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如何利用物理实验加强初中物理教学
如何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安全性?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为他们日后的科学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安全问题往往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实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潜在危险。
为了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安全性。
一、完善实验教学规范,建立安全意识为了确保学生参与实验时的安全,需要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规范。
这些规范应包括实验器材的选用、实验环境的布置、实验前的安全演示等内容。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讲授这些规范,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以建立安全意识。
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避免过度兴奋、慌张等情绪对实验造成影响。
二、选择适合年龄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在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时,应该优先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不能使用过于复杂或难以操作的器材,避免学生对实验器材的错误使用而出现安全问题。
同时,在使用实验器材时,应该注意器材的材质,选择质量较好的器材,以确保实验的稳定性。
三、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完善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安全性,教师需要检查实验室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善,例如灭火器、紧急出口、应急电话等。
还需要确保实验室内的电源及电线等坚固可靠。
中间检查实验器材的质量、数量及质量,并防止过时器材和器材问题,以防万一事故发生。
四、加强拆卸和组装实验器材的安全操作在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强调学生在拆卸和组装实验器材时需要正确操作,避免对实验器材造成损坏或者对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同时,拆卸和组装实验器材时需确保电源断开,以避免触电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五、严格遵守指导教材操作要求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时,严格遵守指导教材的操作要求也是必要的。
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对人体或环境造成危害。
教师应该确保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先仔细阅读指导教材并熟知实验操作步骤,避免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偏离指导教材。
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论文共10篇整理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共10篇)(共20585字)第一篇:先学后教模式实施一“、先学后教”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积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全新的创新观念思想支配着行动,要想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就要积极转变旧的教育思想。
新课改的着眼点是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
例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因此教师应该摒弃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应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督促者,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从追求学习结果转向重视学习过程;从强调学生成绩转向学生素质发展;从呆板的记忆性教学转向灵活多样的思维性教学;从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教学形式转向学生参与开放式的教学形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并能体会自己努力获得知识的愉悦感,这也是21世纪教育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
2.利用“先学后教”模式,构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形式(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学状态此环节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主要是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出示实验教学目标,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方法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等,并编写有助于学生预习的自学思考题,注重启迪学生思维,供学生进行创造和讨论,然后教师让学生结合思考题预习将要学习的实验内容,并重点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预习,这样就能够促使学生进入自学状态。
最后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检测,肯定与鼓励学生的表现。
例如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列出如下问题:①密度公式是什么?②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密度,我们该怎么做?如果利用密度公式,那么我们又该需要测量物体的哪些量呢?这些量的测量我们需用到哪些实验器材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自学,培养其主动性。
(2)学生分组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通过前两个环节的实施,学生已经对实验内容和步骤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此时教师就要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利用现有的器材以小组为单位或者是自主动手尝试进行实验,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在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外,还需要仔细记下学生共有的问题。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论文(最新7篇)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论文(最新7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篇一一、课上教学引入生活实践课本上表达的物理知识是比较严谨的,对于一个定义会有长串的文字进行表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定义把握不准,对其中的原理也不会特别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将教学重心向过程和方法倾斜,让学生理解原理是怎么得出的,公式是怎么推导的。
只有让学生理解了知识生成的过程,才会加深记忆,也才会在运用时得心应手。
要让知识生成的过程清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实践,并由此启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实际,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学到的知识都是实用性很强的知识,相当一部分是生活常识,因为知识与自身的关联性会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九年级《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这一课中,就很明显地看到这一课的实用价值。
每个家庭中都有很多电器,包括上网学习的电脑,洗衣服的洗衣机,做饭的电饭煲,等等。
在使用过程中,有时就会出现电路故障,比如说保险丝烧了。
如果出现这种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怎样排除故障,这些都是这节课所能解答的。
二、课下作业设计生活问题物理毕竟属于理科,对于知识的运用要求比较高,在初中阶段对于知识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课外作业上。
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一一检查,看他们是否能听明白、是否能理解,较多的还是采用课下作业的形式。
另外,适当适量的课外作业不但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起到巩固知识、激发兴趣的作用。
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教师需要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力求让学生举一反三,但不能过分追求高难度、高强度。
最为稳妥的课外作业设计还是要回归生活,从生活的点滴中选取合适的案例进行课外作业。
例如在《平面镜成象》这一课中,学生对镜子中的自己应该十分了解,就可以设计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找一面较大的镜子、一面较小的镜子都去照自己,看看有什么不同,怎样能照到全身,而且还要思考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其它应用。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5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5篇第1篇示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需要进行创新与改革。
下面,我将从实验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学生参与度的提高方面探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思路。
