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票据研究

合集下载

中央银行学关于央票和国债的分析

中央银行学关于央票和国债的分析

1:问:中央人民银行央行票据操作带来了什么问题?以央票为操作对象的公开市场操作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为什么?答:首先,我们来看看我国央票发行的现状:(1):外汇占款迅速增加;20世纪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呈现“双顺差”格局,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加,由此造成的外汇占款数量的不断增长,而外汇占款增长的直接结果就是基础货币的过度投放,央行面临的货币冲销压力不断增大。

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看好,外需稳步增长。

同时,全球直接投资复苏趋势明显,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经济环境稳定等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流入的基本因素,中国经济复苏已巩固,宏观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加强,加上息差、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不排除善良热钱通过贸易投资等渠道流入。

这些都会导致新增外汇占款居高不下,进而给央行回收资金带来长期压力。

数据显示,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都是呈直线上升趋势,并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2):央行票据发行规模持续扩大,但有效对冲比率却呈下降趋势;央行票据出现于2004年,其出现主要是由于当时央行持有国债存量不足,难以通过有效的正回购达到有效回笼货币,冲销外汇资金以及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目的。

此后,央票的发行量逐年增长,到2010年,央票发行量和交易量已达40000亿元。

然尽管如此,实际上,央票的有效对冲比率却呈下降趋势。

当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额减去央票票据到期兑付额,即为当期央行票据净回笼的资金量。

从2003年到2006年,央票的资金回笼量增加了484.6%,但是,其有效对冲比率却在2004年达到最高42.23%后持续下降。

主要原因及时央票的大量发行,到期兑付额的不断增加,新发行的央票不仅要对冲不断增加的外汇占款,而且要置换到期的央行票据。

这种局面,使得央票对于货币流动性的调节力度明显受限。

正是由于这样的现状,我们不得不警惕其带来的主要问题:首先,央票的市场操作使得其政策成本相对较高;与其他一些政策性工具相比,央票属于成本性工具,央行对于发行的央票必须还本付息。

央行票据的概念

央行票据的概念

央⾏票据的概念央⾏票据即中央银⾏票据,是中央银⾏为调节商业银⾏超额准备⾦⽽向商业银⾏发⾏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债券。

之所以叫"中央银⾏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从已发⾏的央⾏票据来看,期限最短的3个⽉,最长的也只有1年)。

但央⾏票据与⾦融市场各发债主体发⾏的债券具有根本的区别:各发债主体发⾏的债券是⼀种筹集资⾦的⼿段,其⽬的是为了筹集资⾦,即增加可⽤资⾦;⽽中央银⾏发⾏的央⾏票据是中央银⾏调节基础货币的⼀项货币政策⼯具,⽬的是减少商业银⾏可贷资⾦量。

商业银⾏在⽀付认购央⾏票据的款项后,其直接结果就是可贷资⾦量的减少。

中央银⾏票据在我国并不是⼀个全新的东西。

1993年,⼈⾏就发布了《中国⼈民银⾏融资券管理暂⾏办法实施细则》。

当年发⾏了两期融资券,总⾦额200亿元。

1995年,央⾏开始试办债券市场公开市场业务。

为弥补⼿持国债数额过少的不⾜,央⾏也曾将融资券作为⼀种重要的补充性⼯具。

因此,发⾏中央银⾏融资券⼀直是央⾏公开市场操作的⼀种重要⼯具。

2002年6⽉24⽇,为增加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具,扩⼤银⾏间债券市场交易品种,央⾏将2002年6⽉25⽇⾄9⽉24⽇进⾏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91天、182天、364天的未到期正回购品种转换为相同期限的中央银⾏票据,转换后的中央银⾏票据共19只,总量为1937.5亿元。

2003年4⽉22⽇,中国⼈民银⾏正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了⾦额50亿元、期限为6个⽉的中央银⾏票据。

