、侃侃而谈的潇洒姿态。
B.你的作文仍不够成熟,但结构安排方面还差强人意,在原来基础上有明显进步。
C.我今天闯席做不速之客,是为了李梅亭的事来跟汪先生商量,不知道你们在请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前题型滚动限时练十二时间:60分钟分值:62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015·河北质检)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政府内部离心离德,已经“变天”的国会处处作梗,任期尚有两年的奥巴马急欲留下政绩,不仅迄今乏善可陈,倒显出的窘境。
②在这年夏季反“扫荡”战役中,盐阜、苏中区军民在新四军军部的统一指挥下,多点开花,密切配合,使敌,对粉碎敌之“扫荡”起到决定作用。
③面对网上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等金融互联网新模式,《巴塞尔Ⅲ》所确立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显得有些。
A.左支右绌捉襟见肘顾此失彼B.顾此失彼捉襟见肘左支右绌C.捉襟见肘左支右绌顾此失彼D.左支右绌顾此失彼捉襟见肘【解析】①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
②顾此失彼: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
③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管不过来。
【答案】 D2.(2015·河南郑州质检一)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全球网络界的许多领军人物悉数登场,这些互联网大腕的精彩演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
B.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每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办,是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
C.周小平们在网络上的崛起凭借的其实是一股锐气,他们用这股锐气帮我们思考和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互联网舆论面前,应保持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最适宜。
D.我国即将出台覆盖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覆盖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和各种形式外语学习成果,使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评“车同轨,量同衡”。
【解析】 A.偷换主语,应改为“在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上”。
C.句式杂糅,“应保持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最适宜”应改为“应保持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或“保持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最适宜”。
D.成分残缺,应在“学习成果”后加“的评价系统”。
【答案】 B3.(2015·广东中山二模)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太阳刚下山了,,,,,,。
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
①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②给那些开花的不开花的植物全都镀上一层银光③菜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④菜园中还散发着阳光留下的余温⑤只是见月光像泉水一样倾泻下来⑥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菜A.④①②⑥⑤③B.③④①⑤②⑥C.④①③⑥⑤②D.①④②⑤③⑥【解析】由“太阳刚下山了”可知④为首句;然后写月光下的菜园的景象,①交代月亮升起,③为菜园景象的总领句;再按照逻辑关系不难推出⑥⑤②的顺序。
【答案】 C4.(2015·甘肃兰州诊断考试)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连环画从它萌芽的时候起,①。
明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书籍都绘有线描插图,有的书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图,即“回回图”。
这种“回回图”既增加了书籍视觉美,②。
当20世纪20年代连环画正式诞生的时候,人民大众已经熟悉了这种绘画形式并自然而然地接受它。
可以说,连环画是插着文学的翅膀飞向人民大众的,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
③,所以它很快普及开来,并逐步走向成熟。
【解析】根据“连环画是插着文学的翅膀飞向人民大众的”可知,①处应该谈连环画与文学的关系。
②处与前文构成并列关系,句式应是“既……也”,根据下文“人民大众已经熟悉了这种绘画形式并自然而然地接受它”可知,此处应谈线描插图为人民大众所熟悉。
根据“所以它很快普及开来”可知,③处应该谈的是普及的原因。
【答案】(示例)①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②又使线描插图为人民大众所熟悉③由于连环画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5.(2016·河北百校联考)阅读下面“不同大洲观众对中国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偏好度”的图表,根据图表,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用一句话概括图表信息所反映的结论,不超过60字。
(5分)答:【解析】主题是“不同大洲观众对中国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偏好度”,要弄清图表中的横轴、纵轴代表的意义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并按照题干要求综合分析,用一句话概括。
【答案】地理差异、民俗(文化)差异、人种差异直接影响到不同大洲观众对中国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偏好。
(意思对即可。