在实验内容的选择方面,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更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实验项目。
对于力学部分,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实验,如弹簧的弹性、滑动摩擦力等;对于光学和热学部分,可以选择一些与光学器材和热学器材相关的实验项目,如折射实验、热传导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项目的选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来。
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来辅助实验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展示,通过视频和图像的呈现,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利用虚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模拟,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安全性;利用互动式实验教学工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实验中来。
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实验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在学生参与度的提高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让学生们一起讨论、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可以组织实验竞赛或实验设计比赛,让学生们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来展示自己的物理学习成果,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技能。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使实验教学更具有成效。
第2篇示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内容单一、思维方式受限、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等。
如何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如何加强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摘要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因此,中学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因此,中学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加强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呢?笔者对此浅谈如下几点:一、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学生在物理课中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接受初步的实验训练,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
同样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也体现了物理学科的要求和发展方向:物理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习物理规律,构建物理概念,学习科学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物理中的概念、定律、规律等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的。
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得出,就是通过实验的演示,然后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得出成像规律的;物理实验是物理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方面,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所以应加强实验教育,重视分析实验原理、实验误差,实验中注重科学态度和方法。
古今中外的科学家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研究科学的,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理科教与学中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实验把自然现象简化、重现、复制出来,正确反映了科学规律;实验生动形象,从简单到复杂,符合认识规律、教学规律,是培养现代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培养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实验学到了实验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了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所有这些对学生将是终身受益的。
纵观当今世界,尽管各国教学要求和方法不同,但在世界性教育改革的浪潮面前,其共同作法都是大力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
如何利用物理实验加强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如何利用物理实验加强初中物理教学摘要: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通过科学的探究,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同时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因此,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科学地运用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对初中物理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物理实验科学态度创新能力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它们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师做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心人,对它们合理的加以应用,一定会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为了搞好实验教学,应着重抓以下方面:一、提高物理实验的成功率物理实验的成功率,是衡量物理课本味品质优劣的标志。
为了保证物理演示实验有较高的成功率,教师课前应做好准备工作:1)认真阅读仪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主要构造和基本原理,课前做几遍实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估计和掌握实验时间;3)了解实验的准确程度,找出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和减小误差的方法;4)构思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观察实验的办法。
为了保证学生分组实验有较高的成功率,教师课前要亲自做实验,并研究3个方面的问题:1)实验装置和仪器性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需作哪些调试和改进;2)掌握操作规范的要领,发现难点,确定上课时怎样使操作示范到位,讲解清楚;3)按规范要求测出较准确的数据,算出结果,再确定适当的误差范围,作为所用仪器性能可能达到的实验结果的参考值,并在上课时告诉学生:“实验结果在这个误差范围内,实验就成功了。
”实践证明,给出这样的参考值后,学生做实验特别认真、做成功了特别高兴二、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初中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1)论文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摘要】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完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探索热情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
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具体做法为: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提前安排给学生,并把事先印制好的实验报告单发给学生,用以填写实验者姓名、时间、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和结论。
每次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指导工作,确保学生能熟练完成实验。
例如,演示“液体压强特点”实验时,首先让学生上台来演示:①将矿泉水瓶去掉底,用橡皮膜(可用气球)将底扎起来并绷平,把适量水倒入瓶中,橡皮膜向下凸出;②把瓶中倒满水,橡皮膜向下凸出更多;③把瓶中倒满酒精,橡皮膜向下凸出比②少;④取一矿泉水瓶倒满水,然后用针在瓶的侧壁上下不同的位置扎几个孔,水向外喷出。
演示完毕后师生讨论并总结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紧接着提出问题: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让学生根据前面的演示实验猜想(时间可长些),然后提出如何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问题,待学生明确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后,利用压强计来演示(可以是多个学生),教师指导。
整堂课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过程中,学生在“动中思”,“思中探”,学生的思维潜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二、搞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共10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共10篇)第一篇:初中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二、加强实验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放式教学强调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努力超越,积极参与实验教学,养成独立探索、研究的习惯。