4⽉28⽇,央⾏发布了今年第六号《公开市场业务公告》,决定⾃4⽉29⽇起暂停每周⼆和周四的正回购操作。

近期固定于每周⼆发⾏中央银⾏票据,中央银⾏票据开始成为货币政策⽇常操作的⼀项重要⼯具。

我国央行票据货币冲销的成本研究

我国央行票据货币冲销的成本研究
认 为次贷危 机 的 爆发使得 全球 经 济形 势 发生 巨变, 行 的 冲销 成 本 是 在 动态 变化 的 , 经济增 长的 “ 出效应 ” 央 对 挤 也
不太明 显。
[ 词] 央行票据 美国国 货币 关键 债 冲销
长 期以 来 , 由于 我 国短 期 国债 规 模 极小 , 央行 手 中持 有 的 国债数 额 不足, 得 国债难 以 成为 公 开市 场操 作 的依 使
财政 金融
买外汇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表1 3 个月期、 年期央行票据与同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对 比表 1
时 司
3 l f
4 月 5 月 6 月
5中 央 银 行 将 得 到 的 外 汇 全 部 . 投 资 于 美 国短 期 国债 (个月期 和 1 3 年
期);
3 个月期 收 3 i 期央 票发 3  ̄f ' l 个月期收 益 1 年期收益 1 期央 票发 1 年 年期收益 益率差 % 行量 ( 亿元 ) 差 ( 亿元 ) 率差 % 行量 ( 亿元) 差 ( 亿元)
1 . 冲销成本的估算主要视两个国家的国债收益率水平
而 定;
2只 中央银 行持有 外汇; .有
必须在收益率和流动性两个方面为金融机构提供 比超额
3 . 外汇流人导致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增加; 准 备 金存 款更 为优 惠 的条 件。 些都 使 得 冲销 成本 十分 昂 这 4中央银行发行与外汇储备增加额等值 的人民币来购 . 贵, 因此 不 具备 持 久 的 可行 性 。 o n Jh 图120年3 08 2 06 月 20年1月期间3 个月期和1 年期央行票据发行情况 Da o 、 lu i zo e (0 5证实 了 l n Ca daD ib k2 0 ) t

探索我国央行票据公开市场操作的改革路径

探索我国央行票据公开市场操作的改革路径

市场业 务操 作, 发布 了《 关于办理中央银 行融资券的具体操作、 家商业银行数量太少 , 结构单一 。随着证券市场发展 , 证券公 司
资金清 算和债券托管等 问题的通知》 ,与公开市场一级 交易商 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 因此 把证券公 司列入交易对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签署 《 中央银 行融资券 回购 主协议》 , 向指 定 的 4 0家商业 银行 是必要的。三是央行票据公开市场业务的基础市场不完 善, 利

是提高央行票据公开市场操作 的效率 , 使货 币市场利 率
央银行票据 , 此次发行标志着人 民银行正式开始发行 中央银行 逐渐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 作的可控 目标, 并且 , 加快 利率市场化
票 据 。2 0 0 4年 开 始 , 人 民银 行对 央行 票 据 进 行 了多 方 面 的创 新 , 进程 , 进一步完善利率传导机制 。利率市场化是有效进 行公开

计 。央行应采取更加灵活 的央行票据发行方式 , 降低央行 票据 发行成本 , 比如 , 可 以在利率 高的时候减少 发行量 , 在利率 低的
是央行票据种类少, 货 币市场狭小 。央 行票据实质上是 时候增加发行 量, 对央行票据进行适 当规模地滚动发行 。 参 考 文 献

种短期国债。目前 , 我 国的央行票据 按期限划 分有 四个 品种 ,


我 国央 行 票 据 的 发 展 历程
选定4 O 家商业银行作为交易对象, 发行对象 单一 。当市场 出现
我 国央 行 票 据 的发 行 经 历 了两 个 阶 段 。第 一 个 阶 段 ( 1 9 9 3 流 动性过剩 时,人民银行 通过向这 4 0家商业银行 发行 央行票

会计经验:商业银行购买央行票据有何限制

会计经验:商业银行购买央行票据有何限制

商业银行购买央行票据有何限制
外汇进入国内要换成本币才可以流通,相应的央行就要多发本币去兑换外汇了,那么为了抑制流动性就向商业银行发行票据,让他们来购买票据减少本币的投放 央行票据即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从已发行的央行票据来看,期限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也只有1年)。

 但央行票据与金融市场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具有根本的区别: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是一种筹集资金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即增加可用资金;而中央银行发行的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

商业银行在支付认购央行票据的款项后,其直接结果就是可贷资金量的减少。

 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
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央行票据的发行成本及可持续性研究

央行票据的发行成本及可持续性研究

今 年 二季 度 , 票 累计 发行 量 为 l. 亿 元 。 央 48万 是 20 0 3年 二 季 度 4 0倍 多 : 期 末存 量 来 看 , 至 从 截
20 0 3年 二季 度 的 l 多 。下 图反 映 了从 2 0 7倍 0 3年 二 季度 以来央 票发行 的情 况 。
今 年 二 季 度 ,央 票 未 偿 付 余 额 达 42万 亿 元 。 . 是
由此 也 开 了 中央 银 行 必 要 时 发 行 融 资 券 之 先 河 。
19 9 5年 ,人 民银 行开 始试 办 债券 市 场 公 开市 场 业
务 。为弥 补手 持 国债数 额过 少 的不 足 , 民银行 也 人 曾将 融资 券作 为一 种重 要 的补 充性 工具 , 当年发 布
也 就不 会对 基 础货 币 的长期 变 动产 生影 响 , 而更 适
I nn o er M ngo i ank ng R e e r h la B i s a c

