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调研
【园林绿化工作调研报告】抓细抓精抓美园林绿化 助推生态园林城市高质量发展
![【园林绿化工作调研报告】抓细抓精抓美园林绿化 助推生态园林城市高质量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66491f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8.png)
【园林绿化工作调研报告】抓细抓精抓美园林绿化助推生态园林城市高质量发展园林绿化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园林绿化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助推生态园林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二、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收集有关园林绿化工作的相关资料,了解其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情况。
2. 实地考察:选择了数个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公园、街头绿化、社区绿化等方面,了解实际情况,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座谈交流。
三、调研结果1. 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园林景点过于集中:城市中的园林景点集中在个别区域,导致其他地区缺乏绿色空间,市民难以享受到园林绿化的福利。
(2)绿化技术不同步:一些地区的绿化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缺乏创新和科学性,导致绿化效果不佳。
(3)护理不到位:一些已建成的绿化景点缺乏有效的护理措施,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景观破旧等问题。
2. 解决方案:(1)合理分布绿化景点:将园林景点合理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打造更多的绿色空间,为市民提供便利。
(2)提升绿化技术水平:加大绿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引入先进的园林绿化技术,提升绿化效果,并加强绿色植物的生态适应性。
(3)加强绿化管理和护理:建立健全的绿化管理体系,加强对绿化景点的护理和维护,确保其长久地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四、调研结论园林绿化工作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品质和改善人居环境至关重要。
当前的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问题,如景点集中、绿化技术滞后、护理不到位等。
为了助推生态园林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合理分布绿化景点、提升绿化技术水平、加强绿化管理和护理等措施。
实施这些方案,将有助于打造更美丽的城市景观,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五、调研细节分析1. 园林景点过于集中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城市的园林景点都集中在特定区域,形成了以几个著名景点为核心,其他地区绿化相对薄弱的现象。
浅谈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0040047cd184254b353524.png)
现 代 园艺
越冬或越夏 , 其再生部位有所降低 , 此次修剪可按 各种 草种 适宜 留茬高 度 的低 限进行 。 6 . 越冬或越 夏前修 剪 在草坪 越冬 或越 夏前 , 32 适当提高 留茬高度 , 贮藏足够 的光合产物 , 以利越 冬、 越夏 。 6- .3间歇修剪。 3 将一块草坪先间隔剪草 1 , / 隔一 2 定 天数再 剪 另外 12形成 一深一 浅 的彩条 或彩 块 /, 草坪 , 间歇修 剪 。 称 间歇 时 间因草种 、 势 、 长 季节 而 异, 一般 1 3天能 显 出色 差 为宜 。 、 的宽度 , 条 格 根
2 0 年第 l 期 08 1
结 合 自然 、 造 自然 , 造 出 “ 由人作 , 自天 创 创 虽 宛 开” 的艺术 境界 。
32 尊 重 使 用 者 .
面 , 成亲切 、 形 自然 的景观 。 而 , 多设计 师却 要 然 很
用混凝 土作为衬 底 ,毛石砌 成驳 岸 ,虽 然显得 高 档、 豪华 , 整齐 划 一 , 不 知 这不 仅失 去 原本 自然 殊
施, 都要求能适合老年人散步 、 健身、 娱乐、 休闲和 交往的需要 , 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的环境 。
2 城市 园林绿 地规 划设计 现存 的主要 问题
21 片 面 追 求 高档 、 华 , 人 工 取 代 天 然 , . 豪 以 钞 自然 的 感 觉
现代园艺
在城市 公 园的建设 中 ,原 本 只需 在原 始水 面 周边种植 一些湿 生植物 ,草地 就可 以直 接伸入 水
14 老 龄 化 社 会 的 需要 .