1.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
教科书中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旁观者,如同看影视节目一样,观察教师把这些实验按照严格的步骤和要求,演示一遍,只看个热闹场面,对于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缺乏主动性的探索。
所以在开放式教学中把一些现象明显,不利于大多数学生观察的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由演示改为分组,把学生5~6人分成一组,共同设计步骤,亲自参与,分工协作,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究,既观察到了清晰的现象,又锻炼了操作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加强分组实验的探究性。
分组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在兴奋的状态中探索,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导,让探究向深处发展。
如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他们顺利完成实验操作及规律的总结,认为实验已经结束的时候,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凸透镜残缺不全,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你如何进行实验?学生的思维顿时又被调动起来,他们积极的讨论,最后想出了方法,用一张白纸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来观察现象,他们惊喜地看到了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变暗。
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这种开放式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主动参与探究,既掌握了操作技能,又培养创新能力。
三、开放教学手段,拓宽课堂教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还要与时俱进,结合实际的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
1.注重学科渗透。
如《乐音的特征》教学采用控制变量法,结合乐器来进行音调的教学,改变二胡、小提琴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振动发声,判断音调的高低;通过学生吹奏长笛、箫等乐器,让学生思考,音调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决定音调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对于响度的教学,通过改变敲击大鼓的力度,鼓上碎纸屑、粉笔头跳动的幅度,让学生领会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音色的教学,采用分别敲击鼓、锣,吹奏笛子,让学生闭着眼睛猜是哪种乐器发声,掌握音色的概念。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对物理实验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多种实验教学方法,如问题驱动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
通过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如引入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实践,这些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3.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手段,使物理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驱动教学法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驱动教学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6.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法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
7.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
通过引入生活情境、实验情境等,使物理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8.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改革》摘要:本文研究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9.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
10.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范文(实用3篇)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范文(实用3篇)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
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
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
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
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1.物理实验能从抽象衍生到具体,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起着促进作用,同时也能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加强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达到了物理教学的真正目的。
在物理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具体的实验分析,把抽象的物理问题简单化,同时也让学生直观清楚地看到物理实验的结果,增加了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让物理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和科学性。
例如,在讲述物理电路图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堂理论学习,自行设计电路图,再动手进行试验,鼓励学生创新,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并将实验结果和自己的想法进行进一步的对比。
2.物理实验将静态理论延伸到动态实验,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物理实际上是一个十分抽象的微观世界,物理主要告诉我们自然万物的生存规律以及自然现象的产生演变。
物理教材是静态的,是将物理概念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些对于初中生而言是很难正确理解吸收的。
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会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例子为学生进行讲解,促进其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光反射、浮力等都是人的肉眼很难清晰看到的抽象概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的确确存在着许多证明其存在的现象。
如:镜子、水面上漂浮的木块等。
然而一些公式的推导则需要教师通过物理实验进行证明,让学生不再仅仅依靠“死记硬背”,大大提高学生记忆的灵活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情景创设下初中物理教学一、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物理问题情景创设的具体方1.利用物理实验进行物理问题情景的创设在初中物理学的课堂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最直观、最形象、最能够被学生所理解以及掌握的教学方法之一。
因此,教师们可以利用物理实验,来针对相关的物理知识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从而创设一些适当的、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相关物理问题的情景。
在利用物理实验初进行有效物理问题情景创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与物理教学的教学目标之间需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切不可单方面的为了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而产生偏题跑题的课堂教学的现象;第二,对于所创设的物理实验问题的情境,需要具有高度的趣味性、创新性、以及直观性,要求能够符合初中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对于所选择的相关的物理实验,其难度需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提高实验的难度,保证能够使得学生拥有比较良好的可操作性,切不可直接选择高难度的实验,导致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程度大大下降,甚至使得学生产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的抗拒性、失去对于理解其知识点的自信心。
以上三点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根据相关的物理实验从而进行有效的物理问题情景的创设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2.利用生活实际进行物理问题情景的创设初中物理学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对于相关物理知识的讲解以及传授,对于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方面的引导以及指导,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以及付出,从而达到共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思考问题,在问题中获得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能力,从而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技巧的最终目标。