稿
2 0 .O 0嘲馕 夏 性
余 亮
( 国人 民银 行 研 究 生 部 北 京 10 8 ) 中 0 0 3
20 0 2年 .面 对 由于 外 汇储 备 增 加 而不 断 上 升 的外汇 占款 ,导 致基 础货 币 大幅 度增 长 的局 面 , 人 民银 行在 公 开 市场 操 作 方 面试 图 以正 回购 保 持基
1 9只 , 发行 总量 为 1 3 . 亿 元 。 9 75
追溯 央票 的历 史 , 早在 1 9 9 3年 , 中国人 民银 行 就 发布 了《 中国人 民银 行融 资券 管 理暂 行办 法 实施
季 度 发行 规模 达 1 . 8万亿 元 ,为历 史 最高 值 , 平 作 为 公开 市 场操作 的丁具 , 票 也难 以避 免具 央

我国央行票据发行的实证分析

我国央行票据发行的实证分析
示, 这是由于M1 作为货币指标具有不稳定
阶协 整关系 ,这样可 以进行格兰杰 因果
债务凭证 。近 年来 ,央行票据的发行量也
在不 断地扩 大 ,其市场关注度也在不 断提
性 ,不 宜作 为计量指标 。
时 间选取在 2 0 1 1 年 1月至 1 2月 ,1 2
检验 ,对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量和货币供给 量 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如
款, 其 支付 的利息 , 一般高于 以外汇形式持
根检验 , 用 以确定 变量之 间
关系程度。
1平稳 性检验。考虑到研 究数据是 时
间序列性的 , 在分析过程 中, 得 到的数据可 能 出现不平稳的现象 , 容 易造成 “ 伪 回归”
我 国 央 行 票 据 发 行 的 实 证 分 析
■ 杨奇 志 副教授 张远波 ( 上海 大学经济 学院金 融 系 上海
◆ 中 图分 类 号 :F 8 3 0 文 献标 识 码 : A
家统计 局 ,央行票据发行量和 利率 数据是 根 据中央银 行网站整理得到 ,s h i b o r 数据
来 源 于 上 海 银 行 间 同 业 拆 放
供给 量的冲销作用不突 出。而相反 , M2 对
C B B的发行却产生很大影 响。
造成其发行成本过 高 ,使得其对于 货币流
通 的 调 节 作 用 不 显 著 。 邓 小 勇 、俞 泉 ( 2 0 1 0) 认 为 :无论是 短期还是长期 ,央 行票据的到期偿付都不会 引起 货币量的大
供给 量不会产生很 多的影 响 ,即其 利率来研 究 , 分 别用 CB和 s h i b o r 来表示。
其 中 ,货币发行量数据来源于 中国国

我国以央行票据为工具的公开市场业务研究

我国以央行票据为工具的公开市场业务研究



界因 素干扰, 行进 开市场 是央 行公 操作的 重要工 具。 市场走势的重要参考利率。 为对冲基础货币的过快增长, 近年来中央银行加大了公开 在政府债务市场不发达的国家中, 中央银行的债务工具可 市场业务的操作力度, 扩大了央行票据的发行规模。表 1 概括 以充当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 但是, 一方面, 央行债务工具本质 了我国从 2O 年到20 年4 O2 0 7 月央行票据的发行情况。 上不宜发行过多, 另一方面, 央行操作自己的债务工具, 存在大 表 1 我国央行票据的实际发行量 ( 单位: 亿元)
元。
持汇率的稳定, 中央银行必须对冲基础货币的增加。近年来, 中 央银行采取发行央行票据的方式进行对冲操作, 由于票据的期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9 企 韭 家 天地 ・ 论驻 /.0 /1 0 理 , 7 1 7 0
我国以央行票 据为工具的公 开市场业务研究
张惠 燕 蔡 玲
摘 要: 我国以央行票据为工具的公开市场操作, 是建立在尚不 二、 央行票据的积极作用 发达和健全的债券市场的基础之上。央行票据作为替代国 债的 第一, 央行票据能充分保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 标的实现。 操作工具, 带来了 金融调控H.具创新和宏观金融的稳定, v - 对我 中央银行票据属于货币政策管理手段, 它所表现出来的专属性 国 控制货币供给量和i导货币市场利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I 但 是央行票据本身也存在着很多局限性。本文主要通过对央行票 使其在作为公开市场工具的时候不会受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 据的产生及现状的解释来讲述央行票据的积极作用以及局限 通过对央行票据的买卖, 央行实现了在其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的 性。 条件下通过对其自 身负债结构调整来调整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 关键词: 央行票据; 公开市场业务; 债 国 量和整个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状况, 能充分保证中央银行货币政 中图分类号: 0 文献标识码: 咫3 A 策目 标的实现。 文章编号:N3 0 / (I )l 00 O C 4 —1 7F2 ) l一 9 一 1 2 (7 第二, 央行票据期限更合理, 流动性更强。央行可以依据政 作 者: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 湖南, 长沙,1 / 4( 9 f 策需要自主地决定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期限、 结构和数量 , 我国 的央行票据基本上都是短期的, 主要包括 3 6 1 月、 月、 年期三 种。由于中央银行票据期限短, 信用等级高, 流动性较强, 其连 央行票据 的产生及发展现状 续滚动发行方式和竞争性投标, 加之大量的市场供需和活跃的 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 二级市场交易, 因而能作为有效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 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 , 是在央行资产和负债总量都不 第三, 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的回购 变的情况下, 通过负债结构的变化达到实现货币政策 目 标的一 利率逐渐成为货币市场的主要参考利率。我国央行每周二、 四 种手段, 其作用是吸收商业银行的部分流动性。由于国债涉及 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采用价格或数量招标的方式发行央行票据, 到财政预算、 债规模、 国 国债的持有者结构等问题, 限制了中央 涵盖了3 个月、 个月和 1 6 年等主要货币市场品种, 而且由于央 银行通过国债的买卖来调节货币供应, 相对而言, 发行央行票 行票据发行量大, 流动性好, 期限与回购存在互补性, 央行票据 据, 可以由央行自主决定发行规模和结构、 期限等因素, 不受外 逐步成为重要的货币市场流动性管理品种, 从而成为判断货币