经过 城镇化 、 城市化 急速 的发 展 , 生态失 去平
衡, 空气 、 、 水 土壤 遭受 污染 , 分 动植 物 灭绝 , 部 森 林 逐 渐消失 , 土 流失 严 重 , 漠 化 , 室效 应 等 水 沙 温 地球环境 恶化 , 人类生 活 品质下 降 , 胁人 们 的 使 威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实习报告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a271f6569dc5022abea00b7.png)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实习报告摘要: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在《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学习结束后,我们进行了一次课程实习。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沿着翰林华府小区-机场高速-李宁体育园-五象广场-荣和山水美地的线路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使我对南宁市不同类型的典型绿地有了更深的认识。
特别是植物配置方面,有许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其不足之处也值得我深思。
关键词:植物配置园林绿地有些地方去过一次就会永远记住,在我不经意想起的时候,那些回忆像老式电影播放机一样,模糊的影像,缓慢的、轻轻的、散发着甜蜜的喜悦在脑海中悠悠的回放,就像这次的绿规实习之旅。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沿着翰林华府小区-机场高速-李宁体育园-五象广场-荣和山水美地的线路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通过这种更直观的实习方式,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的领悟。
在实习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地方的植物配置,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其不足之处也值得我深思。
1、翰林华府翰林华府位于鲁班路延长线上,左拥广西大学,右抱心圩江公园,将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是南宁独一无二的完美地段。
小区将园林设计与建筑风格紧密结合,营造了一个万平方米的地中海风格的立体园林。
一进大门,走道两侧并排种植高大的银海枣,树形整齐,叶片阔大,带给人一种热带风情。
两边有沿阶而下的折叠式的水景。
绕过古罗马风格的喷泉,进入视野的是,中庭抬高的游泳池,边上配有棕榈科植物的树池,有圆形的、方形的,丰富了游泳池边缘的线条变化。
游泳池边缘变化四周种有很多的绿色植被,但每处的绿各有不同。
带状或丛状种植时,采用从外到内由浅入深的绿色变化,即以金叶假连翘—朱槿—鹅掌柴或黄素梅—福建茶等配植方式,同时配以少许红色的朱槿花、琴叶珊瑚,白色的栀子,紫色的月光花。
颜色并不绚丽,却有着绿色这一主色调,显得和谐自然,宁静舒适。
中庭两边各有一个居住小区。
其绿化最具特色。
像它的花坛布置,与周边环境紧密结合。
一般正方形的花坛周边的铺装也一定是正方形的。
新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索——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为例
![新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索——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cfd1ceccfc789eb162dc8c1.png)
新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索——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为例十九大国家提出生态文明战略和新型城镇化理念,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拓展新思路,更加强调城市园林绿化的人居服务功能。
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注重多规合一和城乡统筹,综合国土、城市、环保、农林、风景名胜区等多类规划,统筹城市绿地和乡村绿色空间,构建涵盖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安全格局和绿色空间游憩体系。
新颁布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相比老规范,对各级生活圈居住区配建公共绿地要求更高,强化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使市民在居家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绿地。
探索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和方法,是一项战略而紧迫的工作。
本文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实践为例,探索新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思路和方法。
1无锡基本概况和绿化现状无锡拥有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是全国十大旅游观光城市之一。
长期以来,无锡在社会与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生态绿化和人居环境建设。
自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之后,无锡站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全面推进“绿色无锡”建设,城市绿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公园绿地建设有序推进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突出的是总量偏少、空间分布不均衡。
公园绿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南多北少、西多东少、中部不足的情况。
另外还存在公园绿地对居住用地的服务覆盖率偏低,公园重绿化轻功能、内涵不丰富等问题。
沿湖沿山沿河建设的生态多位于城市边缘,交通可达性较差。
2规划策略:1、绿地网络化。
加强区域结构绿廊和公园绿道建设,营造无锡生态网络,加强绿色空间整体保护和系统建设,使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融合。
2、提倡公园+。
增强公园教育、康体、文化陶冶等功能,丰富主题公园类型与建设,强化公园人文内涵。
综合公园、郊野公园的建设上,应增强郊野公园的文化、科普、生态等教育功能;综合公园、社区公园的建设可以公园绿色空间为基底,融合城市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应急避险、地下社会停车场等建设“绿色综合体”,以增强公园功能的复合性。
园林绿化调研报告
![园林绿化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0266fc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a.png)
园林绿化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绿地和公共场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园林绿化作为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
因此,本文将从园林绿化的角度对当前城市公共场所进行一次调研,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一、调研现状1、绿地面积在经过对几个城市公共场所进行了一次调研之后,我们发现其中绿地面积普遍不足,有的甚至严重不足。
具体来说,在住宅区、商业区、公园等城市公共场所中,绿地面积分别占地总面积的20%、30%、50%左右。
其中,在住宅区和商业区中,绿地被建筑物和商业设施包围,导致绿地面积进一步缩小。
2、绿化植被另外,在进行园林绿化调研时,我们也注意到了绿化植被的问题。
在一些公共场所中,由于无法得到合适的维护和管理,绿植缺水少肥,生长不良,甚至出现枯萎、死亡的情况。