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物理问题,从而进行有效物理问题情景的创设,需要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论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论文(精选5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论文篇11、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初中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他们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正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例上尽量从具体形象实例入手,通过类比,比较,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抽象思维的能力。
如初学浮力知识时,老师可提出问题“漂在水面的木块与沉在水底的铁块相比,谁的浮力更大一些呢?”,由于学生刚刚学过“漂在水面上的浮力大,沉在下面的浮力较小”因此断定木块所受的浮力更大。
教师应保留悬念,然后通过学习进一步的开展,引导学生意识到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浮力的理解。
实践教学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常常采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可明白实验的原理、目的等,教师应指导实验的进行,由简如繁,直到学生自己掌握实验技巧,可以进行独立探索和研究。
如在讲授颜色之谜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太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色光的实验,之后进一步增加难度,进行太阳光分解成的色光经棱镜混合成白光实验,逐步深入,让学生掌握颜色的奥秘。
2、不断优化和整合加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初中物理教师应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做好物理教学的备课工作,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思路等,将晦涩抽象的内容以学生尽可能容易理解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并适当留出拓展空间,课后设计一两个有深度的小问题供学生思索,并在课上进行探讨。
此外,课堂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实践课的过程中,更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开展独立思考,培养其创新思维。
如在讲授“温度”一节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以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来开场,由于学生对这首词比较熟悉,一下子就提起了兴趣,教师接着发问“诗词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呢?这个季节有什么气候特点”从而引入温度的话题,并通过具体的实验让学生明白仅靠感觉估量的温度是不可靠的,从而过渡到温度计和温度的正确测量上。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3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3篇物理教学论文是用来进行物理教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文章。
它在写作目的、内容、对象和手段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我们应将一般写作原理、方法和要求与教学论文写作的特点和规律结合起来。
下面店铺收集了一些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篇一1物理实验教学应立足于教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可加以改进、创新,让实验更科学,误差更小。
比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教材中的实验是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然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会发现问题———在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木块运动时,难以控制小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故而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且拉动时弹簧测力计处于运动状态,给读数带来困难。
学生既然在实验中发现了问题,老师这时就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在此实验基础上对实验进行创新、改进,从而更好地完成实验目标。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将原实验中拉动木块改为拉动长木板,就可克服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当拉动长木板时,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木块都能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出摩擦力大小就是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这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再如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小木块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进行探究,在物理学中,光滑表示不计摩擦力,但实际实验中不可能找到表面绝对光滑的物体,因而在此实验中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中二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时,学生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木块受摩擦力影响,松手后木块可能处于静止状态,导致实验失败,同样此装置也难以探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就顺势引导,又对此实验加以改进,学生已经学习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上边实验木块既受摩擦力较大,从而影响实验效果,可从减轻木块质量或增大木块所受拉力克服摩擦力大的影响。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论文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摘要: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在中考说明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
关键词:物理实验;能力考查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36-001近几年各地的中考物理试题中可见各类实验题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
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了实验教学,通过利用各种实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运用实验导入教学实验导入是物理课堂导入的最主要的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经常通过运用实验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1.利用实验导入新课利用实验导入新课,可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我就运用大气压强-覆杯实验导入新课: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
问,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
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利用实验的导入进行复习巩固利用实验复习,既可以创造一种直观的环境,又可以较好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例如在复习浮力的有关知识时,我也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复习浮力实验进行复习,加强学生的记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浮力的概念。
请问,我们是怎样证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取出实验装置,回忆实验过程)当我们把重物从空气中像电视慢动作一样地逐步放入水中,想一想,物体受到的浮力是怎样变化的?由此猜想一下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演示、观察、回答: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加)按照你们的说法,也就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是吗?请再看一遍演示。
当物体浸没水中后,浮力就不再改变,显然不能认为浮力与深度有关。
那么,在上述的实验中,除了深度改变外,还有什么因素在改变呢?物体浸入水下的部分在改变。
未浸入时浮力为零,随着浸入的部分变大,浮力也就变大;完全浸没以后,浸入的部分不再改变,浮力的大小也就不变。
二千多年前,阿基米德为完成皇帝交给他的任务——辨别皇冠的真伪苦苦思索,当他洗澡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浴缸的水被溢出时,猛然想起了身体入水部分的体积跟排开的水的体积相等,他欣喜若狂地喊到:“我想出了,我想出了!”从这里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吗?——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或者说,与排水量有关。
初中物理教学改进
初中物理教学改进引言: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知识的传授方式单一、实验教学不够充分等。