中央银行票据——有效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

中央银行票据——有效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

作者: 汪北翔
作者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200083
出版物刊名: 西南金融
页码: 10-11页
主题词: 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政策 中国 中央银行票据 金融市场 中间目标 货币供应量 政策性金融债券
摘要:公开市场操作作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操作灵活、作用迅速的特点,日益为我国中央银行所频繁采用。

然而,公开市场操作要有效发挥作用,离不开适当的操作工具。

在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与中央银行票据。

针对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问题,本文从我国金融市场状况、金融机构行为及这三种工具特点出发,通过对比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应更多地运用中央银行票据。

“透视”央行票据兑付工作看农信社改革中的隐忧

“透视”央行票据兑付工作看农信社改革中的隐忧
口径 ,与20 年 1月末相 比,不 良贷款降幅不得低 02 2 于5 %。部分农 村信用社为达到相对数下降的兑付 0

强联 系, 多方 合作 ,共 同应 对
67 -
维普资讯
《 广西金 融研 究 》20 年 第3 08 期
条件 ,采取 的措施包括 :盲 目增大贷款总量 ,稀释 不 良贷款 ;以 “ 借新还旧”、 “ 收息换据”等方式 人为改变部分贷款形态 ,导致 了隐 陛不 良贷款的存 在 ,且这些 隐性不 良贷款底数不清 ,额度不 明。按 照不 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规定 , 借新还 旧、以贷还 息贷款 、欠息贷款等均应认定为不 良贷款 。隐性不 良贷款 的存在使农村信用社实 际不 良贷款降幅要大 大低于账面不 良贷款降幅 ,增加 了农村信用社 的风 险 隐患 。
周 ,增 长3 。 倍

贷款 降幅真 实性 难 以保证
不 良贷款作 为央行票 据兑付考 核的一个核心
二 、相 关 建 议
( )人 民银 行要 联 合金 融机 构与 当地 政 府加 一
内容 ,按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 中央银行票据 兑付考核办法 的有关规定 ,以 “ 一逾两呆”为考核
二 、股金 结 构 不合理 , 定 性难 于得 到保证 稳
新增贷款的质量成为农村信用社稳定与发展的
核心与关键 。部分农村信用社为 了达到顺利兑付央 行专项票据的 目的,在贷款发放上适 当提高了中长 期贷款比重 ,以确保在专项票据兑付考核期间不 良
致 对 1 币需 求的 大量 增加 角
调查表 明,梧州公共汽车票价从2 0年7 1 06 月 日 起 由1 元提到1 角 ,调整导致 1 元2 角币需求增加的 占 9 %,增 加 1 1 角币投 放量 约 为2 oo / o o ̄ 月。

基金从业考点:中央银行票据

基金从业考点:中央银行票据

基金从业考点:中央银行票据2017基金从业考点:中央银行票据导语:中央银行票据(Central Bank Bill)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大家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中央银行票据的考试知识点吧。

1.中央银行票据的概念中央银行票据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用于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本金的短期债务凭证,简称央行票据或央票。

其前身为l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两期共计200亿人民币的中央银行融资券,该融资券主要为解决当时中央银行缺少可用于公开市场操作的债券的困难。

200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将公开市场业务中未到期的正回购转化为中央银行票据,真正的中央银行票据出现。

2003年4月起,中央银行票据正式有规律地滚动发行。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每周二、周四分别发行l年期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确定价格的`方式则采用利率招标和数量招标。

流通在市场上的中央银行票据期限还包括3个月、6个月和远期票据,其中以1年期以下的央票为主。

2.中央银行票据产生的原因中央银行票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其一,自2001年加入WT0后,我国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呈现出加速增长的势态,外汇储备爆发式增长。

由于我国的汇率制度和企业的结售汇制度,央行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外汇,被动投放基础货币。

为了控制货币供给,央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冲销购汇带来的货币供给的扩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其二,我国的国债期限结构以中期为主,3~5年的国债占比超过80%,l年期的短期国债占比不到10%。