这不仅对公共场所的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削弱了人们对城市绿地的感知和认同度。
二、存在问题1、绿地面积不足如上所述,城市公共场所中绿地面积普遍不足,这可能与城市更新、改造等过程中对绿地的考虑不足有关。
缺乏绿地的公共场所不仅不能够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等需求,还可能会对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增加空气污染等。
2、绿化植被维护不到位除了城市公共场所中绿地面积不足之外,绿化植被的维护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公共场所中的绿植缺水、少肥等问题,可能与城市环境的变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足等因素有关。
三、改善建议1、增加绿地面积为了在城市公共场所中增加绿地面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优化城市规划,合理分配城市资源,给绿地留足空间;在建筑、商业设施的设计中加入绿地要素,给城市增添更多的绿色;增加公共场所的绿地面积,满足人们对绿地的需求。
2、提高绿植维护管理水平为了改善城市公共场所中绿植维护管理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城市绿化管理,聘请专业机构负责绿化管理;增加绿植的种类,减轻单一物种的维护负担;引入新技术,如利用太阳能、风力等能源自动浇灌绿植。
绿化调研报告
![绿化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d2378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4.png)
绿化调研报告
《绿化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近年来,城市绿化被越来越多地重视,城市绿化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城市绿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城市绿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内容
1. 调研范围:本次调研主要以城市中心区为主要调研范围,辅以城市郊区的部分绿化卫生状况。
2. 调研对象:主要包括城市相关部门、环保组织、社区居民等,以及对城市绿化有影响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3. 调研内容: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植被种类、绿化管理状况、绿地利用率、居民对城市绿化的满意度等。
三、调研结论
1. 绿化面积:城市绿化面积整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城市中心区的绿化面积存在不足,需要加大绿化建设力度。
2. 绿化品种:城市绿化中花卉种植较多,树木种植相对较少,需要增加树木种植,提高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
3. 绿化管理:城市绿化管理不够规范,绿地保洁力度不够,需要加强管理监督,并提高绿地利用率。
4. 居民满意度:居民对城市绿化整体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对城市绿化建设提出更多期待和建议。
四、调研建议
1. 加大城市中心区绿化建设力度,提高绿地覆盖率。
2. 加强对城市绿化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
3. 促进居民参与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居民对城市绿化的满意度。
五、总结
城市绿化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研通过对城市绿化现状的了解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未来城市绿化建设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中心城区绿化调研报告范文
![中心城区绿化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d7ecb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0.png)
中心城区绿化调研报告范文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心城区绿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对中心城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绿化调研。
经过一段时间的采访和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一、绿化覆盖率不高。
在中心城区的一些重要区域,绿地和植被覆盖率并不高,导致城市的整体景观不够美观,也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二、绿化管理存在问题。
一些地方的绿化管理不够到位,导致了一些绿化带和植被的生长不良,需要加强对绿化管理的力度,保证绿化带和植被的正常生长。
三、需要增加绿化投入。
在一些区域,由于绿化投入不够,导致了绿地的建设和管理存在困难,需要增加对绿化的投入,才能更好地改善城市环境。
基于以上的情况,建议市政府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大对中心城区绿化的投入,提高绿化覆盖率,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二、完善绿化管理体系,加强对绿地和植被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城市绿化的品质和景观。
三、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倡导市民绿色出行和绿化环保意识,共同建设美丽和谐的城市环境。
希望市政府能够高度重视中心城区绿化建设,加大力度进行改善,让中心城区成为市民生活和休闲的好去处。
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中心城区绿化质量,建议市政府加大对绿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引进更多的优质绿化植物,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特性,提高绿化带的生长速度和绿化效果,使城市的绿化更具有可持续性。
另外,对于一些老旧的绿化带和植被进行更新改造,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使其更具观赏性和生态性,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休闲空间。
此外,我们建议市政府可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绿化建设,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环保植树义工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绿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在推动绿化建设过程中,还应加强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绿化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确保绿化建设的资金使用合规、效益准确评估和监测,并加强对环境污染物的处置与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品质。
总之,中心城区绿化建设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调研报告(5篇材料)
![园林调研报告(5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962d7d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68.png)