没有进行分析综合的,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2015·河南洛阳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晓入郡城①朱彝尊②轻舟乘间入,击缆坏篱根。
古道横边马,孤城闭水门。
星含兵气动,月傍晓烟昏。
辛苦乡关路,重来断客魂。
[注]①郡城:指作者的家乡秀水(今嘉兴)。
宋时为嘉禾郡,故称。
顺治二年清兵南下,南明灭亡,作者离开家乡躲避战火,第二年返回家乡时作此诗。
②朱彝尊(1629—1709),明末清初诗人、词人、经学家。
③边马:清兵的战马,因清兵来自东北关外,故称边马。
6.诗人“晓入郡城”时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
(5分)7.尾联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返归家乡,诗人为什么说“断客魂”?(6分)【解析】 6.首联点出诗人入城,中间两联集中写入城之所见,写到了战马横据古道,孤城深锁,水门紧闭,星光闪烁,晓霭飘拂,展现了嘉兴城荒凉残败、动荡不安的景象。
7.尾联两句以深沉的慨叹作结,抒发了诗人家国破亡之痛楚。
由“辛苦”“断客魂”,可推知诗人内心的伤痛、悲愁。
【答案】 6.诗人看到的是兵火洗劫后的嘉兴城荒凉残败、动荡不安的景象。
人家的篱墙倾颓残坏,清军的战马横据古道,孤城深锁,水门紧闭,戒备森严。
星光闪烁,似有兵气扰动,晓霭飘拂,月光一片昏黄。
(共5分。
总括景象2分,描述景象3分)7.总括上文,由叙及情,卒章显志,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覆亡、家园残败的痛楚之情。
战乱后的家乡面目全非,河山已为异族占有,自己这曾经的主人,返归家乡却恍如置身异地,“断客魂”三字饱含无尽的感慨和伤痛。
(共6分,回答作用3分,内容分析3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8.(2015·河南洛阳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两句是“,”。
(2)苏轼《赤壁赋》中“,”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
【答案】(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每空1分,有错字、别字、多字、少字,则该空不给分)四、(选考)实用类文要阅读(25分)9.(2015河北、河南、山西三省质监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传奇荣毅仁①荣毅仁的一生,上关国家巨变,下系家族荣辱,演绎着经典故事。
他从打造商业帝国的民族资本家,到新中国的上海市副市长,从“文化大革命”中的看门人到中信大厦的奠基人乃至国家副主席,在荣毅仁的身上,几个时代的印记交织错落,耐人寻味。
②解放后,对于民族资本家,毛泽东给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荣毅仁便开始积极地配合工作。
1957年,41岁的荣毅仁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
1959年,荣毅仁调任京城纺织工业部副部长,这是邓小平对他的最早一次的点将。
③“文化大革命”中,荣毅仁一家饱受折磨,荣毅仁的右手食指被铁柱打断,妻子杨鉴清更是昏死过多次,连他们精神有障碍的四女儿智远也未能幸免。
在周总理的干预下,夫妻俩总算保住一命,但荣毅仁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在全国工商联大楼被指派去锅炉房运煤,落下了腰疼病。
那时他还患有肝炎并眼底出血,由于耽误治疗,最终左眼失明。
妻子在绝望之余不免抱怨,但他告诫妻子:“我第一是国家,第二是工作,第三才是家庭,你要记牢。
”他对自己儿子说:“这只是生活中的一点曲折,要坚强,要看实质,挺过去总会有出头之日的。
”④“文化大革命”结束,邓小平希望荣毅仁集中力量为国家经济建设做点事,闯出一条新路子。
这条新路最终落实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初衷为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服务。
荣毅仁担任这个公司的董事长。
在“左倾”流毒尚未肃清、国门尚未全启的当时,以资本家身份从事“浓厚资本主义色彩”的产业,风险可想而知,他也对人戏言:“我是拣了个酸果子。
”昔日荣少爷的实业热情在白发苍苍的年龄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在国家一时难以巨额投资的情况下,荣毅仁自掏腰包1 000万,先期启动。
当年北京、上海的工商界故友,大多也被荣毅仁招至麾下。
⑤从1979年到1993年,尽管政治地位从政协副主席到人大副委员长,但在办公室里,他一直是兢兢业业的“荣老板”。
每天早晨8点左右来到公司,一般要工作到晚上8点左右才离开办公室,还要经常出席许多应酬宴会,每天工作时间往往在12小时以上。
中信是董事长负责制,荣毅仁拥有很大的权力,但他对公司重大问题总是召开公司主要负责人员的会议,共同商议,然后根据大家的意见做出决议。
老同事评价他“与公司贴心贴肉。
这跟有些官僚主义领导光画圈圈根本不一样。
他属外国人讲的行为科学中的最高一档”。
⑥1992年,荣毅仁向国务院总理李鹏汇报中信工作,希望继续作为改革的试点,并坦言中信的国际化、经济法人和负债经营的特点,恳请给以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使公司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现在国家主要针对行政部门或一般的国营企业而制定的一些法规、办法,不大适用中信公司。
”在得到国务院正式批文后,夹缝中生存的中信公司自此走上康庄大道。
⑦1993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荣毅仁当选国家副主席。
“红色资本家”当选国家副主席。
这个消息,让国内很多人惊讶,外电也发出感叹,对他的新职务赋予很多联想和阐释。
《柏林日报》评论说:“首次提升一位商人和富翁担任国家副主席,不仅仅具有象征意义,它还向国内外,特别是数百万华侨表明了中国领导人认真对待改革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决心,亦具有较大政治意义。
”⑧20世纪90年代初,出于种种原因,许多外国投资者开始驻足观望。
日本法制学会会长泽野裕治对中信公司青年职员说:“只要荣毅仁先生还在工作,中国的对外开放工作就不会改变。
”世界第二大银行,日本富士银行行长95岁的岩佐老先生,专门嘱咐来华访问的日本记者,务必看看荣先生,看他有没有变动。
荣毅仁俨然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象征和晴雨表。
⑨1998年从国家副主席位置上退下来后,荣毅仁更加低调。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是荣先生多年好友,以往每次访华都会到荣家做客。
荣退休后,基辛格也曾访华,却不再有基辛格登门的记录。
不知出于谨慎、低调还是喜欢安静,以前的政界朋友要来拜访,荣毅仁一般都是谢绝。
偶尔有老同志或旧友、下属来看望,荣毅仁的老伴杨鉴清会亲手递上一杯龙井茶,此时已不再有公务倾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