因此,中国人民银行无法通过国债市场实现短期的、大规模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而央票弥补了我国国债期限不合理的缺点,为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有效的市场工具。

3.中央银行票据的特征中央银行票据市场的参与主体只有中央人民银行及经过特许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与商业银行进行票据的交易改变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数量(商业银行一般会配合中国人民银行的行为),从而影响整个市场的货币供给水平。

我国央行票据的功能及效应

我国央行票据的功能及效应
关键词: 央行票据;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对冲政策工具 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6487( 2007) 08- 0121- 02
1 央行票据已成为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的主要工具
公 开 市 场 业 务 以 其 主 动 性 、灵 活 性 和 微 调 性 的 优 点 成 为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运用频率最高的货币政策工具。 1998 年以来 我 国 的 公 开 市 场 操 作 , 以 快 速 发 展 的 银 行 间 债 券市场为依托, 迅速发展为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要达到调控的效果, 中央银行的资产中持有的 国债规模、期限结构必须合理, 长、中、短期兼备数量适当, 特 别是短期国库券的比例。而我国国债品种单调, 缺乏合理分 布的期限结构, 短期国债定期、滚动发行机制尚未形成, 以及 国债市场相对分割, 影响了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有 效开展。
表1
公开市场操作及外汇储备情况
( 单位: 亿元)
央行票据 年末央行 正回 公开市场操作净投 外汇储
发行量 票据余额 购量 放( 回笼) 基础货币 备规模
2003 年
7226.8 3376.8 2412 净回笼 2694 4032.5
2004 年
15072 9742 3330 净投放 9404 6099
( 2) 非公正性。 从理论上讲, 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 作不应该有任何中央银行自己的利益在里面, 中央银行在进 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唯一的目的是调节金融体系的非借入 准备金水平。一般情况下, 中央银行用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券 进行操作, 不可能有任何自己的利益在里面, 从操作工具到 操 作 形 式 都 是 一 种 纯 市 场 的 行 为 。但 一 旦 中 央 银 行 采 用 自 己 发行的中央银行票据作为操作工具, 那么就不得不考虑自身

对于央行票据的了解

对于央行票据的了解

1.发行目的及主体的差别
政策目的来看,央行票据的发行是为了调节控制货币供给规模,实际上扩大了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头寸,从而为中央银行实施扩张性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条件。

而国债、国库券发行的目的,则是为了弥补政府的财政赤字或收支失衡,是政府对社会的筹资行为。

在发行主体上,央行票据的发行与还本付息是由中央银行负责,国债、国库券的发行和还本付息则是由政府财政部门负责。

此外,国债或国库券是针对社会公众发行的,任何法人和自然人均可以成为国债的持有者,国债或国库券其本质是一种风险极低的在货币市场流通的有价证券,是不与货币政策直接相关的。

而我国央行票据的持有者只能是特许的金融机构。

2.成本分担机制的差异
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对冲成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就是货币当局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而直接支付的有价证券利息成本、操作和管理成本。

这类成本会直接反映在货币当局的成本计算中。

隐性成本即机会成本,是货币当局持有回笼货币而牺牲的货币用于投资、信贷的收益。

国债或国库券既然是由财政部门发行,其发行的规模和时机也就基本取决于财政收支的需要和承受能力,发行的主要显性成本即利息成本也必须由政府的财政部门承担。

我国所依靠的央行票据则是由中央银行承担利息成本,具有货币
创造能力,中央银行应付的票据利息成本仅需依靠货币创造即可,这便等同于以通货膨胀的方式将利息成本转嫁给社会,这与以维护货币稳定为宗旨的中央银行职能相悖。

央行票据利息支付引发货币扩张的结果与票据发行的紧缩性意图相矛盾。

央行票据

央行票据

央行票据一、央票是央行票据的简称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中提出,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的常态化机制。

二、央票是什么?央行票据即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等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这里的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根据期限长短,央票通常可以分为3月期、6月期、1年期、3年期等多种情形。

它的发行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个人不能直接投资。

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有43家,其成员均为商业银行。

三、公开市场业务理解央行票据,首先需要理解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等,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业务是央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在我国,人民银行从1999年开始将其作为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

央行票据是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要工具之一,它出现于2002年。

发行央行票据,是一种向市场出售证券、回笼基础货币的行为,也就是收钱回来;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基础货币的投放,也就是放钱出去。

那也就是说,在经济较热,有通货膨胀可能的时候,央行可以发行央票来回笼资金。

如果经济低迷,有通货紧缩的可能时,就要减少央票发行,并及时兑现央票,把钱放出去。

公开市场业务的特点有: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其操作规模大小完全由中央银行自己控制;可以灵活精巧地进行,可以适时适量地按任何规模进行调节;具有极强的可逆转性;操作迅速,不会有延误。

四、央票的作用央行票据主要用于承担短期政府债券的功能,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首先,央行票据承担着调控货币供应量的职能。