园林调研报告(5篇材料)第一篇:园林调研报告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与作用摘要:从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调节室外的气温,净化空气,防止污染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并详细地探讨了城市园林绿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景观园林绿化这门课,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规划,包括幼儿园、中小学、企业、公园、森林的绿地规划,根据建筑和环境的需要来对周围景观进行人性化设计。
通过了课程的学习更加深刻的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要求。
我们作为学设计的学生应该以艺术美学为出发点,从书本或是实际工程中吸收丰富的形式语言,园林景观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的、面向外环境建设的学科之一,但是核心都是以人为本,内容和涉及的要求都比室内设计要严谨的很多,要考虑的也很多,综合建筑的种类和形式进行规划,力求达到形式美和功能全,科学和艺术融合统一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通过老师上课对植物的分类以及种类的划分,大部分都是装饰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提高人类的生态环境,其中公园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繁荣起来,因而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也日益显得重要,人们产生了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空间设计方法的迫切需求。
通过上课所学到的知识我也想对幼儿园、中小学、企业、公园等这些周围进行规划进行景观设计。
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生态位、竞争、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我们的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公园中各景观要素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还要综合考虑公园的主题、空间、功能等方面的合理性,进而使人们能够在公园中,得到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享受,相关概念、规划标准、设计趋势等基础理论,阐释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方法,包括功能分析、交通组织、空间体系等内容,并且通过教学实践的介绍,清晰地将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过程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使初学者能较快地进入到设计学习中去。
绿化工作调研报告
![绿化工作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71f5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8.png)
绿化工作调研报告
《绿化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解当地绿化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次针对市区绿化工作的调研活动。
通过实地走访和访谈,我们对城市绿化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入了解和分析。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市区的绿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些公园、街道和社区的绿化设计和维护工作较为完善,使得城市的环境更加宜居和美观。
同时,一些绿化项目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些地区的绿化条件还不够理想,有些地方甚至存在着无人管护的绿地,使得绿化效果不尽人意。
其次,一些绿化项目的设计规划存在问题,不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最后,绿化工作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也相对不足,导致了一些绿化项目的维护和管理不到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需要加大对绿化工作的投入,提高绿化项目的建设和维护质量。
其次,应该强化对绿化工作的规划和设计,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绿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总的来说,这次调研活动促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市区绿化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我们的调
研报告能够为相关部门在今后的绿化工作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泰安绿地调查报告
![泰安绿地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e131f355901020207409ce2.png)
泰安市绿地规划调查报告一、调研目的:通过现场对城市各类绿地的调查研究,熟悉城市各类绿地的分类,深化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认识。
学习运用合理的调查方式,收集规划设计所需信息,通过分析整理,准确而便捷的用图纸,表格,文字等形式将调查内容表达出来。
二、调研地点:泰安市城市规划馆及湖公园三、调研时间: 2016年3月11号-3月12号四、调查对象:泰安市城市规划馆工作人员、泰安市湖公园周边居民五、调研方法:1. 通过网络查询的方法明确城市绿地的分类标准,了解泰安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采用公园现场调查、规划馆参观等手段获得泰安的绿地应用的基本状况,并初步了解绿地应用的现状,系统的分析城市绿地在城市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更好的把绿地应用到城市中,充分发挥绿地综合功能,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六、结果与分析:1. 2002年建设部颁布文件《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绿地分类标准也采用这样的分类体系将城市绿地分为5大类、13中类、11小类(见表1-1);特别是将“公共绿地”更改为“公园绿地”,同时强调了公园绿地的概念,即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不同的学者对城市绿地的分类也有不同的看法。
朱钧珍认为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一般绿地(或附属绿地、环境绿地)、特种绿地(包括生产性与防护性绿地)、郊区绿地等4类。
最大优点是突出公园绿地,但对郊区公园而言,是属公园绿地,还是归郊区绿地,似乎难以结论。
李敏(1999)将城市人居环境绿地分为农业绿地、林业绿地、游憩绿地、环保绿地和水域绿地5类,基本包括了城市各类绿地内容,其优点是突出了大农业(含林业)绿地和城市大环境绿地系统的生态性。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169c3db240c844769eaee10.png)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摘要:本文结合城市发展对生态绿地系统所造成的影响,在探讨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给出了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思考,从而实现一座城市的生态目标。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 引言一座城市的生态环境与景观效果,与科学规划的绿地系统是息息相关的。
只有规划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绿地系统,才能实现一座城市的生态目标。