为了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
一、引入游戏化教学通过引入游戏化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例如,在讲解物理公式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通过互动参与来理解和应用公式。
此外,还可以使用物理模拟软件进行虚拟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
二、建设物理实验室并加强实验教学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我们可以建设物理实验室,并加强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进行观察、探究和验证,增强他们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实验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培养科学精神,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增加科技元素的运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在物理教学中增加科技元素的运用。
例如,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动画、视频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物理现象和实验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
此外,使用电子教学资源,如计算机软件、教学网站等,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习题辅导,方便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物理学科注重实践性,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除了实验教学外,可以通过物理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物理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师生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不仅要讲解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性的小组活动、讨论和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通过师生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如何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如何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摘要】初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许多规律都来自于实验,可以这样说没有探究实验就没有物理学的今天,因此,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本途径之一。
如何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呢?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强化实验教学探索性,培养学生想象力;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实验中的异常现象。
【关键词】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089-01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针对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维的能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我个人认为:1 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高低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活中,小到照明电路的安装,各种物体质量的测量,大到交通运输和生产劳动,都需要这方面的能力。
所以,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一个方面。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
学生分组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在演示实验中,可让部分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完成实验,条件许可时,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更是学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测力计等,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效果一定会更好。
总之,应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由于人的个性差异,一些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很多想法都想付诸实施;而另有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又怕周围的同学讥笑。
如何搞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如何搞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摘要:初中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案;探索;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归纳能力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223-01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发展和创新与物理实验密切相关。
初中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提高实验效果将有助于物理教学的实施,那么,如何搞好物理实验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先说演示实验。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把准确无误的物理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看清楚,使学生确信定律、概念的客观性。
所以,教师必须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完成演示实验之前,必须要有一份完备的实验教案,在实验案中备写出“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其中分为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探究数据统计表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论等六大环节”。
并在教案中备写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亲自预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实现“探究”。
具体授课时,在演示实验中还应增加学生的参与。
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
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
因此,在演示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甚至在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适当地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中学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最新7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最新 7 篇初中物理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门新的课程,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最新 7 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式”转向为“自主学习式” ,努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及自主探究的意识。
当然,就物理学科而言,其本身是比较抽象的,教师更应该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要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
而在物理教学中,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备条件。
在当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早已不是“人多力量大”了,而是有智慧的人才能抢占商机,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正是“商机”这个词引发了很多话题,到底怎样才能抢占商机呢?经过各类人士的不断总结与思考,得出了一条“创新思维决定命运”的真谛。
由此可见,在现代,只有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能够从容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抢占商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从每个人的求学之初就注重这方面的锻炼与培养。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相对于初中的其他课程,这门学科是比较抽象的,而抽象的东西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因为人的潜力总是会在无形的事物中被激发出来。
因此,在中学时代,怎样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培养起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是教师应该注意的事情,更是国家和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培养创新思维,强化创新意识是关键,而兴趣对意识又有着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归根到底是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还要在课堂上注重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