管理、央行票据债务管理之间的协调

管理、央行票据债务管理之间的协调
调两者关系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使用政府债券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若没有财政 部的配合是很难奏效的。 第三,在过渡期间,通过央行和财政部的协商,将政府的一部分债务交由央行转换 成可销售的债券,其利率参照市场利率,这将使央行掌握的可销售的债券库存增加,从
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有更大的灵活性,并且一旦央行据此参与市场,能有效地活跃国债
万 方数据
陆前进
论央行货币管理和短期公共债务管理、央行票据债务管理之间的协调
求和现金流动需求做出了解和预测,从而在尽可能降低债务成本的情况下,促进公共债
务与货币管理的协调。协调委员会在做出需求预测以及央行在寻求利用政府证券来作 为货币政策的手段时,需要了解一些关键性的信息,如了解在各个时点上到期的政府债 券数量,每种未偿还政府债券的种类的特点,以及政府对现金流动的需求;这些信息加
——翻
和财政部之间的资金关系。在现代的货币银行制度下,由于央行同时担负着代理财政
收支的职能,财政收支的变动就必然要引起资产和负债项目的消长,进而带动基础货币
的增减:当财政收支盈余时,则潜在的基础货币增加,相应地收缩基础货币;当财政收支 平衡时,基本不对基础货币产生扩张性影响;当财政收支赤字时,一般对基础货币会产
万 方数据
二、央行的货币管理和票据债务管理
央行票据即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而向商业银行发行
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通常期限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也只有1年。
但央行票据与金融市场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具有根本的区别: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
券是一种筹集资金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即增加可用资金;而中央银行发行 的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减少商业银行可贷 资金量。商业银行在支付认购央行票据的款项后,其直接结果就是可贷资金量的减少,

(完整)中央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中央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

中央银行制度: 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2.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3.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4。

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

5.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所从事的业务。

6。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根据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7.货币发行:一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8.经济发行: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

9.财政发行:指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10。

弹性比例制度:指增加发行的钞票数超过了规定的现金比率时,则国家对超过法定现金准备部分的发行课征超额发行税,如果钞票回笼或准备现金增加,且达到规定比例,则免征发行税,以限制中央银行过度发行钞票。

11。

业务库:商业银行基层行(处、所)为了办理日常现金收付业务而建立的金库,它保留的现金是基层行(处、所)现金收付的周转金、营运资金的组成部分,经常处于有收有付的状态。

12.发行库:是为国家保管待发行的货币(货币基金)的金库。

13。

央行票据: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

什么是央行票据

什么是央行票据

什么是央行票据
中央银行票据(Central Bank Bill)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从已发行的央行票据来看,期限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也只有3年)。

央行票据的作用
⒈丰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弥补公开市场操作的现券不足引入中央银行票据后,央行可以利用票据或回购及其组合,进行"余额控制、双向操作",对中央银行票据进行滚动操作,增加了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增强了执行货币政策的效果。

⒉为市场提供基准利率
国际上一般采用短期的国债收益率作为该国基准利率。

但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财政部发行的国债绝大多数是三年期以上的,短期国债市场存量极少。

在财政部尚无法形成短期国债滚动发行制度的前提下,由央行发行票据,在解决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同时,利用设置票据期限可以完善市场利率结构,形成市场基准利率。

⒊推动货币市场的发展
目前,中国货币市场的工具很少,由于缺少短期的货币市场工具,众多机构投资者只能去追逐长期债券,带来债券市场的长期利率风险。

央行票据的发行将改变货币市场基本没有短期工具的现状,为机构投资者灵活调剂手中的头寸、减轻短期资金压力提供重要工具。

央行票据的特点
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是一种筹集资金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即增加可用资金;而中央银行发行的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

商业银行在支付认购央行票据的款项后,其直接结果就是可贷资金量的减少。

中央银行学期末重点之中央银行票据

中央银行学期末重点之中央银行票据

2002.02
2002.03 2002.04 2002.05
0
0 0 0
2002.06
2002.07 2002.08 2002.09
0
0 0 1937.5
2002.10
2002.11 2002.12
1937.5
1837.5 1487.5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报表项目 Items
单位:亿元
发行债券 Bond Issue
单位:亿元
发行债券 Bond Issue 42380.8049 41403.3169 43442.3099 45610.2349 46058.4379 46975.1579 47491.0199 47179.6289 44005.1479 41671.8109 41887.1369 40497.2309

第二期央行票据最高发行量为100亿元,期限6个月。本期央行票据向全 部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数量招标,招标价格为98.71元/百元面值(参 考收益率为2.6209%)。本期央行票据缴款日为2004年1月7日,起息日为 2004年1月7日,到期日为2004年7月7日,到期按面值100元兑付。特别提示, 第二期央行票据缴款要素如下,收款人户名:中央银行票据(0401002),账 号:23504002,支付行号:001100001509(已参加支付系统),电子联行 行号:010150(未参加支付系统)。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二 ○○四年一月五日
中央银行票据(央票)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 [2004]第1号