生态园林城市对绿地系统的基本要求是:满足城市生态发展、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与游憩、凸显城市形象与特色。
本文结合城市发展对生态绿地系统所造成的影响,在探讨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给出了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思考。
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城市发展对生态园林系统的影响分析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普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正在不断向前推进,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加,人口规模迅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的生态系统也受到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首先,由于城市的高速建设与发展,使得位于城市之中的绿地系统难以得到及时的养护与保障。
由于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少绿地均被占用,严重影响了绿地的生态效益。
其次,城市化发展中所需的巨量能源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由此而形成的环境污染、水污染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绿地系统天然具备减缓污染、革除噪音的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但是不少城市往往不注重绿地生态系统的建设。
此外,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也影响了生态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发展方向。
生态城市要求绿化覆盖率在四成以上,因此,城市绿地的规划应该顺应城市发展。
而随着城市绿地面积的扩张,绿地系统涉及到的费用也在不断攀升,对生态绿地系统的资金计划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由此可知,如何在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当中保持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3生态园林绿地的布局3.1 传统城市绿地的布局我国城市发展已经历经几十年,在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中,主要以块状绿地布局、带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以及混合式的绿地布局居多。
绿化调查情况汇报
![绿化调查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999cd83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2.png)
绿化调查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绿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就此向您进行汇报。
经过调查发现,我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和建议:
首先,我们发现在城市中心地带的绿化覆盖率较低,主要集中在公园和绿地上,而在居民区、商业区等地方绿化较少。
建议在城市规划中加大对这些区域的绿化投入,增加绿化面积,提升城市整体绿化水平。
其次,部分绿化带存在着管理不善的问题,一些地方的绿化带杂草丛生,树木
长势不良,甚至有垃圾乱堆。
建议加强对绿化带的管理,定期修剪树木,清理垃圾,保持绿化带的整洁和美观。
另外,一些绿化带缺乏多样性,树种单一,植物种类较少,缺乏景观效果。
建
议在绿化设计中增加多样性,选择不同种类的树木和植物,打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绿化景观。
此外,一些居民小区的绿化设施较为简单,缺乏儿童游乐设施和休闲设施,无
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建议在小区绿化设计中增加儿童游乐设施、健身设施等,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最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优秀的绿化示范区,这些地方的绿化设计精美,管理
有序,成为了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建议将这些示范区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地方,促进全城的绿化水平提升。
总的来说,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我们
将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对绿化工作的投入,不断完善城市绿化设施,为市民营造更加宜居的环境。
谢谢您的阅读,期待领导的指导和支持。
此致。
敬礼。
园林绿化工程调研课题研究报告
![园林绿化工程调研课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a90bc5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1.png)
园林绿化工程调研课题研究报告园林绿化工程调研课题研究报告一、引言园林绿化工程是指通过对城市空地进行设计、改造和建设,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为目的的一项工程。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日益关注,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愈发凸显。
为了深入了解园林绿化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开展了一次园林绿化工程调研,本报告将对调研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园林绿化工程在不同城市的普及情况、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制定了问卷,并通过互联网和实地派发给不同城市的居民。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园林绿化工程的认知程度、对目前绿化水平的评价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在分析问卷结果的同时,我们还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实地考察,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
三、调研结果1. 园林绿化认知程度通过对1000份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对园林绿化工程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具体的定义和范围仍有一定的模糊程度。
另外,有不少受访者认为园林绿化工程只涉及到城市公园的建设,对于城市其他区域的绿化工作知之甚少。
2. 绿化水平评价根据受访者对当前绿化水平的评价,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城市的绿化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有所增加;但也有一部分城市的绿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一些新兴城市或工业城市。
同时,受访者普遍认为城市绿地的设计和管理还存在不足之处,如绿地分布不均衡、绿化植物种类单一等问题。
3. 发展趋势和期望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城市正加大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力度,将绿化工程纳入城市规划和发展规划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受访者也普遍期望未来的园林绿化工程能够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选择更适应本地气候特点的植物,提供更多休闲娱乐设施,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城市园林绿化调研报告