当然,对于课堂的实验也要进行改革,杜绝独角戏,要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且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就可以自行思考解决,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利用物理实验加强初中物理教学
朝阳市第十八中学黄莹莹李亚楠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通过科学的探究,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同时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因此,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科学地运用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对初中物理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初中学生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中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抽象思维正在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仍习惯于靠经验材料判断分析事物,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推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认识事物存在着知觉优先的倾向。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它们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师做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心人,对它们合理的加以应用,一定会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为了搞好实验教学,应着重抓以下方面:
一、提高物理实验的成功率
物理实验的成功率,是衡量物理课本味品质优劣的标志。
如果实验失败,就会导致本味的变质或丧失,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保证物理演示实验有较高的成功率,教师课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1)认真阅读仪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主要构造和基本原理,课前做几遍实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估计和掌握实验时间;3)了解实验的准确程度,找出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和减小误差的方法;4)构思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观察实验的办法(并拟定实验思考题)。
为了保证学生分组实验有较高的成功率,教师课前要亲自做实验,并研究3个方面的问题:1)实验装置和仪器性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需作哪些调试和改进;2)掌握操作规范的要领,发现难点,确定上课时怎样使操作示范到位,讲解清楚;3)按规范要求测出较准确的数据,算出结果,再确定适当的误差范围,作为所用仪器性能可能达到的实验结果的参考值,并在上课时告诉学生:“实验结果在这个误差范围内,实验就成功了。
”实践证明,给出这样的参考值后,学生做实验特别认真、做成功了特别高兴。
反之,学生对测量准确与否心中无数,操作可随意进行,这样会使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教育落空,同时也大大影响物理课的本味。
二、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初中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
学生由于亲身经历和学识限制,对书本内容不可能一听就懂,并且会怀疑其客观性。
而实验就起了帮助他们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理解获取知识的桥梁作用。
所以,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做好一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切忌不做实验或少做实验而讲实验。
因为单纯的
讲实验,便贬低了定律、概念的客观真实性,学生也难于理解和接受。
可利用进行学生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形式可以根据教材、学生以及器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我们主要采用将边学边实验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学,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把准确无误的物理现象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看清楚,使学生确信定律、概念的客观性。
所以教师必须是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要以得出的数据来验证或推导出定律、公式,绝对不允许涂改实验数据,使之与物理定律、公式相符。
而应协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重做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
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改进优化物理实验
或许有的物理教师认为:教材中的实验,是经过很多教育专家审定的,只要按教材做好实验就可以了,根本没有改进优化的必要。
其实不然。
教材中的实验并非个个都十全十美,其中有的实验在取材、原理、步骤、可信度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或缺陷,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改进优化。
比如,中学物理教材里有一个固体变形演示实验:用手捏压装满水的圆柱体玻璃瓶(瓶盖中心开孔并插一玻璃细管),玻璃细管中水面上升;松开手,水面又降回原位,这说明瓶子受捏压时发生形变。
对这个实验,有的学生却提出水面上升不是因为瓶子形变,而是由于
手的温度较高,瓶中的水吸热升温体积膨胀所致。
为了消除学生的误解,可将圆柱体玻璃瓶换为椭圆柱体玻璃瓶,先沿短轴方向捏压,细管中水面上升;后沿玻璃瓶长轴方向捏压,细管中水面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从而使学生确信水面的升降是玻璃瓶形变的结果。
如此小改进,使实验可信度大增。
可见,改进优化物理实验,既能使物理课的本味变得浓厚,又能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四、培养学生识别和应用实验仪器的能力
学生识别和应用实验仪器的能力不仅是学生正确完成物理实验的保证,也是以后在工作和学习中必需的最基本的能力,如生活中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无不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开始几次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仪器都是学生首次接触,如刻度尺、天平、电压表等,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识别仪器的规格和性能,察看铭牌或说明书。
弄清:1)测量范围;2)最小刻度;3)零点及其调节方法;4)使用方法。
只有掌握以上四点,才能保证实验精确的完成和仪器、人身的安全。
五、部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分组实验。
如在滑动摩擦力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后提出:1)滑动摩擦力可能跟压力大小有关;2)滑动摩擦力可能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3)滑动摩擦力可能跟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采用控制
条件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从上述实验目的和实验出发设计实验,选择实验器材。
师生共同动手进行实验,记录拉力的大小,通过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推理、概括,归纳出结论。
在这种“引导——探索——实验——掌握”的新教学模式下充分体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教师创造性的“导演”“设计”“协助”“引导”下进行自主实验,让学生自己体验学习,带着问题,富有独特个性地去学习。
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
学生分组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在演示实验中,可让部分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完成实验,条件许可时,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更是学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测力计等,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效果一定会更好。
总之,应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教师要加强主导,既不能统得太死,又不能放松,努力创造一个活跃、快乐、紧张、有序的良好氛围。
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1)、加强示范操作。
学生对教师的所做的示范操作的模仿是形成动作技能的最初阶段,可减少实验的盲目性。
示范可采用投影、挂图、示教板、实验小组长等形式。
2)、指导学生操作。
实验操作可采取不同的形式,如独立操作、小组协作操作,放开式讨论操作等。
采取何种形式,要视实验内容而定。
在实验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好的及时肯定表扬,使每
一个学生都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操作。
如学生通过做《测定小灯泡功率》实验后,可布置:只有电压表,无电流表,其它仪器自选,测定标有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在给定条件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完成实验操作,这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