中国人民银行将贴现发行2004年第一期、第二期央行票据,最高发行总 量150亿元。 • 第一期央行票据最高发行量为50亿元,期限3个月。本期央行票据向全部 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数量招标,招标价格为99.39元/百元面值(参考 收益率为2.4617%)。本期央行票据缴款日为2004年1月7日,起息日为2004 年1月7日,到期日为2004年4月7日,到期按面值100元兑付。特别提示,第 一期央行票据缴款要素如下,收款人户名:中央银行票据(0401001),账号: 23504001,支付行号:001100001509(已参加支付系统),电子联行行号: 010150(未参加支付系统)。

我国中央银行票据发行情况的分析

我国中央银行票据发行情况的分析

•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目的
•2.实现货币政策的转变,又可称为主动性目标。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方向 •和力度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实现其转变。在此目标下, •其任务是通过连续、同向操作,买入或卖出有价证券,增加或减少商业 •银行的储备总量和货币供给总量,达到实施扩张或紧缩的货币政策目标。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
•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1.调控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通过市场买进或 •卖出有价证券,可直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超额出备 •水平,从而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2.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可从 •两个渠道影响利率水平:党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时,一方面,证券需求 •增加,证券价格上升,影响市场利率;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储备增加,货 •币供给增加,影响利率。当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时,利率变化方向 •相反。此外,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不同期限的有价证券,可直接改变 •市场对不同期限证券的供求平衡状况,行与流通
•央行票据采用价格招标的方式贴现发行,在已发行的34期央行票据 •中,有19期除竞争性招标外,同时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9家双边报价商通过非竞争性招标 •方式配售。由于央行票据发行不设分销,其它投资者只能在二级 •市场投资。
央行票据的作用
•1、丰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弥补公开市场操作的现券不足 •2、为市场提供基准利率 •3、推动货币市场的发展
我国中央银行票据发行 情况的分析
2020年5月30日星期六
第一部分
•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 •公开市场操作的形成 •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目的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

我国的央行票据发行与公开市场操作

我国的央行票据发行与公开市场操作
利 息支付 构 成 了新 的货 币扩 张 因素 ,呈现 “ 反对 冲” 效 应 ,增 大通胀 压力 ,其 对冲 操作 效率 也不
断降低。与发达 国家相比,我 国目前还不存在成熟的公开市场操作,未来我国应努力建设多层次 发达 的国债市场 ,以提高公开市场操作 的效率和货币政策 的有效性。
[ 关键 词] 央行 票据 ;货 币政 策 ;公 开市场 业 务 ; 国债
场经济 国家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我 国公 开 市场 操 作与发 达 市场经 济 国家走 了一条完 全 不 同 的道路 。19 94年外汇体制改革 ,我国便开始 以外 汇 为最 早 的公 开 市 场 操 作 工 具 。] 9 9 6年 4月 ,开 始尝试以国债为工具 的公开市场操作 。]9 年公 98 开市场操作才开始制度化 ,当年共进行 了 3 次操 6 作 ,净 投放基 础 货 币 7 1亿 元 。 到 了 2 0 0 01年 ,公 开市场操作累计投放基础货币 82 3 5 亿元 ,累计 回
年 以来 ,央行 公开 市场 操作 的总 成本 累计 已逾 1 万 亿元 ,3] EE 这引起 了社会对作为公开市场操作 工具 ] 的央行 票 据 的关 注 。本 文试 图就 我 国公开 市场 业务 的发展 和 央行 票据成 为 主要 操作 工具 的原 因进 行探 讨 ,在 此 基础 上 ,对发 达 国家与 我 国公开 市场 业务
固定 汇率 制度 ,中央银 行必 须 吸纳顺 差外 汇 ,从而
般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国债产品都具备这些
特 征 ,而我 国 国债 的发展状 况 ,限制 了其 承担 公 开 市 场操作 工 具 的职能 。
1 我 国国债市 场的绝 对规模不够大 ,国债 市 . 场的可交易 国债数量较少且期限结构不合理 。表 1 显示 了 20- 2 1 02 0 0年我 国 国债 余 额 和 M2及 GD P 规模的大小及 比例关系 。从中可见 , 国国债余额 我 在这 一 历 史 时 期 占 G P 的 比重 在 1 ~ 1 之 D 4 7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银行票据研究
我国的中央银行证券于2002年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一方面它被
称为中央银行票据,作为新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在调节商业银行流
动性、对冲外汇占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一方面,它又被叫做专项中央银行票据,作为央行为金融机构改革提供资金支持的工具,
在解决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金融机构资本金不足等方面起着作用。

中央银行证券是否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创新工具呢?其它国家的中央银
行是否也会通过负债发行自己的证券呢?如果是,那么其它国家的央
行证券使用情况又如何?为什么央行证券是从2003年开始有规律地
被使用?央行证券作为新的公开市场工具,其调控效率如何?中央银行
证券现在被央行大量使用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央行是否能够永久地、大量使用它?由于中央银行证券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研
究的学术性文章很少,因此带着上面这些问题,笔者写了这篇文章,旨
在对央行票据有个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章前言。