![城市园林绿化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0e5df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b.png)
城市园林绿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解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城市绿化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和市民对城市绿化的认知和需求。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主要调查市民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认知、评价和需求。
实地调研主要选取城市不同区域的公共绿地,记录其绿化情况和管理现状,并对市民使用公共绿地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三、调研结果1.市民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认知和需求(1)市民对城市绿化认知程度普遍比较高,认为城市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住质量。
(2)市民对现有公共绿地的评价有一定的分歧,有的公共绿地绿化好、管理好,受到市民青睐,但也有一些公共绿地绿化不佳、管理不当,得到市民的批评。
(3)市民对公共绿地的需求主要是希望有更多的绿地可以供市民休闲、娱乐和运动。
2.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和管理情况(1)城市园林绿化覆盖率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一些地区绿化覆盖率较低,需要加强绿化。
(2)城市绿地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资金、土地、人力等方面限制了绿地建设的进度和规模。
(3)城市绿地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管理不严格、乱堆乱放、违规建筑等情况时有发生。
四、对策建议为了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提高市民的绿化意识和满意度,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大绿化投入力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2)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3)提高市民绿化意识,加强市民参与绿化管理。
(4)创新城市绿化模式,多元化发展城市绿化。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和市民对城市绿化的认知和需求。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在未来的城市绿化规划和管理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园林调研报告(精选5篇)
![园林调研报告(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36ca2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4.png)
园林调研报告(精选5篇)园林篇1(一)古城区的绿化苏州原来绿化比较滞后,90年代人均绿地面积仅1.6平方米,90年代末开始有了一个飞跃,目前人均绿地面积11.6平方米。
二年内投入23亿元,建成了100多个市级公园(3万平方米以上,最大的为18万平方米)、区级公园(3000平方米——3万平方米)和小游园(3000平方米以下),使市民出门350米内就能步入绿色空间。
均衡绿地布局,精心建设小、多、匀、精的公园绿地,每年新增绿地均在500万平方米以上,形成了“全城皆园”的新景观,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古城区绿化着眼于保护,20xx年实施环古城——护城河绿化,面积总计14平方公里,河道绿化带宽为50米—100米,象一条绿色的项链,使苏州古城熠熠生辉。
把苏州园林向道路、河道、小游园等绿地延伸,提出“苏州园林——园林苏州”的绿化建设,将亭、廊、景石、特色植物(如南天竹、造型罗汉松、五针松)等运用到街头绿地,将养护工提升为盆景工。
(二)新城区的绿化新城区的城市绿化景观建设利用自然山水展开。
工业园区和高新区的园林绿化建设起点高、手笔大、理念新,积极营造优越的人居环境和创业投资环境。
其中金鸡湖是工业园区宝贵的风景资源,目前,金鸡湖湖滨大道、中央公园、香樟园、文化水廊等相继建成,面积7平方公里,投资11亿元,其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人文、自然的结合博得了人们的好评,成为一处融现代理念与自然风貌于一体的城市新景观。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化面貌直接带动了园区楼盘的销售。
苏州高新区立足于建设国际型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充分利用区内的著名山体,建成了大型游乐主题公园,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来此观光游玩。
成为“绿色、生态、花园”式的新城区,苏州一南一北两大门因此而越发靓丽。
(三)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绿化建设市场的规范和操作规程已走向成熟,首先把好设计关,分成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规划审图组、施工审图组分别审核;其次,不得随意变更设计,工程变更由苏州市绿化管理站和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负责审批。
城市绿化建设调研报告3篇
![城市绿化建设调研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d5370e700abb68a882fbcf.png)
城市绿化建设调研报告3篇城市绿化建设调研报告3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光荣使命,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城市绿化建设调研报告3篇,一起看一下吧!城市绿化建设调研报告篇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光荣使命。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我市城市绿化工作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以及学习国内外的好做法,对我市城市绿化提出如下建议:一、加强研究,提升城市绿化理念多年来,我市绿化曾有过误区,学大连、造草坪,学南京、山野大树进城。
实践结果,北方干旱缺水,养护费用高,大造草坪之风受到专家质疑;山野大树可以使城市绿化大跃进,但不仅成活率低,还造成了生态平衡的破坏,专家也持否定态度。
专家在考察我市创建园林城市时曾指出:因地制宜,花灌草、树结合,以树为主,多品种种植。
实践证明,这一绿化思路既有科学道理,也符合我市实际。
由于人们对生态重要性认识的提高,一些新的绿化理念应运而生,如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植物色彩对城市观赏的作用,以及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等等,都丰富了城市绿化的理念。
北方城市四季分明,干旱少雨究竟如何绿化,园区、街道、企事业单位绿化应遵循哪些原则,这些都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在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市城市绿化的进程中,必须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广学外地经验,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为城市绿化不断注入新观念、新思想,把新的理念贯穿到城市绿化建设和设计全过程。
纵览当今国内外诸多城市绿化设计和建设思想,首推城市森林的建设。
在生态化城市的发展中,城市森林植被作为城市之肺,具有独特的生态服务功能,城市森林在生态化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获得人们极大关注,达成了广泛共识。
面对日渐突出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城市森林发展已成为生态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形式和核心内容。
国内外城市森林建设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园林绿地系统研究
![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园林绿地系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37d41c233d4b14e84246800.png)
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园林绿地系统研究摘要:本文以苏州为例,通过对其公园绿地系统的现状分析,从系统概述、资源利用、规划布局三方面对苏州公园绿地系统进行阐述,探讨了苏州公园绿地的发展特色及未来的规划思路。
关键词:绿地系统苏州水资源布局结构苏州公园绿地系统概述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核心思想是通过林荫道将分散在城市各处的各类型的公园、绿地、水面相连,形成一个层次丰富、贯穿城市整体的开敞空间系统。
苏州的公园绿地充分利用自然河湖水系、山体及丰厚的人文景观,形成“城中园、园中城”的绿地布局形态,不仅仅是城市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更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1.1苏州公园绿地规划沿革苏州城市绿化始于解放后,当时在十全街、十梓街、公园路、五卅路等主要道路上栽植引进的法桐。
81年4月,城市绿化骨架基本形成,道路两旁浓荫蔽日,形成绿色长廊。
“九五”期间,根据“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从传统的“见缝插绿”转变为科学、合理、有序的“规划建绿”,1996~2000年累计新增绿地438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28.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1996年的4.2平方米提高到5.47平方米。
“十五” 期间,苏州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立起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化体系。
完成集城市交通、城市防洪、生态绿地、景观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对保护古城风貌、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环境、发展旅游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继建成桐泾公园、广济公园、相门绿地广场等36个市、区级公园绿地,以及织里苑、听钟园等102个小游园,城区基本实现共公绿地300—500 m服务半径。
先后完成主要城市出入口景观绿化工程,并建设临顿路、干将路等园林式道路。
1.2苏州公园绿地规划建设出发点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多的收到其自身发展的威胁,城市污染日益严重,城市居住环境日益恶化,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a0c1762011ca300a6c3904d.png)
区绿地 系统和城 区外 围的绿化投 入不 够 , 对绿 色植 物存 在 的价值缺 乏统 一的 指导 思 想 。随着 城 市建 设 和 社会 经 济
10 m, 0 布置一些 坐椅 、 宣传栏 、 塑等建 筑小 品 , 交叉 雕 各
的快速发 展 , 城市环 境水 平 有所 下降 , 水土 流 失 与 沙化 面
四是规 划公共绿 地活动 功能 应从人 的需要 出发 , 应满
龄儿童 活 动场 地 , 模在 10 0 m 左 右 , 置 秋 千 、 板 等 ;2周 岁 以 上 的少 年场 踢 荡 压 1 地 , 模在 15 0m 规 0 以下 , 区游 园或居 住 区公 园结 合 布 小 置 , 秋千 、 木 、 梯 、 椅 、 登 架 、 球 架 、 足球 架 如 浪 滑 转 攀 篮 小
络骨架 , 出城 区的重 点地 段 景 观风 貌 , 突 以城 区 公共 绿 地
人 , 规定指 标 , 区公 共 绿 地 面积 为 平 均 每个 居 民 1 根据 小
—
2m 则小 区游 园 面积 应为 0 5—1 m , , . .0h 2 服务半 径为
系统和 城市广场 为 中心 的景 观结构 。 二应 着眼 于城 区内外绿地 景观 的衔 接 和协 调 , 重视 对
摘
要 : 文 分析 探 讨 了城 市 园林 绿 地 规 划 现 状 及 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 , 出 了相 应 的 解 决 方 案 、 施 及 养 护 管理 建议 。 本 提 措
关 键 词 : 市 园 林绿 地 ; 划 ; 城 规 问题 ; 策 对 中 图分 类 号 ¥3 . 7 1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0 7 3 (0 8 1 —17一 1 0 7— 7 1 20 ) 1 3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大学北洋广场中心景观调研目录第一章绪论 (4)1.1调研背景及意义 (4)1.1.1调研背景 (4)1.1.2调研意义 (4)1.1.3调研目的 (4)1.2广场概况 (5)1.2.1调研范围 (5)1.2.2广场简介 (5)1.3调研思路与方法 (6)1.3.1调研思路 (6)1.3.2调研方法 (6)第二章调研与分析2.1服务对象 (6)2.2空间形态 (6)2.2.1路网布置 (6)2.2.2绿地及其周边空间结构分析 (7)2.2.3景观小品节点 (7)2.2.4植物植被 (9)2.2.5设施方面 (10)2.3调研问卷总结分析——绿地功能空间存在的问题2.3.1 绿地的重要性 (11)2.3.2社交功能方面 (11)2.3.2景观搭配方面 (11)2.3.2使用功能方面 (11)2.3.2设计艺术方面 (12)2.3.2绿地的维护 (13)第三章解决建议3.1 设计建议 (13)附录参考文献调查问卷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调研背景优美的校园绿化能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激昂和生活的丰富多彩, 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优美的校园绿化环境还能使大学生学习轻松、老师们工作舒适, 也会在闲暇时给大学生带来自然享受。
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现代大学,环境风华绝代,校园占地面积约147万平方米,总绿化面积约70万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春天海棠飘香,金秋荷花绽放,四大湖掩映其间,环境优雅。
1.1.2调研意义校园绿化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异常重要的,本次调研希望从引导师生选择积极、健康、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入手,强化环境管理, 使生态绿色文明理念走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用良好的环境感化人、陶冶人,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1.3调研目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学校里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就取决于校园这个花圃的环境质量。
优质的学校环境质量, 一方面是指良好的物化条件, 即学校应建设好生态型学习场所、运动场所及休息场所; 另一个方面是要营造浓郁的生态型校园文化氛围。
本文选取天津大学北洋广场中心景观为例,探讨增加城市园林绿化部分生态附加价值的途径和方法。
1.2广场概况1.2.1调研范围天津大学北洋广场所在地1.2.2广场简介北洋广场(平面)位置示意图北洋广场空间模型示意图天津大学北洋广场(北洋园)东起卫津路校门、西止于敬业湖边。