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对中央银行证券进行概述。

第一节综合分析了各国中央银行证券使用的情况以及中央银行证券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介绍我国中央银行证券的情况。

首先回顾了我国中央银行证券的发展历程,接着结合我国的实
际情况,分析了央行票据产生的原因以及其主要特征。

第三章分析中
央银行票据作为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使用情况。

第一节介绍了运用中央银行票据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调控原理,主要从公开市场操作的理
论依据、央行票据作为新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调控原理、目的三个
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节从中央银行票据对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对冲外汇占款、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三个角度实证研究运用中央银行票据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效率。

第三节分析了作为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央行票据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四章分析了中央银行票据作为对金融机构改革提供资金支持工具的实质。

第一节介绍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在银行、信用社改革中的具体使用。

第二节提出利用央行票据提供资金支持是异化了的最后贷款人行为。

第三节更深一步指出利用央行票据提供资金支持的实质是央行发挥准财政职能,央行票据的使用使不良贷款货币化,其结果类似于通过货币发行来解决不良贷款,并由此指出这样
做的不良影响。

第五章总的提出央行票据的使用会给中央银行造成损失。

第一节对中央银行损失进行概述,分析了央行损失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以及计算的方法。

第二节指出我国央行在现有的资产负债结构下有发生损失的可能,而央行票据的发行更增加了央行宏观调控的成本,并具体计算了央行票据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带来的成本以及支持金融机构改革时给央行带来的成本。

第三节给出了结论及笔者的建议。

二、论文的主要观点我国中央银行证券发挥着两个主要功能,一方面,它被称为中央银行票据,作为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主要起
着如下几方面作用: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对冲外汇占款、引导市场利率;另外一方面,它被称为专项中央银行票据,作为央行对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工具主要起着解决不良贷款以及资本金不足的作用。

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中央银行票据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其调控
是比较有效的,对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和对冲外汇占款都发挥着重要
作用。

但是,它作为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如可能抬高市场利率、不利于我国国债发行的改善等等。

同时,它作为对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工具,有助于解决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从而促进金融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

可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来对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就
其目的而言是在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不过其是异化了的最后贷款人,其实质是央行在发挥准财政职能,使不良资产货币化从而可能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总的来看,央行票据作为中央银行的负债,给央行带来了运营成本(operating cost)。

当央行票据使用不当,被大量用来对冲外汇占款,而其外币收益不足以弥补央行票据的利息支出时;当
央行票据被大量用来支持金融机构改革而实际上是在为金融机构提
供免费午餐时,它很容易影响央行资产质量,增加负债方的现金流出,使央行可能产生巨额损失,形成亏损。

因此,从长远来看,央行票据只能是一种过度性的工具。

三、论文的主要贡献1、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央行票据,指出中央银行票据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实质都是中央银行负债,只是用途不同而已,因此也是首次将两者统一结合到一起研究。

目前国内研究央行票据的文章有,但是学术性的文章非常少。

而且即使有研究,往往也只把角度放在央行票据作为公开市场调控工具那块,而忽视了分析其被用来对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实际上,根据所做的国外文献综述,中央银行证券的使用不仅包括公开市场操作,
还包括用来支持国内金融机构改革等等。

只是由于我国把两个不同用处的中央银行证券分别命名为中央银行票据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所
以大家都忽视了两者本质都是央行负债,都是中央银行证券,只是用
途不同。

在国外,中央银行证券都只有一种名称,而不论其用途是否不同。

这点是我国与国外不同的地方。

2、实证研究了央行票据对冲外
汇占款的效果以及以央行票据发行为时间开始点,实证研究了它对货
币市场利率引导的效果和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效果。

3、计算了央
行票据的发行数量和产生的利息支出以及对央行带来的成本。

4、指
出央行利用央行票据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实际上是异化了的最
后贷款人职能的行使,使不良资产货币化,在发挥准财政职能。

5、提
出央行票据不论被用于哪一方面,其根本是中央银行负债,会增加中
央银行的运营成本,一旦使用不当,会影响中央银行的财力,给央行带
来损失。

四、本文的不足关于央行票据增加中央银行运营成本带来的损失,影响中央银行财力一块,深入得不够。

因为据笔者搜寻,目前国
内还没有研究中央银行损失、财力方面的文章。

而国外的相关文献几乎由于都需付费,因此未能全部查到,由于文献不足,写的力度也不够。

对于中央银行的运营成本、财力方面的研究是国内的空白,实际上国
外已经有很多中央银行出现过亏损的情况,所以这一方面值得进一步
研究。

到底我国中央银行能够承受多大的运营成本,到底我国中央银
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承担了多少损失,我国央行承担损失的度又是多少,到底我国的央行票据发行规模的最大量是多少等等问题都值得进
一步深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