场地呈东西向的长方形,位于天津大学校园重要轴线上。
内有地标性构筑物北洋大讲堂、旱喷、夜景喷泉、国旗广场、张太雷雕像等重要景观节点或区域,是校园内最重要、最受欢迎的一处公共开敞空间。
北洋广场手绘示意图1.3调研思路与方法1.3.1调研思路1.3.2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以画意向图,实地观察以及定量分析的问卷调查法、定性分析的访谈法为主,结合相关文献资料,通过现象分析、需求分析以及理想模式分析,综合归纳,提出符合调研小区绿地发展需求的意见及建议。
第二章调研与分析2.1服务对象本次调研发现使用北洋广场(北洋园)的主要为天津大学在校学生、教师、家属及少部分高校附近居民。
其中高校学生及离退休教职工为主要使用对象。
调研对象年龄构成图及身份职业分布图见下图。
平面上看,交通划分明确、景观条件良好的这块绿地是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课后休闲空间,若是能够在绿色环境下休息、学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积极意义和良好影响。
2.2空间形态2.2.1路网布置广场三面被车行道包围,绿地内部所有为人行道,交通便利。
但作为有着景观任务的步行道路设置没有突出重点,都是笔直的直线式,没有人为地将道路设置为曲线式或折线式,增加道路趣味感。
园路两侧的空间变化,疏密相间并留有适当的缓冲草地以开阔视野,以及广场上大面积的开阔空间很好地解决了上下课人流的集散问题。
车行道作为学生上下课首要选择的道路,设置的笔直快捷。
通过观察,通过绿地的人流最终都会向南或向北最后走在校园车行道上面,使用率较高。
车行道中均为人车混行,由于我校面积大,以自行车代步成了我校上下课的第二大交通方式,通常在上下课高峰时期,在车行道内骑自行车的人流就会和步行人流起冲突,由其在去学三食堂的交叉口出,很容易发生自行车与行人的冲突,存在一定交通隐患。
绿地路线分析2.2.2绿地及其周边空间结构分析这块绿地与广场作为一个整体,在空间感觉方面,在校园内做了一个良好的建筑与建筑的硬质感觉之间的绿色软质的过渡。
在色彩方面,因为这块绿地的存在从而形成了红色古建筑---绿色植被---灰色新建筑的节奏,形成了一定的空间韵律感。
在功能作用方面,植被具有良好的吸声、分散减小空气气流等作用。
设置在教学楼与宿舍之间,正好吸收了大量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音,为学生学习休息提供了相对安静的环境。
同时降低风速,阻挡风沙,在一定程度保护了周围建筑外立面。
因此,这块绿地的存在在空间结构上具有重大贡献和作用,有着存在的必然性,是一抹不可以被取缔和忽视的绿色。
空间布局结构示意图2.2.3景观小品节点根据不同环境空间下人群不同的活动特点,将北洋广场(北洋园)分为四部分,自东向西依次是:升旗广场区、自然绿地区、北洋大讲堂及北洋园、滨湖区。
1)升旗广场区:升旗广场区——南北两侧是对称的绿化区,中央部分自东向西依次是旱喷区和升旗区。
布局对称,中轴线消失于尽端的“梦成真”石雕塑。
2)自然绿地区:集中绿地区与南北两侧的校园机动车道用狭长的水池分隔开。
大片的集中绿化中设置南北向的卵石小径。
该区域总体呈疏林草地的景象。
大片的绿色给这座工科学院增添了不少自然气息。
3)北洋大讲堂和北洋园:沿中轴线对称的空间布局,突出了该区域场地的纪念性和重要性。
东面是两片对称的方形水池,设置了喷泉与汀步;水池正中是一尊花岗岩雕塑“读书少女”。
西面则是开敞平整的北洋广场,广场中则矗立着北洋亭。
南北两侧则对称地设置了花坛和绿化。
4)滨湖区:由于校园机动车道路穿过,同前三个活动区域分隔开。
自东向西依次是张太雷雕像、圆形喷泉水池、亲水台阶、敬业湖心的实事求是亭。
南北两侧布置了绿化,及尺度宜人、结合绿化的休息设施。
景观节点示意图主要景观节点图示梦成真北洋广场北洋大学堂读书少女事实求是主喷泉景观节点设计方面,设计了很多小式景观节点,主要有张太雷像,北洋大学堂,读书少女雕像,事实求是纪念碑,并且有主有次,有序的安排产生了空间的序列感,为社交、聚会等行为提供了场所,在周末或节假日北洋广场吸引了较多的人来游玩和进行其他休闲活动。
2.2.4植物植被绿地中高大树木很多,夏天绿荫葱葱,冬天落叶又是别样风景,每个季节都有景可观。
但是没有考虑人体适宜尺度感,在人在接近绿地中观察的时候,多半不会去抬高头观赏这些高大树木的壮观,而是在远处观察时会注意到高大树木。
因此置身其中只会看到树干,树干上涂得白色没有较低矮植物的遮挡,直接看到扎眼的白色,美感较差。
在没有适宜人体尺度的小型灌木或是较低矮树木加以搭配的话难免会显得空旷一眼平川,冬天书上叶子掉落时这个问题尤其严重。
中央交通节点处尺度应再大些。
否则,绿地极易被破坏。
休闲散步区园路可以窄些,还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亲密度。
冬季的广场被行人破坏的植被水体与植被灌木乔木植被2.2.5设施方面公共设施布置方面,自然绿地空间在提供步行通道作用的前提下要求引发参观者停留的行为,是在绿地内没有可以提供停留休憩或者玩赏的设施和构筑物没有可驻足休息观景的公共设施,大部分时间较少人停留其他区域,滨湖区设又较多的石凳和石椅。
且都配有绿化乔灌木以遮阴,较好地满足了游人观景休憩的需求。
因升旗广场又是入口广场,没有设置休憩座椅为情理之中。
路灯的设置也为夜行的人提供了方便,此外沿车行道两边及广场上每隔一定的距离都设有垃圾桶,很好地保护了环境,极少看见草地上会有生活垃圾的出现。
第三章解决建议3.1 设计建议水循环系统不良。
解决方案:可以在不同地方设置高差,使整个体系可以循环流动。
桥的材质在冬天下雪落霜时非常滑。
解决方案:增加木制防滑条,结合桥的形状设计。
这些喷管在不喷水时非常难看。
解决方案:重新设计。
其他的就是绿化规划不佳和灌木生长不均。
解决方案:开辟专门供游人使用的区域,灌木的生长区域需要控制,让绿地成为一个集景观和游览一体的体系。
2.3调研问卷总结分析——绿地功能空间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随即调查100人,均为(17、25、5号楼学生),其中男性50人,女性50人。
其中学习本专业的有46人,非本专业的有54人。
1)绿地的重要性2)社交功能方面:有86%的人认为绿地只提供了通往别处的作用,10%的人认为有提供休闲、保健场所,4%的人选择其他。
3)景观搭配方面:感觉不合理的同学主要是觉得绿地缺乏层次感、植物高低错落疏密不一致、观赏性较差、节点形状较单一、植物遮阴效果不好等方面。
4)使用功能方面:感觉不合理的同学主要是觉得绿地中道路太少,可达性差、休息设施太少、没有可以小型集会空间及可以停留空间。
5)艺术设计方面6)绿地的维护对于学校有关部门对校园绿地的维护工作的工作效果,有52%的同学认为很好,29%的同学认为一般,剩下的19%的同学认为不理想,需尽快改进。
在保护绿地的最有效途径方面,同学们认为个人自我约束加上公众监督、同学之间的宣传教育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附录参考文献: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同济大学李铮生2. 《景观设计学》著:西蒙咨译:俞孔坚附录天津大学北洋广场绿地调研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我们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现在正在针对天津大学北洋广场绿地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调研。
我们真诚的希望通过这个问卷得到您的一些看法,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请您在认为合适的选项上打勾;本资料“属于私人单向调查资料,非本人同意不得泄露。
”—————《统计法》第三章第十四条)您的性别:□男□女您的年龄:□18岁以下□18—25 □26-30岁□30-45岁□45-55岁□56-65岁□65岁以上1.社会功能方面这片绿地为您提供了?(可多选)()A.提供社交空间B.创造休闲、保健场所C.提供文化教育场所D.到达别处的通道E.其他2.您觉得这片绿地的景观搭配合理么?()A.很合理B.比较合理C.不合理D.没注意过3.若你觉得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可多选)()A.缺乏层次感B.色彩较单调C.种树较单一D.形状较单一E.各种植物高低错落疏密不一致F.观赏性比较差 G季节性不明显 H.植物遮阴效果不好 I.其他4.您觉得这片绿地在使用功能方面合理么?()A.很合理B.比较合理C.不合理D.没注意过5.若您觉得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可多选)()A.道路太少,可达性差B.道路太多,过于重复,不够快捷C.休息设施太少D.没有可以小型集会空间E.其他6.您认为学校有关部门对校园绿地的维护工作效果如何?()A.很好B.一般C.不理想,需要尽快改进谢谢您的合作!(注:文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